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服装产业

2024-05-07

纺织品服装产业(精选十篇)

纺织品服装产业 篇1

一、福建省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现状

(一) 纺织品服装贸易量增长迅速

随着2008年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 福建省的纺织品服装贸易呈快速增长势头。2001年福建纺织品服装进出口24.亿美元到2010年的122.2亿美元, 在十年期间实现了翻4番。

(二) 纺织品服装贸易市场扩大

从福建省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出口市场来看, 福建省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至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由于福建政府和企业不断的开发促进新市场, 努力实现出口市场扩大化和多元化, 非配额地区也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选择模型及计算分析

(一) 纺织品服装统计范围

考虑到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数据获取的可能性, 本文将按照联合国统计局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标准对纺织品服装进行统计。

(二) G-L指数的介绍

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G-L指数) 是研究产业内贸易时使用较普遍的一个指标, 其对产业内贸易的衡量指数表达为:

其中, Bi表示第章纺织品服装在一定时期内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代表第i章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值和进口值;i的取值为4、5, 分别代表两章的纺织品服装。

G-L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 1]。当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时, 则认为此时该国没有产业内贸易此时, G-L指数等于0, 表明该章纺织品服装的全部贸易都为产业间贸易;当一国在某一产业的进出口相等时, 此时该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达到最大, G-L指数等于1, 表明该章纺织品服装的全部贸易都为产业内贸易。总体纺织品服装的G-L指数可由所属各章纺织品服装的G-L指数加权求和得出:

式中Bj表示一定时期总体纺织品服装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 , X、M为总体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和进口总值, Wi为第i章纺织品服装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比重。

(三) G-L指数分析

从表1的福建省纺织品服装G-L指数的数据来看, 据分析, 第04章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在2003-2010年的G-L指数均低于0.1的低水平, 福建省服装及衣着附件大部分还是依赖于产业间贸易, 这表明福建省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在近年来仍保持出口占绝对优势, 少量进口的传统。就福建省纺织品服装总体而言, 2003-2010年8个年份的G-L指数均低于0.5在低水平徘徊, 整个纺织品服装还是为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还没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建议

加强品牌建设, 提升产品竞争力。福建省纺织品服装要创立自主品牌, 提高福建省纺织服装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及认知度, 从而形成以技术为后盾, 以产品品牌为依托, 以质量取胜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新格局。

提升产品档次, 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福建省纺织品服装的发展必须尽快改变传统以量取胜的做法, 要提高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水平, 同时应在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上努力, 寻找市场空白,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挖掘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纺织服装产业调研报告 篇2

宿迁市纺织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建设和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纺、丝纺、麻纺、织布、织绸、针织、服装、服饰、家纺、印染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项目的集中度、企业的集聚度、产业的集群度名列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前列。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近320户,其中棉纺企业69户,毛纺企业17户,混纺企业30户,丝纺企业39户,服装企业155户。2009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73亿元、销售收入112.18亿元、税收2.93亿元、利润3.9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14.61%、15.25%、9.11%和8.21%;从业人员6.22万人。各类技术人员3000人,资产总额近300亿元,全市共有棉纺(化纤)150万锭,毛纺8万锭,绢纺3.5万锭,自动缫3.2万绪。

(二)产业门类逐步齐全。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原料加工、印染、家纺等企业相继落户,基本上涵盖了产业的所有门类。2009年,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纱产量14.44万吨,增长25.13%;布4935万米,增长4.22%;印染布10377万米,增长579.57%;生丝4878吨,增长15.55%;蚕丝及其交织品2241万米,增长14.13%;服装5893万件,增长35.13%。

(三)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纺织服装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名牌产品12只,专利28件。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恒力工业园等招商引资企业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箭鹿集团等本土企业进口设备比例逐步提高。产品档次明显提升,由最初的低支纱、普通面料等发展到高支纱、精纺面料、品牌服装,棉纱的支数最高达到120支,毛纺支数最高达150支,绢纺支数最高达300支。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通过承接南北产业转移,投资45亿元的翔盛粘胶、投资40亿元的恒力工业园、投资16.5亿元的海欣申禾、投资15亿元的晨风服饰二期、分别投资10亿元的阿吉兰集团、波司登服饰等一批龙头型纺织服装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投资亿元以上的三鼎织带、新康辉实业、宝娜斯针织等一大批纺织项目逐步投产达效。同时,以箭鹿集团、泗绢集团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出口总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52%,位居全市行业出口总额的第一位。出口市场已由单一的亚洲市场扩展到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

(六)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坚实,特别是泗阳县纺织服装产业更为明显。全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44户,纱锭总规模达150万锭,泗绢集团绢丝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初步形成了以华威棉纺、华泰棉纺等为企业为龙头的颇具影响的棉纺产业集群。另外,宿城区的毛纺、宿迁经济开发区的织带基地都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宿迁市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中间环节印染及后整理发展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品仍仍以中低档为主,结构比较单一,缺少高附加值、功能性、差异性的产品。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意识差,品牌建设滞后。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没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和合格的检验人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自主科研开发的能力薄弱,对产品认证、质量管理、著名品牌、著名商标的培育重视不够。

三是大型骨干带动能力较弱。纺织服装企业点多面广,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纺纱企业达10万锭以上的企业廖廖无几,大型服装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四是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劳动力培训不到位。劳动技能培训部门流于形式,员工的技能培训主要落在企业身上,增加了企业成本。

五是作为我市一个千亿级产业,缺乏专门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从事信息搜集,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原料及成品检测、鉴定,生产和经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措施

宿迁市初步确立了“十二五”的产业目标模式,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将形成千亿级规模。为了确保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当前及“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尤其是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好各自战略发展规划,形成区域规划与企业规划之间的良性互动。设立发展基金。从市新型工业化资金中切块,设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龙头骨干企业、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用于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奖励和补贴(贴息),用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奖励和贴息,用于创名牌的奖励,用于引进人才的奖励,用于出口奖励。落实国家对纺织服装业的信贷政策,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允许纺织服装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不断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信贷支持,逐年增加对纺织服装业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的额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关于扶持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优化资金投向,每年包装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确保向上争取资金逐年增长。

(二)实施大企业培育、大项目推进战略。选择部分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企业扩大规模,着力打造纺织服装“领头雁”。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企业的攻坚力度,力争每年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旗舰型项目落户宿迁,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水平。建立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帮办服务,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步伐。引导和激励龙头企业加快资本经营步伐,制定上市目标,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激励机制,争取实现上市。

(三)加快推进技术进步。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用足用好省产业升级引导资金、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等扶持资金,鼓励引导企业抓住机遇扩大生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创新水平,提高单位纤维制品的附加值,提高科技对纺织染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业,以信息化带动传统的生产流程的改造,带动营销过程、管理方式的改革,推进企业流程的重组和再造。支持企业专业化ERP开发应用及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提高企业对全球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对市场的细分能力,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鼓励纺织服装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对困难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对实施兼并重组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走出传统的接单经营模式,打造强势品牌,实现服装产品品牌经营;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在品牌创立、品牌管理与品牌延伸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企业整体规划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各个环节应符合品牌战略要求。

(四)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面向全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技术服务、产品鉴定、检测、质量控制、品牌建设、产业研发、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纺织企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加大对纺织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咨询服务、投融资服务、专业市场服务、商务中介服务、管理创新服务、进出口服务等方面,加快构筑公共服务平台,以满足纺织服装企业对信息、技术、开发、设计等需要。

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浙江纺织服装业;产业升级;品牌价值;OEM

浙江自古就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是我国纺织服装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纺织服装产业在浙江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世界需求变动以及绿色壁垒等因素,使得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上升,低成本的绝对优势不复存在,全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探究产业升级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浙江纺织服装产业现状

从2000年起,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出口额大幅下降外,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额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这归功于 2001年加入WTO,使贸易环境明显改善。 而且2005年以后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迎来了无配额时代, 更使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但自从2009年来,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出口额增幅缓慢。

二、浙江纺织服装出口额占世界比例

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浙江省纺织服装世界占有率是逐年上升的,说明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价值获取也在不断上升。但从2010年到2012年,占比有所下降,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得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利润被降低。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进入高成本时代,逐步丧失了原有的成本和价格优势。产业环境的重大变化使产业升级成为必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目前研究的关键是如何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力,并逐步占据全球价值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那么,什么又是全球价值链呢?

三、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由不同的价值环节组成的价值链,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物流、产品回收等各种增值活动散布于全球。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形成的价值链向两端延伸的过程即是附加值增加的过程,价值链的高端部分分别是创新研发和品牌服务,这两端的形成一方面要依赖技术和研发,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品牌和营销的力量。

四、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困境:

(一)设计人才欠缺,自主创新不足

服装产业是一个时尚的产业,浙江服装产业虽然己经具备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但设计能力欠缺,至今还未出现世界级的设计大师。而且,自主创新设计不足,如此便无法出现世界一流的服装品牌。

(二)国内市场恶性竞争

浙江省纺织服装类大多是一些批发市场,专业化的合作机制并未在市场之间形成,很多市场存在恶性竞争,以低价竞争争取交易额。在低价格竞争环境中,考虑到节省成本增加利润的因素,很多厂商会减少产品研发投入和学习成本,他们之间相互模仿,造成运送到市场内交易的产品结构同质。如果放任这种局面继续发生,就会降低生产创新,使产品同质,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国外市场受控制

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在欧美等纺织服装发达的国家内是处于价值链的不利位置,受其领导和控制,交易成本比较高。

五、浙江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途径

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要推进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其在全球价值上的地位。所以,要朝研发、创新、品牌和营销等方向努力,促使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向高端延伸,才得以提高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根据以上分析,下文从研发、营销、品牌三个重要环节来提出对策。

(一)加大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设计人才的投入

服装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体,设计环节对服装产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设计师是一种拥有专门技能的高级人才,它依赖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尤其是对设计人才的投资。

(二)建立系统的营销渠道

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知名营销企业合作,通过广告宣传、选择销售终端等方式融入并创建自有营销网络。浙江纺织服装产品可以通过进入高级终端市场,提高销售档次,最终扩大浙江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以增强该行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档次

有实力的OEM在实施贴牌生产的同时,应该从中学习国际品牌的运作方式、设计理念和管理方式,为创立自己的国际品牌积累经验,创造条件。而对于主攻国内市场的浙江OBM,如雅戈尔、杉杉等,应该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原料,致力于提高自己产品品质,从而提高品牌档次,实现品牌国际化。

(四)品牌USP

浙江时尚型服装的任务是给品牌赋予一个独特卖点(UniqueSellin Proposition).在选择品牌服装的时候,尤其是时尚型服装,消费者不仅仅会考虑这个品牌的产品给予他们物质层面上的利益,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品牌所富含的独特性。所以,品牌USP才真正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浙江纺织服装业一直处于受压制的价值链低端,进行利润最薄的的生产加工。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国服装品质优势开始显现,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浙江纺织服装业应该有信心和能力,通过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来驱动产业升级,涉足设计,创建品牌,构建自己的营销网络,逐步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芝萍.浅谈提高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1).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篇4

一、丹东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发展现状

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交汇点, 位居东北亚核心区的中心地带, 是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和连接点, 自然资源禀赋丰裕, 具有沿江、沿海、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 是一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经济技术基础比较雄厚的轻工业城市。丹东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和技术优势, 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据统计, 丹东主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共11个, 分别为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仪器仪表、纺织服装、凤城硼铁加工、宽甸硼化工、输变电装备制造、纸与纸制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船舶制造、造纸机械的产业集群。虽然某些产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 但产业群有机整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整体的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讲, 地理自然“扎堆”的或者共享基础设施的若干同类企业, 不是界定产业集群的基本标准。产业集群是企业自觉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 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

(二) 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集群的规模偏小、产业链较短。集群经济总量偏低, 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同时,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企业的生产配套能力有限, 许多关键部件、配件要从区外购买, 生产系统没有弹性, 难以做到迅速应对市场与准时生产。二是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集群的自身配套生产功能缺失, 众多产业的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信息平台、融资平台、交通物流、政府服务等系列配套支撑薄弱。三是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 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一些产业集群是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入驻而形成的企业空间集聚, 集群存在“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现象, 企业之间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生产配套关系, 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 具有高度分工合作关系的产业发展链条。四是人才、技术及创新能力不足。多数集群是依托农村或小城镇发展而成的, 民营资本占主导地位, 主要是业主制企业和家族制企业,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和科研力量, 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互动机制不健全,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二、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潜力与优势

丹东曾是闻名全国的轻纺之城, 纺织服装产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目前, 纺织服装产业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集聚能力的产业集群, 规模在辽宁位居前列, 形成了从原料、纺、织、印染, 到服装加工的完备产业链, 初步具备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的配套体系。

(一) 发展潜力

1. 产业基础。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门类齐全, 配套产品多, 产业链较长, 形成了上中下游相链接的产业体系。“无水印染新技术及智能装备”为国内首创,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拥有丹东五兴化纤纺织有限公司、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丹东龙吉利服装有限公司、东港巨华服饰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技术和设备先进的骨干企业, 许多企业成为阿迪达斯、耐克、高尔泰克斯等国际名牌企业的代工企业。

2. 产业规模。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无水印染技术为引领, 功能面料为基础, 纺织化学品园区、功能纺织面料园区和服装加工园区三个功能区为载体, 带动了化纤、纺织、印染、服装等行业不断发展, 逐步形成了从原料、纺、织、印染, 到服装加工的完备产业链, 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企业群体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参见图1) 。

数据来源:根据丹东市统计局各时期统计提要整理。注: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 1985-1990年数据为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

3. 产业构成。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 按行业分类总体包含以下5类企业:化纤、丝绸、纺织、印染、服装加工。2011年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及销售收入情况, 如图2所示。

(1) 化纤业。丹东化纤是我国最早的化纤企业之一, 粘胶短纤维的生产能力居国内第三位。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家, 2011年工业总产值13.9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 占国内行业总量的18.3%。 (2) 丝绸业。2011年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29.2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 (3) 纺织业。2011年有规模以上企业27户, 总资产8.9亿元, 固定资产原值2.9亿元, 从业人员3801人, 工业总产值19.5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8.9亿元。 (4) 印染业。2011年有规模以上企业2户, 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 (5) 服装加工业。2011年有规模以上企业36户, 完成工业总产值34.4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33.5亿元。

4. 产业地位。

近年来,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迅速壮大, 但其发展速度远没有达到全市工业总体发展水平, 这就造成了纺织服装产业在丹东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据丹东市统计局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纺织服装产业在丹东市工业中的比重在1965年达到最高的46%, 到1985年下降至27.9%, 到2010年创历史新低, 2011年略有上升 (参见图3) 。

资料来源:根据丹东市统计局各时期统计提要整理。

5. 产业布局。

丹东多数纺织服装企业虽然大多数集中在市区和东港市, 在空间上形成“三园两基地”的发展格局, “三园”即振安区纺织化学品园区、振兴区功能纺织面料园区、东港市前阳服装加工园区, “两基地”即防护纺织产业孵化基地、紧急救援基地。目前, 位于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的防护纺织制品产业园区正在开工建设, 项目进展顺利, 重点将这一区域打造成东北地区最大的防护纺织制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集散地。

(二) 发展优势

1. 区位优势。

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交汇点, 位居东北亚核心区的中心地带, 是辽宁“五点一点”国家发展战略的东端起点, 是亚洲唯一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

2. 产业优势。

丹东商贸发达, 是辽宁商贸重镇, 市场体系比较健全,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丹东的传统优势产业, 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 丹东拥有众多纺织服装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达79家, 从业人数近3万人, 企业资产总值、工业产值、年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等均占全市工业经济指标的6%-10%。

3. 政策优势。

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 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2009年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两大战略的实施, 给丹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010年以来, 丹东市政府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鼓励外引内联、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 从土地、用工、资金、技改等方面给予扶持, 最大限度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

4. 劳动力资源优势。

纺织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对有一定的操作技术和技能的员工需求量较大。丹东市现有人口243万, 劳动参与率超过50%, 同时, 面临着巨大的朝鲜劳动力市场, 随着我国与朝鲜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和中朝“一桥两岛”的开发建设, 通过官方、民间等多种渠道引进大批朝鲜劳动力。据统计, 目前在丹东地区的纺织服装厂工作的朝鲜工人近2万人。

三、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措施

(一) 面临的挑战

从丹东纺织服装产业自身来看, 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集群不断完善, 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与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但是纺织服装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市场辐射力弱。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许多产品远销香港、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以及全国各地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迅速壮大, 加上丹东纺织服装产业自身的粗放式增长、研发投入少、转型升级滞后等因素, 造成了纺织服装产业多年的低速徘徊甚至倒退, 竞争力不断受到削弱。

2. 产品附加值低。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总体处于中档偏下的水平, 技术装备水平薄弱, 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整个产业无论是资本、品牌, 还是技术人才、研发、设计、营销, 都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 由于纺织服装企业之间为争抢市场而形成无序竞争, 造成了纺织服装产品的产品利润率和附加值低下。

3. 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目前, 虽然丹东纺织服装产品中有些已经成为名牌产品, 但至今仅有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集群内企业设立技术中心的企业较少, 且用于技术开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较低。因此, 一些企业虽然技术装备优良, 加工精细, 但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 只能靠仿制市面流行的服装进行生产, 或以贴牌、代加工为主, 产业发展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

4. 龙头企业不多。

从规模来看, 丹东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 龙头骨干企业较少, 1135家纺织服装企业中亿元规模企业仅19家。由于企业规模小, 竞争力不强, 企业发展水平受限。从技术含量来看, 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企业所占比例还很少, 到目前为止全市7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 高新技术企业仅占2家,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不足, 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 综合效益较低。

5. 产业集聚效应不足。

丹东的纺织服装产业虽然有一些聚集特征, 但是从聚集程度来看, 与发达地区, 以及省内的大连、鞍山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 仍处于雏形阶段, 产业集群有机整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产业链存在脱节, 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够平衡, 各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协作和配套, 无法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

(二) 发展措施

1. 制定并完善集群发展规划。

重点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促进集群的升级转型。一是注重价值链。在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同时, 需要更多地关注价值链, 引导产业形成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物流到营销网络的完整价值链。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设计、生产、服务、品牌策划和管理能力及水平, 鼓励企业创建自己的品牌。三是实施产业承接。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及地区产业转移, 提高产业丰厚度。四是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关注纺织服装产业新的战略增长点。五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2.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按照“做大中间, 做深两头”的思路, 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上游要着力引进原料生产企业, 下游产业要着力引进加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配套协作能力强和专业化产业服务体系完善的格局。

3. 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

一是加强集聚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完善配套服务能力, 提高承载能力, 实现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二是加快推进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 吸引同类及关联度高的企业集聚, 壮大企业群体, 延伸产业链, 形成区域规模优势。三是优化投资软环境, 改善优化行政审批服务, 提高审批效率。围绕企业发展需求, 建设专业技术研发、检测、金融、法律、人才、信息、市场等公共服务平台。

4. 构建企业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

一方面, 把招商引资与集群发展相结合, 引进和培育主业突出、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强的大企业, 创建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另一方面, 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 通过集聚效应降低成本, 扩大集群规模, 增强集群竞争力。再有,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生产体系, 扩展和延伸产业链条。

5. 提高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引进国外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研发团队及核心技术。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设备, 跟踪世界先进技术, 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引导技术创新人才和技术创新资源向集群流动。积极推动高校、研究院所、研究型企业的对接合作。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地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力量, 发挥当地的专业性人力资本的优势, 加强自主创新, 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

6. 发挥好政府的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 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 增强引资的吸引力。二是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促进集群的技术升级, 协调产学研相结合, 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三是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造条件, 进行创业扶持。四是建立人才培训体系, 支持或帮助建立各种教育培训机构, 为集群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创造条件。五是提高集群与市场对接的能力, 建立交易市场来扩大市场规模, 实施区域整合营销, 创建地域品牌。六是加大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 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的作用。

摘要:发展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潜力与优势, 也面临挑战, 发展措施是:制定并完善集群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企业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好政府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陈文涓, 黄旭姝.基于比较优势的广东省纺织服装企业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 2010 (10) .

[2]刘红晓.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广西服装产业链整合探究[J].上海纺织科技, 2011 (7) .

[3]李娟.关于促进丹东地区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辽宁丝绸, 2008 (4) .

毛纺织服装产业问题及对策 篇5

通过实地调研,本文剖析了陕北毛纺织服装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旨在优化陕北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复兴。

Abstract: Textile industry is a livelihood, pillar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ustry, “Textile Industry Adjustment and Revitalization Plan” provided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for the revival of textil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ssues of wool textile industry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proposed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elerat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revitalize the wool textile industry in Northern Shaanxi.

关键词:陕北;毛纺织;服装;产业复兴;结构调整

Key words: Northern Shaanxi;wool textile;clothing;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restructuring

0引言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陕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羊毛防寒服生产基地,其毛纺织服装产业在推动全省纺织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些年,由于能源产业的“挤出效应”,毛纺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新疆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篇6

今年 1~8月,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48.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4%;培训人数达到4.88万人,实现新增就业人数达4.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9%;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33亿元;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服装产量增长36.3%,纱产量增长21.4%,布产量增长4.9%;1~7月,实现盈利1.46亿元。

今年以来,自治区已下拨各类纺织服装产业专项资金29.82亿元。全疆新增纺织服装企业385家,其中从内地引进的纺织服装企业来疆投资项目132个,如天虹、金知名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库尔勒利泰5万头气流纺及48万锭环锭纺项目、奎屯天虹100万锭项目、华孚100万锭棉纺和5万吨散棉染色项目等一批纺织大项目陆续在疆开工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在建设并计划年底投产的项目有282个,计划总投资328亿元,其中棉纺织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207亿元,年底预计投产400万锭,2016年可实现新增产值80多亿元。

自治区经信委主任胡开江介绍,自治区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扩大享受政策的纺织服装企业范围,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加大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的支持服务力度,力促一批项目在今年年底前投产。目前,自治区与中国服装协会合作开展的300名服装行业创业人才和服装生产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已经开始,学员培训结束后,将积极为创业学员提供标准厂房及贴息贷款等创业条件支持,鼓励学员创业就业。(通讯员_马杰)

富丽达中秋夜推饕餮文化大餐

9月24日晚,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由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社会发展局、富丽达集团主办的“杭州大江东‘文化惠民 送戏进企’暨富丽达集团中秋文艺晚会”在富丽达上演,为职工们提前送上了一份中秋节礼物。

中秋文艺晚会由舞蹈《祝福祖国》拉开序幕,独唱《父亲》、拉丁舞《快乐地跳吧》等12个节目纷纷登场。委婉动听的戏曲、激情飞扬的现代歌舞、神奇变幻的魔术,吸引了台下400多名热情的观众,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 篇7

1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现状

丹东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依托于东港市前阳镇的纺织服装产业园, 集群现有企业609户, 重点企业有新龙泰制衣、尤尼特服装、飞马特制衣等, 形成了以纺纱、印染、高档面料和服装为核心产品的纺织服装加工产业链。此外, 2013年辽宁省政府将防护纺织品产业集群定位为省级产业集群, 以际华国际企业为龙头, 借助丹东已有的纺织产业优势, 主要产品有高性能纺织化学品和防护纺织制品。其中, 纺织化学品包括:环保印染助剂、功能涂层胶、纳米膜材料等;防护纺织制品按应用领域分为职业防护、军用防护、户外运动防护、应急救援防护四大类。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看:丹东的纺织产业集群规模较小, 以服装为牵动的染、织、纺、化纤产业集群规模一般在10亿~30亿元。防护纺织品产业集群计划用10年时间, 建成产值规模1千亿元国际一流水平的防护纺织制品产业集群。分两期实施:一期, 第一个五年, 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二期, 第二个五年, 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000亿元。

从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看: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般需经历分散办企业、集中办企业、集中办产业、形成产业链、占领产业高地、形成地区品牌到虚拟市场等七个阶段。就总体状况而言, 丹东纺织产业集群基本处于第四阶段以下, 多数尚未形成产业链及地区品牌。

从组织形式上看:丹东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属企业集群和行业集群, 没有实现区域集群和链条集群, 集群内的分工也多以水平分工为主, 而垂直分工较少, 这种低水平的集群形式和分工特点极大地约束了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能力的提升, 限制了集群效应的充分发挥。

2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1) 产业关联性差。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部分园区内虽然集中了大批同行业的企业, 但这些企业基本上是“聚而不集”, 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产业上的紧密联系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纺、织到服装加工, 多数企业都是独立作战, 缺乏协作优势, 难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优势。更谈不上在国内同行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整体竞争力。

(2)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区域内竞争过度, 难以形成合力。因为纺织服装产业进入门槛较低, 集群中不断有新企业进入。我市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大部分由民营企业组成, 且其中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 运行成本较低,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产品开发、设计能力较弱, 企业间极易模仿、跟进, 集群内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在这样的产业集群里, 同质的成品企业之间要相互竞争, 同质的配套企业间也要相互竞争, 在产业链构成及不断延伸过程中, 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 相互压价、低价竞争必然愈演愈烈, 在产业区域内引起一定程度的过度竞争。

(3) 产品技术含量低, 创新能力不足。纺织服装产业一般都是居于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优势创立的, 缺乏接受过系统纺织服装生产理论和实践训练的专业技术和设计人才。由于国际经济形势总体看好, 丹东服装出口订单比2012年大幅增多。工人的工资也有了一定提高, 前阳服装企业的平均工资已经达到1500元左右, 熟练工月收入超过2000元, 但是工厂还是普遍招不来人, 服装业用工缺口在3000人以上。

(4) 缺少自主品牌。丹东的纺织服装企业多数以来料加工或者贴牌生产为主, 缺乏自主品牌。如前阳镇共有大小服装企业20多家, 大部分企业的订单来自国外, 阿迪达斯、POLO、法拉利等不少世界知名品牌服装都在这里有生产线。

(5) 风险投资匮乏, 机制不完善。高效、畅通的投融资渠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集群中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 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机制非常关键。由于丹东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 资本市场发育不足, 民间资本不活跃, 目前丹东成立的担保机构仅有15家, 其中真正有担保能力仅7家, 有规模的仅1家。中小企业融资难、创业难, 影响了围绕大型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扩展。同时, 风险投资的不足, 制约了企业的科技投入, 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 从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3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过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企业层面来看, 主要实施品牌战略, 在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群的形成。从政府层面来看, 主要是加以正确的引导, 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为产业提供良性发展的空间, 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

(1) 实施品牌战略。良好的品牌效应可以通过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和吸引人才等促进产业群的产生。而且这种良好的品牌形象会波及一些相关互补性产品上, 由此产生一个优势产业群。因此, 企业应对消费者的品牌消费给予足够的重视, 应将建立强势品牌提到战略高度, 开展全方位的品牌营销, 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品牌形象。设计师是品牌的灵魂, 加大设计师队伍的培养对企业品牌发展是很重要的, 好的设计师可以提升企业的文化内涵和品牌的知名度。因此, 丹东的服装企业在树立品牌战略时,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产品的质量, 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加强目标市场研究和营销, 提高服装设计、生产和服务、品牌策划和管理的能力, 加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 一步一步地向品牌化战略靠近。

(2) 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丹东市上游的养蚕、纺纱、无水印染 (印染助剂、印染机械) 服装加工等产业发展, 也会带动下游的物流、服装贸易的发展。丹东市恒星集团在世界上首创了无水印染工艺、配套助剂合成方法和无水印染专用设备。经有关部门检测, 使用这种绿色新技术较传统工艺的新鲜水耗用量降低99.8%以上, 污水排放量为零, 综合节能60%以上。应以恒星集团为龙头, 围绕纺、织、染、服装一条龙为产业链, 加快发展丹东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3) 发展和提升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把专业化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培育紧密结合起来, 使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孵化区, 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的过程中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一要在园区内各企业间构建产业联系, 形成专业化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二要按类设定配套产品企业园区, 优化配套环境;三要引导公共物品投资,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对缺乏营销能力的中小企业作用重大, 对初步形成的集群来说是获取顾客和市场信息最直接的途径。因此, 应加快重点专业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 鼓励和推进现有批发市场向专业市场转变, 为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

(4) 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产业成长与创新相互促进、创新与区域财富创造同经济增长相互协调, 正在成为许多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典型表征。纺织服装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重点是通过区域内技术基础条件改善, 满足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升级以及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需要。就目前困扰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问题而言, 搭建产业共享技术服务平台是当务之急。可以采用政府出资组建、企业牵头与政府资助、行业协会组建、依托龙头企业组建等多种模式, 积极吸引国家投资, 重点支持一批与集群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需求相适应的, 技术集成度高、产业支撑力强的项目。

(5) 政府要为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可以创造和提供企业集聚的环境, 吸引企业在一定空间地域内的聚集。一是要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特别是要为我市建立的纺织服装产业带、产业园区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等;二是加大对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公共投入力度, 培养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三是信息服务。如收集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 制定行业标准, 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 建立公共培训机构, 组织联合技术攻关, 树立本地的良好形象、创建区域品牌, 建立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 共同制订产业集群发展的远景与战略规划等。

摘要: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丹东的传统优势产业, 对丹东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带动作用。本文在对东港市纺织服装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以期对丹东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韩长菊.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市场, 2011 (10) .

纺织品服装产业 篇8

国际产业转移, 表现为特定产业成规模地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具体来说, 是指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转移, 以及产业结构内部严密有序的传递和跟进链条, 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它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国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一) 生产要素优势的不同是其主导因素

在产品价值链中, 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效益差异很大。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的需要, 对整个产业价值链进行拆分和对产业空间分割, 分别将其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 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产业整合。

(二) 激烈的竞争是国际纺织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

受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贸易滑坡的影响, 国际市场上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一跌再跌。为此, 许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被迫转变策略, 由原来依靠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生产规模来提高收益, 转而依靠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和提升竞争力。纺织服装业是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效率、低成本是纺织服装业发展持续追求的目标。制造成本仍然是纺织服装产业国际转移的根本动力。

(三) 环境保护加强是发达国家纺织产业转移的政策原因

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是影响国际服装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 如一些产业在发达国家受到环保等法律限制时就要向外进行国际产业转移, 最明显的是化工行业。在发达国家, 以水银为催化剂的苛性钠工厂, 以及提炼金属等会给空气和土壤造成污染的工厂以及化纤工厂受到严格的禁止和限制, 但他们却把这样的工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一些纺织业和产业聚集的工业园区, 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

(四) 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是国际纺织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发生了新的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产业结构相互联系的程度也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形成了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大系统。例如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对美出口迅速增长。据统计, 2003年中国外资企业向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与2002年同比增幅高达40%左右, 大约占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总额的1/3, 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在纺织品行业的具体体现。各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发展, 既置身于本区域内部的分工中, 又置身于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 一国的结构变动, 既深受国际分工变动的影响, 又影响周围其他国家的结构变动, 并迅速波及到全区域乃至全球。

二、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优势

(一) 低成本是当前我国吸引世界纺织服装业进入的主要优势

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优势,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 尽管几年来这个产业已经引进了不少高科技的装备和技术, 劳动生产率也有所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 这个产业的成本优势仍然主要取决于劳动价格——人力成本的低廉。在国际纺织服装业转移过程中, 大部分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国内的生产成本过高。纺织服装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这将为我国吸收世界纺织服装业的大规模进入提供了前提条件。纺织服装业作为传统加工业, 劳动力成本始终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 较熟练的劳动力为我国吸引国际纺织服装业进入提供了技术优势

我国纺织行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历60年的发展历程, 其间纺织行业培育了大量熟练的工人, 虽然与其它国家相比, 我国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 但如果加上劳动力的熟练程度来衡量, 我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我国纺织企业大都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一批服装方面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的生产工人, 地理上的临近以及人才在企业间的流动都促进了竞争, 不仅使企业竞相争夺人才, 也使专业人员不断提高自己。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与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相比, 具有更大的熟练技术工人优势。

(三) 我国纺织服装业有着丰富的原材料

我国纺织品原材料丰富, 是许多纺织业原料的生产大国。2008年, 中国棉花产量约772.9万吨, 在世界棉花总产量中所占比重约28.5%;蚕和丝绸的产量也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70%;还拥有诸如羊毛、亚麻和苎麻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外, 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纺织原料的巨大产量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 巨大的市场为吸引国际纺织服装业进入提供了利润空间

除了以上的优势以外, 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潜在市场也为我国吸引世界著名纺织品牌增加了吸引力。我国6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上有目共睹, 虽然目前进驻我国的世界著名品牌还不是很多, 但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大多数跨国公司为了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这也使我国成为世界纺织国际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三、我国纺织服装业现状分析

(一) 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现状

1.我国纺织服装快速增长的10年 (1994-2004年)

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355.5亿美元, 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的13.2%, 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大出口国。1995-2004年间, 我国抓住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逐渐自由化的发展机遇, 加快纺织品服装出口, 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1998年和1999年出口额有所下降, 但其它年份均有所增长, 特别是2002—2004年间每年以超过100亿美元的规模增加, 分别达到600亿、800亿和900亿美元, 199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355.5亿美元, 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的13.2%, 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大出口国。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973.9亿美元, 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比重提高到21%, 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地位。2004年与1994年相比增长了1.74倍, 年均增长率达到15.8%。

2.出口额过千亿美元 (2005—2008年)

2005年1月1日纺织服装贸易配额终止, 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 配额取消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产能得到充分地释放。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 2005—2007年3年间,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每年以2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递增。2005年达1175.4亿美元, 2006年达1470.9亿美元, 2007年达1711.7亿美元。同期,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 2005年为18.12%, 2006年达25.16%, 2007年为18.92%。2007年世界贸易组织研究报告显示, 2005年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之后, 中国为最大受益者。2005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23.85%, 2006年上升到27.19%, 表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增强。

2008年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作为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输出国, 美国消费的放缓必然减少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动力;而人民币的加速升值无疑更压缩了纺织服装出口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 内部成本压力的上升也加剧了行业结构调整。据海关统计, 2008年1-10月我国出口纺织服装1536.8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8.6%, 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1.5个百分点。其中, 10月份当月我国出口纺织服装16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2.5%。

(二) 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服装产业转移中面临的问题

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

随着2005年取消纺织服装配额,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越南、斯里兰卡、孟加拉等东南亚邻近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 积极抢占我国的市场份额。印度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国, 纺织工业规模大且实力雄厚, 纺织服装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 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为20%, 从业人员2000万, 纺织服装出口占总出口的25%, 纺织服装业在巴基斯坦的地位更加突出, 占全国制造业的比重高达46%, 从业人员1500万, 纺织服装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达66%, 远远高于我国18%的比重水平。目前, 我国纺织业劳动力工资水平还在不断提高, 2007年中国纺织业平均工资水平已经达到印度的1.18倍, 巴基斯坦的1.86倍, 这两个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中国在低附加值、大众化纺织服装产品市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另外由于石油价格上涨, 纺织品原料成本上升, 中国纺织业的成本优势正日益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2.FDI使我国存在技术依赖性, 不利于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

不可否认, FDI技术外溢使我国获得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 但我们也要同时看到FDI引进技术后, 造成我国进一步的创新程度降低, 往往停留在浅度国产化阶段。以FDI为渠道的技术引进, 并没能使我国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反而陷入了“引进—生产—再引进-再生产”的怪圈, 不利于增强经济自身的内生增长能力。

3.核心竞争力不足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至今仍保持较强竞争力的原因是其基础的雄厚和相对低得多的产品成本。而竞争力趋弱的原因则是中国纺织服装业在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 企业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是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纺织行业经过重组和改造, 已组建了一批大企业集团, 但仍然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建立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 企业缺乏具备国际营销经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而近年来国外跨国集团却普遍加快了购并重组步伐, 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的大企业要真正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企业集团比高低, 就必须解决好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资本运营形式尽快形成更为合理的经济规模和组织结构。

4.产品附加值低, 自主品牌少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5%。此外, 我国纺织品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 加工贸易占比近30%, 自主品牌只占10%左右, 企业只赚取10%的加工费。真正将企业做大、做强, 需要依靠两种力量, 一种是“硬实力”, 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是指企业的实力、规模、利润等“硬”指标, 而“软实力”则是指企业的品牌、文化和声誉等“软”能力。

四、我国纺织服装业应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策略

(一) 内向国际化战略——合理“引进来”

1.抓住机遇承接国际纺织服装业的转移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国际经济出现了低迷, 全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 我国的纺织服装在2008年受到重创, 但我们也同时看到, 纺织服装业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欧美一些纺织服装产业在这次冲击下, 相对我国而言更为严重, 所以, 对我国纺织服装业而言, 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高的劳动成本可能使得一些国外企业生产难以为继, 必然面临着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因此我国要抓住这个机遇, 企业要做好承接国外纺织服装转移的准备;政府要采取优惠的政策加以引导, 使我国纺织服装业得以更好地发展。

2.模仿创新和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技术, 与本国国情相互结合, 进行模仿创新, 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为我所用, 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利用后发优势, 以尽快实现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现代化发展, 实现跨越式飞跃。

(二) 外向国际化战略——积极“走出去”

随着我国制造成本的攀升, 一些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开始走出国门, 在境外投资设厂。为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商务部已建立了一套政策体系及管理制度, 协助厂商赴海外投资设厂, 充分利用海内外市场及资源, 主要以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等方式进行。具体有以下两点:

1.扎实推进品牌战略

重视开发自有品牌才是中国纺织企业真正规避风险的有效保证。一个著名的品牌是企业良好形象、信誉和实力的象征, 每个名牌的背后都有一份可观的市场份额。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仅发达国家, 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消费也正在向高质量、品牌化发展。我国很多企业在质量、性能、工艺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很小, 但品牌的差距却使中国产品附加值与外国产品相差很大。只有实施品牌战略,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培育出一批出口名牌, 才能增强综合竞争力。为此我国在品牌建设中应该做到:依靠技术创新创建和提升品牌价值;开展品牌营销策略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途径;品牌建设还应该体现出差异化。

2.改变外贸增长方式, 促进产业升级

使外贸增长模式从单纯追求扩大出口和外贸顺差, 转向统筹内需外需、追求效益的方向。首先要尽快调整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不要再把纺织服装业的数量增长作为纺织品出口企业追求的目标, 而应以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目标, 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 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其次, 设立纺织服装业投资准入门槛, 严格控制产能非理性扩大, 对利用淘汰设备继续扩大和转移产能的行为要立法惩处, 同时要彻底淘汰劣质生产力, 形成规模和强势纺织服装业。采取有效措施限制资源型和高耗能、高污染商品出口, 保护我国战略性资源和自然环境。再次, 要利用税收杠杆, 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把目标转向产业升级, 鼓励产业整合, 促进区域性纺织服装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最后, 加强基础性研究和资金投入, 逐步掌握原创性技术和科技成果, 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卜海.后配额时代与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8) .

[2]许坤元.以创新为灵魂, 走好纺织新型工业化道路[J].中国纺织, 2003 (1) .

[3]吴世杰.我国纺织业在国际纺织业产业转移中的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10) .

[4]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J].理论参考, 2005 (11) .

[5]王蓉.浅析我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J].价值工程, 2004 (6) .

对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建议 篇9

(一)国际纺织产业发展趋势:科技+ 时尚

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纺织业步入了新一轮调整升级周期,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1.往产业链的前端延伸,与科技研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新技术在纺织产业广泛应用加快了全球纺织产业升级和纺织业横向结构调整。一方面,合成纤维的产业化及技术装备的高速化,使纺织品供给效率提高,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纺织品,如功能性的服装与装饰,以及产业用纺织品上的突破,使纺织业重新焕发生机。纺织技术的进步,拓展了纺织产业发展空间,带动纺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2.往产业链后端延伸,其时尚特点越来越明显,纺织业态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即文化、时尚内涵在纺织服装产业中的权重日益增加,纺织服装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重视,由此衍生出相关的时尚产业。纽约、伦敦、巴黎、米兰、东京世界五大时尚名都的发展历程清晰表明,其纺织服装产业均经历过业态转变,其产业链逐步延伸,并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3.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即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明显,中国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五省一市纺织产业规模占全国七成,而长三角地区纺织品产量和贸易出口量又占全国五成,这些基地成为世界相关纺织服装产品重要制造基地。

4.纺织竞争层次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的大量运用,纺织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导致纺织业国际竞争从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导向,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更高层次的竞争。欧美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是新纤维开发、纺织机械供应、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主导者,他们依靠综合实力,牢牢把握全球高端纺织品市场控制权。

(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基本路径

中国作为世界纺织产业的大国,要想成为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科技+ 时尚”是必由之路。而这条道路分两步走应更符合惯例,也符合实际。即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再完成制造强国向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强国的转变(即中国的关键企业或集团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目前正处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嬗变期,主特征是“低劳动成本优势”向“劳动高效率优势”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人民币外升内贬,以及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的现实及预期,加速从不易资本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撤出,发挥资本实力,完成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改变国际产业竞争被动局面,完成由大向强的转变。相应,在产业积淀实力的支撑下,在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下,“科技+ 时尚”将厚积勃发,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业态的巨变。过程中,在产业结构上,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使中国纺织产业由制造产品的低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与布局上,中国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将转移中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纺织产业业态向“科技+ 时尚”演化,每一集群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并暖育产业链与横向产业的系列企业与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整合中小企业群,形成即可大批量制造高端纺织服装产品,也可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需求的柔性生产经营的业态,构建中国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的排头兵。与之同步,为充分挖掘中西部市场潜力,充分发挥中西部资源与产业基础的优势,通过产业大转移释放东部产业基地过剩的产能,削弱东部产业内耗能量,带动中西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共享产业转型升级的红利。

二、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31.09%的增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截至2012 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200 多亿元,全行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十、西部第一。

(一)已形成较完备产业结构与较合理的产业空间集群

1.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4 级层面分布齐全(2011 年485 家规模以上企业主产品统计表,未附)。在产业企业数结构中,以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生产为主,占纺服业的48%左右;服装、服饰企业占20%左右;床上用品行业起步晚,仅占3%左右。我们还计算各行业销售产值比,也显示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化工助剂行业对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贡献值比较大。

2.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五大集群,即成、德、绵服装、家纺产业集群、南充丝绸纺织产业集群、遂宁棉纺织产业集群、达州苎麻纺织基地,以及宜宾自贡的西部化纤纺织原料基地。

(二)产学研具备一定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纺织科研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5 项、中纺协“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40 余项;由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聚苯硫醚纤维、醋酸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三聚氰胺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目前,全省纺织产业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 个,国家级1 个。宜宾丝丽雅集团在染色绣花线、粘胶长丝、白胚绣花线等产品技术研发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三)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有较强竞争力

四川省六大地区品牌产品(丝织品、桑蚕丝、棉混纺布、人造纤维、工装、苎麻布)在全国的竞争力较强。宜宾丝丽雅集团的染色绣花线产量亚洲第一,粘胶长丝占全国产量的26%,白胚绣花线占全国产能的50%,国内排名第一。“雷迪波尔”、“欧度”、“琪达”等品牌企业在服装市场影响力较高。“琪达”牌服装、“宝珍”牌丝绸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宜宾丝丽雅”被评为中国出口名牌。全行业拥有四川名牌产品41个,四川著名商标30 余个。

(四)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通过多年市场竞争与企业并购,四川省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总资产在5 000 万元上的企业215 家,占规上企业的44.3%,纺织原材料、面料、坯布、服装服饰、化工助剂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反映出四川省这些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多年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国内外先进的特宽幅箭杆织机、清梳联合机、整经机、精梳机、无梭织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约1/3 以上的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通过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备,计算机辅助设计/ 制造系统(CAD/CAM)、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信息技术得到较好推广应用,其中,宜宾丝丽雅、华润锦华、华纺银华、依格尔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ERP应用水平走在同行业前列。“十一五”期间,全省纺织行业淘汰印染落后产能0.6 亿米,化纤落后产能6 万吨;通过技术升级,绵阳佳联印染耗水量仅为1.4 吨/ 百米布,远远低于《清洁生产技术棉染行业》(HJ/T185/2006)耗水量2.0 吨/ 百米布的标准。

三、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施行扩大内需政策,市场需求支撑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不仅引发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而且暴露出其社会经济结构深层次问题——产业经济竞争力不断减弱与高社会福利刚性维持的矛盾难以解决。这一深刻矛盾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许多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接近极限。中国政府审时度,及时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方针,并且在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奋斗目标与实现路径。其中,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目标的主要路径,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作为关键的政策保障措施。而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的制度改革方案。可以预期,在党和国家的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中国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社会分配结构更趋合理,中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消费升级步伐将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在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将进一步发展。其中,一些与消费升级紧密相关的行业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如家纺行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和高端、个性化、多元化的服装行业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

2.国家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四川省享有市场、产业发展双机遇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施行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举世公认。其中,第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中国西部能源开发、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的作用明显。现在进入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阶段,国务院已经批准的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在顺利执行,新一届四川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多点多级发展战略。在以上各级政府的区域政策的集成作用下,四川省的城镇化进展肯定是西部第一,而且肯定也会快于中部一些省。该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会缩小与中部经济较发达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11 年,中部乡村居民人均收入8 791 元,多于西部乡村居民的7 855 元,但是,两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都是19 868 元,这既是昨天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结果,也预示明天的区域和谐发展前景。这为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一个具有地理优势的西部市场。与之同步,四川省正在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进程,成都市正在加快充分国际化进程,将为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当然也将获益。

3.低碳、生态资源强省,发展特色产业潜力巨大

从长远看,四川的清洁能源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有序,未来定是中国清洁能源强省。在这一未来最有竞争力能源保障支撑下,该省产品应最具冲“碳标准”关实力。可以预见,届时的“四川造”有可能是“中国造”的标准。从产业所需原材料的资源看,四川在蚕茧、苎麻生产,以及一些大牲畜、家禽的养殖方面有比较优势,这些高品质的绿色资源在中国消费升级的第二、第三阶段在不同地区并存时期,应成为个性化消费、绿色、低碳、环保消费品生产与制造的“稀缺”资源。四川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变脸”的故乡,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这里应是对服装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化元素的宝库。因此,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发展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四川有独特优势。

4.东部纺织产业重构,可能加大对西部投资

目前,中国东部五省一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产值占中国该产业产值的80%,产业聚集发展模式极具竞争力,构成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产业的中坚。在国际需求接近极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以及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国际竞争力肯定将丧失。同样,中国许多产业都面临相同局面。为此,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的鼓舞与指导下,东部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相应,将加大分享国内需求扩大红利的能力,为此,对西部投资是必然选择。这为西部跨越式发展纺织产业提供了重要动力,四川省亦然。

(二)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四川省要素资源也有不足,减弱承接纺服产业转入吸引力

客观说,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政策落差、国企改制滞后等冲击,经过企业改制,利用缝隙市场机会,主动融入东部供应链等举措,形成目前产业竞争力水平和空间布局。

目前,产业整体在人才、技术、工艺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东部有较大差距。因此,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仅凭自身实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应无可能。而东部产业要向西部投资,一是为接近市场,二是为获得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或者使用要素效率高的优势。西部市场前景肯定是美好的,这是东部产业愿意投资西部、四川的重要原因。目前,四川省在水电气资源价格有一点优势,但在土地资源上,无论是土地指标,还是土地价格,与中部比已没有优势可言,更关键的是,四川省劳动力价格与劳动效率大致都是东部的3/4。由此可见,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已丧失吸引东部投资的吸引力,而且如不转型升级,将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2.产业缺乏自组织能力,发展面临生存考验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处于被东部产业低端锁定的状态,在缝隙市场中生存发展特征十分明显。第一,棉纺织业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化纤业的品种较为单一,新型化纤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用纺织品总量较低,服装、家纺业发展受面料、辅料、衬布、拉链、纽扣、缝纫线配套不足的制约。第二,该省纺织服装产业链各环节除蚕茧丝绸与苎麻织布产业链本地耦合运行度较高外,在本地的耦合度不高,产业链处于一种貌合神离的状况。导致本地产业链及链上企业不能同舟共济形成共赢格局,而且长期处于背负高物流成本运行状况而无法提高竞争力。因此,不排除这种可能,东部产业在重构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的过程中,不向四川省投资,只把四川省当做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的市场。

四、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基本判断

第一,四川省拥有发展潜力巨大的西部市场、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条件、低碳生态资源,具备完整的产业基础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础,以及富有效率的产业集群。因此,四川省应坚定信心,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第二,四川省目前处于工业中期阶段,即关键城市的中期、后期与大多数地级市的工业化前期并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四川省纺织产业产值虽只占其工业总产值的4%,不是支柱产业,也应是重点产业。理由是:其一,该省低碳、清洁能源支撑的产业,有长远发展的生命力;其二,生态、环保、绿色资源的转化增殖器,是符合明天消费升级的产业;其三,四川省有许多处于工业化前期区域的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第三,四川省必须通过承接东部为主的产业转移,才能完成转型升级。同时,四川省只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可能形成产业竞争力,只有形成以纺为基的大产业链,才可能形成中国内陆的经得住竞争考验的产业基地。第四,四川省只有走“科技+ 时尚”之路,纺织服装产业才能获得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

1.跨越式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要消除人才、技术、资本等关键因素的制约,加快发展,必须抓住东部产业重构的历史机遇,尽快引进资本,带来人才、技术与管理,重整四川产业资源,才能较快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自组织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特色发展战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不具备全面开花式的发展条件,但是生态、环保、低碳资源富集,并且拥有较好产业基础和区域产品品牌,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因此,四川省在铸就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应把重现丝绸、苎麻、蜀锦、蜀绣、民族服装服饰等传统优势产品的辉煌作为突破口,打出川牌品牌,形成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核心行业群,则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很有希望。

3.都市产业发展战略

“科技+ 时尚”已经成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流。四川纺织服装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这条道路。而实现“科技+ 时尚”的载体是特大城市,从国际成功经验看,还应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因此,四川纺织服装产业在向微笑曲线两端的跃升中,应以成都为依托,驾驭其充分国际化东风,大力开发新材料,大力发展服装、服饰、家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相应,把成都建设为区域国际贸易中心与“一节一周”的时尚中心。

五、对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省领导应高度重视这一产业发展

从我们提供的以上资料及分析可见,纺织服装产业不但是民生产业,是中国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而且可以是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目前,四川省的纺织服装产业还有很多不足,面临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恰恰需要领导关注、关心这一产业的发展。只要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存在问题,制定正确发展战略来推动其发展,这一产业就可能是成都市国际化的一张名片,就可能是四川省生态、低碳资源的转化器,就可能是四川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前期地区发展工业的助推器,就可能是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的放大器。

(二)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在科学规划方面,首先应制订清晰的发展目标。我们建议制订两步走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在未来5 年左右时间里,一是打好特色产业原材料基地建设,为四川特色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原材料基础,即蚕茧、苎麻生产基地应扩大产能;二是以西部市场吸引东部产业转移的关注力,注重引入重整产业链的关键企业,提升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加强各方产业力量对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看好的预期;三是发挥我省在纺织材料研究、教育的优势,以纺织材料研究与产业化为突破口,走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以振兴蜀绣、蜀绢为契机,以我省的蚕茧、苎麻资源为本,以丝绸、苎麻纺织品为载体,以弘扬蜀文化、四川民族文化为魂,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突破口,走特色产业引领产业高端发展之路。这一阶段末,产值应达到2 000 亿元左右。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之后5—10 年,使该省几大产业集群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同行有影响的生产贸易基地。与之同步,在成都市建立西部纺织服装国际贸易中心与时尚中心,在相应城市建立相关纺织品采购中心。

在政策制定方面,建议省政府应推动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涉及:一是明确政府发展该产业的意志,这对招商引资十分重要;二是统一的政策措施,这有利于避免各地拼政策而弱化招商引资的效果,也有利于政府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三是加大省政府对调整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支持或扶持的投入、奖励的力度。

在加大执行力方面,除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制订一套更科学、合理的目标考核的管理办法之外,笔者建议:一是省级领导要加大对招商引资的指导与参与力度。二是应建立关键困难环节工作协调机构,并有所作为。如该省棉花主要来自新疆,但车皮调度十分紧张,据悉,山东、江苏两省有专设机构协调解决棉花的铁路运输难题,并发挥出应有作用,受到当地产业、企业肯定。

(三)找准症结,推动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尽早步入快车道

纺织品服装产业 篇10

学者们主要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产业同构与互补、产业SWOT分析等方面对纺织服装业在浙江省未来的定位进行了研究,而较少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分析其未来的发展。一个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最关键在于该产业是否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只有依靠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主导产业才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研究结论希望能够对纺织服装业是否该作为浙江省未来的主导产业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本文根据浙江省投入产出表中42个产业部门的分法,将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分成纺织业和服装业两大产业进行分析,纺织业的范围即为投入产出表中定义的纺织业,服装业的范围为表中定义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文中原始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局网站,数据时间以2007年为主,计算出的系数值分别用绝对量和相对量(排名)表示,以增加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 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产业关联的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当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发生变动时,由于产业间存在通过供给或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关联,而影响或波及其他产业部门,这种相互影响或波及就是产业间的关联效应[6]。本文用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投入系数与分配系数两类指标分析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关联效应。

1.1 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

中间投入率,又称后向关联系数,反映的是各产业为生产单位产值而需从其他产业购进中间产品所占的比重,数值越大,该产业后向关联效应越强,越具有非基础型产业的特征。总投入等于中间投入加上附加价值,所以附加价值率=1-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又称前向关联系数,反映各产业的产出中,有多少是作为中间产品为其他产业所需求,数值越大,该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越强,越具有中间产品型产业的特征。总需求等于中间需求加上最终需求,所以最终需求率=1-中间需求率。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中间投入率较高、附加价值率较低,纺织业的中间需求率稍大于最终需求率,服装业的中间需求率远小于最终需求率(见表1)。从投入上看,无论是纺织业还是服装业,其中间投入率均要远大于附加价值率,且两者中间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均超过了75%,而附加价值占总投入的比重均低于25%,说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与其后向产业关联效应较强,不属于基础型产业,但是经济收益较低,行业利润微薄。从使用上看,纺织业的中间需求率和服装业的最终需求率超过了50%,说明浙江省纺织业与其前向产业关联效应较强,属于中间需求型产业,而服装业与其前向产业关联效应较弱,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整理所得。

1.2 投入系数与分配系数

投入系数,也称直接消耗系数,指某一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的某一后向关联产业的产品数量,反映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直接提供产品的依赖关系。分配系数,指某一产业生产单位产品中直接被某一前向关联产业吸收使用的产品数量,反映产业相互之间存在的供需关系。两者数值越大均说明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大。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前向或后向关联产业数量多,但关联程度高的产业很少(见表2、表3)。限于篇幅两张表仅列出了投入系数和分配系数排在前10位的行业,纺织服装业除了与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之外,与其余39个产业部门均存在前向和后向关联,但是关联程度高的却很少。以纺织业为例,从投入系数上看,大于0.1的仅有2个产业(分别为纺织业和化学工业),大于0.01的也只有8个产业;从分配系数上看,大于0.1的产业仅有2个(分别为纺织业和服装业),大于0.01的产业也仅有5个。服装业情况与此类似。从中表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虽然前向或后向关联产业范围较广,但是关联强度较弱,关联程度高的产业仅局限于包括自身在内的几个产业。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整理所得。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整理所得。

2 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一个部门最终需求增加将导致本部门的产出增加,从而引起本部门后向关联部门的产出按照投入系数的比例增加,这些后向关联部门产出的增加又引起对其投入材料的部门的产出增加,以此种方式不断进行下去。因此,在产业关联关系上,除了直接的关联效应外,还存在着上述形式的无限扩展和持续的间接效应,一般被称为波及效应[7]。本文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综合就业需要量系数3类指标分析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波及效应。

2.1 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某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感应度系数,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生产需求感应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别反映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拉动和推动作用,数值大于1,表明该部门影响力或感应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高,但有下降趋势(见表4)。从影响力上看,纺织业的影响力系数从2002年1.273 9下降至2007年1.213 0,排名从第8下降至第14,服装业的影响力系数从2002年1.249 3下降至2007年1.205 1,排名从第11下降至第15。从感应度上看,纺织业的感应度系数从2002年1.499 5下降至2007年1.460 3,排名从第5下降至第7,服装业的感应度系数从2002年到2007年稍有上升。从总体上看,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均有所减弱。

2.2 生产诱发系数

生产诱发系数是指一个单位最终需求对某一部门生产的诱发额,数值越大,说明该最终需求对它的生产波及效果也越大。生产诱发系数揭示了最终需求对生产的波及和影响,通过它可以说明刺激消费或其他如投资、出口需求将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的基本指向。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7年)整理所得。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整理所得。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主要是由出口需求诱发的(见表5)。无论是纺织业还是服装业,出口的生产诱发系数均最大,其次是调出外省,然后依次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从中反映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属于出口依赖型产业,它的有效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需求的增加。

2.3 综合就业需要量系数

综合就业需要量系数,是指某一部门为了生产一单位的最终产品,需要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直接和间接投入的劳动力,反映了该部门对全社会就业的拉动作用。

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综合就业需要量系数不高并有下降趋势(见表6)。纺织业的就业需要量系数从2002年0.416 2下降至2007年0.313 3,排名从第14降至第21,服装业的就业需要量系数从2002年0.427 6下降至2007年0.415 4,排名从第12降至第13,反映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对全社会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并且有减弱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7年)整理所得。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根据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关联效应与产业波及效应的分析结果,可以认为纺织服装业不应继续作为浙江省的主导产业,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首先,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虽然属于“高带动能力”产业,但其带动的产业范围十分有限。虽然从中间投入率和中间分配率得知其总体的前向后向产业关联效应较强,同时投入系数和分配系数也反映出与其关联的产业部门数量很多,但是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关联密切的产业局限在纺织业、服装业、化学工业、批发零售业等几个产业,而与其余产业的关联程度很弱,从而可能出现“自身发展仅带动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的现象。

其次,浙江省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虽然相对较强,但存在减弱趋向。纺织服装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拉动和推动作用总体上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变化、技术进步等各方面的原因,纺织服装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正在逐步减弱。

最后,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虽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其促进全社会就业的作用不大并有减弱趋势。纺织服装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但由于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部分劳动者不愿从事纺织服装行业,从而其促进就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得以体现反而有所减弱。

3.2 建议

虽然纺织服装业不宜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但其目前仍然是浙江省的一大支柱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仍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激发新一轮的增长,同样意义重大。基于前文的分析结果,针对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企业要积极参与产品的设计研发,加强品牌与营销网络的建设,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浙江省纺织服装业较低的附加价值率,阻碍了企业规模的壮大,遏制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获得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企业必须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向价值链高端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环节延伸。

第二,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要注重扩大国内市场。浙江省纺织服装业属于出口依赖型产业,出口占据了大部分的最终需求,但由于出口的不确定性,过度依赖出口的纺织服装业存在巨大的风险。与此同时,我国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纺织服装仍存在着巨大需求,因此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充分挖掘国内潜在需求。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9-112.

[2]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3]陈碧君.产业转移带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浙江服装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7(8):105-106.

[4]朱卫江.构建浙江特色的新兴支柱产业[J].浙江经济,2009(17):12-13.

[5]傅允生.加快浙江新产业体系建设[J].浙江经济,2010(9):18-19.

[6]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50.

[7]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刘起运,陈璋,苏汝劼.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CAPP系统下一篇:职业发展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