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的导言和结语的设计

2023-02-15

导言设计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言扣人心弦, 妙趣横生, 赏心悦目, 是教师精心设计, 艺术构思的结晶, 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种艺术创造, 对于教好一堂课, 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拿破仑曾说:“兵家成败常取决于最后五分钟。”在历史课堂结语是对一节课的总结和提升, 是对本节课知识结构的梳理、总结、归纳。设计出一个与本节课非常吻合的结语, 给学生以启发、引导、回忆, 让学生的思绪进入亢奋状态, 主动、积极地求索知识的真谛。因此, 巧设导言和结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两个环节。

一、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听生动、形象、有趣的历史故事, 在比较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如果教师能巧设导言, 可以使学生变被动的应付式学习为主动的创造性学习。

1. 成语典故法。

在中学历史课中蕴涵着许多成语故事, 许多历史史实就是成语的来源出处, 如果教师能把它们挖掘出来, 巧设导言,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 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讲《商的灭亡, 西周的建立》这个内容时, 可先在黑板上写个成语“助 () 为虐”字, 让学生填出这个了, 教师进一步导问, 这个成语是贬义还是褒义的?学生都知道是贬义的, 然后再设问, 是否知道“纣”这个历史人物, 从这一个成语可以看出“纣”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用这样的导言开始上课, 学生就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下面的历史内容, 而且容易理解商朝被周武王所灭的前因后果了。

如讲《商鞅变法》可由“立木赏金”的成语典故导入;讲淝水之战, 教师可从“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典故开始;讲到班超出使西域时, 指出“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些成语。历史课本中, 诸如此类的成语俯拾皆是, 如果用这种成语典故法导课, 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 使之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影响。

2. 设问导言法。

心理学家认为,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疑即问题,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满足学生猎奇心理, 启动他们的思维, 是教师设计导言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 用疑问的形式来设计导言, 可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如教学《秦的统一》这个内容时, 可以这样设问:“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要自称皇帝?”这一连串的设问, 造成悬念, 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很快就导入新课的学习。

3. 诗歌联想法。

有许多诗词的产生都有其重大的历史背景, 比如说讲张骞出使西域, 用“春风不渡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引出西域, 进一步引出张骞这个历史人物。

历史课巧设导言, 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例, 其实还可采用名人名言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精心设计它,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对历史课结语的艺术处理, 它就像一出戏剧的高潮, 如“演”的得当,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几种方式, 值得一用。

1. 归纳式结语。

历史知识之间, 历史运动过程的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课堂结语要着重于对这一点的指示和引导, 特别要归纳出历史发展过程的纵横联系, 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运动的全貌, 使学生形成系统、有序的立体结构知识。例如, 在介绍《秦的统一》时, 教师可这样归纳:“战国晚期, 由于封建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人民渴望全国统一, 由于商鞅变法, 秦国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 因此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秦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寥寥数语, 提纲挈领, 犹如收网, 它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2. 表格式结语。

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发展, 他们能够理解客观事物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课堂总结的关键是将学生思维点连接成思维链, 使知识在被比较后为学生所认识。

如在教学“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这个内容时, 教师可请学生归纳它们的建国时间、首领、民族、都城等, 通过表格填写, 使知识眉目清晰, 脉络分明,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3. 联系式结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在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教师应充分挖掘, 恰当运用。在课堂终结时, 联系实际作画龙点睛般的点拨, 既可以强化巩固课文的知识点, 又能收到历史课德育教育之功效。例如在“元朝的统一”这节课终结时, 讲到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台湾。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史实,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而当今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想割断如此源远流长的亲情关系, 他们能不能得逞?学生必定说不能得逞。教师还可进一步联系发挥, 我们坚信终有一天, 台湾会像香港那样顺利回归。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 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在课堂。一堂历史课导言与结语能形成一种学习氛围, 继而使历史课堂达到有趣而高效, 它以最适宜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言和结语, 很多情况下需要新型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它在展示课件的同时还可创设教学情境, 提出问题, 将多种导入法有效的结合使用, 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大大的节约教学时间。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对课堂每一环节的研究, 特别要重视对导言和结语的艺术设计和处理, 我们应根据不同内容的教材, 设计出相应有效的导言和结束语,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上一篇:生活地理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下一篇:浅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