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

2024-05-22

世博会(精选十篇)

世博会 篇1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顾问黄耀诚,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执行秘书长任寒青,西门子公司副总裁徐建国,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事务及公共关系副总裁栾江红以及信诺传播顾问集团总裁曹秀华作为评审团参与此次比赛。

据悉,此次决赛胜出的60名“2010世博公关新星”作为志愿者,将有机会参与到明年世博工作当中。而明年2月他们还将集中参加主办方组织的为期2周的训练营活动,期间,他们将有机会受到从外表礼仪、专业素质方面全方位的打造和培训。而接下来将在2010年3月,2010年世博公关新星全国总决赛将最后评选出20名优胜选手授予各个奖项。

决赛分为案例递交和现场面试两个环节。选手根据组委会设定的案例进行策划,做一份10~20页左右的PPT文档,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并递交组委会审定。面试阶段,选手们每6人一组,在面试前15分钟抽取题目,进行现场展示。评委们根据选手所表现的气质、自信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打分。而后进行的是相对紧张的评审问答环节。在该环节中,评委根据选手的现场表现,灵活掌握是否对选手进行加试。这无疑对选手的个人形象、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比赛紧紧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体开展,其间不乏才思敏捷、气质不凡的年轻选手。他们大多来自各个大学不同的专业,有建筑设计、广播艺术、医学生物,以及机械工程等等。有的选手还在比赛中展示出良好的外语水平,用英语、日语等向评审抒发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理解,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世博公关新星”以宣传世博、宣传上海的愿望。在紧张的评审问答环节,年轻选手们的回答更是表现铿锵。有的选手通过自身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提议通过“传球精神”的概念宣传2010年上海世博会。

自2009年9月24日开赛以来,“世博公关新星”评选得到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旨在为2010年上海世博选拔输送优秀的公关人才,此次活动得到了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据悉,上海地区总共有近万名选手报名参赛,其中学生占了将近80%,学生中15%为在读研究生。

本次活动通过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和网络五个分赛区全面展开,分为报名及资格认定、初赛(子赛场+综合子赛场)、复赛、决赛、训练营和总决赛五个阶段,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60名“世博公关新星”,经系统培训后加入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行列,为世博会各项活动提供优质的公关服务。比赛最终将决出10名“十佳公关之星”及前三甲,还将设5个单项奖。有幸成为“世博公关新星”者,将有机会踏上“第一届环球大使迎世博五大洲之旅”。在2010年1月至8月期间,7条线路的五大洲之旅包含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足迹遍及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南非、突尼斯和中国香港、台湾等主要国家、地区及代表性城市,为参与者提供无与伦比的多方位国际交流及创新旅游体验。“世博公关新星”将担负起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上海世博会的重任,同时并将以民间亲善及文化大使的形象与各大洲的公益慈善组织联合为世界公益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世博会作文-我与世博会共欢动 篇2

在这个春天,在这个时刻。中国期盼着,世界期盼着,我期盼着。

4月30日晚,这是世界的时刻,这是中国的.时刻,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在每个大街小巷里都洋溢着幸福与欢笑。这几天,我不停地念叨着世博会的开幕式。在电视上,电脑上,在报纸上,到处是关于世博会的报导。这使我又对上海有了一份期待。晚上,我们一家坐在沙发上观看世博会开幕式的直播,弟弟是个急性子,他恨不得现在就把开幕式看完。当钟声敲响了八下后,开幕式开始了,听爸爸说,这次开幕式以灯光、喷泉、烟花为主题。于是,我的心中又迫不及待起来。在各个国家的场馆里,都展示着高科技的成果与先进的技术,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环保、地碳生活也是此次世博会的主题之一。世博会上推出了节能汽车使我对现代高科技感到无比的惊叹!我希望自己有时间去现场,再一次面对面地亲身体验一下世博会带给我的震撼!

世博会 篇3

泰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排了彩排世博会泰国馆拟真展览,此次彩排模拟了世博会泰国馆的三个展厅,泰国民众将率先观赏馆内的多媒体技术、各惊喜看点和为打造世界级展览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细节。同时,也是为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这一国际平台上隆重参展充分展现泰国的实力做准备。

泰国社会发展与国民安全部部长伊沙拉宋猜先生说:“从2010年5月1-10月31日将在中国上海举办6个国际性博览会——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平台,让泰国充分展现其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领域的实力。借助此次世博会,泰国将通过3117平方米的上海世博会泰国馆树立国家品牌,让国际社会能了解独特的泰国人文精髓,包括文化、艺术、建筑和生活方式。”

此次展出的主题为“泰国特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采用高超的现代化传媒技术让观众能从不同角度感受泰国,展开惊喜之旅。泰国社会发展与国民安全部委派给ID2联合体筹建的上海世博会泰国馆目前已完成了65%,为了泰国馆在3个展厅布展和内部装修能在2010年4月份测试使用,馆体预计将在明年2月份完工。

在此次展览上,最吸引人注目的要数代表泰国馆的吉祥物——小阿泰了。精灵可爱,记者忍不住想上前与它合影留念,但遗憾的是纪念用品的小阿泰尚未面世。在“小阿泰”的带领下,记者们逐一在三个展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泰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宗教文明及发展进程,名闻世界的“泰式微笑”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0世博会世博村B地块 篇4

世博村紧邻黄浦江而建, 是一组有着良好水环境的“水岸建筑”, 而B地块则拥有世博村内最大的江景和室外休闲场所, 可以为参展的世博官员提供良好服务。

B地块的总平面布置充分考虑该区域的城市脉络, 采用了与周边现有建筑相协调的设计布局, 使新建筑与旧城和谐共生, 同时设计因水而设, 充分地利用江景资源, 建筑递次抬高, 建筑错落布置, 打通了沿江观景视线, 形成理想的多角度江景通透视廊。不论是站在离江最近的1号楼的客厅里, 还是站在最远的17号楼的阳台上, 浦江美景以及陆家嘴景观一览无遗。

沿江逐级退台和错落的布局也形成了该区域丰富的沿江天际线, 改变了沿黄浦江区域的高密度状态, 为后世博得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弹性建筑单体平面设计

B地块的设计概念更偏重于诠释公寓式酒店的自由和灵活性。客房平面为全套房设计, 借鉴了高级公寓的交通模式, 采用单元式布置。这些单元排布在宽8.1m、进深14m、层高3.2m的网格里, 根据使用的不同需求, 可以分别水平或垂直连接变化, 极大地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弹性设计理念。

为了保证建筑空间的灵活运用, 并考虑世博会后的最大改造可能性, 单元核心筒紧凑布置。这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占据南北向的外墙面宽和公共部分的面积, 还可以提供更多的通风采光面。酒店内每单元厨房紧邻核心筒布置, 与核心筒一起成为单元中唯一恒定的空间。

网格化的立面造型设计

在建筑单体的立面造型方面, 采用简洁明快的国际主义的建筑风格, 兼具系统性和丰富性, 可以适应不同层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世博贵宾和工作人员的需求, 同时在一个系统下选用不同的材料和节奏变化出丰富的样式。

世博会作文 篇5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了,令我非常激动,总盼望哪一天能去看看世博了解世博。终于在7月15日我的梦想成真了……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坐上了大巴,踏上了去世博会的路程。

来到世博园区,真叫人赏心悦目,一个个雄大的建筑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人眼前一亮,好像我能猜出里面一定很好玩。一路上我们玩了许多馆,但我觉得最好玩的馆还是石油馆与中国馆。

石油馆外形大长方形,由一串串钢铁条纵横交叉,我们排队排了很久,终于到了,迎面是俩个电梯坐上去就是武功高强的李小龙在挥洒双节棍,还有一个淑女提着篮子,我继续往里面走一个豪华的电影院在我眼前浮现,原来我们观看石油的故事了:我看到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用石油做的,如果没有了石油就没了衣服,而且家里的东西都会瞬间消失,海底动物会频临死亡,花草树木会渐渐枯萎,在开的车子也会突然停止,大地会裂开,世界会一无所有,所以请大家珍惜石油,保护石油!

出来了石油馆,我们又去了中国馆,中国馆,中国馆外层几何图形,是红色,象征着中国人喜气洋洋。我走了进去,一幅雄壮的画面在大家眼前出现,我首先去了北京,万里长城,颐和园等在荧光屏里放映,往里走,2008年的火炬雄伟的在玻璃里树立着,突然想起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火炬旁边迎面接来的是我们奥运鸟巢,这曾是大家以前开奥运会的地方啊!紧接着我们来到四川,一只只活蹦乱跳,机灵可爱的小鱼在我脚下,我左踩一脚,右踩一脚可是就是踩不到,正对面是以前古老的房子,每个房子前都有一串大辣椒,一串串玉米,让人垂涎三尺。最后我们去开了华山,哇!从荧光屏里看到群山连绵不断,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英俊潇洒的帅哥,还有的双峰插云,像俩根尖尖的竹笋。看过后我仿佛进了仙境,真想有空去转转!

纵览世博会 篇6

19世纪中后期 展示工业革命成就

为了展示工业革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英国于1851年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工业博览会。这次博览会展示了各国诸多先进的工业产品,例如630吨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伦敦世博会意味着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生产技术、新生活理念的交流的重大转变,因此被确认为是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

此后,西方各国对世博会在展示国力和促进技术、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产生了浓厚兴趣。1855年巴黎世博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1862年伦敦世博会,展出了缝纫机、印刷机和火車等新工业产品。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将新的动力机??电动马达献给了世界。

20世纪前期 科技繁荣与呼吁和平

20世纪上半叶的世博会虽然继承了19世纪“技术中心主义”的基本理念,但也开始关注人文状况。

1900年法国巴黎的世博会被称为“世纪之总”,展示了西方社会在19世纪的技术成就,如移动人行道、地下地道等。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两个独创成为以后各届世博会的惯例:一是提出了“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题,从此以后,各届世博会都有确定的主题;二是允许一些大企业设立专馆,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开创了大企业在世博园区内建专馆的历史。

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则将主题确定为“通过竞争获取和平”,在展示新技术的同时,表达了参展国对和平的期望。1939年旧金山世博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一次世博会,其主题为“明日新世界”。相应的,尼龙、录音机、塑料、电视机等新技术产品开始登台亮相。

20世纪后期 主题更趋多元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次世博会,在战争的废墟上,人们不但要重建家园,还要重建自己对进步的信仰。世博会的标志物是一个巨大的原子结构模型,象征着人类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道主义”。此后的世博会开始呈现出纷繁的多样化和新发展。

1974年斯波坎国际环境博览会,首次将“环境问题”作为世博会的主题。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世博会的主题词之中,最频繁出现的是“园艺”,最深入人心的是“能源”和“水源”,最具创意的则是1988年澳大利亚在布里斯班所举办的国际休闲博览会。20世纪90年代的世博会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色:1993年韩国在大田举办世博会,这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世博会,它标志着举办世博会不再是发达国家的特权。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则把这一发展趋势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21世纪 进步的新道路

近年来,世博会单纯追求进步的观念已让位于“可持续发展”和其他类似理念。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把必须保护资源作为一个议题,十分切合时代潮流。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则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强调“重新连接人类和自然,人类和自然牵起手,未来的梦想更辽阔”,组织者试图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回顾迄今为止人们如何用智慧和技术将渐趋疏远的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重新连接起来。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将为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程增添新的华彩与辉煌。在今后的岁月里,世博会将比以前更明确地显示:人性的道路是可能的,生活是美好的,而且能够更美好。

世博会,国家舞会 篇7

“死”了都要来,这就是上海世博会。

冰岛正是这种魅力的注脚。

金融危机袭来,这个GDP(国内生产总值)不足200亿美元的国家陷入“国家破产”的噩梦,原定来华签署参展合同的冰岛政府代表一度无法成行。

但冰岛依然排除万难来了。

尽管参展方案大幅修改,预算压缩了一半至200万美元,其中2/3政府补贴、1/3企业赞助。困境中的冰岛人,将复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世博会”的舞台上。他们希望通过参加世博会,为冰岛获得一个重振本国经济的机会。

的确,有谁愿意错过这个13亿人的巨大市场?连美国都不能。

虽然此前作为金融危机源头和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能否最终在上海世博亮相也一度存在疑问,但4月7日,美国正式宣布已经凑齐了全部经费。

“一切都要最好的”

对参展的国家来说,这一次参加世博会的经费,可以看做是对中国13亿人口的广告费。几乎所有国家都宣称这是它们参与世博会历史以来投入财力、人力、物力最大的一次。为了存在仅仅184天的世博会,各国似乎都不惜“血本”,打造以自己国家名字命名的品牌。

西班牙称其投入5500万欧元,相当于5.5亿元人民币(西班牙场馆面积7000平方米,这样的造价可以打造两个同样面积的五星级酒店);德国5000万欧元,英国2000万英镑,而沙特馆以6100平方米、10亿元人民币的造价推出了一艘沙漠中的“月亮船”。

“一切都要最好的。”意大利馆馆长安力图对记者说,“我们试图让这次参展成为最棒的一次。”英国政府发言人则明确表示:“在这个经济困难时期,我们承受不起错过上海世博会。我们的参与是一种投资,将帮助英国获得真正的利益。”与财力上的大投入相对应的是人力的投入,参展各国都拿出最大的力气来亲近中国游客,在世博园区内,你能够见到很多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引导员。

德国馆派出了450人的队伍,他们被称为文化大使。这群从德国各地招募的年轻人对中国游客露出友善的微笑,一开口就能拉近和中国游客的距离。

奇异的场馆造型

在世博园区内,建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第一时间向参观者传递着各个国家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诉求。各个国家更是希望借此能重新定义中国人眼中的自己。

最惹人注意的当属英国馆了。当记者在园区内向布展工人询问英国馆在哪里时,很多工人异口同声地说,就是那个“刺猬”。

事实上,英国馆的名字叫蒲公英,看起来正如一棵迎风舒展的蒲公英。中间是六层楼高的球体型称之为“种子”圣殿,外面60000根细细的透明棒子延展出去,随风抖动。

选择这个造型渗透了英国政府的深思熟虑,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中国人对英国有很传统甚至是老式的、过时的看法”。所以,不是大本钟,也没有女王,中国人将看到一个新颖、大胆的英国形象。

建筑上同样夺人眼球的还有西班牙国家馆,这个场馆仿佛一个硕大的篮子,工人们用8524块由中西传统材料制作的藤板,包覆用先进技术造就的钢玻璃结构。走进其中,西班牙的文化成为最值得贩售的软性商品之一。从厨房用具、橄榄油到西班牙红酒、音乐舞蹈,西班牙商品总是附带着生活方式,虽然不是直接谈贸易,但这些文化的存在将意味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潜在生意。

潜伏的商业产品

世博会的特色之一,是不能宣传产品。但留心观察,工业和贸易仿佛是世博会的潜台词,在这里,企业和产品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由企业直接赞助提供的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隐藏在各个国家馆之中,工作人员的服装则是流动的广告,意大利工作人员身穿意大利名牌PRADA(这是意大利馆的合作商之一)制服,德国的文化大使们脚上的鞋子则来自德国一家名为Think!的公司。

走进德国馆,你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德国产品,从智能鞋子、宝马汽车的座椅、平底锅到各种家用产品。意大利馆,则摆放着法拉利、兰博基尼跑车,著名的奢侈品公司Ferragamo会现场表演制鞋、制包等,而这些将是中国城市消费者难以抵挡的。

能留下来的公关之桥

很多国家都在馆内开辟了规模不小的商务中心或VIP (贵宾)室,供商务人士、政府官员会面交流。澳大利亚馆的VIP区域能容纳超过150人,预计平均每天有两场活动。

“加强交流”是记者在采访中频繁听到的词。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企业与政府间的交流。世博会虽然有长达6个月的时间,但这些时间可能还不够,各种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早已挤满了时间表。意大利馆馆长安力图说:“现在已经很紧张了,但接下来的7个月会更紧张。意大利馆将安排一系列演讲、研讨会、论坛等,在中意企业之间搭起桥梁。”这些活动的主题涉及清洁能源、建筑装饰、文物修复、交通等广泛领域。

“这是一个历史时刻,”安力图说,“如果世博会不是在上海召开,我们不会得到跟现在一样的来自政府和意大利企业界的支持。”

世博会,国家舞会 篇8

冰岛正是这种魅力的注脚。金融危机袭来, 这个GDP (国内生产总值) 不足200亿美元的国家陷入“国家破产”的噩梦, 原定来华签署参展合同的冰岛国家政府代表一度无法成行。

但冰岛依然排除万难来了。尽管参展方案大幅修改, 预算压缩了一半至200万美元, 其中2/3政府补贴, 1/3企业赞助。困境中的冰岛人, 将复苏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他们希望通过参加世博, 为冰岛获得一个重振本国经济的机会。

的确, 有谁愿意错过这个13亿人的巨大市场?连美国都不能。虽然此前作为金融危机源头和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美国能否最终在上海世博亮相也一度存在疑问, 但4月7日, 美国已正式宣布凑齐了全部经费。

“一切都要最好的”

对参展的国家来说, 这一次的世博经费, 可以看作是对中国13亿人口的广告费。几乎所有国家都宣称这是他们参与世博会历史以来投入财力、人力、物力最大的一次。为了存在仅仅184天的世博会, 各国似乎都下了“血本”, 打造以自己国家名字命名的品牌。

西班牙称其投入5500万欧元, 相当于5.5元亿人民币 (西班牙场馆面积7000平方米, 这样的造价可以打造两个同样面积的五星级酒店) ;德国5000万欧元, 英国2000万英镑, 而沙特馆以6100平元米、10亿元人民币的造价推出了一艘沙漠中的“月亮船”。

“一切都要最好的。”意大利馆馆长安力图对记者说, “我们试图让这次参展成为最棒的一次。”英国政府发言人则明确表示:“在这个经济困难时期, 我们承受不起错过上海世博会。我们的参与是一种投资, 将帮助英国获得真正的利益。”与财力上的大投入相对应的是人力的投入, 参展各国都拿出最大的力气来亲近中国游客, 在世博园区内, 你能够见到很多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引导员。

德国馆派出了450人的队伍, 他们被称为文化大使, 这群从德国各地招募的年轻人对中国游客露出友善的微笑, 一开口就能拉近和中国游客的距离。

奇异的场馆造型

在世博园区, 建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在第一时间向参观者传递着各个国家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诉求。各个国家更是希望藉此能重新定义中国人眼中的自己。

最惹人注意的当属英国馆了。当记者在园区内向布展工人询问英国馆在哪里时, 很多工人异口同声地说, 就是那个“刺猬”。

事实上, 英国馆的名字叫蒲公英, 看起来正如一棵迎风舒展的蒲公英。中间是六层楼高的球体型称之为“种子”圣殿, 外面60000根细细的透明棒子延展出去, 随风抖动。

选择这个造型渗透了英国政府的深思熟虑, 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很多中国人对英国有很传统甚至是老式的、过时的看法”。所以, 不是大本钟, 也没有女王, 中国人将看到一个新颖、大胆的英国形象。

建筑上同样夺人眼球的还包括西班牙国家馆, 这个场馆仿佛一件硕大的篮子, 工人们用8524块由中西传统材料制作的藤板, 包覆用先进技术造就的钢玻璃结构。

走进其中, 西班牙的文化成为最值得贩售的软性商品之一。从厨房用具、橄榄油到西班牙红酒、音乐舞蹈, 西班牙商品总是附带着生活方式。虽然不是直接谈贸易, 这些文化存在将意味着潜在价值数百亿美元的生意。

潜伏的商业产品

世博会的特色之一, 是不能宣传产品。但留心观察, 工业和贸易仿佛是世博会的潜台词, 在这里, 企业和产品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由企业直接赞助提供的钢铁、水泥、玻璃等的建筑材料隐藏在各个国家馆之中, 工作人员的服装则是流动的广告, 意大利工作人员身穿意大利名牌PRADA (这是意大利馆的合作商之一) 制服, 德国的文化大使们脚上的鞋子则来自德国一家名为Think!的公司。

走进德国馆, 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德国产品, 从智能鞋子、宝马汽车的座椅、平底锅到各种家用产品。意大利馆, 则摆放着法拉利、兰博基尼跑车, 著名的奢侈品牌Ferragamo会现场表演制鞋、制包等, 而这些将都是中国城市消费者难以抵挡的。

能留下来的公关之桥

很多国家都在馆内开辟了规模不小的商务中心或VIP (贵宾) 室, 供商务人士、政府官员会面交流。澳大利亚馆的VIP区域可以容纳超过150人, 预计平均每天都会有两场活动。

加强交流是记者在采访中频繁听到的词。公司与公司间的交流, 公司与政府间的交流, 世博会虽然有长达6个月的时间, 但这些时间都还不够, 各种主题的研讨会、论坛早已挤满了时间表。意大利馆馆长安力图说, “现在已经很紧张了, 但接下来的7个月会更紧张。意大利馆将有一系列演讲、研讨会、论坛等, 在中意企业之间搭起桥梁。”这些活动的主题涉及清洁能源、建筑装饰、文物修复、交通等广泛领域。

“这是一个历史时刻, ”安力图说, “如果世博会不是在上海召开, 我们不会得到跟现在一样的来自政府和意大利企业界的支持。”

据了解, 有相当部分的国家场馆在世博会之后将继续留在中国, 安力图说:“我们会很高兴, 如果意大利馆能够留在中国。”

世博会的历史花絮 篇9

世博会, 它以超越信仰、地域和种族界限的方式, 展示各国先进产品和先进文化, 这种广泛的国际交流, 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动力。一个世纪以来, 每次世博会都是世界文明的崭新表现, 并成为人类重新认识世界的窗口。

从1851年5月1日英国首创世博会———“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至今, 人类已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展示的蒸汽机、汽轮船、起重机等工业革命成果, 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声望。1855年, 法国相继举办世博会, 展出的大量工农业先进产品和艺术品, 不仅表现了法国的文明与进步, 更使法国成为当时世界艺术的中心。其后, 从1867年至1900年, 巴黎每隔11年就举办一次世博会, 从而使法国的国力为世界所瞩目。1876年至1893年, 美国先后两次举办世博会。第一次世博会在费城举办, 其盛况被喻为“萃万宝之精英, 极天人之能事”。第二次世博会在芝加哥举办, 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400年为契机, 特殊展示了美国科学与工业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日本明治维新以后, 经济快速发展。1876年, 利用美国费城世博会, “出陈日本工艺品”, 次年即在上野公园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为全面振兴日本经济开路。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即向世界展示日本战后的各项杰出科技成果。2005年爱知世博会, 又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 特殊展示了日本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杰出成就。由此可见, 世博会既是各国亮相国力强盛的大舞台, 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2009年11月12日, 温家宝总理恰如其分地总结道:“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伟大盛会, 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

世博会:中国人的不解之缘

20世纪初, 中国的进步文人人就就为为中中国国举举办办世世博博会会而而大大胆畅想了。1902年11月, 梁启超以小说构想上海世博会的盛况。他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道:“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 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 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 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 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处处有演说坛, 日日开讲论会, 竟把偌大一个上海, 连江北、吴淞口、崇明县, 都变作博览会场了。”1905年, 作家吴趼人所设想的上海世博会几乎与如今的现实不相上下。吴趼人在名为《新石头记》的小说中说:“不到几时, 中国就全国改观了。此刻的上海, 你道还是从前的上海么?大不相同了……吴淞的商场也热闹起来了, 浦东开了会场, 此刻正在那里开万国博览大会。”“各国分了地址, 盖了房屋, 陈列各国货物。中国自己各省也分别盖了会场, 十分热闹, 稀奇古怪的制造品, 也说不尽多少。”

纵观历届世博会, 中国都有过值得自豪的历史。1851年, 伦敦首届世博会, 中国商人———上海徐荣村的“荣记湖丝”参与展览, 并获得金银大奖。广东戏剧团体在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参加过表演。清代外交官郭嵩焘曾率员参加1878年巴黎世博会开幕式。1904年, 中国政府以官方名义参加了美国于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我国的广大开明人士, 都认识到, 参与世博会既有利于国际贸易, 又能振兴本国经济, 提高国际声望。1915年, 我国在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参与展览的产品尤其众多, 获奖数额高达1211项, 名列世界第一。

1956年10月,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贸易访问团代表中国参加在突尼斯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博览会。后来, 团长齐维礼将有关博览会的情况写成了书面材料, 交给张闻天。二人都建议我国于1959年在上海举办一次世博会。张闻天将此事及时报告了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 并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很快就作出了三条重要批示:“ (一) 即送主席阅。 (二) 抄送如前。 (三) 已告外事、经济等小组, 加以研究。”只是由于当年的一些特殊情况, 二人的建议才搁了浅。

在部分人心里, 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似乎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博会, 其实, 中国人举办世博会已跨越百年之久了。早在1910年6月, 《美国评论之评论》杂志就以“中国的首届世博会”为题, 介绍了中国1910年6月5日举办的世博会盛况。

中国首届世博会名为“南洋劝业会”, 时称“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主会场设在今南京三牌楼及丁家桥一带, 占地700余亩。建筑恢宏壮观, 场内房屋, 除中式风格建筑之外, 还有英、法、德、意、荷等各式房屋40余座。陈列的各式产品, 包括中国、爪哇、三宝珑、新加坡、印尼及英、美、德、日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会期为6个多月, 中外观摩者多达20万人次。

申博:我们赢得了世界

2002年12月3日, 是我国申办上海世博会的最后一天, 也是墨西哥、俄罗斯、韩国、波兰和我国申办世博会的最后冲刺阶段。五国与会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 对申博的成功与否, 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年会场的精彩盛况, 给世界留下了一页最美好的记忆, 中国以最精彩的陈述, 赢得了世界。

曾任中国驻法大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是当年的主要陈述人。他在与施燕华夫妇合著的《我与世博有缘》一书中对当年情况作了详细描述。当年陈述,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音像, 一是演说。李岚清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上海市领导, 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陈述了中国政府对申办上海世博会的支持以及上海的优势。而吴建民最后的一段陈述, 更是别开生面, 令人耳目一新。他说:“我们从事申办2010年世博会工作已经两年了。这两年对我们来说是学习的两年, 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孔子在2500年前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我们刚才听了四个申办国家的陈述, 他们都讲得很好。”“然而, 毋庸置疑的是, 上海是大家最好的选择。”

在大银幕上, 张艺谋导演的宣传片同样动人心弦。声情并茂的《茉莉花》民歌, 情真意切、高雅抒情。一位可爱的小女孩, 用她那稚嫩而优美的童音深信不疑地向88个成员国代表说:“再过八年, 我长大了, 我要在上海欢迎你们!”小女孩的话, 立即把很多代表都感动了。国展局名誉主席菲利普森对中国工作人员说:“五个申办国中, 你们的陈述最精彩。”国展局新闻委员会主席胡拉维更是激动不已, 握着中国工作人员的手说:“影片中那个女孩真可爱, 她说要在上海欢迎我们, 许多女士都流泪了。”

上海世博会上十个之最世博馆 篇10

沙特阿拉伯馆不仅是本届世博会投资最大 (14亿人民币) 的展馆, 在所有50个自行出资, 自行设计的老牌世博展馆中也是唯一将友谊放在第一位的世博馆。沙特阿拉伯馆的主题就是“中阿友谊永世相传”。从沙特阿拉伯运来的沙特阿拉伯国树枣椰树以及整个展馆船体形象更突出表现了从海上丝绸之路开始, 中阿友谊的源远流长。沙特阿拉伯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汶川地震, 沙特阿拉伯捐款数全球第一便是证明。

澳大利亚馆:最想争第一的世博馆

从进驻世博工地第一天起, 澳大利亚就把目标定在第一个完成建造世博馆的名分上。由于第一个完工, 所以他的布展也比其他场馆更从容, 更注重细节, 布展质量也一定有完全保证。最重要的是, 由于第一个完成建设, 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世博现场时就决定最先走进澳大利亚馆, 成为澳大利亚馆参观贵宾册上的第一人。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让整个澳大利亚参展方大受鼓舞。

英国馆:最想在晚上争第一的世博馆

整个英国馆外墙表面用了6万多个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 每一个触须都包含着一个LED发光二极管, 帮助触须形成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营造夜晚璀璨迷人的光影盛宴。虽然白天英国馆看着有些怪怪的, 只能挣一些另类的打分。但是到了晚上, 英国馆特殊的光彩注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法国馆:最雷人的世博馆

法国馆从国内派七架包机运送梵高、赛尚等画家的七件从未在海外展出的稀世珍品来法国馆展览。法国馆届时全程24小时中国武警等部队保护。你一定会感到困惑, 为什么七件艺术品要派七家包机分别运送呢?法国馆长的回答很雷人:“七件珍品均是法国国宝, 不能放在一架包机里。万一坠机了, 七件宝贝全没了, 我就会成为全法国的千古罪人。”够雷人的, 完全的西方风险意识。

俄罗斯和荷兰馆:最吸引孩子的世博馆

暑期是孩子们参观世博的高峰时段。俄罗斯馆以及荷兰馆以此为契机, 大打儿童战。这两个场馆将是最吸引孩子目光的世博馆。最想要吸引儿童的俄罗斯馆以12个类似俄罗斯套娃的村落悬浮空中, 形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 象征生命之花, 世界之树的根系。荷兰馆不光有荷兰风车及众多荷兰传统式样小房子, 还有一条特殊而螺旋的欢乐街 (Happy Street) 。家长们带孩子去感受一下吧!

日本馆:最高科技的世博馆

日本馆自己投资9亿人民币, 在所有展馆中虽然屈居亚军, 但是, 他的馆内会展示14项当今世界首次亮相的高新科技。日本人有极其重视世博会的传统。因为他们深知, 每一届世博会上的一些创新科技都可能成为今后几十年引领科技运用的先驱。从电信、建筑等行业来看, 历届世博会都证明了这一点。

丹麦馆:最暗藏机关的世博馆

丹麦馆这次主打的形象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小美人鱼。小美人鱼这次从丹麦启运来上海受到举国重视, 众多媒体更是一路跟踪到上海直播。因为, 小美人鱼百年来还从未离开过丹麦本土。而且, 此次小美人鱼不仅满载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而且身上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原来, 丹麦的小美人鱼身上将暗藏摄像系统, 她将记录下所有到其跟前参观的参观者。所有参观者的表情都将被传回丹麦国内被全丹麦人民参观。此外, 届时上海的艺术家还会在其身边塑造另一尊一模一样的小美人鱼让现场观众有奖竞猜。

墨西哥馆:最低的世博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世博会】相关文章:

世博会历史05-11

世博会口号05-14

世博会主题分析05-25

世博会论文范文05-12

世博会征文范文05-21

世博会感想范文05-21

世博会作文范文05-21

上海世博会范文05-21

参观世博会有感06-21

世博会论文提纲11-15

上一篇:提高内涵下一篇:对分析哲学的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