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学

2024-05-12

法国大学(精选十篇)

法国大学 篇1

法国大学历史之久远堪称世界之最。虽然诞生于12 世纪初的巴黎大学略晚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 但其创立的以教授治校为基本特点的大学模式被后来多数大学所沿袭, 其历史意义尤为重大。正因为其历史悠久, 保守势力便无比强大。文艺复兴之后, 法国大学本应挟精神变革与工业革命之势迅猛发展, 然而在法国大革命期间, 资产阶级的国民公会却认为大学被贵族习气所玷污, 于1793 年9 月15 日颁布一项法令, 宣布取消大学, 导致法国百余年无大学。直至1896 年, 法国大学建制才得以恢复。

长期以来, 法国政府不断尝试大学改革, 但鲜有成功, 基本原因在于大学的抵制。追溯法国大学现代化改革之路, 真正成功的大学改革不过有三:一是拿破仑于1806 年创立的帝国大学;二是1896年7 月10 日颁布的大学法;三是1968 年“五月学潮”之后制定的高等教育法。[1]

拿破仑创立的帝国大学并非真正意义的大学, 而是统领全部教育的国家管理机构。其管辖的高等教育仅仅是重建的大学中的学院, 而非大学, 但却奠定了法国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体制———不仅是管理体制的中央集权, 而且同时还有以大学科划分的学院的行会式学术集权体制。

1896 年《大学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惨败的教训中, 认识到大学在培养经济、工业、军事人才, 保证法国强大的重要作用。该法参照德国的高等教育, 将各个学院融于大学之中, 同时在大学中发展科学研究。

1968 年的《高等教育指导法》, 亦称《富尔法》, 以当时法国总理为名。当时, “五月学潮”刚刚平息, 法国的议员们惊恐未定, 破天荒地以无人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这一高等教育法。该法设置了“教学与科研单位” (UER) 以取代原先各自独立的学院, 并允许大学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大学生等所有成员可以通过其代表参与大学的管理, 少数教授直接决策的特权不复存在。

这三次高等教育改革之所以成功, 政治因素起了决定作用。第一次在于拿破仑的个人政治强势;第二次迫于战争的失败;第三次由于学生运动的冲击。政治势力超越了大学的保守势力, 虽然改革获得了成功, 但很难实现全面的改革。法国大学的中央集权体制依然束缚着大学的真正自治, 单一学科的学院壁垒并未真正打破, 民主参与的背后实际掌控学术权力的仍然是教授。

二、法国大学治理的基本模式

法国大学改革的历史遗产赋予了法国大学治理的特殊性, 但判定法国大学治理的模式类型并非易事。西方学者大体归纳了以下几种大学治理模式:[2]

学院式 (collégial) , 亦称同行式、同僚式。学院式治理, 即是同行的集体决策, 同时要求决策的规范性, 不是一致同意, 便是求得妥协。其基本特征是大学教授, 即学术同行们共同掌握学术权力, 而不必顾忌外部领导权力。

官僚式 (bureaucratique) , 即科层式。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理论, 强调一种基于合法理性的权力, 组织结构严密, 下级服从上级, 每个职员各负其责。

政治式 (politique) 。当学院之间出现利益纷争时, 利用外部声誉获得内部竞争力的筹码。

有组织的无政府式 (anarchie organisée) 。组织内部缺乏整体协调, 任务目标多种多样, 技术手段纷纭复杂, 人员参与漂浮不定。

垃圾桶式 (poubelle) 。由有组织的无政府式而引申, 决策出自于问题与解决方式的偶然相遇之中, 当一个问题得以解决, 这个解决方式便被掷入垃圾桶内。再遇到问题时, 继续尝试寻找解决方式, 问题解决后, 仍弃置于垃圾桶内。如此循环, 无序, 无理性。

企业式或创业式 (entrepreneuriale) 。克拉克创立国家、市场和学术寡头的协调三角形学说之后, 又提出创业型大学的概念, 主张大学在国家紧缩公共预算时, 应当采取企业式的灵活经营方式, 密切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促进科研开发与增值, 以期获得多重资源。

面对如此众多的治理模式假设, 如何确定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类型呢?大学经常被认为是“有组织的无政府”。根据一些美国学者的界定, “有组织的无政府”有三个衡量标准:无确定的参照目标、无清晰的技术手段、无固定的参与人员。[3]一般来说, 大学主要承担教学与科研两大使命。

法国以中央集权制著称于世。一般认为, 法国教育体制也是一种中央集权制。事实上, 法国在19世纪初所建立的教育集权体制, 不仅包括由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与督导系统, 而且其统揽学区教育大权的教育总长只对中央负责, 而不受地方行政长官的约束, 从而形成一种独立于其他行政的管理系统。

鲜为人知的是法国大学系统中还存在另一种中央集权体制。帝国大学创立之初, 便建立了与帝国大学首脑的大总管并列的“公共教育委员会” (Conseil de l'instruction publique) 。这一委员会的成员虽由权力部门任命, 但均是大学学者, 并代表各自的学科。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管理教师的任职资格、录用与工资待遇、教授职位的设置等。

公共教育委员会的管理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 每个学科可以确定自己的管理模式, 制定自己独特的规则。这些管理模式与规则可以凌驾于大学与学院之上, 不同学科所接受的是来自于委员会的学科委员的垂直领导。

这样, 法国高等教育自拿破仑集权体制以来, 实际存在两个并存的管理体制, 或者说“两个中央”:一个是行政体制, 负责经费的拨付和学校规范;一个是行会体制, 决定着教师的职业和教学。

在法国大学内部, 大学校长的权力相对有限。直至1968 年法国《高等教育指导法》颁布之前, 学院院长 (doyen) 在法国大学中实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普罗斯特 (A. Prost) 指出, “在过去的组织机构中, 大学不过是学院的组合, 真正的权力属于学院院长。在院长之下, 各学科系所或其他组织形式毫无真正的权力, 没有任何预算可供管理。院长之上, 作为国家官员的学区总长 (recteur) 主持大学委员会, 只是发挥着大学代表的标志性作用”。[4]

学院院长在教授同行中选举产生, 不仅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 而且还有重大的实际权力:主持制定预算、实施预算的内部分配、组织教学、决定人员录用等。然而, 学院院长的权力又不是独断专行的, 学院的决策过程完全是学院式的, 每个教授都有参与决策的机会, 决策的结果或是共识或是妥协。

1968 年的《高等教育指导法》打破了法国大学中教授一统天下的治理结构。法律规定的“参与”原则, 不仅允许学校的所有成员可以通过其代表对大学工作提出意见, 而且还规定须有校外各界代表的介入, 以使大学与社会保持联系。

1984 年的高教法———《萨瓦里法》, 沿袭了关于大学决策的“参与”原则, 规定了行政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其中教师和研究人员占40%~50%, 校外人士占20%~30%, 学生代表占20%~25%, 行政与服务人员占10%~15%, 总数为30~60 人。

新的高教法的另一项重要规定是大学还可以接受地方政府的拨款和与企业、地方和国家签订合同。1968 年之前, 法国大学实际上是学院的集合, 学院院长把握着实权。从某种意义上说, 法国大学就是“学院共和国”, 全国性的院长联席会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大学校长委员会。1968 年的《高等教育指导法》虽然在法律上打破了学院的相互分割体制, 但是大学管理上的学院痕迹依然清晰。例如, 巴黎第一大学的强势学科是法学、经济学和人文科学。不仅大学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3 个学科的代表人员平分秋色, 大学校长也是3 个学科的代表轮流坐庄。而大学要与国家签订4 年发展合同, 就必须由校长挂帅, 以一个声音同教育部协商。可以说, 大学与国家的契约是法国大学在现代化管理的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一步。

纵观法国大学的治理模式, 基本上是一种学院式治理。这种治理模式除了具有同行决策的一般意义, 在法国更具有以学院或学科为单位的治理模式的特殊意义。这种治理模式虽然有效地保证了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 但却可能造成大学决策的缓慢与闭塞, 并限制了大学规模的扩大。

进入21 世纪, 法国大学的治理模式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严峻挑战, 特别是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建立的世界大学排行榜对法国大学产生的影响极大。2007 年8 月10 日, 法国颁布了《大学自由与责任法》 (Loi relative aux libertés et responsabilitésdes universités) 。该法首先致力于提高大学治理的效率, 赋予行政委员会更大的权力, 并将其成员数量缩减为20 人至30 人, 其中教师及研究人员占8~14 人, 校外人士占7~8 人, 学生代表占2~3 人, 行政与服务人员占3~5 人。委员会中教师与研究人员仍保持了较大比例, 但增加了校外人士的比例, 缩小了学生的比例。对于校外人士, 该法特别注明至少有一位企业经理和一位地方政府负责人, 目的是保证大学与社会的强有力联系。

大学校长的选举程序也有所变化, 校长不再是由行政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委员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大会选举产生, 而只由行政委员会成员的选举产生。任期由5 年变为4年, 但可连任。校长资格不必一定具有法国国籍, 也不限于本校人员, 但必须是教授、研究员、讲师或身份相当的人员。校长的权力也有所加强, 他可以录用合同制的教学、科研和行政人员, 包括录用外籍教师, 合同制人员的工资可以突破公职人员工资额度限制。除个别竞聘录用的人员, 校长可以否定任何其认为不当的职位。校长还可以根据个人业绩颁发奖金。

教师的录用审查不再由专业委员会承担, 而由遴选委员会取而代之。之前的专业委员会任期3年, 60%~70%的成员为本校选举的学者, 其中教授与讲师数量相等, 30%~40%的成员为由校长任命的校外专家。专业委员会负责审查每个申请者的学术背景与成果, 并为每个竞聘的岗位向行政委员会提交最多5 位候选人名单, 并排序。行政委员会再将几名候选人报送高等教育部长审定。

遴选委员会仅仅为某个岗位人员的录用而设, 其成员经校长提名由行政委员会任命, 至少半数为校外人士。遴选委员会将其遴选名单及排序上报行政委员会, 但行政委员会有权另行排序, 然后报高等教育部长审批。然而, 大学校长对任何录用都有否决权。

大学行政委员会的精简和大学校长权力的加强必将导致大学权力的集中化和学院权力的弱化, 大学内部治理的冲突在所难免。

三、法国大学治理的现状分析

自2007 年8 月法国颁布旨在强化大学校长及行政委员会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以来, 人们对其实施状况知之甚少。一份题为《大学自由、责任与中心化》的调查报告, [5]提供了法国3 所大学实施新法5 年来的治理状况的良好素材。根据这份报告, 我们来分析3 所大学 (分别用A、B、C表示) 治理中校长及其团队同基层学术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

在大学A设置了两个领导班子, 曰“小领导圈”和“大领导圈”。小领导圈组成为校长、秘书长、校长办公室主任、财务主任和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大领导圈再加上副秘书长和另外两个法定委员会的副主席。大学决策先在两个圈子内准备, 然后提交大学领导委员会讨论, 必要时经由全体行政主管和院系主任全体会议决定。这样的决策程序提高了大学治理的效率, 减少了可能争论不休的麻烦。一位领导圈成员坦诚地说, “ (在领导委员会上) 人员太多, 过于程式化, 人们不能随心所愿地自由表达, 甚至总有人反对你。而在领导圈内, 人们可以深入讨论问题”。[6]

当涉及全校的重大问题时, 也需要全校人员参与, 但决策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例如, 在制定10 年战略规划时, 校长首先准备一份基础文件, 然后征求全校人员意见。通过研讨会、学校领导委员会等阶段讨论, 最后由行政委员会通过决定。

大学B也有类似的校长委员会, 组成人员为校长、副校长、秘书长和人力资源部主任。校长委员会之外还设立了另外两个校级委员会:校部委员会和战略指导委员会。前者负责预警分析, 后者负责发展战略。一位实验室负责人认为, 现在是校长委员会决定重大事项。院领导虽然重要, 也代表教师说话, 但自大学自由与责任法以来, 他们不能控制权力和新校长。过去各院系像欧盟各国围绕在欧洲旗帜下, 现在是总部发布指令, 地方遵照执行。

大学C组建了大学办公室, 成员有校长、校长办公室主任、秘书长、财务主管以及各副校长。副校长和秘书长在其分工的领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大学办公室每周定期开会, 校长报告其近期活动和未来安排, 每个成员也都报告其工作状况, 做到互相知晓所作所为。对于每项决策, 办公室成员尽可能形成“统一战线”, 以便在大学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辩论上获得通过。一位成员充分评价校长的作用, 他说校长极少独自决策, 而是鼓励所有成员畅所欲言。他通常单独会见大学办公室的成员, 有时引起小小猜测, 因为人们不知道个别谈话的内容, 但校长一般会信守在集体会议上的承诺。

每个月大学办公室还召开吸收各院系主任参加的扩大会议, 主要是征求基层对学校的意见和反映基层的问题。

在大学C有一种特别现象, 行政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对校长决策并无异议, 但却对《大学自由与责任法》和国家的大学政策持批评态度。

仅从这3 所大学的情况看, 法国大学治理的中心化倾向已十分明显, 核心决策层规模缩小, 虽然没有严格的等级性, 但其成员大部分由校长选定, 而不是由学者同行选举产生, 这样便或多或少开始背离大学的学院式治理的传统。

法国大学治理中心化的同时, 便是院系自主权的式微。大学A的一位行政负责人指出, 之前, 学校的任何决策都不能不听取学院院长的意见, 校长也经常向学院院长询问是否存在某种意见冲突。现在, 时过境迁, 学院院长的政治权重已不如以往。学院院长曾经是预算的第二审核者, 他有预算的签字权, 而现在预算的唯一审核者是校长。大学B的一位学院院长也表示, 他不再具有科研预算的签字权, 所能管辖的只有行政和教学。

在大学A和B, 虽然校领导规律性地召开院系负责人的会议, 但这些会议都不是决策之处。大学B的院系负责人都体会到, 需要同校长处好关系, 否则便难以开展工作。

大学C的校领导则以比较平和的方式同院系负责人协商, 然后再做决策。但有时也令院系负责人不快。例如, 一位院长说, 校长约谈他们经常有副校长和秘书长等人陪同, 话题也有些泛。即便写信详细说明涉及的问题, 但答复他的不是校长, 而是主管此问题的副校长。

大学的治理有时与校长的个人特点相关。大学C的前校长对培训和研究单位 (UFR) 这一层级的机构设置颇有微词, 认为其增加值等于零, 不仅不是鼓动的机器, 反而是阻碍的机器。现任校长则认为培训和研究单位是有意义的中间机构, 并同培训和研究单位主任加强了联系。

仅在法国这3 所大学范围, 院系负责人普遍感到其决策影响力在丧失, 其责任范围在缩小, 甚至有可能成为简单的行政人员和管理者。这一问题也可能在法国大学普遍存在, 即大学决策的效率在提高, 但大学组织的精神受到伤害。其实, 任何改革都可能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当权力过于分散时, 人们希望权力集中;而当权力中心化时, 必将影响基层的自主与积极性。

四、法国大学治理的未来走向

2007 年8 月10 日的《大学自由与责任法》简化了大学校长的选举程序, 扩大了校长和行政委员会的权力, 使大学治理模式变得非常集中化, 损害了长期实施的学院式治理。自此法颁布之后, 反对声不断。最典型的事例是2012 年5 月巴黎第八大学一批教授联名抗议大学校长“权力的滥用”, [7]起因是校长违反程序强行通过一项决议。

2012 年5 月, 随着法国政府更迭, 《大学自由与责任法》被新法取而代之已成定局。2012 年7 月11 日, 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日娜维耶芙·菲奥拉佐 (Geneviève Fioraso) 任命了由男、女各10 名成员构成的指导委员会, 负责高等教育与研究的全国座谈会的筹划与运行。指导委员会的主任为西努斯 (Fran觭oise Barré Sinoussi) 女士, 她是巴斯德研究院的教授, 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 其他成员多为大学教授或经济与管理界的专家。

2012 年7 月至11 月, 指导委员会召集了百余场国家教育与科研机构的听证会, 然后将基本情况汇总为一份综合信息, 用于各地区展开讨论, 各地区讨论的情况形成报告, 再反馈到指导委员会。至11 月超过2 万相关人员参与讨论, 共提交1, 600份意见书, 指导委员会根据讨论的结果, 草拟了121 项建议, 并于11 月26~27 日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600 名各界人士在法兰西学院举行研讨会, 形成最终报告, 上报高等教育与研究部。

高等教育与研究部则参照高等教育与研究的全国座谈会指导委员会提交的报告, 拟就高等教育与研究法草案, 于3 月20 日提交部际委员会审议。2013 年7 月3 日和7 月10 日, 法国参议院和国民议会分别讨论并通过了《高等教育与研究法》草案。

2013 年7 月22 日, 《高等教育与研究法》 (Loirelative à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à la recherche) 正式颁布。新法律的核心思想是赋予大学自主权, 使大学更有效率, 更具有学院式治理的民主。所谓效率, 就是大学及其委员会应当能够作出其重大决策。所谓学院式治理, 则基于高等教育和科研的进步依赖于教师、管理人员和大学生全体的共同努力。

根据规定, 大学行政委员会成员的总人数为24~36 人。其中教师占研究人员占8~16 人, 校外人士占8 人, 学生代表占4或6 人, 行政与服务人员占4 或6 人。行政委员会的总人数比2007 年的法律规定略有增加, 主要是增加了大学生和行政人员的比例, 进一步体现了民主与协商的精神。

“学术委员会” (Conseil Académique) 将成为大学真正的负责教学与研究的决策与咨询机构。这一委员会由分别选举产生的“培训与大学生活委员会” (commission de la formation et de la vie universitaire) 和 “ 科研委员会” (commission de larecherche) 构成。关于审议教师与研究员的职称与晋级, 由学术委员会的具有教师与研究员身份的成员构成的缩小的委员会负责。学术委员会还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其他委员会, 如校园生活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建立将有利于大学行政委员会专注于指导学校发展战略。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 大学校长由行政委员会中成员的绝对多数, 在教师及研究员、教授或讲师及其他相当身份的人员中选举产生。候选人不限国籍, 也不限合作者或受邀者, 任期为4 年, 可连任一届。校长的权力比2007 年的法律规定有所限制。削减校长的权力实际上是法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回归, 正如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日娜维耶芙·菲奥拉佐所言, “应当重新引入学院式治理, 这才是大学的精神。校长作为经营人, 根本行不通”。[8]

但在大学校长的候选资格上似乎比上一届政府走得更远。前法律要求校外人士必须在校长选举之前被任命为行政委员会成员, 新法律则允许校外人士直接竞选校长。因此有人说, 前任高教部长不敢做的事, 现任高教部长做了。这与法国大学校长为“同行选出的佼佼者”的传统相违背。

《高等教育与研究法》按照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的说法, 不是一部多余的法, 也不是一部过分的法, 更不是一部无用的法, 而是一部指导未来的法。它提出了在2020 年将大学生数量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它是一部标志变革的法, 它将回归对话与信任;它是一部打通高教系统的法, 它将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 共同面对未来挑战;它还是向社会开放的法, 它将高等教育与科研同经济、社会、文化系统密切联结, 培育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然而, 实现这部法律的目标并非易事。现任政府总是批评前任政府的无能, 比如高教部长特别指出, 在以前实施的“大学生成功”计划中, 投入经费7.3 亿, 反而在3 年间使学士文凭获得者的比例减少, 从37.5%降至33%。在法国青年失业率高达25%的今天, 法国政府追求平等和实现大学生成功目标的压力尤其重大, 也考验着法国大学治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Christine Musselin.Les universités d’Edgar Faureànos jours[EB/0L].http:/www.asmp.fr/travaux/communications/2009/musselin.htm.2013-04-06.

[2]Lucia Granget.Modèles et Réalités Incertaines de l’Université, Communication et Organisation[EB/0L].http://www.communicationorganisation.revues.org/3469.2013-06-08.

[3]Cohen M.D., March J.G.et Olsen J.P.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7 (1) , pp.1~25, in Christine Musselin, Les Universités sont-elles des Anarchies Organisées?http://www.u-picardie.fr/labo/curapp/revues/root/40/christine_musselin.pdf_4a0932f91c648/christine_musselin.pdf.2013-10-05.

[4]Antoine Prost.Education, Sociétéet Politiques, Une histoire de l’Enseignement en France, de 1945ànos Jours.Paris:Seuil, 1992.136~137.

[5][6]ChristineMusselin.Liberté, Responsabilitéet Centralisation des Universités[EB/0L].http://cso.edu/upload/dossiers/Rapport_Liberte Responsabilite CentralisationUniversites_2012.pdf.2013-04-06.

[7]Ayest.Abus de Pouvoir:les dérives de la Gouvernance des Universités Depuis la LRU[EB/0L].http://www.lemonde.fr/idees/article/2012/05/14/abus-de-pouvoir-les-derives-delagouvernance-des-universites-depuis-la-lru_1700808_3232.html.2013-09-10.

法国大学排名 篇2

1、斯特拉斯堡一大 Université Louis Pasteur-Strasbourg 1

2、里尔一大 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de Lille 1

3、巴黎十一大 Université de Paris-Sud-Paris 11

4、巴黎九大 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Paris 9

5、格勒诺布尔三大 Université Joseph Fourier-Grenoble 3

6、马赛三大 Université de Droit, déconomie et des Sciences dAix - Marseille- 3

7、蒙彼利埃三大 Université de Montpellier 3

8、图尔大学 Université Fran ois Rabelais de Tours

9、昂热大学 Université dAngers

10、普瓦捷企业管理学院 Université de Poitiers

法国最受欢迎的商学院参考排名:

1、巴黎高等商业学院 HEC Jouy-en-Josas

2、鲁昂高等商学院集团 Rouen Business School

3、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 ESSEC Cergy-Pontoise

4、格勒诺布尔高等管理学院 ESC Grenoble

5、里昂管理学院 EM Lyon

6、兰斯高等管理学院 Sup de co Reims

7、北方高等商学院 EDHEC Lille, Nice

8、里昂天主教大学管理学院 IESEG Lille, Paris

9、巴黎高等商业学院 HEC Jouy-en-Josas

10、南特高等商学院 Audencia Nantes

法国美术院校参考排名:

1、巴黎美术学院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

2、布雷斯特美术学院 Ecole supérieure d-arts de Brest 【免费在线咨询】

3、敦刻尔克美术学院 école régionale d-art de Dunkerque

4、巴黎凡尔赛美术学院 Ecole des Beaux-Arts de Versailles

5、勒芒美术学院 Eco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 du Mans

6、瓦兰斯国立美术学院 Ecole Régionale des Beaux-Arts de Valence

7、波尔多国立美术学院 Ecole des beaux-arts de Bordeaux

8、佩皮尼昂美术学院 Ecole superieure d-art de Perpignan

9、里昂国立美术学院 Ecole Nationale des Beaux-Arts de Lyon

法国大学生的“女巫”生涯 篇3

两年前,琳娜和男友约翰一起去英国度假,在萨默塞特郡的伍基山游玩,正当他们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陶醉时,一位头戴面具,打扮奇特的人,忽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她飘来飘去的样子,像极了一位美丽的女巫!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游客们纷纷和女巫合影留念。导游告诉琳娜,此处的伍基山洞,已经有5万多年的历史,在当地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说山洞里住着一位女巫,为了防止山里的野兽跑出来害人,她时刻在山里巡逻,还带着自己的山羊和狗,无论多么凶猛的动物,在女巫面前都会变得非常听话……

这个美丽的传说,为景点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负责这处景点的经营者忽发奇想,要打造一个魔幻山洞,为此,他特意刊登广告,宣布要招聘“驻洞女巫”来吸引顾客,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女巫气质,扮成传说中女巫的模样,每天在山洞附近出没,向游客们介绍景点的情况。

这份轻松又好玩的工作,年薪可以领到6万英镑,琳娜一下子动心了。感觉自己呆在办公楼里,每天要做的工作,枯燥又琐碎,收入也不高,哪儿比得上在当“女巫”好玩?

从英国旅游回来,琳娜上网搜索,发现世界上很多著名旅游景点,都有着美丽而又神秘的传说,如果能像英国的伍基山洞那样,找些人扮演传说中的角色,一定会非常受顾客青睐,旅游开发者自然也会赚得更多。

接下来,琳娜干脆辞了职,每天坐在电脑前,给很多旅游景点发电子邮件,告诉他们自己的创意。不久之后,有很多景区都打电话联系琳娜,表示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并且主动发来资料,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她量身订做传说中的故事主角。

仔细整理好这些宝贵的资料,琳娜又上网发贴,招聘不同的“女巫”,根据要去工作的地方,他们将分别扮演爱神丘比特、美人鱼、圣诞老人和魔法师等等。因为薪水诱人,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经过一番仔细筛选,第一批应聘的4个人终于确定下来。

琳娜按照故事情节的需要,对他们一一培训,认真进行形象包装。这4个人很快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一个多月后,4个景区都要求正式签下合作协议,并要求琳娜继续提供这方面的人才。

初战告捷,不仅让琳娜稳稳赚了一笔,也增添了她继续这项事业的信心。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她的公司雇了9个人工作,已经和世界各地的60多个旅游圣地进行合作,随着公司网站点击率的一路飙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她的“女巫”事业。

法国大学 篇4

一、法国大学的学生方向指导制度

(一) 法国学生“方向指导”理念的产生及发展

在法国, 学生发展指导被称为“方向指导”, 主要包括学业、就业、生活、心理辅导等方面。“方向指导”的提出与法国工业革命进程和职业发展有关, 其发展得到民间和政府以及学术界三方面力量的推动。自1850年工业革命之后, 法国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对学生进行方向指导的研究和应用。1912年巴黎出现了一些为青年选择职业提供资料和建议的民间机构, 1922年法国政府开始介入此项工作, 规定由国家职业教育总司统管全国的学生方向指导工作。1928年, 一个由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组建的“全国职业方向指导研究所”在巴黎成立, 从理论上对学生方向指导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培养专业的方向指导人员。在此基础上, 1938年法国颁布了《职业方向指导和职业义务教育法》, 代表着学生方向指导制度的正式确立。之后, 法国政府成立了专门指导机构, 不断加强对学生方向指导工作的支持与资助力度, 学生方向指导的对象和内容逐渐扩大, 参与学生方向指导的人员逐渐专业化。

(二) 法国大学学生方向指导的制度与法律基础

大学作为与就业直接对接的高等教育机构, 法国政府从制度和政策层面规定了大学在学生方向指导方面的责任。1968年法国《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第一编第一条明确提出, “大学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定向和选择理想职业的条件”[1]152, 第四编第二十一条提出, “在认为有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时, 大学可通过其所属教学与科研单位为新注册的学生组织方向指导短训班……‘大学之间可签署合同, 共同组织方向指导短训班, 并接受那些按短训班建议在其注册大学无法进行学习的学生’……大学可通过各种适当手段, 不断地为学生进行方向指导, 尤其是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要这样做”[1]162。第二十二条提出, “国民教育部长和各大学都要采取措施与全国、地区和当地有资格的机构联系, 就其专业的就业和职业出路的可能性, 向学生提供情报和建议。大学与这些机构都要采取措施, 在尊重各自根本任务的同时, 使职业出路与大学提供的教学相互适应”[1]162。政府不仅规定了大学对学生的责任, 明确了政府对大学这一职能进行监督的合法性, 并且肯定了学生在能力和兴趣方面的自主权。

1984年《高等教育法》第一编第五条提出, 公立高等教育同时具有科学性、文化性和职业性, 承担“接受学生, 指导他们选择学业和职业方向……对学生的方向指导, 包括向他们提供关于学习安排、出路和转换专业的信息”[2]414。该法案第二编关于“国民教育部管辖的高等教育的实施原则”部分, 规定高等教育分阶段组织实施, 每个阶段都根据特定的目标安排学业方向指导, 培养学生的个性、责任感和独立或集体工作的能力。其中, 大学第一阶段①应尊重学生个人选择自由, 指导他们准备进入所选专业第二阶段继续学习, 或者在得到文凭后就业。该法案设立了高等教育前景与方向部际委员会, 由教育部长领导, 负责提供国家各部门关于科研发展、就业趋势和职业资格变化的所有信息。

以上这些法案都强调学生方向指导, 为大学对学生进行方向指导确立了制度依据和法律基础, 但仍缺乏具体实施细节, 且局限于对本阶段学生的指导, 未普及高中阶段, 缺乏系统性规划。而对于学生方向指导必须进行系统性规划的考虑, 究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 来自法国大学系统内部的原因。从法国大学系统内部看, 与中等教育保持着明显的连续性是法国大学系统的一大特点。这与法国的教师制度有关, 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互通性。法国中学和大学教师入职必须经过各种严格的教师会考才能被录用, 教师被视为国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因此, 优秀的中学教师通过教师会考可成为大学教师, 如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的贝格松 (Bergson) 、阿隆 (Aron) 和梅洛-蓬蒂 (Merleau Ponty) 等教授都曾在中学执教多年。这个制度一方面确保了中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另一方面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这种相对一致性预设了改革的联动性, 即一个层次的教育改革必定触动另一层次的教育改革, 大学第一阶段的改革必须观照高中阶段的相应改革。尤其是二战后, 法国中学生人数剧增, 来自社会弱势群体的学生所占比例迅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为充分发挥法国人口数量多的优势, 法国政府提出使完成高中学业者占每一代学生总数的80%的目标, 法国中学毕业会考证书既标志着中学学业的成功, 也是进入大学的通行证, 这就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学生涌入大学。中世纪以来, 法国重文轻理、重学轻术的传统一直影响至今, 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不顺利。而在所有学院中, 文学院等人文学科的学生人数增加最多,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出于兴趣而选择, 只是因为他们要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学院, 要么认为人文学科容易毕业, 所以大量高中毕业生涌入大学, 却因未认真学习而不得不中途辍学, 或者延长学习期限, 从而造成极大的教育浪费。

第二, 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据统计, 在法国每年进入大学学习的28万名学生中, 只有48%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第二学年学习, 52%的学生学业失败, 其中30%的学生重修, 16%的学生重新定向并转学另外一个专业, 而6%的学生则完全放弃[3]。如何避免大学第一阶段学业失败, 不仅关系到法国青年的个人发展, 还危及社会安定与经济繁荣, 也影响到法国硕士、博士教育的整体质量与声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 自1998年法国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创建欧洲高等教育与研究区以来, 2002年开始的LMD (学士-硕士-博士) 三级学位制度改革, 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学生国际学分互认、国际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法国LMD学位制度改革后, 欧洲学分制的实施, 职业学士和普通学士、职业硕士和普通硕士并存的现象使得教育的“分流”作用更加凸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职业划分越来越细, 以及青年就业难、失业率高的问题, 面对学校和专业的多样性, 专业的选择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更大。如何将这些人群进行科学分流, 如何让适合的学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成为法国大学第一阶段降低失败率的重要挑战。因此, 法国大学第一阶段成为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方向指导成为法国大学首要的任务。

2008年, 在拿破仑关于设立综合大学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政令颁布200周年之际, 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国民教育部部长经过与各级教育行政领导的商议, 围绕“促进所有大学生学业成功”这一核心, 试图在高中与大学学士教育两个阶段, 通过调整法国高等教育招生方式, 加强学生个性化学业与职业指导, 解决学生学业失败率高和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两大难题, 给大学校长和教师更多的教学与科研的自主权, 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 促进所有学生学业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学士助成” (La Réussite en Licence) 计划。这一计划为法国大学对学生进行方向指导提供了有效路径, 对这一计划的内容、实施细则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法国大学进行学生方向指导的有效路径

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包括多方面内容。据法国官方统计, 最具代表性的81所高校共采取了202项行动来贯彻落实这一计划, 具体方式有接收新生 (32所)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71所) 、援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或帮助他们重新定向 (63所) 、职业化 (30所) 、教学评估 (6所) 等。其中前四项内容都与学生方向指导有关。大学对学生定向指导从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三个阶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选择能力, 同时观照教育目标、教育常规、社会传统和学生心态等多个方面。

(一) 提升学士学位质量, 追求教育质量平等

学士学位作为整个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的基础, 是国际学位的重要参考。如同法国高教部长所言, “大学最引以自豪的应该是对其文凭价值的信心, 这首先应该从第一个学位———学士学位开始。学士学位的更新就是对整个大学的重建”[4]。根据2002年4月23日颁布的《关于学士学习的相关组织法令》规定, “学士助成”计划所致力发展的新学士学位“是一个参考性学位, 是为学生提供一套学科性的和跨专业所要求的技能的保证, 它是一种标签, 意味着对学业连贯性和专业性标准的存在与尊重。学习的内容、路径和频率可能不同, 但对所有人而言, 质量是相同的”[5]。

法国自20世纪60年代末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 到20世纪80年代时, 大学第一阶段学业失败率高以及就业问题成为法国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高中与大学衔接薄弱、信息沟通少、信息不对称是其主要原因。高中生缺乏明确的自我认知、对大学专业的了解不足, 缺乏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再加上大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对社会、对学生的适切性, 职业性不明显。“学士助成”计划力求“扭转这种趋势, 重新恢复人们质疑的大学, 唤醒其能力与创新性”[4]。因此, 法国政府在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薄弱环节上, 加强对学生方向指导, 从实际出发, 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育管理、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适应等方面进行指导, 提高学生对大学的适应性, 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自然过渡, 力争实现法国大学“能够接收所有学生、使所接收的所有学生获得成功、为其提供与他们学历水平相一致的机会”的目标。

(二) 建立高中升学指导制度, 实现大学与高中的良好衔接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连续不断的进程。美国高等教育专家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早就指出, 中等教育是决定大学发展前景和质量的基本因素, 要建立高水准的大学, 就必须与中等教育达成一致, 注意两者的衔接。“为使大学最有效地履行其独特职能, 大学的改造只有和教育系统的其他部分的改造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6]21

为打破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隔阂, 并统筹协作, 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法国自2009年开始采用全国统一招生录取门户网站 (www.admissionpostbac.fr) 的升学指导服务平台“Monorientation en ligne” (我的在线升学指导) , 由国民教育部全国教育与职业资讯署 (ONISEP) 的专家和义务心理–升学指导顾问 (conseiller d’orientation-psychologue) 组成的工作团队, 面向全国广大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的升学指导服务。学生从高中一年级起就可通过这个服务获得有关高等教育的公正客观的相关咨询信息。到高三第二学期时, 学生可以在国家统一的官方网站创建“预注册文档”, 专家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学习成绩和未来规划, 为其提供有关专业选择的个性化建议与指导。到高三第三学期, 学生综合各种信息能够理性地注册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从而成功地进入大学。这是一项个性化的“有效升学指导” (orientation active) , 学生在这个网站上可以得到法国高等教育课程的最新的、完整的信息。截至2013年, 可在法国高等院校统一报名注册网站办理预注册的高等教育专业已达到10611个, 涵盖的院校与专业领域比往年更宽广。据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 80%以上的法国大学生都获得过录取建议, 并成功地注册进入自己第一志愿的专业课程。这种在大学入口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指导服务, 对学生的学业成败影响很大。尤其对于那些不了解法国高等教育状况的中产阶级以及贫困阶层家庭来说, 在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到适合他们孩子的学业方向将对学生乃至他们全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也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根本要求。高校作为直接与社会对接的高层次教育, 随着学士学位教育越来越普及, 学生在这一阶段面临着就业和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选择, 高校必须在升学指导、专业定向以及职业规划方面发挥积极、主动引导作用, 以降低学生在大学阶段乃至人生的失败率。这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挖掘人才潜力、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基础。

(三) 指导新生做好学业指导及人生发展规划

美国相关统计发现, 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特别是适应期的情况) 对学生大学四年当中的学习、工作成就及今后差异分化的贡献率, 占到了整体的53%。新生入学伊始, 法国大学通过与学生签订学业成功合同的方式, 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学校在网页上公布每个专业的考试成功率和就业率的相关信息, 阐明该专业的教育要求, 以有利于学生理智地、负责任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同时, 大学设立教师开放日, 公布指导教师名单, 举办师生面对面活动, 通过师生互动、毕业生榜样示范等指导学生认识大学, 认识自我, 能够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规定中及时调整, 进行全人生发展规划。LMD三级学位制度的建立与欧洲学分转换制度的实施, 使法国实现了大学校与大学以及医学健康教育之间、普通教育与短期职业教育之间、大学内不同专业之间以及国内与国外学校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融通, 这为学生及时调整、改变专业提供了可能, 避免了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有助于学生在多样化选择中开发自己的多种潜能和发展机会, 提高学生与所受教育 (专业) 之间的契合度, 优化教育结构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结构。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说, “大学是一个组织。一方面, 它不能混乱不堪;另一方面, 其繁荣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是否能够为不同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人提供独特的、适宜的环境”。虽然这种环境可能仍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而昏昏欲睡, 但可以使其他人“醒着”并全力以赴地取得成功, 尤其是像“赫兹 (Hertz) 、麦克斯韦 (Maxwell) 、蒙森 (Mommsen) 等这样的人能在大学里找到各自的合适环境———这种环境既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也有利于包括各种人在内的合作小组的发展。”[6]20

这种相互融通、开放的教育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包括学生学业成功和整个人生的规划。据调查, 2008-2012年间, 法国政府在对学生积极指导方面累积投资55亿欧元, 到2009年时, 已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得到了方向指导委员会的建议。60%的大学支持学生进行专业选择, 25%的学生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选择, 其中15%的学生设置了其他课程规划[7]。实践证明, 这种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特征的指导制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遏制了学生学业的失败。

(四) 以学生为中心, 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强调职业化

从教育的内涵看, 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高中与大学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两个互相毗邻层次的教育, 学生方向指导既确保了两个层次的教育无缝连接、互相交融, 又保证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体力没有浪费。另外, 在学生找到方向之后, 大学的教学内容要确保大学文凭作为一个国家资格证书的职业价值, 能够确保学生就业或继续学习。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多学科性与专业化、学士学位职业化与积极的专业指导以及信息化课程等。教学内容方面调整如下[8]187-188:

第一年为奠定基础阶段, 主要加强科学、法律、经济等基础知识教学和多学科教育, 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为学生后续选择与发展打下广博、深厚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 针对学生由于社会出身不同而造成的文化资本的差异, 政府规定采用小组教学、导师辅导制、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 并且规定这一阶段学生应掌握就业或继续学习所应具备的能力。

第二年为巩固阶段, 巩固一年级所获得的基础知识, 加强学科的专业化, 强化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并通过研讨会、论坛、企业辅导制等方式向职业界开放,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第三年是专业化阶段。这包括深化学科专业化和强化教学的职业性倾向两个方面。这一阶段的教学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大学向社会开放, 将学生实习领域拓宽到企业、公共行政机构、教育机构等领域, 实习单位不仅要支付实习生报酬, 还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 根据现代化的标准对学位质量进行评估, 担负起一部分教育责任, 实现大学教学与企业的对接。这一阶段还要加强“学生就业援助办公室”的职能, 促进教育与就业市场的联系, 并通过各种资格证书考试,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五) 提供了相关的经费与政策保障

“学士助成”计划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大量财政投入。根据法国高教部统计, 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 法国大学内生师比降低了15%, 经费资助增长了35%[9]。2006年后法国大学学生平均费用大幅上升。在法国高教部的预算中, 2007-2011年间学生费用增长37%, 2007年后每生1000欧元, 2009年每生费用增加了450欧元[9]。“学士助成”计划是2009-2011年法国政府高等教育预算的一个优先重点, 为顺利推行这一计划, 国家共累计投资7.3亿欧元[7]。其中, 对处境不利的学生提供个人辅导, 在大学本科三年时间内, 政府拨出专项津贴, 用于每周增加5课时的教学辅导, 以保证学生成功地完成学业。此外, 为了使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法国大力发展以奖学金和社会补助为基础的经济援助制度。2005-2006学年法国享有奖学金人数占大学生人口总数的30.2%[10]。2007年和2008年, 法国高教部将助学金连续提高了两个2.5%, 特困生助学金大幅提高到3921欧元/年, 加大关注中等收入家庭出身的学生, 助学金受益者达55万人, 奖学金也从400欧元/月提高到678欧元/月[11]。针对残疾学生, 政府与大学签订了“大学与残疾人协议”, 要求大学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培育方案, 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三、法国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生方向指导的效果分析

“成功”和“质量”都是相对的、多元的概念, 而人们追求“成功”和“卓越”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实现个人最好的成长。“学士助成”计划通过学生方向指导, 标志着解决法国大学第一阶段学业失败问题进入了一个决定性阶段。该计划不仅完善了招生制度、学校教学及其运行环境, 还改善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学士助成”计划的实施犹如一种“新动力”, 促进大学创新并给整个法国高等教育制度带来新动力, 奠定一个高质量的“新学士”学位质量的基础, 从而迈出了“深入修订学士学位乃至对整个大学重新修订的第一步”[4]。诚如法国高教部长所言, 在一定意义上讲, 这是一场“真正的文化革命”[4]。

首先,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学会选择、判断的能力。大学学生方向指导通过将大学第一年延伸至高中阶段, 通过新生指导、预注册、全人生发展规划等措施, 促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分流, 在经过理性选择的路径上做最好的自己,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不在起点, 而在每一个转折点的选择。这种选择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决策能力, 也是一种自我领导的能力。学生方向指导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这是学业成功的前提, 也是法国大学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目的所在。

其次, 真正促进了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法国“学士助成”计划秉持的原则是“只有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民主化”[4]。法国大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大学内不同类型学位之间的相互融通———学士二年级可通向专业学士、大学技术文凭可通向普通学士学位或其他领域, 消除了不同科际路径之间的隔阂, 为学生提供了数次否定自我、重新选择的机会, 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确保学生不管学习何种专业均有一个明确的出路, 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在他们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继续攻读学业, 这是证明知识价值的最好方法。尤其是对哲学、文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而言。学生不论他们出身与潜力水平如何, 在这多元化路径中经过引导, 逐渐成长、成熟实现自主管理, 获得既符合个人要求也适应社会需要、既符合学术标准又有可持续发展基础的知识与能力。

第三, 促进了学士学位质量的提高, 提高了法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提升了法国大学国际竞争力。据最近法国高教部调查显示, 在学士阶段一年级的27%的学生在三年后获得他们的学士学位, 12%的学士需要额外的一年来获得他们的文凭。获得会考证书的年龄以及他们会考的序列是影响他们学士成功的最主要的变量。学士第三年的成功率高表现为:注册普通本科的成功率约74%, 注册职业本科的成功率为88%。在注册普通本科的学生中, 将近四分之三的学生注册了大学的硕士学位, 而其中22%的学生没有注册大学文凭。硕士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通过率为59%, 在第一次注册硕士二年级的学生中, 78%的学生在一年内获得了学位[12]。如同法国教育部长所指出, “学士改革将伴随着学士阶段循环创建而走向成功。教学法的创新, 尤其是在学士阶段数字化和专业化的进展, 可选择性的逐步倍增, 课程框架的发展, 普通学士和职业学士之间强调路径和方向指导, 有助于学生个性成长和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是公共服务、社会公正和竞争力的一个关键”[12]。

第四, 为大学乃至整个法国高等教育制度带来创新的新动力。在对学生方向指导过程中, 法国大学进行了更多针对自身发展和应对学生期待所亟需的实实在在的创新, 教师-研究者、教学负责人、学术生活和学习委员会的主席与副主席以及学生本人, 均需正确思考大学生活的各种现实状况、认知层次, 并构建实施既适合学校规划, 又适合每个学生个人发展道路, 同时也不失学术标准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多样化的教学与培养路径。如卓越路径、双学士学位、预注册 (准备阶段) 指导等。这种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是法国大学自治改革的结果。

最后, 学生方向指导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法国, 教育是一种国家职能。法国历届统治者都高度重视教育在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中的作用。1977年法国教育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中重申了法国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 给每个青年以个性和职业的双重教育, “为保证每个青年具有真正的独立性, 这首先要使之具有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及有可能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但还要他具有特定的能力, 这种能力既使他能够看到自身价值的不断提高, 又使他将来能积极参与国家的经济生活”[2]227。对社会而言, 每个年轻人的学业成功和顺利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及其凝聚力, 促进社会发展。学生方向指导制度使得法国“学士助成”计划落到了实处, 使高等教育惠及到每个学生、每个家庭, 为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从而成为社会和谐的决定因素。同时, 也有利于法国将人力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提高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

四、经验与启示

法国大学学生方向指导是在政府推动下统筹大学、高中和社会多方力量, 自上而下实施的。其实施过程中有些经验值得借鉴。

1.符合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原则。大学学生方向指导是法国“学士助成”计划的主要内容, 也是2007年法国《大学自主与责任法案》和LMD学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政府通过教育立法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奠定了法律与制度基础, 同时通过大量财政拨款为改革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政府做好主导与保障工作, 大学应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成败得失与各阶段都有直接关系。只有抓好各阶段的衔接, 做好铺垫, 彼此之间形成教育合力, 统筹协作,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接力赛”, 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2.符合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个性, 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和学业、职业规划。让学生在不断的选择中认识自己、了解专业, 在辩证的否定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长处, 克服其不足。

3.符合法国教育的社会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法国通过学生方向指导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流教育, 通过与学生签署合同, 让学生在履行自己的“成功合同”过程中,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总结, 实现对自己的清晰的认识, 培养个人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4.学生方向指导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体现了发展的、灵活的和渐进的特征, 不断做好学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大学与高中的衔接可以整体设计与统筹规划人才培养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在保证学生受到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水平的教育的同时, 也为日后就业时的人职匹配打好基础, 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个性化和可持续性。

升学指导、专业定性指导和学习指导都属于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普通高中仍缺乏科学有效的升学指导, 学生在选择专业时, 既缺乏对自己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的了解, 也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 比如专业要求、在该专业成功的条件以及毕业后的出路等, 往往凭着主观想象在没有充足论据的情况下做出判断, 从而导致选择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同时, 我国大学自身缺乏对专业的明确说明, 加之学校管理本位占优势, 学生转专业难度很大。大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大学生活缺乏与高中的衔接。如果大学生在升学、学业和职业发展中得不到有效指导, 未能进入真正符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专业, 不仅影响学习质量, 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也将产生直接影响。由此造成的人职错位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应借鉴法国大学学生方向指导的经验, 在知识经济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时代,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从而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出彩的机会。

摘要:法国大学第一阶段学生学业失败率高成为大学和政府普遍关心的问题。导致这一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法国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向指导。因此, 2008年法国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成功的“学士助成”计划, 国家提供制度与财力支持, 大学通过对高中生进行升学指导, 对大学新生进行有效的入学教育、专业定向指导等措施, 在尊重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和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学生方向指导,教育质量,“学士助成”计划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 (1968年11月12日第68-978号法) [C]//瞿保奎主编, 张人杰选编.法国教育改革.邢克超,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高等教育法 (1984年1月26日第84-52号法) [C]//瞿保奎主编, 张人杰选编.法国教育改革.邢克超,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Chiffres clefs sur la réussite en Licence[EB/OL].[2009-10-30]http://www.nouvelleuniversite.gouv.fr.

[4]Valérie Pécresse.La nouvelle Licence, un dipl me pour l'emploi[EB/OL].[2011-07-19]http://www. enseignementsup-recherche.gouv.fr/cid54280/la-nouvellelicence-un-diplome-pour-l-emploi.html.

[5]Arrêtédu 23 avril 2002 relatif au Etudes UniversitesEtudes universitaires conduisant au grade de licence[EB/OL].[2011-05-26]http://www.enseignementsup-recherche gouv.fr.

[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 陈晓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7]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Plan pluriannuel pour la réussite en licence[EB/OL].[2009-10-30]http://www.nouvelleuniversite.gouv.fr.

[8]高迎爽.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历史研究 (20世纪80年代至今) ——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9]Le ministère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et de la Recherche:budget 2009-2011[EB/OL].[2010-01-30]http://enseignementsup-recherche.gouv.fr.

[10]法国享受奖学金的大学生人数演变[EB/OL].[2008-04-10]www.falanxi360.com

[11]成婷.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公布大学助学金改革要点[J].世界教育信息, 2008 (03) .

法国德国大学排名 篇5

Rang Universitt Prozent

1 Mannheim 57,8

2 Kln 33,0

3 Münster 32,7

4 Vallendar (WHU) 28,5

5 München (LMU) 26,0

6 Oestrich-Winkel (EBS) 17,6

7 Frankfurt 12,6

8 Leipzig (HHL) 9,2

9 Eichsttt Ingolstadt (KU) 8,6

10 Erlangen-Nürnberg 5,5

11 Berlin (ESCP-EAP) (1) 5,0

12 Bayreuth 4,9

13 Hohenheim (1) 4,6

14 Passau 4,2

15 Bochum 3,7

16 Hamburg 3,5

17 Augsburg 3,4

18 Berlin (HU) 3,2

19 Bamberg 2,5

19 Duisburg-Essen 2,5

21 Kiel 2,2

21 Lüneburg 2,2

21 Mainz 2,2

24 Bielefeld 1,7

24 Bremen (1) 1,7

24 Gttingen 1,7

24 Regensburg 1,7

Fachrichtung: VWL 国民经济学

Rang Universitt Prozent

1 Bonn 66,8

2 Kln 37,6

3 Mannheim 33,4

4 München (LMU) 20,9

5 Freiburg 12,5

6 Münster 10,5

7 Konstanz 10,4

8 Tübingen 9,0

9 Berlin (HU) 8,4

10 Bayreuth 4,2

10 Gttingen 4,2

12 Frankfurt 4,1

13 Heidelberg 3,9

14 Kiel 3,6

15 Marburg 3,6

16 Mainz 3,2

16 Regensburg 3,2

结果

Betriebswirtschaftslehre 企业经济学

Mannheim, Universitt

München, LMU

Münster, Universitt

Kln, Universitt

strich-Winkel, EBS

Vallendar, WHU

Frankfurt a.M., Universitt

Eichsttt-Ingolstadt, Katholische

Universitt

Berlin, ESCP-EAP

Leipzig, HHL

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

Management

Bayreuth, Universitt

Volkswirtschaftslehre

Mannheim, Universitt

München, LMU

Kln, Universitt

Bonn, Universitt

Münster, Universitt

Frankfurt a.M., Universitt

Hohenheim, Universitt

Tübingen, Universitt

Gttingen, Universitt

Regensburg, Universitt

Berlin, Humboldt Universitt

Bayreuth, Universitt

Volkswirtschaftslehre国民经济学

Mannheim, Universitt

München, LMU

Kln, Universitt

Bonn, Universitt

Münster, Universitt

Frankfurt a.M., Universitt

Hohenheim, Universitt

Tübingen, Universitt

Gttingen, Universitt

Regensburg, Universitt

Berlin, Humboldt Universitt

法国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 篇6

关键词:法国;大学生创业;汤普林大学生创业奖;创新型企业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就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应对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面临的挑战也至关重要。通过鼓励创业来实现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是增强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015年3月,法国发布国家科研战略“法国-欧洲2020”[1],以强化法国在科研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促进新世纪科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更好地回应法国未来五年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面临的挑战。

为在青年人中发展创新和创业文化,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及其他部委近十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竞争力中心①、设立卡诺研究所②、成立促进技术转化的组织等。这些措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并推动了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2]

2013年5月11日,“法国国家创新计划”(Une Nouvelle Donne pour lInnovation)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创新创业发展。在高等教育与科研方面,法国国家创新计划提出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培育创业和创新文化;二是消除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隔阂,并在二者之间建立持久的对话机制;三是聚焦优先发展领域[3]。此外,法国政府还通过支持学生实习,提供跨学科教育,鼓励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团队合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一、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

2013年10月22日,时任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部长菲奥拉索在访问巴黎马恩-拉瓦雷大学笛卡尔孵化器时进一步提出了支持学生创业者的新措施。新的政策将教学、创业联系起来,把创业教育融入大学课程,为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支持。菲奥拉索希望在四年内实现由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创建或重启2万家公司的目标;通过发展创业文化,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能力;强调团队精神、冒险精神等,让创业成为撬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变革的“杠杆”。

第一,从大学本科阶段开始,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创新和创业教育。具体来说,在本科阶段,开设创业入门课程;在硕士阶段,设立创新管理、项目创业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博士阶段也开设相关课程。

第二,2013-2016年,建立30个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P?les Etudiants pour lInnovation, le Transfert et lEntrepreneuriat,PEPITE)。菲奥拉索强调,法国缺少创业文化,这主要与忽视了青年人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有关,政府需要激发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精神和主动性。因此,她提出建立30个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目前已经建立了29个。

为顺利创建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并为其提供支持,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和法国信托投资在斯特拉斯堡签署合作协议。同时,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还将受到法国中小企业部的支持。各地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将基于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协调创业和创新课程的开设和发展,支持大学内部已有的孵化器和合作空间的发展。

第三,2014年,法国为创业中的28岁以下的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建立了“大学生-创业者”身份,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创办公司期间保有学生身份以及相关社会福利。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的创业项目发起人都可以申请这种身份。2014-2017年,“大学生-创业者”需缴纳的注册费用每年不超过500欧元。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专门设置了委员会,以负责审核创业者的申请。

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以下支持:一名教师或企业家等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外的其他相关人员的指导;开放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的合作空间,为创业者和相关人员提供交流平台;支持创业者与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的合作者签署业务支持合同。

第四,通过设立“汤普林大学生创业奖”(Tremplin Entrepreneuriat Etudiant)为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提供资助。为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热情,高等教育与科研部自2014年启动“汤普林大学生创业奖”,为学生创新、转化和创业中心在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以及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该奖项颁发给18~30岁的大学生或毕业三年以内的大学毕业生。2015年的参评者须是2014年7月1日之后在法国开办创新公司的创业者。所有类型的创新项目都可以参加汤普林大学生创业奖评审,不仅限于科技创新项目。依据全法评审委员会对项目的评估,获奖者在创办公司时会获得5000欧元或1万欧元的资助。最有发展潜力的3个项目会获得1万欧元的额外奖励。

二、创业支持政策的特点

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国务秘书芒东(Thierry Mandon)曾指出,在法国,每年约有1000家创新公司成立,这些新公司对于开辟新的市场、丰富已有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增强法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创新公司的成立和发展离不开法国鼓励创新创业的举措。

(一)重视发挥竞争性奖项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除了通过汤普林大学生创业奖为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资助,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热情,法国还设立了其他竞争性奖项来鼓励社会各界的创新创业。其中,i-Lab就是为鼓励高等教育领域青年人的创新精神,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而设立的奖项。

自1999年创立以来,在i-Lab的资助下,已有1730多家公司创立,其中70%的公司目前还在发展中。2015年,全法共有882个项目参与竞争,其中174个项目获奖,其中5个最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被授予i-Lab大奖。在2015年参与竞赛的项目发起人中,62%的参赛者拥有博士学位或工程师学位,99%的获奖者拥有高等教育文凭;7%的参赛者是学生,16%的获奖项目发起者是研究人员或教研人员;获奖项目中59%来自公共科研,53%出自于公共孵化器。获奖项目将获得最高45万欧元的资助。

(二)对创业项目广泛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法国对创新型企业实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其中,“高校年轻企业计划”(la jeune entreprise universitaire,JEU)[4]是针对高校的创业者而设立的。通过减免社会保障分摊金和税收,JEU帮助年轻的公司度过创业最初的困难时期,以鼓励高校学生和研究人员创办公司。

加入JEU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公司员工在250人以下、年营业额在5000万欧元以下或者公司资产在4300万欧元以下;由大学生、毕业五年之内的硕士或博士、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管理或持有公司;管理者或合伙人在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公司主要活动中得以体现;创办不足8年;自然人、公共性的协会组织拥有至少50%公司资产;公司不能是经过重组、合并、扩张或重新营业的。

(三)企业孵化器提供全面的创业支持

在颁布于1999年的鼓励研究和创新的《阿莱格尔法》的框架下,法国教育部支持成立了28个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各大区至少有一个孵化器。其中大部分面向所有领域,除了位于马赛的Belle-de-Mai孵化器专注多媒体方面的创新项目,以及两个专注健康领域的孵化器(位于巴黎的Paris Biotech Santé和位于北部-加来海峡大区的Eurasanté)。各孵化器在区域范围内,由各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设立。[5]

这些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可以在空间、设备、建议和融资方面,由富有经验的团队为创业项目发起人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创办公司或开展业务,为企业从制订商业计划到第一次融资或第一项产品商业化期间的各个关键阶段提供服务,如项目管理、战略制定、公司筹建、知识产权和财会支持。企业孵化器还会帮助创业项目融资;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及团队成员素养,为创建公司组建团队。

创新型企业孵化器运营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创新公司,支持公共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转化。

创新型企业孵化器项目评选委员会会依据项目的成熟度、与公共研究的联系以及项目的经济潜力来选择要支持的项目。2000-2014年,各孵化器为4000余个创新项目提供了支持,其中41%的创新项目来自于公共研究机构,40%的创新项目来自于公共实验室合作的研究。这些创新项目在各领域的分布情况如下:生命科学占25.2%、信息通信技术占37.6%、生物技术占5.5%、工程占27.5%、人文和社会科学占4.2%。五年间,由各孵化器支持成立的创新公司达2700家。

注释:

①从2005年起,法国政府斥资15亿欧元在各地扶持了60多个“竞争力中心”(p?les de compétitivité)。竞争力中心的合作方必须由至少两个企业和一个实验室构成,以合作伙伴的形式相互协同,共同开发创新项目。

②卡诺研究所是由公共科研机构、私营公司和地方政府联合成立的研发集团,由公共研究机构主导,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公司的需求开展应用性研发。

法国精神贯穿于法国现代设计 篇7

一、法国时代精神的物质化——艺术装潢

1919年到1937年可以被看作是法国的现代主义运动时期。以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金油瑞特(Pierre Jeanneret)为代表的现代运动引人了新的美学表现方法。柯布西耶说:“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开始,因为人类活动的一切形式最终都按同样的原则组织起来,建设精神,综合精神,只需精神和有意识的意志力正在被表琬出来,并且艺术和文学必不可少,正如对纯科学、实用科学和哲学一样。有才能的人怎么能没有建设精神?他将无法实现他的任何想法。”[1]“设法把当前各种活动综合起来就是促进这一新精神的到来。”立体主义派艺术、黑人艺术和法国传统的装潢艺术的结合在法国产生了艺术装潢。它在1925年的巴黎展览会上达到鼎盛时期。它是法国时代精神的物质化,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时代精神和生活方式,它也是法国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1929年的装潢艺术的创新代表人物,如海布斯特(Rene Herbst)查让(Pirre Chareau)等建立了艺术家现代派联盟(UAM),这种艺术装潢风味在广告设计中得到充分表现,并且被建筑师广泛用于建筑物正面、电影院内部装潢、酒吧、大商场,被设计是用于各类日用品,例如香水瓶、香粉盒、烟盒、皮货等。

二、政府干预.民族主义影响下的法国设计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消费生活观念进入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法国设计出现了三种趋势:第一种是“茹欧曼风味”(Ruhlmann taste),它主要是由室内装潢师建筑设计师设计兴起,要求家具和日用品继续保持20年代的艺术装潢风格。这一趋势被称为“晚期现代”(late modem)。他们没有创新,只是重视生产战前他们设计的东西,这是因为当时官方鼓励为大生产的工业设计在法国没有获得成功,制造厂商不愿意介入生产。第二种趋势是一些UAM成员为代表的现代运动,例如柯布西耶和培瑞安德(Charlotte Perriand)。[2]这一趋势中,一些UAM成员的设计思想和方法都与德国功能主义有关,同时还受斯堪的纳维亚派和美国的影响,这一时期塔隆(Roger Tallon)被认为是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有国际影响的工业设计大师,他的设计表现了用法国精神来解释德国魏玛设计学院(HfG)的功能主义设计原理。第三种趋势是设计自由式的、有机的形状。它是一些有新意、独立的设计师兴起的,他们抓住了时代的精神去设计室内装潢和家具摆设,使其像娱乐舞台。例如罗耶勒(Jean Royere)抓住了抒情抽象绘画的思想,它的设计特点是“高度时装的风格”。

法国到80年代后期还没有形成大众消费品生产工业,法国工业设计在80年代的成就是面向高技术的政策结果,它出&50年代的决策,坚持了30年才看到了它的效果。1978年以后的法国设计被看作是属于后现代(Postmodern),法国文化价值体系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在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和情绪影响下,法国政府希望能通过设计宏大的建筑和工程,在高技术领域对国防、交通、航空、核能和邮电等进行重点研究,来表达法兰西民族的伟大,但是缺乏对大众消费品生产进行探讨。设计质量是通过长期地进行过程来确立的,这种长期一致的努力才能闯出坚实的名牌形象,例如名牌汽车奔驰(Mercedes Benz)、宝马(Porsche)。但在法国很难看到这种连续性,在一般民用品方面,设计往往是昙花一现,有时出现了一个著名产品(如雷诺Renault2CV型等),但是没有继续下去。再例如香水瓶,这类创造性的设计太多了,但是他们往往只是个人成功,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格传统,其结果是用户并不形成对一类产品的偏好。这种情况造成法国政府项目的强大和国计民生的产品设计水平萎缩形成鲜明对比。

法国民族主义的倾向,在法国的产品设计上也能看出来:法国人梦想技术,而德国人、日本人则毫不花哨的投资于技术。大部分法国工业设计师也仍然保持以前的设计思想,这另一方面是源于法国生产制造业的不支持。仍然出现了一些著名设计师,尽管他们的作品只好送到国外生产。他们遵循法国传统的设计道路,比较重视奢华的设计项目,即便是普通的产品或平面设计,也会赋以奢华的特点,但是却具有强烈的设计家个人表现特点。如斯达克(Philippe Starck)的设计总是信手拈来,轻易、幽默而又惊奇、欢乐,像被许多设计师做为空间雕塑摆设的榨汁机、貌似笔座的牙刷架,一切都充满了戏剧性。在简单的设计下,可以轻易的发现斯达克设计的乐趣,例如可以伸缩折叠的把手、或是手提旅行袋附上轮子的贴心设计。斯达克的成功在于它的创造表现了一种内在一致性,而且很容易与装潢艺术的法国精神联系起来。

除了民族主义情绪外,地区主义也非常强烈,法国各个地区也希望通过设计来体现地区的强大和发达,因袭,除了巴黎之外,各个地区也有相应的地区政府促进的、资助的项目,法国设计家的一个大主顾是政府部门,这在西方国家是很特别的情况。

三、传统设计观念融入时代新思潮,创出设计新风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明确设计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促进作用,态度有很大的转变,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法国政府破天荒地于1993年出版了一本关于现代设计得非常重要的著作《工业设计—一个世纪的反映》,这本著作是目前论述工业设计资料最完整的著作之一,出自一向对工业设计反感的法国政府之手,足以反映重大的改变。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计艺术的发展空间也日益扩大,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的结合得更加紧密。从巴蒂斯卡夫(Batyscaphe)潜水艇到1979年阿里亚娜(Ariane)系列运载火箭的升空,从设计师马阿塔利?克拉谢特(Matali Crasset)等的家庭式幽默设计到法国电力公司和斯奈克玛公司提供的高新科技,使法国的设计在以科学为先导的前提下也不失温婉的人文特征。可见现在法国的设计特点是真正地尊重传统加上努力创新,其结果是产生一种完全新奇的生活艺术;其表现是在物质和地域的生产中,将严谨与奇思相结合、优雅与发明相结合、细致与力量相结合。

四、结束语

设计的文化内涵是支撑设计价值的根本,也是产品被社会所接受的前提。20世纪的法国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与现代艺术的探索实际上相辅相成,现代艺术在观念、语言上的前卫锋芒渗透到设计领域,启发了设计的探索。而设计将现代艺术的思想观念过滤为大众能够接受的造型与形式,使设计的思想性得到实在的体现,并且走进生活空间,变成人们的美学趣味,设计自身的优点如技术、材料、工艺本身也相当程度地反映出观念的变革。因此,抛开法国传统的精英、豪华主义设计,设计与艺术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法国经验,很值得设计界借鉴学习。

摘要:几乎所有的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的设计上,法国并没有真正的经历过平民化的设计运动。如果从时间上来看,“装饰艺术”运动发展的时期,也正是现代运动开始在俄国、德国、荷兰等国发展的时期,法国没有能够参与真正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反而发展了具有浓厚资产阶级特色的“装饰艺术”运动,其实正反映出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权贵与精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法国在政治上、艺术上的民主倾向和设计上的精英主义倾向形成非常奇特和鲜明的对照。

关键词:法国,设计,现代主义,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M].王受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1):92

[2]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李乐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9-100

浅析法国文化与法国新闻事业的关系 篇8

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法国文化在西方各国的文化迁衍变化中经常起到先锋和表率作用。17世纪, 法国的古典主义成为欧洲各国效法的楷模。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在法国蓬勃兴起, 带动了整个欧洲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普及。进入19世纪后, 巴黎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 许多新的文化思潮和流派在巴黎诞生, 然后迅速蔓延到全欧以及大西洋彼岸的美洲。新小说、荒诞剧、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序列音乐、电子音乐、绘画的形式艺术、新现实主义等等, 都在巴黎这个文化摇篮中诞生。

法兰西文化的人道主义较之其他民族文化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经过18世纪启蒙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革命之后,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在法国深入人心。法兰西文化另一个深层蕴藉是理性主义传统。法国人的确是伊壁鸠鲁的信徒, 享乐实惠、绝色佳酿、良辰美景、花草风月为法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法国人同时又最讲节制, 最讲分寸, 最讲精神思想的作用, 并非一味纵情声色。而且法国人还特别讲究思想的准确明晰, 讲究思维逻辑的严密。这是法兰西国民性格中蕴含得更深也更为重要的机制。

法国的报刊业诞生于17世纪, 在18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750年左右, 全法国已有80多种期刊, 而在全欧洲发行的170余种期刊中, 多数也是在法国编辑的。报刊杂志在向人们提供政治、文化、科技新闻的同时, 也十分注重介绍新书, 对推荐新书和宣传新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以1665年1月创刊于巴黎的《学者报》为例, 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及欧洲各国出版的新书, 科学、文化界的最新动态, 以及对文学报告、作品的评价和对发明的评审。该刊一直延续出版至今, 对欧洲各国的科学、知识性报刊产生过深远影响。

文学作品为法国报刊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招徕了很多读者。除大量刊登文学作品外, 法国报刊还借拉拢文坛巨匠加盟, 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这些作家及其作品借助报刊, 也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吉拉丹的《新闻报》, 开创了报纸刊登长篇小说的先例, 拥有一批包括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文学家组成的撰稿人, 自1836年连载巴尔扎克的小说《老处女》以来, 它在知识界和上层社会中就备受重视。杜塔克的《世纪报》也随之先后刊登了巴尔扎克的《保守船长》和大仲马的《三剑客》。从此开始了一个报纸连载长篇小说的时代, 并逐渐形成法国报刊的文学传统。 (郭亚夫、殷俊, 2004)

18世纪,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岌岌可危, 自由主义的新思想也渐渐孕育, 涌现出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他们所宣扬的民主思想, 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准备, 而且为未来的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营造好了一个广泛认同的社会舆论氛围。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也被译成法文广为传播。1788年, 国民议会宣告:“报纸应享有最大的自由权。”一方面, 启蒙思想为报刊争取新闻自由;另一方面, 报刊作为一种载体, 也为各种思想的传播做出一定的贡献。

1789年,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 带动了新闻传播业的大变革, 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业形成。为了报道巴黎和其他地区的革命消息, 法国各省的地方新闻事业蓬勃发展, 地方报业在革命的浪潮中崛起了。《人权宣言》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 明确了新闻自由及防止滥用新闻自由的原则, 被认为法国现代新闻立法的基石。

大革命提高了法国不同社会阶层人士对新闻传播事业的需求和兴趣, 使得报业空前繁荣。从1789年7月到1800年底, 全国新创办1350种刊物, 是之前150年内创办报刊总数的两倍。报刊之间竞争激烈, 经常展开论战, 既传播了新思想, 极大地启发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革命热情, 同时奠定了政论性报刊在法国的悠久传统, 提高了新闻传播事业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地位。

法兰西文化素来追逐时尚, 直接影响到法国传媒业强烈的娱乐化取向。时尚和体育比赛是法国媒体永远的主题。法国媒体的娱乐化取向在西方各国媒体中是最明显的。曾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法国的传媒业:“法国只有一份报纸闻名于世:《队报》, 专门报道足球。法国只有一种新闻让全球关心:时装表演。”

法兰西文化已经渗透入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闻事业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浸染。正是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法国的新闻工作者有着很深的文学底子, 意见是夹杂在报道里面的, 报道和言论很难区分。这也是欧洲新闻业的一个共同特点, 但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最为突出, 这几个国家的新闻业被称为“评论取向的新闻业”。而美国是“以信息为取向的新闻业”, 美国新闻工作者避免作价值判断。从这一方面, 也充分体现了法国新闻业的文学传统。

摘要: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法兰西文化已经渗透入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闻事业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 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浸染。法国报刊的文学传统延续至今。本文试图将法国文化作为切入点, 研究其与法国新闻事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法国,文化,新闻,影响

参考文献

[1]、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2]、罗芃、冯棠、孟华.法国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贝尔纳·瓦耶纳.当代新闻学.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6

[5]、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法国大学 篇9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档案改革,近代档案事业,档案开放,档案教育,档案立法,穑月七日法令

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漫长的中世纪时期, 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和束缚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其档案事业处于相当落后与分散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各种层级的档案机构种类和数量繁多, 全国档案馆数量近万, 有1700个修道院档案馆、约180个私人档案馆, 除此之外还有国王档案馆、大学档案馆等。[1]并且档案馆间各自为政, 每个档案馆都采用自己独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 缺少交流与联系, 没有统一机构的领导和管理, 致使档案保管及其分散。“古代的国王档案馆‘宪典宝库’得不到新材料来充实馆藏, 仅仅保持历史文件库的意义, 处于被人遗忘的可悲境地。现实政治材料都积存在官员们的书房和办公厅, 以及某些中央机关的档案馆里。”[2]由于集中度不高, 统摄力不强, 致使有关政策性的档案往往不能集中在国家手中。“高级官僚们离职之后, 往往都把重要档案文件据为己有各自带走。而这些档案后来又成为其子孙的私有财产。”[3]

1 国民议会档案馆与国家档案馆的产生

1789年7月14日, 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资产阶级在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下攻占了首都巴黎的巴士底狱。列宁对此次革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这次革命……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 以至整个19世纪, 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 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19世纪在全世界各个角落里只做了一件事情, 就是实行了、分别地实现了、做到了伟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所创始的事情……”。[4]这一点在档案事业方面也有深刻的体现。作为近代档案事业的开创者, 法国的档案改革给世界其他国家以深刻借鉴意义, 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法国开始着手建立本国综合性国家档案馆。

革命爆发后仅半个月, 即1789年7月29日, 国民议会就作出了关于建立档案馆的规定。该规定包括如下三点内容:

(1) 成立一个国民议会档案馆, 作为革命的纪念堂, 把国民议会所通过的决议。决定和法律的原件全都保存起来, 供后代查阅。

(2) 为档案馆配置3把钥匙, 分别交由国民议会议长、国民议会秘书和国民议会档案馆长掌握。

(3) 国民议会档案馆长由国民议会从自己的议员中选举产生。

规定内容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性质和此次改革的目标。档案分散的状态不能适应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造的需要, 因此建立了集中管理的国民议会档案馆;3把钥匙分开保管体现了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的思想, 同时也是更好保护新生政权档案的要求;而国民议会档案馆馆长由任命转变为投票选举的方式则是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具体反映。紧接着, 同年8月4日, 议员卡缪在375张有效选票中占据172票当选。由此, 法国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工作开始。

1790年9月12日, 国民议会档案馆正式改名为国家档案馆, 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国家档案馆产生。“国家档案馆除继续保存国民议会的档案文件外, 还集中保管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的公共文件, 同时还对所有地方公共档案馆实行领导和监督, 国家档案馆履行档案保管和业务指导的双重职能。”[5]法国的档案改革无疑是资产阶级文化改革中的一抹亮色。

2 法国档案改革另一个显著的成就就是首次颁布有关档案的法令

除了1790年9月12日的《国家档案馆条例》确立了档案事业集中管理的思想, “开始与封建时期封闭的档案馆有了根本性的区别。”[6]同年11月5日的《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 规定每一个行政区政府各机关的档案都要移交行政区档案馆保存。“从这时起, 地方档案馆体系开始形成。”[7]“法国现在的档案馆体系, 是从1789年伟大革命时代开始建立起来的。”[8]这都说明近代法国档案立法改革影响久远, 是现代法国档案事业体系的雏形。其对某一特定工作进行立法规约的态度避免了封建时期散漫低效的工作格局, 也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体现。

为巩固档案改革成果并进一步推动改革的进行, 国民议会于共和历二年穑月7日 (1794年6月25日) 颁布了《穑月七日法令》。“它是法国第一部档案基本法, 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档案工作作为国家一项专门事业的档案立法。它概括并发展了新法兰西政府的全部档案政策, 体现了资产阶级档案改革的基本要求, 即把具有国家意义的档案集中于国家档案馆, 组成包括地方档案馆在内的国家档案馆网。”[9]

该法令的具体内容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1) 明确规定, 国家档案馆是共和国的中央级档案馆, 负责接收和保管中央政府机关的档案文件。

(2) 国家档案馆内设置三个档案部, 即世袭领地档案部、立法档案部和司法档案部, 各部的主任也像馆长一样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3) 规定在巴黎和一些主要的行政区中心设立档案整理处, 负责整理旧政权留下的档案文件。

(4) 规定各行政区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的分馆。行政区档案馆从1796年起因行政区单位改为省而改称省档案馆。

(5) 重申档案馆向公众开放的原则。

《穑月七日法令》比前两部法律条例更明确地提出了法国近代档案管理体系。从中央的集中管理整治到把地方档案馆纳入整个国家档案网, 法国档案事业逐步成熟, 并为现代档案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的朱月白在纪念《穑月七日法令》215周年时这样评价它:“它开创了世界档案事业史上的诸多第一。当今世界各国档案工作所遵循的原则和档案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毫不夸张地说多与穑月七日档案法开创的诸多第一有关。重温这部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它对档案事业和档案学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

《穑月七日法令》不仅首创了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和档案集中管理原则以及档案开放原则, 对于资产阶级而言, 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清理旧政权档案的先河, 把对于旧政权的管理纳入档案法监管范围, 为其保管与利用提供了组织保障。它充分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思想, 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事业发展, 也促使档案事业迈入一个新的时期。

3 法国的档案改革的显著成就也体现在思想与原则方面

法国率先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 尊重全宗的思想也为来源原则的正式提出奠基。

封建时期法国档案的利用是少数贵族的特权, 那是档案也被看作是国家的“胸甲和灵魂”、“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而从法国提出了档案开放原则之后, 档案开始作为“社会的记忆”而存在。[11]该原则首先由第一任馆长卡缪提出。他认为档案馆应该每天向公众开放, 这项建议在后来的议会讨论中, 进行了适当的调整。[12]

该原则强调国家档案馆应向全体公众开放, 让每个公众能监督利用国家档案资源。此时的档案馆已不仅隶属于某个特定的机关或组织, 而是属于全体法兰西人民。“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3]虽说任何公民都能对文件的产生和使用进行监督, “无人考虑过历史研究的未来发展, 也无人设想这一决策的实际后果”[14]以致后来引发有关档案“隐私权”和“知识权”的争论。[15]但仍然无法否认其首创的积极意义。一个国家档案开放的程度体现该国文明发展状况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在政治意义上, 档案开放是民主政治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 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16]而对于档案学本身, 这有利于在实践中探索不足, 进一步完善档案的开放工作。

法国大革命之前档案的整理原则五花八门, 按照事由、地点、部门、人物等多个维度整理。由于第一任馆长卡缪和第二任馆长多努受过图书馆教育, 又未从根本上认清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区别所在, 所以沿用了事由原则。但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 事由原则弊端逐渐显露。于是法国在1841年2月24日颁布了《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 首次提出了“尊重全宗原则”———要把来源于一个行政当局、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家庭的档案全部归集在一起, 组成全宗。档案人员在整理和分类时, 不得拆散。每个全宗内的文件要先按主题后按年地区或字母顺序划分和整理。

遗憾的是法国并没有很好地推广这一原则, 只是在“尊重全宗”的名义下提出了来源原则。所幸后来被普鲁士、荷兰等国家接受并发展。来源原则现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档案整理原则, 但是按照其起源来看, 法国大革命思潮解放后的尊重全宗思想才是来源原则的开端。

4 法国是近代档案学教育的先驱

1821年法国档案学院的创立是近代高等档案教育的开端。[17]这所高等学校专门负责培养从事历史文献的管理、编纂和利用的专门人才。这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培养了更多专业优秀人才, 尤其是增加了政权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可靠性。同时这种传统与先天优势也养成了法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上到政府, 下到普通的市民, 都具有很强的档案意识和重视历史痕迹的价值观念。”[18]这一点对于我国增进人们对档案的认识, 普及大众对于档案学的理解有着强烈的启示意义。

法国的节能政策 篇10

法国是全球核能利用最高的国家。目前法国电力供应85%以上依靠核能, 法国电力价格因此处于欧洲最低水平。通过发展核电, 法国的能源自主率从1973年的22.7%提高到了今天的50%以上, 每年因此减少石油进口费用240亿欧元。除核能外, 法国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其主攻方向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

多年来, 法国奉行使能源发展和需求增长相平衡的能源政策, 一方面积极发展能源工业, 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能源的需要, 另一方面努力节制能源消耗的增长, 把能源需求的增长控制在能源供应可以满足的范围内。在法国, 节约能源也被视为能源的一种来源, 而节约能源的最佳途径则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为了节约能源, 近年来法国从多方面采取了措施。以政府法令的形式, 为一系列消耗能源的设备和系统制定节能标准, 是法国为节约能源而采取的措施之一。自1994年以来, 法国依据欧盟的标准, 通过颁布政府法令, 先后对锅炉和相关设备、供热和制冷系统、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作出了本国化的规定。

法国节能的另一项措施是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2000年12月, 法国政府通过了新的“全国改善能源消耗效率计划”, 以减轻多次出现的国际石油市场动荡给法国带来的消极影响, 提高法国在能源上的独立能力, 并为法国实施的“预防气候变化计划”提供支持。在这一计划的框架内, 法国建立了紧贴基层的信息网———“能源信息点”, 为个体经营者、小型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服务。2001年, 法国耗资3 000万法郎 (457万欧元) 通过新闻媒体开展了关于节能的宣传活动, 此外还设立了环境保护和节制能源消耗基金, 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节能性投资, 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开发计划。

法国计划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从1997年的15%提高到22.1%, 其中除水力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的比例由2.2%提高到8.2%。为此, 法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科研投入、技术应用和市场化等各个环节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应用初期运营成本高、风险大, 导致其价格相对于传统能源处于劣势。多年来, 法国政府一直采取投资贷款、减免税收、保证销路、政府定价等措施扶持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应用项目。多年的政策激励使法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初具规模。2000年法国政府出台了《新电力法》, 规定电力运营商有义务以政府规定的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所发的电力, 保证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进入电网和销售网络。2001年法国政府又对小水电站及利用风能和生物燃料等生产的电的收购价格作出补充规定, 保证每个可再生能源项目都可获得为期15年的销售合同, 其中最初5年将以事先规定的价格保证销路。

重定煤炭的能源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 法国的煤炭储量几近枯竭, 致使开采成本昂贵, 再加上环保等因素, 法国开始陆续关闭煤矿。2004年4月, 随着法国最后一座煤矿的关闭, 宣告了煤炭工业在法国的终结, 而且按照原定时间表, 曾经风光无限的法国煤炭公司也将在2007年年底解体, 并留给法国政府一笔近45亿欧元的巨额债务。但如今, 随着全球原油需求量的持续上升, 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 国际市场上油价不断攀升, 加之发生了多次跨国天然气供应风波, 天然气的稳定供应也开始受到欧洲民众的质疑。虽然法国的电力供应有近80%来源于本国的核电, 为维护法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但法国政府还是清楚地意识到, “后石油时代”正给法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法国已经沦为昨日黄花的煤炭, 又有了重展姿采的机会。因为, 近来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呼吁, 要重新审视和定位煤炭在法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煤炭和核电都是应对能源供应潜在危机的有效方法。现在要做的只是更经济、更环保地在法国和欧洲开采和使用煤炭。在继续维持现有的以煤炭为能源的热电站的同时, 还计划对这些热电站实行现代化更新。

近年来, 法国政府大力鼓励民众降低住宅能耗, 因为法国普通住宅消耗的能源占法国能源总消耗的40%。为实现这一目的, 法国政府规定, 如果房主住房消耗的能源比法国平均标准少8%到15%, 其房屋地皮税就可减征50%。为鼓励“低能耗住宅”, 法国政府积极为民众提供咨询服务。据悉, 法国环境及能源管理局从2003年开始在各社区设立能源信息站, 已为约100万人提供了有关信息和建议, 其中1/4的人对自己的住房进行了节能改造。此外, 法国政府不久前还推出“能源效率诊断”证书, 要求所有房屋出售时提供有关能耗水平数据。在法国, 交通领域是能耗大户。面对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 法国政府出台了多项降低油耗举措, “清洁汽车免税政策”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购买该类型汽车的法国公民可享受免税1 500~2 000欧元的优惠。与此同时, 为限制高污染大型车的使用, 法国政府将采取征收双倍的行车执照费措施。

上一篇:医院工作质量下一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