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程序

2024-05-02

监督程序(精选十篇)

监督程序 篇1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志码:A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刑事立案监督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新任务,经过十余年的运行,刑事立案监督在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的刑事立案监督进行探讨,以期对刑事立案监督程序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1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一项法律监督模式都需要解决好谁监督、监督谁和如何监督这3个问题,只有将这3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有效地监督[1]。《刑事诉讼法》对监督的对象和监督的程序规定得过于宽泛,致使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立案监督的对象片面。《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仅限于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而没有把其他享有立案权主体的立案活动规定在监督范围内。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工作,但把公安机关作为唯一的承担对象是不全面的。

2)立案监督的范围狭窄。《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仅对“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侦查”的行为实施监督,并没有把“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的行为规定在监督范围内。实践中,立案主体受利益驱动,非法插手民事经济纠纷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司法机关形象。

3)立案监督的线索来源缺乏。立案监督权包括对立案活动的知情权、涉嫌不立案的质询权和违法不立案的纠正权。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权只规定了质询权和纠正权,对如何行使知情权却留下空白。实践中,因检察机关缺少行使知情权的有效途径,使许多应当立案监督的案件未能进入其视野,“缺线索”已成为制约立案监督工作的瓶颈。

4)立案监督运行不畅。立案监督是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其性质、对象、措施等与其他形式的法律监督不同,把一个本应由专门部门行使的职能人为地分割给批捕、控申部门行使,混淆了立案监督与其他监督的界限[2],在实践中极易造成监督不力的现象,影响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5)立案监督的手段软弱。《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法律明确了立案监督的权威性、强制性和不可违反性,但法律对如何保障公安机关接受监督缺乏相应的强制手段和处罚措施,这种处理方式使立案监督形同虚设。

6)监督意识欠缺。立案监督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颁布实施的一条新制度,公安机关等立案主体对此项制度了解不多,在立案监督环节上寻找各种借口推诿,检察机关对立案监督的作用认识不足,把其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或者对其存在畏难情绪,遇到阻力后退缩,使立案监督失之于软。

2我国立案监督的改革建议和完善途径

尽管刑事立案监督程序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对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仍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这一制度,使其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1)加强立法,保证有法可依。第一,立法应明确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监督的对象是所有享有刑事立案权的主体。除公安机关外,还应该包括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人民法院(自诉案件)、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及监狱管理机关。只有把所有享有刑事立案权的主体作为立案监督的对象,刑事立案行为的合法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刑事立案监督制度才是科学、合理的制度。第二,立法应赋予人民检察院相应的监督权力。一是立法应赋予检察机关知情权。《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享有立案权的主体,公安机关应向检察机关移送的文书材料包括:刑事发案登记表,公安机关的立案决定书,公安机关的不立案决定书、撤案决定书,公安机关治安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3]。二是立法应赋予检察机关调查权,即检察机关有权调取和审查同级刑事立案主体的卷宗材料,包括:受案、立案、破案登记册,立案、不立案、撤案决定书,检察机关有权对其立案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做进一步调查。三是立法应赋予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决定权,包括有权作出变更错误立案决定的决定,有权作出变更违法立案程序的决定,侦查机关接到决定书后必须执行[4]。第三,立法应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享有的强制处罚权。根据不同情况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立案主体存在不当行为,但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权以书面形式对侦查人员提出警告,要求其纠正不当行为;对拒不执行检察机关《纠正违法通知书》的立案主体,有权要求侦查机关另行指定人员对案件进行侦查;立案主体存在一般违法行为时,可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并将处分决定反馈给检察机关;对屡不接受刑事立案监督的主体,可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通报其拒不接受监督的情况,通过权力机关干预,促使其纠正违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有权移交反渎职或反贪部门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

2)建立专门的刑事立案监督机构。检察机关应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刑事立案监督机构,制定一套包括案件督办、催办、案件质量考评、过错责任认定等监督措施,增强其对外立案监督的职能和内部执法监督的职能。这样既克服了现行机构设置形成的侦查监督力不从心、审判监督角色尴尬、自身监督定位模糊的问题,又保证了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3)建立各类联动机制,拓宽线索来源。一是建立联席机制,加强检察机关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检察机关可以同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以联合行文的方式要求其在执法中发现犯罪线索时,送立案主体查处并报检察机关备案,以便检察机关对案件审查跟踪,随时了解案件处理情况,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二是建立立案监督制度,向社会公众公开立案监督案件的处理结果。不但可以让公众受到法制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公众了解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工作职能,切实解决公众“告状无门”的难题。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宣传载体,以开展法制讲座、制作专题节目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立案监督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开展立案监督工作,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3类机关要处理好监督与配合的关系。通过联合制定工作规则等方法,在配合中监督,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具体事宜多协商”,使立案监督权能够有效行使。

4)强化监督意识。检察人员应增强监督意识,真正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一方面要敢于行使法律监督权,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行使监督权。对于压案不办、有案不立或插手经济纠纷等现象,检察人员要加大查办力度,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检察权。

参考文献

[1]于相富,张明泽.刑事立案监督的制度性缺失[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2):90-91.

[2]杨在平,王红霞.试论以侦查作为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必然性[J].理论探索,2010(1):126.

[3]周洪波,单民.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4(4):47-48.

监督程序 篇2

这次专题基层组织生活会,按以下程序进行:一是请李局长给我们作重要讲话。二是对照《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对照检查问题参考要点》进行个人对照检查。下面,按照程序,逐项进行。

接下来进行个人对照检查。我先发言,请大家批评指正。

※ ※ ※

刚下面,请李悦同志作对照检查,大家提批评意见,之后作表态发言。

※ ※ ※

下面,请李新刚同志作对照检查,大家提批评意见,之后作表态发言。

※ ※ ※

下面,请徐传亮同志作对照检查,大家提批评意见,之后作表态发言。

※ ※ ※

下面,请张燕怀同志作对照检查,大家提批评意见,之后作表态发言。

※ ※ ※

下面,请丁兆尚同志作对照检查,大家提批评意见,之后作表态发言。

※ ※ ※

加强监督程序建设探析 篇3

目前在工作实践中,对监督程序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一是在程序现状的认识上,认为目前“人大监督程序很多”,不知道实际上人大的实体性权力很大而程序性内容很少;二是在程序作用的认识上,认为人大监督总是“程序性多而实质性少”,追求“由程序性监督转向实质性监督”,言下之意,似乎是因为程序性监督多才使得实质性监督少,把实质性监督不足归因于程序性监督太多,认识不到其实程序本身也包括了实质性内容,认识不到程序具有监督的保障作用,认识不到恰恰是由于程序不足才造成实体监督的不足;三是在程序特性的认识上,不少人总认为程序“繁琐费事、缺乏效率”,没有从监督最终成效上来评判,看不到好的程序正由于自身具有高效能动的功能而显示出较高的效率。对人大监督程序认识不足,自然重视不够,目前无论法定性程序还是规章性、习惯性程序都处在启动阶段中的“启而不动”状况。

充分认识程序的作用意义,是人大加强监督程序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从实体民主和程序民主相互依存的关系看,程序对于实现民主具有桥梁和阶梯作用,即所谓的“民主如网,程序是网上的网眼”;从程序法与实体法相互依存的关系来看,程序对于实现实体法具有工具价值和独立价值;从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代议机关的特性上讲,代议机关的权力就是一种程序权。代议机关权力的每一步行使都必须在程序中运行,没有程序就行使不了监督权力。反之,每一步程序的建立和完善,都能保障监督权力的有效行使。

如何加强监督程序建设,最根本的应该遵循合法性、简捷性、完整性、效率性、具体性等原则。这里着重针对人大监督程序的现状谈几点思考。

程序建设要最优化

对于刚性监督程序,重点要放在开启环节。在1995年地方组织法的修改中,虽然新增了质询、罢免等刚性监督的程序,但这里面限制性程序规定得多,如人代会代表十人以上可质询、十分之一以上代表可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等,而引导性程序规定得少,即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质询、对什么问题可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在程序的一系列环节上缺乏最初的程序开启环节。从理论上讲缺乏开启环节或易造成滥用或很少采用,现实中显然没有造成滥用,而是很少采用。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着力建立刚性监督的开启程序。对于普通监督程序,重点要放在终结环节上。与刚性监督完全相反,普通监督程序容易开启,却特别缺乏终结程序,常常不了了之,程序的完整性、监督的实效性难以体现,因此常规监督形式要特别强化终结程序,一定要完成法律决定,落实监督意见,规定时间期限,明确反馈手段。如何检查、如何汇报,向人大、人民群众都要反馈到位。对于监督主体的行为程序,特别要突出“民主的集中”程序。所谓“民主集中”一方面是民意的集中,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另一方面是集中过程要民主,符合集中行使原则,这两者正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议制和合议制特性的要求,也是人大行使监督权的两个关键环节,这两个环节的程序化特别重要,前者要建立公开征集意见程序,如许多地方实施的任前公示制、述职公示制、执法检查公告制、代表公示制等等,利用新闻媒介乃至网络手段,广泛征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公示征集的意见一定要有整理、采纳程序。同时,要完善会议集体行权程序,使得权力机关的监督决定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效应。

程序建设要系列化

一方面,不同的监督形式要有不同的程序,形成横向系列。如宪法监督、执法检查、审议报告、审查批准计划和预算等具体的监督形式,加上工作评议、各种视察、议案和建议办理以及日常监督等程序,地方人大要形成横向系列程序。另一方面,相同的监督形式要有不同等级的程序,形成纵向系列。现实中限于人大的人力、精力,又因为实际工作中各种情况变化,有必要在建立完整、严密的程序即普通程序的同时,建立另一种等级相对较低的程序,即类似诉讼法里的简易程序。

程序建设要工具化

所谓工具化,就是要让程序充分地发挥起工具作用。既要让监督者严格自如地掌握运用程序,又要让被监督者积极自觉地了解遵守程序,还要让监督者——即人民群众方便自由地对照程序来对监督者进行监督。要做到“自如、自觉、自由”地运用程序,首先要通过宣传强化程序的“工具意识”,当程序成为规章后,不但要通过各种方法公布于众,更重要的是每次进行监督活动之前,结合学法,重申强调程序,消化掌握程序,用程序来武装监督者、被监督者和监督的监督者。其次要明确程序调整的批准权限,凡常委会通过的规章性程序如主要程序调整须经常委会会议认可或常委会授权主任会议认可,维护程序的确定性。第三要建立对违反程序现象的纠正追究制。代表和人民群众进行监督,要有受理程序、纠正程序以及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的程序,确保程序应有的权威性,更好地发挥程序对于监督实体权利的实现所具有的工具作用。

健全和优化监督程序,是增强和保障监督实效的当务之急。现在,监督法已出台了,地方人大下一步基础性的建设应当把程序放在首要的突出地位,担当起程序建设的主力军,重视在开展监督活动之前精心设计程序,并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完善。重视在实践中总结整理好的程序且及时上升为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程序开展监督;加强对人大工作程序建设的研究,为程序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积极探索新的科学高效的程序,把程序创新作为人大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地方人大的程序建设不断趋向成熟、健全、优化。

建立健全行政立法的程序监督制度 篇4

所谓行政立法规划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实际需要, 对行政立法的时间、步骤、人力、物力等做出的预先安排和整体部署。根据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和现行行政立法的实践, 行政立法规划分为五年规划和年度规划。“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一定时期里行政法规、规章的拟定、修改、补充、清理等各项工作。”[1]

通过行政立法规划制度, 可以协调各立法主体之间的关系, 促进我国的法制统一, 解决行政立法冲突、重复立法等问题。

为了克服在立法规划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在编制立法规划时, 行政立法部门应当在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尽可能科学合理地确定立法项目, 严格规划制定程序。因此在建立行政立法规划制度时,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对需要编入立法规划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二, 行政立法规划的调整和变更要程序化。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对已经列入行政立法规划的项目不得随意的调整和变更, 确需调整和变更的, 应按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第三, 行政立法规划应公之于众。

2 完善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

2.1 扩大行政立法动议主体的范围

我国《立法法》规定的行政立法动议主体的范围过窄, 仅限于行政机关, 这与行政立法的民主性原则相悖, 不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也不符合行政立法动议主体多元化的世界潮流。为保证行政立法的民主性, 保障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的权利, 笔者主张应赋予更多的主体特别是行政相对人享有行政立法动议权, 建议在《立法法》第57条中增加“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可以向国务院提出制定行政法规的建议,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作出答复并说明理由”的内容。

2.2 建立听证制度

《立法法》规定, 起草行政法规应当广泛听取意见包括有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并将听证会引入行政立法程序,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遗憾的是, 《立法法》规定:“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使用“可以”一词, 而不是“应当”, 这种过于宽松的语言, 难以确保民主立法原则的贯彻落实, 使行政法规立法的民主性大打折扣。而且《立法法》没有规定制定行政法规应当如何组织听证会, 未就行政立法听证程序做出具体规定, 这样在实践中听证成为一般性的征求公众意见的一种形式, 可由立法主体根据情况自行决定, 无论是否采取均不影响立法活动的效力。因此, 有必要在《立法法》中规定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其应包含听证参加人、听证主持人、听证内容及听证程序规则, 职能分离制度、回避制度、案卷排它性原则等内容。

2.3 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

由于现代行政立法所遭遇的议题日益向复杂化、专业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只有普通民众参与立法程序已不能确保现代行政立法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因此有必要由掌握专业技术的专家参与行政立法一边更好地解决问题。这种利用专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立法决策合理化、公正化、科学化的制度, 称之为专家立法制度。[2]根据我国立法法及两个条例的规定和目前的行政立法实践, 我国行政立法的专家参与制度, 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座谈会, 二是专家立法组织。行政立法中的专家座谈会, 是指在行政立法过程中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座谈, 对法案发表意见的一种程序。[3]座谈会没有固定的程序规则, 专家意见对行政机关而言仅起参考作用不具有约束力。实践中, 当行政立法需要专家参与时, 就听取专家意见, 或交由专家起草。而一旦不需要, 专家组织就不存在, 专家的召集始终是临时性的。显然, 这种状况并不能使专家真正地参与到行政立法活动中。因此, 笔者认为, 可以总结我国一些地方在这一领域的成功经验[4], 从专家论证会的组成、职权、程序性要求等方面来构建我国的行政立法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为专家参与行政立法提供制度化的途径。

因此, 在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常设性的专家立法组织。这个组织应有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部门法的专家学者组成, 同时还要吸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同时要处理好行政立法决策与专家咨询论证的关系。一方面, 涉及行政立法中的重大专业性问题, 行政机关要全面地听取专家的意见, 包括肯定性的意见和否定性的意见, 综合分析, 全盘考虑, 才能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另一方面, 行政立法机关要始终掌握行政立法的决策权, 不能完全为专家意见所左右。一旦出现专家权威与行政权力相结合, 就有可能导致专家专断和行政武断。

3 建立和完善行政立法公开制度

德国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学者沃尔卡在其著作中论述国家行为公开原则时指出:“国家行为的公开与权力分立, 是民主政治中两大不可或缺的防止国家权力腐败、政府专制的原则。”[5]行政立法公开是与民主参与制度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制度, 如果丧失了公开性, 则参与的基本通道便被堵塞, 民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行政立法公开制度应包括:

3.1 草案公告制度。

是指在行政立法草案成型后即让公众了解其内容, 在此基础上置于社会之中进行评议, 使民意舆情得以尽早的融入立法过程。在我国, 国务院在其网站上设立了行政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 成为公众提出建议的官方渠道。

3.2 立法背景公告制度。

即向社会公告立法目的和意义, 防止公众在面对政府公布的立法文本时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造成无法合理、客观的进行评议。

3.3 完善公布方式, 应明确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公布等级, 避免行政立法机关规避公布或者缩减公布范围的情况的发生。

在现有的公布制度基础上, 发挥网络便捷、低成本的优势, 行政立法机关在其网站上及时公布相应的行政立法内容。

综上, 在民主政治之下, 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规则, 因为“程序本身就是权力的规范化的运作方式, 程序的设置和运作都要反映对权力的规范与制约。……权力只有化解到程序之中, 化解到具体的步骤、过程之中, 才能成为有明确界限、有标准可资奉行的权力。”[6]因此, 我们应通过完善行政立法程序以规范行政立法权的合法行使。

参考文献

[1]石佑启, 陈俊.WTO对我国行政立法的影响[J].当代法学, 2001, (7) :10.

[2]刘莘.行政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35.

[3]刘莘.行政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36.

[4]汪全胜.论立法制度资源的合理配置[J].载《立法研究》第3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258.

[5]刘莘.行政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55.

执行监督程序的构建 篇5

审判和执行是人民法院诉讼程序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随着案件的增多,难度增大,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发审判错误和执行错误。对于审判错误在法律上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依法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但是对于执行错误在法律上却没有规定执行监督程序,造成对于执行完毕后才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确有错误,在纠错处理时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目前,无论是从法律体系的完备,还是解决实践难题的需要角度看,都急需构建执行监督程序。结合审判监督程序的立法宗旨,根据执行案件的特殊性,法律条文意义上的执行监督程序应作狭义的理解,是指对执行完毕后的执行案件的事后监督,启动执行监督程序应当慎重对待,以保证执行监督程序成为最后的执行救济途径。

一、执行监督程序的启动主体

1.人民法院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启动执行监督程序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级启动执行监督程序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启动执行监督程序。

2.当事人

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对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执行的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重新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申请重新执行,是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的一项重要权利,申请重新执行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执行监督程序改正原执行裁定的错误,并重新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执行。所以,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申请启动执行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纠正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错误的重要途径。基于执行行为的特点,为确保执行裁定效力的稳定性,督促权利人及时主张权利,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申请启动执行监督程序的期限必须予以限制,应当规定为案件执行完毕后一年内提出。且申请启动执行监督程序必须有正当理由和充分证据证实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

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确有错误,并应当提交申请书等材料。

3.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提出抗执。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执。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执,应当制作抗执书。抗执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错误而提出抗执的法律文书,是人民法院启动执行监督程序的根据,应当载明以下内容:提起抗执的人民检察院和接受抗执的人民法院;抗执案件在原执行人民法院的案号;抗执的事实和理由;如有证据的,应一并向人民法院提供。对于人民检察院抗执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启动执行监督程序。这是由人民检察院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二、执行监督程序的审查处理

同审判监督一样,执行监督也需要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审查处理,包括受理当事人的申请、检察机关抗执等。建议在执行局内设裁决部门,行使类似审判监督庭的职能,对执行案件进行监督。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监督案件后,依法进行审查:第一,案件的审查实行执行监督听证制度,由执行监督机构人员依法组成合议庭适用执行听证程序进行执行听证审查。第二,听证后,合议庭对各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分析和认定,作出处理意见,如认定申请不成立,裁定驳回申请;如认定原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正确,程序合法,处理得当的,应作出维持的裁定;如认定原执行完毕案件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裁定错误,应作出撤销的裁定,使案件回复原状,移送执行部门重新执行。经合议庭合议形成合议庭意见后,应报告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抗执进行执行监督程序的,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对于人民检察院来说,案件是基于其抗执进入执行监督程序的,为了更进一步实现监督权,也应当派员出席,使人民检察院自始至终都体现法律监督机关的地位,始终贯彻“事后监督”的原则。

三、执行监督程序的救济途径

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程序研究 篇6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程序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新增了针对未成年人而设置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其中监督考察又处于该制度的“中枢”地位。但实践中该项制度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附条件不起诉工作的推进。从检察机关的角度对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制度进行探讨,找出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工作实际,提出完善建议。

一、现行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模式

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赋予检察机关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检察权,但是没有具体规定检察机关应该以何种方式行使监督检察权。在长期的附条件不起诉司法实践中,各地对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模式进行探索。主要有以下模式:

1.检察机关独立承办模式

在该种模式中,检察机关往往会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检控组,由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承办检察官承担对附条件不起诉人监督考察。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其一,承办检察官对案件有親历性,承办检察官通过对案件的全面审查,已经对附条件不起诉人的犯罪动机、主观恶性、悔罪态度、家庭情况等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其监督考察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其二,有利于考察与最终决定的无缝对接。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和监督考察主体一致,不会出现主体不一而导致的衔接问题。

2.临时考察小组模式

目前的帮教考察工作主要由检察机关牵头,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联合公安机关、学校、司法所、社区村委会以及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等组成临时考察小组对附条件不起诉人进行监督考察。

这种模式优点在于:其一,运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检察,有利于解决检察机关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问题;其二,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主体与决定主体分离,司法机关保持中立性,体现正当程序理念。

二、开展监督考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考察机关单一,不利于帮教

首先,基层人民检察院通常是设立未成年人检察科或者在公诉科下设未成年人办案组,办案人员通常为一至两人,存在人员配备不足、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开展监督考察工作将经历比普通刑事案件更为繁琐的程序,加上实践中案多人少的矛盾,导致开展监督考察工作力不从心,收效不明显。

其次,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考察工作的专业性强,需要对未成年人的身心足够了解并且熟练掌握心理咨询、未成年人教育等知识。

2.尚无健全制度,配套工作机制不完善

如何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考察,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在案多人少的矛盾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单纯由检察机关执行考察有心无力,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任务。其次,由于没有成立专门的帮教组织,帮教工作难以专业化、制度化,帮教工作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对外来或者是留守未成年人,更加需要专门的帮教组织,而共青团等组织又显得力量过于单薄。

3.监督考察形式化,帮教活动不丰富

由于法律规定笼统,因此在实践中,多数检察机关通常也是让被附条件不起诉者定期写思想汇报反映思想动态。在考察的频率上随机性比较大,视办案人员的办案情况而定,无法保证考察次数。且由于配套机制不完善,帮教活动也是有条件时才开展。

三、完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的几点设想

1.赋予社区矫正机构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考察职能

正当程序指任何人,无论其身份、地位状况如何,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或处死。其核心思想是“以程序制约权力”,即要求国家机关在处分公民时,必须遵守正当合法的程序进行,以防止国家权力肆意擅断。

以社区矫正为依托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模式,作出附条件最终决定的检察机关将日常一定的监督考察权力赋予中立的社区矫正机构,决定主体与日常考察主体的分离体现了“以程序制约权力”的理念。检察机关最终要在矫正机构所作出的评估考察报告基础上作出决定,有利于防止国家权力肆意擅断。

2.灵活掌握被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限

明确规定了监督考察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做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但刑事诉讼法却未对考察期内的具体考察次数做出明确的规定,是每日考察,还是每周考察,在司法实践中不利于具体执行,还有待相关司法解释进行明确。为更好地实现考察效果,避免考察无限期进行,实践中应综合考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罪刑的轻重、主观恶性大小等因素,确定具体的考验期限。笔者认为法律规定的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考验期限较为恰当。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表现,赋予检察机关一定的缩短或者延长犯罪嫌疑人考察期限的权力。这样能更好地调动犯罪嫌疑人配合考察、悔过自新的积极性,让真诚悔过的犯罪嫌疑人早日回归社会,同时也给不积极配合考察的犯罪嫌疑人以警示。

3.监督考察的内容设置和方式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价值体现在对犯罪未成年人的挽救、教育,考察的内容设置必须体现刑法的教育功能。

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内容设置的原则:首先是必要性及可行性原则。必要性是指监督考察的内容是对改造犯罪嫌疑人、恢复破坏社会关系所必须的。可行性是指监督考察的内容是犯罪嫌疑人力所能及的。其次是比例性原则,所要监督考察的内容要与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所造成社会危险性及人身危险性相一致。

监督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法定内容及酌定内容。法定内容包括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第三款规定四项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管;报告自己活动情况;离开居住地报告;接受矫治和教育。酌定内容由检察官根据具体案件选定,例如禁止进入一定场所,对被害人赔礼道歉等。

可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及不同的监督对象分别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如谈话、观察、电话、书信、委托等方式。

4.严格帮教考察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对于承诺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施帮教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其帮教责任,采取每月听取汇报、每季度专访、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确保帮教效果。对于帮教流于形式或出具虚假帮教信息的严肃批评,并取消帮教资格。赚对于帮教效果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积极学习经验,并进行推广交流。

明确规定了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服从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二是按照负责考察的人民检察院的规定定期报告自己近期的活动情况;三是如果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事先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四是要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考察机关依法对其进行的矫治和教育。这四个方面是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必须严格遵守的考察要求,如果被考察人在考察期限内违反上述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多次违反上述规定时,将面临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而被提起公诉的惩罚。但刑事诉讼法却对何为造成“严重后果”没做出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办案人员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掌握。

动物卫生监督行政处罚办案程序简述 篇7

1 简易程序

也叫当场处罚程序。就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于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动物卫生监督行政违法行为, 当场给予行政处罚。

1.1 实行简易程序的条件

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违法事实的存在性质、程度, 即违法事实符合法律、法规、规章预先设定的事项;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违法事实系当事人所为;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明确规定此种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凡无法律依据及法律不明确的, 均不能实施行政处罚。

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1.2 办案程序

出示证件、表明身份。这是当场处罚的第一个步骤, 这一行为表明处罚主体合法, 因而, 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向当事人出示法定的证件。证件可以是“动物卫生监督员证”或者当地政府颁的“行政执法证”。

做好现场笔录和取证工作。现场笔录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当场给予处理和处罚而作的文字记载。现场笔录必须经当事人核对无误并在笔录上签名后, 才能做为证据材料。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 也可以作为立案的依据。所以要特别注意这种证据的制作、保存和运用。取证工作主要是对现场进行拍摄、对谈话进行录音、对原件进行复印。

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事实就是当事人的违法行为, 也就是案由;理由就是法律的义务性规范, 如“应当、不得、禁止”;依据就是法律责任部分对该违法行为规定处罚的具体法律条款。

听取陈述和申辩。在办案当中必须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办案人员必须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填写并当场送达“现场行政处罚决定书”。

告知当事人不服处罚决定的, 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报单位备案。

罚款处理的当事人在接到“现场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到15日内, 将罚款缴至指定银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是依法给予50元以下罚款的;二是不当场收取难以执行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 并将收缴的罚款在2日内交至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2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2 一般程序

也就是需要立案处罚的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案件的办案程序。是指除法律特别规定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和听证程序以外的动物卫生监督行政处罚通常所应适用的程序。

2.1 立案条件

情节严重, 影响较大的;

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的;

现场难以处理的;

其他需要立案的。

2.2 办案程序

2.2.1 指定专人负责

一般指定2名以上动物卫生监督员负责办理。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案的人员不要参与办案。如发现这种情况, 当事人要求该办案人回避。办案人员知道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应主动申请回避。

2.2.2 建立案卷

承办案件的动物卫生监督员应填写办案记录, 建立办案专卷。

2.2.3 立案

办案人员根据违法行为对当事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应当填写《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报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2.2.4 调查取证

办案人员调查收集证据时不得少于2人, 并向当事人出示证件, 表明身份。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并制作好“询问笔录”、“勘验检查笔录”、“鉴定意见书”、“抽样取证凭证”和“证据登记保全清单”等。

2.2.5 提出初步意见

调查取证结束后, 认为案件事实清楚, 主要证据充分, 办案人员应当填写“案件处理意见书”, 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审查。

2.2.6 告知事实、理由和依据

根据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处罚理由和依据, 填写并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2.7 听取陈述和申辩

用“陈述申辩笔录”进行记录。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合理的,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及时采纳并修改处罚决定。

2.2.8 提出初步意见

根据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情况, 填写“处罚意见书”。

2.2.9 作出处理决定

对重大及复杂案件, 由处罚机关领导集体作出决定。一般案件由单位负责人作出决定。视案件的具体情况, 作出处罚、不予处罚、撤消案件、移送决定 (用“案件移送函”) 。

2.2.1 0 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

对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的, 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

2.2.1 1 送达

当场或自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7日内, 用“送达签证”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 并由当事人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当事人不在的, 可由其成年家属或所在单位负责人代收, 并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当事人或代收人拒绝接收、签名、盖章的, 可以请有关方面负责人一起去送达, 由见证人签名盖章。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方式共有6种, 即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其中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是最常用、最主要、最可靠的方式, 但邮寄最好采用特快专递或挂号信的方式。

2.2.1 2 执行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 要求当事人按规定时间执行处罚决定。如果当事人不服,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既不申请复议, 也不起诉, 对当事人到期又不履行行政处罚规定义务的, 用“强制执行申请表”向处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期限为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天内。

2.2.1 3 结案报告

动物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 应当在1个月内办理完毕, 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 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年。

符合以下条件的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案件, 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核准, 可以结案: (1) 处罚决定已执行; (2) 行政复议决定已执行; (3) 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决定或裁定无异议的, 已经人民法院终审或裁定的; (4) 由于当事人死亡和不可抗拒等原因造成无法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结案后, 由办案人员填写“行政处罚结案报告”, 并将全部案件材料立档归卷。附罚没收据、照片等必要资料。

3 听证程序

听证程序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合理的实施动物卫生监督行政处罚, 在作出动物卫生监督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公开举行有关各方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的活动。

3.1 听证条件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拟作出以下三类重大行政处罚: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听证要求的。

3.2 听证组织

听证由拟作出行政处罚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组织, 具体实施工作由其法制工作机构或者相应机构负责。

3.3 听证会参加人员

听证会参加人员由主持人、听证员、案件调查人员、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书记员组成。

3.4 听证程序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 应当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告知后3日内提出。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听证的7日前, 送达“听证通知书”。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会主持人名单及可以申请回避和可以委托代理人等事项。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 听证公开举行。不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利害关系人可以参加听证, 而且社会各界包括普通公民均可参加旁听。

听证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有权申请回避。

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 也可以委托1~2人代理。

举行听证时大致按如下步骤进行: (1) 由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 (2) 由调查取证人员宣读拟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和理由; (3) 听证主持人询问当事人、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并出示有关证据材料; (4) 当事人答辩; (5) 当事人和调查取证人员相互辩论; (6) 辩论终结, 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听证应当制作听证笔录, 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

简易程序案件出庭的监督与贯彻 篇8

(一) 完善刑事诉讼正三角形构造

无论是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案件, 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都应该是正三角结构, 控审应当分离。可是根据现行的刑事诉讼法,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在司法实践中,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公诉人通常不出庭, 由法官来宣读起诉书和出示相关的证据。本来应该由检察机关的公诉人代表国家行使的控诉犯罪的职权, 在简易程序案件中却由法官代为行使, 这样法官既是案件的控诉者又是案件的仲裁者, 集控审职能于一体, 违反了法官中立、控审分离的一般原理。其次, 在检察人员不出庭的情况下, 被告人面临的是纠问式的审判, 出于对法官的敬畏, 被告人常常不敢进行质证, 即使提出质疑也不敢通法官争辩。法官一旦采取严厉的语言、不耐烦的语气, 被告人通常会停止辩解, 这样被告人的辩护权受到很大的限制。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 在简易程序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派员作为指控方出席法庭, 从而维持法庭控、辩、裁三方组合的诉讼构造, 能保证审判的公正进行。

(二) 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行使法律监督权。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是诉讼监督的重要内容, 在公诉人不出庭、法官单独面对被告人的诉讼格局下, 庭审法律监督出现“缺位”, 法庭审判的内容及程序违法或漏项与否很难进行法律监督, 这就容易导致审判的任意性和随机性。检察人员一般不出庭, 法庭的活动大大被简化, 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亦给司法不公带来了便利。[1] 目前在简易程序案件中, 检察机关主要对刑事判决书进行书面审查, 以抗诉的形式进行监督, 这是一种消极的、事后监督的方法, 监督的手段较为单一。出庭支持公诉是检察机关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主要方式, 随着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 对简易程序的监督将转向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 监督的方式更为多样, 将会在监督庭审和保障被告人权益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简易程序案件出庭的监督重点

(一) 对被告人诉讼权利保障的监督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第二条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检察人员出庭监督的重点之一就是保障作为当事人的被告人的人权, 该人权包含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1.保障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的监督

世界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第23条规定“立法机关应当规定实行简易审判的条件, 并且规定保障被告人与司法机关的合作的自愿性质的方法。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新增加了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审判人员应当询问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意见, 告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法律规定, 确认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作为诉讼主体的被告人有权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这也是程序正义的需要。检察人员出庭时要监督审判人员是否向被告人说明适用简易程序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被告人是否自愿适用简易程序。对于被告人不同意适用简易程序, 应当依法变更为普通程序。

2.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监督

虽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前提是“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 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但是被告人仍然依法享有辩护的权利, 除了保障被告人自行辩护的权利外, 还要保障被告人有权获得他人的帮助, 如未成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在简易程序案件中, 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并不等同于完全同意起诉的意见, 被告人在指控的基本的事实没有异议的前提下, 可以对罪行的轻重、影响量刑的情节进行辩护。检察人员出庭时要监督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 只有对案件基本事实或主要证据提出异议时, 才能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3.保障被告人其他权利的监督

按照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庭审的程序上不受普通程序的限制, 但被告人享有的最后陈述权、申请回避权等基本权利都不能省略。被告人还依法享有其他诉讼权利, 如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被告人, 应当为他们翻译, 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等, 出庭的检察人员应该对被告人的上述权利保障情况进行监督。

(二) 对法院审判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

在简易程序案件中, 检察人员出庭监督的另一个重点是法院审判活动的合法性。我们既要充分尊重和维护审判的独立性、中立性和权威性, 也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发挥检察权对审判权的制约作用, 以保障司法公正。[2]

1.对审判活动的程序事项进行监督

对审判活动的程序事项的监督包括但不限于审判组织的组成是否合法、是否违反有关回避的规定、有无剥夺或者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有无侵犯或剥夺被告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评议应当秘密进行, 应当监督审判人员是否违反秘密评议的规定, 对于当庭宣判的案件, 合议庭是否不经过评议直接宣判。另外,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指定辩护的情形, 未成年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在出庭时, 检察人员要对于庭审中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况进行监督。

2.对审判活动的实体事项进行监督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查实以后,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未经庭审质证不能直接作为定案根据。对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应当予以排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人民法院根据律师申请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和合议庭休庭后调查取得的证据材料没有经过庭审质证的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3.关于监督事项提出的时间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六机关《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违反法定程序的庭审活动提出纠正意见, 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提出。笔者认为, 当庭提出程序异议是控辩双方的权利, 也是保证庭审质量的需要,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来处理。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查密切相关, 不当庭提出可能会错判或者对当事人的权利造成严重损害的, 检察人员可以在发表公诉意见时向法庭善意的提出;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查关系不密切的, 不当庭提出不影响公正审判的, 可以在庭审后根据不同情况, 作出口头纠正或者发放《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方式进行。

三、贯彻简易程序案件出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国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案多人少, 在贯彻刑事诉讼法关于简易程序案件出庭的规定时, 需要完善办案机制, 提高工作效率, 简化庭审程序, 以加强审判监督。

(一) 简易程序案件办案机制探讨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 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这必然带来基层检察院工作量的激增, 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在本来就案多人少的情况下, 如何克服工作量的激增, 又要实现庭审强化法律监督的效果, 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通过后, 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 探索简易程序案件的工作机制。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简易程序的办案机制, 确保办案质量和效率。

1.相对固定的专人出庭模式

案多人少是基层检察院面临的困难, 简易案件出庭使得这个矛盾更加突出。检察人员既要办理案件又要忙于出庭, 势必影响简易程序案件的办案效率。专人出庭办理简易程序案件, 既能帮助办案人员减少往返法院的时间和等待开庭的时间, 又能减轻办案人员的压力, 使办案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来承办案件, 提高办案质量。

笔者认为, 可以采用相对固定的专人出庭模式。相对固定的专人出庭是指在专业化办案组的基础上, 从不同案件组抽调优秀的检察人员组成专门的出庭组, 每隔一定时间进行轮换。首先, 采用严格的方式选拔出庭公诉人。要选拔出出庭经验丰富、出庭效果好的公诉人出庭, 这样才能够保证庭审的效果, 才能保证诉讼监督的贯彻执行。其次, 采用从不同的办案组抽调的方式。按照高检院的要求, 我院成立了专业化的办案组, 如危险驾驶和交通肇事案件组、毒品犯罪案件组、公交扒窃案件组等。从不同的案件组抽调公诉人, 可以保证出庭公诉人有自己熟悉的案件类型, 从而确保出庭的质量。再次, 出庭公诉人要定期轮换。定期轮换有利于公诉人的培养, 能够保证公诉人得到锻炼, 保证出庭的效果。

2.集中时间连续出庭支持公诉

集中时间连续出庭支持公诉是指检察院和法院根据案件的情况, 每周集中时间安排简易程序开庭, 检察院指派专人连续出庭支持公诉。集中时间连续出庭既节省了检察人员往返法院的时间, 又节省了开完庭回到检察院的心里调适的时间, 有助于提高办案的效率。集中时间连续出庭的实施, 加强司法机关的协同性, 需要法院的配合, 需要形成完善的集中排庭机制。

正确处理好监督、质量、效率、效果的关系, 使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办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整治效果。总结和推广适用简易程序案件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探索建立符合刑事诉讼规律的工作机制。

(二) 明确简易程序案件的庭审程序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对简易程序案件的庭审方式作了规定, 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不受本章第一节关于送达期限、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这一原则性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 在检察机关派员出庭的情况下, 适用审理简易程序的案件, 哪些环节可以简化、如何简化, 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各地做法不一, 增加了检察机关对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审理中监督的难度, 建议修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时对简易程序案件的庭审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

笔者认为, 在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可尽量简化庭审程序。结合司法实践, 简易程序案件的庭审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简化:第一, 检察人员宣读起诉书。检察人员在宣读起诉书时, 根据庭审情况可以从审查查明的事实进行宣读, 只对犯罪事实和起诉依据的概要宣读。第二, 对被告人讯问的选择。宣读完起诉书后, 审判人员应当询问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是否有异议, 是否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于被告人对指控的事实没有异议, 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检察人员可以不用讯问。对于被告人对指控的事实没有异议, 对部分情节有异议, 但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检察人员可以针对有异议的情节简要讯问。第三, 出示证据方面。对没有异议的, 举证时对同一类证据可以概括举证, 对有异议的情节要重点出示证据。第四, 法庭辩论方面。由于适用简易程序的前提是被告人对指控事实没有异议, 检察人员可以只对罪名和量刑方面进行辩论。通过上述这种方式可以体现出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不同之处, 可以大幅度的缩短了庭审时间, 提高庭审效率。

(三) 加强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监督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增强监督效果的基础。[3] 规范简易程序案件监督程序, 需要制作明确具体的监督操作规程, 使检察人员对简易程序案件监督的原则、内容、方式方法, 都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 保障诉讼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保证监督的效果, 促进监督质量的提高。

规范简易程序案件的监督需要出庭监督和事后监督并重。出庭支持公诉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 通过简易程序案件的出庭, 对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由事后监督变为事中监督, 要及时发现简易案件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并调整监督的方式方法。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出庭的案件, 除了出庭监督外还要重视事后监督, 对判决结果严格进行审查。不仅要审查法院认定事实或采信证据是否存在错误、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量刑是否适当等实体内容, 还要关注案件审理的期限是否符合要求、采信的证据是否未经质证而采信、口头宣判与书面判决是否一致等。

摘要: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案件, 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参加。简易程序案件的出庭要重点对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的保障和法院审判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如何贯彻简易程序案件出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完善办案机制、简化庭审程序、加强对审判的监督。

关键词:简易程序案件,出庭监督,庭审程序

参考文献

[1]熊威, 陈登国.谈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审理的改革[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 (1) .

[2]孙谦, 童建明.论诉讼监督与程序公正[J].人民检察, 2010 (22) .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检查程序及内容 篇9

1 检查程序

1.1 动物卫生执法检查前的准备

1.1.1 执法文书的准备

检查前要准备好执法过程中所需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文书, 包括询问笔录、现场检查 (勘验) 笔录、抽样取证凭证、证据登记保存清单、查封 (扣押) 决定书、送达回证等文书等。

1.1.2 执法所需设施设备准备

检查前要准备好检查过程中取证用的照相机、摄像机、执法记录仪、复印纸、录音笔、印泥、笔、胶水、胶带、采样袋、采样封条等。

1.1.3 执法人员的准备

在执法检查中必须由两名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承担, 执法人员在检查时要穿工作服, 着装整齐。同时携带《行政执法证件》。

1.2 动物卫生执法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在检查前, 首先要向当事人说明来意。其次, 要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让当事人核对, 并向当事人介绍执法人员的姓名和职务。

检查结束后, 根据检查情况如实填写监督检查记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意见、被检查单位或个人签名或盖章, 并由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记录上签名或盖章。对检查中发现有违法行为的要按行政执法程序立案进行查处。

2 检查内容

2.1 定点屠宰厂 (场) 监督检查内容

检查是否取得有效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定点屠宰许可证》;选址、布局、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消毒设备等防疫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 记录是否规范、完整。“瘦肉精”检测记录是否完整、规范。

2.2 动物诊疗机构监督检查内容

是否取得有效的《动物诊疗许可证》;选址是否符合规定, 人员是否持有执业证书或乡村兽医登记证。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处方笺、病历册是否规范使用;诊断书、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是否规范。是否建立了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和疫情处置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是否完全。

2.3 动物养殖场 (养殖小区) 监督检查内容

是否已取得有效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选址、布局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制定并建立了动物免疫、兽药饲料使用、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畜禽标识等各项制度及养殖档案记录。是否配备有疫苗冷冻 (冷藏) 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 或者是否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调出动物是否按规定进行检疫申报, 并实施了产地检疫;调入动物是否取得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是否对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情况进行登记;是否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否正常运行;染疫动物及排泄物、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和动物产品是否实施了无害化处理;是否建立了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登记、消毒、无害化处理记录。消毒工作是否正常开展, 消毒记录是否齐全。

2.4 兼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监督检查内容

检查选址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条件。检查动物和动物产品交易区与市场其他区域是否相对隔离;动物交易区与动物产品交易区是否相对隔离;不同种类动物产易区是否相对隔离。检查集贸市场交易区地面、墙面 (裙) 和台面是否防水、易清洗。检查是否建立了消毒制度。查验检疫证明。

2.5 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监督检查内容

是否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选址、布局及无害化处理设施、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和消毒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建立了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入场登记、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制度;是否按规定对进、出场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登记, 记录是否齐全。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否正常运行;是否对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了无害化处理, 记录是否齐全。

2.6 动物产品贮藏场所监督检查内容

对完善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探讨 篇10

随着当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其中第五章关于“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变动也受到理论界和司法实务中各类学者的讨论, 其中不乏许多批评和建议的声音, 那么, 这项制度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以及目前该制度还存在哪些缺陷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笔者将在下文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审判监督程序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项终极法律救济方式, 具有不同于一般审判制度的特殊性, 它是对已经生效的法律判决、裁判的质疑和补正, 作为一种特殊救济程序, 这项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该制度存在的积极作用在于:贯彻“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不枉不纵”的原则, 最大限度的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为了纠正原审生效裁判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的错误, 追求实体裁判结论上的正确。从而赋予法院和检察院两个机关都有提起再审的权利。

但是经过市场调研发现, 我国的再审制度也存在种种弊端:申诉多, 申诉难, 缠诉缠访, 反复申诉, 导致诉讼秩序混乱;再审理由过于简单, 可操作性差, 导致无限再审, 造成司法资源的巨大浪费;终审裁判的稳定性和既判力受到影响, 被判决人权利得不到很好保障等等。

一、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缺陷

总结起来, 主要的缺陷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申诉和申请再审的次数未明确规定

审判监督程序启动的宽泛性。现行刑事诉讼法对申诉和申请再审时限和次数均未作出规定, 会造成许多当事人以同一个理由, 或者同一个请求事由申请申诉, 导致大量申诉案件久拖不决, 如此以来就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

此外, 对于提出再审的次数没有限制, 就赋予当事人对生效判决重复申请再审的权利, 会造成一个生效裁判被许多次的撤销, 无疑影响了终审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2、申请再审和申诉的期限为明确规定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明确修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 而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却未明确规定当事人的申请再审的期限, 虽然有追诉时限的规定, 但是毕竟两者还是在适用时存在一些区别, 追诉时限是指, 行为在追诉期内没有被发现, 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 经过5年不得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笔者认为, 两者的适用主体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申请再审的主体可能犯罪也可能未犯罪, 而适用追诉时限的主体一般情况下, 都是确切犯罪的主体。

3、该制度的设立初衷未能得到良好实现

前文提到, 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实事求是, 还事实以真相, 有错必纠, 但是, 现实操作中, 很多再审案件却不得不考虑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政治目的等因素, 如此以来, 有时许多案件并未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完全依照法律程序执行, 司法独立的原则并未得到遵守, 反而有时却成为政治原则以及社会舆论等内容的附属品。既要让群众满意又要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法院承担的压力以及社会责任过大。

二、完善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措施

针对这些问题, 以及参照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笔者试图提出以下几个完善措施:

1、在法律规定中明确申诉和申请再审的次数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就同一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一般只能申请再审一次。此外, 国外法院对于再审的次数也是作出规定, 他们是将再审区分为有利于被告人和不利于被告人两种类型, 有利于被判刑人的再审一般没有次数的限制, 而对不利于被判刑人的再审的提起, 在时效和申请次数方面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笔者认为, 我们国家可以参考外国对刑事案件再审次数的规定, 一方面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利益, 而不会偏颇受害人, 另一方面, 也节省司法资源。

2、明确申请再审和申诉的期限

现行刑事诉讼法法律对于申请刑事再审或者申诉的期限未加以规定, 而许多学者认为可以追诉时限加以适用, 笔者认为两者存在诸多不同, 而且追诉时限的时间也较长, 如果将其运用到申请再审中, 再加上目前对申请再审的次数也未规定, 会造成当事人重复且无期限的申请再审, 对法院的工作造成困扰, 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将期限规定为6个月, 或者根据不同的案情复杂程度, 制定不同的阶梯式期限。

3、使该制度的执行始终围绕在“实事求是”周围

该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实现法院“有错必纠”的直面错误以及保持司法权威性的目的, 而就目前该制度的操作来看, 并未完全遵循这个目的实行, 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 迫于政府的压力或者媒体舆论的压力, 而不得不做出并不符合法律程序或者实体规定的判决, 这是不可取的, 笔者认为, 在今后该制度的完善中, 要始终围绕在“实事求是”的原则周围, 将司法独立深入法官心中, 而不能够被有些媒体的妄作评论而左右, 否则就不是法治而有变为了人治, 严格按照法律的实体和程序法的规定执行, 笔者相信最后的判决一定是正义、公正的判决。

综上所述, 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制度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 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看到现行修正案中许多完善的地方, 笔者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刑事审判监督制度将更加完善,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1.

[2]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

[3]刑事再审制度改进与完善探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 (4) .

[4]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5]梁宝俭.人民法院改革理论与实践[M].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下一篇:绝缘故障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