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验水平

2024-05-22

教师实验水平(精选四篇)

教师实验水平 篇1

一、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现状

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工作得不到重视, 实验技术人员也得不到肯定。归纳起来目前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 学历低、职称低、待遇低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实验教学重视不足, 把实验教学当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 因此认为指导实验和管理实验室不需要高学历和高水平。这样造成实验队伍整体的学历较低。目前, 实验技术人员的学历虽然不再是早期以大中专生为主的大杂烩, 而是以本科生为主、大专生为辅的一支综合实验技术队伍, 但其中硕士研究生的比例极低, 博士研究生几乎没有。又由于实验系列和工程系列评聘高级职称名额少, 使得实验技术人员整体职称偏低, 多数集中在中级职称及以下。学历低、职称低必然导致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在高校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2. 年龄大、人员缺口大、流动性大

据部分院校统计分析, 目前在岗的实验技术人员年龄偏大, 主要集中在36至55岁, 占实验队伍的72%左右, 有的集中在50岁以上, 甚至接近即将退休的年龄。30至40岁之间的年龄却出现了断层, 仅占实验人员总人数的11%。由此可见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后备力量明显不足, 年龄结构偏高的问题日益显示出来。[1]很多高校的实验技术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 存在很大缺口, 现有人员工作强度过大。

实验室工作不受重视, 被人瞧不起, 待遇低, 使得实验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 相当一部分具有高学历能力强的年轻人不安心实验室工作, 将其当成跳板, 一有机会就转岗。致使实验技术队伍流动性很大, 这对于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中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可见对于实验技术人员来说, 在自身认识、学历层次、业务水平等诸多方面都有待于提高。为了建设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均衡发展的高水平实验室, 为了取得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效果, 必须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这已经成为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

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实验技术人员自身都应该转变观念, 重新认识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只有从内心真正把认识提高上去, 才会为后续一切实际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考虑, 在学校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 必须把实验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纳入到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来。众所周知的“木桶理论”说明了合理人才结构的重要性, 学校里人员的总和犹如一只木桶, 任你高层次人才的长木板再多再长, 只要存在一块低层次人员的短木板, 这只木桶就装不了太多水。而当前在高校这只人才木桶中, 实验技术人员这块短木板实在太低了, 已成为高校发展的瓶颈, 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 实验技术人员才是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的主角, 他们是否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影响队伍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实验技术人员自身也应该转变观念, 从社会快速发展的层面重新认识实验室工作, 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了解学科发展动向,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为学校的实验教学改革做出贡献。

2. 制定合理的政策

合理的政策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障高校正常运行的依据, 是高校员工的行为准则。要做好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必须在政策上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以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要通过相关政策, 使实验技术人员得到重视, 使其工作得到肯定。让他们逐渐消除被忽视和被歧视的感觉, 树立起爱岗敬业的精神。具体政策包括评聘职称和奖金分配等很多方面。

以往在职称评定时, 工程系列高级职称名额少, 与每年的申报总人数不成比例。有些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名额和当年申报人数比例可达到1:2, 而工程系列仅为1:4。因此申报工程系列高级职称, 条件即使满足几年内也不一定能评聘成功。长时间下来, 实验人员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很小。并且在评职过程中, 论资排辈现象极其严重, 强烈挫伤了青年人的积极性。因此, 评聘工程系列高级职称时, 要依据材料质量和申报人能力水平来定, 不要再受名额限制。其中对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老教师从感情因素可适当考虑, 但决不能作为评职的主要依据。同时, 评职过程中材料的审核和评聘的程序一定要严格, 必要时可做到宁缺毋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快速改变实验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不平衡的现状。

此外, 对于奖金分配, 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按照教学科研考核总分制定分配方案。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教师编制的人员有教学科研工作量, 自然可以考核;而实验室人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 就无法量化考核, 那么如何来分配奖金呢?有些学校的做法是, 把全院的奖金总额除以总人数, 算出平均数, 所有实验室人员和行政人员按照这个平均数发放年终奖金。而教师则根据考核结果来分配奖金。这种做法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 它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就是对实验室的工作没有一个具体量化考核, 可能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如果在这种分配方案的基础上, 再根据实验教学学时数、实验教学效果、管理设备数量和价值等方面因素, 制定出一套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 在奖金分配上体现出干好干坏的差距, 更能够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 这个考核的结果也可以列入年终评优和职称评定的条件。

3. 加强培训与人才引进

针对实验技术人员年龄大、学历低、专业技能差等特点, 学校要分期分批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学习机会。年龄大的实验人员可参加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大专学历人员可继续攻读本科学位;本科学历人员可在职或脱产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技能差的或动手能力差的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对口的专业技能培训。如果学校没能力自己组织培训班或者没有相应专业的学位授予权, 可以鼓励实验室人员到实力雄厚和经验丰富的高校或培训机构去进修或学习。至于费用问题, 可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新购置的设备或者一项新引进的技术, 实验室人员必须参加培训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这样的培训应该由学校支付全部费用。如果是提升个人自身素质和水平的培训, 学校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其培训的权威性、急需性和必要性后, 也应尽可能全额支付费用。如果学校经费紧张或培训费用过高, 也可实行学校和个人各负担一半的方式。总之, 学校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培训方面要做好充分的计划和预算, 使之有序地、长远地实行下去。

对于学校来说, 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的人才引进也是当务之急。以前, 学校总是把目光投在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上, 从没考虑过通过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来。致使实验技术队伍中缺少学术带头人和业务上的拔尖人才。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高校实验室绝不是仅仅做些实验教学活动和设备管理维护工作, 还具有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 这样就需要一支稳定的实验梯队。就目前的现状, 梯队中的顶级人才极其短缺, 因此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引进优秀人才进入实验室工作。

4. 竞聘上岗, 提高待遇

由于历史原因, 实验室岗位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没有衡量实验室技术人员能力高低的标准。对于一个人是否适合实验室工作, 是否有能力在实验室工作更加没有具体的考评原则。因此, 只要进了实验室这个门就绝对不会出现下岗的状况, 使得有些人养尊处优, 毫无竞争意识。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可以根据各高校不同的情况和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内容, 把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进行详细化分。制定各岗位的上岗条件和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 所有实验技术人员一律通过竞聘上岗, 任职年限一般为三年。对于取得高级岗位的实验技术人员, 在任期内可以提供更加优厚的待遇。

实验技术人员整体待遇低, 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很多高校, 同等条件的实验技术人员比教师编制的人员岗位津贴少很多, 实验学时的课时费仅为理论教学课时费的一半, 严重打击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 要想留住人、更留住心, 必须要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

5. 引入奖励机制

为激发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国家、省部乃至学校都设置了各种奖项鼓励和表彰在某些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但是这些奖项针对实验技术人员设置的特别少。有些实验室人员即使工作干得好也没人知道, 也得不到任何物质或精神奖励。所以, 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引入各种奖励机制, 以此增强实验人员的荣誉感。针对实验室的具体工作, 可以设立实验教学优秀奖、实验技术创新奖、资产设备管理奖等。

除了设立各种奖项外, 还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教学和科研活动, 并且利用身在实验室、动手机会多的优越性, 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竞赛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 不但可以使实验室人员提升自身价值, 而且如果获奖, 还可以给他们带来荣誉和部分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李廷国, 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11) :150-152.

[2]林明河, 贾延江.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8) :1-5.

[3]赵素然, 等.南开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与建设[J].实验室科学.2009 (2) :179-181.

[4]卢铁城.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3) :10-11.

[5]张国良.高等学校实验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 :74-75.

教师实验水平 篇2

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

水平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买文丽 张团笑 刘行海 刘红 郑倩 敬华娥

【摘要】 青年教师在机能学教学中采用提问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培养多元思维能力解答问题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机能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能实验教学;提问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多元思维能力教学

新时期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而实践教学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1]。为了顺应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发展趋势,近年来,我校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内容通过优化、整合、重组成了一门全新的学科——机能学实验,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和较强的实践性,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机能学实验教学经验,就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水平,谈谈体会。改变传统教学模

传统教学模式的重点是放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上,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教师只是起着传递的作用,这种模式难以适应和培养出现代社会要求的能力俱全的人才[2]。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实验课教学中,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动手操作或动脑思考相互配合,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提问式教学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作为青年教师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由于缺乏技巧,过分满堂灌输,以至于出现学生理论听得懂,面对具体实验不会做;或理论记得熟,对出现的现象不能解释。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机能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临床和生活,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如动脉血液的调节实验中,实验的理论讲解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电刺激迷走神经选择右侧而不是左侧,颈动脉插管选用左侧?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解剖知识,做到将形态学和机能学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建立各医学基础学科之间纵向联系的思维。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

性思维。因此,青年教师在机能学教学中应抓住实验现象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已学科学原理与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时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青年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3]。3 采用互动式教学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灌输课本上的知识,而在于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诱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知识创新的热情

[4]。互动式教学贵在一个“动”字。实验前的理论讲解可以进行师生角色互换,每次课前轮流指定学生进行实验理论讲解,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通过对实验理论的讲解,让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查缺补漏,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推动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机能实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整个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疑难处教师仅给以提示,提示采用问题层层深入法,将备课的内容有机的结合于其中,给学生一个寻找答案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动手帮做或直接给出答案。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结合实际情况,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多元思维,包括:①顺向思维。根据理论知识,预测给动物某种因素作用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如在影响尿生成的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实验前初步判断每个影响因素将产生怎样的结果,最后用实验验证理论。②逆向思维。当实验动物出现某种表现时,分析引起该现象的可能的原因。如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按压实验动物切口的出血点,血流停止。就以上现象让学生由血流停止这一现象入手分析回顾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的三步骤及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③横向思维。当动物某一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出现变化时,可推测其它器官系统的某些生理指标会出现哪些变化。如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后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外,让学生思考呼吸、泌尿系统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对整体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青年教师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机能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提问式、互动式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理论指导实验又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循环,不断提高机能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李琳,陈宝琅,孔晓霞.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全程监控实验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 54—55.2 廖秋珍.浅谈机能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护杂志.2005, 2(4): 353-354.李镯.浅谈生理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7, 19(6): 588-589.王会玲,刘绍晨.互动教学法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实验水平 篇3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水平

在医学学校内,医学实验教学在工作中占很大比重,它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专业学习从学到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理论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水平实验人员、先进的实验实验设备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对实验课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认真调控,是促进实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保障。

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近几年,很多学校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将实验仪器材料统一管理,这使很多设备,例如显微镜、离心机、恒温箱、解剖台等,能被全校各专业各学科通用,不需学校为多个科室重复购置节省开支,并使各学科的实验物品相对增多,实验开出率有所提高,学生动手机会增多,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同时出现另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学校每年招生人数增多,平行班达到二三十个,有的专业教学进度与科目相近或相同,这就需要中心实验室领导及职工全面考虑、周到安排,避免各学科间或班与班之间出现实验课“撞车”现象,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影响着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每位实验教师的工作不是单纯地准备实验室,他们应非常熟悉学科内容及特点、实验目的、原理及操作要求、注意事项,能按时正确地做出购置实验用品计划,保证实验室的布局整洁、规范、准确无误。因此,实验教师都应经过严格的训练,有较高的素质及专业知识,特别应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及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室建设,认真配合任课教师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二、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创造条件,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试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老师授课,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能验证理论,学习试验方法,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及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应遵循大纲要求,多安排实验内容,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该操作的内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亲自操作,并反复练习,绝不能以示教代替操作,例如微生物教学实验中的细菌接种,有的教师在实验课上每人发一块平板,令学生用一种划线方法接种细菌,然后于培养箱内培养。学生通过一次操作根本不能掌握接种技巧。我们让学生反复练习,即使在一块平板上反复操作也可以达到目的。再如病人痰中的结核菌的抗酸染色实验,有时病人痰不容易获得,并且易造成污染,我们要达到教学目的,又要让学生感觉更接近实际情况,可以用卡介苗与蛋清混合制成“痰”,用于学生实验。

(二)根据实验设备多少物尽其用,人尽其责,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例如微生物实验中显微镜使用及保护,可将学生实验组分至最小,每2人一组,用两个实验室,请实验教师负责辅导一个小班,使课上每个学生都有充裕时间重复练习,都得到教师的亲临指导,以确保学生课上全部达标。

(三)实验课上,电教设备的充分利用,加速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自己未看到,也想不清楚的东西,尽管老师尽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也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时借助先进的电教设备就很容易识破难关。例如:学生对细菌这个词不陌生,细菌到底是什么样,凭想象又不好弄清,试验时,即使视野中出现了细菌图像,也不认识,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学生做实验前,把典型细菌通过显微镜投影仪呈现在学生面前,告诉学生,这就是细菌,然后学生再操作,会取得很好的实验效果。

(四)实验课后进行分析总结

实验课结束后,实验指导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具有共性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使学生能掌握实验的步骤和要领,并能对实验做出准确的分析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将实验的内容和临床实际操作有序的连接起来,充分体现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更进一步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能力。

(五)要建立严格的技能考核体系

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态度和对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必要措施,因此我们要把实验课成绩和平时测验成绩结合起来,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占到了考试总成绩的20%,考核采取平时实验成绩、期末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也是促进学生重视实验操作的一种手段,避免了学生思想上对实验课的不重视,从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搞好教学,培养出新型实用型卫生人才,我们就要利用学校的实验室,积极想方设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及其必要。

参考文献

[1].王中军、靳景云、韩景天, 《浅谈实验课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

日常生活消费水平实验报告 篇4

通过这次的调查统计,可以大致的了解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从调查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大学生的主流消费情况是科学的,合理的,理性的。综合分析,大多数大学生都可以合理科学的利用自己的生活费,做出理性的消费行为,我们都过着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是,同时也会存在不同情况的问题和错误观念。

我觉得影响我们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家庭教育的原因。现在我们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父母的溺爱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些家长即使经济收入不高,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子女的消费需要。同时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的价值观,消费观都会决定自己的日常消费情况。还有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原因,现在社会提供的东西种类越来越多,服务日益多样化,必然存在一些不适合我们大学生的活动。

从大家的调查情况来看,我们都能有一个很好的日常消费情况。存在的问题就是个别的同学会有生活费的问题。比如生活费不够花,生活费分配不合理,不满意现在的消费水平等。对此我也有一些建议。

上一篇:创设情境巧提问下一篇:耕地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