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鲁迅人物肖像描写的情感表现

2022-09-12

走进鲁迅作品, 犹如走近艺术殿堂, 仰望着鲁迅作品中的一幅幅人物肖像, 体悟着鲁迅对作品人物的情感, 分析一下鲁迅的情感表现。

在农民肖像中, 《故乡》里闰土的肖像令人驻足。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1]紫色的脸是阳光晒的, 说明闰土常常在土地上帮助父母劳作;圆脸说明闰土身体结实健康;项圈寄托着父母之爱, 套着他的生命。少年闰土“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刺去……”[1]英姿飒爽、豪迈矫捷, 真是一个小英雄。小英雄活跃在壮丽开阔的大自然中:“深蓝色天空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1]鲁迅作为文学家不亚于画家, 他把色彩的元色蓝、黄、绿尽情地挥洒, 把整个世界都呈现给少年闰土, 使闰土与天地相亲, 与自然融合, 这里有渗透了多少对少年闰土的喜爱、敬佩、赞赏之情呀!

鲁迅还善于进行动态的肖像描写。在《阿Q正传》中阿Q与人吵架时, 他的癞疮疤块块通红;在与王胡比赛捉虱子时, 因他咬虱子不如王胡响, 说明他有一副厚嘴唇;在跟小D进行“龙虎斗”时, 人家揪住他头上的小黄辫子, 说明他头发稀疏。通过阿Q的一个一个故事, 其肖像逐渐完整, 其性格也逐渐丰满。这种将人物肖像和事件的发展变化结合起来的描写, 往往比静态的肖像描写更富有表现力。有着猥琐不堪模样的阿Q竟然能够替千千万万的人去做精神胜利法的代表人物, 可以看出鲁迅对精神胜利法的痛恨, 对“丑陋的中国人”的痛恨。

在知识分子肖像描写中, 鲁迅对《孔乙己》中孔乙己肖像描写是这样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1]鲁迅对孔乙己肖像每一个细部的描写都符合孔乙己的性格特征。穿着长衫, 想显示自己的身份, 是知识分子;站着喝酒, 证明了他真正的身份, 是个穷知识分子。“青白脸色”, 说明他营养不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说明他经常犯事挨打。“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说明他不修饰打理自己。看着孔乙己的肖像, 好象感觉到了他内心的矛盾、痛苦和煎熬。矛盾是想做人上人, 可是又做不成。痛苦是想要自尊, 可是连下九流的小伙计都瞧自己不起。煎熬是一年年的追求变成一年年的竹篮打水。鲁迅描写孔乙己, 是同情他可怜他, 同时也是质问他, 一个迂腐穷酸爱面子的知识分子, 你的命运是怎么造成的, 你知道吗?

无独有偶, 《白光》里的陈士成看完榜回家, “凉风拂拂的吹动他班白的短发, ……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 脸色越加变成灰白, 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 发出古怪的闪光”。[1]孔乙己还能苟延残喘地活着, 而陈士成却两眼发出古怪的闪光了——疯了!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六年, 从青春到白发, 从希望到失望, 从激情到萎靡, 从生存到死亡, 鲁迅不用多写, 我已经感觉到了他的愤怒的心声:科举逼人, 科举杀人!

经历过革命运动的知识分子变化又如何呢?《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 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 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下的眼睛也失去了精采, 但他缓缓的回顾的时候, 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采来。”[2]社会发生了变化, 一个曾经激昂地追求革命的人, 变成潦倒落魄的边缘人, 那双在革命时发出射人的光采的眼睛, 此时已“失去了精采”。只有回顾革命的时候双眼才能发出射人的光彩。《孤独者》魏连殳在棺木里“合了眼, 闭着嘴, 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 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2]曾经挂着新党头衔的人物, 革命退潮了, 他也妥协屈服了, 终于凄然的死去了。没有生命了, 但是却还要嘲笑自己。这真是“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的孤独与绝望, 体现出鲁迅对他们的昨天的赞赏、今天的痛苦, 明天的无奈的情感。

看了以上知识分子的肖像描写, 突然想起鲁迅在《范爱农》里对范爱农的描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 长头发, 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看人总像在渺视。”“头上却有白发了……,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 破布鞋……”。[3]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们身上有的东西, 都能在范爱农身上找得到, 鲁迅把他当作创作的原型了。

在女性肖像描写中, 《伤逝》中的子君在与涓生自由交往初时, “她总是微笑, 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辉”。[2]一个天真纯洁的、对爱情充满好奇心的少女, 以为爱情的世界多么美好呢。当涓生向子君表白时, 子君“脸色变成青白, 后来又渐渐转作绯红——没有见过, 也没有再见的绯红;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 但是夹着惊疑的光, 虽然力避我的视线, 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2]这里我所欣赏的不是所有女孩在接受爱情时的紧张不安、张皇失措的描写, 而是欣赏子君脸上出现绯红的描写。绯红是鲜红的颜色, 鲁迅把这么美的颜色给了一个得到爱情的女孩, 而且只给了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次, 是鲁迅吝惜色彩吗?不是。我能感受到鲁迅此时内心的痛苦、肺腑的煎熬, 让一个纯洁天真的少女在受迫害、受打击之前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吧, 以后只能是黑暗了。唯一的一次的绯红, 唯一的一次“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2]的兑现。在这一刻, 没有吃饭问题, 不涉及钱的问题, 没有“严威和冷眼”, [2]没有“广大的空虚、死的寂静”。[2]所以, 鲁迅给了子君以绯红。

鲁迅描写的人物肖像基本都是病态模样, 但是他在《女吊》中描写的女吊却是另一番特色。女吊“大红衫子, 黑色背心, 长发蓬松, 颈挂两条纸锭, ……她将披着的头发向后一抖, 人这才看清了脸孔:石灰一样白的圆脸, 漆黑的浓眉, 乌黑的眼眶, 猩红的嘴唇。”鲁迅从小就喜欢女吊, 一直对她有着深深的神往与迷恋。所以给了女吊以最亮、最正、最美的色彩:黑色的长发, 白白的圆脸, 漆黑的眉毛, 乌黑的眼框, 猩红的嘴唇, 这是一个靓丽的、鲜活的、张扬的、勇敢的复仇女神, 是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的精神体现了鲁迅所提倡的被冤屈的人们寻求公正裁决的反抗精神;女吊的精神是鲁迅抗争寂寞、孤独、失望的思想力量的源泉, 女吊是鲁迅与黑暗专制斗争的精神支柱。

鲁迅对《奔月》中的后羿肖像的描写就象一座雕塑, 一幅剪影, 震撼心魄, 令人仰叹。后羿“他一手拈弓, 一手捏着三枝箭, 都搭上去, 拉了一个满弓, 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 眼光直射, 闪闪如岩下电, 须发开张飘动, 像黑色火……”虽然被抛弃、背叛, 虽然被忘记、轻蔑, 虽然平庸、寂寞, 但他是男人, 是战士, 是英雄, 是艺术家, 还有力量, 还要前行。后羿是鲁迅男人肖像中最男人的男人, 充满了鲁迅思想与情感的张力, 使人们能够感受到那从远古传递下来的生命的真谛。

在鲁迅作品的艺术殿堂里, 面对一幅幅人物肖像, 能感受到鲁迅的情感, 能感受到鲁迅对每一个人物倾注的心血, 我敬佩鲁迅。

摘要:分析鲁迅对农民闰土、阿Q, 对知识分子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 对鬼魂女吊, 对后羿, 对市民, 对藤野野先生的肖像描写及漫画式肖像描写的情感表现。

关键词:鲁迅,人物,肖像,赏析

参考文献

[1]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1, 64~72, 132.

[2] 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3, 113.

[3] 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11.

上一篇: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下一篇:基于数据结构的最短路径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