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气氛积极

2024-05-13

学习气氛积极(精选四篇)

学习气氛积极 篇1

本文拟就积极课堂气氛的启示意义及三大理论依据探讨营造积极课堂气氛的策略。通过对创设积极课堂气氛的分析研究, 引起教师对课堂气氛的重视, 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师生关系的看法, 建立以人文关怀为主的师生关系, 丰富教学方式, 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了解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 思维的活跃性以及自信心, 将学习负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

积极的课堂气氛呈现为一种理想的状态。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教师与学生情绪高涨, 教师教学目标明确,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思维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师生情感交流充分, 积极互动, 学生参与度广;师生共同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而深感喜悦与满足。

二积极课堂气氛的教学启示意义

1.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课堂气氛作为学生集体情绪的倾向, 一旦产生, 便能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因素反作用于学生的情绪。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够高涨学生情绪, 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而当学生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时便能够大大增强其感知度、记忆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学习的主动性

生动活泼、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够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 让学生产生兴奋感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时, 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和主动性。

3. 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 当教师通过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变从而营造积极课堂气氛时, 学生的积极反应和专注度会反作用于教师, 让教师产生被关注感, 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更加投入到教学中。

4. 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气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课堂反应了解教学效果, 从而改进教学方法等。而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气氛下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师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及内容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气氛时, 学生往往会精神振奋、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 师生的互动自然积极, 教学效果显著。

三积极课堂气氛的理论依据

1. 目标导向理论

目标导向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首先提出。该理念的基本信念是给学生以行为选择的机会, 避免将教师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是一种偏向民主平等的课堂管理理论。

2. 和谐沟通理论

和谐沟通理论由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戈登和心理咨询专家吉诺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罗杰斯 (C.Rogers) 的“儿童天生具有理性潜能”。当营造出温暖、关爱、接纳与支持的环境时该理性潜能才可有所发展, 而问题可以通过语言沟通达到合理解决的人本主义发展观则主张通过营造和谐沟通的氛围来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团体动力理论

团体动力理论由德国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家库特·卢因提出。该理论认为, 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个人独处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有可能完全不一样。而知晓行为动机是了解一个人行为的必要条件。团体动力理论是一种课堂教学管理理论, 对当今西方国家的教育有着深远影响。这一理论在对个体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个体的行为对团体的影响, 以及团体对其中每个成员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系统的观点, 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增进课堂民主和谐气氛、提高团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学习的方法和措施。

四营造积极课堂气氛的实践和反思

1. 基于目标导向理论,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第一, 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强制性的课堂纪律会使学生产生不满和抗拒感, 提倡师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课堂纪律的共同制定可采用以下策略: (1) 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纪律制定, 在保证课堂纪律制定严肃性的同时, 让学生对自己制定的课堂纪律负责并且严于律己; (2) 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 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 在汇总讨论后归纳总结, 语言精而简, 避免使用“禁止”、“严禁”、“不能”、“反对”等消极词汇, 用积极向上的引导词营造积极的氛围, 鼓励学生产生积极的反应。

第二, 善用鼓励政策。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本能往往会关注消极的事物而忽视积极事物。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 善行和美德为对象, 让人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拓展及时的思维, 构建持久的个人资源, 改变个人。因此教师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并让学生有积极的情绪时就必须要多鼓励学生, 多提供正向意见, 避免负面的指责。

2. 基于和谐沟通理论,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第一, 学会倾听, 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沟通理论认为课堂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律, 需要教师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乌申斯基曾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 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 走进他们的心里。倾听, 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被重视、被关注的认可感, 拉近师生的距离, 让师生之间更加了解彼此, 融洽交谈。学会倾听,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把教师当成知心人, 随时倾诉, 让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理解学生、开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学会倾听, 通过课堂提问听取学生的想法, 触动学生的思维, 从而达到倾听与引导的效果。

第二, 真诚、善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谐沟通理论认为, 实现和谐沟通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真诚善意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应在课堂内外多用发现的眼光搜寻学生的优点,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无论是平时表现好与坏, 不管是哪个学生, 只要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就不该忽视。同样, 在真诚善意的前提下, 适当对表现欠佳的学生表达气愤和不满亦是可取的, 但需做到“对事不对人”,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气愤只是出于真诚的关心, 而不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情感发泄。

3. 基于团体动力理论,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第一, 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自我控制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育, 神经纤维未全部髓鞘化, 因此会表现出自我控制力较弱;反映在学习生活上则会出现许多不良的行为, 多表现为好动、随性、自觉性差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弱。针对学生这些自我控制力差的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加以应对。一是认知升华法, 主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具体而言, 我们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渗透, 积极开展主题班会以及文体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思考积极讨论, 从而有所悟、有所知。二是例证教育法, 主要通过不良行为的行为后果给以学生启发, 让学生体会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让学生自觉增强自控能力。三是民主参与管理法, 利用让学生进行自我班级管理, 明确事物, 形成清晰的判断力, 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心理测试法, 旨在通过心理测试的途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找出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付诸指导予以行为矫正。

第二, 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1) 善用歌曲、童谣。人的大脑左半部分主要处理语言逻辑, 右半部分主要处理节奏、旋律。在同样的文字下, 利用歌曲来记忆的效率更高, 这是因为左右脑同时作用的结果。在现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歌曲, 在新教材中更是丰富地运用了chant歌谣等。英语chant节奏感强, 语言精简, 朗朗上口, 而英语童谣旋律虽然简单但是优美, 吸引学生。通过英语童谣和歌曲学习英语, 符合小学生的性格及心理特点,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了解中外文化, 丰富情感态度价值观。 (2) 游戏教学。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教学的特点, 游戏在英语课堂上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 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调节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而形式新颖活泼的游戏更是营造积极课堂气氛很好的添加剂。英语游戏有很多种, 包括知识性游戏和技能游戏, 因此在游戏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3) 情境教学。语言的学习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 为生活服务, 而语言学习离不开真实的情境。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 情境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技能, 而每个文本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开展的, 我们需善于根据不同的文本创设相关的情境, 在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境。当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不再是呆板的我教你学, 而是让学生真正的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时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 (4) 巧用简笔画。简笔画是利用简单明朗的线条勾画事物的形态和特征的绘画方式, 是一种直接形象的表达方式, 对于6~12岁的儿童来说, 图像是最直观也是最能吸引人的。因此,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简笔画同样也能吸引学生, 活跃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五结束语

积极的课堂气氛对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有着必然的联系, 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和教法、学法密切相关, 课堂气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教师对教法、学法很重视, 但对课堂气氛的重视程度不够, 国内对积极课堂气氛的理论研究也相对较少, 多以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为启发, 在国内的推广甚少。积极的课堂气氛的创设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营造积极课堂气氛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领域,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加大重视, 让学生快乐学习, 教师快乐教学!让美丽在课堂上绽放, 让快乐在课堂中营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国栋、夏侯富生.简析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J].海外英语, 2010 (11)

[3]吴晓义.国外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7 (9)

[4]于秀梅.如何活跃英语课堂气氛[J].新课程 (小学) , 2012 (7)

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篇2

关键词 课堂气氛 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106-02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教师的课堂行为决定了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这种气氛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间信息交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室气氛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本身具有课堂效果的“助长”作用。它就像教师为学生这叶“小舟”创设的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港湾”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港湾”里,“小舟”才能尽情的遨游。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要有下列行为:

一、理解感受

新课程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也将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纳入课程评价的范围,这其中包含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心境,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状态、反应,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局面下走出来,在学习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要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每个学生都是“立体”多面的,师生每天在课堂之外并非局限于“教师——学生”的单一模式之中。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进度。例如,教师了解一个学生之后,如果授课内容和该学生的先前知识结构之间有差距,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去弥补。另外,这种个人联系还有助于教师选择什么是必须给学生讲的内容或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的过程,这一点对于学习差的学生尤其重要。许多学习不理想的学生需要特殊的教学策略(如监测他的理解)、纪律(如不许打扰别人学习),以及特殊的管理方法(如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有不同的职责)。

二、赞赏或鼓励

对学生要使用“答的好”“对”“不错”“这样好”“试试看”“说下去”,这些使课堂气氛缓和或产生欢乐的语言。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侮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三、接纳意见

教师要敢于、善于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建议。尽管学生认为教师是万能的,身为教师的我们仍要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老师应该通晓一切”“老师永远是对的”,我们有时也会这么去想。这种期望不仅成为教师的沉重心理负担,也深深影响了学生对教、学的构想。教师也有不知,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教师可以轻松自如地接纳来自学生的不同意见、建议,这不但有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学生,而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教师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在这种轻松、安全、宽容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这也体现了一种教学民主,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善于发问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产生,并不断强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经常设问,使学生始终沉浸在问题情境之中,获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教师还应把握提问的技巧,问在知识内在联系处、教学关键处、归纳概括处、加深理解处,多提一些趣味性、探究性、挑战性的问题,少提一些判断性、组织性的问题。同时,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激发提问的兴趣、交给提问的方法,多问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学会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创设一个自由的、探究的课堂氛围。

总之,教师对课堂的最大影响是营造气氛和对学生发展的激励。教师要为新课程实施建立一个合作的、适应学生需求的、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我们的学生——这叶“小舟”,都能驶进教师所创设的安全、温暖、舒适的“港湾”。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忠智,张晓霞.数学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学习气氛积极 篇3

[关键词]课堂气氛;大学生;主体意识;平等;建构;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9-0007-04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气氛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双方共同构建的心理、情感等精神特征,侧重于学生和教师的心理感受,是课堂秩序的心理投射,有很强的主观性。它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学生人格培养也有相当大的作用,被研究者所重视,已有一定的历史。西方社会对课堂气氛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80多年的探索历程中,通过对教师的行为判明研究和对学生的知觉判明研究,不仅实现了对课堂认知的深化,而且为建构主义教学观、研究性学习等教改理论的推行提供了实践依据。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课堂气氛可分为积极、消极和对立三种状况,而积极的课堂气氛无疑是教学中的理想状态,一般又可从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归属感、权力与自由等方面加以判别与促进[1],可以看出,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儿童天生具有理性潜能,这一理性潜能要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发展。而这样的“环境”,不分中西方,都应该是学校教育中课堂气氛的追求目标。

我国理论界对“课堂气氛”的关注与研究,呈现出越来越重视的态势,但多数成果尚局限于教学实践总结与感悟,在研究深度——如学科交融、理论支撑等方面,尚有不小进步空间。具体到对高校课堂气氛的认知,仍在摸索阶段,如其定义内涵等,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一概念做如下描述: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信任且平等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活跃而投入的;学习是思想与心灵的自由翱翔;教学不仅能有效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建构,而且对学习者的人格有持久的积极效应。

理论的意义只有在指导实践中才能生成。那么,我国当下的大学课堂气氛是怎样的情形?相比于上述对理想状态的描绘,现实情形不容乐观。在很多大学校园里,学生们都患有“课堂沉默症”,即精神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课堂氛围比较沉闷,互动项目较少,行为较为单一,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2]有鉴于此,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效能,并促使现状改变,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限于篇幅,本文重点探讨的是课堂气氛与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没有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要使这一目标实现,必须体察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观感受,积极创造一种安全、信赖、蓬勃向上的氛围,使之在心理上松弛,在精神上愉悦,从而顺利实现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所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主体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3],故在课堂教学中,它是认知活动得以发生,以及取得效果的基础。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心智更为成熟,无论是自我意识还是对象意识,都更为明确,因此,只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并积极培育这一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如前文所引罗杰斯的理论所述:学习者在积极、支持、接纳的课堂氛围中,将更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释放创造性,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成认知过程。故而,课堂气氛与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之间确乎存在双向的促进关系。

二、平等: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平等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既包括人际关系的平等,同时也包括权利的平等,它们最终指向的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凸显。是否注重以“平等”理念来营造课堂气氛,其实取决于教师持有何种“教学观”。在传统的“知识传递型”教学认识论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享有绝对的权威,“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而在“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中,学生“学习权”的重要性提升,而且是必须首先予以落实的,“怎么教”和“如何学”才是课程构建的重点与核心。由此,贯彻学生是中心的理念,体现人本精神,才有可能不再是一句空话。体察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并作出改善,是教师在此问题中必须要有的积极姿态。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等理念在教育界的广泛传播与接受,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势所趋,其成为教育实践中的准则,也只是时间问题。而高校教师在此一点上不应是后知后觉者。

从人际关系而言,课堂教学中最需要缩小落差、使之变得融洽和谐的是师生关系。受传统观念以及现实所囿,中国的学生从小在学校环境中所享有的尊重是远远不够的,故而缺少自觉的平等意识,这就更需要教师能多做些“放低姿态”的努力,以弥补这种缺陷。而当下的高校课堂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往往会在课程的专业性、知识的系统性上投入更多精力,而对“专业”以外的软性目标则在意较少。比如怎样在师生关系上体现平等,有明确目标和自觉追求者是少数,很多教师上完课后就直接走人,与学生的接触只在短短的课程时间中,所谓的“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观念,在他们看来都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不去追求这些软性目标,既不是危及教职的“重大事故”,也不是妨碍职称晋升的关键性问题,故大可不必自找麻烦、自讨苦吃。这样的态度一旦蔓延开来,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师生关系的冷漠,已有研究者对之加以关注,并得出了“机械化、陌生化、功利化和自由化”等负面性的评价结论。[4]所以,教育现状堪忧,而改变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在高校的每一个教师手中:一视同仁,无差别地真诚关心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重视他们的学习反馈,热情地协助学习者解决各种困难;淡化教师“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发布者的痕迹,转而以认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课程;重视师生之间在课程以外的交往,建立多元的互动渠道,增加了解与沟通。当然,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此教师的态度和作为也非常关键。除了在课堂上体现相等待遇之外,教师还应从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的丰富性,扩大“过程性”评价在课程考评中的所占比例,以此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倡导“生生平等”的积极氛围。

从权利平等角度而言,教师必须自觉实现“平权”——确保学生应该获得的权利不受侵犯,具体而言,即充分尊重他们应享有的课程参与权。这是学生的基本人权之一。首先,在课程设计时,必须真正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教学情境的创建、教学问题的提出,还是教学材料的提供,都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能力相匹配:既与他们的“已知”相连,有知识构建的前提;也与他们的“未知”相系,鼓励学生在能力拓展上多做努力,即吸引力与挑战性并存。其次,在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作业、课程测试等核心问题上,学习者不仅应该有知情权,而且可以有选择权。例如作业,布置时可以给出多种类型、多条题目,让学生选做,让个性化的发挥能够成为现实;完成时间上可以明确一个时间段,让学生有充裕的准备,并实现自我规划;为保证作业质量,可以安排中期汇报性质的课堂研讨,以实现多层面的沟通与互动;在批阅时可以有学生和教师的双重评价,以倡导理性与平等。再次,课程实施中,应预留时间给学习者。教学时间作为一种资源,不应该被教师所独占,而应匀出部分,让学习者有机会就课程内容而提问、研讨抑或汇报展示,即保证其话语权。

三、解构与建构:体现学习者的主体价值

平等原则只是给予了学习者精神上宽松自由的外部条件,凭此一点,并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独立、思考的独特,即主体价值的完全实现,这样,积极课堂气氛的真正目的也就无法谈起。为此,还需对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以及个体的“学习过程”予以重新认识,方能实现学习者精神自由的自我解放,释放内驱力。

课堂上教师讲的、教科书上写的那些知识该如何看待——它们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吗?教学的终结目标就是将这些真理“完整搬运”给学生吗?学习就是“完全接受”、“重复记忆”真理吗?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其在学生认知结构的理解中,秉持的是“黑箱”观点,而教师只要传授知识结构和学科结构,就能完全破解“黑箱”。事实上,这一理论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完全没有体察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20世纪,随着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主义”、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接受,教育学领域也展开了对上述问题的反思与质疑,如厄尔·波斯特曼与查尔斯·温加特勒就有专著《教育是一种颠覆性的活动》一书,对抗传统、清算历史的叛逆姿态十分鲜明。20世纪80年代,美国建构主义学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的研究成果则影响更大,如他曾提出“没有客观的、真实的知识,而仅仅有主观的、建构的、有用的知识”[5]这一论断,不仅从个体认知的角度否定了知识的客观性与确定性,将之从高高的祭台上解救下来——不再被顶礼膜拜,却赋予了新的活力,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的教学隐喻,代之以“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的建构性认识。

解构与建构是当代文化的时代性标志,其影响既是全球性的,同时也是全方位的,深入至人文领域的许多层面,如教育学理论就深受其影响,并有了全新的进展与发现。必须承认的是,不破则不立,没有“解构”——对传统文化、既有文明的质疑与叛逆,就不可能迎来“建构”——对人自身的深入了解与更好把握,也就谈不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人类的进步。由此而论,在教育学中建构主义更深层的意义,是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关注与研究,而这一意义只有贯彻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生成。

故此,在建构理论的指引下,我们不妨重新梳理一下前文所提及的三个问题,它们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知识本身不具有真理性,因为它是事物的表征、认识的过程,所以是暂时的、部分的、注定要被刷新的,但追求知识的“过程”却是真理性的真正所在;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知识的“完整搬运”,而是批判性地告知学生有哪些知识内容,使之成为每一个学习者解释现实、拓展能力、形成生命意义的“材料”,而非需要刻板遵循的不二法则;完全的学习过程也非仅仅止步于“记忆”与“接受”,至少应该包含兴趣、知识、记忆、情感、感知、反省、行动、平衡、摄动、重建、迁移等一系列要素;而且后半部分与情感和行动相关的要素意义更大,因为正是它们才将“学习”与“主体价值”“个体发展”等关键目标紧密关联在一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面对知识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必然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侧面。所以,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6]故而,正是千姿百态的“个性化”行为,才促成了主体对自身的认识与把握,彰显出“我”之为“我”,而非其他任何人。

作为主导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究竟秉持何种态度——“膜拜式”抑或是“解构式”,不仅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的自由、活跃与否,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更为深远。“膜拜式”所对应的授课效能往往较低,因为它主动将课堂教学的独特价值“拱手相让”:在既有知识的获得更为便捷的今天,学习者完全可以凭借其他渠道——如互联网等,轻松获取各类现成的知识,只要他们想学;而课堂教学所给予学生的“在场感”,如共同的切磋、思想的碰撞、激烈的论辩、共识的达成等,这些才是独一无二、失而不可复得的精神财富。其后果是不仅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因其自身就未能实现将知识从“公有”化为“私有”的过程,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心智与能力,未能获得有效锻炼。并且,学生很快会对这样的教师失去信赖,甚至对课堂失去兴趣。而“解构式”以学习者的“自我”为关注目标,一方面打破陈规,以更为开放的视野解读既有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自制力、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等的发展,故这样的课堂教学延伸意义更大,对学生的帮助也更为深刻,无疑会获得学生最真挚的认可。因此,它所对应的课堂氛围,不仅是自由的、活跃的,而且是影响深远而令人怀想的。

四、对话:培养学习者的主体能力

积极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投入度,这既是教学平等理念的现实体现,同时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题中之义。但在具体操作中如何才能转化?本文以为,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话”,引导学生在倾听和对比中实现知识的社会构建,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当代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已全面否定了“一言堂”式的知识灌输方式,转而倾向师生间“相互赋予意义”的做法,即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实现认知过程。如德国的K·沙勒曾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交往过程,课堂应该成为对话和沟通的场所。更有“对话中心教学”理论,提出: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我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我对话。因此,学习的实践是对话的实践。[7]

上述理论阐释了学习中的“多重对话”,而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直观的,是师生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间在教学内容上的对话若想高效开展,首先必须解决一个现实问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问题。钟启泉先生认为:“教师要改变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独白的状况,而与学生建立起真诚的学习伙伴关系,在对话中展开知识的探究。教师作为知识权威角色的隐退意味着教师特权的消失,教师被结构化地整合到学生的研究集体中,成为‘平等者的首席。”[8]并提出,教师不能再以知识权威和绝对权力的姿态走进教室“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应该充当课程实施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来参与学生的知识建构,具体实施时也应以建议、发散性提问、气氛调节、肯定性评价等教学行为为主导[9],这无疑是很有启发的思想。应该看到,这种授课方式实际上是将学生推到课堂的前沿阵地,在指导他们“冲锋陷阵”的同时,无疑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学生承担了更多责任。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将高校课堂中学生的“被动获知”变为“主动索知”,才能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培养学习者更为明确的自我意识。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全球竞争更趋激烈的21世纪,一个充满希望、更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中国未来,需要今天的教育实践来奠定基础。它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所有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是否都体验到了情感上的尊重、关爱、激励、公正与引领,是否都曾领略过在学术上无羁求索的乐趣、能力得以提升的自信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深切渴望。而这些都必须依赖优质的课堂教学,在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认真而正确付出的基础上,才有实现的可能。如果没有学生获得,或只是少部分人在极少机会中领受过这样的教学,那么,就不必寄希望于未来的改变了——更大的可能是依旧如故。身为教师,每一个人都是中国未来的缔造者、责任人,高校教师亦概莫能外。

[ 注 释 ]

[1] [美]Dale Scott Ridley,Bill Walther,著.沈湘秦,译.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3-84.

[2] 姚蕾.大学课堂行为调查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2(10):104-105.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453.

[4] 曹砚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12(3):99-100.

[5] 高文,任友群.知识的产生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A].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89.

[6] 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A].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1.

[7] 钟启泉.对话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6.

[8] 钟启泉,安桂清.总序[A].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7.

[9]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激活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动机 篇4

关键词:新课标 ; 高中英语教学 ; English presentation的作用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于“口语交际”教学做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它包括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能传递信息并就熟悉的话题表达看法;能通过重复、举例和解释等方式澄清意思;能有条理地描述个人体验和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能用恰当方式在特定场合中表达态度和意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访谈。然而在高中阶段,大多数英语教师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将大多数的课堂时间用于了题海战术中,忽视了对学生的“说”的培养,忘记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们以后是用它来交流的。对于学生层面,很多初中阶段爱说爱表达的学生到了高中变得沉默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的错误引导以及教师的课堂设计中根本就没有“说”的活动。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英语教师,笔者认为课前3-5 分钟的English presentation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更能激活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很多教师每天上课前说的都是同样的话,学生们听久了甚至都能背出来。笔者的英语课前3-5分钟永远是留给学生的,学生们尽情表达英语,可以是英语笑话,脑筋急转弯,英语歌曲,也可以是英语短剧表演。学生们各显神通,为即将开始的英语课进行了很好的warming-up。看似40分钟的英语课有时只剩下半个多小时,可是那半小时非常有效率。每天演讲的学生及内容都各不相同,其余的学生会感觉更有新鲜感,因而更加专注。

笔者课前的English presentation是这样安排的,根据班级花名册的顺序,每位学生准备课前的英语演讲。内容形式不限,但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演讲要脱稿,全英文表达;

时间须控制在3-5分钟,否则会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5后,大部分的学生很爱表达自己和展示自己,但他们也更爱面子。当接到任务后,他们会认真准备,深怕自己展示的那一天不给力。一次,一个男生英语课前来找我,希望我允许在他演讲的时候同学能帮他摄像。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他只有足够地自信,才会提出这个要求。果然不出所料,他很大方地站在讲台上用英语为大家描述了他有趣的住校生活,其他学生都听懂了,因为这是他自己用英语写的,并且讲述的都是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事。演讲完他学习英语的兴趣异常浓厚。

课前的English presentation注重了学生个人感受和体验的抒发,尊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权,更重要的是学生因此而取得了巨大进步,让教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瞧,开始是畏首畏尾,现在是争先恐后;开始是无话可说,现在是滔滔不绝;开始是忸怩拘谨,现在是声情并茂;开始是不知所措,现在是潇洒自如。真可谓:激活学生并不难,给点“时间”就灿烂。下面就具体谈谈English presentation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胆量,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胆量是可以锻炼和激发出来的。胆小的学生第一次演讲时不敢站在讲台上,同学们会用掌声鼓励他。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完成第一次演讲后,我积极地表扬这些学生的演讲,并稍稍提出一些中肯的方向性的建议。经过几次课前小演讲之后,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也开始被调动起来。

二、促进学生相互间的竞争

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课前演讲正是提高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每学期每个人的演讲机会有限,大家都非常珍惜,也仿佛在比赛看谁新颖,看谁成功,看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韧劲儿。有一个学生说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真是激动,决心一定演讲好,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行,决心向班级中几个演讲好的同学学习,一定赶上他们。演讲使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个个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

三、有助于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最初有学生带演讲稿上讲台,或是将主要的演讲内容都打在幻灯片上,边放幻灯边读。

还有的學生害怕听众听不懂,一句英语一句汉语。针对这些情况,我会耐心说明其弊端,鼓励他们下次有更好的发挥。学生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准备好的内容表达出来,并且要求明了、轻快、准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学生在课间常大声朗读,训练发音、节奏、重音等技巧,并基本背下。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在教师和全体同学面前真实地传递。English presentation使学生准确地了解自己表达能力。如在演讲中发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节奏是否合适,声调是否恰当,表情是否自然,感情是否真实等。在演讲中,学生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自己,讲评别人的同时,也在规范着自己。

四、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演讲内容汲取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涉及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美文及影视欣赏等等。这些都开阔了学生眼界,使学生知道除了课本以外我们还有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现在的高考阅读题题材多样,内容多与时俱进。学生演讲的内容无形中就填补上了课本内容的不足。

English presentation还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从标题拟定、题材翻新、主题升华,到一段小魔术、一个精心制作的小道具、一段音乐伴奏,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学生们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从小的英语笑话逐渐发展到相声、小说、科幻故事等。为了吸引听众注意,各种各样的小花招更是层出不穷,魔术、杂耍、配乐,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五、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为了准备演讲,学生要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还需要认真地思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开头吸引人,怎样结尾更精彩,这些都要进行认识、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

经过上半学年仅一学期的训练,我就真切地体会到了学生在英语演讲方面的进步。许多学生讲着讲着就刹不住车了,等我迫不得已打断他们的时候,一节课的四分之一已经过去了。某些程度好的学生甚至能用英语很流利地给其他学生讲解物理原理,每当这时,坐在下面当听众的我仿佛置身于大学里的双语课堂。

课前English presentation看似占用时间,却激发出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使学生成为了英语学习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2]《给教师的建议》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下一篇:羽毛球运动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