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置管

2024-05-03

动脉穿刺置管(精选八篇)

动脉穿刺置管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3M Cobam 3M Health Care的自黏性弹力绷带, 纱布数块。

1.2 方法。

动脉穿刺置管成功后, 于3M透明敷贴覆盖, 然后围绕动脉置管穿刺点处绕圈两周, 不需要胶布固定。拔除动脉置管时, 操作者一手将动脉置管退出只剩1-2cm时, 另一手予穿刺部位体表用无菌纱布覆盖, 并增加对止血点的压力, 再拔除动脉置管, 并用原弹力绷带局部再次绕圈固定, 持续压迫15-20min解除弹力绷带。

2 优点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体会 篇2

神经内科一病区

高漫漫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不但影响置管的继续使用,而且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如何预防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疑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危重患者无行能力,家属对深静脉置管术缺乏了解,较难取得配合。因此,护士必须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操作过程。同时说明在穿刺过程中及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做出选择。(2)在患者或家属同意做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基础上,请他们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协议书》上签字,使我们的护理工作做到有据可查,为深静脉穿刺的必要性、合理性提供依据。(3)用物准备:深静脉穿刺包1、1%利卡因5 ml、肝素稀释液(浓度为25 u/ml),无菌手套2副,无菌纱布,消毒用碘伏、棉签等,3 M透明敷贴、肝素帽、5 ml注射器。(4)协助患者按穿刺要求取正确卧位,是保证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2、术中护理

(1)熟悉穿刺置管部位静脉的解剖和走行方向,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中尽量给予关心、体贴及耐心细致地解释、指导。对个别躁动不安的要约束四肢,必要时可适当地应用小剂量镇静剂。(3)置管成功后见回血,证实部位正确后接上肝素帽,方可按输液导管输液,导管固定稳妥后,并要标上置管刻度,一般为14~18 cm。

3、术后护理

① 固定与消毒 用无菌透明贴膜或用BD无菌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活动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脓性分泌物等炎性反应,穿刺点定时消毒,无菌敷料隔日换一次,夏季或高热多汗患者需每日更换,若被污染立即更换,同时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要注意局部保护。

②预防气栓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以立即引起死亡,常发生于静脉压较低、输液时液体输完或导管接头脱落时。因此,一定要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3]。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应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再打开导管的阻断阀。

③ 导管的护理 对静脉输液管道,24 h要更换,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导管有否扭曲、受压,连接有无漏液现象,进针部有无皮下水肿、疼痛。对接头处使用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发现松动或脱落,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后更换新的三通阀或肝素帽。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泵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对输注静脉高营养液患者,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输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或重新更换新的输液管后,再输入其他液体。

④监测中心静脉压 利用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时,特别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增强心理的安全感。较长时间监测CVP时,应每24 h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 ml(30 u)冲洗导管,以保持测压系统通畅和减少感染发生率。

⑤ 深静脉置管的重要性 深静脉置管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应该专管专用,透析期间不要用导管输液、采血,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及血行感染,延长使用时间,血透结束后,先将双腔导管内血液用生理盐水每侧10 ml快速冲净,再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下次在透前将保留的肝素盐水抽出。

⑥ 治疗结束决定拔除导管时,先消毒局部皮肤,拔出导管,再消毒局部,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点约5 min,防止发生血肿,并覆盖无菌敷料,以保护局部,防止感染,必要时剪下导管末端送检。

小结

动脉穿刺置管 篇3

关键词:血气分析,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

重症病房患者临床具有病情严重、复杂、发展迅速的特征, 需要对其血压进行快速、准确、动态的掌握, 而且还要对其血气分析进行反复监测, 以对患者临床治疗进行指导[1]。在临床取血过程中, 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操作手段也是同样的重要。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肱动脉等相较于其他动脉更容易操作。因此针对这三种不同的动脉穿刺置管, 如何在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前提下, 选择合适的采血动脉, 降低操作过程中病患的疼痛, 变得非常的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 本院重症病房150例治疗患者。其中, 成人50例, 年龄40~70岁, 儿童100例, 年龄1个月~2岁半, 平均 (32.7±12.6) 岁。住院时间1~50 d。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50例。A组进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取血, B组肱动脉穿刺置管取血, C组桡动脉穿刺置管取血。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患者取血前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向患者解释清楚此项操作的目的, 争取患者的配合, 使其放松, 防止不必要的因素导致呼吸过度等而引起穿刺置管的失误, 按照操作规范对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取血。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分析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 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或者百分率 (%) 表示。当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穿刺效果比较

对三组穿刺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了比较, 发现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 (44/50) 、84% (42/50) 、82% (41/50) 。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三组穿刺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比较

对三组穿刺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进行了比较, 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的按压时间分别为 (5.53±0.40) 、 (5.60±0.38) 、 (8.56±0.37) min, 桡动脉、肱动脉按压时间显著性少于足背动脉, 说明这两种方式更容易固定。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留置时间分别为 (2.6±1.2) 、 (5.7±2.6) 、 (2.4±1.3) h, 说明肱动脉留置时间最长。

2.3 三组并发症比较

三组在穿刺过程中都出现了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出血、血肿等。对三组并发症进行了统计, 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并发症率分别为6%、12%、15%, 可以看出桡动脉并发症率与其他两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文对本院患者的取血方式进行了研究, 主要就桡动脉、肱动脉和足背动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 (44/50) 、84% (42/50) 、82% (41/50) ,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留置时间分别为 (2.6±1.2) 、 (5.7±2.6) 、 (2.4±1.3) h;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并发症率分别为6%、12%、15%, 桡动脉并发症率与其他两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结果提示桡动脉和肱动脉的取血效果显著性优于足背动脉。

桡动脉、肱动脉在皮肤下的位置较浅, 表皮下脂肪分布较少, 贴近骨性结构, 而且位置较固定, 周围组织少, 所以操作时穿刺采集较容易掌握, 在研究中考察的几方面也相对足背动脉具有优势[2,3]。

综上所述, 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 经桡动脉和肱动脉在误穿静脉率、按压时间、致皮肤瘀青发生率及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足背动脉, 可以在临床医疗工作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南山.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74.

[2]崔佳音.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1) :133.

动脉穿刺置管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5月于我院择期手术患者120例, 其中男73例, 女47例;年龄45~72岁;体重40~83 kg;ASA分级Ⅰ~Ⅲ级;心功能Ⅰ~Ⅲ级。所有患者均无颈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颈内静脉穿刺禁忌证。手术种类:心脏外科手术 (包括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40例, 普胸外科手术 (食道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 40例, 腹部手术 (肝叶、脾切除术, 胃癌、直肠癌、卵巢癌根治术) 4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颈总动脉搏动旁组, 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深静脉穿刺同意书, 均由同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实施穿刺置管操作。

1.2 穿刺置管方法

1.2.1 超声引导组

超声引导系统为Micro Maxx Ultrasound System, Micro Maxx HFL38/13-6MHz超声探头, 中心静脉穿刺使用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全麻诱导插管后, 患者采取仰卧位, 去枕头低15°~30°, 以充盈颈内静脉和预防空气栓塞, 头稍微转向左侧。准备好超声仪器, 调整好参数。以超声耦合剂均匀涂抹在超声探头上。常规消毒, 用无菌手套套在探头上, 用超声探头扫描, 以探明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位置关系、走行方向、动静脉宽度、血流充盈情况及周围组织关系, 确定最佳的进针点。进针点距离探头的边缘0.5~1.0 cm, 进针方向与探头在同一个平面, 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 以超声影像实时引导下穿刺。当穿刺针向颈内静脉穿刺时, 监视屏上可看到穿刺针的针尖呈一个移动的点状强回声, 局部周围组织轻度变形, 颈内静脉因受压由圆形变为扁圆形, 调整超声探头的角度, 使颈内静脉与穿刺针的针干平行, 针尖的位置便能清晰地显示, 为使穿刺针在最短的距离推进, 可调整穿刺针的方向, 边进针边回抽, 当穿刺针扎入颈内静脉腔内, 其在监视屏上显示呈线样强回声, 用针筒可顺畅地抽出暗红色的血液, 证明穿刺成功, 放入导引钢丝, 退出穿刺针, 沿导丝放入扩张器, 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 退出扩张器, 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至导管置入皮下10 cm处, 边置入导管边退导丝, 导管尖端至皮肤的距离约12 cm, 用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出导管内的空气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缝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 贴上透明无菌贴膜, 操作完成。

1.2.2 颈总动脉搏动旁组

患者全麻诱导、患者体位、消毒铺巾、穿刺成功后固定同超声组。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 左手依次触及胸骨上窝、气管、环状软骨、甲状软骨, 确定中线位置, 左手食指中指于环状软骨平面气管右侧触摸到颈总动脉搏动, 则左手食指中指即可确定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到环状软骨平面的走向。右手持带有注射器的穿刺针, 左手食指轻触颈总动脉搏动点, 于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左手食指外侧靠近颈总动脉搏动处约0.5 cm为穿刺点, 穿刺针与皮肤成30°~45°, 进针方向指向同侧乳头, 保持一定负压边进针边回抽, 常进针2~3 cm与环状软骨平面抽出暗红色静脉血。若进针深度超过环状软骨平面仍没抽到回血, 稍微放松左手食指中指, 减轻按压, 然后缓慢退针, 边退边回抽, 多能成功。如若还不成功, 将穿刺针退至皮下, 改变进针方向, 先向乳头外侧进针, 如若不成功, 再向内侧进针, 即穿刺针与中线平行, 但穿刺针延长线不可穿越中线平面, 穿刺方法同前。回抽顺畅, 血色为暗红色的静脉血, 固定住针杆, 不能使其移位, 以防穿刺针脱出静脉管腔, 卸下注射器或直接从侧孔顺畅插入导丝至15 cm处退出穿刺针, 边退穿刺针边推进导引钢丝;若导丝通过困难, 缩小穿刺针与皮肤间角度直至顺畅通过为止。导引钢丝在皮肤处的刻度为15~20 cm, 不可置入过深, 以防刺破心脏以及导丝刺激心房引起心律失常。以扩张器沿导丝放入, 右手食指和中指绷紧皮肤, 左手持扩张器沿导丝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 扩张深度不超过0.5 cm。退出扩张器, 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退出导丝。中心静脉导管尖端至皮肤的距离在成人约为12 cm, 此时导管尖端正好处于上腔静脉入心房入口处, 以便准确测量中心静脉压。用装有生理盐水或肝素的注射器抽尽导管内的空气并以生理盐水或肝素充填管腔, 以防导管内凝血。以缝线牢固固定导管, 导管尾端接输液器或中心静脉测压装置。贴上透明无菌贴膜, 操作完成。

整个操作过程中记录穿刺次数, 若第1次进针未能穿入颈内静脉, 针退到皮下改变方向重新探查穿刺的计为第2次穿刺, 如果第3次穿刺失败, 即计为失败。记录两组患者的总成功例数、首次穿刺成功例数、失败例数、穿刺时间及发生并发症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超声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颈总动脉搏动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颈总动脉搏动旁组有2例穿刺失败, 超声引导组无穿刺失败, 两组总成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颈总动脉搏动旁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穿刺时间比较

超声引导组的穿刺时间为 (3.9±1.6) min, 明显短于颈总动脉搏动旁组[ (7.8±1.9) min],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超声引导组未出现并发症, 颈总动脉搏动旁组有6例 (10%) 出现并发症, 包括臂丛神经有异感1例, 误刺入颈内动脉2例, 局部血肿3例。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临床麻醉中需要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日趋增多,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为麻醉医生临床工作必备的操作技术。颈内静脉穿刺首选右侧, 因右侧颈内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几乎呈一直线, 在头低位充盈情况下成人颈内静脉的直径可达1.0~1.5 cm[5], 右侧颈内静脉比左侧粗, 且胸膜顶较左侧低, 而左侧有胸导管, 所以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最佳途径是右侧颈内静脉[6]。在过去医疗技术及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 多采用传统的体表定位法进行穿刺, 这种方法容易误伤颈总动脉, 血肿形成, 严重的会造成血胸、气胸等危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7,8], 尤其行多次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导管、过度肥胖或颈部有瘢痕影响静脉穿刺的患者更容易导致穿刺失败或并发症发生[9]。据Prakash等[10]报道, 约有5%的患者存在颈内静脉的解剖变异, 传统的体表定位法很难确定颈内静脉的走向及位置。

颈总动脉搏动旁颈内静脉穿刺法优于传统的体表定位法[11], 但仍存在操作者穿刺的主观性, 并且要求丰富的临床经验。1988年Sauer等[12]就报道了超声引导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可行性, 他们成功应用于存在出血倾向、解剖变异及有穿刺失败史的患者, 通过超声显示静脉的位置或者改变穿刺路径, 有效减少了意外穿破动脉和胸膜的危险。Qguzkurt等[13]在一项研究中也肯定了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安全、有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由于超声引导技术具有图像清晰、定位精确、无放射性、可床边操作等诸多优点, 已经非常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上[14]。

本研究显示, 超声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颈总动脉搏动旁组, 超声引导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颈总动脉搏动旁组, 与颈总动脉搏动旁组相比其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可以全程监视穿刺针的的走向, 能够清晰地了解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 能准确了解有无解剖变异, 能及时快速地探明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的走行方向、宽度、血流充盈情况, 既直观又清晰, 从而避免误穿动脉, 避免穿刺过深致气胸、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15,16]。穿刺置管完成, 又能以超声了解导管在静脉腔内的位置, 深度, 有无打折等。超声引导下穿刺颈内静脉置管可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特别对穿刺条件困难的患者, 显像实时直观, 并且能有效防止对伴行的动脉和神经误伤,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7], 是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尤其是对于右侧穿刺有禁忌证的患者, 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左侧颈内静脉穿刺更具优越性, 能完全避免误穿胸导管。当然, 此种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 比如超声价格比较昂贵, 操作人员要对超声知识比较了解, 对操作人员要进行超声知识的相关培训等[18]。因此此法较难在基层医院开展, 另外超声不便于携带及操作前准备时间相对较长, 不利于紧急情况下 (如战地外伤、失血性休克等需要紧急建立中心静脉通道的患者) 使用。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显像直接、首次成功率高等优点, 能有效防止对臂丛神经、颈内动脉以及胸导管的误伤,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尤其对于短颈、肥胖、颈部活动受限以及存在解剖变异的穿刺困难患者, 也能迅速、准确穿刺置管,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法与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在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5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手术患者, 术前评估需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共120例, 随机分成超声引导组 (采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60例) 和颈总动脉搏动旁组 (采用右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60例) 。记录并分析两种穿刺方法从消毒开始至顺利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需要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53例 (88.3%) , 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44例 (73.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两组间总成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超声引导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 (3.9±1.6) 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7.8±1.9) min,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超声引导组无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有6例 (10%) 发生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优于颈总动脉搏动旁法, 穿刺时间明显缩短, 并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 可见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快速、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动脉穿刺置管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体重小于1 500g经股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术的极低出生体重儿97例,其中男52例,女45例;胎龄26周~33周(30.11周±2.75周);体重0.67kg~1.49kg(1.22kg±0.46kg);置管时出生天数3d~16d(5.96d±4.52d)。进行PICC置管均已征得家属同意,关于因判断是否误入动脉而可能采用的各种方法以及需要增加的费用情况均已告知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首次判断方法分为A组(27例)、B组(43例)、C组(14例)、D组(13例)4组,4组在疾病分布、胎龄、置管日龄及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

采用1.9Fr单腔硅胶导管(美国BD公司)及穿刺包,由2名具有PICC穿刺资格的护士为早产儿行PICC置管。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肢选择腋静脉或颈静脉等下肢选择股静脉进行穿刺,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置管操作,上肢静脉穿刺时导管头端到达肩部助手需将患儿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贴肩部送入导管至所需刻度,经股静脉穿刺的患儿不需要改变体位,可直接送入所需长度。送入指定长度时停止送入导管,均不退出导入鞘。

1.2.2 判断方法

A组(血气分析法):通过中心静脉穿刺部导管抽血做血气分析,根据患儿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值判断,两者值相近为进入动脉,两者值相差较大则为进入静脉。B组(尾端抬高法):送入PICC导管时在距所需送入长度5cm左右时,将PICC导管尾端抬高5cm左右,抽回血至距导管尾端1cm左右位置,旋开导管尾端的肝素帽使之与空气相通,如果见血流缓缓向下则为静脉,血流缓缓上升则为动脉。C组(床边B超法):置入导管后操作者用罩有无菌袖套便携式超声仪,超声探头进行颈内静脉、置管侧腋静脉、股静脉检测,检查有无误入动脉、有无导管异位。D组(测压法):连接三腔导管及测压管,清零后测量有创血压值,若血压值显著低于正常血压或测量不出,则位于静脉内。

其中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判断但不能确定者,均已加用另外一种方法或两种方法进行判断,最终怀疑误入动脉者视为判断不准确,并拔出导管,另外选择其他静脉再次进行穿刺置管。

1.2.3 观察指标

以X线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如采用1种以上方法,仅记录第1种方法是否准确,并统计判断时间以及因判断导致的费用增加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在新生儿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操作为盲穿,无论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还是股静脉,因其动脉与静脉均是相邻并行的解剖位置,两者距离较近,不容易定位,故均有误入动脉的可能,观察回血的颜色可以判断是否在静脉内,但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氧合功能较差,单纯通过颜色或回血程度较难判断是否误入动脉。

3.1 依靠血气分析结果来判断是否误入动脉不可靠

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为不稳定性参数,可因外部干扰因素迅速变化,血气分析组中有3例因患儿氧合功能差而判断错误。另外有研究表明,采用中心静脉穿刺部位与外周动脉穿刺部位同时采血气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的方法判断准确率为100%[2]。血气分析成本较高,所以在本研究中并未采用此方法。采血后需立即送验,血液离开人体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室温下还在继续进行新陈代谢,H+增多并消耗氧,导致PaO2和pH的降低[3]。另外,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值有直接影响[4],所以在血气分析结果中应考虑到吸氧的因素。

3.2尾端抬高法在判断是否误入动脉时花费最少,时间最短因尾端抬高法判断方便,不用花费额外费用,本研究统计选用此方法判断是否误入动脉的例数最多,新生儿PICC置管所用1.9Fr导管内径较细,很难采用抽回血、观察搏动等方法判断是否误入动脉,尾端抬高法应用重力学原理来判别动脉与静脉压力差别。研究表明采用尾端抬高法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判断是否误入动脉内,判断不准确的5例因2 min内不能明显看出血流方向而转用其他方法判断。

3.3 床边B超法与测压法在判断是否误入动脉时需要耗费比血气分析法和尾端抬高法更多的时间

由于动脉与静脉伴行,若导管因已剪短达不到指定长度或送管困难等其他原因无法达到预定位置时,使用B超法准确率最低,很难检测出是否误入动脉,B超组中有2例因为此原因而判断错误或无法判断,有1例虽采用两种方法判断但仍然判断错误,因最终误入动脉而拔管。因B超法需要等待专业技术人员到场,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容易造成置管过程中的污染。测压法准确性在4组中最高,即使在血压较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准确地测量出是否误入动脉内,然而测压法使用成本较高,判断时间相对较长。有研究表明测量中心静脉压可用于PICC导管尖端的定位判断,减少X线照射次数,缩短重新置管时间[5],与本研究中测压法原理相同。

3.4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目前大部分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护士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不配备血管彩超仪,大部分采用盲穿的方法,反复穿刺置管给极低出生体重儿带来痛苦,也增加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X线摄片结果一直是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金标准,但X线摄片具有滞后性,用敷料将导管固定好后才能进行摄片定位,一旦误入动脉需要拔出后重新置管,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也增加了患儿的痛苦。新生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PICC置管时判断是否位于静脉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能用尾端抬高法观察到明显的血流变化,可以据此判断是否误入动脉。如果难以判断,可以采用测压法或血气分析法进行判断。本研究不主张使用床边B超法,除非使用血管彩超仪。

摘要:[目的]探讨4种方法在判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是否误入动脉的效果。[方法]对97例行PICC穿刺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A组、B组、C组、D组,分别采用血气分析法、尾端抬高法、床边B超法、测压法,比较其判断准确率、判断时间及增加费用。[结果]4种方法在判断准确率的比较中测压法最高,床边B超法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时间比较中,尾端抬高法用时最短,床边B超法及测压法用时最长;费用增加尾端抬高法最少,测压法最多。[结论]尾端抬高法在4种方法中花费最少,时间最短,但在不能明确判断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各种方法。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动脉

参考文献

[1]陈晓春,贾玉双,张丽萍.PICC在新生儿科的应用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0):1232-1234.

[2]孙继红.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时判断是否刺入静脉内的方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05.

[3]Arnold TC,Willis BH,Xiao F,et al.Aspiration of activated charcoal elicits an increase in lung microvascular permeability[J].J Toxicol Clin Toxicol,1999,37(1):9-16.

[4]张霞,戚琳,白晓峰,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可靠的血样放置时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2,22(2):264-266.

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危重患者42例进行本次研究, 年龄23~41岁, 平均年龄 (34.56±2.21) 岁;疾病类型:妇科:宫外孕28例, 产科:中央性前置胎盘剖、胎盘早剥、宫产术后大出血14例。按照抽签方式将42例妇产科危重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性别、年龄、例数、疾病类型等)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研究组妇产科危重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盲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穿刺材料为国产ABLE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超声仪器为美国Terasont 2000彩色多普勒, 探头频率为5 MHz。患者仰卧位, 右肩部垫起, 面部偏向一侧, 头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应用超声仪仔细观察颈内静脉的位置、走行、宽度及深度等情况后, 于超声探头部位皮肤处进行常规消毒、局麻后进行穿刺, 穿刺针沿着超声中显像的静脉插入, 待回抽见血后置入导丝, 退出穿刺针, 扩张皮下组织后, 置入静脉导管。并用超声仪在锁骨上窝处观察、调整导管位置, 此后按常规进行固定。

1.2.3 传统盲穿法

穿刺材料、穿刺体位同研究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在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摸到颈总动脉搏动, 旁开0.5~1.0 cm进针, 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 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从胸锁乳突肌中段进入颈内静脉。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功率

研究组与对照组妇产科危重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48%, 显著高于对照组52.38%;研究组多次穿刺成功率为9.52%, 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并发症

研究组与对照组妇产科危重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后, 两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 显著低于对照组52.38%,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3 讨论

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关键措施是如何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临床常用的建立血管通道方法, 其特点为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 安全性较高, 可长时间留置等, 是临床治疗长期输液患者的理想方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传统穿刺方法为盲穿法, 研究表明[1], 由于患者具有个体差异, 部分危重患者局部血管条件较差, 盲穿法难度高, 且准确性低, 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方可成功, 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严重损伤。近年来, 随着临床技术不断发展, 应用超声仪的指导可判断动、静脉深浅, 避免误穿动脉, 对于解剖异常或难以穿刺者尤为有效[2]。

本研究表明, 应用传统盲穿法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仅为52.38%, 且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52.58%) , 未达到满意效果;应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达90.48%, 且无气胸、液体渗漏等并发症发生, 仅有9.52%患者发生局部血肿并发症, 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有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 与何楷然等[3]研究结果相符。研究组在置管后, 可在超声仪下进行静脉导管位置的观察、调整, 提高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准确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客观数据。

综上所述, 对妇产科危重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进行临床救治, 可显著提高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有效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避免患者遭受严重身心伤害, 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效果, 为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研究组妇产科危重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盲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给予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48%, 显著高于对照组52.38%, 研究组多次穿刺成功率为9.52%, 显著低于对照组47.62%, 研究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2%, 显著低于对照组52.38%, 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妇产科危重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进行临床救治, 可显著提高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有效降低患者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避免患者遭受严重身心伤害, 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参考文献

[1]Turker G, Kaya F N, Gurbet A, et al.Internal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an ultrasound-guided technique versus a landmarkguided technique[J].Clinics (Sao Paulo) , 2013, 64 (10) :989-992.

[2]吴纯西, 刘俊, 王琦, 等.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192-193.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病人中, 男12例, 女6例;年龄47岁~91岁;均为意识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者。置管目的:利于长期输液、输血、便于对其心功能实施监测。

1.2 穿刺部位及方法[3]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有多种, 护理人员经常选用锁骨下路进针法。锁骨中点下缘0.5 cm~1.0cm处为穿刺点的最佳位置。 (1) 让病人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肩背部垫高15°, 找出进针点为: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锁骨下缘。 (2) 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并做局部浸润麻醉后从进针点进针。 (3) 操作时排尽空气, 防止形成空气栓塞。 (4) 针柄紧贴锁骨下缘, 针头与皮肤成30°~40°进针。注意进针方法为针头向后内上方, 刺入3 cm~4 cm, 边进针, 边抽回血, 如顺利抽出暗红色血液即停止进针, 这时把导丝置入, 然后退出穿刺针和扩张器, 最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一般置入深度为12 cm~15 cm。特别交代病人在进针操作过程中不要咳嗽, 否则立即停止进针。如出现放置导丝不顺利的情况, 这时切记不可硬性插入, 慢慢旋转穿刺针进行调节, 如果一侧穿刺不成功, 不要在原穿刺点重复穿刺, 即改为对侧穿刺, 这样可以避免局部形成血肿或血管神经的损伤。 (5) 再次消毒穿刺点, 固定好导管, 并覆盖纱布后用一次性贴膜封闭。术后要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 有无特殊不适并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及胸部的变化。

1.3 优点

(1) 穿刺导管好固定, 能留置较长时间,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其他部位的穿刺置管术操作方便并且成功率高, 置管后病人的活动也较其他部位的穿刺置管术更为方便。能有效解除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和药物外渗后的不良反应。 (2) 穿刺孔处的敷料和一次性贴膜不易污染并利于更换。对病人的自由活动影响小, 便于护理。

2 护理

2.1 置管前护理

术前一定要对病人家属和本人讲解其置管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交代进行置管术时的注意事项, 使家属和病人能积极主动、方法正确的配合治疗。

2.2 置管时护理

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置管技术操作和注意事项, 做到进针与退针时动作轻柔、平稳与准确, 避免误伤动脉、静脉、神经, 而造成局部血肿的形成和气胸等不良并发症。

2.3 置管后护理

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密切观察穿刺孔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穿刺孔处皮肤有无红肿等, 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唇色、脉搏、呼吸有无异常, 有无皮下气肿或气胸的发生, 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 如有无胸痛、胸闷、气急、心慌等, 如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给病人取半卧位并予以氧气吸入。少量气胸, 病人可自行吸收, 大量气胸, 则应行穿刺抽气, 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2) 嘱病人和家属注意其卫生, 避免污染穿刺部位, 应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穿刺孔处定时给予消毒, 定期更换敷料和一次性贴膜, 并可在一次性贴膜上记录更换的时间。 (3) 如果病人连续输液, 应每天给予更换输液器和三通接头, 若是发现血液有流入导管的现象应及时给予更换。导管一定要固定牢固, 防止脱落, 保持通畅。每隔2 d要试行从导管抽回血, 如回抽不通畅, 说明静脉插管处可能有滑脱或堵塞等情况。护士可在输液前后用5 m L生理盐水加肝素液冲管, 冲管后保留时间可持续6 h~8 h。 (4) 注意输液速度不可过快, 否则会加重病人的心肺负担。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 及时更换液体, 防止空气栓塞[4]。

3 结果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留置时间可长达数月, 而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只可保留3 d~5 d,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熟知注意事项, 在进行该项技术操作时,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并予以病人精心、恰当的护理, 18例病人无一例发生感染及相关的并发症。

4 小结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它不仅在抢救病人时可为病人赢得宝贵时间, 同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为病人解除反复穿刺的痛苦和药物外渗后的不良反应, 又可减少化疗病人用化学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局部静脉产生的强刺激性作用。该项技术操作深受病人及家属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钱火红, 滕月芳, 徐琴, 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临床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1) :283.

[2]谢贤敏.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 2002, 16 (2) :73-74.

[3]王震寰, 周建军, 杨其云.锁骨下静脉的解剖位置与穿刺要点[J].护理学杂志, 2004, 11 (3) :168.

动脉穿刺置管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普外科2005年2月-2008年2月在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50例, 男94例, 女56例;年龄24~72 (52±16.8) 岁。其中重大手术90例, 严重创伤38例, 化疗22例。

1.2 器械

使用深圳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血管内导管中心静脉导管:16Ga×20cm, 导丝: 0.8mm×60cm。

1.3 操作方法

1.3.1 准备材料: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1套;生理盐水100ml;低分子肝素钠12500U;2%利多卡因5ml;5ml注射器1支及消毒物品等。

1.3.2 穿刺:

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拟置管侧肩下垫小薄枕, 头转向对侧。常规外科手术消毒铺单, 取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2cm为穿刺点, 局部麻醉成功后进针, 穿刺针的斜面对心脏侧, 方向指向喉结与胸骨切迹之连线中点, 与皮肤成15°角, 沿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缓慢进针, 边进针边回抽至5~7cm, 回抽出血:血液颜色暗红、压力不高, 置测压管显示无血液喷出, 证实穿刺成功。

1.3.3 置管:

沿穿刺针置导丝, 动作轻柔, 至25~30cm 拔针;置中心静脉导管, 进管长度 (13±0.5) cm, 抽出导丝, 肝素盐水注射器连接导管, 回抽血液出入顺利, 封肝素帽, 术毕。

1.3.4 观察:

操作过程中患者不能剧烈咳嗽。观察其反应, 包括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必要时暂停或终止操作。注意穿刺、置管操作的顺畅性, 及时调整针尖的方向, 保证针尖斜面与锁骨下静脉横断面一致。

1.4 术后处理

穿刺部位再次用碘伏消毒, 无菌敷料包扎固定。嘱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2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可, 操作过程顺利, 操作难度不大。患者痛苦小, 成功率高。

3讨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工作中基本操作之一, 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1]。其目的在于: (1)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2) 测中心静脉压力, 了解患者心脏功能; (3) 避免某些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损伤以及药物外渗导致的不良反应; (4) 为慢性消耗性患者不能进食时肠道外营养提供简便、有效的静脉输入途径。

如果患者处于休克状态, 意识不清或不配合操作, 则操作难度增大风险高, 易出现并发症, 如:气胸、血胸、误穿动脉、血栓形成、气体栓塞、感染、发热。预防措施:患者头胸稍低位, 穿刺侧肩部垫高, 鼓励或帮助患者配合治疗。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2]: (1) 进针方向、角度不好; (2) 患者的锁骨下静脉变异。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的护理操作应注意: (1) 及时换药, 无菌操作; (2) 每次封管和冲管时应先回抽, 当回抽顺利, 有血液回流时, 再推注肝素盐水; (3) 对原因不明的发热, 宜拔出中心静脉导管。留取导管尖端部分作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以除外导管引起的发热因素。

总之,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简单易行, 成功率高, 风险小, 适宜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操作。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潘祥林.诊断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97-598.

上一篇:抽油杆断脱原因分析下一篇:挠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