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2024-05-04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精选十篇)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1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 要做好诗歌鉴赏题, 应先了解传统审美习惯,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都借月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怀念。 (2) 伤春悲秋或见秋思乡。如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芝, 秋来处处割愁肠”。 (3)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 (4) 折柳送别。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王维的“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 给人以悠长的回味。 (5) 听梧桐而心悲凉。如《长恨歌》中“秋雨梧桐叶落时”, 《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夜雨》中“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等。

二、了解作者, 把握诗词的主题

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其思想感情又与作者的生活时代、阶级立场、道德操守、个人经历等分不开, 因而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也有所区别。我们鉴赏诗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握诗词的主题。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有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旧隐田园、思乡念亲、别恨离愁、惜春悲秋等等。

掌握了传统的审美习惯, 了解了诗人的创作主题, 只是找到了解读诗词的切入点, 但却不是“万能钥匙”, 百试百灵, 比如用来解答今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诗词鉴赏题, 就未必行得通。那我们就应针对诗词的多样性, 想出更具体、更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让我们诗歌鉴赏不再成为难题。

(一) 把自己放入诗词的意境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诗词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迸发, 每一诗句、每一个诗词, 都是浸润着作者的血与泪, 爱与恨, 悲愁与喜乐。我们在欣赏时, 一定要用心品读, 用心感悟, 调出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 感知出与诗人相同的遭际, 相同的心境。虽然学生可能没有作者那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但也许会有相似的或相通的体验, 做题就应把他们从大脑中调出来。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两句, 我们虽没有陶渊明的生活经历, 但我们却对笼中鸟无限渴望飞回自然、水中鱼极力想游回大海的情景非常熟悉。那么这样想时, 诗中的作者厌恶官场、向往自由、渴望自由的心情, 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二) 发挥想象, 拓展诗的意蕴

诗歌是浓缩的语言艺术, 我们不妨大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 补出诗人未尽之言, 未明之意。如苏轼的《蝶恋花》中“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我们可以充分想象这一画面, 把握这一描写的特点。燕子在村头盘旋飞舞, 村上人家, 绿水环抱, 给画面带来了盎然春意, 增添了动态美。“墙里秋千”自然指上面所说的“绿水人家”, 由于秋千在院内, 环以高墙, 所以墙外行人只能看到露出的秋千。读到这里,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墙内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佳人的容貌、动作, 佳人的笑声。想象出这些, 我们就可理解墙外行人因墙内人的无情而烦恼的主题了。

(三) 要学会举一返三、触类旁通

古典诗词虽各不相同, 但也有相似之处, 相通之点。诗人创作诗词往往是在前辈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借鉴、改进, 以更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也就因为这一特点, 我们可以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去解读生僻的诗词。如杜甫《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我们学习中知道, 这个白骨露野, 阴风惨惨, 鬼哭凄凄的画面, 让人不寒而栗。也就是这个画面最尖锐的批判了统治者发动的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给人带来的沉重的灾难和不幸, 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 对统治者的批判。

(四) 重点把握表情达意的尾句

在结构上看, 诗词一般前几句写景、叙事, 尾句是画龙点晴的句子, 用尾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 这一点在很多诗歌都有体现。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的尾句“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飘飘”一种飘泊无依之感跃然纸上, 广阔的天地, 渺小的一沙鸥, 又有一种苍凉悲郁之感, 抓住这一主旨, 再来欣赏前两联的景,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境界壮阔, 气势磅礡, 雄浑阔大, 但似天地间一沙鸥的诗人在如此壮阔的境界里, 更显出作者的孤苦无依, 也刻画出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

(五) 分析语境, 注意景色或意象的“冷”和“热”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篇2

四、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术语及运用举例

名称

说 明

作 用

例 句

赏 析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使意境具体深邃,使形象生动丰满,为下文作铺垫。

“楼船夜雨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表达抗金救国的豪情壮志,为下文写壮志难酬作铺垫。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月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画龙点睛,表明观点,突出主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渲染气氛,增强力量。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借景抒情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委婉含蓄,引发思考,回味无穷。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和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借滚滚的江水抒发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虚实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虚实相映,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内容,拓展意境,鲜明突出,富于变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情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用事作典,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金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出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想过程。

创造意境,形象鲜明,拓展内容,深化主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渲染气氛,突出题旨。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二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托物引喻,婉转曲折,明朗浅显,耐人寻味,有民歌风格。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首尾圆润,文生绚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衬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烘云托月,突出形象,渲染意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

创造气氛,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定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增大容量,开阔意境,巧妙立意,平中见奇。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委婉含蓄,饶有韵味。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渲染气氛,情趣盎然。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用鱼跳的“动”更衬托景物的“静”。

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曲折多澜,情趣动人。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开头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写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正侧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的是侧面描写。

突出描写对象,烘托环境气氛,丰富意境形象。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急行军,另一方面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直抒胸臆

即景抒情,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直截了当,酣畅淋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真实感。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形式上,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有音乐美;内容上,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淋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渲染气氛,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节奏鲜明,语势磅礴,痛快淋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排比,创设了典型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来。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有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语言简练含蓄。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烘托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引人深思。

叠字

重复使用同一个字。

点染氛围,渲染环境,烘托情感。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寒山《杳杳寒山道》)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91-01

古典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古典诗词的鉴赏已经成为中考和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古典诗词的时间距离现在比较久远,且古典诗词或描写山水、或歌物咏志、或凭吊古人、或记事抒情、或揭示生活的哲理,所展现的思想感情不能直达,仅能寄托于景物,需要体验和领悟其中所展现的境界,因此学生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往往感觉有一定的难度,且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也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其实,每一首古典诗词都有其固定的鉴赏方法,要想提高初中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需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鉴赏技巧,下面从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总结一些鉴赏技巧,以供参考。

一、注重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多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想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把握。因为初中生都没有过和古典诗词作者一样的经历,且没有处于古典诗词作者的环境当中,故教师要理解学生无法对古典诗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体味和把握。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当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加以准确的理解,如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总结一些学过的或者常见的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对其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一些思想感情,可以为其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使其可以更好地对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快速的把握。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为这几种情况:(1)歌颂祖国的美好河山,气势磅礴,言辞优美,展现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感慨人生,如感慨人生中最常见的几种感情,即爱情、亲情、友情;(3)表现对当前现实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不满,表达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情,表达对统治阶层的不满和愤恨之情;(4)表现作者自身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他们的理想抱负,表达他们无法在现实中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愤懑情绪。此外,为了使初中生对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充分的把握,初中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熟悉作者所处环境的背景等,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和所处环境的背景,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抱负和经历,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才能对作者对生活、社会的态度加以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对古典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把握。再者,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事物的形象或者意象对古典诗词作者的情感世界加以了解。因为古典诗词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或者意象渗透自己的情感,如“落花”意寓着哀愁,以鸿雁和燕鹄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因此,要想对作者的情感加以了解,注重寻找事物的形象或者意象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当学生逐步积累了古典诗词经常展现的思想感情、掌握了识别物象的方法,相信学生就会慢慢学会对古典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有效的把握,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二、注重把握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注重指导学生把握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至关重要。在初中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总结一些古典诗词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一般情况下,古典诗词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有:(1)在古典诗词中,好多作者都喜欢采用正反对比的表现手法,如有的古典诗词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比理想和现实的差异性,对比腐败和清廉的差异性,对比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的差异性……以此展现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可以使读者深刻地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不少作者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借用某种人物或者某种事物来衬托某种事情,以使社会的某种风气得以彰显,以此让读者明白自己想要在这首诗歌或者词中想要表达的主张或者观点。(3)还有的作者喜欢在古典诗词中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朦胧感觉,同时让读者了解作者想要讲述的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4)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经常被作者广泛应用,这样表现手法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古典诗词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使读者更容易靠近这些作者来感触他们的境界。(5)借助景色描写抒发感情也经常被广泛应用在古典诗词当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中,作者借岳阳楼的景来表达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壮志。如果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教学中,语文教师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作者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将有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鉴赏思路加以理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古典诗词想要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总之,注重提高初中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传授给学生一些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古典诗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古典诗词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以逐步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使初中生在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部分获得高分。

参考文献

[1] 沈 靖.论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能力[J].语文学刊,2014(03)140-141.

[2] 张品举.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J].学周刊,2015(09)221.

古典诗词鉴赏技巧探讨 篇4

一.全面性了解古典诗词

我国的古典诗歌有两大传统:现实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传统。前者以《诗经》开辟, 由杜甫推向了顶峰。后者由《离骚》开创, 由后来的李白、辛弃疾予以发展。在初中生鉴赏诗词时要做到大概了解。另外, 诗人的一些风格也应该掌握。比如说, 在唐诗中, 李白诗歌中其独特的清新飘逸, 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 还有陶渊明诗歌的宁静平和等。另外, 在宋词的学习中, 也要注意到词的风格类型, 比如说, 豪放派的特点以及代表诗人, 婉约派的特点及其代表诗人, 掌握了这些之后, 在学习与鉴赏古典诗歌时, 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去判断诗人所处的背景, 以及作品的一些风格等等, 都有较大的意义。

二.抓住诗眼

此外, 文有文眼, 诗有诗眼, 在鉴赏中要注意对诗眼的仔细揣摩。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关键, 抓住了全诗的主旨。诗眼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抓诗眼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说, 在《黄鹤楼》这首诗中, 要找出诗眼, 就要从全文进行解读, 诗词的首联中有一个“楼空”, 颔联中写到了“天空”, 颈联中有一个“洲空”, 尾联中还有一个“家空”, 在阅读体会全诗之后就很容易得出结论, “空”即本诗的诗眼。进而去体会作者的空虚、惆怅的思想感情。

此外, 教师还可以有意地抓住诗眼。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词的主旨, 在目前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 学生会问到很多问题, 比如说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 学生就有可能会问:“作者说自己是聊发少年狂,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时, 教师就可以抓住它, “是啊, 少年狂, 到底狂在哪里呢?为什么要聊发少年狂呢?”从而, 进一步明确了, 就狂在出猎和杀敌报国上, 这就意味着作者从猎手的狂进而过渡到英雄的狂。这就能抓住了诗词的诗眼, 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报国之心与建功立业之情。

三.掌握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手法

第一, 对比。对比分为很多方式, 如正反对比、美丑对比、古今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等等。第二, 衬托。衬托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衬托, 一种是反面衬托。比如说杜甫的《望岳》, 这首诗就是一种反面衬托。用蝉的噪音衬托树林的安静, 用“鸟鸣”来衬托“山幽”。这样就做到了以动衬静。第三, 虚实结合。比如陆游的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中, 第一句为实写, 最后一句是虚写, 这样虚实结合, 相互照应, 就表达出了诗人壮志难酬。第四, 借景抒情。比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一句中, “几处”虽然很少, 但是, 作者却从这“几处”中体会到了这几只莺儿来得如此之早, 表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就是借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心情愉悦的思想感情。第五, 就是比喻与拟人的表现修辞手法。在学习古典诗词进行鉴赏时, 要注意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 从而更好地把握诗词。

四.要做到温故知新

在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 不能只是就诗论诗, 还需要诗词之间的联系, 做到温故知新。如对陶渊明的这首《饮酒》, 其中一句是“飞鸟相与还”, 其表面意思很简单, 但是其深刻含义是什么呢?要多加体会, 这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比如说, 就可以用陶渊明的另一首诗《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归还”来引导学生, 去体会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归园隐居后的欣喜形成的对比, 这也正是作者的“真意”, 因此,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所以, 在鉴赏诗歌时要做到旁征博引。

五.反复诵读

在鉴赏诗歌时, 要做到反复的咀嚼、反复的品味, 尤其是对一些细节要研读, 进而来领略诗词的含蓄隽永与深刻哲思, 从而达到对全诗内容的真正性理解。

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的表达 篇5

重点难点梳理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

有关表达技巧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设题中也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同时,表达技巧又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考试大纲》,还是有关的工具书或写作教材,都没有对它的内涵或外延作出明确的界定。因此我们只能对其作如下大致的表述: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

金题透视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高考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解析】该诗由眼前之景起兴,以此抒发感慨。解答此题,前提是要了解古诗中虚和实的关系——实写的内容往往不是重点,而是抒怀、明理的依托;虚写的内容常常由实写而来,并常常涉及诗词的主旨。作答时要注意透过现象挖本质,即通过诗中表面之景(即实)来揣摩作者内心之情(即虚)。

【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高考辽宁卷)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解析】该题两个题目均为表达技巧鉴赏题,且都提出了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修辞方法、描写顺序和描写方法(动静结合)。

第一问:考查修辞方法,涉及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排比、对偶、比拟等,考生选择其中三种并结合诗句作出说明即可。

第二问:须明确诗歌的写景顺序。写景顺序一般指的是时间(早晚白天黑夜等时间变化)顺序和空间(远近高低内外等层次变化)顺序;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以多角度开拓意境,使景物互为映衬,从而构成一种情趣,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一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高考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词写鹰,但作者几乎未从正面描写鹰的形象,而是极力着笔于鹰身处的背景和环境。寒山几堵的堵字,削碎中原路的削字,烘托了鹰凌厉激荡的气势形象;风低一句更让人仿佛看到鹰在广阔草原上迅疾低飞的雄姿。显然,作者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描写鹰矫健的英姿和凌厉的气势的。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烘托(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烘托鹰的形象。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高考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解析】该题是一道比较鉴赏题,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鉴赏角度,应仔细揣摩诗歌内容,从中找出最为鲜明突出的表达技巧类型。两首诗前后两句所描写的内容反差都很大,很明显均是采用了对比手法。古诗中的对比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或让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以此来揭示主题,增加诗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难点攻略

一、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

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高考,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都是考生失分非常严重的一类考题。除客观因素外,主观上考生相关知识的匮乏,是导致丢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工作,应是解答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前提和关键。古诗表达技巧的类型尽管种类繁多,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某些角度给它作个大致的分类。如:

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2.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顶针(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大致相同。

3.其他常用表现手法: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

以上分类有的有交叉现象,如第一类中直接抒情是第三类中直抒胸臆的另一种说法;第三类中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则都属于第一类的间接抒情。鉴赏时如果题目中没有规定明确的鉴赏类型或角度,我们只需根据其中一种类型或站在其中的一个角度表述即可。

根据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借景抒情、对比、烘托、反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借古讽今以及比喻、比拟、对偶等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二、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

古诗的数量可谓恒河沙数,我们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对其大面积鉴赏,因此,精心选择重要而又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重点赏析,应是我们高三古诗鉴赏备考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选择此类诗歌的时候,不应忽视教材中那些经典性的课文诗歌,它们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对象。

其实,古诗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为常见,其他类型也并不鲜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姜夔《扬州慢》中的比拟(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烘托(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豪杰,写乱石穿空,旨在为下片写周瑜功业),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不一而足。鉴赏时我们可把它们作为样板诗歌加以细心体会,精心揣摩。

当然,我们还可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工作——把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歌钩连在一起鉴赏,如《石头城》和同样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山居秋暝》和一样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的《李凭箜篌引》等篇目;也可从课文诗歌联系到课外诗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而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一些课外篇目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手法,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合并同类项——这种钩连课内联系课外、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歌中运用情况的分析和了解的赏析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复习工作取得小投入而大产值的效果。

三、探究高考设题,寻求答题启示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类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

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

①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④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

①2008年上海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

②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⑴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⑵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⑶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③20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④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如:①包含了比喻和对比;②包含了对比、寓情于景、用典和议论等;③包括了对比、比喻和象征;④主要是借景抒情。这种题型往往给考生的答题带来很大的盲目性。

考场上,导致考生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失分的原因有很多——或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或说明不到位,或分析不透彻;或程式不规范,或要素不齐全。尤其是解答大角度类型的题目时,考生出现的问题相对更多,有时甚至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即一旦表达技巧的类型答错,往往导致后面的分析说明也牛头不对马嘴。

要解决这些问题,平时复习注重对高考题目进行分析和探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相对来说,高考题目的命制和答案的设置更为科学和规范,其设题的特点、答案的模式、切入方式甚至字数的安排都值得我们去分析揣摩。

重点难点题型测试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建炎三年春,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高宗由扬州逃往镇江,再到杭州。此时作者正避乱岳州,从岳州太守那里借得后圃君子亭暂居,自号园公。

这首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中吕】迎仙客

张可久

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

两篇作品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答案)

1.前三句实写:松荫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主要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作者通过描写不惜污损胭脂之色、傲然挺立于蒙蒙细雨之中的海棠来表现自己不避艰险的精神和孤高脱俗的人格。

古诗词鉴赏技巧初探 篇6

一、区分风格流派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这是文学艺术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要求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精确地进行描写,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浪漫主义偏重于抒发感情和描写幻想,常常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和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形象,表现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比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都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屈原、李白的诗歌,则多属浪漫主义作品。

2.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作品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人们多以“骏马秋风冀北”来形容。在审美效果上,令人亢奋、激动、昂扬,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婉约派作品多以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为主,最擅长表现离愁别恨的主题。风格婉约清丽、缠绵悱恻,具有阴柔之美,人们多以“杏花春雨江南”来形容。在审美效果上,往往令人怡悦依恋,感叹不已,如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一剪梅》等。

3.名家典型诗风举例

诗歌的艺术风格,与诗人的出身、教养、生活经历、艺术趣味有极大的关系,可以说诗品出于人品。正因如此,我们的诗坛才能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比如:陶潜的恬淡静美,王维的诗中有画,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平易浅近,贾岛之瘦,孟郊之寒,温庭筠的香艳柔婉,李煜的多愁善感,柳永的真率明朗,晏殊的富贵闲雅,苏轼的高旷清雄,辛弃疾的豪迈奔放,李清照的婉约清新,姜夔的幽冷悲凉等。

二、明确表达方式

这里主要谈谈常用的抒情和描写。

(一)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眼观茫茫宇宙,沉思悠悠人生,不禁悲从中来,放声长叹,一吐心中寂寞苦闷之情,表达了功业难就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李白的《静夜思》亦是采用直抒心绪的写法,不加雕琢,随手写来,却很有感染力。

2.间接抒情 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①借景抒情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更增加诗人的愁思。景物的形象,体现着诗人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又贯注在景物形象的描绘之中。再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写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借景述意,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

②借物抒情(即托物言志) 像虞世南的《蝉》:“垂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这是一篇有名的托物寓义的小诗,它通过咏蝉传达出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③怀古伤今(即借古喻今)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中提到的《后庭花》是陈后主作的靡靡之音,杜牧以史喻今,让人从陈代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对当时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二)描写方式

常见的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白描、渲染、细节描写等。直接描写无需赘言,我们主要说说后面几种:

1.间接描写 即侧面描写或烘托,用一事物暗不另一事物。如《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罗敷如何美丽,而是通过观者的惊艳反应,间接表现她的美艳绝伦。类似的还有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写景中的间接描写亦有很多,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船帆、飞鸟、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潆潆细雨,船行变得迟重缓慢,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江边的树显得十分润泽。读着这些句子,我们就会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边,在大树上,全都是潆潆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2.渲染 即细致地描写,用重笔对环境、景物或人的行为、心理作用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现形象的某种本质和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法。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用“念去去”点明朋友分别,接着用千里烟波、沉沉暮霭、楚天空阔渲染他们之间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的情意,后面又用“杨柳岸、晓风残月”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使人倍觉伤感。这种渲染,比原来的色彩加重一层,更感意致绵密。再如前面那首韦应物的诗,经过前三联的铺写渲染,形成了诗人远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诗人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3.白描 就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它的最大特征是纯客观地描写,不着一句议论抒情而尽得风流。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颔联与颈联互相结合,素描淡抹,将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4.细节描写 即对细小情节的描写。它的作用在于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突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因客不至烦躁不安的心情。

三、辨别常见修辞手法

1.比喻 是诗歌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如白居易《长恨歌》描写杨贵妃“芙蓉如面柳如眉”、“梨花一枝春带雨”,以“芙蓉”比面,以“柳”比眉,以“梨花”比容颜,以“雨”比泪痕。特别是他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通篇由比喻构成,用“花、雾、春梦、朝云”四个喻体,共同比喻一个本体,即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好的人与物,表达了一种追念与惋惜之情。

2.拟人 即赋于事物以人的特性,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草树本是无情物,在诗人笔下,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作者把花草树木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将春雨人格化,写成了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3.夸张 可以说是诗人为表达难言之意、描摹难传之状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放大镜”。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若用地理常识这把科学标尺衡量,可说纯属撒谎。可是读者并没有对这首诗的真实性发出疑问,反而觉得非如此不足以表现诗人感情的愉悦与行舟的轻快。在许多时候,夸张往往和比喻结合起来,如李白《将进酒》的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一句属空间的夸张,后一句是时间的夸张。这两种夸张前后紧密相联:前一句以河水一去不回头暗喻人生易逝,为下面“悲白发”作好铺垫;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脆弱渺小,故有下面的朝暮变化之说。

4.对比 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如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诗中把烧瓦工人和居大厦的富翁作了鲜明对比,揭露了不劳而获和劳而无获的不合理现象。再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际遇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5.衬托 是利用事物间相似或相反的条件,来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所要描述的事物的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所谓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以次要事物来正面衬托主要事物。有以哀衬哀的,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用落叶纷纷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种苍凉气氛,衬托诗人的沉郁感情。有以乐衬乐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用明媚开朗的阳光(白日)和翠色可人的美景(青春),来衬托诗人那种兴奋难遏的感情。反衬就是利用事物间的相反条件,以次要事物的反面衬托主要事物的正面。它或以乐衬哀,或以苦衬乐,或以动衬静。如“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以闹衬静;“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则是色彩上的反衬。

6.互文 指古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实际意思是木兰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亦属此诗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也决不能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难免一死,壮士十年后即能侥幸归来。再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二句,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战争不断。

7.双关 即利用词语间的音义关系,表面上讲的是这件事,实际上是另有所指。它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前者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用了以“晴”谐“情”的双关隐语,增添了诗歌的情趣,显得新颖巧妙。元末诗人王冕写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里的“清气”,表面指梅花的清香,暗指画家的人品和节操。

8.叠字 叠字的运用,在我国诗歌中源远流长,拿《诗经》来说,三百零五篇就有将近二百篇使用了叠字。运用叠字,可以调节音节,加强作品的节奏感,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气氛,使人体会到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像李清照的《声声慢》,在开头运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字将词人倾吐不尽的悲哀赋予言外,使读者如闻哽咽啜泣之声。

四、了解诗中典故

用典,是诗歌创作的一大特点,它借助过去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即怀古伤今、咏史言志,借此使言语含蓄、鲜明、生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句。这两句诗的上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就分别用了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闻笛赋”就是晋朝向秀的《思旧赋》,“烂柯人”的故事出自《述异记》,作者用这两个典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长期被贬斥的激愤和对朋友的深挚怀念,以及对人事沧桑、恍如隔世的慨叹。再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的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从用典的方式上说,有明用和暗用两种。散文中用典多采用明用,诗歌中则主要采用暗用。杜甫《新婚别》写行前新妇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典故暗用得很高妙,向来为大家所推崇。《汉书·李陵传》记有:“我士气少衰,而鼓不起,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搜得,皆斩之。”新妇勉慰亲人,解释自己不能“誓欲随军去”的原因时,典故变成了女人自己的话,自然流畅,不露一点痕迹。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用事”和“用辞”两种,“用事”是引用过去的故事,通过引用故事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起一种类比和引发的作用,使意义表达得更形象、更深刻。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整篇可以说用的全是周瑜破曹的故事,用以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事业却又无成的感叹。“用辞”主要在于引用现成的词语,以证明一种事理,或借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性的语言来塑造自己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如用“南冠”代替“囚犯”,用“金乌”代替“太阳”,用“玉兔”表示“月亮”。宋代诗人林逋咏梅诗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自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脱化而来,林逋仅仅改动了两个字,就成了咏梅的千古绝唱。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7

一、领略全诗内容, 慎看“主旨”项

诗歌鉴赏中的内容, 对于考生来说并非熟悉, 因此, 不必拘泥逐字逐句理解, 只要能理解大意即可, 领略大意就应该把A、B、C、D四项全部看完, 有一些题项的分析, 能对你的思维起到指路作用。所谓慎看“主旨”, 就是要看四项中是否有凭空拔高, 无中生有, 随意曲解诗歌的主旨, 设下陷阱, 这样的题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名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 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 留连忘返的情况。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 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 没有刻意求工, 却做含意隽永, 富艺术感染力。

[分析]这道题A、B两项是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一般的同学都不会选错, D项考表现手法, 这首诗内容浅显明白, 符合D项的说法, C项说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 这是没错的, 关键在后面的“突出渲染菊花的高洁气质”, 尽管很多诗句都借菊述志, 但这里所议论的, 不是对菊的偏爱, 而是因为它太独特了, “此花开尽更无花”从而引发了诗人的兴趣。因此C项的评价拔高了诗句, 不能一说到菊花, 就想到高洁气质, 所以从诗句的主旨方面去考虑, 就能轻而易举地知道答案。

二、善于捕捉信息, 对比阅读

高考试题中有时为了显示试题的“能力与创造性”, 会把两首题材有点相似、但内容表现手法有所不同的诗交织起来进行测试。做这类题, 应该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确定答案。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A.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 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疑重, 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B.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 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相映成趣, 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C.雍诗中“碧”是湖色, “翠”是山色, 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 所以给人感觉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 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 舜的妃子, 死后代作湘水神, 遨游于洞庭之上。

[分析]阅读这首诗和A、B、C、D四项后, 首先可以知道, D项是对“水仙”的有关传说的说明, 作为高考的试题, 故意用一个传说来迷惑考生, 这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是借这一项帮助考生了解这首诗。我们再看雍诗, 整首诗都没有一个“月”字, 也没有提到“月光”。即使“烟波不动影沉沉”这一句, 也只是写薄雾笼罩下湖水风平浪静的画面, 再从诗的标题“题君山”来窥探诗句, 所谓“影沉沉”也只是说薄雾暝暝, 湖中山影沉沉, 丝毫见不到什么月色。因此, 我们捕捉到这一信息便知道, A项所说“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显然是错误的。

谈古典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 篇8

客观上教学方法陈旧落后, 许多教师由于长年形成的应试教学习惯, 对于一篇名作很少引导学生去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 难以起到濡染心灵、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综合素养的作用。主观上学生对读诗没有兴趣学生对诗歌接触太少, 积累不够, 缺乏学习诗歌的兴趣,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促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采取新的教学策略。

一.调动情感提高兴趣

学生不喜欢诗歌的原因很多, 但有一点不能忽略, 其中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诗歌。因此在诗歌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 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诗篇

中学阶段所选的诗歌篇目较多, 各种风格流派都涉及到了。结合各类诗歌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 选择一些浅显而优美的短诗作为诗歌教学的开始是比较合适的。比如用《诗经二首》作为诗歌教学切入口, 引起学诗的兴趣。

在学生的心目中, 《诗经》似乎比所学过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要难得多, 而且《诗经》所反映的时代又那么久远。实际上, 《诗经》所反应的都是遥远时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诗经》的内容应该是好理解的。最使同学们感兴趣的是, 人类童年时期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卫风氓》虽然是弃妇诗,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我们在女主人公登上墙头张望的焦急神态中看到了人类对爱情的纯真、美好的爱情的渴望。

(二) 举行激发学生读诗兴趣的比赛

中学阶段的学生, 具有很强的好胜心, 一说起比赛都跃跃欲试。抓住这一特点, 适当开展朗诵比赛能调动起学生们学诗的兴趣。用鼓励为主的原则, 争取使每位学生都能尝到读诗的乐趣。对于朗诵基础较好的学生, 这样的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 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也可以得到一次锻炼, 至少有一次朗诵比赛的经历, 认为自己还可以朗诵诗歌。同学们都有了读诗的愿望, 班上就形成一种良好的读诗学诗的氛围, 从讨厌诗歌变为亲近诗歌, 这样才能使诗歌教学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注重积累总结规律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鉴赏, 都有其内在规律。古典诗歌鉴赏的内在规律就是以作品为文本, 通过鉴赏主体对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渗入和感悟, 从而使鉴赏主体获得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愉悦。因此, 在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中, 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培养对作品的研读能力。

(一) 了解常识, 知人知时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 这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 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 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比如说, 讲苏轼的作品时, 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 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 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外, 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 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 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 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 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所以, 要读懂苏轼, 就不能离开时代、社会、民族和人。

(二) 紧扣意象, 体会意境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物象在语言文字中融汇和呈现即意象。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加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情与景的结晶, 它是古代诗人创构的诗歌的精华, 也是我们鉴赏诗歌的最重要的审美环节。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 体会意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 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用的就是典型的意象的叠加方式。十个细节, 一组象征符号, 全为景, 只因“断肠人在天涯”一句, 点染出一片凄清苍凉的秋色, 点化出一片哀愁孤寂的情思, 全部景象笼上一层无限的悲愁。无言愁而愁绪似东流之水, 渲染出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 体现了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落寞心境。

(三) 品味语言, 体悟诗情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诗歌讲究炼字。古有“吟成一个字, 捻断数根须”之说。体现了他们对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的领悟。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 必须让学生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体会它们对表达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

京口瓜州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 最初用“到”, 后改为“过”, 又改为“入”, 再改为“满”, 终定为“绿”。“绿”字为什么好呢?这里把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表达上就会更丰富, 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 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联系背景可知此时诗人正值奉召回京, 重施变法之际, 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的心情相契合。

因此, 教师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答出诗的主题不如首先问他们究竟喜欢哪些词句, 中国古人讲眼见佳句分外明, 我相信现在的中学生们也都是有一定的审美敏感的。

(四) 剖析技巧欣赏诗趣

古典诗歌中, 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 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诗歌语言在不断更新中, 特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歌语言的特色来自对常规语言的变异, 是对汉语表达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在诗歌语言表达上出现了许多修辞方式。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不能拒绝比喻这种修辞, 因为它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例如:贺铸的《青玉案》: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抒发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他独自徘徊在碧云冉冉的香草地, 暗叹自己纵有满腹才情, 但无人赏识的悲凉。随着暮云的缓缓滚动, 这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心头, 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作者叠用了三个新奇, 又稍带夸张的比喻:“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把这种闲愁充塞天地, 既多且广, 不可消释, 是化虚为实的灵光之笔。此外,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 如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双关等。

在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 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形象, 走进诗歌的意境, 领悟作者的感情。

三.抒写心得拓展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 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 进行生动的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 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把诗歌中浓缩的生活和情感还原回原生状态, 更要让学生把读出的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感悟抒写出来, 即让学生对原诗进行创造性的补充和发挥, 使原诗具有更为广阔的意象群, 同时使艺术形象得到再造和扩展。只有这样做, 我们才能使鉴赏主体与诗歌作品完美统一, 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 达到诗歌鉴赏的最高境界。因此, 在进行诗歌鉴赏训练时, 应注意加强学生诗歌鉴赏的书面表达训练。让学生抒写感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教诗歌内容的特点, 常常采用改写, 写读后感等方法。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9

一、解题步骤

1. 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m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2. 从作者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在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3. 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在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4.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词句突破

所谓诗眼,即一首诗中概括主旨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或一句话。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

(1)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如能捕捉到一首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探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2)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例如: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诗中的第三联描写生动,“落”“明”二字精练传神,是该联的诗眼。“落”给“泗水”以动感,好像从天上落下一般,使静态的形象动态化;“明”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动感,不说徂徕山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联系全诗,不难发现诗人把山水写得如此隽美、秀丽,是为了衬托他与友人的情谊纯洁无邪。

5. 从诗词的注解突破

有的诗词鉴赏在原诗之后附有注解,阅读这些注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例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心情。

二、解题模式

诗歌鉴赏的提问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端的,思想、风格、艺术、语言、情感……对这些,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一方面来进行解答,结果常常是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这里,我们将就提问的类型与解答的内容进行归类,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一般应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方向寻找答案。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又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

1.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虚实、动静)、抒情、议论、铺陈等。

2. 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化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含蓄蕴藉等。

3. 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例1.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分析诗句+手法+表达作用。

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提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词上阙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阙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简洁完美,切忌面面俱到。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

第三部分,根据氛围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例2: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直率的船家女的形象。

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 篇10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当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 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就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材料中的数量最多、最集中, 通过语文教学, 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不难看出, 语文教学历来只是一种手段, 传承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才是目的。换言之, 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就是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来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因此, 将大学语文之“文”定位在“文化”上, 才是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因此, 重视《大学语文》中的古典诗词势在必行。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 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学生有了这方面的兴趣, 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 才会不断地积累、学习, 受用无穷。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精华, 其本身就是肥沃的人文土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成为人精神上的支柱。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中国古典诗词, 会让人觉得生活中有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东西, 那春花秋月、金风玉露都会以一种优美的姿态步入人的生活中。这种学习对一个人的气质修养、谈吐, 对一个人理解生活、认识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应是我们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关键。

三、执着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培养

中国古典诗词品类繁多, 内容庞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抓住对学生执着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培养。“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 亦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核心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凡杰出的诗人无不关心“民生疾苦”, 无不“以天下为己任”, 如屈原、曹操、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等诗人一生积极入世, 写出了许多表现拯世济民之志的诗词。即便是一些典型的以超世著称的诗人, 如阮籍、陶渊明等亦有“大济苍生”之志。“以天下为己任”并非说人人都要争做政治家, 人人都要具备“治国, 平天下”之术以参与政治活动, 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一种“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在当代社会, 这种精神境界要求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具有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能够摆脱物欲的束缚, 走出个人的狭小空间。只有培育出这样的知识分子, 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才有可能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也是我们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如果说“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主要来源于儒家思想, 那么超越意识则主要来源于道家思想, 特别是“老、庄”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中, 如陶渊明、李白、苏轼等诗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种超越精神。在当代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激烈而复杂, 如果没有正确认识, 心灵就极易受到创伤, 所以, 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有所为有所不为, 能从个人小事中超越, 从个人不幸中超越, 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超越意识的培养当然不能离开古典诗词的学习。因此, 古典诗词的学习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

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 没有一定的欣赏方法就等于没有找到鉴赏的门径。教师在教学中可讲授一些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知识, 如古代诗歌的意象、意境、风格、格律等,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并配之以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文质兼美的诗歌作品。也可向学生介绍一些诗歌研究专家的指导性文章, 或追本溯源, 或探幽发微, 或介绍评价, 或独抒新见地包容诗歌的常识和常见常用的欣赏技法, 读之使人茅塞顿开, 受益匪浅。还可印发一些名家名篇的鉴赏性文章, 增加一些鉴赏的感性认识, 学习鉴赏评论的方法。课堂教学应大胆而适度地运用分析的手段, 古代文论为分析提供了一条出路, 古代的文学批评是“美学”的批评, 是成熟个体借助经验、结合比喻等手法对文章进行理性而又不失情感、形象的阐释, 可直接借鉴到诗歌鉴赏中来。教师可用自己成熟的体验, 通过形象的讲解, 引领学生达到新的境界。

五、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在课堂上努力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实行讨论式教学 (口头讨论、书面讨论) , 把练习论辩口语和练习概括、品评、抒发感情的书面写作, 变成学生表达的需要。引导学生收集阅读本课所需要的有关信息和资料, 在整体阅读中说出自己阅读的兴趣点, 提出看法和疑问, 然后就理解上的分歧点分小组合作探究, 写出读书报告, 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问题, 从而突出学生在诗歌鉴赏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与研究的热情。

六、大学语文的师资问题

师资问题是困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的大学, 特别是大量扩招之后, 学校面临师资力量的压力, 排课不能考虑课程的需要, 除了重点保障专业课师资外, 多数公共课程可能还会选一些教学水平相对较弱的教师, 这样做的结果是课堂吸引力不足, 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缺乏兴趣,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鉴于这种情况, 学校首先要重视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师的配备, 任课教师必须知识渊博又擅长讲课, 善于深入浅出,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除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很好的才情外, 还要求其有一定的研究精神。任课教师必须有奉献精神, 任劳任怨, 将教书育人结合起来, 既向学生传授知识, 也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综上所述,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古典诗词教学对于提高理工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写作能力, 寓人文教育于语文教育之中是一个确实有效的措施。可以说, 语言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枢纽, 但要真正做好并达到以上目标, 还有很大差距, 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江少英.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凸显爱国主义主题——《大学语文》教学之体会[J].引进与咨询, 2006, (09) :108-109.

[2]程克江.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1) :6-11.

[3]陈开美.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4) :22-25.

[4]赵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及策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2) :77-82.

上一篇:古诗教与学下一篇:手机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