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食疗方

2024-05-17

慢性病毒性肝炎食疗方(精选五篇)

慢性病毒性肝炎食疗方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1例, 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 (48.25±2.49) 岁;病程3~18年, 平均病程 (10.57±1.15) 年;轻度患者17例, 中度患者13例。观察组中男21例, 女9例, 年龄25~67岁, 平均年龄 (46.42±2.30) 岁;病程4~20年, 平均病程 (12.11±2.06) 年;轻度患者19例, 中度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范围和患病程度等方面)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 所有患者均愿意听从医嘱服用药物, 不擅自服用其他药品。对照组服用澳泰乐颗粒 (吉林敖东集团力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2021221) , 1袋/次, 3次/d, 饭前服用。观察组采用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进行治疗, 药方中含有半支莲、沙参、生地、泽泻、车前子、川石斛、白芍、虎杖、茵陈各15g, 丹参30g, 板蓝根20g, 生甘草6g。如患者存在腰膝酸软的现象, 可添加女贞子、枸杞各15g, 怀牛膝10g;如患者存在严重的胀满现象, 可添加青皮9g, 生枳壳、柴胡各10g;如患者存在精神疲惫乏力的现象, 可添加黄芪、党参、桑寄生各15g。每日1剂, 水煎取药汁400ml, 早晚各服用200ml。

1.3 疗效判定标准

3个月的治疗期结束后, 如患者的病症消失, 肝脏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如患者病症消失, 肝脏功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为有效;如患者病症不但没有消失, 肝脏功能没有恢复正常, 或有病情有加重的迹象为无效。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用t检验,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6.67, P=0.01。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期结束后,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在一般情况下会涉及到人体内的多个脏腑, 该病症属于能够影响到脏腑气血的重大隐患, 慢性乙型肝炎主要对肝、脾、肾三脏的影响较大[3]。该病症不但会损伤到人的肝脏及导致肝失去疏泄的功能, 而且会破坏人体内气机的正常运行, 甚至还会造成病毒变异等难以解决的局面。

肝气郁结和肝失疏泄等症状是导致患者病情难以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中医情志特色疗法的主要方法为以情胜情法[4]。在中医理论中, 当气存在人体内时, 外界的病毒不能够影响到人, 《内经》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如果病毒汇集到一起, 那么人的气会变少, 使得人体产生不适, 因此中医认为肾与人体机体内的病菌免疫功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中医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应用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其主要原理是通调气血、疏泄肝脏以及健脾补肾、凉血解毒等, 对于该疾病, 可采用中医单独治疗的方案, 也可联合西药进行治疗。中医养阴柔肝化湿解毒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养阴柔肝的方式来达到养阴扶正的主要目的, 与此同时, 该方法还能够起到化湿解毒的良好效果, 该药方不但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区出现的不适感, 而且还可以消除患者消化功能障碍、四肢乏力等症状。该方中白芍能够抑制肝的阳气过剩、起到酸甘化阴的良好功效, 生地、沙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的作用, 生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体内吸收的药物等作用。上文提到的药物按照正确的方法服用可以起到养正保肝的疗效, 反之会出现严重的不良效果[5]。另外, 药方中的泽泻、车前子、茵陈具有柔肝祛湿的功效, 可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半支莲、板蓝根、虎杖具有清肝解毒的疗效, 其可控制病菌的复制量;丹参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 其对人体微循环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功效。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养阴柔肝化湿解毒方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 具有在医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程良斌, 王伯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4, 24 (2) :65-68.

[2]李游, 颜迎春, 王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 (5) :174-176.

[3]刘明坤, 吕文良, 赵慧慧.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再探〔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1 (4) :735-737.

[4]王雅, 刘晓丹, 熊焰.疏肝解郁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证患者情绪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5, 25 (6) :334-335.

食疗一方:慢性肝炎的药膳食疗方 篇2

不过食补千万不要用在急性肝炎期间。由于急性肝炎会出现一系列的湿热症状,如黄疸、厌食、恶心、呕吐、身体沉重、精神萎糜不振等,如果盲目进补,增加营养,就会助长湿热之邪。此时饮食应以清利湿热为主,清淡、易于消化,如食用豆浆、稀粥、水果、蔬菜等。这样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让肝脏得到适时的“休整”。而转化为慢性肝炎之后,才可以慢慢用药膳进行调补。

慢性肝炎究竟怎样食补?如果认为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补,那就叫盲目进补,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一定要按照中医的理论,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法进补,才能收到保肝护肝、强身健体的效果。慢性肝炎临床上一般分为三型,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肝区隐痛、恶心、嗳气、食欲差、大便溏、消瘦。可用疏肝理脾的药物制成药膳“淮山陈皮鸭”来治疗。

做法:把一只500克左右的鸭子杀后,去毛洗净,去掉内脏,将生姜5克、淮山30克、陈皮10克、苡米20克放入鸭子里,慢慢蒸烂。然后适当加汤,放入调味品,如姜、葱、蒜、酱油、味精等,即可服用。

2,湿邪内阻型:主要表现为腹胀、身重、困倦疲乏、胃口差、腿脚重、舌淡、苔白腻等。可用祛湿健脾的药物制成药膳“白术鳜鱼汤”来治疗。

做法:把一条400克左右的鳜鱼剖开,去内脏,放入砂锅内,加入白术15克、生姜10克、茯苓10克,再适当放入调料,如蒜、葱、香菇、酱油、黄酒、胡椒等,煮到熟烂即可服用。

3,肝肾阴亏型: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手足心热、肋胁隐痛、低热、舌苔红、腰酸腿软等。可用一些补肝肾、养阴的药物做成药膳“枸杞麦冬汤”来治疗。

慢性病毒性肝炎食疗方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 男67例, 女33例, 年龄19~68 (40.3±1.7) 岁。均与下列入选标符合:血清HBe Ag阳性, HBV DNA经检测示≥105 copise/m, ALT≤10×正常值;本年无其它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使用史;抗 ̄HEV、抗 ̄HAV、抗 ̄HDV均为阴性。以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为主要临床症状, 可有烦闷抑郁、身倦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等。随机按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划分, 组间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本组病例取健脾解郁方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 方剂包括:郁金、枳壳、丹参、柴胡、黄芪、橘叶、虎杖、白芍。1剂/d, 水煎分2次应用。恩替卡韦片口服, 0.5mg/次, 1次/d。中药持续应用4w, 间隔1w, 再服用。对照组:取恩替卡韦单用, 用法及剂量同上。两组均行半年治疗。

1.3 指标观察

对患者HBV DNA应答率、中医证候 (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等) 改善有效率、HBe Ag转阴率进行观察, 对比两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5.0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Be Ag转阴36.7%, 明显高于对照组20%;HBV DNA应答率为80%, 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在针对各类乙型肝炎治疗时, 需明确HBV为病原体, 目前对HBV复制和传染的过程已掌握, 但HBV如何入肝细胞, 相关机制和受体特点, 尚无明确定论。除对HBV多处亚型有所认识外, 观察HBV多种变异常及HBV准种, 对HBV的认识有所丰富, 可指导治疗[2]。临床应对慢性肝病时, 以最大限度的减轻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 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 防控肝脏失代偿性、肝硬化等不良事件发生, 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并保障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为总体目标。除行对症支持和保肝治疗外, 还需抑制病毒复治, 且需长期、终身治疗, 以防范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病发率居较高水平, 有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 通常情况下, HBV编码抗原的免疫应答, 诱导相关组织细胞出现的病理方面的损害, 对病毒也有清除作用, 使乙型肝炎对组织构成破坏[3]。在对乙型肝炎治疗时, 尚无有效根除病毒方法, 故在患病过程中, 免疫病理损害过程仍持续存在, 诱导病程迁延不愈, 反复发作, 可向肝硬化发展, 严重者, 甚至有肝细胞癌等重症疾病发生。

恩替卡韦通过体内磷酸化, 形成三磷酸盐, 具一定活性, 其为与鸟嘌呤核苷类似药物, 在体内竞争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 可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所具有的所有活性, 如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HBV DNA正链合成, 抑制多聚酶、基因组逆转录负链启动[4]。>3个基因位点有变异同时发生, ETV即出现耐药, 故能对高耐药基因屏障, 相较应用其它核苷药物完成初始治疗的病例, 耐药性居更低水平。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学中的特性, 其属“正虚邪恋”, 以瘀、湿、郁、虚为基本病理因素, 中医治疗重视调理气血和补脾, 可不突出清热解毒, 补泻同治, 动静结合。本次健脾解顾方与恩替卡韦联用, 为辨病辨证结合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被定义为痞满、鼓胀等范畴, 由感染湿热或疫毒所致, 正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条件, 饮食不节、清志不和为诱发因素。以月经不调、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送晕耳鸣为主要临床表现, 同时伴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湿热内蕴症状, 临床治疗以清热、化湿并与肝肾滋补方法结合治疗。肝脾肾等器官功能水平同病发有紧密相关性, 以血瘀、气滞、湿热为基本病机, 而乙型肝硬化早期, 多以肝气服结、湿盛脾虚等为主, 病情持续加重, 脾肾明显受损, 以血瘀、阴虚、阳虚为主。本次研究采用健脾解郁方治疗, 方中郁金利胆、清心解郁、行气化瘀;枳壳消积、行痰、破气;丹参消肿止痛、除烦安神、活血化瘀;柴胡升举阳性、疏肝解郁、透表泄热;黄芪利水消肿、托疮生肌、敛汗固脱、益气固表;橘叶消肿毒、疏肝、化痰、行气;虎杖破瘀、祛风、利湿;白芍养血收阴、平抑肝阳。诸药共用, 益气健脾、疏肝解郁、气血同治, 可显著改善预后, 保障患者生存质量。依据本次研究结果示, HBe Ag转阴36.7%, 明显高于对照组20%;HBV DNA应答率为80%, 明显高于对照组62.5%;中医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 明显高于对照组60%,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 慢性乙型肝炎采用健脾解郁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保障获得理想预后, 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艾敏, 赵伟, 陶晨, 等.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 2012, 38 (23) :2809-2811.

[2]郭晓凤, 张超贤, 刘雁, 等.恩替卡韦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区耐药基因检测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 35 (4) :444-446.

[3]张超, 沈艾, 吴忠均.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8 (3) :294-296.

慢性咽炎的食疗方 篇4

慢性咽炎5个注意事项

慢性咽炎主要为咽黏膜慢性炎症,是一种多发病,在治疗中比较顽固,且反复发作,是一种发病率高,患病人数多、疗程长,难治愈的慢性疾病。生活及工作环境不佳,经常接触高温,粉尘、有害刺激气体等都很容易导致慢性咽炎的发作,因此,饱受油烟之困的厨师是慢性咽炎的高发人群。

很多厨师在患上慢性咽炎之后,都认为这是小事,随便吃点药了事。咽炎虽是小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拖延越久越难治,还容易滋生细菌,侵入肺部导致呼吸系统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咽喉癌,所以小病更要重视。慢性咽炎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5个事项。

1、及时治疗。

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咽部异物感,咽痛,干燥灼热,恶心,呕吐,咽部附着物不易清除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咨询医生,尽快确诊治疗,越早越好。

2、治养并重。

慢性咽炎的治疗要坚持药物治疗和日常调养并重的原则,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强日常饮食,生活保健等方面的配合治疗,以缩短治疗周期。

3、坚持锻炼。

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如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使机体的新陈代谢能活跃。多进行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沐浴,常用冷水洗澡,擦身,能使人精力充沛,增强对冷热的适应力,提高抵抗能力。

4、预防感冒。

伤风感冒是引起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发病率很高。因此,应注意天气的冷暖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活动出汗后不要马上到阴冷地方,或吹风,冲冷水澡。睡觉时应关上电扇,避开风口处。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免相互传染。

5、规律生活。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经常处于疲劳,精神紧张状态,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许多人缺乏足够的睡眠休息,或晚睡晚起,打破正常生活规律,还有的人因各种原因终日闷闷不乐,使身体抗病力减弱,易受外界致病因素侵犯,使慢性咽炎迁延不愈,病情加重。

慢性咽炎4大饮食原则

除了上述5个注意事项以外,由于每次进食都会通过咽喉处,慢性咽炎患者在饮食上还需要特别注意,以加快慢性咽炎的痊愈。

吃饭要保证时间和质量,如果长时间饥饿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和吸收,造成体质衰弱,容易感冒,这样会加重咽炎。

有些人偏食肉类和油炸食物,不吃蔬菜,有些人害怕发胖,只吃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很少吃谷物面食,长期下去,可导致体内营养失衡,造成维生素,蛋白质等成分缺乏,体质下降,加重病症。要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平时的饮食搭配。提高身体免疫系统功能。

有的人喜欢吃过热,过冷,或辛辣刺激食物,或嗜饮浓茶,使咽部黏膜经常处于充血状态,会加重咽部的不适症状。因此,要少吃这些刺激性食物。

细嚼慢咽。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未经细嚼就吞咽,粗糙的饭团会使咽部负担加重,炎症就很难消除,并容易被混杂在食物中的异物(如鱼刺等)扎破黏膜,加重炎症。

慢性咽炎宜吃的蔬菜:

1、冬寒菜:冬寒菜的营养很丰富,维生素c和钙含量较高,易于咽喉肿痛时吞咽,它本身就是治疗咽喉肿痛的草药之一。

2、苋菜:清热解毒,明目利咽,对于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木耳菜:木耳菜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对咽喉炎患者有缓和作用。

4、萝卜:萝卜可排泄体内毒素,多吃清水萝卜对慢性咽炎很有帮助。

5、冬瓜:冬瓜水分容量大,肉质细嫩,清淡爽口,且有清热,解毒,去暑,利尿的功效,可清咽喉肿痛的热毒。

黄瓜:清热利水,解毒消炎,对扁桃体炎,咽峡炎肿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6、苦瓜:苦瓜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慢性咽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火,长期炎症不消和免疫功能下降所致的。因此吃苦瓜对慢性咽炎很有好处。

7、碗豆苗:健脾和胃、利尿通便,咽喉炎患者多吃豌豆苗还可以增强免疫能力。

8、绿豆芽: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对咽喉肿痛很有好处。

慢性咽炎宜吃的水果:

1、梨:梨对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咽干,声嘶,痰稠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梨与川贝母粉蒸食,是治疗久咳不止的良药,

2、樱桃:樱桃具有补血养颜,温脾暖胃的功效。对咽炎患者有增强脾胃功能,提高免疫系统的作用。

3、枇杷:枇杷可以止咳、润肺,利尿,健胃,清热,对慢性咽炎患者有很好的滋润效果。

4、甘蔗:甘蔗能泻火热,解热止渴,具有生津润燥,助脾健胃,利尿、滋养等功效,不管是生食还是熟食,对慢性咽炎患者都很有好处。

5、杨梅:杨梅生食可生津润燥,对咽喉肿痛,干痒咳嗽有缓和作用。同时,杨梅的果仁中所含有的氰胺类,脂肪油等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对喉癌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6、酸角:酸角有生津止渴、抗菌等作用,对化脓性咽喉炎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7、柚子:补血益气,能润肺化痰,止咳定喘,对咽喉肿痛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慢性咽炎4大诱因

生活地域的气候寒冷,干燥,工作的环境空气被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嗜好辛辣饮食等,都容易诱发慢性咽炎,平时生活紧张,经常需要大声地说话,也是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因之一,长期生活不规律、身体疲劳,精神紧张,可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细菌和病毒容易反复感染,也会引起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10款食疗方

作为厨师,既然是慢性咽炎的高发人群,那么,可以利用工作之便,注意调理饮食,巧妙治愈慢性咽炎。下面,为您推荐10款慢性咽炎的食疗方。

1、洋参蒸梨:洋参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咽喉有养护作用。洋参与梨同蒸食对于肺热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有显著的效果。

2、贝母炖鸡:贝母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鸡具有补虚暖胃强身的功效,鸡与贝母同炖食,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3、荷叶粥:荷叶具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粥中加入荷叶,既能增加粥的清香,又因荷叶含有荷叶碱,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4、蜜汁枇杷:枇杷性凉,具有润肺,止咳下气的功效。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润燥、止痛,解毒的功效。蜜汁枇杷能加强镇咳,祛痰的作用,对肺燥干咳,痰多,呕逆等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5、山药炖排骨: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消渴生津,益肺等功用。配以滋阴润燥的猪排炖食,对虚劳咳嗽,痰湿咳嗽,脾虚咳嗽等症有较好的疗效,可对慢性咽喉炎有缓和防治作用。这道菜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抵御病毒的侵袭。

6、侧耳根煮猪筒骨:侧耳根又名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猪骨有清热降火,壮腰膝,补虚弱,强筋骨等功效。猪骨和侧耳根一起炖食,对肺痈吐脓,肺热喘咳等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它并对化脓性咽喉炎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7、虫草炖老鸭:虫草具有滋肺补肾的功效,主治久咳虚喘,咯血等症。鸭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虫草炖老鸭能和血行气,清热去火,养胃生津,因此,它对于肾虚引起的慢性咽炎症以及因咽炎引起的咳嗽,呕逆等症状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8、冬寒菜肉圆汤:冬寒莱与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猪肉相配,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对咽喉炎也有很好的作用。

9、柚子鸡: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病后食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能补虚强身,提高免疫能力。而柚子能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消肿止痛、利咽消炎。

这六种食疗方秋可治慢性支气管炎 篇5

一、热症型慢性支气管炎:该型支气管炎患者常出现咳黄色黏痰(痰不易咳出)的症状。对其进行听诊时可在其肺部听到干、湿啰音,对其进行检查时可见其舌质红、苔黃,脉弦、滑或数。对热症型慢性支气管患者的治疗应以养阴清肺、止嗽化痰为主。以下3种食疗方适合热症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

萝卜梨藕汁:

原料:白萝卜、藕各250克,梨100克,蜂蜜25克。

制用法: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将梨去皮、核、将藕洗净。将这3种食物切碎后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再在此混合汁中加入蜂蜜后搅拌均匀即成。可将此汁平均分咸三份,每日早、中、晚各饮一份,可连饮1个月。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清热化痰、润燥生津、镇咳润肺、凉血行瘀的功效,极适合咳嗽较严重的热症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

秋梨川贝膏:

原料:雪花梨500克,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母各15克,冰糖25克,蜂蜜100克。

制用法:将款冬花、百合、麦冬、川贝母加清水熬成浓汁。将渣取出(扔掉)后留浓汁待用,将雪花梨去皮切碎后与冰糖、蜂蜜一起放入此浓汁中,用文火熬成膏状即成。此药膏可每日吃2次,每次吃15克,用温水冲服。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润肺养阴、清热生津、化痰止咳、和胃润燥的功效,是老年人滋补肺阴的住品。

雪羹汤:

原料:海蜇50克,荸荠5个,食盐适量。

制用法:将海蜇洗净、将荸荠去皮切决,然后将上药一起放入锅中,再向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和食盐,井用旺火煎煮,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约15分钟即成。此汤可在每日午饭时食用。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清热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合身体虚弱的热症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食用。

二、寒症型慢性支气管炎:该型支气管炎患者常咳白色泡沫状痰或白色黏痰(痰易咳出)。对其进行听诊时可在其肺部听到湿啰音,对其进行检查时可见其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对寒症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应以温化寒饮、补益肺肾为主。以下3种食疗方适合寒症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

柚子鸡:

原料:柚于一个(250克左右),公鸡一只。

制用法:将柚子去皮留肉,将公鸡杀死、去掉毛及内脏、洗净后待用。将柚于肉放入公鸡的腹腔中,入锅加清水及适量的调料炖熟即成。可饮汤吃鸡肉,每周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消食下痰、理气平喘、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的功效,尤其适合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的寒症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

虫草炖肉:

原料:冬虫夏草10克,瘦猪肉150克。

制用法:将瘦猪肉切块井用开水焯一下后放入锅内,然后向锅内加入冬虫夏草及各种调料,用急火煎煮,煮沸后再用慢火炖至肉烂汤浓即成。可吃肉饮汤,每周吃一剂。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滋阴润燥的功效,适合肺肾两虚的咳喘患者使用。

杏仁核桃羹:

原料:杏仁50克,核桃仁25克,生姜15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先将杏仁、核桃仁和生姜一起捣烂入锅,再向锅中加入少量的清水和冰糖,用文火边炖边搅拌。将其熬咸黏稠状即成。此羹可每日吃一次。

功效及适应症:此方具有下气止咳、补肾养血、润肺纳气、补肺定喘的功效,适合外感风寒或肺肾虚弱的咳嗽患者使用。

上一篇:针对高校寝室管理问题下一篇:项目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