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工科人才

2024-05-13

应用型工科人才(精选十篇)

应用型工科人才 篇1

1.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广大人民群众上大学的愿望和要求愈来愈迫切。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仅靠公办院校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日益兴起的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公办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同盟军, 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支重要力量, 它的作用与贡献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一则,民办院校办学历史短,民办本科教育历史短,缺少历史的积淀,与公办院校特别是那些百年老校相比,在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学术氛围、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小的差距;二则,由于投资机制所限,以及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少民办院校对教学的投入不足,加上大规模扩招,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更趋紧张,有的已影响教学正常进行;三则,民办院校兼职教师多,专任教师少。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毕竟不同,临时观念和雇佣思想比较普遍,管理上有一定难度;四则,就总体而言,民办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学风较差已呈较普遍现象。上述因素给民办院校教学质量与声誉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保证民办院校教学质量,采取何种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摆在每个民办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重要又迫切的任务。

2.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2.1培养目标

公办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侧重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强调理论的系统性、深入性、学术性;高职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侧重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强调动手能力;民办院校工科应用型人才既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并重型”应用型人才。

2.2培养方法

在教学计划中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线并重,并贯穿教学全过程。这两条线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 有机衔接、相辅相成。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实践依赖理论的观念和做法,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专业基础课为核心,将主干课的理论、实验或实践和课程设计三个重要环节分解成三门独立的课程,单独设课,单独给学分,单独考核。若实验(实践)课、课程设计考核不及格,与理论课一样对待和处理,改变过去一门课的实验(实践)环节考核不合格,但理论部分考核成绩较好,该门课仍可获得通过的现象。

突出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是民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把实践教学分为三实、二设、一综合、一衔接,三实包括实验、实践、实习,二设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综合指综合实践,一衔接指与工程训练和培训相衔接。其中综合实践与工程技能培训不同于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结合实际搞出特色。实践教学需要强有力的实验、实践平台作支撑。学校应根据工科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建立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满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型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需要。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除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外,增加综合实践课程,即在完成主干课程设计后,增设专业主要方向上几门课的综合实践课, 如在数电和模电两门课的课程设计后, 开设电子综合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整合,减少内容重复,精简教学内容,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将实践性较强的几门理论课程改在实验室上课,边讲解边实践,形象直观,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技能培训和工程训练。将中高级培训、资格认证、工程训练与教学计划有关的课程有机衔接起来,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拓展和补充。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工程概念和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和资格证书,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加大对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的投入, 构建有效实践教学体系及强有力的支撑平台,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否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3.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了学生培养模式,解决了学生“手低”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实用性教育,使大学毕业生真正能学以致用,从而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从社会整体来看,“就业难”与“招工难”矛盾并存。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滞后,高等教育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从社会分工角度看,传统本科教育将高等教育资源仅用于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的培养,而忽视技术人才、熟练工人的培养,使之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民办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加高”当前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短板”,以促使各种类型人力资源均衡发展。

4.结语

工科人才流失严重 理工生抱怨 篇2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外表示,我国未来的高考改革,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即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这项改革

能否落地有待验证,不过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从这项方案中可见一斑。

事实上,据记者采访了解,由于诸多因素,许多理工科人才正在“逃离工科”。

经管专业 “ 吞噬 ” 理工生

“现在理科生填高考志愿,基本上要么报经济类院校,要么报综合院校的经济类专业,没有几个学生会主动报工科。”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任教高三的郑老师告诉记者,“20年前,最好的学生愿意学工科,现在,成绩好的学生都想读金融和工商管理。”

而各大工科院校的高招录取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现象所言不虚。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录取的本科专业中,金融学最低录取分为617分,而物理学类、软件工程、化学类、环境工程录取最低分仅为609分,甚至该学校特色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11分。同年,北京理工大学在京录取各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低分609分,为该校除实验班外,最低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远超其它工科专业。

被经管专业“撬走”的理科生中不乏顶尖人才。根据中国校友网统计显示,经管专业是各省市区高考状元的首选专业。对于理科生而言,工科与经管此消彼长的“分水岭”在2000年。2000年前,自动化、电子信息、物理、生命科学、建筑学等是理科高考状元们的通常选择,但在2000年之后,理科状元们开始集体转向经管类专业。

到了考研阶段,工科生本身具备较好的数学功底,经管专业课又较为简单,考经管硕士对于工科生来说“比考本专业都容易”。加之经济学和管理学就业前景更好,对应的工作岗位也大多是“坐办公室”,比工科岗位轻松,使得在读研阶段,又有一波理工科生被经管专业吞噬。

而经管类专业的火热,使得许多工科院校竞相开设经管专业,变身综合类院校。有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向记者坦言,自己现在带的研究生里,半数到三分之二都是工科背景,尤其是在职读研群体,不少学生打算读研后离开工科岗位。而本校工科专业的本科生,也争相希望能保送或者考上本校的经管专业。

拥有工科硕士文凭的工程师卢政也走上了这条路,重新攻读经管类的硕士学位,因为他发现,转读文科专业或经管专业,能有更多落户的机会。“一线城市对工科的需求少”。学习苦,工作也苦

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谢宇明,至今仍记得自己“惨不忍睹”的大学生活。“高数、物理、化学都得学,而且还有很多专业课,还有一些课需要实际操作,特别难,学起来也很苦。同校的经管学院,80分以上才有可能拿奖学金,我们这里,只要不挂科就能有奖学金,可想挂科的人数有多少。”而他的毕业设计,居然需要设计一个能实际应用的设备,并且还要“造出来”,而经管院系的毕业设计,只需要做一篇论文即可,“他们所有的内容都能„百度‟到”。

即便毕业,不少工科生的工作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毕业于建筑专业的陶博,自从毕业的那天起,就盼望着自己能够离开这个行业。他给记者看了作为一名工程师,公司为自己制定的岗位说明书,各种大小职责事无巨细有四五十条。“项目离家太远,每月才能回去几天,而且每天一早起来,神经就绷紧,项目上出了任何事情,自己都跑不掉,任何小细节都不能出错。”

陶博的电脑里,存着大学同专业同学从非洲发过来的照片,照片里,他的同学在和AK47合影,旁边是人高马大的当地黑人——他们的保镖。陶先生自己刚刚从非洲回来不久,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工程工作,“2010年的时候,一年能给到20万元,现在更多,但真的,真的是太苦了。不仅是气候条件、饮食和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寂寞孤独”。而他在国内工作的同学,也不比身在国外者好到哪儿去,不少人也在“项目”上,而项目的所在地,往往是深山荒原。“那些地方,是你就算能上网买东西,都不知道该让人家寄到哪儿的地方。第一天兴奋,第二天是好奇,第三天感觉像郊游,第四天以后,就是寂寞,想家,想城市,想和工地外的人说话。但一个项目,往往一去就是几个月。”

从事通讯专业的工程师孙嘉燕,发现自己目前发愁的最大事情就是如何能让90后的工科毕业生安心工作,因为他们的实验室是隔离信号的,年轻的工程师耐不住寂寞,忍不了“几个小时不能看手机”,最终大量流失,辞职读研或转行去做其它与工科专业无关的行业。而这些年轻人的读研首选,是经济学和管理学。

耗到最后,孙嘉燕自己也打算转行,去读MBA,“工科太累,干不下去。国内企业,尤其是民企,都是把工程师当机器人用”。

工科人才出现流失

除了被经管类专业吞噬外,还有更多工科人才最终流失海外。

在一些移民国家,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正在成为新移民的主力军。这些技术移民既有从国内高校毕业后在国内工作者,也有在当地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技术移民会按照申请人的专业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分数,工科专业可以获得更多加分,在同等条件下拥有比经管类人才更多的工作签证几率和移民机会,移民成功后也在当地更容易找到工作。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吸纳发展中国家的工科人才,来填补本国的理工科人才缺口。在硅谷,软件公司35%的技术主管和实验室主任是华人。目前中国流失的留学生人才中,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滞留率平均达87%,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全球首位。

已经拥有本科学位的北京青年刘先生,如今却要赴北美重读本科,专业是工科类,而他在国内的本科专业是会展。“高中时,成绩最差的两科是数学和物理,所以本科才选文科类专业”,但即便如此,他发现海外的工科专业对于数理化水平较好的中国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毕业后很容易留在当地。

原本应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工科生流失海外,使得国内出现部分行业的工程师缺口,尤其是在一些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仅深圳一地,在2013年,高技能人才缺口达30万人,建筑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等工科人才奇缺。

为了延揽到工科人才来维持运营,不少国内企业开出了相当诱人的价码。一名在央企从事信号专业的工程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单位,每年都会去西北某高校招聘相关专业的工科生,“大部分学生都是从农村考出来的,城里孩子不愿意学这个专业,这些农村生源都没有什么关系,最后也都招进来了,给了户口,收入也不低”。

有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工科人才不具备“可替代性”,“学工科的人可以从事文科和经管类工作,但文科生和经管类学生,无法经过简单培训变成工程师”。

应用型工科人才 篇3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育体系;运行模式

G642.0

2014年,我校作为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提出办学方向要从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转型高校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就内涵而言,应用型人才是指比学术型人才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对应性”,更加强调社会适应能力与岗位服务意识,注重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人才类型。

工科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效果评价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学及运行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对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我校现有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科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的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特点,为更好的与地方经济接轨, 提出"3+1"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助力我校成功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

一、“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现实必要性

(一)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虽制定了一系列基于“地方性、应用性、复合型”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或约束,诸多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既缺乏重点院校毕业生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不具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工科专业,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工科专业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技术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这种两难的尴尬处境迫使教育者必须正视新常态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模式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二)有利学生就业创业与能力提升

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第四学年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1学年的实践教学时间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同时又能较好解决实习单位难找及避免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发生。对于以职业发展为设计的学生,可结合实习实训开展毕业设计,这更有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励志考研的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可避免因考研复习而被迫放弃第七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保证这类学生在课程体系学习过程中的完整性,同時也能个性灵活处理考研与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的相互关系。“3+1”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设计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增进了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与企业招人进行双向选择。

(三)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1”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出现使教学与企业的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才教育培养更加的有针对性,能够更贴近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生产,是一种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转向服务社会的教育模式,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取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

(一)规划“3+1”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成

“3+1”培养方案的涵义。即前“3”年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选修课的学习,最后“1”年到几个相关企业接受与专业相关的实际训练。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把传授知识和知识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个性的发展,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规划是指在调研的基础上,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提炼能力提升的培养主线,明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构成要素,科学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环节包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核心要素与培养标准,优化人才培养内容构成;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实践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评价体系,做到三者有机融合,使人才培养实现路径清晰化;将我校置身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社会大环境中,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团队。

(二)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的学科结构和专来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高校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难,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的专业调协和课程设置与社会的需求不符。要立足湖北,面向基层,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一些课程可以进行整合。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明确目标,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强化师德素质优化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的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二是制定方案,理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路。“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为了实施好这一工程,我们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外延,培养的原则、途径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评价办法和激励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以满足专业现状与发展和教师个体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长线专业和重点专业师资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和教师基本素质培养为前提,以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校内校外、校企合作为培养途径,以企业实践、赴高校进修、校本培训为基本方式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思路。三是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产学合作教育,提供“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条件。

(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龙头企业的支持

目前我们地方高等院校不但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崇高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学生就业的压力,因此高校必须超越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3+1”创新教育模式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效益,对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一年要学生参与企业实际中去,必须取得相关专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学院要积极寻找合适的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要与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的政策,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学校所学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创新人才目标为目的,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安排,实习成绩的考核评定等。学生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到至少两个以上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去实习,把传授知识和知识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培养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个性的发展,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五)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

创新学生的培养机制,建立弹性管理制度,如学生可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前提下提前毕业,或中途退学去创业,根据在社会上获得经验和社会的需求,回来继续学习或转专业学习,探索和推行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比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跨专业选课。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改原来的教授—接受模式为教授—讨论模式,后一种模式可鼓励学生分小组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去查阅资料,进行推导与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4(3):107-109.

[2]林春景,袁俐萍.“3+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4(19):103-104.

[3]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

工科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篇4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等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能力。创新型教学理念、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工程素质的培养。数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突显出其重要作用:一是数学基础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数学与工科的融合,了解到数学在工程中的各种应用,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三是数学建模系列活动,强化了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创新型教学体系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创新思维方式,在日后工程应用中常常想到运用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常规培养模式现状

(一)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传统工科数学课程自成体系,学生思维方式单一,惯于套公式。数学课程与专业缺乏联系,对应用问题往往不能深入思考,虽有创新热情,很难产生灵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思维发展受阻

传统教学是以传承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应有的数学应用训练,体会不到数学思维模式乐趣,使学生创新式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三)学生实践能力受限

传统教学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缺少从具体问题出发,再用数学思想寻找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学生学了许多数学知识以后,却不会应用甚至还会觉得毫无用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多元化。走向“大众化”的今天,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影响着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数学建模教学及课外科技活动可培养出具有较强的数学理念、较系统的建模方法和较好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从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转变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探究式教育理念,学会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改变数学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应有作用。工科类数学教学不仅要突出知识获取有效性,还必须针对专业特征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在后继课程学习及实际问题应用中获得必要的能力。例如,在自动控制原理学习中,应用数学方法从多种设计方案快速选择最优解。在信号处理中,用微分方程方法设计信号的传输效果,简化了实验,从而对设计方案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

(二)调整工科类数学教学内容

根据理工类各专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按需施教”“够用为度”原则优化理论教学,进行模块式教学,可采取必修课模块(基础篇,如高数,工数等)及选修课模块(应用篇,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竞赛培训等)方式选择教学内容。必修模块的内容不仅让学生深入体会数学的严密逻辑体系及高度抽象的思维方法,还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会用数学基本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如,高数教学中“零点存在定理”解释为什么椅子能放稳。选修模块内容要根据学生掌握程度的差异、知识的不足和目前科技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数学建模”课程内容采取讲授的基本知识不变,但建模应用案例采用不断更新的动态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既有基本理论方法的系统讲解,又有最新建模知识及时的介绍,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性,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科学前沿最新动态的意识。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必修课教学中除了要保留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加强案例式教学,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和实际问题的联系,减少学习数学的盲目性,明白数学作为专业基础的作用。在某些教学内容可适当应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法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有效地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结合专题内容引入研讨式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大方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考核是引导学生学习取向的重要手段。考核要改变重课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结果、轻学习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方法的评价体系,在考核形式上,应点面结合,除期末考试外,增加阶段考核,以督促学生平时学习,并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四)搭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第一,根据各种需求开设数学建模课及数学建模提高讲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意识,培养学生逐步地将数学建模方法应用于自身的日常生活和专业学习,应用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中的模拟训练及竞赛的全过程,体验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真谛。同时,开展“赛后讨论制”延续竞赛后续研讨,深入挖掘问题根源,使学生认识到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层层深入、不断完善,步步地逼近问题的本质。

第三,实施“导师制”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指导对数学建模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在自己的专业中寻找问题,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或是参与到所在专业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中,数学建模教师定期布置给数学建模协会的会员们一些实际问题,指导完成数学建模问题。也可将一些数学建模问题发布在数学建模网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建模实践活动。

第四,开展数学建模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联合培养模式。通过数学建模创新平台,加强数学建模教师、数学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之间的学科交叉、知识互补,促进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不仅能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所授课程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作用和课程内部知识的逻辑联系。如,数学建模很多教学案例都来源于科研成果。学科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建立“数学建模及应用”研究方向,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到各个应用领域,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以定期参加数学建模教师培训班学习,与专业教师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完善现有数学教学体系

要了解理工科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情况,设置数学课程内容,将课程分解成必修和限定选修内容。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能力不同,可以采取分类分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直观教学原则介绍抽象的数学概念,对比法介绍数学性质及运算,案例式问题驱动数学知识的运用,逐步地将数学融入到应用中,鼓励引导对数学应用感兴趣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和其他科技竞赛活动,多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实践过程

数学建模竞赛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数学实践途径。让学生组队自己动手,体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软件实现模型求解和仿真验证,完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信心。

采用科研模式训练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和开放性实验研究,引导学生自主选题,指导学生创新研究过程,将数学建模教学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中,提高数学建模的影响力。例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研究雾霾天气、足球彩票等一系列数学建模问题。

参加科技竞赛活动,例如,电子设计竞赛,国际企管理论挑战杯大赛。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发展性、开放性与实用性,也体会到应用数学思维方式寻找问题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课外科技活动检验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改善了学习方法,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三)加强联合培养模式

运用数学与专业教师联合培养学生方式,共同将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应用于课程设计、专业实验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学会用数学建模思想考虑问题,提高其专业创新能力。例如,联合培养的毕业设计“牛奶细菌的检测模型”,理论与试验的结果基本吻合,得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晓峰,毕渔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阈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2]吴建成,石澄贤.浅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的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3]赵韩强,赵树凯,王小娟.研究教学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09,(2).

[4]韦程东,李巧玲.以数学建模活动为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9,(27).

应用型工科人才 篇5

编者按:为纪念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1978-2008)三十年,畅谈北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和发展,及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见证、影响和推动作用。研究生院和宣传部共同组织完成了北航历任研究生院院长访谈。接受访谈的有第一任院长曹传钧教授(1984 年9 月—1988 年12 月),第二任院长夏人伟教授(1988 年12 月-1994 年2 月),第三任院长邓学蓥教授(1994 年2 月—2000 年1 月),第四任院长沈士团教授(2000 年1 月—2001 年2月),第五任院长陈宗基教授(2001 年2 月—2003年3 月),第六任院长唐晓青教授(2003 年3 月— 2006 年2 月),第七任院长李未院士(2006 年2月—2009 年1月)。文章采用口述体裁,通过访谈人讲述亲历研究生教育的片断、事例等侧面,展示北航研究生教育的缩影,印证北航研究生教育事业、乃至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报将陆续刊载我校历任研究生院院长访谈文章,以飨读者。

在我2002 年担任研究生院院长之前,整个教育界议论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学里应该如何培养 拔尖的创新人才、或者叫做创新型的领军人才和 领导人才。我们学校一直把这个问题当成是一件 关键的事情来抓,这些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来 改进这件事情。现在大家都达到了这样一个认识,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 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之源、创新之本。对我们大学来讲,培养综合素质高、创 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要求,也是高水平研 究型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所以能够开展 我们这个理工科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 试验和探索,也可以说是大环境日益改善的直接 结果。

从“十一五”学校总结了过去办学的经验后,我们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工作方针,叫做 “拓宽基础、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工作方针之所以能够顺利执行,主要得益于我们学校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节 点、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然后得到了“985 工程”、“211 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有力支撑。为此,我们设置了研究生培养体系,包括课程教学体 系、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践与研究体系、学术交 流体系、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控体系,构建了具有北航特色的研究生自主创新和学术发展平台。学 校针对研究生不同类型和特点,探索并实践了四 种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模式:第一个模式 就是“夯实拓宽数理基础,瞄准学科前沿,培养具有开展重点基础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部分是我们这种国防口的学校一直所欠缺的,我们必须要加强具有前瞻创新思路人才的培养;第二个模式是“服务国家战略,构建科研团队,培养 具有开展重点工程项目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 才”;第三个模式是与清华、北大这些教育部的学 校相比,我们的国防背景给学生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特别要在“拓展国际视野,推进 跨国交流,培养具有全球一体化思维的拔尖创新 人才”上下功夫;第四个模式是“立足航空航天,发 展个性特长,培养具有领导和领军潜质的复合型 拔尖创新人才”。

数理打底夯实基础研究能力我认为研究生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点,随着本科教育转向大众化,进而向普及化迈进以后,研究生的终身教育一定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数学和物理是理工科研究生原始创新的基础,培养基础研究能力,对其一生的学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校从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实施了以下三项计划:研究生多层次数理课程体系培养计划、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生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计划。

2005 年,我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数理基础与科研创新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制定了新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了满足跨学科以及不同层次研究生需求的公共数学、物理、力学类课 程,作为研究生精品课程每年投入140 万元加强建设。以研究生数学类课程为例,我校构建了“四板块、三层次”的课程体系培养计划,重点抓数理方程、代 数、概率和计算四类课程。以概率为例,我们以分析概率为基础,现代数理统计为提高,随机序列分析为 精深,分三个层次展开。选修提高或精深部分课程的研究生,基本都具备了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的能力。

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实际上是直接来自高等工程学院的设置。2002 年我们受北大元培班的启发建立了这样一个培养本科拔尖人才的试验基地,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试点。2006 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后,就顺理成章地继续进行博士班训练。我们从全校选拔25 名学生,实施名师指导 下的个性化培养,从整个中关村地区选聘名师,外聘 名师比例达到60% 以上。高博班实行“1+3”培养模 式,第一年深化数理基础,后三年实施精深专业课学习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这个培养模式的效果很显著,在2007 年第四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上,高博班的同学就获得了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高博班研究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我们实行的第三个计划是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该计划于2003 年9 月启动,用于支持参与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并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潜心进行原 始创新研究。该基金坚持分级申请、年度考核和择优支持的原则,几年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也从 2006 年起,将创新基金增加至每年100 万元。创新基金实行“1+1”奖励资助模式,50% 用于博士研究生 的学术成果产出,如发表学术论文、参加重要学术会议等,50% 用于对博士研究生创新研究工作的现金奖励和生活补贴。到目前为止,共资助129 人次,其中42 人获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截至2008 年7 月,我校共有12 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 博士学位 论文奖励,而2003年后毕业的4个获奖者中,3人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团队先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服务国家战略、构建科研团队、培养具有开展重 点工程项目研究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从国防这个角度来看,重点工程、重大 工程每年都有,非常需要工程实践能力、综合集成能 力和团队攻关能力强的人才,我们有责任在学校教育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学校主要实施了创新团队梯 队式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家重大专项服务的高级人才培训计划,以及重点工程项目科研队伍结构优化计划等三个措施。结果证明,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在参 加科研团队、完成重点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综合素质 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学校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在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中,组建教师创新团队和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梯 队。实际上我们在十年前就开始在计算机学院做了 试点,2006 年以来,学校认真总结计算机学院的成功经验,在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中,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院系实验室,组建教师创 新团队和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梯队。把重点科研项目分成若干个子课题,每一个子课题基本上选拔一个博士生来负责,一个博士带一到三个硕士,创新团队的教师集体地、同时有分工地对这些子课题进行指导。这种方式推广了以后,效果很显著。2007 年 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 轮技术”的6 位获奖者中,第3 到6 名都是在校博士生。2008 年我校又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其中“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项目的第3、4 名 获奖者也是在创新团队中成长起来的博士生。2006 年以来,我校有37 名研究生成为12 项国家级科技 成果奖的署名获奖人,这些获奖人都是依托创新团 队培养的,说明我们这个模式在技术创新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

第二个措施就是为国家重大专项服务的高级人才培训计划。在2006 年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成立时,我们就察觉到人才紧缺的问题,因此成立了大型飞机高级人才训练班。我们聘请国家大型飞机论证委 员会专家担任班主任,聘请经验丰富的型号总师和 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授课,培训班组建学生科研团 队,进行150 座级干线客机的数字化总体设计。第一期培训班完成了从飞机总体、气动、结构、飞控等方面全方位数字化建模。第二期完成了风洞吹风实验,对数字化设计进行了模拟和演练,完成了电子样机。该培训班毕业的研究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个经验也让我们产生了新的思路,2008 年我们就和中商飞签订并实施了每年50 人的订单式大型飞机 高级人才培养。其他高校也纷纷借鉴我校成功经验,我们也计划把这种模式在我校服务其他国家重大专项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推广。

此外,我们还在重点工程项目科研队伍结构优 化计划上做了试点。2006 年起,在重大和重点工程项 目中,为解决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问题,学校试点采 用合同制,聘用专职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工程实现和 项目管理等具体工作。这一方面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能够集中精力从科研项目中凝练学术问题和技术难题,做出技术发明和专利,撰写高质量论文,提 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由合同聘任人员完成 技术发明到产品原型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用结合,使 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举一个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 的例子,该团队聘用了7 名专 职人员从事电子显微镜结构和电气的绘图、装配等,参与项目的院士、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们主要从事 试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技术发明,这种科研队伍结 构,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参与项目的研究生培养质 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008 年12 月温总理来校视察 时,学校向总理提出建议,将此做法推广到从应届毕 业生中招聘重大、重点项目合同制聘用助理研究员,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优化高校科研队伍结构、促进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此建议受到国家和相关部门的 重视,已成为国务院制定的一项具体政策付诸实施。

眼界放宽培养一体化思维培养具有全球一体化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弱项,而国家的战略发展又急需一批能够促进东西方文化通融、具有国际视野的 拔尖创新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要突破这个瓶颈。在这 方面,学校实施了以下两个计划:中法工程师学院培 养计划、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

为借鉴法国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2005 年,在中法两国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学校与法国中央理 工大学共同成立了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实行“3+3” 的6 年一贯制工程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技术 和管理科学知识的国际化通用工程师。法国中央理 工大学的强项在航空、造船、高速铁路和建筑四个方 面,正好与我们学校的特色相符,我们的学生由法国 中央理工大学教授、著名跨国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工 程专家以及北航教授共同授课。第一年接受法语,以及数学物理教学,2、3 年是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预科 和其一年级的课程,4 至6 年是工程硕士培养,毕业 后能获得北航的硕士和法国中央理工大学的工程师 文凭。我们现在已经和法国赛峰集团等12 个大型国 际化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效果可以说 是很好的,我们从第一批已经结业的本科生中派了 10 个人去中央理工大学,现在巴黎分校的第一、第三名都是我们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生。去年奥组委 来学院考察之后,决定挑选170 人参加奥运会法语 国家政要的接待和翻译工作,这一批志愿者圆满地 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奥组委的高度评价。

第二个措施是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国际学术会议 资助计划,目前我校与22 个国家的81 所高校和科 研机构开展交换和联合培养研究生,选派研究生出国留学和联合培养已形成了一定规模。2007 年,我校开始实施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计划,两年来共派出210 余人,在教育部高水平大学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工作总结视频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国际学术会议资助计划则是从2002 年起以主要资助会议注册费的方式实施,国际学术会议必须是本学科国际高水平的序列会议,且须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2006-2008 年,共资助274 名研究生赴33 个国家和地区 参加学术会议。从2009 年我们决定进一步扩大投 入,每年投入200 万资助博士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我们把联合培养和会议资助两个项目加起来,就能保证每年有二分之一的博士出国交流,这就能极大地弥补我们在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方面的不足。

个性彰显锻造复合型人才再次回到我前面提到的终身教育问题,随着知 识经济的发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 不可或缺的内在需求。我们认为培养立足航空航天、具有领导和领军潜质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是终身 教育的题中之意,为此学校实行了两个计划:一个是 项目组“组长”岗位计划,一个是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计划。

项目组“组长”岗位计划是指,我们在一个工程项目中选拔德才兼备,具有组织能力的研究生作为 子课题项目组的组长。在研究团队中,一个项目可以 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又包含若干的子课 题,该计划就是挑选出有领导潜质的博士生担任组长,直接参与课题的立项论证、技术攻关、中期检查 和项目验收的全过程。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从2008 年到现在,我校有1187 个研究生担任过子课题项目组组长。通过担任组长的锻炼,研究生的组织能力都 有很大的提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像获得2008 年 国家发明二等奖的 “网络资源可信聚合项目调度技 术”课题,五位博士分别担任该项目的子课题项目组 组长,五个人全部是该奖项的署名获奖人。现在这五个人已经毕业,不论是留校的,还是进入跨国公司的,都已经成为本单位项目组长以上的负责人。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高等学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2]。教育部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四个重大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3]。为此,全国各大高校掀起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是制约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个重要命题。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培养理念

理念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引领性作用。要提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必须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凝练人才培养理念。

(一)科学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

高层次。高层次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首要特征。高层次是指高尚品德和博专知识。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时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水平升级,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和要求普通提高。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严重紧缺是制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层次的鲜明特征。高层次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具有积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变革的价值追求,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产业变革的专业技能和过硬本领。

有特色。有特色是指行业特色和成才规律。工业是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经济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吃苦耐劳、锐意进取、富有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强,是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鲜明行业特色。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遵循这些特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应该练就能够适应工程技术工作岗位要求的吃苦精神,练就能够适应工业行业要求的过硬本领,深深打上产学研结合的烙印,对工业行业改革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推动民族工业走向世界、引领未来具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业绩。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知识、技术在产业发展和变革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我们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要自觉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新发展、新变化和新要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选择、比较长期的优势积累和较强创新创业潜质,并取得社会认可的创新业绩,将其培养成为学术研究大师、工程技术创新精英和工程工业发展领袖。

国际化。国际化是指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参与全球行业竞争的能力。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和世界已经深度融合。特别是随着全球工业分工调整、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中国工业已经成为世界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世界。具体来说,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全球工程工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展参与全球工程工业技术领域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业竞争的综合能力。

(二)凝练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全面性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刀尖,位于人才金字塔的塔顶,能够驾驭全局、创新创造、引领未来。这就要求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一方面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应该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性育人观念。

产学研育人理念。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成长规律。从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来看,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超常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必须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要求、工科学科发展需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学生能够掌握工业生产实际、工程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趋势。实现产学研、工科教良性互动、紧密结合,形成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多样化育人理念。拔尖创新人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拔尖”是培养层次,“创新”是人才培养类型。从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来讲,都具有表现形态多样的特征。从生产实践来看,主要包括学术人才、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我们也需要坚持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尊重学生个人选择,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精英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系统化育人理念。教育不是独立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相互交织。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系统内和系统外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影响。从系统内来讲,实现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加强学校与科研单位、工业企业等合作,强化中外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从系统外来讲,需要统筹好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功能定位。所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系统化育人理念。

二深化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

(一)改革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

立足当前工科人才培养实际,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遵循工科人才成长规律,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体制保障。endprint

1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开拓人才培养口径

当前,以通识教育破解人才培养“出口”口径过窄问题成为高等学校的基本共识和普遍选择。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时间有限等三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面临重要挑战。学科通识教育是在专业教育色彩非常浓厚的背景下,推进通识教育的现实选择和有效举措。从国内高校实践来看,基本上实行学科通识教育。在生源遴选中坚持大类招生。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着力构建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适应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建设素质教育基础平台,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在培养机制上,本科教育阶段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着重推行人才遴选机制、专业选择机制、过程管理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动态分流机制。研究生教育要按照一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推行学科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培养中实现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奠定基础。

2实行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人才培养目标交织、过程分散、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人才培养链条断裂,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不能很好衔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之间通道不畅。实行人才培养过程贯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是破解以上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从生源遴选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工科拔尖创新人才遴选途径和选拔模式。第一,加强和改进自主招生制度,发挥优势、体验公平、阳光透明,注重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录用。第二,要改进学生入校后二次选拔的工作机制,为有创新潜质、研究潜质和其他特殊潜质的学生进入实验区学习提供保障。第三,着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多种渠道,对部分高职院校具有工程技术方面潜力的学生,以机制创新进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和通道,实现人才培养立体化。

在培养过程上下功夫,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通道。构建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在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能够科学统筹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阶段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内容。在学科导师团队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质。建立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贯通衔接机制,破解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目标错位、课程相离、评价狭隘、效果相悖的顽症。在培养方案、培养制度、学生考评等制度上相贯通、相衔接,实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体化。从现行教育制度来看,主要由两个模式可以实现,一是实行本硕博“2+1+5”贯通培养模式与“直博”模式,二是采取本科专业与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模式。

3实行校际、校企协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出人才培养象牙塔,回归经济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是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现实选择。高等学校必须充分统筹国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推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所合作等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模式创新。着重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换、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等多种途径,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亲密接触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与创业潜质。同时,要着力把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事务的潜质和基础,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

(二)创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机制等人才培养活动的概括和总和。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符合高校实际,课程体系应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教学模式应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评价机制应该回归经济社会要求。

1确立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龙头”和灵魂,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纵观我国工科教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数量庞大、层次多样、结构多元,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办学实际有着天壤之别,社会对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多样化态势。这就要求各个院校在制定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既要把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总体要求,也要充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坚持走本土化道路,选择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并遵循拔尖创新人才通用标准和工程工业行业人才规格要求,构建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构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主要依据。知识的传播、技能的掌握、情感的培养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把握长学制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发展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综合拓展课程等课程模块有机统筹起来。通识课程体系要满足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课程设计中注重文理交融、注重东西结合、注重古今贯通。课程建设要注重提高质量、注重结构优化、注重紧跟前沿、注重实践训练、注重创新发展,着力提高课程的主体适应性、内容科学性和实施针对性。既要注重优质课程自主开发和建设,更要注重优质课程的引进和吸收,特别是要全面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探索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范式总和,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5]。面向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来抓。特别是注重教学模式创新,坚决杜绝“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注重思维培养,注重能力提升。

4建立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机制

人才评价机制包括人才评价理念、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评价方法。在评价理念上,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评价要着重考核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品质,坚持学生、学校、社会共同检阅的理念,学生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检阅相统一,更加注重社会检阅。在人才评体系上,要制定符合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等考核方法综合运行,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潜质、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内容。endprint

三着力构建工科拔尖创新人才质量保障机制

(一)人才培养投入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办学经费投入和优质教育资源保障机制。第一,要建立校级领导机构,主要负责校内资源统筹安排,确保校内优质资源能够满足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实需要。第二,要科学确定办学投入机制,能够科学论证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标准,确保办学资源科学配置。第三,要建立完善的投入效益监控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种优质资源使用效益提升,预防资源浪费。

(二)教学师资队伍保障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保障。第一,要明确工科拔尖创新人才授课教师标准,为组建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队伍提供依据。具体来说,授课教师应该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视野开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精到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第二,要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教学团队进行授课。实行课程教授负责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均需要教学团队的教授进行审核。第四,要大力引进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等担任工科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弥补高校教学不足,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第四,建立课程教学研讨机制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团队要实质性运行,授课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学业发展指导机制

导师制的建立在欧洲国家具有较长的实践历程和良好效果。我国导师制度的建立始于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初步建立导师制或者导生制,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担任导师。遵循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要求,必须建立学业发展指导机制。第一,制定学业导师遴选条件、聘任程序。第二,明确学业导师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第三,严格学业导师日常管理和考核制度。

(四)动态分流管理机制

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本采取实验区制度。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实行特殊政策,优势资源比较集中。学生在实验区学习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区设立意图、学业标准进行考核。同时,也需要建立竞争机制。因此,必须建立动态管理分流机制。第一,明确动态管理分流标准,以明确的学生发展标准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第二,明确动态分流程序。建立学生转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确保动态管理分流工作顺畅。第三,完善学生退出跟踪服务机制。学生动态分流后,进入新的专业班级学习,在班级融合、成长适应和学业发展等方面可能面临一定困难,需要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1][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2012-10-23].http://www. 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应用型工科人才 篇7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 以开发和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开发智能为手段,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培养模式。高校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 包括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这两大部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二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 知识丰富、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和能力强, 具有很强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创新人才。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科研创新发展

2001年, 博耶委员会对美国123所研究型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该报告指出, 所有被调查的研究型大学都让本科生有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机会, 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程度较高。在被调查的大学中, 约有16%的学校学生的参与度在75%以上, 另有26%的大学, 一半左右的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机会, 还把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作为完整的本科教育的一部分, 并通过培养体系要求和规定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

该报告同时指出, 研究型大学为了加强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采取了多种措施, 包括设立科研创新指导中心和科研创新项目基金等。在被调研的91所研究型大学中, 约93%的大学建立了校级或者系级别的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指导机构。一些著名的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设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训练计划, 鼓励和资助本科生提出原创独创性的科研项目, 支持学生独立开展科研研究。大大提高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为以后的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内高校本科培养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

2005年温家宝同志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 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近年来, 虽然我国许多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也还没能找到特别有效的培养模式。综合分析, 当前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制度层面的弊端。

科学良好的评价制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而其中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许多高校当前的评价制度存在弊端。 (1) 目前, 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考核主要是硬性要求, 也较为死板, 缺乏宽容度和灵活性。主要以分数和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过多的过级考试让学生陷入几乎疯狂的境地, 导致学生花在科研创新活动方面的精力和时间不足。 (2) 高校在对教师的评价时大多只重视科研部重视教学, 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而在学术评价体系上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同样也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办学层面的问题。

课程和师资设置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许多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 而且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另外在课程设置问题上, 目前国内高校在设置课程时, 只重视大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了对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非智力素质的发展, 不利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单一化, 个性化内容也较少, 缺乏实践性、通识性。

3. 实践与创新的矛盾。

实践教学环节滞后, 实践课程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简单的验证性, 缺乏启发学生自主创新思维, 训练方法传统甚至落后, 流于形式, 有些时候就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课程的“自我封闭”和传统教学思维方法的束缚以及现有实验教学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教学环节目前尚未构建起既合理科学, 又融入新技术新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思维和研究型学习的科学教学体系, 缺少综合性、研究性实践教学环节, 缺乏创新性思维引导。

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

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创新的教育理念呼吁实现以塑造创新品格、提高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体系。深入改革教育教学的关键首先在于做好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 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新理念。通过能源动力类教学研讨会讨论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 让广大师生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特别注重创新教育、特色教育、素质教育思想, 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致力于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育目标定为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较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 保留优势学科, 创建多学科交融体系。

在重点学科的建设基础上, 创建多门优势学科。促进多学科交融。一所高校的优势专业决定了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和行业领域的地位和生存发展空间。加大对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和改革力度, 使这些学科专业具有更加雄厚的办学实力、更加鲜明的办学特色、更加明显的学科优势、更加突出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校在建设重点学科的同时又积极建立交叉学科专业, 赋予传统专业新生命, 增强竞争力, 构建能源动力类教学新体系, 促进学科优势融合, 鼓励协同创新、综合创新。

3.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拥有行业企业多个教学实习基地, 为学生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作为首批能源动力“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单位, 学校大力推进能源动力“卓越工程师班”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企业优秀工程师和管理模式等资源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的学生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学校大力推进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企业输入优秀创新人才;改变实验教学模式, 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比例, 鼓励向本科生开放教授实验室, 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 支持学生独立开展科研实验, 发表学术科研论文, 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断加强。

4. 全面推行本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计划。

积极推进能源动力类学生科创计划,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申请并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让学生尽早熟悉并进入该专业科研领域, 接触和了解自己所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 加强师生团队沟通合作精神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科创训练, 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竞争力, 为科研创新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的比例不断提高。

五、结束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民教育的核心,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 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国梦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则承担着这一重大历史责任, 改变现有对创新人才培养不利的教学模式, 努力构建新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和途径, 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根本。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 对构建能源动力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提出从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多学科交融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全面推行科创计划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民教育的核心, 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制度层面、办学层面的矛盾和亟须解决的问题。结合能源动力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提出从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多学科交融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全面推行科创计划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探索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吴江, 吴强, 任建兴, 何平, 贺文龙, 胡程镇.大学生科创项目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04) .

[2]吴江, 郑莆燕, 任建兴, 何平.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4) .

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篇8

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更主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通过培养的过程掌握再学习的本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保证,本模式的构建在这些方面做出一定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构建科学的、协调的、可操作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以理论教学为前提、实验教学和实际操作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训练为依托,全方位促技能,为发展培养能力”的体系模式,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一、推行“模块化教学”

针对理工科的特点,根据岗位群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整合课程知识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模块体系。

首先,按知识单元和岗位群知识要求,划分课程模块。引导学生注意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有利于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发展。其次,进行交互式技能训练。依托专业的课程计划设置,增强课程模块中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教学重点上突出基本概念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并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和作业设计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技能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技能,并加以发挥。整个过程重视能力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视基础理论学习,强调能力与技能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是培养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工程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掌握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因此,在大一、大二有必要先夯实学生的相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知识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学习理论可以明确技术的根基,理论的明晰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思路。要在通晓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面向社会需求,加强实践

从根本上讲,理工学科是技术学科,科学的成分有,但工程技术的要求更多。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将来的就业能力。

如何广开渠道,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基地建设协议,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应通过实习摸清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取向,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提供工作机会、技术、人才扶持学生进行实习;学院提供学生参与企业的发展。到了学生快毕业时,不但积累了实习经验,而且其中表现优异的也会直接与企业签定合同。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构建能力培养的硬条件

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在高校,实验室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因此,能力培养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但装备良好的实验室、实验设施条件的改善不完全等于教学实验环节的加强。在理工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中,一些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比较综合或系统的实践能力训练。科学设计高质量的实验、合理配备实验指导人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之—。

五、加强师资队伍素质的培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个教育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种要素。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应具备强烈的能力培养意识;其次,教师应该给出明确的能力培养要求和具体的能力培养措施;再次,教师自身应该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包括更新的知识结构、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强的动手能力和更多的实践经验。

六、分流分段培养,按需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实施“3+0.5+0.5”模式,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即把本科四年划为三段:前三年为知识教育,重在打好必须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中强调思维能力培养。同时兼之必要的观摩见习;二年级结束后的暑期及第三学年为专业教育、专才培养,重在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强化专业应用技能;最后一年实施分流培养,给学生增加实践机会。同时详细调研学生的毕业意向,区别不同情况,分行业实习,进行就业指导。

七、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不断完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定要注重科学性与规范性。

参考文献

应用型工科人才 篇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被国内外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学校所广泛采用的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1906年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推出的合作教育计划算起, 己有100年的历史。较为国人所熟悉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较大借鉴作用的有英国的三文治式、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国内例如武汉理工大学采用“工读交替, 预就业”的“611”模式运作方式将理论教学、工程与科研实践、生产实践贯穿四年教学全过程。从目前来看, 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均有其各自的特色、优势和缺点。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设的作为与钢铁冶金相关的专业, 更加贴近武汉周边高校与钢铁冶金企业经济的发展特点, 其自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可以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创造一个新思路。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意义

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导致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从高校的角度来看, 学校诸多培养的人才没有锻炼平台, 高素质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待遇低。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高科技企业普遍认为国内技能型人才普遍紧缺, 高技能人才尤其缺乏, 企业发展又无可用之才, 甚至有些博士毕业生也无法满足企业的高科技发展要求。这一现状折射出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 矛盾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由此可见, 高等院校校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在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迫在眉睫。实现工学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设付诸实践的必然要求, 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 同样也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激励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定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 而人才成长的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在实习基地和联合产业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而是要在实际岗位上锻炼自我专业技能和丰富职业经验。材料与冶金学院为了调动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在课程计划安排及教师竞争上岗制度等方面充分调动我校材料学科现有的师资力量, 激发了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演示课件,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条件下, 为了调动企业在人才培养计划方面的积极性, 在考虑培养本土工程师的同时, 往往密切关注人才的来源和动向。诸多企业在制订发展战略过程中也把中层技术人员的发展充分考虑在内, 而吸引人才进驻的根本在于如何引入利益诱导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 并让这些机制发挥作用。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 高校率先引入激励机制, 并使大学生形成绿色的人才价值观, 从而使激励机制能通过主体价值取向这种内在力量来发挥作用。可以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的方式来实现并建立利益诱导机制, 让参与竞争的学生必须有积极的作为, 才会积极推动或适应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 从而成为人才进入企业工作的内在动力。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高校校企合作背景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质量为目标, 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 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 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 形成一个任务明确, 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培养模式内部质量保障包括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控制、人才培养自我评估。培养模式质量保障包括教学质量审计、教学质量评估、企业评价。而如今, 教育质量现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偏差。以钢铁行业为例, 近年来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趋于饱和, 对普通产业工人的需求偏弱, 企业迫切需要开发能产生高附加值钢种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运而生。学校开始考虑面向就业市场设置人才培养计划,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其中的试岗模式就是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驻扎在企业内部, 以准员工的身份来进行岗位实习, 这个过程应该在企业内部循序渐进地展开, 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新的优秀人才。高等院校与企业一起制订试岗人才培养方案, 到企业调研参观, 在人才班培养期间, 学校提供管理、实训室、专任教师, 企业提供设备、资料、兼职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同时, 对于高校也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质量保障, 体现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企业也应该对试岗的学生逐步完善岗位工作质量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对岗位工作实施全过程的控制, 全面提高工作质量。例如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出了重大努力, 材料学院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试点班进行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探讨, 目前已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实施方案。与二级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相比, 一级学科专业办学模式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注重大材料学科基础的强化, 强调对理工结合关系、宏观与微观关系、共性与个性关系的考虑, 同时注意到交叉学科多样性的特点。该培养计划中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四级知识平台构成, 逐步取消专业限选模块。这些努力为人才培养确立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对于企业方面, 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 例如在新的技术合作项目中成立数个项目组, 企业也确立相对应的项目组成员, 企业派这些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开发过程。并且在整个过程中, 双方人员不断加强沟通与反馈,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种互相融合的合作机制为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机制

应用型工科人才 篇10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分类

根据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其从事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

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同的层次与类型,有作进一步区分的必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分,可分为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的类型上,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最有代表性的是郑晓梅的观点[1],其根据应用型人才处于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的阶段将应用型人才分为三种类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工程型人才处于研发、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将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转化成可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技术型人才主要处于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从事组织管理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技能型人才则处于生产、建设、服务等实际操作一线或工作现场环节,从事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实际操作工作。此外,根据每一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程度,可将每一类型的应用型人才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种类型以及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二福建省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独立学院具有“民、独、优”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特色,在其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定位上也具有特殊性。这是由社会人才需求、独立学院自身条件和生源状况的差异化所决定的。

1社会人才需求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部署[2],福建省要继续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建材、冶金、林产、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福建位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其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注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2独立学院自身条件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生源层次、管理模式、教学水平等方面难以形成与公立本科高校竞争的能力,也难以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但与公立高校相比最大优势是具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采用民办机制运作,可以灵活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显然其能更好地承担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3独立学院生源状况

独立学院一般安排在“三本”批次招生,除了少部分高考失误的学生外,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不如公立高校“一本”、“二本”学生,培养学术型人才缺乏生源基础;而大多数学生来自经济收入较好的城市或城镇的家庭,见多识广,思维开阔,追求个性独立,兴趣爱好较广泛,求新求异意识较强,喜欢接受新事物、新潮流、新看法,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甚至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并不比公立高校“一本”、“二本”的学生差。独立学院不能完全按照“一本”、“二本”生源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来培养学生,而应突破传统本科教育观念“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继承不重创新、重一般不重差异”的桎梏,根据其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福建省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定位为具有大学本科层次的知识与智能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的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福建省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评价的基本原则

1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纵深推进,对工科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上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将不断攀升。为此,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独立学院要把握历史赋予的机遇,积极拓展新的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促进学科、专业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的正面对接,构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产业和都市型产业服务的相关工科专业群,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重点培养具有主导性、支撑性、基础性影响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以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

知识是认识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积累,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属于基础。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属于关键。素质是将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并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核心[4]。应用型人才培养,只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加强知识积累,突出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处于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从事组织管理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要处理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还要直接领导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并管理整个团队,须有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其匹配。

在知识上,要求技术应用型人才具备较为宽厚的知识,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合理知识结构,如专业知识、工程基础知识、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在能力上,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处理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还要组织协调团队工作,因而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管理能力。此外,技术应用型人才还要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不能遇到工作中不顺利的事就产生消极、逃避的情绪。

在素质上,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的是基层一线,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团队精神和务实精神。这些素质综合体现了一个学生的价值,也综合影响了专业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发展是历史永恒的主题,对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当时代发生变迁,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1) :10-12.

上一篇:培训分层下一篇:预算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