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5-09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选七篇)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下才能产生并且得到发展, 所以不能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整体搬迁到博物馆里陈列起来。那样的非物质文化就是僵化的、没有活力的文化, 只是一个空壳, 一个物态的形势而已, 丧失了非物质文化中的精髓和灵魂。所以必然要求传承, 要求由人来进行传递和发展。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在非物质文化的而传承中, 主体是人, 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传承人在传习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领悟和理解, 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必然是前进的不竭源泉。所以, 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社会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这就必然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中产生的, 那么它的传承的方式必然是受到一定的地域和人群的限制。例如“在非遗文化分布上……徽州地区, 徽州商人……‘贾而好儒’, 注重文化, 徽派建筑徽派三雕文房四宝, 流布海内外。而淮河流域, 则出现了花鼓灯、马戏等一些传统舞蹈和曲艺……长江流域, 则以传统戏剧和音乐见长。”[2]所以在保护的时候应该进行整体的保护,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和传承人的志愿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 产业化的角度来看待“非遗”的保护。

这是近些年来颇受争议的一种方法, 推崇者认为“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把某些过去私相授受、零散学习的民间技艺形式, 变成一个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 并达到相当规模、规格统一、资源整合、产生利润的过程。”[3]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相关部分的足够重视, 得到扶持和发展。同时, 经济利益使得传承人的生活得到保证, 也会吸引年轻人去学习和拓展。但是, 另一面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开始迎合市场和受众, 这就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和传统文化的民族记忆。

对于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不能一概而论, 而是应该根据该项遗产的自身特性和市场价值来进行开发。例如安徽省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五种方式, 其中一种就是在产业化的角度来进行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的, 例如安徽望江挑花, 就是在当地政府主导下, 成立公司, 以市场为导向, 以公司+农户的方式, 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另外安徽省还建立了一个“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从整个园区的规划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这是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起来, 进行保护和开发, 既可以很好地发挥保护的作用, 又可以获得旅游等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2. 对于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所以对于传承人的保护不仅是不可回避, 而且是亟待解决。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是不具有商品的属性, 无法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之传承人年事已高, 这种保护就迫在眉睫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大体也是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要对传承人的经济补贴和提高社会地位。

这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传承人的资格的认定问题。得到认定的传承人要授予相当的名誉和头衔, 以此提高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给予较高的名誉。另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产生于民众之中, 加之一些并不能带来较好的经济利益, 所以大多传承人的生活并不是十分富裕, 有些甚至是生活得很窘迫。在这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就是必不可少的, 以提高传承人的生活质量, 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艺的研究和发展, 对于积极学习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年人也要给予经济上的补贴, 以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压力, 可以进一步壮大传承人的队伍。

在安徽省另一种途径就是开办工厂, 在安徽寿州窑就是在努力开拓一条产业化的新道路, 积极建立寿州窑厂, 让老艺人培养新力量, 且希望通过这途径, 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稳固经济基础之后才能发展产业, 也才有余力去进行技术的传习和创新。

其次是依靠民间的力量。这应该是最理想、最能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的方法。因为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来源于民间, 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力量, 所以积极调动群众的参与性是非常重要的。再如安徽黄山市, 除了徽州三雕、宣纸、歙砚、徽墨等制作外, 还有很多活态的、在民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这类的非遗的保护, 黄山市采取的措施还是将民间文化蕴涵在旅游活动之中, “以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休宁状元文化节和祁门红茶节等重大节庆为平台…复活了10个徽州民俗艺术村, 挖掘编排了一批…非遗民俗节目…定期在本地乡村旅游活动中向游客表演。”这些举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于这些非遗的认识, 也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非遗的传承, 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参与性, 这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活力来源。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安徽省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受重视, 所以对于传承的研究和探索是必不可少也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试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保护两方面, 结合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安徽省

参考文献

[1][美]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 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2]张赛.安徽“非遗”怎样走“大发展”之路[J].新闻世界, 2012, (7)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2

校园活动方案

全校各单位: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商丘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我校决定与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展演、展览等活动。

一、活动目的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商丘本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题和口号、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口号: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

四、主办单位

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团学活动发展中心

五、活动内容、时间及场地安排

、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间:6月12日-14日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2、传统美术类—剪纸展览

征集我市省、市、县传统美术类-剪纸项目作品,充分展现我市剪纸艺人所表现的民间民俗情趣、艺术特色以及剪纸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间:6月12日-14日

点:勤政苑一楼展厅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3、泥塑、剪纸、面塑、玉雕、刘腾龙毛笔传统制作技艺、冷谷红葡萄酒传统酿造技艺等部分非遗项目现场技艺展示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间:6月12日上午9:00-12:00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4、豫东坠子展演

现场演唱,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我市传统文化的魅力。

间:6月12日下午3:00-6:00

点:明德讲堂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5、皮影戏展演

呈现商丘独具特色的皮影艺术,增强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间:6月12日晚上7:30-9:00

点:大学生生活区广场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六、活动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文化遗产日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感知、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平台,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XX年6月2日

商丘工学院办公室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3

“送艺术家进校园,让非遗文化深入课堂,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能很好地促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提档升级,对城市文化发展、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合肥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2011年以来,合肥市将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一项关爱广大未成年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为带动,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建成学校少年宫158所,其中乡村学校少年宫84所,惠及中小学生100万余人。

合肥市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彰显特色。各学校少年宫积极打造“一宫一品”,注重传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特色活动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肥市文明办等部门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开展少儿戏曲大赛、舞蹈器乐大赛等方式让乡村学校的孩子有更大的展示舞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此外,合肥市文明办还成立文化志愿服务团,请有专业特长的文化志愿者到学校少年宫开展活动辅导,各县区组织文明单位与学校少年宫全面结对共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农村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4

学术界对节事旅游的研究涉及面越来越广,研究层次越来越深。然而,有关节事活动的研究文献却不多。考虑到大多数县级城市在本土节事、传统节庆方面相比较大城市反而保存得更加完好,且更能体现某些节事的原真、原味,故本文以县级案例地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该地的节事活动资源,针对该地拥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就节事活动所具有的动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特色,对案例地——全椒县节事旅游发展进行了探讨。

1 全椒县节事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区域背景

全椒县建制于我国西汉时期,它位于安徽省最东部,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是安徽以及中西部地区实施“东向战略”,融入长三角的通道前沿,也是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全县距南京46km、合肥98km,属南京“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层”是合肥、南京的远郊近邻,同时享受南京和合肥这两个省会城市以经济、智力和城市文明为主的城市资源。全县面积1568km2,人口46万人,县城(襄河镇)人口11多万人,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四季分明,被誉为皖东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2 开发现状

余青、吴必虎等将民俗风情型节事活动定义如下,指以各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为主题(民族艺术、风情习俗、康体运动等) 的节事活动。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潍坊国际风筝节、傣族泼水节等[1]。按此分类,全椒县知名度最高的、最具特色的活动“走太平民俗文化节”即属于民俗风情型节事活动。

该活动早在1920年出版的《全椒县志·风土志》就有记载:“正月十六日,倾城士女出游于东门太平桥,取祓除不祥之意(《荆楚岁时记》名曰走百病),不知何日方。谚谓之走太平,是日谓之太平日。游人不远数十里而至者,爆竹及鼓吹声至夜分不绝。”民间传说更早,相传在东汉初年,彭城人(今徐州一带)刘平出任全椒长(民不足万户曰长,逾万户曰令),恰逢年荒,刘平将上司拨给建城款用于救济灾民,将原可建15km的大县城缩小为仅1.5km的小县城。这就是“城包街”变成了“街包城”,县城反而被市肆所包围,成了古代建城的一个奇怪现象。刘平于是被罢官,并被押解京城砍头,全椒百姓感念其恩德,倾城相送到城东小桥上,挥泪而别。此日恰为正月十六日。以后每逢此日,百姓必到此桥上烧香燃竹,为纪念刘平,此后渐渐衍化为全椒一大民俗“走太平”。 目前,该活动已被收录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该地正申报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全椒县走太平民俗文化节”以其深厚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民众参与度传承至今,2007年该活动正式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介入,县委、县人民政府由原先的维护活动现场民众安全走到了全局筹划,打造精品节事活动的宏观主导阶段。至今,该活动在县领导统筹管理下已成功举办两届,初步取得了显著成效(表1)。2007年的第一届活动名为“全椒县走太平民俗文化节”在政府的介入下,规模比往年增大,内容上增加了民俗表演,增设了规范的商品零售摊位点,在通往太平桥的要道上增设交警保卫人员,大大增强了节事活动的安全系数等等。2008年第二届活动的举办在主题上延承了首届的主题,即祈求太平、五谷丰登,城乡一体、欢乐和谐,在名称上更名为“江海儒林风民俗文化节”,以企业冠名的形式体现了多元化筹资方式并拓宽了该节事活动的文化内涵;在内容上增加了表演类、比赛类、展示类等项目;在时间上从原有的1d延长为13d,已初步具有节事活动系列化倾向;在管理上已初步成立了全椒县走太平研究会。

1.3 存在问题

节事活动内容较单一,地方文化有待深入挖掘:成功旅游节事的举办离不开的其特色展示,而其特色展示又与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从全椒县目前的节事活动现状来看,活动项目的系列化举办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蕴含文化内涵深厚的主题如儒林文化,因对其挖掘不深,致使该县节事活动主题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此外,还有些举办的项目活动如摄影展等,就与举办地的历史文脉无多大关系,难以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故此类增加的活动难以给旅游留下值得长久回味的东西,在本地居民中也难以形成广泛的参与度,难以凸显该地方节事活动特色。

节事活动纪念品缺乏主题,特色化有待突显:节事活动作为一种动态的旅游资源,需要一些能够展现节事活动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它以月饼这一实物来展现中秋万家团员的寓意;再如端午节以赛龙舟、吃粽子的形式来纪念屈原,以“佩香囊”的形式来表达避邪驱瘟的心愿。而在“走太平民俗文化节”中,除了走一走太平桥还可以设计一些让人们在走完太平桥之后带回去回味的东西,使这一节日内涵中的这种纪念意义可通过物品的形式长期保存或传承下去。

节事活动营销滞后,知名度有待提高:走太平活动在全椒县已有1500年的历史,每年的这天全椒县城居民几乎倾城出动,民众参与度极高,堪称中国民俗的“活化石”;然而对于全椒县城之外的人对此却所知甚少,导致其“养在深闺无人问”,表现出其旅游资源营销的滞后性。其中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上主要是经费不足等原因,而主观上则表现为对节事活动的整体认识不足,旅游市场研究不深入,营销理念滞后,营销视野狭窄和营销创新手段不足等方面[5]。

2 民俗风情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事活动开发的原则

2.1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

按照我国《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中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指导方针[13],本文认为节事活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传承的重要手段,在节事活动的开发创新中应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对其进行有序开发,避免“杀鸡取卵”式的过度开发,必须按照尊重遗产文化空间“原人、原地、原时、原味”进行,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14]。

2.2 坚持文化功能,突显社会教育的原则

节事活动是文化记忆承上启下的一种方式,是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和仪式教育的最好时机[15]。我们知道,每届奥运会的举办均吸引了全球人民的关注,人们在乎的不仅是奖牌,还有奥运会本身所带来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民俗型节事活动也是这样,尤其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走太平民俗文化节”通过走太平桥祈求平安的心愿,表达了人们对当前太平盛世的喜庆心情,并将全椒人民乃至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反对战争,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深深地嵌入到每个下代人的心中。

3 民俗风情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事活动开发的对策

3.1 遵循节事规律,活动内容系列化

整合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首先,从旅游资源分布上来看,全椒县境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颇为丰富,且类型多样。县城西北主要是森林湖泊生态旅游资源,如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等;南部主要是历史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如龙山寺风景区、三塔寺景区等;东部则侧重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如吴敬梓纪念馆等。境内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座,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各类景区景点20余个。其中,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2A级旅游景区2个。其次,全椒县人民政府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9项(2008年),其中民俗活动8项、民间手工技艺7项、民间音乐5项、民间舞蹈10项、民间戏曲1项、民间曲艺3项、民间杂技与竞技2项、民间文学3项。此外,该活动举办时恰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前后,这些丰富的资源均可整合到旅游节事活动中来。仅就“第二届江海儒林风民俗文化旅游节”来说,在节事活动的内容上就可将参观吴敬梓纪念馆、岱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日游等纳入到整个活动系列中来。此外,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品方面,以手工成品展示、构建特色美食儒林古街的方式,将历史悠久的手工艺食品、工艺品以活态形式进行传承并远销国内外。

挖掘丰富的地域文化:全椒“走太平民俗文化节”每年的大主题是祈求太平,项目鲜明而固定,因此具体内容可在整合多方资源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不断更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该县的历史文化。如以一代文豪吴敬梓为代表的儒林文化,倡导弘扬当今的素质教育,反对封建科举制度,鼓励莘莘学子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体制下珍惜机会,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实现对下一代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又如可用明代四大佛教大师之一的憨山大师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为一个侧面,将佛文化中提倡众生平等、帮助他人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发挥出来,为社会和谐、中国和平崛起做贡献。

联动周边省市节事活动资源: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江淮分水岭南侧,属长江流域,东与南京接壤,北和滁州相连,西与合肥毗连,内有3条铁路——宁西电器化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东距南京禄口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均在1h车距内[16]。故节事活动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联动周边省市节事活动资源[17],在每年省会合肥,临省会南京、滁州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如“中国滁州·醉翁亭文化旅游节”、“合肥市乡村旅游节暨包河区春色滨湖旅游文化节”等的同时,全椒县可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利用其周边各地举办文化节的契机,积极争取作为其节事活动分会场与其联动发展,实现“双赢”。

3.2 紧扣节事活动特色,设计节事活动纪念品

设计节事活动旅游纪念品,探寻节事活动的物质依托,是品牌节事活动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可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文化为蓝本,结合现代工艺设计出能展现深厚历史文化的活动纪念品、食品;举办地方文化纪念品大赛;深入挖掘设计人才,探寻民间工艺大家。针对“走太平民俗文化节”,我们可设计太平节节徽、太平节开幕式主打曲;设计特色平安符、精美典雅的小香包;制作味美可口、便于携带的太平酥饼等,在传承民间文化工艺的同时达到旅游创收的目的。

3.3 联合多渠道宣传促销,打造知名节事品牌

首先,以区位优势设定旅游目标市场,以旅游目的——全椒县为核心区,以距离全椒1h车距为半径划分一级目标市场;以距离全椒2h车距为半径划分为二级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其次,在努力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宣传促销,突显全椒“山水古城、文化名邦”的民俗地形象。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互联网、户外广告牌、报刊杂志、张贴画、旅游行程小册子以及旅游形象代言人等形式进行宣传[3]。第三,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促销。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团队参加“长三角区”乃至国内外的旅游博览交易会、展示会。

4 民俗风情型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事活动开发的保障措施

4.1 确保节事管理规范化

节事活动举办初期应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营销、大众参与”的模式,建立全椒县节事旅游活动办,健全全椒县走太平研究会,使节事活动管理有章可循。充分发挥该县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按节事活动举办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时间顺序[18],做好各项关键性工作,制定详尽的活动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节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图1)。需特别指出的是,在节事活动前期的机构组建中,应尽可能将与活动利益相关的企业责任人纳入到节事活动管理组织中来,确保相关企业能够参与活动的决策过程,并通过两者间正式的协作合同来提高企业与机构之间的合作绩效[19],提高企业自主参与的意愿与积极性。

4.2 确立筹资机制多元化

节事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充足的资金作后盾,仅靠县政府专项财政拨款或是信贷来获得资金是非常有限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广开筹资门路,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如企业赞助商冠名权、指定产品专营权转让[2]、出售旅游节事纪念品等。此外,建立企业投资—回报评估机制,为节事活动长期稳定举办的必要性提供信息支持。

4.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便捷的交通、舒适的宾馆、美味的饮食、零星点缀却又恰到好处的卫生间等,让游人感到舒适、方便。就“走太平民俗文化节”而言,需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将人们求财求子求平安的愿望在这些实物中展现,即重修太平井、重建太平桩,以旧修旧,并在这些井、桩旁边新建牌坊似的解说牌,把关于太平井、太平桩的美好传说向游人进行直观的展示。

4.4 多渠道引进专业人才

旅游节事活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专项旅游产品,其策划和组织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人才,如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会展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全椒县可采取引进、培养、聘请[6]和临时调用的方式来解决节事活动中所需的人才,为节事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5 结语

基于旅游规划的因地制宜原则,全椒县具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活动,且近年来节事活动又是旅游业开发升级换代的重要武器[8],因此顺应了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本文提出全椒县走“民俗节事带动型”旅游发展之路,以期为节事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特色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提高活动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树立全椒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打响全椒节事旅游品牌,扩大在国内乃至国际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争创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

摘要:在对安徽省全椒县旅游资源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其节事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其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资源,提出该地节事活动策划中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和突显社会文化教育两大原则,同时结合现状重点阐释三大对策、四大保障措施,并认为全椒县应走“民俗节事带动型”的旅游业发展之路。

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篇5

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散落于民间,民众的热情与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举办文化艺术展演是湖口县的传统文化活动。每次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各基层单位都会组织精彩的文艺节目,开展竞赛活动,这充分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好戏连台,“绝活”频出,一些散落在民间的老曲艺、老工艺、老制作等因此得以重登舞台。湖口县还对青阳腔、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的宣传,举办一系列知识讲座,发放相关知识手册,让广大基层群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对保护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适当物质奖励,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

推陈出新,增添活力,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气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文化传承和累积的结果,与现代文化有较大反差,这种文化反差正是文化互补和魅力所在。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适当加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便无法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其文化底蕴就得不到生动展示。为此,湖口县积极探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时代文化元素的有效途径。,湖口县和九江学院签订了研究青阳腔戏曲文化的合作协议,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在资料发掘、唱腔抢救、戏曲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同时,创建青阳腔艺术研究实验基地,九江学院定期派学生到基地学习,向艺人学习技艺,与老艺人同台演出,让一批批朝气蓬勃的学生投身到青阳腔戏曲的学习、表演和研究中去,鼓励他们结合时代特点创作新的作品。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6

可是这些越来越迷恋天坛“良好生态”的人们,也在注意一个悄然而至的变化,那就是天坛的自然和荒凉越来越少,人工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多。天坛对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天坛内每天集聚的人越来越多,天坛的生态负载力,其实可能是在下降的。天坛这样的文化遗产,却很不注意尊重“自然遗产”,甚至故意破坏着自然遗产。

这两年我一直在到处大谈我的“学术新发现”:人是离不开生态的,自然萎缩了,人就活得很痛苦。用这个学术观点武装我的头脑后,我看到的许多地方,突然间都有了缺陷。用这个眼光看大学的院落,发现社会上公认的有着“强大知识力”的中国各著名大学,却无法阻止校方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更无人敢公开倡导“大学也该留住荒凉感”。用这个眼光去看天坛这样高规格的“世界文化遗产”,也突然发现,这些文化神圣区,同样也存在着对自然界不尊重、不理解、不弘扬的行为。

城市是生态最恶劣的地方,污染最集中,对污染的处理却颇为无力;人均生态含量最低,但对生态量的扩充和保护最不得法。园林工人,以绿化来作生态保护,以种树来建设生态系统,一年到头都在种植各种绿色,园林部门年年报上来的材料,也都在很得意地宣称本城市今年的绿化面积又高达多少,人均绿地率又增加了多少。然而,细勘他们的日常行为,你又会发出疑虑,表现出担忧。你会看到他们一到秋天就开始扫落叶、花钱雇车运到垃圾场去填埋,而不是让落叶自然归根,沤成肥,保墒蓄水;你会看到他们让树和树之间互不依靠,树和草不相关联,表面上绿色一大片,美好一大堆,实际上都是孤木单草,既让植物之间难以呼应,更让植物和动物缺乏照顾,鸟类无枝可栖、兽类无果可食、无洞可藏。好像城市的目标,是为了在把农村赶出城外的同时,也把自然赶出城外似的;好像有了文化遗产,就不需要自然生态似的,而生物多样性充分的自然生态,是最好的“自然遗产”。

同样,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文化神圣区”内,也有绿化部门,他们也在精心地保护着、改变着区内的绿化度,但是,他们的行为,也总有许多让人商榷的地方。一些人说,由于破坏猛烈,中国天然林还算保护得好的地方,几乎不是宗教林、风水林,就是人类足迹还难以大批量到达的区域。放眼全国,还是很少能看到人类把自然上升到神圣文化的程度,“每一座山都是神山,每一片水都是圣湖”的概念远未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得更多的,是对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破坏。文化的衰落与自然的衰弱,常常是相表里的,唇亡而齿寒,齿落而唇伤。一个不重视保护自然的群体,往往也不会重视传承文化。按这个道理,文化与自然应当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有互相协助和帮理之意,只有处处联起手来,才可能稍富延续生命的能量。可是,你到现实中去看,却总是无法找到合意的证据来支持,你看得更多的,不是自然遗产在湮灭文化遗产,而是文化遗产在破坏“自然遗产”。

颐和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昆明湖是京密引水渠的一个“调节湖”,密云水库的水,经过几十公里的跋涉之后,要到这里停留休整,然后再按使用用途进行分配;因此,从昆明湖到玉渊潭的“昆玉河”,就是水库之水进入城市内部的一个重要通道。南水北调中线的终点团城湖,就在昆明湖的西边,从汉江经过上千公里输送过来的南方之水,也仍旧沿用着昆明湖的调节、休整的功能。然而,颐和园这几年在拼命清除“杂草秽木”、种植“美树新草”,湖边本来长有极好的芦苇,偏偏要连根挖走,把堤岸硬化,理由是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实际上,硬化的堤岸才最不利于保持水质的自然活性,芦苇是一些害羞的鸟类的最好的庇护和繁殖场所,这样一来,它们就只能重新找地方;西边的湖里本来种着些荷花,到冬天,雁类和鸭类会在这些湿地的残荷败苇着休憩、觅食,然而,这些地方正在一天天地干净、整洁下去,湖光山色的自然造化之美,越来越趋向单调和可怜。虽然公园的管理处在游路上搞了许多爱护鸟类的宣传,然而,当一个地方已经留不住鸟类的时候,做这些宣传有什么意义?

天坛也在宣传自己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上的功绩,也在大谈“尊重本地物种”,然而,天坛的绝大部分地方,上面是百年松树,下面是某种冬天还泛绿的引进草;上面是千年古柏,下面也还是某种冬天还泛绿的引进草;围起来的地方,是单一的草,没围起来的地方,也是单一的草。天坛最好的一个地方,是被天坛鸟类调查小组称为“苗圃”的一小块地,这块地,占地面积不过几亩,外边只能用竹篱笆轻轻地围住,根本挡不住那些恶意的捕鸟者的随意侵犯。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地方,由于植物多样性保留得还可以,由于林相的郁闭度还差强人意,由于游客的干扰还算较少,因此,这个地方观察、记录到的鸟类,是最多的;每次觀鸟组其他地方可以不去,这个地方是他们必来的。这个地方有任何的被改变的可能,他们都异常担忧。

偌大一个天坛,偌大一个圆明园,偌大一个颐和园,甚至偌大一个北京植物园,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可用目光穿透的。而能否用目光穿透,是衡量一个地方自然是否保护得法的最简单的检测指标。鸟类也好,兽类也好,都需要一个藏身之处,他们不喜欢随时被人看到,因此,他们需要有植物来遮盖、隐藏他们。而一个地方如果从任何角度都能够被人类毒辣的目光穿透,那么动植物就没有了任何秘密可言,他们只能到其他地方寻找生命的庇护场。

实际上,天坛地坛也好,圆明园颐和园也好,植物园燕园清华园也好,北京这些相对来说面积较大的文化院落,都可能有心地把自然环境保护得很好,都可以把生物多样性搞得很丰富,都可以在满足文化传承的同时,把自然保育得很完美;然而,恰恰是这些文化遗产集中度最高的地方,经常有缺乏自然文化的表现,显然,我们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文化遗产”对“自然遗产”的保护能力,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滋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带给人们的除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裕,更使得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进一步加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人类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应当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而生的产物。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我们除了关注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也应发挥其文化功能。另外,非物质文化遺产最吸引人的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但在将这些非物质文化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它的经济价值,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功能。本文将简单的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背景

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惊人的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时至今日,文化产业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延伸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知识、信息、娱乐、休闲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不仅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

随着文化产业逐渐被一些国家视为战略产业,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也蓄势待发,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首先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通过市场这一媒介进行传播。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议

产业化的重要特点就是追求利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其中所包含的是经过时间锤炼而留下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是一种民族的意志和精神的体现。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可以为当地带来就业的增加、经济的增长、实现非物质文化规模的扩大,使其可以顺应全球化的潮流而得以保存和传承。但实现产业化最终可能会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对其开发只注重产业化之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为了带动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内在的文化本质,和对其实行保护的长远性和整体性。

由于市场所追求的是利润,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投资者或是政府部门很有可能因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了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开发的结果和初衷背道而驰。如在我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因为开发者不注重对开发进行合理的规划、急功近利,在旅游开发中,不间断的使大量的游客进出遗址,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最终导致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枯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于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了民族的智慧和意志,是长期的文化精髓的积淀。它通过丰富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等特殊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一个民族或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精神世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旅游产业化的过程中,开发者为了获取经济价值,没有深入的了解民族的历史背景,没有了解这些文化的本质,最终导致了对蕴含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内容产生了误读。如在我国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某些传统的习俗和礼仪只有在特定的传统节日才举行,但为了吸引游客、满足游客,常年累月的表演使得这些礼仪和习俗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也使得一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商品化和庸俗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顺应社会的潮流,走市场发展的道路以实现继续传承。非物质文化所饱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本质,使得它和一般的文化商品有较大的不同。在对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

(1)避免在产业化过程中,将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的目标,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底线,放弃了非物质文化的持久发展。(2)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中,我们应注重挖掘文化遗产的内在文化精神,加强文化的深度和内涵,使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得以实现。(3)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有关的监督体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市场化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防止开发商为了短期的经济目标而破坏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除了政府部门也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外,可以建立一个资金筹集体制,收集社会人士的捐助资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结语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我们要实现对其产业化开发的同时不忘保护。我们要将经济利益和文化内涵协调好,将规模效应和保护措施统一起来,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保护自身的内在精神和实现文化的传承。

上一篇: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下一篇:电子商务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