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体系

2024-05-14

技术经济体系(精选十篇)

技术经济体系 篇1

1 清洁化生产技术

1.1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有机农业于20世纪20年代首先在法国和瑞士提出, 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 需要较多的劳动力, 同时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另外, 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向社会提供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食品, 满足人们的需要。当前的有机农业采用了注重生态的系统方法, 包括长期规划、详细跟踪记录以及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大笔投资等。

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主要是通过改良土壤环境、开发包括生物农药、控释肥在内的有机肥及生物可降解膜等建立起来的。在管理体系方面, 有机农业是在借鉴国外有机农业相关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对适合当地的有机农业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在服务体系方面, 有机农业主要是对适合当地的有机农产品服务和销售体系进行探索。

1.2 生态农业生产技术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新特色是生态农业, 其概念最早于1970年由美国科学家提出, 其特点主要为:适应性、高效性、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生态农业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大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对生产进行稳定, 与此同时, 综合对农林牧副渔的发展进行促进;二是对人工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改造, 以实现充分、合理地对资源进行利用, 用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优质高产;三是生态农产品应是一种新型农业产品, 其突出特点是无公害、高产出、低投入、高效益、无污染。

现代农业涉及到的主要技术包括:不使用基因改良、辐射等技术;严禁施用化肥和杀虫剂, 合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实行作物轮作制;饲养业的原料必须选择生态农产品, 不可对家畜进行荷尔蒙的注射, 以保证家畜不受污染和损害等。

1.3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

1.3.1 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技术是近些年进行推广并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清洁化农业生产技术, 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物秸秆已不再担当农村主要燃料的角色。因此, 将秸秆进行还田处理, 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农产品品质, 保障作物稳产增产。但秸秆还田技术性较强,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后不仅不能增产, 反而会引起作物减产。

通过秸秆还田, 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良土壤结构, 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增强土壤通透能力;同时, 还可改善农田环境, 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据研究, 连续3年进行秸秆还田处理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5%~0.09%, 速效磷含量增加0.5~3.0 mg/kg, 速效钾含量增加5~10 mg/kg, 土壤容重下降0.01~0.08 g/cm3, 作物平均增产幅度可达15.7%。坚持常年秸秆还田, 不但对当季作物有显著增产作用, 而且后效十分显著, 对下茬作物有持续增产的作用。秸秆还田还有减少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收种进度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秸秆还田的主要技术包括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间接还田、秸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等多种技术措施, 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采取最佳技术措施。

1.3.2 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秸秆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3种。具体地说, 物理加工处理方法包括粉碎软化、压块制粒、热喷处理、挤压膨化等;化学加工处理方法包括碱化处理、氧化剂处理、氨化处理、复合化学处理;生物加工处理方法包括青贮技术、微贮技术等。

1.3.3 秸秆能源化技术。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 (生物气化)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

1.3.4 秸秆的工业应用。

作物秸秆工业用途广泛, 综合利用作物秸秆, 经济效益较好, 不仅能够大量地转化废弃的秸秆, 还可将潜在的环境污染进行消除。中国目前利用秸秆作为材料工业原料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模式:秸秆碎料板、秸秆中密度纤维板、秸秆轻质墙体内衬材料、秸秆包装垫枕。秸秆的工业应用主要的途径有生产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用作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工业原料、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秸秆用于编织业等。可以肯定, 农作物秸秆将成为中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资源替代原料。

2 设施农业技术

设施农业是指具有一定设施, 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 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而进行高效农业生产的方式。设施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

2.1 温室智能监控技术

随着日光温室的迅速增多, 人们对其性能要求逐渐提高, 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组建相应的温室智能化监控系统已成为一种必要。温室智能监控技术可以为植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 并能起到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温室气候、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作用。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具有人机交互界面, 全汉字动态液晶屏显示, 能够实时显示环境的基本参数, 可以实现控制参数的录入及信息采集、运行情况的监控, 从而实现复杂的流程控制, 还可脱离计算机监控软件单独运行。

2.2 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是一门新兴的技术, 其是在植物矿质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采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方法进行栽培。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 以取代土壤环境, 有效地防止土壤连作产生的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所造成的生理障碍, 充分满足作物对水分、矿质营养、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 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 因此具有省肥、省水、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 而且可以随时调节, 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 如海滩、沙漠、荒岛等地, 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

2.3 温室滴灌技术

日光温室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 其节水效果明显, 据估算, 温室采用滴灌每次只需水105~150 m3/hm2, 而沟灌每次需水300 m3/hm2, 每季作物可节水1 800 m3/hm2。同时, 滴灌设施在防止蔬菜病害发生、节省肥料和增产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 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膜下滴灌降低了日光温室中的空气湿度, 可有效地防止蔬菜病害的发生;二是化肥随水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 可实现精准施肥,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三是可提高地温2~3℃, 使产品提前10 d左右上市, 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四是滴灌无需人工护渠, 省工、省地、省力, 容易被菜农接受。

2.4 CO2气肥技术

CO2气肥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 其是随着设施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如果把CO2浓度从大气的浓度 (300 mg/kg左右) 提高到1 000 mg/kg, 植物的光合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而如果把CO2浓度降低到50 mg/kg, 光合作用因缺乏原料而停止。CO2浓度在100~2 000 mg/kg, 作物产量随CO2浓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CO2气肥类型有多种, 目前在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化学反应法、微生物发酵法、燃烧法3种。化学反应法具有成本低、产气时间和产气量容易控制等特点, 微生物发酵法则不需要产气设备, 具有省工、省力、安全等优点。

3 立体栽培技术

立体栽培就是采取合理的间混套作技术和多熟种植技术。无土栽培因其基质轻, 营养液供给系统易实现自动化而最适宜进行立体栽培。近年来, 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立体栽培形式主要有袋式、吊槽式、三层槽式、立柱式4种。墙体栽培是利用特定的栽培设备附着在建筑物的墙体表, 不仅不会影响墙体的坚固度, 而且对墙体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实现植株的立体种植, 它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节约了土地, 实现了单位面积上的更大产出。墙体栽培的植株采光性较普通平面栽培更好, 因此其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更高。

4 农业标准化技术

农业标准化是工业化理念下的新农业, 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全程性的特点, 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 被形容为“从农田到餐桌”的标准化管理。可以说,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用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 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像工业的名牌产品一样, 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农产品同样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政府对今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 展望今后的农业标准化工作, 发展形势十分有利,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社会农业标准化意识的提高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农业标准化必将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 结语

总之, 农业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产量[3]。循环农业有多种技术和措施, 其中包括生物技术, 比如植树、种草、增施绿肥等;循环农业发展还必须依靠工程技术, 比如土地整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4,5,6]。循环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正逐渐的深入。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 对已有的生态循环农业进行具体的研究, 探索出能够带来最大效益的分配模式, 将成为今后循环农业研究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高旺盛, 贾敬敦.中国循环农业研究进展 (第1辑)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之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3-7.

[2]王洋, 李东波, 齐晓宁.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特征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 22 (2) :157-160.

[3]赵金龙, 何玲, 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6) :1766-1767.

[4]张秀明, 姜志德.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比较[J].农机化研究, 2009, 31 (6) :231-233.

[5]王兆骞.试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 (1) :1-3.

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初探 篇2

考号:110508166638姓名:慈云鹏

论文摘要:分析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支撑技术体系,提出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对策方法。通过对国民经济动员特点的分析,阐述当代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要求,据此确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总体构成,以及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对策。结果与结论 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是一个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体,是涵盖系统仿真等现代管理决策方法的综合技术体系。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 信息技术 作业仿真

一、当前国民经济动员的特点

(一)国民经济动员内涵的拓展

最初,人们认为国民经济动员只是为战争服务的。我国的一些权威认为国民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是战争需要。这是因为原来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战争,随着冷战结束和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目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已经不仅仅是战争,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已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因此,战争动员的范畴拓展为国防动员,而国民经济动员是国防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动员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战争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力,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二)国民经济动员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既定的分工,忠实地执行国家的计划,国家很容易对国民经济做出调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国家对

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有所规划,但动员任务的实施受不同利益主体的局部利益的影响,国家在总体运作上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民经济动员是平时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完整的国民经济动员过程包括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国民经济动员的平战转换能力取决于和平时期经济动员的准备程度。这样,国民经济动员就要在平时的经济建设中常抓不懈。

(四)快速动员是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形式

国防动员是从战争动员拓展而来的概念。尽管其内容和外延都有所扩展,但战争需要仍然在国防动员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目前的军事对抗形式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家间及经济体系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成为不可忽视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时代,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变化对其他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才能表现出来。而在当代,一项较大的经济变动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全球经济。同时,威胁国家安全的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也因经济体系的高度发达而表现出波及广、影响大的特征。所以,快速动员已成为当代国民经济动员的主要形式。

二、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构成搞好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需要有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对技术和技术体系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论述。本文中所讨论的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是指为平时的国民经济动员做准备和为战时的国民经济动员实施提供保障和支持的技术手段与相应的设施所构成的系统。

(一)国民经济动员需求预测技术

国民经济动员需求预测是在国防预警基础上展开的。因此,这种分析和预测包括对国家安全环境发展态势的预测和对国民经济体系本身发展趋势的预测。按照现代安全观和国防观的要求,保障国家安全应该包括在军事上、经济上、社会

上,以及对抗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工作,并且各方面的需求内容、时限和强度都不相同。同时,还涉及到对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分析,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为了提高预测的可操作性和准确程度,必须尽量达到定量化。这就涉及到对各种因素的周密细致分析,以及对这些因素的各种可能性的预测。这样一种要求极高的预测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预测手段,并且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完成。

(二)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技术

无论是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制定国民经济动员预案,还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活动,都是一个规划、对策、决策的问题。这需要在国民经济动员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根据需求的性质,制订合理对策,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

对复杂系统的规划和决策,必须利用非线性科学、系统动态学、灰色系统理论等现代化系统科学所提供的决策技术手段,在收集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和仿真的基础上进行决策。这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在现代系统科学所提供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设计适合于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以便建立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

(三)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分析技术

国民经济动员是在平时经济和战时经济之间进行转换,而所有的转换,都是从基态到目标态的一个变化过程。这就需要了解基态的各种参数,深入把握基态的各种因素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了解在转换过程中可能采用的各种途径和方法。由于国民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比较广泛,涉及的经济活动比较多,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所以,需要运用现代系统科学所提供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处理技术

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和国民经济动员的实施方案都要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并且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国民经济动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信息处理的复杂性和时效性。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首要的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应该建立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国家级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

(五)国民经济动员作业仿真技术

国民经济动员是对平时国民经济体系的调整。若在平时进行,将严重干扰国民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而平时所制定的预测能否符合战时的需要,在实施之前只能凭借经验进行判断。为了检验预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应进行国民经济动员演练,但是,这样做也会付出很高的代价,为此,必须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模拟演练手段。

系统仿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模拟国民经济动员实施的过程,从而对国民经济动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也可以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种兵工技术动员中心加以检验,判断其在动员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搞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需要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与处理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系统仿真、预测与决策技术。

三、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对策

现代技术本身的发展为其服务于国民经济动员提供了可能。但是,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将这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建立

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是实施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保障,没有相应的技术体系的支撑,实施有效的国民经济动员是不可能的。为此,应该将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建立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予以充分的重视。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各省市、各大军区、各大战区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部门,应该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且在经费等方面予以足够的支持。

(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基础工作

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技术体系,这就要求充分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找出国民经济动员的规律性,以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在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以建

立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更好地开展系统仿真和作业仿真工作。

(三)以国民经济动员仿真原型为突破口

为了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应该选取国民经济动员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个局部,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仿真原型,以便探求规律,改进仿真方法,为建立综合的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原型法的主要思路是由小及大,由部分到整体,通过反复的实验模索规律。由于国民经济动员系统涉及的因素诸多,其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多次的反复摸索才能掌握。最终需要局部进行实验,积累经验再推广。

(四)循序渐进地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技术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该体系是立足于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而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又依赖于相关数据库的支持。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必须使用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进行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与能力调查。因此,要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首先应建立指标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再组建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动员作业仿真,最终建立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使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在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下步入高效、快速发展的轨道。

上面所述只是建立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逻辑次序。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各个环节是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如同其他一切科学研究工作一样,在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的研究中也不存在单向的直线链条,而是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1989年版

2、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军事经济学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4、朱庆林,肖廷杰,李万超等主编《国民经济动员概论》。1997年版 工作单位:江苏省军区后勤部

通信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关1号

技术经济体系 篇3

【关键词】石油高校管理;技术创新体系

高校作为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在知识的传授、传播、创新方面起到基地的作用,而且要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1]。因此,衡量一所地方高校,其办学成功与否和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积极主动适应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要求[2]。作为石油高校,东北石油大学坚持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

一、增强科技原创能力,为石油工业提供智力支撑

从中国石油工业的现实来看,诸如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油气资源储量的增加、石油化工技术的提高、油气资源的充分利用、替代能源的开发等关键问题最终都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解决,为此,石油高校的科技工作应该突出加强这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加强基础研究,先导研究,提高石油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主动适应和引导石油科技发展方向;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联合攻关,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石油工业科技进步;

三是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要通过凝炼方向、汇聚队伍、构建基地实现科技能力和水平的跨越發展。

四是形成占据优势或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研究基地。在已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力、提高水平,产出独特的高水平成果,更好地适应石油工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二、有效提升育人水平,为石油工业培养创新人才

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特点是:国际化、复合式、创新型。

(一)以通才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复合式人才

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加强调通才教育模式,加强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程度。

(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一,创新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奠定思想基础和目标要求。

第二,强化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发展。建立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第三,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复合。

(三)以特色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

第一,进一步强化石油主干专业的外语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

第二,对石油主干专业的学生强化WTO知识和跨国石油公司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强国际作业规范的教学工作,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面向世界的意识。

第三,加强面向国外的文化教育。利用专家讲座、课外活动和互联网宣传增加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和理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一)瞄准企业需求,搭建“四个”平台

1、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需要出发,本着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统筹规划布局、促进学科交叉、鼓励校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等原则,从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特别是石油石化工业基地建设的紧密结合出发,加强对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组织重大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构建科技转化平台

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集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人才吸纳、培育为一体。通过推动政府支持,多元融资,建立大学科技园。以此作为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与石油石化企业等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平台。

3、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设立校内预研科技项目,使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技术骨干提前进入企业急需攻关课题的前沿领域,加强承担企业项目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4、构建科技合作平台

与石油石化企业、地方其他企业合作,建立一批起点高、运作规范、管理到位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参与企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科研项目的开展。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建设共建科研基地,共同培养科技人才,共享科研成果。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产学研合作关键

1、发挥“人和”优势,以兼职教授为纽带,全面开展产学合作活动

“人和”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校原来隶属石油行业;二是建校初期教师参加油田会战,与油田科技人员建立了密切关系;三是学校毕业生大量分配到油田,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油田的关系。校企双方互聘兼职技术人员,扩大双方的联系与合作。

2、发挥地利优势,校企共建研究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在加强产学合作办学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强调发挥地处大庆、靠近东北三大油田的地利优势,以油田为主要合作对象,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政府确立的奋斗目标。需要企业、政府和高校多方协作、互利双赢,共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要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兴校,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高校科技工作才能真正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傅建中,李建法,沈红卫. 产学研结合:地方高校创建特色之路[J]. 中国大学教育,2007,(2):69~70.

[2] 孙晓峰. 地方高校功能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97~100.

技术经济体系 篇4

关键词: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产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随即理论界对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展开了激烈讨论与研究, 本文试图从技术创新体系出发, 探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技术创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他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 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此后, 伴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20世纪的工业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然而, 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在其生根之日便存在着价值导向的偏差。强调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必然导致经济发展视角的单一性, 注重当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 注重GDP数字, 忽视生态环境, 从而使人类社会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同时, 承担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巨大代价。为此, 各国学者积极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相继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思想, 强调经济发展的闭环流动性, 区别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 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传统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导致了环境问题, 促进了循环经济的提出。那么, 发展循环经济是否还需要技术创新呢?答案是肯定的。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从理论基础的角度讲, 循环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 是以重大科学理论发现为基础的, 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近代信息学的发展、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等。从技术支持的角度讲,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工艺技术等等技术支持, 这些技术是构筑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是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依托。因此要实现循环经济, 必须要集中科技力量研究如何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地热等可循环能源上来, 研究如何开发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研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以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研究如何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以及研究如何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 以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良性循环;研究如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使物质能循环利用等等。

二、技术创新体系及其影响因素

技术创新体系是指由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组成的, 在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政府适当参与下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并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一,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体系可以通过体系内各创新主体的互动, 持续地产生激励创新的动力, 形成连锁反应机制, 加快创新扩散, 推动创新从企业创新扩散到产业创新, 从单个产业创新扩散到产业群创新, 从而推动整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其二, 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技术创新体系可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 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使其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在国际市场保持持久竞争优势, 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其三,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可以使后进地区在模仿创新的基础上, 将引进的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创新, 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 发挥后发优势, 跨越技术发展阶段, 实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赶上或超越先进地区。

三、构建新型技术创新体系,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

(一) 建立健全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完善的制度环境

中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提出, 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 其后20世纪80年代, 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政策。然而, 将国内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与国外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中国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有许多不足之处: (1) 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部门缺乏认知高度和实施力度, 政策没法监控与细化; (2) 技术创新政策倾向于短期的项目管理, 忽略技术创新的环境政策和需求政策, 急功近利现象比较盛行; (3) 管理方式上存在着政出多门现象, 形成部门分割, 力量分散, 缺乏技术创新的合力; (4) 技术创新投入政策不完善; (5) 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政策缺位; (6) 缺乏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7) 政府采购政策所承担的支持新兴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功能发挥不够。

为此, 要完善中国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需要国家: (1) 统一协调政策, 设置技术创新政策组织机构; (2) 侧重需求政策改革, 将政府采购政策纳入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3) 完善技术创新投入政策, 创立一个宽松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 (4) 加快制定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政策。对于地方来说, 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 (这需要加强本地区的技术创新执行部门的统一协调工作) , 可以制定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的相关地方性法规, 主要方向是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具体化, 便于企业与相关部门的具体运作, 例如可以制定《某某地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条例》, 对本地区技术创新的主导产业部门, 重点技术创新企业, 科研单位的相关活动进行界定, 并制定一些相关的激励、奖励措施。

(二) 转变政府职能, 引导、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然而, 不少地方政府对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产生了职能错位与行为失当, 主要表现在: (1) 沿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工作思路和方式, 用行政手段取代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 短视行为、政绩效应显著, 片面追求发展速度, 热衷于圈地挂牌建开发区、引项目, 忽视对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 (3) 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仅仅理解为办新企业、上新项目, 忽视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因此,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重新界定地方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从国际先进经验来看, 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政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职能: (1) 政策法规职能, 主要有战略规划、法律法规、管理制度。 (2) 资金支持职能, 有直接投资、财政补贴、基金扶持、税收优惠、低息融资等。 (3) 监督保障职能, 有技术选择、政府采购、风险防范、专利保护等。 (4) 公共服务职能, 包括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合作研究、教育培训等。就这几方面, 我们重点对地方政府提出:第一, 要高度重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法规, 适时制定具体细则;重视对技术创新企业的行业规划、整治工作, 要重视长期规划、规模经济, 重点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则建设。第二, 加强资金支持功能。政府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一定的直接资金支持。对处于成长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可以实行一些地方税收减免。同时, 地方政府要把一些好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上报省、中央, 争取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或政策优惠。第三, 完善监督保障职能。从政府采购的角度讲, 政府的需求行为本身对企业技术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诱导作用, 它能给企业一个明确的暗示, 强调政府对高新技术行业的创新选择。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讲, 高新技术产业比一般产业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企业往往会因风险畏惧而放弃。这需要政府能够适时提供一些帮助, 使企业创新风险压力能够减轻。第四, 关于公共服务职能。地方政府应在自己筹措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应努力争取区外的资金投入。

(三)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利益, 以各自拥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市场开拓等一系列开发、经营活动。产学研合作是基于创新而进行的合作, 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与融合。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创新动力不足, 技术创新资源匮乏等原因, 单纯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不现实的。因此, 必须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资源, 进行产学研合作, 共同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对于中国的产学研合作,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第一,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产学研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对产学研在促进新型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的认识, 将产学研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规划, 作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 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发布会、成果汇编、技术洽谈会等形式促进产学研的结合。通过向企业宣传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情况, 吸引企业参与产学研的兴趣。可以推介一些产学研的成功经验, 增加社会各单位对产学研的认识;第三, 支持创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第四, 建设产学研合作信息平台。第五, 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第六, 制定产学研合作的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王洪.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24-28.

[2]苏建设, 顾巍.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探讨[J].经济师, 2006, (8) :31-32.

[3]孙丽杰, 刘希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评价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 2005, (3) :16-19.

[4]周灵.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以成都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006.

[5]李新男.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措施[EB/OL].http://www.cainet.org.cn/mb/lt/02.asp, 2010-04-22.

[6]郝春禄.对技术创新政策的几点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6, (3) :10-14.

[7]路小昆.西部区域科技创新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J].科技创业, 2005, (9) :1-2.

[8]李廷勇.从国际先进经验看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职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 (6) :54-57.

[9]张永安, 张盟.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与管理, 2007, (2) :96-99.

技术经济体系 篇5

新经济体系的建立-对循环经济的思考

摘要:现在社会线性型经济体系造成了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循环型经济体系来解决发展和环境的.矛盾,本文浅析了线性经济体系的缺陷、循环经济的特点和实现载体以及中国在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作 者:王东东 Wang Dongdong 作者单位:徐州市放射性与危险废物管理处,江苏,徐州,221006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5(5)分类号:X22关键词:线形经济 循环经济 载体

低碳经济体系研究 篇6

摘要: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关键词:低碳经济体系;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3-0034-04

一、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来代替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方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三低)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为基础,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关系。

伴随着人们对低碳认知的不断深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日益蓬勃,对低碳经济体系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低碳经济体系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碳交易为手段,低碳城市建设为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为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保障的全新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经济概念,它伴随着低碳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二、低碳经济体系的构成

(一)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基础

所谓低碳技术创新,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创新模式,在宏观层面是以低碳发展为创新方向,在中观层面以节能减排为创新方式,在微观层面体现在能源、交通、建筑等各行各业的技术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而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当前很多领域的碳排放量都要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因此,在解决未来温室气体减排的气候变化问题上,技术进步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作用超过其他所有驱动因素的总和。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不断促进各个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单一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低碳技术创新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节能减排、社会生态和谐等为基本目标,以降低大气中CO(h2)含量为最终目的的。随着全球极端天气的频频出现,因气候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记录不断刷新,低碳发展已经被各个国家提上议程,谁能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谁将占领未来低碳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未来发展低碳技术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和前途,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基础。

(二)碳交易是低碳经济体系的手段

所谓碳交易是世界各国为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减少全球C0(h2)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名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C0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CO(h2)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需要指出,碳交易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动,但与一般的金融活动相比,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人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标准的金融工具。碳排放量就是通过碳交易这一经济手段实现其金融价值,使得其能够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进行流通。

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发展低碳经济的正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是一种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和优化转型来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人,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而市场机制的引入,会形成强大的激励和惩罚效应,国家和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其环境影响,CO(h2)的排放量必将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这就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因此,碳交易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三)低碳城市建设是低碳经济体系的核心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都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像丹麦、英国等低碳概念普及较早的国家已经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实践,并且根据自身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来说,城市作为国家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城市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消费总量的60%多,城市人均能源消费为农村人均能源消费的3倍左右。而且我国还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人口涌人城市,能源消费行为和结构发生了改变,人均用能迅速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将引起交通用能增加,这必将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因此,城市的节能减排空间和压力巨大,必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城市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

城市作为世界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中心,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低碳城市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阵地,低碳城市的建设也将成为低碳经济体系的核心。低碳城市的探索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的道路和前途。

(四)全民意识的提高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发展的动力

降低CO(h2)排放量,减少对气候的破坏,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层面看,需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促成《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全球碳减排框架的达成;从企业层面来看,需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减排义务,在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个人层面来看,气候变化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开始,选择能耗相对较低的消费方式,降低CO(h2)排放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须使低碳意识深入每个公民的内心,落实到每个公民的日常行为,争取早日在全社会形成低碳发展的氛围。因此,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对于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是低碳经济体系发展的长足动力。

全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可以促使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摒弃长久以来形成的“便利消费”和“奢侈消费”习惯,将低碳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同时,全民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各项低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落实,有助于各项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普及,有助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能够增强全民主人翁意识,做到自我监督、互相监督、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能自觉地履行低碳减排义务。

但是,低碳发展在全球范围来看,还属于新兴事物,人们还没有普遍认识到CO(h2)排放量过大所造成的巨大的环境压力以及碳基能源枯竭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因此,提高全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是一项艰巨但迫切的历史任务,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每个公民的身体力行。

(五)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低碳经济体系的保障

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低碳经济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武器,是低碳技术创新能够顺利推广和普及的有力保障,是碳交易能够正常有序开展的坚强后盾,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全民低碳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政府不仅已经认识到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将是世界大势所趋,而且正在为实现国家的低碳经济战略调整做出努力,出台了诸多政策,并结合国际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希望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但是也应认识到我国有关低碳的各项政策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税收制度还未能完全与国际接轨,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我国在未来的政治经济生活中面临很大的困境,在国际碳金融市场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国亟需开展低碳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坚强的后盾和有力的支持,也为我国能在国际碳市场中争夺主动权提供保障。政策机制方面,开征碳税被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之一。碳税是一个混合型税种,它的税率由该能源的含碳量和发热量决定,不同的能源由于含碳量和发热量不同,会有不同的税负,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因此,碳税对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积极发展有明显的作用。目前,国际市场已经尝试对相关产品开征碳税,我国的很多行业已经受到一定的威胁,长此以往,我国在国际交易中会受制于人,非常被动。而我国在碳税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实质性地展开,有关部门应密切协作,调整税收政策,建立适应我国的支持低碳经济的税收体系。同时建议把资源环境有偿消费纳入市场经济体制,引入能源税、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建立相关能源法规,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三、现状及展望

以上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低碳经济体系,五个方面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共同推动着低碳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从不同侧面促进着低碳社会的建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见图1。

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技术创新国家主要致力于能源,交通,建筑等方面,能源方面宗旨是高效利用现有能源,积极发展新能源;交通方面提倡低碳出行,发展低碳交通,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等公共出行方式,鼓励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建筑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等。碳交易主要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这两大领域。低碳城市方面,我国也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积极的尝试,目前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是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探索。全民低碳意识的提高仍然是低碳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需要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社会组织的广泛宣传以及居民的积极响应。世界范围内的大力宣传,使人们对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知,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使人们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政策体系方面我国也正根据自身国情进行积极的尝试,力争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体系保障,经济政策保障以及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

但是低碳经济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补充,争取早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科学的、健全的、合理的低碳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冯之浚,金涌,牛文元,等,关于推进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社科新视野,2009(6):37-38.

[2]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46-50.

[3]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邱敏芳,周璐,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之一:低碳城市[J],现代商业,2010(8):255-257.

[5]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力,2009(10):5-10.

技术经济体系 篇7

一、当前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 一) 低碳经济的国际国内立法日益加强与不断完善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纵深推进,各国都将会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降低碳排放量,签署相关国际协定,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各国依然在努力合作。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现在国际公约与协定、国内法律规范两个部分。国际公约与协定主要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国内法律规范主要有各国相关的法律,如我国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及其他的法规与规章。

( 二) 构建绿色财税体系

目前英国、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和挪威等欧盟国家已经开征碳税,同时对整个税收结构体系进行调整,降低收入相关的税收,税收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推动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着手征收碳税。

( 三) 进一步凸显碳排放交易等市场手段

碳排放交易可以降低排放成本,成为引导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市场手段之一。目前欧盟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碳排放贸易,在第二阶段的排放贸易中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总量限制。美国除了开展自愿性的排放交易外,强制性的排放交易也在倡议之中。新西兰和韩国已经发布了强制性排放贸易的法律框架,日本、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也在研究和制定强制性碳排放贸易政策。

( 四)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及监管标准

欧盟提出到2020年将能效提高20%,同时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3倍,达到20%的水平。美国有37个州政府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许多国家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提高能效的目标。美国在2007年立法规定到2020年新出售的轿车和轻型卡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31%。欧盟则要求轿车的CO2排放到2012年降低至120g / km。日本在很多产品的能效监管方面则采用“领跑者”计划,将本期最高能效定位为下期的基准能效,鼓励能效提高。

二、低碳经济的本质: 规则经济、标准经济

纵观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体现了完善的法律框架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标准。立法的增强、碳税的征收、强制或非强制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等,都体现了低碳经济就是规则经济。低碳经济不同于工业文明或者信息革命这些技术创新导致的内源型经济革新概念,而是一个外在环境“逼迫”下的经济模式转变。也就是说,没有外在环境的限制和法律的约束, 就不存在低碳经济,也没有必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地球环境和国际法律的约束条件是促进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外在必备要素。作为以工业品制造为主的经济体,不仅要主动承担节能减碳责任,还将受到国际有关减排制度安排的制约。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科学技术水平。《电力法》《煤炭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的支撑依然还是相配套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因此低碳经济可以说是标准经济,标准就是科技水平的法制体现。低碳标准就是低碳技术的法律呈现,因此在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方面突出的是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日益完善与提高。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环境问题,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法律手段是规制,经济手段是平衡。

三、健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 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因此,我国面临着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继续扩大出口与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安全等艰巨任务。建立健全完善的低碳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将非常有助于我国突破当前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困境。

( 一) 促进低碳科技成果的转化

低碳科技创新转化为低碳优势产品的过程,就是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低碳标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将专利产品的各生产要素及其组织和管理优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优化产品功能,因而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优势产品的途径。提高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技术水平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企业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就难以满足标准要求,就没有市场,也就会被淘汰。因此,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低碳标准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作的结合,有助于推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二)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形成新的消费价值观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 ISO/IEC GUIDE 2: 1991) 。其本质是在于通过对标准化对象“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其目的是在 “统一”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低碳标准一方面对生产领域中各类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相关限值标准,可以帮助生产商和销售商更好地传播产品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信息,对于产业自身节能减排、提高竞争力有很大作用; 另一方面低碳产品认证可以成为联系公众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纽带,帮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进行判断和选择,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消费价值导向,有助于构建全方位的生态消费体系和形成新的消费价值观,推动我国低碳和可持续消费,引导消费者为保护气候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三) 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WTO / TBT指出: “国际标准和符合性评定体系能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做出重大贡献。”标准代表着一定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同国家间商品的交换、人员与信息的交流以及运输的实现等,都是建立在标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标准有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之称, 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共同语言。目前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有公认标准( 包括国际标准) ,符合这些公认标准的商品和服务在国际( 或区域) 市场上可以畅通无阻。 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在国际贸易中也体现为低碳标准, 这一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 四) 保护进口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利益

低碳标准的保护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低碳标准往往成为市场准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工具———形成一种非关税壁垒即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进口国家利用进口商品没有达到某项标准而将其拒之于国门外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是同时,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又能阻止低品质的、不健康的、 不安全的、对消费者不利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国内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与自然环境。

四、我国低碳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标准化对我国科技的贡献率为2. 9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 16% ,对我国综合国力的贡献率为1. 5% 。我国标准化工作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仍然薄弱,资源节约标准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我国低碳标准处于起步阶段,制定速度慢,高技术标准缺乏等,已经无法适应我国低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快我国低碳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 一) 逐步建立完善的低碳标准体系

完善的低碳标准体系包括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和任意性的技术标准,为了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建设,推行和拟制完善的技术法规尤为重要。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低碳标准制度,大力通过强制性的低碳技术法规来建设我国的低碳经济。低碳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各项标准:

1. 产品环境标准制度

产品环境标准是指针对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所制定的特定的环境标准,其范围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出厂、使用、回收乃至循环利用全过程。从全球来看,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成为潮流。越低碳的产品越具有市场竞争力。企业产品环境标准业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国应当加强建立和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产品环境标准制度。在制订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技术法规时, 在充分考虑国情条件下,应逐步提高我国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要求,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2. 碳标签准入制度

碳标签的应用是低碳、节能环保的量化表现,目前, 发达国家已率先建立碳标签准入制度,要求所有在商店出售的商品都贴上碳标签,披露其碳足迹,其中既包括本国产品也包括进口商品。

与发达国家更成熟的减排技术相比,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的加工与生产方法往往具有较高的碳足迹,今后企业若想避免出口产品或因碳排放过高而被发达国家拒之门外,必须在生产中采用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节能改进工艺。此外,应通过互联网设置碳排放计算器,让公众积极参与,并将评估 “碳足迹”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增强企业与消费者的社会环境责任意识。政府应通过构建低碳经济意识培养机制,增强全民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发展意识,通过制度化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

3. 合格评定制度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环节以及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全面监督、审查和检验合格后由国家相关部门授予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以证明某项产品或服务是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合格评定程序包括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个方面。

( 1) 实行低碳产品认证

低碳产品认证是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碳排放量值符合相关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相关产品、服务及其过程的碳排放量进行检测、核查、审定和认证等,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我国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将为低碳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政府监管提供科学的评价与采信依据,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碳排放领域的话语权。

低碳产品指的是与同类产品或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碳排放量值符合该类产品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中有关低碳评价指标要求的产品。无论是在低碳产品认证的哪个阶段都需要制定低碳产品的标准。2013年3月20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以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促进中国低碳产业发展。按照原有我国环境标志认证体系,对通过认证的该类产品授予我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以表示该类产品对减少碳排放、保护气候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立足于我国环境标志认证,以综合性的环境行为指标为基础,低碳指标为特色,促进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服务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

( 2) 建立低碳认证标准体系,规范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建议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中国低碳经济认证标准体系》,在我国局部地区先试先行,探索实践低碳产品、低碳技术认证工作,建立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的激励机制, 发挥职能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在实践中完善低碳经济标准认证体系。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 到2020年将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 ~ 45% 。我国政府拟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今后中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中国低碳经济认证标准体系》可规范国内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统计、监测、评估和考核办法,有利于树立中国在低碳领域的国际形象。认证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引导我国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而且能促进我国碳交易平台的发展。 CDM项目实现碳交易的过程要有两个门槛: 一是联合国的核准; 二是买家的认可。低碳经济认证标准体系将指导我国CDM项目健康发展以获得联合国核准同时符合国际买家的要求。

( 3) 建立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低碳产品认证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这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 二) 全程跟踪、适时采纳国际低碳标准

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国际标准,积极地推广采用国际标准,能够及时地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有利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2020年前,我国的标准总体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家标准采标率达到90% 以上。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生产企业应密切关注不断追踪国外先进低碳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法规和标准,来调整我国产品的生产,及时给企业预警提示,避免或减少由于碳关税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设计、生产、使用中标准出现的变化应迅速及时做出反应。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动,编制过渡试行低碳标准。

( 三)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标准化活动,增强国际低碳标准制定话语权

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大多都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或者是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的企业标准转化而来的,充分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这显然不利于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跟着采用国际低碳标准,我国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低碳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国际低碳标准提案为核心,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规划布局,同步参与国际标准竞争。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强对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分析和研究,及时采用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结语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在制定和执行低碳经济标准时必须要严格低碳标准的设定,严格标准的把握和执行认证程序,提高认证效率,为企业打通国际市场通道。 要让低碳产品认证和标志这一绿色桥梁成为所有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的最好途径,促进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的实施,实现我国低碳经济转型。

摘要:当前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低碳经济在本质上是以规则为主导、技术标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的建设任重道远。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方面突出的是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日益完善与提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我国低碳技术法规和低碳标准体系,全程跟踪,适时采纳国际低碳标准,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标准化活动,增强国际低碳标准制定话语权。

技术经济体系 篇8

西瓜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西瓜的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大, 消费量会越来越多, 不仅传统的夏天要大量食用, 而且其它季节也要消费。地处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区的如皋作为传统农业县市, 区位优势明显距周边大中城市较近、交通便利, 西瓜销售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自2008年以来, 如皋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满足社会需求, 决定把设施栽培作为高效农业的重中之重, 在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下, 设施栽培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并将大棚西瓜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之一。为此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技术人员研究集成了西瓜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技术体系, 并加以推广应用。

二、西瓜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技术体系

西瓜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种子处理技术及品种筛选、电热线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苗期变温管理技术、化除技术、地膜全封闭覆盖降湿技术、三棚四膜高保温覆盖管理技术、植株调控技术、辅助授粉技术、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和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共十个方面。该体系吸取并创新运用了当前西瓜生产上的先进、实用新技术, 涵盖了早熟西瓜生产管理的所有技术环节, 并使生产管理标准化、模式化、程序化, 便于群众系统掌握和应用, 具有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实用有效、易于掌握的特点。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西瓜大棚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调查显示, 在本地进行大棚西瓜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技术体系推广应用, 可提高广大瓜农种瓜技术水平, 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同时还能提早西瓜上市, 延伸了西瓜采收供应期, 提高西瓜品质, 满足了人们对西瓜更多、更高的需求同时, 该技术能促进大棚西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 提高规模经营效益, 推动设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西瓜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技术体系推广经济效益分析

农业科技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生产需求, 而要把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 要求有健全发达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支撑和组织保证。只有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 才能真正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进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瓜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技术体系推广后, 使本地西瓜提早定植、提前上市, 大幅度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该项技术体系推广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 主要是源于其推广应用后本地西瓜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推动了本地西瓜特早熟栽培规模的扩大、西瓜品质的提升、上市期的提早、产量的增加、价格的提高和产值的增长。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本地推广应用该技术体系, 特早熟西瓜定植期较大棚提早栽培提前40天移栽、提前35天上市, 较露地提早80天移栽、提前65天上市;并能有效控制恶劣天气和病虫害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瓜座果整齐、便于集中采收, 正品瓜率达到95%, 较露地、大棚提早栽培的分别高20%、7%;含糖量平均高达11.6%, 也分别较露地和大棚提早栽培的高0.7%和0.2%, 并可多采收一批以上西瓜, 亩产量达4500公斤以上, 产量较露地、大棚提早栽培的分别增加2900公斤、900公斤以上;西瓜历年上市批发价格平均为1.1元/斤, 较露地和大棚提早栽培的分别高出0.6元/斤和0.48元/斤;亩产值达9900元以上, 净效益6300元亩产值和效益较露地、大棚提早栽培的分别增加8300元、5436元和5650元、3736元。

由于该项技术体系示范应用增效显著, 四年来带动全市西瓜特早熟栽培迅速发展, 全市露地西瓜栽培面积由2007年的6000亩快速消减至2011年的200亩, 而西瓜大棚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面积从零开始却迅猛扩展到2011年的19200亩推广应用覆盖率达到了93.7% (加上大棚早熟栽培的应用覆盖率达97.6%) 。2011年西瓜生产总产量达8.67万吨, 较2007年增加了7.71万吨、平均单产增加了1.8倍, 总产量增加了7倍, 历年增产累计达12.12万吨;西瓜总产值2011年达85584万元, 较2007年增加了55倍多;效益净增18810万元约增加了46倍, 历年增效累计达23617万元。

技术经济体系 篇9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伸线工程是对既有天津地铁1号线的改扩建工程, 线路从财经学院站站后既有线接轨, 在双林站前入地沿景盛路地下敷设。下穿外环线和天津大道后, 经过李楼后线路转向东, 沿规划海沽道敷设, 经过洪泥河地块、奥体中心地块、国际会展中心地块等规划区域。规划海沽道尚未实现, 现状主要以农村、田地、鱼塘为主。全线共设车站10座, 均为地下站。

该文以1号线东延伸线中洪泥河桥站为研究对象, 对本线地下两层车站的支护结构形式进行比选分析, 以便应用于全线工程。

1 洪泥河桥站支护结构技术比较

1.1 车站结构概况

车站长226.5m, 线间距14.8m, 站台宽12.0m, 为地下双层岛式站台车站, 车站底板小里程至大里程为0.2%下坡。结构尺寸:标准段结构宽20.7m, 高13.51m, 盾构井段宽24.7m, 高15.21m。基坑深度:标准段15.56m, 盾构井17.26m。现状覆土厚度约2m, 规划路面标高3.220m。

1.2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基坑范围内主要为 (1) 2层素填土、 (3) 5层淤泥质粘土、 (6) 2层粉质粘土、 (6) 6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7) 2层粉质粘土、 (8) 2层粉质粘土、 (8) 3粉土。基坑底以下土层主要有 (9) 2层粉质粘土、 (10) 1层粘土、 (10) 2层粉质粘土等。场地类型为软弱~中软土。场地内的淤泥质土其压缩高, 具灵敏度高、低强度等特点, 极易发生蠕动和扰动, 工程性质很差。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场地内分布有潜水、微承压水。潜水水位较浅, 一般为0.2~2.3m (高程0.65~2.05m)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排泄以蒸发为主, 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大, 水位多年变化平均值约0.8m。

第Ⅱ陆相层及其以下粉土、砂层中地下水具有承压性, 为微承压水, 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 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 同时以渗透方式补给深层地下水。该层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小, 其稳定水位略低于潜水位。

根据分层观测水位成果, 第一微承压含水层稳定水位埋深为1.12~3.45m;第二微承压含水层稳定水位埋深为4.39~7.64m。

1.3 支护结构计算分析比较

计算原则:围护结构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二级。粘性土按照水土合算计算, 采用直剪快剪强度指标;砂性土按照水土分算计算, 采用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

方案一:800mm厚地下连续墙+内支撑 (首道混凝土支撑+2道钢管撑) ,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800×1100, 钢管支撑Φ800, 壁厚16mm。

围护结构最大位移:15.3mm<46mm;抗倾覆安全系数:1.46>1.2;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1.53>1.3;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1.94>1.4;墙底抗隆起安全系数:3.47>2.0;地面最大沉降量21.8mm<31mm。围护结构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标准段地连墙和钢支撑内力检算结果见如表1。

方案二:直径φ1000mm, 间距1200mm钻孔灌注桩+内支撑 (首道混凝土支撑+2道钢管撑) , 第一道混凝土支撑800×1100, 钢管支撑Φ800, 壁厚16mm。

围护结构最大位移:17.5mm<46mm;抗倾覆安全系数:1.46>1.2;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1.53>1.3;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1.66>1.4;墙底抗隆起安全系数:3.47>2.0;地面最大沉降量25.4mm<31mm。

围护结构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标准段灌注桩和钢支撑内力检算结果见表2。

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相同的支撑布置情况下, 采用8 0 0 m m厚地连墙和Φ1000@1200钻孔桩+止水帷幕在整体稳定性、抗倾覆稳定、围护结构变形等方面均可满足设计要求。

1.4 支护结构施工方案比较

1.4.1 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

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 施工具有噪声低、低震动等优点, 工程施工对环境影响小。

(2) 连续墙刚度大、整体性好, 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性高, 支护结构变形较小。

(3) 强身具有良好的抗渗能力, 止水效果好, 坑内降水时对坑外的影响较小。

(4) 地连墙耐久性优于钻孔灌注桩, 可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 参与主体结构受力。

(5) 该站由于抗浮水位高, 抗浮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 采用地连墙后施工期间作为围护结构, 使用阶段还可作为主体结构一部分参与抗浮。

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的缺点如下。

由于该场地基坑范围内存在较厚的淤泥质土, 地连墙成槽过程中容易出现塌槽。

可采取的措施:可以采取对地连墙两侧土体进行加固的方式解决。具体为采用φ600mm@400mm水泥土搅拌桩对地连墙两侧进行土体加固, 加固桩与地连墙密贴, 加固深度为从导墙结构底板下表面至淤泥质土层以下500mm。或者采用加深导墙的方法也可以解决。

1.4.2 钻孔灌注桩支护方案

钻孔灌注桩支护方案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 施工工艺简单, 平面布置灵活。

(2) 刚度较大, 支护效果较好。

钻孔灌注桩支护方案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1) 钻孔灌注桩的抗渗性和整体性较差。

(2) 桩身耐久性不如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一般情况下, 不考虑作为永久结构的一部分。

(3) 桩位偏差和桩身垂直度偏差, 桩孔成孔的质量, 钢筋笼加工质量和下放位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 支撑和围檩的施工质量和形成时间等, 皆影响这种支护体系的强度、稳定、变形和抗渗能力。

2 投资估算比较

以1号线东延工程洪泥河桥站为例进行了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两种支护方案的经济比较, 地下连续墙方案围护结构的投资估算为5 225.0万元, 钻孔灌注桩方案围护结构的投资估算为5 884.6万元。地下连续墙围护形式比钻孔灌注桩围护形式投资估算减少659.6万元。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两种支护形式的技术和经济的比较, 地下连续墙整体性、抗渗止水能力及耐久性均优于钻孔灌注桩, 对于地连墙在淤泥质土层成槽困难的问题, 可通道搅拌桩加固或加深导墙高度来解决, 初步测算, 加固增加的费用为260.75万元。因此, 对于1号线东延工程地下两层车站的支护结构推荐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形式。

参考文献

[1]赵志缙, 应惠清.简明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龚晓南, 高有潮.深基坑设计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3.

技术经济体系 篇10

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 迫切需要相关领域技术体系的突破与创新。如何以矿业及相关产业的技术现状为基础, 准确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 科学规划和构建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矿产资源产业及相关产业为研究对象, 以循环经济及资源产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 以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为途径, 拟对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及实现途径进行研究和探索。

1 资源产业循环经济 “5R” 原则及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总体框架

循环经济以 “3R”原则为核心,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来构建经济发展系统。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物质与能量可进行封闭式循环, 从而形成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以减少投入、生产与排放中的资源浪费。基于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特征和开发利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强干扰性, 在原有循环经济理论 “3R”原则的基础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应遵循 “5R”原则: ①开源化 ( Reclaim) 原则, 其侧重点在于保障经济循环系统首端的物质资源投入; 要求在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 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力度, 拓宽资源供应渠道及供应量; ②减量化 ( Reduce) 原则, 其侧重点在于减少生产过程中及末端的资源浪费与废物排放, 通过在生产中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及有效管理, 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废物排放的目的; ③再利用 ( Reuse) 原则, 其侧重点在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有效规划与整合, 建立相关产业或部门间的产业链与物质流链, 从而实现一个部门的末端产品在另一个部门得到充分利用; ④再循环 ( Recycle) 原则, 其侧重点在于物质及产品的再投入循环使用, 通过建立有效的闭路循环, 将废弃物或废旧资源重新实现资源化, 从而达到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 ⑤再恢复 ( Repair) 原则, 其侧重点在于对生态破坏的治理与恢复,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得到切实缓解, 以减轻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3]。

基于资源产业循环经济“5R”原则的目标和要求, 以资源产业及相关产业构成的矿产资源产业链为系统分析对象, 构建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总体框架[4] ( 图1) , 其规划指标是, 近期确定矿产资源成矿带及成矿规律, 加强资源勘探力度, 利用先进工艺及技术创新, 降低能源及资源消耗量, 能源消耗量下降20%, 废弃物排放量降低30%, 资源及废弃物回收率达50%, 再循环率达20% ~40% , 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恢复率达45% , 环境污染恢复率达30%。中期, 形成新的成矿理论及矿产勘查找矿模型, 资源采选及冶炼中, 能源消耗量下降30%, 废弃物排放量降低50%, 资源及废弃物回收率达70%, 再循环率达30% ~50%, 历史遗留的矿山生态恢复率达65%, 环境污染恢复率达50%。远期, 实现地区矿产资源探测深度达到地下3000 ~4000 米, 能源消耗量下降50% , 废弃物排放量降低80% , 资源及废弃物回收率达80% , 再循环率达40% ~ 60% , 基本控制矿产资源采、选、冶等生产环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实现资源的生态化开发。

2 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路线图

2. 1 开源化发展技术路线图

开源化技术是拓展矿产资源供应渠道的基础环节, 也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所在。因此, 建立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必须构建开源化技术体系, 以实现资源的供应量和供应渠道拓展[5]。开源化技术体系包括: 矿产资源的勘查找矿技术; 开发利用技术, 如低品位矿石、含矿围岩的开采、替代资源的开发、 “三下”矿体的开发; 深部矿体和外围矿体的探测与开采技术; 现代矿产资源高回采技术; 资源多渠道获取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效果的综合运用和全面发挥, 以增加矿产资源供给量和供应能力 ( 图2) 。

2. 2 减量化发展技术路线图

减量化技术体系是矿产资源开发实施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减量化, 如化石能源、各种原材料及辅助材料; 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及末端的 “三废”排放的减量化。对于资源产业链而言, 其具有双重性, 产业发展在消耗各类资源的同时, 又伴随着大量 “三废”的排放, 因此, 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就必须同时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产生量, 实现真正的减量化[6]。减量化技术体系包括: 产品生产轻型化技术; 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技术; 伴生资源、伴生有益组分的利用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 采矿—选矿—冶炼过程的高回收技术等等。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综合回收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产生等途径, 实现矿产资源产业链运行过程中的减量化 ( 图3) 。

2. 3 再利用发展技术路线图

再利用技术体系是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中的又一重要环节。资源产业发展特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伴随多重的资源浪费与废弃物排放, 如煤矿开采与洗选、金属矿石开采等过程中大量废矿渣、尾液、废气等的排放, 都对资源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带来挑战。再利用技术体系是在联合不同企业、部门形成有效物质流的基础上, 将各类废弃物进行再开发和再利用, 重新实现自身价值[7]。资源产业的再利用技术体系包括: 矸石、废矿石的再利用技术; 尾矿、选矿尾液的综合回收和利用技术; 矿坑废水、洗选废水的再利用技术; 炉渣、废料中有益成分的综合利用技术等等。通过将综合回收利用技术落实到资源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 从而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 ( 图4) 。

2. 4 再循环发展技术路线图

再循环技术体系是矿产资源产业实施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随着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前期基本建设投入的各种资源 ( 如钢铁等) 将逐步进入废旧资源回收阶段, 废旧钢材、玻璃、各种再生金属等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的比例将逐渐增加。通过再循环将可重复使用的产品在消费后进行资源化回收,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是实现资源生态化利用的重要途径[4,8]。再循环技术体系包括: 废旧物资的回收处理技术; 废旧产品的改装、翻新技术; 废旧物资的再生资源化技术等等。再循环技术体系的构建与落实, 可以实现产品从源头到末端再到新供应源头的循环利用过程, 从而更好地实现有限资源在社会经济和生活过程中的大循环。

2. 5 再恢复发展技术路线图

再恢复技术体系是矿产资源产业实施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求。再恢复技术体系的重点在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主要从资源产业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考虑实施, 一是在废弃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方面, 通过应用无害化处理技术, 如烟气脱硫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水污染防治技术; 噪声污染防治技术; 光污染防治技术;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安全填埋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和焚烧等处理技术等实现环境污染的处理;二是在矿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工程活动产生的各种环境扰动和环境灾害, 通过应用矿区土地复垦技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环境灾害治理技术; 露天采场地表景观恢复治理技术; 地面塌陷及地裂缝预防及治理技术; 采矿场回填处理技术等实现矿区生态的恢复治理[9]。再恢复技术的使用, 可以有效的做到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防治和治理, 将矿产资源产业生产运营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点 ( 图6) 。

3 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的实现路径

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是一个包含诸多复杂因素的综合系统, 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亦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工艺和技术, 因此, 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的实现必须建立有效的技术获取路径, 以满足对各类技术的需求。主要包括:

3. 1 技术引进

发达国家拥有丰富的工业化发展经验, 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也使发达国家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技术体系较为成熟, 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我国工业化发展起步较晚, 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时期, 虽然拥有较强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意识, 但在技术方面却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使自身工业化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目标的实现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10]。因此, 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过程中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 充分实现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利用, 引进资源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实施中所需要的各类先进技术, 缩短技术提升过程, 提高矿产资源企业及区域技术水平。同时, 在实现技术引进后, 应加强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将引进的技术与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的具体实际需求相结合, 从而实现真正的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最终内化为推动地区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3. 2 技术研发

基于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矿种分布的相对集中性, 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地区资源开发的种类及特点、区域资源产业技术现状、资源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 以满足本地区特有的技术需求。通过有目的的开展核心技术、通用技术、专门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多方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发挥地区后发优势, 提高企业及地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有效地满足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中不同层次的技术需求, 推动地区资源型企业层面、产业链层面、产业集群层面及区域层面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施[11]。

3. 3 技术整合

随着经济发展对技术更新速度的要求逐步提高, 单纯的新技术研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实践证明,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对现有的技术和要素进行积极可行的整合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在矿产资源生态化开发技术体系的构建中, 可在已有的资源和技术基础上, 进行区域开发技术和所需资源的有效整合, 达到单一技术或有限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功能, 同时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 大力开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技术整合, 如生产工艺衔接问题, 设备改装问题, 企业新技术应用环节改进问题等, 将企业及地区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体系进行提炼、选择、整合, 从而实现对技术、工艺问题的解决,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12]。

3. 4 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是在借鉴先进技术、新的设备及工艺基础上, 对现有的设备与工艺进行改造, 以更好的满足生产技术需求, 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一种成本低、见效快的技术获取方式。资源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 从企业实际技术需求出发, 充分发挥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优势, 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和提升, 目的是通过资产增量的配置, 实现企业资产存量的技术进步。

3. 5 技术转移与辐射

上一篇:建筑连体结构施工技术下一篇:接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