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2024-05-11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精选七篇)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篇1

关键词:二甲双胍,睡前口服,空腹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效果

随着我国老龄化特征的日渐明显, 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 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糖尿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血糖控制不良大大增加微血管与大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 加重糖尿病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与生活压力。 现阶段, 2 型糖尿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治疗过程中, 低血糖属于2 型糖尿病控制的最大干扰因素。 相关糖尿病治疗显示使用降糖药物不能很好控制患者血糖的可以睡前口服二甲双胍[1]。 为了探讨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以及安全性, 该文选取2012 年6月—2015 年4 月该院收治的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80 例, 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观察组40 例, 男性21 例, 女性19 例, 年龄在25~68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5.1±2.9) 岁;对照组40 例, 男性22例, 女性18 例, 年龄在26~69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5.0±3.5)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该研究都知情同意, 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临床诊断标准

1两组患者都有1~15 年的2 型糖尿病史。 2两组患者都已经经过了相对严格的饮食控制以及运动控制, 并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药物治疗≥3 个月, 药物剂量已经达到了最大的推荐用量, 患者的空腹血糖仍然控制不佳, 患者的Hb Alc≥7%且≤11%, 患者的PBC>7.0mmol/L。 3排除标准:排除1 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继发性的糖尿病患者; 排除3 个月之内患有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有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严重低血糖以及患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 排除肝脏功能受到损害的患者, 具体为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或者是谷草转氨酶大于正常数值上限大约2 倍; 排除肾功能受到损害的患者, 具体为患者的血肌酐大于正常数值上限的大约1.5 倍;排除有失代偿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以及在之前12 个月内出现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排除之前进行过降压治疗且收缩压≥180 mm Hg以及舒张压≥110 mm Hg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慢性且缺氧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以及排除患有全身性疾病, 不能完成试验的患者。

1.3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睡前口服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 继续在晚餐前给予患者口服西格列汀治疗 (西格列汀药物属于一种新型的糖尿病降糖药物, 是一种可逆且具有高选择性的DPP-4抑制剂, 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 , 剂量为100 mg, QD, 并且给予患者睡前口服二甲双胍0.5 g, QD治疗。对照组继续西格列汀治疗剂量为100 mg, QD。在治疗过程中, 利用拜耳血糖仪实施指尖血糖监测,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测定情况。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详细观察两组患者的FBG情况、2 h BG情况、Hb Alc情况以及BMI情况, 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对比比较。2详细观察两组患者的所有低血糖发生情况、 严重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 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对比比较。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BG情况、2 h BG情况、Hb Alc情况以及BMI情况上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FBG情况、2h BG情况、Hb Alc情况以及BMI情况没有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FBG情况、2 h BG情况、Hb Alc情况以及BMT指标含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变化, 指标都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在患者治疗后低血糖发生情况、严重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上的比较

经过观察对比, 在患者所有低血糖发生情况、严重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上,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2 型糖尿病的实际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2 型糖尿病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 随着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日益降低, 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等并发症情况的发生以及发展[3]。

空腹血糖的上升主要是受到肝脏胰岛素抵抗不足或者是分泌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肝糖原的分解速度加快, 增加肝糖原的输出量[4]。 二甲双胍属于一种口服降糖药物, 在我国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甲双胍能够有效降低肝糖原的输出量, 提高患者外周组织摄取的葡萄糖量, 降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 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 同时二甲双胍能够减少患者的摄食量, 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体重, 为患者血糖的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二甲双胍能够对二肽基肽酶IV[5]具备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提高胰升糖素样肽-I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从而发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作用。 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时, 会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例如腹部不适、食欲下降、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与患者用药剂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该文观察组患者进行了睡前口服二甲双胍临床治疗, 对照组继续原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FBG情况、2 h BG情况以及Hb Alc情况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 对照组FBG情况、2 h BG情况以及Hb Alc情况没有变化, 且观察组患者所有低血糖、 严重低血糖以及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次数与例数不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对于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来说, 在睡前口服二甲双胍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实际BMI指数, 其临床效果是安全有效的,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 且不增加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以及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次数。 与张明等人[6]的探究结果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 睡前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 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次数, 而且大大降低夜间低血糖与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次数, 减轻患者的体重, 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此外在睡前口服二甲双胍的同时可联合西格列汀治疗, 效果更加显著, 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邵洋, 杜强, 王艳军.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 (24) :34-37.

[2]《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年第22卷主题词索引[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12 (21) :1-29.

[3]《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年第21卷主题词索引[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12 (7) :1-32.

[4]丁雷, 吴吉平, 石国斌, 等.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 2012, 8 (42) :1149-1151.

[5]Fábio Brasil, Andreia Mara Brolezzi Brasil.Controle glicêmico e lipídico de pacientes com diabete tipo 2 em tratamento combinado de metformina e insulina Glycemic and lipid control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combined treatment of metformin and insulin[J].Revista Brasileira de Medicina de Família e Comunidade, 2013, 5 (17) .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篇2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血糖控制不佳患者60例,其中女24例,男36例,年龄20~75岁,平均52岁,发生高渗性昏迷1例,乳酸性中毒2例,低血糖昏迷5例。我院对60例血糖不理想的患者进行跟踪分析,给予护理指导,效果明显。

2 血糖控制不佳原因分析

2.1 糖尿病知识缺乏

糖尿病控制的成功与否,与患者本人及家庭对糖尿病相关的知识的知晓率及文化水平呈正比例相关。本组患者中糖尿病知识缺乏者有34例,占57%。其中文盲有19例,对糖尿病的症状知之甚少,对治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低血糖的症状了解很少,不能自我监控血糖水平,本组2例乳酸性中毒患者,就是在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时,未及时去医院调整用药,凭经验长期不规则服用二甲双胍,最终导致死亡。另有5例相信广告,服用邮购药物,导致严重眼、足等部位的并发症。

2.2 饮食控制不严格

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合理饮食可减轻胰岛β细胞受损,保持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平衡。本组中有11例单纯控制主食而不限制其他食物,发生高血糖。有些患者忍不住饥饿,随便添加食物也导致了血糖不稳。

2.3 运动不恰当

科学的体育锻炼对血糖的控制是有益的,过度或过少的锻炼都是不对。本组有5例因活动过量出现低血糖发生,大部分患者不愿意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影响血糖地控制。

2.4 用药依从性差

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是血糖得不到很好控制的重要原因。(1)乱用或泛用降糖药,有的患者为了增加疗效,常同时使用几种降糖药;(2)过于相信广告,随便使用广告中的药物;(3)认为注射胰岛素会成稳,使用中随意停止注射;(4)药物服用的时间、方法和剂量,不遵从医嘱,随意性太大;(5)缺乏定期检测血糖的意识,凭经验用药。

2.5 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的生活方式有:(1)饮水过少。部分患者认为饮水过多会加重病情,就限制饮水量。(2)便秘。便秘是血糖不稳定的不可忽视的原因。(3)吸烟。吸烟会恶化糖代谢,加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3 护理体会

3.1 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患病率将会增加,为了满意地控制血糖,除了医疗护理外,患者长期密切配合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知识,采取讲示范课、发放宣传材料、专栏等形式,并协助实物指导,建立沟通方法,定期召开病友会,相互交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疾病的知识,并能正确的掌握血糖、尿糖的测定、胰岛素注射方法和低血糖的表现及紧急处理方法。

3.2 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不论糖尿病的类型,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和药物治疗都应严格和长期执行饮食管理,饮食总热量和营养成分必须适应生理需要,进餐定时定量,以利于血糖的控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工作强度,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参照原来生活习惯合理搭配出每日糖、脂肪、蛋白质的量,并将各种食物份表和食物成分表赠送给患者,指导其计算食物,要求患者定时、定量、定餐,减少高塘、高脂、高盐和高热量的食物,如有饥饿可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3.3 运动指导

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减轻体重,增强体质。但剧烈的活动可使血糖激素升高,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根据病人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运动的方式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做操、游泳等为宜。运动时间以每日20~30min,一般不超过1h,每日1次或每周4~5次,运动强度,要遵循个性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之和等于170。经常测运动后的血糖。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运动,在急性感染,糖尿病坏疽,有心、脑血管疾病和严重微血管病变者禁忌运动。

3.4 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让患者明白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要坚持用药,相信适合就好,不需要追求贵药、新药,不要盲目相信广告用药,能用一种就单用,胰岛素并不会成瘾,只要方法适当,就可以平衡控制血糖。要定期监测血糖,并请专科医生为其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切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

3.5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保持心情愉快和大便通畅忌烟酒,多饮水,饮水可起到内清涤的作用,促进机体排除多余的糖分代谢产物,对降血糖有积极的作用,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尤其是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防止皮肤、粘膜感染。

总之,糖尿病血糖的控制需要患者本人主观努力,也需要医务人员提供客观的指导和监控,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分析,查找原因。结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程度有重要的关系,患者能否认真执行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非常关键,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加重糖尿病的病变。结论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指导相关的知识,并要加大监控的力度,共同努力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8月1日~2014年3月1日门诊同时进行FPG和Hb A1c检查的470例DM患者临床资料。470例患者, 男性228人, 占48.5%, 女性242人, 占51.5%。年龄29~81岁, 平均年龄 (66.4±10.3) 岁;<65岁182人 (38.7%) , ≥65岁288人 (61.3%) 。伴有冠心病的患者96人 (20.4%) 。

1.2 方法

DM患者:既往曾进行FPG检查, 由医生诊断为DM;冠心病病史:既往曾因心肌梗死住院治疗, 或者曾进行冠脉搭桥手术, 或者曾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FPG控制达标标准:FPG<7.0mmol/L;Hb A1c控制达标标准:Hb A1c<7.0mmol/L;FPG水平分为3组:<6.1mmol/L, 6.1~6.9mmol/L, ≥7.0mmol/L;Hb A1c水平分为3组:<6.5mmol/L, 6.5~6.9mmol/L, ≥7.0mmol/L[5]。

1.3 统计学方法

FPG值采用 (±s) 表示, 两组均数的差别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P<0.05。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FPG水平、FPG和Hb A1c达标比例

表1显示: (1) 不同特征患者FPG水平:男女两性以及是否伴有冠心病FPG水平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65岁FPG水平低于<65岁者。 (2) DM患者FPG和Hb A1c达标的比例:以FPG作为判定指标, 血糖控制率为50.6% (238/470) , 以Hb A1c为判定指标, 血糖控制率为48.9 (230/470) 。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为38.7%。≥65岁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显著高于<65岁者。冠心病患者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高于无冠心病患者, 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3) 不同年龄组FPG控制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χ2=10.874, P=0.004) 。不同性别患者Hb A1c控制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χ2=6.112, P=0.047) 。

2.2 FPG控制水平与Hb A1c控制水平的相关关系

Hb A1c水平<6.5mmol/L的患者, FPG水平以<6.1mmol/L为主, 占55.6%, FPG控制达标者占84.5%。Hb A1c水平6.5~7.0mmol/L的患者, FPG水平以6.1~7.0mmol/L为主, 占47.1%, FPG控制达标者占75.7%。Hb A1c水平6.5~7.0mmol/L的患者, FPG水平以>7.0mmol/L为主, 占76.7%。FPG控制达标者占23.3% (表2) 。

3 讨论

以FPG作为判定指标, 门诊DM患者血糖控制率为50.6%, 以Hb A1c为判定指标, 血糖控制率为48.9%。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为38.7%。≥65岁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显著高于<65岁者。Hb A1c水平高于7.0mmol/L者, 仍有23.3%患者FPG控制达标。冠心病患者FPG和Hb A1c均达标的比例高于无冠心病患者, 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FPG是DM患者评价血糖控制效果的常用指标[5], 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Inter ASIA) 显示, 明确诊断的DM患者FPG控制率为35% (FPG<126mg/d L) [3]。美国人群中DM患者血糖控制率为66.6%[6]。北京市管理的DM患者血糖控制率为52.8%[7], 上海市为58.5%[8]。中国8省市3586名二型DM患者管理1年时血糖控制率为53.9%[9]。本研究中门诊DM患者FPG控制率为50.6%, 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Hb A1c是评价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标, 也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Hb A1c的控制目标应小于7.0%。中国DM指南建议在DM治疗之初应每3个月检测1次, 达标后, 每3~6个月检查1次[5]。2010年我国慢性病调查研究显示, 成人DM治疗达标率为39.7%[2], 3B研究来源于104个医院的25817名二型DM患者, 糖化红蛋白达标率为47.7%[10]。另一项来源于北京6所三级医院的1151名患者调查显示, Hb A1c达标率为37.8%[11]。中国30个省81个城市的414家医院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DM患者Hb A1c控制率为35.1%[12]。

DM是冠心病的等危症, 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大血管事件的发生。美国一项研究报告, 伴有稳定冠心病的患者Hb A1c达标率为49.7%[13]。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Hb A1c控制率为54.2%。FPG控制率为52.1%, 显著高于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3]。老年DM患者血糖控制率优于低龄DM患者, 这可能与老年患者更关注血糖控制、及时检测以及更注重生活方式改善有关。因此门诊医生应更关注中青年DM患者的血糖控制, 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并指导患者血糖监测。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诊断符合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1]70例病例。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 男19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为 (58.6±5.1) 岁;病程为3.6~9.8年, 平均病程为 (3.4±2.1) 年。对照组患者35例, 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为 (57.6±5.4) 岁;病程为1.5~10年, 平均病程为 (3.6±1.8) 年。两组在性别.病程.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饮食指导, 制定饮食计划, 同时对患者运动进行指导并制定运动计划等。观察组在晚上九点给予甘精胰岛素10U, 皮下注射。对照组早餐和晚餐前分别皮下注射诺和锐20U。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当空腹指尖血糖<6.0mmol/L, 为血糖控制达标;通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指尖血糖和睡前血糖测定, 计算本日血糖样本标准差和极差, 观察本日的血糖波动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测定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血糖波动情况和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糖样本标准差和极差分别为1.4±0.3、4.3±1.0;对照组血糖样本标准差和极差分别为2.5±0.6、7.1±1.7。观察组血糖样本标准差和极差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中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 发生率为5.7%, 对照组中10例发生低血糖反应, 发生率为28.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甘精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生成的一种新型胰岛素类似物, 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较传统胰岛素有所改善, 其作用曲线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特点, 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更加方便易行[2]。甘精胰岛素其作用时间长, 能够持续长达24h。研究表明, 甘精胰岛素有基础胰岛素作用, 除了能够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外, 对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也很明显。研究认为, 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更低, 增加了临床应用安全性[3,4,5]。

采用胰岛素类药物控制血糖中,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够为患者机体提高较为稳定的基础胰岛素水平,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也能够较好的控制血糖, 并且给药时间较为灵活。诺和锐具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特点, 也能较好的控制血糖。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测定结果近似, 说明甘精胰岛素和诺和锐均能较好的控制血糖。但观察组血糖波动较对照组,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说明甘精胰岛素在控制血糖过程中, 患者血糖波动小, 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 治疗过程安全。所以, 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期间血糖波动小, 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 (2010年版) [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2, 20 (1) :S4.

[2]马运贤.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 :199-200.

[3]杨颖, 邓晨昕, 高凌.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预混胰岛素疗效欠佳的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9 (1) :128-129.

[4]尹国幸.胰岛素泵与甘精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效果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11) :1519-1520.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1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正确口服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2~70岁,平均(55.1±6.5)岁;对照组患者46例,其中男28例 ,女18例 ,年龄43~68岁 ,平均 (54.9±6.8)岁。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 停用一切原口服降糖药物,均在三餐前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起始量为0.25 g/次,3次/d。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在每晚入睡前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起始剂量为0.15 U/kg,研究中不作剂量调整,治疗后根据FBG与2 hPG测量水平, 每3~4 d做1次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剂量的调整,二甲双胍最大剂量为1.5 g/d。对照组患者在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基础上,给予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用法用量同观察组。两组 患者均治疗 观察6个月。比 较两组患者治 疗前后FBG、2 hPG、HbAlc水平变化情况。

1.3 统 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FBG、2 hPG及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指标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指标比较,P<0.05。

2.2 两 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情况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低血糖不良反应的有3例,占5.5%;对照组有6例,占13.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治疗的血糖控制目标在于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使患者FBG、2 hPG及HbAlc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传统的胰岛素初始治疗方案多是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 在患者入睡前给予中效胰岛素注射治疗以补充胰岛素分泌不足,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血糖控制效果相对较理想, 但也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3]。

二甲双胍降糖机制主要是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 ,增加糖的利用[4]; 其能有效抑制肝糖元异生 , 进而降低基础肝糖的输出;通过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有效结合,增加胰岛素清除血糖的作用,并能有效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患者的受体结合点,增加低亲和性结合点的数量,进而改善糖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5]。甘精胰岛素属于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其能够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的正常分泌, 作用时间持续24 h且不出现峰值[6], 每晚患者入睡前给予皮下注射治疗 , 可使多数患者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并控制低血糖的发生[7],达到治疗标准。该研究中应用的两种治疗方案,效果均较理想,对血糖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该组研究数据显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观察组 ) 患者FBG、2 hPG及HbAlc水平控制效果更为理想 ,且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红蛋白,且能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1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较显著。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3月-2014年5月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社区糖尿病患者168例,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血糖检查确诊, 符合《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相关诊断标准[3],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并经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168例患者分为联合组 (n=84) 和对照组 (n=84) , 联合组中男48例, 女36例, 年龄41~73岁, 平均 (51.9±8.7) 岁;病程1~9年, 平均 (5.2±2.1) 年;BMI 22.6~37.1 kg/m2, 平均 (29.6±5.1) kg/m2;空腹血糖 (FPG) 4.8~7.3mmol/L, 平均 (6.1±1.4) mmol/L;餐后2 h血糖 (2 h PG) 12.4~18.1mmol/L, 平均 (15.7±3.5) mmol/L。对照组中男51例, 女33例, 年龄42~74岁, 平均 (52.4±9.1) 岁;病程1~9年, 平均 (5.3±1.9) 年;BMI 22.5~37.8 kg/m2, 平均 (28.7±5.6) kg/m2;FPG4.4~7.2mmol/L, 平均 (5.8±1.9) mmol/L;2 h PG11.7~18.5mmol/L, 平均 (15.4±3.3) mmol/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FPG及2 h PG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 年龄≥18岁且<75岁; (2) 2型社区糖尿病患者; (3) FPG基本正常, 2 h PG控制不佳 (≥11.1 mmol/L) ; (4)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8%; (5) 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 妊娠、哺乳期患者; (2) 合并心梗、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者; (3) 肝肾功能不全者; (4) 依从性差、精神异常等不能配合研究者; (5) 1个月内使用过激素者; (6) 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4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 嘱患者坚持饮食、运动治疗, 每周餐后或睡前后监测血糖共6次, FPG、2 h PG各3次。对照组给予拜糖平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202, 50 mg/片) 餐前吞服, 50~200 mg/次, 3次/d, 具体剂量由医生据患者病情调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20056, 50 mg/片) 口服治疗, 100 mg/次, 1次/d。按照上述服药方式持续用药6个月, 每月复诊或随访。

1.5 观察指标

(1) 分别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时、用药后检测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 A1c水平; (2) 用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 (3) 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比不良反应率。

1.6 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6个月后根据患者餐后血糖水平评价疗效, 显效:2 h PG水平减少>30%或<9 mmol/L;有效:2 h PG水平减少11%~30%或<11 mmol/L;无效:2 h PG水平减少≤10%或无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行字2检验, 计量资料 (±s) 表示,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5%, 高于对照组的7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550,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 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用药3个月后2 h PG、Hb A1c水平较用药前降低, 用药后较用药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组用药3个月及用药后2 h P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用药后TC、LDL水平均下降, 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G、HDL水平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9.5%, 与对照组的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065, P>0.05) , 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需终生服药控制血糖, 但生活中饮食不注意常造成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 正常人餐后2~3 h血糖即可恢复至餐前水平, 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 餐后血糖持续升高, 2 h仍明显较高[4]。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 糖化血红蛋白持续升高, 使糖基化产物沉积在终末器官, 引起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 且血糖浓度越高, 对组织损害越大。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餐后血糖与心血管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 孙般若等[6]报道称餐后血糖升高、年龄增长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阿卡波 (拜糖平) 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通过抑制小肠壁细胞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肠内多糖、双糖、寡糖降解, 到达降低餐后血糖和平均血糖的作用。仇维芝[7]相关研究显示拜糖平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用药6月后患者2 h PG (8.6±5.3) mmol/L、Hb A1c (6.9±1.3) %低于对照组 (二甲双胍治疗) (10.9±7.2) mmol/L、 (7.9±1.2) %, 且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司文等[8]研究还指出阿卡波能显著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4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 降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 改善患者慢性炎症状态, 提示阿卡波可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西格列汀是一种DPP-4抑制剂, 具有平稳降低餐后血糖且在患者血糖正常或偏低是不发挥降糖机制的功用, 能有效避免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引发低血糖。另外有研究指出西格列汀具有针对2型糖尿病发病环节的多机制降糖作用, 如抑制胰岛细胞增生、减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等[9]。王琪等[10]相关研究显示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 且患者无过敏、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 安全性高。近年有诸多研究显示西格列汀、阿卡波与其他降糖药联合使用效果明显[11,12], 本研究联合使用阿卡波和西格列汀, 旨在探索联合用药对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 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78.6%, 且不良反应率9.5%与对照组10.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未出现低血糖病例, 提示联合用药用于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者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有研究表示西格列汀可改善患者血脂, 降低TC、TG、LDL, 升高HDL水平, 但该作用不依赖于血糖降低[13]。动物实验中也显示西格列汀能降低肾周脂肪及肝脏组织中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14]。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用药后TC、LDL水平均下降, 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TG、HDL水平用药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变化, 与上述学者研究不符。两组患者用药后血糖指标显著降低, 联合组2 h PG、Hb 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笔者考虑本研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偏高, 降糖治疗后, 血糖有效控制, 但血脂未明显纠正, 可能需要强化调脂治疗。范丹等[15]类似研究中显示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提高胰岛功能, 该结论与本研究一致。

空腹血糖控制不佳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 例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被确诊为2 型糖尿病, 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超过3 个月,血糖控制效果不佳(FBG>8.0 mmol/L)[2]。 经患者同意,将这100 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

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 将这10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值为24:26,年龄分布于41~5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7±7.32)岁,患病时间长达1~11 年,平均(5.83±2.21)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值为25:25,年龄分布于42~58 岁,平均年龄为(50.21±7.63)岁,患病时间长达1~10 年,平均(5.79±2.34)年。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继续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阿卡波糖口服,75 mg/次,1 次/d。

对照组患者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素静脉注射,初始剂量均为8 U,在血糖达标前,应每2~3 d增加4 U,在血糖达标后,剂量应维持不变。

1.3 观察指标

待患者治疗12 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2 h 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进行检测和对比,并观察两组的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血糖采取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 血脂指标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体重通过体重计测量。

低血糖判定标准[3]:男性空腹血糖值≤2.78 mmol/L,女性≤2.5 mmol/L。

1.4 统计方法

在SPSS17.0 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s),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PG、TC、TG、体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共有37 例患者出现低血糖,观察组共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 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在国内,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5.5%,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多达9400万人[4]。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在发病早期,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无障碍,但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依靠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效果不佳[5],故2 型糖尿病又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临床上,多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 型糖尿病,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往往欠佳,即空腹血糖值未降至6.7 mmol/L以下或餐后2 h血糖值未降至10.0 mmol/L以下[6]。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血糖不稳定,仍然存在心脑血管风险,因此,对这类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 型糖尿病患者需加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7]。

目前,在临床上,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采用基础胰岛素进行治疗。基础胰岛素是针对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主要分为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8]。该次研究选取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中效胰岛素(对照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PG、TC、TG、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较之对照组均更加显著(P<0.05),说明甘精胰岛素联合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加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中效胰岛素的药效维持时间短,而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其药效维持时间长,能够模拟基础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有效控制血糖[9]。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P<0.05),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在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后,血糖在夜间波动较大,容易出现“黎明现象”,即在夜间出现低血糖,黎明时血糖恢复[10];而甘精胰岛素对血糖的控制更佳,血糖波动较小。

上一篇:无法回避的挑战下一篇:病毒性腹泻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