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在这里进行

2024-05-09

传统在这里进行(精选七篇)

传统在这里进行 篇1

一、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 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 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1. 忠心报国, 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 并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 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为反对外来侵略浴血奋战等, 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 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教材中大禹治水, 前后13年, 风里来雨里去, 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 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等, 都是以天下为已任, 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3. 勤劳俭朴, 艰苦奋斗。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 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 律身以俭”,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等, 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 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 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 崇尚节俭, 形成隋初良好的社会风气;马钧发明翻车, 李春营建赵州桥, 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4. 不畏强暴, 自强不息。

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 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 15年著成《史记》;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 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 揩干净身上的血, 掩埋好同伴的尸体, 又继续战斗了”。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5. 文明礼貌, 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帮,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介绍的李冰父子为民修建都江堰, 变水害为水利的事迹;名医扁鹊周游列国, 为民治病救命善行;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 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 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1. 正面诱导。

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 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 启发学生认真思考, 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 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 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 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 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 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3. 现场教育。

传统在这里进行 篇2

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曹冬琴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和亮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

从本质上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课程,是基于生活实践的课程,是基于活动的课程,是与学习者直接经验、自身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是强调过程、强调实践、强调体验、强调探索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拓展能力,培养情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这一点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是一样的。现实中并不是像考试那样,有人出好题目给你的,而是要你自己去寻找题目做。这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一个人能否主动地做正确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这样的问题意识。综合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一个人能否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综合性使得学生不会把知识分成完全割裂的彼此不相关的知识世界。从而会知道,知识在世界上本来是无所谓这个科那个科的,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知识并没有界限。只有面临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才容易意识到这点。实践活动告诉我们,杜威的“从做中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杜威的“从做中学”首先是要有问题,然后还要围绕问题探究自己为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同时通过活动,使得知识与自己的生命个体结合起来了。这种与个体知识结合起来的知识,才是活性的知识,才有使用的价值,才能够化为一个人的能力与素质。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正式课程列入了课程体系,这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主要的是标志着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中国传统的教育,往往是为着考试而教的,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有丰富生命内涵的人。中国传统教育中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诵的习惯是如此顽固,而人们又是如此急切地想知道“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让学生背诵。以为学生能够背诵了,就是学习到了,遗忘了就是没有学习到。其实,在这里爱因斯坦曾经引用过的一句教育名言,倒是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所谓教育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过的所有知识都全部遗忘之后剩下的东西。说明,教育要转化为素质,就必须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要在综合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体验中达到提升。如果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遗忘了,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去解决。考试与我们在现实中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考试是由别人提出问题,也有解

决的答案,只要求你动用记忆力去记住。现实中却不是这样的,现实中没有人为你提出问题,而要自己提出问题,也没有相应的答案,而要自己寻找答案。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是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将来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其实也就是一个人将来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调查研究、访谈、上网搜集材料和讨论等等,这种学习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它体现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学习方法和生活体验,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工作18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跟孩子的近距离接触中经常发现有些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道德品性,如集体观念、是非观念淡薄;缺乏爱心、孝心。通过精心组织、耐心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我发现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尊老爱幼,敬亲孝亲

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道德教育史上,有张良拾鞋、啮指痛心、卖身葬父等一系列故事,其中包含了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而今这些作为一个现代人最起码最基本的文明要求,在当代某些“小皇帝”的身上却淡化了,失落了。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常常出现孩子在家中说一不

二、要什么有什么的情况,孩子很少有机会去体验被拒绝的滋味,可谓是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那么如何让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呢?

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讲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故事,如小黄香、小孔融的典故,“报春晖,寸草心”的成语,着重从“孝”入手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作为子女要奉养和尊敬父母,这是为子之道、做人之本,“孝”是做人的起点。为了让孝顺父母、尊敬老人在学生中延伸开去,我让学生调查了解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几小时,是怎样工作的,再观察下班后,爸爸、妈妈又是怎样为家庭忙碌的。学生在调查、聆听讲述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工作的艰辛,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真诚的、无私的爱,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爱,让学生由此产生深深的幸福感,感受到生活在爱的怀抱里是多么甜蜜,多么舒适,多么幸福啊!当孩子们体会到了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的温暖,并懂得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爱是一种责任后,进一步引导他们回报别人的爱也是一种责任。怎么爱呢?对周围的人,要以礼相待,关心、体贴、帮助有困难的人。对一个集体,就要尽心尽力为集体添荣誉,不做损坏集体荣誉的事。通过号召、竞赛、榜样、激励等方法,教导学生在家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

2、要求学生做到“尊亲”,举行一系列活动,提出具体要求。为了能让学生体验到母亲的辛苦和母爱的伟大,感谢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体贴的照顾,借“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开展 “给妈妈献孝心”的感恩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自己母亲或女性长辈的爱意和谢意,要求同学们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给妈妈烧一顿早饭以表敬意,送一张自制的卡片以表谢意,给妈妈洗一次脚以表爱意。在“六一”儿童节让家人也过个开心的节日,举行“送给父母的礼物”活动。同时,每天要求学生向下班回家的父母道一声问候,递一杯热茶,替父母做一件家务。每周检查评比学生的实行情况,表扬爱父母的学生,通过活动的实施及评比,让学生把孝心带回家中。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孝顺长辈的美德,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引领向善,施爱于人

现代家庭中,孩子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上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加倍呵护,身边更少不了爸爸、妈妈的悉心关爱,他们沐浴着全家人的温暖,肩负着来自祖辈和父辈的种种期望。但是不少独生子女占有欲望较强,缺乏同情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和快乐,如随便抢占别人的东西,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就不顾一切地要得到,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些都是缺乏善心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灵的感性和同情心都在童年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所荒废的就永远无法弥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经常布置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如让学生种文竹、吊兰,饲养小金鱼、小兔子等等,这样一方面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另一方面,在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时,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促使他们更加热爱小生命,富有同情心,促使他们的善良情感更加丰富。有时,我还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布置一些为失学儿童捐款、捐书;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捐冬衣、棉被;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作业。让孩子意识到,生活在世界上,各种不幸难免发生,每个人都应该伸出友爱之手援助别人,使他们获得从不幸中站起来的力量;一个人只有急他人所急,忧他人之忧,才能成为别人的同志、朋友、兄弟。在各项活动中利用作业的形式有意识地灌输、熏陶,孩子的善良情感也就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巩固。

在对学生教育时,我多用“如果我是你,我会怎样做的方法”促使孩子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要一味地钻进“我要什么”“我想怎么样”的独我无他的死胡同。让孩子们从小就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言行习惯,从而自觉地体谅他人,关心别人。

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一位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观点,建议全社会共同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感恩教育。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浓厚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

在综合实践课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让学生观看一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跟着碟片学唱《感恩的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还有一种情感,这就是感动。让学生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明白“报恩”是“立人之本”,是德行之源,是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之特色。

创办“感恩”的板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内容,定期出刊有关“感恩”个案的所见所闻,使学生亲眼目睹一些优秀人物的形象,从而得到感染。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相声、课本剧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犹如亲身感受一般,从中得到熏陶。

传统美德教育是当好前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广大教师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科学地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 篇3

“司岗里”是沧源佤族人对人类生命起源的一种假说:人是从“司岗里”岩洞里走出来的。以这一词汇为题代表着作品意欲表现人类原始本真态的音乐语言,这与人类早期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史实相合;而现代视角的解释,又将多媒体影音技术、先锋派作曲技法与本真态语言相结合,由此探索出一个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平台,呈现了一场多语言交融的音乐剧场。

一、宏观布局:传统和现代被赋予结构意义

从作品的全篇来看,作品以四乐章为板块,通过有节制的音乐本真态发展来控制音乐剧场的协调发展。四乐章的结构源自于西方交响乐乐章布局,据作曲家张旭儒说,作品构思就是以交响乐的思维进行的。在发展手法上,作品紧密地借鉴了中国音乐结构的线性原则,讲究音乐主题发展的渐变与衍展,主题在情感的主线上逐层展开。而速度布控也统以“散慢中快散”的发展进程。第一章“苍”篇以散板开始,定音鼓的两小节引子也与最后乐章“进”篇的结尾相呼应。整个“苍”篇由两部分组成:散板和慢板,给人以苍茫、苍凉、悠远之感。第二乐章“动”篇以中板开始,逐渐转为快速,主奏乐器是木质的“梆子”、“木鱼”,给人轻快、俏皮之感。根据节奏素材可分为四段,最后一段与原生态佤族“打歌”融为一体,节奏质朴、妙趣横生。第三乐章“和”篇以慢板为主,以马林巴和原生态民歌手的“对歌”为线发展,出现了乐曲难得一见的优美“旋律”,以情动人,令人回味悠长。第三乐章根据速度可分为三大部分:马林巴和歌者各为一部,最后发展而成的带有爵士化风格的中速段落为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也同时为第四乐章做了准备。第四乐章“进”篇的主体以快速为主,但内部也可分为“散慢中快散”的不同速度布局。第一部分的散板来源于原生态“游场”表演,第二部分的慢板是乐队与第一部分的连接,这两个部分较短;中板的部分是木鼓的主奏段落,展现了木鼓作为佤族特有乐器的音色魅力;快速的主体部分是乐队的全奏段,乐场中撼天动地的打击乐声将人们的心紧紧抓住,用指挥杨茹文的话说就是“打得让人坐不住”,音乐在“快速”的全奏中推向高潮;最后的散板部分显然带有尾声的意味,乐曲开始部分的音乐素材——悠长的单音敲击——再一次响起,让人们在回味中结束全景。这种结构布局源于古今中外的曲式结构手法,西方交响乐的纵合化思维和中国古典传统音乐的单音思维被赋予结构意义。

配合音乐发展,多媒体影音设计在第一乐章中以虚景和实景相结合的手法,来展现“苍”的文化内涵:幻化的薄雾和辽阔的海面与闪烁的太阳。第二乐章“动”篇的多媒体以岩画的“活化”为手法,并将影音互动技术应用其中,也依据音乐布局而作了不同板块的视频图像设计,展现了多媒体在解构沧源岩画后进行不断重构的创造性思维。第三乐章“和”篇的多媒体以“水中月”为主体影画,衬托出音乐中所描绘的“静穆”与“和谐”。第四乐章“进”篇的多媒体随着音乐速度布局的逐层变化而作了画面渐变的发展,从而使影像也有了速度变化的视觉感受,从而形成结构明晰而与音乐相辅相成的层次变化。但本场多媒体艺术在配合音乐发展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独有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以传统的结构布局为板块,结合现代思维变化而作了相应的发展,传统与现代在多媒体技术上也做到了结构化的精细设计。

二、艺术素材:传统和现代被赋予语言的意义

这部作品在音乐素材的选用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特色,它是以传统的音色、音调、节奏为基础,进而发展为符合于现代视听的艺术语言形式。第一乐章以悠长的音调为基础,以拉奏定音鼓边和铓锣边等现代演奏法所产生的音色为主要材料,而这种拉奏所产生的特殊音响与远古音高不确定的记载又有着某种“联系”。以此为主要材料贯穿本章,辅以马林巴的持续长音,再合以魔巴的诵经音调,给人展现了“静谧”、“悠远”的艺术语言和效果。多媒体的艺术语言以放大的原子影像闪动、平静的海面与柔和光线的太阳为影像语言,展现了虚实相间的艺术语言的效果。

第二乐章“动”篇紧紧抓住“动”字的语义,在“大动”和“小动”上作文章:大动就是以撼天动地的齐奏、全奏等手法所带来的喧闹为艺术语言,小动就是以小件乐器(尤其是木质乐器)的轻打细敲为音乐语言所产生的灵动的艺术语言(见谱1),并与之前的语言形成对比,给人以妙趣横生的艺术享受。这种在节奏的“触发”与延展的音乐语言还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间或出现的齐奏和拉奏点缀一起,给这种节奏动机所形成的主题材料以个性化的标签,将之贯穿全篇,给人以艺术形象鲜明的印象。多媒体影像以佤族岩画为语言素材,并将之“活化”,这一后现代“解构”与“重构”的艺术语言,赋予了岩画的时代新鲜感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谱例1:“触发”式灵动主题

二、三乐章之间用定音鼓“手击”的复调化节奏织体作为连接,这种带有创意性的演奏语言与佤族手击蜂筒鼓的手法有着相似之处。紧接着进入的马林巴以震音演奏了抒情优美的民间风格的主题音调,它是明显的传统音乐语汇。这种传统风格的旋律化主题后来被逐渐复调化,与跟进的民歌手的淳朴演唱形成呼应,由此形成第三乐章的“月夜抒怀”之情景,将佤族乡间月夜声歌传情的美好传统形象地展现出来。但紧接着的伴奏和间奏所带有的爵士乐风格节奏又将人们的听觉带到了现代的都市,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语言“对话”结合得非常自然妥帖,音乐语言得以无痕迹过渡。该乐章中优美的旋律就取自于民间歌曲的部分音调,徵调式的旋律及旋法非常具有南方民歌的特色(见谱2)。

谱例2:“月夜抒怀”主题

第四乐章开始处用原生态的铓锣演奏,并从后场观众席间走向舞台,以此形成全剧场的艺术效果。剧场里喧闹的气氛骤增,人们开始钻木取火。乐队应和并承接了村民乐手的铓锣所展现的音调和气氛,并用木鼓这一佤族特色乐器以铿锵有力的节奏予以发展。于是,围绕着三只木鼓的节奏段落成为本章的第一部分主体。随着“通通鼓”等其它乐器的加入,音乐语言增多,艺术效果更趋欢快,音乐进入第二部分,音响浓度逐渐加强。渐强的全奏段落是本章的第三部分,但在演奏之间,连接的节奏不断变化,复调化的处理显示了“乱”的艺术效果,加上音效中的“嘶吼”,乐场中的气氛逐渐增加至高潮。本章的第四部分在高潮之后突然归于静谧,铓锣悠长节奏、拉奏的定音鼓似乎想把人们带入到从前,音乐也在这种回味中逐渐结束。本章的音乐语言以传统的语汇为主,微复调化的声部处理是其作品的艺术创新点。这种以传统音乐语言为主的现代化发展使人们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既给人以艺术语言的质朴之感,又毫无现代化的艰涩之滞障。为配合艺术的表现,影像上以蒙太奇的影像技术为依托,将不同风格的图像或渐次、或重叠、或幻化地置于同一个艺术空间,在艺术语言上给人以既真实又虚幻的艺术效果。

三、艺术表演:传统和现代被赋予剧场效应

担当此次音乐剧场现场表演的有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教育信息艺术中心的科研人员、云南沧源县曼莱村原生态村民艺术团、佤族原生态歌手、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声乐歌手等。这些“演员”专业不同,有的甚至从来没有在正式的剧场演出过,更不要说和现代的打击乐团合作了。因此,这种表演尝试本身就是传统和现代的艺术手法之碰撞。

从原生态村民的表演来看,他们都是刚刚放下田间的农活来到现代都市上海的,剧场感很陌生。但他们从自己耳熟的音乐入门,从视觉中倍感亲切的影像着手(图像和影像都是在他们当地拍摄的),很快地适应了现场的艺术表演需要。魔巴的诵经虔诚而挚灼,显示了他作为佤族族长带领族人共患难的睿智与奉献精神;打歌的场面从喧嚷开始,他们抛却了剧场的阻隔,将之视为农田、村头,带动了现场的观者的情绪进入他们中间,使“局内人”和“局外人”相融为一体;钻木取火采用实景的钻木和虚景的影像火相结合的方法,既适应了现场演出的羁绊,又以更宏大的气势宣扬了火图腾的民俗,使钻木取火成为剧场气氛的高潮之一;对歌的民歌手被置于高台的一角,全场静谧,给了她乡村月夜高歌的“场景”,她的歌声清丽婉转、不含矫饰,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淳朴之美。而他们与现场乐队和技术工作人员的配合更可谓“天衣无缝”,从与多媒体影像的交互式表演到与打击乐队的切入合作,都让剧场中的观众叹为观止,这不能不赞叹这些民间艺人的艺术素质。

从现场打击乐队的表演看,他们在运用学院里所学的现代演奏技术时,注意了与民间乐器的演奏特质的结合。如:铓锣的表演,从敲击的力度、角度、音色等方面把握看都注意了与现场村民铓锣演奏的相似,不仅表现在演奏手法的相似,更注意音色的神似;在木鼓的表演上,不仅注意挖掘了这一乐器的“野性化”的特有演奏手法,增加了艺术观赏性,还注意了木鼓音色的挖掘,探索出不同部位的音高与音色的差异,增加了艺术的剧场效果。在其它中外打击乐器的演奏上,演奏家们注意了现代乐器与原生态乐器音色与演奏法的融合,使之更符合于作品所需要的艺术风格。而在音乐结构的控制上,更显示了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这个被誉为“不可多得的世界级打击乐团”的实力,展现了剧场中音乐的起承转合变换,是一种非常有控制力的上乘表演。作为打击乐演奏家的杨茹文担纲了本次音乐剧场的指挥,他的指挥在速度、节奏方面的把握可谓精到,对乐队音色的控制更是令人称道,尤其他的独具个性化的舞蹈式指挥估计是现今指挥台上不可多得的靓丽风景。

作为多媒体剧场演出,工程技术板块也颇为令人关注,它们直接关系到整个艺术进行的准确与现场效果的好坏。作为现场工程技术团队上海音乐学院多媒体艺术中心,他们在时间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完成了多媒体影像的前期制作,并在现场的交互式“表演”方面也做得可称完美,使预期的艺术效果得以展现,这些传统的和现代的表演与艺术呈现做到了较好的融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景的剧场多媒体艺术。

四、艺术创新:传统和现代被立意为多元化

这部多媒体音乐剧场的创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早在该作品草创的阶段,上海市文化基金会、上海音乐学院创作委员会、云南沧源县委县政府都对此给予了资金和智力支持,而新闻媒体如《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对此作进行了前期报道,这些都显示出该作品暗涵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效应。

通过观赏该作现场及参加之后的学术研讨会,笔者感觉到,该作品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上、音乐手法的创新上、艺术呈现方式的探索上等方面值得一提。

在文化上,主创人员扎根于民族音乐文化,数次到底层乡间采风,有针对性地收集到了民间音乐资料、民俗风情、图像讯息,对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梳理,并对佤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认识到佤族同胞“用木鼓说话”、“用头发跳舞”、“用心灵歌唱”的古朴浓郁风情和色彩斑斓、热情奔放而又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从而使这场“本真与前卫的对话”不再停留于表面的形式,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甚至有了大文化之意味: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境遇与发展方向。

在艺术手法创新方面,该作品第一次将原生态艺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音乐手法置于同一个舞台剧场,将之加以合符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融合。音乐上将各种中外打击乐器置于同一个音乐风格之下,探索了原生态和传统中外打击乐器的现代化手法,如:木鼓的槌击方式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乐队及音乐的需要,木鼓的不同音高、音色的炫技华彩性表演,定音鼓和马林巴如何与民族打击乐音色的融合,现代作曲技术如何将民族单音化素材、线条化旋律融合为符合于现代视听的音乐创作等。多媒体影像技术的运用则将死板的岩画“活化”为可控制形式,并对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重组,将后现代艺术思潮融入到民族艺术的解构、诠释上。音频上所采录的原生态的音源被重新“解构”而置于现代作品中,使人们感到了现代音效的传统艺术效果。

在艺术呈现方式上,以全景式的音乐剧场形式将多元艺术融合为一体,这不仅对民族打击乐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对当下艺术呈现范式进行了一次可行性尝试。其一是将多元艺术有选择地进行特性的挖掘。如对木鼓演奏艺术的挖掘、定音鼓演奏手法的民俗化开拓、佤族风景风情的现代化诠释等,只有通过这样的探索,才能对艺术的融合提供可行性参照角度,而不至于各种艺术之间各行其是、彼此支离。其二是多元艺术的融合连接角度问题。该作品将音乐作为多元艺术联系的纽带,在音乐“说话”叙事的基础上,将多元艺术置于同一个舞台,从而形成“对话”的剧场效果,由此给人以全景式、多角度的艺术享受,使人们感受到了佤族音乐文化的迷人魅力。这一探索为其他题材、体裁的艺术作品也将提供参照。其三是探索了民族化音乐文化的现代化保护途径。原生态民俗文化不得不面对现代化境遇,与多元艺术共存发展,必将成为以后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同一艺术空间中,多种艺术各有自己的位置,无所谓“高文化”对“低文化”的同化和消融,只要各种文化保持住自己的特质,必将在以后的发展中找寻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司岗里的呼唤》以全新的艺术呈现形式,以古今中外艺术语言的同台对话,展示了本真和前卫的艺术“对话”,探索了原生态艺术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也探索了现代艺术的民族化、民俗化的可行性途径。

王安潮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传统在这里进行 篇4

语文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而“忠恕”“修身立德”“勤学立志”“仁爱礼让” 等传统美德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 很有一些作品体现了传统美德的内容。 在学校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一德育教育时, 我尝试着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 根据教材的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从课堂上学生专注的程度、 参与的状况以及动作、 表情等信息反馈, 我感到效果较好。 以下三方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渗透性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忌讳老生常谈的套话、空话、教条主义, 传统美德的教育亦不例外。 只有像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 在教学当中如行云流水样沟通作者、作品与学生的情感, 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达到教育的目的。

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爱国诗人。 他的《〈指南录〉》后序》体现了他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这个内容是让学生进行民族传统美德“忠义”教育的极好素材。 采取什么方法来施教呢? 政治教师站在思想教育的角度, 历史教师站在史学的角度都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我想语文教学如果与其雷同, 学生的心理感受肯定不好。 于是我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 独辟蹊径, 将学生所学过的课文中关于“忠义”的内容, 按时间顺序贯穿起来, 从孟子《鱼我所欲也章》中“舍生而取义者也, ”到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到谭嗣同 《题狱中诗》“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丹心照汗青, ”到夏明翰《正气歌》“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到陈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地自由花。 ”这些诗文从古到今形成了一条中华“忠义”传统美德的纲。 这些诗文是同学们学过的, 于是他们不甘寂寞, 参与进来了, 开始小声地和我背诵, 继而大声地背诵起来。“桃李不言, 下自成溪, ”我想起此时此刻勿需我再作过多的阐述, 说理, 因为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 “忠义” 的传统美德会象春雨润物一样滋润同学们的心田, 因为这些由古到今的仁人志士们的“忠”和“义”会深刻他们常受到的教育——“忠义”是一种传统美德。

二、启发性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要根据课文的某些词句、章节甚至内容到借题发挥,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联想, 从而领悟作品的内涵, 触发心灵上的某种启迪。

孟子有言:“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说明了“仁爱”是我们先人早就提倡的美得。 而当今我们青少年的现状是, 从父母、师长、亲朋、好友那里受到了浓郁的“仁爱”之沐浴, 但未必能以同样的“仁爱”之心待人。 于是就有略不如意, 就可能对父母恶语相向;对师长未必就是真心诚意的尊敬;亲朋好友间有了矛盾可能耿耿于怀。 没有“仁爱”之心。 备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时, 我深深地为大堰河与作者之间冲破阶级界限的“仁爱”所感动, 我以为那便是爱的及至, 我决定利用这一课对学生进行“仁爱”教育, 记得在备诗歌的第二层时, 资料归纳为:抒发眷恋和感激之情。 我想, 作者“感激”大堰河什么, 只是感激作为乳母的养育之恩吗? 在授课的当时, 我以“感激”二字为突破口, 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让学生深入地理解。 作者为什么要感激大堰河? 除了对养育之恩的感激外还有其他吗? 作者为什么会痛恨反动派, 热爱和同情受苦难的人民? 在我的层层启发下, 学生的理解基本如我备课时理解的那样, 当我更明确的做出小结时, 我看到同学们频频点头, 眼中似乎闪动着感动的光芒, 他们认同了“感激”所包含的内涵, 与我一起产生了情感上的相通。 当他们承受了许许多多的爱时, 是否想到要同样地爱人, 让我们记住孟子的话;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三、灌输性方法

在某种情况下, 将自己所要宣传的观点、道义镇压进同学们的心中, 这就是灌输。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表达了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观, 即相互平等、独立, 又紧密结合, 互相依从。 我这里的平等、独立就是弘扬女性的自尊、自立、自强, 是“修身立德”的传统美德之一。 我教育女学生说, 你们今后都要走成家立业这条道, 那么在追求浪漫、温馨、幸福的爱情时, 不要失去自我, 要修身, 做到自尊自立自强, 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才是成熟的爱情观。 那么, 男学生就要学会尊重女性, 不要把女性当做自己的附属物。 现在的同学们当中有些男女同学有朦胧的好感, 甚至于还有更深一步的现象, 那么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这首诗歌, 你们成熟了吗? 还是你们在全凭感觉走呢? 如果是后者, 那就是太幼稚了, 好好学习, 努力修身, 等到各方面都成熟了时, 那时的花前月下肯定十分美好的。 这一番教育可谓赤裸裸的直来直去, 好比用注射器把我的思想灌输到同学们体内。 但是记得刚刚讲到“爱情”时, 几乎全班学生都低垂着头, 似乎很害羞, 但渐渐学生抬起了头, 眼中闪动着新奇的光芒, 脸上露出渴望的神情。我想过去恐怕还没有教师从修身立德的角度来进行关于爱情观的引导教育, 那么今天我的这一番话, 应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听进了耳朵。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帮”著称于世。 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 其传统美德是我们后人应该继承发扬的。可是,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急剧变化。 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学生的道德水平, 因此, 用中华传统美德去教育、塑造学生确实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传统在这里进行 篇5

【摘要】通过对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关系的思考,指出古诗文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对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诗文教学

关系

策略

一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般而言,它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思想,完善的道德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未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为积极处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螟》、《归园田居》则蕴涵了宁静淡怕的隐士情怀,代表了旧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过秦论》体现了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古代政治文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判断和对英雄的审美认识;《师说》阐释了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崤之战》涉及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

古诗文中蕴含的大量传统文化现象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获得各种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各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精神文化情感。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是中华几千年的文章中的精品,完美的形式中蕴含的是最优秀的民旌文化精神。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与民旌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对话的过程,就是畅游在民旌文化宝库中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过程。我们对中华民旌以仁为本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矢志爱国的精神,敬老爱幼、诚心待人的美德,尊师重教的传统,注重慎独自爱的个人修养等文化传统的了解大都是从古诗文的阅读中开始的。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第一要善于挖掘。如前所述,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古诗文篇目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把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并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不但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培养起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在如此江山、英雄淘尽背景下的个人境况。但对词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中的“多情”二字是否含有另外的深意,学生对此也莫衷一是。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评价要知人论世的原则,进行深一层次的探究,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多情”二字当然不只是单指男女情感,词人在词中更多的是抒发对自己大半生来一心忠君报国、大济苍生却又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接下来的“人生如梦”所抒发的就更不只是词人的消极情绪,而是词人所体认到的那种人生尴尬。至于词的内涵所触及到的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就更值得我们深入发掘,以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让他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二要注重熏陶。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都是大师、巨匠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真实的感情,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思索。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而不能是灌注,或贴标签似生拉硬扯。我们要注重情感与心灵上的熏陶渐染,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我们让学生走近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总之,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体悟,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实现文化的传递。例如,为了使学生能深刻领悟《项脊轩志》一文中所流露的那种深情,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这棵枇杷树是我亲手种的还是妻子亲手种的?讨论的结果,虽然两种意见参半,但有一点却达成了共识:作者正是因为触景生情,才在文末写了这么一句。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再让学生反复诵读“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就更能使学生在熏陶渐染中,感受作者深沉的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所寄托与蕴含的精神生命和文化底蕴。

三结语

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人就是在语文文化中生存、生活与发展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本文通过对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探求,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使古诗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习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使古诗文教学成为陶冶人性、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文化过程。总之,古诗文教学应固传统文化之“根”,求新文化之“源”,立足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当然,本文只是笔者对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的一点粗浅看法,论述中肯定还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及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传统在这里进行 篇6

作为一名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 我认为, 在国际文化多样性的大环境下, 如何在小学阶段结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承、发展, 是值得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教师的自身建设, 提高文化道德修养

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 业之未精, 有惑而不能解, 则非师矣。”传统文化教育被列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 其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观也体现在教材具体的章节上,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 积极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典籍和蒙学读物, 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和消化, 力求融会贯通, 这样才能与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自觉地渗透到教学中, 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才能厚积薄发, 旁征博引, 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胸有成竹, 因而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 亲师信道, 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

二、遵循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式、体验式的活动中体验和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 感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了发展, 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 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科教育学习中健康成长,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因此, 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又要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并有效地抵制落后文化, 消除腐朽文化, 大力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

三、借助经典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诵读, 强化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和璀璨明珠。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向上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比如:由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的“修己”“克己”;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来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 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 培养学生“尊道贵德, 律己修身”的修养态度。

再比如:通过“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让学生懂得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 并将其视为立身之本。让人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 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 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 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 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还有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教育;“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怀;“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少年强则国强”的责任意识等等, 都通过经典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对学生进行不断渗透和培养。

四、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 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 传承优秀人格, 弘扬传统美德, 把传统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品质,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一是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开展诵读会、赛诗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是结合学雷锋活动纪念日、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胜利日等时间节点, 以观看红色影片、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纪念馆、劳工纪念馆、制作手抄报、召开主题班队会、网上祭英烈等形式开展活动。比如, 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活动, 让学生深刻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 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 让他们领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精神。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 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是“寸草春晖”的体现, 理解宽容他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写照, 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爱国、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

总之, 利用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负责、自强,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 健康成长, 和谐发展, 这样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更能让学生从小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传统在这里进行 篇7

一、要解决传统文化界定问题, 即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

这是首要问题, 它限制与制约着对其他问题的认识与展开。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思想体系, 也是随时代不断发展和更新的一个动态前行的体系。如果仅认识到其历史静止文化, 就会陷入保守, 仅强调其动态化作用, 也会走向全盘西化的道路。因此, 要全面、立体地将传统文化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去考察祖先为我们留下的, 以儒学为核心, 兼容道、法、墨、释诸家体制 (包括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学艺术) 等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遗产。现在一种主要的观点就是以为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它忽视了其他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文化, 如道家、佛家等诸多文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传统文化就是过去的文化, 这种认识只是从时间上界定了传统文化, 没有从内容上把握。应该说, 传统文化既是过去的文化, 也是过去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文化, 那些对社会发展起到消极作用的文化应该不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有些文化在现在看来, 对社会发展是起到了消极与阻碍的作用, 但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它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对这样的文化, 我们也应该辩证的看待, 将其纳入传统文化的范围, 而那些对社会主义没有起到良好推动作用的文化要坚决抛弃。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延续有益的文化基因, 才能领悟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进步推动力量。

二、儒家文化是不是传统文化之全部?是不是儒家文化就是封建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 无疑儒家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占据着统治与支配地位,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儒家传统经由孔子发端, 经宋朱熹理学之光大, 到清曾国藩之余绪, 与封建社会相生相伴, 成为统治国人的思想武器。我们应该看到, 在儒家阳光的映照下, 中国思想的百花园中绽放过同样辉煌的思想花朵。老子道家思想历久弥新, 指导人类千年的行为规范, 释家禅宗思想千年不衰, 至今在中国大地生根繁衍。中国科技的辉煌同样照耀着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天空, 给世界的前行提供足够的动力。因此, 儒家文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 而不是全部。理解了这层意义, 就会更好的理解五四运动中传统与保守的冲突, 更好地认识, 客观公正地评价五四运动中传统与反传统之争。

另外, 封建文化泛指封建社会中产生的一切文化。对封建文化我们应有的认识是, 封建文化不等同于保守, 封建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其历史作用是不同的, 不能一概否定。相对于血腥残酷的奴隶社会来说, 封建文化取代奴隶制度文化, 是历史一大进步, 但相对于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来说, 封建文化又带有反动色彩。即使封建文化, 也不能一概一刀划之, 也是区别对待, 有历史进步作用的, 也有产生消极作用的。如封建社会中, 产生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就是中国人品格的象征, 任何时候都要发扬, 否则, 中国将失去文化之根。因此对封建文化我们要结合其所在时期给其相应评价, 不能抛开历史背景而一概肯定与否定。同样, 对不同文化现象与内涵也要区别对待。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新认识———西化与保守之争

“五四运动”围绕“打倒孔家店”掀起一股反封建的浪潮。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文化革命派提出“民主、科学、新文学”, 反对专制、愚昧、旧文学, 而以章士钊、杜亚泉、梅光迪为代表的保守派极力反对。“五四”反传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国家与民族处在生死边缘上, 统治思想趋于保守与堕落之时, 是需要新主义取代陈腐思想的。毛泽东指出:“新文化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对于五四运动中反传统的认识, 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 没有五四激进的文化革命冲击, 就不会有新一代革命者的成长, 也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传统文化在这场革命中不是被削弱了, 而是促使其走向现代化。正如贺麟在论著中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了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的形式末节, 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学术, 反而因其洗刷扫除的工夫, 使得孔孟程朱的真而且更是显露出来”。这样理解, 我们才不能片面地简单地将五四运动矛头指向传统文化, 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史中, 在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 在御悔图强中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现代历史中激励一代又一代不屈的中国人。自强不息, 不畏强暴, 以天下为己任、杀身成仁, 成为多少仁人志士最高理想追求。从文天祥、林则徐到孙中山、毛泽东等, 不胜枚举, 他们无不是受传统文化熏染的。在他们后来生命历程中, 虽有这样那样的改变, 但其生命之根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的思想;“壁立千韧, 无欲则刚;百川归海, 有容乃大”坚强与包容的品性, 在他们身上无处不体现思想的光芒。在革命号角吹响的时候, 集结在革命旗帜之下的, 不仅有受新思想影响的一代新人, 更有从传统文化中走出的智者, 是他们将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 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使中国文化之脉薪火相传, 走向永久。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也内化为现代中国人心灵中永恒的思想。

五、毛泽东思想主脉是马克思主义, 但其中国化的根基则是中国传统文化

毛泽东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正是马克思的学说, 改变了一个世界。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前途,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他完成了改造旧世界, 创造新世界的历史任务。但毕竟马克思是外国人, 他对中国革命的指导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就是理论的东西也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因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就成为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重中之重, 谁能够更好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谁就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陈独秀, 中国典型知识分子, 其身上既有传统文化的烙印, 又受西学影响, 是他最早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王明, 一个深受前苏联影响的红色教条革命家。他们之所以没能够完成革命大业, 不是由于他们缺乏革命斗志, 而在于他们不了解中国国情, 不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而毛泽东, 其骨髓里都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 他了解中国, 熟悉中国文化, 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海之中, 创造出为中国人民接受与理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脉是马克思主义, 而其在中国成长的根基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理解毛泽东思想, 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才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而不是一味强调外来文化, 忽视本土文化, 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传承。

六、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文化建设中是否有传统文化身影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内外压迫和侵略中, 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 组建了自己的政权, 领导了根据地人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斗争。在土地革命中,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以中央根据地为代表的十数块根据地。在根据地进行的文化宣传工作主要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教育, “在学校教育方面实施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军事教育, 反对帝国主义基督教教育, 反对国民党反动的文化教育, 反对复古的封建教育, 反对军阀主义教育。提出铲除封建习俗, 旧礼教、旧道德观念。”这时期文化围绕着革命战争, 并为之服务, 但也并不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影子。这里提出的封建道德文化是阻碍历史发展的文化, 而不是指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传统文化, 同时文化的动态发展, 也要求我们不要一成不变的看得一个文化现象。瞿秋白在《斗争》中提倡:“我们可以并且应当利于旧知识分子”为革命与革命文化服务。旧知识分子的思想固然是传统文化思想占据主体地位,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 当时对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概否定, 而是提倡改造并利于它。这种认识不是简单地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反对的意识形态就是传统文化形式, 而是传统文化中妨碍历史进步, 对革命进程起到消极影响的文化内容。在不断的否定中净化传统文化的精髓, 洗练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使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文化基因能够历久弥坚, 使传统文化在文化冲突中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样, 传统文化才能够在战争中的革命文化硝烟中得以存在与发展, 而文化氛围的宽松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认知也能够为传统文化生存留下一缕生存空间环境。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 才能够理解传统文化在革命根据地中的作用, 才能深刻领会毛泽东传统文化底蕴在革命中发挥的作用。

七、“文革”中对传统文化破坏, 打断了文化正常发展的进程, 但传统文化的延续却没有彻底断裂

传统文化的涓涓细流以民间内部流传方式得以隐秘传播, 这就为将来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国学兴起奠定了群众基础。对于传统文化来说, “破四旧”与“批林批孔”为破坏最大的两大重要事件。所谓“破四旧, 立四新”, 即“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大立无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 这是在1966年8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中首先提出来的。据不完全统计, 仅北京市1966年8-9月, 被抄家就多达32 600多户。同年, 上海市8月23日到9月23被抄家也有84 200户。北京市1958年确定保护的6 843处文化古迹有4 922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传统文化的圣殿———曲阜的孔庙和孔林也未能幸免。“破四旧”是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它“破坏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传统, 破坏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 造成旧思想文化的沉渣泛起和封建主义回潮。在某些地区和方面, 甚至出现是非颠倒, 道德沦丧, 人性失衡的种种怪现象。”“批林批孔”将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并列, 并且一概否定。传统文化在官方的打压下陷入谷底。“破四旧”与“批林批孔”的运动中, 我们看到了当人类经数百年、千年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被人为地中断之后, 带给我们的是思想的苍白与行动的无序, 是重新陷入历史深处的迷茫, 而非超脱与飞跃。这成为以后几代人挥之不去的内心隐痛。因此,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传统文化的人为割裂, 只能打乱历史发展的进程, 造成文化的倒退。值得欣慰的是, 民间对传统文化的钟爱, 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手抄本的唐诗没有绝迹, 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风靡大江南北, 而这些传统文化载体的不倒, 意味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存在。

八、改革开放中弘扬先进文化, 传统文化正确定位问题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等理念。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如何, 能否发挥传统文化重要的育人作用, 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现阶段, 我国提倡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也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我们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而先进文化中提倡的民族文化, 其核心的价值内核就是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 以爱国主义为价值核心的“和”思想、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建设未来理想社会的“大同思想”, 无处不显现着传统文化的理性光辉。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基础, 离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谈论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就会成为无源死水;离开先进文化的指导来谈论传统文化, 文化就会回到封建老路上去。我们现在要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有机结合, 而不是片面只看到其中一个方面。从现在我们所要提倡的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来看,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实质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这里不论是“明礼诚信”, 还是“勤俭自强”, 我们都不难看出传统文化的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活力, 也看出传统文化在与现代化结合过程中体现出的永恒魅力。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宣传传统文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但传统文化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命运多艰, 教学内容与重点也不好把握, 本文从传统文化是否就是儒家文化、五四运动反封建是否就是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中国人民御悔图强中是否起到作用、毛泽东思想中是否包含传统文化内容、根据地建设中是否提到传统文化、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与影响、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以期展现传统文化久久不息的魅力, 为教学活动提供新的理论支点。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传统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N].2007, 10, 1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上一篇:建筑知识下一篇:发展性阅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