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语的跨文化现象

2024-05-14

委婉语的跨文化现象(精选八篇)

委婉语的跨文化现象 篇1

1 死亡委婉语的含义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地共存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社会现象。英语里委婉语“euphemism”来源于希腊语“eu”和“pheme”, 前者意思是“好听的”, 后者意思是“语言”, 合起来意思就是“说好听的语言或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说话”。汉语与“euphemism”相对应的是“委婉语”或“婉辞”, 是一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生活中那些让人尴尬、令人不快和令人恐惧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它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 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观念。使用委婉语可以使人们避免许多难看的局面, 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在每一种文化中人们都避讳提及此事但是又不可避免。为了避免提及“死”这个词, 人们创造了很多替代词。

2 死亡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家萨皮尔 (Edward Sapir) 认为, 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合, 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可以说, 语言和文化不可能脱离任何一方而单独存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作为语言形式的一种, 死亡委婉语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影响。在每一种文化中人们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 这些都会在文化中有所体现, 文化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委婉语。死亡委婉语是文化的载体, 是民族特征的体现。这就是为什么每一种文化都有死亡委婉语, 但文化内涵又各不相同。死亡委婉语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的交际背景下其用法也有所不同, 是文化的体现, 同时又承载着社会主流文化模式。即使是在同一文化、同一历史时期, 由于不同的社会因素、不同的文化观念, 对死亡委婉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

3 死亡委婉语体现出的英汉不同文化观念

Hartwell提到“事实上, 委婉语体现了文化观念”。当然, 死亡委婉语也不例外。

3.1 社会等级观念不同

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强调民主和自由, 提倡个人主义, 信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生来平等)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并不是由他的位置决定的, 而是由他取得的成就决定的。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No sooner said than done-so acts your man of worth.” (说到马上做到——这样才是高尚的人) 。当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经常问的问题是“你是做什么的?”人们通常回答自己目前正在参加什么活动, 而不像中国人通常会回答自己的工作职位或是头衔。如果一个人能把工作做好, 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行业的都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和赏识。在古代欧洲有一句名言, “Popes, kings, beggars 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 (教皇、国王、乞丐和小偷同样都要死去) 。因此, 在英语中, 死亡委婉语没有严格的社会身份地位之界限。

中国是一个等级社会, 在一个团体中的中国人很在意自己的地位, 并且根据自己的地位行事。同样的, 社会角色和地位也会体现在语言中。人们要根据自己的社会等级说话, 尤其是在古代中国。不同政治地位和不同社会阶层也会使用不同的死亡委婉语。《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 诸侯死曰薨, 大夫死曰卒, 士死曰不禄, 庶人曰死。”不同的死亡委婉语不仅适用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 不同年龄的人死去也会用不同的委婉语。人们把婴儿之死说成是“没成人”;把幼儿之死称为“夭折”、“夭亡”;把少年之死称为“凋谢”;把年轻有才的男子之死称为“地下修文”、“英年早逝”;年轻漂亮的女孩之死称为“香消玉陨”、“倩女离魂”、“葬玉埋香”等词。把老年人之死称为“寿终”。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中国古代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地位高低之分。中国人崇尚孝道和礼节, 至今也是如此。不同家庭成员死亡也用不同的委婉语, 父亲之死称为“失枯”, 母亲之死称为“失恃”, 妻子之死称为“失俪”。

3.2 宗教信仰不同

西方人信奉基督教, 这种宗教上的一元化对死亡委婉语的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很多死亡委婉语都来自圣经或是与圣经有关的传说和文学作品。基督教徒认为上帝是天堂和人间的创造者, 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 人死去也就应该“to return to dust” (归于尘土) ;上帝是万物之主, 所有人最终必定“be called to God” (被召到上帝身边) , 而且还要“to hand in one’s accounts” (上交自己的账本) , 等待上帝的“the last Judgement” (最后审判) 。在圣经中, 亚当和夏娃犯下“original sin” (原罪) , 人们认为死亡是“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 (偿还欠大自然的债务) 。英语中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说法, 如“to be with God”与上帝同在) , “to be in heaven” (去天堂) , “to be/to rest in Abraham’s arms” (安歇在亚伯拉罕的怀中) , “to be with angels” (与天使同在) , “to be taken to the paradise” (进入天国) 。有很多与宗教有关的死亡委婉语也被非基督教徒使用, 最常使用的有“go to heaven” (去天堂) , “go to Jesus”去见上帝) 等等。在文学作品中, 我们也能找到它们的踪迹。例如:Is it not suffi cient for your infernal selfi shness, that while you are at peace, I shall writhe in the torments of hell?

(当你得到安息的时候, 我却要在地狱的折磨里受煎熬, 这还不够使你那狠毒的自私心得到满足吗?) 《呼啸山庄》

中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 其中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最大。道教起源于心理学和哲学, 在公元前440年发展成为一种宗教。道教认为死亡就是暂时休息, 灵魂在死后会转世投胎。道教的最终目标就是超越死亡获得永生, 飞升成仙。道教的重点不是崇拜某一位神, 而是要与“道”和谐相处。道教认为降生不是开始, 死亡也不意味着结束, 认为天上有神仙存在。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瑶池”、“蓬莱”、“道山”。如果一个人得“道”之后, 就会生活在那里, 所以就有这样的死亡委婉语如“驾返瑶池”、“瑶池添座”、“忽返道山”。据说得道的高人在死去之后会乘鹤去天上, 因此死亡也被称作“跨鹤归西”、“鹤化”。人去天上之后, 就变成了神仙, 死亡也被称为“仙逝”、“仙游”、“仙去”、“上仙”。

佛教以业报轮回来解释人的生死, 实际上同以灵魂肉体来解释人的生死一样, 最终赋予了人以超越死亡达到不朽的性质。佛教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证得不生不死没有轮回的成佛境界, 即“涅槃”。好人死了之后就“去西天极乐世界”, 坏人死了就去“下地狱”。佛教认为由于欲望, 人生就是遭受折磨。广义上来说, 死是痛苦的是因为有生的欲望。佛教提倡修行, 其最高境界为“圆寂”或“灭度”;佛教徒如果功德圆满, 达到“四大皆空”, 则死时心平气定, 盘坐着像活着一样, 称为“坐化”。佛教婉称死亡的词语还有:“升天”、“示寂”、“入寂”、“入正”、“殉道”、“归真”、“登莲界”等等。

3.3 社会关系不同

价值取向是人们看待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方式。个人主义是由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提出的, 他认为个人主义是唯一的、特别的, 是自然的基本单位。在美国, 社会关系是基于个人独立, 每个人首先要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次他才属于某个团体或组织, 正像Benjamin Franklin所说的,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 天助之) , 西方人强调个人目标的实现。因此, 英语里有死亡委婉语“to fi re one’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 、“to lay down one’s life” (为……献出生命) 和“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 ce” (做出最后的牺牲)

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中国文化, 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人们认为“仁”是生命奋斗的目标, 而“礼”是人们取得此目标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很多中国人出生在一个很大的家庭, 有很多兄弟姐妹, 中国人很注重集体观念。集体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 与个人主义不同, 个人身份是基于社会系统的。普遍认为, 中国人更注重个人与社会组织其它成员之间的关系, 更注重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国家的每一个成员要致力于自己的事业, 有很多死亡委婉语反映这一点, 如“成仁”、“赴义”、“殉道”、“殉节”。中国文化注重死亡的价值, 如果有人为国家而死就婉称为“为国捐躯”、“以身殉职”。

4 结语

人们在交流中使用死亡委婉语可以避免不快,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死亡委婉语。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 英汉死亡委婉语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文化差别。英语文化植根于平等观念, 而汉语文化植根于等级观念;英语受基督教影响很大, 而汉语受道教和佛教影响深刻;英语国家推崇个人主义, 中国推崇集体主义。通过本文的分析, 期望能有效促进对英汉文化不同的理解, 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Goodenough, W.H.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57.

[2]Samovar, L.A.et al.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中英委婉语的文化解读 篇2

中英委婉语的文化解读

委婉语是中英传统的修辞格.以往的研究多基于语言形式、语义特征或功能归类.从文化视角出发,对中英委婉语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从中英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相似的礼貌原则入手,探讨中英委婉语的相异性和相同性,并对它们所折射出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总结.

作 者:王雅晨 方文礼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淮阴工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18(4) 分类号:H052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宗教信仰   礼貌原则   委婉语   对比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篇3

【关键词】委婉语 跨文化交际 语用原则

一、委婉语的定义

“Euphemis” 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义是 “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英文单词的意思是 “word of good Omen”(好的说法)。委婉语最初源自于文化、宗教、政治、习俗等各个方面的禁忌,采用温和的、不触犯他人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残酷的或令人不快的事实的词语。它属于一种修辞格,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二、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委婉语的功能主要有三大类:首先是避讳避俗功能。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谈到禁止或忌讳说(或写)的某些词语(或话语)时,即可使用委婉语来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尴尬和唐突现象。其次是礼貌功能,即在交际中避免冒昧和无礼。第三大功能便是掩饰功能。当涉及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物,用委婉语来表达,则较为中听。

三、跨文化交际中使用委婉语的三个原则

1.对“合作原则”的违背。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要使交际顺利进行,说写者应遵守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Grice,1975 )。而实际上这些准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必须遵守的交际规则。委婉语涉及到历史、文化、民族、心理语境目的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委婉语的使用恰恰违背了合作原则的四个次准则。因此,听话人须从委婉语的背后领会“话外话”,从而推断出说话者的实际意图。

(1)对数量准则的背离。数量准则的第一次则要求说写者提供的信息不能低于交谈所需要的信息量,而省略法、首字母缩略法和缩写法都是构成委婉语的基本方法。如execute代替execute death penalty,S.O.S.代替son-of-a-bitch。为收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委婉语会因需要而采取省略手段,省去某些字眼,使其语义含混或隐去卑俗、刺耳或不礼貌的部分。

(2)对质量准则的背离。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要真实。有时说写者有意不说真话,以便让话语产生特定的语境效果:或幽默、诙谐或掩盖动机、粉饰现实。如掩盖战争的委婉语有Military operation(军事行动),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国际武装冲突),strategic withdrawal(战略撤退)等。三个委婉语中没有一个包含英文 “war”(战争),实际上这是政治上别有用心。由反语构成的委婉语违反了质量准则,听话者要经过揣摩才能明白说话者的用心所在。

(3)对关联准则的背离。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要与谈话有关,但委婉语的使用有时恰恰表现为交际的一方有意回避话题,说一些貌似与谈话无关的内容,答非所问。

John: When some grounds from the coffee beans are left stuck in the grinder, how do you get them out?

David: I dont grind coffee beans anymore.

“I dont grind coffee beans anymore.”这个貌似与问题无关的回答在隐性的前提下能与对方提出的要求建立最佳关联性。因此,在交际中托辞、答非所问以避免正面回答或表态的语言行为是间接拒绝对方的一种交际策略,可以为说话人自己提供托词和退路。

(4)对方式准则的背离。方式准则的总则要求说话要清楚明白、直截了当。这一总则之下的几个次则分别是: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③避免罗嗦;④井井有条。但是委婉语背离了前3条次则,表现出用语模糊、晦涩,贬义褒说,语符值大的特点。

2.对“礼貌原则”的遵守 。英国语言学家里奇(GeoffreyN·Leech)提出一套各社会、各群体所遵循的礼貌原则极其相关的准则。(1)得体原则,(2)慷慨原则,(3)赞扬原则,(4)谦虚原则、赞同原则、同情原则。前面阐明了委婉语的定义,它是出于尊重、礼貌、同情或顾及受话人感受的心理。因此在交谈时人们尽量遵守礼貌原则,减少对别人消极面子的威胁。例如一些形容人外貌特征的委婉语-:用plain looking代替ugly,用plump代替fat等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

3.对“自我保护原则”的遵守。Leech认为整个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交替下进行的。通过对委婉语使用的情况分析,束定芳提出了自我保护原则。其内容为:人们在交际中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保护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尊严,,顾及自己的面子,不用粗俗字眼或表达法谈论有关事物,而尽量用好的字眼来描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自我保护原则与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当礼貌原则与自我保护原则发生冲突时,礼貌原则应服从自我保护原则。在英美社会里,属禁忌语的绝大部分是有关性、排泄等人的生理机能,人体的某些部位、不容亵渎的神灵鬼怪的词语。用委婉语代替这些禁忌语可以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保证交际的成功进行,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语言的得体,即礼貌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而不是合作原则。只有深入研究指导委婉语使用的语用学原则,才能对其本质有正确、深入的认识,为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Cambridge:CUP,1983.

[2]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委婉语的文化透视与语境解读 篇4

1 委婉语的文化透视

根据社会语言学的观点, 语言反映文化, 而委婉语是不同文化的一面镜子。禁忌语是所有语言中的普遍文化现象, 是委婉语存在的主要心理基础,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禁忌语的领域各不相同, 委婉语的领域也各不相同。

1.1 英汉委婉语的相同点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有关死亡、疾病、排泄、生殖和人体器官的委婉语, 反映了两种文化有着一定的共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死亡和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畏惧的话题, 在交流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回避这些领域, 在不得不涉及的情况下, 便用委婉语来表达。汉语中把“跛脚”称作“腿脚不方便”, 英语中用social disease来指称艾滋病。有关排泄和人体器官的话题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 不适宜在公共场合讨论。英语中有无数中表示上厕所的说法, 如go to the restroom, do one's needs,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等等。汉语中也记载着不同的说法:

坐须臾, 沛公起如厕。 (《史记·项羽本记》)

二人假出小恭, 走到后院说话。 (《红楼梦》)

此外, 诸如“水火, 登东, 解手”等说法在小说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解手”可能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 至今依然流行。随着语言的发展, 现代汉语中又出现了“方便”, “上一号”, “去洗手间”等说法。

1.2 英汉委婉语的不同点

东西方文化在历史背景、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遗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大量差异, 反映到禁忌语和委婉语的使用领域, 自然各有差异。

1.2.1 英语中的宗教委婉语

委婉语最早起源于禁忌语, 而禁忌的最初领域就是有关上帝和神灵。Neaman曾经指出, “the subject of the earliest e-uphemism was undoubtedly religious”。 (Neaman, 1990:1) 在西方, 从总统到普通市民, 几乎全民信仰基督教, 以至于基督教成了整个西方社会的伦理标准, 并催生了英语中大量的宗教委婉语,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 这类婉语大都来源于圣经中的相关传说。根据圣经记载, 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类, 所以死亡变成了to return to dust/earth, 基督徒认为他们死后, 只是肉体死亡, 灵魂会升天与上帝同在并能得到永生, 所以出现了to go to heaven, to rest in Abraham's bosom等说法。与西方文化相比, 中华文化尽管受道教和佛教的一些影响, 但没有全民性的共同宗教信仰, 因此汉语中很少有关于宗教的委婉语。

1.2.2 汉语中的等级委婉语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存在极为森严的等级制度, 在封建社会达到高潮。封建礼仪对汉语造成的影响从汉语中的等级委婉语可见一斑。在封建社会,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任何与他名字相关的字眼都是禁忌语。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赢政”, 为了避免提及“政”这个字, 任何同音字甚至近音字都要避讳, 比如“正”字, 于是“正月”被改成了“端月”。等级制度对汉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也影响颇深, 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 人们的身份不同, “死”的说法也大相径庭, 《礼记》有记载:“皇帝之死, 称为'崩';诸侯之死, 称为'薨';大夫之死, 称为'卒';庶人之死, 才称为死。”这类委婉语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 难以在主张平等的西方社会找到对应说法。

1.2.3 委婉语和社会价值观

相对来说, 英语委婉语的涉及面比汉语更为广泛, 因为在西方国家, 以委婉的方式说话被认为是文明的标志。因此, 英语委婉语几乎蔓延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仅有关于死亡、疾病、排泄等方面的传统委婉语, 还有关于犯罪、职业、贫穷和私人话题等方面的风格委婉语。由于社会价值观的不同, 英汉委婉语有诸多差异。

在英语中, 询问对方年龄是一大忌讳, 没有人愿意被称作old man, 而喜欢被称为senior citizen。汉语中, 情况恰恰相反。中国人崇尚尊敬老者, 认为老者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 是智慧的化身。在称呼语中, 人们喜欢加上“老”字对对方表示尊敬, 如“老同志, 老先生”等, 有时索性在对方姓后面加上“老”字, 如“徐老, 邓老”。由此来看, 中国人对老龄并不避讳, 所以汉语中也没有相应的委婉语。

西方社会中, 人们认为“a man's family is his castle”, 所以对隐私尤为敏感, 收入等话题被列为是严格的禁忌领域。在金钱至上的社会, 贫穷被人耻笑, 当然必须婉化。以下一段话是典型的人们如何避讳贫穷的委婉说话, 来自于一个年轻女士的抱怨:

“I used to think I was poor.Then they told me I wasn't poor;I was needy.Then they said it was self-defeating to think of myself as needy.I was culturally deprived.Then they told me deprived was a bad image.I was underprivileged.Then they told me that underprivileged was overused.I was disadvantaged.The social worker told me I belong to the low-income brackets.I still don't have a dime but I have a great vocabulary.” (王松年, 1993)

在这一段短文中, 说话者用了“needy, deprived, underprivileged, disadvantaged, low-income, brachets”等说法来代替“poor”这一字眼, 可谓用心良苦。英语中, 穷人不是poor man, 而是have-nots或a man of modest means甚至是negative saver。汉语中对这一话题并不忌讳, 因而也没有此类委婉语。

2 委婉语的语境解读

2.1 言语语境下的委婉语

绝大多数的委婉语都是词汇或句子的形式, 因此它们的婉化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下文的词汇和句子, 也就是言语语境。根据使用时间长短, 委婉语被分为永久委婉语和临时委婉语。永久委婉语已经成为了语言中的固有词汇, 其含义独立于语言环境。例如英语中pass away是die的委婉语, 不管出现在什么地方, 人们都可以识别它的婉化功能并能确切理解它的含义。但是, 临时委婉语却有很大的语义灵活性, 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才有委婉含义。例如:

1) 后来村里就沸沸扬扬地传说麻子和讨饭婆那个了。 (《时代文学》1995年第3期)

2) 盛淑君爷爷在世时, 她妈妈就有一点不那个。 (周立波《山乡巨变》)

3) 你这么做太那个了。

在这三个句子中, 都有“那个”一词, 单独来看, 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委婉意义, 但在这三个不同的上下文中, 它却具有不同的委婉意义。在句1) 中, “那个”指代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性关系, 2) 句中的“那个”指的是检点和自重, 而3) 句中的“那个”在不同的言语语境中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委婉意义。这些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有些委婉语的含义只有借助特定的言语语境, 通过其前后词汇和句子才能被理解。

2.2 情景语境下的委婉语

情景语境, 最早是由语言学家Malinowski提出的, 指的是话语的周围环境, 即与该话语有关的所有非言语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事件、时间、地点、起因、话题和参与者等等。委婉语的使用与情景语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Halliday认为情景语境由场景、意旨和方式三个部分组成。场景主要与谈话的主题相关, 主题不同, 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 同样, 委婉语的使用也各有差异。在英语中, 针对不同话题存在着大量的特殊的词汇, big C, trouble, accident之类的委婉语指代该话题与疾病相关, 其它的表达如surgical strike, ground operation, defense neutral-ized则是英语中独一无二的指代与战争相关的委婉语。由此可见, 场景可以决定被谈论的话题对词汇的选择有极大的影响。意旨是指话语中的交际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交际者的态度与情感直接影响话语的选择, 其中一大方面表现在委婉语的选择。参与者的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会对委婉语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方式包括交际渠道和交际者所采取的修辞手段, 其中最明显表现在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异, 这一差异影响话语的整体词汇和语法结构。在委婉语方面, 总的来说, 书面语面向不同读者群因而更为正式和注重语法, 由于严格遵守语言规则, 自然要尽量避免禁忌语, 因此, 书面语比口语中能找到更多的委婉语。

3 结束语

委婉语是一个语言学概念,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要对委婉语有一个更科学的认识, 必须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并把婉语视为一种特定文化和语境下的产物。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委婉语, 可以发现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使用委婉语方面有共性也有特性, 同时, 一些婉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才有委婉意义,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和一些非言语因素的制约。

摘要:在社会语言学文化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比较分析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语, 文章阐明了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使用委婉语方面有共性也有特性。语境理论解释了一些婉语只有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才有委婉意义,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和一些非言语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委婉语,社会语言学,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6.

[2]Neaman J S, Silver C G.Kind Words:A Thesaurus of Eu-phemism[M].New York:Facts On File, Inc, 1990.

[3]孔庆成.委婉语言现象的立体透视[J].外国语, 1993 (2) .

[4]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

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委婉语的解读 篇5

关键词:英汉委婉语,英汉对比,文化异同

委婉语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 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 是特定群体内人们所共有的潜意识的外化。中国不仅是使用委婉语较早的国家, 同时也是研究委婉语较早的国家。《淮南子·诠言》里说“凡事人者, 非以宝币, 必以卑辞。……卑礼婉辞, 则论说而交不结”。这里的“婉辞”, 就是指“委婉谦逊的话”。《辞源》对“婉辞”的解释是“指说话时迂回曲折, 含蓄隐晦, 以达到比较理想的语言交际效果”。这里的“婉辞”就是委婉语。英语的委婉语可以追溯到诺曼征服时期, 当时上流社会大量使用法语, 大量法语、拉丁语词汇进入英语, 代替英语中的一些直白词汇, 成为最初的委婉语。十八世纪中叶又兴起了讲究的语言, 结果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性、死亡、排泄等生理方面的委婉语。从此, 委婉语成为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文明的发展, 委婉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不同文化的委婉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委婉语是人类言语交际的润滑剂, 是人们追求理想交际效果的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

一、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了避免直接提到让人讨厌或尴尬的事物, 通过隐晦、含蓄的表达方式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委婉语的英文表达是euphemism, 前缀eu-表示“好”, 词根phemem表示“话”。euphemism意思就是说好听的话。Patrick Hartwell指出, euphemism是词的社会性领域的一个自然部分, 反映人性的“敏感方面”, 告诉我们“一种文化的价值”。不同语言的差异, 不同社会文化差异, 导致人性的“敏感方面”和“敏感程度”都可能有差异, 进一步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 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场面。委婉语起源于禁忌语, 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综合现象, 它的使用受到了语境、对象和意图的制约, 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际作用。

二、英汉委婉语的相同之处

(一) 相同的历史起源———由于敬畏天地神灵而使用委婉语。

对鬼神的称呼是产生委婉语最早的一个领域。委婉语使用于社会各阶层的领域。无论是高度文明社会还是原始部落, 都存在委婉语的现象。鬼神名称成就了人类最早的禁忌语。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且宗教信仰较多的国家, 人们忌亵渎神灵, 对自己信奉的和崇拜的神不能有言行上的轻慢和不敬, 生怕因此遭神灵惩罚。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 上帝的名字便是最大的禁忌, 随便提及上帝则会被认为是亵渎神灵, 人们不愿使用会“触犯”上帝和神鬼的言词, 而用委婉语。

(二) 相同的心理因素———为避免粗俗、不雅而使用委婉语。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存在于不同社会中, 是社会心理的反射。避免禁忌、礼貌及掩饰是英汉委婉语共同的心理基础。

在中西方文化中, 与疾病、死亡、人体排泄、生体部位等有关的事物, 常常被认为是粗俗、不雅、难登大雅之堂。因此人们将不忍或不便直接说出的禁忌事物, 而通过曲言、避讳等手法来美化或淡化它们, 使之不那么粗俗变得文雅一些。例如, 在英语中人们习惯使用Lady’s room, Man’s room指男女厕所, “上厕所”则常用relieve oneself, wash one’s hands和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汉语则使用“方便一下”, “去解手”等来表达。

死亡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因此它也是人们最惧怕、最忌讳谈论的话题。在西方, 形容一个人“死了”有很多种委婉的说法, 如“go west” (上西天) 、“go to heaven” (上天堂) 、“pass away” (走了) 、“be called to God” (被上帝召唤) 、“be with God” (与上帝同在) 等。这些委婉的说法让死亡变得没有那么可怕, 反而注入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在里面。同样在中国与人交谈时也不能直接提到“死”字。由于中国人非常注重地位和身份, 形容一个人“死了”根据他的身份或地位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若是古代帝王, 可以用“驾崩”;若是得道高僧, 可以用“坐化”、“圆寂”;若是英雄, 可以用“牺牲”、“就义”、“捐躯”;若是美女, 可以用“香消玉殒”;形容年龄大的人, 可以用“与世长辞”、“寿终正寝”、“作古”;形容患病的人, 可以用“病故”;形容普通人, 可以用“去世”、“走了“、“不在了”;形容坏人可以用“翘辫子了”、“见阎王”等。

(三) 相同的社会功能。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 人的能力和活动应当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社会人需要与他人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由个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所形成的整体合力推动的, 这种关系要求人们之间必须是相对和谐而非冲突的关系。冯广艺先生指出:“语言和谐是社会得以进步、得以发展的保证。……语言和谐不和谐, 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历史证明, 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而委婉语正是达到语言和谐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文明社会, 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在交际中双方互相尊重、讲求礼貌, 越来越多的委婉语就源源不断地应运而生, 而且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从这个角度来讲, 英汉委婉语的使用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

三、英汉委婉语的不同之处

虽然英汉委婉语有相同之处, 但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也使委婉语的内容和形式在许多方面存有不同。

(一) 对待“老”的态度不同。

在西方人的眼里, 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一切与私生活有关的问题, 如年龄、体重、婚姻、贫富等都蒙上了委婉、间接的表达方式。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 谈“老”变成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西方人忌讳老, 认为老是无用的标志。英美老年人不喜欢被称作old people, 也不喜欢aged或aging甚至the elderly等称呼, 较为偏爱senior citizen (年长的公民) 或golden-ager (黄金年代的人) 等委婉的称呼。与英语不同, 汉语中“老”指年岁时, 不但没有贬义, 还常常有尊敬的意思。“老”代表“智慧”、“成熟”、“资历深”, 老人往往得到尊敬。中国人还往往在对方的称谓前面加个“老”字表示尊敬, 如“老师”、“老板”、“老朋友”。妻子和丈夫也会互称“老公”、“老婆”表示关系亲密。中国历来有“敬老尊贤”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老人在社会中普遍受到尊重, 因此这方面的委婉语也很少。常见的也只有“风中之烛”、“年事已高”等寥寥几个。而且中国的老人多以“老当益壮”、“老骥伏枥”为荣, 甚至还倚老卖老, 如:“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老人不惧怕谈老, 社会也不忌讳“老”字。

(二) 思维方式的差异。

西方文化以个人价值至上, 因此在互相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是直接、公平。而中国文化则是以“仁”为核心, 强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讲究谦恭礼让。如汉语中多用“过奖了”、“哪里”、“惭愧”等谦辞来委婉回应别人的赞扬, 而英语中则以一句“Thank you”欣然接受。在面对邀请或者要求时, 中国人习惯不直接给出答复, 只是用“我试试……”、“我尽量……”等回答委婉地接受, 而英语中则是“Yes, I will.”或者“No, thank you.”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 反映了西方人直率、中国人含蓄的不同思维风格。

(三) 对待“金钱”的态度不同。

在英语中“poor”是一个可怕的字眼, 西方政府为缓和贫富矛盾避而不谈穷字。大量使用了很多关于贫富的委婉语, 如救济穷人婉称negative in come tax (逆所得税) ;明明是穷人the poor, 却称为a negativ saver (积蓄为负值的人) , the needy (入不敷出的人) ;用接受救济金 (on relief) , 接受福利救济 (on welfare benefits) 来代替靠施舍为生 (living on dole) ;用低标准住房 (sub-standard housing) 来代替贫民窟 (slums) 等等。穷国婉称developin country (发展中国家) , underdeveloped country (欠发达国家) 。而对于富人, 他们也喜欢被委婉地称作the less deprived (受剥削少的人) , people of means (有财产的人) , the well off (境况好的人) 。而中国文化中, 崇尚勤劳致富。在儒家思想里, 赚钱是低级的行为, 商人地位并不高, 因此, 汉语中关于贫穷的委婉语不多, 只有“拮据”、“手头紧”、“手头不便”等少数几个, 甚至对“钱”这个字眼也赋予了委婉的说法, 比如“孔方兄”、“大团结”等。由此可见, 对贫富的态度也反映出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反差。

四、结语

委婉语根植于整个文化, 是一个普遍的语言现象。英汉文化因其民族心理、价值观、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不同, 影响着委婉语的使用。尽管委婉语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千变万化,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和替换, 但作为有效的社交语言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束定芳、徐金元所指出的那样:“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委婉语的比例高得惊人, 研究委婉语的社会意义与语言学意义不可低估。”所以只有熟悉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的功效,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它, 恰当运用和理解委婉语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 能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不显尴尬。

参考文献

[1] .冯广艺.语言和谐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Patrick Hartwell.Open to Langua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3] .束定芳, 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 1995

[4] .陆宇萍, 陈硕.英汉委婉语对比[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从委婉语的功能看文化价值观 篇6

委婉语 (Euphemism) 源于希腊语, 原意为“说的好听些的话”。其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或褒义化的手法, 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 而且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内疚、不会为此感到窘迫 (郑立信, 1988) 。

二、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1. 忌讳功能

禁忌语源于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的汤加语。禁忌语是当地居民出于对神灵的敬畏而严禁谈论的事物。发展至今, 在英语文化中, 属于禁忌语的主要包括粗俗的话 (vulgar) , 亵渎神灵的话 (profane) 以及不吉利的话 (ominous words) 。因此, 在多数情况下, 就出现了一些委婉语, 用以指代人们不愿提及的禁忌语。

比如“死亡 (die) ”一词, 在中英文中都属于不吉利的话题, 因此在许多场合, 在提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时, 人们通常使用close one’s days, pass away, fall asleep等委婉语代替die一词。

2. 礼貌功能

如果是委婉语的禁忌功能是对不快之事的回避, 那么其礼貌功能则是对不雅之事的回避。委婉语的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代替交谈中不礼貌或者粗鲁的话语。在提到人体器官, 生理缺陷以及女性的年龄, 相貌等均属于此类。

比如, 对于长相丑陋的人, 直接形容其ugly是非常不礼貌的, 会打击对方的自信心的自尊心。因此用plain, fair-looking等委婉语不仅从侧面表达了真实情况, 而且也显示了对对方的尊重。

3. 掩饰功能

在西方国家, 委婉语除了用在日常交流中, 还经常被政客们作为政治上的“挡箭牌”使用。在这里, 委婉语的功能已不仅是对不雅或不快之事的回避, 而成为政治家掩盖事实真相, 欺骗民众的一种言辞。

在有关贫穷, 犯罪等严重社会问题上, 出现了一些政治委婉语;虽然西方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 但其国内的贫富悬殊是很大的, 其的失业率及贫民窟的居民数量实际是很多的, 但在这些问题上, 政府习惯用the underprivileged (下层社会) 等委婉语来代替the poor, slum (贫民窟) 也被粉饰为inner city (内城区) 。为了掩盖战争也产生了一些委婉语,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 为掩盖其残暴行径, 把空袭说成是logistical strikes (后勤行动) , 并用strategic withdrawal (战略撤退) 来表示战败。事实上, 这不过是为了掩盖真相而编造的一种谎言。

三、英语委婉语折射出的西方文化价值观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其独具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价值观。

1. 西方宗教文化

前文提及英语委婉语有避讳功能。具有这一功能的一些委婉语与西方宗教有很大的关联。在西方社会, 主流宗教史信奉上帝的基督教, 因此基督教对于英美文化仍然有深刻的影响。他们看来, 全能的上帝是正义的化身, 处于对其敬畏, 人们不会直呼上帝耶和华的名字, 会被认为是亵渎神灵。因此, 创造了很多与此有关的溢美之词。例如:Almighty, the Supreme Being, Holy One, the Creator, the Lord, the Maker等。

在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上, 人们对一些自然想象难以作出解释, 因此把其归结于是魔鬼妖怪。出于对此的恐惧, 人们也会避免直接提及魔鬼的名字。因此出现了一些委婉语如:Prince of Darkness, Old Gentleman in Black, Old Marry等。

2. 西方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

西方社会, 尤其是美国社会, 个人主义是其文化的核心,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 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 同时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前文提到过一些与职业有关的委婉语有面子功能, 通过对其职业的名称的美化可以消除他们的焦虑感, 不失体面。其实, 这也是西方社会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一个体现。对其职业的尊称表示了对其职业的尊重, 不仅照顾了面子思想, 还从侧面突出了其工作的重要性。cook (厨师) 被称为chef de cuisine (烹饪大师) , 通过美化社会地位相对卑微低下的职位及其从业人员, 一方面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照顾其面子思想, 另一方面强调了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3. 西方人的社会心理特征

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那么, 委婉语更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从委婉语的使用中, 可以折射出西方社会人们独特的社会心理视角。

衰老 (old) 是人生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在中国人看来, 老年是安享晚年, 淡看尘世的年纪。但是, 对于西方人的来说, 一提到衰老, 就意味着不中用, 思想老化, 行动迟缓等。因此, 人们在内心对衰老这一词特别敏感, 通常会用senior citizen (资深公民) , seasoned person (历练之人) 等委婉语。除此以外, 前文提及一些具有掩饰功能的政治委婉语也非常生动的反映了西方政坛一些尔虞我诈, 为追求利益而欺瞒大众的丑恶的社会心理。

四、结论

综上, 委婉语虽然只是语言的一部分, 但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却从侧面反映了一些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从这些不同的委婉语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的折射。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 理解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把握住其的真正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委婉语的跨文化现象 篇7

(1) 实义委婉语

在人际交流中, 出于避讳、礼貌等目的, 说话者使用委婉语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 “死”在东、西方文化中均被视为不吉利的字眼。直截了当使用该词, 会引起对方的不愉快或者使其受到伤害。因此, 为了避讳, 人们则使用委婉的表达法。英语中人们用go to heaven或者sleep forever等来替代die或者dead的概念。委婉语的使用也可以使说话者显得更有礼貌、更有涵养。英语中, 人们用senior citizens来指代old people。一个有涵养的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会用subnormal一词来替代stupid。如果用fat来形容一个体型胖的人是极不礼貌的, 人们则选择诸如overweight、ample等词汇。汉语中人们会用“中部崛起”或者“发福”来代替“肥”和“胖”。有时人们在请求别人帮忙或者打搅别人时还可以使用某些特定的句型来达到礼貌的目的。比如Would you please show me the way to the theater?可以用来礼貌地请求别人的帮助。

如上所述, 这些委婉语的确能够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人际交流, 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此类凡具有积极地社会功能的委婉语, 可称之为实义委婉语。

(2) 虚义委婉语

有时说话者为了掩饰自身对听话者不好的看法甚至是歧视, 抑或是掩饰自身不好的东西时, 也会使用委婉语。但是, 听话者并不因为此类委婉语的使用而感到自己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或者该委婉语所描述内容有实质的改变。相反, 听话者一方会产生不满甚至反感, 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如此情况下, 交流的效果就不会好, 交际的目的自然也不易达到。布莱恩.海斯 (Bryan Heath) 在Stop Being Coy一文中指出,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 当代作家认为委婉语矫揉造作令人作呕, 除非是用于幽默效果。比如, 工会领导者常用taking industrial action代替going on strike;用working to rule代替being bloodyminded。此类出于说话者自身利益, 有掩饰和欺骗作用的委婉语可以被称之为虚义委婉语。

2 委婉语的社会文化根源

人类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社会组织体系中, 人类也总是在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与此同时, 人类也一直在创造着物质和精神文化。语言产生后, 人类就开始用语言来表达和记录各种文化现象。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与此相适应, 新的词汇和包括委婉语在内的新的表达方式也应运而生。可以说委婉语的产生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

(1) 实义委婉语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根源

社会文化心理与精神文化相关。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 是文化的意识形态部分, 主要涉及到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及价值观等。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都具有避讳、礼貌、社会和谐进步等普通的情感心理。在此基础上, 人类则自然而然地选择使用某些具有积极社会功能的委婉语。

首先是禁忌心理。在人类文明早期, 人类对大自然及自身知之甚少。于是“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或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在此基础上, 人类逐渐形成了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禁忌语。于是在不得不表达禁忌语的内容的时候, 人们则选择使用委婉语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 在宗教领域, 上帝的名字Jehovah (耶和华) 就是最大的禁忌语。一些涉及上帝和宗教信仰的言语只能在宗教场合才能使用, 而在不恰当的地方或者时间提及这些神圣的事物将被认为是粗鲁或出言不逊。在任何情况下, 人们从不滥用上帝的名字。此类委婉语随着科学的昌明, 毫无疑问, 有的将会逐渐消亡。同时, 不可否认禁忌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将会一直存在。

其次就是趋福避祸的心理。人类在自然面前始终显得渺小, 对自己的人生命运充满美好的愿望。同时, 人们相信语言是祸福的根源。于是在语言使用时, 往往避开不吉利的字眼。

可以说, 人类自古以来就持有的追求平安幸福、规避自然灾害的美好心理愿望是众多实义委婉语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根源。此类委婉语因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再者就是出于礼貌的心理。礼貌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保持人际和谐的需要, 也是社会道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英语国家说别人是old people是极为不礼貌的。比如, 在美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就像是社会的负担。为此, 美国人怕老, 对老的惧怕心理造成了对old (老) 一词的忌讳, 也就出现了许多词汇来委婉地表示“老年”这一概念, 如:elderly (上了年纪) , senior citizens (资深公民) 等等。

(2) 虚义委婉语产生的制度文化根源

社会制度是一种制度文化, 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体制、法律等等。人类可以借用特定的制度文化调节社会关系, 维持社会基本制度模式。人类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 社会分工与阶级分化日益凸显。阶级分化及社会矛盾更为尖锐。全球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南北差距拉大。国与国之间交往频繁, 摩擦和矛盾增多。由此,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掩饰阶级身份差异, 排解社会矛盾, 大量虚义委婉语应运而生。

英语中人们把garbage collector” (垃圾工人) 叫做sanitation engineer (环卫工程师) 希望掩饰垃圾工人社会地位低, 以缩小阶级差异。垃圾工人当然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并未因此而改变。富人们把穷人有时称作lower income brackets, 语义模糊, 掩盖贫富差距。Defence department (国防部) 是war department (战争部) 的代名词。虽然是defence department, 但是本世纪以来美国众多作战指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美国针对某些国家发起的战争被其称作surgical strike, 期望掩盖或者在语义上缩小战争的负面影响。英语里还把经济危机 (eco-nomic crisis) 轻描淡写成recession或depression (经济衰退) ;把被解雇 (to be dismissed) 说成to be laid off (暂时休息) 。总之, 此类术语大量存在于政治、经济及军事等领域, 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可以肯定地讲, 阶级社会制度文化的大背景滋生了越来越多的委婉语, 以掩饰为手段, 其实质达却不到促进交流, 增进和谐的目的。

3 委婉语的发展趋势

语言的发展受制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的发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义委婉语出于美好的心理愿望, 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虽然有的实义委婉语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会逐渐消亡, 但是此类委婉语作为一个整体现象, 因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和极强的生命力, 并将会长期存在。

虚义委婉语大量产生于工业化时代,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阶级差异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 语言属于在存在的时间内始终起作用的社会现象之列。它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由此可以预言, 随着阶级差异的逐渐消亡, 出于粉饰目的的虚义委婉语也将会最终消亡。不过, 这需要一个过程, 不是短时间就会出现的。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对委婉语的使用保持谨慎态度, 要恰当使用具有积极社会功能和实际意义的委婉语;力求避免使用一些堆砌辞藻的并无积极社会功能的虚义委婉语。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与特定阶段的社会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定社会文化对语言的使用有支配和制约作用。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分析委婉语产生的文化根源, 探究委婉语的发展趋势, 以促进人们恰当运用委婉语, 增进人际交流。

关键词:委婉语,语言与文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76-78.

[2]段新苗.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对比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32-34.

[3]戴云.禁忌语及其文化根源[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42-44.

[4]李文丽.委婉语应用的心理因素探析[J].经济研究, 2010:209-210.

[5]张公瑾, 丁石孙.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56-157

委婉语的跨文化现象 篇8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展过程和模式, 语言的运用方式集中展现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 语言的运用又不能脱离文化社会背景而存在, 脱离了文化环境的语言, 就徒有空壳, 没有内涵。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一般说来,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反映内容。

委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 不仅在不同的语言社团之间存在着差异, 就是在同一个语言社团的不同地区也存在着差异。人的语用习惯和言语行为会受到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人生经历以及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相似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更容易形成相似的言语行为与习惯, 反之, 会很难。虽然, 美国英语历来被认为源于英国英语, 但在漫长的发展中, 加之, 美国与英国的地理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相差甚大,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法、拼写和词汇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委婉语亦是如此, 各具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性。

一、美英委婉语在词汇选择上的差别, 对于同一事物或话题的有不同表达方式

美英两国同属主要英语言国家, 拥有许多共同的词汇。但横隔了大西洋与大洋两岸的美国与英国彼此相对独立地发展, 互相之间影响少, 两国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意识等差别很大。有些委婉语只出现在美国或英国, 对于另一国的语用者而言, 就会陌生而难以理解。

美国英语中的委婉语“to cross the Great Divide”意为“死”, 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Great Divide”亦称为“Continental Divide”, 指的是北美大陆分水岭, 即从阿拉斯加延伸到墨西哥的一系列山脊, 它构成北美大陆的分水线。其中大部分沿落基山脉的山峰分布, 在美国常被称为“大分水岭”, 所以美国人用“Great Divide”表示“走到头”、“生死关头”的意思。

英国中世纪时, 大部分人家都以养农畜为生, 每到冬季, 英国人就组织猎狗将追到的偷嘴的狐狸咬得四分五裂, 以消平时的怨气。狩猎时, 总会有猎狗时不时想要溜出猎狗群, 于是, “whipper-in (帮助猎手管理猎狗的副手) ”应运而生, 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副手”的职责是拿着鞭子把离群的猎狗赶回大集体的行列。但对于狐狸来说“whipper-in”无疑是“死神”。后来英国人常使用“the great whipper-in”委婉地表示这一意思。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掠夺印地安人土地的运动, 当时通行的私刑是绞刑。由于西部地区产“cottonwood (棉白杨) ”, 行刑多在棉白杨树下。因此, 美国英语中许多有关绞刑的、含有“cotton wood”的委婉语词语保留下来, 成为“被吊死”的代用词, 如“decorate a cottonwood”、“be a c ottonwood blossom”等。

而英国早在1969年就废除了死刑, 英国英语中有关绞死的委婉语很少。多年来, 泰朋 (Tyburn) 都是英国执行绞刑的地方, 泰朋刑场位于西出伦敦路上。所以, “go west”、“to dance in the sheriff’s picture frame at Tyburn”是英国人最常用的和绞刑有关的、表示“死”的委婉语。

二、美英委婉语的构成来源不同

英语委婉语中有一部分是美英两国各民族通用的, 如两国的委婉语都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像表示“死”的委婉语“be with God”, “returen to dust”均来自《圣经》。但仔细看来, 英、美委婉语词库中的委婉语在来源上又不尽相同。

人们常把美国社会称作“大熔炉”, 它融合了多种异族文化, 美国仍然存在种族歧视, 当涉及到种族这一敏感话题时, 人们尽量避免伤害其他种族的感情, 而使用委婉语。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Race (种族) ”一词在很多场合下已经被委婉语取代。如“multi-cultural (多元文化的) ”用来代替“multi-racial (多种族的) ”, “civil disturbances (国民骚动) ”指“race riots (种族暴动) ”等等。

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一贯行使霸权主义政策, 在全球范围内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美国政府使用了很多委婉语, 一是是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另一个动机是掩饰战争的毁灭性和破坏性, 以降低人们的反感情绪。1983年, 美国把入侵格林纳达为“a rescue mission (援求任务) ”, 在越南战争中, 把空中的狂轰滥炸说成“logistical strikes (后勤行动) ”, 对越南平民的杀戮则称为“wasting the enemy (消耗敌人) ”。

英国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封建残余的影响使该国社会阶级层次鲜明。英国语言中的委婉语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来自社会中产阶级, 为了谋求自身条件的改善, 提高自身的社会政治地位, 他们在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上, 既要力求美化自己, 又要做到不刺激别人。比如, 一位中产阶级人士说, “我把我的外套忘在‘reception galleria’ (接待廊) 里了。”他实际上说的是前厅。又或者, “您想现在就直接上楼去您的‘s1eeping chamber' (‘寝阁') 吗?”典型的中产阶级成员唯恐被人判定为社会地位无足轻重。

英国委婉语大量借用拉丁语与法语词汇, 这与英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息息相关。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 当时使用委婉语主要是因为被征服者盎格鲁·撒克逊人惯常使用的语言受到贬损, 被认为粗俗而不堪入耳, 诺曼封建主为了避“粗俗”之嫌, 也开始使用许多“文雅高尚的”外来词语, 如“halitosis (口臭) ”取自拉丁语“halitus (呼吸) ”。法语曾有一个时期为英国的宫庭用语, 英国人借用法语词作为委婉语的风气在维多利亚时代尤为盛行。

三、结语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 又是由不同的伦理道德、不同的价值观念所驱动的。不但委婉语因民族而异, 就是在同一个民族文化背景下, 委婉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样经历着不断演变的过程, 英美社会里委婉语的推陈出新与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的某些成分的更新, 人们对自身及周围的事物有了新的、更为完整、更为科学的认识有关, 只有深刻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发展、政治环境、社会动态等, 才能准确把握其语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并在适当的场合恰如其分地使用委婉语, 因此对委婉语的研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看文献:

参考文献

[1]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林一心:《社会礼貌用语与民族文化心态》, 《教育评论》, 1997年。

[3]伍铁平:《从委婉语的机制看模糊理论的解释能力》, 《外国语》, 1989年。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上一篇:维修总结下一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