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文献综述

2024-05-26

服务设计文献综述(精选十篇)

服务设计文献综述 篇1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 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 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 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

1975年, 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 也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

我国学者侯学钢 (1997) 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也可称为厂商服务业, 它随着西方“工厂制度”的确立而迅速发展起来, 是为社会物质生产提供各种非实物形态的服务性产业。

钟韵、闫小培 (2005) 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 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 但却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目前, 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对其定义为“Producer services are intermediate inputs to further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at are sold to other firms”, 即生产性服务是指作为中间性投入提供给其他企业的促进生产活动的服务。

二、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务研究

(一)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分析研究

Goe (1990) 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销售的最大部分是其他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 对大多数生产性服务业而言, 市场主要面向最终需求。他还认为, 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几大要素有: (1) 产品和服务生产的转型; (2) 大多数产品生命周期被削短了; (3) 短期的顾客货物的生产正在取代大批量生产经营方式。Coffey和Bailly (1991) 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和区位间的关系以及弹性生产方式的兴起, 认为在货物生产和服务业部门生产中弹性生产方式的兴起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活动的增长。Daniels (1993) 的研究显示, 在大部分的经济体系中, 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并不是服务部门中最大的部分, 但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就业增长是服务业中最快的。Beyers (1993) 研究指出, 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最快的大都市区增长最快, 同时在整个区域也显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Harrington (1995) 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Coffey (2000) 经研究后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就业增长最为迅速的部门。他认为, 就其促进经济的转变和适应性而言, 生产性服务业在投资、创新和技术转变等方面扮演了战略性的作用。

(二) 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研究

Harrington (1995) 指出, 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的两个重要因子是:可能顾客的当前区位和多样劳动力的成本与获取。这两个因素间相互作用受服务业生产技术及其市场结构、大容量的远程通讯依赖的调节。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是相反也可以是一致的。许多研究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发展、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大都市化倾向。Beyers (1993) 研究发现, 1985年美国90%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集中在大都市区, 占总就业的83%。Coffey (2000) 认为, 在区域、国家、国际尺度下, 生产性服务业都倾向于在大都市区布局, 而非大都市区、甚至较小的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则处于相对的劣势。有学者还关注到跨国生产性服务的布局对世界城市网络和大都市区自身的影响。Sassen (1991) 研究指出, 伦敦、纽约和东京作为全球城市, 集聚有多项高级专业服务业。她认为, 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是当前世界城市形成的一个主要特征。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郊区化”趋势, 有学者研究认为, 大城市的办公成本太高, 导致一些服务企业的外迁, 二级城市成为了它们的优先选择。也有学者认为, 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区位选择上有不同的偏好。Gil1espie和Green (1987) 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布局行为的逆大都市化趋势。Illeris (1996) 认为, 家庭服务业和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考虑接近客户, 由于区域市场可以提供足够的收益, 生产性服务业趋于分散化。

(三) 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Hansen (1990) 分析了美国教育、生产性服务业密度和大都市区人口规模对大都市区人均收入的效应, 结果表明, 在日益增加的信息指向经济中, 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增长实际上扩大了劳动分工和生产率。而且, 生产性服务业的出口或外销也加速了区域的发展, 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Harrington (1995) 通过对美国的研究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的贡献为: (1) 对区域就业、收入和税收的直接和非直接的贡献; (2) 对区域活动生产率和竞争的贡献, 这表现了一种市场外部性。Grubl (1993) 提出了三个基本种类的服务贸易:要数服务贸易、附带有人员和货物暂时移动的贸易、物化的服务贸易。他认为, 生产性服务贸易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个人和商品的移动并进行贸易;另一种是通过装运服务物化在其中的物质材料来进行贸易。Illeris (1996) 指出, 在正在出现的服务社会, 一些生产性服务通过出口到区域外, 对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他还指出, 还有部分生产性服务活动通过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符合条件的劳动力、或通过吸引这样的劳动力前来就业的方式来提高区域的直接基本经济活动企业的竞争力, 以此间接对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OECD (2000) 的研究也表明, OECD国家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业服务业为主要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从1987到1997年间已经基本上稳居各服务行业的首位, 并且增长率仍是各部门中最高的。Thompson (2004) 的研究,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率从1992年到2002年间保持了极高的增长水平, 其吸纳的就业总量在2002年已经超过了制造业, 占全部非农部门就业的比重为1319%, 仅次于政府服务 (1615%) 。

(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

Cohen and Zysman (1987) 认为, 服务业部门的存在要以制造业为基础, 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格鲁伯、沃克 (1993) 用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迂回说来阐述生产者服务业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Eswarn and Kotwal (2001) 认为, 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制造业部门的收益,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Park, Chan (1989) , Shugan (1994) 和Bathla (2003) 等通过研究, 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表述为协同发展、互为基础和推进动力的关系。Riddle (1986) 提出了交互经济模型, 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使其他部门进行发展和增长的过程产业, 它的作用在于使得一切经济的交易更为方便, 是经济的黏合剂。Lundvall and Borras (1998) 也认为,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边界正在模糊, 两者之间的融合互动逐步加剧。Guerrieri (2005) 通过对8个国家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指出,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者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反过来, 生产者服务要素的使用也能促进制造业以及服务业本身专业化分工。Alan Macpherson (2009) 指出, 一个知识密集型制造业通常会对生者服务有着较高的需求, 因此, 也更有可能生产和出口这些生产者服务业;制造部门的结构能够影响生产者服务业以及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务研究

(一)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甄峰、顾朝林、朱传耿 (2001)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赵群毅、周一星 (2005) 对西方生产性服务业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地梳理, 归纳了西方生产性服务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提出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地理学研究的拓展方向。李江帆、毕斗斗 (2004) 对国外生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跟踪梳理, 系统介绍和阐述了生产服务业的概念、生产服务业对于经济与就业增长的贡献、生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生产服务业外包、生产服务业布局、生产服务业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作用等生产服务业焦点问题。王敬荣 (2006) 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成果, 并归纳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吕拉昌、阎小培 (2006) 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理论问题, 重点就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和区位三大问题进行探讨。

(二)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研究

张文忠 (1999) 从经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特征以及服务业布局的理论依据,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大城市服务业布局的特征和空间演变趋势。宁越敏 (2000) 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为例, 分析转型时期城市生产服务业和办公楼区位的分布特点, 得出影响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的因素。陈殷, 李金勇 (2004) 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模式和影响机制, 认为聚集因素在生产型服务企业区位模式中扮演主导作用。钟韵 (2004) 通过对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实证研究, 从产业功能的角度探讨了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历程特征、及其对腹地珠江三角洲的影响, 并提出我国中心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思路。曾国宁 (2006) 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和制造业集群的比较, 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因素。李普峰 (2009) 和贺天龙 (2010) 分别利用区位商和赫芬达尔指数揭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规律。

(三) 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研究

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对某个区域或某个城市的影响, 更重视个体差性。钟韵、阎小培 (2003) 从全国、区域以及城市三个层次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地位与影响, 并以此来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关系。姚耀, 陈高森, 骆守俭 (2006) 比较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社会性服务业三种类型服务业对于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市GDP贡献最大。郑吉昌 (2005) 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分工深化的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另一方面又是分工经济的“黏合剂”,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牵引力和经济竞争力提高的助推器,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张亚斌、刘靓君 (2008) 利用1997—2006年国内东、中、西部三大地区面板数据, 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同时, 生产性服务业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杨玉英 (2010) 对中国的省际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出对不同地区和区域的不同影响。

(四)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

植草益 (2001) 和周振华 (2003) 认为,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边界正在模糊, 两者之间的融合互动逐步加剧。李冠霖 (2002) 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法揭示了我国第三产业外部和内部相关行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趋势。魏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 (2004) 一书中, 通过知识密集型要素视角, 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 从中得出了其知识创新行为与制造业创新的关系。陈宪, 黄建锋 (2004) 以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为出发点, 从产业间的分工、互动与融合的角度, 考察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关系的动态演进。顾乃华等 (2006) 利用我国大陆31个省 (市、区)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面板数据, 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效率提高的关系。江静、刘志彪 (2007) 认为, 经济全球化要求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分析产业升级问题。长三角制造业要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向高端攀升, 根本途径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高级生产性服务业。江静、刘志彪 (2010) 认为, 当前政府鼓励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政策应该以需求为导向, 立足于巩固和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 进而扩大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

四、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不足与展望

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充分, 对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与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关系等等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信息通信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等的研究还比较少, 尤其是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研究。随着新技术和新的商业运行模式的不断出现, 以及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崛起, 学者在关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同时, 也应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文献综述 篇2

M201474587 谢非雪

摘要

面对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状,社区居家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新时期的养老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社区居家养老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养老服务的角度出发综述相关文献,界定养老服务概念,分析养老服务意义,总结服务主体问题及对策,最后提出现有研究不足,以探索今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方向。关键字

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政府;志愿者

引言

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4.9%以上。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当前随着中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居家养老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各地养老实践活动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何构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欲在理论上提供一定价值。

正文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界定

我国许多地区借鉴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模式(韦宇红,2012)。祁峰补充到,它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

息手段,将社区服务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养老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依托养老机构举办老人的日间照顾服务,附近老人可进日托班进行各种娱乐休闲活动。第二种是依托养老机构由居家养老中心指派护理员上门服务,主要围绕精神慰藉、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三大(祁峰,2011)。

总之,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合理组合。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

20世纪50 年代,社区养老服务始于英国的“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是针对“院舍照顾”远离老人居住的地方且忽视精神关怀等缺陷而提出的,到20 世纪70 年代在英国广为盛行(吴迪,2014)。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是舶来品,借鉴的是英国的社区照顾,但事实上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重要产物。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办社会福利的局面被打破,“单位人”身份向“社会人”的身份转换,人们居住地与工作地分开,由于日常生活的需要,社区承担起曾经企业办福利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政部牵头社区开展服务,养老服务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社区养老服务有独特的优势,能弥补家庭照顾和机构养老服务的不足。对此,学者们有比较统一的看法,其中最经典的是冯禹的观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重要意义:(1)弥补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2)弥补机构照顾的不足,减轻政府财政投入。机构养老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养老机构的建设,在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上会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3)社区养老服务能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养老,而且能充分利用老人原有的房屋等资源,投入少,见效快,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新模式。(4)社区养老可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政府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达到就业与社区养老双重目标(冯禹,2011)。

总而言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既扬弃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两者的优点;既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恋家”的需要,又能减轻养老机构的压力、缩小国家养老资金的投入、有效节约社会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新模式(张文苑,2013)。陈友华(2012)认为社区照顾模式的优势体现为功能的全方位性、资源的多元性及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二十几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乐观,由于多方原因,社区

养老居家服务在现实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政府角度来看

政府支持力度不大,存在缺位与错位现象。政府介入过多,企业利润空间小,政府也把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揽过去,社会力量主动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资金渠道单一,主要资金来源政府,但政府投入还很有限(张伦,2012)。

2.从社区角度来看

设施建设落后,利用率不高。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覆盖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很少有社区能做到全覆盖,所以致使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收费偏高,老年人经济来源单一,难以承受高昂的费用;另一方面是现有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很多服务设施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形式(张翅,2014)。

3.从志愿者角度来看

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服务人才匮乏。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有专兼职人员及志愿者。专职人员一般是政府任命的原社区工作人员,他们没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局限于帮助老年人料理日常家务,不能够提供专业的医疗照顾和精神服务,难以适应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廖楚晖,2012)。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由于待遇较低而不愿进入社区,加重了社区养老专业服务的困难程度(夏辛萍,2014)。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整体规模较小,以社区内的低龄老人为主,社会青少年志愿者少,且流动性大。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研究

针对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对策。1.注重宣传,在思想认识上重视老年问题每个人都会老,我国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老年事业既是一项新型的社会事业,也是一项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要进行养老宣传教育,使群众能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首先要加强居民委员会的自身建设,明确其工作职能和责任要求,恢复其应有的自治性和独立性。其次要减少各级政府分配的各种行政性任务,将政府的居民委员会改为社区居民的居民委员会,使其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集中精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强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其工作顺利开展铺平道路。3.强化政府责任,保证社区养老持续发展。强调社区养老绝不是逃脱政府的责任,相反,政府责任的落实,才能保证社区养老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刘桂芝认为政府责任包括:一是财政政策。政府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保证社区福利设施的维修、养护和更新,在财政政策中,尤其要保证税收政策切实可行,对社区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在其设立和经营的最初几年内采取免税或抵税的做法来鼓励其经营,而对那些从事公益事业的更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二是优惠政策。政府要为一些社区组织机构的设立提供土地、必要的房屋建筑和服务设施等以扶持和鼓励其发展。三是城市规划公共设施配套政策。政府应将社区服务设施纳入今后的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之中。4.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拨款,在收入的再分配中适当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比例。尤其是在一些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政府应是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或全部提供者。二是通过大众传媒,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兴办社区养老事业。三是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引进外资发展社区养老事业。

5.研究老年人需求,提供相关服务设施。老年人有其自身的需求特点,在为其提供服务时必须以他们的需求为导向。有学者认为社区养老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同时,很多调查报告表明,医疗服务、文化生活与精神慰藉、日常生活料理是老年人最希望得到的社区服务,因此社区应把服务的重点放在这些方面,同时加大相关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关于社区医疗资源,一方面应该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主体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包括政府创办的基层卫生机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与正规大医院的合作,以减少医疗服务的中间环节,节约医疗资源。社区进行文体设施建设时,应多考虑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身体素质降低的实情,增加一定的特殊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

6.走专业化道路,培养专业人才,壮大志愿者队伍。社区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培养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队伍。需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搞好他们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工作.具体做法:从专业院校选用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分批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老年服务知识和技能;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国外一直注重志愿者队伍的培养,而我国老年人口众多,社区工作人员有限,更需要大量志愿者的支持。首先,发动广大的年轻人投人社区养老事业,年轻人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可以给老人带来年轻的气息,也强化了他们自身尊老爱老的意识;其次,要充分挖掘老年人中的资源,老人不仅是被 动的被养群体,也是自我养老和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群体。在实践中,开展“时间储蓄银行”老人互助活动就是一个开发老年人资源的成功实例。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研究十分丰富。不仅内容全面且角度也较多。但是目前研究仍有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1.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的研究很少。在服务内容上,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方面,对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缺乏专业服务。

2.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往往阐述其优势、从大范围的社区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居家养老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快速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研究,没有把地区因素考虑进去。

3.对养老服务的服务提供者研究甚少。对如何有效联结各方主体、合理整合分配各项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缺乏。只有服务提供主体各方有效配合各司其职才能使养老服务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和作用[J].湖南大学 ,2011,(1):26-33.[2]戴向波.社区养老是解决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J].老龄问题研究,2010(2):3—27.[3]杨莲秀.城市社区照顾在失能老年人口中的作用[J].中国名城,2011,(1):19-24.[4]王淑强.中国城市社区养老的产生,问题及优化方案[J].大观周刊.2011,(44):11-16.[5]张凡.日本养老护理机构:分类设置管理运营[J].社会福利,2011,(1):43-48.[6]韦宇红.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效供给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2,(6):15-20.[7]张伦.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职能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17.[8]廖楚晖.中国一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价[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2012,(2):46-57.[9]陈友华.中国养老制度设计问题与认识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3):59-66.[10]林小希.上海市社区养老发展现状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2,(1):80-90.[11]张文范.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战略意义[J].城市管理,2013(6):22—24.

养老服务业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社区;老龄;代际;福利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87-03

一、引言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渐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根据《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截止2015年底,我国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2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86亿人,是总人口的10.5%。资料表明,若一个国家(包括地区)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人口总数达到10%的比例,或者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7%,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资料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据人口数据显示,按着目前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看,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占人口总数的30%。伴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加,养老问题及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方式将会被社区养老模式所取代,社区养老方式也会逐渐融合企业或个人参与的混合式养老模式,这样可以解决国家养老模式的资金不足问题。家庭养老模式在全社会养老体系中所占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小,而社区养老、国家养老和混合养老模式将居很大比例。与此同时,康体医疗养老模式与“候鸟式”养老模式日益成为社会化养老模式的新趋势。

二、养老服务业文献综述

如何养老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部门、社会、企业和个人等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予以文献回顾,试图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寻求一条可行路径。

(一)对养老服务业的界定

1.国外对养老服务业的界定

通过文献梳理表明,养老服务业在日本已经被界定为老龄化产业。老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老年用品方面的产业和老年服务产业,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部门或企业,这些部门或企业涵盖医疗和社会福利相关的产业。

在日本,养老服务业涉及到可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需求的多种行业,一般可分为五大类老年用产品领域:老年照料和生活服务领域、老年住宅和养老设施领域、老年金融、保险服务领域和老年教育、文化、休闲等领域。韩国对养老服务业的界定体现在2006年颁布《老龄亲和产业振兴法》。这部法规定了养老服务业,并将其具体界定为老龄亲和产业。这里老龄亲和产业定义为,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且为老年人生产、流通、销售产品与服务的产业。老龄产业所涵盖的领域比较宽泛,具体包括老年产品、用品及医疗器械、住宅及相关设施、老人护理服务、金融及资产管理服务、信息服务、休闲观光、文化或健康支援服务、农业用品或支持务农服务等。

2.国内学者对养老服务业的界定

学术界对于养老服务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大都按着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确定其研究的范畴。陆杰华在其《关于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现状、设想与前景的理论思考》一文中认为,中国老年产业应当包括十个方面:分别是卫生健康服务业、家政服务业、日常生活用品业、保险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和娱乐业、教育产业、咨询服务业、其他特殊产业。通过研究可看出,这十个方面已涉及到今后中国老年产业发展领域的各个领域。比如老年产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内容、服务对象及选择的销售或者服务地点多样性等。陆杰华是通过老年产业化的角度对养老服务业进行诠释。而穆光宗在其论文《中国老龄政策思考》一文中则认为,老年人的需求可分为五类(如图1所示)。

通过比较性的研究,得出来老年人的需求扩张存在着一种“同心圈效应”的结论。也就是需求结构的流变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种从内隐到外显、自低级而高级、从物质到精神、自家庭而社会的这样一种扩张路线。而且每一层面的需求都有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地方,却有异于中青年人需求的特殊性。台恩普认为养老服务产业具有服务性、盈利性特点的市场发展模式,以满足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二)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状况的研究

多蒂提到美国在1965年推行医疗补助制度,这一制度的落实刺激了私营性质的养老机构的兴建。法国从1975年开始,设置大量老年之家,它的独到之处在于老年人在此既可以得到相应的医疗救助,也可以得到身体照顾。这些老年之家大多都是由一些福利机构转型而来的。阿尔伯提出,在法国和德国,小型养老院和养老院所在社区逐渐融合,养老院随着福利机构养老业务的拓展逐步演化成可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短期服务和日间服务。关于养老服务资金来源的研究克拉克指出美国不断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社会保障金,而社会保障金在老年人收入中所占比例也随着其他收入的增加而减少。阿斯科利提及老人入住私人性质的老年公寓,其费用应该得到政府的资助,这部分资金由国家医疗卫生部门提供,政府鼓励老年人入住私人性质的老年公寓进行养老。苏珊特斯特指出,政府想要减少对福利机构的资金供应,就必须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把非政府性质的服务机构也纳入进来,由政府部门、社会、慈善机构、家庭、个人等渠道来共同承担相关费用。

(三)养老服务业供求方面的研究

潘海生、生何一枫、曹小峰在其《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一文中,阐述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这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大,而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发展养老产业空间广阔。

向甜在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加速,老年人口的树龄不断攀升且老年人口比例逐渐提升,老年人口的需求方式和消费特点也将对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原有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需要适时调整以便符合老年人的需求模式。由此可见,客观程度上导致老年市场需求拉动老年相关产业的发展。杨怀发表《积极推动内蒙古养老产业发展》,从供给角度认为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业,深化养老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业,鼓励招商引资,利用国内外资金投资发展养老服务业。并在文章中阐述养老产业也称为“银色产业”。可见老年养老在供求方面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四)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研究

黄雄指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基本构建,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但是建设步伐与当前社会实际需要还不同步,存在差异。例如,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养老资金明显不足;养老设施不完善;农村养老制度缺失;离退休收入不高,生活负担重等问题。付卉认为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依托是社区,但其发展不顺畅,设施简陋、缺乏规划、功能单一、护理医疗发展缓慢。

(五)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研究

张晓峰提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以政府建设为指导,政策制定符合社会所需,投入资金用到实处,让老年人切实享受到实惠。张海鹰在其《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与对策》一文中,对城市老龄人养老服务体系进行全面阐述,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主体、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也着重阐述,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问题。吕津指出,强化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多层次多角度完善服务体制,激活市场机制,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从机构、市场等方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三、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综述

(一)法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法国属于高社会福利国家,居家养老服务是法国主要采取的养老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政府+协会”模式成为法国养老服务的主体模式。但是,这一时期法国养老服务市场比较混乱。第一协会养老服务较分散,以小广告的方式寻找家政服务,且社会黑工比较普遍。第二从业者服务水平低,未经过系统培训,且服务者素质技能较低,再加上价格较昂贵,广大消费者难以接受。这种弊端伴随着法国老龄化加快,法国政府逐渐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

法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经验是:一是给养老服务业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引导其规范发展。鼓励民间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居家养老建设,且规定如果给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对企业为护工缴纳的社保予以减免。对本身就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而言,其缴纳的增值税将为5.5%。与此同时,法国政府鼓励老年消费者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二是法国制定完备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且对服务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在2005年法国开展家庭服务业促进计划,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层面将居家养老服务业等诸多行业纳入规划范畴。2007年法国通过两部全国性质的养老规划方案,分别为《安度晚年,2007-2009》和《高龄互助2007-2012》,从而使高龄老年人有权利选择拒交养老与否。与此同时,还对服务人员和护理项目进行培训。提升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强化监管对养老服务市场。1989年,法国政府出台矫正养老服务的相关法规,进一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权益予以保障。2005年,法国政府成立家政服务管理局,负责制定详细的行业规范和行业准入标准;四是发挥企业在养老服务市场中的作用。

(二)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的美国养老模式

就老年人养老而言在美国主要由社会和政府承担,早在1981年,美国就已经开始推广家庭医疗补助与社区服务计划的方案。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有步骤的开展老年人保健计划;制定老年人群的优惠措施;建立专门的老年人福利养老院、老年人日间托护中心等措施予以保障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三)高福利的瑞典养老服务模式

瑞典是高福利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普惠制模式的养老服务福利保障制度,予以保障高福利养老模式的顺利运行。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商业化经营的老年护理机构、非盈利机构和慈善团体创办公益类事业等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民间资本在养老服务业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加拿大供给多元化、多层次、高效率的养老服务模式

加拿大是西方典型的高福利国家,在养老服务方面加拿大建立了完备的保障体系。也就是加拿大养老保险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一是财政全额负担的老年保障金(Old Age Security, OAS)和收入保障补贴(Gurranted Income Supplement,GIS),二是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的强制性加拿大/魁北克养老金计划(CPP/QPP),三是以延期征税为支持、自愿缴费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退休储蓄计划。这三方面共同构建了一个广覆盖、多层次、可选择、高水平的养老保险体系。加拿大养老服务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就是因为建构了完善的法律保障,才能使其予以顺利进行。

加拿大养老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尤其是机构养老特别发达,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了养老服务供给。在加拿大,养老服务机构按着老年人护理需求划分为老年公寓、辅助公寓、老人屋和护理安老院。其中,老年公寓主要针对生活完全自理的老人,辅助公寓是为每天需要一小时医护而准备的,老人屋主要针对需要白天照料的老人,护理安老院是为那些生活能力丧失的老人提供服务的。而养老机构按着主体不同也分为如下三个层面,政府公立养老机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营利性养老机构。各种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体现加拿大供求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

四、总结

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加之地域辽阔。养老服务模式各地间具有差异性,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依旧沿袭着家庭养老模式,这种代际养老方式有其弊端。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也有所体现,城市养老体系逐渐健全,而乡村养老方式还依旧很是单一。在城市已基本形成社区养老模式和老年公寓模式。而农村地区主要是代际养老和农村敬老院的模式。不论是城里还是农村,我国养老方式还主要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与个人的参与度不是很高,也就是民间资本对养老服务业投入比例比较小。

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也应该逐渐提升民间资本的投入比例,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在激活民间资本的同时,还应建立完备的养老保障体系。与此同时,我国养老服务业也应实施养老供给侧改革。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可尝试建立旅游休闲养老服务基地或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基地。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也可采取“互联网+”的养老服务模式。总之,任何一种养老服务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将不断地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陆杰华.关于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现状、设想与前景的理论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0(4).

〔2〕查建华.中日两国老龄产业发展比较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4).

〔3〕李楠.沈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

〔4〕冯华玮.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文献综述[J].商,2016(16).

〔5〕潘海生,何一枫,曹小峰.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J].政策瞭望,2009(11).

〔6〕向甜.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6).

〔7〕杨怀.积极推动内蒙古养老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J].内蒙古统计,2012(3).

〔8〕国务院研究室“社会保障体制研究“培训团.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运行实践与经验借鉴[J].重庆社会科学,2014(6).

〔9〕穆光宗.中国老年政策思考[J].人口研究,2002(1).

〔10〕田香兰.韩国老龄产业发展路径分析[J].社科纵横,2015(10).

〔11〕张海鹰.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人口学刊,2010(2).

〔12〕刘婉娜,胡成.法国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2(7).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献研究综述 篇4

目前, 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尚未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说法, 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

1. 关于政府公共服务的研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登哈特 (1990) 在其著作《新公共服务—服务, 而不是掌舵》中, 在对传统公共行政, 特别是对企业家理论缺陷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分析, 提出“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理论内涵包括: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客户、追求公共利益、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精神、思考要具有战略性、承认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效率。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洲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学教授罗森布鲁姆在他的著作《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 (2003) 中也指出:公共行政与私营部门的管理不同, 政府有义务服务于公共利益, 人们应当要求公共管理者对公共利益责任的承担并不能着眼于特定问题的范围, 而是应当遍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2. 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托宾 (James R.Tobin) (1970) 提出了“特定的平均主义”理论。他认为, 一些稀缺性的公共服务如健康医疗、教育法律运用能力等应当与支付它们的能力一道实现平均分配。

3. 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 (Charles Tiebout) (1956) 提出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 即“用脚投票”理论。他认为, 人们会像选购商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 并选择那种公共服务最能满足他们意愿而税收又最合理的辖区去居住。地方公共服务均衡模型突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垄断和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思维禁锢, 设计了地方公共服务的偏好显示机制, 引入了“消费者选择”, 从而在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了竞争机制, 对于探索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很大帮助。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奥斯特罗姆 (Elinor Ostrom) (1961) 认为,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应需要区分开, 生产既可以由私人来承担, 又可以由公共部门来承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坎南 (James Mc Gill Buchanan Jr) (1965) 提出了俱乐部理论, 该理论就是把地方辖区比做俱乐部。这一理论分析了实现地方辖区最优规模的条件:首先, 随着新成员的加入, 现有辖区居民所承担的成本将由更多成员分担;其次, 新成员的加入会使辖区变得拥挤, 辖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变得更加紧张。因此, 辖区的最优居民规模应当确定在这样的水平上:因新成员加入而节省的边际成本恰好与新成员加入所带来的边际拥挤成本相等。

二、国内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

国内关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等方面。

1.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

济南社会科学院教授闫平 (2007) 在《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涵盖的基本要素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公共文化活动主体、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韩军 (2011) 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中认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产品供给体系、人力资源体系、资金投入体系、评价监督体系。

2.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

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馆员王大为 (2007)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中认为, 主要是公有性、公益性、公众性、共享性。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陈坚良 (2009) 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特征》中认为, 主要是公益性、系统性、普适性、人文性、制度性、创新性。

3.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燕 (2006)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认为,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公平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郑州大学讲师何继良 (2011) 在《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中认为, 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普惠性原则、便利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4.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江苏省吴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辑周赢、赵川芳 (2010) 在《新农村文化服务》中认为,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是满足亿万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中共招远市委党校副校长隋军先 (2011) 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探讨》中认为,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需要, 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需要,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5.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

福建省福清市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谢天星 (2008) 在《浅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为, 我们国家经过不断努力, 公益性文化设施日趋完善, 新型文化载体不断拓展, 新型文化阵地日渐成熟, 群众性文化活动高潮迭起, 文体事业发展不断繁荣。

6.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少惠 (2007)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中认为, 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 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竞争参与主体, 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 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主体。周口师范学院副院长王霞 (2009) 在《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认为,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虽然是政府, 但应该把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政府兴办的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职能分开。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政策的制定, 是投资主体, 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则是构建的主体。

7.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龙兴海教授 (2009) 在《农村公共服务研究》中认为, 问题主要是供需矛盾突出, 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服务水平不平衡, 服务错位;健康的文化活动贫乏, 低俗文化盛行;文化市场秩序混乱, 非法经营活动猖獗;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队伍薄弱。原因主要在于地方党政组织普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重视不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投入不足;政府对民间文化组织与市场参与文化服务供给缺乏必要支持与规范;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湖南行政学院王爱民教授 (2008)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中认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体制不顺、投入不足、发展不均、市场滞后、沉渣泛起。

8.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院李小群 (2008) 在《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中认为,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切实提高认识, 妥善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监督, 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运作;切实拓宽筹资渠道, 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切实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期正常运转;切实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黄淮学院教授羊守森 (2008)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中认为,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准确把握政府公共文化职能, 改进政府行政方式;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制定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机制创新,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运营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农村文化队伍体系。

三、探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确途径

目前, 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静态理论研究都比较深入, 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理论的论证和阐述上, 缺乏必要的实际调查研究。目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缺失, 缺少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现状和趋势的量化分析, 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农村公共化服务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有效参与, 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供求错位, 从而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率的提高。在今后探索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道路上, 应以新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为宏观背景, 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定性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多元评估主体体系、设计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并引入公众满意度测评模型, 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模型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从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 2006, (6) :84-86.

[2]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科纵横, 2007, (2) :37-39.

[3]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 2007, (12) :112-116.

[4]羊守森.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2) :5189-5190.

[5]王大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67-69.

[6]李小群, 吴兴国.安徽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刍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1-3.

服务设计文献综述 篇5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其中,我们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发展我国的民生事业和社会工作事业,我们就必须发展我们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它。

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我们首先要了解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相关定义,王思斌教授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常是指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作为职业的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人群服务组织(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其目的在于协助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预防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功能及促进他们幸福和快乐。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一系列社会弱势群体和因各种原因而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①

杨团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

②人、残疾人、孤儿和弃婴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这一定义主要是从社

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组织者和服务对象去进行定义的。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探讨。

1.我们应该对我国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进行一个全新的定位,了解其内涵。在我国全面发展的21世纪里,它到底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很多大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陆士桢教授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他指出“第一,厘清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相关概念,在这之中首先要明确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属于社会组织的概念,其次要明确了解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中非常重要的分类。”他从这两方面将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要认识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特征。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一种,既具有社会组织的一般性特征,同时,也具有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独有特征。除了必须具备合法登记注册等一般社会机构的属性之外,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还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一是非政府性,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纯民间性的机构;二是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虽然其发展要借助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但始终以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公益性,属于社会公益性组织,以利他主义为原则,帮助弱势群体,服务人民大众;四是助人性,机构存在的价值及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弱势群体,通过为其提供专业的服务,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宗旨,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恢复其社会功能;五是专业性,通过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服务理念的专业性、服务方法和技巧的专业性等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六是服务性,区别于基金会等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以服务社会,服务民众为根本任务,通过自身的服务,整合相关资源,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在这个方面上,陆教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要想把握它,我们必须要全面的对它进行了解和认识。第三“我们必须要分析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理论基础。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涉及到社会建设、社①

② 王思斌.社会行政.第64页 杨团.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会组织、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理论基础,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在社会发展及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与政府、社会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层来展开分析,以

①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视角进行解读。

2.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特征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属于非营利组织,因此它是具有Salamon所提出的非营利组织的五个特性: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但是,徐丛德认为,它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非营利组织。与其他非营利组织相比,民办社工机构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遵循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工作理念,服务对象主要是出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

第二,专业性较强,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技巧与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性的社工服务。

第三,主要工作经费来源于政府对服务的购买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捐赠,并不依靠服务对象所缴纳的费用。②

3.我国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应该发现,在这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也是有了进步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从1988年至今,几百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也开设了社工师的培训和考试制度,完善了我国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在制度化发展方面,包括:七支专项资金,包括孤残儿童救助基金、贫困家庭病残儿童救助基金、成龙、杨受成公益慈善基金、甘泉工程公益基金、扶贫开发基金、防治乳腺癌专项基金、榜样公益基金。十七个工作(行业)委员会,包括福利企业工作委员会、理论宣传工作委员、城区工作委员会等组织的发展。但是,对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的整体发展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社工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数据来说明:第一,中国有城市低保对象22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6500多万,残疾人口8200多万,重点优抚对象460多万,孤儿57.3万,还有老年人口1.43亿,常年受灾人口1个多亿。仅就工作量而言,平均1个工作人员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第二,专业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为2‰,日本为5‰,加拿大为2.2‰。中国1‰。以上两个数据也说明了我国社工工作人员的缺口非常大,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的社工机构发展还不成熟。我们的专业社工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严重落后。

对于这些现状和困境,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陆士桢认为我国目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有积极的,也有问题的出现。

首先,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的四个特点。

1.机构数量增长迅速

2.机构服务领域不断扩展

3.机构服务专业化不断提升

4.机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①

② 陆士桢,郑玲.浅论我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第17-19页徐从德.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特点与功能分析一基于上海、深圳、济南三地的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

这都是我们看到的进步,其次也有我们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外部生存环境方面

(1)健全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

(2)区域发展不平衡较为严重。

(3)资金不足,且来源单一。

(4)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

(5)社会认同和公信力较低。

2.机构内部自身建设与发展方面

(1)机构服务专业化不足。

(2)机构的综合管理能力及水平较低。

(3)对公信力建设重视不够。①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社工服务机构与我们的政府之间的这种十分微妙的关系,如果机构不脱离政府,发展将受到限制;但是如果脱离的话,又得不到很好的支持和帮助,这无疑又是一个两难之地,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我们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举步维艰。何建宇认为民办社工机构现在面临着发展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民办社工机构规模小、组织能力弱、社会影响力小,社会工作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难以得到有利保证;另一方面,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刚刚起步,制度化道路依然漫长②。彭善民基于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成长轨迹,认为现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自主性、代表性和技术性三大问题上值得关注。在自主性问题上,部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成立初期带有较浓厚的行政印记,对政府依赖程度高,运作过程中亦受到行政干预,政府主导为主,民间参与不足。代表性即是指机构没有真正满足服务对象的利益和需求,代表性不足。社工人才素质不高,社工

③专业项目缺乏核心技术,这些都是社工服务机构的技术性难题。正是存在这些困

境,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问题逐步被提上日程,引起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④

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政府也是相当的支持的,至少在法律层面有了依据。各地要认真对照《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切实做好项目指导,严格把好初审质量。要优先考虑面向民生、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项目;优先考虑在特定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或作出特殊贡献的社会组织;优先考虑有地方财政资金、福彩资金和社会资金资助的项目;优先考虑上项目实施中管理规范、执行有序、效果显著的项目。⑤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还不完全受限,我们还是可以从这得到一线生机。

② 陆士桢,郑玲.浅论我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第19-21页何建宇.民办社工机构:艰难的“破冰”之旅.中国社会导刊m.2010:14-15

③ 彭善民.上海社会工作机钩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社会科学m.2010:54-61

④ 刘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年论文.2013.5.20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行政.第64页

[2]杨团.非营利机构评估——上海罗山市民会馆个案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陆士桢,郑玲.浅论我国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的发展.第17-19页

[4]徐从德.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特点与功能分析一基于上海、深圳、济南三地的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

信息设计的定义构成及应用文献综述 篇6

关键字 信息设计 定义 基本构成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设计的定义

为“信息设计”找到一个既全面有准确并且言简意赅的定义需要在业内著名设计师的话语中寻找启示,思考不同观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从而找出信息设计的普遍规律。

比较通俗易懂的定义有路易吉·卡纳蒂·德罗西在《信息设计是什么》中指出“信息设计就是关于用户如何获取、分析和记忆信息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关于颜色、形态、图案的学习方式的作用和影响。”

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看,弗兰克·西森在《数字信息设计词典》中定义“信息设计是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它通过跨学科的途径达到交流的目的,并结合了平面设计、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的创作、心理学、沟通理论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技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认为:“信息设计是致力于提高现代信息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对信息生活的人性化要求,结合当今最新的信息技术,创造符合社会需求和人类审美情趣的信息环境、人机界面和信息方式。”

赵聪寐在《信息设计中符号学现象初探》(2013)中总结出:从设计学科角度讲,信息设计是用合理的方式分析并组织数据和信息,让数据、信息以合适的方式传播,让复杂难懂的数据易于理解。信息设计可以用图片、材质、技术或媒介等等形式陈述信息内容,让数据明确。

2信息设计的基本构成

(1)图形

图形在传递信息的过程当中,相比较文字有着更强的吸引力,是信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龙尼·利普顿在其著作《信息设计使用指南》(2008)中写到“在需要使用图表的情况下,一个设计的很好的图标比起使用单纯文字来,可以更清晰、更令人印象深刻的进行沟通传达。”

(2)字体

字体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无处不在,运用十分广泛。字体的形状,风格,字号,间隔,排列方式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文字的“易读性”和“可读性”。

欧阳丽莎在《信息时代的信息设计》(2012)中认为“无衬线字体看上去更加简洁,给人以轻快的感觉,但同时大量的篇幅使用就会降低阅读性。在传统的正文印刷中,衬线字体因为有较强的可读性,增加了阅读时对字母的视觉参照,因此常常被用于大段的正文之中。”

(3)网格

网格在信息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略,它为信息的展示提供了平台,需要通过合理的编排使信息看起来拥有层次感。在《信息设计》(2009)一书中讲到“设计师使用网格来组织信息的内容,以保证其清晰度。”该书中指出网格的设计编排方法包括组织、移动、群组。

(4)色彩

色彩在表达信息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很多,《信息设计使用指南》中列举出“颜色可以:显示不同和相同,帮助读者找到内容,鼓励读者在信息中流动,帮助读者记忆信息,对某物进行强调或弱化,传递意义。”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欧阳丽莎在特别分析了色彩在城市空间导视系统中特性、应用原则及色彩案例分析。

(5)语言

为了使语言更清晰,易于理解,设计师需要针对读者的需要、理解层次、和爱好来清楚简明的撰写。《信息设计使用指南》为设计师总结了几点需要注意的为大多数受众撰写的方法,包括多用短句、简单句和完整的句子;多用短单词、短段落和确切的数字;同类信息使用同样的建构。

3信息设计的原则

(1)《信息设计》简·维索基·欧格雷迪

这本书中,作者归纳出信息设计的三大原则,即认知原则、交流原则、美学原则。这本书所强调的设计原则在前两大原则上主要是从信息的功能方面进行的编写,美学原则则是为读者列举分析了信息设计内容方面的设计原则。

(2)《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鲁晓波

鲁晓波教授在其论文著作中归纳了信息设计的五个原则,分别是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目的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和先进性原则。

4信息设计的应用

(1)交互设计

鲁晓波教授在《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2007)中谈到了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原则,分析了信息设计中的交互性视觉元素。在交互性视觉元素中从交互行为模式、交互性视觉元素进行了深入。

(2)信息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設计是信息设计中的一大分支,目前出版有很多关于信息可视化设计的书籍,斯彭思、?陈雅茜所著的《信息可视化:交互设计》(2012)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基本技术和应用。Manuel Lima著有的《视觉繁美:信息可视化方法与案例解析》(2013)则系统总结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介绍了图形的抽象类型和著名作品。

(3)信息导向系统

空间信息导向设计在当今社会的公共环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卫·吉布森的《导视手册:公共场所的信息设计》(2010)收集了大量生活实例,为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的需求提供新的资讯。陈立民的《公共图形与导向信息设计》(2014)通过大量的公共图形与导向设计资料,在具体案例中,对生活环境中既熟悉又陌生导向标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

5总结

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早已是信息化社会,信息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快速积极的应对。前人在信息设计方面总结的大量实用的指导方法,能够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在设计以人为本的永恒原则下,不断深入创新,发现解决问题的出路。

服务设计文献综述 篇7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 西方某些国家进行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尝试, 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作为福利制度的一项改革, 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的公共服务理论研究阶段。

西方国家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较为丰富, 它已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入到了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领域。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一书中主张, 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更多地向社区授权, 将公共事务的治理权和控制权交给社区, 政府部门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 转而主要执行掌舵、监督和资金筹集等责任。通过授权社区组织进行自主管理, 社区将从政府机关附属机构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转而成为真正的群众性组织。

2. 福利多元主义研究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为了应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和对传统福利模式的反思, 福利多元主义兴起, 它主张超越传统国家与市场的二分法, 强调其他社会部门在社会福利提供方面的作用, 政府的支配作用降低并且不再是惟一的提供者。该理论加快打破政府垄断公共服务提供的现状, 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与社会组织或者第三部门的合作, 优化资源整合。

3. 养老服务理论研究阶段

英国政府是较早开始推行“老年人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政府, 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实行社区照顾服务, 90年代初, 又颁布了《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 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美国由原来的“退休社区”转变为“自然退休社区”, 这里的社区不是专业养老社区, 而是让老年人继续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养老, 这就接近于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中国的历史传统与西方历史传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没有经历西方的宗教时代, 也就没有经历西方现代理性的启蒙[1], 同国外的研究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居家养老的概念研究阶段

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义居家养老,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家庭、社会二者相结合的角度。穆光宗和姚远将居家养老总结为“居家养老是一种与机构养老相对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 家庭养老可以采用, 社会养老可以采用, 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 也可以采用。”“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 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 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 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二是从强化社区功能角度。学者刘笠萍认为, “居家养老是指老人依然可以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 政府可以不必花过的的钱建集中的养老机构, 只需在老人所生活的街区范围内, 实行各种社会服务, 给老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全方位的日常生活照料。以社区网络化养老为主要内涵的居家养老必将是未来养老的主要模式”。

2. 完善居家养老的对策研究阶段

由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前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必须不断完善内容, 健全体制, 才能促进中国养老服务的健康协调发展, 为此专家学者提出了对策建议, 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学者孙泽宇提出“养老经费来源不能单靠基层财务补贴和社会募集, 而应扩大政府财政投入, 建立起对于养老项目整体财政预算制度。”二是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宣传。刘飞燕认为“要把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列为城市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并作为各级政府的职能之一。要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居家养老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规划,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学者方秀云认为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机构中, 街道是实施居家养老工作的核心层, 因此应“根据实际, 采取新建、扩面、嫁接等三种形式, 从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全面规划与整合辖区内各种社会资源”。

3. 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阶段

2000年, 民政部等11个部委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以及服务队伍专业化。学者鉴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指导下对完善养老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例如, 王辅贤在《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道路, 他提出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客体社会化、服务管理社会化等五个方面。在社会系统生态性转型中期, 需要进行管理的社会事务开始趋向明朗, 社会自治组织逐步得到发展, 社会自治机制和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2]社会养老社会化当然离不开社会组织, 高质量高效率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实现, 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 更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人员, 这些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所缺乏的。任炽越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出, 社会组织拥有专业化的队伍, 加之其不断地发展与繁荣, 当其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的行列后, 通过与政府的合作, 能够使得养老服务的提供越来越有效, 越来越优质。

总而言之, 老年人个体应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养老方式。政府应当做到未雨绸缪, 重视社区养老的发展, 以满足社会公众对老年养老服务的需求。目前, 学者们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多为可行性分析研究, 具体实施措施的研究较少, 这将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摘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峻, 而单凭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本文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这一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为以后进行相关研究和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组织,养老服务,综述

参考文献

[1]石敦国.西方政治中的合理性原则及启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篇8

一、服务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服务贸易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 GATS) 对服务贸易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第一, 跨境提供, 即从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这种服务无需人员、物资和资金流动, 而是通过现代通讯、邮电、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等服务;第二, 境外消费, 即缔约方境内任何向其他缔约方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接待外国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为国外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接受外国留学生等;第三, 商业存在, 即一缔约方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通过设立商业机构来提供服务, 如外国公司在中国开办银行、商店, 设立会计、律师事务所等;第四, 自然人流动, 即一缔约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 如一国的医生、教授、艺术家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

竞争力体现为有形贸易 (如实物商品) 和无形贸易 (如版权、商标、专利、服务贸易等) 在国际市场占有市场份额的大小以及获利的多寡。一个国家某产业或行业在某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往往能提高该产业或行业的竞争优势, 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以提高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的, 服务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创造增加值并保持良好的国际收支平衡的能力。在此, 不仅强调出口能力, 更重要的是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

(一) 关于服务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

迈克尔·波特 (2007) 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将竞争力与产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他提出了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 用一个形似钻石的菱形图表示出国家竞争力的四大要素———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 同业竞争;另有两个辅助因素———机会和政府。后来, 有人将这一理论引入国际服务贸易领域, 发现该理论不仅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对服务贸易格局进行解释与总结, 而且对一国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能更好地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

对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研究, 联合国贸发会国际贸易高级专家Murry Gibbs和Michiko Hayashi (2001) 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认为自然资源要素禀赋固然是决定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一个方面, 但一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 以及在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中服务要素的禀赋, 诸如投资于现有产业和技术方面的研发费用、教育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相关法规的状况, 等等。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高级经济顾问James R Lee和David Walters (2006) 认为, 一些国家的要素优势往往可以决定该国服务贸易的变化。一些国家由于其具有的要素优势, 其服务贸易与别国相比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由于挪威濒临海洋, 所以他50%服务贸易项目来自船运;墨西哥近2/3服务贸易收入来自旅游, 这是因为它拥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同样的, 资本的富足和电信业的优势可帮助解释许多发达工业国在金融服务贸易中的优势。

萨皮尔和卢茨 (Sapir&Lutz, 2002) 在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一个国家要素配置对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有重要影响。此外, 大卫 (2006) 等人探讨了贸易领域中服务与竞争力的关系;菲利普 (1998) 等人研究了保险业的竞争力;保罗 (1999) 等人研究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等。

我国对服务贸易研究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最初是对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性研究, 但GATS的签署和中国服务业市场的逐步开放极大推动了服务贸易理论在中国的研究进程。总体上, 服务贸易研究还处于开端, 而且焦点集中在GATS与中国服务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战略选择上。

杨圣明、刘力 (2006) 《服务贸易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认为, 全球服务贸易呈现平均增速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和工业增长速度的趋势;服务业与第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国际服务外包大发展的趋势等。我国虽然进入世界服务贸易十大国之内, 但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仍旧很低, 这与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有着紧密联系。因而, 我国要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提升竞争力, 就要充分认识现代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 加快服务业的体制改革, 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 培养与使用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霍景栋、夏杰长 (2008) 对世界各国服务业研究与开发 (R&D) 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提高我国服务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可以有效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 要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 注重培养服务业各个部门的研发人才, 在重视研究与开发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服务产业链其他环节的支持力度, 以保证产业的各个环节不至脱节。另外, 要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 加大研究与开发保护体系等。

(二) 关于服务贸易实证方面的研究

国外很多经济学家尝试用实证方法对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是Sazanami&Urata (2002) 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做了详尽的分析。他们用不同国家的横截面回归分析框架, 囊括了旅游、知识产权、工程管理服务、货物及其他运输、保险服务等服务项目,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因素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姚战琪 (2009) 运用两个指标 (服务贸易全球化指标STRG和服务业外商投资全球化指标SFDG) 来测算我国服务全球化程度, 得出我国服务贸易全球化和服务FDI全球化程度都较低, 指出我国在服务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及影响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申朴博士 (2006) 在其博士论文中, 以服务贸易出口为因变量, 以物质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为自变量, 尝试用90多个国家1980-2000年的相关数据对世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和要素积累进行横截面回归分析, 并做了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国别研究。他基于H-O理论, 根据要素和产品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贸易量等于本国生产和消费之间差额的一般逻辑, 借鉴Leamer&Bowen在1984年提出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 推导并构建了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与要素贡献度之间关系的估计方程。他的结论是, 现代服务贸易总体及大多数服务部门都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密集型的, 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 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的增长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 人力资本是国家增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 特别对物质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殷凤、陈宪 (2009) 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 基于14个国家或地区1990-2005的数据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探讨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王绍媛 (2010) 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 是基于进出口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服务市场占有率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显示性优势指数的分析, 它表明,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竞争力还比较弱。

(三) 关于中国国内服务贸易发展实践的研究

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起步晚, 但是发展速度快, 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陆燕 (2008) 认为, 虽然中国服务贸易增长十分迅速, 但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 服务贸易逆差明显, 整体竞争力不足;第二, 服务贸易内部结构还需合理化;第三, 服务贸易人才分布不均衡, 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第四, 服务贸易的出口地和目的地分布不均衡;第五, 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 执法不严格;第六, 我国服务业整体开放程度较低。

张钱江 (2010) 从浙江服务贸易发展的视角出发指出:浙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虽然起步较晚, 但增速快、潜力大。主要特点有:第一, 以国际服务外包为主要形式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蓬勃发展;第二, 一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服务贸易出口部门正在形成;第三, 传统服务贸易在数量上仍占主导地位, 旅游、外经合作、国际运输三大传统服务出口占比过半;第四, 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步伐加快, 进展明显。

从全国来看, 浙江服务贸易总量低于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4个先进省市, 仅相当于北京服务贸易总量的37%。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凭借其丰富的人才、科技、信息等资源优势, 已经率先在全国构建起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王久红 (2011) 指出, 北京服务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缓慢发展阶段 (1952-1975) 、逐步恢复阶段 (1979-1989) 、高速提升阶段 (1990至今) 。王久红认为, 北京服务业在此过程中发展迅速, 不仅吸纳就业人数大大增加, 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也迅速扩大, 占GDP比重大大提高, 且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提高, 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陆昊 (2009) 认为, 北京服务贸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基地, 也对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还指出, 北京服务贸易优势领域从传统行业转向新兴、高附加值行业。

赵亚平、郑春芳 (2011) 等指出, 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是推动北京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境内商业存在服务外包和外资集中流向更具竞争力的高附加值、高辐射、高效益服务部门, 极大地优化了北京服务贸易结构, 增强了北京高端服务的供给能力, 成为推动其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文献述评

服务设计文献综述 篇9

技术发展与新技术的应用,始终是档案利用服务的推动力之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档案界基于网络的档案利用服务研究。众多档案工作者从多个层面和角度,对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利用服务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性研究。正如解放军档案馆尤宏、何敏所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大力普及与发展,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基础和手段正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基于网络的档案信息服务作为一种趋势,不仅是服务手段的拓展,更成为众多档案部门探索与实践的重点。从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这一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1]”

黄立新、韩咏梅认为在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档案馆通过互联网络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已成为档案工作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指出:“这种服务模式具有信息数字化、传递网络化、存储海量化、服务快捷化和资源共享化的突出特点,可以有效地深化档案馆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功能,以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求。[2]”这种服务要以积极的服务思想为指导,以丰富的数据库资源为后台,以畅通的档案网络为媒介,以便捷的服务为主体。

内蒙古第七地质勘查院任改莲对网络环境下档案利用服务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环境下档案利用服务具有资源使用快捷、方便,获取方式多样等优点,而档案使用者对资源需求有针对性不断增强,使用面逐渐拓宽,时效性日益增强的特点。档案利用服务显现出信息化、全民化、个性化、休闲化、数字化的趋势。并对存在的网站服务建设问题,数字化处理时没有统一标准问题,进行信息文件的共享时存在着知识产权问题,档案检索、处理、下载传输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等,提出了坚持依法治档,制定相关标准确保档案文件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变,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合理引进人才,确保技术难题的顺利解决等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档案的有效利用率[3]。

广西民族学院管理学院黄夏基,以档案信息化时代网络档案馆的利用服务为基础,分析了利用工作中的社会个性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展个性化服务的相关建议。认为“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应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个性化的档案信息需求,二是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4]”首次提出个性化档案信息需求,是由档案利用者个体特性而决定的对档案信息需求的一种信息组合,也就是由利用者个性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决定关系而产生的一系列对利用者个体有意义的信息。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也可叫做定制服务,它应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档案信息服务时空的个性化,在用户希望的时间和希望的地点得到档案信息服务;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能根据用户个人爱好及特点来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服务内容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即使是同一问题的需求,所提供的档案信息服务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有针对性地使用户能够各取所需,各得其益。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既是一种个性化服务,又是一种信息服务。强调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为档案信息利用个性化的实现提供便利的条件,阐述了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是信息化时代档案服务的发展方向,二是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有效手段,三是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使档案部门信息服务从被动型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化,四是增加档案部门的吸引力,最终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从进行个性化服务的一般性问题和进行个性化服务的技术性问题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有个性化的服务,以及做好用户资料收集、分类、保密和制定合理可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案等个性化信息服务中必须匹配的工作。

苏州大学左宏源对Web2.0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工作进行了理论实践研究。新时期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突出档案的社会化属性,档案信息的传播、利用被重视,档案利用服务与Web2.0有着紧密的联系。Web2.0重视每个人的需求和价值,其理论依据和技术产品,为提高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水平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将Web2.0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已有所实践,对比国外Web2.0应用于档案工作的实践,借鉴其先进经验,对我国的实践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Web2.0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由表及里的分析,从思想观念、法规建设、内容服务建设、安全保障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5]。

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员还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韩彬彬,中国科技大学档案馆张振,江苏常熟市档案局丁耀琪,东北电力设计院黄齐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档案馆谭伟贞、广西医科大学薛丽、承德医学院和燕山大学的姚大明、柯铁军、何志明。

二、知识管理与档案利用服务

江苏省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周媛首先论述了档案管理模式转变对档案利用服务提出的四项新要求,以及档案的知识属性和知识管理的可能性,基于知识管理公式KM=(P+K)S原理的视角,着重阐述了实施档案利用服务知识管理的五大措施:第一,使档案利用服务人员从”保管员”型转变为知识型、专业型;第二,以档案知识服务为导向组织档案管理工作;第三,对档案利用者进行档案利用知识的开发;第四,有效供给档案知识产品和服务;第五,利用IT技术提高档案利用服务效率[6]。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还有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蒋永芳、谢永波,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杨彤,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张敏等。

三、档案利用服务需求

“档案利用需求包括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以及为了保障利用者全面、及时、准确、有效地查找到档案信息而建立的相关服务需求,即档案利用服务需求。档案利用服务需求特点既具有共性又有个性。满足社会的档案利用服务需求,档案管理机构要从档案利用服务需求共性和个性特点出发,建立起完备的档案检索体系和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7]”2005年,上海市档案局利用部石磊将共性需求归纳为:对查找信息的求全和求准需求、对利用速度的求快需求、对利用途径的求易需求和对检索和咨询的求助需求。将个性需求归纳为:查找档案材料的范围不同、查询档案的目标明确性不同、档案检索工具的依赖性不同。认为:满足档案利用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包括建立完备的档案检索体系和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两个方面。

2009年,蒋一虹通过对云南省档案馆2005-2008年的档案利用走向分析,提出了把握当前档案利用服务需求规律和发展趋势,有效组织开展档案利用服务的工作思路。认为:“档案服务需求从档案所起作用的性质上分为:查证需求和资料性需求。查证需求包括核对某一事实,证实某一规定等;资料性需求包括学习、工作、科研中的参考性需求,这两种需求服务基本涵盖了利用者利用范围。[8]”查证性需求所显现的利用规律为:利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资料性需求所凸现的规律是:利用需求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强调:“只有及时总结并把握当前档案需求利用规律,与时代同步,才能有效地组织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9]”作好这项工作的应对措施是:转变服务理念,注重民生档案;加强合作意识,追求群体效益;增强窗口人员的自身价值意识。

四、档案利用服务的动力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有一系列动力因素进行调节的,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李云鹏分别分析了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引力因素、压力因素、推力因素,以期从这些动力源着手来改善当前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现状[10]。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利用服务动力机制,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运作过程。李云鹏在动力源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又分别从档案内容、档案产品、档案服务方式、档案利用形式四个方面分析了档案利用服务的动力方向选择[11]。

而郭娟、李威认为:“利用服务不但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能,而且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彻底改变忽视或弱化利用服务的倾向,将其充分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档案工作呈现全新的局面。[12]”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技术的发展,管理理念的进步以及对档案利用服务需求的变化,都是推动档案利用服务发展进步的动力。技术的进步与管理理念的不断进步始终影响着档案利用服务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我们可以享受到技术的进步与先进管理理念带来的“红利”,同时也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技术、新理念造成的冲击与改变,以适应环境与利用需求的变化。

摘要:技术的发展,管理理念的进步以及对档案利用服务需求的变化,都是推动档案利用服务发展进步的动力。梳理基于网络的档案利用服务、知识管理与档案利用服务、档案利用服务需求及动力文献,有助于从技术、理念、需求及动力的视角研究档案利用服务,推动档案利用服务的变革与进步。

关键词:档案利用,利用服务,档案利用服务,文献综述,综述

参考文献

[1]尤宏,何敏.基于网络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创新思考[J].湖北档案,2010,Z1:41-43.

[2]黄立新,韩咏梅.论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利用服务[J].黑龙江档案,2010,01:71.

[3]任改莲.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利用服务[J].办公室业务,2012,07:72+76.

[4]黄夏基.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档案利用服务个性化[J].档案学通讯,2003,04:88-91.

[5]左宏螈.基于web2.0的档案利用服务研究[D].苏州大学,2012.

[6]周媛.基于知识管理原理的档案利用服务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丰土会科学版),2010,02:111-114.

[7]石磊.论档案利用服务需求[J].档案学通讯,2005,05:75-77.

[8]蒋一虹.档案利用服务需求及发展趋势—以云南省档案馆为例[J].云南档案,2009,02:48-49.

[9]蒋一虹.档案利用服务需求及发展趋势—以云南省档案馆为例[J].云南档案,2009,02:48-49.

[10]李云鹏.当代档案利用服务的动力源分析[J].兰台世界,2012,02:30-31.

[11]李云鹏.当代档案利用服务动力机制研究之动力方向选择[J].档案与建设,2012,06:15-16.

服务设计文献综述 篇10

目前, 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 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前景广阔, 增长潜力巨大的重要产业。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速度, 保持服务业的高增长, 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一) 服务业生产率概念研究

服务业生产率, 实质是服务业的生产效率。一般意义上的效率, 指的是经济活动中产出和投入的比例, 投入指的是用于生产的资源, 而产出指的是服务或特定的产品。经济学家肯德里克 (1965) 将服务业生产率分解为部分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仅考虑单个要素投入的生产率指标被称为偏要素生产率, 考虑多种要素投入的指标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这种指标因为考虑了劳动、资本以及其他要素的投入, 运用更为广泛。崔艳玲, 王海涛 (2005) 则从广义和狭义角度提出:服务生产率有着不同于一般生产率的特殊性, 广义的服务生产率包括使用率、效率、质量及其他一些绩效纬度;而狭义的服务生产率只反映生产效率。王辉 (2007) 认为服务生产率就是在服务过程中将投入的资源转化为顾客价值的效率, 其最终的裁定者是顾客。

(二) 服务业生产率测度研究

在服务业生产率的研究中, 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 总量生产函数法。

程大中 (2003) 运用规模报酬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1978-2000年间我国服务业增长与要素投入、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我国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是略微资本增强型的;杨向阳和徐翔 (2004) 采用可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对我国服务业生产率和规模报酬进行了分析。

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徐宏毅和欧阳明德 (2004) 采用超越对数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估算了1992-2002年间我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顾乃华 (2005)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 分析了1992-2002年间我国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时间与地域特征;顾乃华和李江帆 (2006) 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对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不均衡现象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市场化进程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是导致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3. 数据包络分析 (DEA) 法。

杨向阳和徐翔 (2006) 采用非参数Malm 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顾乃华 (2008) 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效率特征和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的效率较低, 区域差距显著, TFP变化主要受起点因素、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市场化进程和资本密集度的影响。

然而, 这三种方法各有其适用条件, 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服务业增长过程中存在诸多随机扰动和不可观测因素, 特别是位于生产率前沿的东部发达地区受不完全可控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 在进行生产率分析时, SFA可能比DEA更为适用, 其结论也更为可靠 (傅晓霞和吴利学, 2007) 。

(三) 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服务业技术进步水平在1993-2012年间以年平均3.2%的速度增长, 而技术效率却逐年下降, 服务业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这种现象主要由东中西部资源差异 (工资、劳动者素质、现代信息技术、市场经济制度变革等) 不断扩大造成的。

1. 工资。

江苏省的工资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且江苏省服务业生产率也是增加的, 所以说, 工资对服务业生产率有推动作用, 反映在工资能体现出服务者的服务水平, 进而能推动GDP的增长, 从而能提高服务业生产率。任英华和王耀中 (2008) 的研究表明:在服务业发展的初期, 工资、劳动者素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均有正向作用, 而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随时间的发展, 劳动者素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没有显著作用, 而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显著。

2. 劳动者素质。

也可以说是人力资本, 是指服务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的程度, 以及对所从事行业的技术和业务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劳动者素质对服务业的技术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顾乃华和李江帆 (2006) 、顾乃华 (2008) 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平均人力资本对服务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服务行业, 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 进而增加服务提供者的服务产值, 促使GDP增长, 进而提高服务业生产率。

3. 现代信息技术。

服务部门通过运用不断进步的现代信息技术, 使服务业生产率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是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那些信息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来说尤为如此。张荫芬 (2009) 、王淑梅 (2012) 的研究都表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降低服务的不确定性, 改进服务质量, 从而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

4. 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革。

市场经济制度不仅能够降低交易费用, 还能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李勇坚 (2007) 研究表明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 市场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不仅能够促进服务业整体规模的扩张, 还能提高其生产效率。

在影响服务业生产率的因素中,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影响GDP的值从而影响服务业生产率;二是通过改变服务业提供者的创造价值, 从而促进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大多数的经济学者都是从工资、劳动者素质、现代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的, 下面我们主要从FDI和外包两个方面, 总结FDI和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具体有什么影响。

二、FDI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 (FDI) 作为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与组合,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别是对一国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贸易结构优化等方面产生的正面效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纵深发展, 我国吸收FDI与服务贸易均发展迅速, 促使服务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服务业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考虑FDI对于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 可得如下结论。

(一) 提高本地服务提供的质量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 一方面, 可直接为东道国带来更好的先进技术、组织和管理知识, 从而提高国内服务业服务提供的质量, 另一方面, 可通过竞争效应, 迫使东道国本地服务企业改善经营和提高服务质量。Dunning (1989) 和Caves (1996) 指出,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优势是基于对诸如管理或营销技巧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 相对于本土企业, 服务业跨国公司在技术、管理及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UNCTAD (2004) 指出,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本土基础服务提供的可靠性产生积极影响。

(二) 增加服务提供的种类

服务业FDI的进入可增加服务产出的种类, 包括带来新的、技术更先进的服务产品, 或是把服务提供给新的地区或新类型的客户。Akbar和Mc Bride (2004) , 以及Cardenas等 (2003) 的研究都表明,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使得各类服务业的新型技术数量获得了明显增加, 尤其是在电子产品和服务方面, 效果更加明显。

(三) 优化服务行业的市场结构,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服务业FDI的进入可通过竞争效应等, 对东道国相关服务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产生影响, 有利于改善东道国的市场结构。Du bin (1975) 研究认为, 进入方式不同的FDI对东道国市场集中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而外资企业对东道国市场集中度的具体影响要根据东道国原有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来定。刘飏 (2005) 认为, FDI进入的初期会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市场竞争结构的改善。陈阿兴和陈捷 (2004) 研究指出, 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 中国服务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肖文、林高榜 (2009) 对代表典型市场结构的三个服务行业 (零售业、银行业和保险业) 进行了研究, 发现FDI的进入有利于我国服务业市场结构的优化。

(四) 对本地服务业产生直接的“软技术”溢出

服务业FDI可通过竞争与示范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等途径, 导致服务业跨国公司对本地服务提供商的管理, 营销, 组织专门知识和最佳实践经验等软技术的溢出, 促进本地服务业的技术进步Cowan (2001) 发现FDI是服务业知识传播的最重要方式。Blind (2004) 采用德国企业微观层面的数据研究发现, 服务业FDI对本地服务企业的产品和程序创新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

针对服务业产出结构, FDI相比较其他因素而言, 对服务业产出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较小, 在促进服务业产出结构优化的方面, 仍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 我们应尽量发挥外资对国家服务业的外溢作用, 更好地促进国家服务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三、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1990年代以来, 产品内分工的发展导致全球生产过程的片断化和跨国界进行地理上的重新配置, 使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重构, 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外包浪潮。在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全球分工体系中, 基于产品内分工原理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改造, 通过流程分工深化催生了服务外包, 进而会对服务业效率产生深刻影响。目前关于离岸外包对生产率和劳动市场影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工业, 但随着离岸服务外包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特别是服务业内部产生的服务外包增加, 外包对服务业效率的影响成为日益关注的重要话题。

要考虑外包对于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 可得如下结论。

首先, 外包对就业的影响。刘庆林, 陈景华 (2006) 利用制造业外包的理论模型对服务业外包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可以证明服务业外包对就业有积极影响, 即服务业外包可以带来外包输出国和外包承接国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提高。

其次, 外包对服务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刘庆林, 廉凯 (2006) 考察了承接服务业外包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依据不同的产业结构理论的分析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在传统产业结构理论下, 承接服务业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横向产业结构理论下, 承接服务业外包对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产生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再次, 外包对经济效应的影响。钱德勒 (1977) 提出外包有助于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分工与协作, 降低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以及经营风险, 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突破了各种进入壁垒实现多元化经营。

在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的研究中, 薛莲和魏香花 (2012) 运用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CES) 分析了外包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外包的生产率效应均为正, 并且交互效应较明显。就制造业生产率而言, 服务外包的影响要大于制造外包的影响;就服务业生产率而言, 制造外包的影响要大于服务外包的影响。这一结论为大力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结论

中国服务外包和服务业FDI同属于我国发展服务业、承接跨国公司服务产业转移的方式, 两者之间除了相互替代关系, 更多的则表现为一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我国服务外包行业中的FDI有助于扩大服务外包的规模、增强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而同时, 从整个服务业来说, 服务业FDI能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中国是全球吸收服务业FDI最多的国家, 更应该合理利用服务业FDI, 以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同时, 服务外包已成为现代服务贸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承接外包大国, 更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因素, 积极借鉴外包带来的技术、人才等的外溢, 争取在外包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摘要:文献显示,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高本地服务, 增加服务种类, 优化市场结构和“软技术”溢出来影响着服务业生产率。而外包通过对就业, 服务业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也对服务业生产率起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服务业生产率,FDI,外包

参考文献

[1]徐宏毅.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4 (7) .

[2]李盾, 对中国第三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的探析[J].经济师, 2006 (6) .

[3]黄慧.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及策略分析[D].广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4]原小能, 石奇.服务外包与产业结构升级研讨会综述[J].经济研究, 2008 (2) .

[5]瞿贻峰, 段万春, 陈朝良.服务型企业的生产率问题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4, 19 (4) :63-64.

[6]瞿贻峰.服务生产率问题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5.

[7]王海涛:论服务生产率的构成及其管理[J].科技与管理.2005 (6) :50-52.

[8]郑后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是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6) :14-17.

[9]金萍.中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对外贸易, 2009 (2) :85-89.

上一篇:氮肥水平下一篇:净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