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传统意识

2024-05-19

犹太传统意识(精选三篇)

犹太传统意识 篇1

犹太民族自公元七十年被罗马帝国赶出家园,就一直在流浪,他们生活贫困,但却崇尚知识、擅于精神探索,二战后美国文坛犹太裔作家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形成群星璀璨的格局。他们的创作主要是以犹太人为题材,专注于再现美国社会中犹太人的生活,这种“越民族化、越世界化”的文学现象透过以犹太人为代表的现代人生活,反映的不仅是某个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境况,而是现代人生存的普遍状态。

美国当代文坛中第二代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伯纳德·马拉默德以及艾萨克·辛格虽然大都出生在美国,但都对犹太文化怀着深深的眷恋。他们从传统中吸取养分,在作品中宣扬和捍卫传统道德价值。虽然作品色调灰暗,但却流露出他们对人性的乐观和肯定,集中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他们对传统道德与自我本质的种种思考,承载着他们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犹太作家贝娄于四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被批评家们誉为福克纳、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文学继承人并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贝娄以城市街道的动乱作为小说背景,人物多数是城市中的犹太人。他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古老的传统,大量运用犹太人的寓言和传奇,同时又在作品中体现了美国犹太人寻找自己新的命运时错综复杂的心情。不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更加融入了福楼拜、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所著欧洲小说的传统风格。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亦可谓独树一帜,其主要作品均是以意第绪语写成,与犹太人正式场合下使用的希伯莱文相比,意第绪语更加活泼、生动,词汇丰富,生活气息浓厚。但真正使得湮没的希伯莱古老传统重又焕发光辉的犹太作家当属马拉默德,他与贝娄等同批作家相比,更多采用意第绪语的口头传统,犹太人的苦涩、含混的笑话以及远古时代的抑扬陈词,犹太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等,这一切无法使人不意识到当今美国现实中犹太人的存在。他的作品在背景人物、主题上都具有鲜明的犹太特色。

二、厚重的历史文明传统下的犹太人物塑造之凄美

一个民族人物形象的塑造必然植根于其民族传统,犹太人几世纪以来,生活在半封建的孤立状态中,饱受贫困压榨之苦。他们笃信宗教,崇沿道德法规,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丰富久远的传统。自移居美国以来,犹太人逐渐失去他们本族的文化。大战的浩劫将这一文化在欧洲的残迹涤荡一空。因而他们有如流浪异乡的孤儿般割断了与过去的联系,而战后美国的繁荣对他们来说却无缘无份。在物质生活上,他们处于被剥夺的地位,在精神上处于无所依恃彷徨的状态。犹太知识分子在现代世界中处于困境:思想上、政治上的理想破灭;与过去历史切断关系后在日亦繁荣的社会中所处的孤独状态;与美国社会的格格不入。在战后数十年间犹太作家创作的小说中,主人公几乎都是孤独无缘、飘忽无依、摇摆不定的人。“异化”、“牺牲品”、“边缘人”、“受难者”、“傻瓜”和“倒霉人”等等成为描述犹太人敏感性的最流行的词汇,“犹太人”也成为人类普遍被隔绝的形象。

凄美的犹太人物首先以“傻瓜”、“倒霉人”的形象来塑造,这是战后犹太作家经常描绘的一类文学人物。这些注定失败、一贯把事情弄糟糕的倒霉人,他们的失败不仅是由于他们作为犹太人或外来移民所处的阶级地位,还由于他们本人内心复杂的神秘莫测的性格。伯纳德笔下的主人公多是犹太移民,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凡人。主人公多是些小人物,却如他本人一样,在与不可捉摸的苦难命运做斗争,从而让我们从这些小人物的身上看到了人的尊严和伟大。了解到普通犹太人在旧大陆的生活思想和情怀,以及身处新大陆的犹太人的彷徨困惑。一贯倒霉的人物在马拉默德的作品中也显露无遗。《魔桶》的主人公列奥是位力图逃避过去、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但他追求新的生活却被恶梦缠住,没人爱他,他也不爱别人。这个被世俗抛弃的寒酸书生,没有朋友、没有社交、更没有金钱。而当代犹太小说中,“倒霉人”的原型是辛格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中的主人公,小人物吉姆佩尔,善良天真,被世人捉弄,在生活中四处碰壁,正如贝娄《只争朝夕》中的威廉,由于过分单纯常常被人欺骗,却从不肯放弃对人的信任。“傻瓜”这一形象,源自意第绪语的口头文学传统。犹太人在自我解嘲中化解生活加诸的种种不平,在洞悉自己的困境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在“傻瓜”看似笨拙的外表之下,藏着圣徒般的心。“信”,不是因为他们呆,而是因为他们执着于信仰。“碰壁”,在他们看来是上帝安排的考验。只要坚信善的存在,人性的美好,保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到净化升华。

无论是傻瓜吉姆佩尔,还是列奥、威廉,从另一个角度上看,都属于一种“受难者”“牺牲者”的形象,这是犹太文化衬托下的又一类典型文学人物。尽管犹太人自称是“上帝的选民”,两千年来,他们一直在异族的统治下求生存,社会地位低下,饱受歧视。尤其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种族灭绝的大屠杀,犹太作家自是不可能漠视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大浩劫。在他们看来,犹太人是世上一切“受难者”的代表。“受难”,不仅仅是犹太人独有的生存状态,而是现代人不可回避的命运。现实虽然残酷,犹太小说的主人公却在默默忍受苦难中,领悟到了生存的意义。犹太文化认为生活的重心在未来,人就要在今生中不停顿的自省中获得思想的净化与升华。犹太人相信舍已为人,人是应该受苦的。马拉默德所说的“人人都是犹太人”的经典名言。在他的短篇小说《魔桶》中,犹太经院学生列奥找媒人介绍婚姻,却爱上了媒人粗野堕落的女儿,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拯救她,并在受难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

“边缘人”亦是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贝娄《只争朝夕》中的汤米·威廉便是这类人物之一。这一形象也能从犹太历史传统中寻根溯源,找到根据。我们知道,犹太人的历史是流浪的历史,失去了故国,被迫与其他民族杂居,为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受尽了歧视和压迫。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无法融入主流文化。这种被排斥的地位让他们对异化、孤独等西方当代主题早已有了深刻认识。在美国式生活方式的侵袭下,随着犹太社区的解体,他们面临着丧失传统的危险,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本质危机。他们与逝去的历史传统产生了隔膜,却无法毫无顾忌地投入美国社会,是名副其实的“边缘人”,精神上彷徨无依。威廉就是这样一个处于社会边缘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物。他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为追求自我价值毅然弃学,奔向好莱坞。但七年后才发现这只是一种幻想,朦胧地得知自己的失败后,他转而成为一个儿童玩具推销员。这是一个稳定的工作,但又因小小的赌气,愤愤不平拂袖而去。他知道在这个世界里不昧良心很难生存,但他又怀了一种“对真理的情感”宁做一个“受苦的人”而不愿意“清醒”。在如今的金钱世界中,汤米固执地追求“真正的自我”,拒绝出卖给虚假的价值,其结果当然只能是软弱无力与孤苦无助。而他的父亲阿德勒医生的形象却截然不同,阿德勒医生年过八十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永远是衣衫整洁,“站得笔挺”。而汤米在小说中处处显得萎靡不振、邋里邋遢。二者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他的父亲是社会主流的弄潮儿,成功者的代表。那么他对这种“边缘人”的态度如何呢?父子亲情能否超越这种社会定式?事实上两种人水火不容,老医生对儿子的痛苦不闻不问,汤米在困境之下求助于他,他却抱了坚壁清野、滴水不露的态度。汤米成了金钱世界真正的受害者。他感到纽约简直是一个“父不父、子不子”的地方。“边缘人”在金钱泛滥的社会里连亲情的纽带都不能维系。

三、小结

透过犹太作家的小说作品,犹如体验了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一位杰出的犹太作家亦是一位道德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重要的不在于所呈现的各种感情,而在于人物面临的各种抗争。作品洞悉了世代犹太同胞的悲惨际遇:他们虽囿于环境,却有着人的尊严,找到了再生之道。他们身处充满敌意的荒芜世界,却在利他主义和自我分析中获得了精神力量,精神上的皈依、道德上的重生。

正是这三位个性文学天才对犹太文学的不同理解和执着追求,也正是他们所竭力挖掘的道德和世俗这两个性质相反的生命元素的对立所形成的张力,才使得犹太文化和历史成为了世界化的文学现象,并因此被世人所认同,而他们作品人物的内心斗争与思想升华传达了无尽的人生意义,使得犹太文化所隐含的艺术价值难以被后世所忽略。

摘要:本文试图以三位犹太作家贝娄、马拉默德和辛格的短篇小说作品为对象,探讨在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悲惨历史遭遇的衬托下,三位文人各自创作的民族特点以及他们所共有的文学特质,从而对犹太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多种塑造手法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阐释犹太文学潜在内涵之所在。

关键词:人物塑造,精神升华,犹太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Michael P.Kramer.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Michael P.Kramer.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Ezra Cappell.New Directions in Jewish American Fiction[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2.[2]Ezra Cappell.New Directions in Jewish American Fiction[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2.

[3]虞建华.美国文学词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虞建华.美国文学词典作家与作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 篇2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应聘者一个座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做准备时,一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较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负责人认为,谦让的确是一种关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则认为不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干不好工作的。此事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司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有人则认为张媛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继续保持这种美德。

你如何看待此事呢?请以“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为话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上面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题意解析】

这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传统美德”包含的内容很多,因而可供选择的角度也很多,但不管选择哪一种具体的传统美德来写,都不能忘记要把它和“竞争意识”放在一起做文章,两者缺一不可。

此外,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既可以写因为有了传统美德使竞争获胜,也可以写不讲传统美德使竞争失败;既可以写因为信守传统美德而上当受骗导致竞争失利,也可以写不信守传统美德而在竞争中获胜。因为生活充满了变数,各种情况都可能会发生,所以,只要你的文章演绎出生活的真实就行。当然,在写作时我们还应注意两点:一是思想感情健康的问题,我们切不可宣扬为使竞争胜利而不择手段等错误思想;二是观点辩证的问题,不能为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产生偏颇偏激片面的言论。

【考场佳作1】

美德•竞争•车轮

美德是一只车轮。谦让是它的圆面,友好是它的骨架,正直是它的轴心。在历史的车道上,它滚滚向前,跨过欺骗的深沟,越过仇恨的高坎。在远方,它看见了另一只倒伏的车轮,美德勇往直前,两只车轮碰出了灿烂的火花,美德摇晃着,然后倒下,和那只名叫竞争的车轮倒在了一起。

没有人比它更自信,没有人比它更无畏。在竞争的眼里,唯有太阳方可与之争辉,唯有宇宙才能容纳它的抱负。它要用自己圆滑的身躯碾过历史的每一处巅峰,让自己的轮迹如旗帜般为胜利者开疆拓土。于是它滚动了,连历史的车道也在它的重压下颤动,可是它立刻倒下,快得就像它的速度。嫉妒与贪婪绊住了这无畏的开拓者,远方滚来了美德的车轮。

两只车轮倒伏在地上。抱负与憧憬在灰心丧气的泥泞中洗尽铅华,直到远方走来了几个人„„

孔融走到美德旁边,扶起了它,可是它又倒下了。孔融重复着自己的动作,尽管美德每次倒下时溅起的泥泞已沾满他全身。和坤走到了竞争旁边,扶起了它,可是它又倒下了。和坤重复着自己的动作,尽管竞争每次倒下时溅起的碎石已让他头 破血流。两人看着对方,停止了动作,在倒伏的车轮上坐下。孔融掏出两只梨,看了看,把大的递给了和坤。

一个布衣老人越来越近,牵着一匹马,肩上扛着没有车轮的马车。孔融走上前,礼貌地叩了一个头,向着老人发问:“敢问老人家,我孔融自认谦恭礼让样样精通,却为何扶不起这美德的车轮呢?”老人放下马车说:“美德的车轮可以跨越一切的丑恶,但它终究不能长久地独行于天下,人间倘若只有美德而无竞争,该争时不争,又何以能奋进发展?而和坤,你自幼便只想出人头地,学四书却不知德,读五经而忘礼,心中只存竞争而弃美德,何能让竞争不倒在贪婪与嫉妒之中呢?”老人拿起竞争和美德的车轮,安在了马车的两则轮轴上。他驾着马车远去,飞快而稳健。六

美德是盾,可以挡开世间的丑恶;竞争是矛,可以披荆斩棘,让人大步前行。唯有两者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美德与竞争的车轮都必须在同一驾马车

上滚动,该出手时出手,该退让时退让。只有这样,那驾马车上才能载起伟人、国家,乃至是整个世界。

【批阅意见】

这是一篇很有思想深度的寓言,它在写作上有如下特色:一是用了象征。这里的马车象征着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是一部历史。这辆马车只有美德与竞争不可偏废,方能“飞快而稳健”,深邃的思想,巧妙的立意,奏出了一篇哲理妙文。二是采用了双线结构。文章有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条是美德,一条是竞争,双线时分时合,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谋篇能力。三是修辞手法的圃熟运用。“美德是一只车轮。谦让是它的圆面,友好是它的骨架,正直是它的轴心”,“在历史的车道上,它流滚向前,跨过欺骗的深沟,越过仇恨的高坎”“美德是盾,可以挡开世间的丑恶;竞争是矛,可以披荆斩棘,让人大步前行”„„这些贴切的比喻形象地传达了“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之间的关系,增加了文章的底蕴。

张媛媛第二次应聘

广东省清新县一中高三(8)班 罗金胜

“东边不亮西边亮,没有星星有月亮。”张媛媛想,我谦让的性格已在我的心中扎根,何况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吧,不信就没有地方要我。于是,她决定再去应聘。

第二天,她再次来到人才交流中心,一眼就看见一家公司开的条件很适合自己,于是就一个劲的往里面挤。由于动作太快,一挤就把一个大汉手上的东西给撞丢了,昨天刚吃了亏的她怕耽误了时间,竞争失败,所以,也顾不上瞟那大汉一眼就匆匆地走开了。

这回,张媛媛再也没有让位给人家,就争了个第三位,心中自然欢喜。轮到她面试时,对方见她的条件很优越,也就相当满意。她欢喜不已,心想,这次该成功了。

于是,张媛媛按照对方要求坐在外面的大厅里等候消息。此时,她的心情不能自己,在大厅里四处走走,简直像春天的小鸟一样,要自由地飞向天空。

当她看到别的应聘者带着一种失落的神情走出来时,她更是踌躇满志,认为这个职位非她莫属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比较之后,公司负责人终于走了出来,第一个叫的就是她张媛媛。张媛媛受宠若惊般地蹦了过去,就等着负责人对她说一声“张媛媛,你已经成功了”。张媛媛刚走进办公室坐下,一个大汉进了来。大汉对她说了几句后,张媛媛就走了出来,她的神情十分难看,刚才那兴奋的劲头消失得一干二净。

原来,她又吃了“竞争”的亏。这家公司找的是服务部的工作人员,恰恰不需要那种竞争意识太强的人,而是需要她原来那种谦让、热情的传统美德。

别的应聘者正想过去问问张媛媛到底是怎么回事时,办公室那个大汉走了出来,他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这家公司的经理。“啊?”张媛媛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这位大汉就是被张媛媛撞掉手中东西的那位。张媛媛全都明白了,她这次竟然是吃了没有谦让的亏。

张媛媛无奈地走了。离开这里后,她直奔书店,她要去买一本《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书,因为,她觉得她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1、真正的强者——守护心灵之美

高2006级7班

刘溆凤

或许,现今社会的标语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适者生存。但人们是否想过,失去了心灵的圣洁,遗弃了传统美德,抛开了人性的善美,即使你在物质上战胜了他人,但在精神上你永远只能是个傀儡!所以,守护心灵之美,才能在竞争中立足,拼搏乃至取胜!

美国的体育仍出现多起兴奋剂丑闻:著名的女飞人琼斯在国际体联查出一直服用兴奋剂之后取消了其世锦赛冠军头衔并禁赛三年,她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试问,用虚伪、作假换来的荣耀,只能如黄粱一梦,消逝无踪。真正能毅然不屈地立于体坛,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竞争当无愧于自己的内心。然而,人们的自私自利、贪慕虚荣正一点点地抹杀心灵深处的正义力量。古人曾曰“成人之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尊老爱幼的美德正从人们的世界一点点蒸发、褪尽乃至消亡!为什么?是因为所谓的竞争意识,是因为“成大事者,必有牺牲之必要”,是因为“只要能达目的,手段并不重要!”北大教授于丹曾说:“只有心灵之勇,才能战无不胜!”那么,心灵之勇来源于何处?来自于2500年的中华文化精髓,来自于那些传统美德的升华!竞争意识当然也是必需的,但绝不能以牺牲传统美德为代价!

记得在某书中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位将领争夺将军宝座,相约丛林驰骋骏马以断胜负,行途半路,其中一位脱疆失神,马嘶

而去,另一位眼看事态紧急,奋力直追,最终救了脱马之将,以德服人,成为了将军。那时候,他并没有在关键时候驰马而去,心中的善良让他不顾危险去营救他人,这“德”,就是传统美德,优秀品德,而在真正的较量中,勿忘人性的本源!

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也需要树立竞争的意识。但我们更需要做一个守护传统道德的人!2002年湖南的文科状元曾说他的成功取决于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他传承了勤学好问,不耻于学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也明确学习也是一种竞争,要想领跑在前线,就必须明白自己的不足,别人的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诚然,聪明的人会选择让良好的修养成为竞争中的法码,而愚昧的人只会在你争我夺中忘却自己的本性,物质世界的突飞不需要冷血的对战,更多的是,人性化的交流和坦然的竞争!

守护心灵之美,才能在竞争中立足,拼搏乃至取胜!

2、根扎地下,叶触云里

高2006级7班

毛一苇

每一个人都有一棵生命之树,或是娇小,或已繁茂。生物书上说,一片森林的树根都是相互依存的,集聚地生长有利于土壤的疏松,以便获得更多的养分。树木在依赖中竞争同存、相互间可以获得更多的滋养,以维护生态的和谐。

“根扎地下,叶触云里”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社会和谐共处的定律。郑渊洁说过,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老姜,那这将是一个怎样的辛辣的社会。“文敌诗友”的元稹与白居易,由于政治的主张不同,曾经针锋相对,敌意盎然,可当元稹听说白居易被谄遭贬,却觉中惊起,泪湿青衫。于丹说过,生命是一次流放,总有一些至信至理的东西值得我们追随。的确,我们不能因为竞争,而丢失了一些美好、最根本的美德,不能因为追求叶的繁茂,而放弃根的相握。实际上,万事万物互为矛盾也互为统一,我们竞争是为了维护这个世界上的美好,而我们守住道德也是为了更有序地竞争。美国的“钮扣大王”,起初只是一家很小很平凡的杂物店。可是,店主为了更加方便顾客,甚至去很远的地方进一些获利薄的钮扣,就是为了守住心中为别人的美德,出乎意料地赢得了很多客源,打败了同类竞争的很多商店。弗莱明的父亲曾是一名很贫困的农夫,那个年代物资贫乏,所有的农民都在辛苦种田。当一名小孩落入水中,其他的人都出于担心救上来的是个“拖油瓶”而视若无睹,可是弗莱明的父亲却救起了小孩,而这一救,救出了一个诺贝尔奖励——小孩的父亲是有钱的绅士,为了报答农夫,把弗莱明接走并给予了他很好的教育。

没有根的树,无法长存;没有道德约束力的竞争,终会误入歧途。我们竞争时,是否可以携着美德一起上路?让我像《致橡树》中一样:根扎地下,叶触云里。在竞争的丛林中别让美德寂寞得如一颗老人的心。

3、给咖啡加一点糖

高2006级7班

王越

有人认为只有喝黑咖啡才算真正地喝咖啡,加了糖会破坏咖啡的口感。然而糖会使咖啡变得更完美。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也只有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竞争意识在外交场显得尤为重要,一位出色的外交官必须有进取和竞争的意识,如若不然他们就不能很好地捍卫国家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尊严。

但是仅仅拥有这些,他还称不上出色。他必须还具有其他的品质。周总理无疑是成功的外交家,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时他丝毫不退让,在谈判桌上与对方争取到底,这才让我们取得了重庆谈判的成功。但在他的铁和硬的背后同样有着柔如水一般的包容: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禁止美国一切官员同中国官员握手,因此,一次会议结束后,周总理照例走去与那位美国官员握手,而美国官员并没有伸手,只是象征性地摇了摇他的肩。而当72年尼克松访华时,那条禁令解除了,周总理仍然迎上去与尼克松握手。周总理并没有因为过去的遭遇,而记恨美国也让尼克松丢一次面子。

他宽容了过去的过失,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钦佩。

不仅外交场上需要竞争与美德的结合,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结合,设想一下,某一天大家开着车在路上,但每个人出于内心的竞争意识,不讲谦让,不允许别人超车,不允许别人开得比自己快;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加速、超车。这样整个公路就成了赛车场,交通根本无秩可言,只会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当然邻里间若没有谦让与包容,为小事都要争到你死我活,那么,楼道、小区、乃至整个社会便毫无安全可言。宽容与谦让,并不会消磨一个人的竞争意识。相反,只有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才是读懂竞争内涵的人,也只有他们才会真正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好比如糖会让咖啡变得完美,而不是咖啡的败笔。请记住喝咖啡时给咖啡加一点糖。

4、没有牛奶的面包是干枯的

高2006级7班

邓立婉

记得当年公私合营的时候,有人问那位率先进行公私合营的民族资本家为何要这样做。他的回答如此简短有力:“是的,我是一个民族资本家,但我更是一位中国人。”所有人都为他高尚的爱国情操而感动。

今天,在某公司的招聘会中,主动让座的张媛媛却因自己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被谢绝聘用。于是整个省城的人都为竞争和美德的取舍而争论不休。

这让我觉得有一丝荒凉。在商品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已经开始对美德产生了质疑。

美德是什么?美德就像是一杯很香醇的牛奶。竞争和利益是什么?它们就像是一块很厚实的面包。两者搭配,才会显示出奇妙的美味。中国的确是饥饿得太久了。所以在物资丰富后,总有许多人不顾一切地吃面包充饥,顾不上喝一口牛奶。可是他们是否想过,这样吃了会噎着吗?没有牛奶的面包是干枯的。它会让进食变成一个机械的过程,失去灵魂,失去意义。

现在的竞争如此激烈,但若人们在此间忽略了美德,它就使竞争变得坚硬和生冷,变得没有价值。

在信息技术行业独占熬头的美国微软公司,2001年被控告,罚金60亿美元。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产品的捆绑销售。这会造成竞争的不公。对于这样丧失道德的行为,社会是会给予遣责和否认的。即使当时会带来丰富利润,也会加倍偿还于最后的罚单中。欲速则不达,忽略了美德的竞争是没有生命力的。

所以中国要走和平崛起之路。要走自己发展,又会兼顾其它国家的共同发展之路。我觉得这是对的。只有宽厚待人,再强大自身,才是真正的强大,才会被世人所接受,才会真正拥有坚实的基础,才会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之林中屹立不倒!

我们应当在具备了传统美德的前提下竞争。的确,竞争要靠手段。但是竞争的根本不是手段,是实力。只有在保证自我良心湿润的基础上的竞争,才是可靠的,有意义的。我想我们不应该在竞争的形式上迷失自我,而是抓住竞争的根本,竞争的核心。

是故,勿忘传统美德,亦会使竞争散发馨香。

狼 与 羊

高二(7)班 陈乐妮

我们中国人通常是像羊的,温柔尔雅,带着孔夫子的教导及传统美德的熏陶,而外国人则是一只只充满活力及野性的狼,锐意进取,拼博争取,强烈的表现与征服欲。地域的文化差异,在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狼与羊的结合,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相辅相成才是永不败的关键。

狼为羊提供前进的动力,狼就像羊心中的动力泵,不断地鞭挞着羊前进。就像清朝末年,统治者们以天朝上国自居,读书人研究孔孟之道,满口的之乎者也,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当“夷人”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工业革命,发展科技与经济,雄心勃勃地想将中国归入自己的版图时,清政府并没有觉悟,以至“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诸多国难国耻的发生,中国人民忍痛着将近一百年如地狱般的苦难,这说明什么?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传统美德将会显得那样地软弱无力缺乏生机及抗争的能力,而人们把入世比为“狼来了”,这又是一只狼,带来竞争威胁及机遇的狼,在外国大量优质廉价的商品销入国内时,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敢不敢驾驭这只狼,使自己的产品赢得市场,这就要强烈的竞争意识来打气,锐意进取,同时用传统美德的微笑面对每一个竞争者。

羊守候狼的灵魂及道德底线,泰戈尔说过“缺乏道德的勇敢是最可怕的犯罪”竞争意识如果没有传统美德的规范,就会出现不平等竞争经济诈骗等诸多法律不容,道德不齿的行为,像:黑心棉等为代表的假冒伪劣商品,品牌盗版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真正有效果的竞争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原谅他人就是成就自己”是守候道德诚信做事的产物,韩信蒙受胯下之辱,如果他逞匹夫之勇,拔剑杀了那个无赖,他也不可能辅佐刘邦成就千秋霸业,也不可能成为“多多益善”的怀阴侯,道德永远都是市场竞争的标杆及最终归宿。

犹太约法传统及现代启示 篇3

林国基,政治哲学家。生于196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慕尼黑大学博士后。先后任职中国社科院、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海国图志》丛书和辑刊主编。有多部专著和译著出版。

即使专业人士,也未必说得清什么是“约法传统”,说得清的,未必说得清此一传统与近现代宪政实践的血脉关系。上帝通过摩西与犹太人在西奈山立约,这个《圣经》故事隐含的宪政意义,穿越漫长历史隧道,怎样落户于人们通常理解上的政治治理共同体,是本篇对话试图回答的问题。

林国基先生,是中生代有成就的政治哲学家。他从河南老家,游学北京,又跨洋到德国慕尼黑,学成后几度游历,从中国社科院(北京)到国之南端海口,又游教到西南重庆,现落脚东部上海。他关于游牧与定居文明相互关系的思考,留着他身体之游的强烈色彩。他理论思考的起点是犹太人的迦南地,立论的中心,是游牧文明的成文宪法与定居文明的不成文宪法,在塑造近现代政治治理格局与气势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作用。

刘苏里:国基好!大家对美国制宪的宗教背景,似乎知道一些,但真正说起来,未必那么清楚。参与制宪会议代表的宗教信仰不用说了,除个别人,都是虔诚的教徒,虽然所宗不同。具体到宪法文本,宗教教义的哪些基本原理,最后在宪法中有所体现?

林国基:就宪法文本而论,我们并不能从中找到任何具体的宗教教义,但宪法本身就是一种约法(covenant),它来自犹太教的约法传统,大家公认,它由摩西在西奈山确立。近代以来,在反对天主教教阶体系的拜偶像、等级制及其造成的腐化堕落之际,清教徒复活和继承了这一具有极强革命含义的犹太约法传统,最初作为一种新的教会组织法,即脱离天主教教阶体系的一些新教教会(主要是清教教会)的牧师需经过信众的选举,从而脱离了天主教自上而下的任命制这一教阶体系,这被称为教会约法(church covenant),后来其世俗化的版本称为政治约法(political covenant),以容纳其他宗派信众、甚至是无神论者加入某一政治体,这出于扩张和殖民的需要,它其实已经是一种成文宪法的形式了。在美国1787年立宪之前的殖民阶段,此种教会约法和政治约法的组织形式被新英格兰地区的殖民地普遍采行,因为那里主要是由公司殖民地以及自治性殖民地组成,而南部殖民地主要是皇家殖民地,其组织方式具有更多的“自然贵族”色彩,等级较为森严,但最终经过独立革命和南北战争,这一贵族制的残余被彻底清除。

刘苏里:请简要谈谈“约法传统”的精神和传统。

林国基:约法传统是一种非常另类的统治方式,马克斯·韦伯称其为“社会学的重大例外”,本质上它体现了犹太人的“选民”观。在他们看来,与周边其他民族相比(尤其是那些诞生于两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的定居性农耕民族或者大帝国相比),作为上帝的选民,他们只受约法或者法律的统治,而上帝创造出来的其他民族则受偶像也就是国王的统治。这可称为“犹太例外论”(Jewish Exceptionalism),所谓的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本质上源于这种犹太“例外论”,其中介是殖民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两者共同分享了“上帝的选民”这一自我认同。如今国际关系中之“美以特殊关系”的特殊性正是来源于此。相形之下,美英特殊关系只限于骨肉之情,而美以特殊关系则可直达灵魂深处。

刘苏里:美以这种特殊关系,不被一般人所识,以为与美国人还犹太人“二战”期间所受苦难之债有关。罢,这不是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所谓约法,就是上帝在西奈山对犹太人宣布的诫命?还有其他么?

林国基:除了摩西十诫这一成文法典(也可视之为成文宪法),上帝并没有对犹太人明确宣布其他诫命,至于后来的口传律法或者说非成文宪法塔木德是在犹太灭国之后犹太拉比们的自行解释,甚至是穿凿附会。正是凭借西奈山的那个立约行动,犹太人建立了犹太教,并从一群乌合之众变身为霍布斯意义的“政治国家”,就是立约而治,这被霍布斯称之为“政治国家”。

刘苏里:我想与你就此讨论一个算不上额外的问题。为何与上帝立约,使得犹太人建立政治国家成为可能。此外的政治共同体,即没与上帝立约的国家,怎么理解其政治性?

林国基:犹太人在西奈山的立约事件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它把多神教民族中君临天下的“命”本身也废除了。除了割礼,犹太的历史似乎处处故意要与古埃及文明撇清关系,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古埃及是一个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帝国秩序,君主制、等级制、官僚制、赋税、常备军是所有定居民族进行统治的必备要件,而这对于秉持游牧生活方式的犹太人而言,是一种奴役和堕落的法律,正如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称中原的定居文明和文教制度为“堕落的汉法”一个道理。如果将埃及帝国的这种文明制度施之于他们身上的影响清除干净,这群出埃及的犹太人就一下子就被抽空了,成为一种没有传统或者说无根的乌合之众。适合这种游牧生活方式的政治组织方式就是誓约共同体,它是一种非历史的、缺乏土地意识的组织方式,非常适合此类经常处于迁徙和流动状态的游牧部落。游牧民族似乎从来不为其故土而战,总是处于寻找一片新的家园的迁徙中,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犹太人的第一场革命,犹太的历史就是一部革命的历史,反抗各个大帝国的历史,也是游牧力量与定居力量的碰撞史。

刘苏里:你是把犹太人与上帝立约这事件,与犹太人的生活样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犹太人自己的选择,还是周遭环境压迫使然?历史上,同为游牧人群,在中原文明的北方和西北方,都有它们的强大存在,怎么就没走上犹太人信奉一神教的道路?这与犹太人在埃及几百年受奴役的生活经历有直接关系吗?

林国基:文明的起源和成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于犹太人为什么会建立这样一种处处表现为某种“例外”的一神论传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本人对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的那个解释最为看重。也就是说,犹太教来自埃及第18王朝的一神教。根据我的体会,一神教一定是帝国的产物,因为只有帝国才会有一神教的气魄和视野,而埃及十八王朝正是埃及帝国开始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但当时埃及采行的传统的多神教对帝国事业和法老的至高权力造成了极大掣肘,为了集权并打击封建寡头势力,亟需进行一神教的宗教改制。这种一神教的改制不久就在埃及失败,这时一个埃及贵族叫摩西的为了将法老的这一事业继续下去,拣选了一群在埃及为奴几百年的犹太人,出埃及,过红海,来到了西亚沙漠中,试图建立一个一神教帝国,也就是上帝国。为了建立这个一神教帝国,必须要清除犹太人此前接受的埃及多神教的信仰。如果将这群犹太人从埃及定居性文明的多神教传统的影响中摆脱出来,那么这群人就成了没有传统的无根民族,考虑到其游牧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须有一部类似成文宪法那样一种约法使其组成一个誓约共同体。德裔犹太人海涅与法国大思想家孟德斯鸠都持这么一种看法,也就是说犹太教来自埃及,或者说是一种埃及宗教,但弗洛伊德做了一种大胆的、极具想象力的解释。

刘苏里:我想,犹太人在迦南地,特别是两次圣殿被毁带来的苦难,似乎与他们的信仰有关。大流散后,倒是信仰让他们在没有疆界的国度里,将自己的文明保存下来。这里是怎样的“辩证法”!如此说来,我们大体可以认为,上帝与犹太人的约法,便是犹太人的领袖给游牧的犹太人制定的最早的成文宪法,虽然它不可避免的,甚至必然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林国基:你看得非常准!这里面有一个困境,这个困境是所有游牧民族都会遭遇的。拿犹太人的例子来说就是,他们本来是一个游牧民族,但上帝偏偏允诺他们一个历史目标,也就是说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将生活在一个“流着奶与蜜”的上帝国即迦南,如今的耶路撒冷。问题是,当其占据迦南并建立起所谓的上帝国后,他们的游牧性的生活方式必然要转化为一种定居生活,建立神殿就是一个最好的象征。这里面的困境是,一旦在迦南或者说耶路撒冷开始建国并过上定居生活,其游牧传统将不复存在,他们将变得与周边其他民族没有什么两样,多神教和拜偶像以及文明的腐化势必开始繁衍滋生,政治从沙漠中那种简朴粗粝的立约而治势必变为定居状态的王权专制。比如,所罗门王就娶了很多异教女子为妃,引进了东方定居民族所特有的后宫制度,或许还有宦官制度,在摩西十诫中,这是拜偶像的重罪。在犹太旧约的经典中,所罗门王宫一直笼罩在罪的阴影中就是这个道理。在这种情形下,那些保持游牧部落遗风且是摩西约法传统的守护者的犹太先知们,只好跑到狂野中呼告,并直接诉诸于民众。事实上,所有游牧民族都分享了这一困境,就像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占领中原后必然要经历一种汉化过程,然后必然会遭遇文明的腐化,最后被推翻是一个道理。犹太教的这一困境耶稣看得很清楚,这可从他对犹太神殿的激烈谴责和严厉诅咒中体会得到。耶稣说,那个矗立在耶路撒冷的神殿必将被摧毁而且永不再建,并且说“我的国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在犹太历史上,这是对上帝国的一种全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作为游牧民族的犹太人与其历史目标即定居性的上帝国迦南之间存在的张力和困境。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对于作为游牧民族的犹太人而言,新约或者基督教的解决方案事实上是一种向犹太固有的游牧传统的回归,这对犹太传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解放,这一传统中所固有的一神教帝国的潜能也得以极大的释放和扩张,这种扩张彻底脱离了土地,变成一种超验性的游牧力量,从而将其继承自埃及一神教的帝国潜能发挥到极致。

新约的教诲事实上是对犹太教传统中那个具有浓重世俗倾向、具有定居特质的历史目标(你也可以称其为末世目标)即地上的上帝国(迦南)的否定,也就是说,在新约看来,旧约存在着一个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即游牧与定居。按照他们的理解,犹太民族应始终处于游牧状态,而不应该在某个具体的地方如迦南停下来,也就是说不应成为一种定居力量,否则会出现类似吉拉斯所言的“新阶级”的困境。所以,在基督徒看来,新约并没有完全否定旧约,而是对其的修正和完善。有点“不断革命”的味道,只不过共产主义这一末世目标换成了迦南地。

后来,基督教这一脱离土地的超越性游牧力量在罗马帝国广泛传布,并在罗马帝国崩溃后驯化了侵入罗马帝国的蛮族,起到了一种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也逐渐模仿异教罗马帝国的统治方式,建立起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庞大的教阶制度。这个过程被卡尔施密特称之为“陆地化”的过程。其含义是,游牧力量被多神教的土地力量吸收,最终又被文明化了,腐化接踵而至。这就是后世宗教改革的缘起。宗教改革的唯一目的就是试图恢复来自西亚沙漠犹太传统中的那股游牧力量,这同样是一场革命,与出埃及分享着同样的精神气质和意图。在新教的各种教派中,加尔文的清教与犹太的约法传统最为接近,做得最彻底,这导致了一连串革命,在其影响之下,欧洲的王权和定居性的文明体系接连陷入崩溃。

刘苏里:回到你上面的“成文宪法”问题上来。这一神学政治文本,通过怎样一条隐秘的路线图,穿越历史时空,最后落脚在西方—先是罗马,后是中世纪末叶的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然后是低地国家和岛国英格兰(包括几近蛮荒的苏格兰),最后在新大陆美国—修成正果,开启了人类理性时代成文宪法之先河?

林国基:清教传统接续犹太约法传统的一个关键概念是Covenant,或者Compact,即约法。在当时欧洲的背景里,这个词意味着革命。这场革命最初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冲突中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了反抗英格兰查理一世在苏格兰强行推行公祷书等专制行动,苏格兰革命者发布了“人民约法”(National Covenant)。苏格兰是一个蛮荒之地,基本是一种半游牧生活,缺乏植根于英格兰平原的普通法的土地性力量和传统,所以那里的清教徒采用约法这一革命性的组织方式是顺理成章的,因为约法这种组织方式与游牧状态非常契合。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对抗同样可以视为是一种游牧力量与定居力量的对抗。克伦威尔的清教军打败国王查理一世后,对查理一世进行了一场惊世骇俗的大审判。依据英格兰普通法,审判查理一世是法理不足,但“最高法庭”最终借助犹太约法传统及其法理依据将这场审判进行了下去,“最高法庭”最后几乎变成了一种末日审判法庭,带有浓重的犹太化气息。这体现在庭审过程中由彼得斯这个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牧师依据清教徒们非常喜爱的诗篇第149篇所做的禁食布道,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它为那次庭审奠定了最终的基调。也就是说,在犹太传统中,君主制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是拜偶像的,是亵渎造物主的。克伦威尔建立了共和国,但这场被丘吉尔称为“英国史的例外的革命”不久终于无法抵御英格兰平原的深厚的土地力量以及植根于土地的普通法传统,君主制最终在英国得以复辟。在革命前、革命后以及革命期间,大批清教徒开始漂洋过海,到北美荒野殖民,最终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扩大的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并颁布了一部成文宪法,其历史和精神源头正是在西亚沙漠中那个游牧民族的约法传统,不准拜偶像是其终极大法,创世论是其宇宙论背景。

刘苏里:很多年来,我感觉美国文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定居文明,多有游牧文明的性质—当然这里的游,已非传统物理状态的游牧之游,而是精神、价值状态之游,所以它无远弗届。其开拓能力也是无前例可堪比。美国之游,回到我早先的一个问题上来,是有深厚的《圣经》教理基础,比如天赋人权,统治须经被统治者同意,人生而平等,契约的神圣性,甚至政教分离等。美国文明的这种性质,是否符合了你考虑中的游牧与定居文明的对抗话题?只是现代的原因,此种对抗再也不以历史上的方式呈现。

林国基:对,没错,美国的制度就是一种游牧秩序,这种游牧力量的机动性达到了人类世界的顶峰和极致,其动力源泉正是当时殖民北美的清教徒们。这里面有很多幸运的因素,比如,如果当年那批对美国的未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清教徒是在南美殖民,他们在那里遭遇的是黄金和白银,或者他们是在美国南部土壤肥沃的地域殖民,而不是在贫瘠的新英格兰荒野殖民,肥沃的土地和大量的金银也许会把他们腐蚀掉的,历史也许会改观。我想说的是,文化决定论是站不住脚的,历史中还有很多至关重要的变量。

刘苏里:非常喜欢你用“机动”这个词。我想,游牧和定居,已无法适用于现代,应该换个词儿,于是想到“机动”,但还觉对应词不合适,于是又想到“游击”(游击文明和阵地文明)。关于游击,有专门的理论,虽然不是我这个意义上的,但可做参考。美国文明的“游击”性,是很少人认识到的。

林国基:没错,与传统的游牧民族相比,美国的游牧秩序已经超越了诸如草原或者沙漠的地理和气候的牵绊,也就是说征服了自然。而且,它解决了犹太教传统的那个矛盾和困境,即游牧和定居(体现为迦南地的上帝国),其“山巅之城”不再局限于耶路撒冷,而是无处不在。

刘苏里:如果我们认同美国文明的游牧性质,那么该如何看待塑造该文明的成文宪法?这又回到我上面的问题上来。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碑上有一段话:“给我们生命的上帝,同时也给了我们自由……如果我们将人们心中对此的确信除去,这个国家的自由还有保障吗?”

林国基:游牧民族天生具有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他们不习惯定居文明那种循规蹈矩、等级森严、尊卑有度的生活方式,视之为堕落的法律。套用格劳修斯的一个国际公法概念“自由的海洋”,你也可以把他们的国际法法理基础称为“自由的草原”或者“自由的沙漠”。这种原则在其与周边定居民族的互动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回到你的问题,按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对于沙漠游牧民族犹太人而言,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其游牧生活方式的统治方式,如果不是唯一的统治方式的话。相应地,成文宪法也非常适合像美国这种游牧化的民族采用,它们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契合。美国的游牧化特质源于清教徒,主要是当时在北美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拓殖的清教徒,这个地区的殖民经验对美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南部则是一种定居性的势力,但南北战争解决了来自南部的贵族制影响。

刘苏里:你看,最先到达北美大陆,最后“定居”下来的分离教徒和清教徒,一路从英国游到荷兰,游到北美,此后不断向西游,直到大海,但这还只是陆游。随后,这群人的价值和理念开始了“浮游”,漫无边际,深入到凡有人群的地方,其势不可阻挡。我还是想请你继续申说“游”与成文宪法的关系。毕竟,成文宪法更像是将一群人“固定”在一个框架内,而失去游(击)牧文明的本来规定性。

林国基:美国的成文宪法本身就体现了游牧性,因为我们很难从中辨识出其定居性的土地意识,也就是说它缺乏土地意识,它是一种社会契约,社会契约缺乏土地意识,正如可视为犹太成文宪法的摩西十诫同样缺乏一种土地意识一样。正因为它缺乏土地意识,它才有极强的扩张和机动性。比如,最初建国时,只是东部的13个邦,但随着其后慢慢向西部扩张,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北美大陆上所有的邦纳入这一架构,甚至还可以把阿拉斯加这一与其不接壤的领土纳入,而夏威夷则是与陆地根本没有接缝的太平洋海岛,可见其游牧性有多高。这一问题也许需要仔细辨识,因为在其成文宪法内部,体现了游牧和定居两种元素的和谐统一:就宪法构架本身而言,在纵向层面,联邦权体现了一种游牧倾向,而州权则是一种赤裸裸的定居性安排;在横向分权层面,定居元素更多地由参议院体现,而其他权能则可视为一种游牧性的元素。在其政党制度中,共和党体现了一种定居性的土地力量,而民主党则体现了某种游牧性力量,正是这两股力量的结合奠定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基础。这绝不是如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一种轮流坐庄的政治秀。归根结底,成文宪法是一种游牧性的制度架构。与之相反,历史上的所谓的非成文宪法则是一种定居性的制度架构,其法律的精神是等级制和人与人的不平等,这是一种宿命论的制度形式。

刘苏里:赞同你关于美国称霸基础的看法。流行的美国两党区别不大的看法很肤浅,看不到它们之间内在的差别。你今天给点出来了。若确如你所说,我们该如何解释英伦不成文宪法于该岛国内在的扩展性质的关系?人们通常说,英国是以经验主义立国的政治体,普通法居上。它通过船舰展开的海游,比任何陆地国家和试图称霸海上的国家都不逊色。要说,德法也是成文宪法国家,但内在的保守性,使之无法与大英帝国进行海上竞争。

林国基:英国的不成文宪法传统植根于它的英格兰平原,英国的实力基础来自土地贵族,其扩张的范围有限,只能搞定欧洲。当亚洲更为广袤的疆域展现出来之后,英国的地缘力量就无法掌控了。当1832年《改革法案》颁布之后,土地贵族势力这一英帝国的立国之本就被瓦解了,它事实上已开始进入美国的游牧秩序。当英帝国的议会有能力保持游牧和定居两种势力和原则的平衡时,它的扩张能力最为强大,1832年后,这种局面不存在了,开始走向衰落了。美国的成文宪法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传统,其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人是生而平等的,值得注意的是,当美国《独立宣言》表述这一观念时,它用的是“created equal”,而不是“born equeal”,前者体现了犹太-基督教统绪中的创世论传统,在创世主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这是在超验层面上的理解。在多神教文明中,由于缺乏这种一神教的创世说,通常的看法是,只有某个阶层的人born free,也就是说人生而不平等,这构成了所有非成文宪法的经验基础和智识传统。这是历史上所有非成文宪法秩序的潜台词和终极秘密。

刘苏里:不错,《独立宣言》的用词,正反映人们常说的“人生而平等”,是创世意义上的,中文翻译将其精髓隐没掉了,才有某些人的高论:人怎么生而平等呢?我上面说过,类似“人生而平等”,还有许多宪政理念来自基督教教义。我甚至觉得,基督教,尤其加尔文宗规定的许多原则,与现代宪政原则有精神上的天然契合。

林国基:对。人出生后的确是不平等的,这是个经验事实,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没有办法,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这是一种命运性的宰制力。多神教文明都保持这种自然的宇宙观,其最高统治目标是和谐,带有一种审美含义,但它未必是一种正义的秩序。在多神教文明中,正义从来不是个问题,也不存在真正的神义论问题。正义问题只有在一神教文明中才成为一个具有实在份量的问题,或许是唯一重要和尖锐的问题。

刘苏里:否则,我们无法解释游到北美的人,像是无缝连接,上来就制定“宪法”,好像说的都是大词,但一帮人就按此实践,最后造出这等宪政共和国。

林国基:没错,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文宪法是一种确保正义的秩序,它对命运的严酷性是一种校正。

刘苏里:好,最后,我们回到原题上。请你总结一下犹太政治传统,以及此一传统的当代意义。

林国基:好。我们很难对这一传统做一简要的总结,因为它的传统过于复杂和晦暗不明。这个民族总是让我无比惊异,它身上有一种最为宏阔的视野,也潜藏着深不可测的力量。如果非要对它进行一个总结,那就是,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在其与世界各个大帝国们的长久冲突中,他们培养和激发了对自由、平等和正义不懈追求的动力,这种游牧性力量实质性地塑造了现代世界的各个角落,像当年成吉思汗的游牧力量一样,横扫欧亚大陆。其所到之处,君主政治纷纷瓦解,受约法或者成文宪法约束的共和国成为一种常态政治,而在其西亚沙漠的开端,这是一种“例外”。还有就是,它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种无根性,托克维尔当年游历美国时曾经有过深刻的体会和生动的描述。也就是说,世界变得游牧化了。

刘苏里:从这段话我得到一个启发,或可说,中华文明的“阵地”—定居性质,使其与游牧—“游击”性质的文明,产生根本性的对立与冲突。我们先不讲谁战胜谁,历史经验可以参考。中华文明的根本出路,似乎是跟着“游-动”起来。什么是游-动精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道理古人早揭示出来了。游,是积极的,鲜活的,生命本质的,而定居正好相反。

林国基:没错,上善若水嘛。游牧-定居这一互动模式是世界历史的常态模式,中国也不例外,而且在历史上积累了异常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十分值得认真总结。中华文明近代以来与西方游牧力量(来自北部的马克思主义与来自南部的资本主义)的碰撞实际上并没有脱出古已有之的这种常态互动模式,近代以来我们所遭遇的所谓的“三千年之大变局”事实上在古代与游牧力量的漫长互动中就曾经见识过,只不过其机动性要逊色许多罢了。问题是,经过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与东方共产主义体系之间的互动似乎脱离了那种在更长的历史时段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游牧-定居的常态历史互动模式,从而具有了一种来自一神论传统的善恶两元对决的末世论形态。这很不正常,也很不自然,更加危险。我想,中华文明未来的使命或许就是要化解这种十分不自然的末世论对决的两元论模式,将整个世界的发展重新恢复和导入古已有之的游牧与定居的十分自然的互动形态,以化解这一带有末世论色彩的你死我活的两元对决战略模式和思维,使历史在一个崭新的基础上永恒轮回起来。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必须主动进入这种崭新的非自然的游牧秩序。在这一游牧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所特有的定居性也会自动显现出来,并重新定位。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成为一个无根的民族。

上一篇:信息流广告下一篇:树脂吸附分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