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工作

2024-05-22

耕地保护工作(精选十篇)

耕地保护工作 篇1

关键词:耕地,保护,建设

湖北是全国农业大省, 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我省以占全国0.4%的耕地面积, 生产了占全国7%的粮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加强我省耕地保护, 意义深远, 使命光荣。

1 我省耕地资源现状

2007年末, 我省土地总面积1858.89万hm2。其中:农用地1465.6万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8.84%;建设用地139万hm2, 占7.48%;未利用地254.3万hm2, 占13.68%。农用地中, 耕地466.3万hm2, 占31.82%。

2001~2007年, 我省耕地共减少34.14万hm2, 具体情况为:

1.1 生态退耕

我省是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省份。2001~2007年, 全省共生态退耕20.1万hm2, 占耕地减少总量的59%。2002年, 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全面开展。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湿地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开展, 均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耕地。按照规定, 退耕还林应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中实施。但实际情况是, 一些地区对小于25度的耕地也实行了退耕, 其中一部分还是基本农田。

1.2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既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001~2007年, 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共占用耕地8.45万hm2, 占耕地减少总量的25%。近年来, 我省一些地方政府采取行政手段推行产业结构调整, 将基本农田改为果园、茶园, 或者是挖塘养鱼, 发展畜牧养殖业, 对耕作层和农业生产条件造成严重破坏, 难以恢复耕作条件, 对耕地保护工作形成强烈冲击。

1.3 非农建设占用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近两年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产业力度加大, 建设占用耕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1~2007年, 全省建设占用耕地4.29万hm2 (含合法用地和违法用地) , 占耕地减少总量的13%。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我省经依法批准占用的耕地都实行先补后占, 基本农田得到了补划, 但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较被占用的耕地普遍存在差距, 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违法占用耕地没有落实“占一补一”, 导致耕地数量绝对减少。

1.4 自然灾害损毁

我省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境内湖泊、洼地众多, 是有名的水灾大省。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 地质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情况比较突出。2001~2007年, 全省因灾毁坏耕地7486.7hm2, 占耕地减少总量的3%。

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同时, 我省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各地普遍存在着耕地过度利用的现象, 地力下降比较明显。许多地方工业污染加剧,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 对土壤肥力破坏较大, 耕地质量普遍下降。由于近年来农业基础建设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坏情况严重, 农田耕作条件退化, 导致农业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加剧, 影响耕地产出能力提高。

2 我省耕地保护工作策略

我省历来对耕地保护工作比较重视。特别是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 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 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2.1 率先开展基本农田保护, 引领耕地保护

将良田好地划为基本农田, 是我省在耕地保护工作上的一大创举。1989年, 我省荆州、襄樊等地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试点, 成功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耕地保护工作的做法。我省于1993年1月6日出台了《湖北省基本农田保护试行办法》, 比1994年8月18日国务院颁发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提前了一年半时间。目前, 全省共划定基本农田402.6万hm2, 比国家规划下达的面积多1.67万hm2。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部落实到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块,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面完善, 基本农田保护网络基本健全。

2.2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 坚守耕地红线

199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提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 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手段。《湖北省土地利用规划》 (1997年~2010年) , 确定我省到2010年, 耕地保有量为476.3万hm2, 其中基本农田为400.9万hm2。围绕实现这个目标, 从五个方面实施用途管制, 一是制定和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专项规划, 进一步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二是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三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四是科学制定和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专项规划;五是科学划分土地功能分区。实践表明, 规划控制和计划指导在实施土地用途管制, 促进全省土地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严格管理, 特别是在耕地保护方面, 发挥了纲领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2.3 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1999年以来, 全省围绕落实《土地管理法》关于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制度规定, 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 积极复垦废弃地、灾毁地, 大力开展迁村腾地等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提高耕地质量。积极支持生态脆弱区耕地整理, 大力推进我省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三峡库区及南水北调源头地区等土地整理重大工程的实施。2007年, 全省建设占用耕地7026.7hm2,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7446.7hm2, 占补相抵, 略有节余, 连续9年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4 实施高产农田建设, 开创以建设促保护新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省积极创新耕地保护工作思路, 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 走出了一条以建设促保护的新路子。2004年, 全省启动对46个粮食主产县 (市、区) 基本农田的高标准综合整治。截至2008年底, 全省累计投入120亿元,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3.33万hm2。2005年, 国土资源部决定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在我省设立6个国家级示范区, 我省迅速跟进, 设立了一批省、市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在提高示范区耕地质量、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水平的同时,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2007年10月,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暨土地整理工作座谈会在我省襄樊市召开, 推广我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2.5 建立共同责任机制, 强化政府保护耕地职责

2007年, 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市州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省政府与全省市州和直管市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政府主要负责人成为保护耕地的第一责任人, 耕地保护工作由国土部门单打一, 转变为政府组织、部门合作、群众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 加强我省耕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新一轮《湖北省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了我省2010~2020年的耕地保护目标:2020年耕地保有量463.13万hm2, 规划期内, 确保383.33万hm2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十一五”期间, 全省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4.47万hm2以内,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4.47万hm2。规划期间, 全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33.33万hm2, 其中“十一五”期间建设66.67万hm2。围绕上述目标, 我省必须认真总结过去耕地保护工作的经验教训, 充分发挥已有优势, 进一步拓宽耕地保护工作思路, 创新耕地保护工作方式, 努力提高耕地保护工作成效。

3.1 高端定位耕地保护工作

牢固树立大局观念, 从我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出发, 充分认识保护耕地、发展农业的极端重要性。全省农业人口3575万人, 占总人口的56.8%。耕地保护事关全省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稳定和城乡协调发展。总之, 必须从实现湖北中部崛起和建设“和谐湖北”的战略高度定位、谋划全省耕地保护工作。

3.2 从严控制占用耕地

认真执行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建设发展规划, 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 严肃查处乱占滥用耕地问题。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开展地区集约用地考核评价, 探索调整土地税费政策, 引导单位和个人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 少占或不占耕地。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 减少耕地用途的改变。

3.3 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

认真开展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 对耕地保护不力的从严问责, 切实落实政府在耕地保护上的首要责任。充实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使农民实实在在地成为土地的权利主体, 从而成为保护耕地的责任主体和生力军。唯有如此, 耕地保护的责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4 实行保护耕地的激励政策

根据全省国土功能区划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实行差异化的耕地保护政策, 加大占用耕地的成本, 对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重点区域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或以奖代补。改革粮食补贴发放方式, 实行以销定补, 制止耕地撂荒。

3.5 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

推进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质量保护的根本转变。系统制订全省高产农田建设规划, 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 整合国土、农业、水利、交通、财政等部门涉农项目和资金, 成片实施, 整体推进。条件成熟时, 成立专门机构, 集中各部门项目和资金, 统一组织实施高产农田建设。

参考文献

[1]《湖北省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

[2]《湖北农业辉煌三十年》

[3]《浅析湖北省耕地资源保护现状和策略》 (《国土资源》2009年第3期)

[4]《湖北省土地利用规划》 (1997—2010年)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 篇2

一、党委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一二九团党委十分重视“十二五”耕地保护工作,把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到《一二九团生产责任制办法》当中,团成立了以团长为组长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团国土分局、工交建商科、生产科等相关科室为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耕地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自行检查,我们发现各单位耕地质量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为了有效地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有效地控制地膜污染,129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条田标准化建设;二是消除地块中“黑白花”面积;三是秸杆还田和全层施肥;四是清挖排渠治碱,确保排干畅通,五是大力推行滴灌田改造;六是春播前捡出残膜;头水前揭膜;下大力气使“白色污染”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4、大力开展条田标准化建设和培肥地力。为减轻土地污染,达到清洁田园的目的,一二九团规定播前地块中的残杆废膜必须组织劳力进行认真搂捡,捡出的残杆废膜必须全部烧掉,各单位积极对地块中的洼坑碱包进行铲运、深松、增施农家肥、满灌压碱、秸杆还田和全层施肥,对播种机不到地头地边的,人工接到头接到边,缩埂扩边,达到边成线,角成方,提高有苗面积。

三、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为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团场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同时加大了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宣传力度。今年,129团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保护率达到80%以上,团场没有发生违反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行为。

团将耕地保护和农田整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由于加大了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的投入,职工群众广施农家肥、扩埂缩边、铲运碱包、拉沙换土的耕地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耕地质量、地力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

1、建立和完善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团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129团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连队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了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内业资料准备充分、扎实,各连队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都能把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安排落实,按照耕地保护考核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专题检查通报。

2、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耕地质量逐年提高。为了有效地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有效地控制地膜污染,一是加大了挖排治碱的力度。进行挖排治碱,降低地下水位;二是加大渠道防渗力度,提高渠系利用率,全团防渗渠数量逐年增加;三是加大残膜回收的力度,种植业内部进行了调整,播前、头水前、翻地前进行搂膜,回收的地膜量达到播量的80%以上,土壤里地膜量在逐年下降;四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减棉、增粮、增油,粮食作物、油料和一部分经济作物采取了裸播方式,裸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5%,减少了地膜使用量;五是全面实施了桔杆还田;六是采取用养结合、休耕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各连队每年都有计划的休耕、种植绿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六是通过设施农业灌溉技术的运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29团的耕地质量逐年提高。

五、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检查。

根据耕地保护责任书的要求,129团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对各连队耕地保护责任书的执行情况每年都进行了检查和通报,做到了有检查评比、有结果。团组织国土、农业、发改、监察等部门开展了检查工作,并进行了检查评比通报。通过检查,全团没有一宗占用耕地的违法用地行为,评出耕地保护工作完成好的单位:八连、五连、七连。

六、居民点复垦工作的开展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政策,落实兵团进一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提高土地利用率,129团积极行动,在1连、3连、6连、7连8连实施连队居民点复垦项目,项目区总面积1x7.42亩,通过居民点复垦可新增耕地1080.42亩。经过团农业、开发、园林、灌溉、土地等部门对该工程初验,达到验收标准,待农七师国土资源局对我团土地复垦项目进行验收。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东丰县耕地保护工作有成效 篇3

1.抓宣传促认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十分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着力于“三性”,注重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的提高。一是注意多样性。近年来,特别是今年“6.25”东丰县书写278条标语、制作42条横幅、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出动宣传车辆14台次、召开会议培训15次、政策咨询台21处等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宣传土地基本国策国情和法律政策,增强人们依法保护耕地的自觉性。二是突出重点性。我们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各级政府领导上,围绕“宣传领导,领导宣传”做文章,借国土部门协助各级政府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之机,向领导宣传了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性、主要内容、考核指标,以及考核结果的奖惩措施,让领导宣传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增强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讲究针对性。抓住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权属调查、公示公告、征求意见的机会和项目建设前后的状况对比,宣传农田整理、耕地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方法、作法成效,调动广大农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

2.抓制度促管理。制度即规范,制度管长远,具有长效作用。一是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协助政府落实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规定和要求,结合东丰县实际,积极争取县政府出台了《东丰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对各项考核内容进行了细化量化。在年初召开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各乡(镇)政府向县政府递交了耕地保护责任状,明确了各乡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工作负总责,一把手负总责,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为加大管理力度,保护面积不低于88048.88公顷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建立基本农田听证和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国家级重点干道吉林至草市段公路工程项目共占用东丰县耕地232.2公顷,其中基本农田150.3公顷通过对这些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地块位置、范围、面积等情况以及调整补划方案、调整的原因、理由,对相关人和公众利益产生的影响等都进行了听证和公告,保证了基本农田与耕地数量和质量及其合理布局,做到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三是建立并实行了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加强了全县耕地的动态监测。县政府为此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巡查的责任主体、区域范围、巡查内容与巡查工作要求,建立了耕地与基本农田增减变化台账。同时,建立了动态巡查台账登记制度,对巡查时间、巡查路线、巡查情况记录与巡查人员如实进行台账登记,并且把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的情况作为考核各乡镇国土部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主要指标,作为年度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四是落实好耕地占一补一制度,严把建设占用耕地的审批关,切实做到农田保护“五不准”。凡属建设占用耕地与基本农田的,一律先行审查耕地补充方案是否落实,占补是否平衡,项目选址是否符合规划,农田补划方案是否可行,耕地开垦费是否依法征收,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我们严格按此计划执行,未超计划批地。与此同时,今年我们还加大了耕地开发的力度,共完成了19余公顷耕地的开发复垦任务,并纳入了全县耕地指标储备库,保证了我县项目用地的顺利报批,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既保护了耕地,又保障了我县经济的发展。五是对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实行了统一设计、统一规格、统一内容、统一编号、统一材料“五统一”使用和管理制度。重新粉刷规范标志牌231块,完善了基本农田日常管理与维护,落实了管护措施和管护责任。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和基础资料日益完善。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东丰县耕地保护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社会化迈进。

3.抓建设促保护。保护耕地,不光是保护数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即以建设促保护,这是耕地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工作上,我们始终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保护相结合,以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核心,促进耕地保护工作;二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把土地整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对村庄脏、乱、差、散进行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四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农村土地政策结合起来,始终考虑农民意愿和切身利益,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以土地平整为平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立优势农产品版块、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为建设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服务。今年,我们准备争取国家、省级投入资金用于吉林至草市段公路项目占用耕地的表土剥离约46.4万立方米用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约300公顷。东丰县的表土剥离改造中低产地的做法已经得到省厅的高度重视,准备向全省推广。今年东丰县现已基本完成了东丰镇双全鸭场等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建设规模25公顷,县级资金投入213万元,增加耕地面积19公顷;我们还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省级投资横道河水毁耕地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工作任务,增加耕地规模约227公顷,资金规模约554万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该土地复垦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勘测、选址、立项、可研规划设计等。这些项目的顺利争取与实施,将对东丰县耕地保护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机制上,实行了管制与激励并用,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作纳入政府耕地保护目标之中予以考评,实现了单一的责任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转变;把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好坏与经济投入直接挂钩,对完成基本农田好的乡镇,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上优先安排,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优先考虑;对完成不好的暂停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4.抓保护促发展。实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是主动型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我们始终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高产农田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把它当作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依托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了以“土地平整,灌区整治,农田保护,新村建设”为主要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紧扣“土地整理方格化,水利设施标准化,田间作业机械化,防护林带网格化,村庄环境美化绿化”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目前,那丹伯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1250余公顷,省级资金投入1704万元,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00公顷,新增耕地42公顷,共涉及向阳、双鸭子等6个行政村。通过艰苦努力,一批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业生态环境较优、农业生产效益较好、初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高产农田已基本形成,各项配套建设全面展开,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整个项目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村庄美、面貌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5.抓合力促转变。耕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法律性强,情况复杂,难度很大,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作为国土部门更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紧紧围绕“三个转变”下功夫,即如何把耕地保护由国土部门唱“独角戏”转化为全社会的“大合唱”;由责任型向责任与激励相结合的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一是樹立典型。对耕地保护工作做得比较突出的那丹伯等乡镇,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安排与建设、专项资金的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和倾斜,以此激励耕地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二是严格执法。各乡镇国土部门全方位地开展土地执法。通过执法百日行动,清理闲置土地、整治砖瓦窑用地等专项整治执法活动,严查非法占用耕地、破坏基本农田案件,有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捍卫法律尊严、坚守耕地红线起到了保障和威慑作用。

耕地保护工作 篇4

1 基本情况

(1) 加强领导, 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五莲县县委、县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主要领导经常听取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多次在县域重点工作 (党政) 联席会、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上进行专题研究部署, 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县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农村建设用地挖潜利用领导小组等, 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 为全县耕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 立足关注民生, 做好耕地保护利用。“民以食为天, 食以地为本”,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 土地生产是农民重要就业途径和收入来源, 耕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也是生活最基本最可靠的保障, 减少一亩耕地, 农民就减少一亩生存“地”, 就减少一份生活的保障, 增加一份社会不稳定因素。五莲县在实际工作中, 不断创新和完善土地流转形式, 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的情况下,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单位耕地的粮食产量和利用效益, 以此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针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点多面广的实际情况, 该县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闯出了一条“一预审两公示三到场”并用“五簿二表一台帐”规范管理的新路子, 实现了农村宅基地报批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保护了耕地, 减少了矛盾, 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严格土地执法监察, 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该县严格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逐级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土地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了强大的高压态势, 特别是通过对少数典型违法用地实施强制拆除, 公开曝光, 有效地遏制了新的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切实发挥好基层所的前沿阵地作用, 进一步加大动态巡查和执法力度,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 坚决把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该县做到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公开曝光, “既处理事又处理人”,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决不手软。2015年以来, 全县共出动土地执法人员3000余人次、车辆1000余台次, 监督检查项目用地56宗, 及时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苗头20余起,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收到明显成效。

(4) 切实改善耕地环境, 提高粮食产量。耕地只要使用得当, 肥力可以不断提高。为此, 近年来, 五莲县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通过秸秆还田、平衡施肥、施用有机肥、轮作、种植绿肥等等手段, 不断培肥土壤肥力。调整种植业结构, 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与此同时, 积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 改善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 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排灌设施等, 提高农田防预自然灾害的能力。

(5) 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五莲县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出台了《五莲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扶持暂行办法》, 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挂钩试点工作。2009年以来, 通过村庄整村搬迁、空心村就地改造、社区化改造等模式, 五莲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共立项15个项目, 可增加耕地2220亩;已通过验收的项目有8个, 增加耕地1216亩。截止目前, 全县基本农田面积始终保持在72万亩, 耕地总量为93万亩, 已连续19年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 存在的问题

(1) 基本农田保护率高, 耕地保护的压力大。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 我县部分乡镇建设占用耕地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 基本农田保护率接近90%, 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2) 在对空心村的整治上, 急需上级进行必要的经济支持。对“空心村”的整治, 目前只能按照农民的意愿, 要和农民的经济收入相结合, 在一些村庄,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 “空心村”一时很难解决, 上级最好采取经济扶持政策, 调动村庄积极性, 尽快消除“空心村”。

(3) 对于“一户多宅”的管理上, 存在较大难度。对一户多宅现象, 虽然《土地管理法》只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 但是由于配套办法尚未出台, 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

3 建议和下步打算

(1) 建议对基本农田保护率高的“农业大县”进行政策扶持。为调动农业大县保护基本农田的积极性, 建议国家对农业大县按照实际基本农田保护量进行财政补贴, 每亩每年可补贴10-50元, 以提高农民收入,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2) 建议尽快出台“空心村”整治优惠优惠。建议国家进一步对整治“空心村”给予优惠政策, 如挂钩等政策, 采取国家、省、地市、县给予经济补助的办法, 以此来推动旧村改造和整治“空心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建议搞好对上争引, 增加耕地面积。建议继续创造条件, 主动想办法, 积极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多汇报工作, 多争土地指标, 多争土地整理项目, 多争国家优惠配套资金, 以增加耕地面积。

(4) 建议发展“飞地经济”, 保护县域耕地。凡各乡镇招商引资来的各类项目, 建议县里统一纳入县工业园区进行建设, 所产生的收益, 由县里与负责招商引资的乡镇进行分成。这样做既有利于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也有利于保护耕地。

摘要:该文对五莲县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 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 指出了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 篇5

一、以与时俱进的理念,高度重度土地管理

(一)领导重视,把土地管理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的精神上,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尤其是耕地保护工作。成立了以乡长易长生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舒均军同志为副组长、国土所、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安监站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为成员的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三次基本农田保护专题会议,把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调,特别强调了“基本农田五不准”。同时,乡委、乡政府积极落实耕地保护工作经费,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每年乡政府都从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国土资源所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织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检查,切实做到了责任、任务、人员、经费“四落实”。

(二)宣传得力,全民耕保意识明显提高。耕地保护不单纯是政府部门的事,更是全民的事,全社会的事,只有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增强全民耕地保护责任感和自觉性,耕地保护才有坚实基础,才能见成效。为此我们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一是充分利用每年“6.25”土地日组织宣传车辆进行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在全乡进行巡回宣传。二是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宣传讲解耕地保护内容。三是利用非农建设定点时进行宣传。每看一宗非农业建设地都向用地户进行宣讲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动员用地户要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四是在全乡设立了13块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牌,明确了保护范围、保护面积、保护措施,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正是由于领导重视,耕地保护宣传得力,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做到了家喻户晓,全民耕保意识明显增强,呈现出了“三多”、“三少”的好势头。即爱惜地的人多了,乱占滥用耕地的人少了;耕地种植面积多了,荒芜耕地面积少了;非农业建设占用荒山荒地的多了,占用耕地好地的少了。

二、以协调发展的思路,严格保护耕地资源

(一)明确责任,加强考核,确保了耕地占补平衡落到实处。层层落实了保护责任。将基本农田面积的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全面落实到村、组、户与地块,层层都明确了保护责任人,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年初全乡共签订到村目标责任书8份。建立了基本农田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年终由乡政府组织对各村基本农田保护

情况进行全面考评,考评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考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取消年终评先资格。

(二)巩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成果,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我乡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面积为4349.7亩。一方面,加强“软件”建设,健全制度,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我乡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即《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制度》和《基本农田定期巡查制度》等制度。同时,狠抓了制度的兑现和落实,使基本农田保护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另一方面,加强“硬件”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把基本农田地力建设,同中低产田改造等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把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同土地整理结合起来,将土地整理优先安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此外,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依法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必须按程序上报审批。报批前,制定好补充耕地方案,并明确补划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质量。

高标准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乡到村、村到组、组到户、户到田块都建起了基本农田保护图、薄、册、卡等一整套保护档案。我们组织各村将基本农田落实到村、组、地块和农户,面积、区位要符合要求,数据要准确,并以村为单位将图斑逐一登记造册,以村为单位汇总统计。及时做好了基本农田保护基本资料的整理装订

工作。

(三)严格实施土地规划计划,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保障经济建设用地需求。我们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制度,切实实行基本农田的“五不准”,非农建设无论是国家建设、集体建设,还是农民建房都坚持做到了:凡可占或不占用耕地的项目一律不占用耕地;凡不可避免需要占用耕地的一律从严控制占用面积;凡建设项目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一律另行选址或撇开基本农田,因而使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压到了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我乡耕地。同时,坚持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按规划办事,对于不符合规划用途的,坚决不予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

(四)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全面推进了土地开发整理。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占补平衡的唯一途径,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乡建立完善了责任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成立了专门的班子,由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

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全面推进土地管理

狠抓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耕地违法案件。一是抓监察网络建设。聘请了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员等为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兼行风监督员,聘请8名村干部为土地信息员。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同时,完善动态巡查责任制,按照“五定一包干”(定人、定范围、定责任、定费用、定奖励、费用包干)的原则,采取经常巡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一级巡查区15天查一次,二级巡查区每月巡查一次,形成“地动我知,违法我管”的局面。二是抓违法案件查处。

我乡一直把非法占用耕地作为土地执法重点来抓。特别在耕地违法案件处理,决不估息迁就,不心慈手软,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罚款的予以重罚。

四、存在的问题

1、农业结构调整有占用耕地的现象发生。由于利益驱动,部分群众为眼前利益、盲目占用耕地发展养殖业,在耕地里挖塘养鱼,搞禽畜养殖基地,有的甚至不惜占用基本农田, 以上种种行为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和质量降低,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

2、丢荒弃耕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由于耕作条件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弃耕现象。在国家采取种粮食直补政策后,虽有所缓解,但个别现象依然存在。

北斗溪乡人民政府

探析耕地保护的耕地管理新形势 篇6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管理;土地管理、新机制

1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耕地保护指的就是利用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措施和手段,保护耕地的质量和数量。近年来,我国由于非农业的建设占用而使耕地减少占耕地减少总面积的40%左右,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将对农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威胁。另外,耕地保护片面强调数量平衡,不重视或根本不考虑质量平衡或生态平衡,也导致耕地数量平衡与质量下降错位、经济效益低下、生态效益多呈负面的局面,因此协调保护耕地与经济、生态之间的关系,提高耕地保护绩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也是当务之急。

2概述

2.1国家保护耕地的原则

耕地中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国家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来执行。我国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的数量和面积。耕地一旦被征用,都要给被征收者相应的补偿。表面看只是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种方式,但实质上也是保护耕地的一种手段。

2.2保护耕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耕地保护是国家实行长期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通过立法强化土地管理,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方向。

②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能确保粮食安全。耕地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一旦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就将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

3当前在耕地的保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3.1耕地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①保护耕地意识淡薄,没有形成一种全民参与和保护的激励机制。

②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上就不高。我国土地受偿的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只能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受偿,但是有的失地农民并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而却丧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不到生产和生活的保障。

③缺乏对耕地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操作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出现占用、买卖等非法转让土地和越权审批、或先征后批、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占地的现象,导致农村土地流失。

3.2缺少土地利用整体规划

我国和各个地区尚未形成整体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及耕地保护规划措施,对土地的使用特别是耕地征用的随意性较大。一些地方不按照实际情况,随意扩大城市规划范围,并且更改耕地位置和调整农业结构,违反规划和计划批地、用地,缺乏对征用土地用途的管控,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与浪费。

3.3耕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

对于建设占用耕地我国往往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方式来补充耕地。但是目前不论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还是土地整理措施,其补充的耕地在质量以及生态方面,与其所占用的耕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3.3征收导致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推进,征收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虽然征收工作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不利的影响。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收益,提高土地的使用税费,将土地低价转让,这就导致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这种不合理的征收工作不仅难以对耕地实现有效的保护,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4耕地后备资源贫乏,隐匿虚报耕地实有量

我国现仅有约2亿亩耕地后备资源,即使这些可开垦成的耕地得以实现,人均耕地也不足1亩。有些边远地区的乡镇以及农垦系统和军队农场之中,他们实有耕地面积大,而填报统计数量小,隐匿一部分耕地不报。

4在新形势下的耕地保护和管理对策

4.1建立统一的耕地管理机构,使耕地管理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和充实

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出现土地不合法转让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建立好完善的分级规划管理制度,根据国土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要对耕地管理好、利用好,通过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建立统一的,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机构和体系,这对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4.2全面提高保护耕地意识

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让保护耕地有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国家为保护耕地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二者都明确规定保护耕地,并建立了保护耕地的奖惩制度和征收补偿制度。

其次,政府要执法必严,严格按法律和规定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保护耕地最终还是要提高全民保护耕地的意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等各种途径向市民、村民宣传。

4.3建立健全政策法规、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为避免不按规定使用土地征用权以及不按流程办事的问题出现,应建立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土地的不同区域归属、规划与使用方向,建立各级耕地保护责任制,并明确责任,制定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4.4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

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加大对破坏耕地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耕地的行为。尽量减少耕地闲置现象的出现,帮助那些不能务农的农民办理转让手续,让耕地物尽其用。防止耕地违法转为非耕地现象的发生,防止挪作它用的现象发生,做到占补和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制和利用。

4.5重视耕地表层土壤的保护和再利用

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坚持不懈地加强土地管理。因此,在城市建设占用耕地时,一定要建立耕地表层土壤保护和再利用制度,保证耕地的再生产力。当耕地变为建设用地后,至少要将耕地表层土壤20厘米取出再利用,并在生态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对贫瘠土地进行再造。这项工作可以结合耕地占补平衡,作为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的一项内容。

4.6生态环境措施

实行耕地环境质量评价,加强工业污染管理。各级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严重污染耕地环境和破坏农业生态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必须责令其限期治理或关、停、并、转,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新方式。

5结语

总之,土地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保护耕地是维护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决策,必须要立足实际从根本上转变耕地的发展方式,并从生态、法律,行政制度层面做好耕地保护的工作,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参考文献

[1] 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5.

[2] 陈桂坤,张蕾娜,程锋等.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政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2):39-43

保护耕地促发展 篇7

一、创新机制,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 理水平

认真贯彻土地管理基本国策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国务院“15号”令)精神,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严格落实土地管理责任,将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列入乡镇政府任期目标指标,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体系,实行耕地保护的任期目标推进和层级管理负责,从严抓好落实。每年初,组织召开全县耕地保护暨治理违法用地工作会议,各乡镇主要领导向县政府递交耕地保护责任书。在严格属地管理、加强执法检查的同时,在24个乡镇设置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2041块,建立基本农田无线视频监控网点27个,全县85%的基本农田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监控。确保了71.3万亩耕地、66万亩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

为确保耕地保护责任落到实处,制定了《乡镇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国土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建委、规划局、农工委以及公检法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双保行动”领导小组,切实把“保发展保红线”活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中去,力求有序推进,取得实效。近年来,圆满完成了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监察部、国家审计署、国家统计局五部门对蓟县耕地保护工作的核查,以及天津市政府对蓟县历年土地卫片执法检查验收,有力地促进了保红线保发展工作的开展。

同时,紧紧围绕土地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土地管理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1项,基本建立起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执法机制、土地管理工作考评机制和土地管理部门协作机制,形成了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土地管理工作新局面。《中国国土资源报》、《双保工作快讯》、《国土资源网》等媒体均对蓟县国土分局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报 道。此外,蓟县国土分局还多次被国土部命名为“双保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蓟县被天津市政府评为“耕地保护模范县”。

二、开源节流,集约利用,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健 康发展

坚持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放在土地管理工作的首位,深入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应保尽保”的原则,紧紧围绕大项目、好项目、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增减挂钩试点。建设项目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是破解土地规划计划瓶颈制约的有效途经,提高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蓟县国土分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在洇溜镇、穿芳峪镇毛家峪村、官庄镇玉石庄村、许家台镇田家峪村,积极开展“一镇三村”增减挂钩试点。按期归还周转指标28.39公顷,超额完成耕地复垦6.05公顷,为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被天津市政府评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先进单位”。

二是大力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多元投入、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群众垦造耕地的积极性,着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08年以来,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4个,涉及26个乡镇、1121个地块,平整土方275.6万方,修复田间道路266公里,架设低压线3.7万余米,安装变压器35台,新打机井195眼,铺设管道10.2万米,开发整理土地340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3356公顷,为市县重点工程提供占补平衡指标2240公顷,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是大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安排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上百个,总投资2340亿元, 建设用地需求5万亩左右,其中2013年安排建设项目近200个,年度计划投资340亿元,建设用地需求近1万亩。为保障用地需求,从北部山区工矿、南部平原砖厂腾出建设用地指标3000余亩。另外,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建设用地指标6000亩,分别落实给上仓、汽车产业园及蓟县新城项目。并协调解决了金鹏管业2000亩的用地需求。

三、多措并举,强化监管,着力提高国有国土资 源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土地批后监管制度,着力在土地出让后跟踪、检查、竣工复核验收等关键环节下功夫,切实加强对国有土地的供应和监管,有效地规范了蓟县土地市场管理秩序。

一是建立联动巡查机制。采取定期巡查、随即抽查、专项检查的方式,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对已出让地块逐一进行实地巡查,对经营性项目用地的开竣工监管,做到专人负责、专线管理、系统分析、拍照存档,确保对项目用地开竣工巡查做到全覆盖。

二是建立联席汇审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汇审会议,对问题地块进行研究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对申请延期地块,制定解决方案上报县政府审批,想企业之所想,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是强化网络监测监管。依托国土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平台,对已供应的各类项目用地情况进行适时监测和动态分析,着力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监管水平。对系统亮灯的地块,依据相关程序进行核查处理;对处理完毕的地块,在动态监测监管系统上进行及时更新。

四是建立跟踪管理台账。严格落实土地出让监管制度,对已供土地情况进行电子登记,并予以及时更新。对已成交未签合同的地块,进行土地出让金监控;对已出让的地块,进行项目用地的开竣工情况监测。对逾期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地块,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对疑似开竣工超期的地块,依据相关规定和出让合同进行处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保障了项目用地监测监管。

自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以来,共计出让国有土地215宗、1748公顷;处理延期地块74宗、916公顷;完成现状补办出让304宗、156.15公顷;划拨用地83宗。

四、依法行政,改进作风,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和 服务水平

努力践行“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 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八条措施,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经济发展。

一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窗口受理、首办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主动公开办事指南和收费标准,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不断提高业务审批效率,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是开设“直通车”,搞好“一站式”。对项目用地实行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督促用地单位及时准备报批资料,帮助协调相关单位办理用地手续,现场解决报批中的实际困难,实行“一站式”报批服务。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建立用地报批“绿色通道”,对重大投资项目、工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申请,实行及时组卷、市局盯办,确保项目用地及时批准、供地。对受理的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倾斜政策,组织专门班子对建设单位专项服务,对项目的立项、预审、地籍测绘、地价评估、规划选址等工作进行集中办理,一次完成。

三是创优政务环境,打造服务亮点。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审批例会,集体酝酿讨论,着力提高业务审批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严格执行领导带队上门现场办公制度,强化“一对一”服务,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从用地预审、资源配置到上报审批、批后供地,一律专班承办、特事特办、全程督办,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建设,着力打造国土部门服务新亮点。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我们将建设用地审批由原来的5项合并为2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建设用地批准书、临时用地与供地审核事项,经县政府批准后,由原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办结,时限缩减75% ;备案和核准类项目累计审批工作日,分别由原来的30天、42天缩减到25天、31天,行政审批实现大提速。

耕地保护工作 篇8

1 浙江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分析

1.1 农户种粮比较收益低, 耕地非粮化现象突出

2011年, 浙江省粮食总产量为781.60万t, 只有1999年1392.96万t的56.11%, 和1984年相比, 下降幅度接近60%。目前, 浙江粮食自给率只有40%左右, 是仅次于广东的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粮食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复种指数的下降。

2011年, 浙江粮食播种面积仅有125.41万hm2, 只有1999年的275.19万hm2的45.57%, 和1984年相比, 播种面积减少了近三分之二。浙江耕地面积在进入本世纪后下降幅度很小, 因而, 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因并不是耕地面积的减少, 而是耕地的非粮化。2011年, 浙江农作物播种面积246.27万hm2, 其中, 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仅为50.93%。浙江的粮食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 1978年, 浙江省双季稻与单季稻面积比例为18.98∶1, 2011年下降为0.39∶1, 也即浙江水稻生产从过去的以双季稻为主变成了现在的以单季稻为主, 种植双季稻的比例很低, 而在水热条件相似的江西省双季稻与单季稻面积比例仍有7.36∶1[2]。

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低是水稻播种面积下降的关键因素。根据李凤博 (2011) 的研究, 与经济作物比较, 2007~2009年, 浙江省种植水稻的平均净收益为3109.10元/hm2, 而种植柑子的平均净收益为32894.30元/hm2, 是水稻平均收益的10.58倍;若按每人年种植0.33hm2双季稻计算, 月均收入仅为300元左右[2]。

生产成本上升是种粮收益下降的直接原因。笔者在杭州市萧山区的调研发现, 种植水稻的耕地租用费已超过1.2万元/hm2, 由于苗木种植土地租用费高达2.25~3.00万元/hm2, 蔬菜种植土地租用费也达到了1.95万元/hm2, 种粮大户的耕地租用费仍面临上涨的压力;每公顷化肥、农药以及种子等农资成本约需9000元;该区劳动力价格已涨至100~150元/d。以晚稻为例, 单季粮食产值约2.25万元/hm2, 刨去土地租用费、农资成本与人工费, 收益率非常低。种粮大户仍存在一定的规模效益, 而散户种植的耕地面积少, 规模效益不明显, 粮食种植基本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口粮需求, 这也是浙江粮食复种指数与粮食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便在粮食生产功能区, 耕地非粮化现象也比较常见。浙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耕地的利用结构和复种指数等有具体规定, 但相对于经济作物, 粮食种植比较收益低, 该项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杭州市萧山区是“中国花木城”所在地, 有目前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中心, 由于花木种植经济效益高、土地需求量大, 而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基础设施完备, 花木种植的土地租用费上涨较快, 达到2.25~3.00万元/hm2, 而种植水稻的土地租用费只有1.2万元/hm2左右, 在利益的驱动下, 功能区内耕地被租用于苗木种植的现象比较常见。功能区耕地非粮化并不是杭州萧山独有的现象, 如在杭州近邻的嘉兴桐乡, 在功能区耕地中种植菊花和蚕桑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而水稻则基本是单季种植。

1.2 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就业, 耕地复种指数下降

耕地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基础性指标, 复种指数大, 说明耕地利用程度高。范锦龙 (2004) 基于GIS技术计算了全国各地的复种指数潜力 (最大复种指数) , 其中浙江为288%, 在同属精耕细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以及上海6省1市) 中仅次于江西的298.5%[3], 表明浙江耕地的复种指数潜力大;而梁书民 (2007) 测算了中国历年的实际复种指数, 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了各地区的最大复种指数和复种发展潜力, 其中, 浙江2004年的耕地实际复种指数为164.6%,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仅略高于上海的156.1%, 而剩余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潜力-当前复种指数) 高达79.2%[4], 位列长江中下游地区之首, 排名全国第三, 表明相对于复种指数潜力, 浙江耕地的实际复种指数比较低;金姝兰 (2011)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中的研究也表明,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浙江耕地实际复种指数仍是该区域最高的, 在进入本世纪后, 已成为该区域最低的省份[5], 显然也是下降速度最快的省份。

因耕地经营比较收益低,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农业劳动人口的持续下降, 这是耕地复种指数下降与耕地抛荒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2012年, 浙江省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310元 (第一档) , 对许多农民而言, 粮食种植的年收入相当于在城市打工一至两个月的实际收入。城郊农民还可以通过兼业种植耕地, 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农民而言, 进城务工意味着完全放弃农业生产, 因而这些地区农地的弃耕问题更为严重。因劳动力缺乏, 在弃耕的农地中, 劳动力投入强度大的水田比例高于旱地。2012年6月, 笔者在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的调研发现, 有的村庄耕地年度抛荒面积超过三分之一, 单季种植、季节性抛荒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在抛荒的耕地中, 水利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产量低而劳动力投入强度大的耕地, 尤其是肥力低、坡度高、蓄水弱且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新垦耕地的比例较高, 因而, 耕地结构变化、新垦耕地大量增加也是浙江耕地复种指数特别是粮食复种指数下降的因素之一。

1.3 科技贡献率偏低、农业劳力缺乏, 耕地经营方式粗放化

除耕地复种指数外, 农业科技投入、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养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等也是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目前, 除了水稻良种覆盖率相对较高之外, 科技对于浙江农业的整体贡献率仍然偏低, 浙江省的目标是2015年达到60%, 目前约为55%, 而在发达国家, 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超过80%。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被概括为“人散、线段、网破”, 2005年, 浙江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后, 情况已有所改变, 但由于投入不足, 基层科技人员待遇低、人员缺编、专业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2012年, 浙江省农业厅计财处课题组的抽样调研发现, 基层农技人员收入水平显著低于基层教师以及基层医务人员, 人员缺编高达2800多人, 现有人员知识及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2%, 初级及以下职称占57%, 50岁以上的占39%, 专业素养也不能满足农民需求[6]。同时, 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与科技素养不高等也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与耕地经营集约水平的提高。

青壮年转向城市就业, 农业劳力缺乏, 粮食种植轻简化也是制约浙江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以水稻种植为例, 以撒播为主的直播约占浙江水稻播种面积的35%, 特别是浙北和浙中的单季粳稻区, 其中, 浙北的杭嘉湖平原稻区几乎全为直播稻。尽管直播稻用工少、劳动强度低、成本低, 但直播稻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撒播的播种量偏大导致成穗率低, 穗型小;为减少病虫防治次数, 播种期一再推迟, 生育期偏短;采用浅湿灌溉, 利于杂草生长, 草害严重等[7], 这些问题都将制约水稻生产力的提高。浙江省86.3%的水稻分布在平原和盆地, 2007年, 浙江省水稻机插面积仅有1.43万hm2, 而当年的单季晚稻播种面积为68.84万hm2, 机械化水平低也成为制约水稻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2]。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健全是导致机械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2 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变化背景下的浙江耕地保护补偿模式分析

2.1 浙江耕地保护重点应转向提高农民耕地集约利用激励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 由于农业科技贡献率偏低、从事农业经营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城市转移导致的耕地经营轻简化与粗放化、耕地复种指数下降以及耕地抛荒等现象的存在, 相对于浙江耕地拥有的比较优越的光、热、水等自然条件、较高的耕地利用潜力, 该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偏低。浙江耕地保护的重点应从以数量保护为主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方向转变。

影响浙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实质因素是农民的耕地经营收益比较低, 因而浙江的耕地保护补偿应转向通过提高农民耕地经营收益以提高农民耕地集约利用的激励。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 耕地经营非粮化、粗放化、轻简化乃至耕地抛荒等农民耕地利用行为出现的本质原因是耕地经营成本的上升与比较收益的下降。而农民耕地经营收益低是由于耕地利用存在极大的外部性, 引发耕地利用成本与利益分摊不一致, 对农户耕地保护和耕地集约利用的激励不足, 为提高农户耕地保护激励, 应建立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补偿农民外部性成本, 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激励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 那如何补偿才能更有效果, 单纯的经济补偿是否可以形成稳定的激励效应。

提高农民收益最终是需要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形成稳定的农民增收机制, 而单纯的经济补偿并不必然导致耕地经营效率的提高,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 对传统农业原有生产要素的投资收益很低, 使农业成为一个高生产率的经济部门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以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8]。除了土地之外,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还包括农业科技以及运用现代生产要素的人等。引入新生产要素是需要成本的, 由于投资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让本已承担耕地经营外部性成本的农户再去购买相对昂贵的现代生产要素, 不仅缺乏合理性, 而且对于分散经营的小农户而言, 分散投资也缺乏规模效应。基于耕地保护与集约利用的外部性, 引入现代生产要素的主体仍应是政府, 因而, 在耕地保护重点转向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背景下, 政府的耕地保护补偿也应转向引入现代生产要素, 并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农民自身科技文化水平等途径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以降低耕地经营成本, 提高农民耕地经营收益, 并最终提高农民耕地保护与耕地集约利用的激励。

2.2 基于提高农民耕地集约利用激励的浙江耕地保护补偿模式框架

2.2.1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 为浙江耕地保护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相对于我国的粮食主产区,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 农民的农业经营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更低, 为提高农民耕地集约利用激励, 浙江耕地保护的投入强度肯定将高于粮食主产区。以浙江正在建设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为例, 2010年, 浙江提出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计划通过8~10年努力, 建成53.3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 截止到2012年4月, 全省已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面积16.4万hm2, 累计投入资金23.1亿元, 其中, 省级财政投入只占小部分, 市县乡财政配套占了大多数, 除了杭州、宁波等发达地区的资金配套执行情况比较好外, 其它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资金配套困难。为了完成任务, 各地前期已经建成的功能区均是条件较好、投入强度较小的地块, 后续功能区建设的难度和资金投入强度将越来越大。更为关键是, 即便在未来6~8年内, 规划建设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部建成, 其总面积也仅占浙江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更多未能列入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耕地, 其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总体劣于功能区所用耕地。浙江耕地结构变化大, 大量新垦耕地的肥力培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 因而, 资金筹集仍是浙江耕地利用模式转变面临的最大困难。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 可以为浙江耕地保护与耕地集约利用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构建浙江耕地保护补偿基金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专用账户与组织体系, 拟分“省级”与“县级”两级;二是建立资金筹措机制, 拟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政府转移支付, 可来源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 (地方提取的部分) 、土地出让金的部分比例等;二是市场化途径, 通过耕地发展权市场化交易所得等渠道筹集;三是加大省市两级政府的出资比例。为解决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过程中省级财政出资比例偏低导致的基层政府资金配套难问题, 应降低乡镇配套资金比例, 免除农民自筹资金, 相应提高省市两级的出资比例, 特别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资金扶持力度。

2.2.2 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降低农户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耕地经营效率与农户收益

一是以耕地保护补偿基金为主要资金来源, 改善基础设施与耕地肥力,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浙江, 土地用于粮食生产机会成本高, 比较效益低, 通过政府补偿, 内部化其耕地经营的外部性成本, 有助于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新增耕地的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地力水平低是农民弃耕抛荒的原因之一。21世纪初, 浙江推出的“折抵指标有偿调剂”等三项土地利用改革措施, 耕地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在流失大量优质耕地的同时新垦耕地大量增加, 在新造耕地中, 海涂地淡水源不足, 脱盐缓慢, 土体含盐量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溪滩地的土体砾石多, 土层薄, 耕层浅, 养分含量低;而坡旱地的基础设施差, 土壤保蓄水能力弱, 因冲刷严重, 土层薄, 肥力低[9]。因而耕地保护补偿首先是通过提高农田灌溉与机械化作业水平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并通过改良土壤等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以改善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生产收益。

二是耕地保护补偿基金通过“购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偿农民, 降低农户生产成本。除了农资价格上涨外, 在劳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 传统分散经营模式也是推高耕地经营成本的主要原因, 建立从育秧、耕种、日常管理、收割以及运输等农业生产环节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 降低单位耕地劳力投入强度, 以适应农村劳动力缺乏以及农民兼业耕地经营的要求。政府的主要职责有:一是政策供给, 通过机制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二是作为出资人通过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向这些社会化服务机构“购买”服务, 以此补偿农民, 降低农民耕地经营的外部性成本。

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构建浙江农业科技创新网络, 提高科技贡献率与农业生产效率。浙江目前的农业科技资源分散于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农民培训机构以及其他涉农社会组织等不同的组织中, 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 引入“创新网络”理论, 通过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通过机制创新引导浙江充裕的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培育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主体、加强目前分散的科技创新主体的联系, 构建浙江农业科技创新网络, 提高农业科技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另外, 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是投资农业人力资本与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吴郁玲, 顾湘, 周勇.农户视角下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2) :50-55.

[2]李凤博, 方福平, 程式华.浙江省水稻生产能力和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5) :261-265.

[3]范锦龙, 吴炳方.基于GIS的复种指数潜力研究[J].遥感学报, 2004, 8 (6) :637-644.

[4]梁书民.我国各地区复种发展潜力与复种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5) :84-89.

[5]金姝兰, 侯立春, 徐磊.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与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17) :208-212.

[6]浙江省农业厅计财处课题组.浙江省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财政支持研究[J].浙江现代农业, 2012 (4) :17-21.

[7]王丹英, 章秀福, 陆玉其, 等.浙江省直播稻的产量差异分析和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稻米, 2010, 16 (1) :23-26.

[8]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中国耕地保护现状探讨 篇9

一、耕地保护的现状研究

(一)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我国现今的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 人均耕地面积为1.52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 耕地数量大为减少。耕地保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保证耕地的数量。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提出规划期内的耕地保护目标: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要把我国的耕地面积死守在18亿亩, 不能让耕地的面积无节制地减少。近几年来, 我国的耕地每年都以几百万亩的数量减少, 如果不严守耕地红线,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将会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都维持在20亿亩左右, 基本守住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

(二) 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城镇化的飞速发展, 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大, 在很多情况下, 需要把土地的用途转变为非农建设。耕地的非农占用, 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严守18亿耕地红线, 就需要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实行“占一补一, 占优补优”。在占用了耕地的同时要补上一块, 这样才能维持耕地面积的动态平衡。但是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以劣补优, 甚至只有经济补偿的现象。导致我国优质耕地被大量占用, 却只用劣质耕地来补充数量, 在保证了数量的同时, 却失去了耕地的质量。

(三) 提高耕地质量

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偏低,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显示, 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级为9.96等, 总体偏低:在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四大类别中, 中等地占52.9%、低等地占17.7%, 两类合计占总耕地面积的70.6%。一方面我国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城镇化占用了城镇周边大量的优质耕地, 但是补充回来的却是劣等地, 导致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逐渐下降。另一方面, 我国的耕地保育技术落后, 资金不足, 对耕地的保护开垦工作不积极, 盲目最初粮食产量, 大量运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化学物质, 耕地地力的大量减少。

基于我国目前的耕地质量的情况, 我国开始大力开展耕地地力保育工程, 提高耕地保育技术, 合理耕种。贯彻落实土地整治中耕地耕作层或者一般土地表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制度。尤其是对那些非占用基本农田不可的建设项目, 必须把耕作层剥离下来, 把剥离下来的沃土用于补充耕地的质量。珍惜每一寸珍贵的土地资源, 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制度。

二、耕地保护的问题探讨与对策研究

(一) 耕地质量“低, 费, 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对于粮食的依赖性非常大, 粮食产量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由于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落后, “先污染, 后治理”的观念没有完全扭转过来, 对粮食产量的高需求, 加上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 城镇化的步伐逐渐加快。耕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遭到了不少的破坏, 尤为突出的是耕地的“低, 费, 污”问题。

“低”是指耕地的基础地力低。耕地的基础地力是指在不施肥的情况下耕地靠自身的土壤能够提供的养分。优质农田的土壤养分充足, 土壤层深厚, 有机物含量丰富, 在不施肥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养育农作物。但是我国现今的耕地基础地力却不如人意, 尤其是优质耕地的数量少, 劣质地的比重大。只靠耕地本身土壤的基本上不足以给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来成长。

耕地质量的“低”, 随之而来的就是耕地的“费”。因为耕地的基础地力不足以支撑农作物成长所需要的养分, 耕地保水保肥的性能差, 不耐干不耐旱。所以必须大量施肥施水, 运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来维持高产, 耕作成本激增, 导致“费”。

“费”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耕地的“污”。为了维持粮食的高产, 需要对耕地大量投入化肥、农药、激素等人工化学品。再加上企业的不合理排污, 造成了耕地土地的大量污染。环境的污染导致耕地地力的进一步流失, 随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若如此循环下去, 我国的耕地将有一天会完全破坏, 变成荒地。

耕地的“低, 费, 污”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采取及时、合理地发展适合农村现实情况、适合农民使用的耕地保育技术去改善、保持、滋养耕地地力,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对土地资源实行综合利用制度, 建立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没有所谓的废物, 只有放错的资源”。对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是我们必须注意和加强投入的一个环节, 只有实行资源循环利用, 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最后, 还要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 坚持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的理念, 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 土地流转中耕地的“非粮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改革进程的推进, 城镇化建设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城镇化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民的收益, 我国放宽了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限制, 农民可以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转让。正是打开的一个“小口子”, 出现了不少的社会问题, 农村耕地的“非粮化”尤为突出。

虽然我国现在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取消了农业税等来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收益, 但是由于物价的飞速上涨, 从事粮食生产经济利润低下, 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放开之后, 农民更倾向于把自己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出去。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中, 大量的工商资本进入农村, 但是由于农业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低, 他们大多改变耕地的耕作种类, 不再耕种粮食, 而是改为耕种林木。花卉等经济收益较高的植物。这就是耕地的“非粮化”。耕地的“非粮化”间接导致了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 粮食的产量更是没有保障。

对于耕地的“非粮化”,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是最为有效的出路。在立法层面上, 必须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只能转让给从事农作物生产的组织或者个人, 严禁改变土地的用途, 把土地用作观光旅游、建立生态园林等非农业建设。在执法层面上, 必须严厉打击此类现象, 有很多土地的“非粮化”正是因为工商资本与当地的管理部门私下勾结交易, 擅自改变土地的用途, 对违法圈地行为除了严令禁止外, 还要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 严惩相关人员, 除了应该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外, 严重的还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 土地违法现象突出

经济的发展不能避免地就是涉及到土地的运用, 特别是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加大, 相对应的就是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随着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的实施, 农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难度加大。虽然国家明令限制农田的占用, 但是仍阻碍不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 土地违法现象异常突出。尤其是由政府主导的土地违法现象。

通过2013年对全国48个城市2012年度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的例行督察发现, 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2.38万个问题, 涉及土地面积20.12万公顷, 地方一些市、县政府主导的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粗略估算, 与地方政府有关联的违法用地涉及耕地约占总量的60%以上。

我国实行土地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集体所有, 私人想要使用土地, 就要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审批和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这就为企业的寻租和政府有关的土地主管部门设租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土地经济价值巨大, 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掌握着土地划拨、出让等权力, 容易滋生腐败, 对耕地的违法占用放松监管力度, 不加以处罚, 为耕地的违法占用提供了一把行政上的“天然保护伞”。

由于土地的划拨和出让针对的土地用途和性质不一样, 企业要付出的代价也不一样。相比较于出让, 划拨的土地有无偿获得, 无期限限制等优点, 能够得到划拨的土地对工商资本来说更能降低建设成本。由于划拨的土地只能用于国家机关、公益事业等用途, 工商资本想要用于经济建设, 就需要与土地管理部门进行私下交易, 而土地管理部门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利来为其谋其经济利益, 例如可以通过土地出让 (名义上是划拨) 来填补财政赤字。对于获得土地后的土地用途也不加监管, 导致土地违法问题愈发尖锐。

因为土地的出让、划拨等仅限于国有土地, 集体土地只有被征收为国有土地之后才能进行使用权出让和划拨。政府有关部门往往以很低的价格进行集体土地的征收, 然后以高价把土地的适用权出让, 实际上改土地的经济价值大部分流入了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工商资本企业的手中。低价征收, 高价出让, 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应该进一步健全我国的土地督查制度, 设立独立的督察机关, 派往每一个地区, 专门从事土地的督察工作, 要把中央的“手”伸到基层行政组织, 进行有力的监管,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查清事由, 对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 责令限期整改。对于逾期不整改或者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 应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加大惩罚力度。加强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约束力, 整顿土地市场,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问题突出, 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 加大监管的力度, 整顿土地市场的违法违规乱象, 切实保护耕地保护者的合法权益,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保证我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才能维持社会的良好秩序, 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摘要:我国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不仅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 还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不断改进耕地保育技术, 提高耕地的质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 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如耕地总体质量低下、土地流转中耕地的“非粮化”、土地违法乱象等等。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的限制, 强化土地督察机制等制度措施来对耕地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关键词:耕地,“非粮化”,土地违法现象,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张银行.我国耕地保护行政管理制度亟待完善[J].产业观察, 2015-09-07.

[2]张璇, 秦光蔚.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及措施借鉴[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 (10) .

[3]马国辉, 宋才发.土地流转中耕地保护的法律问题探讨[J].法学研究, 2015, 1, 13 (1) .

论我国耕地保护补偿 篇10

城市化带来的耕地资源的缺失,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优化:整体上协调耕地供需与人口增长、工业化发展、城乡统筹城市化进程的矛盾;具体通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和利用效率。对于出现的问题,除了宏观调控,最迅速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对其损失进行合理补偿。

一、耕地补偿的划分

综述耕地补偿技术路线与理论逻辑,耕地补偿大致分为基于外部性内部化原理的补偿、基于发展权转移原理的补偿和基于社会平均收益原理的补偿。

外部性内部化原理的补偿是指耕地农业利用所创造的外部效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由其他社会成员免费享受,而对农民保有和保护耕地给予的相应经济补偿。政府补贴和产权交易方式是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典型补偿方式。基于发展权转移原理的补偿是指发展权从所有权总的分离,产生的归属和收益分配的问题;基于社会平均收益原理的补偿是指农民从事农业劳动应该得到社会平均工资,投资农业生产经营的资本也应得到平均利润。农民因从事粮食生产而失去的机会成本远大于生产所得,国家应该对其进行补偿,农民也会因此提高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学术界对于外部性和发展权转移的理论主要进行区域补偿研究。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是指为了协调不同地区在耕地保护上的利益关系,即在总体上最大限度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的合理要求,而从尽量满足区域之间耕地保护责任和义务对等的角度出发,由经济发达、人多地少且不全履行本区域耕地保护责任的一方,向经济欠发达、人少地多且过多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一方提供补偿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对于面向农户的补偿研究主要依据社会平均收益原理及部分发展权转移原理。

二、耕地补偿价值测算模型

要做出合理补偿,首先必须测算出需要补偿的耕地价值。通过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耕地资源总价值应包括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内涵与实质的揭示,指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范围只应包括具有正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即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补偿包括耕地直接损失补偿和机会成本。

国外的价值评价法有成本分析法(CAM)、特征价值法(HPM)、条件价值法(CVM)、旅行成本法(TCM)等。国内主要分为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综合评价法。蔡运龙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计算模式V=Vc+Ve+Vs。其中,V表示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的总价值;Vc、Ve和Vs分别表示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廖和平等提出从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发展权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和生态安全价值五方面初步核算耕地资源价值,并分析测算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谢高地提出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测算耕地生态效益及景观与科学文化效益,采用替代成本法测算粮食安全效益和社会保障效益,是多种方法的集成和综合。

三、国外耕地生态补偿经验借鉴

1、美国

从20 世纪30 年代美国为解决干旱、沙尘暴、经济萧条等问题展开的“休耕计划”到政府补贴政策,再到1985年农业经济滑坡再次展开的土地休耕计划及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可以看出,美国耕地补偿,是在利用土地休耕计划期间,建立了农业保护基金,生态补偿制度,成立了保护项目,充分公平合理地补偿了农民,激励计划的完成与实施,解决了农业经济问题。

2、德国

德国将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反映到了强调耕地生态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绿色、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体系、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建立上。德国采用政府支付为主,企业参与的模式,对实施农业环保措施的农民按照耕地质量给予不同等级的资金补贴,同时还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用以鉴定有机农产品。一般生产有机农产品的企业都会加入相关协会,协会会对其进行定期抽查、检测,并对不合格规定的企业进行惩罚。总的来说,德国是用耕地生态补偿改变了农民的耕作方式,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建立,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3、加拿大

首先,加拿大的耕地补偿理念从单纯的保护土地资源扩展为健全土地资源与农户、农业、农村“四位一体”的协调机制,统筹农业农村协同发展。其次,健全补偿组织,加拿大依靠政府、NGOS、民间团体与组织、个体等多个主体联合推动农地保护补偿。同时,实现社会化管理。再次,提高补偿方式“四化”———多样化、专业化、动态化与梯度化。最后,完善补偿法规,规范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农地保护补偿政策效应,通过健全耕地补偿法规,保障耕地保护补偿的稳定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从而实现耕地保护补偿政策的高效性和长效性。

四、我国耕地生态补偿的现状

1、我国耕地的生态价值认识不足

耕地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价值,而我国目前却忽视了对耕地生态价值的保护。在现实中地方政府和农民对保护耕地的生态环境缺乏积极主动性,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2、我国耕地生态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立法中缺少耕地生态保护的相关规定。我国有关耕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基本上是对耕地数量进行保护,缺乏完整的、系统的耕地生态保护性的法律制度,没有法律权威做保障。其次,缺乏相关的鼓励和优惠措施。最后,缺乏系统的监督体系。由于资金、技术和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耕地保护动态监测体系,而《土地管理法》也并没有对如何监督检查作出详细的说明。

3、我国耕地保护实践中生态补偿的缺失

我国人多地少,供不应求,只能盲目的通过增加化肥农药的数量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增加收益。一定程度上收益是增加了,但是这些化肥农药会通过生态系统循环对空气和地下水造成不可泯灭的污染。

五、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路径建议

1、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立法

将生态补偿制度法律化,可使生态补偿制度步入正轨,并能更好地顺利执行。应加大耕地保护生态环境补偿法规的普法力度,加强耕地生态价值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使耕地生态补偿制度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过程中得到体现。

2、完善与耕地资源有关的税费制度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确立了环境税费制度,通过税收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相关税收制度主要表现在:耕地占用税方面,应征范围过小,免征项目需要适当取消;农地流转税方面,征收部门分散,没有形成监管体系,征收力量不足;有关生态环境的税收,一方面缺乏跟上环境步伐相应的税费制度,另一方面已有的税收制度力度不足以规范破坏行为。

3、提高耕地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

加拿大在农地保护补偿机制中逐渐突出农户角色作用,农户在解决自然环境保护问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许多项目验证通过农民来保护农田是发展保护农田最好的方法。中国也应该鼓励农户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强化其在项目运行中的作用。角色的变化有利于农户树立主人翁精神,进而提高参与和执行项目的积极性。

4、促进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

中国目前最常见最直接的补偿方式为资金补偿,但是农民受文化素质限制,往往不会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物质、技术支持的方式予以补偿。在实物和经济不足情况下,还可以采取政策补偿。目前中国采取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

5、实现动态平衡中量的平衡到质的平衡,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粮食产出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实现耕地从量的平衡到质的平衡的转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努力维护好现有耕地,恢复好已经受到破坏的耕地,提高耕地生产率,科学合理的利用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污染,做好耕地生态补偿的各项工作。还要建立和完善耕地生态补偿基金制度,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耕地生态补偿科技监测和建立耕地生态补偿评估制度等。

摘要:本文从耕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的相互影响入手,分析了城市化对我国耕地造成的不利影响,认为国家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补偿。一方面,应从耕地的经济、社会和被忽视的生态价值保护的必要性和城乡统筹方面进行补偿;另一方面,根据耕地农用利用比较收益低下及公共物品属性,应对其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并通过借鉴美国、德国、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耕地保护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改善意见。

上一篇:教师实验水平下一篇:节能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