不安全因素

2024-05-15

不安全因素(精选十篇)

不安全因素 篇1

一、忽视防病毒软件和防间谍软件的运行和升级

防病毒程序非常令人讨厌, 他们总是阻断一些你想要使用的应用, 有时你不得不在安装新软件时先停止防病毒程序。而且为了保证效用, 不得不经常进行升级。好象原来的版本总是要过期, 并催促您进行升级, 在很多情况下, 升级都是收费的。但是在现在的环境下, 你无法承担不使用防病毒所带来的后果。病毒、木马、蠕虫等恶意程序不仅会削弱和破坏系统, 还能通过您的电脑向网络其他部分散播病毒。在极端情况下, 甚至能够破坏整个网络。间谍软件是另外一种不断增加的威胁;这些软件能够自行在电脑上进行安装, 搜集系统中的情报然后发送给间谍软件程序的作者或销售商。防病毒程序经常无法察觉间谍软件, 因此请务必使用一个专业的间谍软件探测清除软件。

二、安装和卸载大量程序, 特别是测试版程序, 更换驱动程序

由于用户对最新技术的渴望, 经常安装和尝试新软件。免费提供的测试版程序能够使您有机会抢先体验新的功能。另外还有许多可以从网上下载的免费软件和共享软件。我们知道有些用户还曾经安装盗版软件。您安装的软件数量越多, 您使用含有恶意代码的软件, 或者使用编写不合理能够导致系统工作不正常或者崩溃的软件的几率就更高。这样的风险远高于使用盗版软件。即使您只会安装经过授权的最终版本的商业软件, 过多的安装和卸载也会弄乱注册表。不是所有的卸载步骤都能将程序剩余部分清理干净, 这样的行为会导致系统逐渐变慢。您应该只安装您真正需要使用的软件, 只使用合法软件, 并且尽量减少安装和卸载软件的数量。很多用户很喜欢不断的更新驱动程序, 虽然更新驱动程序有可能提升性能和兼容性, 但是不适当的新版本可能会引起硬件功能的异常, 在旧版本运转正常的时候建议不要随意升级驱动。先仔细阅读驱动的README文件, 对你有好处。就是像显卡这样更新换代迅速的硬件最好不要总是追新, 不要随便使用最新版的驱动程序, 应该使用适合自己硬件情况的驱动程序, 因为每一代的驱动程序都是针对当时市面上最流行的显卡芯片设计, 老芯片就不要随便使用新的驱动, 更不要随便使用测试版的驱动。

三、使用没有过电压保护的电源

这个错误真的能够毁掉计算机设备以及上面所保存的数据。您可能以为只在雷暴发生时, 系统才会有危险, 但其实任何能够干扰电路使电流回流的因素都能烧焦你的设备元件。有时甚至一个简单的动作, 比如打开与电脑设备同在一个电路中的设备 (特别是电吹风、电加热器或者空调等高压电器) 就能导致电涌, 或者树枝搭上电线也能导致电涌。如果遇到停电, 当恢复电力供应时也会出现电涌。使用电涌保护器就能够保护系统免受电涌的危害, 但是请记住, 大部分价钱便宜的电涌保护器只能抵御一次电涌, 随后需要进行更换。UPS的电池能使电流趋于平稳, 即使断电, 也能给你提供时间从容的关闭设备。

四、共享和用错密码

在网络上, 分享则可能将你暴露在危险之中。如果您允许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别人就可以远程与您的电脑连接, 并访问您的数据。即使您没有设置共享文件夹, 在默认情况下, Windows系统会隐藏每块磁盘根目录上可管理的共享。一个黑客高手有可能利用这些共享侵入您的电脑。解决方法之一就是, 如果您不需要网络访问您电脑上的任何文件, 就请关闭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如果你确实需要共享某些文件夹, 请务必通过共享级许可和文件级 (NTFS) 许可对文件夹进行保护。另外还要确保您的账号和本地管理账号的密码足够安全。用错密码, 即使您的网络环境中没有管理员强迫您选择强大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您也应该这样做。不要选用容易被猜中的密码, 如您的生日, 爱人的名字, 社会保险号码等。密码越长越不容易被破解, 因此您的密码至少为8位, 14位就更好。常用的密码破解方法采用“字典”破解法, 因此不要使用字典中能查到的单词作为密码。为安全起见, 密码应该由字母、数字以及符号组合而成。

五、不使用防火墙就上网

许多家庭用户会毫不犹豫地将电脑接上漂亮的新电缆或者DSL调制解调器开始上网, 而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将自己暴露在病毒和入侵者面前。无论是宽带调制解调器或者路由器中内置的防火墙, 还是调制解调器或路由器与电脑之间的独立防火墙设备, 或者是在网络边缘运行防火墙软件的服务器, 或者是电脑上安装的个人防火墙软件。总之, 所有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都应该得到防火墙的保护。

六、磁盘总是满满的并且非常凌乱

频繁安装和卸载程序 (或增加和删除任何类型的数据) 都会使磁盘变得零散。信息在磁盘上的保存方式导致了磁盘碎片的产生:在新的空磁盘中保存文件时, 文件被保存在连续的簇上。如果您删除的文件占用了5个簇, 然后保存了一个占用8个簇的文件, 那么头5个簇的数值会保存在删除产生的5个空簇中, 剩余的3个则保存在下三个空的簇中。这样就使得文件变得零散或者分裂。然后在访问文件时, 磁头不会同时找到文件的所有部分, 而是到磁盘的不同地址上找回全部文件。

七、打开所有的邮件附件和点击所有链接

有些人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收到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就好象收到一份意料之外的礼物。你只是想窥视一下是什么附件。但是就好象您门前的包裹里可能有炸弹一样, 电子邮件中的文件附件可能包含能够删除文件或系统文件夹, 或者向地址簿中所有联系人发送病毒的编码。最容易被洞察的危险附件是可执行文件 (即可以运行的编码) , 扩展名为.exe, .com以及其他很多类型。不能自行运行的文件, 如Word的.doc文件, 以及Excel的.xls文件, 能够含有内置的宏。脚本 (Visual Basic, JavaScript, Flash等) 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但是可以通过程序进行运行。过去一般认为纯文本文件 (.txt) 或图片文件 (gif, jpg, bmp) 是安全的, 但是现在不是了。文件扩展名也可以伪装;入侵者能够利用Windows默认的不显示普通的文件扩展名的设置, 将可执行文件名称设为类似greatfile.jpg.exe这样。实际的扩展名被隐藏起来, 只显示为greatfile.jpg。这样收件人会以为它是图片文件, 但实际上却是恶意程序。您只能在确信附件来源可靠并且您知道是什么内容的情况下才可以打开附件。即使带有附件的邮件看起来似乎来自你可以信任的人, 也有可能是某些人将他们的地址伪装成这样, 甚至是发件人的电脑已经感染了病毒, 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发送了附件。打开附件不是鼠标所能带给您的唯一麻烦。点击电子邮件或者网页上的超级链接能将您带入植入Active X控制或者脚本的网页, 利用这些就可能进行各种类型的恶意行为, 如清除硬盘, 或者在计算机上安装后门软件, 这样黑客就可以潜入并夺取控制权。点错链接也可能会带您进入具有色情图片, 盗版音乐或软件等不良内容的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工作电脑可能会因此麻烦缠身, 甚至惹上官司。有些链接可能被伪装在网络钓鱼信息或者那些可能将你带到别的网站的网页里。

八、忽视对备份和恢复计划的需要

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讨论结果 篇2

一、患者方面

1骨科病人卧床时间长,活动受限,容易发生肺炎、压疮等卧床并发症。2恢复期病人下床进行行走锻炼,易发生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

3个别病人遵医性差,不能完全执行医护人员所交代的注意事项,个别有试试看的心态,易发生置换关节脱位、骨折复损伤等意外伤害。4骨科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多,使用不当易致跌倒。

二、仪器使用

骨科治疗及仪器使用多,易引起烫伤(红外线灯)、皮肤过敏(程式伤膏)等。骨科大部分膝关节手术病人每日进行CPM功能锻炼。CPM治疗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易造成意外伤害和功能锻炼不到位及患者不满意。

三、护士方面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安全的护理行为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利益。骨科老年病人多,常合并较多内科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低年资护士专科知识和经验缺乏,对其他内科疾病知识掌握不到位,对潜在的风险预见性不足,病情观察不到位,技术操作不熟练,处理问题能力较差,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如发错药等,易导致延误治疗而发生不必要的伤残和纠纷。

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 篇3

一、结构分析初步判定,2006年11月14日开始的三浪延长走势(指1541点起始的波浪结构),已走在5浪的收尾阶段。即其中所有大的分形结构完整完成合拢。大盘随时会产生对1541点的调整。

二、均线系统尽管仍然呈现多头排列,但5天、10天均线,已多次被跌破。20天依靠均线仍快速向上挺进着。由于近两三周来,大盘以粘粘糊糊的横盘为主,指数上升不大,如果大盘在此开始调整,那么对20日依靠均线的考验,将迫在眉睫。均线提示:大盘有忧。

三、趋势线分析,2006年12月22日至2007年1月5日的连线和2006年12月11日至12月25日的连线已被击破。如果笔者的结构趋势线分析不谬的话,1541点上升以来的三浪中的儿孙辈趋势线均已被击穿。如果目前开始回调,将首先去考验2006年11月15日至12月8日的连线,而这条连线目前在2500点左右,并继续向上行进着。

趋势线分析得出结论,大盘的风险在积聚,如果在这里开始调整,在触碰11月15日至12月8日的趋势线之前,请勿盲目进场。

四、能量指标上已明确显示,日线进入背离状态。

有效的四维空间分析法已揭示,大盘的有利因素已很少,而不利的技术特征越来越多。

骨科手术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00例骨科手术患者, 男60例, 女40例, 年龄18岁~62岁, 平均年龄 (40±3.4) 岁。其中, 35例为下肢骨折, 65例为上肢骨折。

1.2 不安全因素分析

1.2.1 医源性因素

第一, 术前不充分告知。手术医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告知, 这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医疗纠纷预防措施。若术前对手术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情况告知不充分, 特别是截肢致残或是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 加之病程记录的不完整, 一旦术后治疗效果未达到患者的期望, 则很有可能造成医疗纠纷。第二, 误诊或漏诊。因为医师自身的不足和手术治疗的特殊性, 包括工作疏忽、技术能力不足、工作不细致、不全面等, 很可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误诊或漏诊的现象, 进而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第三, 手术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受到各种意料之外或意料之中因素的影响, 患者很可能会发生无法避免的术后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术后切口感染、人工关节术后脱位、骨折延迟愈合或是不愈合等。第四, 治疗缺陷。若手术操作者不遵循技术规范或是手术准备不充分, 即可能引起手术失败;手术部位不合理, 存在用药禁忌证或是用药不合理等因素, 也有可能引发术后的医患纠纷。第五, 术后功能恢复性锻炼实施不合理。术后功能恢复性锻炼是骨科手术后的一个主要的康复措施, 有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若医生没有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计划, 或是患者锻炼措施不合理, 则有可能影响功能锻炼的实施效果, 进而引发骨折不愈合或是功能障碍问题的发生, 并导致医患纠纷。第六。诊断书书写不正确。骨科手术患者通常会涉及保险理赔或事故责任认定等环节, 而诊断书能够为理赔和法律责任的认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 如果诊断书书写不符合事实或是不规范, 则会导致事故责任认定不清等问题。第七, 收费不合理或费用过高。部分高价抗生素和进口手术设备的使用, 造成了手术治疗成本的极大提高, 从而给患者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 加大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1.2.2 非医源性因素

第一, 患者存在不良的治疗动机。患者自身转移受伤责任, 尤其是部分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造成的骨科手术患者, 对事故处理结果不满意, 或是为了获得赔偿, 会无故将责任归结到院方, 以期获得经济补偿。第二, 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 或是缺乏医学常识。若患者存在上述问题, 则会缺乏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 因而一旦治疗效果不如自身预期, 很可能会将责任归于院方, 进而要求赔偿。

2 结果

经过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针对性预防措施的实施, 本组100例患者均未发生交叉感染症状和术后并发症, 且无1例医疗差错事故, 显著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改进了医患关系, 巩固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3 讨论

3.1 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

第一, 树立医疗事故的防范意识。医学实践结果显示, 一般情况下, 由于人们缺乏防范意识, 因而常规手术和常见病临床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因此, 医疗人员因树立医疗事故的防范意识, 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以对待疑难病和危重症患者的态度对待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 注意骨科手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 严肃对待手术过程, 不断总结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避免主观性, 从而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第二, 加强术前告知, 维护患者权利。根据《执业医师法》的相关规定, 医师需向患者及其家属如实告之患者病情、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情况和相关注意事项, 从而帮助患者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1]。

第三, 加强医师的业务学习, 提高其技术能力。医疗工作具有较高的特殊性, 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 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素质, 从而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医院应完善医师教学和学习制度, 鼓励医生之间积极交流经验, 从而更加有效地为患者服务, 避免发生低级的医疗事故[2]。

第四, 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使用, 遵守诊疗程序。对于植入性的骨科手术器械, 应完整保留其标识、产品标准、许可证和注册证的复印件, 记录好送货发票的号码和日期, 为所有医疗器械建立管理档案, 以方便随时检查。医师在手术植入骨科器械前, 做好术前告知工作, 向患者解释可供选择的同类产品、治疗成本、医疗措施和患者病情等相关内容, 并让患者了解相关的医疗风险[3]。

3.2 总结

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现已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世界性难题, 且各国由此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和代价也越来越大。我国相关的调查表明, 医护人员常见的医疗问题主要包括:1%为缺乏相关知识, 9%为未执行相关规则, 11%为手术过程不小心, 16%为忽略必要信息, 35%为医疗技术方面的失误, 且医疗过程中事故发生率最高的部分为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过程。

综上所述, 详细分析影响骨科手术治疗的不安全因素, 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有助于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吴芳.手术室小儿骨科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J].求医问药, 2010, 8 (12) :19-20.

[2]陈惠萍.骨科手术中院外器械的使用管理[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2 (3) :69-70.

不安全因素 篇5

石油库是重要的石油存储和供应基地,石油库的安全对于保障石油加工、生产、运输、供应安全至关重要。石油库由于存储物具有易燃性,危险性比较大,是安全管理重点区域,人为不安全因素会对石油库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1石油库相关内容

1.1石油库安全管理

对石油库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涉及到石油的进出库、石油设备、是由外围环境等方面。进出库。要根据石油供求情况,准备好石油,随时进行出库运输,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对石油的进库和保管。石油设备。石油设备是发挥石油库作用的关键,需要定期对石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持石油设备工作状态良好。石油库外围环境。对石油库进行管理,不仅需要进行内部管理,也要对外部风险进行管理,周围环境对石油库的安全可能存在威胁,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警戒,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做好石油库的绿化,全面保证石油库安全。

1.2石油库事故

石油库由于运行中出现故障,或者受到外在因素影响发生石油库爆炸、设备损坏、油品流失等事故,着火和油品流失是我国石油库事故中常见事故。着火爆炸,主要因为石油作为燃料使用,容易着火爆炸,当储油罐损坏时,后果非常严重,当高温或者遇到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照,对人身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油品流失,石油在进行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石油和天然气泄露,主要发生在储油区、泄油区、中转输油区等,不仅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2石油库安全管理中人为不安全因素分析

2.1油库安全管理人员的不安全心理及表现形式

石油库安全管理需要工作人员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处理牢固的责任心。在石油库管理中,工作人员的麻痹、盲从、恐慌等心理问题对石油库安全管理造成巨大隐患。麻痹心理,一些工作人员对不安全行为习以为常,对一些不安全行为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一些工作年限比较久的工作人员,只看好的一面,对危险因素视而不见,从而埋下安全隐患。盲从心理通常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关,专业知识不过硬,对别人存在较大的依赖,不熟悉石油库管理要求,盲目效仿别人。

2.2石油库安全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石油库安全管理人员受到不安全心理的影响,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做出各种不安全行为。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某个工作环节存在操作失误,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强、意识涣散、盲目自信,一些工作人员在身体疲劳状态工作,从而造成工作行为不安全。

3石油库安全管理中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对油库安全的重视

石油库是保障石油供应的重要途径,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保障。领导对石油库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工作人员的行为安全,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石油行业发展迅速,石油库建设量比较大。工作人员要对工作认真负责,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为自己的生命财产负责,对石油库的安全负责,重视每一个细节。相关领导要意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监管人员要做好检查和防范,对安全隐患高度重视。

3.2构建油库安全防范体系

石油库安全防范体系是保障石油库安全的基础,缺少完善的石油库安全防范体系,就缺少工作指导,工作容易走过场,责任难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落到实处,层层把关,认真进行监督管理。石油库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需要成立专门的监管小组,对安全问题严格监管,工作过程不能懈怠,公正无私。还要通过奖惩制度进行激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石油库安全管理水平。

3.3加强安全意识培训

石油库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意识淡薄,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培训,可以使工作人员掌握相关安全技能,意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当出现安全隐患时可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居安思危。在2013年“6.2”石油库安全事故中,主要是管理责任不落实,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对动火分析工作不认真,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松懈。因此,石油库工作人员需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具备安全管理能力,及时消除隐患,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参考文献:

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篇6

【关键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

【中圖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98-01

产科护理工作与母婴的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其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量较大、细节较多等特点,容易出现不安全因素,严重时还会导致发生护理不良事故,引发护理纠纷。国家卫生部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产科护理引发的纠纷发生率在医疗纠纷案例中位居第二位[1],由此可见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研究与防范的重要意义。本文随机选取我院近1年来产科护理中出现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案例,旨在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与提示,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产科病例3000例进行调查分析,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6.8±4.1)岁。其中发生护理差错病例19例,不安全因素发生率0.63%。收集19例孕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总结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1.2方法

医院自行设计问卷,内容涉及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当场看着孕产妇答题,将问卷全部有效回收,对问卷中的答案进行分析总结。

2结果

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具体情况为:护患沟通不足6例(占不安全因素病例的31.6%),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7例(36.8%),医护人员危险因素8例(42.1%),孕产妇自身危险因素14例(73.7%)。

3讨论

3.1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医患、护患沟通不足:在产科护理中,医患、护患之间没有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就无法了解孕产妇的具体病情变化,也会容易引发孕产妇的不满;交流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还会出现服务态度差、面对孕产妇的问题没有认真回答或者回答含糊不清,最终使孕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产生反感,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另外,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孕产妇会发生心理焦虑和疼痛反应,护理人员应该针对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及疼痛情况,及时给予孕产妇疏导护理及抚慰,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护理,也会导致产科护理风险,甚至还会影响母婴健康安全[2]。

3.1.2医护人员缺失责任心:产科护理是一门细致的学问,在实践操作中,观察、接产、护理新生儿都是容易出现突发情况的。一些医护人员在产科护理中,往往没有专心工作,没有严格按照"三查七对"护理原则对产妇进行护理,不严格查对制度带来的工作失误,工作中敷衍了事,可能会用错药或者抱错婴儿,甚至还可能造成婴儿跌伤以及烫伤等,对于母婴异常状况不能及时发现,严重的还会导致产程停滞,导致母婴安全危机。

3.1.3医护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产科护理是医疗案件中的高风险专科,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从我国目前的医疗队伍来看,普遍年轻化。据统计,医疗队伍中,工作经验超过五年的医护人员不足80%;医护人员缺乏充足的临床实践经验,会加大产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2]。再加上临床护理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医护人员,对于突发事件,往往不知道应当采取何种护理措施,处理应急抢救事件等,往往表现为手忙脚乱。此外,很多新护理人员往往忽视一些告知性护理措施的记载,甚至还出现护理记录自相矛盾,和病理记录相悖的情况出现,也有少数人提前书写记录,导致查无依据,这样就使护理记录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3.1.4孕产妇自身的不安全因素:相当一部分孕产妇由于妊娠心理障碍,出现产前恐惧及焦虑、产后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出现不安全行为,引发护理风险。另外,产科护理中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不依从性,也会导致出现护理风险。

3.2防范对策

3.2.1建立良好医患、护患关系:产科护理中,医护人员应该要提高临床操作实践水平及专业基础知识水平,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的原则进行临床操作,医护人员一定要以孕产妇为中心,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时刻关注孕产妇的情况,针对孕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符合孕产妇身心发展的护理措施,减少不安全因素。

3.2.2完善护理制度:医院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医院情况的安全规定,构建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首先,产科护理中,如果发现严重损伤等严重现象,要及时将事故上报与登记,给予孕产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次,医护人员在接生时,穿戴要严格按照规定,同时,还要做好消毒清洁工作。与孕产妇血液与体液接触时,要佩戴专用手套[3]。

3.2.3加强培训,提高责任心:关于产科护理,医院应该要明确医护人员的相关责任,并且,还应该针对医院内部医疗队伍的具体状况,给予医护人员相应的技术知识培训及法律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医护人员加强责任心,同时,也能够增强法律意识,在产科护理过程中,能够将责任心贯穿整个过程,从而有效降低产科护理风险。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多,医院一定要对其加以重视,针对不安全因素给予相应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珍钰,屈香枝,许焕丽.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8(5):31

[2]罗秀金.浅谈产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与管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2(5):45

论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 篇7

关键词:不安全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引言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机动车的数量出现了非常迅速的增长现象,而且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的数字急剧升高。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往往是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现对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展开论述。

1. 中国交通的特点

西方国家青少年在达到一定的法定年龄之后就可以驾驶汽车,而在此之前几乎不会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而中国青少年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使用自行车,使用汽车或许会在很多以后,驾驶员骑自行车的经历也许会对其以后的驾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对于驾驶员的培训比较松懈,驾驶证的签发也不严格,因此容易引起驾驶员在没有对驾驶技术和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和充分的学习之后就开始驾车上路,这就给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埋下了安全隐患。

西方国家对交通法律法规的执行非常重视,对违反交通法规行为的处罚相当严厉,而在中国由于缺少交通警察、先进的监控设备及交通警察的监察力度不足等,导致中国的交通法律法规不能够坚决地执行。

中国的交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机非混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因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冲突、相互争夺道路空间的现象数不胜数。

2. 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因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来自于驾驶员自身,主要包含驾驶员年龄、性别、心理状态、驾驶经历、对交通法律法规的态度等。外部因素主要包含驾驶员自身以外的车辆条件、道路环境和道路使用者等,如交通堵塞、前方车辆急刹车或车速过缓。

外部因素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内部因素,进而影响到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因此,外部因素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是间接的,而内部因素对其影响是直接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 内部因素

2.1.1 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是指每个个体在感觉、行为和思维等方面所表现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容易导致驾驶员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寻求某种感觉、冲动、易怒。寻求感觉是指人对某种新鲜,刺激的感觉和体验的追求。因此,这种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的倾向是个体对新鲜感和刺激感的追求,这也可能直接导致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与此同时,这种状态也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或调节而引起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对新鲜、刺激的感觉的追求令驾驶员将超速等不安全驾驶行为认为是高超的驾驶技术的表现。

2.1.2 对危险的感知

在驾驶过程之中,对危险的感知是驾驶员对潜的危险的主观感觉。因而,它可以预测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危险性,也就是说对危险的感知与不安全的驾驶行为成负相关,即驾驶员对危险的感知越强烈,则发生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可能性越低。近期的研究表明对危险的感知也可能含有情感因素———担忧和顾虑,且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对危险的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外部因素

驾驶环境中各种各样的环境特点都可能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在驾驶环境的研究中表明,也可以分为直接环境因素和间接环境因素。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来自乘客、时间的压力,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以下将介绍这几种外部因素对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产生的影响。

2.2.1 乘客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就存在对于观众效应的阐述,也就是说是否有其他人在场能够影响到个人表现的好坏,即乘客效应。对大量交通事故的现场观察和后期的研究、分析表明当车上有乘客时,驾驶员往往会表现出相对比较安全的驾驶行为,尤其是车上载有家庭成员时,驾驶员会表现出更安全的驾驶行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也较少,但也存在例外的情况,即当一位青少年驾驶员搭载一位青少年男性乘客时,驾驶员往往会产生更多的不安全驾驶行为。

2.2.2 时间压力

在对驾驶员的违章行为的报告研究之后,表明驾驶员在有时间的压力之下比无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违章现象,尤其是超速行驶。时间的压力听起来好像是驾驶员违章驾驶的一个较为正当的理由。对于那些追求刺激感觉的人来说,他们在存在时间压力的环境下对违章驾驶的行为比无时间压力的环境更积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追求感觉刺激的人很少会考虑到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利弊,甚至把存在时间压力的环境当做是应该违章的。

2.2.3 交通堵塞

在现代的大城市中,堵车随处可见。在高度拥堵的道路上,驾驶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导致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明显较道路通畅时高。

2.2.4 文化因素

个人在进行各自的社会行为时,也可能会感觉到来自他人的行为的影响,即个人主观规范。他人或者团体对于某种驾驶行为是否赞同或者支持都会影响到个人对这种行为的态度或者个人极不愿意服从他人和团体的态度,因此导致个人的驾驶行为与安全驾驶背道而驰。研究表明,个人主观规范可以准确预测个人产生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现象和违章行为,而且个人主观规范与个人行为意识倾向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结语

从危险意识的层面来讲,使驾驶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其自身在驾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性,能够使驾驶员自觉地减少自己的不安全驾驶行为。个人对自身驾驶的危险性的认知,从理论上来说应当与自身的记忆中的相关行为的认知存在密切的关系。对相关行为信息认知的越多,个体对自身驾驶的危险性的感知度就会越高,进而减少自身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在对交通安全的宣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驾驶员不安全驾驶的因素,正确地采取科学的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驾驶员的不安全驾驶行为,将交通环境改善得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董航, 林国桢, 潘冰莹, 等.2008年广州市居民不安全驾驶行为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 (8) :624-627.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篇8

1 护理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方面

1.1.1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 多数接受调查的护理人员对法律常识的掌握并不充分, 对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划分标准和判定依据的理解存在偏差, 并且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 这些都是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都在不同程度对护理安全造成了影响。例如, 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 当看到正在等待诊治的患者时, 并没有及时的和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和解释, 极有可能患者和患者家属产生不受重视的感觉;没能及时的将患者接受治疗的实时情况向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告知, 一旦患者出现问题, 患者家属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无法接受等[2]。

1.1.2 缺乏责任心

随着工作量的增加, 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在工作过程中越来越麻木, 最初的激情早已消磨殆尽,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部分护理人员没有密切的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和波动情况, 导致出现延误治疗的现象, 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伤害, 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治疗。

1.1.3 综合能力过低

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并不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和业务技能的提高, 缺乏上进心, 无法做到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在面对患者病情出现突发情况时, 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采取影响的补救措施等, 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 成为引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

1.2 患者方面

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严格的按照医师的嘱咐, 擅自停药或外出的现象屡禁不止;患者对医护人员不信任, 在医护人员向其询问既往病史时, 没有将自己的情况全部据实相告, 导致医护人员诊治和护理不当, 引发医疗纠纷;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许过高, 对自己的体制不了解, 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盲目和其他患者的治疗进度和效果进行对比, 存在紧张、抗拒、抵触、不安等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同时, 由于部分媒体对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夸大和过分渲染等, 导致社会群众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直线下降, 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

2 防范对策

2.1 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医疗卫生机构在运行过程中, 需要加大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力度,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 培训教师需要围绕常见的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结合护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案例, 强调护理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帮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严谨的护理安全意识。

2.2 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护理人员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定期的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审核和评定, 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 从而有效地激发护理人员的激情, 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从而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建设良好的信任关系

加强对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 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 拉近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 让患者和患者家属在诊治过程中能够获得关注感和满足感, 取得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信任, 建设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 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 从而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认可, 提高患者满意度。

3 讨论

我院开展了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通过实地检查、查阅登记、座谈访问等形式和途径, 对我院护理和谐制度的落实程度、病历书写的规范性以及护理等级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全面的排查和整治活动。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及时的消除了我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堵塞了护理安全漏洞;同时, 我院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断的加强业务建设, 认真的落实各项制度, 争取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上提高我院的医疗护理治疗, 我院的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业务工作健康发展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本文就护理不安全因素和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了简单和研究和探讨。方法 从护理人员和患者2个方面出发, 对影响护理安全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的力度, 完善了我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行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相关措施, 在整体上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结果 极大地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 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结论 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制定全面、严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制度, 采取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将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提升了我院的整体形象, 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文会, 王晓燕.临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3) :326.

不安全因素 篇9

根据近年来的不完全统计, 我国因为人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导致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90%左右, 人是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人在进行安全生产时的心理和行为直接对化工企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本文对导致安全事故的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于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避免事故发生, 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分析

安全管理是化工生产的前提, 由于化工企业在生产品过程中常用到或者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 生产环节中高温、高压设备多、生产的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 如果生产管理不当或者出现操作失误, 就极可能导致产生火灾、爆炸、中毒或者灼伤等事故, 影响到正常的生产, 甚至毁灭整个工厂和人员伤亡。无数安全生产的事故表明, 没有一个安全的管理和制度, 现代化工企业就无法正常和健康的发展。安全生产可保障化工企业正常生产, 积极发挥现代化工技术和创新的优势, 可实现安全生产, 长期连续生产, 另外化工企业在产品的开发、研制、试验都要解决在企业真实安全生产的问题, 否则便不能直接投产。

2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的频发暴露出我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以及企业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2.1 制度不健全影响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未能建立健全, 起不到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的指导, 而有的企业更是没有落实和执行国家的相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在生产时相关机构监管力度不够, 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企业安全行为的管理的执行和落实难;

2.2 管理滞后缺乏规划

相当一部分企业, 坚持“经济效益至上”的理念, 追求最大化的生产利润, 不重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理念落后、水平较低, 导致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多发, 其他企业发生的事故不能很好的起到对于本企业安全警示和借鉴作用。

2.3 人员素质低产生安全隐患

部分化工企业的人员素质底下, 缺乏系统培训, 为了提高效率、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几率。很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意识淡薄, 加之监督效率和执行力度差, 安全行为是不自觉性、不主动性、出于应付而完成的。

3 人的心理原因导致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危害分析

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的人的心理性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心理习惯导致的影响安全的因素,

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 如果不调整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 甚至调整不当, 往往容易诱发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根据大量的案例分析研究得出, 八种产生安全事故的心理状态是:逞能心理、麻痹心理、捷径心理、侥幸心理、恐慌心理。

3.1 逞能心理

逞能心理在年轻的化工企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他们中的一些人工作态度浮躁、自我克制能力较弱, 总爱和工友比能力比业绩, 为展示自己比别人强, 去做冒险而且愚蠢的事情, 导致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的发生。有这样心理状态的人常常只是对安全知识略知皮毛, 却由于攀比, 头脑发热, 盲目作业, 结果由于自己逞能心理导致事故。

3.2 麻痹心理

麻痹心理是化工企业人为事故最常见的心理原因。一部分人员缺乏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并且安全意识淡薄, 他们依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 因为以前经常这样做未出事就麻痹大意, 对隐藏的企业安全危险视而不见。麻痹心理、习惯态度和经验主义往往相伴相生, 使得工作人员在危险作业时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从业, 态度是马马虎虎, 大大咧咧, 即使已经出现异常现象都没有注意到或在突发异常时, 没有事先的准备和预案, 手忙脚乱, 在没有采取有效安全预警措施情况下, 造成事故。

3.3 捷径心理

捷径心理是由于化工企业工作人员为了提高效益, 减少成本等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一部分工作人员工作中过度劳累, 采取走捷径的方式疲劳作业;一部分工作人员, 对于工作缺乏责任心, 工作中懒惰散漫, 靠走捷径尽快完成工作任务, 这样的思想都容易造成事故。

3.4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指人们在化工企业生产中, 不顾安全生产所要求的各项法律法规约束, 对于不依规办事获得成功抱有的企图的心理状态。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工作人员, 认为如果出现事故是自己运气不好, 而且并不是每一次不按照规章制度作业都会导致事故,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 工作人员会为省工省料和省时省事去冒险。

3.5 恐慌心理

恐慌心理, 是在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 部分人员心理害怕、胆怯, 心神不安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的人, 由于没有或者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 在突发的情况面前惊慌失措, 多出现反射性行为而导致安全事故。恐慌心理的状态, 不仅给本人造成危害同时会给影响周围其他人。

4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危害分析

在影响化工企业安全的因素中, 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经过大量安全生产事故的数据统计分析, 70%以上的事故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通过控制和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1 错误的指挥导致事故发生

错误的指挥也称指挥失误或指挥错误, 这种行为会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在化工企业日常作业中, 指挥人员一般使用手势和通讯设备来指挥企业各作业岗位上人员和设备的紧急动作, 但有时指挥人员手势不明确、通讯信号模糊等都可能发生相关人员的高处坠落、重物体打击、可燃物质烧伤等事故。

4.2 错误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在化工企业日常作业中, 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或者不按照规章制度正确进行操作, 也有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 操作技术水平差, 所导致的在企业中发生的高处坠落、可燃物质烧伤、有害气体窒息等在化工企业安全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4.3 监护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在化工企业中, 各环节之间需要工作人员或者管理系统相互配合, 协调一致来完成, 但由于作业人员之间配合不当或管理系统出现失误, 有可能造成企业中高处坠落、有害气体窒息等安全事故。

4.4 思想麻痹导致事故发生

在化工企业中, 有的工作人员工作年限长, 对企业某个环节情况了解和掌握熟练, 逐渐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在作业过程中会因为疏忽大意或者不按照相关规定办事导致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4.5 其它

化工企业各环节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管理不善的情况下, 很容易触发潜在危险, 比如安全意识淡薄或者缺自我防护能力乏、饮酒后上岗常常导致事故发生。

5 结语

人的不安全因素与事故有着内在的联系。要减少事故发生, 保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就要将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做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加强对人的因素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应改变原有缺陷和问题, 沿着“环境影响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支配行为——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这样的过程进行科学生产, 科学管理, 通过减少或者消除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心理因素来控制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达到在安全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关允峰, 影响当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探究[J]化工管理, 2013.

[2]张晓军,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3]周若冰, 影响当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探究[J]化工管理, 2016.

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近5年来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问题事件发生后均由护理人员在24 h内补充问题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 并由专人调查其主、客观原因。

1.2 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 (RCA) 对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1) 前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 如人员、地点、设备、记录、观察资料以及文件证明或物证等, 并做好相关的情境简述。 (2) 找出近端原因:用时间线和流程图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与顺序进行描述, 对护理流程、操作执行与最初设计是否一致进行判断, 对人为或非人为因素进行列举, 并做出近端介入方案。 (3) 根本原因确认:将与事件相关的系统或知识 (如人力资源系统、医疗设备系统、资讯管理系统、沟通系统或组织系统等) 进行分类, 以便在子系统中找出根本原因, 从而确定其关联性。 (4) 优化改进计划。

2 结果

我院内科近5年来共发生70例医疗差错事故, 其中, 53例为系统原因, 占比为75.7%;17例为非系统原因, 占比为24.3%。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教育培训因素25例、交流沟通因素14例, 护理任务因素13例、组织管理因素10例、医疗设备因素8例, 见表1。

3 讨论

护理安全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或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结构、心理以及功能方面的障碍、损害甚至是死亡事件。当前,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化, 医疗护理安全在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有临床研究证实,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操作技术、管理缺陷以及缺乏沟通等均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2]。

RCA法为回溯性失误分析法, 该方法并不只是关注问题的表象特征, 而是可逐步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为防范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3]。本文结果显示, 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教育培训因素25例、交流沟通因素14例、护理任务因素13例、组织管理因素10例、医疗设备因素8例, 为此临床护理质量管理者有必要参照研究内容制订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增强护士护理安全意识: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安全管理条例》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重视安全文化教育与培训, 并针对护理人员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规范以及安全伦理道德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 (2) 鼓励护士加强自我学习:大力支持医学教育工作, 针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进行技术培训, 同时积极引导与鼓励护士加强自我学习, 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操作知识与技能外, 还要注意业务水平的提升, 从而为安全护理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以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率。 (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士应以患者为中心, 多与患者主动沟通, 态度亲切、和蔼, 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 充分理解患者、尊重患者, 以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 降低医患纠纷率。 (4) 优化诊疗环境:规范诊疗规程, 营造出舒适、安全的诊疗氛围, 如在科室入口、拐角等处铺设防滑垫, 在走廊内配备安全扶手;实现轮休制, 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可实行“一室一医一患”优质服务[4], 让患者充分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 (5) 加大护理安全监管力度:可由内科护理部主任牵头组建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护理部主任、部门责任护士以及专家委员等, 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实现层级管理, 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安全、不间断持续进行, 以便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 从而在源头上降低 (杜绝) 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也为安全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为护理服务质量的总体提升注入活力[5]。

综上所述, 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士应加强护理安全意识, 并将护理安全与总体服务质量水平挂钩, 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人, 促使护士积极参与到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 从而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贾俊格, 姜艳丽, 王素芳, 等.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12 (24) :1259-1260.

[2]张新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10 (29) :517-518.

[3]牟振玲, 于美英.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23 (18) :1008-1009.

[4]张静.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23 (11) :942-945.

上一篇:人力资源量化管理措施下一篇:发展性学校评价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