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剖析

2024-05-13

技术剖析(精选十篇)

技术剖析 篇1

一、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问题

1、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缺乏正确的认知

我校的学生主要是农民工子弟, 很多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前都是跟随父母, 在父母务工附近的学校就读, 这些学校大多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学生甚至没有接触到计算机, 或者有些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却没有系统的教学, 只是让学生自由的使用计算机, 从而让他们以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 没有想多通过这节课究竟要学到些什么东西。

2、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

信息技术课不像其他的学科, 主要是教会学生掌握技能技巧, 这就体现在动手操作方面, 比如在word、excel的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 学生看着教师的演示学习, 然后在具体的练习, 当有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 教师也是个别在辅导, 这就在教学中忽略了教材的作用, 有时一节课下来完全没有使用到教材, 还有时教师即使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完成任务, 然而学生却还是直接使用计算机摸索, 对于放在手边的教材却看都不看, 这就没有发挥到教材应有的作用, 后来我仔细的研读了一下教材, 发现教材除了讲述一些基本的知识外, 还有很多扩展知识面的阅读材料, 在我后来的教学中一般都会特别给出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 让学生不在忽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3、学科在学校安排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老师都主要是抓语数外的教学, 在信息技术这一块, 长期得不到学校的重视, 这就使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教学很受影响。很多非信息技术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课不计入中考没必要下多大功夫, 而且他们也会有意识的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课堂, 但对单一的信息技术课就会另眼相看了。这使信息技术课和其任课教师相当尴尬。正因为其他学科教师经常占用信息技术课的时间, 致使信息技术课的课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目, 也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 特别是在初二时学生要参加全市的初中信息技术结业考试, 由于学校的不重视, 班主任的不重视, 学生在进考场时还问这个考试有什么用, 会不会计入中考成绩, 完全没有明白学习这门学科的意义所在。

二、如何解决初中信息技术目前的问题

1、帮助学生树立对信息技术学科正确的认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当今世界,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 软件的发展推陈出新, 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那么, 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 要让受教育者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学生初一时就要告诉他们目前我们社会所处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对人才有怎样的需求,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将来的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这就是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新树立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明白通过开展信息技术课他们会获的什么技能, 强调信息技术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2、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1) 优化教材结构

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须以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不同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精选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上以教材编排体系为线索, 组织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 设计教学方法。

2) 采用分层教学

每个班的学生都友好有差, 对于理解能力强, 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 可以安排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或让其自选学习方向。但作为教师, 我们则应更倾向于那些能力普通的学生和“后进生”, 关注他们, 重视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尤其是“信息素养”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将学以致用的理念贯穿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 使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落到实处。

3) 合理使用多媒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找准媒体与教材的作用点。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它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 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 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使用多媒体教学要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 如何使用, 这个知识点是不是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从教学内容上看, 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 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的新与优。因此, 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能只追求形式, 而忽略学习的对象和主体。因此,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 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 进行有的放矢,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感受网络魅力

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 网络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其主要功用就是聊天和游戏。现在的学生个性鲜明很有自己的想法, 让他们了解网络并学以致用光靠简单的说教是行不通的。为了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网络巨大的学习功用, 在教学中利用搜索引擎一一找出了最佳答案。这一过程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纷纷效仿, 争相将自己的问题进行搜索, 查找答案。这也说明学生并非对网络的学习功用不感兴趣, 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

信息技术自我剖析 篇2

——找不足,找原因,整改措施

我自0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为止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来,我担任着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师,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我深深感到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必须要不断提高自我认识,提高自我修养。

一、从我自身着手,找不足,找原因:

1、在教学上我表现得不够到位,没有发挥好示范作用,缺乏完

全的服务意识,对学生缺少耐心和细心,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时受到自己情绪的原因,影响到了课堂效果。

2、作为老师,我没有花多点时间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我觉

得这是不够的,俗话也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想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应该深入了解学生。

3、对自身素质及修养的提高比较放松。在忙碌的工作中有时放

松了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作为计算机老师,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自身的学识相当重要,一天不学习,就会落后一截,信息技术领域相当广泛,技术由浅至深跨度也相当大,一个人的知识在这个大海洋里犹如一粒浮尘,要想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必须不断的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4、教学管理水平需要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效度不

高,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还缺乏更多的策略,对学生的教育还要进一步细致深入。

二、对今后的整改措施

1、首先,我更新观念,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是以信息的处理与交流为主线的,其主题是学习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和发布等技术。所以在教材中用到了许多计算机软件。我在教学中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将计算机软件操作和网络操作当作使用工具来讲授。我要教给学生的不是这个软件怎么用,那个软件怎么使,而是要教给学生这个信息怎么获取,那个信息怎么处理、发布等等。因此,我首先做好了从计算机教师向信息技术教师的转变。

2、其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很强,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内容,自主探究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你会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有多丰富、潜能有多大。

(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动手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管是从最基本的文字输入、编辑排版,还是电子邮件发送、网页浏览、网页制作等,都需要经过实际动手操作才能完成。我们如何引导学生来养成这种“动手”习惯,如何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来,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把课堂上大部分

时间留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学会鉴别,真正搞懂、掌握所学的知识。所有的实践操作均由学生来完成,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增强自信。重要的是:这样做,实际上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乃至一生,都将享用不尽。

3、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师德即: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因才施教,以德治身,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4、再重视自身文化修养的学习和提高学科知识水平。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将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热爱祖国人民,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5、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注重言行,作好表率带头的作用。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坚持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言谈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温文尔雅。

剖析汽车诊断技术 篇3

一、传统诊断方法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传统诊断方法也称为人工直观诊断法。维修的分析方法以形象思维为特征,一般是以单纯机械修理工艺为基础的手工操作技能,主要表现为手工工具,如量具有万用表、游标卡尺等,工具有扳手、改锥等。该方法机动灵活、投资少,但速度慢、准确性差。这主要取决于维修人员的经验,不能给出定量数据。其主要方法一般可总结为:“望”、“闻”、“问”、“切”。这些方法一般基于常发性故障。

1.“望”方法的应用

“望”,也就是维修人员用眼睛去观察,通过判断发现故障。例如,在油路故障中观察化油器是否溢油,消声器是否冒黑烟,发动机动力不足温度上升,油耗增加;又如,在电路故障中运用电流表指针摆动来判断低压电路搭铁、断路、高压电路以及充电电路的故障现象,利用高压火花的强弱以及火花塞的不正常工作情况来判断发动机的运转情况等。

2.“闻”方法的应用

“闻”,就是 “听”的意思,即通过维护人员的耳朵来判断汽车的运转状况。听功是维修工的基本功。通过听来完成故障的判断,主要是故障的声音。它主要包括发动机部位中活塞环与气缸壁的摩擦声、机油的激溅声、发动机爆发形成时的声音及消声器声响和传动轴允许出现的声音。对于声音的判断,一定要正确。有时声音是正常的,有时是异响。例如,发动机的常见异响可分为机械异响、燃烧异响、空气动力异响和电磁异响。在诊断异响时,应分清是主机响声还是附件的响声。若是全部附件卸掉后,异响仍存在,可认为是主机及其他部件异响;若松开空气压缩机传动带后异响消失,表明该异响与水泵或发动机及旋转部件相关。判断异响时,应分清是良性异响还是恶性异响。

3.“问”方法的应用

“问”,主要通过对汽车直接使用者的询问来了解汽车的使用状态、故障产生的过程以及车辆修理、维护情况等。例如,一辆出租轿车,不易起动。经询问,得知是在更换某火花塞后才出现的故障。拆检火花塞,发现其间隙与原火花塞的不同,更正后,故障排除。通过询问过程,可以得到车辆发生故障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节省时间。

4.“切”方法的应用

“切”,就是“试或摸”的意思,也就是汽车维护人员进一步判断故障。例如,含有化油器的汽车发现有无怠速现象,可以分步进行做进一步分析,先调怠速螺钉和怠速空气螺钉,若无效可检查化油器油平面,化油器浮子等;又如,在传动异响的诊断中,可以运用判断中间支承确诊异响现象。“切”的办法也可以直接通过部分的温度来判断发生故障的部分。例如,驱动桥发热现象,在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用手触摸后桥,非常烫手,可断定后驱动桥温度过高,进而判断出可能是齿轮啮合间隙小或油量少等原因。

传统诊断中,应掌握故障重点部位,才能迅速准确地达到诊断和排除的目的。例如,点火系工作正常的情况下,不来油或来油不畅的故障,是属于油的问题,大多发生于汽油泵,可先从汽油泵着手检查;其他如加速不良或怠速不良,是属于气的问题,大多发于化油器,可先从化油器着手检查。否则,应以油、电综合故障判断。总之,传统的诊断法,基于经验和专业水平,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达到快而准的效果。

二、现代诊断法

1.现代诊断法概述

基于现代汽车自动化的特点,采用仪器方法的较多。仪器诊断方法,是用专用仪器设备(解码器、示波器、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通过原地或道路试验,由仪器输出的数据来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的方法。该方法的好处在于速度快、准确性高,自动分析判断。

笔者认为,在汽车故障超出常见范围且经验诊断法又无能为力时,可以读取故障码或其相应的测量数据,这应该是最佳选择。一般办法为利用电脑诊断仪读取原车电脑内部的信息,看故障灯亮与否,是否存在故障代码。

2.仪器法诊断应用(以自动变速器为例)

第一,需要确认变速器故障征兆。检测时,应根据故障征兆确认故障大体部位。第二,读取故障码,自动变速器几乎都有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控系统出现故障,电脑中即存储一个故障码。通过故障的读取,检修人员可以初步判断故障所在的部位。第三,查看故障诊断表。各种车型的自动变速器结构尽管不同,但自动变速器的故障类型数量是有限的,尤其是常见的故障。这样,如果显示了正常的故障码,再通过查找故障诊断表,可大大提高诊断效率。

笔者认为,故障灯亮若存在故障代码,分析故障代码产生的原因。故障灯不亮或没有故障代码,关键是在读数据流时,要善于分析。

三、传统与现代诊断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上述两种方法各自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笔者认为,用何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如果汽车加速不畅,直接根据经验就能判断出原因为油路部分阻塞或油泵工作不良。这种情况就不需要起动诊断程序。若要用程序来诊断,不仅不能准确读出故障码,相反还会给诊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又如,一故障现象,故障代码显示混合气浓(稀)或混合比失常、氧传感器信号失常,甚至同时出现混合气浓和混合气稀两个故障代码。在这种笼统、矛盾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判断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分析故障代码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最佳的、进一步诊断的方案,就是必需的。就混合比失常而言,故障诊断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机械故障,包括油压失常、燃油滴漏、漏气、氧传感器污染、失火、压缩压力不足等;二是电控系统故障,包括空气流量计损坏、温度失准、氧传感器损坏、电脑损坏等。电控单元具有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存储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

综上所述,从发动机常出现故障的系统入手,对发动机的空气供给系统、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进行常规检查,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检查时,应遵循“从易到难” 的原则,先检查传统项目,后检查电控系统,可按点火系统、进气系统、燃油系统、配气机构、其它机械及电路的顺序进行检查。当有故障代码时,先排查故障代码所指示的故障,然后再排查其它可能的故障。

“汽车诊断”是应用现代化诊断设备进行科学分析的过程,目前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它使汽车维修从比较简单的体力劳动过程向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转化。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已经发展为以故障诊断为核心的综合检测分析技术,其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现代汽车诊断设备的应用。

虽然现代汽车上装备的电控系统愈来愈多,在汽车维修中,采用仪器诊断已成为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但是,也不应该忽略传统诊断方法的应用。传统诊断方法在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中有仪器诊断法所不具备的优点,甚至在某些方面,仪器诊断法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诊断方法。如何合理应用传统诊断法和仪器诊断技术,是每个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应考虑的问题。

神奇的4D打印技术剖析 篇4

基于“增材加工”理念的3D打印技术, 被赞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子, 如今发展了20余年, 已经风靡全球, 在医学、建筑、机械等各行各业应用广泛, 给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但3D打印技术典型特点是其产品在打印完后, 形状、性能、结构等一成不变。随着科技发展, 目前处于成长期的3D打印技术有了新的技术内涵, 除了能够展示物体的长宽高之外, 现在还能加入时间元素, 使打印的物体可以随时间发生形状、颜色、性能等的变化, 非常神奇。2013年2月MIT (麻省理工学院) 高级研究员斯凯拉·蒂比茨成功演示3D打印的绳子与水接触后能自动折叠成MIT字样等立体结构, 震惊世界, 这意味着4D打印技术悄然诞生。

1概念内涵

4D打印技术, 最早基于材料自我组装的概念的提出而形成该技术发展的雏形和基础, 由MIT的蒂比茨于2013年4月正式提出, 能将可编程3D打印材料自动组装成预先设定的结构, 完成快速成形。它在3D打印基础上附加了随时间或随环境变化而特性改变和自我组装的能力, 特性改变可以是颜色、形状、形态、质地等的变化。4D即是物体空间位置坐标 (X、Y、Z) 与时间t的组合。

4D打印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打印材料的“自我装配”, 即材料自动变成为预设的模型。目前, 4D打印技术由MIT新成立的自组装实验室和Stratasys公司合作开发, 其发明人蒂比茨和欧特克公司Autodesk合作开发4D打印系统的软件, 以完成对打印材料的预编程。

2对比2D、3D打印

2D打印, 即是人们常说的平面打印, 它只能输出到纸张、胶片等平面上, 只具有长宽两个维度, 英文称为“Two Dimensions, 简称2D”。二维的喷墨打印机是一条直线一条直线地喷, 通过若干直线的叠加形成图像 (文字) 。2D打印技术特点是二维平面上的叠加成形。

3D打印, 亦称3DP, 1993年由MIT创造性提出, 通过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来造型。三维打印机的工作方式与喷墨打印机有些类似, 不同的是三维立体打印机输出的是真实物体的立体模型, 在2D打印基础上多了一个高度。3D打印技术特点是空间高度方向上的叠加成形。

4D打印技术, 它在3D打印技术基础上多了一个时间维度, 打印出来的物体不像3D打印那样只以固定的形态存在, 而是能够根据预先在智能材料中设定的程序, 自动发生形状等的改变, 从而实现打印后的实体自我重塑或自我组装。4D打印技术需要借助3D打印技术完成设计物体的打印成形, 成形前4D打印需要对打印材料进行设定, 通过可编程系统软件直接提前将设计内置到打印材料当中。打印材料之所以能够表现出智能, 主要在于可编程的形状记忆纤维。

三种打印技术的区别:2D打印的物体是平面的, 3D/4D打印的物体是立体的, 但3D打印的物体是“死”的, 4D打印的物体是“活”的。

3技术核心

4D打印物体可以说是具有生命的, 而且更为智能,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其所使用的材料和合适的触发条件。4D打印所用的特殊材料, 是通过将“形状记忆”聚合纤维加入传统3D打印使用的复合材料中而形成的。通过编程需要将想要的形状输入材料当中, 变形材料就会自适应地按照预先的设定完成变形。该种材料特性在于:材料的可变形性、可编程性。目前, 美研究员H.杰里奇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邓恩共同开发研究4D打印技术新型复合材料。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臻成熟, 未来4D打印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将集中在新型打印材料上。

另外, 该种材料要实现自我组装需要一定的触发条件, 即由外界提供一定的激发能量。触发介质可以是水、空气、重力、磁性、湿度或者温度等, 当触发介质发生变化时, 4D打印材料会自动响应, 自动改变形态。

4未来应用领域

4D打印技术多了一个时间维度, 其产品的灵活性、可变性可以轻松保证4D打印技术广泛的应用前景, 更加人性化的产品将不断涌现市场。很难想象杯子能随温度不同自动变形;桌椅随人身高、体重不同自行调整;汽车遇水能自行变形……如此神奇的4D打印技术, 能以更小的体积打印更大的结构, 对于实现打印机的桌面化优势显著, 同时具有3D打印无法比拟的应用领域, 比如:

1) “交通潮汐”现象中目前常采用信号灯进行控制, 成本较高而且复杂。有人提出可移动护栏装置设计, 但苦于路面标示的变换, 有了4D打印技术之后这个问题可迎刃而解。

2) 可以取代3D折叠打印技术。以前打印复杂三维形体, 人们想到将3D打印技术和传统的折纸技术结合 (被称为3D折叠打印技术) 来完成。显然, 有了4D打印技术, 这一问题也能够轻松解决。

3) 地下管道等的自我修复、自我组装。

4) 变款式衣物。4D打印的物体具有随时间的可变性, 可以想象变款式、变颜色等衣物出现。

5) 个性化、定制食品打印将更加便捷。

6) 逐步取代彩色3D打印技术。目前彩色3D打印技术通常采用多个喷头完成, 然后将各颜色的打印部件进行装配, 结构复杂且喷头配合动作精度要求高。

7) 军事方面的应用。4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智能化迷彩服 (具有随环境变化而调整颜色的隐身功能、随温度变化而调整衣服厚度的适穿功能、随外力变化而调整软硬度的防弹功能) 、可以改变作战模式 (比如4D打印技术打印的飞机零部件若损坏能自行修复) ……

5结语

尽管4D打印技术目前尚处概念阶段, 从概念→试验→成长→技术成熟→能满足市场的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4D打印技术由于能够创造出具有良好自适应性的物体而被广泛看好。就目前资料信息显示来看, 4D打印的前途一片光明, 未来对4D打印技术研究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打印设备和成形工艺的基础研究, 进一步提高打印的精度、效率;b.新型打印材料的研发, 使之更加智能;c.编程软件开发;d.如何降低打印成本。

参考文献

[1]刘露.4D打印初现光芒[J].科技视野, 2014 (7) :12-13.

电工技术实训提纲剖析 篇5

1、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的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2、绝对误差:若被测量的真值为,仪表所指示的测量值为,则绝对误差

为:。

3、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

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由于真值是无法得到的,但它又和十分接近,因此,相对误差的表达式可记作:

4、引用误差:所谓引用误差,是测量仪表的绝对误差

与测量仪表的满量程的百分比,用来表示:

5、误差可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6、能反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是相对误差。

7、最大引用误差(准确度等级的百分数)越小,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就越高。

8、测量误差一般分为三大类:

1)系统误差:在规定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多次测量,如果误差保持恒定或按某种确定的规律变化,则称这种误差为系统误差。

(1)工具(基本)误差:由于测量工具本身误差所致,是造成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2)外界因素影响误差:由于没有按照技术要求使用测量工具,或由于周围环境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3)方法误差:由于测量方法不完善或测量所用理论根据不充分引起的误差,例如没有考虑测量 仪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

(4)人为误差:由于测试人员的感官、技术水平、习惯等个人因素不同而引起的误差。2)偶然误差:由于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如电磁场的微变、热起伏、空气扰动、大地微震、测试人员心理或生理的某些变化等。

3)过失误差:主要由于测量者的疏忽造成的,例如读数错误、记录错误、测量时未察觉的异常情况等。

9、系统误差不能消除可以减小,过失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10、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开始,到右边最后一个数字为止所包含的数字。

11、有效数字的处理:“四舍六入,五看左右”

保留n位有效数字

看n+1位

12、有效数字运算

1)加减法(处理一次):将各项数据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处理成准确度最差的数据(小

数点后有效数字最少)尾数相同,进行加减。各项必须单位相同。

2)乘除法(处理两次):运算前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项为准,与小数点无关,所得积

或商仍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少项相同。

二、常用测量仪表的分类、选择与应用

1、指示仪表:是以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表示被测量的大小,也称为直读式仪表。

2、怎样选择测量仪表准确度等级?

答:在选用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既不要选择准确度不够的仪表,以避免测量结果达不到要求;也不要盲目提高测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盲目提高测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不仅测量仪表的价格提高,而且调试、操作、维护及保养等要求都更加严格,增加不必要负担,也不一定能收到准确测量的结果。

3、0.1、0.2级多用于仪表校正或精密测量;

0.5~1.5多用于实验室;1.5以下一般工程测量。

4、如何选择测量仪表量程?

选择测量仪表量程时,应使被测量的值尽量接近满量程值。通常被测量的值为满量程值的70%以上。

5、通常要求电流表内阻越小越好,电压表

越大越好。

6、如果测量仪表使用不当,不但测量不出

正确的结果,有时还会造成仪表的损坏。

三、磁电系直流电压表与直流电流表

1、磁电系仪表主要由永久磁铁和可动线圈组成

2、磁电系仪表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表盘分布均匀等特点,但过载能力差,且只能测量直

流电。

3、扩大磁电系直流电压表常采用的方法是串联分压电阻。

4、扩大磁电系直流电流表常采用的方法是并联分流器。

四、电磁系交流电压表与交流电流表

1、电磁系仪表是测量交流电压和电流的一种常用测量仪表,其测量机构有吸引型和排斥型两

种。

2、吸引型电磁系仪表是由固定线圈和偏心的装在转轴上的可动铁片组成电磁系统

3、排斥型电磁系仪表固定部分:固定线圈和固定在线圈内部的固定铁片。可动部分:有可动铁片、游丝、指针及阻尼片组成。

4、电磁系仪表的有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能测量交流电或直流电,能测量大电流和有较强的过载能力。其缺点是刻度不均匀、准确度低、易受外磁场影响。

五、电动系仪表和电动系功率表

1、电动系仪表是磁电系仪表的一种变形,有固定线圈产生的磁场代替永久磁铁,由固定线圈和可动线圈之间产生的电磁力使指针偏转。

2、电动系功率表的量程有电流量程、电压量程和功率量程。

3、表示电压量程;表示电流量程;

表示功率表的满量程格数

六、钳形交流电流表

1、钳形电流表主要由“穿心式”电流互感器和带整流装置的磁电系直流电流表组成。

2、如何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

答:1)根据被测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挡位。

2)测量时钳口应紧密闭合,不要留有间隙。

3)测量较小电流时可将被测导线在钳口上绕几匝,将测出的电流值被绕过钳口的匝数去除,就是所测电流值。

4)钳形交流电流表只能用于低压测量,不能用于高压测量,以防人身触电,也不能用于裸导线测量。

七、万用表

1、MF47型指示式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线路、转换开关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2、表头采用的是高灵敏度的磁电系测量机构。

3、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答:转动转换开关至所需测量的电阻挡,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是指针对准于欧姆“0”位上,然后再进行测量。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应先断电,如电路中有电容器,则应先行放电。

4、数字式万用表与指示式万用表比较具有测量准确度高、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以及读数迅速准确等优点。

5、数字式万用表主要由液晶显示屏、AD转换器、转换开关组成。

6、数字式万用表具有自动归零调整无需调零,当显示“1”或“-1”时表示过载。

7、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答:使用时,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在测量电压或电阻时插入 “

”插孔;

测量小电流时插入“mA”插孔;测量大电流时插入“10A”插孔。根据被测量的性质和大小,把转换开关旋到适当的挡位,将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即可进行测量。测毕,不要忘记把电源开关扳到“OFF”位置。

八、兆欧表

1、兆欧表又称摇表,是专门用来测量电气设备、供电线路绝缘电阻的一种可携式仪表。

2、为什么不能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

答:因为绝缘电阻的阻值很大,万用表的测量范围不够,更主要的是万用表在测量电阻时用的内置电源电压较低(9~15V左右),绝缘材料在低电压作用下呈现的电阻值不是真实的

3、使用兆欧表时要注意哪几点?

答: 1)兆欧表有三个接线端,即线路接线端,标有字母L;接地接线端,标有字母E;保护环接线端,标有字母G。测量时将被测物体接于L、E两端,G端一般不用,只有在测量电缆或有表面漏电的物体时才使用。

2)测量时,摇动发电机摇柄又慢渐快,如发现指针已经指零,说明被测物体已经短路,停止摇动摇柄。

3)测量时摇柄摇动速度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通常以120r/min为宜。

4)测量时,一般应在指针稳定1min后读数,必要时还要记录测试时的温度、湿度和吸收比等,以便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九、晶体管直流稳压表

1、晶体管直流稳压源的作用?

答:它是用来提供可调直流电压的电源设备。它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负载所要求的直流电压,在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化时,能使输出电压保持稳定不变。

2、SH1724型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等优点,并具有短路和过载

保护功能,使用方便。

3、输出电压:两路输出,每路0~30V,连续可调;输出电流每路0~5A

4、晶体管直流稳压源的使用方法?

答:(1)当仪器接入220v交流电源后,将电源开关扳到“通”的位置,电源指示灯亮,表示交流电源已经接通。

(2)面板上方中间的电压表为两路公用的输出电压指示仪表,通过电压表下面的“输出指示”按键开关课进行Ⅰ路或Ⅱ路的输出电压指示的切换。

(3)使用时先调节粗调旋钮,然后再调节微调旋钮,使输出电压为所需要的电压值。(4)当由于外电路故障使电源出现过载或短路时,输出电压下降为零,处于保护状态。当故障排除后,按动相应的“启动“开关,电源即恢复工作。

5、注意事项:

答:(1)要注意输出电压接线端的“+”“-”区别,不要接反。(2)虽然电源具有短路保护功能,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不要带电将两输出端短路。(3)稳压电源只能工作在输出功率的情况,不允许充电源的输出端吸收电功率。

(4)面板上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只作监视用,在实验时准确的电流或电压值要通过外接仪表进行测量。

十、示波器

1、示波器是一种把电信号变成人眼能直接观察的图形的电子显示仪器。光点在荧光屏上Y轴的移动距离与输入电压的瞬时值成正比;光点在X轴的移动距离与时间成正比,这两种运动的合成结果,就使输入电信号显示在荧光屏上。

2、旋钮功能分为三部分:

(1)光迹控制部分

1)辉度调节旋钮:改变光迹亮度;

2)聚焦:改变光迹聚焦;

3)辅助聚焦:与聚焦功能相同,两者配合使用使光迹清晰;(2)Y轴控制部分

1)输入衰减“V/div”改变Y轴输入衰减。

2)“AC-⊥-DC”输入耦合开关。“AC”交流耦合;“DC”直流耦合;“⊥”输入信号为“0”;

3)垂直移动“↑↓”:改变光迹在Y轴位置。

(3)水平扫描部分

1)扫描速度“t/div”:选择X轴扫描速度;

2)电瓶,自动扫描:调节波形同步的功能;

3)水平移动:调节波形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3、正弦波的幅值:按U= DS计算电压峰一峰值(波形垂直所占格数D、S为“V/div”旋钮指示值)

4、正弦波的周期:按T= Dt计算正弦波的周期(波形水平所占格数D、t为“t/div”旋钮指示值)

5、频率,峰-峰值=2最大值;最大值=

有效值

十一、信号发生器

1、信号发生器是用来产生电信号的电子仪器。

2、信号发生器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和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根据频率高低分为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高频信号发生器。

3、频率范围1Hz~1MHz,六个频段,输出电压不大于6V。

4、开机需预热3~5min;输入衰减20dB-10倍;40dB-100倍;60dB-1000倍;

5、使用信号发生器的注意事项

答:(1)仪器与被测电路连接时,要注意信号发生器的“地”是接机壳的,必须与被测电路的“地”或其他测量仪器的机壳连接在一起,如果接反,则会引起干扰或造成短路。

(2)信号发生器在使用时要防止输出短路;各旋钮在转动时速度要慢,用力不要过猛,以避免仪器的损坏。

十二、晶体毫伏表

1、晶体管毫伏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正弦交流电压有效值的测量仪器。它的优点是输入阻抗高、灵

敏度高及频率范围较宽。

2、电压测量范围

;频率范围

3、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后,将输入端短路,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针为零。

(2)当不知道被测电压高低时,先将“测量范围”旋钮至高电压挡位,进行预测后再根据被测电压高低选择合适的挡位。每改变一次挡位都要重新调零

(3)测量时将晶体管毫伏表输入线的“地”端与被测电路的“地”端连在一起,输入线的另一端作为探测端,二者不得接反。

4、使用晶体管毫伏表的注意事项?

答:晶体管毫伏表在使用中要十分注意不要过载。否则极易造成损坏。使用中不要扮错挡位;测量时先接入地线,再接入令一输入线,测量完毕先断开另一输入线,再断开接地线;在低挡位测量时,测量完毕还要将两输入线短路。

十三、转臂电阻器

1、转臂电阻箱是把众多的标准电阻串联起来,利用转臂开关进行切换,可组合成所需要的电阻

值。

2、电阻箱有6个旋钮和4个接线柱。6个旋钮的倍率×10000、×1000、×100、×

10、×

1、×

0.1,每个旋钮对应9个相同阻值的标准电阻,电阻箱总阻值是99999.9Ω。

3、为了保证小阻值有足够的准确度,增加了0.9Ω和9.9Ω接线柱,当需要小阻值时,可以从0~0.9

Ω或从0~9.9Ω之间接线。

十四、QJ23型直流单臂电桥

1、电桥是一种比较测量仪器。所谓比较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同类性质的已知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大小。

2、其中称为比率臂有0.001、0.01、0.1、1、10、100、1000七个挡位;

为四位

电阻箱(比较臂)。

3、单臂电桥的使用方法?

答:(1)将面板上的“外接”接线柱短路,然后打开检流计锁扣。旋转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归零。

(2)用万用表粗测被测电阻,根据粗测值选择适当的桥臂比率(被测电阻为几百欧,选0.1挡;几千欧,选1挡;几十千欧,选10挡,依此类推),然后将被测电阻接在两接线柱之间。

(3)调节电桥平衡,先按下电源按钮“B”在按下检流计按钮“G”。若指针“+”偏,加大比较电阻;若指针“-”偏,减小比较电阻,使指针指零。

(4)在测量电感线圈电阻时,测量完毕应先松开“G”按钮,在松开“B”按钮,以防线圈的自感电压损坏检流计。

(5)电桥使用完毕将检流计的止动器锁住。电桥长期不用应该取出电池。

十五、自耦调压器

1、单相调压器是在单相电源电路中来调节、变换交流电压的设备。

2、如下图所示,首端1和抽头2为交流220v输入端,4端和3(1)端为出端。

3、使用单相调压器的注意事项?

(1)220V的相线必须接单相调压器的2端,中性线接1端。如果接错,输出端对地具有220V交流电压,对使用者是很不安全的。

(2)连接时要认清输入、输出端钮,220V交流电压不允许错接在输出端钮上,否则将烧坏绕组。

(3)工作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

实验

一、认识试验

1、万用表的使用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扳对挡位,二是要正确读数。

2、MF47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有八个挡,他们公用一条刻度线,这条刻度线共分50个小格,如果旋到2.5V挡,每个小格为0.05V;如果旋到250V挡,每个小格是5V。

3、电阻串联:

(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此结论可推广到任意元件,即串联电路中,通过任意元件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 I=I1=I2= ··· =In

(2)串联电路中的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表达式:U1R1U 2R2(3)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

表达式: U=U1+U2+···+Un

结论: 电阻串联有分压作用,电阻分得的电压高低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

(4)串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表达式:R  R1 R2  ···  Rn

特例:两只电阻R1、R2串联时,等效电阻R = R1  R2 , 则有分压公式

U11RRRU,UR22U 12R1R24、电阻并联: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

表达式:U=U1=U2= ··· =Un

(2)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表达式:I=I1+I2+ ··· +In

(3)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I1RI2 2R1结论:并联电阻中的电流小于电路的总电流,电阻的这种作用称作分流。并联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大小成反比。

(4)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表达式:

11RR11 1R2Rn特例:两只电阻R1、R2并联时,等效电阻RR1R2RR,则有分流公式

12IR21RRRI,I12I12R1R2

试验

二、电阻、电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的测试

1、滑线变阻器在使用中可接成固定电阻、可调电阻或分压器,它有两个重要参数一个是阻值变

化范围;另一个是通过的额定电流。

2、实际电源:实际电源包括电动势E和内阻Ro,内阻越小,电源的负载能力就越强;内阻越

大,电源负载能力就越差。

3、线性电阻:电阻的阻值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无关,始终为一常数,称为线性电阻。

4、非线性电阻:电阻的阻值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常数,称为非线性电阻。

5、使用滑线变阻器接成分压器时的注意事项?

答:滑线变阻器接成分压器时,两固定端接输入,滑臂端与任一端接输出。如果将滑臂端和一固定端接输入,两固定端输出,当滑臂滑到一端会造成电源短路。

试验

三、电阻的测量

1、伏安法测电阻(间接测量法)有两种接法:电压表前接法适用于被测电阻阻值较大的情况;电压表后接法适用于被测电阻阻值较小的情况。

2、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检查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高低;二十确定在多高的电压下此设备有此绝缘值。

3、如何用直流单臂电桥测量620Ω电阻? 答:(1)将面板上的“外接”接线柱短路,然后打开检流计锁扣。旋转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归零。

(2)用万用表粗测被测电阻,将被测电阻用粗导线接至

两接线柱之间。

(3)根据粗测值将比率臂选0.1挡,比较臂×1000旋转到6,×100挡旋转到2,×10挡×1挡均旋到0.(4)调节电桥平衡,先按下电源按钮“B”在按下检流计按钮“G”。若指针“+”偏,加大比较电阻;若指针“-”偏,减小比较电阻,使指针指零。

(5)读出电阻阻值=比较臂读数×比率臂读数

试验

四、直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第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意时刻,流入节电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电的电流,即: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任意时刻,沿任何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回路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回路各个电阻电压降的代数和,即:

试验

五、叠加原理

1、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试验

六、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测定

1、戴维宁定理: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有源二段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来代替。其等

效电源的电动势为二端网络输出端的开路电压

;器等效内阻

为二段网络的入端电

阻。

2、的测定方法:短路法、半偏法、全电路欧姆定律法。

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在有源二端网络的AB端口接一可调负载电阻,改变负载电阻的阻值,当负载阻值的阻值与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

相等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这种情况称作“匹配”。

试验

七、电阻性电路故障的检查

1、观察法:电路因为过流、过压、过载及元件内部的质量缺陷等原因引起的电路故障,往往

伴随着一些元件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

2、测量法:

(1)电压法:此方法在测量时不需要切断电路,可以在通电的状态下进行测量。通过对可疑点电压或电位的测量判断出故障的原因。此方法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2)电流法:是用测量支路中电流或总电流的方法来判断电路的故障部位。电流法的不方便之处是需要把电路断开才能测量,而有些电路断开有些困难,所以电流法在使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3)电阻法:是用欧姆表或万用表的欧姆挡对在路电阻进行测量,以查找电路故障的一种方法。用欧姆表进行在路测量,必须在电路断电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电路中的电容也要进行放电。

实验

八、正弦电路认识实验

1、如何用试电笔检测调压器是否接线正确?

答:用试电笔检查时将调压器的旋转手柄调到零位,将试电笔的测试端接在调压器的输出端,若试电笔氖炮发光,说明调压器输入端接反,只需将两输入端交换位置。

2、试电笔主要由氖管和大于10MΩ的碳膜电阻构成,当氖管两端所加电压达到60~65V时,氖

管发光。

3、试电笔工作原理:在测量时,试电笔的笔尖点在被测电极上,用手握住试电笔尾部的导体

部分,由人体和大地构成回路。当被测电压达到氖管的启辉电压时,氖管发光。

4、为什么试电笔对人体没有伤害?

答:由于试电笔内串有10MΩ的电阻,电流非常微弱,对人体没有伤害。

试验

九、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示波器在与信号发生器连接时要注意什么?

答:注意示波器的地线和信号发生器的地线连接在一起,另两条信号线连接在一起。

试验

十、交流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的测试

1、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阻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在相位上是一致的。

2、交流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感电路电压在相位上超前电流90°电角。

3、交流电路中电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电路中电流超前电压90°电角。

4、电感是一个动态元件,它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流的变化率越大,电压就越高;电流的变化率越小,电压就越低。(其中感抗)

5、电容也是一个动态元件。电容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电容有“通高频,阻低频,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其中容抗)

试验

十一、交流串联电路

复习示波器使用

试验

十二、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答: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失,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

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就是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利用电容中无功电流分量与电感负载中的无功电流分量互相补偿,以减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3、日光灯由三部分组成:日光灯管、镇流器、启辉器。

4、减弱日光灯启动时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对附近的收音机、电视机等无线设备的干扰的方法是与辉光放电管并联小电容。

5、镇流器的作用?

答:由于镇流器的感抗很大,工作中起到稳定和限流的作用,使光线柔和不闪烁。

试验十三、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1、(1)在三相四线制中,有三条相线,一条中性线;

(2)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

(3)三相负载星形联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4)我国有关标准规定相电压为220V,线电压为380V;

(5)相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线电压与线电压之间在相位上互差120°电角,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电角。

2、三相负载星形负载对称;

;无中线电流。

3、不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联接中线的作用?

答:中性线使电路等效为三个独立的单相电路,使加在各相负载上的电压为电源相电压,各相电流由各相负载决定,不平衡电流由中性线流向电源。

4、若三相不对称负载星形连接时,发生中线断路,会发生什么后果?

答:如果出现中性线断路现象,中性点发生位移,使加在各项负载上的电压不再是电源相

电压,而是哪相负载的阻抗大,哪相负载上的电压就高,会因为超电压损坏阻抗大的负

载。

试验十四、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及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1、三相负载三角形联接时,负载对称;

。负载不对称。

2、由于对称式负载每相消耗的功率都相等,只要测量出其中一相负载消耗的功率乘以3即为

总功率。一表法有时在工程上受到结构的限制不便于操作,可采用二表发。二表法是测量对称活不对称三角形负载功率、对称或不对称星形负载功率的一种常用方法所以在不对称负载的供电电路中,中性线必须牢固可靠,不允许接入熔断器之类的过流保护装置。

试验

十五、互感

1、同名端:当两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一致时,两线圈电流定义为同名端。

2、同名端的判断(1)直流法(2)交流法

3、伏安法:

4、三表法: ; ; ;;

5、等效互感法

测量电路如图所示。把线圈A和线圈B顺向串联和反向串联,并给串联线圈

通人电流I。

当顺向串联时:

式中:Ls——两线圈顺向串联总电感; L1——线圈A的自感; L2——线圈B的自感; M——两线圈的互感。

当反向串联时:

式中:Lr——两线圈反向串联时的总电感。将以上两式相减,可导出互感系数为:

6、测定同名端实验由于电感线圈的电感量较小,所需电压较低,调压器必须从0V起调,并且调节时速度要慢,一边观察电流表的电流,一边调节。

实验

十六、单相变压器

1、变压器

组成:变压器主要由闭合铁心和绕在铁心上的绕组组成。

作用: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的匝数比可以变换电压、变换电流和变换阻抗。

使用条件: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视在功率等在使用中不得突破,以免变压器过载而损坏。变压器在连接过程中,一次与二次绕组、二次绕组各线圈之间均不得接错,以免造成负载及变压器的损坏。

2、变压器同名端的判定:直流法、交流法

3、变压器的变压比K(变流比1/K)

4、变压器的空载电流I0 变压器的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加上额定电压所产生的电流,称为空载电流。电流是变压器的质量指标之一,其值越小越好。空载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变压器铁心的饱和策划了高度及气息大小。对于小型变压器,空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20%。

5、变压器的外特性

变压器接上负载以后,二次绕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关系,称为变压器的外特性。

实验

十七、串联谐振电路

1、谐振频率:

谐振时,电路总阻抗Z=R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

2、Q值(衡量谐振电路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分别为:

由于,电感或电容上的电压要比总电压大很多倍,因此串联谐振又称电压谐振。

实验

十八、单相电度表的使用

1、单相交流电度表简称电度表,是用来计量在一段时间内负载消耗电能的测量仪表。它与功率

表的区别是,不仅能反映出功率的大小,而且能反应出电能随时间增长积累总和。

2、工作原理:表内装有一转动铝盘,铝盘的转动速度与负载消耗的功率成正比,铝盘通过传动

蜗杆、涡轮等降速机构带动“字轮”转动,由字轮只是出负载消耗的电能,即“度”数。

3、电度表常数,即铝盘转600r,负载消耗一度电。

4、灵敏度:指在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条件下,负载电流从零开始均匀增加,直

至铝盘开始转动的最小电流与额定电流的百分比。灵敏度不大于0.5%。

5、潜动:是指负载在电流为零时电度表的转动,即无载自转。

6、“1.、3”接输入(电源),“

2、4”接输出(负载)。

7、观察电度表潜动电压在额定电压的80%~110%之间,观察铝盘在10min内是否转过一周,如

不超过一周为合格,超过一周为不合格。

实验

十九、过渡过程

过渡过程: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瞬态过程,工程上也称为过渡过程。

实验

二十、综合实验

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1、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内阻。

2、用直流单臂电桥测量内阻。

3、用替代法测量直流电流表内阻、用分压法测量直流电压表内阻。

课题

一、焊接训练

1、电烙铁的基本工作原理:它作为热源使焊锡融化并对焊点加热,使焊锡能很好地附着在焊点上

完成焊接任务。

2、电烙铁结构分为三种类型:

(1)外热式:从结构上看它的发热元件是在传热元件的外面。

(2)内热式:原理是电热丝通电后要发热,热能向外辐射通过不锈钢管传到传热筒上,使烙铁头加热。

(3)变压器式电烙铁:特点是通电后几秒钟内便产生高温(一般在3~4s);电烙铁仅在焊接时间里耗电,在焊接间歇时不消耗电能,因此这种电烙铁效率较高。

3、烙铁头:它一般都是用紫铜制成的,这是因为紫铜传热快,易上锡和不易腐锡。

4、电烙铁的选用:依据是被焊接产品的电路结构形式、被焊接元器件的热敏感程度、所使用的焊

剂焊料的特性等。

5、电烙铁的使用注意事项:应该注意烙铁头的形状要谁赢被焊接物面的要求和产品的装配密度;

还应该注意电烙铁的热容量要适当;另外烙铁头的温度恢复时间要与被焊物体表面的热要求相适应。

6、焊剂的作用:防止氧化物的形成,去除油污和氧化物,增加焊锡的流动性,使焊点光滑。

7、最常使用的焊剂使松香。

8、焊接时间一般控制在3s以内为宜。

9、烙铁头的温度要适当,不同温度的烙铁头将其放在松香上,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烙铁头温度很高时,松香融化迅速并且发出声音,同时产生大量的蓝烟。烙铁头温度过低时松香融化缓慢。一般来说,当松香融化较快并且不冒蓝烟时温度最为适宜。

10、在焊接过程中不要触动焊接点。当焊接点上的焊料没有完全凝固时,触动焊点回造成焊接点变形,导致虚焊现象。

11、一般焊接整机插件时选用45~60W电烙铁比较合适;焊接小功率晶体管、集成电路、比较精密的元件及受热易损的小元件时,可以选用25~45W外热式电烙铁或20W内热式电烙铁。

课题

二、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

1、指针式万用表都是由表头、测量线路和转换开关三大部分组成。

2、反应表头性能的基本阐述是表头的内阻和满量程电流。满量程的电流越小,它的灵敏度就越高、表头性能就越好。

3、万用表中测量直流电流的电路有两种:

(1)开路式分流电路。优点是:当某一部分分流电阻损坏时,其他量程仍可以正常工作。缺点是:开关S接点的接触电阻影响分流精度,特别是大电流量程,分流电阻的阻值很小,开关接触电阻所占的比例很大。(2)多量程环路式分流电路。

4、万用表的表头电路的整流是由晶体二极管来完成的。

5、万用表中常用的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一种是半波整流;另一种是全波桥式整流。

课题

三、电工实训入门指导

1、触电后的急救。当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后,应及时、争分夺秒地抢救,不可延误时间。首先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现场抢救或将伤者送往医院。

2、在切断电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a.绝对不允许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以防止救护人员触电; b.要特别防止高处触电者脱离电源后摔伤; c.如采用人为短路的办法,使前级熔断器熔断或使自动开关掉闸,则应一方面考虑再次送电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迅速采取适当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质量检验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绝缘性能与线路通电检查。

4、绝缘性能检查要就绝缘电阻均达到0.5MΩ以上。

5、断路故障产生的原因:一般是负荷电流过大是熔丝熔断;或是开关触点接触不良;或是导线被拉断,接头不牢出现导线松脱现象;或是接头处受潮腐蚀断开。

6、试电笔检测电压要再500V以下。

课题

四、室内照明线路的设计、安装与运行

1、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大地(接地装置)进行可靠地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的中性线(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与接地

装置的连接,也称零线)用导线连接起来,称为保护接零。

3、室内灯具高度不低于2.5m,室外不低于3.0m。

课题

六、接地电阻的测量

1、接地电阻:接地体与大地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

2、接地电阻的大小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工作在抵押电网下的用电设备的保

护接地,接地电阻为4~10Ω;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电阻应在0.5~10Ω之间;避雷针和避雷线但须接地时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PLC名词解释

1、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设计。

2、梯形图:梯形图语言是一种图形语言,是在继电器控制原理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直观、形象的逻辑编程语言,它沿用继电器的触点、线圈、串并联等术语和图形符号,并增加了一些继电器控制没有的控制符号。

3.指令表:指令表语言就是助记符编程语言,用来表示PLC的各种操作功能或控制逻辑,有的厂家将指令称为语句,两条及其以上指令的集合叫做指令表,亦称语句表。

4.功能图:功能图是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是反映编制顺序控制程序的基本算法。

5、状态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是在编制步进顺序控制程序时使用的基本单元,常与步进梯形指令STL配合使用,主要用于编程过程中的初始化和电池电压监控保护。

6、特殊辅助继电器:特殊辅助继电器用于表示PLC的某些状态,提供四种时钟脉冲和标志,设定PLC的运行方式,用于步进顺控、禁止中断、设定计数器是加计数或减计数等运行方式控制。

7、逻辑设计法:逻辑设计法是以输入元件作为逻辑自变量,输出元件作为逻辑因变量,根据控制条件写出输出变量的逻辑表达式,再进行化简,最后由逻辑函数画出相应的梯形图。

8、步进控制设计法:步进控制设计法就是根据系统的功能图,以步为核心,以各步之间的转换条件为触发信号,以各步对应的动作功能为驱动输出,从首步开始一步一步地设计梯形图,直至完成整个程序为止。

9、经验设计法:在一些典型电路的基础上,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梯形图,有时甚至就简单地把继电器控制电路“翻译”过来。在翻译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多次反复,增加辅助触点和中间编程元件,最后得到一个满意结果。

10、内存容量:CPU内存容量是指用户程序区的大小。

电工技术实训名词解释

1.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的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2.绝对误差:若被测量的真值为,仪表所指示的测量值为,则绝对误差

为:

。3.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

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由于真值是无法得到的,但它又和十分接近,因此,相对误差的表达式可记作:

4.引用误差:所谓引用误差,是测量仪表的绝对误差

与测量仪表的满量程的百分比,用来表示:

5.系统误差:在规定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多次测量,如果误差保持恒定或按某种确定的规律变化,则称这种误差为系统误差。

6.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开始,到右边最后一个数字为止所包含的数字。7.指示仪表:是指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表示被测量的大小,也称为直读式仪表。

8.线性电阻:电阻的阻值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无关,始终为一常数,称为线性电阻。

9.非线性电阻:电阻的阻值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常数,称为非线性电阻。

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意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

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任意时刻,沿任何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回路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回路各个电阻电压降的代数和

12.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13.戴维宁定理:在线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有源二段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来代替。其等

效电源的电动势为二端网络输出端的开路电压

;其等效内阻

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

阻。

14.空载电流:变压器的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加上额定电压所产生的电流。15.灵敏度:指在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条件下,负载电流从零开始均匀增加,直

至铝盘开始转动的最小电流与额定电流的百分比。

16.潜动:是指负载在电流为零时电度表的转动,即无载自转。

17.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中性线,用导线连接起来。

18.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导线与大地进行可靠连接。19.变压比K:变压器的一次绕阻匝数N1与2次绕阻匝数N2之比。

20.比较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同类性质的已知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大小。21.过度过程: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称为瞬态过程,工程上也称为过渡过程。

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剖析 篇6

宏观制度障碍及其对策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制度障碍有众多层次,但目前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近几年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动用多种机关进行打假冒、盗版等行动,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绩,但在相当多的地区和领域侵权活动有增无减,甚至愈演愈烈,原因之一就是在观念上未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一个宏观、全面的理解:如认为中国科技水平落后,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是外国科技水平高的企业利益,越保护中国越吃亏,或认为中国没有什么科技成果需要用知识产权来保护等,上述观念的存在使得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其次在实践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程序繁琐、成本高。另外,部分执法部门对侵权行为惩处偏轻,打击力度不够。

对于上述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从思想上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个清醒的认识:知识产权保护极大的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展开,中国也有很多科技成果是需要保护的,如景泰蓝、宣纸制作工艺等我们未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因此,企业要树立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和加强立法的执行力度,一项科学完备的知识产权立法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基础,否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术创新者生产、开发知识财产的积极性,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因此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立法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首要任务。

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本市场制度缺陷。国际经验表明,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市场催生和孵化了一大批企业,并为其提供直接融资、资本扩张的场所,促进了企业融资多元化,加速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国内目前资本市场的进入"门槛"很高,许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最初达不到资本市场融资的要求,所以无法获得技术创新的融资。由于价格市场的基础和环境不具备,聚财---用财---生财的机制不健全,使我国资本市场演变为圈钱的场所,技术创新股的市盈率偏高,泡沫较大,影响了企业的后续融资。由于法规不健全,有的法律又偏离了市场的基本原则,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上述缺陷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伴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我国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体系,开辟中国资本市场技术创新融资的新路---风险投资基金并且规范与创新资本市场技术创新融资的游戏规则。

税收问题。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主要是科技优惠政策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表现为:(1)现行科技优惠政策缺乏统一、科学、系统的设计,国家科技税收政策规范性差。(2)现行科技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重点不明确,而且重产品、轻投入、重成果、轻转化,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方面支持不够。(3)以直接税即所得税优惠、税率优惠、税额优惠为主,优惠方式单一且税收征管手段繁琐,时间滞后,成本高。(4)现行增值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问题。我国目前的国家科技体制不完善,科技创新所需的基础设施薄弱,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导向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尽快加强全国技术创新立法,把一批科技政策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特别是制订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完善相应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法。

二是加快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力度,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加快技术创新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企业孵化器"的建设,通过"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三是建立公共科技政策体系,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政策保证,推进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政府的直接采购为重大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性市场需求,鼓励企业间积极地进行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等。

微观制度障碍及其对策

尽管外部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但我国一般企业的十年存活率仅为5%-10%的事实说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制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构成了现实的约束,甚至形成了部分企业"长"不大也"死"不了的维持状态,因此消除企业的内部的制度障碍非常重要,解除这些约束刻不容缓。

产权归属问题。这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独特问题,像海尔这样大的企业产权不清,四通公司也一样产权不清,中关村一些科技型的企业在创业初期不赚钱时,创业者同舟共济,但一旦赚钱后,内部由于产权不清而导致纷争不断。产权归属不清,就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分配,而管理和技术参与分配一旦难以实现,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科技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组织制度的创新。新技术具有周期性、非独占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就要求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具动态性、灵活性,以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但调查研究表明,我国53.7%的国企采用直线职能式的组织形式,仅有11.4%的国企采用事业部制,4.3%的国企采用矩阵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企业组织创新的总体水平相对落后。

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我国目前的企业由于人才匮乏,造成管理水平低下,在管理中还存在决策简单化、专断化的现象,相当部分企业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资产和人才大量流失。

加入WTO后,特别是一些贸易壁垒的解除和关税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国外的许多知名企业将迈入国门,我国的企业只有在研发、生产、营销、人力资源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上创新,走创新型管理制度的道路,才可能在国内、国际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只有消除制度障碍,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一致,实现两者的"亲和化",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平稳、快速的发展。

深基坑公路施工技术剖析 篇7

1 深基坑公路特点分析

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风险系数较高, 在一般情况下, 深基坑维护是一种临时的维护措施, 没有其他永久性的围护结构的安全储备, 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第二, 影响范围小。由于深基坑施工技术可以提供足够的深基坑施工作业面, 对深基坑周围的房屋和管道线路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第三, 更快快捷, 更经济。就因为对房屋和管道线路的影响小, 导致的拆迁和变动就减少, 不仅节约成本, 还可以减少扰民。当然, 在深基坑实际运用过程中,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考略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说泥土的性质、土力学的稳定、变形渗漏等反面的因素, 而且要进行细致的勘察, 把设计和施工路径方面的问题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如果要想充分利用深基坑的优势, 就需要好好地研究这些问题, 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2 深基坑公路施工支护类型分析

就现阶段深基坑施工技术而言, 深基坑支护类型一般主要分为土钉支护、使用内支撑支护、锚杆法支护和边坡开挖法支护等。

土钉支护法主要是运用土钉的受力作用构建边坡支护手段, 在实际操作中, 运用密集的土钉群固结土地, 使土面凝聚, 逐渐形成防水系统, 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借助支护锚一起发挥作用[1]。

使用内支撑主要利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因其结构大、变形小, 然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的特点是刚度大、变形小, 两者结合后,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墙体受力而变形的趋势, 也可以减少周围地形因受力不均而变形。

边坡开挖法支护在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的选择上非常严格, 一般选择在地势开阔的地带。在这种条件下使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不仅对周围建筑和地下管线不会造成危害, 而且在开挖的时候, 利用局部开挖或深度边坡开挖的方法的话还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开挖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开挖稳定性验算, 主要目的就是计算其抗滑安全系数, 保证边坡施工时的稳定性。同时对开挖环境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深基坑施工陷入绝境。

3 深基坑技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运用分析

目前很多高速公路和高架桥的施工非常需要深基坑技术的支持, 不同的工程在使用深基坑技术的同时要选择合适支护手段, 因此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应的支护手段, 避免发生意外, 而钢板支护在很多工程和环境中都可以通用。首先要用全站仪测量承台面积的大小, 在选择相对应的钢板桩。在测量时候要注意对承台的实际尺寸加宽1.5 m, 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更清楚地掌握开挖深基坑的深度。施工之前, 要先整理好钢板桩, 最好用标准尺寸的钢板桩事先测量一下, 如发现错误和缺陷, 就立即修整或更换, 保证钢板的质量。在插桩过程中, 先测量好位置, 以确保位置准确无误, 再在钢板上面垫枕木, 将桩安插在其位置之下并路出地面大概30 m左右的地方, 如果发现问题还可以及时调整。打桩工作完毕后就还是对深基坑进行开挖, 之后做内支撑安装工作, 深基坑开挖工作选用机械化操作, 当机械臂无法到达的地方再改用人工操作[2]。工作的最后一步, 要对整个深基坑工程进行反复检验测量, 以保证公路的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安全。

4 深基坑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

深基坑技术在公路建设中优点虽然显而易见, 但是也面临了极大考验。

第一, 不可避免的降水问题。在深基坑施工降水过程中, 降水速度必须得到满足, 与此同时, 还应该注意附件建筑物、管线及地表问题。对周围事物进行相应监测, 可以保证降水问题, 在水位监测的基础上在保证对公路顺利施工。

第二, 公路施工过程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 必须对深基坑周围的用水状况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测, 同时加强对周边管线渗漏情况加以监测。一旦发现渗漏状况, 要及时切断水源, 然后查出问题的根源, 找出解决方法, 千万不要用注浆的办法来解决渗漏问题。应该根据当时的情况找到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把损害降到最小。

第三, 注重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 一定要采用支撑架设的方法一起进行施工。先设计, 在对其进行分层开挖, 尽量实现超挖或者是掏底开挖, 当然, 在开挖过程中, 要控制开挖长度, 他的长度一般是由深基坑的深度和坡度来决定的, 长度要合理, 太长的话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效率。

第四, 要注意深基坑周边的堆载物。公里深基坑周边的对载物问题会影响到公路建设施工进程, 根据研究数据结果显示, 深基坑周围两米之内不要出现堆载物, 同时要控制深基坑一定范围内的堆载物, 有的话应该立即清除, 这样才能保证公路施工安全有效地进行。

第五, 应当注意施工监测问题。施工监测包括施工监测和施工控制两方面的工作, 施工监测不但可以保证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地进行, 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施工监测的结果也为施工控制收集、提供。而施工控制就是在施工全过程进行高效的、科学的控制, 保证公路深基坑满足设计要求[3]。

5 结语

深基坑公路施工技术已经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广泛运用, 这种技术不仅快捷、经济, 而且对周围建筑物和管道线路影响非常小, 同时节省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所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可供于挖掘的利用价值。但是, 一个硬币都有正反两面, 深基坑公路施工技术也是一项风险性较大的工程,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挫折, 为了要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 就应该对这项技术进行仔细全面的分析, 加强对深基坑技术的分析和了解。因此, 施工队伍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影响它的诸多因素, 如果一旦发现施工中因为考虑不周全或是支护选择不合适就会影响工程顺利进行。因此, 对深基坑技术相关内容和工艺技术创新方面要进行分析和, 以保证公路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必坚.以实例剖析桥梁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 2011, 2 (8) :123-125.

[2]袁龙, 杨春.深基坑公路施工技术剖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2 (13) :87-89.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剖析 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绩效

引言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即使企业投入相同的物力、财力、人力,其技术创新成果却不一定相同,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对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所差异。企业要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就必须了解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内涵,以及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

1 资源类因素与技术创新

1.1 资金、人才

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重大。无论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市场调查、技术研发、设备引进,或者是新产品的生产及促销等等,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技术创新过程也离不开各种创新人才,如:企业家、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善于把握机会,推动企业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研发、生产、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成果。

1.2 技术

技术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的积累。一般来讲,技术积累基础雄厚的企业更乐于创新,且更有把握取得成功。因此,只有企业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积累,才能够保证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的实现。

1.3 信息

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传递载体。技术和市场信息的缺乏是阻碍技术创新的两项重要因素:一方面,技术信息的缺乏会使企业难以把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形;另一方面,市场信息的缺乏,使企业无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前景,同样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创新活动的失败。

1.4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协调与沟通、风险预防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良好的协调与沟通机制是获得信息和知识的必要保障;科学合理的风险预防机制能够抵制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公司文化往往可以激励员工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2 管理类因素与技术创新

2.1 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仍很薄弱,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优先选择以下几种战略之一或其组合。

a)引进创新战略

引进创新战略是指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是技术引进,并要在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经验、技术等,不仅节约了开发投资,而且有利于降低自主开发所面临的巨大风险性。同时,能够缩短开发周期,并缩短了与实力较强的企业间的差距。

b)合作创新战略

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对于合作双方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起到正强化作用。第一,合作伙伴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担成本、分散风险;第二,可以获得研究与开发的规模优势,缩短研究与开发的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第三,促进企业间知识的流动,获得企业范围以外的技术专长;第四,可以快速获得新技术或市场。

c)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战略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战略。它有如下几个优势:第一,有效地降低和避免研发方面的风险;第二,模仿创新者在产品的价格、质量、功能等方面较领先创新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第三,模仿创新由于进入市场晚,不仅可以降低新市场开辟的风险,而且可以享受领先创新者开拓新市场时的溢出利益。

d)市场细分化战略

市场细分是指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市场细分战略特别适用于外国公司已经在我国占据市场优势、我国企业处于劣势地位的行业,比如通信、电子等高技术行业。

e)成本最小化战略

对于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的企业来讲,可以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等资源,大力降低产品成本以获得价格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2.2 组织结构

技术创新的过程特征决定了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技术创新过程有以下特征:a)不确定性。技术创新是可通过组建虚拟企业、虚拟研究中心等组织形式来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b)综合性。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c)开放性。通过技术创新合作,不仅可以实现技术互补和资源共享,还可以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

3 项目类因素与技术创新

3.1 技术的选择

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选择只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a)创新技术对象的选择,即选择何种类型技术进行创新;b)创新技术层次与水平的选择,创新技术层次与水平主要是指创新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度。

3.2 技术的协调性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协调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关系,片面追求产品创新,会造成企业的工艺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差且成本高;片面追求工艺创新,又会使企业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影响产品的市场份额。

4 环境类因素与技术创新

4.1 政府环境

政府一般通过以下途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第一,政府可通过一定的财政政策直接为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或补贴,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第二,政府通过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壁垒。第三,政府通过完善的政策法规为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交易和竞争环境,从而树立起企业技术创新的意识。最后,政府可以通过为企业创造全球化技术创新的机遇;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领先技术的合作创新。

4.2 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中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战略的选择。

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市场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目标和机会。因此,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前提,善于发现市场潜在的需求。

市场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成反比;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4.3 由消费者和供应商组成的任务环境

消费者和顾客组成的任务环境对技术创新绩效也有很大的影响。a)消费者参与技术创新,不仅可以直接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也可以节省重复设计和重复制造的成本;b)供应商参与技术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减少开发时间、减少新产品的开发风险、增加新产品开发的灵活性,减少开发成本。

5 结语

为了获得技术创新绩效的最大化,企业必须了解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内涵。在资源方面,企业要保证有充足的投入;在管理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战略和组织结构;在项目方面,要选择发展前景、绩效最大的技术进行创新;在环境方面,要充分利用优惠研发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顾晓春,杨建军,和炳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技术创新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任荣.基于战略联盟生命周期的企业合作创新动态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剖析 篇9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势必应该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既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又能够加快施工进程、保证施工安全以及降低施工成本,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概况

文章以厦门兴荣国际物流有限公司3#、4#仓库及地下室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厦门市同安城南工业区西浦村,3#仓库总建筑面积为25680.66m2,建筑占地面积5266m2,4#仓库总建筑面积为25495.06m2,建筑占地面积5158m2,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11088.69m2,建筑占地面积11088.69m2。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均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基础型式为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筏板采用C30混凝土,地下室一层柱为C45,地下室顶板为C30P8,上部结构混凝土为C40~C25,屋面板为C25P6,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钢筋采用Q235、HRB335、HRB400。墙体材料采用强度等级为A5.0的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该工程施工企业采用了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防水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所有施工技术的各个要点,显著的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和加快了施工进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如下文所示。

2 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 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模板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柱模板安装施工技术,因为柱的尺寸相对较小,并且高度相对较高,在进行柱模板安装施工之前,应该弹出边线以及交叉纵横线,因为两边和柱断面长边一样的板,应该将其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为了防止出现漏浆的问题,应该在钉柱时在两块模板接触的位置增加海绵条;为了便利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在进行柱底模安装施工时应该留杂物清除口;在具体安装施工之前,应该先搭设井字形钢管架,柱模外边和井字形钢管架之间必须预留50mm左右的空间;当两个柱位于相同平面时,应该对柱模板的两头进行校正;同时在上口中线的位置拉线进行中间模板的校正,检查无误之后采用木楔塞紧,并用支撑钉进行固定;

(2)梁模板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在进行梁模板安装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其一,为及时拆除侧模,各模板之间的关系为: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梁模板采用九合板,梁底模次龙骨采用楞木(该建筑工程主龙骨的规格为100mm×100mm),严格控制间距;支撑采用钢管支撑架,梁支撑立杆的横距(截面方向)、梁底增加的承重立杆、纵横(跨度方向)、立杆的步距详见设计计算书;主梁底模按设计要求L/250且不小于40mm起拱;框架边梁模板钢支撑斜撑必须与内部架体立杆上下“一对一”拉结,形成可靠稳定的构造体系,不得使用旋转扣件连接;

(3)楼板模板安装施工技术,楼板模板安装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该建筑工程楼板底模主龙骨采用100mm×100mm楞木,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楞木;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底座下应设置长度不少于2跨的木垫板;支撑采用钢管满堂支撑架,根据设计计算书,确定板底立杆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4)模板验收,当模板安装施工完成后,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还应该做好验收工作,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后,再通知监理、甲方、监督站等对模板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现场的环境条件、天气状况以及工程要求,合理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并选择相应的材料;

(2)拌合施工,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应该严格的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然后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

(3)浇筑施工,浇筑施工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设计科学的混凝土浇筑方案,以此保证模板支架在浇筑的过程中能够均匀的受力,避免出现模板受力不均衡或者过载的问题出现问题;混凝土自布料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必须小于2m,防止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溅射的现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该尽可能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如果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中断一段时间,则应该尽可能的缩短间歇期,以免影响浇筑质量;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1小时以内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为了保证浇筑的连续性还应该创建科学的交接班制度,即下一班施工人员到来之前上一班施工人员不能离岗;如果在泵送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并且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者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在恢复泵送时应该将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冲洗干净;

(4)振捣施工,该建筑工程振捣施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在振捣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浇筑现场的实际状况(如钢筋疏密、结构特点等)采用相应的振捣设备,特别是在暗梁相对密集位置的振捣施工,应该采用直径不超过3cm的振捣棒,对于钢筋相对较密集的区域,应该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施工,在振捣时应该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并严格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均匀的排列和移动,保证振捣的均匀性和充分性。

2.3 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在进行防水施工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该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选用合适的防水技术措施;其二,防水材料的选择,现阶段,建筑工程防水施工的防水材料包括防渗堵漏材料、密封材料、防水涂料、防水片材以及防水卷材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要求科学的选择;其三,防水层施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结构层施工,应该采用防水混凝土板,保证结构层的刚度和整体性;另一方面,防水层施工,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所有节点的防水技术,特别是楼板、穿墙、阴阳角、变形缝以及后浇带的防水施工,以此保证整体防水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水平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模板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防水施工技术等,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需要施工企业的所有施工人员都细心有序、认真负责的完成施工的所有细节,禁止打马虎眼,以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不断的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坚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08-209.

[2]吕斌.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7):115-116.

SDN核心技术剖析和实战指南 篇10

出版时间:2013-09-01

ISBN:9787121213397

所属分类:

图书>计算机与互联网>网络与通信

在基础设施领域, 软件定义已经是大势所趋, 软件定义网络 (SDN) 更是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什么是SDN?如何实现SDN?SDN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本书中揭晓。本书将有助于读者搭建完善的SDN的知识体系, 进而以此为基础从容应对当前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名词。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浪潮下, 当越来越多的传统被颠覆之后, 我们也把目光投向了IT基础设施中最“重”的部分——传输网络。云计算的特点是大规模资源整合和快速交付, 大数据则带来了对业务模式进行分析从而调整优化的新理念, 这些特点和理念如何引导传输网络发展?SDN是否就是那把金钥匙?这些都是亟待业界探索的课题。

中国电信运营着全球最大规模的固定通信网络, 其经验和思考将给业界带来很多启发。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下一篇:专业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