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观赏性农作物

2024-04-30

室内观赏性农作物(精选三篇)

室内观赏性农作物 篇1

室内观赏性农作物,主要是指由自然界中农作物个体、群落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观赏性农作物造景可通过不同农作物,如水稻、西瓜、西红柿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发挥农作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农作物景观。

室内观赏性农作物就是在保持农作物原有食用属性,彰显自然的生命力的同时,将其观赏性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发挥装饰性,并将装饰性范围扩展到室内,通过农作物在室内的精巧布置,使之与室内诸项要素达到统一,进而产生美学效应,给人以精神享受。

2 室内观赏性农作物的种植形式

2.1 农作物与室内空间一体化种植

农作物与室内空间一体化种植是集种植、生产、废水废物资源化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体系,在建筑设计初期已全方位的规划了种植区域、种类方式及相关配套设置。当前,日本PASONAG GROUP办公楼是这一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该建筑总面积约为5000m2,主要分为地下2层和地上9层,与自然共生相息的建筑风格贯穿整个办公大楼,使之成为一座与农作物紧密相联的农园式环保城市建筑。建筑各个楼层里,随处可见各种植物。建筑内设置了很多环保设施,这些环保设施是由公司职员来进行分担管理的,通过培育绿色植物,对社员进行环保教育,可以让职员们体会到培育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公司员工可以在建筑楼里一边工作,一边还可以感受到植物的成长。

2.2 室内空间容器式散点种植

与农作物与室内空间一体化种植这种大规模、系统性、复杂型的种植形式相比,利用家庭空闲空间进行小型种植活动的设计,其实用门槛更低。市民在家中景观性家居设置位置,种植观赏性农作物,在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收获得来的粮食还能直接作为家庭日常食材,也可以将种植过程作为丰富孩子亲子教育的一种手段。

如,日本利用植物工厂方面的优势,改进成了一些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型植物工厂,该植物工厂是一个长度为一米的单层或多层种植床,并在种植空间的顶部都安装了LED人工光源,这种新型的农作物种植器融合了人工光控制、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调配等应用技术。

3 室内观赏性农作物的种植技术

3.1 无基质水培技术

国内很早就有进行蔬菜水培的种植方法,古时民间流传的将蒜头放进少量的水中,让其浸泡生出蒜苗,其实就是水培的一种。“水培法”,主要用于蔬菜种植,由于水体不能固定根系,故而固定植株主要采取悬挂法(适用于蔓藤类作物)及固定根莲法(主要适用于矮生作物的栽培),这种系统主要包括栽培槽体、蓄液池、供液及排液管路、供氧系统、加温/冷却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设备。

3.2 营养液膜技术

营养液膜技术,是指营养液以浅层流动的形式在种植槽中从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另一端的一种水培技术。种植槽中营养液的深度为0.5cm~l.Ocm,这些少量的营养液便于在系统中循环作用于蔬菜的根系,为植物供应必需的各种养料、氧气及水分(如图1所示)。

营养液膜技术的设施主要由种植槽、液池、营养液循环流动装置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预算情况及智能化程度需要的不同,适当配置一些其他辅助设施,如浓缩营养液储备罐及自动投放装置、营养液加温及冷却装置等。种植槽一般用软质PVE薄膜、硬质PVC板、铁板、玻璃钢或水泥砖等材料组成。虽然营养液膜法具有设备构成简单、轻便等优势,能够灵活地在各类较为局促的空间内使用,但也存在营养液过浅使得植物的根部较难稳定的先天弊端。

3.3 深液流法技术

深液流法技术是水培系统最早应用商业化生产中的技术,深液流水培设施由种植槽、定植网或定植板、蓄液池、循环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传统深液流法种植槽是以水泥浇筑而成,这种水槽较于营养液膜技术要笨重许多。实际在室内观赏性农作物种植的应用中,可以采用高强度玻璃作为种植槽,以增强观赏性。

深液流法技术其种植原理与营养液膜法相近,但营养液深度更深,供植物根部浸泡的营养液深度为5cm~10cm,并且通过氧气加压控制可以促进营养液均衡地循环,避免营养液槽底部堆积有害的残留物,相比于营养液膜技术为植物生长创造一个更为平稳的环境的同时,营养液的观赏性也更高。

3.4 植物工厂技术

植物工厂技术是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的高级产物,日本植物工厂学会对于植物工厂的理论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植物工厂是在设施内经过高精度的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由计算机对植物生育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C0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其中,实时人造模拟环境系统是主要的耗能单元,尤其是作物生长必需的采光系统所消耗的光能源。由于室内的自然光照时间无法满足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基本光照强度需求,因此必须以人工光源弥补不足的太阳光。当前,随着LED技术成熟而诞生的“可控性LED植物照明灯”,具有光照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势,是最先进的室内人工光源。

LED植物照明灯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通过调节光源的强度和波长,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创造仿真的光照环境,促进植物生长。与传统的光源相比,LED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安全、耐用、适用性好、波长固定及零污染的能量转换,光照调节便利。植物根据自身的生长状态需求有选择性的吸收光谱,例如种子在发芽时期,增加适量的红光(波长600~700nm)照射促进种子生长。LED植物照明系统的光源选择在农作物生长最敏感的波段,这一范围的波段可以促进农作物在最适宜的光合作用下处于最好的生长状态,红光波长为620~630nm和640mn~660nm,蓝光的则为450~460nm和460~470nm。LED植物照明灯不仅可以为室内农作物提供充足的生长光源,并且这些光源对于农作物枝叶的加速分化更有针对性,明显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该项技术在家庭室内环境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4 潜在市场及发展前景

4.1 绿色需求激增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栽培容器、栽培基质、栽培手段的更新,都使得室内观赏性农作物的种植具有实现的可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室外环境质量正不断下滑,人与自然的分离也日趋严重,因此,人们更渴望能在室内生活中更多的与大自然向共融,欣赏大自然的景象,分享一方绿景,绿色需求与日俱增。而另一方面,观赏性室内农作物是基于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将农作物更多的融入流行设计理念、艺术内涵,但其本质仍然是农作物,依然保留了农作物产出经济作物的固有属性,能够为家庭提供安全新鲜的食品,这一点是其他室内绿色观赏性植物所无法比拟的。

4.2 符合绿色家居潮流

随着大众精神需求和艺术追求的日益提升,社会对室内装饰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家居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装饰的个性化需求。

而室内观赏性农作物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源于自然的本质属性,将大自然景观微缩进家居环境,为居室带来盎然生机,为生活增绿添趣,符合绿色家居的发展潮流。

4.3 具有亲子教育功能

室内观赏性农作物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于幼龄儿童来说通过亲眼所见,切身处地对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培育、生长过程,对他们的学习和思想方面的启蒙教育作用远高于单方面的理论教学,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劳动的深刻内涵,以自己的实际付出换回。孩子可以和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在放松身心贴近自然的同时,激发孩子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因如此,室内观赏性农作物是对亲子教育的有益补充,能够满足年轻父母们的亲子教育需求。

而农作物成熟后结出的果实,不仅是家庭健康的食物来源,更让孩子直观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何为“劳动果实”,从而从中领悟到劳动所赋予的丰富含义,室内观赏性农作物在亲子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深刻而饱满的。

5 结语

随着社会分工的高度细化,物质生活的高速发展,人们洗脚上岸穿皮鞋,退出茅房搬上楼房,往日成片成片的农田也变成了钢筋水泥筑成的公路、楼房,农田包裹城市的景象不见,但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依然强烈。室内农作物既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基础,也能为置身于其中的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自己在室内种植农作物或将是未来室内家居发展值得尝试的一个分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周长吉.现代温室工程(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34.

[2]秦丽娟.火鹤水培适宜生长条件的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9.

[3]卜崇兴.储液储气式无土栽培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开发[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4.

[4]季欣.建筑与农业一体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室内观赏植物的应用与养护 篇2

关键词:室内观赏植物;应用;养护

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73-1

室内观赏植物,即小型盆栽的观赏植物,通常就其观赏特性分为观叶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及多浆植物。其中,观叶植物由于可以在室内环境条件下生长繁茂,虽多无亮丽的花可供观赏,但以其叶形、质地、叶片大小常使室内空间洋溢着一种别样的情趣,且较观花植物经济,已成为主要栽培种类,约占70%以上,慢慢取代了傳统的季节性的观花植物,是当今世界室内绿化装饰的主要材料。

1 室内观赏植物的应用

1.1 室内观赏植物的作用

1.1.1 净化室内空气环境 随着室内装修的升温和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室内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比以往明显增加,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减少室内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问题。

1.1.2 调节室内温湿度 植物能够通过蒸腾作用及栽培基质的水分蒸发,向空气中释放出水分,从而加大室内的湿度,成为室内空气的加湿器。而湿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温度的变化。

1.1.3 组织空间的作用 植物以其自身特有的姿态及季节的动态变化可以在室内空间组织中,创造出适于不同环境的室内绿化空间设计方案,是空间创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1.4 美化环境和陶冶性情的作用 室内绿化尤其是家庭绿化,不但具有美化室内的作用,而且还能对长期生活、工作在室内场所的人的生理和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产生健康的情绪。

1.2 室内观赏植物的选择

选择正确的植物是成功进行室内观赏植物栽培的关键。选择布置室内观赏植物是很有讲究的,选择得当,布置得体,则可达到既经济又美观的效果。原则是根据室内不同位置的环境条件和植物本身的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种类、摆放时间和适宜摆放的位置。

1.2.1 要选择有较强的观赏价值的植物 植株形态优美、奇特,整体观赏效果好或叶色漂亮的;能开出美丽鲜艳的花朵,花大而艳丽或繁花似锦或能结出丰硕、美丽诱人的果实的;最好选择花叶或果叶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

1.2.2 要选择对室内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或较强的适应能力的植物 因为室内环境,一般具有较低的空气湿度、光线暗淡、通风不良和温度变化比较小的特点。所以比较理想的选择就是在200C左右的室内正常光线下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叶色和吸引人的外观,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林下的观叶植物,也正因为如此,观叶植物就成为室内植物景观营造的主导植物。

1.2.3 要选择无毒、无不良气味、无粉尘或毛刺的植物 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家居装饰中要特别注意的,因此在选择室内观赏植物时,必须事先了解室内观赏植物与人的健康有关的生态功能,因为有许多植物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些植物则不宜在室内摆放。

1.2.4 要根据居室内不同位置而选择与放置不同的植物 如仙人掌和多肉植物、叶子花、鸡冠花、扶桑、彩叶凤梨等植物适合摆放在光照充足的阳台上;菊花、朱蕉、蟹爪兰等阳性植物,适合于充足光照的窗台或靠近窗台。

1.3 室内观赏植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3.1 品种单调重复 虽然室内景观植物资源丰富,仅棕榈科就有两百多个属约三千种,但是目前用于室内栽培的的品种不多,如常用的只有棕竹、散尾葵、针葵、袖珍椰子、鱼尾葵、假槟榔、蒲葵等7种。

1.3.2 生态意识不强 大多数人要求空间中布置植物并不是因为植物的生态作用,而是为装饰或纯粹的赶时髦,经常适得其反,显得粗俗造作。因此,要了解的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及影响的情况下选择植物,尤其是那些用于改善环境作用的植物。

1.3.3 养护管理不当 由于对室内植物的养护管理缺乏系统性掌握,部分又是新引进的成品,因而常出现以下养护管理上的问题,一转盆不及时,造成偏冠。

1.3.4 配置缺乏科学性及艺术性 现在的室内植物配置,多由从事经营的非专业人员或苗圃工人直接进行,处理的商业性远远多于科学艺术性。

2 室内观赏植物的养护

由于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不同于室外,而且盆栽植物的盆土有限,如果没有精心的养护与管理,就无法显示其特有的观赏价值。所以,需从上盆和换盆、施肥和浇水、整形和修剪、病虫害防治、松土和除草等方面,加强室内观赏植物的养护与管理以维持并增加其观赏和装饰效应。

2.1 浇水

水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室内盆栽植物最重要的是浇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过多会使植物萎蔫、茎叶腐烂、生长不良或者在基质表面长出苔藓。如仙人掌等多肉多浆植物,一定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浇足水,盆土不干透不浇水,否则就会枯死。

2.2 施肥

室内观赏植物对肥的要求较高,为适应室内环境,以施用无机复合肥为主,施肥应提倡“薄肥勤施”的原则。若施肥过多会造成植株生长量过大,且枝叶柔弱,容易受到蚜虫和粉虱等的侵袭,还会导致根系损伤,生长受阻,甚至叶片出现灼烧状枯焦。相反,施肥不足可能是植物处于“饥饿”状态,造成生长缓慢或停滞,叶片色泽浅淡、缺乏光泽。

2.3 光照

光照是绿色植物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光照不足会使花叶褪色,植株变细弱,生长受到抑制,落叶或者出现小而色泽浅淡的叶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将植物移到光照较好的位置,去除受到损害的叶片和细弱的茎,或对这些茎进行短截。可以将植物定期的转盆和交换位置二者结合同时进行。

2.4 整形和修剪

为培养优美的树形,对那些多余的或生长部位不恰当的根、茎、叶、花、果及老、弱、病、残枝条及时进行修剪。

2.5 病虫害防治

睡莲室内观赏栽培要点 篇3

水生植物是目前室内应用比较流行的趋势, 睡莲室内观赏栽培虽有一定应用, 但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仍较少见到。如要在环境较为特殊的室内进行睡莲的观赏栽培, 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1 品种选择

1.1 依据客户喜好

睡莲品种丰富, 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等植株性状都有很多变化, 几近于圆形或椭圆的叶, 最大直径达30~60cm, 叶基部深缺刻, 叶色浓绿。叶基缺刻锐花瓣尖端随之而尖;叶缺刻钝瓣端亦钝。叶缘稍向内侧弯曲, 尤其是热带种较明显。花具多枚花瓣, 四萼, 雄蕊特多。通常浮上水面绽放。花色有白、桃红、赤、紫、黄等, 自然花期从5~10月达半年, 通过人工环境调控, 基本可实现全年观花。

1.2 依据环境特点

睡莲室内应用应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品位与需求, 根据应用环境特点选择适宜品种。睡莲中的微型品种, 可用于布置居室, 将其栽在小盆中, 配以精致典雅的盆架, 置于恰当的位置, 并与室内的其它装饰相映成趣。大型室内场所可选择人工水池栽种, 这类水池可以盆栽沉水, 水景材料可灵活摆放, 便于设计和调整。以睡莲作为主题, 可配以王莲、鸢尾等其它水生植物材料, 将它们按不同方式摆放, 会形成不同的水景效果。除池栽外, 还可结合景观的需要, 选用容量较大的缸盆, 摆放于建设物、雕塑或假山石前, 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特殊装饰效果。

2 栽培容器的选择

睡莲室内栽培除部分高档宾馆大堂或大型观赏温室内等场所可以进行池栽外, 大多只能以容器栽植方式供人观赏, 因此, 栽植容器的选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2.1 形态选择

主要应考虑容器的形状、口径大小、深浅等, 是否适合所选品种的生长需要。一般说来至少能有20cm水层, 直径在30cm以上的容器才能满足要求。

2.2 质地要求

睡莲容器栽培对容器的质地要求并不高, 但为满足观赏性, 容器大多采用陶瓷盆, 当然也可选用其它材质的容器, 如塑料盆、泥盆、木桶、玻璃缸, 甚至金属容器。

3 日常管理要点

3.1 光照管理

睡莲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气候。在有蔽阴处虽也能生长, 但会出现叶小、叶薄、花少等现象, 因此, 光照条件是睡莲室内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主要解决方法:一是应尽可能放置在室内有阳光直射处;二是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室内不足的日照;三是参照其它室内盆花管理, 定期及时进行更换。

3.2 水分管理

由于睡莲有净化水体的功能, 水分管理主要是水位管理, 特别在生长季节应保持一定的水位。但当有其它有害水生植物出现或水体达不到观赏要求时, 应及时更换。

3.3 栽培基质与养分管理

土壤作为主要栽培基质, 每年春分前后, 结合分株繁殖进行翻盆换土, 保持土壤肥沃, 满足睡莲对养分的需求。生长季节应加强养分管理, 盆栽睡莲的肥料, 一般只要选用沃土, 栽种时加些鸡粪、骨粉作基肥就够了。若要促使其多开花, 可在开花期增施几次以磷、钾为主的追肥。尽量避免多施氮肥, 以防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而抑制其生殖生长, 致使其开花不良, 甚至不开花。

3.4 虫害防治

睡莲的叶易遭夜盗蛾等食叶害虫的侵害, 致使叶面损伤, 光合作用降低, 势必影响开花, 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5 其它

上一篇:《英雄》下一篇:冠心病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