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冶炼生产

2024-05-18

铅冶炼生产(精选八篇)

铅冶炼生产 篇1

关键词:铅,冶炼,清洁生产,审核

1 前言。

目前我国铅冶炼企业有几百家, 但规模超过或接近5万吨的仅9家, 分别在河南、湖南和云南等地。我国铅行业整体虽然总量较大, 但行业整体依然小而散, 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产品结构单一。我国新型冶炼铅工艺产能不足100万吨, 大部分仍然是传统的烧结法, 更有一小部分烧结锅小冶炼存在。分散的生产组织结构, 不仅造成企业经营行为粗放, 重复建设严重, 行业自律能力差和恶性竞争, 还严重削弱了我国铅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节约能源、降低物耗、治理污染物排放也成为了铅冶炼行业仍是一项艰巨任务。传统的末端治理技术虽然对控制污染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而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 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能够实现节能降耗从而增加企业效益, 是实现铅冶炼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了1家被列入湖南省2009年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铅冶炼企业作为实例, 对审核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 以期能够为今后铅冶炼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日常管理积累经验。

2 企业基本情况

该厂于2005年建厂, 采用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法 (即水口山炼铅法) , 技术先进, 设备齐全, 生产规模为粗铅10万吨/年, 100%硫酸9.5万吨/年, 副产氧化锌1.2万吨/年, 2007、2008、2009三年的年产值分别为16亿、23亿和13亿元。主要车间有:富氧底吹熔炼车间、鼓风炉车间、烟化炉车间、硫酸车间、制氧车间、机修车间、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工程、洗车台等, 在职职工人数800多人。生产的产品有粗铅、98%硫酸、次氧化锌、液氧、瓶装氧气及蒸汽等。

3 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在清洁生产审核的预审核阶段, 需要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判定, 以分析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发现清洁生产机会, 同时作为下阶段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该企业主要清洁生产指标情况见表1。该企业工艺过程中共有37项指标与清洁生产标准指标进行比对, 其中达到“一级”水平的有5项, 占13.5%;达“二级”水平的有24项, 占64.9%, 达三级水平的有1项, 占2.7%, 即达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的指标占78.4%。未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的有7项。因此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已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清洁生产审核重点

在全厂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各个车间的废物产生量、内部环境代价、外部环境代价、清洁生产水平四个方面, 采用采用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 确定鼓风炉车间为本次审核重点。

根据各企业的情况对审核重点的物料、水以及热能进行平衡分析, 绘制出各要素平衡图, 同时分析了审核重点“两高一重”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清洁生产方案

根据现场考察以及清洁生产水平和审核重点的分析情况, 审核主要从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弃物、管理和员工等八个方面进行考虑, 本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共产生清洁生产方案92个 (其中无低费方案73个, 中费方案7个, 高费方案12个) , 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73个 (实施率100%) , 中费方案6个 (实施率86%) , 高费方案7个 (已实施率58%) 。1个高费方案在实施中;暂未实施的高费方案4个, 中费方案1个。

6 清洁生产效益

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方案的实施, 企业可产生的效益情况如下:无低费方案共投入资金139.45万元, 创经济效益423.8万元/年。已实施完成的中高费方案投入资金1770万元, 创经济效益1101万元/年。中高费方案全部到位资金6821万元, 可创效益2447.2万元/年, 投资利润率35.88%, 投资回报期2.79年, 优于行业基准指标, 同时实现节约标煤8230 t/a, 节约用水55万t/a, 减少SO2排放273.2t/a, 减少铅排放量47t a, 且废水完全实现零排放。

7 总结

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 各个行业均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和审核规律, 审核人员应充分了解和理解, 在掌握行业特征的前提下, 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 保证审核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结合本次冶炼企业开展的清洁生产审核的经验, 笔者认为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一些关键问题: (1) 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应该是一个持续性过程, 它包括过去的生产、现在的审核、将来的持续性清洁生产;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 都会导致清洁生产审核目标难以实现; (2) 确保清洁生产审核顺利完成和实施, 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政府的大力宣传支持和帮助, 并提供一个可实施的平台;二是被审核单位的全员参与和积极行动, 做到人人讲清洁生产, 个个懂清洁生产,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全体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人员的密切配合, 只有相互分工与协作, 才能让项目审核按时按量完成;四是被审核单位生产的基本条件有区别, 条件好, 新企业, 员工思想先进, 审核简单, 条件差, 老企业, 员工思想落后, 审核步步艰难; (3) 由于专业限制, 清洁生产审核机构人员在被审核行业的技术知识方面了解不深, 往往导致产生的清洁生产方案流于表面, 难以深入的发现和挖掘潜在清洁生产机会, 审核过程应从三个方面考虑解决: (1) 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 从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等方面提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支持; (2) 动员企业一线员工共同参与到审核工作中来, 一线员工们提供的无/低费方案往往是切实可行的 (3) 查阅行业资料, 掌握先进工艺、产业政策情况, 与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仁芳.有色金属矿山清洁生产审核分析[J].湖南有色金属, 2010, (2) :45-47

[2]刘文军, 刘泽林.开展清洁生产是有色金属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新疆有色金属, 2008, 增刊 (2) :119-121

河南铅冶炼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篇2

2011年我国铅冶炼企业产能迅速扩张,但下游蓄电池行业因环保洗礼加速整合,铅供需由短缺转为过剩。2012年产业发展面临更多挑战,采购困难、销售低迷、回笼资金压力大的铅冶炼企业未来是由于因势利导而发展壮大,还是因守旧而等待沦亡?对此,笔者深入济源、焦作等河南电解铅主产区进行了一次产业调研。沁阳和济源铅企业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对象。此外,调研人员还走访了部分中小型企业。

挑战与机遇

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铅产能达到490万吨,但落后烧结产能约60万吨,不达标高耗能烧结机产能约150万吨,占总产能的40%以上。2010年前后,河南铅企业和全国其他铅企业一样,均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与工艺改革的挑战与转机。

调研中发现,2010年济源大大小小的铅厂多达32家,总产能约60万吨。后因环保压力及淘汰落后产能需要,2011年降至不足20家。依照国家相关政策,目前,济源铅冶炼企业数量已降至不足10家。不过,济源总电解铅产能却由原来的60万吨增加至90万吨以上。大企业开始占据市场绝对优势,而小企业正面临出局困境。

从本次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河南电解铅落后生产线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最新的富氧底吹热渣还原熔炼生产线。整体而言,目前济源铅产业已告别小作坊式操作,开始向规范化安全生产靠拢,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环保水平也进一步上升。调查发现,代表性的龙头铅冶炼企业基本达到了环保要求,周边居民已完成搬迁,且各企业均有不同数额的环保经费投入,周边环境较前期有所改善。

我们还从侧面了解到,与济源的情况类似,河南安阳、灵宝等铅主产区环保达标的大型企业开工情况正常。其中安阳两家主要企业生产正常,灵宝三家企业仍处于关停中,正在接受环保验收,预计近期验收完成可实现正常生产。其他小型冶炼厂也实现转型或者被淘汰。

重生

1.不达标小铅厂的新出路

由于铅冶炼利润高、投入小,济源克井镇周边曾出现过众多规模不一的炼铅厂。不过随着市场的慢慢发展,这些炼铅厂目前已被淘汰出局。调研发现,河南部分小冶炼企业以关停为契机开始转型为贸易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有客户资源,另一方面,与大型冶炼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能拿到比市场价低的货。据了解,这类贸易商由于前期与冶炼厂关系较好,一般每吨可以获得200~500元不等的价格优惠,而大冶炼厂有白银等副产物利润做保证,对于电解铅的利润有相应的松动。基于此,河南关停的不达标小冶炼厂并无死灰复燃的可能。

2.规模化企业的新机遇

河南作为全国铅生产大省,氧气底吹、悬浮炼铅等先进冶炼工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不过,铅价低迷,原料进口价格与电解铅价格倒挂严重,铅企业生存仍然艰难。调研中,80%以上的铅冶炼企业均表示亏损严重,矿产铅受原料等制约因素较多。加强企业产业升级,向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才是出路。

目前,国家对再生铅行业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核机制,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退税资质,相关企业可获得50%的退税。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目前河南大型铅冶炼企业均已上马或者在建产能不等的再生铅回收项目,且平均产能均在10万吨以上,其中有些已经投产。

据统计,再生铅在全球精铅供应中占比50%以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则占比90%以上。我国在2011年前再生铅供应占比不足20%,近两年虽获得较快发展,但也仅为33%左右,仍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部分企业提前嗅到国家政策的气息,并先一步占据市场。目前,获得资质的企业主要为部分龙头企业,其中就包括河南主要铅冶炼企业。但同时也有部分企业采取先建再申请的方式,或者两者同步进行。

供需

1.铅精矿、粗铅供应紧而不缺

河南并不是我国铅矿主要生产地,大部分铅冶炼企业生产所需原料需要外购,其中部分有进口优势的企业铅精矿采购以进口为主,另外一些企业主要在国内采购铅精矿。调研发现,河南铅冶炼产能主要集中于规模型企业,小型电解铅企业无冶炼生产能力,主要以采购粗铅为主。规模型企业多集中采购,因为需求量较大,铅精矿采购存在一定困难,但只要需要,都能采购到。目前其采购地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青海、云南等地区。

精矿供应不足的厂家多直接采购粗铅,用以电解精炼以获得成品电解铅及副产物白银等。目前粗铅来源地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生产供应较为稳定的西北地区。

2.河南电解铅供应充足

调研发现,河南电解铅生产企业开工正常,开工率较2011年同期稍有下降,但产量有所增加。目前河南铅月均产量在12万吨左右,去年同期为10.4万吨。其中济源地区主要电解铅厂几乎满产;安阳地区两家主要铅厂也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灵宝地区受2011年5月“血铅”事件影响,部分企业停产达半年之久,但随着环评验收合格,近期开始计划投产。

目前河南电解铅产能约161万吨,再生铅产能约30万吨,电解铅运行产能约118万吨,再生铅运行产能约25万吨。河南铅企业整体运行产能约140万吨,占全国运行总产能384万吨的36.5%。河南铅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约73%,较湖南、云南4月开工率的70%、50.36%要高,并高于全国平均58.67%的开工率。

3.消费淡季来临,面临资金压力

4月初开始,铅酸蓄电池特别是电动车用铅蓄电池早于往年进入行业淡季。下游消费转淡使蓄电池企业失去采购动能,转向降价促销,以清理成品库存。在这样的情况下,河南电解铅企业面临较大的销售困局。虽然河南电解铅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但迫于回笼资金压力,其出货意愿较为积极,目前并没有出现库存或仅有少量库存。

成本

根据对电解铅冶炼及电解工艺需要的原料及单价预估,在未包括税费、冶炼企业利润及环保成本的情况下,电解铅净成本在每吨15 700元以上。目前,大中型企业成本在每吨200~300元,虽然较中小型企业每吨500~600元的成本低很多,但仍难以平衡其他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

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来看,电解铅成本增加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人力成本推涨电解铅成本

调研中,电解铅企业均表示存在一定的人力成本增加状况,部分企业出现招工难,不过总体影响不大。招工难主要体现在技术岗及工作环境恶劣的岗位。对于部分大企业来说,由于生产中采取以量定薪,人力成本上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影响有限,对吨铅成本的推涨也非常有限。但对小企业来说,人力成本上涨则直接增加了铅冶炼成本,使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2.财务成本增加致铅成本上升

对于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说,电解铅生产成本增加主要体现在财务费用方面。对于自有资金不充足的企业来说,吨铅财务费用在500~600元,这是额外增加的成本负担,对处于亏损边缘的冶炼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经过在河南铅冶炼主产区近一周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河南铅产业开工率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在清理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骨干企业获得长足发展,铅冶炼产能较前期增加了近50%,企业数量降至前期的1/5左右,规模化、集中化生产给环境治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目前国内铅消费进入淡季,但河南铅冶炼企业因其品牌化、规模化效应,产品销售不存在问题,且由于副产物白银、黄金等贵金属的赢利能力较铅产品要强,短期内亏损仍不会造成大面积减产的忧虑。后期在河南灵宝等主要铅厂陆续正常化生产后,河南及全国铅供应仍将维持宽松局面。

综合全国的情况来看,国内4月精炼铅产量为35.8万吨,同比下滑3.3%,环比小幅回升。1~4月铅产量为125.9万吨,同比下降8.8%,和实际调研的结果较为符合。目前,国内累积产铅同比下滑幅度较大,但环比呈两位数增长,后期逐渐稳定后,精铅产量或将企稳。不过,在终端产品需求增速放缓之后,精铅产量能否达到去年的水平仍是疑问。

(作者单位:新湖期货研究所)

某冶炼厂铅冶炼工职业健康调查 篇3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南丹县某冶炼厂铅冶炼工426名, 其中男性302名, 女性124人, 年龄20-56岁, 平均36岁, 工龄6个月-7年。工种分粗炼、精炼两种。

1.2 职业健康检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要求和方法进行健康检查。内容包括职业史、病史、自觉症状, 临床检查主要有内科、神经系统、心电图, 实验室检查有血铅、血常规、尿常规。

1.3 判定标准:

职业病诊断按《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执行, 血铅正常值:<400ug/L;铅中毒观察对象:血铅400ug/L-599ug/L;铅中毒:血铅≥600ug/L。

2 结果

2.1 不同工龄组血铅含量检测情况:

426名冶炼工工龄为6个月~7年, 血铅含量正常75.82%;血铅异常24.18%, 其中铅中毒观察对象15.02%;铅中毒9.16%。随着工龄上升, 血铅异常率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工龄组血铅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χ2=36.36, p<0.01) , 见表1。

2.2 铅冶炼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426名铅冶炼工中出现神经衰弱 (头晕头痛、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等) 人数最多, 占27.46%, 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4.65%、18.54%、16.67%, 各项异常结果男性高于女性, 男女之比有显著性差异 (χ2=12.80、p<0.01) 。见表2

3 讨论

血铅监测是研究铅接触水平的有效指标, 调查的426人中有9.16%冶炼工血铅含量超过血铅的诊断值, 15.02%的冶炼工血铅含量达到职业接触限值, 血铅总异常率为24.18%, 高于重庆万州区[2]。经统计学分析工龄组血铅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工齡越长的冶炼工血铅检出率越高, 分析主要是接触铅作业时间较长没有进行有效的驱铅治疗所致。由于铅对多个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中的特定神经结构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职业健康检查中神经衰弱症候群的人员较多, 占27.46%, 与刘忠慧[3]报道吻合。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且男女之比有显著差异, 与务工男性占多数有关。

建议企业改变传统的铅冶炼工艺, 加大铅再生力度, 在铅作业场所设置机械通风设施来降低粉尘浓度, 在相应岗位旁悬挂警示标牌, 按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检测、评估, 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血铅超标者及时驱铅治疗, 冶炼工定期作职业健康检查, 冶炼工在鼓风、下料等舜间粉尘较高浓度作业时, 一定要加强抽风除尘和使用有效的个人防尘用品,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小红, 周颂航.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J].职业与健康, 2008, 24 (3) :1692-1693.

[2]吴萍, 陈雁.万州区262名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 (7) :167-168.

铅泵在铅冶炼中的实践应用 篇4

关键词:铅泵,叶轮,莲蓬头

0 引言

粗铅冶炼一般以火法冶炼为主, 粗铅需要经过精炼才可以广泛的使用。粗铅熔炼的主要目的是除去铅中的铜与锡, 然后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精炼。基夫赛特炉或底吹炉熔炼出来的粗铅进入熔铅锅, 通过铅泵使铅液在熔铅锅之间循环, 从而达到粗铅的熔析脱铜、加硫脱铜、氧化除锡, 随后浇注锅的粗铅通过铅泵打到阳极立模机, 制作成用于电解的铅阳极板送至电解槽;电解后的阴极板送至精炼锅, 进行除渣作业后并通过铅泵送至铸锭机, 生产出合格的铅锭。在铅熔铸和铅电解生产工序中, 铅泵是不可或缺的设备, 而设计的铅泵要根据不同的工序, 其电机功率、叶轮大小、叶片转速上都有所不同, 从而提供合适的流量到阳极立模机和铅锭铸锭机。

铅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动力带动传动轴转动, 从而带动固定在轴上的叶轮, 把铅液吸入泵壳, 然后经过铅管把铅液送出去。

1 传动方案设计

铅泵的传动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联传动, 即电机与铅泵之间通过传动轴、联轴器等直接相连;另一种是带传动, 即通过皮带、皮带轮将电机与铅泵相连。放置在熔铅锅或电铅锅的铅泵需要配有铅锅罩, 主要是铅泵需要长时间放置在铅液里, 带上铅锅罩可以防止铅蒸汽和造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对传动装置的破坏, 防止铅泵的电机过热;同时锅罩上带有风管, 可以和通风系统对接, 有效地改善车间的卫生条件;电机直连传动的缺点是减振效果比较差, 因此大部分铅厂还是沿用了皮带传动。铅泵在造渣的作业过程后必须吊出熔铅锅放在放置架上, 需要给铅泵配置吊装装置, 并在铅锅罩的表面上加限位装置, 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晃动。

2 影响铅泵能力的主要部件

如图1所示, 铅泵采用单级离心泵结构, 主要由叶轮、泵壳、传动轴、轴封、密封圈及莲蓬头等组成。

铅泵的工作温度为550~600℃, 比转数为50~300, 叶轮为半开式, 叶片数在3~8片之间, 一般采用6片。从理论上讲, 叶片数越少, 摩擦阻力越少, 制造费用也越低, 但叶片所受的压力和轮毂所受的弯曲力却相对增大, 目前国内使用的铅液泵, 叶轮外径在100~350 mm之间, 转速范围为600~1 500 r/min, 超过1 500 r/min, 则容易发生气蚀现象, 而且可能出现振动。为了避免铅泵出现气蚀现象, 叶轮进口处的绝对速度不能取得太大, 一般取3~4 m/s。

铅泵的叶片厚度越薄, 效率越高, 但由于铅液对叶片有磨损, 铅液中还含有少量的锌, 对铁有腐蚀作用, 所以叶片进6口处的厚度不得小于4 mm, 出口处的厚度不大于8 mm, 叶轮多用低碳钢制造。

泵壳采用最常见的蜗壳式。

1.电机2.传动轴3.保护罩4.泵壳5.叶轮6.莲蓬头7.铅管

3 现场使用的经验及改进

原设计铅泵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铅泵相较于其他设备更容易损坏, 需要定期进行检修、更换, 连成一体后检修和更换都不方便;2) 铅泵比较长, 将锅罩吊开后得制作专用的密封罩放置架;3) 铅泵的泵壳材料为铸铁, 比较容易损坏, 现场有2台铅泵出现了泵壳破裂的情况;4) 电机和传动轴采用直连方式, 运行时振动和噪声比较大;5) 泵轴出现断裂情况。

铅锅使用的铅泵故障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操作上的原因, 如当铅泵出现叶轮被渣堵塞时, 没有及时进行清理仍在运转, 造成泵轴的偏摆及断裂;在锅内铅渣没有处理干净的情况下, 将铅泵放入锅内等。2) 泵的结构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泵轴悬臂较长, 支撑杆刚度不足, 长期浸在高温铅液中;同时泵轴露在外面与铅液接触, 极易裹上铅渣, 造成轴产生较大的变形并引起铅泵工作时剧烈振动, 从而破坏泵轴。

以上问题在现场都进行了处理:1) 将铅泵和锅罩改成可拆分的形式, 并增加铅泵的底座和吊架, 解决了锅罩的放置、铅泵的吊装及检修的问题;2) 铅泵的泵壳材料由铸铁改成铸钢, 解决了泵壳容易开裂的问题;3) 泵轴的材料由45钢改为40Cr, 耐热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4) 对泵轴加一层保护罩, 减少泵轴和铅液的直接接触。

某冶炼厂铅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篇5

1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点的选择

新厂采集厂内景观塘水、厂东北100 m处井水和厂北150 m排污口水, 厂东北100 m、1 500 m、厂东南3 000 m蔬菜、土壤样品。老厂距厂址西南处3 000 m水、蔬菜、土壤样品。

1.2 调查内容

对新冶炼厂测定其景观水、井水、排污口水、土壤以及各种蔬菜中铅含量;对老冶炼厂测定其河塘水、土壤以及各种蔬菜中铅、镉含量。

1.3 测定方法

环境水与饮用水中铅含量检测按照GB/T 5750-2006方法;蔬菜、土壤检测采用微波消解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

2结果

2.1 冶炼厂不同环境水与饮用水中铅、镉含量测定

新冶炼厂内景观塘内水中铅含量为3.9 μg/L, 未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厂东北100 m居住区小口井井水铅含量为1.0 μg/L, 未超过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厂北150 m排污口水铅含量为8.3 μg/L, 未超过GB 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总铅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老冶炼厂距厂址西南处3 000 m河塘水3份水样中铅、镉含量均<0.5 μg/L, 未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限值。

2.2 冶炼厂周围环境不同种类蔬菜中铅、镉含量的测定

新冶炼厂蔬菜中铅污染浓度均值为 (0.355±0.309) mg/kg, 超过GB 14935-1994《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规定蔬菜铅限量值的0.775倍, 10份蔬菜中有5份超标, 超标率为50.0%。老冶炼厂蔬菜中铅污染浓度均值为 (0.309±0.178) mg/kg, 超过规定限量值的0.50倍;7份中有4份超标, 超标率为57.14%。新冶炼厂蔬菜中铅污染浓度略高于老冶炼厂,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距离蔬菜样品铅含量比较, 3 000 m明显低于1 500 m与100 m处的铅含量;从不同种类蔬菜品种铅含量比较, 含量最高的是油菜 (0.94 mg/kg) , 其次是香菜 (0.59 mg/kg) 和菠菜 (0.54 mg/kg) , 最低的是萝卜 (0.04 mg/kg) 。采集老冶炼厂7份蔬菜中镉含量的测定范围为0.019~0.121 mg/kg, 均值为0.060 mg/kg, 标准差0.034 mg/kg, 其均值超过GB 15201-1994《食品中镉限量卫生标准》规定蔬菜中镉限量值的0.20倍;7份蔬菜中有4份超标, 超标率为57.14%。不同种类蔬菜中镉含量最高的是菠菜 (0.121 mg/kg) , 最低的是盖菜 (0.019 mg/kg) 。

2.3 冶炼厂周围环境土壤中铅、镉含量的测定

新冶炼厂周围环境土壤中铅含量测定范围为30.0~160.0 mg/kg, 均值为95.0 mg/kg。老冶炼厂周围环境土壤中铅含量测定范围为10.7~14.5 mg/kg, 均值为12.6 mg/kg, 但两者均未超过GB l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铅的二级质量标准。老冶炼厂周围环境土壤中镉含量测定范围1.23~1.47 mg/kg, 均值为1.35 mg/kg, 超过GB l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镉的含量标准0.35倍。

3讨论

安徽省某市冶炼厂位于城北, 距市中心2 km, 始建于1958年, 全厂总面积11.7万m2, 隶属于当地重工业局, 行业归口为省冶金工业厅。初期建有年产200 t粗铅车间, 年产500 t平罐炼锌车间, 经过1960年代、1970年代, 1980年代的发展, 至1990年代已成为省内唯一从事冶炼铜、铅、锌国有中型工业企业, 省内行业十强企业之一。冶炼厂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 虽然厂方进行多次污染治理技术改造工作, 但对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不大, 周围居民反应多。为此, 全厂整体搬迁, 迁往离市区约5 km开发区内, 老厂于2006年正式停产。新厂占地1 300亩, 现厂区500亩, 2002年8月投产初炼。目前现有职工32 556人, 2008年计划生产20万t铅、10万t锌。为了解铅污染对周围环境以及人体健康影响, 本次以老冶炼厂周围的池口小学作为污染区, 城乡结合部南湖小学作为对照区, 两小学选择调查对象基本相等, 同时还采集了新、老冶炼厂周围环境水、蔬菜、土壤样品, 对周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 (对儿童健康影响将另文叙述) 。结果表明, 新冶炼厂虽然2002年8月投产至今只有6年时间, 但已造成附近居民生活环境区域性铅污染, 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土壤是自然界中铅的最大贮存库, 土壤和尘埃中铅对环境的危害具有蓄积作用, 而且影响比较久远。本次调查土壤、蔬菜中铅含量新冶炼厂明显高于老冶炼厂, 蔬菜中铅含量超标50%以上, 说明该市铅的人为排放是造成铅污染的主要原因。铅及其化合物不可降解, 是一种蓄积性毒物[1], 进入人体内铅生物半衰期较长, 不仅长期在体内蓄积, 而且对人体组织有广泛的亲和力, 几乎能损害所有的器官, 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铅对人类的毒性作用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 儿童对铅较成人更敏感, 年龄越小对铅毒性的易感性越高, 正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神经系统对铅的毒性更为敏感[2], 过量铅摄入可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1990年代朱启星等[3]曾对老厂周围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儿童智力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儿童出生前后不同时期铅暴露水平, 特别是当前血铅水平对儿童智力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并以影响操作智商为主。同时沈彤等[4]还进行了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后铅暴露关系的队列研究, 结果表明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宫内暴露和出生后环境暴露均有关, 但与后者关系可能更密切。

铅是人体非必需元素, 其毒性在一个世纪以前已被认识[5]。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的重金属, 从开采到成品使用, 与之相关的专业达百余种。铅污染在职业环境中较为明显[6]。铅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 可通过食物链、土壤、水和空气进入人体。有色金属冶炼特别是火法熔炼铅是环境铅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7]。因此, 对于该市新冶炼厂已造成附近居民生活环境区域性铅污染的现状, 建议企业主管部门与所属公司, 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制定相关的职业病防治制度, 对职工进行毒物危害以及预防中毒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提高职工的个人防护意识。政府、企业、职工个人三方应一起行动起来, 共同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建议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执法与宣传力度, 提高人们对铅污染的认识, 督促该厂改进工艺, 为职工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定期开展职工健康检查工作, 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铅中毒患者, 确保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志谢:参加本次调查研究工作还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所:程斌、新鹏举;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青、王晓玮等。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张建芳.铅污染与儿童健康 (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8:55-56.

(2) 张正勇, 张松林, 刘琳.儿童铅暴露的危害及其防治 (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 24 (5) :555-557.

(3) 朱启星, 朱中平, 沈彤, 等.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儿童智力的影响 (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6, 23 (2) :137-140.

(4) 沈彤, 朱中平, 俞翠莲, 等.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后铅暴露关系的队列研究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 13 (2) :103-105.

(5) 梁奇峰, 李京雄, 丘基祥.环境铅污染与人体健康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3, 10 (7) :57-59.

(6) 张正洁, 李东红, 许增贵.我国铅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 (J) .环境保护科学, 2005, 31:41-42.

铅冶炼生产 篇6

关键词:卫生状况,整改措施,对比分析

职业性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选矿、粉碎、冶炼、铸锭时可形成铅尘、铅烟等漂浮在空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造成损害。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 对某铅冶炼厂职业病防护设施、工作场所空气铅浓度和工人尿铅浓度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对整改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冶炼、铸锭、粉矿、选矿车间进行空气铅尘浓度检测, 共三次。从上述车间的200名工人中 (排出职业禁忌:明显贫血;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明显肝、肾疾病;心血管器质性疾病) 各车间随机抽取工龄在0.8年以上5年以内, 年龄在18岁以上50岁以内的工人各25名, 共100名, 检测尿铅浓度3次。

1.2 调查方法

1.2.1 某铅冶炼厂职业卫生现况调查

参照卫生部编制的职业卫生调查表编制本次调查表, 现场逐项调查填写调查表。

1.2.2 工作场所空气铅尘浓度检测

采用卫生标准规定的仪器, 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规范[3]现场布点采样。检测空气铅尘浓度[4]。

1.2.3 尿铅浓度水平检测

按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5]检测工人尿铅浓度。

2 结果

2.1 整改措施

经现场调查, 该铅冶炼厂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制度不健全, 经整改后, 建立健全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制度, 在产生高浓度铅尘的作业点增设可移动、可升降、可调向的排毒设施。

2.2 整改前后职业卫生现状

2.2.1 整改前后工作场所空气铅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见表1。

整改前2006年3月与整改后2008年3月车间空气铅尘比较:t=10.045, P<0.05。

2.2.2 整改前后同一人群100名工人尿铅浓度检测结果, 见表2

整改前2006年3月与整改后2008年3月工人尿铅浓度检测结果比较:t=11.65, P<0.01。

3 讨论

2006年3月通过对该企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及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的现场调查、作业场所空气铅和工人尿铅水平的检测表明, 该企业整改前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 工人缺乏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 其根本原因是企业对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法律、法规重视不够, 法律意识淡薄。工作场所空气铅浓度0.112±0.003mg/m3, 超过国家工作场所空气铅尘卫生标准限值0.05mg/m3的2.24倍, 工人尿铅浓度0.11±0.06mg/L, 51%的工人尿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病诊断慢性铅中毒标准规定为观察对象的生物接触限值0.07mg/L的1.57倍。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严格管理和监督特别是企业下大力气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了整改, 增设位置、高低、方向可调式排毒设施, 并加强了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后, 2008年3月工作场所空气铅浓度降到0.042±0.003mg/m3, 工作场所空气铅尘浓度达到国家工作场所空气铅尘卫生标准限值0.05mg/m3, 与2006年3月作业场所空气铅浓度0.112±0.003mg/m3比较, t=10.045, P<0.05。2008年3月工人尿铅浓度0.07±0.02mg/L, 与2006年3月工人尿铅浓度0.11±0.06mg/L比较, t=11.65, P<0.01, 工作场所空气铅尘浓度和工人尿铅浓度显著下降, 并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这充分说明, 只要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加大力度, 不断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 使企业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 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职业病的危害, 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2]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S].

[3]GBZ15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规范[S].

[4]BG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S].

铅冶炼生产 篇7

关键词:铅,通风,效果评价

某铅冶炼厂年产5万t电解铅项目试运行期间,笔者单位对其进行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电解车间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的铅烟浓度超标严重。根据评价报告书的建议,建设单位对上述岗位的局部通风设施进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笔者对新设置的局部排风系统效果进行了测试与评价,并与改造前的通风排毒效果进行了比较。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铅冶炼厂年产5万t电解铅项目电解车间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局部排风系统。

1.2 方法

1.2.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

调查该项目电解车间生产工艺及通风排毒设施。

1.2.2 检测方法

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1]、《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Z/T 160.10-2004)[2]的规定对工作场所铅烟浓度进行采样与测定。采用QDF-3型热球式电风速计,按《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785-2008)的规定对局部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风速进行测试[3]。

1.2.3 评价方法

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5],结合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料、排风罩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局部排风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价。

2结果

2.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

2.1.1 基本情况 该铅冶炼厂年产5万t电解铅项目于2004年5月开工建设,2005年10月竣工,2005年12月投入试运行。项目劳动定员490人,其中电解车间140人,实行3班2运转,每班工作8 h。

2.1.2 主要生产工艺及职业病危害因素 将粗铅和残极装入熔铅锅内熔化除去粗铅中的铜等杂质,之后将熔化好的铅液在模具内铸成阳极板,与阴极板间隔插入电解槽电解,阳极铅形成Pb+向阴极析出。电解过程完成后,取出阴极送精铅熔铅锅熔化铸锭。电解车间主要生产工艺见图1。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铅烟、铅尘、铜烟、氟化物、高温、噪声等。

2.1.3 主要通风排毒设施 电解车间除铜岗位设置侧吸式局部排风管3个,排风管垂直于墙壁向车间内伸出0.5 m,未安装风罩。熔铅铸锭岗位设置侧吸式局部排风罩2个。两侧墙壁上方设置轴流风机共12个。改造时,对3个排风管和2个排风罩进行了拆除,安装了新的吹/吸式通风设施。除铜岗位由原有的排风管改为排风罩,熔铅铸锭岗位加大了排风罩的罩口面积,安装位置均较原有位置更靠近铅烟发生源,且改装后排风系统的设计风量均有大幅提升。12个轴流风机没有进行改造。电解车间改造前后主要通风排毒设施见表1。

注:a以排风罩罩口、排风管管口下沿和轴流风机中心位置计。

2.1.4 局部排风罩测试结果 改造前,除铜岗位1号除铜锅检测点、熔铅铸锭岗位1号熔铅锅检测点的控制风速分别为0.30、0.25 m/s,进行吹吸式排风改造后,2个检测点的控制风速分别达到2.20、2.00 m/s。改造前后排风罩罩口风速及控制风速测试结果见表2。改造后示意图见图2、图3。

2.1.5 改造前后通风效果比较 改造前,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铅烟浓度分别为0.17、0.19 mg/m3,均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改造后,2个岗位的浓度分别降低到0.08、0.06 mg/m3,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改造前后工作场所铅烟浓度比较见表3。

注:a为排风管管口平均风速。

注:a C-STEL为铅烟短时间接触浓度(以18个样品的均值计)。b 超限倍数=C-STEL/PC-TWA。PC-TWA为铅烟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03 mg/m3),铅烟超限倍数容许值为3。

3讨论

局部排风系统是由局部排风罩、风管、净化系统、风机等组成,是改善有毒有害作业环境的重要设施。但如果局部排风罩的类型选择不适宜、位置安装不正确、罩口型式设计及罩口风速或吸入风速不符合设计要求,就不能达到实际控制效果。

该项目电解车间除铜岗位有3个除铜锅,建设单位在除铜锅旁北墙距地面1.8 m处设置局部排风管3个(未加装罩口),设计风量15 000 m3/h(实测9 400 m3/h),排风管直径80 cm,控制距离2.5 m,控制风速 0.30 m/s。调查发现,该岗位设置的排风系统存在下列不足:①排风管未安装风罩,以排风管管口直接捕集有害物质,因管口直径小而使捕集效率低下。②控制距离较长,实际控制风速不符合《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的规定。现场检测结果显示,除铜锅在加热除铜过程中产生的铅烟不能被局部排风管有效捕集,岗位铅烟浓度达到0.17 mg/m3,超过职业卫生标准。

由于除铜锅上方行车频繁作业,无法采用密闭罩或吸顶式排风罩,只能采用侧吸罩,但因除铜锅口径较大,侧吸气面与锅外沿距离较远,整个排烟设施难达到较高的吸气效率,即使大幅度提高排气量仍不会达到应有的通风效果[7]。为此,笔者建议企业采用吹吸式通风方式对排风罩进行改造,采用送风机送新鲜风、排风罩排风的方式,即利用吹气射流和吸气汇流的联合作用来提高“控制风速”。 除铜锅直径为3 m,控制风速0.5 m/s,设计吹吸罩距离为4 m,送风罩条缝高度60 mm,排风罩罩口尺寸240 cm×200 cm。经计算,设计送风量为6 500 m3/h,吸风量为38 000 m3/h,总排风量为45 500 m3/h。企业改造后设置的吹/吸式通风设施设计吸风量为40 000 m3/h,送风量为7 000 m3/h。改造后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岗位铅烟浓度为0.08 mg/m3,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表明改造后的局部排风系统能够达到控制工作场所铅烟浓度的效果。

熔铅铸锭岗位设置有局部排风罩2个,存在不足与除铜岗位相似。建设单位也对原有的设施进行了改造,改造方法同除铜岗位。改造后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岗位铅烟浓度由改造前的0.19 mg/m3,降低到0.06 mg/m3,改造后防护效果明显提高。

设置局部排风系统是工业通风中常用的方法,是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装简便的防护措施。局部排风系统的正确设计、安装及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通过对该项目电解车间除铜岗位、熔铅铸锭岗位局部排风系统改造前后效果的比较,笔者认为,局部排风系统必须严格遵循《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和安装,重点是排风方式、排风罩的类型、尺寸以及所需的控制风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60.1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铅及其化合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GB/T16785-200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赵淑敏,郭卫琳,刘丽萃,等.工业通风空气调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2-16.

铅冶炼生产 篇8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等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1-3〕。

1.2 评价范围

包括原料仓及配料系统、胶带输送机廊、熔炼车间、转炉软炼车间、电解车间、铜浮渣处理车间、硫酸车间等生产设施和公辅设施。

1.3 评价方法

采用类比法、检查表分析法、经验法和风险评估法,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措施进行评价〔4-6〕。

2 结果

2.1 工艺流程铅制备工艺见图1;氧化锌制备工艺见图2;硫酸制备工艺见图3。

2.2 类比企业的选择

选某公司10万t/年铅冶炼工程生产线建设项目作为本次评价的类比企业,其生产环境、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职业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等与该项目基本相同。因此,通过类比对象来推断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是基本可行的。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对拟建项目工程分析和类比企业的现场调查,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矽尘、煤尘、其他粉尘、铅烟及铅尘、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锑及其化合物、氧化锌、铜烟及铜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酸及三氧化硫、氟化物、硫化氢、噪声、高温与热辐射等〔7-9〕。

2.4 类比企业调查结果正常生产情况下类比企业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见表1;类比企业工作场所化学因素检测结果见表2。

类比企业检测结果显示,粉尘、铅尘、铅烟、砷及其化合物、噪声存在超标岗位,其他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限值标准。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煤气制造和管道系统、鼓风炉、还原炉、烟化炉、反射炉的出料口及加料口的毒物控制;富氧底吹炉送气管道、高压风机、收尘电机、阴极铸造机组、空压机房、余热锅炉、制酸工段、制氧站的噪声控制;鼓风炉、还原炉、烟化炉、反射炉的高温控制。

注:8 h等效声级标准限值为85 dB(A)。

2.5 选址及总体布局

该项目拟建地址在工业区范围内,远离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的被保护区域,与某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周围环境、建筑规划相协调,选址属非自然疫源地;该项目位于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厂区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总平面图已包括拟建建筑物位置、道路、绿化等内容,选址与总体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2.6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该项目拟采用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具备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拟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高的设备进行必要的降噪、隔声、消声等处理措施,将产生较高噪声的设备集中布置,高噪声送风机设置单独的风机间放在车间外。对产生粉尘、毒物熔炼、电解、煤气站、制酸车间各个生产车间单独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2.7 建筑卫生学

该项目拟设工房多为无墙壁敞开式建筑物,自然通风良好;集控室和重要岗位操作室均按空调房设计。有关煤气站、制氧站、液压站、高压配电室、水泵房、空压站等处设机械通风设施或事故通风设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铅熔炼、制酸系统各操作区、修炉、尾气回收区、除尘系统操作区、脱硫操作区等处共设置多台移动式轴流通风机供夏季降温通风。建筑卫生学基本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2.8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该项目拟采取的防尘防毒措施如下:自动控制系统;除尘排毒系统;噪声主要防护措施采取建筑隔声和消声的办法、集中控制室、包扎消声材料;采光与照明以荧光灯为主,白炽灯为辅,照明灯具以投光灯为主,布置时以就近的高层建筑物和构筑物用来装设投光灯或装设灯杆;防暑降温采取了通风、空调措施、设置移动式轴流通风机。

2.9 应急救援措施与个人防护措施

该项目在可研报告中没有详细阐述应急救援措施问题,企业在竣工后应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制度,可满足本期工程的需要。建议在项目投产后应对煤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砷化氢、二氧化硫、硫酸及三氧化硫、铅等急性职业中毒的应急救援措施加以完善,以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2.1 0 职业卫生管理

该项目在可研报告中没有阐述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企业应在项目投产使用前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和制度,方可满足该项目竣工后管理的需要,将职业卫生管理纳入现有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职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要求。职业卫生专项经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未列支。

3 讨论

3.1 评价

该项目的生产过程存在一氧化碳、铅、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氟化物、锑及其化合物等高毒物品,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的通知》,该项目属于第二大类制造业的(十九)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贵金属冶炼,经综合分析确定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3.2 建议

(1)组织管理。建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职业病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抓好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工人的职业安全卫生水平,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必须委托取得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作业工人健康档案。(2)工程技术。该项目原料上料系统、熔炼炉、还原炉、烟气炉、煤气制造与煤输送等处存在粉尘,应加强尘源和烟气的密闭,并设置通风除尘设施。除尘系统应设计足够通风量,保证生产系统负压运行,防止粉尘泄漏。进一步完善煤气站操作处与熔炼操作的一氧化碳、铅电解操作岗位的硅氟酸、制酸工序操作的二氧化硫、硫酸等防护措施。对产生高噪声的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分开设计,同时应配置隔声装置。在总平面布置时应考虑各生产、辅助建筑物和生活、办公区的合理布局,同时进行绿化设计,达到降噪、吸声目的。在熔炼、熔铅锅、烟气炉操作室、调度室、上料系统操作室、除尘操作室等高温场所的值班室安装分散式空调,临时检修时备用移动式冷风机,以满足夏季防暑降温的要求。(3)个人防护。原料运输、上料、还原炉、底吹炉、烟气炉、反射炉、精炼炉等除尘、除渣和检修等粉尘作业岗位的工人应配备合格的防尘毒口罩;尾气、烟气、熔炼炉、烟气炉等可能导致煤气泄漏的工作场所巡检人员应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浓度报警仪,并应两人以上进入现场操作;提锌工段及废渣运输及处理、污酸处理等工段应佩戴好防毒面具和防酸眼镜、手套等;对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4)应急救援。健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管理体系,对该项目中废水处理及清淤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砷化氢等毒物制订硫化氢、砷化氢等急性职业中毒、皮肤黏膜灼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易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及急性中毒的生产场所应根据实际需要分别设置应急照明设施、通讯设施,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砷化氢等浓度报警仪、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现场急救药品等,在条件适合的时候设卫生室、医疗救护人员等,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杨金星.某汽车电子配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2):212-213.

[5]方长松,吴成峰,陈述平,等.某燃煤发电机组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11(3):197-201.

[6]尹燕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实践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探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24(2):68-69.

[7]林潮,王建平,张虹.某铅冶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26(7):808-810.

[8]臧家明,邹玲琪,孙积刚,等.某铅冶炼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效果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2):73.

上一篇:四肢手术下一篇: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