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2024-05-03

人员进入安全措施(通用14篇)

篇1: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生产区人员着装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确保公司生产作业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云南曲靖麒麟焦化有限公司员工进入生产区的着装规范管理。

二、着装规定

1、云南曲靖麒麟焦化有限公司员工进入生产区必须穿工作服;

2、进入装置、现场着装必须穿工作服(长袖)、工作鞋和戴安全帽。在操作室、休息室、办公室、值班室内可不戴安全帽。巡检(包括在机泵房内巡检)和室内现场作业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必须系紧帽带,长袖工作服不得卷袖;

3、员工进入作业现场工作服穿着必须做到“三紧”,即袖口紧、领口紧、下摆紧;

4、进入现场必须穿合格的工作鞋。任何人不得穿高跟鞋、网眼鞋、钉子鞋、凉鞋、拖鞋等进入现场;

5、员工进入现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穿一般工作服、耐酸碱工作服或者防静电工作服;

6、特殊工种、特殊作业必须按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正确着装。酸碱作业必须带面罩;

7、在有机械转动环境中工作的人员不许戴手套、系领带和围巾;

8、陪同外来人员检查、视察、参观人员可穿礼服或其他服装,但必须是长袖衣和长裤,并配戴安全帽。外单位人员不穿长袖衣和长裤、不戴安全帽者,不得带其进入各装置和现场;

9、员工工作服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卫生;

三、考核规定

凡违反本管理规定按50元/次进行考核。

篇2: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1、应事先和单位取得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入内。

2、进入加工车间现场要穿戴好紧口工作服、工作帽、穿拖鞋、高跟鞋谢绝入内。

3、不得在现场打闹、玩、跑,酒后谢绝入内。

4、进入现场要走行人通道,不准跨越安全护栏,要注意现场工件摆放情况,不可随意触动。

5、要注意起重设备运行状态,随时避让,严禁在起重物下停留或行走。

6、不要靠近机械设备的旋转运行部位及电气部分,防止伤害。

7、各类电器开关、按钮、机械设备等不可随意触动。

篇3: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石楼隧道全长12807m, 共设置斜井4座, 其中1#斜井长332.68m, 与正洞相交于DK223+500, 平面角度37°, 斜井内最大坡度为11.0%, 综合坡度9.67%。斜井与隧道洞身交叉处为V级围岩, 洞身为第三系粉质黏土, 含水率高。斜井与隧道平面关系图如下:

2 技术安全措施

2.1 总体安全施工技术

(1) 斜井与隧道洞身交叉处为异型断面、跨度大, 开挖后极易引起围岩应力重新分布, 局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发生掉块、坍塌, 必须加强技术方案的优化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采用短开挖、强支撑、早封闭,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2) 在斜井施工过程中, 施工到与正洞交界处, 通过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 同时将上坡开挖到正洞的拱顶高程, 沿相同方向继续掘进一定距离;作业空间形成后, 开始进行反向施工, 对临时支护进行扩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正洞标准的断面。

施工工序见图1。

2.2 施工步骤

(1) 在安装异型钢架的过程中, 斜井与正洞相交角度保持在37°, 间距控制在0.5m,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由垂直于斜井中线过渡到平行于正洞中线, 见图2。 (2) 以0.5m间距在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架立I20异型钢钢架, 三维受力状态下确保相交地段围岩的稳定, 同时在最后1榀采用三榀焊接一起的I25型钢架立, 为正洞钢架提供落脚平台, 见图3。 (3) 斜井小曲线过渡到与正洞线路走向成90°夹角后平坡开挖至正洞右侧边墙位置。 (4) 斜井进入正洞内的导洞施工。导洞设计净宽最小6m, 采用爬坡渐变方法相正洞标准断面过渡, 根据土质情况, 结合机械施工的需要进行调整, 进而设计爬坡道的坡度, 在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前提下, 加快爬坡导坑施工进度。 (5) 反向开挖支护。按照正洞V级, 同时加强围岩上部弧形导坑的高度进行反向开挖, 通常情况下先挖顶部, 再挖两侧, 在开挖过程中拆除有影响的导洞钢架, 钢架施工要按照正洞设计要求间距进行, 同时对其他支护进行完善。 (6) 正洞落底后, 及时进行仰拱施工, 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初期支护与仰拱尽早成环, 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对交叉口处斜井施做30m二次衬砌, 全面保障交叉口处的围岩三维方向稳定。

2.3 斜井进入正洞内的导洞施工顺序及方法

(1) 斜井施工至转交处后, 采用25%的坡率向上, 扇形面转至与正洞垂直, 并及时做好扇形面的支护工作。 (2) 待斜井与正洞接口处支护工作完成后, 继续以25%上坡坡率向正洞方向垂直掘进, 掘进至正洞中线右侧1.96m位置后, 及时用挖掘机清除正洞中线拱部右侧欠挖部位, 此工序需测量班现场配合。

3 施工安全措施

(1) 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方案下达的技术交底书施工, 控制开挖断面, 每开挖循环均测量放样标出钢架中线位置和开挖轮廓线, 严格控制超挖。当出现超挖时, 采用喷锚等永久支护体系时, 多次复喷, 直至大面平顺。 (2) 开挖过程中, 重视锁脚锚杆的施工, 以确保钢架基础稳定, 确保下一个工序的安全施工, 必要时底部增设临时横撑, 保护基底。 (3) 施工过程中, 对围岩加强量测, 根据量测结果, 将支护信息进行及时反馈, 确保支护的安全性、合理性。 (4) 及早施作交叉口段斜井衬砌, 沿正洞线路方向安设挡头板。 (5) 对斜井与正洞掌子面进行施工时, 设置专人进行值班, 对围岩及支护状态的稳定性进行随时观察。 (6) 制定挑顶施工的安全应急预案, 储备好应急材料和物资。

4 结束语

通过对1#斜井挑顶进入正洞施工安全方案的研讨,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对其他斜井进入正洞施工起指导作用, 对其他隧道的类似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针对石楼隧道斜井数量多, 斜井与隧道洞身交叉处为异型断面、跨度大, 开挖后会引起围岩应力重新分布, 极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而发生掉块、坍塌等安全隐患, 通过对1#斜井挑顶进入正洞施工安全方案的研讨, 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对其他斜井进入正洞施工起指导作用, 对其他隧道的类似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斜井,挑顶,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大断面斜井进入三线大跨软弱围岩正洞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02) .

[2]梁太光.冻结斜井流砂层段井壁壁后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价值工程, 2013 (34) .

[3]程高峰.公路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施工方法[J].科学之友, 2010 (11) .

篇4: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关键词:乡镇兽医;有害;防护;安全

中图分类号:S851.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2-0041-02

从事动物防疫、检疫、诊疗等工作的乡镇兽医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与各类畜禽进行直接接触[1],难免会遇到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兽用医疗有害物质及恶劣饲养环境等对自身健康安全造成威胁的情况。但目前由于资源、工作限制及自身的认知还无法完全确保防护工作的安全。因此,从事乡镇兽医工作的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防护习惯,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自我防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常见的有害情况

1.1 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

乡镇兽医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有害情况就是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炭疽、布病等人畜共患病,均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在乡镇兽医人员对畜禽进行常规的防疫、诊疗等过程中,难免会与患病的畜禽直接接触。在日渐严重的禽流感面前,乡镇兽医人员在每年的春、秋防工作中要对家禽进行100%覆盖的禽流感疫苗免疫,在禽流感有暴发趋势时要及时对家禽市场进行采样抽检,这些都需要兽医人员直接接触禽类,就会有直接接触到禽流感病毒的危险。

1.2 兽用医疗有害物质

在日常工作中,乡镇兽医时常接触到各种兽用医疗物品,这些物品在使用之后均需妥善的处理,而在这些物品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兽医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和连续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误伤的情况,尤其是连续注射器没有针头盖,在使用时更要注意消毒和摆放等方面的细节。给养殖场户发放消毒物品时,一些消毒物品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有较强的挥发性与刺激性,人体吸入或接触后,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或腐蚀皮肤等。给畜禽使用疫苗时,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严格消毒或深埋等处理[2],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3 日常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在对畜禽进行免疫时,畜禽在受到惊吓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抵抗与攻击性,如果兽医人员被咬伤、踢伤或抓伤,就会有一定的风险,从而威胁到兽医人员的安全健康。当疫情暴发,需要确定病因时,兽医往往需要对病死畜禽进行解剖采样检查,而与患病畜禽直接接触具有很高的染病风险,特别是在畜禽患有人畜共患病的情况下。还有一些养殖场户的养殖环境也并不完善,如畜禽舍通风不畅、空气污浊等,乡镇兽医人员在采样抽检过程中也直接与这些恶劣的环境接触。

2 安全防护现状

乡镇兽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仅辛苦劳累,而且安全防护措施薄弱,容易发生意外。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速的乡镇,大多数已经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养殖场配备了专门的人员负责场内的兽医工作,乡镇兽医的工作专注于散户养殖方面,在政府投入和个人防护方面做得都比较到位。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乡镇,大规模养殖还是很普遍的现象,乡镇兽医相应所要承担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在资源分配不均、政府投入差、基本物资配备出现缺乏的情况下,乡镇兽医人员的安全防护得不到保障,工作安全防护方面是非常薄弱。

现如今,乡镇兽医站是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事业单位,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保障兽医人员的人身安全,确实也应该从管理层面出发,强化防护措施,提高安全防护物质的发放和使用权限,并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防护意识。

3 完善自我防护

现如今在兽医一线的乡镇兽医站均有统一采购的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水胶靴、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等)和消毒药品等防护物资,在完成这些基本防护的同时,在工作中还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扎实基础

作为乡镇兽医工作人员,首先要在安全防护意识观念上,对自身做到足够的认识,其次是加强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熟练掌握及运用,对常见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点、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的熟悉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在接触可能患有这些疾病畜禽时,可以及时判断,做好基础防护,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3.2 操作规范

在进行防疫消毒采样等各种工作时,乡镇兽医人员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甚至护目镜的使用,防护服、防水胶靴的穿戴都要规范,工作结束后要按正确程序脱掉防护用品,洗手、消毒[3]。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要做到各接触面的消毒,以及进针之前才拔注射器盖等细节操作。在使用连续注射器时,在不进行注射操作时尽量保证针头垂直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误伤。在使用具有腐蚀性的消毒药品时,要注意防护,小心操作,并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进行动物产地及屠宰检疫过程中,必须做到病、健畜禽分离、分宰,尽可能在屠宰之前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消除,避免出现疫病传播的情况。

3.3 人员配合

在动物采样抽检工作中,如果遇到无法完成的情况,乡镇兽医人员需要请求他人配合,以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如在猪的采血过程中,请养猪户隔离同群猪只,避免其攻击采样人员,造成意外伤害事故,确保采血工作顺利进行。而遇到养殖环境不良的情况,与养殖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希望其對养殖环境进行整改,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有害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对于乡镇兽医人员来说,虽然难免遇到重大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病、兽用医疗有害物质和恶劣的饲养环境,但是只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防护习惯,配备相应的防护物资,做好自我防护,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危险。

参考文献:

[1] 何 洵,杨冬梅.基层兽医生物安全防护建议[J].当代畜牧,2016(3):52-53.

[2] 史艳荣,孙 强,李昱洁,等.动物免疫应注意的事项[J].吉林畜牧兽医,2016(3):50.

篇5:人员定位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为确保人员定位系统在发生故障时,针对故障期间管理、处理及维护,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1、维护人员作业时,严格执行“三大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必须遵守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行业标准。

2、值班维修人员接到故障通知时,必须立即赶往故障地点,不得拖延。

3、系统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备机应24小时不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机应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

4、地面中心站必须是双电源,配备UPS电源,UPS电源必须供电2小时,突然停电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5、地面检修、维护必须停地面低压变电所时,必须经矿有关领导批准,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地面中心站准备完成后,机电部门方可停电检修,严禁地面低压变电所同时停低压两套电源。

6、低压变电所停电前,必须提前通知矿调度,通讯队做好停电准备工作,使用另一套电源,服务器必须进行数据备份,备份完成后,先断外接服务器电源,启用备用UPS电源,开启另一套低压电源,确保服务器不停机。

7、地面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8、地面服务器网络传输接口(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9、地面主机显示数据异常(设备运行异常、传输数据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经批准后,必须立即由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处理完成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做好记录。

10、信号电缆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维修人员立即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11、人员定位设备(分站、电源箱、读卡器)出现异常时,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有关领导,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故障不得超过8小时,作业完成后汇报矿调度,做好记录。

12、任何人严禁任意改变人员定位设备和人员定位设备的位置,以及中断人员定位设备的运行,不得损坏人员定位井下监控设备。

13、拆除或改变与人员定位设备关联的电器设备的电源线及控制线、检修分站设备关联电器设备时,需要人员定位分站设备停止运行时,必须报告调度室,并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14、人员定位系统的系统调整、地址修改时,必须由信息中心专职技术人员按领导要求进行,其它人一律不得擅自调整、修改。

15、线路故障时,加隔爆接线盒,电缆接法要正确,接线不许有明接头。

16、值班维修人员接到故障通知时,必须立即赶往故障地点,不得拖延。

人员定位故障处理安全措施

篇6:景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踩踏等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事故屡见不鲜,由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事故存在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的特点,所以防止和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事故,是节假日景区服务接待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工作。■■景区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以下游客密集场所火灾的防控对策措施。

一、严把安全隐患排查关,从源头上消灭事故隐患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景区从业人员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加强对景区人员密集场所的定期安全检查和节前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把好关,尽可能杜绝景区硬件和人员管理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确保畅通

安全出口缺少、疏散通道堵塞是公共场所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保障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始终保持畅通,满足安全疏散要求,绝不麻痹大意。另外,根据景区实际,设置比较安全开阔的室外疏散缓冲区,用于紧急情况下引导、疏散游客临时避险,避免密集的疏散人流阻塞园路交通之用。■■公园主要设置A、B以及C等3处。

三、确保消防、安全设施完整好用

消防设施是保证景区、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景区节前对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急照明以及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确保发生火灾险情后,消防设施能够进行有效的扑救,疏散指示标志能够正确引导游客疏散避险。

四、景区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要在制度和措施上扼制安全隐患的形成。节前,景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密集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我景区于20■■年■月组织了面向全体职工和景区服务从业单位、租赁经营单位的一次消防安全培训,以及一次消防演练。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定期开展自查,消除安全隐患,从业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得本部门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自查整改一些的火灾隐患;“四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会扑救初起火灾。节日期间,人员密集场所要根据场所情况,建立健全值班、巡查以及人员流量监控制度,重点关注售检票口、主要景点、文保建筑、租赁饭店、桥梁、狭窄路段、码头和游船等。出现人员过多或有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临时关闭景区、疏散游人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普及公众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应急能力

尽力承担社会义务,加强公民自我防护意识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和逃生技能。利用景区内外悬挂安全横幅、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唤起广大公民的消防意识,切实提高公众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六、加强对景区服务从业单位和租赁经营单位的监管

景区对景区服务从业单位和租赁经营单位的监管毫不松懈,定期开展以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消防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用火用电、油气仓库、员工培训等方面,协助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篇7: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第一类 在职在岗人员(担任相当职务和涉密岗位工作正式人员):上岗前进行安全保密审查,在岗期间进行安全保密教育,明确安全保密职责,签订安全保密承诺书,进行安全保密提醒,控制知悉国家秘密范围,限制因私涉外活动,监督检查安全保密法规制度执行情况;,领导干部要将安全保密情况纳入民主生活会内容,一般涉密人员每半年要向所在部门(单位)报告保密工作情况。第二类 挂职返聘借调人员(在涉密岗位挂职返聘借调人员):挂职返聘借调期间参照在职在岗人员管理,挂职、返聘、借调结束后,向挂职、返聘、借调单位全部移交挂职、返聘、借调期间留存的涉密载体,签订保密协议,不再从事涉密岗位的,按挂职、返聘、借调期间涉密人员等级实行脱密期管理。

第三类 学习实习人员(在军工单位学位学习和专一业实习人员):学习实习期间纳入在职在岗人员管理,提出安全保密管理要求,严格限制涉密范匝和活动区域,学习实习结束后,向单位全部移交学习实习期间留存的涉密载体,签订保密协议。

第四类 外协外包人员(涉及外协外包涉密业务的外单位人员):对外选择外协外包单位要审查保密资格,与外协外包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涉及外协外包涉密业务的有关人员要签订保密承诺书,进行安全保密培训,严格限制涉密范围和活动区域;完成外协外包任务的涉密人员要全部移交个人留存的涉密载体,并签订保密协议。

第五类 离岗离职人员(因各种原因离开涉密岗位的人员):离岗离职之前,全部移交个人在职在岗期间留存的涉密载体,签订保密协议;离岗离职之后,禁止从事与原来涉密岗位相同的涉密业务活动;实行脱密期管理,脱密期内不得到有境外背景的机构工作,不得因私出境。

第六类 离休退休人员(因年龄或其他原因由涉密岗位退下来休息的人员):办理离退休手续之前,要向单位全部移交在职期间个人留存的涉密载体,签订保密承诺书;离退休之后,末经原单位批准,不得从事与原来涉密岗位相同的涉密业务;实行脱密期管理,脱密期内不得到有境外背景的机构工作,严格限制因私出境。

第七类 工勤服务人员(因工作关系可能接触涉密信息、的内勤安保服务等人员):上岗前进行安全保密培训,在岗期间进行安全保密教育,提出安全保密管理要求,签订保密承诺书;严格控制活动区域和知密范围,禁止私自单独出入涉密场所,因故离开服务单位要签订保密协议。

篇8: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我院100名临床护理人员, 工作年限1年~26年;年龄20岁~49岁;大专学历64人、本科学历36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问卷由专人发放并讲解问卷的目的和填写要求。

2 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96份, 有效回收率96%.

2.1 损伤的原因

在96份调查问卷中94人曾致伤, 损伤率为97.91%.锐器伤中针头、头皮针、输液器针头、安瓿碎片这四种原因最为常见。

2.2 损伤部位

锐器伤中主要部位在手部, 占损伤的97.48%, 集中在输液拔针、注射器毁形、手掰安瓿等环节。

2.3 损伤后处理情况

伤口能正确处理的占35.83%, 不规范处理的占58.7%, 未处理的占5.47%.

2.4 被体液污染的情况

96名护理人员中有93人为患者进行注射、采血、输液、处理患者分泌物排泄物时有不戴手套的经历, 其皮肤黏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率高达96.9%.

3 讨论

护理人员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 护理管理者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教育, 纠正护理操作中的不良习惯。据报道美国CSC早在1987年的全面性防护措施中就指出: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帽, 强调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手套是第一道防线, 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

4 护理措施

4.1 在护理工作中不慎发生了锐器或针刺伤时, 应保持镇静, 放低受伤肢体, 使其处于下垂位置, 如戴手套者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 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压部位, 注意挤压过程不放手。挤血的同时将伤口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 用0.5%碘伏对伤口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进行血液性传播疾病的相关检查。

4.2 锐器损伤发生后, 操作者往往精神紧张、心理恐惧, 也影响工作情绪。因为发生锐器伤后最严重的后果是可能感染各种血液传播性疾病, 加强意外伤害知识的普及, 可以减轻意外伤害的心理压力, 并给予心理咨询以及缓解心理压力。

4.3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养成按章程操作的习惯, 熟知安全防护知识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熟悉本职业潜在的危险,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做好标准预防, 加强预防接种。对每年新上岗的护理人员, 科内要安排专人负责, 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 从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作风, 并把锐器损伤的应急处理流程作为入科教育的内容之一。对锐器伤的预防, 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让每位护理人员了解掌握锐器伤流行病学知识, 合理使用锐器, 做好安全防护,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能力。

篇9: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23-01

供應室主要负责医院在医用品的后勤供给工作,其中含有无菌品、敷料的提供、储备,同时也对已经产生污染的物品进行有效回收并处置,其中对于器械等物品的回收并给予清洗、灭菌与保存。其中在污染品的回收工作中就存在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威胁,因此做好相关防护对护理人员有较为重要的意义【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供应室护理人员50名,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42岁,平均年龄为(28.4±3.5)岁;学历情况上,中专者为19例,大专者为28例,本科者为3例;职称上主管护师者为2例,护师为18例,护士为30例;工作年限上从1年至23年,平均年限为(8.5±3.2)年。同时分别防范所示实施前后2013年和2014年之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收集,两组情况在基本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防范措施实施前采用常规性的安全危害教育和临床工作要求,防范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

1.2.1加强防范措施知识培训

对于供应室人员的安全操作规则与新问题进行专题培训,选择有资深工作经验的高级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对于当前面对的工作环境和以往、当下发生的不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进行规范操作的实操演练,并不仅仅局限在理论教学。对于新进人员要加强带教工作以及基础性工作培训,年资较高者要做好日常工作的引导。同时对于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进行对应的奖惩,不合格者要强化培训,甚至停职处理。

1.2.2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日常供应室工作操作细节进行监督、指导,并将不良操作进行记录,并且将不当处理情况进行会议公告,或者加入到培训计划中,提高护理人员对操作规范性的意识。监督小组人员要选择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这样有助于监督工作的专业性,以及及时纠正的能力。同时对于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要进行定期考核,并设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定期进行工作情况的汇报。每个月要对工作情况进行汇报,每季度要进行工作安全事件总汇分析,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进行已经存在的现状做针对性措施调整。所有管理制度规范需要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中进行逐步的完善。

1.2.3职业安全防范制度的完善

供应室人员的安全防范工作细则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整理,需要切实的贴合本单位的情况出发。需要由经验丰富者将临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在已经有的传统规范细则上,进行不断的细化和革新,切实的符合本单位实际需求。同时每年要对具体规范进行整理查看,减除和修改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的条例。积极采纳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与感受,从而让调整更加合理化。同时建立更为完善的奖惩制度,有效的提升工作开展的积极性,奖惩制度要符合实际所需,以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为目标,可以适度与个人的晋升、薪资水平挂钩,也可以与个人名誉相连【3】。

1.3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实施措施前后供应室护理人员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人员对于防范措施知识知晓能力的效果对比。知晓能力评估内容包括职业危害的防护理论了解、态度、环境管理和行为管理,采用评分制,每项满分为25分,总分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将实施防范措施前后的效果情况数据经由spss17.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来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来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护理人员在职业安全问题的防范知识能力评估上,实施后的评分要高于实施前,同时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上,实施后要少于实施前。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

3讨论

供应室的职业危害主要分为三种: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病菌污染。其中病菌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染物的回收,物品上沾染传染病患者所携带或排泄的血液、粪便、体液等,这些病菌会在相关操作器械、敷料、处理的身体组织上。需要对相关器械做消毒处理,但是如果无法规范操作,极有可能沾染相关病菌。物理污染主要是由于回收或者供应的用品所导致的刺伤、或者器械的噪音伤害、高温伤害、紫外线伤害等。化学污染上主要集中在相关药品所引发的中毒或者组织伤害等,如滑石粉,可能在长期吸入性后会导致肺部肿瘤或者其他病变,如果是有毒药品可能导致头痛或恶心等中毒反应。而应对这些威胁,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防范能力和意识,因此适当的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可以提升相关能力,同时有效的监管和奖惩制度可以提升管理的效果和执行的动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工作安全性的效果。这需要各个环节的规范执行,制度要明确,执行要严格,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有效调整改善,提升管理的先进性。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在职业安全问题的防范知识能力评估上,实施后的评分要高于实施前,同时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上,实施后要少于实施前。说明了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关卿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包头医学,2013,37(1):60

[2]任芳.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86-387.

篇10: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根据矿委会研究决定,2012年春节期间不停产,不放假,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我矿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体职工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传统佳节,现特制定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应急措施如下:

一、组织措施:

为确保我矿安全生产,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组 组

长:杨继有

副组长:呼志强

惠守温

赵燕宏

高文文

孙继平成员:任立斌

吕福兆

赵万锁

张宋平

陈云生

王书平

薛贵龙

张秋生

张志强

二、安全措施:

(一)、地面方面

1、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禁止擅离职守,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和事故,应及时妥善处理并上报上级领导。要严格执行事故汇报制度,坚决制止迟报、漏报、瞒报事故的行为,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清接明,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3、搞好春节期间职工宿舍取暖工作,不定时地到职工宿舍查看职工的取暖问题,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及一氧化碳中毒。

4、严格执行地面24小时不间断巡查制度,春节期间是工人流动量增大时期,加强贵重物品管理,严防财物被盗现象发生。

5、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要在距井口20米以外燃放。燃放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燃放,杜绝事故发生。

6、处理好村、矿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生村、矿纠纷,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7、严格执行火工品存储、使用、领退制度,杜绝将火工品流入社会。要实行矿领导专人签字审批制度。实行人防、监控防二结合的形式。工人回家时由保安科人员进行检查,防止火工品流入社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8、搞好地面保卫工作,春节外出人员回乡,尽量截断村矿的捷近小路,杜绝不明人物进入我矿。发现可疑人物及时汇报上一级领导,或报当地派出所。

9、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禁止在矿工人聚众赌博,酗酒闹事。

10、做好当天的值班记录及电话记录。

11、搞好员工春节期间的伙食和文化活动,提高伙食标准。

12、搞好地面场所的卫生工作,做好彩灯、彩旗悬挂工作、增加节日喜庆气氛,确保坚守岗位的人员度过一个快乐、祥和、安全的春节。

(二)、井下方面

1、坚持矿级领导带班下井作业,对井下的生产动态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严格按照规定组织安全生产,坚决杜绝超定员、超能力、超强度生产,特别是超通风能力生产。为此我矿由常务矿长呼志强负责,在调度室挂牌明示,对每班的入井人数进行审查,并对井口入井记录和矿灯领退记录进行检查,加强检身制度,确保工人的正常出入井。

3、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不间断对检查中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复查,我矿由总工赵燕宏、安全矿长惠守温、通风矿长高文文和机电矿长孙继平分别对“一通三防”和机电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不留死角;坚决杜绝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

4、每天对各工作面进行现场管理指导,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

5、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此项任务由通风科长张煌全面负责,严格按照《配风方案》分配风量,确保每个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量,为我矿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矿井气候条件,对通风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保证通风设施符合有关规定。

6、狠抓瓦斯管理。此项工作由瓦斯队长王书平负责。

严格按照瓦斯巡回路线检查瓦斯,并如实记录。做到瓦斯检查“三对口”。保证各作业地点瓦斯不超限、不积聚。对检查的结果由矿长和总工进行审核签字,不留死角,突出重点,确保我矿春节期间无瓦斯隐患。

7、对机电设备进行全面大排查,此项工作由孙继平派专人负责,跟班电工对各用电器进行逐个巡回检查,保证我矿春节期间井下机电设备完好,无失爆现象,做“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和井下供电十不准”。

8、充分发挥“三大监控系统”的“火眼金睛”作用,此项工作由监控主任陈云生负责,对井下各探头定期进行校对,悬挂到合理的位置,每班由瓦斯员与传感器显示的数据进行比对,由矿长和总工对监控瓦斯日报表每天审查并签字。

9、加强火工品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火工品的使用、领退制度,此项工作由安全矿长惠守温负责,督查、签字。对我矿火工品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层层把关,坚决杜绝火工品事故发生。

10、完善防尘洒水系统,实行综合防尘措施,此项工作由通风矿长高文文负责。

总之、今年春节在杨继有矿长的直接领导下,让我矿职工过上一个安全、祥和、快乐幸福的春节,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春节期间在矿值班人员

安全技术措施

调 度 室

山西楼俊集团担炭沟煤业有限公司

篇11: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1.目的

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增强安全意识,落实管理责任;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每一实验室及成员。3.内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行业标准WS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及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条例》特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保卫制度及防护措施。3.1生物安全制度

3.1.1合理、科学设置和布局实验室。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和设备。安全门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堵塞。临床医学实验室应通风透气、在通气不好的实验室要安装通气橱,通气设备指派人员负责(使用、维护),根据需要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并登记,签名。

3.1.2临床医学实验室窗户需具备钢丝网纱窗,以防外界“虫害”入侵,钢丝网纱窗的完整性,由各专业组长负责。3.1.3临床医学实验室需要安装空气消毒机,每天两次消毒,做好使用情况记录。

3.1.4临床医学实验室应具有充分的消毒灭菌装置:高压灭菌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过滤消毒装置(生物安全柜)、液体消毒装置等,分子生物学室、细菌室、艾滋病实验室、病毒室等病原微生物密集、传染性强的实验室应具备上述所有设备每种设备由各专业组长负责维护、使用和记录。

3.1.5临床医学实验室需有淋浴设备:风淋、水淋,实验室人员在接触高传染性标本和培养物时,必须经过风淋或者水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并做好记录。3.1.6临床医学实验室出入管理:非实验室人员应经负责人许可,采取防护措施才能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须脱下工作服、手套等,做好消毒清洁后才能出实验室。

3.1.7菌种、毒株、各种指标阳性标本出入制度:菌种和阳性标本应进行出入登记,如工作需要拿出实验室,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许可、证明,才能拿出实验室。

3.1.8标本运输、处理制度:所有能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并在盖紧的离心头或转头中进行。标本运输应装入不泄露、防破、密闭标本箱里运输。标本存放应专柜、密封保存。

3.1.9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生物安全的规章制度,违者,根据有关条例由生物安全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处罚意见。3.1.10菌种、毒株、传染性强的标本、有害、有毒的化学药品,应实行专室专柜、双锁,两人管理,同时做好出入登记,违者重处。

3.1.11为了保证生物安全,科室应准备足够的工作服、隔离衣、防护面罩、鞋帽、手套。尤其是细菌室、分子生物室、病毒室、艾滋病室等生物因子密集的地方。

3.1.12各实验区应有明确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标识。3.1.13实验室用电安全

3.1.13.1仪器用电:作为仪器维护措施的一部分,应进行的安全用电检查并建立档案记录。每年至少对所有电插座的接地和极性、电缆的完整性进行一次检查,并将结果记录在案。各专业组委派专人与电工共同完成。3.1.13.2高压设备:为保证高压设备的安全,应由专业电工维护。

3.1.13.3地线:电器设备必须接地或用双层绝缘。电线、电源插座、插头必须完整无损。在潮湿环境的电器设备,要安装接地故障断流器。3.1.14化学危险物品安全

3.1.14.1临床化学实验室存在有许多腐蚀性、毒性、易燃和不稳定试剂,属化学危险物品。实验室工作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应向有关机构备案,并遵守相应管理规定。所有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都应有清晰标记。存放地点应通风透气,保管应双人、双锁、出入登记。3.2临床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3.2.1为了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必须经过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每半年一次,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新近人员要进行单独培训。3.2.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进入。

3.2.3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穿戴工作服和手套等,要离开实验室,必须脱掉工作服和手套等,洗净双手,才能离开。

3.2.4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3.2.5移液器禁止口吸标本。

3.2.6严格遵守锐器使用管理办法,防止锐器刺伤,如受锐器刺伤,按“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3.2.7试管离心前,观察试管有无破裂,离心管套底有无缓冲垫,以避免离心时试管破裂,造成实验室污染。

3.2.8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污染物质溅出后要及时消毒,具体方法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

3.2.9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实验室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具体方法参照“实验室消毒、灭菌措施”。

3.2.10工作人员应每年接受一次健康检查,尤其是HBV、HCV、HIV、TB等血源性和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对无免疫能力者,给与预防接种,并每人建立体检档案。3.2.11要充分认识气溶胶对实验室的污染和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在标本离心、剧烈震荡、混匀、开启、放置过程中均可产生气溶胶,所有标本分离、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强传染性的标本处理,工作人员需采取面部防护措施,如:目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3.2.12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试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带手套。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也不宜到实验室外。3.2.13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手应远离口、鼻、眼及其他粘膜,减少实验室感染的危险。

3.2.14人员暴露于病毒或其它感染性微生物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同时参照“医学生物实验室事故的应急程序”进行处理。

篇12: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须知

一、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生产须知:

1、施工人员进入工地现场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3、不懂电器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4、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要过高。

5、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护措施。

6、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7、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机动车辆司机等)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8、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赤脚和易滑、带钉的鞋和赤膊操作。

9、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铁丝或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10、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每天施工完成后的落手清工作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二、进厂车辆及司机安全生产须知:

1、所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进厂车辆及人员进厂前要熟知进厂须知;与工程建设无关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厂区。

2、所有车辆进厂前应对车辆制动系统和操控系统进行检查,保证车辆安全性能良好。

3、车辆限速5公里/小时,不得超速。

4、会车时要注意礼让,小车让大车,轻车让重车。

篇13:安全是进入汽车社会的高门槛

在这个规划中,汽车产业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对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汽车产业的战略发展不再以数量为目标而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大力发展安全、环保、节能的汽车产品。以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的状况与产能状况,这个目标需要“跳起来”才可能摸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进入汽车社会的门槛还很高,而在这几项指标中,安全标准无疑是排在首位的。

资料显示每年全世界因交通事故造成约60万人死亡,中国汽车保有量仅占全世界汽车总量的8%,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在10万人以上,万辆死亡率为15%。

安全问题涉及各个方面,突出的问题是法律依据欠缺,没有专门的《车辆法》或《交通运输法》。管理起来政出多门,工信部、公安部、质检总局、环保部、发改委、商务部、交通部、工商总局等,大家都来争咬这块“唐僧肉”。

市场为王,法律法规是门槛。而安全法规的门槛最高,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包括;为防止事故发生的规定,如关于汽车外形尺寸和凸出物、各种灯光和信号、操纵性、稳定性、制动装置除雾、除霜、视野、座椅和安全带、仪表、轮胎、规定等。

在发生碰撞后保护车内乘员不受第二次冲击损害的规定,如汽车整体结构要考虑碰撞后防止车室变形以确保生存空间的规定,关于汽车内饰软化、阻燃的规定,关于油箱安全性的规定,关于保险杠的规定等。关于保护环境的规定,如关于汽车尾气排放的规定,关于汽车噪声的规定等。

汽车安全技术法规是一个庞杂的体系,虽然各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在整体宗旨上是一致的,但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具体内容和规定上也有所不同。中国是新兴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在汽车安全的法规和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的原因之一。比如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实车碰撞试验法规, 所有新车上市前都要强制进行相应的碰撞试验。中国制定的碰撞法规,是参照欧洲ECE体系并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在内容上稍作调整,与汽车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的碰撞法规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没有强制碰撞的法规。

中国也没有机动车与儿童乘员有关的标准和儿童安全座椅的行业认证,对儿童的安全保护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在欧洲,相关法规在上世纪70年代已获通过,美国则是80年代中期通过,今年7月,巴西推出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法规。由于培养驾驶者的安全意识时间很长,就像严禁酒后开车一样,针对用户端的强制规定,国家必须以立法的形式来完善。

除了道路安全有安全法规外,车辆设计制造也有强制性安全法规。为了减轻人车碰撞事故中对行人的伤害,欧盟制定并发布“关于在与机动车辆发生碰撞前和发生碰撞时对行人和其它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的保护法规”。

法规要求新车设计时,除散热器面罩、前照灯处的前部应采用圆弧造型外,还要求必须足够的柔软以吸收碰撞能量,并装备行人安全保护装置,而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汽车企业。

统计数据是重要的决策基础和依据,交通事故模式发生频率,各种速度发生碰撞的几率都需要由交通事故详细信息数据库的分析。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汽车企业要建立交通事故详细信息数据库,为自主的汽车安全技术研发提供平台和支持。

篇14:人员进入安全措施

关键词:海事;船上安全操作;人员伤亡;事故调查

为使我国海事调查工作全面与国际接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下发《关于开展对船上安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的通知》(以下简称《人员伤亡事故调查通知》),决定自2009年10月1日起,由直属海事系统对中国籍船舶船上安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进行调查。

1、人员伤亡事故调查背景

开展对船上安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我国对船上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的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虽然我国在国际海事组织(IMO)中已经连续10届当选A类理事国,但是我国海上人员伤亡事故调查制度距离IMO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现行的《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4条中定义的事故虽然包括“其他引起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海上交通事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将船上人员的伤亡事故作为单纯的生产事故,未予以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生产事故负有责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监管范围又不包括船上,因而船上人员伤亡事故监管处于空白状态。挪威船级社数据显示:最近10年来,重大海事伤亡事故呈现上升的趋势。

开展对船上安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的法律背景,主要是IMO《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安全调查国际标准和建议做法规则》(以下简称《事故调查规则》)的修改并强制实施。《事故调查规则》是在1997年《国际海事调查规则》的良好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于2010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在修订后的《事故调查规则》中,海上安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调查是强制性要求之一。

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下发《人员伤亡事故调查通知》;2010年3月份又下达《关于执行1MO事故调查规则的通知》,对开展包括人员伤亡事故调查在内的海事安全调查作出进一步规定。

2、国内有关规定

《事故调查规则》虽已强制实施,但我国关于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的配套法规尚未出台,故目前只有海事局的2则通知对此作出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2.1调查程序

《人员伤亡事故调查通知》规定,船上安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调查按照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程序进行。

2.2调查范围

《人员伤亡事故调查通知》中关于调查范围的规定为:“应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在船上安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造成本船船员或其他有关人员1人及以上死亡或者重伤的事故进行调查,其他有关人员包括:码头工人、引航员、上船为船舶提供服务或监督检查的人员等。”《关于执行IMO事故调查规则的通知》中进一步规定,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在任何水域、外国籍船舶在中国管辖水域发生的达到《事故调查规则》规定的“非常严重”等级的事故要进行海上安全调查,其他可供航运界广泛吸取教训的事故视情况进行调查。其中,“非常严重”等级指“涉及船舶全损、人员死亡或严重环境损害的海上事故”。

综合这2则通知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必须进行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的是涉及人员死亡的事故,可供航运界广泛吸取教训的重伤事故则视情况进行调查。

2.3调查性质

《人员伤亡事故调查通知》中规定此类调查“是对事故查明原因,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不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不认定人员受伤程度”。《关于执行IMO事故调查规则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海上安全调查不排除、不干涉、不代替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两者属于平行调查。”

3、人员伤亡事故调查障碍

2010年1月6日中午,靠泊在深圳港的港作拖船“蛇港8号”在船舶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5人烧伤的严重后果。深圳海事局随即对事故展开调查。通过该次调查,发现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人员伤亡事故调查面临的障碍。

(1)海员不自证其罪和保持沉默权在我国尚无规定。《事故调查规则》强制实施部分明确规定海员有不自证其罪和保持沉默的权利,若人员伤亡事故调查中存在需要海员自证其罪的情况,调查官必须明确告知海员享有保持沉默和不自证其罪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没有采纳沉默权、不自证其罪的法律原则,而要求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其第37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扰。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海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第12条规定:“被调查人员必须接受调查,如实陈述事故的有关情节,并提供真实的文书资料。”第29条第6款规定:“对在接受调查时故意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明的行为,主管机关可对有关方面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说,海员不自证其罪和保持沉默权一方面是对船员权利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现行法律的极大冲击。

(2)《事故调查规则》中对“重伤”的规定与我国的规定有较大差别。根据《事故调查规则》第2章相关规定,“重伤”是指从人员受伤之日起7天内,丧失正常工作能力超过72h。《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2条规定,“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通过比较可知,《事故调查规则》中对于“重伤”的定义比我国司法界的规定要轻得多,甚至都没有达到我国刑法规定的“轻伤”标准。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如何判断“丧失工作能力超过72h”也是一个难题。

(3)目前我国海事机构的设置尚不能完全符合开展海上安全调查的要求。《事故调查规则》第1章明确指出,“本规则中定义的海事安全调查是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为目的的调查”“海事调查应该分离并独立于其他类型的调查”。该条款明确海事调查的独立性。目前我国现行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主要是行政调查,调查的重点往往是事故当事方对规则的违背、事故责任的划分以及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很多海上交通事故的民事纠纷、刑事判决都将海事主管机关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事故调查报告作为司法裁判的主要依据。在我国现行的海事调查框架内,事故调查的目的可以简明地表述为“查明原因,判明责任”,而且对“判明责任”更为重视。《关于执行IMO事故调查规则的通知》中虽然明确海事局是海上安全调查当局,但对各下属海事局内如何开展安全调查,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个科室既进行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又负责海上安全调查的

情况并不少见。

4、新形势下人员伤亡事故调查的应对措施

(1)尽快修改现有法律以确定海员的不自证其罪和保持沉默权。在现有法律没有规定不自证其罪和保持沉默权的情况下,即使我国海事调查官开展人员伤亡事故调查,也很难符合《事故调查规则》的相关要求。给予被调查方权利上的尊重,是法律进步的表现。海事法律法规的国际性要求较高,以修改现有法律的形式确定不自证其罪和保持沉默的权利迫在眉睫。

(2)尽快出台相关规则确定“重伤”标准。建议我国海事局结合司法界目前的通行做法,尽快出台有关指导意见,给出“重伤”的判定标准,给予一线海事调查人员明确指导。

(3)调整海事调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适应IMO事故调查规则的新要求。从全球范围来看,海上事故调查机构的设立主要有完全独立、相对独立和完全融合等3种类型。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采用的是完全独立型。如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和美国海岸警备队各自以独立的调查规定为依据,并针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调查提出调查报告和增进安全的建议。英国、日本等国家采取的是相对独立型。如日本为了在《事故调查规则》生效后适应国际化的要求,于2008年10月1日将原来的日本海事调查局划分成两个部门:一个为日本海事审判法院,负责海事行政调查和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另一个为日本运输安全局,与航空、铁路事故调查机构合并,负责海事安全调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我国采取的是完全融合型,海事调查作为履行海上安全监管职责机构的内设部门,没有分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海事调查虽然仍由海事处负责,但是从2000年开始,海事调查从航运部划归综合政策部,与行使日常监督职责的部门分开,独立行使职权。结合当前我国航运发展状况及国际发展趋势来看,大陆地区可以先借鉴香港的做法,各直属局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将安全调查和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分立。如盐田海事处的海事调查,目前采取督察科负责、船舶监管科协助的模式。从两科室的职责来看,盐田海事处可以调整为由督察科进行“查明原因”的调查(即安全调查),包括人员伤亡事故的调查,主要为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并不旨在判明和追究责任;由行使日常监督职责的船舶监管科进行“判明责任”的调查(即行政调查),包括对海事责任方的行政处罚等。但从长远来看,我国还是应逐步借鉴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使我国的海事安全调查机构符合“独立性”要求,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参考文献:

[1]张志峰,改进我国现行海事调查制度的几点建议[J]航海技术,2009(2):75-77

上一篇:特申请验收下一篇:小升初作文立意十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