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导向:学分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

2022-09-17

高职教育如何深化学分制改革?高职教育用什么样的理念指导学分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 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变革的需求日渐凸显。如何真正有效地变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适应未来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 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所在。本文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常州纺院) 自2003年起推行的“顾客导向”下的“新学分制”实践的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问题。

1“顾客导向”的理念

1.1 理念

何谓理念?至今似乎并没有权威的定义, 黑格尔甚至说“理念本身就是辩证法”, 中国古代也没有理念一词, 但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的“理”与西方古代哲学范畴中的“理念”在内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西方关于理念的表述使我们眼花缭乱, 如果加入中国古代的诸多表述, 只能更加难以捉摸。但是我们对其进行梳理, 可以明确这样的认识, 理念是哲学领域的基本范畴, 理念是以抽象的、概括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思想观念、哲学观点。

哲学领域的“理念”, 移植、扩展到教育科学上, 便有了“教育理念”这一概念。它是人们对教育实践及其教育观念的理性建构, 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先导。因此教育理念属于教育哲学领域的基本范畴, 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 (活动) 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思想观念、哲学观点,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1.2“顾客导向”的理念

“顾客导向”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莱维特提出的, 莱维特指出, 任何企业要想成功, 任何行业要想长盛不衰, 必须改变传统观念, 真正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 以满足市场或顾客的需求为归宿。毋庸置疑, 顾客导向观念是极具洞察力、说服力和前瞻性的,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组织的症结所在, 并建设性地提出了思路。它把顾客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它使组织第一次认真思考组织的使命究竟是什么这一重大问题。

1.3“顾客导向”引入教育教学

1.3.1 教育产品观

教育产品观的问题, 决定着对教育的认识、决定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不少人用自己的经验、认识和理解来解释“产品”的定义、内涵、外延, 并且以此作为判别问题的依据, 对“教育”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种种推定, 但是个人观点并不是科学的定义, 字典、词典也不是对这一术语的内涵与外延的科学界定。只有国家“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的“产品”定义, 才是准确的、规范的和科学的。

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和术语》 (G B/T 19000-2000) 3.4.2条款中将“产品”的定义规定为:“过程的结果”。据此, 我们可以明确:任何产品的存在, 都具有两个要素:一是需要有“过程”存在, 二是需要有“结果”存在。

组织的产品, 并非都以单一形态出现, 常常会以多类型组合的形式出现。产品可以从形态、结构层次、实现的过程、影响作用、顾客要求的角度、预期策划六种分类方法, 同样适用于教育组织。认识产品分类的方法, 对教育组织认识、理解产品的概念, 认识、实施对教育服务中各种类产品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从产品的形态来看, 可分为两大类、四小类:一大类, 是有形产品。其中又可分为硬件、流程性材料两个小类。一大类, 是无形产品。其中又可分为服务、软件两个小类。硬件主要是指在教育服务中所必须提供的设施、设备等, 流程性材料主要是在指教育服务中所必须提供的水、电、气、油、热, 以及教学、科研、实训中的流程性材料, 软件主要指在教育服务中所应当提供与实际提供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

1.3.2 教育顾客观

“顾客导向”作为一种办学理念, 本身也是质量观的反映, ISO 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的首要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因此学校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以顾客需求为依归, 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常州纺院在2003年进行深化学分制改革时提出了三重顾客论:

学生是直接顾客, 直接顾客接受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 (产品) , 其感知教育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和服务, 学到有用知识, 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家长和政府是间接顾客, 家长出资供学生接受教育服务, 政府投资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是社会总体利益的协调者, 也是教育活动及其“产品”质量的宏观控制者;用人单位是学校的最终顾客, 其主要是通过毕业生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衡量高校的教育教学服务质量。

学生作为教育服务的顾客, 与一般意义上的顾客相比, 有其鲜明的独特性。因为教育顾客与服务方之间有着终身的、隐性的、密切相关的契约关系。因此, 教育顾客对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对服务方的未来发展也更为关注。

但在传统教育观念中, 学生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按照“顾客导向”的理念, 学生是学校的直接顾客, 是学校的服务对象。这种服务通常是无形的, 主要是通过应当提供与实际提供的教育服务、教学服务、管理服务、科研服务、后勤服务、后续服务等。

1.3.3 顾客需求观

将“顾客导向”引入教育教学改革和深化学分制改革, 可以说是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向导”的创新之路, 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所谓的顾客需求观就是在在挖掘顾客需求的前提下, 设法满足不同类型顾客的需求。

对于外部顾客, 开展产学研合作是必由之路, 成功之路。在合作方面, 从“顾客导向”的理念出发, 校方永远应当主动, 因此, 在双方共同确定专业设置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企业参与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行业、企业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 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 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信息, 学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基础上, 进一步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 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坚持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 围绕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 根据地方与行业科技进步的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

对于内部顾客 (学生) , 学校应充分了解和满足内部顾客的需求, 实施学分制改革, 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相对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度 (简称五个自主, 下同) 。

2“顾客导向”理念在常州纺院深化学分制改革中的实践

2003年初, 常州纺院成立了由院长冯国平挂帅的十多人组成的学分制课题研究组, 围绕着“顾客导向”理念下的学分制问题, 结合常州纺院1999年起施行的学年学分制实际情况, 多方讨论, 反复论证, 制定了相关方案[1], 经党委会决定, 自2003级开始实行新学分制, 经过几年的试行, 直接顾客 (学生) “五个自主”权利逐步实现, 也为常州高职教育实验区进一步实行资源共享、学分互认、共同培养的模式奠定了基础, 新学分制的实施正在深层次地影响着常州纺院现行的管理体制。

2.1 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顾客导向”理念在常州纺院自2003级开始实行新学分制指导思想和目标中有非常明确地体现。

2.1.1 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 进一步解放思想, 冲破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束缚,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瞄准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推动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深化, 使教学改革达到新高潮, 思想解放达到新境界, 教学质量达到新水平。[1]

2.1.2 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目标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 让学生在学习上享有“五个自主”权利:相对自主选择专业、专业方向、课程、教师、学习进程。

构建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 改变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籍管理制度、考试考核评价方法等, 建立多样化、灵活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 逐步实行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收费、按学分计酬、按学分毕业的教学管理模式。

以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推进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 反映学院特色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 促进学院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2.2 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2.1 制定学分制教学计划:

各系部按照“关于制订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精神, 采用“平台加模块”的方式设置课程结构体系, 制订出学分制人才培养计划。

2.2.2 设立课程分类制, 制定课程标准, 搭建合理的课程教学平台

2.2.3 采取“两长一短”三学期制设置方案。

2.2.4 执行新的学分方案

2.2.5 引进学分绩点及平均学分绩点

计算办法。

2.2.6 推行弹性学制, 增强学业设计的自由度。

2.2.7 改革招生方式, 除某些特殊专业 (如服装表演) 外, 均按专业大类招生。

便于前期按专业大类培养, 后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靠选课群确定) 进行修读。

2.2.8 实行导师制。

2.2.9 实行全日程排课制。

2.2.1 0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2.2.1 1 改革学费收缴方式。

2.2.1 2 对教务处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能进行调整, 以满足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新学分制中的若干特色

2.3.1 学生享有“五个自主”权利:相对自主选择专业、专业方向、课程、教师、学习进程。

2.3.2 特色鲜明的教学计划。

2003年初, 常州纺院“关于制订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采用“平台加模块”的方式设置课程结构体系。所有专业的学分制教学计划都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学生为中心, 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强调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加实践环节、综合训练和课外实践的要求, 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与理论比例最低的也达到7∶10以上 (2004级起又有大幅度提高) ;整合了教学主渠道内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 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统一规划纳入教学计划;将学生就业取向与职业资格、能力证书联系起来。

2.3.3 素质拓展学分, “大学生素质拓

展学分”是常州纺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产物。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获得学分, 科技制作、科技创作、科技比赛和各类学科竞赛可以获得学分, 获得专利、发表文章可以获得学分, 获得各种能力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获得学分, 参加文艺活动、体育竞赛可以获得学分, 参加社团活动、担任学生干部也可以获得学分, 听学术报告还可以获得学分, 等等。2003年开始就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这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2.3.4 诚信学分, 诚信学分为每名学

生都必须获得的学分, 诚信学分不满5分将不能毕业。每名学生入学, 均预置5个诚信学分。违背诚信, 将被扣除一定的诚信学分。被扣除的诚信学分, 只能进行修补, 而不能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修补诚信学分的惟一办法是义工, 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2.3.5 考核成绩采取相对成绩, 考核

违纪、作弊分为四类, Ⅱ类、Ⅲ类作弊均有纪律处分和扣除一定的诚信学分。

2.3.6 课程标准和课程责任制。

每门课程均制定了突出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强调教育标准与企业标准的融合的课程标准。每门课程均设置了首席教师和责任教师。

2.3.7 教师面向学生透明化。

教师简介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所在部门、政治面貌、技术职务、党政职务、毕业院校、专业/学科、最高学历、现从事专业研究方向、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开设课程、开设课程承诺、学校以来获奖情况、个性化自我介绍及其它说明等内容。把学生按学校规定的课程表被动地上课, 变为按自己的理想与兴趣自己选择, 而教师被真正地推向了“市场”去接受检验。

3 结语

几年来, “顾客导向”理念下的学分制改革成效显著, 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进一步确立, 全面推动了人才培养工作。我院深化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也进一步表明, 坚持“顾客导向”理念, 主动服务顾客, 就必须不断研究顾客的需求变化,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志气、创优锐气的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有利于培养三创 (创新、创优、创业) 型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何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不但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 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自2003年起推行的“顾客导向”理念下的“新学分制”实践探索, 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面促进了学校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顾客导向,理念,学分制,实践

参考文献

[1] 冯国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手册.文件制度分册[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4:1.

[2] 冯国平.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N].中国改革报, 2006-3-9.

[3] 成丙炎.房登科.学分制改革给学生一个教育超市[N].中国改革报, 2005-10-10.

[4] 王军善.常州高职教育驶入快车道[N].中国改革报, 2005-11-10.

[5] 李明, 张立梅, 王建国, 张泽民.这里生长着长三角的常春藤[N].中国改革报, 2005, 12, 18.

[6] 徐洪波, 周殷殷.教与学的洼地[N].中国改革报, 2005-12-18.

[7] 常纺.高职教育之花在这里盛开[N].中国改革报, 2006-3-13.

[8] 王春霞, 张明立.论顾客价值与顾客导向理论的关联性[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6, 1:71~75.

[9] 柏维春, 芦刚.顾客导向:当代西方政府经营理念的创新[J].长白学刊, 2004, 2:43~46.

[10] 马翠华.高等学校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解与实施[J].中国质量, 2005, 2:21~23.

上一篇:关于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下一篇:浅析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的艺术特色及演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