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量

2024-05-14

学校数量(精选九篇)

学校数量 篇1

据英国《每日电讯》2014 年2 月23 日报道, 在未来的两年里, 在英国联合政府的教育改革下, 完全学校的数量将会增加1/4。在政府所推行的针对新一代学生的改革中, 在完全学校政策下学生可以在同一所学校接受长达16 年的教育, 政府指出, 该项政策是对家长要求的回应。学生在4 岁入学后可以一直在一所学校内接受教育直到18 岁, 有些学校拥有自己的幼儿园,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两岁或3 岁时就可以入学。

政策的支持者表示, 这一政策使得家长可以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早期为其缴纳专业科目的学费, 为最聪明的学生提供获得更快进步的机会。这一政策也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时期所存在的学业成绩下降的问题。在这过渡期, 大量的学生需要努力适应新环境。

这一建议是在仿照私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 许多私立高中在其附近开设了本校的预备学校。新学校网络 (New Schools Network) 的总监娜塔利·伊万斯 (Natalie Evans) 表示, 25%关于新的免费学校的建议是基于完全学校模型而提出的, 新学校网络是为了促进改革的实施而成立的一家慈善机构。政府数据显示, 89 所主流的慈善学校是在这个学年伊始时开办的, 其中包括在免费学校项目下所建设的15 所。数据显示, 在今年或是明年9月份将会有23 所免费的完全学校开始招收学生, 这将会使英国完全学校的数量增加1/4。

学校数量 篇2

(7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

(7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7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 招生及生源情况

(75)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76)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黑龙江省宁安市学校数量调查 篇3

从我们这次调查统计抽取的资料来看:2007年——2010年宁安市学校数量在前三年保持稳定, 2010年因优化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更加合理配置资源, 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将学校数量由2009年的133所合并为100所, 其中市直属学校数量保持不变, 宁安市现有高级中学的数量为3所, 无任何变化;2007年——2010年宁安市在校学生数稳中略有变动, 总体增加不明显, 变动比较大的2009年也仅仅比2008年增加3.76%。但内部结构上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初等中学市直生源增加明显, 初级中学农村生源萎缩, 一部分农村生源转入市直中学, 另一部分是生源数量在初级中学开始萎缩。这是以后很多高校将面临的窘境, 高校将面临招生困境。从四年的数据可以到, 小学学生数量保持稳定, 变化幅度很小。

从中也看到一些比较可喜的迹象, 那就是近四年高中毕业生人数增加明显, 2010年比2007年增加1589人, 增加了151.47%。

目前市直小学、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从数量、生均规模看有小幅度减少;市直初中总体上有一些发展, 但增速相当缓慢、农村初中则是保持了一定增速;近四年高中的师资队伍增加了193名。

数据来源:宁安市教育局

宁安市目前共辖7个镇、5个乡、243个村委会, 348个自然屯, 截止2010年末拥有100所各类小学、初、高级中学。从这次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 目前宁安市所辖乡镇都拥有小学、初级中学, 高级中学3所全部在宁安镇, 宁安市在乡镇一级都有基本的教育机构, 高级教育资源全部集中在市直地区, 以形成教育资源的合力, 共享教育协同发展的效果, 更加合理化、有效地调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资源良性互动。这是从学生年龄结构特点、身心健康发展、资源稀缺性、教育资源分布规律诸因素出发, 具有合理性, 我们认为宁安市地区教育机构整体配置比较合理, 但是未来随着生源分布还是会出现部分调整, 但乡镇级还是会保留最基本的教育力量, 以满足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配置, 适当合并教育机构还是有的, 未来教育机构发展重点会集中于教育机构质量、结构合理性等方面。

二、宁安市教育状况对学院发展的影响

1、适龄人口的减少对学院招生形势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 随着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时间执行, 人口生育高峰期的结束, 目前县级受教育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适龄人口在每个阶段都有幅度不同的下降, 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升学率来弥补一些下降程度, 但是高等受教育人口数量的下降这将是一个对高等教育机构不可避免的问题。

2、初级教育资源质量提升的需求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从宁安市教育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 经济不断发展一方面是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实践技能以适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是人们更加注意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对教育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为专门培养教育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其中将承担积极作用, 通过与县市级教育机构的协接, 轮训现有教师、推介本校学生进入县市级教育机构等形式, 参与教育资源共享发展, 促进双方共同的发展。

三、学院未来发展方向

牡丹江师范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文、理、工、管、农、史、法、教等8个学科, 专业结构合理、特色性强、教学科研能力雄厚, 具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我校现在以“申博、更名”为契机, 以“培养精英、追求卓越”为主线, 以推动“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为指导,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 通过本次对宁安市学校数量的统计调查, 我们对学院未来的发展提出如下措施:

1、拓展招生空间, 在县级市建立生源基地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 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将是发展的基石, 没有相当的数量作为依托谈质量将是一句空话。目前高等教育招生情况呈现出:重点院校生源资源富集, 普通本科院校生源紧缺, 而普通院校想要发展进入重点行列就必须将规模保证在一定程度之内。短期内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应该把招生重点建立在县市级地区, 通过对宁安市学校的调查, 我们有必要加大在这里生源基地的建设, 积极探索有效形式, 拓展我校的招生空间。

2、加强与上游学校的互动, 探索多方面合作关系

作为一所辐射龙江、服务地方的高水平大学, 我们应加强与龙江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 在交流中应突出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宁安市作为牡丹江市所辖县级市, 通过我们这次对其学校数量的调查, 发现我们可以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继续教育、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合作。

学校数量 篇4

1、只

2、本

3、个

4、片

5、条

一()小兔

五()书

两()落叶

四()鱼

六()人

1、张

2、群

3、面

4、口

5、袋

一()水

一()羊

一()嘴

一()米

一()鼓

1、条

2、层

3、把

4、颗

5、双

一()胡子

一()鱼

一()鞋

一()楼

一()星

1、块

2、排

3、架

4、个

5、首

一()诗

一()琴

一()谜语

一()石头

一()钉

1、颗

2、声

3、朵

4、串

一()珍珠

一()菊花

一()巨响

一()流星

连线:

一条

一间

小桥

一头

一座

苹果

一棵

一朵

房间

一束

一个

红花

一把

一匹

小马

一座

一把

扇子

将合适的词语或是词组连线。

清清的豆角          闪闪的脸蛋

弯弯的星星          清清的小河

红红的太阳

雪白的荷叶

闪闪的夜晚          蓝蓝的云朵

静静的月亮          绿油油的星星

青青的河水          红润润的大海

亮晶晶

小溪

垃圾

圆圆的翅膀

纸屑

绿绿的眼睛

作业

宽宽的脸蛋

尾巴

清清的荷叶

果皮

猴子

像把伞,兔子的尾巴

长长的。

松鼠

短短的。

鸭子

弯弯的。

公鸡

扁扁的。

孔雀

像把扇。

词语搭配积累

一个女孩

一个问题

一个秘密

一个娃娃

一个谜语

一个杯子

一个松果

一个孩子

一个桃子

一个苹果

一个树坑

一个梨

一个西瓜

一棵树苗  一棵小树  一棵松树

一棵桃树

一只鸟蛋  一只小鸟  一只蚂蚁  一只燕子  一只海鸥

一只狮子

一只白兔

一只蝌蚪

一只乌龟  一只青蛙

一只小虫

一只小狗

一只小猫

一只萤火虫

一双鞋子

一双手套

一双小手

一把扫帚  一把小伞  一把椅子  一把剪刀

一片树林  一片树叶

一片菜地

一片欢笑

一片沙滩

一条小路  一条蛇  一条尾巴

一条线

一条项链

一条河

一朵鲜花

一朵浪花

一朵云彩

一头大象

一头猪

一头驴

一头牛

一种花草  一些东西  一辆小车  一张小嘴

一艘船   一艘军舰

一匹骏马

一根柱子  一根草

一根绳子

一群飞鸟   一群蚂蚁     一阵雷声

一串雨点

一串脚印

一串葡萄

一串项链

一位叔叔

一位老师

一位阿姨

一名学生

一名少先队员

一块石头

一块稻田 一块石碑

一面队旗

一群红领巾

一口井

一件事情

一道彩虹

一颗种子

一张画

一节语文课

一群小鸟

一处风景

青青的草地(小草)

碧绿的树叶

(叶子)精彩的球赛

火红的太阳

(枫叶)

金黄的稻子

(麦田)

弯弯的月亮

(小路

小船)

高高的楼房

(雪山、房顶)

明亮的教室

(眼睛)

宽广的操场

(草原

大海)

雪白的浪花

(雪花、肚皮、棉花、白云)

可爱的小狗(小猫、小鸡、小鸭)

可口的松果(饭菜)

大大的脑袋(西瓜)

美丽的衣服

(姑娘)

亮晶晶的眼睛(宝石)

鲜艳的红领巾(国旗)

温暖的春天  炎热的夏天

凉爽的秋天

寒冷的冬天 丰

碧绿碧绿的叶子(荷叶、小草、菜地)

火红火红的太阳(花儿、朝霞、高粱)

雪白雪白的棉花(浪花、梨花、贝壳)

金黄金黄的落叶(麦田、稻田、油菜花)

乌黑乌黑的头发(芝麻)

上汽目标:数量质量双提升 篇5

2010年, 是上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关键一年。上汽将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 全力完成新能源汽车阶段性任务并继续积极推进产业链建设。本届北京车展, 上汽纯电动概念车E1和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闪亮登场。同时, 在即将召开的世博会上, 大家也将亲身感受上汽新能源车的创新魅力、绿色魅力和世博魅力。

本次北京车展,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上汽) 将以“聚心世博·创新未来”为主题, 齐聚旗下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 在E2馆、E5馆和室外展区展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板块的最新产品。参展规模为历届车展之最, 届时将展出9家整车企业的94款主要车型。其中, 一款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水平”的纯电动概念车E1将与公众首次见面。

2009年, 上汽紧紧抓住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等国家刺激政策带来的增长机遇, 积极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努力满足用户需求, 实现强势增长。公司全年销售整车272.5万辆, 同比大增57.2%, 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超过两百万辆的汽车集团, 并跃居全球十大汽车厂商行列;市场占有率达19.9%, 较2008年提高1.4个百分点, 行业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其中, 上海大众销售整车72.8万辆, 同比增长48.6%;上海通用实现销售72.7万辆, 同比增长58.7%;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06.5万辆, 同比增长63.7%;自主品牌荣威和MG销售达到9万辆, 同比增长153%, 整车制造部分已实现盈利。

在规模快速做大的同时, 上汽把打造差异化自主品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抓手, 加快做强的步伐, 实现了发展数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2009年,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1 3 9 6.3 6亿元, 同比增长近3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65.92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900%。

自主品牌差异化快速发展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 上汽充分利用二十多年合资合作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集成国际国内各种优势资源, 产学研相结合, 从较高起点出发, 发挥本土低成本优势, 走差异化自主品牌发展道路,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2009年, 荣威与MG两个品牌整车销量突破9万辆, 同比大增152%, 远远超出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自主品牌整车制造部分已实现盈利。随着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未来将发展成为上汽新的盈利增长点。

品牌建设方面, 以荣威和MG为核心的品牌阵营, 通过“有效差异化”形成了清晰的品牌区分, 即荣威以“品味、科技”为品牌核心, 与MG“个性、气质、创造力”的品牌DNA, 发挥出协同效应, 双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2010年, 为保证自主品牌的快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上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产品投放计划。上汽自主品牌将集中发力, 共有MG6、荣威350、荣威SUV和MG A级车等4款新车在2010年上市, 分别覆盖B级、A级、SUV和A0级细分市场, 基本完成“双品牌、全系列”第一阶段的产品布局。凭借具备竞争力的新产品, 2010年上汽自主品牌将力争全年销量较2009年翻一番, 达到18万辆。

加快新能源车产业化步伐

近年来, 上汽紧紧瞄准世界汽车动力电力化的技术发展趋势, 努力探索新能源汽车研发, 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其中, 君越混合动力轿车去年已正式上市;领驭燃料电池轿车为北京奥运服务获得圆满成功;上海牌混合动力轿车在第九届必比登挑战赛上成绩不俗;申沃超级电容大客车在本市公交线路上累计运行里程已超过50万公里。

2009年, 上汽明确了“加快推进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产业化,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的中长期技术路线;确立了“自主创新、内外结合, 两条腿走路”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 公司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阶段性目标:2010年, 综合节油20%的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批量投放市场;2010年, 向世博会提供包括纯电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四大门类的近千辆新能源汽车;2012年, 节油50%以上的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轿车将批量上市;同年, 上汽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也要推向市场, 真正实现零排放。

为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顺利实现, 上汽积极攻坚“电池+电机+电控”瓶颈, 已经初步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 为产业化工作夯实了基础。2009年初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捷能公司, 专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集成和控制集成开发, 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电机”方面, 上海捷能创新开发的插电式混联机电耦合驱动技术已经进入样机试制阶段。该技术有效规避了丰田、通用等国内外混合动力产品的技术壁垒, 是更紧凑、更高效的电驱动变速箱, 有望于2012年装载在上汽插电式强混轿车上。“电控”方面, 上海捷能有一支60人的专家团队正全力开展自主研发。2009年十二月, 上汽与美国A123按照51:49的股比成立了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开发、生产和销售车用动力电池系统, 并提供技术服务和其他售后服务, 从而在“电池系统”这一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发展上形成突破。

论文数量崇拜,可以休矣 篇6

实际上, 早在2011年5月, 英国皇家学会公布的一份报告已经表明, 中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已飙升至全球第二名, 并有可能在2013年取代美国, 从而成为世界最多产的科研大国。一些中国分析人士乐观地认为, 这将对中国科研水平的国际地位产生突破性影响。

然而, 我们看到的现实却不尽如人意。不久前, 我国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颁发,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 这是该奖项13年来的第9次空缺。一边是在国家乃至国际上的顶尖学术期刊的发文数量不断跃升, 另一边是具有重大原创价值的研究成果寥若晨星;一边是为科技论文世界排名第二的“论文大国”沾沾自喜, 一边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年空缺。“残酷”的现实就这样“无情”地横亘在我们的面前。这种局面迫使我们对我国科技界的“论文情结”和近年来一直采用的“论文奖励”方式进行反思:只关注论文发表, 而不关注学术研究与创新, 不可能出现一流的研究成果, 更不可能造就一流的科技强国。

我国对科学研究与创新的扶持多年来一直十分强劲。过于强调论文发表的期刊级别和数量, 只会折腾掉国家提供的、来之不易的大笔科研经费, 于真正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并无多大裨益。国家慷慨地为科研提供资助和设备固然重要, 但这还远远不够, 奖励机制的不完善与缺乏道德评判标准, 必然导致学术腐败。

有识之士指出, 中国的科学界应该更多地强调创新, 让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重视个人操守, 还要注重学术品质;用严格的制度与规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应该让其中的每个人清楚地知道, 在科学之路上怎么样就会走偏, 如果走偏了怎么样去纠正;进而把这些道德标准与学术规范传授给更年轻的从事科研工作的人。

中国能否成为一个科研强国?对于科学而言, 要紧的东西是创造力。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利用好这种创造力, 它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就一定会上升。我们应当明白, 创新是先天的, 而不是后天创造的。一夜之间可以写出一篇论文, 然而, 含金量高、有创新点的科技论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创新更不是拷贝而成的。如果你想速成, 你得到的只能是复制品。

依靠发表论文数量无法有效地衡量科研产出。事实上, 过分注重发表论文数量的激励机制只会严重阻碍创新。创新对杰出的科学至关重要, 真正的创新包含冒险、改变和默默无闻, 在研究和探索任何一个具有风险的、新的解决办法时, 研究者在最初几年里都不应期望连续发表论文为自己捞取名声与资本。

历史向我们反复证明, 一个国家如果不创新, 不努力地迎接变化, 就会在原地踏步;而只有敢于冒险, 接受新事物, 不断创新, 才会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对照今天的现实,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距离成为科技创新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

可以设想, 在一个注重创新的研究团队里, 如果有人平均一年只有一篇论文, 而这篇论文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独领风骚”, 那么, 这比他洋洋洒洒发表十篇泛泛一般的论文更有价值, 更应该受到奖励。不言而喻, 在评价一篇科技论文时, 更应该看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激励机制。

“单价×数量=总价”的教学思考 篇7

单价、数量、总价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 (2011年版) 四年级上册新增加的内容, 对于在课程改革中删减又增加的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在课程标准的增减中寻找背后的意图, 在教材中把握整体目标, 在学生的经验中寻找真实的起点。

(一) 课标的变化

1992年的教学大纲中指出: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初步学会口述解题思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没有看到对常见数量关系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2011年版) 》) 第二学段的内容指出:在具体情境中, 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从“有”到“无”再到“有”的常见数量关系中发现, 实验稿对于“解决问题”强调“要引导学生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 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境灵活地解决问题”, 削弱了数量关系的教学, 而《课标 (2011年版) 》突出了“单价×数量=总价”作为一个数学模型来教学。

(二) 教科书的变化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科书 (2001版) 为例, 书中只是清晰地给出了“速度×时间=路程”这一数量关系, 有关“单价”与“工作效率”的数量关系也只是在五年级“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教学的练习中出现过。

2011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中编排了例题独立教学, 其中编排了“篮球每个80元, 买3个要多少钱?鱼每千克10元, 买4千克要多少钱?”两个问题, 并通过学生归纳共同点, 提炼了三者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例题独立教学之前, 教材中大约出现了37题 (题组) 左右的相关单价、数量、总价的问题。其中出现描述学生文具的价钱比较多, 如“每个文具盒的价钱”“每块橡皮的价钱”“每支铅笔的价钱”“每本本子的价钱”等。其中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第一, 教材中有两次用表格的形式来呈现三个数量, 表头分别标记“每份快餐价格、份数和钱数”和“个数、总价/元”, 这种表格加文字的形式相对于总价这个概念而言已经逐渐进行抽象了 (如题目1) 。第二, 教材中出现了“1千克茧卖18元, 50千克一共卖多少元?” (如题目2) 对于单价的呈现中按“质量单位”描述的只有一次。

题目1:张阿姨在快餐店买了一些套餐 (如右表) 。每种套餐各花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题目2:1千克茧卖18元, 50千克能卖多少钱?

(三) 学生对单价的理解

什么是单价呢?教材的定义是“每件商品的价钱叫作单价”。

学生对“单价”的理解又是怎么样呢?随机从农村学校四年级选取一个班 (48人) 作为调查样本。

1.学生对单价的描述。

从对学生的调查中看出, 大部分学生结合大量的实际素材来理解“单价”的本质意义, 把单价提炼归纳为“一个东西的价钱”。这单价的原型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学生完全自主地抽象、概括出“单价是指一个计量单位商品的价格”有一定的困难, 需要教师的帮助。

2.“每条鱼10元”其中“10元”是单价吗?

“每千克鱼10元”其中“10元”是单价吗?为什么?

调查表中, 42位学生认为“每条鱼10元”是在描述单价, 而36位学生认为“每千克鱼10元”不是单价。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 鱼是一条一条呈现在眼前的, 所以部分学生认为“每条鱼是每件商品”。而换用“千克”来计量鱼, 一千克的鱼可能是一条不到, 可能由几条组成, 学生没办法从形状的角度来计量鱼, 所以用“每千克鱼的价钱”作为单价比用“每个 (或本、条等) 物品的价钱”作为单价要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3.一套故事书有5本, 每套40元, 买3套。你觉得“40元”是单价还是总价?为什么?

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认为“每套40元”是单价和总价的各占一半。但是, 没有学生认为它既可以是单价又可以表示总价。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已经很熟悉, 两者的相对性学生是比较陌生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①课程标准增设常见数量关系, 把“单价×数量=总价”作为一个数学模型来教学。

②教科书比较重视在模型建立之前的积累, 本课则是侧重对概念的抽象以及模型的建立。

③学生对单价的理解是有一定经验的, 这种经验来源于他们的生活, 他们认为单价是“一个数量单位的价钱”, 如“一个、一本、一条……的价钱”。但是, 学生很难抽象地理解“单价是一个计量单位的价钱”, 所以需要教师设置环节帮助学生提升经验, 帮助学生实现从“计件单位的价钱”到“计量单位的价钱”的过渡。

④学生对于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困难不大, 但是学生对于单价、总价的相对性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学中应把单价放在三者的关系中来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设计和意图

(一) 理解含义, 抽象数量关系

1.感受单价×数量=总价的背景。

(1) 出示题目。

①一个文具盒8元, 买3个一共要多少元?

②一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 每本5元。小亮买一套需要多少元?

③2个小朋友玩一次旋转木马, 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

④买了3千克鱼, 每千克20元钱, 共花多少元?

(2) 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选取教材曾经出现的问题, 感受单价×数量=总价的乘法背景。)

2.单价和总价初识。

(1) 刚才4道题中哪些信息是描述单价的?哪些信息是描述总价的呢?请圈出单价, 用波浪线描出总价。

(2) 第③题中“小火车每人5元”它是单价还是总价?既然是单价, 你们怎么刚才都没有留意?

(设计意图:理解单价和总价是相对应的, 初步感受两者的联系。)

3.单价的表征和含义提炼。

(1) 出示:“一个文具盒8元, 买3个一共多少钱?”并出示图。请学生在脑中想象如果把它变成线段图会是怎么样?

(2) (线段覆盖在实物图上并隐去实物) 能在线段图上找到单价吗? (生可能指出第一段表示单价)

引导学生理解单价可以表示第一个文具盒的价钱, 也可以表示第二个、第三个文具盒的价钱。在线段图中任一段都表示单价, 习惯上我们用第一段来表示。

(3) 这个线段图除了能表示这道题中的关系外, 还能表示剩下的3道题中哪道题?其余的2题选择一题, 画出线段图, 并标出单价。

(4) 引导学生举生活中那些购物中的例子, 画出线段图, 并标出单价。

(5) 这些单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每件商品的价钱 (每一份的价钱) 。

(6) 出示下面图片:这些商品的单价一般都是怎么描述的?

小结:由于描述每件商品的计量单位不同, 所以单价描述的形式也会不同。但它们表示每件商品的价钱。

(设计意图:线段图隐蔽了不同事物的非本质因素, 把单价含义的共性可视化了。但是在学生举例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引导, 逐步建立比较抽象的单价含义。)

4.数量关系的抽象。

(1) 图中每一份都表示单价, 那总价在哪儿呢?总价有什么相同地方?

(2) 什么是数量呢?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交流归纳形成板书:单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 ×数量 (件数) =总价。

(设计意图:归纳并抽象出数量、总价的含义, 并得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式, 建立数学模型。)

(二) 深化对单价的理解

1.数量关系的基本练习。

2.深化单价与总价。

(1) 一套《童话故事》书有5本, 每套40元, 买3套。“40元”是单价还是总价?为什么?

(2) 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当我们把一本书的价钱确定为单价, 那么一本一本合起来的一套就是它对应的总价;当我们把一套确定为单价的时候, 一套一套合起来的一箱书就是总价;当我们把一箱书看作单价时, 它对应的总价会是怎么样呢?

3.你对单价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预设学生从两个方面回答:单价是一份一份的价钱;单价跟总价是相对的。

学习英语单词数量之研究 篇8

1 研究应学英语单词数量的必要性

1.1 语言学习本身的需要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有三大基本元素:语音,语法和词汇;五大基本技巧,听,说,读,写,译。

语音是思维的外衣。语音是具有社会属性和物理属性的;语法是遣词造句的规律,是研究语音和词汇的构成与使用规律;词汇是有一定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词汇是学习语音和语法的基础。词汇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词汇是英语学习的三大元素中最活跃最富于变化的一大元素。对学习英语的三大元素中,其他二大元素而言,词汇是最难掌握的。

首先,一个新单词对学习者而言它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序列;其次,它是一个系统符号;第三它是一种习俗,既是使用该语言的群体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标识和记号;第四每个单词都有它的内涵与外延,第五大多数的词一词多意;加之同形异意的词,像声词,词语的惯用性,特定语言环境以及学习者和使用该语言的社区之间的文化障碍就更使英语学习者记忆英语单词和使用英语单词难上加难。这正是大多数人学不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对那些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记忆单词也是很难的。他们也需要花费许多年时间来学习和研究的。学习英语单词必须花大力气。

然而,一个儿童不会使用小学生的词汇;小学生不会使用中学生的词汇;中学声不会使用大学生的词汇,这一事实说明了,英语词汇,不管是为了学习还是实际应用,还是为了哪一级英语考试,英语学习者在不同阶段都必须具有相应的词汇量。

1.2 人类本性的力量

有效性和效率,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是人们倡导的管理准则。

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人们总是想以较小的投入而获得较大的回报。就学习英语这个活动来说,不管一个人抱着什么样目的来学习,也不管他学习英语的目标有多高或多低,在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都有具体的学习内容。这个具体的学习内容就是一个定数或者说定量。它是由英语这中语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只有当英语的初学者按着这个规律去学习,他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样的一个事实。根据著名的语言学家巴拉德 (P.H Ballerd) 的说法,英语的词汇大概包含500, 000个词,而很多的语言学家都认为约3650最基本常用英语词汇就能完成表达思想和交际任务的95%以上。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花费难以估计的时间去学习那497, 000个词汇才提高5%,明显是不明智的举动。

其次,再以中国常用汉字为例。根据国家文字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87年11月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为2500个。它们占我们日常使用的汉语99%以上。次常用字1000个,仅占1%不到。而电脑的存字总数不过是6765个。我们花费数不清的宝贵时间来学会一些仅仅有1%可能性使用的单词, 两者之间谁轻谁重, 不是昭然若揭吗?

1.3 时代发展的需要

上述提到的1%之一的汉语字的问题和5%的英语词汇问题,后两者不是不该学,而是一个学习顺序问题和学习规律问题。更准确地说是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一个科学的问题。它涉及到学习规律和记忆规律的问题。也涉及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问题。你的要求不同,或者说你的目标不同,就决定了这个词你要学还是不要学。我们时代被人们称为“知识爆炸时代”,各种知识和观念如潮水般涌来。一般来说,一个现代的学生不可能像古人一样死读四书五经,不可能像古人那样去研究某个字有几种写法,几种读音或象现代专业人员去对文字做终生的研究。换句话说,语言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传媒属性,而它的作为晋升仕途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弱。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 研究学习英语单词数量的可行性

2.1 美国专家对英语单词数量的研究

国外专家对此研究成果颇多。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教育家桑戴克 (Edward L.Thorndike) 。他于20世纪20年代计算过包含有625, 000字的儿童文学读物,3, 000, 000字左右的圣经和英国古典文学作品,300, 000字左右的小学课本,50, 000字左右的有关烹饪,缝纫,农艺,商业之类的著作,90, 000字左右的新闻报纸和50, 000字左右的书信,共41种不同的文献,依照每个词出现在这些文献出现的频率,选择出常用的词汇10, 000, 编辑成词表,后来又进一步统计了238种共包含5, 000, 000字左右的新的文献,并利用其他学者的类似研究结果,编出很有名的《教师二万词词书》 (Teacher's Word Book of 20, 000Words) , 他将这20, 000个词分成20级,每级1000个词,用1, 2, 3....20来标记。这就是词频法统计词汇的最重要的一部文献。后来桑戴克又编著了《教师三万词词书》,这本书更具价值,除了总结了前面的资料,还增加了新的统计数据,这三万词是从1, 000, 000字的文献中选出至少出现一次的词的总汇,而且用1-49表示词在平均1, 000, 000字的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并且用A表示平均出现50到99次,AA表示平均出现100次、或者更多。

2.2 英国专家对英语单词数量的研究

英国的语言学家托尼。布占 (Tony Buzan) ,经过多年研究,在《Use Your Memory》一书中,提出的著名一百个最常用词汇英语表。据他所称,这一百个单词占日常英语会话词汇的百分之50%

2.3 中国专家对英语单词数量的研究

在国内,我国的外语专家和学者对学习英语单词数量的研究大体分两个阶段。在未改革开放之前,学习外语受许多条件限制。这一方面未见成效。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效卓著。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英语考试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

初中生在参加中考前,必须掌握850个英语单词和150个固定词组。

高中生在参加高考前,必须掌握1800个常用英语单词和250固定词组。

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英语四级考试词汇量要达到4200个以上。

大学本科非英语专业六级则7700个(有的专家认为6600)左右。

而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则要求12500个。

我们这里所讲的常用词汇是指各专业的公共英语词汇,而非专业英语词汇。我们可以从下图直观地看出一个人的词汇学习与他的学习水平的关系(图1)。以及英语词汇的学习与语法,语音的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活动中的动态变化(图2)。

中日常用数量词比较 篇9

一 中日常用数量词

汉语里数量词的用法往往都是“数词+量词”, 如一本书、一支笔、一张照片、一台电脑、一杯咖啡等。日语里也有相似的表达, 只是所搭配的量词与汉语有所不同。下面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中日常用量词的搭配异同。

以上是中日常用数量词的比较, 有相同相似之处, 亦有不同之处, 要更合理更流畅地与日本人交流, 有必要掌握其不同之处。

二 中日数量词搭配的异同

不论是汉语还是日语, 数量词都是搭配使用的。汉语里与量词搭配的数字的数法基本都是一、二、三、四、五等这样的顺序, 没有什么例外。而日语虽然大部分情况和汉语相同, 但也有不同之处。日语中数的数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汉字发音的数法, 称为基数词, 如いち、に、さん等;另一种是日本独特的数法, 称为序数词, 如ひ、ふ、み等。以下从五个方面简单说明:

1. 数人

在数人的时候, 汉语里通常会说几 (个) 人或几位, “数词+人 (位) ”。与汉语里这种表达相似, 日语里也基本是用“数詞+人 (にん) ”或“名样 (めいさま) ”来表达。只是在表示1人和2人的时候, 日语里不用いちにん、ににん的表达, 而用ひとり、ふたり, 不过据说很久以前3人、4人等也用ミタリ、ヨタリ的表达, 不知从何时起就演变成为现在跟汉语里的规律一样。

2. 日期的表达

汉语里表达日期通常用“数词+日 (号) ”、“初+数词” (一般来说是1~10) 和单纯数词来表示, 往往书面语用“数词+日”, 口语多用“数词+号”、“初+数词” (一般来说是1~10, 农历) 和单纯数词 (10以上数字) 来表示。比如说通知、文件里的时间往往是~月~日;口语里, 3号、初一、十五等表达我们常能听到。而日语里10以上的 (20除外) 用“数詞+日 (にち) ”来表示, 10以内的则用ついたち、ふつか、みっか、よっか、いつか、むいか、なのか、ようか、ここのか、とおか来表达。其中14日、24日也相应地读作じゅうよっか、にじゅよっか, 既符合规律, 又有一点不同。另外, 还要特别注意20日, 在日语里读作はつか, 是日期里最特殊的一个。1日~10日都不约而同地以か结尾, 当然这样的表达或许不是偶然, 因为它和下面的情况极为相似。

3. 个数的表达

汉语里用“数词+个”来表示, 如1个、2个等, 而日语里除了又跟汉语相似的“数詞+個”的表达之外, 尤其1~10的表达还有ひとつ、ふたつ、みっつ、よっつ、いつつ、むっつ、ななつ、やっつ、ここのつ、とお。再往上数的规律就和汉语里的一样了, 11 (じゅういち) 、12 (じゅうに) 等。这里1~10的表达是不是和上面日期的表达有几分相似呢?

4. 盘数的表达

通常汉语里是用“数词+盘 (儿) ”来表示的, 如1盘儿、2盘儿等。而日语里是用“数詞+皿 (さら) ”, 这和汉语里的表达极其相似, 所不同的是在数1盘、2盘的时候, 为ひとさら、ふたさら。这里的1和2的读法, 跟上述数物品个数的ひとつ、ふたつ无形中又有一些相似, 同时日语ぃ也有类似的一些词语, 如一言 (ひとこと) 、一口 (ひとくち) 、一目 (ひとめ) 等, 这时的“一”都不读作いち, 而读作ひと。

5. 星期的表达

汉语里我们通常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星期天 (日) , 日历上一般显示为日、一、二、三、四、五、六, 口语里也说礼拜一、礼拜二……礼拜六、礼拜天。不管哪种情况, 一般不说“星期七”或“礼拜七”, 日历上也不会出现“七”。这点和日本有共同之处, 日语里的“星期天”也说成“日曜日”, 用的也是“日”。所不同的是日语里的星期一到星期六不用数字表达, 而是分别用“月、火、水、木、金、土”加“曜日”。其实中国古时把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星称为“七曜”, 故后来当把这七个星体的名称分配一周的七天时, 便分别称为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日曜日。七曜在9世纪由日本弘法大师从中国引入日本, 就用七曜分别命名一个星期的七天, 在1911年, 中华民国成立后引进西方历法的星期, 用“一”到“六”加“日”代表一个星期的七天。而日本一直用七曜沿用至今, 这也是日本人亲近日月星辰、亲近自然的一种体现。

由上可以看出,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源远流长, 日本文化既继承了中国文化, 又在此基础上与日本本土的实际相结合, 发扬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内容, 有的较之中国的简练, 有的又较复杂、细致。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讨论两种文化孰优孰劣, 只是在知晓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前提下, 日语学习会更有趣, 能更客观地去看待异国文化, 能对日语学习或中日之间的交流起到些许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两国关系恶化或者说处于低谷时, 两国之间、两国人民之间不会由此而隔断联系, 我们应有理由相信,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应该会迎来一个暖春, 因为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翟东娜.日语泛读教程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99

[2]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 (初级上)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61

上一篇:移动社交应用下一篇: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