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型社会构建

2024-06-10

循环型社会构建(精选十篇)

循环型社会构建 篇1

一、循环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所谓循环型社会, 是指在资源开采、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等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 通过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及利用循环资源等, 尽可能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费量, 尽可能减轻环境负荷的社会。循环型经济系统包括“动脉产业” (担负着资源开发、利用) 和“静脉产业” (担负着资源回收、再生利用) 。循环型经济系统是循环型社会的核心, 担当循环型社会的主要功能。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循环型社会”理念, 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发达国家之一, 它拥有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循环型社会立法。相比日本强调循环型社会, 我国广泛采用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按照经济社会活动的规模范围, 循环经济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的运行模式:小循环 (企业内) 、中循环 (企业间) 、大循环 (社会化) 。中国循环经济目前关注于中、小循环, 是狭义的循环经济。小循环如企业内部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中循环如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日本循环型社会体现的是社会化的大循环, 包括官产民三个层面。相比而言, 首先, 中小循环侧重于工业领域的循环改造, 不包括对全社会经济社会体系的综合考量。循环型社会更注重社会群众、公众意识层面的参与, 能充分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 又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 从发展结果看, 在这个层面上, 日本通过发展循环型社会, 带动、并催生了相关循环经济产业, 如节能环保产业、新兴产业等;而中国则是直接出台政策, 依靠政策措施拉动这些产业发展。前者更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原动力性。再次, 社会化的大循环是循环经济的更高层次, 循环型社会建设处于更高级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见,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的新阶段, 应该更加注重构建高层次的循环型社会。

二、新时期构建循环型社会的条件分析

1.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迫切性

从近期看, 环境污染问题已日益严重, 自然对污染的承载力已达到临界点, 整治污染、改善环境迫在眉睫。2013年, 暴发了52年来最为严重的空气污染雾霾, 波及全国25省份, 100多个大中型城市, 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 其发生频率之高、波及面之广、污染程度之严重前所未有。伴随着粗放式生产和生活方式而来的过度的开发、超标的排放、无节制的浪费已经无以为继。靠大风吹、口罩、室内净化器等来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伤害, 甚至开“雾霾罚单”等行政措施进行事后整治, 都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必须依托生态文明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 特别是更高层次的循环型社会建设。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要性

从长远发展看,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已经极大地阻碍、限制经济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但在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也开始不断爆发, 中国是否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是目前广受关注的问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必须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寻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型社会体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 它要求全社会珍惜资源、循环利用资源, 在生产与生活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构建循环型社会可以节约能源资源,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3. 新型城镇化建设契机———可行性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契机下, 政府的积极作为、社会群体以及民众的广泛参与, 为循环型社会建设提供了可行性条件。第一, 国家积极进行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机遇, 为建设循环型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内在动力。第二, 现阶段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为循环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它需要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和循环经济技术支撑。特别是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可以借此契机推广并运用于实践;公众环保意识可以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得到大力宣传;循环型城市建设可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进行试点并推行。同时, 发展循环经济, 可以充分带动循环型产品、循环产业的发展,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和新经济增长点。第三,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扩张下, 长期集聚下来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 特别是近两年公众亲身感受到的严重雾霾, 增强了公众改变环境的迫切性和主动性。激发公众采取主动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循环型社会理念, 可以从根本上防治污染, 这符合公共利益, 更符合个人利益。

三、构建循环型社会的重点措施

1. 培育理念

循环型社会的建设关系到生产、生活、消费等各个环节, 必须取得公众的理解及行动上的支持。第一,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进行循环型社会理念的教育, 增强公众的危机感和环保意识, 让公众自觉主动地保护环境, 积极参与循环型社会建设。从中小学生时代开始加强环保教育与实践活动, 从小培育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循环型社会价值观。第二, 转变公众传统的生活习惯与消费行为,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观, 鼓励使用绿色、低碳产品, 抵制“舌尖上的浪费”、过度包装等浪费行为;呼吁人们自律、自觉减量生活垃圾排放。第三, 建立详细的垃圾分类丢弃制度, 可以通过分批次、分城市社区进行先试点工作, 对公民进行分类丢弃原则的宣传与培训, 并建立一定的惩罚与奖励制度。第四, 支持形成一批由民间环保志愿者组成的环保组织, 鼓励其在社会和企业中开展循环型社会的宣传、交流、教育和培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其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2. 加强立法

我国应加快立法工作,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为发展循环型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建立规划合理、涵盖范围广泛的法律法规体系, 包括基本法、综合法以及各项专门法等;涵盖从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到再利用等各环节;从家电业、建筑业、汽车业到食品行业等各产业。要明确从各级政府、企业到公民各层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政府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 承担法律法规的实施、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战略规划的制订与指导等;明确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包括资源的利用、生产与管理系统的环保型设计以及废弃物排放的自律与再利用等;约束公众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包括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遵守垃圾的分类丢放原则等。同时, 根据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

3. 增加投入

增加政府投入与支持主要包括资金投入、科研技术支撑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援助等方面。首先, 在新型城镇化的资源配置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 注重运用循环型社会理念进行指导。特别是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注重资源的回收、处理和循环再利用, 如日本利用废弃食用油加工成生物燃料, 用于市政车辆运行。其次,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废弃物再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高度重视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的研发、应用和推广, 鼓励企业进行循环经济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再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循环型产业的支持力度,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静脉产业等新兴产业, 建设循环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

参考文献

[1]赵立祥, 左铁镛, 冯之浚, 等.日本的循环型经济与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08

[2]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能源, 2005 (5)

日本创建循环型社会新行动计划 篇2

编者按:2008年5月24-26日,八国集团(G8)环境部长会议在日本西部港口城市神户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参加会议的除了G8成员国以外,还有中国、印度、巴西等“排放大国”和OECD、UNEP等国际组织。本文译自会议主要材料之一,内容是日本构建国际循环型社会的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日本将应用多国间合作框架、国际机构的能力和本国在技术、政策、机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3R能力,促进国际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1.背景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一方面资源供给日趋紧张、价格飞速上涨,另一方面废物问题日益严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暖)由此产生。通过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处理将废物有效利用是实现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的有效作法,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4年,日本在“美国海岛G8峰会”上提出3R,并得到了与会国的广泛共识。在日本和国际组织的共同推动下,3R在G8成员国和亚洲得到了广泛应用。当此“神户G8环境部长会议”之机,日本提出此项“创建零废物社会”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2.基本方针

2008年3月,为了加强国内的循环经济发展,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第二届循环经济发展基本计划。该计划表明,在兼顾知识产权保护和各国国情的同时,日本政府将向国际社会输出良好的机制、发达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经验,以推动3R和绿色废物处理。

“日本创建循环经济社会新行动计划”的基本方针是:首先,在各自国内构筑用3R实现绿色废物处理的循环型社会,同时阻止废弃物的非法进出口;在有效实施了这两步之后,作为国内循环经济的补充,推动国际性资源循环。

3.具体做法:

(1)开展适合各国需求的绿色废物处理和3R活动(a)根据各国需求发展援助政策

• 支持发展援助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开展适应各国需求的循环经济活动 • 将战略发展经验介绍到湄公河次区域和南亚国家

• 开展同中国、韩国、新加坡以及其他国家在废物处理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双边合作

• 与中国、韩国合作,共同促使G8、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采取具体措施减少废物排放,如视各国情况减少塑料袋的任意使用

• 为减少海洋污染,促使在“东北亚行动计划”(NOWPAP)下的政策对话,与相邻国共同开展宣传和野外调查

(b)人员培训

培训发展中国家的中央、地方政府及企业的人员,派驻由“日本国际合作社”(JICA)通过“绿色援助计划”(GAP)组织的专家。

(c)推动政策、制度和技术全面发展

• 通过“日本国际合作社”(JICA)和“日本银行国际合作机构”(JBIC)的日元贷款项目,将3R原则应用到技术合作领域(生活固体垃圾分类,循环经济设备和设施)。通过这些合作,起到环境意识教育的作用

• 通过“草根人身安全项目许可”和“日本非政府组织项目许可”向发展中国家运输再制造商品

• 运用日本国际环境基金及其他机制支持日本国内和国际民间社团组织的环境保护活动

• 与发展援助组织(如亚行)联合,推动3R在亚洲各国的国际合作 • 推广环境管理会计制度(物流成本法)和可循环资源在亚洲区域尺度上的质量标准规范

(d)发挥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作用 • 开展日本与亚洲各国城市间的合作

• 支持工厂间合作,将日本企业建立生态园区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介绍到发展中国家的工厂

• 与“亚洲生产力组织”(APO)合作,推动“绿色生产”,如资源的高效生产和绿色供给.(第五届国际生态产品贸易会将于2009年3月在菲律宾召开)

• 在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UNESCAP)和日本外务省、环境省联合推动的“清洁环境北九州行动”中,积极实践示范项目

• 在中日韩三方环境部长会谈(TEMM)框架下,推动各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在循环经济活动领域的沟通互助(e)加强知识信息基础建设

• 加强“3R中心”和“中国、日本、韩国废物数据共享系统”建设;支持专家和研究人员的交流合作机构(如“亚洲和太平洋岛屿固体废物管理组织”),推动基础数据(如废物产生量)的收集和研究;建立“亚洲3R研究和信息网”,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合作

• 日本将在“东亚暨东南亚环境和健康论坛”上担当“固体和危险废物”分论坛主席,推动固体危险废物研究,交流先进经验。

(f)推动国际合作机制

• 组织推动3R行动的国际论坛,邀请有关的部门、机构、组织、企业、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非政府组织

• 研究建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污染物(如垃圾和粪便)调查和处理的援助机制,提供日本在废物管理和3R方面的专家给予指导

(2)防止气候变暖行动

• 基于福田首相2008年1月提出的“凉爽地球伙伴关系计划”,开展废物处理和3R领域的国际合作,合作内容包括:

* 垃圾分类,通过分类和堆肥技术减少垃圾量 * 发展填埋技术,防止填埋地气体散发 * 工业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再生(3)阻止危险废物的非法跨境贸易

• 促进信息互通和能力建设,确保危险废物的进出口符合“亚洲危险废物非法进出口禁止协定”

• 确保电子废物的进出口符合巴塞尔公约中确定的“亚太地区电子废物环境友好管理”

(4)在亚洲建立区域水平的循环型社会

• 同各国合作,开展基础工作以推动2012年实现“东亚良好物料循环社会愿景”

* 举办推动东亚循环经济发展的部长级高层对话,如 “东亚环境部长峰会”、“中日韩三方环境部长会谈”和“亚太地区环境会议”

* 提议该区域的对话进程立即启动

* 实施与亚洲开展循环经济有关的当地情况及数据的调查研究

• 以对环境友好的精神,促进在发展中国家难以处理,但在日本管理能力和技术下能够处理的废物进口

• 开展旨在提高生产率、减少环境影响的资源生产研究:

* 推广国际经合组织(OECD)在物流成本会计、资源生产力研究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亚洲可持续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

* 同中、韩等国开展技术合作和专家交流(5)联合G8成员国及国际组织

• 秉承’2008神户G8环境部长峰会上达成的“神户3R行动计划”,开展与G8成员国和OECD组织的合作

• 开展同其他国际组织如UNEP和OECD的合作 • 推动物流成本会计研究

循环型社会构建 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价值取向 价值目标

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必要、尤为迫切。因此,认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探讨循环经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拓展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目前循环经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目前循环经济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有的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忽视与整个社会的关联和互动;(2)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為,忽视了市场作用和广大民众参与意识;(3)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主要靠规划、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保障,忽视经济手段的引导调节和科学技术的核心作用;(4)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单纯的提高资源利用问题,忽视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循环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5)有的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仅是工业企业生产问题,忽视区域和社会层面以及其它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2. 循环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理想信念和实践行动的中介。价值取向的确立,既有利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又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体系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认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显示出人类的价值取向在于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追求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具体表现在:

2.1“民主法制”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法制观。

我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立法,可以说从立法总量来说,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些立法在各自领域都起到了相当作用,但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无专门立法,立法零散不完整、不彻底。如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规范中均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但从上述法律性质及定位来看,还不能称其为循环经济立法,只是涉及了循环经济的部分要求。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推进循环经济的立法,在已经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以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多层次循环经济立法体系。比如,制定《循环经济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的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减征或者免征各项税费;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民间投资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依据法律和相关的环保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义务,作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根本保障,才能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2.2“公平正义”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伦理观。

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经济伦理和环境伦理的结合,应是公益性伦理观与市场伦理的结合,即生态伦理观。这种伦理观认为,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人与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维护和管理好自然是人类的神圣使命。人们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爱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同时,生态伦理特别强调人类平等,主张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生态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平等,也要求代际平等。这需要规范人类在生态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就是确立合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道德伦理。可持续发展时代,最主要的道德原则,是协调平衡原则和公平共享原则。合于这种原则为善,违背这种原则为恶。协调平衡原则体现在自觉地优化配置、节约利用、注意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公平共享原则意味着以对生态环境公平共享为荣,以恣意独占为耻。应自觉地在当代与后代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自觉地在区域之间、国家企业个体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自觉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间合理分配资源。

2.3“安定有序”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系统观。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要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谐和关系,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的能力。

这一系统工程又涉及观念、政策、法律、体制、技术等方方面面问题,既需要全盘统筹,又要求在各个层面上落实,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既要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市场机制和公众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的作用,做到政府调控、企业运作、公众参与,做到三者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要有生态观。

循环经济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的出发点在于实现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哲学角度看,生态作为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物质性是肯定的。以人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对以自然为客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相处,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生态价值。从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看,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型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指导人类社会逐步走向节约型社会。从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看,是要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同时,它还要使经济发展符合生态效率,即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从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看,是既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同时又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归跟到底是要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谐的环境和条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并把有关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宁,丁四保,赵伟.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5).

[2] 吴宝华.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循环经济促进“两型”社会的构建 篇4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就是要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 循环经济的伦理原则

循环经济是相对线形经济而言, 线形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线形流程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经济, 具有“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特征。而循环经济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经济活动进行重组和改造的一种思想方法, 为了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三赢”, 它要求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立新的行为规范和原则。首先是减量化原则, 就是要用减少的原料和能源, 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上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其次是再使用原则, 就是要求物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或反复使用, 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不用了, 甚至丢弃了, 通过再使用可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次是再循环原则, 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这3个原则就是所谓的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它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体现了循环经济的道德性。

(二) 国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最早探索循环经济的是欧美发达国家, 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望,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不断发明创造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技术体系, 从自然界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 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会产生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 大多数是从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开始的, 即发展“静脉产业”, 德国就是这样。再如加拿大的循环经济, 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发面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20世纪60年代, 加拿大开始制定保护水和空气污染的相关法律, 1995年制定了《污染预防行动计划》。此外, 加拿大注重对循环经济的科研和技术开发, 依靠科技进步, 全面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解决公众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1970年开始陆续颁布了如《废物处理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多部法律, 将欧美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概念提升到“循环型社会”。可见, 任何一个国家要持续不断地发展都要寻求一条循环发展的路子,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两型”社会的支点

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 势必要求我们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1978年以来, 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 要再实现GDP翻两番, 即便是按能源产量再翻一番考虑, 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另外, 我国45种主要矿产可供利用储量对满足消费者的最新研究表明:在今后的10-20年之内, 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 更多的资源都难以保证需求。目前, 我国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为了缓解资源供需矛盾, 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从循环经济的第1条原则———“减量化”来看, 不难发现, 循环经济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是最少的资源消耗,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注重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然而给人类留下了惨重的代价。经济发展越快, 付出的环境代价就越大, 最终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人们通常把这归结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却很少考虑经济发展模式本身也存在若干问题。具有“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特征的线形经济必然对环境造成破坏, 当前的人口膨胀、资源衰竭、环境退化等三大危机就是线形经济“惹”的祸。环境呼唤人类与其友好相处, 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样呼唤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将生态环境视为一种生产要素, 自觉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中去, 避免盲目地发展经济, 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两个目的。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体现了一种新的环保理念, 首先要求减少源头的污染生产量, 消费都在使用阶段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 对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 经过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 只有当避免排放和回收利用都不可能实现时, 才允许将最终废物无害化处理。因此, 循环经济可以把国民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压缩到最低点, 营造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 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观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发展。一方面, 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 另一方面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以人为本, 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由此, 在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 更要讲生态效益, 不仅要促进经济发展, 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通过人与环境更加和谐的关系, 从根本上改善了日益恶化的环境、资源, 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协调发展通过建立人口、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 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最终, 循环经济是社会的各项事业得以充分、更好的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技术、管理、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领域的消费、教育和伦理等多方面的统一和协调。技术支持使发展循环经济得以可能, 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发展循环经济能够顺利进行。

(一)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

从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来看, 任何一个原则要得以贯彻落实, 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上海宝钢采取先进的水循环处理系统实现吨钢耗水4.08吨, 而全国吨钢平均用水为15-18吨。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 无论单个技术多么优化、多么清洁, 从节省资源、降低能耗和污染物产生的角度而言都是不完善的。因而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 新的技术战略不能简单地建立在就单个技术而论最优的基础上, 而应该从整个技术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和选择。

(二) 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 还要采取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政策的宏观调控下,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1、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GDP作为主要指标, 它只重视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的核算, 而忽视了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的核算。在GDP的计算方法上, 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不仅没有从最终附加值中扣除, 环境质量的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因此,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严重背离了实际的经济运行, 使GDP增长带有很大的虚假性。在这种核算体系下, 一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又无视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存在, 这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是相背离的。要想实施循环经济, 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绿色GDP是在GDP总量上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资源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把生态影响纳入到经济核算框架体系中, 为求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 综合、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中的成果与代价, 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 通过绿色GDP的核算指标体系来衡量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

2、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对引领绿色消费,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采购的规模显著影响着消费市场, 甚至可以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绿色消费的重要环节。世界各国的政府采购在其GDP中所占比例较大, 会对相关的供应商产生积极影响, 供应商为了赢得政府这个市场上最大的客户, 积极采取措施增强其产品的绿色度,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水平, 节约资源能源, 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程度。

(三) 循环经济的法律支撑

从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我们可以看出:法律法规对发展循环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主要的循环经济法规只有《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单项法规或条例。但循环经济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新型经济模式, 仅仅靠单项法规或条例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学者们纷纷指出我国现有的循环经济立法仍存在空白, 立法理念尚未根本摆脱“末端治理”思想的束缚, 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原则贯彻不力, 法律规定过于强调原则化、操作性不强、执行困难, 责任制度不健全等不足。于是, 我们要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建议树立环境保护立法新理念、建立环境资源核算体系、绿色税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财政调空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等。当前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国家绿色消费法》和《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法》等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加快制定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企业的取水定额标准, 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 严格公正执法, 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束语

总之, 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 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 我们应该辅之以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只有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科技发达、生态和谐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宋殿清.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10) .

[2]、焦玉莉.加拿大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理论前言, 2005 (15) .

[3]、叶凡.和谐社会的构建支点:循环经济[J].上海企业, 2005 (8) .

[4]、周国梅, 任勇.日本:“动”“静”结合建设循环型社会[J].GREENLEAF, 2005 (8) .

[5]、吕绿绮.倡导绿色GDP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J].科技创业月刊, 2005 (10) .

循环型社会构建 篇5

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

金沂蒙集团现有总资产10亿元,公司占地153万平方米,员工2000余人,下设13个分、子公司和一个省级技术中心,是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之一。2005年集团入选中国民营化工500强,2006年入选国家统计局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在全国专用化学品企业50强中位列第三。先后荣获“山东省AAA级信誉企业”、“山东省优秀化工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技术进步先进企业”、“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和“省环境友好型企业”等称号。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以资源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好、经济效益显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6年集团完成营业收入16.18亿元,实现利税1.56亿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2.16吨标准煤,同比降低4.8%,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超额完成国家、省、市、县的节能目标任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将循环经济纳入整体规划,建设生态工业体系

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2001年以前,我集团的主导产品是化肥、醋酸,产品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关联严重不足。近年来,我们将循环经济纳入整体规划,聘请山东大学为我们公司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大了系列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力度,努力在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到目前,集团已形成了生物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煤化工、肥料五条产品链和循环经济(环保)、水、电、汽四项基础工程的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格局,这五大产业链条和四项基础工程,高度耦合,互惠互生,使资源、产品、废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从而建立起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化工生态工业体系。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节约资

1源,我们积极研究论证上下游产品之间的生产配比关系,不断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既使处于闭路循环内的产品产量更加科学合理,又壮大了部分产品的规模。主导产品醋酸乙酯通过扩产改造和填平补齐,目前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年,居亚洲首位。醋酸深加工产品乙醛、醋酸丁酯也由原来的年产1万吨改造为3万吨,甲醛由年产5万吨扩产到8万吨。经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培育了产品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二、开发利用“三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用技术

“三废”是没有得到利用的资源。基于这一认识,在工作中,我们围绕资源循环利用,探索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路子,2001年以来,重点对“三废”资源进行研发创新,开发了专有实用技术,完成各类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100余项,创经济效益3.96亿元,有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6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2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45%和86%。实现了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性生产模式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一是循环降温节水技术改进。大力推广外排废(污)水处理后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技术,发展循环冷却用水系统、串联用水和回用水系统,进一步优化了企业蒸汽冷凝水回收网络,配合县政府牛腿沟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2002~2003年投资建设了工艺冷却水闭路循环处理系统,达到企业外排废(污)水处理后回用,大幅度地削减了地下水的采出量,使新鲜水用量仅占到了总用水量的5%左右。同时,还达到了循环水依靠大气风冷自然降温而不再耗电的目的。大量节约了水资源,每年可为集团增加120万元综合效能。

二是采用稀氨水逐级提浓技术。我们把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稀氨水和工艺废气中的氨气,采用稀氨水逐级提浓技术全部回收到生产系统中继续使用,每年可回收氨水折氨3000吨,价值500万元;

三是工业废气燃烧余热综合利用节能技术改进。投资建设了7台废气回收专用燃烧炉,使废气得到有效治理和利用,不但使工业甲醛和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得到有效治理和利用,而且每天还可产生蒸汽110吨供生产车间使用,年产值350多万元,减轻了工业废

气对大气的污染。

四是工艺水梯级利用及化学水利用余热加热节能节电技术改进。投资建设了集团各重点岗位热水回收系统,实现了对工艺水的梯度利用。首先,实现了一次水的梯度利用。根据生产装置中设备的不同工艺要求,醋酸车间冷冻岗位、合成氨车间合成和压缩岗位的工艺水都得到了两次以上的利用,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其次,对各单位用于冷却后的工艺水、蒸汽冷凝水全部进行回收后送热力公司重新利用制备化学水,回收热量和水,节约了水资源。化学水再利用工业反应产生的余热升温后进入锅炉除氧器,提高了入炉水温,降低了燃料消耗。

五是2万吨/年DDG饲料节水环保工程。2006年4月,我们投资新建了年产2万吨/年DDG饲料生产线,该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使酒精糟液回用拌浆变成了现实,减少了酒精生产中的废水排出量,降低了污水治理的成本。酒精糟液经压滤干燥后得到的DDG饲料是营养丰富的饲料,每年的产值超过2000万元。

六是搞好淡酒回收技术。酒精生产中,发酵罐顶二氧化碳所带走的气相酒精占酒精总产量的0.3%,这部分挥发酒精若直接被排放到到大气中,不仅降低了酒精产量,还造成了一定的大气污染。我们先后投资80万元对发酵罐顶挥发的酒气进行了回收处理,即将发酵罐顶密封,从发酵罐顶配管将酒气引至一泡罩式吸收塔,利用工艺水对其进行溶解吸收,不用配备动力进行回流,吸收液回蒸馏工段提浓,8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每年可为集团公司创效近100万元,该项技术在酒精生产中有被广泛推广之趋势。

三、以有机废水厌氧系统为核心,废水治理与废物利用同步开展 通过对有机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及对厌氧产物进行再利用,实现了工业、农业的有机结合,成为发展企业内部以及行业与行业之间交叉循环经济的典型例子。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了有机污水—污泥—有机肥,有机污水—沼气—发电、有机污水—厌氧处理—中水回用等循环利用,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高效循环、持续利用,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发展了再生资源产业,还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

点。我们把化工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污水首先送入厌氧系统进行厌氧发酵和无害化处理,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产生厌氧活性污泥、沼气及厌氧消化液等。由于厌氧污泥富含有机质和生长因子,有机氮、磷、钾等成分含量丰富,施用于农田后有改善土壤通透性,解决因长期使用化学肥料而出现的土壤板结问题,可用于绿色食品的种植,因而目前已为广大农民所接受并喜爱,生产的有机肥产品供不应求。厌氧消化液经后续处理后可用作农业灌溉或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尤其是在枯水季节,更是解决了周边农田灌溉缺水问题,同时还起到了液态施肥的效果,减少了化学肥料的施用量。我公司将与周围农民形成了稳定的污水灌溉合作关系。作为有机污水厌氧处理最重要的产物是沼气,沼气具有燃烧彻底,热值高的特点,与太阳能、风能等被公认为清洁能源。为充分利用沼气资源,经多方考察,我公司投资1200万元增上了24台沼气发电机组,利用沼气作能源直接进行发电供生产装置使用,目前每天可发电近5万度,利用多余的沼气作燃料供热电锅炉和职工生活所用,每年还可减少烟煤消耗3600吨,对于节约煤炭这一不可再生资源作用十分明显。

四、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

我公司能源在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搞好能源的优化利用和节能降耗工作,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企业能源结构以及能量的生产、运输、流动和梯级利用等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把节能技术改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四新技术”,推动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全面开展。几年来,我们先后完成较大技术该项目20余项,有9项(次)消耗指标打破记录,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醋酸酯生产系统流程再造与节能示范工程国债项目、水资源网络化集成节水示范工程分别被列为2006年和2007年国债项目;实施的生态肥业公司利用液氨余冷蒸发利用、高温蒸汽冷凝水回收、二次蒸汽预热原料液,化肥公司废热锅炉改造、热电厂DCS控制系统等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年实现综合效益1000多万元。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赋予了金沂蒙集团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我们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企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离国家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加大循环经济项目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体系,积极拓展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贡献率,真正将金沂蒙建成为技术先进、知识密集、管理文明、环境友好、结构和谐、系统网络化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为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生态城市 篇6

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化水平及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态环境污染负荷超过城市环境容量,是目前我国城市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构建和谐的生态城市,实现我国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对和谐生态城市的再认识

所谓和谐的生态型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并达到一种有序的稳定、持续发展状态。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谐的生态城市提倡“三化”,即(1)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2)经济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区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对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3)环境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走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二、目前中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结构失衡、环境退化、空气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短缺、治安恶化、失业增多、贫富分化等种种非和谐的城市发展的问题凸现出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非和谐性具体表现在:(1)粗放型经济增长和片面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力之间的矛盾。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和片面化经济发展,均以许多可持续发展力的透支为代价,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消耗和低效率的自然资源消耗。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消耗是指大量的农民工和低廉的劳动报酬及社会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这种低成本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的社会成本将日益高涨。低效率的生产效率,表现为每一单位资源的产出低于先进水平,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破坏。(2)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尚未解决。体制与政策障碍造成城市与乡村的封闭,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削弱了城市聚集效应,聚集经济不能充分发挥;(3)城市的结构性衰退与功能性衰退。城市的结构性衰退是指随着城市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迁,要求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与之相适应,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结构难以及时适应外部环境和城市自身的发展变化要求,从而导致城市结构性衰退。而功能性衰退是指城市内部各个系统因为不能有效协调,造成城市功能不能正常运转,甚至系统功能相互抵消,城市出现功能性失调。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和规模扩大,大大地超出合理的城市环境容量,诸如水资源紧缺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转,出现城市功能性衰退;(4)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用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存在着严重的失衡,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5)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水资源是1/4,石油是12%,天然气仅为4%,煤炭是55%。而与此同时,资源利用率很低,浪费比较严重。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6)效率与公平失衡。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效率与保障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继续失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居民之间的收入与消费差距进一步拉大;(7) 资源的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背离;(8)制度供给不足、成本外部化导致“制度失灵”和“政府失灵”等现象比比皆是。

三、构建和谐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

一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城镇的最大浪费是由空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构建资源节约型城市,合理调整城镇空间布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是刚性的,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布局一旦形成,若不合理,调整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由此可见,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优化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为建设节能节水节地型的建筑、社区乃至城市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引导是构建和谐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城市化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淡水、能源等重要资源,把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与改善城市环境相结合,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和能源。

二要着力调整资源节约利用方式。节约资源是促进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首要条件,而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又分别是城市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最终目标。可见,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求,也是实现资源代际均衡的基本要求。首先,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权明晰的制度安排和合理的环境资源定价,以及资源税、污染税等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方向转换。

三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在发展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试用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四要构建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城市经营模式。以循环经济理念经营城市是解决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用循环经济理念经营城市,必须从城市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资源的合理开发、环境的有效整治、公共物品的优质供应、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涉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城市资源构成了城市发展的载体,也是经营城市的直接对象。如何统筹安排提高城市的整合利用率及其利用价值,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遵照循环经济3R原则,在经营城市中应从科学规划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统筹安排提高资源利用价值,通过“整合经营”和“生态经营”等经营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4.

[2]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4]高殿瀛,郭艳华,黄英敏,等.生态城市初探[J].中国可持续发展,2001(4)

[5]BURMILS.关于生态城市的思考[J].彭敏,译.规划师,2003

[6]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

循环型社会构建 篇7

一、全面树立和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观

循环经济发展观, 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 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它要求我们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新的发展观要求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落实循环经济发展观, 既要重视经济指标, 也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民主法制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 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 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 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新的系统观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正确看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认识到人类自身仅是整个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其他物种和资源在这个系统中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不能简单的以对我们有害无害为标准剥夺其他物种的存在, 也不能随意破坏和无节制的利用资源。新的价值观要求在考虑自然时, 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 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 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新的生产观要求投入最少的物质换取最大的生产效率。在生产中, 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 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新的生活消费观要求公众树立注重环保、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二、构建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制度既包括正式的法律法规和非正式的制度因素, 也包括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具有一定管理效率的制度因素。建设循环经济要在不同层次采取相应对策。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 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层, 构建促进建立循环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法律, 如与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管理、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制定绿色消费、绿色采购法律法规, 着手构建容器与包装、家用电器、建筑材料、食品等分类回收法规, 建立健全废物回收制度。其次, 要制订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确立灵活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在中长期的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 一定要遵循持续性、发展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原则。从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来说, 关键要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财政政策和产品价格政策。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 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 优化产业结构, 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继续探索和实践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模式, 积极创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运用优惠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 大力扶持循环利用项目, 例如循环技术研究开发和实用化补助金制度、再资源化设备的引进与投入采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公司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等。最后, 对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对一些妨碍和影响循环经济发展和建立的民俗、习惯和宗教, 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引导和根除。

三、建立强大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任何新兴的经济形态都有其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也不例外, 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就关键是要做好技术选择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在技术选择中要遵循四个标准:环境与产品安全标准、是效率和效益的标准、伦理标准和地理空间特征适应性标准。要选择那些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和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技术;要选择那些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生产者的收益、市场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消费系统的产品利用效率的技术;要选择那些即适合经济伦理又适合社会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先进科学技术;是要选择符合与区域资源与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技术转移能力等空间背景为特征的技术。在技术保障层次上, 要构建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要大力研发绿色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 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驾护航。

四、促成循环经济系统结构

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 主要是通过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经济链, 通过反馈式、网络状的动态联系, 使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在不同行为主体间高效有序循环, 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 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根据循环系统结构原理, 循环经济结构系统包括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和社会循环三个层面。企业层面的循环要以清洁生产为中心, 根据企业循环需要设计生产过程, 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产业层面的循环既包括产业之间循环, 也包括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生产活动间的循环。产业层面地循环关键是通过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形成生态工业园区。这样以生态工业链方式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 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使得这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社会循环, 即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 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产业部门, 作为原料, 重新利用。在循环经济系统构建中, 对以上三种循环, 都要重视。企业循环是微观基础, 产业循环是实现方式, 而社会整体循环是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国会.循环经济需要全新的发展观.改革与开放.2005年第8期

大力构建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 篇8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 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和理念的一场革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我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则进一步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 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在这一过程中, 推动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 是实现资源合理、有效、循环利用, 减轻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和推动经济社会效益“双赢”的重要途径。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出发, 提出构建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的发展策略。

1 以循环型工业企业为主体,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

循环型企业是循环经济的最基本层次, 发展循环型企业, 就是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企业运行, 将循环经济的三项原则即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应用于企业, 对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企业的产品、副产品、废弃物进行综合研究, 依靠现代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 使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体系, 是实现循环型工业企业主体作用的重要基础, 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构建生态型企业文化, 制定企业的生态化发展战略。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经济向知识化和生态化转变, 企业要顺应这种社会发展潮流, 就必须构建以生态道德或环境伦理价值为核心的生态型企业文化模式。增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教育, 以培训等方式帮助员工提高环保意识, 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推行循环经济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1];学习“后环保主义”理念, 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构建企业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 以创新而不是单纯地节能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2];树立生态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将其生态环境责任目标作为建立市场优势、提高竞争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获取更大利润的战略要素。如美国杜邦化学公司将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确定为“零废物和零排放”。通过其战略的各个层面的创新, 杜邦化学公司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三维有机发展[3]。

其次, 倡导绿色管理理念, 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强调核心企业与其它杰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各自完成本企业更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4]。绿色供应链是供应链在绿色制造中的应用, 通过将资源、环境问题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 有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 在我国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一是要依靠政府不断制定和完善绿色循环经济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加强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二是要以企业为主体, 鼓励企业在采购、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 体现资源效率意识和环境友善性意识。不仅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友善性, 更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甚至对潜在供应商也提出环境要求, 以保证与自己合作的供应商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

最后, 构建循环经济创新平台, 并参与国际环境标准认证。科学技术是保障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因素, 应大力加强作为技术创新体系核心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积极将其与行业技术研发平台联系起来, 在行业内实现信息、技术和人才交流, 推动区域内同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快速掌握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并不断探索有效实现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子。循环型技术的研发为企业参与国际环境标准认证、发展循环型工业提供了客观条件, 并将对企业从事的贸易活动、企业管理和企业效益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ISO14000标准上形成的SA8000, 即社会责任标准, 将发展成为一个涵盖道德、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内容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并将进一步引导循环型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在环境认证制度之下, 出于改善企业形象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等多方面的考虑, 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是自觉的和自发的。与强制性制度和市场方式等外在制度安排相比, 其运行成本要低得多, 当然其运行效果也较好。以此为基础, 则有利于推进循环型工业管理的国际化进程。

2 加强产业链建设, 建立生态工业园的共生体系

按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 经济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以循环经济园区为主要载体, 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

第一, 建立、延伸并拓展高度关联的生态产业链是基础。

生态工业园区以地域为单元, 通常需要有较大的规模, 即包括园区主产业的技术规模和园区内众多企业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群。Lowe认为生态工业园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 最终使该产业群落获得一种比每个公司个体效益总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5]。生态工业园不同于传统工业园在最明显之处也就在于其更强调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因此, 要努力发展多元产业园区, 打造园区内的产业集群, 并不断增强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多元产业园区内由于产业类型多, 既有利于形成能源及各种物料的循环利用链条, 又有助于推进园区内废物贸易及各种资源的共享。而以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组织模式创新有利于发挥园内企业因产业关联性或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 从而更能促进产业园区自身的良性发展。至于生态工业园内企业合作的具体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平等型工业共生网络、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和虚拟型工业共生网络四种[6], 其中虚拟型共生网络是一种新颖的组织形式, 突破了传统的固定地理界限和具体的实物交流,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 用信息流连接价值链建立开放式动态联盟, 充分发挥了园区内企业的优势互补的作用。美国布朗斯维尔生态工业园和北卡罗莱纳州三角研究园 (Research Triangle Park) 是目前世界上采用虚拟型共生网络比较成功的代表性园区。

第二, 发展并完善生态工业园的相关制度支持体系是保障。

随着生态工业园的出现及其日益的发展壮大, 需要在生态工业园的内在发展机制和外在环境方面提供一套支持体系, 以解决生态工业园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从这一角度分析, 影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制度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法律法规、企业组织制度和环境教育体系。

(1) 以法律政策为基础, 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一个良好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可以引导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规范化实施, 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健全环境审计、污染权交易等相关制度, 使企业的外部不经济内部化, 并不断适应市场规则的变化。

(2) 以推进技术创新为核心, 探索新型的企业组织制度模式。生态循环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能够构成生态链, 并研发和运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技术, 是生态工业园的基本要求。在自我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不仅应充分利用包括高校和企业地方现阶段的科研资源, 继续研制和开发处理环境问题的特色技术和实用技术, 而且应将发展技术创新问题提升到制度建设的高度。

(3) 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对区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工业园区是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也是实现技术创新和转化、推动城市经济高级化的重要场所。由于现有的各类型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承担着产业聚集和经济辐射的功能, 一些重要的园区甚至还担负着探索体制改革与创新、率先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任。因此, 在各地发展城市园区经济的过程中, 必须要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生态化的关系。把握住以科技这一核心, 以科技促发展、保生态、推进新型城市园区经济的发展;按差异化和错位发展的发展思路合理规划园区的战略定位;增强入园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和内部专业配套功能;在城市内部将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工业园等进行有机整合, 以建设“区中园”、“园中园”等新型园区的形式, 促进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

3 加强宏观政策指导, 营造有利于循环型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 创建节约型社会,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体现了我国新时期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从宏观角度上讲, 要发挥政府在构建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实际上就是要发挥好政府对循环经济的间接调控作用, 营造有利于循环型工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

首先, 强化全民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参与循环经济发展事业的意识。实施循环经济, 推进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的形成, 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持续关注, 也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例如, 芬兰政府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垃圾法, 规定垃圾制造者必须将垃圾进行分类, 然后由垃圾车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垃圾管理局也及时印制《家庭垃圾指南》, 帮助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并在分类垃圾和混合垃圾收费上拉开差距[8]。在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 芬兰人的环保节能参与意识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近年来,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社会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强化, 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案例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 各级政府更应以多种方式和媒介, 加强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引导。

其次, 倡导循环型工业的发展, 鼓励工业行业和工业企业的自律行为。各级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需要, 按照循环经的发展规律,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改造高污染、高消耗和低效益的产业, 发展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和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产业;合理规划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和开发;推进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遵照市场经济的法则, 通过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等方式间接调控经济主体的行为, 尤其是要鼓励工业行业和工业企业实施循环发展的自律行为。例如, 在“三废”的处制问题上, 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工业行业或工业企业保护环境、循环发展的外部效益进行内部化, 由整个行业和企业自身从循环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行为中获利。同样地, 也可以加大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 将污染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内部化处理, 由污染企业承担治理成本。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的力量, 制定行业产品的单位产值耗能标准, 在行业内形成循环型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最后, 不断探索有利于循环型工业发展的立法和各项制度安排。从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来看,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各项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我国早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 就拟订出《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其中提出努力改革生产工艺, 不生产或者少生产废气、废水、废渣。此后, 又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和制定了多项涉及循环经济内容的法律和法规, 如:《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等[9]。但是, 还应该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立法上的经验教训, 尽快地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和执法工作。例如, 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就具有层次分明, 体系完备的特点。在《循环经济和垃圾处理法》的框架下, 还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 制定了促进各行业垃圾再利用的法规条例[10]。此外, 政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财税政策对循环型工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财政措施。例如, 调整投资政策, 以直接投资、环保专项基金资金支持或贷款贴息等方式对重点和示范企业进行支持;以政府绿色采购、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等方式支持节能型企业、行业的发展和节能型产品的绿色消费;建立循环经济科技研究和企业发展基金, 鼓励循环型工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等等。

参考文献

[1]董战峰.循环经济技术范式下企业的技术发展研究——构建生态型企业管理模式[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86-88.

[2]劳拉.范德克姆.“后环保主义”理论渐受重视[N].参考消息, 2007-12-01.

[3]CHARLES O HOLLIDAY.贺利得先生在第五届杜邦杯环境好新闻奖颁奖仪式上的讲话纲要[EB/OL].http://www.dupont.con.en.2002-05-29.

[4]杨勇.供应链管理与企业边界——基于超边际的分析框架[J].科技与企业, 2005 (9) :92-93.

[5]LOWE ERNEST A.Creating By-Product Resource Exchanges forEco-Industrial Park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 (4) :34-36.

[6]王兆华, 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动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2) :80-85.

[7]周旺生.论中关村园区的制度建置[M]//中关村立法研究.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

[8]赵长春.芬兰城市垃圾的回收与利用[N].中国建设报, 2002-08-30.

[9]王灿发, 李俊红.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相关问题探讨[EB/OL].http://theory.southcn.com/llzhuanti/xhjj/lltt/content/2007-08/03/content_4220223.htm.

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探讨 篇9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概述

对于循环型农业经济而言, 其主要是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重视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 受设备和技术等的限制, 生产力水平不高, 许多地区仍然以人力劳动为基础来管理农作物。由于发展理念的制约, 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忽视资源和经济效益, 如粗放式管理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农业废物处理中采取直接焚烧的方式, 浪费资源的同时污染环境。现代化工业发展理念要求共同实现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从而多级利用农产品, 优化农业结构, 实现农业活动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可以说, 循环型农业经济能够构建多元化的消费及生产渠道,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信息的共享, 满足农业发展低耗高效、生态优质等要求。

一般而言,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管理农业活动中的各项资源, 使生产和排放相衔接, 环境和经济相协调, 增加农民的收入, 实现为农业和农村的整体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 (1) 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循环型农业经济可以发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增强农民的收入, 调动农民积极性, 更好地落实循环经济制度与细则。 (2) 排放的零污染。对于循环型经济而言, 其需要将农业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进而促使物质和能源在系统内部进行循环, 不会影响或破坏环境。 (3) 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资源, 而资源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 如营养、水源和能量等, 其中能量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动力, 能量的高效利用可以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目标, 打造出生态化的农业系统。当然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 需要合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技术, 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能力, 将能源效能加以充分发挥。

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 加强绿色生产

在农业发展中纳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 寻找科学的渠道来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 加强前期宣传, 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作用及其经济效益, 便于体系的高效执行。同时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绿色生产中, 在生产环节科学施肥, 如利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农作物的耕种, 实现家肥的再利用;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来进行农作物防虫, 保证产品质量。从畜牧业发展层面而言, 在家禽家畜的疾病预防和饲养等环节需要运用绿色概念, 将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有效结合, 相互提供养料, 进而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流动。

(二) 完善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各种机构和媒介进行宣传教育, 创造良好的氛围来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 使公众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培养出能力强和素质高的人才, 研发出科学实用的技术, 如高效利用水肥药等减排减量化技术、饲料化和能源化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当然区域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业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农业技术设施的建设, 加快乡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此外, 通过建设工程和农业设备等来提高区域循环型生产的工业化及机械化程度, 建设重点具体如下: (1) 循环工程:在农田管理工程中输送沼液; (2) 收获废弃物技术设备, 如收集秸秆和采收水生植物的设备等; (3) 利用废弃物来发酵沼气或生产有机肥等的设备; (4) 喷洒农业的减量化设备等。

(三) 增强集约管控

当前产业科学化发展的趋势就是节约化和集约化,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各流程中贯彻落实相关的开展方法、服务方式和政策引导等。如保证资金、配置和土地筛选等方面的准确性, 使农业的收获期、生产期、准备期等有效契合, 确保产业的有机统一, 实现产业链的科学构建。当然政府需要完善农业经济体系, 注重规模化发展, 合理分配农业资源, 实现产业的发展及拓展。

(四) 提高农业经济水平

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就是农业产业, 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水平具有直接影响, 因此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促进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 以市场为导向, 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从而增强农产品加工水平,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实现区域农业产业的生态特色、文化特色、自然特色、地域特色等, 推动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发展。

结束语

在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过程中, 需要从实际具体情况出发, 详细分析该体系的具体特点, 掌握体系的特性及最终目标, 加强绿色生产, 完善服务体系, 增强集约管控, 提高农业经济水平, 在各个环节贯彻落实这一体系。这样才能体现集约化和节约化的生产经营理念, 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达到高收益和低成本的目标, 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树会.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 2013, 04:24-25.

循环型社会构建 篇10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及特点

(一)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含义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将整个农业的生产过程和整个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中引入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 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的重大体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农业的发展是在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的重大举措,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定义的提出, 从发展的角度来讲, 改变了传统的农业发展特点, 将农业发展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对于资源节省、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

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就是将原来各自单一的生产方式进行组合, 能够使资源进行一个“生产-利用-产品再使用-废弃物再循环-回收再利用-再制造”这样一个过程。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没有再利用, 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中, 贯彻多层级循环利用的方案, 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合理利用资源为发展理念, 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型农业进行转变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模式有着资源消耗量小, 资源利用率高, 环境保护率高的特点。这种发展模式只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上进行创新, 在不破坏生态发展的规律下,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 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 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二、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渠道

(一) 倡导绿色生产, 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要将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纳入到农业发展中, 就要从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管理。要想进行循环型农业经济就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构建渠道, 以此更好的为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有利的执行条件。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前期进行广泛的宣传, 让人们意识到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利益关系, 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在耕种及发展使用上的便利条件和所能带来的直接的经济利益。除此还需要强调的是, 循环型农业经济的主要问题就是绿色生产。要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施肥, 以及如何节省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要想充分保证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农作物施肥问题上尽量采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耕种, 充分利用家肥的再利用。在农作物防虫上要避免毒性较大的农药长期喷洒, 采用一定的防治技术, 是产品的质量在现有条件内达到最优。

(二)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促进高效生产, 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要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 构建较为完善的农业经济体系, 就需要我们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做好规划。在规划上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 运用政府职能权利作用进行市场渠道的开发和宣传及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建设体系上对于资金的运转和使用上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及支配, 以其加将循环型经济理念同土地、技术、资金以及人才达到集中和充分利用的效果, 达到生产的技术转变, 以此形成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模式, 最终实现集约化发展模式, 从而有效的实现投资低、各方资源利用率高, 回报率最优的目的。

三、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措施

(一) 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 并将其落实到位

政府需借助相关机构向大家宣传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特点, 营造良好的构建氛围。使大家在这种氛围下充分的了解到循环型农业经济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及生态利益;要想保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有技术及人才的支持。因此, 要加大农村服务体系及科研力量的建设, 组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队伍;加大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 使耕种者思想和行为都提升到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轨道上。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设备进行支持, 才能更好地实施循环型经济体系。现在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二是耦合技术、减排减量化技术。如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等;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的着重点就是农药喷洒机械等对于农药使用上减量化;废弃物商品有机肥生产加大化、固液分离、沼气发酵等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化。

(二) 提高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 打好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基础

要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 就要利用好农业的主体地位。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体系构建的成果。因此, 构建区域型农业经济体系就要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 主要手段就是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 以市场为发展导向,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及高科技设备为支撑, 采用现代的管理方法, 达到地区农业特色和人文特色等发展最优的目的。通过规范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打造一个坚实的运行基础。

(三) 实行节约生产、集约化经营, 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要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 实现节约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就要求政府在各个流程上都有选择有效的服务途径和有一个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在土地的选择、合作及资金问题上都有明确的执行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有机的联系到一起, 真正的形成一条完成的产业链条, 从而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规模化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建立并健全农业的产业体系, 将资源配置和技术支持落到实处, 从而有效的拓扩大经营规模及产业链的延伸工作。只有形成一个有序的健全的产业链, 才能保证农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 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产业

建立在新型循环型农业经济理念基础上的生态农业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成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之一。通过发展循环型的农业环境产业, 加强“三废”综合利用, 充分开发并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延伸产业链, 开辟新的生产领域的措施。对增加就业岗位, 缓解就业压力, 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五)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制度创新

循环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其启动和运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因此, 要发展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需要不断的对传统的运行制度进行创新。包括利用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效能, 来鼓励对环境有建设意义的活动, 阻止对环境有破坏性的生产活动, 建立起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机制, 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 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同时依据区域循环模式, 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将制度进行创新, 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从而形成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多重循环共存共荣。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并对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渠道加以开发。提出了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 并将其落实到位。提高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 打好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基础, 实行节约生产、集约化经营, 明确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环境产业, 对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制度进行创新的构建措施。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 从而形成体系内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上述对分析希望对发展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促进和巩固作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源消耗量的增加, 循环经济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基于农业经济而言, 循环型的农业经济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基础环节,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建立区域性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 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的建设水平。农业产品的安全可靠对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定义及构建渠道及构建的措施上进行研究, 希望对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提高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淑娟, 曾曦.山东半岛城市群循环型旅游业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12) .

[2]郭静利, 郭燕枝.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初探[J].农业经济, 2011 (01) .

[3]张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资源循环型农业[J].湖南农机, 2011 (01) .

上一篇:海洋监测在线监测下一篇:熔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