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举措

2024-05-07

护理举措(精选五篇)

护理举措 篇1

“鸟巢”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一种方法, 是模拟柔软的子宫, 通过制作的一个温暖、柔软、舒适、安全的像“鸟巢”一样的窝, 让放置于温箱内的早产儿感觉到温暖、安全和舒适[1]。产科的护理新模式也是因此得到启发, 以“保障母亲安全、婴儿健康”为指导思想, 对孕妇进行导乐分娩, 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帮助孕产妇轻松安全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 使孕产妇在整个受孕分娩的过程中都充满活力、充满朝气;增强其做母亲的责任感、幸福感, 使总妈妈和宝宝得到更多科学的指导以及全方位家庭化的护理, 从而增加他们的信赖感、安全感和舒适感。针对其孕前、产前、产时、产后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需求, 提供持续、及时、便捷、全方位、专业化、人性化的围产期优质护理服务, 满足其需要, 达到恢复的最佳状态, 我们称之为“鸟巢”式的护理关爱。

1 实施细则

1.1 产前优质护理服务

主要包含:门诊孕妇学校、门诊胎心监护、妊高征检测等。

开展孕妇学校并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 向孕妇提供一系列孕期健康教育, 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合理运动, 增强孕期保健知识, 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如门诊外设置健康宣教宣传栏, 包括孕早期、孕中期保健、孕晚期保健、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指导及婴儿养育指导系列保健知识, 内置病区各种常见病的教育指导, 如保胎、分娩、剖宫产以及住院分娩补助流程及合作医疗报销注意事项以方便患者及家属阅读, 力求普及母婴保健知识, 使保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2 产科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 关系到两个生命的安危.

。我们面对的既是健康的人, 又是需要特殊照顾与护理的人, 所以产时优质护理服务尤为重要。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除了为产妇提供一般常规检查和专科护理外还要满足她们各方面的需要, 保障母婴安全。

1.2.1 入院首诊问责任制

患者来院对第一次接待他们的医护人员印象是最深刻的, 所以首诊护士是患者及其家属直接接触的对象护士的言谈举止对塑立医院及科室的形象, 提高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为此, 我们在接待患者时都应该热情接待, 面带微笑, 主动让座, 备好床单元, 护送至床前, 妥善安置, 并通知医师。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向患者或家属介绍主管医师和护士、病区护士长, 医院的环境, 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等, 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第一时间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孤独感, 增加信任度、满意度, 减轻其心理压力。

1.2.2 服务方式多样化

(1) 想患者之所用, 病房放置一束花, 在病区挂起便民服务袋, 并配备剪刀、梳子、指甲刀、针线包、热水机、微波炉、陪护床、等日常生活用具、给患者营造家的温馨。 (2) 向孕产妇发放母乳喂养的好处、新生儿疾病筛查、重大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3) 主动在病室内设有病员意见薄, 虚心听取病员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1.2.3 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宣教

护士在进行产前评估时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做好胎儿心电监护、备好吸氧装置。

1.2.4 尊重患者的人格和个人隐私

如为孕妇进行灌肠、会阴擦洗、导尿、备皮、做阴道检查等操作时, 用屏风遮档, 动作轻柔, 态度和蔼, 满足身心需求, 从细微之处体现人文关怀。

1.2.5 做好健康教育, 满足患者基本需求

每个人由于存在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 其身体和心理的需要也就有所不同[2], 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 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要针对共存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开导, 不仅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还要鼓励她们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想顾虑, 并根据不同需要为她们提供适宜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让她们为迎接新生命的来临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在分娩过程中设法鼓励她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 指导产妇配合接生, 为孕妇提供个性化的非药物性镇痛, 以减轻分娩中的疼痛。给孕产妇提供像家一样的环境, 使其在待产、分娩、产后观察, 和新生儿观察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产后优质护理服务

主要包含:产后康复训练、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在生产过后, 新妈妈体力极度消耗, 往往会身体虚弱、无论从身体到心理都需要全面的恢复与调理, 产后由责任护士为其进行盆低肌肉恢复和乳房按摩, 鼓励督导其早下床, 适当的运动。而新生儿护理则通过进行新生儿沐浴、抚触、新生儿疾病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前提下进行一对一婴儿沐浴、抚触的指导, 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 向产妇提供产褥期保健、新生儿喂养、乳房保健等知识, 改善了服务态度, 促进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护士的形象, 同时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通过对住院患者及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较满意计算为满意, 其中满意率高达96%, 较以前的90%大大提高, 每月都会收到4~5面患者送来的锦旗和几十份感谢信。护士自我能力得到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 不再等、靠、拖, 自己会想办法去解决, 大大提高了护理执行力。基础护理到位, 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得到孕产妇及家属的认可, 使护士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由此可见我科开展了人性化的“鸟巢”护理, 不仅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同时也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和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逐年增高, 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进一步提高了住院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讨论

妇产科产前、产时、产后全程的“鸟巢”式护理关爱, 体现了产科护理人对工作的思索、创新及对这份护理事业的热爱, 她带来的不仅仅是创新独特的护理品牌, 更主要是切实的为孕产妇及她们的家属建立了专业的围产指导平台, 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从而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架起了更好的沟通桥梁, 提升了产科护理专科的发展。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取得双赢,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使每位护士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3]受到患者好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护理模式。

摘要:目的 开展妇产科“鸟巢”护理模式, 目的通过“鸟巢”护理模式的开展, 实现以人为本, 全面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应用“鸟巢”式模式指导护理措施, 为产妇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改善医患者关系。方法 从2011年8月到现在, 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实施“鸟巢”式护理模式, 在产前、产时、产后全程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改变护理模式采取温馨举措等,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鸟巢”护理模式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一定是值得推广的新的护理学模式

关键词:“鸟巢”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冯佩君, 葛文传.“鸟巢”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6) :33.

[2]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4, 2 (3) :113.

优质护理新举措(模版) 篇2

护士的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年轻的责任护士知识更新、思维开阔、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为临床护理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高年资的临床护理组长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处事沉着果断,能够提升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专科护理质量,是护士长的得力助手,为科室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保驾护航。

(二)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人人都是责任护士

每位护士分管2-3张床位,管床的责任护士要负责患者的全部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治疗、病情观察及记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照顾等。通过各项护理的全面落实,护士与患者有了更近距离接触,了解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疑难问题,保证护理安全,达到患者满意。并实施护长及组长查房制以提升专科护理质量。

(三)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CCU实施无陪护理,确保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齐头并进。实施APN排班,明确岗位职责。组长和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制定基础护理项目,指导助理护士完成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整体、人性化的一系列服务,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从入院至出院直到院外的康复功能指导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

(四)优化护理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设计CCU专科护理记录单,简化护理文书,减少护士记录时间,推行CCU床边工作制,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五)改进护理用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针对心内科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的特点,特别配置节力先进的护理用具,如可升降平车和过床板,配备转运患者药箱,方便护理人员接送手术和危重患者外出。还建立中心静脉置管包,以方便临床一线护士抢救使用。

(六)改善病区环境、合理调整物品的摆放

配置床上洗头用具、床头餐桌、微波炉、电吹风、大小便器晾晒架等用具,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住院期间更加舒适安全。管床护士随时将我们的服务宗旨及管理理念耐心地介绍给患者及家属,广泛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建议,及时采纳并认真落实,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七)提升专业内涵,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1、设计使用安全警示标识。建立不同种类的标识体系,分别在治疗室及床头标注,如使用管道护理标识,高危药品储存标识,特殊用药建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制度,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2、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建立手术患者腕带识别制度,严格做好交接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努力实现“安全百分百”。

3、重视护士在职培训。与急诊科联合开展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护士更加熟悉地配合高级生命支持的进行,使操作标准化、抢救流程化、合理化。

4、强化急性心梗绿色通道的建设,从急诊科至DSA再到病房,实施急诊手术一条龙全程护理。

5、建立起搏器专业护理小组,及时掌握起搏器护理最新动态,深入研究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建立起搏器故障处理指引。

6、积极贯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主办、卫生部医政司支持的“心行动”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直观、生动、互动性强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为PCI(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手术有效率,提高患者到医院的复诊率和服药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7、结合心内科专科特点,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深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安全性,让患者身心受益。

(八)创建优秀护理团队,树立优秀护士形象 心内科护理团队连续三年获得院级护理质量一等奖。张晓艳、黄伟英及史晓颐均获得院级优秀护士。王馨翊获得市级优秀团干、院级演讲第一及技术操作比赛第二名。

(九)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喜人

1、专科护理业务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多次为室颤患者除颤成功;专科护士在全院授课,反响良好;高年资护士独立完成护理会诊,得到兄弟科室充分肯定。

2、护士主动学习及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加快年轻护士的成长速度;而且能让高年资护士感受到护理工作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浅谈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举措 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05-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运用各种对策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范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病人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必备条件,是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体会如下:

一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一)护理人员因素:

1、专业技术因素:有资料显示:护理安全因素50%是由于技术问题造成的。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创新,对护理要求的技术含量高,复杂程度及风险性加大。而部分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没有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等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2.工作责任心:观察患者时粗心、不细致、不到位 ,人在护理岗位,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主要精力未放在护理工作上,工作中马马虎虎,对病情的发展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

3.法律意识薄弱:在学校和实际带教中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对各种法律、法规重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未严格执行各规章制度,有的发生差错后不及时汇报或避重就轻不如实汇报及隐瞒不报。

4.服务态度:服务态度不佳,对病人缺乏同情心,解释工作欠细致,说话带命令口气,带情绪上班,护理操作动作粗鲁,不顾及病人的心理感受,致出现护理行为的不当或缺陷。

5.护患沟通不良:护士不善于和患者沟通,缺乏沟通交流技巧,说话措辞不当,语气生硬,对病人和家属的问题解释不清。护士工作繁忙,没足够时间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家属反感或误会。

6、缺乏预见性护理程序的能力;导致病人出现了本可避免的并发症;如长期卧床的病人出现压疮,昏迷病人坠床等,影响病人康复。

7、护理带教不严 :对实习生未做到放手不放眼,查对不严等而出错。

(二)物质因素:

1、设备方面:如果设备缺乏、性能不好、不配套或对新引进设备不了解,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故障,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抢救及治疗工作。

2、物品方面:护理物品质量差或数量不足,也是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常见的现象有输液器的漏液、甚至导致过敏反应等。

3、药品方面: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名称不清等也会造成不安全。

(三)环境因素:

1、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是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急救室的位置,病室插线板的位置,地面过滑,床旁无护栏造成跌伤等;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

3、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毒麻限剧药品、高压蒸气锅炉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四)管理因素:

1、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

2、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

3、业务技能水平低,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

4、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

(五)病人因素

1、病人家属维权意识过强

2、病人要求过高

3、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二护理人员如何应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一)建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1、要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是护理人员必须遵循的。它既是预防判定差错事故的要素,也是解决护理纠纷的准则。

(二)强化安全意识,加强监督检查

1、通过安全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理安全。

2、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

3、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认识、处理关键性问题,并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及时整改并跟踪评价。

(三)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1、精通护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

2、认真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技术水平,保障护理安全,防止差错事故。

(四)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

1、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侵权法》等内容及医院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使护理人员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法律及护理文书的重要性

2、及时将所做和所观察到的真实记录下来,留下证明自己无过失的证据。

(五)加强护士素质培养

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注意"瞋独"意识的培养。结合医疗纠纷的具体案例进行教育

2、有限人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弹性排班缓解资源不足

3、参加各种培训:有计划的进行专科培训或外出进修学习等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

思想上,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为病人着想.行动上,做好"四勤",即脚勤、手勤、眼勤、嘴勤

(六)加强护患关系,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和技巧。现如今,病人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来院就诊要求的不仅是药物、手术治疗还需要沟通和理解,护士在工作中要以"病人为中心"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处事因人而异,避免态度生硬,切忌居高临下,尽量满足病员需求,如不能满足,应委婉解释,避免纠纷。

(七)保证抢救药品、抢救仪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做到专人管理,斑斑交接。抢救仪器用后清理消毒检查完好备用。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在妇科病区的应用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我院妇科有床位25张,共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11名为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工作年限范围为5个月~31年。年龄结构:≥40岁4名,30岁~39岁5名,<30岁2名。职称结构: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3名,护士1名。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0月—11月期间的61例住院患者作为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实施效果的考核评价对象,选对象须意识清楚、住院时间≥3 d、愿意参加调查并合作,年龄范围为18岁~63岁,均为妇科常见病种。

1.2 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

①病区增设饮水机1台,供应24 h热水。②3个单间病房均配置微波炉,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方便。③病区走廊墙壁及病室内墙设置妇科常见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专栏,每月更换宣教内容。④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交流优质护理服务信息及技巧,强化优质服务意识。⑤规范护理操作流程,每周进行护理业务操作培训学习,包括常规技术操作和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围术期护理和出院随访指导等。

1.3 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对研究对象逐个调查的方法,调查表由妇科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在征求全体护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共同制订,内容为:病室设施和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等5项,每项20分,总分100分。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价,由责任护士在调查前对调查表各项目充分解释后让患者或家属进行填写,将结果记录并汇总。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举措以来的2015年10月—12月期间我院妇科病区住院患者总计69例,排除5例病情危重无法配合完成调查和3例住院时间≤3 d的患者,共有61例参与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成果的评价,发放调查表共61份;由责任护士负责发放和收回,全部按要求完成调查,均有效;统计得分平均为93.6分,调查期间,妇科收到锦旗2面,书面表扬7次,口头表扬13次。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做好临床常规护理服务工作的前提下,树立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从细节管理入手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创造良好诊疗氛围。一般而言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心理负担往往比较重,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利于疾病治疗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给予及时的疏通引导,这些不良情绪会成为配合诊疗护理的障碍因素,导致病情迁延甚至恶化。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做好优质护理,不仅使患者接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更加强了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使病患对其疾病信息、相关治疗情况等有所了解,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保障了临床治疗的顺利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2012年开始,我院按照优质护理活动规范标准的要求,拓展服务内涵,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使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建立和规范整体护理工作程序,让患者最大限度享受优质服务。首先加强思想建设,树立正确的服务行业职业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主题,以人文关怀的方式护理患者,改善病区基础设施,如增设饮水机和配置微波炉等,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间做起,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病区走廊和病室墙壁张贴一些疾病相关知识的挂图,采用图文并茂简明易懂的方式使患者和家属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我科定期组织召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会,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现有项目,每月进行优质服务新举措成果评价总结,对平均分值<15分的项目,通过征求患者意见和参考护理人员建议,进行整改并跟踪评价。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的护理技能培训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每周进行业务学习,注重提高护理行为的规范性,严格按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差错缺陷的发生。我院妇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以来,成果评价得分均分为93.6分,2个月期间,妇科收到锦旗2面,书面表扬7次,口头表扬13次,充分说明了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在妇科患者中的应用收到了积极的效果,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以及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在增进患者和医院之间的信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正面作用。

总之,优质护理围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主题,贯彻“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极大地激活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了护士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有效拉近了护士与病患之间的距离,为患者营造了舒适、贴心的康复环境,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完善病区基础设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深入学习护理规范、培训优质服务技能等举措的落实,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连东芳.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妇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38-639.

[2]夏秀芳,张桂红.妇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效果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4,24(12):745.

[3]韩艳东.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药物与人,2014,12(27):252-253.

2015年优质护理新举措总结 篇5

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专业、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我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将人性化服务融入护理全过程,努力为患者创造温馨、优质的护理服务。

为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普外一科在今年开展了“造口之友、阳光之家”活动,主要对象是在院的造口患者及回院化疗的患者及其家属,活动在科室会议室进行,每周举办一次,每次60-90分钟,活动由护士长或造口专科护士主持及讲解宣教。同时活动现场还将各种造口护理用品进行展示,使病人直观了解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的护理用品。

普外二科开展了对造口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活动,主要是以电话随访的形式,在患者出院前由造口专科护士针对患者制定出院后回访计划,建立回访登记本,完整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入院诊断、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出院时间、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出院时造口情况,在出院后每周进行一次,2-3月每2周一次,半年后每半年一次,一年后如无特殊情况可停止电话随访。

血液净化中心安排专人建立并管理微信群,定期上传自我护理常识。如:怎样控制干体质量的增长,如何加强自身营养,内瘘的锻炼和自我保护,动静脉导管的防止感染措施等。患者如家中有事无法按时进行透析需要临时调整透析时间,可以将信息上传方便护士弹性排

班。患者如在家有不适或者疑问可以上传,护理人员予以个性化解答。科室如临时接到停水、停电通知需要更改透析时间可以在微信群中及时发布,让患者提前知晓,早作准备。

儿科急诊建立微信群,为门诊留置针、做家庭雾化的患儿提供便利,随时回答患儿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

肾内科及神经外科开设了微信平台,定期宣传科室新技术、新业务及疾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

手术室为了患者能在术中保持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特做了四头棉垫束臂带,每个手术间定点放置两个,方便了使用,又保证了病人双上肢不外露,起到了简便、快捷、保暖、防压伤等作用。

骨折患者经常出现局部肿胀,通常会用毛巾裹着冰袋使用,但是不易固定,为了更好的发挥冰袋冷敷的效果,避免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骨科特设计制作了下肢冰敷带,根据骨折发生的部位选择类型合适的冰敷带,将冰袋放入冰敷带的口袋内,使用时间15—20分钟,每隔2小时使用一次。

上一篇: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下一篇:销售渠道与企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