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英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为了使初中英语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英语文化价值的认识,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将英语教学和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英语人才。

第一篇:文化教育学论文范文

文化自觉: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

摘 要:多元文化的发展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应从文化视角来分析自己在教育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承担起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可以从学校道德教育中应有的文化立场、对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反思和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自主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多元文化;学校道德教育;文化使命;文化自觉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一些人的文化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多元文化的传播虽然也带来了某些积极的影响,但它同时也产生着负面作用,特别是给青少年带来了较多的困惑,学校道德教育因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应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要求我们要明确并坚定自己正确的文化立场,坚持我们的文化自觉,即从对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话与交流及创新与重构等方面来迎接多元文化对我们的挑战,从而更好地承担起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

一、学校道德教育中应有的文化立场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不仅是社会制度、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简单的展现,同时它也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某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胡适就认为,文化即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其相应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它是人们社会文化认同的基础。“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道德和道德教育的价值体现了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其具体内容也反映了某种文化类型所追求的伦理规范”[1]。因此,道德和道德教育必须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学校的道德教育离不开学校所在社会的社会生活和该社会已有的文化传统,它必须关注文化、关注文化的发展、关注文化的变革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自己的道德教育中如何审视多元文化的发展,如何坚持自己的文化自觉,如何重新思考和规划自己的道德教育以迎接多元文化的挑战,就是我们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全球化及多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发展一派繁荣。与此同时,各国的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也显现了出来,其文化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单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也不断加深。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发展,出现了各种关于文化的观点和看法。第一种是文化冲突论。文化冲突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哈佛的亨廷顿教授。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冲突的根源已不再是意识形态或国家的利益,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多元文化的存在必然引起文明间的冲突。他同时指出,美国及西方的文化已不再是普世认同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因正受到来自非西方文化的挑战而逐渐走向衰落。这种观点是基于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一种看法,它担心多元文化的发展势将削弱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其实质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霸权的思想。另一种是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无优劣之分,所以要尊重民族间的差异,各民族要彼此尊重,要承认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但对那些与自己的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也不进行评判。这种观点是有其危险性的,因为它将动摇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将影响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第三种是文化割据主义。文化割据主义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绝对优越的,所以禁止讨论本民族文化中可能存在的任何缺点,也反对与其他文化交流,唯恐受到影响。它还畏惧新的发展,还压制不同意见,特别是扼杀本民族文化中求新求变的因素[2]。这种观点坚持文化一元化的立场,拒绝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最终可能造成本民族发展的停滞。第四种是“和而不同”观点。它主张尊重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主张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平等的姿态加强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以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笔者赞同此种观点。在当今世界,多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任何拒绝交流与交往或任何对外来事物来者不拒、全盘吸收的态度都是错误的。面对多元文化,我们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其中,并以历史主人的身份来探寻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本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的途径。坚持和倡导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如此才能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起自己的位置”[3]。由于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都有限,所以面对多元文化,他们往往无所适从,有的甚至对西方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视之为是精华。如今,西方的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等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因此,在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我们必须明确并坚定自己正确的文化立场。这不仅事关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也关系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在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我们应教育学生明确并坚定自己的“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场,应坚持和倡导我们的文化自觉,教育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学会与不同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会对异质文化进行理性的分析,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摒弃其中消极乃至腐朽的东西,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能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二、对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在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带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的发展,从日常生活到行为方式,从思想观念到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西方文化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国家意识不强,他们对我国的优秀文化缺乏了解,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强。过去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采取的是理论灌输和道德训化的方法,现如今这种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多元化文化发展的环境。现在,学校或教师已不再是文化的中心,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所接受到的文化影响往往要远远大于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我们以往的关于道德教育的方式,必须认真审视多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并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进行反思,从而改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的现状。

在一元封闭的文化环境下,一元文化至上,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是与一元文化相适应的,道德教育往往也呈现出政治化、教条化与知识化的倾向。在一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处于象牙塔之中,那是一种较封闭的环境,学生接受外来的信息较少,其道德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灌输而来的。随着一元文化体制的被打破,多元文化汹涌而来,学生可接受到来自各方的信息,视野开阔了,独立、平等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了学生的追求。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由于道德评价能力较弱,所以在面对现实中的价值选择与文化冲突时,有些学生就会表现得无所适从,更有甚者甚至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会产生厌烦和排斥的心理。一些学生视西方文化为精华,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成了他们人生的追求。这正如学者衣俊卿所言:“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建和文化转型。”面对新形势,学校道德教育应进行反思,应进行及时的改革。改革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要将道德教育从传授道德知识和讲解道德要求上的金科玉律向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转变,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学校道德教育不应一味地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做,而是应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过道德的生活。同时,学校的道德教育还要体现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了解道德与价值观背后的文化精髓。要引导学生坚持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培养学生使之树立起“历史意识”,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要加强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以使学生能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与此同时,学校的道德教育还应面向世界,应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怀来审视来自异域的文化样式,充分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从中学会吸收和借鉴来自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其中的属于糟粕的部分。

三、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自主

多元文化的发展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但同时也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学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面对不同文化,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给青少年造成的可能的影响?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些都是新时期学校道德教育中必须面对、必须加以解决的。为此,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就必须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主,必须以全球化的视角来观照和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必须在对话与交流中理清各种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自觉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坚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处理好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社会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在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的是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追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其明确的方向性和统领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培养他们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面对多元的文化环境,目前学生的选择呈现出多元的趋势。虽然目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与向上的,但也有一些学生表现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趋功利化、社会责任感缺失和道德意识淡薄等。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在道德教育中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真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引导学生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以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为主题,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起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以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为基础,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宝贵财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价值取向,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多元的价值选择,我们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又要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价值选择中的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清其中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

2.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文化的教育,增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底蕴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3]。文化自觉具体表现在对本国的历史和文化及其发展趋势有“自知之明”,对本国的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心中有数”,对世界不同文化能深入了解并吸取其精华以为己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自己的青少年进行本国历史和文化的教育。特别是美国,虽然它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但他们也采取种种措施对他们的大学生进行关于他们的历史与文化的教育,甚至竭力将自己的文化输出到其他国家,以提高本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及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散发着夺目的光芒,在国际间有其独特的地位,但我们的一些青少年却对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不感兴趣,不甚了解。任由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必将影响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该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文化一旦遭到摧毁,这个民族就成为了没有自我意识、没有主体性的民族,也就不能表达本民族独特的思想、经验、价值与利益,不能建立起解释自身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的意义框架。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放逐”[4]。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领略我国哲学思想中的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感受先贤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体会仁人志士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使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能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熏陶,从而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其他各种不同的文化,“学会与不同文化进行沟通和对话,学会回到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生活世界中去对异质文化作出自主选择,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学会文化上的承续嫁接”[4]。

道德与道德教育和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它规范了道德教育的文化起点,给出了道德教育中的文化的轨迹。道德与道德教育本质上就是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历史,离开了文化,道德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教育需要有文化上的合理性,任何离开文化传统的道德教育,都不可能成为中国教育的实践精神”[5]。学校道德教育一旦失去了其传统文化的根基,它就必将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因而也不可能真正从理论走向生活实践,不可能解决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道德问题。我们常常感叹我们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其实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只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只限于对道德规范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这些道德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这样的道德教育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因此,必须丰富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底蕴,必须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关于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背后所蕴涵着的文化内涵,以使学生对其中的文化能加以把握。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彰显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文化特色

在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不仅要确立起自己正确的文化立场,增强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应该从学校角度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彰显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校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人文环境,它反映的是师生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体现的是师生的共同意志,因而是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学校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始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就要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发挥学校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积淀的能反映学校的传统和师生的价值追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具有润无物无声的育人的功能。学生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时刻能感受到其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学校文化建设要从校训、校风、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有意识地传承和展示自己的追求,要从学风建设、班级管理、宿舍管理等方面加强对学校精神的培育。要通过学校精神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要通过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勇于开拓创新。学校文化建设还应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一种外在的与外显的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格独特、环境优美的校园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美感,更能对学生产生启迪作用,能达到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育人的目的。因此,学校在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和校园环境的建设上都要充分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治学风格,以使学校的精神文化能“审美化”和“景观化”,以使学生能在欣赏校园美景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精神上的陶冶。最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校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格调高雅、思想性强的文化活动,坚决抵制和摒弃低级或腐朽的文化垃圾。要引导学生通过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美化自己的心灵,启迪自己的心智,展开自己的想象,提升自己文化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中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

[2]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化共存[C]∥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香港:商务印务馆,2005.

[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1979(3).

[4]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俞树彪.论道德教育中的文化自觉[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责任编辑:傅文第〕

作者:肖蓉 伍自强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育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教育讨论

摘 要:英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为了使初中英语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英语文化价值的认识,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将英语教学和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不断深化初中英语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英语人才。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价值;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气息。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和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初中英语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潜藏着丰富的英语文化。比如初中英语教学中强调个人努力的文章和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密切关联,对增强学生意志、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价值。

一、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价值的特点

英语文化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因此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价值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尊重。英语文化中的尊重包含对自我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在西方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亲人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尊重对方。第二,鼓励。在英语文化氛围中,家长一般都会鼓励孩子积极尝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自主的环境,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关爱。在英语文化中处处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二、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目标、方向、内容

(一)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目标、方向

新课标指出,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加强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

(二)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内容

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内容具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国外地区地理情况的了解。第二,了解以英语为母语国家人们的个人生活、学习和家庭等情况。第三,充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对国家各个阶层社会群体的影响。第四,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事业机构。第五,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艺术等方面获得的成就。

三、初中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对英语文化的重视程度

初中英语科目不是中考的工具,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对英语文化的关注,英语知识的传授以灌输为主,使得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十分有限。为此,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在其中融入更多的英语文化,通过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让初中英语更加西方化。

(二)将文化教育和现有的初中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

传统初中英语教学往往是教师采用生硬、刻板的方式来对英语词句进行教学,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比较片面,学生学习英语就是应对考试,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凸显出文化价值。文化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需要教师首先通过学习加强对中西方英语差异的把握,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分析中西方英语文化价值。比如对于“honey”这个单词,“中国式英语”认为是蜂蜜的意思,而“西方式英语”这个单词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还具备甜蜜的隐性含义,可以作为一种比喻和象征,具有“亲爱的”含义。为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刻认识这个单词的含义,在开展英語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通过中西方文化渗透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眼界,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三)初中英语教学要深入挖掘和应用各类文化价值

初中学生受思想、行为认知的影响,他们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无法领会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文化交际等内容,英语教学中蕴含的文化价值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教师将文化价值因素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将课文内容和英语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英语文化。初中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进行基本英语交流,并在交际中应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处处蕴含人文精神教育内容,为此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留心观察,将英语文化价值和英语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另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上要多加引导,比如可以列举一些中西方存在差异的文化节日,在对比中让学生自主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求同存异,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比如在学习中西方家庭生活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比地向学生介绍中西方人民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风俗等,在对比中让学生自主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学生英语深化学习。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存在密切的关联,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环境,英语文化价值对初中英语教育影响意义深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为此,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加强对英语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利用,将其和初中英语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梁荷女.初中英语教育的文化价值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7(6):6.

[2]梁娟.初中英语教育的文化价值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6):22.

[3]许热.初中英语教育的文化价值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5):28.

[4]马菁.初中英语学科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D].苏州大学,2016.

编辑 谢尾合

作者:刘晓纯

第三篇: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境与重建

摘 要:近百年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教育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面对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境,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思考,中国的教育学必须重建其文化精神、文化价值、文化伦理与文化意识。首先,教育目标理应回归传统文化的“大德敦行”这一终极目的。教育之终极目标在此,文化精神重建的核心亦在此。其次,教育内容必须重建传统文化的“良知之学”,必须关注传统文化所心心念念的“良知之知”,回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良知之情”,并切实转化为“良知之行”。再次,教育方法应当转向传统文化的“以善至善”,做到方法善与本质善的统一。最后,教育实施要重建传统文化的“虚壹而静”,中国的教育改革呼唤意识觉醒的教育者,呼唤静待花开的教育者。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传统文化;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一、中国教育学“西学东渐”中的文化困境

中国教育学很长时期里未构筑起自己的“家园”,长期地保留着“舶来品”这一从降生之日就带有的“胎记” [1 ]。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学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寻觅现代化的革新之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國的教育学界始终坚持对自己的教育传统做出反思与批判,甚至认为自己的教育传统与现代化视野不合时宜,觉得自己的教育传统是不科学的,不具有现代性。“不幸的是,在20世纪,传统得到了相当负面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和所有现代价值,诸如理性、进步、自由,尤其是和革命相对立的。……近代实证主义,尤其是它的极端形式——唯科学主义,都与传统为敌。……在早期,去掉传统糟粕几乎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然而,当现代化过程的经验研究逐渐成熟后,传统的真正价值才被缓慢但坚定地再发现。” [2 ]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学研究,类似不够重视自身传统文化的问题已然出现:教育理论与本土的教育实践愈发疏远,原本具有很强实践品性的教育学失去了立身之所,成为空洞的学究之道。失去了“文化之根”的教育学是虚幻的、浮夸的,是没有精神灵魂的。“没有什么普遍的人类,只有特殊型式的人类;没有什么普遍价值与永恒的原则,只有区域性民族性的价值和偶发的原则,没有什么‘一般文化’,而只有‘我们的文化’。在这里,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否定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不一定意味着要拒斥‘民族精神’。” [3 ]

在对中国教育学传统进行批评的同时,我们理应看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之本,一个民族的教育之魂。“如果中国不再坚持自己原有的文化,而接受西化,其结果便是有变成次等欧洲公民的危险。……尽管西方文化在中国发展了相当数量相当活跃的代理人,他们长年累月地鼓吹颂扬,但古老的欧洲无论如何也不准备把中国作为平等的一员接受进西方的文化实体中。” [4 ]忽视或者轻视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学将沦落至既无法到达远方,也回不到故乡的虚无境地。

回顾西方教育学学科的确立,无不受其本土文化及相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宗教等的深刻影响。可以说,西方的文化生态孕育了西方特色的教育学理论与实践。与西方近现代教育学注重知识与工具理性不同,中国历来的传统是重视教育的精神世界与个体的精神家园。“20世纪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误莫过于使我们几代人已经离开了传统精神家园,失去了东方人生智慧和德性的陶冶。文字、语言的教育完全糟蹋了汉语之美,弄成了非驴非马的文字,这从我们今天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莫明其妙的考题上都可以看出来。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已不能读通古典,连起码的字都不认得。至于在精神资源和道德文明上,我们并吸纳西方之真善美以改善国民的精神人格,同时又大大失却了古已有之的真善美价值。” [5 ]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有本质的差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向自己的文化寻根。

在此,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基本思想与主张来重新思考中国教育学的未来走向。文化存在论教育学(Cultural Existentialism Pedagogy)是一种融合了存在论哲学、文化教育学(也称精神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现象学、批判教育学、女性主义教育学等各种学派的思想与学说。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借鉴了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以及后来的发扬者英格斯特罗姆的“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lture-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简称CHAT)。该理论认为,应当以“活动”(包括主体、对象、行动、操作)而不仅仅是意识或行为作为分析单位,“活动”中包含的工具、符号、程序、方式、规则是促进“活动”达成的重要因素,强调“文化”和“历史”对“活动”的影响。

如图1所示,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是“德性教育” [6 ]。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信仰之情的,应当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在文化精神上应重建“大德敦行”的教育目标;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文化之品的,应当是人文陶冶的教育,在文化价值上重建“良知之学”的教育内容;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仁爱之心的,应当是由仁义行的教育,在文化伦理上重建“以善至善”的教育方法;中国教育学应当是具有自由之性的,应当是静待花开的教育,在文化意识上重建“虚壹而静”的教育实施。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这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对中国的教育学传统进行批判和反省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其在历史传承中形成的优势与特色。“我国民族不可磨灭之精神,足以使吾国文化几废几兴,终不失坠者,仍为昔圣昔贤道德学说之精粹也。” [7 ]我们的教育学现代化之梦,是将我们的教育学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而非克隆西方的教育学体系。中国特色蕴含在五千年来立于天地之间的伟大文化之中,这是我们的教育改革之本。教育学有共同之原理,亦有本国之国粹 [8 ]。在向西方、向世界各国学习的同时,我们只有立足于自己的传统,才能建设起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教育,才能摆脱中国教育学在西方教育学话语体系中“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9 ]的尴尬境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是去和任何人“接轨”,而是要创造和建设我们自己的,传承中国表达、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文化 [8 ]的教育学现代化的轨道。

二、中国教育学的文化精神重建:教育目标之“大德敦行”

借鉴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经验来建构当代中国教育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现象与趋势。我们对2000年以来发表在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期刊的教育学文献进行了知识计量学的分析。从知识计量学的思路出发,我们选取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

表1呈现了我们对2000年以来教育学CSSCI来源期刊刊发论文的学科类别进行的统计分析,展示了当前教育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表明当前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联系紧密。这表面上看起来是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欣欣向荣,而实际上,当前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多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方法论来思考教育学,而利用教育学的研究成果、方法论来指引其他学科发展的,几乎没有。如此而言,当今教育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地位很低,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发展!由此,关于教育学属于人文学科还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的争辩从未消停。“很长时间以来,教育学对人的理解仰赖于以哲学、心理学为核心的人学理论,这些相关学科对人的理解被直接作为教育学理解人的理论前提。” [10 ]当前教育学研究习惯于跨入其他学科视野,而常常忘记回归自身,成了“别的学科的领地” [11 ]。教育学应当走向“自觉”,教育学应当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应当首先从自身立场出发来思考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进而指导教育及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内容与实施。长期仰赖其他学科进行思考、研究、实践和发展的教育学,是没有筋骨的教育学,是精神涣散的教育学。

为强健其筋骨,中国的教育学必须重建其文化精神。为此,教育目标理应回归传统文化的“大德敦行”这一终极目的。《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教育之终极目标在此,文化精神重建的核心亦在此。“大德敦行”体现了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在于德行。“德”字的本义由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卷十解说“■”字时所道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所谓“内得于己也”,即谓端正心性,反省自我。这正符合“德”字从直的造文初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德性化成。为人师者首当有德,一个人欲学知识也首先要有德性。可以说,德性是教与学的必备要素。无德性之人断然要失去教学、学习资格的。所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夫人之生也,为动作也,非为知识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盖人人至高之要求,在于福祉,而道德与福祉实有不可离之关系。” [12 ]可见,教育之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德性,修身养性,涵养历久弥新的中华美德。中国教育学的文化精神重建势在必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也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切的知识都是围绕着德性而展开的。可以说,德性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立世之起点,又是修养、学习之终点。无论是教师专业素养,还是学生核心素养,抑或是学校培养目标,都绕不开德性,都必须首先强调德之美。

同时,德与行又是密不可分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德行”的语词。如《诗经·周颂·敬之》说:“我显德行。”又如《诗经·大雅·抑》说:“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强调“德”与“行”的统一,要求内心修养与行为实践的一致性。“德行”一词的出现,是西周中期提倡“明心哲德”和“用德”的进一步发展。“论其德,省其行,无不顺道。……庸(用)其德,嘉其力。……明其德,庸其功。” [13 ]语出于《中庸》的“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德性”的最早论述,“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原本是密不可分的。前者体现的是通过践行而成的德性伦理,后者意味着理性反省的理智德性。自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之后,便逐渐形成朱子重“道问学”、陆氏重“尊德性”的学派。元代学者吴澄对二者之间的争论作了新的理解,并突出了践行的重要。“朱子道問学功夫多,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果如陆子静所言矣。今学者当以尊德性为本,庶几得之。” [14 ]这充分说明了理智德性的重要性只有在切实地践行伦理德性之上才能体现。所以,对教育而言,德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只是教育者心中虚空的念想,而应真正贯彻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贯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无不体现着教师用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德性的熏陶、德行的传递。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次重申了大德敦行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是否拥有“家国情怀”,并能将心底油然而生的“家国情怀”渗透、浸润、濡化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中国之教育,当培养其性为中华民族德性、其行为中华民族德行的现代中国人。

三、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价值重建:教育内容之“良知之学”

近代以来,教育内容中逐渐以西学为主,传统文化的内容日渐薄弱。中国教育学内有被其他学科包围之险,外有被西方教育学殖民之危。当下,中国的教育一味看齐甚至复制美国的高瞻课程、德国的华德福教育、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等,却尚未扎根本土五千年文化,生成一种中国特色的教育,过多“引进来”却难以“走出去”。要重建中国教育学的文化精神,在教育内容上就离不开文化价值的重建。

首先,教育内容必须关注传统文化所心心念念的“良知之知”。良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教育内容。无论是蒙学的“三百千”,还是四书五经,均显现出对良知之学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教育内容中的道德培养,《四书》《五经》中俯拾皆是。如《论语》讲到“仁、义、礼、智、信”,《孟子》提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大学》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中庸》论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上述皆可洞见传统文化对道德养成的重视,甚至认为教育之最重要的目的即为道德良知。“为了使人的品质不断改进,精神世界逐步提升,古典教育同时拥抱似相反而实相成的两大原则:一方面尽量扩大知识的范围,另一方面则力求打通知识世界的千门万户,取得一种‘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整体理解。唯有如此,人与学、知与行合一的理想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 [15 ]可见,在教育内容上注重良知之学的理性认识,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有谓良知落空,必须闻见以助发之,良知必用天理,则非空知,此沿袭之说也。有谓良知主于虚寂,而以明觉为缘境,是自窒其用也。有谓良知主于明觉,而以虚寂为沉空,是自汨其体也。” [16 ]教育应当以丰富的生活实践、广袤的自然世界以及厚重的传统文化为内容,既扩展见闻之深、之广,更砥砺学生和教师的良知。品德教育应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应贯彻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以有德之教师,率有德之教育,养有德之学生。教育应当培养真正具有“良知之知”的人:能拥有识见与洞见,能清晰地了解如何行为处事,“能创造最优美的艺术品的人之谓有风韵有意境;能行最卓绝的善的人之谓有志愿有魄力。现在识见也、意境风韵也、志愿魄力也均存于人之胸襟,胸襟之最直接的表现是气象” [17 ]。

其次,教育内容必须回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良知之情”。良知之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的,体现真情的,投入实情的。教育内容绝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更应有情感的润泽。当然,这种情感离不开内在的理性良知,是良知导引下的真情流露。“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么学问思辨?唯于温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谬。” [18 ]感性与理性不是对立的,教育的感性与理性是相辅相成的。为使学生成就“良知之情”,就必须要使其在理性良知下着力下苦功。诵读经典是很好的方法,因为传统学说中有很多内容是与良知有关的。“若使青年能读一部《论语》,读一部《庄子》,读一部《史记》,读一部《陶渊明诗》,彼之所得,有助于其情感之陶冶,意志之锻炼,趣味之提高,胸襟之开广,以至传统文化之认识,与自己人格之养成,种种效益,与上一堂化学听一课矿物所得其殊不同。然不得谓其于教育意义上无裨补。” [19 ]

最后,教育内容必须切实转化为“良知之行”。良知不仅体现在“知” “情”,而且还落实在“行”中,切实践履正是良知的最终实现。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提出了“良知坎陷说”。他认为道德境界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要关怀生命,关注人世间,所以要有坎陷。唯其如此,才能真正领悟道德教育的精髓。“自我坎陷是一种自觉地陷落下来,亦即是自我否定,诸义的已蕴含在内并往外透射而转出。而作为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质同层的平面移动,而是一无执的良知转折为有执的识心的曲通过程。” [20 ]正如孔子就主张,仁德的养成不在理性的知识,而是从小处入手,一日生活中皆是修德的过程。孔子的教育法则,不仅是实践的,而且是由近及远,自卑而高。先教弟子以日常起居、饮食、洒扫、应对等,渐进而教之修心。这就是“良知坎陷说”的含义,即德性良知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空谈虚论的,不是附庸风雅、坐而论道的,而是要“下沉”的,“沉”到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不应“高高挂起”,不能止步于课堂,而要落实在师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的任一言皆是实践道德之語,任一行皆是实践道德之举;教师与学生无一时不在道德行动之刻,无一处不在道德行动之地。唯其“下沉”“坎陷”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之中,尤其融入到日常师生关系的互动中,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正如《易传》中所说的:“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良知良能至简至易,然而它未始不知有险阻。不知有险阻而欲克服之,它必须转为知性。”这说明,无论须经过多少险难,或虽处危难,人也不可丧失其刚健德性。如此,则行程必畅通,“行有功”。此“行有功”,指人世间的一切功,当然包括成就知识。唯其仍是在克服重重险难中成就的,故“险之时用大矣哉”!所以,教育在“良知坎陷说”中就意味着一种重要的实践转向。素质教育改革虽有经年,当前教育重知识的诟病却难以根除,各门课程都难免沦为条条框框知识点的附庸,失却德育之大义,中国德育何尝不是困难重重?!为此,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价值重建迫在眉睫,中国教育内容之转向势在必行。

四、中国教育学的文化伦理重建:教育方法之“以善至善”

重建中国教育学,还必须注重文化伦理的重建,即在教育方法上转向“以善至善”。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表明,德性教育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其方法上也应是“善”的。传统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习以为常以“非善”的方式来达成“善”的目的。“至是,论者竟以不问教师优劣,但同用一书籍,同一方法,即可同获成效。如贝斯达禄奇,谓良善之教法,惟一而已,简易其教法,则凡为母者皆可以教其子云云,即此义也。要之,轻视教师之人格技能,与生徒之个性,而循严密之方法而进,则不问养成何等生徒,皆可如愿以偿。此合理主义之教育家所均谓然也。” [12 ]唯一的方法、非善的方法、忽视学生与教师的方法,都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善的人格追求基于人的内在德性或潜能,而完成于个体的生活实践,包括个人的德性修养。过一种承担责任的道德生活以及富有诗意的艺术化生活,是德性的实现。我们在教育上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重注入,轻启发;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转化;重机械重复,轻方法指导;重管束,轻放手;重言教,轻身教。这无疑会埋没教育的本质善,阻碍学生乃至教师德性的养成。“教育善的实现过程,是具有合理性的教育道德规范体系为广大教育者自觉信守的过程。……由于忽视了教育者遵守这种道德规范的良好德性的培育,这将使得社会即便制定了合理化的教育道德规范,也会因为缺少现实的转化力量,而成为一种仅仅见诸于字面和口头的东西。” [21 ]长此以往,教者与学者都会感到自己与本质善的疏离,本应是人之平常的善却成为求之不得的美德。

真善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理性与规范,更需要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以其善良之心激发学生的心灵。德性就其存在而言,是经验的;就其形式而言,是理性的;但就其内容而言,则是情感的。正因为如此,道德教育应是先验与经验的统一,本质与存在的统一,理性与情感的统一,潜在与现实的统一,而不是在二元对立中选择或强调任何一个方面。“德性不是客观化的知识系统,也不是纯粹经验的集合,而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自觉即反思理性。德性的实现不仅体现了历史的目的性,而且体现了自然的目的性。德性伦理的核心是仁德,其表现形态则是境界,即一种寻求至善的境界。” [22 ]因此,以善至善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处不彰显其文化修养与人文伦理。以其昭昭,示人昭昭,如此才发挥了以善的言行感化学生的内心,并使其亦产生善的意念与德的言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不是使天下之人,各诚意正心以修身,各亲亲长以齐家之谓也;是将此灵性发挥昭揭于天下,欲使物物皆在我光明普照之中,无些子昏昧间隔,即仁覆天下之谓也。是举全体一句道尽!” [23 ]

在强调知识本位的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背诵、题海战术,而往往忽视了为人师者善的心灵对学生心灵之善的影响,忽视了文化伦理的建设。生生关系过度强化了竞争意味。教师是教练,学校是训练场。在被考试、排名充斥的学校,教育的文化伦理无立足之地。三好学生只凭分数高,好教师只看其对考试能力的指导,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心灵都被考试与分数蒙蔽。其实,回顾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打动我们的、影响着我们内在心灵的,并不是作文高分技巧,或方程解析式,而往往是某位老师一个充满期望的眼神,某位同学一个关怀的微笑,全班合力去敬老院送温暖的一次经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这才是教育应当努力去营建的。人是在和谐的关系中收获温暖与成长的。作为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应当首先以己之善,由仁义行,营造一个善的班级环境,进而影响每个学生善的心灵、善的性情、善的言行。拥有善的班级,才有善的学校,才有善的教育,才有善的社会,中华民族才有善的未来。

五、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意识重建:教育实施之“虚壹而静”

最后,中国教育学的未来需要进行文化意识的重建,在教育实施中应做到“虚壹而静”。庄子在其《天道》中说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庄子》外篇·天道第十三)无为而治是中国传统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虚壹而静是道家所认为的认识论的途径,也是达到道德目标的途径。《荀子·解蔽》有言:“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虚”是指虚心,搁置已有的观念;“壹”指无二心。“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静”则指内心宁静,不为杂物烦扰。“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做到虚心、专心、静心,方能达到全面透彻而无遮蔽的境界,也是道德的至高境界。教育也是如此,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和不断更新的世界,教育应当搁置自己的已有的关于学生、关于教育、关于世界的观念,不自以为是地以“过来人”的霸权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教育的旅程中,静待学生收获自我体悟与成长。

当今的教育越来越复杂,教育的复杂性并不仅仅包含其组成单元的数量和相互作用的數量,如教育的组成部分、影响因素、类型层次,等等,更包含着不确定性、非决定性、随机等现象。当前的教育和教育学研究,集中在对教育第一种复杂性的探究与揭示,却忽视了对教育不确定性、非决定性、随机现象的重视。教育的规律性、理性被过度放大,而教育的随机性、非理性则被湮没。反映在教育学研究上,教育学的研究范式越来越趋向于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如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实证研究等方式,力图证明教育之有章可循,却越来越忽视教育最为核心的人文科学属性,忽视教育的不可测性。事物(或意义)就像是一个洋葱(与二元论的核桃模式不同),其本质与现象实为一体。如果对其进行分解,一瓣一瓣地剥到最后便是什么也不存在了 [24 ]。教育本质与教育现象往往共为一体,过度对教育进行有为的“解蔽”,其实是在剥离教育的本质与现象,最后不仅挖掘不到教育的本质,还忽视了教育现象本身。就学生成长的本质来说,学生的成长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在教育中每一个境遇中的体验、感受与思考的不断深化。在人工智能技术愈发先进的今天和未来,人们愈发认识到,知识量的把握并非人之所以为人的优势所在——充沛的情感、理智的思考才是。所以,今天的教育,未来的教育,急需进行文化意识的重建。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受邀在以顶尖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享誉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演讲称:“我不担心人工智能能够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没有价值观,没有怜悯心,全然不顾后果——而这些也正是我需要你们去捍卫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培养能够制造出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人的学生,更要给予每个人捍卫人类的怜悯心与民族价值观的意识与力量。

为了进行文化意识的重建,我们需要“静待花开”的教师和教育学。当前的教育学,是有些功利的教育学;当前的教师,是有点揠苗助长的教师。教育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种手段。我们过多强调教育的升学作用,教育的“知识改变命运”,却逐渐忘记教育本身也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组成。学生的努力、拼搏,不仅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其在当下就有意义。正如杜威所言,教育本身就是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当今的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用分数衡量学生的先见,解放学生的空间与时间,静待学生的心灵成长与人格蜕变,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激发每一颗星星之火的心灵力量。

西方哲学是外发的,强调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求证;而中国哲学是内省的,强调自我的反省与思考,“吾日三省吾身”。中国教育学文化意识的重建,需要具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教师,具“自由之性”的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写道: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当代的教育和教师,更应具备文化传承、民族发展责任担当的使命感,更应唤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协和谬误”是博弈论的经典案例之一,是指局内人参与某件事情,在投入了一定成本、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发现不宜继续下去,根据理性比较沉没成本、机会成本与未来收益后,选择将错就错,一错到底而欲罢不能。当前教师的教育领导力与自由之性,正陷入了“协和谬误”。由于传统“照本宣科”的惯性太大,教师所教课程更多依赖课程大纲、考试大纲。即便明白“教无定法”,却担心成为改革中的首当其冲者,于是选择“中庸”,跟风随大流,以不变应万变。看来,只有用批判精神装备自己,唤醒自我反思的力量,教师才能从“课程的中介”与“技术工人”的形象里抽身,对课程进行个人理解与解释,重新赋予课程意义,在不断反思中实现自我专业的成长。这样的教育才是有血有肉的教育、意识唤醒的教育,才能教出同样具有自主意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叶 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书育人,2005(16):18-21.

[2]余英时.历史女神的新文化动向与亚洲传统的再发现[J].九州岛学刊,1992(2):5-18.

[3]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300.

[4]辜鸿铭.辜鸿铭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1.

[5]郭齐勇.儒学与儒学史新论[M].台北:学生书局,2002:382.

[6]张 华.教育重建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8(1):21-27.

[7]胡宗刚.不该遗忘的胡先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59.

[8]冯建军.构建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5(8):4-6.

[9]杨国枢,文崇一.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M].台北:民族学研究所出版社,1982:87.

[10]李政涛.生命自觉与教育学自觉[J].教育研究,2010(4):5-11.

[11]柳海民,王 晋.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镜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1):1-5.

[12]姚淦铭,王 燕.王国维文集(下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33,57.

[13]孙稚雏.古文字研究(第一辑)[M].北京:中华书局,1979:259.

[14]余英时.余英时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2.

[15]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166.

[16]李明辉.牟宗三先生与中国哲学之重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193.

[17]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一八·哲学论集[M].台北:学生书局,1991:118.

[18]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台北:学生书局,1983:34.

[19]钱 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

[20]江日新.牟宗三哲学与唐君毅哲学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116-117.

[21]刘云林.教育善的实现:基于教育道德向度和层次的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13-16.

[22]蒙培元.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1(4):49-54.

[23]王龙溪.王龙溪全集(卷四)(留都会纪)[M].台北:华文书局,1970:305-306.

[2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22.

作者:姜勇 刘静

上一篇: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