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2024-05-20

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精选8篇)

篇1: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功能染料及其在纺织染整上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余静

新疆大学纺织系,新疆 乌鲁木齐830008

关键词:功能性染料 纺织染整 应用

前言

功能性染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性或特殊专业性的染料,这种特殊的功能通常都与近代高、新技术领域关联的光、电、热、化学、生化等性质相关。这类染料吸收很少的能量,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功能,因此用量少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功能性染料已被一些国家广泛地应用于液晶显示、热敏压敏记录、光盘记录、光化学催化、光化学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日本各大染料公司都把功能性染料的生产作为各自发展的重点。而国产功能性染料除了照相、静电复印、拷贝等品种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几乎为空白,或者尚处于试制阶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功能性染料在染整中的应用才初见端倪,其研究、制造、应用、管理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应该说,功能性染料是一个值得染料工作者和染整工作者努力开拓的新领域。

1功能染料的分类与开发途径

1.1功能性染料的分类

功能性染料正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有关它的分类还不统一,按照功能可将其分类如下。

变色异构染料:光变色、热变色、电变色、湿变色、感压(压敏)变色染料

能量转化染料:发光、太阳能转化、激光、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用染料等 功能染料 信息及显示纪录用染料:液晶、滤色片、光信息记录用、电子复印、喷墨打印(印花)用染料等

生化及医用染料:生物着色用、医用染料等

化学反应用染料:催化用、链中止用染料等

1.2功能染料的开发途径

功能染料主要有两种开发途径:一是筛选原有染料,利用传统的染料和颜料的某些潜在性能。二是改变传统染料的发色体系,使其具有新的功能。

2功能染料在纺织染整中的应用

目前,光变色染料、荧光染料、红外线吸收和伪装染料、热变色染料、湿敏(热敏)涂料,电致变色染料、特殊有色聚合物、金属离子、溶剂变色染料、远红外保温涂料等功能染料已经在纺织染整中进入实用阶段或已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2.1光变色染料和颜料

具有“光致变色(即物质颜色随光照而变化)性”的化合物被称为“光变色染料(颜料)。”

光变色染料现在直接用于纺织品的还不多,主要原因是这些染料的耐光牢度不够理想,价格较贵,对纤维的亲和力不高,很难通过常规的染色和印花工艺加工。但笔者预测,随着纺织染整加工技术和光变色染料的发展,光变色纺织品一定会逐步成熟起来。

2.2荧光染料和颜料

荧光染料的定义还不统一,一般将能在可见光范围强烈吸收和辐射出荧光的染料称为荧光染料。荧光颜料实质上是颗粒很细的荧光染料的树脂固体溶液。

罗丹明及其衍生物是纺织品最早应用的荧光染料,可以染丝绸、涤纶、锦纶等天然或合成纤维,使它们获得引人注目的色彩和效果,荧光黄网球就是用荧光黄染料染网球表层纤维材料制成的。

荧光颜料在纺织品上主要用于印花或涂层加工,用于需要艳丽色彩的服装或纺织产品,例如旅途用品、运动服装和儿童服装。目前,这类颜料已日益被人们所青睐。

2.3红外线吸收染料和红外线伪装染料

红外线吸收染料是指对红外线有较强吸收的染料,和通常染料一样,这些染料也有特定的Л-电子共轨体系,所不同的,它们的第一激发能量比较低,吸收的不是可见光而是波长更长的红外线。红外线伪装染料(或颜料)指的是红外线吸收特性和自然环境相似的一些具有特定颜色的染料,与普通染料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红外线吸收特性和自然界环境相似,可以伪装所染物体,使物体不易被红外线观察所发现。近年来,近红外吸收染料和纺织染整的关系密切的是被用于太阳能转换和贮存。用这种染料(或颜料)加工制成的塑料薄膜或纺织服装,在工业、农业和服装上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红外线伪装染料(或颜料)主要用于军事装备和作战人员的伪装。由于红外线伪装研究属于各国的高度机密,很少发表有关的技术,从有关专利的文献中得到的信息表明,少数经筛选过的还原染料不但有很好的吸收红外线的性能,且各项色牢度也可达到军事用纺织品的要求。

2.4热变色染料和颜料

具有“热敏变色性”的染料(颜料)被称为热变色染料(颜料)。较早用于纺织品变色印花的染料就是一些热敏记录用的染料,近年来热变色染料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

2.5湿敏、热敏涂料

湿敏、热敏涂料是由钴盐制成的无机涂料。这两种涂料可按通常涂料印花工艺使用,但总的说来,这类变色涂料的变色灵敏度和颜色深度较低,水洗牢度不够好,且对酸、碱较敏感,有待于的进一步研究。

2.6电致变色染料

当染料的瞬间偶极矩方向被电场改变时,其颜色也随电场改变的一类染料被称作电致变色染料,或称电敏染料。如果用纺织材料为基材,将这种电控变色的功能染料制成所需的产品,例如大型彩色显示器、遮光材料等,将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值得研究。

2.7有色聚合物

有色聚合物是指本身具有发色体系的分子聚合物。事实上,有色聚合物可用于塑料或纤维的原液中着色。同理,涂层、涂料印花和染色发泡印花应该可以使用该种有色体。聚合物色素兼具颜料着色和溶剂可溶性染料着色的优点,它甚至可以和被着色的高分子物发生反应,通过共价键结合为一体,因而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2.8金属离子、溶剂变色染料

金属离子变色染料是指可以和金属离子螯合引起颜色变化的一类染料。溶剂变色染料是指颜色可随溶剂的极性不同而变化的一类染料。金属离子变色染料因其变色特性而使获得多色的染色或印花产品成为可能,在纺织和服装工业中具备一定应用前景;溶剂变色染料可用于织物、服装的着色,使这些纺织品遇水或其他溶剂产生变色效应,开发前景乐观。

2.9远红外保温涂料

使用具有很强的发射红外线的特性的无机陶瓷粉末以及一些镁铝硅酸盐加工而成的涂料,被人们称做远红外保温涂料。远红外保温涂料主要用于加工阳光蓄热保温织物。此外,通过涂料印花或涂层加工,它还可赋予织物放射红外线的功能,使织物具备良好的隔热性或保温性。3 其他领域用功能染料在染整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3.1电子照相用功能染料

电子照相又称光电成像,包括光电复印和激光打印,它们都涉及到光与电能的相互作用,都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染料。这种照相技术在纺织染整加工中有很好的前景。

3.2 静电、离子和磁性成像印制用功能染料

静电、离子、磁性成像印制方法是三种非接触印制技术,虽然不如电子照相、喷墨印制以及热印制技术流行,但它们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静电成像可用于染整工业,只要纺织品表面是绝缘的,同时采用对纤维有亲和力、能够由特定功能性染料制备的静电显色色调剂进行印花,并通过热处理将染料固着在纺织品上。

离子沉积印制技术可印原色或全色的图像,在纺织品印花中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关键在研制出适用于纺织品的色调剂,即需要开发或筛选出适合的功能染料。

磁性成像印制的优点是可以连续重复的转印,印制速度很高,不足之处在于分辨率不高和转鼓容易腐蚀,因此对印制一些简单大型的图像是适合的,而且不象普通转移印花转移纸印后有污染、难处理的问题,纺织品转印后不必清洗,工艺简单;不过色调剂的价格以及其中的磁性材料对颜色和纺织品性能影响的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3.3喷墨打印用功能染料

喷墨打印采用喷嘴喷出墨水(或彩色液)在纸上形成文字或图像,一些新型的功能性染料可满足其要求。随着喷墨打印技术的推广,纺织品也逐渐采用此原理进行印花,即喷墨印花,近些年发展很快。

3.4热扩散转移和热蜡转移用功能染料

染料热扩散技术(简称D2T2)成像的基本原理与纺织品的转移印花十分相似,因此也是生产彩色印花织物最有希望的技术。但特别适用于纺织品热扩散转移印花的功能染料还未见专门报道,现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热蜡转移技术直接用于纺织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种转移方式非常简单,如果找到一种对纺织品粘着力强的成膜物质,例如某些低熔点的粘合剂代替蜡质作为颜料分散体和转印介质,即通常所述的颜料转移技术,还是很有应用前途的。

3.5生化和医药用功能染料

功能染料在生物和化学上的应用已有很久的历史。主要用于细胞着色、杀菌、酶纯化分析等方面。染料的抗菌防腐特性对加工卫生功能的纺织品具有较重要的意义,用这类染料染色的纺织品,不仅能达到一定颜色的要求,还具有抗菌防腐的功能。所以由一些功能染料染成的纺织品具有医疗保健的功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3.6激光辐射用功能染料

激光目前主要用在通讯、医疗、光谱学、光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同位素分离、微量分析、军事工业中,它在纺织染整中的加工应用也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例如激光雕刻,纤维激光改性,以及激光辐射用功能染料印花等。

4结束语

功能染料的种类和功能随着各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扩大中。本文介绍的仅是一些已经或正在被开发应用的染料,除了这些以外,实际上许多具有导电、磁性、催化等性质的有机化合染料,都属功能染料范畴。

笔者认为,功能性染料的应用,必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而且多与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紧密相连。染整工业是传统应用染料的最重要的部门,过去主要利用染料的光与色的特性。今后,虽然仍然离不开光与色的领域,但是在开发新产品,特别是产业用的纤维制品过程中,将会注重染料多方面的性能。因此,功能染料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将是非常有潜力的。

参考文献

〔1〕 Duff J M, Hor A M, Loutfy R O, et al.Squaraine Chemistry of functional dyes.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emistry of Functional Dyes,Japan, 1992, 2:564-571.〔2〕 张大全,苏建华,田禾,陈孔常.光致变色染料在光信息材料中的应用.染料工业〔J〕.1997,34(5): 18.〔3〕 松冈贤.色素の化学と应用.大日本图书〔M〕.1994.〔4〕 田禾.光、电功能性有机染料.上海染料〔J〕.1998,26(3): 1-6.Non-Impact Printing Technologies, Japan, 1992.284.〔5〕 Law K Y, Tarnawskyj T W, Popovic Z D.Azo pigments and their intermediates, a study of the structure-sensitivity relationship of photogenerating bisazo pigment in

bilayer xerographic devices.J Imaging Sci Technol, 1994,38:118.〔6〕 谢兰景.日本几种功能性染料的应用和工业化情况.化工物资〔J〕.1992,(2): 34-37.作者简介余静,女,汉族,24岁,新疆大学纺织系在读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名称:纺织工程。研究方向:纺织品印染工艺控制。联系电话:0991-4556976,0991-8108106。E-mail:jingyu198049@163.com

篇2: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纺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高产菌株选育与固态发酵及其应用

以实验室保藏菌株黑曲酶T-68经紫外诱变后,初筛,复筛,获得一株黑曲酶TM265具有同时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能力,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麸皮6 g;稻草粉3 g,橘皮粉1 g,水11 g,于30℃条件下培养4 d,纤维素酶活力达到3 672 u/g(干基),果胶酶活力达到2 878 u/g(干基),适合用作纺织酶制剂.

作 者:王龙英 费笛波 皮雄娥 WANG Long-ying FEI Di-bo PI Xiong-e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刊 名:浙江农业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年,卷(期):18(4)分类号:Q814 Q815关键词:黑曲酶 诱变育种 固体发酵 纤维素酶 果胶酶

篇3: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关键词:光纤,激光雕刻机,激光标刻,激光打标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在激光加工领域的交叉渗透, 而且由于其具有加工对象广、变形小、精度高、雕刻速度快、操作方便、节省能源、公害小、远距离加工、自动化加工等显著优点, 对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加工过程自动化、消除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因而, 在当今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机构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加工。激光雕刻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激光雕刻的应用

激光雕刻用于在私人物品和名签的表面上打标, 制作商品的标识牌或商标, 在建筑物上雕刻各种结构符号, 刻写奖杯和奖牌, 激光刻花, 精密仪器加工, 在竹板或木头上雕刻各类文字、图形等。特别是在材质较软的物体上雕刻其优势更加显著, 如纺织品的加工。

在纺织服装面料中其中有70%可利用激光来制作各种数码图案。传统的纺织面料制作工艺需要后期的磨花、烫花、压花等加工处理, 而激光刻花在此方面具有制作方便、快捷、切口平滑无飞边、无变形、图案变换灵活、图像清晰、立体感强、能够充分表现各种面料的本色质感, 无需刀模等优势。如果结合镂空工艺更是画龙点睛, 相得益彰, 此外还可在牛仔布料上制作出不会退色的影像图案。

2 传统反射镜式激光雕刻机

传统反射镜式系统存在的不足: (1) 调节困难——该系统中携带镜片移动的部件必须有较高的运动精度, 否则运动过程易出现倾斜和偏移。 (2) 雕刻范围小——当激光头移动范围较大时, 导光系统的光程可能很大, 容易使激光光束发散, 不利于高精度雕刻。 (3) 光斑质量不高——如果反射镜与透镜不及时保养, 雕刻产生的烟尘积累就会腐蚀镜片表面的镀膜, 镀膜破损的镜片不能充分反射、透射激光, 反而会吸收激光产生的热量, 影响雕刻效果。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 我们利用传能光纤对现有光路进行改进, 设计了传能光纤激光雕刻机。

3 传能光纤激光雕刻机

如图1所示。

由于采用光纤及配套密封的聚焦透镜设计光路, 光在密闭系统中传输, 能防止外面因素 (粉尘等) 污染聚焦头及反射镜, 而且由于光纤中传输的激光模式非常好, 聚焦后的光斑非常理想, 具有半径小, 圆度高, 能量稳定等的特点。

它节省了反射镜的数量, 从而避免了多个反射镜的偏转及振动引起的光束偏差, 使得激光光斑在雕刻的任何位置大小一致, 适合于大范围雕刻加工, 而且这种用传能光纤传输CO2激光能量的光路系统结构简单, 调整方便可行。所以传能光纤激光雕刻机优势显著

如图2所示。

4 传能光纤激光雕刻机在电脑绣花机上的应用

基于以上原因, 考虑能否把激光切割和电脑绣花结合起来进行加工, 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利用已有的激光雕刻平台对电脑绣花机进行改进, 添加传能光纤激光雕刻器, 为其增加激光切割的功能, 切割完成后, 无须移动布片即可完成绣花的功能。从而实现了绣花和布料切割在同一台机器上完成, 节省时间, 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方案就是利用传能光纤激光雕刻系统和传统电脑绣花机进行融合。

普通的电脑绣花机的机头有多根针, 用于穿多种颜色的线。用光纤激光雕刻头代替其中的一根绣花针, 其功能也从绣花变成切割、烫花。在激光功率大的情况下, 完成切割、打孔功能;在激光功率小和纺织品材质较厚 (比如牛仔布) 的情况下, 就可在纺织品上雕刻不同图案, 实现烫花的功能。采用第一根针控制激光切割的轨迹, 原来设计绣成何种图案, 变成切割为何种图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控制激光轨迹的那根针和激光头有一固定距离, 所以在设计DST文件的时候, 要把激光轨迹做一个偏移量。偏移位置取决于控制针和激光头的相对位移。

5 结语

改进后的电脑绣花机集绣花、切割、打孔、雕刻于一体, 功能更加强大, 效率更高, 精度更高, 耗时明显缩短, 为企业降低了劳动成本。市场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葛强, 郑鸿章.光纤激光器的应用[J].激光技术与应用, 2003, 10, 14-16.

篇4: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下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纺织与服装细分产品更具差异化、企业规模微型化、生产技术柔性化以及贸易政策自由化等方面。在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研究美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的统计,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纺织服装产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进口纺织服装产品并没有对本国纺织服装企业产生严重的冲击,进口产品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控制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外包企业与美国本土的纺织服装企业之间的共生性已经远远大于竞争性,美国国内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大部分已经退出了产品生产环节,转型成为贸易商和品牌制造商,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负责产品的生产与制造,而是聚焦于协调和管理产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通过生产外包以及密布全球的分销网络形成了与发展中国家供应商之间绵密的协同合作关系。纵观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总体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

根据BEA的统计数据,美国2008年国内纺织品总产值为578亿美元,比2000年的851亿美元下降了32.1%,服装国内总产值下降的幅度更大,由2000年673亿美元下降至2008年的342亿美元,降幅高达49.2%。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也进一步降低,由2000年0.83%下降至2008年0.35%。从就业情况来看,2009年美国登记在册的纺织和服装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万人和17万人,分别比2000年的行业从业人数下降了66.9%和65%,在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口中,仅有1.03%和1.04%比重分别来自纺织和服装产业。

从贸易收支来看,美国对国外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纺织品进口渗透率(纺织品进口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从2000年的20.2%上升至2008年的29.1%,而同期服装进口渗透率则从51.1%上升至76.5%。数据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和服装产业对GDP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纺织服装产品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行业萎缩趋势较为明显。

(二)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来源地更加集中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孟加拉以及越南等低工资成本的发展中大国成为对美国出口的最大赢家,尤其以中国最为瞩目。2000-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14.9%和13.6%,2009年中国占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35.4%和39.1%,超过了印度、欧盟27国、巴基斯坦以及墨西哥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规模的总和;另一方面,加拿大、墨西哥、CAFTA、EU-12、泰国等传统主要进口来源市场由于受到多边纤维协定(MFA)终止的影响,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呈现大幅萎缩的趋势。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贸易条件明显改善

按照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分类,2000-2009年期间,美国纤维、纱线(3131)以及纺织纤维(3132)两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下降了38.6%和29%,而织物整理制品(3133)、针织服装(3151)和纺织纤维(3132)、服装附件(3152)以及羊毛服装(3152)四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增长了41.4%、59.5%、4.3%和22.5%。在进口金额下降的两类产品中,纤维、纱线(3131)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数量减少引起的,而纺织纤维(3132)主要源于进口价格的大幅下降。在进口保持增长的四类产品中,只有织物整理制品(3133)价格大幅上涨,其他三类产品均是由于价格下降引起的数量增长产生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占美国进口金额最高的纺织纤维(3132)和服装附件(3152)两类产品的进口价格指数2009年仅为45.4和89.1,而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表明尽管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对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但主要都是一些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弹性较高的终端消费品,而垄断性强、价格弹性弱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进口需求很少。如果不考虑出口价格因素的影响,仅从进口价格变动趋势来看,美国纺织品服装的总体贸易条件在不断改善。

(四) 美国纺织与服装产品差异化特征更加突出

首先,从资本化特征来看,美国纺织相对于服装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更高。美国纺织业的资本-劳动比率指数从2002年的100%上升至2007年的119%,而同期服装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为95%。美国纺织企业资本化比重提高的事实还可以从资本设备更新投资的增长得到印证。2004年-2008年,企业对纺织设备更新的投资额占到纺织品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2.92%增长到2008年的4.54%,四年翻了一番。而该期间,服装企业无论是在设备更新还是企业生产规模上都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其次,从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来看,美国纺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远远高于服装企业。以人均产出为例,2009年美国纺织企业的人均产出为110890美元,超出服装企业人均产出水平的56.3%。这表明纺织业的生产率在提升,而服装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却在不断下降。

(五) 美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微型化特征更为明显

从企业的规模分布来看,2008年纺织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35.4%、15.9%、13.0%、20.3%和15.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服装产业方面,企业微型化的特征更加突出。2008年服装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43.7%、19.3%、15.9%、16.5%和4.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9.7个百分点。数据分析发现,美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都是4人以下的微型企业,这与他们采用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是密不可分的。endprint

二、“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

(一)通过增强价值链的 治理能力来获取更多的产业利润

依据Humphrey and Schmitz(2004)所提出的有关全球价值链的四种分类(市场导向型、均衡网络型、俘获网络型以及层级型),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属于典型的“俘获型”价值链。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零售商以及品牌经销商作为价值链的主导者,控制着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产品交货、库存以及价格等关键的“价值链”结点,并通过全球生产网络主导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制造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和利益分配。

一方面,他们加强对资本、技术以及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企业的买方垄断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捕获市场信息的能力,借助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消费终端和制造商之间构筑“护城河”,确保垄断利润最大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退出传统的产品制造领域,转而聚焦具有高附加值的非生产环节,通过强化设计、工艺、环境标准,增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并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 产品生产和销售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

纺织服装作为最具时尚性的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开始了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价值链的空间分离,将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价值链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将配置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结点”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快速响应,而且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例,棉花和氨纶的生产在美国、纺纱在印度、缝制在孟加拉、缝纫制衣机械来自德国、品牌设计在意大利、拉链来自日本、零售商是法国、贸易商在中国香港,而市场则遍布全球。事实上,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一种主导的生产模式,他们开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柔性制造系统(FMS),通过电脑、数控机械、机器人、自动化仓库等先进工具实现自动化的加工、制造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动化系统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以实现网上“按需定制”。美国企业积极借助于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向数字化时代转型。

(三) 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纺织原料出口的对外扩张

为了配合美国纺织服装企业整合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美国政府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对进口美国纤维、纱、线等原材料的外国产品给予特别优惠的进口关税,以推动美国上游纺织品的对外出口。美国自1985年以来先后与其他国家签订了11个涉及纺织服装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另外美国还通过签订《非洲增长与机会协定》、《加勒比海贸易伙伴协定》、《安第斯贸易促进和禁毒法案》以及《海底纺织品服装贸易优惠协定》等特殊的贸易安排推动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对上述地区的出口。

在一系列自由贸易机制的推动下,美国主要纺织原料的出口依存度呈直线上升趋势。美国旨在推动纺织服装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美国织物整理制品(NAICS3133)的出口依存度高达65.9%,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的国家成为美国纺织原料的主要进口国。例如,墨西哥、加拿大、尼加拉瓜、塞尔瓦托、多美尼加、洪都拉斯等国对美国纺织品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81.7%、63.1%、92.4%、82.8%、74.8%和94%。美国通过签订有关纺织品服装领域的自由贸易协议,有力地推动了上游纺织原料制品的对外扩张。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注重企业“价值链”整合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然处于“底端”,缺乏对产品标准以及市场价格的主导能力,全然沦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跨国公司的廉价代工者,整合价值链体系,提升“价值链”治理能力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大量研究表明,顺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构筑的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升级面临价值链上游企业的残酷“遏制”和“围堵”,因而构建依托本土市场为中心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将是提升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可行路径。而在这一产业升级过程中,依托本土市场所提供的需求空间积极培育和发展高级产品要素将是构建“国内价值链”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

第二,对纺织和服装产业采取不同的结构调整政策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纺织业相对于服装产业具有更加密集的资本和技术特征和更顽强的生命周期。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要素的替代弹性更大,一旦因工资上涨导致成本压力时,企业可以通过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等手段降低对劳动投入的依赖,从而有效弥补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服装产业所固有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很难通过强化资本投入进行替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即使在工资成本大幅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部分纺织原料产品(NAICS3133)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服装领域基本退出了生产制造环节这一事实即是印证。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面临成本压力的纺织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设备更新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而服装企业应该适时考虑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从而蜕变为服装贸易和品牌经销商,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第三,采取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

根据美国佛罗德-沙利文咨询公司的调查,过去10年中,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平均批量生产已经下降了1/3。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定制化时代的到来,积极采用柔性制造系统,通过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实现由生产者驱动向消费者驱动的市场需求模式的转变。

第四,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促进纺织上游产品的对外出口

篇5: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laocubujiafang.com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从全球纺织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在传统纺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都将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作为优化纺织工业结构、保持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用纺织品在国际上又称为技术纺织品,其产业特点是“三高一广”: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劳动生产率高、产业渗透面广。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得益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纤维材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融合了医学、能源、环保等跨学科、跨领域技术,已经开发出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新产品。特别是当传统纺织服装生产面临资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制约,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激烈竞争,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已是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纺织工业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重要举措之一,产业用纺织品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产业集中度、产品档次、创新能力、专用原材料开发、制备技术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许多高性能、高品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行业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更难以应对国际竞争。

随着世界纺织强国不断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还是科研院所,都对产业用纺织品的未来寄予厚望,政府部门也第一次主导制定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配套相应的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应该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

有的好机遇。作为负有引导责任和行业服务责任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多层面起到了上传下达、沟通与规范的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深感其发展的艰难与困惑。

一是难于品牌缺失。作为终端产品的中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必须满足最终产品的结构特征、性能需求和成本制约,企业经营往往受制于配套产品的市场行为。特别是受到行业壁垒、技术壁垒、市场准入壁垒等现实问题的影响,许多产品其自身难以形成独立的品牌,难以打开国内外市场,只能为终端品牌代工,致使大多数企业目前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这与技术纺织品的高附加值特征相悖。

二是困于“渠道霸权”。没有品牌,缺少影响力,又不是最终产品,也就没有渠道话语权,甚至进入不了市场。因为产业用纺织品处在产业链的中端,所以被下游应用领域强势控制着渠道,这就造成即使我们的高端医疗用纺织品获得国际认可,也可能因多种原因难以进入国内市场。

三是惑于标准缺失。伴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标准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而标准的缺失又非本行业自身所能解决,下游产业和配套企业常以行业壁垒和用户标准否决或忽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应用。此外,由于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广泛,同类产品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技术要求,国内缺乏标准设计的统一性,企业产品开发难成体系。而要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标准的系统性和适用性实为不易之事。

产业用纺织品不仅仅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和分支,还应成为大力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就目前而言,社会对它的认知度并不高,其中有行业自身的原因和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一宏观层面上的考量,更有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推动力度不足、认识不够深刻的因素。与服装、家纺等行业不同,产业用纺织品是介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彻头彻尾的“2.5产业”。

篇6: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上半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情况

一、非织造布行业的运行情况今年以来,非织造布行业发展平稳,生产、销售有所增长,投资增幅不大,受原料价格波动及电力供应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降。⒈生产稳步增长,新增项目减缓。××年中国非织造布工业呈高速发展的态势,各类非织造布生产能力急剧增加,产量迅速提高。全年各类非织造布的总

产量达到万吨,比××年的万吨增长。在国际上只有北美和欧洲二个地区产量超过万吨。以单个国家来说,我国的非织造布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二位。但从经济效益看××年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由于石油涨价,带来化纤原料价格飚升,非织造布成本迅速提高,但非织造布的价格却不能按比例提升,另由于一些产品生产能力扩张过快,造成企业间恶性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致使一些企业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年上半年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产品质量也将进一步提高,盲目地上新生产线的趋势将会得到有效控制,过热的发展不会是永远的趋势。但仍会增加少部分新线,包括××年已签约且付款的项目,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项目。一些经营较好、有稳定市场或自身具备后加工能力的单位,还会再增加少量生产线。企业将从大上生产线转向精耕细作开拓市场,转向质量效益型、多功能型和集约型。⒉受原料、能源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利润下降。××年我国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仍然是一个粗放型的大发展,生产线数量增加不少,但从总体来看,在产品品种、质量和技术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发展,绝大多数产品还是重复过去的大宗产品,品种单一,不少企业的短期行为仍十分突出。新上生产线的企业大部分处于半开半停状态,有的生产线甚至已经停产,仅有少部分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年上半年形势有所好转,一些老厂由于销售渠道多,质量稳定,开工率在,一些新上企业由于产品单一,质量不稳定,开工率在左右,有的甚至停产。虽然生产有了一定的增长,但企业盈利水平却有所下降,利润率下降。主要原因有:()原料价格波动大,产品价格波动跟不上。××年一季度原料价格一路攀升,进入月份继续大幅上涨,月下旬逐渐回落。月中旬开始全面下跌。聚丙烯原料,月中旬大幅上涨至元吨,月下旬逐渐回落,月中旬开始全面下跌,月下旬价格为元吨;受聚酯市场价格下跌的影响,五月份涤纶短纤维价格下调,由月上旬元吨,至月下旬下调到元吨,下跌元吨左右,下跌幅度约。进入月份涤纶短纤市场价格止跌趋稳,月下旬稳中渐涨,其价格稳定在元吨左右。从后市分析涤纶短纤市场价格变化不会太大;近期粘胶短纤市场价格略有下调,其价格由月上旬的元吨,下调至月中旬的元吨。从后市行情分析粘胶短纤还有下调空间,而产品价格的变动不可能如此频繁,因此企业虽然生产量增加了,但利润率却不高。()电力供应紧张,企业生产受到影响。江、浙、粤一带能源供应紧张,造成该地区经常停电、限电,企业只能开开停停或者关掉部分设备,有些企业为维持生产采用自行发电,大大增加了成本。()国产设备坏车多,影响企业生产。国产设备的逐渐成熟和价格便宜,为不少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和个人创造了投资非织造布行业的条件。例如,在××年新增的条纺粘生产线中,有约多条生产线是幅宽为的小生产线,这种类型的生产线一般价位都在约多万元。但是由于国产设备运转不稳定,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等问题,也为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麻烦。由于设备坏车多,有的生产企业甚至不敢与客户确定交货期。()汇率对部分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影响不大。汇率对出口有一些影响,每吨提价美元左右,尤其是非织造布制品加工企业,大部分产品是外销,利润原本就很低,受影响较大。但是企业使用进口原料的要好一些。另外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降低,使得进口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产品的竞争压力增大。

二、产业用纺织品的运行情况××年上半年产业用纺织品的运行情况平稳,原料价格上涨,电力供应不足,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利润率减少,销售情况受影响不大。由于产业用纺织品的出口量不大,只有左右,不受贸易争端的影响。企业开工率在。过滤材料、土工布、篷帆布、建筑用纺织品的需求比较大。如土工合成材料,随着西部大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等工程的逐渐增多,土工合成材料的用量也逐渐加大,很多企业抓住了这个市场,如绍兴利达生产情况很好,最近在河南再建厂房,扩大生产;如涂层织物,象灯箱广告布,篷盖布企业生产情况也很好,开工率达到,国外订单应接不暇。我国使用高性能纤维数量逐年增加,总量超过吨。高性能纤维能大大提高产品的性能。由于价格高,使得产品的扩大应用受到限制,有必要研制国产的高性能纤维,可降低成本,扩大应用。

篇7: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全面的论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出了目标和任务。这对协会的工作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行业要发展,特别是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注重科技创新,不搞低水平的能力扩展。对照我们的行业,在这方面当前确有一些不好的苗头。在产业用纺织品的利润率高于纺织行业平均利润率的情况下,纷纷把着眼点投向产业用纺织品,使得一些产品能力增长太快,利润急剧下滑。如:纺粘法非织造布、灯箱广告布等情况就是这样。协会是个行业组织,植根于企业,联系着政府、企业和市场。因此,在行业发展上,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行为,发挥作用,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地发展。要通过人的作用管理企业,通过人的作用推进行业技术进步,通过人的作用使行业能持续快速发展。因此要求人才的素质要高,要加强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了解国家的产业政策;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技术发展状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市场规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加创新的知识基础。

通过学习更加增进了服务意识,使协会更加贴近企业。在学习中,注意听取会员、企业、相关协会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根据行业发展较快的现状,多次走访了解企业的要求和意见、建议,分析运行状况及今后工作重点。2005年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增速超过20%,但是市场拓展相对较缓,新增能力低水平重复的较多,再加上原料涨价,能源紧张,使得行业内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为了使企业加速走出困境,协会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协会内部刊物介绍新产品、新技术,引导企业走新产品开发,自主创新的道路。6月下旬协会召开理事会,主题是如何开拓创新和开辟两个市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纺织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面对将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只有10%左右。由于国际市场规则复杂,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经验不足,请协会专家作专题报告,讲解形势和有关规则。

2006年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经过了上半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我们更加牢固树立服务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为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行业服务,为纺织工业服务。现将我们在2006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围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工作开展活动

1.1根据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的形势,进行行业运行分析

2006年是我国纺织工业又一个高峰年,生产与出口都创下新的记录。纤维消耗量2600万吨,化纤产量1600万吨,出口1160亿美元。产业用纺织品也有新的发展,预计纤维消耗量达到370万吨,非织造布120万吨,出口也有增加。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能力增长快但品种单

一、原料价格波动影响、进出口影响等。通过分析提出行业的发展建议。

1.2 科技发展与规划

落实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发展规划设想。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很大进展,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品种增多,功能增强。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如膜结构材料、人造器官、高性能纤维等,差距比较明显。经过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行业在今后五年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

1.3 推荐科技型企业和相关人物

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创新,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安排,评选科技型企业。经我协会推荐:大连华阳、四川海蓉、山东同大等被评为协会科技型企业。

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日益突出创新主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出十大创新人物,我协会推荐山东同大的王乐智总经理作为候选人。经过几轮投票,王乐智获得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创新人物的殊荣。

1.4 2006年协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

2006年中国纺织协会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工作中,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积极组织申报。经过评审有9项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2项。

1.5 开展咨询工作

在这一年里,协会为国内外的企业和组织进行咨询,如参加大连市服装纺织行业“十一五”规划咨询项目、国外公司咨询等,有针对性的提出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工业的问题和建议。组织召开专业学术会议

2.1 学术交流会

2.2 水刺非织造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3 针刺非织造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4 纺粘非织造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5 衬布专业技术交流会

2.6超细纤维人造革高新技术研讨会的准备工作,会议将于2007年3月在北京召开

这些会议上,大家交流了新产品开发、生产、市场推广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原料价格、供应、产品销售、产品质量、压价竞争等问题反应强烈,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对提高质量、公平竞争等取得共识。扩大交流和市场开发

3.1 推动产品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为了扩大应用领域的推广,携带产品到农业推广基地试验。虽然结果不理想,但是得到了一些对农用材料的认识也使我们受益非浅。我们还要继续进行这项工作,推动产业用纺织品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3.2 开发国外市场

为了扩大国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瑞士的非织造布展览会和法兰克福的产业用纺织品展览会。企业反应有收获,扩大了影响,建立了联系,找到了客户。

3.3 与相关协会交流合作

加大与美国、欧洲、澳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协会的联系和交流,以及与国内汽车、农业、建筑、塑料等协会的合作交流。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交办的工作

根据学会的安排,进行桑麻基金奖和陈维稷优秀论文的推荐和评选工作。

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是当前发展较快和技术要求较高的一个行业,企业、学校和科研部门在科研、生产、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并在各种场合发表了论文,其中有很多论文内容丰富,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成绩突出。在学会的安排下进行推荐和组织专家进行初评,取得很好的效果。军工配套工作

军工配套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现代化。多年来纺织行业在配套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挥着技术纺织品的优势,不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还是在武器装备的研究生产中,纺织行业的配套队伍始终是一支生力军,成绩卓著。2006年在军工配套工作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5.1 协调配套工作中的问题

5.2 反映军工配套中的问题

5.3 解决原料问题标准工作

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尤其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中,标准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要求,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6.1 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6.2 出口单耗标准的审定

6.3 国家军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007年工作要点:

7.1 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加快行业健康发展

7.2 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资源充分利用和降低能耗、开发绿色生产方面开展工作,加大创新力度

7.3 继续在新技术、新产品方面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活动

7.4 标准工作

7.5 争创名牌工作,大家共同努力,争取在优势项目上有个突破

7.6 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

7.7 协会换届工作几点看法

8.1 布局问题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发展很快,又相对比较集中。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河北、上海等几个省市占了70%多,中原地区占了20%多,西部地区则很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内陆地区的发展投入更多的关注。我们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走出了这一步,在内蒙、新疆、甘肃等省投入建设。

8.2 价格与质量问题

当前一些生产厂家和设备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祭出了压价的法宝。有些复合产品的价格甚至比单一原料的产品还要便宜。这些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鼓励公平竞争,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价格上的竞争,就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损耗、降低成本来取得价格上的优势。只有这样,才是正常的竞争,才能充分体现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也能充分体现实践科技发展观。我们提倡这样的竞争,相反,采用以次充好,原料配比不符等办法来压价竞争这是不对的,我们坚决反对。

8.3 人才问题

有一种说法是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是有道理的。我国当前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当前不仅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也缺乏专业的技师和技工。我想,协会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培养专业人才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抓出成效。

8.4 抓住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我了解到汽车工业到2010年将发展到年产汽车870万辆(有说890万辆和1000万辆的),其中小汽车500万辆。铁路在“十一五”期间还将修建客运专线9800km,其中时速200km以上的为5457km,总投资12500亿元。垃圾填埋场、水利等都有较大发展。这些建设都给我们创造了机会,我想大家决不会错失良机。

8.5 科学发展观问题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发展观是大家都熟记在心的,如何能使这一观念真正发挥实效,确要动一番脑筋。我们的产品都是技术纺织品,都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单一工艺恐难以实现,要走复合工艺、多种材质的路线。同时降低能耗也是一个大问题。我国的能耗较大,单位GDp的能耗为美国的2.5倍,德国的6倍,日本的9

篇8: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应用

《产业用纺织品》由东华大学和全国产业用纺织品科技情报站主办, 已入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等。

《产业用纺织品》主要刊登国内外各种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综述;科研、生产技术报告;国内外有关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报道;有关专利、标准和测试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动态、市场信息和新闻简讯。《产业用纺织品》努力成为纺织、冶金、化工、电子、医疗卫生、农林、水利、建材及国防工业各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之间信息联络的纽带, 促进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的发展。

欢迎读者踊跃订阅, 订单函索即寄。

《产业用纺织品》承接相关广告, 并热情为客户宣传, 欢迎有意者来电来函或发E-mail联系。

出版单位:东华大学情报研究所

地址:上海延安西路1882号教学大楼15层

邮政编码:200051

电话: (021) 62752920 (021) 62373227

传真: (021) 62754501

上一篇:大学干部听课汇报下一篇:中老年人保健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