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工作

2024-05-21

编写工作(精选十篇)

编写工作 篇1

审计日记是审计人员以人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实施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它是审计工作过程的真实记录,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但却是检查审计人员工作状况,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所必不可少的记录。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审计日记,不应遗漏和虚构。并围绕着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查证过程和结果来写,包括延伸了哪些审计单位、审查了哪些文件和资料、找了哪些人谈话以及询问的相关内容及结果,都要如实的反映在审计日记上。

二、执行审计日记制度的好处

首先,审计日记在审计质量控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审计日记是检查审计实施情况的主要依据,编写审计日记是审计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所有审计事项是否得以实施、具体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步骤和方法是否执行,通过真实、完整、合规的审计日记书面反映出来;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要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上承审计实施方案、下启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环节。

其次,审计日记是审计人员的工作重地也是练兵场。

每天具体工作中,为什么要这么做,具体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有劳动成果都反映在审计日记中。在记录的过程中整理思路、提练审计方法,增加审计经验,提高业务素质。所以实施审计日记制度,不仅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制定的审计重点和具体方法去实施审计,还促使审计人员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此外,审计日记能明确责任、防范审计风险。审计日记是对审计过程的跟踪纪实,哪些工作细致周密,哪些判断客观公正,哪些做法不合规,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从审计日记里可以一目了然。既可清楚准确地评价每位审计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也可避免日后出现争议时无据可查,一方面降低了审计风险维护审计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对审计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三、做好审计日记编写工作

既然编写审计日记能来带来诸多好处,那么我们就要严格按6号令及48号文规定执行,怎样做好这项工作,现结合工作实践,着重说明以下几点。

1.审计组每个审计人员都要编写自己的审计日记。据48号文规定,在审计现场从事组织、管理、协调等工作的人员,应将上述工作记入本人的审计日记。编写审计日记的人员不单是现场具体实施审计人员,还包括审计机关各级领导担任的审计组组长、副组长或者主审。

2、审前调查不在审计日记编写范围内。按6号令及48号文规定,审前调查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事项为单位编制审前调查记录,作为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依据,审前调查期间审计人员不编写审计日记。

3、审计日记是从审计现场实施时开始,按时间顺序逐日编写,包括离开现场后的重大决策工作。现场审计期间,审计日记应当每日一记,遇有特殊情形不能当日编写的,应于次日补记,临时从事其他工作或者请假的,应当从返回审计现场当日起续写审计日记,并在其中注明此前没有参加审计的原因。如果部分审计人员又进行了补充取证等现场工作,也应于当日如实编写审计日记。审计组组长、副组长或者主审召开小型碰头会通报各自工作进展情况和发现的疑点线索,分析研究,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审计现场进行决策的重要形式,对于保证审计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在审计日记中如实记载。

离开现场后,审计人员在起草、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移送处理书等文书期间,对前期工作成果作出重大修改,如改变审计查出问题的事实表述、定性、处理措施等,也应当于当日如实记录重大修改或重大决策的原因和过程,以弥补质量控制中一大盲点。

4、审计日记内容要合规、详略得当。审计日记须记载的审计工作具体内容:审计事项的名称、实施审计的步骤和方法、审计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其它需要记录的情况。与审计工作无关的事项,譬如风土人情、天气状况、抒发个人情怀等,无需体现在审计日记里。但明确记载实施审计的步骤和方法,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即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做出的判断和结论,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是详查还是抽查,是召开座谈会还是问询当事人,是账册核对还是实物盘点,是延伸调查还是发函询证,是运用计算机审计还是采用传统的相互核对等,并且是怎样通过层层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的,都要在文字中有所体现。

如某日审查单位暂存款,其审计日记可记录如下:

审查暂存款的真实正确性。

查阅会计报表,与以前年度对照比较,看看有无异常变动。审计未发现异常变动情况。

核对会计报表、总帐、明细帐中的暂存款科目余额。经核对未发现不一致的情况。

随机抽取部分暂存款进行函证,共发送询证函XXX份,涉及金额共计XXX万元,占总额XX%,要求XX年XX月XX日前回复。

抽查部分会计凭证,具体为XXX(列出凭证编号),涉及金额共计XXX万元,占总额XX%,审查中未发现问题。

此外,审计人员连续多日审查同一单位的同一审计事项,可只记录实施审计步骤和方法,审计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最后一日要将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记入审计日记。

5、审计日记建立三级复核,保证制度不走过场。复核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复核得越细,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越小,从基础环节就复核,才能从源头提高审计质量。因此,主审先复核,然后组长复核,最后法制部门对一线记录的审计日记进行抽查复核,使审计日记制度真正发挥质量监督、防范风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暑令第6号,《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编写工作计划 篇2

1、使酒店购进的原料按酒店规定目标获利;

2、使生产出来的菜品在顾客群获得声誉。

二、隶属:

1、行政总厨直接对酒店总经理负责,总经理不在向副总经理汇报工作。

三、汇报内容:

1、菜品声誉,获利水平,突发事件;

2、建议并高讨特殊接待或节假日的经营活动;

3、特殊的日常事务(人事大的变动、调整等);

4、有关食物、口味、配料变化的具体情况。

四、总厨要求:

1、应是一专多能的通才,至少掌握中餐其大菜系,及不同风味,不同菜式,不同类别的经营;

2、应是技术权威具有极强产品设计和推广能力;

3、应懂得产品标准必定量化的生产原理,并坚持不妥协,设计与执行标准;

4、具有组织能力,凝聚能力,感召能力,推广能力,并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5、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方案动作能力。

五、行政总厨职责:

1、通过日常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厨房内部运行的顺畅与规范;

2、控制出品的数量,分析菜品销售走势,了解顾客的需求及企业的营运走势定期运行产品创新;

3、与采购、仓库紧密联系做好预算、验货、存货的管理工作及时滞销原料的处理、推广;

4、监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偷盗和保管过失等造成成本的上升;

5、正确分析财务报表,并以此为依据去督导和监控各部门工作;

6、对人工费用、能源、消耗、设备维护、清洁耗费,易耗品的领用等的控制;

7、除了对生产、加工的成品进行监控外,还要对一切能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品质管理。包括对装盘、运输、菜名文化含量及客人要求能敏锐的正确的理解等;

8、要制度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制度,由各部门主管去公正,严格的执行;

9、根据营业状况和工作量,应做好各部门的人手预算,并做好人员招聘,训练考核,升迁等管理工作;

10、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工作,督导主管做好安全计划,责任分工,安全教育等安全管理工作。

六、工作流程:

8:00—9:00 认真检查采购清单,确保按照采购清单合理采购,查验所来物品、原料是否合格,并密切关注所有食物相关的产品存储工作。9:00—9:30 检查员工餐制做是否符合要求,特别要检查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及检查各部门员工到岗情况,和各部门领料情况,处理上一天存货情况,并与各部门主管沟通工作上需要朴互协助的工作情况。

9:30—10:30 跟踪员工餐是否充足并有无浪费或私开小灶等工作,员工仪容仪表工作,动力、照明使用情况。天、地、墙的卫生和维护情况。

10:30—11:00 与仓库、采购应未到原料做好协调工作;对汤、花草、餐具等做开市前确认工作。

11:00—11:15 对三大冷库及各部门冰箱检查,指导各部门原料存储量,并做到心中有数。 11:15—11:30 对明档所有陈列菜品及明档玻璃展台等进行检查。

11:30—13:00 进入开市阶段,做好对出品品质、出品速度的监控,做好与营业、厅面、海鲜、厨房的协调工作。

13:00—13:30 处理部分方案工作:

1、当天工作过失的员工;

2、当天出品质量不稳定的原因;

3、当天出品速度慢的原因;

4、当天协调工作出现的问题等。

13:30—14:40

1、检查各部门员工在岗情况;

2、检查各部门对客人餐后加菜、加饭速度与质量;

3、检查加单情况及沽清,特别推荐表填写情况。

14:00—14:30

1、检查收市过程有无浪费水及洗涤材料的问题;

2、检查收市后的能源(燃气、抽气)等关闭情况;

3、检查工作下午员工餐准备情况;

4、检查各部门人员值班情况;

5、检查各部门离场后的安全情况。

六、应急机制:

一、突然重大接待:

1、根据当天进货、存货情况或良好工艺产品向营销做简单的汇报,并向营销主管了解接待宾客的喜好、忌诽、民族禁忌等作简单了解;

2、出品部成立技术骨干小组,对菜单的制作统一安排与布置,并对原料开始严格把好每一道关。并去除有争议性的材料(蛇、蚂蚱、芦荟等)有争议的做法;

3、紧密与楼面沟通、了解宾客每道菜动用情况,并及时调整制作做的方向;

4、针对贵宾突然提出的要求要采取跟踪到底;

5、做好出品留样工作(保留24小时)。

七、突然停水:

一、如果是提出通知工程部必须备用池,出品部提前把所有能腾出来的桶、盆、盛满水。

二、如果是突发事件,水管爆裂等。

1、马上通知总经理、工程部;2、各部门把桶盛备好,主管亲自抽调人员,组成运水队交给总厨统一组织;

3、总经理调好的车,由出品部运水队到外部调水支援,并启用备用池;

4、水运到以后,上总厨分配到各部主管,并且主要用途投到菜品的生产制作中去;

5、卫生用水改用布或拖布擦洗,严禁用水冲地或高耗水的现象产生等;

6、停水结束后,运水时占用的桶、盆应尽快归还到各个部门去。

八、忽然停电:

1、对于白天停电,又能采到自然光的部门,应该继续完成备货或清理工作,但必须要有主管人员在场;

2、停电后应立即关闭所有煤气阀(油阀),所有正在使用的动力设备开关(风机、切割机、刨片机、搅拌机、搅肉机等);

3、未能采到自然光的.部门,需从仓库领取蜡烛、手电筒做为部门照明;

4、停电后应将无法进行加工又易变原料放入冰箱,同时冷库关闭上锁,严禁随便出入;

5、对于正在做员工餐或即将做员工餐的时间段停电,应立即通知总经理或采购部采购措施;

《祖国丛书》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 篇3

《祖国丛书》是一套向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型的通俗性普及读物。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只要能激励人们爱国之情、强国之心的,都囊括于内。

这套大型丛书的第一个十年规划已经拟订,共立选题一千个左右,分为十大类。第一类是综合类,将从各种角度显示出我们伟大祖国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诸如《中华民族形成的足迹》、《中国古代的瓷器》等等。第二类是当代中国,将以新中国建立三十多年来各行各业的巨大成就,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第三类是祖国各地和祖国新貌,将介绍绚丽多姿的祖国大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解放后山川地貌的显著变化,诸如《祖国的奇峰异洞》、《引滦入津工程》等。第四类是现代人物,反映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精英的卓越功绩。第五类是历史人物,这一类下又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农民起义领袖、科学家、文学家等几部分。第六类是断代史和历史事件,古代史部分将采取史话的形式,来概括地表现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轮廓;而近现代史部分则以众多的历史事件为线索,再现出近百年来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史。第七类是少数民族,将从多方面叙述祖国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第八类是科技、医学,将主要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人类科学技术的前进做出的重要建树。第九、第十类是文化典籍和文物遗址,将重点反映我国浩瀚的文化书籍中的精品和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物财富。

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质量

岩土勘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只有写出一份准确、详实的岩土勘察报告, 才能为岩土工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能准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特点的岩土勘察报告, 直接关系到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施工安全。岩土勘察报告资料是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 在工程建设中处于先驱和主导地位, 在日后的许多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

1 报告的编写步骤

1) 整理、校对和统计野外地质编录和土工试验资料。该项工作开始在野外施工结束后。首先应检查各钻孔资料是否齐全;其次是复核勘察布孔、孔深、孔距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满足要求后, 可利用软件生成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统计勘察工作量。

2) 野外观测与室内试验会存在差异, 结合土工试验资料, 校正原始记录, 优选试验数据, 确保参数精度。

3) 根据静探曲线, 结合原始资料, 划分层位, 利用勘察软件 (华岩) 生成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

4) 编写报告文字。遵循上述顺序可以减少重复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以免出错。同时一定要注意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如取样分布, 地下水量测精准度等。

2 图表绘制

2.1 图件

1) 勘探点平面位置布置图。此图一般在甲方及设计方提供的总平面图上补充而成, 除了显示勘探孔的性质、编号、深度、标高、剖面线外, 还要注意至少要标注2个控制点及控制点高程。

2) 钻孔柱状图。钻孔柱状图主要包括地层编号、时代成因、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取样深度、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

3) 工程地质剖面图。它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 特别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等等, 是其图件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倘若分层正确, 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 不会出现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为了真实反映地层产状, 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符合制图规范要求, 纵、横比例尺尽量一致或相差不大。

2.2 主要表格

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按层号顺序排列。把每一分层列表统计, 如统计频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及建议值。

2)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包括勘探点编号、类型、孔深、标高、坐标、取样、标贯、水位等。

3) 各单元层压缩性及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表。

3 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3.1 拟建工程概况

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

熟悉勘探场地的地理位置及周围建筑物环境, 了解拟建物特征。

了解场地地形、地貌, 即按其成因类型、岩性及工程地质特性将其划分不同的地质单元层, 对于地基影响范围内厚度大于0.5 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单独划分。

了解场地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 即场区内地下水类型, 勘察期间地下水初见水位, 稳定水位, 最高水位等, 这是勘察外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不可忽视。

了解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和不良地质现象, 包括调查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 由于勘察工期短, 任务重, 在勘察前需要详细周密的勘察纲要。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确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3.2 岩土参数统计

岩土参数的可靠度如何, 直接影响到岩土勘察成果的精度和水平, 从而影响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在岩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时, 先剔除异常值, 确保最优样本, 然后按岩土分层分别进行统计, 保证参数的精度;为了对基坑开挖稳定性进行评价, 对各层土的剪切试验指标C, 值应结合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结果, 综合分析后提出各层土的抗剪强度建议值, 确保可靠度;根据土工试验对各地质单元层的固结试验结果进行分层统计, 推出不同压力段对应的孔隙比、压缩系数、压缩模量, 计算实际应力下的地基变形;根据土工试验中粉土、砂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进行统计, 结合粘粒含量可推算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可初判土的液化情况。

3.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

依据静探、标贯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 结合地区经验对各单元层压缩性及承载力特征值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不宜单独应用。

静力触探既是一种勘探手段, 又是一种原位测试技术。静力触探获得的成果是连续的沿深度变化的曲线, 对软硬不同地的反应相当灵敏, 可探测到钻探容易遗漏的薄夹层, 且效率高, 人为因素小。动力触探设备简单, 效率较高, 但影响因素较多, 对地方经验和依赖性强, 宜与其他勘探测试方法配合使用, 是较为粗略的定性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现场原位测试, 几乎适用于各种土层, 设备简单耐用, 操作简易。

依据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 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综合评价各单元层压缩性及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有关规范及场地波速测试资料, 判定覆盖层厚度及建筑场地类别、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及地震液化判别;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每个场地最少2组水样) ;推算持力层最大坡度、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差值等判定地基土均匀性。

3.4 基础方案论证

这一部分是整个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核心, 也是较复杂的一块。

根据现行规范, 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多与甲方、设计院沟通, 了解具体情况 (如有无地下室, 地下车库, 基础埋深, 正负零标高等) , 进行基础方案论证。针对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桩基进行分析对比, 提出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 为甲方节约大量建设资金, 而且杜绝了不安全因素及不必要的浪费, 杜绝了基础方案论证老一套, 真正考虑下一步施工问题。

3.5 结论

勘察报告的精华是结论部分, 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目了然。

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 对场地条件的评价, 如地形、地貌。

2) 评价天然地基的均匀性。

3) 根据勘察任务书, 选择基础持力层, 提出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基础埋深。若采用桩基础, 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及桩基设计参数。

4) 水土腐蚀性评价。

5) 准确提供勘察期间地下水情况, 分析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6) 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一份完整的勘察报告都要涉及到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 否则很难通过专家审查。

4 如何提高报告质量及报告的编写能力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实行市场化, 勘察单位相互竞争、压价, 导致中标单位为了降低成本, 常雇佣一些非专业人员进行野外操作, 工作中常偷工减料 (如现场钻探时孔深不达标, 孔数不够) , 实际操作中未按规范进行取样和测试, 造成野外勘察作业的粗糙, 降低了岩土工程的勘察质量。内业中, 实验室人员在试验操作中不够规范, 导致试验数据失真, 报告编写人未做数据优选, 直接用室内土工试验取得的岩土参数统计。钻探、取样、试验取值、计算等环节的误差积累, 导致一份置信度不高的报告就产生了。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 只有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教育, 提高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判定能力, 重视报告的审查环节, 建立和完善岩土工程的监理体制, 这样报告的置信度才会逐步提高。

同时要想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报告编写人不但要了解大量的地质基础理论知识, 还要熟悉和掌握与之相关的规范规程。对于国家的、行业的、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 必须熟悉掌握, 并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执行。还要了解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 对于该场地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 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 这样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2009年版) [S].

工作方案编写提纲项目名称工作方案 篇5

项 项

称 工作方案(黑体二号居中)

年 年

第一部分:5 1:5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正文提纲

(文字格式:标题为宋体加粗小三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固定值25 磅行距;表格用宋体五号字。)

一、绪言

(一)

项目概况

简述项目来源、工作起止时间,承担单位等。

(二)

目的任务

简述项目的目的、任务。应分总体任务及任务两部分内容。

(三)

自然地理

简述调查区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的行政区划、流域、图幅及编号、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灾害,各类功能区范围、保护内容及有关要求、相关规划等,调查区交通位置插图。

(四)

以往工作程度

分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物化遥、科研等情况简述,说明调查区内矿业权设置情况,并附工作程度图。

(五)

踏勘工作简介

简述野外踏勘所取得的初步认识及完成工作量情况。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交通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地形地貌,地球化学景观,地质矿产特征等内容,应在预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踏勘。有野外工作基础的可以省略。

(六)

社会需求及资源环境条件

简述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需求情况、技术经济可行性及资源环境影响等。

二、成矿地质 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一)区域地质概况

调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按地层、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构造的顺序分述。

(二)区域物化遥特征

(三)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按区域(Ⅳ级)和调查区分别论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和典型矿床特征,初步确定主攻矿种及类型,研究典型矿床主要成矿要素,初步确定含矿建造和控矿构造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附建造构造草图、成矿规律草图等。

(四)综合分析

1、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对调查区工作程度进行全面系统列述,并对其成果资料和地质认识进行评估,对本次工作可收集利用的地质资料和成果要具体说明。必须收集利用最新区域地质资料、物化探成果资料,并对成果进行初步预研究,形成初步预研究成果。

2、工作区划分及初步方案 提出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区,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3、存在问题 通过对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预研究及野外踏勘,梳理基础地质问题和制约找矿突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地质问题,明确专题研究内容。对本次工作拟重点解决的地质问题要提出有针对性的举措。

三、工作部署和技术路线

(一)技术路线

(二)工作部署原则与工作重点

(三)具体工作部署

(四)工作计划与时间安排

四、工作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一)预研究

(二)区域地质 矿产填图 内容及方法

简述区域地质矿产的基本调查内容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针对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矿产专项填图等内容,明确工作方法及选择的依据。

(三)遥感地质调查

(四)物探

(五)化探

(六)矿产综合检查

(七)钻探

(八)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九)技术经济可行性及环境影响 概略 评价

(十)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

(十一)数据库建设

五、实物工作量

六、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应包括项目负责人概况,项目成员,协作单位分工及协作关系等内容。

七、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

应包括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绿色勘查具体措施、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以及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等。

八、预期成果

分总预期成果和预期成果。包括解决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科技创新成果及人才培养、论文等成果。

找矿信息类:找矿靶区、新发现矿产地等。

地质资料类:各类成果报告、说明书及其附图、附表、附件,专题研究报告等。

数据库:原始资料数据库和成果资料数据库。

图件类:区域地质图、矿产地质图、成矿规律图、矿产预测图。

九、经费预算

十、绩效 目标

十一、承担单位业务综合能力

承担单位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含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等,以及以往业绩、管理水平(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会计核算情况)、社会信誉等。

十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十 三、附件(附图、附表等)

第二部分:

调查评价、地下水勘查 类正文提纲

(文字格式:标题为宋体加粗小三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固定值25 磅行距;表格用宋体五号字。)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名称、起止时间、涉及保护区、矿权情况等。

二、目标及任务

三、工作区地质背景和地质工作程度

四、技术路线和工作部署

含实物工作量、具体工作布置 五、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组织管理机构、制度,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安全生产措施、绿色勘查等。

七、预期成果

总体预期成果和预期成果 八、经费预算

按照中央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标准(2010 年)编写。

九、绩效 目标

十、承担单位业务综合能力

承担单位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含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等,以及以往业绩、管理水平(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会计核算情况)、社会信誉等。

十 一、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十 二、附件(附图、附表等)

第 三 部分:

土地质量调查 正文提纲

(文字格式:标题为宋体加粗小三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固定值25 磅行距;表格用宋体五号字。)

一、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名称、起止时间、涉及保护区、矿权情况等。

二、目标任务

三、工作区概况

四、以往工作程度及成果

五、技术路线和工作部署

六、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七、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组织管理机构、制度,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安全生产措施、绿色勘查等。

八、预期成果

九、经费预算

十、绩效 目标

十 一、承担单位业务综合能力

承担单位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含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等,以及以往业绩、管理水平(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会计核算情况)、社会信誉等。

十 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十 三、附件(附图、附表等)

第 四 部分:

地质科技 类 正文提纲

(文字格式:标题为宋体加粗小三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固定值25 磅行距;表格用宋体五号字。)

一、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名称、起止时间、研究区涉及保护区、矿权情况等。

二、研究区范围、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三、研究区 以往地质 工作程度、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研究内容、目标、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五、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述

六、工作部署及主要实物工作量

七、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八、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组织管理机构、制度,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安全生产措施、绿色勘查等。

九、预期成果

十、经费预算

十一、绩效 目标

十 二、承担单位业务综合能力

承担单位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含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等,以及以往业绩、管理水平(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会计核算情况)、社会信誉等。

十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编写工作 篇6

关键词:地市供电企业 岗位工作说明书 岗位职责 工作流程 匹配

2012年以来,伴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A供电公司原有机构设置及岗位发生了变化,构建一个权责明确的岗位责任体系是适应变革的迫切需要。按照“更集约、更扁平、更专业”的要求,A供电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方案,对原职能部室进行机构精简与合并。针对部门具体职责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调整,为解决好岗位与职责不匹配的问题,公司组织各职能部室开展岗位工作说明书编写工作,在传统的岗位工作说明书基础上增加了详细的工作步骤、工作流程、晋升阶梯及从时间角度对岗位工作的考评要求。岗位工作说明书颁布实施后效果显著,在规范工作流程、理顺部室间、岗位间的关系的同时,为员工明确权责、把握标准提供帮助,也为有效落实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从根本上做到了岗位与工作职责之间相匹配、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

一、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界面划分不清

工作界面划分就是要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责权范围,确保各项工作职责不交叉、无空白,着重体现公司不同层级之间的纵向管控及各部门间的横向贯通。在“三集五大”体系建成初期,公司对原职能部室进行机构精简与合并后,经过梳理发现个别层级、个别部门存在职权范围及工作职责交叉、空白的现象,导致执行力较低,甚至推卸责任;层级之间、部室内部还会出现较严重的越级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各个层级的作用。

(二)职责范围不明确

按照《国网A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操作方案》要求,A公司对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全面调整,劳动定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为实现专业化要求,达到相互监督、风险防控的目的,每一项工作都被细化为多岗位、多节点、多步骤共同完成。但是由于个别管理人员职业素养较低,工作效率低下,不愿承担较重的工作任务,导致工作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工作量被强制性增加;另外,在部门内部部分管理岗位之间工作职责存在交叉,难免会出现推卸责任、相互扯皮的现象。

(三)工作流程不规范

“三集五大”体系建成后,公司机构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作流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体系建成初期,部门间、岗位间对各自的工作界面、职责范围没有完全掌握清楚,各项工作还没有完全梳理顺畅,导致部分工作推进的进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在个别环节上,由于工作管理职责范围不清、甚至职责交叉,还会出现一项工作多头管理的现象。

为进一步划清工作界面、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公司紧紧围绕“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纠建并举为原则,在职能部室开展工作说明书编写工作,调整和明确各岗位员工的具体工作范围、职责和工作流程,用标准化管理规范员工行为。

二、编写岗位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专门机构,编制工作流程

一是成立岗位工作说明书编制管理小组。为强化责任落实,A公司成立以公司领导为组长的岗位工作说明书编制管理小组,全面负责部署、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协调。

二是编制工作流程。人力资源部积极响应,周密部署,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安排此项工作。从开展专题培训到初稿编写、初审再到初稿修改、复审,各职能部室积极配合,经过人力资源部严格把关,分管领导、各部室主任审核,均按时间节点完成岗位工作说明书编写任务。

(二)深入调查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调查研究,明确思路。人力资源部积极组织本部室工作人员翻阅有关工作说明书的资料、书籍,并与以往的工作标准、同行业已有的工作说明书进行比较,理清工作说明书编写的思路、主旨、目的和作用。

二是深入学习,设计格式。根据公司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以及岗位工作说明书的用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书籍中相对成熟的文本格式,设计出适合本公司应用的岗位工作说明书格式,供职能部室员工通用。

三是先行试点,提供范本。遵循“客观性、对应性、规范性”的原则,在人力资源部内部进行试点,要求各岗位专业管理人员根据岗位实际工作职责编写岗位工作说明书,编写完成后集中讨论编写过程中模板需改进的要素,并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开展第二轮讨论,由公司领导参加,最终确定岗位工作说明书范本,按岗位层级制定统一模板,供各职能部室不同岗位层级人员使用。

(三)有序组织实施,保证工作质量

一是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动员,培训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觉悟,充分认识理清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做好整个编制任务奠定思想基础。在公司层面对各部室主任及相关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求公司各职能部室召开动员会,进一步明确此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作出统一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为保质保量完成编制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是认真严谨,启动编写。按岗位层级制定统一模板,在公司各职能部室开展编写工作。自上而下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承担工作的每一个人,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件件有人落实。编写工作分为三步进行,初稿、二稿和终稿。要求各部室按时间节点准时报送。

三是层层落实,审核讨论。为确保岗位工作说明书保质保量完成,审核工作实行层层审核制,由公司分管领导、负责人依据各岗位职责对其工作说明书内容、文字、格式进行初审、复审,并要求编写人员对不符合编写规范的工作说明书进行整改,审核通过后由公司管理小组成员对格式进行终审,终审通过后由公司领导审批。

三、成效与结论

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的岗位工作说明书,按照规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布执行,一式三份(公司人资部一份、各部室一份、本岗位人员一份),并作为公司人员招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工作评价、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依据。

(一)主要成效

一是A公司将所有工作进行分解后安排至各职能部室,各职能部室又将工作进一步分解至各岗位管理人员,为划清职责范围,做好工作衔接,形成闭环式管理,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公司开展本次岗位工作说明书编制工作,借助工作说明书中清晰的流程化描述,可以帮助管理层快速分析某部室、某岗位工作或者某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以迅速作出人员或工作调整,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二是创新性将工作内容进行步骤化分解、流程化描述,清楚阐明某岗位应该从事哪些工作、在企业内的权责范围、各项工作的工作步骤与要点流程,以及从事工作的员工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便于本岗位和非本岗位员工快速掌握工作要领、工作步骤及工作交接单位和负责人。特别是当本岗位员工暂时性离开岗位时,翻阅工作说明书能够使非本岗位员工快速掌握工作要领,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与以往岗位工作说明书不同,该说明书新增岗位晋升阶梯部分,用职务晋升阶梯图、专业技术资格 (技能)晋升阶梯图和人才发展通道晋升阶梯图,为员工指明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员工积极性,挖掘自身能力和潜能,改善业绩,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发展。

四是岗位工作说明书中加入本岗位工作从时间角度考评要求,可作为部室进行绩效管理、教育培训的重要依据。对非本岗位员工暂时性从事该项工作来说,能够迅速掌握哪些工作必须按时间节点完成并报送,避免耽误工作进度。

(二)基本结论

一是岗位工作说明书的颁布实施,进一步理顺了部室间、岗位间的关系,有效解决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以及上下级间越级的现象,为员工明确职责、把握标准提供帮助。

二是公司借助岗位工作说明书,根据岗位特征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培训与开发的条件和机会,最大限度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三是岗位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既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和要求、任职条件,又理清重点工作和辅助支持性的工作,为有效落实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周勇.浅谈人力资源工作说明书的写作[J].应用写作,2011(2)

编写工作 篇7

教材是帮助教师施教、学生学习、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工具。广义的教材是指所有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狭义的教材是指教科书, 教科书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笔者探讨的教材是指狭义的教材, 即教科书。教材是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则非常精辟地定位了教材的意义, 也就是说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 是从属于、服务于教学需要的。教材与其他知识载体的根本区别在于, 教材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 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组织起来并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知识系统。教材的本质特性是作为重要教学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而存在。高职教育的核心教学材料在编写和运用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因此高职教育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就业环境、职业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的提升来创造性地选取并灵活运用教材,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成长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教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学习者而言, 教材可以提高学习者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促进学习者个体人格的发展, 传承社会、文化、道德等信息;促进学习者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教材作为“无言的教师”, 可使学习者减轻学习的负担。因此, 教材是学习者系统、高效、有序地获取知识, 并培养思维能力和品格的主要工具。

2.对施教者而言, 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材在减轻教师工作量、缩短课堂讲授时间、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利于规范教学目标,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 教学目标通过课程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学习者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按照工作内容要求培养学习者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学习者的职业成长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教材。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态”, 具体反映了教学的内容, 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材的优化与运用成效可以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因此, 高质量的高职教材应体现以下基本特征:

1.教学的有效工具。教材是在教和学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帮助教师施教, 学生学习,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2.知识技能的系统性。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 教材的设计要符合教学论的要求, 构成有序的知识网络或知识链, 保持自身体系和结构的有序与系统。

3.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编制教材的目的是为教学, 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教材的规范性。教材史研究表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教材的基本结构已经大致形成, 但也在不断演进, 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基本性、系统性的同时, 教材的编制体例、印刷规格、符号、质量要求等方面也要相对规范。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岗位群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非学科教育, 其核心是强调培养学习者对成熟技术的应用能力, 以及对新技术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 这类技术应用型和管理操作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必须从本行业、本专业领域有效的岗位需求中去探索, 也就是对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分布、工作特点以及相应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 针对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是指完成职业岗位工作的本领, 包括完成职业岗位工作的具体方式及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培养途径方面, 我们需要找出专业领域的共同知识和技术要点, 以此为基础突出每个方向的操作特点和能力要求, 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通过课程的开设来逐步实现培养目标。而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媒体和工具。因此, 高职教材必须强化应用, 注重实践, 符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跟踪先进技术;内容选择上, 必须客观地反映生产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 突出教材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编写体现“人本化”的基本前提

(一) 激发教师在教材编写中的创造性

教师是教材的编写者和使用者, 也是课程的实施者, 其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教材的质量、教学的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材的编写应首先体现以教师为本的思想, 激发教师在编写教材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教材编写质量的高低, 所以必须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让他们不断提高教学素质和编写能力, 积累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同时充分尊重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及良好的编写环境, 及时解决教材编写中的问题, 帮助教师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

要完善并落实教材编写的各种规章制度, 可以采取择优出版教材、实行优稿优酬、提供调研和编写经费、编写教材折算教学工作量、坚持教材评优奖励、提高自编教材学术科研分值标准等措施来激发教师教材编写的创造力。

要实现高职教育教材建设机制的不断创新。“十二五”期间, 教育部将进一步健全教材开发、编写、审定、选用、更新机制, 以帮助教师编写出版反映产业技术升级、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高质量教材。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教材准入机制, 规范教材选用秩序, 建立全国高职教育教材信息发布平台, 及时发布国家规划教材等有关教材编写、出版、选用及评价信息, 健全教材选用制度。

(二) 激发学习者在知识探求和能力提升中的创造力

教材是学习者课程学习的主要工具, 而教学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学习。教材编写必须坚持“以学习者为本”的指导思想, 要有利于激发学习者探索知识、提升职业能力的激情, 满足学习者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 在教材编写中, 首先,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牢固树立服务学习者的思想意识, 努力提高教材的内涵和质量, 以满足学习者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学习者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其次, 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的特点和心理动向, 特别是突出高职教材的教学适用性和教学启发性, 使教材呈现内容新、结构活、形式美等特点, 以吸引学习者学习, 激发学习者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此外, 还要使教材达到既满足学习者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等各种素质培养的要求。

教材内容体现“工作任务导向”的基本特征

“工作任务导向”是指教材在内容、结构等方面要方便教师教、学习者学和动手做, 以及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 完成特定目标的工作任务。因此, 教材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做的目标, 要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 工作目标。

2. 做的主体, 就是什么样的人来做, 实施者必须满足哪些知识和能力要求。

3. 做的材料和工具, 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环境。

4. 做的环境, 需要创造怎样的环境才能完成工作任务, 或者不同环境下如何完成工作任务。

5. 做的方法, 教材还要让学习者学习到做的方法。

6. 做的原理, 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哪些知识和理论基础。

“工作任务导向”的落脚点是“做”, 而做的要素有行动、思想和结果。起点是行动, 通过行动 (做) 形成思想, 思想促进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提升, 思想推动行动产生创造的价值。因此, 教材的编写还要体现工作任务的过程化, 按工作 (生活) 过程的逻辑关系构建教材体系。专业的课程可以根据其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进行设置, 课程教材按其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或者工作情境形成若干部分, 并由这些在工作过程上具有逻辑关系的部分构成教材的内容。在“工作任务导向”的教材中, 实践成为教材的主体, 在以”做”为中心的前提下, 按照工作流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 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高职教材的内容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 也要体现行业和技术发展的前瞻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观念、新技术、新法规不断出现, 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教材也必须及时体现这种发展和变化。

教材结构表达“工作任务导向”的基本思想

“工作任务导向”的教材是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内容的, 坚持以“做”为中心, 强调“做”的系统完整, 注重“做”的逻辑过程, 追求“做”的实际成果。教材中要体现通过做形成思想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因此, 教材的编者必须具有“双师”素质, 对相关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工作的目标要非常熟悉。当然, 对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 也须做到科学地处理, 实现实践 (工作) 与理论基础有机结合的目的。

“工作任务导向”的教材结构可以采用直线并行式或者螺旋递进式两种编排方式。

1.直线并行式。这种排列方式是对同一部教材的内容, 按照工作任务需要完成的目标、过程、方法等因素, 以工作流程为线索, 直线推进, 每个工作任务并行排列, 各工作任务之间没有包含的逻辑关系, 内容也不在各工作任务之间重复排列。也就是说, 按照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任务编排在同一教材中, 每个任务都按照流程、方法排列, 实现工作目标, 各工作任务相对独立, 在教材中先后的排列顺序上没有太多包含、递进、因果等逻辑关系。

2.螺旋递进式。在“工作任务导向”的教材中, 这种编排方式是在同一教材中编排的若干工作任务中, 后续的工作任务可能包容前面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 也可能是完成后面的工作任务, 需要运用到前面的知识和方法, 或者前面的工作任务相对简单, 后面的工作任务螺旋式地递推到相对难度较高、方法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在这种螺旋式的递推中, 学习者的学习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这种教材结构的排列方法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 使教材内容逐步扩展, 螺旋上升。

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 教材结构编排方面也要适应教学方法多元化的需求, 比如信息技术、多媒体等的发展与应用。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已经不再是学习者学习的唯一途径。因此, 教材也要适应这一变化, 多方面、多维度地开发教材资源。教材在形式上, 还是需要新颖活泼, 能以学习者为本,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摘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 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提出了高职“工作任务导向”教材编写的建议和对策。首先, 高职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人本化”的基本前提;其次, 教材内容上要体现“工作任务导向”的基本特征;再次, 教材结构要表达“工作任务导向”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高职,工作任务导向,教材

参考文献

[1]于颖, 于兴华, 等.学习即活动:论信息技术教材程序结构的活动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 2012 (1) .

[2]张钦.我国物流管理教材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4) .

[3]束云刚.高职高专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 .

编写工作 篇8

于2010年9月16日在北京召开。高金吉、关桥、胡正寰、林尚扬、柳百成、潘健生、谭建荣院士等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宋天虎常务副理事长主持, 他首先介绍了《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的项目背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张彦敏秘书长介绍了《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编写工作安排及进度;北京化工大学高金吉院士介绍了中国工程院“装备制造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学科主任王国彪教授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开展“十二五”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情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丁培璠顾问介绍了美、日机械学会技术路线图研究情况;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文献资源中心左浩泓主任介绍了如何为专家提供信息服务的情况。

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编撰工作组织机构及人选, 并通过了《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编写原则。《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暂定由1个总报告和6个专题报告组成。6个专题报告分别为:先进设计、成形制造、智能制造、精密与微纳制造、再制造和仿生与生物制造。

(工作总部)

编写工作 篇9

2014年3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达了名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立项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文件。通知在“主要思路和内容”部分明确提出“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立项形式, 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教学改革的主体作用, 以专业为主线, 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开发、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进一步深化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首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整体提升首都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和贡献水平”。北京市中职课程改革已经历经8年多的时间, 部分课程随着社会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 很多学校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要, 进行了新专业的申报。于是便有了课改课程需要继续开发、完善的要求。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标编写

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通过在校专业的学习后, 能够掌握将来就业岗位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工作过程导向是旨在达到工作目标而采取的行为逻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因此, 中职课改采取了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进行。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进行了详细、明确的阐述, 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根据课程性质不同, 课程大致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职课改主要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而课改中的专业课程又被分为:整合课程和直转课程。这里所说的整合课程, 即专业基础课程;直转课程是就某一工作岗位流程直接转化对应过来的课程。本文主要就直转课程课标的编写进行说明。中职课改课标一般格式如下:

其中第4部分“课程目标、内容、考核标准”中, 详细说明了课程所对应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典型职业活动”, 并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考核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此部分具体格式参看表1:

由于直转课程是根据实际工作岗位转化过来的, 因此, 课程名称就是工作中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名称”。具体的工作岗位一定会有其特有的“典型职业活动”, 这些活动是需要在课标中进行说明的。这样通过描述能够更明确地说明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对应关系, 从而能够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例如, 《网站页面制作》课程的典型职业活动是:按照美工图的要求, 制作网站的静态页面。项目经理组织设计人员分析美工图, 制定设计制作方案。美工按照设计制作方案及项目策划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 并根据需要制作相关的图片、动画;根据美工图编制样式表;制作网站的首页、内页及后台开发需要的静态页面并制作调试链接;根据项目策划书, 在静态网页中添加动态效果;经项目经理确认后将静态页面提交给程序开发人员, 进行下一步工作。

这样通过“典型职业活动”, 既是对实际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网页页面制作”岗位工作内容进行了概括说明, 也是对《网站页面制作》这门课程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课标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都是根据“典型职业活动”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取的。参考表2。

这样课标不仅体现了课程在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和实际岗位工作的对应关系, 同时也让授课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明确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 真正起到了作为标准的指导性作用。

通过表2不难看出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内容、考核标准都仅是概括地提出了对某一能力的要求。如“利用脚本语言制作网页动态效果”这一能力, 既对能力的掌握提出了要求, 又没有具体规定使用哪一种脚本语言。这一点体现了具有指导性的课标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给教师很大的灵活性。这样不同的教师便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学情、专业流行的趋势等因素对脚本进行选择。这对于知识和技能更新迅速的专业来说尤为重要, 也是在编写课标时特别要深思熟虑的部分。

课标的最后一部分是“教学实施建议”。这部分就是对“教学设计”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方式等教学实施环节的普遍性建议, 给授课教师提供参考。具体教学实施还是需要授课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经过精心设计后进行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编写中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的关键是找出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 准确地对典型职业活动进行描述, 是课标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这需要编者对实际工作岗位有深刻的了解, 对于职业发展要有前瞻性。这样编写出的课标才能对讲授这门课的教师们具有普适性。

摘要:依照中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 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部分专业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完善。随着改革的推进及社会环境需求的增加, 仍然有新的专业应运而生。那么, 如何继续推行好中职新生专业的课改问题便摆在我们的眼前。同时, 有些专业更新发展速度迅猛, 对于之前的课改课程也有了及时调整的需要。作为全程参与课改的一线教师, 本人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课程中课标的编写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立项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bjedu.gov.cn/publish/portal27/tab1654/info36701.htm

[2]吴婧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研究[J].青年与社会, 2014 (13) .

编写工作 篇10

关键词:工作职责,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因事设岗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对各级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实施、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面谈、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岗位说明书 (也称职位说明书, 职务说明书) 是对岗位的任职条件、岗位目的、指挥关系、沟通关系、职责范围、负责程度、考核评价内容给予的定义说明。它是根据职位分析所需要的各种调查资料, 加以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的一种结论性的书面文件, 是职位分析形成的最终成果。岗位说明书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性环节, 工作职责部分又是岗位说明书的核心内容, 工作职责编写的规范完整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绩效管理的成效或效果。但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岗位说明书“工作职责”部分更是缺乏规范科学性, 从而给绩效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一、岗位说明书与工作职责的内涵阐述

岗位说明书作为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文件之一, 是对组织内部各类职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责任、权限、工作内容和方法、岗位关系、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本职位任职资格条件所做出的规定。岗位说明书作为现代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人事文件, 它为企业的人员招聘录用、培训教育、绩效考评、薪酬福利、工作分派、签订劳动合同以及职业指导等现代企业管理业务, 提供了原始资料和科学依据。

工作职责是职位的职务、任务与责任的统一, 主要描述该职位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及工作过程的具体要求, 包括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机器设备、工作流程、与其他人联系、所接受的监督以及所实施的监督等, 以及与本工作相关的其他工作和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工作职责的主要功能是让任职者及该职位的管理人员了解职位性质、工作内容等信息, 使员工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明确工作中的领导关系和相互协助关系。通常依据工作职责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以及确定员工的薪酬工资等, 从而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据可依, 有利于组织客观、公正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职责是岗位说明书的核心内容, 而岗位说明书主要通过工作职责来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二、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中工作职责编写存在的问题

1. 不切实际, 针对性差。

事业单位在编制岗位说明书时流于形式———基本不作调研, 凭经验快速编成。即使有个别部门或岗位发生变动或增减时, 一般也不能及时体现在岗位说明书中。编制者通常根据现有的岗位说明书进行复制, 或者根据岗位性质的相似性编写岗位说明书的工作职责, 使得岗位说明书本身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可信度受到不良的影响。比如会计岗位, 有些事业单位就会根据通常会计的职责进行工作职责的描述, 而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写。另一方面, 高层管理者和有关部门主管一直认为, 编写岗位说明书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配合, 给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编制的不切实际的岗位说明书其收效甚微, 束之高阁。

2. 因人设责, 笼而统之。

很多事业单位的岗位说明书的编写针对具体某个任职者而非其岗位, 从而造成相同的岗位经常会有几份岗位说明书中工作职责内容大致相同的, 这是编制岗位说明书的一大误区。比如文秘岗位, 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里 (如下设的项目部) 都设有文秘岗位, 但文秘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只能有一个, 内容应涵盖不同部门文秘岗位的全部职责。

3. 表述不当, 含糊其辞。

一些事业单位经常用烦琐的几句话表述一个工作职责, 给执行者的理解造成困难。比如, 将人力资源部经理的一项工作职责描述为“负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计划等的制定和执行”, 就会产生以下疑问:首先是语义不清。“负责”指的是亲力亲为, 是组织安排, 还是工作监督?第二是职责不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计划等文件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连续性的管理过程, 涉及组织、管理、制定、核批、审查、督导、实施等诸多工作环节, 仅以一句话粗略带过, 造成职责描述不清, 也显然与人力资源部经理实际的工作内容不符。

4. 主次不分, 轻重不明。

目前事业单位忽视对工作职责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把握。一方面, 由于任职者本身的参与不够, 另一方面, 由于职位分析人员缺乏系统性的培训, 因而往往难以形成对职责逻辑的把握, 而仅仅进行简单的罗列与描述。殊不知, 漂亮的岗位说明书就好像岗位的“标签”, 能够让不了解它的人马上把握概况、让熟悉它的人立刻洞悉要点。如果在描述工作职责时不分主次, 无逻辑顺序地简单罗列, 如同流水账一般, 那么岗位说明书的作用也就被泯灭了。

5. 内容重叠, 疏忽遗漏。

不同岗位的岗位说明书中“工作职责”项重叠现象屡有发生。这种职责的交叉和重叠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或相关人员间的权责不清, 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现象。职责重叠的岗位说明书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使他们行使权力时相互争抢, 履行义务时相互推诿。比如办公室主任与办公室副主任之间。实际上, 如果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编制规范和方法技巧, 就能够克服以上的问题。

三、事业单位岗位说明书中工作职责编写的探讨

1. 做好调研, 明确职责。

岗位说明书编写之前, 要及时与高层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高层管理者的目的和意图, 争取高层管理者的支持;理解组织的发展战略和愿景目标, 为编制工作正确定位。高层管理者对编制工作的支持可以使员工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利于岗位说明书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 工作流程优化、部门和岗位设置优化建议和方案也需要得到高层管理者的认可,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价值才能全面地体现。另一方面, 岗位说明书编制工作离不开中层领导者和基层领导者的密切配合。在与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时, 主要是收集部门的组织结构、岗位构成、人员比例、部门权责等方面信息, 为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做好铺垫。

2. 因事设责, 任务明确。

岗位说明书应坚持“因事设岗”的原则, 避免迁就于人的现象发生。编写工作职责要针对岗位而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任职者;针对的岗位是现有的岗位而非将来的岗位, 描述的工作职责为岗位要求员工应该做的而非在职人员正在做的内容;编写工作职责应研究不同工作任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使工作任务相对集中和稳定, 努力以较少的工作者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

3. 规范用语, 准确表述。

工作职责的描述尽可能使用统一明了的语言。在描述职责或任务的时候, 注意使用比较贴切的动词, 使之能够准确描述任职者的行为。比较忌讳的是通用“负责……”、“管理……”这样模糊的动词;为了说明得更清楚, 必要时辅以状语性的措辞;同时, 要注意删减不必要的修辞, 例如, “制作出出色的PPT演示文稿”, “出色的”是对工作成果的评价, 可以放在绩效考核中加以评判;职责中要明确地体现任职者独立决策的权限, 即他作出的决定是否要他人审核, 明确任职者的权限有助于界定任职者所承担的责任, 真正做到任务、责任、权限的统一。

4. 简明扼要, 符合逻辑。

任何岗位的工作职责都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而非简单的拼凑与组合。工作职责的每一项只需用精练的一句话概括, 无须赘述。工作职责的具体描述最多不超过十项, 应选取主要的职责进行描述, 文字应简单明了、浅显易懂, 内容要具体、明确, 让任职人员读过以后, 可以准确地明白其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想要写好工作职责, 不仅要清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 而且对其职责大小与顺序的划分也要明确。在实际编写中, 可按照各项职责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和任职者花费的时间等进行具体分析,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编排, 这样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岗位说明书。

5. 避免重叠, 全面具体。

工作职责的描述应遵循“穷举、互斥”原则, 达到“既包括所有工作内容, 又避免相互重叠”的目的。描述工作职责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容易使人产生超出工作职责规定的事情就不该做的错觉。从岗位说明书完备性的角度考虑, 可以加上一句话“完成上级领导指派的其他工作”, 对于那些临时的或者无须记入的“分内事”也在工作职责中得到了体现。

在不同部门间, 应按照相似性原则进行归类, 确定有利于绩效考评的人员类别并对其工作职责进行描述。比如, 一个单位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不止一名而且分布在不同部门, 但会计的岗位说明书只能有一个;在同一部门内, 不同层级的员工都在为进行某一种工作履行其不同的职责, 他们的 (下转159页) (上接84页) 工作内容是相似的, 但是其工作侧重点是不同的, 所以编写工作职责时措辞要恰当, 避免职责的相互混淆。

四、结语

岗位说明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工作职责部分, 一份遵循实事求是、因事设责、全面具体、准确表达原则的岗位说明书必然是实用、易用的。把握好岗位说明书编写过程中工作职责的这个关键点就能编写出适合于不同组织机构、有利于组织人事部门、有效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说明书, 从而为绩效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朱兴佳, 白京红.职位分析与评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周文, 刘立明, 黄江瑛.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老年人便秘的中医护理下一篇:现代包装设计之传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