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压血糖预防老年痴呆

2022-09-11

老年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 AD)是一种好发在老年人中的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据统计,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约为4%~6%[1]。高额的治疗和护理费用、家人的误工费等,使得老年痴呆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危害远远超过中风[2]。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高血压、高血糖已经成为老年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通过控制血压血糖来预防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将2010年6月—2012年7月来该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21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将来该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预防干预的配合性良好。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8例,其中男58例,女50例;年龄66~81岁,均龄为(69.5±2.1)岁;正常血糖血压42例,单纯糖尿病16例,单纯高血压3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8例。观察组108例,其中男56例,女52例;年龄67~82岁,均龄为(68.7±2.3)岁;正常血糖血压43例,单纯糖尿病15例,单纯高血压3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7例。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以及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微小,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观察指标

随访2年,对两组的血压及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和Hb Alc(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监测和记录,比较观察两组预防干预后的AD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血压血糖水平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得的所有结果均采用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

血糖监测显示,两组预防干预后观察组在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 )及Hb Alc(糖化血红蛋白 )均有大幅度地下降,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注: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效果相比,P<0.05。

2.2 两组预防干预后的 AD 发 生情况

随访两年之后发现,对照组中有6(5.56%)例发生AD,而观察组中仅有2(1.85%)例发生AD,观察组的预防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血压血糖水平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

随访两年之后发现,不同血压血糖水平的AD发生情况也不尽相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AD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单纯糖尿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血糖的发生率为0%,三者差别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老年痴呆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多起病于老年期,通常起病隐匿,为特点性、进行性病程,无缓解,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3]。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保障老年人度过幸福安详的晚年,AD的防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研究课题。

该研究显示,不同血压、血糖水平对于AD的发病有着极大的关联,二者呈正相关,经控制血压和血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预防了AD的发生, 本研究中对照组的AD发生率为5.56%,而观察组的AD发生率为1.85%,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控制血压血糖时,必须注意的是:一是创造适宜老人居住的环境,如室、洗手间、浴室、走廊、楼梯要配备无障碍设施[4];二是老年人家属要积极配合,对于老年人要加倍的爱护和关心,积极让老年人定期参加体检;三是尊重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会实践,保持愉悦舒缓的心态。

摘要:目的 研究通过控制血压血糖来预防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7月来该院进行体检的老年人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10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老年痴呆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预防基础上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的方法,随访两年,对比两组在预防后的血糖水平(包括FPG、2h PG及Hb Alc)的控制情况、老年痴呆的发生率情况以及不同血压血糖水平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结果 随访两年后发现,观察组在FPG(空腹血糖)、2h PG(餐后两小时血糖)及Hb Alc(糖化血红蛋白)上均有大幅度的下降,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AD发生率为5.56%,而观察组的AD发生率为1.85%,观察组的预防效果优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AD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单纯糖尿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血糖的发生率为0%,各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血压血糖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必要措施和可靠办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老年痴呆,血压,血糖,预防

上一篇:浅析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下一篇:计算机网络系统弊端及安全软件开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