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视角

2024-05-12

进入视角(精选七篇)

进入视角 篇1

关键词:专业服务企业,进入权理论,治理机制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知识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 其中, 以知识密集为主要特征的专业服务业发展尤为快速。相应的, 专业服务业的基础———专业服务企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们已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小型企业, 其中的佼佼者已跻身世界跨国公司之列, 如提供会计、审计等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 (KPMG) , 2010年拥有的员工数量就达到了13.8万名, 企业年收入更是高达206.3亿美元, 并且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分支机构;提供搜索服务的谷歌公司, 目前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 产品颠覆了互联网的传统, 从搜索引擎到手机操作系统均引发了产业革新;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阿里巴巴, 2012年的销售额超过1万亿人民币, 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商业格局。

专业服务企业是一国经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它们的基础性工作, 经济运行将面临诸多巨大障碍。例如, 如果没有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会计服务, 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将大受影响;如果没有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法律服务, 很多复杂的公司商业交易将难以顺利进行。

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专业服务企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应看到, 我国与美国等专业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在咨询业、律师业、会计师行业等方面, 差距更是非常明显。

因此, 深入研究我国的专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规律、治理规律,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专业服务企业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专业服务企业, 促使我国专业服务企业健康成长, 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专业服务企业的特性

专业服务企业往往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类型的企业, 这些企业与传统的企业最大的不同是, 它们并不需要多少物质资本, 对这类企业而言, 所需要的物质资本无非就是一个办公场所、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等。它们不需要大规模的厂房、价格昂贵的生产设备、大量的工人。它们最需要的是有专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陈和、隋广军, 2008) , 事实上, 专业服务企业的价值也确实是由这些专业技术人才所创造的。对专业服务企业而言, 最关键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掌握专门知识的专业人士 (人力资本) , 而人力资本只可激励, 不可压榨;只能协调, 不能完全控制 (方竹兰, 1997) 。因此, 对以物质资本为关键性资源的传统企业的治理方法就不适合于专业服务企业。

专业服务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 专业服务企业 (尤其是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商务服务等行业) 突出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专业服务, 专业服务企业业务的开展需要员工与客户面对面互动, 并在与客户的互动中创新。

专业服务企业的这两个主要特点, 给企业的治理带来了非常独特的挑战, 专业服务企业为了更好的开展业务, 必须鼓励和支持员工与客户深入互动并在互动中创新, 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但另一方面, 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客户关系等关键性资源流失的风险。本身拥有专业技能的员工直接得以接触客户, 非常容易会在“套牢”客户后自立门户, 从而给企业带来双重损失———既损失了拥有专业技术技能的员工, 又损失了客户关系。对专业服务企业来说, 有专业技能的员工和客户关系都是它的关键性资源, 这些资源的损失有可能给它带来致命性的伤害。因而, 专业服务企业如何既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 促使人力资本与客户良好互动, 积极创新, 同时又避免人力资本、客户关系等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流失, 保持企业关键性资源的完整, 就成了对专业服务企业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治理问题。

专业服务企业的这一治理问题给传统的GHM理论带来了挑战。按照GHM理论, 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是物质资本, 而人力资本是可替代的, 员工的流失并不会给企业造成多大的伤害。确实, 在以大型制造企业为代表的传统企业里, 这种观点是无可厚非的, 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 专业服务企业并不需要多少物质资本, 这类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是掌握专业技能, 或者客户关系的人力资本, 因此, GHM理论对专业服务企业的治理问题是缺乏足够的解释力的。

Rajan G.Rajan和Zingales Luigi在1998年和2001年提出了“进入权”理论。他们认为, 企业中的权力来源于对关键性资源的控制, 谁拥有了创造企业租金的关键性资源的控制权, 谁就拥有了权力, 并因为拥有了权力而得以分享企业的剩余。进入权是与所有权不同的企业理论, 但并非是对产权理论的全盘否定, 而是对其深化和发展。进入权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将人力资本纳入分析框架, 不但能够分析物资资本密集的现代工商企业, 而且对专业服务企业等以人力资本密集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企业, 也有很好的解释力, 可以说是更一般化的企业理论 (杨继国, 2001) 。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认为, 研究专业服务企业治理机制需以进入权理论为基础。

三、专业服务企业的治理机制

专业服务企业最主要、最棘手的治理问题是如何在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 促使人力资本与客户良好互动, 积极创新的同时, 避免人力资本、客户关系等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流失, 保持企业关键性资源的完整。结合进入权理论, 本文认为, 对专业服务企业的治理可以采取如下几种主要机制。

(一) 进入权配置机制

由于开展业务的需要, 专业服务企业必须开放企业关键性资源 (核心知识、客户关系等) 让员工接触。那么, 企业要把这些关键性资源的进入权配置给什么样的员工呢?企业关键性资源的进入权的机会是有限的, 企业配置进入权给某个员工, 是基于预期该员工能够给它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因此, 企业会把进入权配置给最有能力的员工。但是, 对企业来说, 员工有能力是不够的, 他还要易于控制, 不会轻易叛离企业。否则, 能力越强的员工, 一旦带着他掌握的关键性资源 (核心知识、客户关系等) 叛离企业, 给企业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可见, 企业到底要把进入权配置给哪一个员工, 是对员工个人能力和员工叛离企业风险综合权衡考虑的结果。企业必然会把进入权配置给既有能力, 又易于控制的员工。

除了对配置进入权的人选进行严格筛选外, 企业在配置进入权时, 合理的配置方式也是关键。企业对关键性资源的进入权的配置应该采用互补式配置方式, 把关键性资源的进入权分成互补的几部分, 并把不同部分的进入权授予不同的员工。这样, 即使个别员工想要叛离企业, 他能带走的关键性资源也是有限和不完整的。更为关键的是, 他掌握的技能、客户关系等关键资源只是整体中的一部分, 他还需要企业中的其他人协作, 离开其他人的协作, 他掌握的关键性资源的价值就会大为减值, 甚至一文不值, 这就会大大降低他自立门户的可能。当然, 企业还要相应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 防止掌握不同互补性关键资源的员工合谋, 联合起来叛离企业。

总之,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为了避免员工从企业中叛离给企业造成伤害, 企业会从严控制进入权的开放, 严格筛选给予进入权的员工;在配备进入权后, 也会采取措施, 增加他掌握和控制企业关键性资源的难度, 并且会采取各种机制增加员工叛离企业的成本, 减少员工叛离的收益。

(二) 晋升或走人机制

“晋升或走人” (up-or-out) 机制, 是指给一个在某一岗位工作的员工一定的期限, 在期限内, 如果员工工作业绩出色, 则可能被晋升;如果未被晋升, 则通常会被要求“走人”。这种机制, 看起来相当冷冰冰, 毫无人情味, 并且员工在企业中已工作了一段时间, 必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 强迫未能晋升的员工走人, 也会造成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损失。晋升或走人机制看起来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然而这种机制却在以咨询业为代表的专业服务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因在于, 多年的企业实践证明, 这种机制是企业激励员工和保护企业关键性资源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机制。

企业给定员工一定期限, 达到要求就获得晋升, 否则就必须走人, 这会给员工很大的压力和动力, 从而激励他努力工作;而企业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员工“走人”, 原因则在于, 保留不够优秀的员工的进入权, 会给企业带来类似机会成本的损失 (关键性资源的进入权是有限和宝贵的) ;更关键的是, 如果员工长期得不到晋升, 也不“走人”, 而是一直围绕企业开放的关键性资源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 那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 员工对关键性资源的控制力得以不断增强, 员工窃取企业的关键性资源“自立门户”, 独享关键性资源带来的组织租金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企业为了保护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性资源, 也必须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晋升的员工“走人”。

(三) 利润分享机制

专业服务企业最关键的资源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掌握专门知识的专业人士 (人力资本) 。而人力资本只可激励, 不可压榨;只能协调, 不能完全控制。这就需要企业有效的激励员工, 减少员工叛离企业的可能。利润分享机制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机制。这种机制与关键资源进入权的合理结合配置, 可以形成对人力资本持续不断的有效激励。利润分享机制通过股票期权、分红等方式, 根据人力资本掌握的关键性资源的大小和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程度, 按照人力资本的贡献, 配置人力资本适当的企业所有权, 与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利润。这样才能有效的协调人力资本, 留住掌握专门知识的专业人士 (人力资本) 。当然, 人力资本掌握的关键性资源的大小、重要程度, 是在动态变化的, 这就要求对人力资本所有权的配置, 也是应该不断动态调整的。

(四) 声誉机制

专业服务企业不同于传统的企业, 专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具有意会性的无形服务, 这些服务大量融入了专家的甄别和个人判断, 蕴含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多客户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 无法判断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如何, 因此, 专业服务的客户更依赖声誉来间接、先验地判断企业可能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声誉较高的专业服务企业必然能得到更多的业务和得到更高的报酬, 而企业声誉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员工可能能够掌握企业某些客户关系、核心技能等, 但不可能掌握企业的声誉。员工叛离企业自立门户后, 新成立的公司相对于原有公司来说, 必定是声誉相对较低的, 这会给叛离企业自立门户的员工开展业务带来诸多困难。员工考虑到叛离企业自立门户的企业声誉这一方面, 叛离企业的动机必然会下降。员工所在的行业业务的开展越依赖于声誉, 员工所在的企业声誉越高, 员工叛离企业的风险就越低。因此, 对专业服务企业而言, 树立在行业里较高的声誉, 不但有利于企业得到更多的业务, 取得更多的收益, 也有利于企业控制员工, 减少员工叛离企业的可能。

另外, 声誉机制对员工个人还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出于对今后职业前途及外部市场压力 (即个人声誉) 的考虑, 员工不会随意窃取企业的关键性资源自立门户。因为, 谋求携带原企业关键性资源出走的员工, 其个人声誉必将大大受损, 以后在行业里重新谋职必将困难重重, 这也增加了员工叛离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有助于企业保持对企业关键性资源的控制。

四、结论

本文对比了专业服务企业和传统企业的不同, 指出对专业服务企业而言, 最主要的治理问题是, 企业如何既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 促使人力资本与客户良好互动, 积极创新, 同时又避免人力资本、客户关系等企业的关键性资源流失, 保持企业关键性资源的完整。

本文研究认为, 传统的GHM等理论不适合用于分析专业服务企业, 而进入权理论将人力资本纳入分析框架, 对专业服务企业的治理机制有很好的解释力。本文认为, 关键性资源进入权的配置机制、晋升或走人机制、利润分享机制、声誉机制等, 是解决专业服务企业治理问题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和, 隋广军.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研究:一个挑战传统理论的话题[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7.

[2]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J].经济研究, 1997, 6.

[3]杨继国.“进入权”:企业理论发展前沿[J].经济学动态, 2001, 10.

[4]Raghuram G.Rajan, Luigi Zingales.Power in a Theory of the Fir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 .

进入视角 篇2

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看到一个行业品牌的迅速消失,如果说三鹿是一个产业的牺牲品,不如说是一个乳品大厦倒掉的讯号。三鹿固然是“自作孽不可活”,却由此让人看到引领中国乳品市场的三大巨头也非“清白之身”。这就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是一个行业领域的信用危机。信用是最好的品牌,没有信用的所谓名牌会脆弱得不堪一击。品牌的树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品牌的毁掉却是一瞬间的事,而再要重新树立或恢复品牌信誉,还将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而且有些品牌恐怕永远也再难恢复了。看到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倒掉,人们在痛苦中感受着痛快: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人们购买名牌是因为相信其质量,而名牌的失信就会让人更加无法接受从而产生抗拒心理。

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主任李中闯看来,中国乳品行业的这次信用危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循环周期的问题,而是由此把整个乳品行业重新带回零起点,一起回到了起跑线。所以,垄断将不复存在,“巨头”神话也会随之破灭。本次乳品信用危机始作俑者就在于常温奶企业的盲目扩张,无序竞争,导致奶源匮乏。为了市场份额而降低收奶标准,最终导致今天的结果。所以无论你怎样宣传推广,归根结底要消费者买账,如果在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的情况下的自我炒作,只能适得其反。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在于国内乳品企业如何找准切入点,用儿童般的诚实做好基础工作,增加奶产品生产和检测的透明度,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知情权”,重拾产品的信誉,小心地建立起消费信任,不要盲目求大,祈求迅速重新建立起垄断的“大厦”。

这次乳业市场的“地震”,使常温奶遭受了重创,也因此空出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所谓的巨头品牌优势也将大大弱化或不复存在。这一点,对于巴氏奶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因为一直以来,由于生产成本和销售半径等原因的制约,巴氏奶行业一直都是“游击队”,而常温奶则是财大气粗的“王牌军”,巴氏奶一直很难与之抗衡。经历这次乳品危机,使人们加深了对乳类产品的了解,并很容易引发起怀旧情绪,重新记起放在奶箱当中的玻璃奶瓶。相比之下,常温奶生产企业恢复期则要更长些,所以对于中国乳品行业来说,此次危机有利于中小(尤其是巴氏奶)企业的复苏和定位并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中国也将进入“后乳品时代”。

在2008年长沙糖酒会上,蒙牛、伊利、光明三大奶业巨头的缺席,可以说既是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李中闯认为,因为三家企业在经历这次“地震”后,内部势必要经过一个时期的战略调整和结构重组,在没有出台新的企业发展策略的时候参加糖酒会这样有影响的展会,显然不太合适。何况信任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这个时候大肆开展营销宣传可能会招致反感。

据了解,本次没有参加糖酒会的乳品企业并非只有这三家,一些在检测中没有发现问题的企业也没有参加,这固然有乳品信用危机的影响,但同时也说明乳品行业的行业独立性在逐渐增强,期望从传统的糖酒行业中脱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展资源。

蒙牛、光明和伊利虽然是中国乳品行业的代表,但并不能就此说其代表了中国的乳品行业,在国外常温奶只是做战备储存而不会在日常饮用的,而在中国曾经的乳品市场上,70%的市场份额竟然被这三家常温奶企业所垄断。经过这次乳品信用风波,各乳品企业自然会结束对行业巨头的膜拜,而在一种相对公平的环境下竞争,乳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行业,每一个生产企业都是这个行业的代表,相信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重新意义上的行业领军企业,而蒙牛等企业要想加入竞争也只能重新开始。

应该说,在整个奶业的大风暴,大环境下,奶业不可避免将进入一个疲软期。也可以说,在本次乳业巨震下,没有幸存者,无论是谁,都要准备熬过寒冬。不过,很多小型企业却熬不到这个春天。因为遭受重创,品牌巨头鼎立的格局渐趋坍塌,奶业群雄逐鹿的时代将来临。

那么,中国奶业危机给行业展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李中闯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使展会资源面临一个较长的霜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到一系列以乳品为主题的展会的招开频率和质量。

第二,使同类展会的会展风险系数增加,行业信用危机是属于系统性风险,对于展会各要素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展会的组办方在承接这类主题展会时会极其慎重,或为规避风险而不接办这类展会。

第三,巴氏奶和米乳等奶类替代品会逐渐成为行业展会的“新宠”,占有的展览份额会逐步加大。奶源地实景和乳品检测设备将成为行业展会所关注的参展元素。

进入视角 篇3

林毅夫[1]便指出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是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认为允许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促进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是解决农村金融的重要途径。王芳[2]也认为现阶段需要的是一个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此后,周立等[3,4,5,6,7,8]均探讨了我国农村小型金融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马九杰等通过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总供给。董晓琳等构建了一个市场准入条件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度的实证模型,结果显示: 放宽市场准入对完善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结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个正向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张兵等调研后建立Logit模型,认为: 在正规金融市场上收到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的农户均比收到价格配给的农户更可能向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

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得到迅速发展。2009 - 2011 年,全国35 个省( 区、市,西藏除外) 、计划单列市共计划设立1 294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银监会统计来看,截至2013 年底,全国才组建1 134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1 071 家村镇银行,14 家贷款公司,49 家资金互助社,从数量上看,虽较2007 年底31 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对于我国32 975 个乡镇这个庞大的基数而言微不足道,平均每100 个乡镇仅3. 44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我国部分地区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存在准入门槛过高的问题[9]。放宽准入时所期待的鲶鱼效应、汤水效应并未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反而变成了“盆景金融”,无法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乏的实际问题[10]。董晓林等[11]认为: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必须通过进一步降低行政性进入壁垒,引导民资进入,丰富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方能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然成为现阶段打破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垄断局面,解决农村融资难题的必要手段与措施[12]。

本文针对这个现实问题,从博弈的视角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问题。通过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对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从而试图找出合理的壁垒区间,以实现扩大农村金融覆盖率,增加农村金融总供给的最终目标。

1 垄断状态下的效用损失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三大业务性供给主体———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随着商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农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从农业转型至工商业。而农业发展银行致力于农产品收购贷款,粮基地建设贷款以及农村基建贷款等政策性金融职能。因此,真正面向农村的仅有农村信用社,这也造就了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市场“一支独大”的垄断局面。

从静态的角度看,垄断的市场结构势必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如图1 所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时,消费曲线与生产曲线基于E点,此时,社会的经济福利为APEE。在垄断条件下,生产者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秉承“MR = MC”的定价原则,最终实现的均衡点为F点,此时,所得的社会经济福利为消费者剩余( APFF) 与生产者剩余四边形( PFFBPE) 之和。不考虑其余的损失( 如: 为获得垄断经营权所产生的寻租成本等) ,垄断造成的福利损失为FBE( 即哈伯格三角形) 。

从动态的角度看,如果垄断能带来创新,从而降低成本,扩大服务范围,那么结果未必是低效的。但是,纵观我国农村信用社近十年的发展,严重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改革的能力,使得农村信用社管理方式落后,经营绩效较差,已无法支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发展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度,改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体系已刻不容缓。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博弈分析

2. 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远未达到预期水平。一方面是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存在较高的政策壁垒。虽然2006 年12 月起,我国开始调整放宽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但是,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准入标准仍存在一些非资产性的门槛( 如: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由符合条件的银行组建) 。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原有组织体系的排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新进入者,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瓜分现有利益集团( 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 的既得利益。作为在位者,这些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或许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抵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为更好地对做出解释,在成本离散的前提下,分为“高成本”和“低成本”两种情况,本文构建了以下博弈树,如图2所示。

在30 多年的农村金融改革中,我国农村基本形成了政策性( 农业发展银行) 、商业性( 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 和合作性金融( 农村信用社) 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虽然这三大供给主体存在自身发展不足以及支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但长期以来的国家信用担保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望尘莫及。因此,在现实博弈中,在位者处于领导者地位,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规模较小,资本薄弱,尚不能与农村金融市场中已存在的三大供给主体相抗衡,从而处于追随者地位。针对这些现实情况,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两大竞争主体: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 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包括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小额贷款公司) 。

假设2: 与商品市场分析一致,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对金融产品的线性需求函数为

其中: q1为传统农村金融提供的金融产品数量,q2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数量。为简化研究,假设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数量等同为其向农村市场投放的贷款。

假设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必须克服进入壁垒,支付固定成本c。该固定成本c包括法律规定的最低资本要求以及进入市场后所需承担的达到经济规模的最低成本( 包括新网点的设立、设备的购买、人员配备等) 。

2. 2 斯塔克尔伯格分析

根据上述推理与假设,本文通过构建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对二者的行为进行分析。

首先,由p = 1 - q,q = q1+ q2,可以写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目标函数为

对目标函数f2求导可得:

将公式( 2) 代入,可得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目标函数为

情况一: 固定成本c = 0( 当然,在现实情况下,该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不管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是否采取降价抵制,在零付出的条件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势必会选择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通过对目标函数f1求导,可得一般的斯塔克尔伯格博弈结果为

情况二: 固定成本c > 0,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意识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威胁时,可能会采取降价等( 通过追加投放资金) 方式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润为负,从而抵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此时:

其中: q1b是在位者的最低抵制投入量。由此,可以做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反应曲线,当q1≥q1b,新进入者将会被阻挠,如图3 所示。

接下来分析此时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目标函数值。将代入公式( 4 ) ,可得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抵制利润为

该函数为关于参数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如图4 所示。

从情况一可以得知,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如果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放任不管,那么二者达到一般的斯塔科尔伯格均衡,此时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作为领导者提供的产品数量: q1*= 1 /2; 收益f1*=1 /8。令得到2 个根:同时,可以求得的顶点为: ( 1 /4,1 /4) 。由此,可以将图4 分为4 个区域:

1) 区域Ⅰ: 固定成本c ∈ ( 0,c1) ,此时,面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侵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若采取抵制措施,获得的利润f1b< f1*= 1 /8。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位者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策略是选择“不抵制”; 在这种情况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会选择“进入”。此时,处于“相对制衡阶段”。

2) 区域Ⅱ: 固定成本c∈( c1,1 /16) ,此时,传统农村金融机构采取“抵制”措施可以获得的利润为:f1b> f1*= 1 /8。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会采取“抵制”措施使进入者无利可图。此时,属于在位者“有效抵制阶段”。

3) 区域Ⅲ和区域Ⅳ: 固定成本c∈( 1 /16,1 /4) ,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追随者进入农村市场的最大利润为: f2*= 1 /16,在这种情况下,c > f2*=1 /16,此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唯一选择就是“不进入”。博弈进入“封锁阶段”。

3 农村金融市场总供给讨论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政府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市场,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村的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不同阶段的农村金融供给进行讨论,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支农策略。根据上述3 个阶段的划分,可以做出农村市场金融总供给的阶段图,如图5 所示。

1) 阶段Ⅰ: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不采取任何抵制措施,博弈均衡的结果为: q1*= 1 /2,q2*= 1 /4,q = q1*+q*2=3/4。

2) 阶段Ⅱ: 传统农村金融机构采取最低的抵制措施,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利可图。此时,博弈均衡的结果为:以为参数,农村金融总供给q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段。

3) 阶段 Ⅲ: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策略是“不进入”,此时,相当于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垄断的局面。根据MR = MC的定价原则,可得: q = 1 /2。

从图5 中可以看出,若市场进入的门槛过高( c > f2*= 1 /1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便被阻挠在外,整个市场处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垄断的低效率状态。当0 < c < f2*时,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或者是考虑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的威胁,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均会对自己的投资量做出调整,最终使金融产品的价格下降,总供给得到一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金融供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可以发现,进入壁垒并不是越低越好,在c∈( 0,c1) 时,在理性条件下,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并不会采取抵制措施,最终得到斯塔科尔伯格一般均衡,总供给为3 /4。 相对而言,当c∈( c1,1 /64) 时,对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而言,才是最为有效的。

4 政府补贴下的农村金融供给

政府将进入壁垒控制在c∈( c1,1 /64) 的区间之内,所获得的社会福利相对有效,那么,在现阶段将壁垒控制在这一水平之下是否最优。

试想: 若进入壁垒一直维持在c∈( c1,1 /64) 的范围之内时,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在位者在预料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不进入”的选择时,难免会发生投机行为,回到q = 1 /2 的垄断状态。整个农村金融的供给量就处于与( 1 /2 ) 的不断循环之中。因此,这种情况只适用于一次博弈。那么,政府是否可以通过某些措施促使农村金融供给量一直保持在较高位,不出现波动。

倘若政府能够在阶段二给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定的激励和补贴促使其仍有动力进入农村市场。此时,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仍采取“抵制”措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量在图5 的基础上上移。但是对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在pb= 1 - q =槡c的条件下,最终所得利润为

因此,在阶段二,若政府给予补贴,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就会放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最终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一个稳定状态,即斯塔科尔伯格一般均衡,q = 3 /4。其实,政府给予补贴就相当于变相地降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壁垒,使博弈双方处于一种相对制衡阶段。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立足于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构建了一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博弈模型,试图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合理进入壁垒进行分析。根据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当进入壁垒为零时,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将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两大供给主体地位不平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无论在资金水平上还是技术创新能力上,都无法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匹敌。

从上述博弈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会影响博弈双方的决策行为,通过改变金融商品的价格从而影响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总量。

2) 根据进入壁垒的不同,可以将新型博弈结果分为3 个阶段: “相对制衡阶段”、“有效抵制阶段”以及“封锁阶段”。1 在“相对制衡阶段”,由于进入成本较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采取“进入”策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会采取“不抵制”策略。最终丰富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2 在“有效抵制阶段”,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可以抵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该阶段又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 在c∈( c1,1 /64) 阶段,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中只存在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但农村金融市场的总供给甚至超过阶段一,达到相对有效状态。 在c∈( c1,1 /16) 阶段,“抵制”措施仍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策略,但此时的农村金融市场总供给将小于阶段一。3 在“封锁阶段”,进入壁垒高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潜在收益。在理性思考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最优策略是“不进入”。整个市场处于垄断状态。

3) 通过对农村金融市场总供给的分析,发现:在一次博弈中,适当的壁垒反而会提高农村金融供给。但是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往往会采取投机行为,使整个市场的供给回到垄断状态下。此时,若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变相降低进入壁垒,促使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那么,农村金融市场的总供给仍然可以维持在q =3/4 的状态。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单一,产品创新能力较弱,农村金融供给总量远未满足市场需求。当务之急是引导和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丰富农村金融供给,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因此,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将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控制在c∈( 0,c1)之间,在增加了市场供给主体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村金融总供给,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最优壁垒选择区域。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之后,由于其本身所处的弱势地位,初期所面对的客户群体往往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剩余客户。该类客户群体一般具有低资信,高风险的特点。那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在提高农村金融覆盖率的同时,解决自身可持续问题? 期初,政府的政策支持必不可少。但是最为重要的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需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指导,充分利用对地方“软信息”的直接掌握来鉴别贷款风险,努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贷款效率,不断创新贷款产品,增强机构竞争力,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普惠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构建一个既能满足现代农村发展需求,又能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求知,2003(3):23-26+1.

[2]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4):89-98.

[3]周立.农村金融供求失衡与政策调整:广东东莞、惠州、梅州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5(7):15-20+79.

[4]何广文.农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及其绩效诠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31-39.

[5]马九杰,沈杰.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5):5-10.

[6]董晓林,杨小丽,胡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约束与农信社小额信贷:基于对江苏睢宁县的农户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7-34.

[7]张兵,张宁,李丹,等.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体分析:兼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2-49.

[8]高晓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5(2):87-91.

[9]杜鹃,王利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法律问题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8(8):30-33.

[10]李萌,周立.放宽农村金融准入与舒缓金融排异[J].银行家,2013(12):121-124.

[11]董晓林,朱敏杰,杨小丽.放宽市场准入、信贷技术创新与农村小微企业融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4-31/123-124.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篇4

为了满足广大航天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需求,本刊在“宇航博士”栏目中开辟“航天科普讲坛”,请航天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世界和中国航天的发展史以及与航天相关的各种基础知识。同时,它也是“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培训工作的辅导教材。

第二节 火箭是航天的交通工具

提出利用火箭作为飞向太空的交通工具这一伟大科学设想的人,是俄国的一位中学教师,名叫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利用喷气装置探测宇宙空间》的论文,阐述了火箭飞行的理论,论证了使用火箭进行星际飞行的可能性,并且提出了液体火箭的构想。

在那个时代,人们飞到空中去的交通工具是飞机。能不能乘飞机飞到太空中去呢?科学家们回答说:不行。

这是因为:飞机是靠着它那一副又长又宽的机翼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产生升力,将飞机托住而不会从空中掉下来。但是,飞机飞行高度如果超过30千米,就会因为那里的空气太稀薄,托不住飞机,飞机就有掉下来的危险。

飞机不可能飞到更高的高度,还因为飞机用的燃料是汽油,汽油必须有空气中的氧的帮助,才能燃烧。当飞机到了空气很稀薄的高空,得不到氧气,汽油燃烧不起来,飞机发动机无法工作,也就不能再继续前进。

所以,齐奥尔科夫斯基认为,人们不能指望乘飞机飞上太空,只能靠乘火箭飞入太空。

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个论断的根据在哪里呢?他认为:

第一,火箭利用反作用力的力量推动自己升空,不需要由空气托住自己。这样,它摆脱了对空气的依赖,而获得了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的自由。

第二,火箭用的燃料是火药。火药是由含氧的化合物制造的,它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照样能燃烧,产生推力,所以不必担心太空中没有助燃的空气。当人们指出火药是“爆性子”,一点着就全部烧光,它的燃烧速度无法控制以后,齐奥尔科夫斯基又提出火箭可以自带液态氢和液态氧作为燃料。氢能自燃,氧能助燃,液态的氢和氧又都可以通过细小的喷嘴喷出,就像人们现在使用煤气那样,可以随意开关和控制喷出流量的大小。这种液体燃料火箭的设想,已经成为现代火箭设计的基本型式。

第三,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的最卓越的设想是提出火箭列车的概念。齐奥尔科夫斯基指出,为了得到高速度,火箭必须不断加速,这就要求火箭必须多带燃料,而多带燃料就要带一个又大又重的燃料箱,火箭就像背了一个大包袱一样,跑不快,不可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高速度。于是,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可以把火箭分成几级,第一级火箭的燃料烧完了,就把它扔掉,以减轻负担;接着开动第二级火箭,提高火箭速度;第二级火箭的燃料烧完了,也把它扔掉,再减轻负担;接着发动第三级火箭,再加快速度……这样,第三级火箭燃烧完毕就可以达到所需要的速度而飞出地球了。这种“火箭列车”的设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采用的多级火箭的原理。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些设想,虽然在当时受到沙皇俄国当局的蔑视,甚至有人嘲笑他是疯子。但是为了科学的进步,齐奥尔科夫斯基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宇宙航行理论的先驱者。

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在遗书中写道;“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便去征服整个太阳系。”

历史无情地嘲讽了那些蔑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贵族老爷。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祖国苏联的科学家们,正是按照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理论和设想,利用三级火箭,采用液体燃料,于1957年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人们记住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名字,正在向着广阔的太空进军,并且尊称他为“火箭之父”。

第三节 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让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成为一颗人造卫星!

在前面一节里,我们提到牛顿曾经说过用“只要把速度加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炮弹绕着地球转”。

这就是说,人造卫星只要有足够的速度,就可以克服地球引力,绕着地球飞行而不会掉到地面上来。

为什么达到一定的速度就可以克服地球的引力而不下落呢?

我们来进一步解释牛顿的这个论断。当卫星以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水平飞行时,每过一秒钟。卫星前进7.9千米,同时它被地球吸引向下掉9.8米,由于地球是圆的,这时地面也向下弯进去9.8米,所以,卫星和地球仍旧保持着相同的高度。结果,卫星在地球上空走的是一条慢慢地拐弯的曲线,这条曲线的弯度和地球表面的弯度差不多,几乎互相平行。所以人造卫星不管运转多少圈,总能和地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不至于掉到地面上来。

我们也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人造卫星为什么不掉下来。

你一定看过水流星杂技表演。装满了水的两只玻璃杯,系在一根绳子的两端,表演者提着绳子甩来甩去,杯子就像流星一样在空中划圈子,当杯子从表演者的头顶上倒着划过的时候,杯子里的水也一滴不流出来。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一点也不流出来呢?原因是:当杯子旋转到最高点的时候,杯口朝下,水受到重力作用,本来是应该向下流的。可是,由于演员甩动的杯子是作圆周运动,水得到了一个沿着圆周切线方向的水平速度,如果没有杯子,它应该沿着一条抛物线往下流。由于作圆周运动的杯子下落得比抛物线还快,水还没有来得及流下来,就被杯子把它带下来了。

有人把水不流下来的原因归结为离心力和水的重力保持平衡,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但比较形象,容易接受。人造卫星在天上绕地球运行不掉下来,与杯子里的水不掉出来的道理是一样的。

反过来说,如果物体获得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达不到7.9千米/秒,那么,它最终还是要掉回地面的。

美国在试验载人航天飞行的初期,因为没有足够把握,就不敢让载人飞船进入围绕地球的卫星轨道,而是采用一种叫做“亚轨道”的飞行。这就是让航天员乘坐的飞船,在火箭的推动下达到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飞船在沿着抛物线爬升到离地面几百千米的高度以后,飞船又沿着抛物线掉回地面。美国上天的第一名航天员谢泼德和第二名航天员格里森,就都是这样飞行的。

同样,对发射卫星来说,如果运载火箭所提供的速度达不到所要求的第一宇宙速度,那么,它不可避免地要掉回地面。在卫星发射史上,由于火箭发生故障,速度不够,结果飞行一段距离以后掉回地面,致使卫星发射失败,这种情况也是不少见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人造卫星不会掉到地面上来,是假设在没有空气的理想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实际情况是,地球周围存在着大气层。它一直延伸到大约离地面3000千米的星际空间,而大多数人造卫星又都在离地面几百千米高度的轨道上飞行。尽管那里空气已极为稀薄,残余的空气分子对飞行中卫星的阻力已经非常微弱,卫星能长时间地周而复始地运行。但是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空气分子对卫星的极其轻微的碰撞,日积月累,也会使卫星飞行速度逐渐地减小,高度也慢慢降低,最终会落向地球,像流星那样同空气剧烈摩擦而烧成灰烬。

进入视角 篇5

迪士尼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链模式。首先, 迪士尼的动漫影视制作一直是公司的品牌支柱, 是其产业链经营的源头。其次, 迪士尼乐园将动漫影视中出名的动画人物、故事场景等以主题公园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发展“体验式营销”。再次, 随着媒体科技的进步, 迪士尼公司将业务拓展到媒体网络, 给迪士尼产业链增加筹码。最后, 迪士尼的产业链还包括它的特许经营与衍生消费品, 该部分收入是产业链中最稳定的部分。虽然目前迪士尼在中国仅有衍生消费品这一业务, 包括百货专柜、专卖店以及综合店等, 出售各种卡通形象玩偶, 但随着迪士尼乐园入驻上海, 其整个产业链将很快扩张至中国。

一、迪士尼产业链与经营模式的研究

迪士尼产业链方面, 谢婉若 (2006) 指出, 迪士尼的产业链是一个开放的呈钻石状的立体交叉模式, 它不仅以动漫影视为龙头, 还将相关业务扩展到三个主要领域, 构成了集团的链身部分, 但其产业链模式并非单一的直线结构, 各部分发挥“交叉促销”的效用。胡晓梅、徐静 (2008) 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迪士尼的创意发展模式, 并指出逐步完善的创意产业价值链造就了迪士尼覆盖动画制作、公园与度假村、消费产品、媒体网络四大领域的庞大的娱乐帝国。蔡君平 (2007) 在其硕士论文中重点分析了迪士尼的动漫衍生产业链, 并指出迪士尼公司是一个“品牌乘数型企业”, 即用品牌做乘数, 在后面乘上各种不同的经营手段以此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经营与管理模式方面, 张燕 (2004) 较早对迪士尼集团的运营模式进行了动态和静态分析, 简要概述了迪士尼的四个主要业务领域———影视娱乐、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和相关消费产品。褚劲风 (2008) 从迪士尼公司经营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企业组织构成与创意产品分类出发, 分析了基于好莱坞影视业空间集聚品牌优势的迪士尼影业创意管理、标准化与多样化结合的迪士尼主题公园与旅游度假业品牌效应、知识产权保护主导下的迪士尼消费产品、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迪士尼传媒网络等四大创意产业板块。李玉梅 (2008) 在其硕士论文中介绍了迪士尼的娱乐营销策略, 即卓越的成品、灵动的价格、娱乐促销 (包括明星效应和整合营销传播) 以及完美的服务理念, 并指出迪士尼从整合营销传播中得到的巨大收益。申毅 (2008) 在其硕士论文中重点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后续延伸等方面对迪士尼的特许经营消费品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在迪士尼整个价值链中, 消费品这块的份额虽然一直徘徊在10%左右, 但是这块利润比较稳定, 风险相对较小, 在整体价值链中担当稳定保值的功能。

二、迪士尼进入上海的机遇

(一) 主题公园市场

普华永道发布的《2007—2011年全球娱乐和媒体前瞻报告》认为: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主题公园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总消费年增幅为5.5%。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202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 每年将吸引国际游客1.4亿人次;美国经济研究事务所ERA的研究人员表示, 中国的主题公园每年至少有1亿人次的潜力目前还未开发。种种的数据和预测表明, 未来的几十年中,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的主题公园市场需求也会进入快速释放期, 市场潜力巨大。不断增加的主题公园市场需求是迪士尼进入上海的市场基础, 主题公园游客也是迪士尼需要首要吸引的客户群体。

(二) 动漫消费市场

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统计, 预计到2015年, 中国1—12岁儿童人口将达到2.02亿人。随着消费结构和方式的不断提升, 这将是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动画产业消费群体, 拥有全球最大的动画目标消费市场。另外, 据《2006年中国动漫产业年度报告》:中国动画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 其中仅上海、北京、广州三地13岁至30岁青少年的动画消费就达13亿元之多。此外, 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也有较大潜力。据统计, 我国文具的年销售额约为600亿元, 儿童食品年销售额为326亿元 (1999年) , 玩具年销售额为200亿元 (2000年) , 儿童服装销量超过10亿件, 市场规模达900亿元 (2003) , 这些均是卡通授权产品的潜在市场。数量庞大的动漫消费人群和潜力增大的动漫衍生品消费市场为迪士尼进入上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也是其产业链延伸的关键。

(三) 电视市场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用户市场, 令世界传媒巨头们山现俞见。在电视市场方面, 迪士尼现在只为中国电视台提供时间有限的节目内容。迪士尼公司控制的ESS公司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卫星和有线体育电视网, 为亚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 其中包括中国的33家有线电视台。除了提供节目和转播, ESS还寻求与中国电视台进行更多更深的合作, 参与体育节目的制作。他们己经开始与湖南电视台共同制作足球节目, 甚至试图与地方有线电视台合作转播中国的甲A联赛。此外, 迪士尼还把这种共同制作电视节目的合作方式延伸到电影制作领域, 这是迪斯尼的长项所在。可以预见, 迪士尼可能将在电视电影领域更多地渗透中国市场。

三、迪斯尼进入上海的挑战

(一) 文化差异

迪士尼所有的产业链都基于其强大的文化认同。在美国, 迪士尼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的美国人都是和迪士尼卡通人物一起长大的, 它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可见, 迪士尼文化在美国已经深入人心。但在中国, 传统的东方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可能造成在文化理解上的差异, 从而出现盲目跟风现象, 正如昔日的“韩剧热”一样, 国民在短时间的疯狂追捧之后便是回归理性的思考, 能够正确认识外来文化的本质。因此, 如何实现文化本土化、保持文化植根性是迪士尼进入中国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政策限制

首先, 很多海外影片未必能同步引入中国市场, 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后, 还有不少片子会被拒之门外, 即迪士尼在美国市场上强大的发行体系在中国无法“拷贝不走样”。没有了内容的依托, 那么对于受众来说就不存在购买相关衍生品的欲望。其次, 在美国可以预先知道电影的档期, 同步启动消费品设计和制作流程, 但在中国就不行, 电影制片者根本不知道这个电影会不会被引入, 或者何时放映, 那么所有的零售消费衍生品都很难进行。衍生品的生产消费是迪士尼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政策限制而导致的衍生品业务“掉链”将会对迪士尼整个产业链造成极大的冲击。

(三) 授权市场

迪士尼在中国市场有米奇 (米老鼠) 、维尼、公主三个主力品牌, 以及加勒比海盗、富贵猫、狮子王等一系列支线品牌。但由于中国授权市场的复杂性, 迪士尼在中国的品牌授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方面, 由于国家对境外动画片的严格控制, 使得迪士尼的后续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比较困难。因此, 迪士尼不可能一年增加两三个品牌。在品牌的增长性较弱、授权品牌的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 为了大力推动在中国的发展, 迪士尼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将产品进行非常细化的分类, 但太细的品牌类别划分会让企业面临混乱的市场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 迪士尼高额的权利金也让被授权企业不堪重负。迪士尼的品牌授权期限一般是两年, 两年之后如果要续签合同, 必须在第一次权利金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二三十, 这让很多还在起步阶段的被授权商感到吃力。因此, 许多被授权商选择把一部分权利出售, 则出现了更多没有被迪士尼直接授权的厂商, 使得原本就已经庞大的迪士尼被授权商的队伍更加庞大, 然而这些公司的品质监管和审核却无法保证。由此便出现一系列的产品质量问题, 这对迪士尼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

四、对策建议

不管是主题公园、动画动漫还是电视媒体, 中国市场都具有一定的消费潜力, 但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因此, 迪斯尼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在充分抓住当前市场机遇的同时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政治风险。

(一) 理性认识中国市场

面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富人比例高速增加的数据的同时, 迪士尼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观念, 了解中国商业运行特点及规则, 在此基础上再理性推断中国的购买能力, 切勿对中国市场进行过高估计、盲目扩张。同时加强相关授权商品的品质监管和审核, 维护品牌形象。

(二) 采取本土化策略

针对可能遇到的文化障碍, 迪士尼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品牌、产品、员工以及营销组合各方面进行国际化营销, 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 迎合中国人的兴趣爱好。如设计具有中国本土特色文化的卡通形象, 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偏好研发出属于自己品牌并适合中国人品味的美食, 在雇佣中国当地员工时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习惯进行培训, 使员工能接受并认同迪士尼的企业文化。同时, 在广告、公关方面也要注意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 结合中国的文化特征来设计宣传。

(三) 重视政府关系

进入视角 篇6

关键词:进入战略,网络理论,关系理论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世界范围类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跨国公司纷纷涌进国内市场,使得国内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竞争态势。为了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环境中获得长足发展,中国企业就必须制定并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尤其随着民营企业的近年来迅猛的发展,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地位日渐显著,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为了在激烈的并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制定符合企业自身优势特点并具有竞争力的进入战略。浙江省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大省,在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方面扮演者先锋队与主力军的角色,通过对浙江民企国际市场营销进入战略的研究,对深入探讨我国民营企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目前,学界以比较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为视角探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将网络理论与关系理论纳入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研究则是一种新视角的研究。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方法,笔者在2012-2014年间,通过对省内的80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调研。从网络理论和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扩张的进入战略,为研究企业国际化的学术研究以及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理论阐述

伴随着国际商务环境的迅速的突变,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商业扩张呈现出多样化与多变性的特征,这也促使学术界提出更适合的企业国际化理论来解释跨国公司所发生的变化。Jansson认为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的企业国际化模型具有结构性和静止性的特征,无法合理的诠释企业网络关系如何影响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战略模式的动态发展进程。Coviello与McAuley提出二个能够较好解释企业当今国际化发展的理论,即针对“关系”的国际化进程模型理论以及网络理论。两个理论的结合使之形成较好的互补,能够更好的诠释企业的国际化发展。Nakos与Brouthers的研究中也指出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网络理论主要区别,即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着重研究企业的市场进入策略与进入方式,而网络理论强调企业作为区域网络间的一个个体以及网络关系对它产生的重要作用。Johanson与Vahlne认为网络关系在国际化进程中是最为核心的资源,尤其是对于进入新兴市场的企业而言是,商业网络在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中扮演者更为重要的角色。

2007年,Jansson提出从网络理论的视角,企业国际生产与营销活动将出口地区垂直网络(比如:出口商的网络)与进口地区垂直网络(比如:进口商的网络)相互连接而形成的跨国界的区域网络。影响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时进入战略的四大因素分别为:1.进入模式,即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如出口、合作合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

2.进入节点,即企业是以二节点的方式直接与客户建立联系(如:出口、直接投资和合资合作),还是以三节点的方式通过使用中间商(如:国际销售商或代理人)间接与客户建立关系,向东道国出口产品。Jansson提出三节点的方式又分为平衡型三节点和非平衡型三节点。前者是指出口企业与中间商共同分享客户信息资源,对中间商与客户都有着较大的控制与影响力,后者是指出口商对于中间商而言起得仅仅是辅助作用,中间商在与客户的联系策略中起主导作用。影响企业选择节点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所在的东道国网络市场是否呈现出松散或紧凑的耦合。

3.进入过程,即企业如何在东道国网络中建立关系。企业无论是以两节点还是三节点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Ford在研究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过程中的关系时候,提出了关系理论,他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可分为关系前、早期、发展期、长期和终结期共5个阶段。在早期以前阶段,客户与供应商存在着不确定性高,零承诺或低承诺与环境距离远等特征,在发展期与长期阶段,确定性降低,双方具有较高的承诺以及国际经验知识逐渐得到积累,此时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4.进入角色,即企业在东道国网络中扮演的买方、卖方或是生产者的角色。买方与卖方是处于外部网络的两个主要角色(如图1)。当前以国际市场迅速增加的全球采购量为特征的买方角色的活动主要以两类方式体现:①用进口替代国内生产,即目前流行的国际外包业务;②更换国内供应商为国际供应商,这主要是基于对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比如全球采购业务。买方角色与卖方角色的进入节点分别为两节点与三节点,其相应的进入模式为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合资合作。尽管进入节点仅仅与外部网络有关,而对于处于内部网络的生产者角色来说,当它与买方与卖方角色进行结合,生产者角色也具有相对应的进入节点,具体来说生产者角色的进入节点又分为两类:①生产者作为卖方的角色,通过使用国际外包业务,采购用于国内生产的中间产品;②通过全球采购业务降低生产成本。

来源:Jansson(2007)

三、实证研究

1.浙江民营企业及其国际市场营销相关情况

笔者调研的80家样本企业分别取自浙江省民营经济最为集中地5个城市,其中来自杭州市的企业占到10家、宁波市的企业有15家,温州市的企业有25家和义乌市的企业有30家。这些样本企业的选取分别来自浙江省所拥有的支柱产业,其中以汽车零配件为主的重工业企业有37家,占到了总样本的46%;来自服装日用品等小商品为主的轻工业企业有25家,占到了31%;来自商贸批发业的企业有28家,占到了35%。按照财政部在2012年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有样本的97%都属于中小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从企业从事外贸年限的角度,46%的样本企业有10到15年以上的外贸业务经历,48%的样本企业有5到10年的外贸业务经历,仅有6%样本企业具有5年以下的开拓国际市场的经历。从样本企业的出口地与境外投资目的地的分布上来分析,主要分布在全球近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排名居于首位的是在亚洲,占到总数的31%,排在第二位是北美洲,占到总数的28%;随之是欧洲,非洲排到第四占到22%,南美洲占到16%,大洋洲和其他地区占到3%。此外,从进入方式的角度,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在进入新兴国家市场时候,选择了三节点作为其进入节点,即通过中间商的方式进入,而在进入成熟经济体市场时,选择以两节点作为进入节点,即通过直接与客户联系的方式的比重较高(如图2)。

2.进入节点:三节点

就进入节点为三节点而言,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中间商与客户之间就资源的配置进行权衡。对于作为出口商的浙江民营企业,其针对中间商所采取的的联系策略是基于中间商对客户采用何种的联系策略,比如:是否中间商独自针对客户实施某种商业策略还是中间商与出口商联合针对客户采取商业策略。

对于北美洲与欧洲等成熟经济体市场,浙江民营企业大部分的出口业务以为跨国公司代工的形式(OEM)出现,中间商在维护和发展海外客户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角色,而浙江的民营企业往往只负责解决技术以及交货等相关事宜,其实施的联系策略仅为辅助性的。尽管在这样的外包关系中,浙江民营企业与中间商的业务关系使得它们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市场的商务信息,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制度距离很大,最终使得浙江民营企业对海外市场控制的效果却十分有限。

许多浙江民营企业在与来自南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国家市场中间商合作时候,其进入节点呈现很高频率使用的非平衡性三节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与北美洲和欧洲等成熟经济体相比,新兴市场国家的中间商极力隐藏客户的相关信息,所有的商务沟通与技术信息传递都必须通过中间商,使得浙江民营企业很难与客户在公司的组织层面的不同部门进行横向交流。尤其是对于技术密集型的浙江民营企业开展代工OEM业务,需要在企业双方就制造造问题进行大量的沟通与互动,中间商对于客户信息的隐藏极大地阻碍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商务业务的开拓和发展。加之语言和跨文化障碍,浙江民营企业难以取得有关国际市场的网络经验知识。所谓的经验知识涉及企业运作海外市场的经历、感觉和直觉,因此具有相当强的隐形,并且很难以培训的方式进行传递。因此,笔者认为以三节点作为进入节点,从战略上负面地影响浙江民营出口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当然,三节点的方式对于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而言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浙江企业之所以选择它作为进入节点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通过借助外包的方式成功的嵌入国际产业链,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在新兴国家市场中存在的较高的不确定性因素,较低的进入海外市场的成本以及进入时间与方式灵活性等特点,使得企业进入该市场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笔者研究发现,尽管非平衡型的三节点的是浙江民营企业所采用的最普遍的进入节点,有很少部分的出口企业的进入节点属于平衡型三节点,也有极少数的浙江民营企业所采取的进入节点属于平衡性的三节点,即出口企业中间商,同时也与客户保持者直接联系,因此消弱了浙江民营企业非平衡性的三节点中所存在的固有劣势。这样的企业的特点主要是其国际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企业国际经营的历史已经很长,并已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如浙江瑞丽集团是一家在全国居领导地位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也是浙江省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公司生产的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公司通过海外中间商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客户保持着直接的联系,而当地的中间商的主要作用仅为协助安排销售与技术服务,翻译与公关等工作。选取平衡性的三节点的进入节点为瑞丽集团的积累在海外市场的网络经验知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进入节点:两节点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前以两节点方式作为进入节点的浙江民营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为卖方,即浙江民营企业在海外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合资企业。尤其是在2002年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越来越多的浙江民营企业开始向海外进行直接投资,通过在海外直接独立或联合建立销售网络开拓海外市场。这样的公司以浙江吉利集团和奥康集团等知名企业为代表。需要指出的是,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在新兴国家市场(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的直接投资约为34%和24%,低于在欧洲和美国发达国家的约为35%的直接投资;另一类是买方,也可以认为是海外外包公司。尽管中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世界工厂”,多年来欧美跨国公司一直把产业链低端的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然而这样的情况也悄然的发生改变,随着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经营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浙江民营企业把原本在中国的附加值不高的业务外包给了生产运营成本更为廉价的国家的企业,如越南与柬埔寨等,然后通过把生产完成的中间产品再次进口到中国,企业再作为“生产者”的角色对进口的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和制造。

4.进入过程分析

无论是浙江民营企业的进入节点是两节点还是三节点,网络关系是进入过程极为重要的部分。从上一部分的研究得知,从总体来说,大多数的浙江民营企业的进入节点是以三节点的形式出现,尤其是对于进入进入新兴国际市场的浙江民营企业而言,更多的选择了非平衡型的三节点作为进入节点。基于Ford提出的关系理论模型,浙江民营企业与海外客户的关系处于早期与发展期的阶段。在早期阶段,双方主要的业务关系仅为通过中间商的简单的和单纯的货物交易行为,可以认为浙江民营企业与来自亚洲和非洲等新兴国家市场的客户的相互信任与承诺仅刚刚被建立,双方也开始尝试着不断调整自己与对方更好的匹配,作为供应商的浙江民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有着很高的不确定性并且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在发展阶段,浙江民营企业与新兴国际市场的客户的商业贸易逐渐拓展,并且开始分享更多的商业资源。双方组织通过学习更多的了解对方企业,相互之间的信任与承诺都是不断加深,使得彼此之间能够更好的协调与匹配。尽管如此,浙江民营企业与新兴国际市场的客户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仍旧很高,主要是因为中间商在三节点中承担着发展海外客户关系的责任,使得浙江民营企业对开拓海外市场的经验知识不足。

即使选择进入节点为平衡三节点的企业而言,浙江民营企业与其海外客户的业务关系仍较难拓展。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其主要原因是97%的浙江民营企业表示跨文化问题是阻碍企业海外拓展排名第一的因素。在跨文化障碍中影响最为直接之一的是语言与交流问题。例如:浙江人民电器集团是一家在全国居领导地位的电器设备制造企业,与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客户保持着直接的联系,公司负责国际市场的总裁认为语言使得企业无法与海外市场的客户进行深度交流,并且满足客户的变化的需求。他指出目前浙江企业的外贸业务员绝大多数为英语系和国际贸易系毕业,对于电器制造工业的相关技术不熟悉不了解,与客户的交流往往仅停留在国际商品交易会的阶段,兼具商科知识与技术知识并能够深入到东道国家开拓海外市场的专业人士仍十分缺乏。无法与市场与客户有直接的交流也阻挠了浙江民营企业对于关系理论模型中所强调的具有核心价值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因而限制了企业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务发展。

相反,对于进入节点为两节点的浙江民营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来说,可以被认为处于Ford提出的关系理论中的长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浙江民营企业作为买方或卖方的进入角色时候,能与客户能够通过直接的互动,使得彼此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更好的与对方的需求进行匹配。企业对海外客户的不确定性降至中度和低度。比如,在我们调查中的“海尚集团”是一家在全国居领导地位的汽车滤清器的生产企业,公司已在迪拜设立的自己的分公司,负责拓展在中东市场的业务开发。公司发现所生产的产品在数年前无法得到当地客户青睐的原因是因为中东地区的天气温度相对于欧美国家很高,及时在欧美国家十分畅销的商品在中东市场也不能适应中东独特的环境,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当短。当公司对产品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以后,在中东地区的销售持续上升。随着双方了解的增加,文化差异逐渐被理解,信息与技术得到分享。由于双方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逐渐降低,浙江民营企业与客户在业务往来上也有更深的承诺与相互信任,也就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的开放与可信赖。尽管如此,跨文化管理的问题和语言问题仍然是阻碍浙江民营企业与海外客户深入合作的因素,尤其是在需要大量的OEM等外包业务中。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企业的产业转型,促使着在纺织、汽车零配件、五金以及小商品行业的浙江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国外市场。基于Ford的关系理论,当浙江的民营企业与海外客户所建立的关系越为网络理论的所高级阶段时,企业的相应的国际化程度就越高。对于开拓新兴国家市场的浙江民营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进入节点为非平衡性三节点。这也说明网络关系对于浙江民营企业进入新兴国家市场格外重要,绝大多数的企业由于缺乏对新兴国家市场的网络经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选择通过中间商以出口的方式在该地区拓展业务。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越来越多的浙江民营企业逐步开始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当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与对外建立合资企业,直接与海外客户建立联系。这与之前的国内外学者所进行的我国企业在高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中国际贸易的研究结果吻合。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巨大改变,浙江民营企业在危急中可以更多采用收购兼并、海外企业合作合资或者与海外同行战略联盟的方式,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努力和扩张国际市场占有率,而不同规模与类型的浙江民营企业应该根据企业自身优势与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和竞争性的进入战略,例如:具有核心产品的企业可以通过在东道国市场设立分公司的办法保存企业的竞争能力;希望能够掌控海外国际营销渠道或国外同行无形资产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或者收购的方式;如果仍然希望以维持企业所具有的低价特色,可以尝试着使用出口战略进入海外市场。

浙江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从出口到选择新建或收购海外公司,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求企业应该了解明白国际市场的各方各面,诸如东道国的法律,金融与人文风俗等。同时,也需要通过国内合资项目锻炼、国外项目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快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经营和技术人才,建立国际化人才队伍储备体系。

参考文献

[1]蒋曼.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对外投资问题与对策[D].学位论文,2013(4).

[2]Jansson,H.,2006.From industrial marketing to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ing and relationship marketing.In:La—grosen,S.,Svensson,G.(Eds.),Marketing:Broadening the Horizons.Studentlitteratur,Lund,pp.115 136.

[3]Coviello,NE.,McAuley,A.,1999.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the smaller firm: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empirical research.Management InternationalReview 39(3),223—256.

[4]Nakos,G.,Brouthers,K.D.,2002.Entry mode choice of SM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7(1),47-63.

[5]Johanson,J.,Vahlne,JE.,2003.Business relationship learning and commit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Entrepreneurship 1,83—101.

[6]Jansson,H.,2007.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rketing in e—merging country markets:the third wav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firms.Edward Elgar,Cheltenham,UK.

[7]崔轩玮.浅析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J].中国商贸,2011(33)

[8]Jansson,H.,Hilmersson,M.,Sandberg,S.,2006.EU—enlargement effect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Baltic Sea region the case of exporting/importing SMEs from Southern Sweden.Paper presented at SNEE Conference,M?lle May 2006.

[9]崔轩玮.跨国公司进入新兴市场的国际商务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3(35).

[10]Blomstermo,A.,Eriksson,K.,Lindstrand,A.,Sharma,D.D.,2004.The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network experiential knowledge in theinternationalizing fir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10,355-373.

市场进入底部区域 篇7

一般来说,A股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底,往往是双重底,即政策底和市场底。从政策上看,目前国内的通胀、经济、政策等宏观形势已经出现了微妙变化;从市场上看,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性底部区域。那么,A股的筑底过程已经完成了吗?

熟悉市场的人告诉我们,市场或已进入底部区域,但是乐观仍需谨慎。

双重底?疑似底部?

10月10日,中央汇金在二级市场自主购人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并继续进行相关市场操作。受该利好刺激,接下来3天市场沪市皆以上涨结束。但是,市场的做多热情也仅仅持续了3天,指数继续弱势下行,并在10月21日下探至2317.27点,创下阶段性新低。

2318点可以看作是A股的中期底部吗?天源证券福州交通路营业部资深分析师黄政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更准确地说,A股是进入—个底部区域,而市场底在不断的破位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

“市场底部通常是政策导向、趋势方向、投资者心理因素等方面的拐点,那么在判断是否是底部也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黄政说。

从政策导向上看,目前调控取得一定成果,无论是地产还是物价均向调控预期方向发展,而工业增速的回落同时要求相应的刺激政策出台,以免陷入衰落的周期,温州中小企业的倒闭潮激化了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矛盾。近期货币政策出现微调的迹象,财政政策则明显向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转化,基本面上已经有反转向上的可能。

趋势方向上,股指依然没有摆脱下降通道,保守地说,市场依然处于盘跌的格局,但也要观察到相对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点水平,快速回落的概念股预示底部的临近。技术上看,各种指标超跌严重,而且背离较为明显,下降通道压力线的压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时有摆脱颓势走强的可能。操作层面上说,目前抄底安全性已经较高,但稳健的做法还是要等待市场突破压力并反抽确认支撑才是较为理想的入场时机。从这个层面上说目前仅仅是疑以底部。

投资者心理因素是较为实用的一种判断方法,缺点是没有明确的判断依据。“自2009年的3478点高位调整以来,市场经过曲折的大三浪下跌,累计跌幅超过30%。主要权重股更是处于历史股指绝对低点,题材概念股腰斩无数,投资者心理出现了很明显的变化。”黄政说,“2010年7月形成中期2319点底部时,市场人气涣散,短线的暴跌导致抱怨较多,对于股市的关心更多的是恐慌。近期大盘跌破2319点之后,投资者心理层面到了无以附加的失望之中,麻木是当前股民的普遍特征,情况类似于2008年1664点大底的状况。”

2200点,1664点

“现在是不是大底还很难说。”拥有20年股炒股经验的民间投资者叶萃荣说。他曾在2008年的1664点上准确地判断出大底。根据他的经验,如果是两根阳线夹一根阴线,之后的连续下跌指数不创新低,在反弹中能放量、有效地突破30天均线,那么底部就基本可以确认,指数将进入趋势性的上升通道。

叶翠荣在周线图上,将2006年的底部998点和2008年的底部1664点连结,画,出一条趋势线,延长后指向2199.97点。“预计这回可能跌到2200点。”他说

黄政预计底部将在2250-2300点的区间。“探底筑底然后突破底部区域回抽确认的过程,将在1~2个月间形成。”他说,“目前变盘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条利好消息的刺激就可能导致这种变化发生。国家经济政策的微调、IPO节奏的放缓、超级大盘股上市尘埃落定都可能成为大盘转向的导火索。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影响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而地方债务平台、民间借贷危机的隐患处置将是左右未来行情高度和方向的核心问题。”

指数是否会重回1664点大底区域?关键在于经济是否会陷入严重的衰退。中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在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弊端也逐渐浮出水面。“明年将迎来政府领导人的换届,证监会管理人员的更迭也已经在进行。新的领导班子是否能够解决发展遇到的问题,并不能盲目地说行或者不行,但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小,新一届政府首先关注的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从这点上看,重回1664点仅存在理论上的可能。”黄政说。

底部渐近,能否抄到底是股民所关心的。黄政认为,抄底风险较大,尽量不要盲目去抄底,能做的仅仅是少量资金在政策面、市场面均出现了明显背离的情况下适度操作,更应该在底部完全确认后入场,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下行风险,而真正抄个大底。

上一篇:混合仿真技术下一篇:数据交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