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

2024-05-01

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精选十篇)

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 篇1

关键词:文科实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理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现代化的文科实验室,2009年文科实验室开始参评国家级示范中心,争取国家财力建设文科实验中心。建设现代化的文科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高级文科专业人才的迫切要求,自从2009年文科实验室首次参评国家实验示范中心以来,个别高校国家级文科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开始促使众多高校转变传统的文科教育模式与理念,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现代文科实验中心。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凤泰在第二次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和改革尚未引起重视,在高校处于一个薄弱环节。现在是信息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文科人才,因此必须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1]在此背景下,广东海洋大学将经管学院及其他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并扩大,建立了文科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是广东省的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而为文科类学生搭建一个实践平台,改变高等教育中的文科类专业和相关的文科实验教学不相适应的局面,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文科实验教学中心,完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3,4]以我校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例,总结中心的建设与实践过程,为提高高校文科实验室工作的整体水平、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文科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1 文科实验教学中心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的文科实验室已经运行多年,我校中心经过对经济管理学院及其他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以后,实验室总面积达到了1 368平方米,建有9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分别是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ERP&OA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演播模拟室、摄影室以及社会实用学实验室。通过这些实验室的计算机以及其他先进仪器设备、互联网技术、大型软件,实验实践教学以逼真、灵活、完整的系统模拟手段出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得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教学意境,体验到实际的文科应用环境,改善和提高了我校文科专业的办学条件;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软、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上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通过在文科计算机机房的具体案例剖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然而,纵观各高校的文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主要对象是经济、管理、文学以及艺术类等专业的学生,往往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师资开展实验教学任务,从而导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学生的创新性实验也比较难以深入研究,因此,学生分析解决综合性问题、提出创新性项目的能力不高。另外,当前高校文科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基本上还是处于不断探索与实践的阶段,如何解决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资源共享以及实验内容的创新等是各高校面临的问题。

2 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2.1 建立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确保中心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作,减少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机房管理员管理办法》《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机房管理员值班制度》《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失物招领制度》《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训制度以及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值班制度》等。

2.2 培养实验教学师资与管理队伍

师资与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学生的培养层次。因此,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进修政策,为文科实验教师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和优惠政策或者提供去国内外高校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现有师资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工作积极性;完善津贴分配制度,提高实验师资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实验教学单位一直以来地位较低,没有其他教学单位受到重视,这是当前文、理、工科实验教学的通病,所以出台相关有力政策,提高文科实验教学中心的地位,吸引视野开阔、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水平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参与文科实验教学的工作中,强化师资队伍质量。

2.3 落实经费重点建设[5]

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经费,经费投入不足是目前高校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需要通过多渠道落实实验室建设资金,从而保障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第一,学校要改变重理轻文的思想,重视文科教学,重视文科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第二,借鉴理工科实验室建设经费的筹集方式,通过社会团体、企业的赞助筹集一部分经费,或结合校外开发项目,积累文科实验室的部分建设资金;第三,利用强有力的学科支持和科研能力,积极争取各种层次的科研课题,用一部分课题经费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走出一条自我发展和自我改善的发展模式。

建设经费的不足制约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对受益面广、利用率高、社会影响力大、承担课题多的优势学科给予经费倾斜,实行重点建设,以这些学科的重点建设带动弱势学科,使文科实验室的建设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2.4 构建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当今的文科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会计类的学生不再以理论知识和算盘打天下,他们需要熟练的计算机操作,熟练掌握电算化技能,应用现代手段处理业务,甚至处理计算机互联网的核算业务等;行政管理的专业人员也受到了电子政务的挑战,尤其是在无纸化办公的今天;艺术表演、绘画美术、音乐以及设计类专业也必须依赖于多媒体综合实验室才能实现比较完美的教学效果。

文科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与理工科的实验教学一样,实验教学过程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拓展,给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平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相互促进和密不可分的。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根据每个专业以及每门课程的特点灵活分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并且借鉴理工科课程,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实验教学为主。另外,文科类的实验教学本来就是相对的新生事物,应根据实验教学的效果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条件不断进行改进,按照时代发展与新型技术的进步对课程设置、课时比例不断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课时分配比例,以满足国家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5 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行,尤其是获批广东省文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中心已经具备了现代实验技术手段,仪器设备先进、流程规范、运行良好,能够满足经管类专业(会计、工商等)、文学类专业、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如:播音主持专业)正常教学要求。同时,在中心以及学校财力的资助下,还将建立新的实验室和引进相关的教学设备,以满足旅游管理等专业的教学需求,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全校文科类专业提供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

中心的建设应尝试各种教学模式[6,7],在制定新课程的实验培养方案或者是改革现有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可以试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扩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空间,增加学科之间的交叉促进,提供科学合理的文科实验教学平台。在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上,以创新能力培养和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求和最新动态,不断革新和丰富实验项目。

另外,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课外时间的实践训练,执行训练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多年来,中心的ERP沙盘实验室全天候的对学生进行开放,并且和课堂教学计划有机结合,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ERP沙盘在全国和广东省的竞赛中多次获得佳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跨专业、并且以本专业为主,实现交叉学科的设计型、综合型和研究型实验项目的开放,有导向的吸引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寒暑假时间进行设计、创新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高职院校人文社科实践教学改革 篇2

关键词: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

高职人文和社科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目前,高职院校领导、老师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仍然缺乏重视,本文是课题《高职院校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人文和社会实践教学提供多角度思考。

一、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认识的重要性有待提高。

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老师认为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仅仅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部分或辅助环节。

相比一些其他专业课程,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只能作为业余课程,

2、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涉及的课程门数和学生人数都较多,需要一套人、财、物等方面健全的保障机制,但事实上,没有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依然存在。

3、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有待加强。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具体分为课外和校外。

这是一项开展范围大、参与人数多、程序烦琐的工作,仅靠从事理论课的老师是很难完成的。

因此,学校各个部门应该一起通力合作,要有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组织,这样确保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目前,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没有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没有建立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社会实践教学缺乏科学机制。

这样就会导致活动开展不规范,计划方案不落实,组织缺乏规范性,参与程度不深,开展缺乏成效性。[1]

4、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考核评估机制失效。

每一次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展开后,要对活动展开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这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事实上高职院校缺乏这一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考核标准,无法对活动进行公平、有效的评价;在具体评价方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没有可以参考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方式,只看重最后的报告结果,忽视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进步。

二、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1、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同的高职院校因为地域、研究方向、办学条件等方面不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也不同。

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2、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注重实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则。

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发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3、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形式上多样化的原则。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目前的实践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局限于传统的少数几项常规性的活动上,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缺乏积极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

三、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我们要不断地对高职院校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发展的过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只有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师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真正调动,能够全身心投入,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在不断进步变化,授课老师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把最新的素质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2、优化、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人文和社科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需要一个有效的教学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大力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效实践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载体,它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参与的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基地,再由学校组织,与社区、农村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把地方建设发展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结合起来,建立一批有不同特色的实践基地。

(2)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

学校应该积极对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培训,让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通过实践,他们能够获取到相关经验,能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

(3)学校应该建立一笔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用于社会实践教学。

学校应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资金保障,对其应与专业教学实习一视同仁,同等重视。

3、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学校要制定一套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展开的行动纲领包括社会实践各项参与人员的职责、经费的使用、后勤保障等。

4、建立合理的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主要是考察教师的课堂的教学能力。

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应该包括整个实践活动的策划能力,如何确定实践考察内容,制定详细计划,指导实施过程的效果和质量等,并且将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各种评优评先等相关荣誉进行挂钩,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人文和社科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更加热情、用心地来指导活动。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多元化,整个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要包括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学生实践调查报告的完成质量、实践活动参与人员的评价情况等。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反思能力,还能充分地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实践活动能够富有生机,长期进行。

参考文献:

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 篇3

1人文社科的含义

人文社科,顾名思义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称。人文科学,相比于神学来说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里被指为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学问,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在狭义上被定义为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等。社会科学,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既是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其中有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等等。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钻研和写述所有社会现象和其特有的发展规律。

就两者对比而言,从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而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角度上划分,人文科学偏重于研究意识、观念、精神、情感的精神文化生化即主观的,其涵盖的学科有: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等;社会科学则重点在于具体个人及主观世界的客观认识,其涵属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等。总而言之,人文科学就是以精神层面以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于以意义的分析和诠释的方式来证实人类的观念、精神、和价值;社会科学是以社会普遍客观存在的现象的事实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于以科学逻辑的验证方法来证实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是它的研究重点。但是,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就有了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

2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色

人文社科类,其实狭义上说它的重点是人。它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的。对于精神和观念领域的研究即人文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性、主观性、感受性、丰富多样性,而社会科学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客观性、事实性、不可变形、单一性。例如说,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个人的改变而改变,它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是大自然或者是古往今来先辈们约定俗成的客观真理,对于这样的科学而言除非理据够充分,必须得严格去遵守;例如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更注重的是个人感受和认识,没有一定的定义和要求,主要是仁者见仁。这样的学科对于个人的感受、感觉、情感和精神要求比较高。不难看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具特点而且占据的特色各有不同,正因为这样的不同特点才构成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点。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体,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融和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的特点,包容万象、海纳百川,从逻辑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从自然到人文,人文社科包含了宇宙所有,它的最大特点是大。大到没有什么它不包括,不含有,不内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人文社科类又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存在的,所以它的可感受性,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人文科学,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精神、感觉、情感的变化,社会科学,因为自古以来存在或者被总结,它也是可触摸,可验证,可实践的。所以,人文社科类更多的是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发挥到它的最大效用,人文社科类更注重于个人感受和实践性。在学习美学的时候,个人对于一幅画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学习法学的时候,学习者对于法律在社会实际中的运用应该是最重要的。

二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特色及缺陷

PPT是Power Point办公软件的缩写形式,它主要用于课件内容的制作和展示。传统的使用方法中基本上都带有文字说明解释的。文字教材与幻灯片也就是PPT文字内容相一致的来进行教学演说。这是电子时代带给人类的便捷。这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方便,而且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新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PPT,字体一致,排版程序化,多彩丰富的内容和图片,原来定格的图片、声音、图形可以灵活的变化在可见之中;多种播放方式的使用,是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所代替不了的。因为电脑的发展与普及,现如今的汉字不仅仅局限于笔上。PPT中的文字变化万千,颜色、大小、字体的随意转换,使得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质量有所提高。图片、声音等在PPT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美学教育中可以更直观更便捷的提供直接客观的观察与感受,这样做可以更形象生动。但是,正是因为功能多样化,使得教学与PPT之间存在了喧宾夺主的问题,因为图片的丰富,视频、音频的加入,学生们更加注重这些直观的多彩的内容而忽略了教学本身的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对于一些比较严肃的课题和内容,如果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使得它的知识层面的获取率大大降低,内容和理论的传授率降低。

教学的过程重点在于师生的互动,PPT的出现虽然让学生们更直观生动的看到教学的流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少了互动。教师们只是在机器旁边操作着键盘鼠标,而学生们只是在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五彩缤纷的图文,省去了思考提问的时间。这样的结果背离了教学的目的。师生之间没有了交流,有的只是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老师念着课本,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印象不深刻,这样的效果使得教学过程的成果微乎甚微。PPT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很少有教师考虑到授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约着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如同放电影一般的课件流程,对于一些公式的推进以及运算过程的推导没有了生气,死气沉沉的放在一张张课件中,学生只是在看的过程中理解,课后往往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惜牺牲教学的真正目的,一味的只注重形式上的丰富性,忽略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本学科应有的风格,使用夸张的不切合实际的甚至虚假的课件,这样的行为做法实在不是教学课件进入教育界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加入,教师节省了板书,画图的备课时间,其实在实际中也加大了教师的负担,为了能更全面更具体的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准备了大量的课件插件,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不得不加快课程教学的速度,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在短时间内传授如此之多的知识,难免会重蹈“填鸭式”教学的覆辙。

三PPT多媒体课件在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有着空前绝后的影响力。与先前的黑板粉笔式教学相比较,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课时时间浪费,增加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人文科学,在意注重个人情感、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在这样的学科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生们个人的情感、感觉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和认识,而这些认识可以基于先哲们给予的指引。没有先哲们的指引,我们现如今不会有如此大的收获。但是先哲们的理论是丰富的大量的,如果仅靠教师的板书和教材是有限的,在这个时候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便提供了这么一个便捷的教学平台,信息包容量大,直观性和形象性大大的缩短了与先哲们的理论的距离感,不仅能在仅有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思想和真理,而且能够更直观和形象,这样声情并茂的教学无疑给了师生们一个愉悦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原来呆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充分发展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就语言学教学来看,单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讲,因为环境文化的不相同以及个人的认识差异,添加了课程课件教学,音频视频的播放使得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的异地文化和口音,有了更强的感官刺激,就能够更加详尽的进行语言的学习。如此这般,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以咸阳师院教学课堂为调查对象,在艺术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中,对于同一节课程其中一个班采用PPT多媒体教学,另一班则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进行7天之后对两个班进行试卷考查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的班级平均分多了13分,最高分相差5分,最低分相差20分之多。可见在教学中PPT多媒体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不足,甚至阻碍和降低教学质量。强大的信息量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面。但是,因为信息量的巨大在仅有的课时中,学生们的接受容量有限,往往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们无法记住课时中传授的所有的知识点。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做笔记的少之又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愈少,没有了情感交流,没有了一问一答。比如说法学,法律的应用应该是最实际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下,似乎有了一纸空文的意思,学生们了解到了理论层面,对于每一条法律在现实中的利用却没有交流,使得法学的学习脱离了现实,这样的教学没有了它的最终目的。以上面相同的模式去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最高分都相同,但是在接受PPT教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最低分中相差28分,平均分相差21分,这样的数据差距可见一斑。结果证明没有了互动,不了解讲台下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是没有意义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一种教学的重心而不是一种手段,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便会使教学效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把老师备课、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不能将教学的本质和重心丢在一边,应该有的放矢把握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利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2]岳格妮,车乒.PPT多媒体课件在高校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利弊浅析[J].考试周刊,2010(9).

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 篇4

1 扩充护理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健康观、护理观的演变, 寓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为一体的整体护理观念已成为共识。这种人性化、社会化、多元化的护理, 拉近了护理与人和社会的交融关系, 使护理实践中对人文、社科知识的需求愈显迫切。

1.1 人性化护理的需要

人性化的护理其实就是要在认识人、理解人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可以通过现代的医疗护理技术、药物来祛除或缓解;而疾病导致的心理及精神上的问题, 一方面要借助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来帮助患者, 同时更应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患者的思维观点和理解患者的情感特征, 将获得的认识融入心理护理之中。人性化护理的思维理念其正确性无可置疑, 作为护理人员既要有丰富的心理护理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还应有相应的人文素质。

1.2 社会化护理的需要

社会化护理涵盖两层意思, 一是患者本身是社会的成员, 他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二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了对人类健康诸多的潜在威胁因素, 大量研究证明, 在所有疾病中除20%由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引起外, 30%是环境因素, 50%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烟草、酒精泛滥、吸毒、性传播。性疾病蔓延, 以及经济竞争中的压力, 导致了生活性疾病的增加。社会化护理既要考虑患者的社会属性, 也要探求疾病的社会根源, 这种护理意识与行为取向, 要求护理者对现时的社会有理性、超前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基于厚实的人文、社科知识。

1.3 多元化护理的需要

护理人性化、社会化的内涵决定了护理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1]。整体护理理念包含了满足患者精神文化、知识信息需要的承诺, 因此文化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必然内容。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 公众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使护理的服务范围将由医院扩大到家庭、社区, 形成庞大的社会护理的实体, 治疗疾病只是其一, 宣传正确的健康知识, 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 是更为具体的服务项目。对于文化及社会两种护理除应有的医学护理技术外, 人文社科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 在多元化护理领域中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是尤为重要的层面, 管理、教育、科研三者都以自然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构架为基础。完善的自然、人文社科知识是护理管理者、教育者或从护理科研必备的素质条件。

2 构建有护理特色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

人文、社科知识包罗万象, 从护理学科角度构建人文、社科课程体系应主要体现寓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为一体的整体护理观念。基于这种认识, 笔者认为护理人文课程应设置哲学伦理、心理、语言、文学、美学及艺术欣赏;而社科课程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学、管理信息技术、法律等内容。要强调的是开设以上课程其具体内容必须与护理学科有相融性和适用性, 避免华而不实、泛而不精的现象。

2.1 人文科学部分

哲学:护理哲学课程应运用哲学原理帮助护生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生命及生命价值, 进而理解护理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内涵, 懂得怎样理性地处理护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2.1.1 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课程应包含普通心理学基础、身心疾病的产生和防治、以及心理护理方法等内容。特别在传授心理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意培养护生自我心理素质, 使他们具备稳定、健康的心态, 能够能应对将来临床复杂多变的护理问题。

2.1.2 伦理学

护理伦理学在系统讲解伦理理论的同时, 结合实际分析当今世界新生命伦理观念, 指引护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怎样正确审视和对待发展生命、完善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伦理观念问题。

2.1.3 语言学

是护患交流的桥梁。护理专业的语言教育重点在于提高写作能力和加强口头语言能力, 要结合护患语言交流特点, 讲究护理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 尤其是还要学会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情、手势、姿态等非语言成分。形成护患交流中独特的语言艺术。

2.1.4 文学、艺术欣赏及美学

是陶冶护士情操的必修课程。要以阅读和鉴赏为主, 通过对优秀的文学、绘画、音乐作品的讲授和分析提高护生文学欣赏水平和艺术素养。美学课程应在阐述美学原理的基础上, 侧重讨论护理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如医院环境中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护士整体美的内涵, 患者的审美心理等。从具体护理实践中的点滴美学知识, 去感受美学的实用价值, 使护生能从更高的角度去塑造自身的完美, 并将美的仪表、美的语言、美的技术传递给患者。

2.2 社科学部分

政治及经济学: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培养人才的前提, 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医德素养应是护理政治教育的主题。而学习经济学的关键是使护生能正确理解经济价值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关系, 树立经济管理意识, 运用经济学知识对医院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开源节流, 同时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中经济方面的咨询。

2.2.1 社会学

社会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 从护理角度课程应包括社会学概论和社会护理学内容, 社会学概念是打基础, 社会护理学应侧重于社会疾病的产生、社会健康的概念、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以及现代社会、家庭中的健康护理问题等内容。另外, 在社会学习中还应增加适量的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学内容。

2.2.2 管理学及信息技术

两者都是现代护理的前沿知识, 护理专业应在了解现代管理思想及原理的基础上, 侧重于学习医院护理管理知识, 对于信息技术最重要的是掌握计算机在护理信息管理中的运用, 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患者分析、护理监控、病房管理、数据统计、药物配置、及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医嘱处理、资料检索、费用查讯等。

2.2.3 法律

首先应学习普通法律知识, 在此基础上掌握护理实践中的法律、法规, 护理工作中的守法与用法;明确护士日常工作中的潜在性法律问题, 如执行医嘱的合法性, 临床护理记录的法律作用, 护士及护生的法律身份等等。使护生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懂法、依法。

以上课程在学时数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 针对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层次应有不同的设置方法。某些课程内容的涵盖而可以弹性调整, 如哲学中可包含逻辑与思维;信息技术中可增加文献检索。护理本科根据培养目标还应增设教育学等内容。

2.3 形成适合护理任务、社科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2]

护理学中的人文、社科学其特点是融两者为一体, 强调人文、社科知识在护理学中的运用。对于这种互为渗透的课程, 笔者认为应采用一种有别于其他护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即“讲授、引导、参与”的教学模式。

2.3.1 讲授

对于纯理论性知识, 尤其是内涵深刻、难以理解的内容, 应有专门的教师进行课堂讲授。如:哲学、政治的理论原则;美学的产生;语言学的基础;心理学原理;社会、经济管理、法律中最基本的概念;以及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 通过讲授使护生从理论层面领略其知识的精髓。

2.3.2 引导

人文、社科不同于自然学科, 有较强的相融性和交叉性, 因此无须教师通篇满堂灌, 对于某些内容采用引导的方式更有利于护生用自己的思想、观点去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的作用是根据课程内容提出相关论点, 要求护生独自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和书籍, 以各种方式就论点进行探讨。这种形式能给予护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并在有限的课程时数内接触更多、更广的人文、社科知识。

2.3.3 参与

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人文、社科学就其内容而言适合开展这种有特色的课外活动, 其形式是多样的: (1) 开设各种专题讲座, 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模范人物、企业家等, 结合课程内容以他们亲身经历将时事政治, 市场经济, 青年人的人生价值, 人、社会与环境等。另外可讲一些课程中没有涉及的内容, 如:口才与演讲, 绘画和书法启蒙, 社交礼仪, 服饰与美容艺术等。 (2) 组织各种兴趣小组, 如文学社、诗社;绘画、书画组;摄影组;合唱队、舞蹈队等。 (3) 定期举行校园文化活动, 如写作比赛专题演讲;诗歌、散文朗诵会以及其他文艺表演等。给予护生实践的机会, 发掘其个人兴趣和特长。 (4) 走出校园, 参观或直接参与社会中的人文及社科活动。

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两个问题:带教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意识, 在教学思维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注重运用能力培养;二是要配合现代的教学手段, 使人文、社科教程能呈现出它内容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春辉, 陈晓秀.社区卫生服务诠释护理人文关怀[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30) :302-303.

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 篇5

一、内容要求:

毕业实践报告所需搜集资料内容涵盖:

1.本专业所处行业概况,实习单位、实习岗位概况。

2.顶岗实习过程当中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心理等各个方面)、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结合顶岗实习情况,与在校学习情况相对照,谈认识上的升华,谈对自己未来发展预期等内容。

二、程序要求:

1.毕业实践报告大纲2013年12月31日前交指导老师审阅确定。

2.初稿(电子版)2014年3月1日前上交,由指导教师对毕业实践报告做内容的修正。

3.二稿(电子版)2014年3月20日前上交,由指导教师对毕业实践报告做格式等方面的修正。

4.三稿(电子版)2014年3月31日前交指导老师进一步修正,合格后定稿。

5.终稿(电子版1份、打印稿1份)2014年4月15日前交指导老师。

三、格式要求:

参见生态学院毕业设计(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四、字数要求: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 篇6

文化泰斗季羡林认为,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价值,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进行文化输出。这不仅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大国对人类世界和平发展应尽的文化责任。在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语境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已成历史必然。而营造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氛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建立专业化转型和数字化的学术平台,应该是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要途径。

一、营造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氛围

营造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氛围是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外围战,即非学术性文化产品和汉语先“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尽管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对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得在100年以后,但我们当下就必须行动起来。

首先,输出武术、书法、京剧、中医等中国文化“国粹”,这些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符号因其无法复制的特殊性而产生美感,因其陌生而产生吸引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电影、戏剧、曲艺等艺术形式,也要以不同渠道走向世界,形成中国文化氛围。其次,扩大中国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招生数量,通过他们将中国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地。2010年,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继续扩建和深化海外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已成为在全球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以及汉语思想的重要平台。另外,充分利用近年来西方持续不断的“汉语热”。据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介绍,汉语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是2%~4%,汉语则高达38%;在日本,汉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在澳大利亚,汉语已经超过意大利语成为第一外语;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在美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我们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文化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二、打造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中文学术期刊

在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初期,宜于从“点”上突破,打造精品,实现“以点带面”的最终目标。中国一些高端学术期刊可率先试点,如中国社科院的《经济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文学评论》等专业期刊,原本质量就很高,得到国外学者的普遍认可,学术质量可以更上一层楼;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等26家综合性学术期刊,原来就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在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无论是社科院的专业性学刊,还是各名牌大学的综合性学报,都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学术质量,加大学术国际化的力度。

实践证明,中国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富有原创性和突破性的思想成果,国际著名学术评价机构是不会忽视的。2005年,《外国文学研究》成为中国第一家被AHCI数据库收录的中文期刊。AHCI与SCI、SSCI是美国建立的三大索引系统,其标准是“始终坚持收录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那么,《外国文学研究》何以成为AHCI的来源期刊?其主编聂珍钊总结道:“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杂志质量,如成立国际化的编委会、全国性的理事会,坚持匿名同行专家评议的审稿制度,规范化管理等。”同时,聂珍钊也借此表明期刊界的普遍诉求,“由于被三大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因此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成为评价个人和学校的一个标准,而且也是世界大学排名的重要参数”。

中文期刊用母语不仅能更准确表达中国学术研究的思想和经验,而且母语更是中国学术、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身份标志。只有大量的中文期刊走向世界,以母语参与国际学术的平等对话,才能使作为一种重要学术语言的汉语在学术国际化进程中逐步被认可。因此,原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计划“培育20种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三、创办一批高水平的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尽管汉语日益成为一门热门“外语”,但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领域中,汉语仍无法撼动作为世界“第一语言”英语的霸权地位。既然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已经统治世界学术界,那么,为了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学界应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英文版”人文社科期刊,以此作为学术国际化、参与竞争及晋级为“世界级别”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学术期刊若要“走出去”,必须办出一批遵循国际标准的英文版期刊,用西方认同的语言、规范和惯例与之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2003年中国共有英文版学术期刊196种,其中自然科学190种,社会科学6种;2012有英文版学术期刊227种,其中自然科学213种,社会科学14种。这些数据表明,较之国内中文版的七千余种学术期刊,中国英文版学术期刊实在太少,而英文版的人文社科期刊则更少,SSCI、AHCI上很难见到中国内地主办的英文刊物。由《江南大学人文社科论文收录与决策分析平台》课题组发布的《2012年SSCI全球收录3017份期刊》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只有武汉的《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入选,远远少于中国香港地区的4种。因此,创办更多的英文版人文社科期刊已势在必行。

2011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中,已确定“重点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外文学术期刊”的目标。我们首先挑选国内一些高质量的精品期刊成立英文版,将其打造成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中国社科院是中国顶级的学术研究机构,已有创办《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中国》《中国经济学人》等英文版期刊的经验,可扩大英文版的学科范围。一些综合性大学学报也看到发展文科学报英文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已展开相关行动。2005年1月,《复旦学报》英文版创刊,这是中国高校第一家英文版文科学报;2006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也推出英文版。这两家名刊学报英文版的创刊,对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nlc202309040220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的双向交流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总是“拿来”的多而“输出”的少,存在严重的文化逆差,因此包括名刊学报在内的中国学术期刊,必须“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声音”。英文版人文社科期刊要实现国际影响力,一要强化和坚守学术成果的原创性、突破性与科学价值,二是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即实现“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

四、坚定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方向

无论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学术期刊,都要现实专业化转型。中国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多为综合性期刊,如1300多家大学人文社科版学报,还有大量的省市社科院、社科联的刊物都属于这种性质。而当今世界学术研究和发展的大趋势是学科越来越细化、专业化,越是专业细化的学术期刊越是受到相关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的青睐。因此,世界上原有的一些综合性期刊都逐渐按专业分科出版,如美国的《电气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刊》,至今已发展为68种子刊;《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刊》,1947年创刊时只有A—D辑,1972至1994年期间先后增加E—J共6种子刊。

但是,具体到我国期刊的实际情况,专业化转型仍具有相当难度。中国大学学报和省市社科院(联)的综合性期刊之所以长期如此运作,源于高等院校的多学科体制,源于社科院(联)的多专业体制。因此,在专业化转型过程中,专业的取舍就涉及传统学术体制的变革与学术共同体利益再分配问题,虽然操作起来难度大,但依旧有一定的运作空间。首先,可以细化专业,凸显专业性特征。如《武汉大学学报》7种版本中就有“哲学社会科学版”和“人文科学版”,当然,专业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到一级学科。其次,可以走“联合化”办刊之路。如2011年3月,17家名刊学报对纸本综合性学报拟发表的论文进行专业化重组,在中国知网上联合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首批推出《哲学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等10个专业期刊。最后,在转企改制大趋势中,学报可以以省为单位,组建学术期刊联盟或集团,出版发行较为细化的学科专业期刊。

尽管专业化转型任务艰巨,但这毕竟是中国学术期刊改革创新的一个方向,尤其是“走出去”的英文版人文社科期刊,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与世界学术期刊接轨,全方位实现学术的国际化。

五、建立数字网络国际学术平台

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数字化为在线阅读,可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扩大其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基于学术网络平台的诸多优势,2011年4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创设“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建立覆盖主要学科领域数字化学术期刊,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学术论文发布平台,建立多学术期刊单位的在线投稿、同行评议、出版与发布系统”。

中国学术期刊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传播,《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的办刊思路与实践值得借鉴。2000年创刊的《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其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开设学术网络平台。“2006年,《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与全球著名的科技和医学(STM)出版商施普林格进行合作,实现刊物电子内容由Springer Link数字化出版平台向全球发布,积极开发期刊学术交流的国际市场。”因此,该刊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被全球29家国际权威检索库评估收录,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圈有了显示度,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和认同。美国1960年创刊的《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在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的同类期刊中之所以一直名列前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在内容和技术两方面都能与时俱进。该刊主编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历史与理论》是最早拥有在线平台的学术期刊之一,我们开设网站来扩展影响,使之超越北美和西欧,到达东欧、南美、澳大利亚和印度……采取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创建了一个专注于历史问题的国际学术共同体。”通过网络在线平台,推动学术的国际性对话,延伸其学术价值和生命力,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渐渐“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走出去”,中国文化发展同样需要“走出去”。作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的中国,同时还必须成为文化大国。而文化输出意味着大国文化的真正崛起,意味着中国文化已开始了世界化进程,意味着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将留下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指纹和精神气象。而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体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领域之一。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学报编辑部)

人文社科课实践教学 篇7

一、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李爱齐、梁翎在《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一文中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1989—2009年收录有关“实践教学”的论文为依据, 总结了国内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情况: (1) 实践教学相关研究方面的文章呈逐年上升趋势; (2) 实践教学研究重点地域仍然在一些教育大省, 如江苏、湖南、辽宁等; (3) 实践教学研究所涉及的4个主要研究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与质量评价; (4) 实践教学所涉及专业较多的是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市场营销、旅游等, 而这些专业多是实践性较强的; (5) 刊载有关“实践教学”50篇以上的刊物中有近一半属于职业教育性质,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实践教学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这类职业技术院校内。从以上研究可发现尽管国内理论界对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但更多的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院校以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对外语等“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较少, 这反映出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实践教学地位不明确, 实践教学目标模糊。

大部分人文社科专业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理念, 重理论轻实践, 没有形成清晰可循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配比例不明确。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但两者必然要以适当的比例配置才能彼此相辅相成, 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高等院校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基本已经形成系统规范的理论实践教学比例, 但人文社科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再加上课程性质等, 很难就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定式。

3. 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由于很多高校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因而很难形成良好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同时由于对实践教学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还不明确, 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因而很难对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4. 社会对实践教学接受度不高, 校外实习基地名不符实。

目前社会上对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再加上学生人数相对理工科专业更多, 因而在接受学生实习时往往觉得是一种负担, 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目前有一些高校与校外企业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实习基地, 但由于经费等各种因素影响并没有按约定进行有效的基地建设。

二、国内外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吴国英在《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一文中从国内学者所做的一些关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五条具有系统有效性的体系构建指导思想:

1. 按实践教学实现途径构建。

2. 按实践教学要素构建。即根据实践教学相关要素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设施与基地、实践教学考核与质量控制等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 按实践教学三级协调管理制度构建。根据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经验, 可实行以主管院长为中心、由各专业资深教师组成的实习小组、以主管系主任为中心各班导师为主体的三级协调管理制度, 系为基础, 整体规划, 分头运作。

4. 按实践教学领域和阶段 (环节) 构建。即根据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不同领域如课堂教学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等按不同学期分阶段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

5. 按实践教学重点构建。国内有关实践教学重点并没有定论, 主要涉及几个方面:时间配置、基地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估办法改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环境等。由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大学性质存在着根本区别, 因此国外高等教育在设定高校办学目标和定位、办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也与我国高校存在较大差异。但有一点却是国内外高校所共识的, 那就是为了应对新世纪给世界各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高校教育改革之路, 在重视培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 更重视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欧美诸国纷纷倡导的“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显示了对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为了适应新世纪的挑战, 国外许多大学从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单纯教学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转变、从专业教育到通识教育的转变、从科技教育到科技人文教育并重的转变。教育改革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此背景下, 国外各高校也着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也不断推进教学方法及模式改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以北美为主的CBE (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 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1) CBE模式。CBE模式倡导在掌握学习技能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把更多的学时用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能力先导的教育理念, 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2) “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学校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双元”是指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两种学生培养基地。在这一模式下, 大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和企业签订雇佣培训合同, 然后以职员和学生的“双重”身份, 分别在培训企业和职业学院双元结构中完成学业和实践任务。同时有美国学者也提出, 实践教学方法应当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转变, 因为“技术性实践”往往只能解决专业知识体系的问题, 而“反思性实践”则能通过对活动过程的观察和思考, 解决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 从而促使实践教学活动推动创新教育, 实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上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对更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相比较, 国内的实践教学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虽然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是当前最热门的主题, 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文社科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整体不高, 缺乏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指导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部分研究着重教育理念演变及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但是并没有对观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具体意见;多数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并不一致, 导致指向性不明确;资源分布不均衡, 相比较于重点院校, 普通高等院校缺乏教学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三、国内外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外语专业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国际间交流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 外语被纳入世界各国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 各国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并视其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着力进行外语教学改革。如日本制定了《小学英语活动实践指南》, 实行小、中、大学英语教学“一条龙”的教育体制;以色列、西班牙等国也制定了适合本国的外语教学策略, 美国更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专门制定了《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把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育的目标。国内关于高校实践教学研究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 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 既有政策的导向, 也有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国内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还没形成有效科学的系统, 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相对独立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大纲要求也给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思想。

基于上述有关国内外实践教学研究现状以及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际, 笔者认为应在优化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将教学重点从单纯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转变为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保持实践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 因地制宜建立一套以外语学习理论为指导, 遵循外语教学规律, 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以确保外语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外语专门人才。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素质教育理念以来, 开始着力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高校实践教学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但是由于人文社科专业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以及其课程性质的特殊性等原因,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也包括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进行综合述评来探讨其对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实践教学,研究述评,英语实践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爱齐, 梁翎.近20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研究现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32 (6) .

[2]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3]段成.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 (3) .

人文社科术语翻译的时代语境 篇8

关键词:人文社科术语,翻译,时代语境

一、人文社科术语的语境

术语作为一个客体,必须从属于某个学科领域,一旦离开用专门语言描述的特定活动领域,就不可谓术语。因此,所属领域的语境对于术语的翻译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书面语来说,语境包含术语在内的上下文论述,能够说明术语的所在领域,并将术语的概念具象化,更容易理解。

人文社科类术语贯穿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类术语的翻译影响着社会各界对中国现状的理解,同时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英汉双语互译本来就很难找到对等词,寻找人文社科术语的对等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该客体存在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来源于丰富的历史政治文化环境,有着比其他词汇更强的稳定性,因此,此类术语所处的语境即大时代背景,要透过时代背景找到最合适的翻译法。

二、人文社科术语的语境变化

汉语汇量随着中外交流增多而急剧增加,这种变化与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西方舶来品不同。很多词汇混合了英、韩、日等外语,网络俗语,甚至古汉语等,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人文社科术语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具有诸多文化负载,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的跨文化因素也很多,既要将其作为特定语境中的术语做出准确、规范、简洁的译文,又要考虑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尽量不失去源语言的文化特性。

由于人文社科术语的这种承载性和多元性,官方译文的必要性才更加凸显。翻译是多文化交流的桥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所处的语言环境直接影响翻译过程,因此对语境进行选择、解读和适应,对翻译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人文社科术语官方译文分析

下文分析2015年“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发布”中的术语翻译,透视中央文献对于人文社科术语翻译过程中的语境考究。

1.历史性社科术语。基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现状,逐渐形成并沿用至今的社科术语的翻译早已约定俗成,如:

扶贫脱贫——alleviate and eliminate poverty

持久战——protracted war

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

小康社会——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此类社科术语自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用于各等级学校的政治哲学教材以及国家政经类文献,其翻译也是经过数代翻译员斟词酌句而成,我们需要做的是准确使用。

2.比喻义社科术语。对于具有比喻意义的社科术语来说,合理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如选择使用直译的“拦路虎(tigers in the road)”和“纸老虎(PaperTiger)”。

“拦路虎”比喻阻碍前进的事物,意译成“obstacle”或“stumbling block”足译出其喻意,而官方译文明确译出了“虎”和“路”,给予读者很强的画面感,也易于理解其中包含的汉语元素。“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最初也是毛泽东主席多次的使用才让这个词成为社科术语。这个词的翻译在维基百科中可以找到相应解释“Paper tiger is a literal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phrase zhilaohu(紙老虎).The term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seems threatening but is ineffectual and unable to withstand challenge.”,可见该词早已广泛应用于世界政治领域,而且译法也是让中外读者一目了然,易于理解。

而“硬骨头(tough issue)”却采用意译法,如果跟以上两词一样注重该词的语境化要求,译成“hard bone”即可,而且从多个电子词典的搜索结果来看,这种翻译的使用率也更高,但可以理解“hard bone”更突出其本意“坚强不屈,毫不让步的人”,但是官方译文却用其表达“困难、难题”的喻意,如“啃硬骨头”,所以“tough issue”更符合人文社科领域的需要。

3.时代性社科术语。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和时代发展衍生出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社科术语,翻译原则也变得开始符合人们对于时代的理解和憧憬,如:

有权不任性——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绿色出行——green drive

短板——the weakest link

雾霾——smog

以上例子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绿色出行”、“雾霾”,与经济相关的“中国制造”、“短板”,以及混合了俗语的“有权不任性”,它们应时代要求出现在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翻译的时代取向也清晰可见:官方译文用的多是简洁易懂的常用词汇,而避免了复杂拗口的搭配,这对于更崇尚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更易于接受。

四、总结

人文社科术语的更新一直追随时代进展,翻译更应该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译者在翻译和使用此类术语时,除了要充分了解术语的类别属性和翻译要素,有较强的术语意识外,不断总结前辈的翻译成果,同时掌握人文社科领域的语境和时代取向,以及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的文化范畴,才能保障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质量和传播效力。

参考文献

[1]Robert Dubuc,Andy Lauriston,Terms and Contexts,Handbook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M].

[2]骆海辉,肖平.从纽马克翻译理论谈人文社科论文摘要的英译原则[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2:48-51.

[3]魏向清.国际化与民族化:人文社科术语建设中的翻译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116-121.

广州人文社科讲座发展现状调研 篇9

在对我国人文社科讲座发展总体情况进行考察后发现, 从总体来看, 人文社科讲座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方面, 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已形成初步共识, 主要体现在认识、操作和评估这三个方面。在认识层面, 重自然科学普及、轻社会科学普及, 社科普及的理论研究与机制相对欠缺;在操作层面开展主体多为政府主导、开展内容具有地域性、注重名人效应;在评估层面, 对开展过程与开展效果缺乏科学考量和评估体系。

因此, 对现行人文社科讲座加以深入实证研究, 以期发现和解决其发展中的难题,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广州人文社科讲座的开展现状

1. 调研说明

课题组选取调研对象包括:区域内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学校 (包括高校和中小学) 、相关文化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等举办过社科类讲座的相关机构, 对调研期内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 举办人文社科讲座的情况, 包括主办方、主题、主讲人、讲座地点、听众情况等信息进行深度调研, 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相结合。问卷发放对象包括主办方和听众, 涉及调研单位130余家, 发出问卷1380份, 收回1278份。

2. 总体情况

根据人文社科讲座所发挥的社会公共管理与社会教化职能, 可以看出人文社科讲座具有较强的外部收益性, 即收益主体虚化, 由此衍生出人文社科讲座参与的自愿性与举办的开放性特征, 因此政府作为操作主体,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 广州地区开展的人文社科讲座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政府主导的、全社会范围开放的人文社科讲座, 此类多依托公共图书馆等单位或场所协办, 具有系列化特征。 (2) 高校作为文化高地, 具备较为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资源, 且举办多具有常规化和开放性。 (3) 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针对特殊群体在限定范围内举办的人文社科讲座, 具有一定的准公共物品特性, 作为“俱乐部产品”, 其受益面有限, 且选题较为专业。 (4) 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资源优势, 对全社会开放的、选题相对专业的人文社科讲座。

在以上四种类型中, 前两种举办的讲座场次多、举办规范, 易于量化, 而后两种则表现出相对分散、个体性强和不易量化等特点。

⑴区域分布情况。根据本文调查结果显示, 广州地区一年举办社科讲座近1500场, 听众约25万人次。各区域举办讲座场次情况如图1所示。排在前四位的为番禺、天河、海珠、越秀四区, 这与番禺区建有大学城、天河区教育机构相对密集、越秀区为政治文化中心等原因有关。在考虑了各区人口与区域面积的因素后, 通过人口讲座均等系数 (ELP) 和区域讲座密集系数 (ELA) 两个指标测算后, 番禺区的ELP最高, 即人均资源拥有量最大;越秀区的ELA最高, 即讲座资源密集度高。但均无法改变各区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状况。

⑵主题选取情况。在考察期内举办的人文社科讲座中, 涉及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等主题的讲座场次较多, 以经济学为首, 而伦理学、军事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则举办较少。在访谈中了解到, 主办方在确立讲座主题时, 60%的主办方首选社会热点话题, 20%由嘉宾自行确定主题, 依据受众的建议来确定主题的比例只占17%。这种较少与受众沟通的现状, 也许是影响受众参与热情以及降低受众需求的满足程度的重要原因。

⑶举办动机情况。从主办单位举办讲座的目的来看, 调查结果显示, 大约有57%的主办方为了宣传科普知识、服务公众, 20%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交代的任务, 13%为了获得潜在经济收益, 10%为了提升自身知名度。可见, 绝大多数讲座仍以公益性为宗旨, 发挥着公共文化传播与服务功能。但仍有少数主办方出于提升自身知名度与获取经济收益的目的而举办讲座, 恰恰说明了人文社科讲座附加的经济功能也可让主办方收获间接或潜在的利益, 这为打破政府主导型投入模式创造了发展契机。

⑷操作困境。主办方在举办讲座时, 常常受到经费、地点、主讲人、宣传、确定主题等局限, 难以将讲座开展的更好。困难主要来自:经费不足、主题难确定、主讲人难邀请、讲座地点难确定、民众参与度不高、讲座宣传难等。但民主参与度不高造成的困难仅占不足10%, 说明民众对公共文化讲座的需求, 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⑸受众特点。调查发现, 77%的受访者对社科类讲座更感兴趣, 而仅有23%的对自然科学类讲座感兴趣。其中, 最感兴趣的讲座主题较多集中在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 其中有27.27%听众对社会类的讲座最感兴趣, 艺术学、经济学分别为16.9%、18.2%。从而说明了, 人文社科公益讲座的选题除了考虑实用性外, 还需结合现阶段群众的专业知识特征, 避免选择令人费解的专业性主题。

⑹受众参与情况。从受众方参与讲座的原因来看, 出于感兴趣而参加的比例最高, 这表明好奇心、求知欲是听众积极参加讲座的最主要动因。其次是被要求参与的, 这些受调查听众绝大多数为高校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等。此外, 退休人员多为打发时间而去参加, 这也恰恰与其拥有较丰裕的时间资源相吻合。总体而言, 在2003年广东揭开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后, 社会教育、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观念逐渐深入民心, 众多青年学生、精力旺盛的中年人以及时间充裕的退休人员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社会教育与学习活动。

⑺对新形式的接受程度。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前举办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如网上直播、视频讲座。据调查显示, 仅有12%的听众认为“网上直播”或“视频讲座”这种新形式效果不错, 有58%的听众认为这些新形式效果一般, 根本没达到听众期望。听众不认可主要是由于该形式不利于与主讲人进行交流互动。由此看来, 听众参与现场讲座所看重的是与名人、专家面对面的感受与交流, 这为讲座开展的形式创新提出了挑战。

二、广州人文社科讲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广州市人文社科讲座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弘扬普及时代文化, 强化社会教育职能以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作用, 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 缺乏统一规划的组织体系

我国从国家到地方早已建立了完备的科普机构, 但人文社科讲座形式单一, 发展缓慢,

在组织体系上缺乏统一规划与部署, 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目前广州地区的人文社科讲座, 虽具有较大的数量, 一定程度体现出文化大省的实力。但呈现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 表现出各级部门各自为战、各占一地、各立一牌的分散现象, 难见整体协调发展之势, 资源缺乏整合, 难以可持续发展。

2. 缺乏科学的宣传机制

人文社科讲座的信息宣传途径多种多样, 如横幅、宣传广告、网络、微博等多种形式, 根据本文调查发现, 主办方大多采纳海报、横幅、报纸杂志的宣传方式, 利用相关网站进行宣传的比例则较低, 仅有10%。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主办方采用何种宣传途径, 仅考虑经费是否允许, 或直接采用一贯的宣传方式, 并为形成一种科学的宣传模式或者机制, 并未能使得相关讲座的信息传递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同时, 由于讲座形式创新不足, 新的宣传渠道的开发既无主观因素的推动, 又无客观条件的需要, 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相关宣传机制的完善发展。

3. 缺乏健全的策划机制

主办方在进行讲座的主题策划上, 与受众沟通的意识较弱, 对受众需求的关注度较低, 而这极有可能会降低受众参与讲座的热情。同时, 资源未实现共建共享, 普遍是“各建各的、各管各的、各用各的”, 呈现“各自为政”局面, 协作性不强, 资源整合共享欠缺;存在随意性较大现象, 规范性与针对性不强;人文社科讲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尚未形成服务主体与对象的良性互动。

4. 缺乏充裕的经费支持

80%的受访主办方认为经费不足是讲座举办过程中遇到的首要困难;57%的主办方认为充足的经费支持是讲座举办成功的原因。宣传、讲座场馆的软硬件设施、后期调查反馈等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布置安排均需充足的经费保障。目前常见的经费投入模式是:政府供给+政府管理, 政府供给+社会供给+政府管理+非政府组织协作, 人文社科讲座的目标发展模式应为:“社会供给+政府促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5. 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及评估机制

绝大多数的讲座主办单位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 并没有相应的便于受众表达诉求的渠道, 或在诉求后难以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回应。若对公众的诉求关注不够, 则难以有效满足公众真实的文化需求, 并吸引更多公众进行参与。

三、开展人文社科讲座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广州地区开展人文社科讲座在组织、宣传、策划、评估等方面存在的困境, 需要政府、相关文化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但核心是政府层面的统筹与规划, 在高效配置资源、形成合力上不断开拓创新, 使人文社科讲座逐步走向群众化、社会化、科学化、现代化。

1. 成立科普小组, 加强机构设置

建立市级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或社科普及工作领导小组, 从机构设置、组织建设上夯实人文社科普及队伍, 这是做好社科普及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2. 全面整合资源, 设立科普基地

通过设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项目, 更好的整合多方资源, 对具有知识资源和场地资源等单位以项目形式进行资助和管理。可通过鼓励申报横向联合项目, 加强人文社科普及工作的横向合作和研究,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科普资源的有效集成, 全面整合资源, 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3. 加强交流合作, 建立交流平台

通过建立统一的人文社科讲座信息交流平台, 结合当今时代特点, 充分利用网络作用, 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合, 对全市范围内的讲座信息进行集中搜集与发布, 整合讲座信息的宣传渠道。

4. 加大经费投入, 健全政策扶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的相关规定:将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应当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

摘要:人文社科讲座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渠道, 广州市人文社科讲座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 提升了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但也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的组织体系、科学的宣传机制、健全的策划机制、充裕的经费支持以及有效的公众参与及评估机制等问题。本文在对我国人文社科讲座进行研究述评的基础上, 结合在广州进行的有关人文社科讲座的实地调研结果, 对广州市的人文社科讲座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以政府统筹规划为核心, 进一步完善人文社科讲座开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文社科讲座,现状,广州

参考文献

[1]蔡彦.绍兴图书馆“越州讲座”的实践和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 (2) .

[2]朱小燕.拓展公益性讲座, 提升公共图书馆品质——以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座”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 (7) .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研究 篇10

为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加快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改革和发展,国家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目前已经实施了五批,共计164个机构入选,其中第一批入选机构15个(1999),第二批入选机构57个(2000),第三批入选机构31个(2001),第四批入选机构3个(2001),第五批入选机构27个(2004)。随后,国内不少省份也相继实施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计划,如2002年安徽省启动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目前全省共设有14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广东省启动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从2003年开始到2004年滚动评审确定15个左右具有省级以至国家级水平的基地进入建设计划[12]。2003年湖南省也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从2004年开始到2005年滚动评审确定10个左右研究基础较好、特色突出的研究机构列入建设计划[13]。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面临五大任务:一是科学研究;二是人才培养;三是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四是咨询服务;五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重点研究基地要完成这五大任务,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快基地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中明确指出:“通过建立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网络等措施,形成辐射全国高校和校外研究机构的‘伞形’网络的核心,并起到对外学术交流窗口的作用,成为全国高校的学术交流和情报资料基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科研设施与图书资料、网络管理”部分明确要求,学校应为重点研究基地提供一系列条件,其中就包括: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和先进软件、实验室仪器设备、传真机、复印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终端;加强网络建设,建立内容丰富、便于查询、并能得到正常维护的重点研究基地网站;重点研究基地应建立与其名称或研究方向相符的专业资料库或数据库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方案》评估标准之一就是“资料信息建设”,评估内容中的“科研设施与图书资料、网络管理”部分明确指出学校为重点研究基地提供的条件包括: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和其它仪器设备及国际互联网络终端;重点研究基地网站建设情况。可见,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目前,学术界对重点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很少。已见相关成果仅限于对重点研究基地信息资料建设的零星探讨,还未见对重点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及其保障体系进行系统化、专题研究的成果。因此,对我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及保障体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我国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概况

“十五”期间,教育部、各级地方主管部门及依托高校,加大了对重点研究基地的图书资料建设及网络信息化建设,办公条件明显改善,研究手段大为改进,图书文献资料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目前,145个重点研究基地基本上建立了中英文网站(页),在促进学术交流、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创办的中国民商法律网,收录的学术前沿文章已经超过17224多篇、收集法律法规30300多份、司法案例13000多个、法律图书介绍5600多种,提供全球1200多个法律网站链接。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建立了中、英、日文的网站,成为从事徽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经常浏览的网站。简帛研究网站、宪政知识网、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网、中国农村研究网、中国环境法网等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成为本学术领域的热门站点。

同时,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的专业性门户网站—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www.sinoss.com),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开通。该网既是高校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数字化研究平台,又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提供网络服务。通过整合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力量和资源,使各种数据信息快捷、方便地服务于科研,服务于社会。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涵盖了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机构、专家等各种信急,包含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研究项目及其成果信息,提供了106家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科研和建设情况,反映了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动态和热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提供了20个基础研究资料库、1 0个应用研究数据库和60多个重点研究基地的电子期刊为科研和教学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可以在网上浏览最新最全的人文社科科研动态和成果、达到资源共享;可以通过科研管理平台实现网上课题申报、评审、报奖,实现教育系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时、在线、快捷、数字化的管理。

研究基地的专业资料库和数据库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教育部通过积极支持“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信息网”以及有关学科资料库、案例库等全国性学术文献数据库建设,为“十五”期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目前我国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信息化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基地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人文社科基地信息化的过程是研究思想、研究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人文社科研究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社科研究中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基地信息化。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政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人文社科基地信息化建设相对要明显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文社科基地的竞争意识淡薄,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严重制约了人文社科基地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人文社科基地负责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一个社科基地的信息化进程。而部分基地负责人受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及重视程度往往不够。

2.2 研究基地存在“信息孤岛”问题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制订一些通用性质的代码信息标准,缺乏与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相配合的整体层面的标准规范,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造成了信息化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由于数据平台的不统一,同样的一个数据项多次录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保存,因而不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各部门间、各系统间信息不畅通,自成体系,各自为政,没有进行统筹兼顾,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因而,各个研究基地已建成的信息系统之间形成了若干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将研究基地管理陷在信息难以全面流动的“信息孤岛”之间。

2.3 研究基地信息化运行没有安全保障

由于信息运行呈现分散状态,研究基地信息运行的安全也就难以实现全面和全程保障。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在维护和使用信息系统之余不可能再拿出专门的人力物力加强系统运行的安全投入。而就研究基地整体而言,由于各系统之间的技术、标准不一,很难采取统一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制度规范,这不仅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多,而且制造了妨碍信息化整体功能发挥的技术瓶颈。

2.4 信息资源建设比较匮乏,缺乏统一规划、协调与合作

由于行政部门缺乏有力的指导和协调,推动的力度不够,再者各个人文社科基地的专业资料库和数据库建设滞后,造成了人文社科基地的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各个研究基地尽管都有自己专门的资料室,图书馆等,其中储藏着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然而这些信息资源目前大多数停留在实物和纸介质形式上,信息资源的共享的程度很低,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5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文社科基地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实现的契机,信息化技术设备更新速度快,要充分发挥效益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管理相配套.,需要有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参与其中。但从目前来看,人文社科基地的很多研究管理人员因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受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不愿意从传统的管理方式中走出来,信息技术知识缺乏,知识更新速度太慢,跟不上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6 没有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价与考核体系

由于研究基地信息网络中心的地位局限,当前研究基地的信息化建设评价和考核工作开展得极不充分。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自我评价基本没有开展,考核工作水平较低,在考核性质上,这样无法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开展正确的评价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不能指导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我国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体系

3.1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构架

构架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系统应包括基地网站建设、图书资料管理及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以及MIS、DSS、OAS几个部分,如图一所示。

3.1.1 研究基地的网站建设

基地网站是对外宣传和交流的窗口,因此网站建设成为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围绕研究基地管理的中心工作,网站建设在一些部门网站所必备的部门介绍组织机构和人才培养等功能外,根据研究基地的任务和特点主要还应包括四个方面:成果交易网、学术交流网、文献资料网和科学研究网。

(1)成果交易网

互联网是外界了解人文社科基地研究进展、搜寻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实现研究基地研究成果网上展示,促进成果转化正是建设“成果交易网”的主要目标。“成果交易网”具体实现研究成果在线浏览与检索。通过在线注册,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发布相关技术、专利等,企业等外界人士可以按学科、成果形式等多种方式检索研究基地研究成果信息。另外,辅助性地增加一些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成果申报的基本知识等。

(2)学术交流网

学术交流是科学进步的源泉,建设学术交流网,可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学术交流网主要功能是实时发布研究基地所有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信息,实现网上学术会议等功能,搭建一个虚拟的、但又是实在的学术交流平台。信息的发布实行权限控制,通过网上注册的所有学术人员可以在线发文,发文成功后由管理人员在线市批。通过批准的学术报告、会议信息、按级别高低分类,按时间先后顺序显示,并可以按学科专业等关键字进行检索。除了实现上述功能之外,学术交流网拥有大量学术交流的基本知识介绍,如社科论文写作规范与技巧、文献检索工具等。

(3)文献资料网

文献资料网建立在研究基地在拥有与其名称或研究方向相符的专业资料库或数据库后,主要作用于向研究基地提供有关资料编目、专业资料、文献数据库信息查询服务等,其页面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中外图书目录、中外期刊目录、基地资料库、硕士博士论文目录、图书馆资源利用等。研究人员可通过文献资料网这个用户平台方便的查询所需的各种文献资料。

(4)科学研究网

科学研究网作用于向外界表明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发布已经完成和正在或将要进行的重大国家基金项目,同时还应该提供一个咨询服务平台。通过科学研究网使外界了解基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基地更好地承揽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3.1.2 图书资料管理及专业数据库的建设

研究基地应建立独立于学校图书馆的专门图书资料室,拥有种类齐全的专业书刊资料,特别是必要的外文书刊资料,并注意最新书刊资料的购置。图书资料室应配备具有图书馆员或相应职称的专职资料人员,其主要职责是:[12]对本研究领域的图书资料进行编目;[13]对重点研究基地图书资料年度专项经费采购的书刊资料单独造册登记;③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信息查询服务。另外建立数字图书馆(D i g i t a l Library),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专门图书馆馆藏信息实现数字化,供用户随时随地查询,它将极大地改变学校传统的馆藏管理、信息检索和文献传递功能。

研究基地建立与其名称或研究方向相符的专业资料库或数据库,组织专业资料库或数据库软件的研制开发,并制定有关管理办法。研究基地指定专人负责数据录入、系统维护和信息服务等项工作。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料库的建设,要在认真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校和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研究人员与网络人员相结合、资料库建设与研究项目相结合、合理布局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功能优化和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3.1.3 集成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

本系统应实现研究基地图书资料管理、档案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多功能的集成管理。实现社科研究人员管理、项目申报管理、成果鉴定管理、奖励申报管理、学术论文管理、统计报表,以及通知公告等信息的在线发布功能。

系统采用B/C和B/S两种模式,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用户为研究基地管理人员,采用B/C结构,专门开发客户端程序;第二层次用户为基地研究人员(包括专职人员和校内外兼职人员)使用,采用B/S结构。同时,实行用户权限控制,两个层次的用户权限不一,所能使用的功能不一样。第一层次的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查询、修改所有研究项目、成果、奖励等信息,并能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功能。第二层次的用户只能查询与本学院或本人相关的信息,不能修改数据。

集成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科学信息数据库

社会科学信息数据库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是社会科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以一般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为例,社会科学数据库必须包含以下内容:代码库、研究人员库、项目库、成果库、社科信息库。

(2)客户端程序的开发

利用Power Builder等工具开发B/C结构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以及统计分析、打印报表等功能。

(3)社科数据查询平台

社科数据查询功能即是采用B/S实现在线信息查询,其使用对象主要为管理人员及有关研究人员。比如研究项目查询,可以在IE中通过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等关键字进行查询,但是,功能只限于查询,不能修改。而且,为了信息安全,实现IP限制,只有校内IP才能上网查询。

(4)社科信息发布平台

社科信息发布平台是MIS基于B/S模式的部分,主要是基于建立好社会科学数据库,利用ASP或类似语言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社科研究信息发布平台,实现通知、公告和新闻的发布等功能。

同时,系统要具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提供决策支持的功能。随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研究规模的扩大,管理的范围向广度和深度的延拓,如何使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领导层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去认清形势、解决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利用数据转换、多维分析、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等技术建立一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决策支持系统显得非常必要。这个决策支持系统除了应满足MIS具备的日常查询和维护等功能之外,还应向决策者提供有关社科形势的瞬时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历史数据的深层次信息,使决策者掌握研究基地当前的发展状态,做出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分析。

基地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还应具备办公自动化的功能,能实现收发文件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去向、工作日志、会议安排、公共服务等功能。

3.2 推进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2.1 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的措施

(1)明确研究基地信息化的目标

结合研究基地发展的趋势,找准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是为基地的发展服务的,其最终目标应该与研究基地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从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基地的发展趋势是以科研、交流和服务为主,由此研究基地的信息化也要以主要的基地业务为主,即要重点搞好科研、学术交流和服务的信息化。为研究基地的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服务,是研究基地信息化的最根本目标。研究基地在设定了这个总目标后,还要根据各个基地的不同情况来制订各个分目标,即要把总目标进行细化,分成阶段目标。

(2)设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CIO,并明确CI0职责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参考西诺特的建议,应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设立信息主管CIO,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小组。CIO是负责制订信息政策、标准,并对研究基地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控制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C10主要是从管理角度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来促进研究基地的管理决策水平,增强其科研能力。研究基地CIO的主要职责包括:制订信息化的战略;领导和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参与研究基地的高层决策;按照现代管理概念,科学运作信息化项目;负责协调信息系统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任务协作。

(3)加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科研管理人员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对人文社科基地科研管理人员的信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管理人员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及信息交流能力。提高科研管理人员信息能力的具体措施有:[12]进行信息基础知识教育,开展培训、研讨等活动,教其学习网络信息检索和电子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知识;[13]营造信息交流氛围;③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层科研管理人员上机、上网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4)积极争取各种经费支持,推动基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研究基地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在组建了优秀的科研团队的条件下,科研经费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有了经费才能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如图书资料特别是重点研究方向的专项图书资料、数据库的建设,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条件,舒适的研究交流场所等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中,要争取更多的外界科研经费的投入,当然首先这必须加强高校自身的科研经费投入力度,通过自身的先期投入,创造争取外援的基本条件。在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实力后,把争取纵向重大项目作为经费的主要来源,作为组织团队攻关的旗帜,作为带动平台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这样才能为国家政府重大决策咨询问题做出贡献,真正体现平台“人才库”、“思想库”的作用,在同行研究中脱颖而出。

3.2.2 信息化运行机制建设的措施

(1)建立研究基地信息化规范与标准体系

我国各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需要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但是面对众多的应用系统及成千上万的信息,如何统一、科学、规范地分类和描述信息,使信息能有序流通、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信息化规范与标准体系能保证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过程中的统一,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其建构目标主要包括:

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在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应用平台等)及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方面,要求:技术标准统一;符合ISO标准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需要;在技术上代表主流或新的发展方向;同时能满足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如适合网络计算、稳定性、安全性等)。

第二,应用系统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是面向最终用户的,直接影响管理效益、效率的提高,其规范应包括以下性能指标:适应于科学的管理运行模式;数据设计符合信息标准及应用规范;功能相对齐全、满足需要;具有通用、扩展、易操作等特征;提供应用访问接口以及与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接口,符合一定的应用管理规范,能够与其它应用系统集成,技术文档规范齐全。

第三,信息标准。主要是在研究基地范围内为数据库设计提供类似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统一的标准。如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就是我国目前正在实行的相对完整、实用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四,管理规范。主要是保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有序运行,起到研究基地信息化的交通规则的作用。管理规范要重点反映研究基地在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屮的政策、指导方针,其基本内容是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管理类(如网络信息管理办法、网络有害信息处理办法等)、信息服务类(如网络信息服务登记管理办法、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等)、技术类(如信息人员与岗位职责、服务器管理系列规范、数据库管理系列规范等)三类管理规范。

(2)建立技术与制度并重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涵盖多个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数据库、网站建设,要进行信息资源安全的管理与发布,必须要有较好的技术与制度并重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在技术上要实现的信息运行安全性,包括了信息内容在网络上的保密性、完整性和服务保证。一是要求在网络的设计过程中,对网络的传递质量、可靠性、抗毁性、安全性均需加以周密的考虑,使之具有最完善的网络结构。二是要做好“信息再包装”工作,即通过对信息改编和重组,对信息进行甄选整序,增值和浓缩,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防止信息超载、信息失误和信息泛化,促使信息服务向综合信息、统计分析、调查研究和策略建议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缩短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的周期,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和利用率。

第二,信息运行的安全制度包括两类,分别是:[12]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操作和管理规范。此类规范一般在设计信息安全技术时共同制定,并结合信息技术发挥作用,制定和监督执行的主体为负责整个研究基地信息化工作的信息网络中心;[13]特别针对信息化特征而制定的高校信息保密制度。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泄密的漏洞增多、门槛降低,因此基地保密委员会必须对传统保密制度进行革新,特别针对如何规范计算机上网管理,严防涉密信息上网,杜绝互联网泄密等艰巨任务制定专门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3.2.3 信息化评价和考核机制建设的措施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信息化的建构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信息化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对信息化的实施过程进行适时的评价和考核,并根据评价和考核的结果,找出信息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建设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地应当积极开展信息化评价与考核,通过“以评促建”,促进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研究基地内部的评价和考核,是由基地自己组织开展的评价和考核。根据众多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硬件”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针对研究基地信息化网络、平台及信息资源建设开展的评价,这部分工作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网络平台体系。内容包括:每百名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拥有量(或人均拥有量)、基地网络规模与覆盖率(包括教师、实验室、办公场所等)等。

二是信息资源与数据库体系。内容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水平、电子图书情况、网上资源情况、研究基地各种网页资源情况等。

(2)“软件”考核指标体系

主要针对信息化中的管理服务、标准规范、技术保障等开展的评价与考核,以考核为主。

一是组织管理体系。内容包括单位负责人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信息化管理水平(信息化系统应用熟练程度、信息安全和保密情况等)、工作人员信息化培训情况、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二是信息化应用与服务体系。内容包括:各类专门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与应用情况(如财务、资产等)、各类专门信息服务网站的水平与应用情况、图书管理系统、门户网站和二级网站建设情况等。

三是信息化规范与标准体系。内容包括:贯彻信息化标准情况、用户规范情况、管理规范情况、应用系统规范情况等。

上一篇:高校办公自动化下一篇: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