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控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风险防控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日益重要,本文从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和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及其防控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般企业现有法律风险及其对应防控措施。

第一篇:风险防控论文范文

航空物流的风险防控

随着国内航空产业与国际航空企业合作的日益加深,相关项目配套的物流服务需求也得以快速增长,由此物流服务项目中一个全新的分类一航空类物流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航空物流项目”)应运而生。

航空物流项目的物流标的物一般为航空器组件及配件、备品备件、往复使用的工装夹具及包装材料、需退运或更换的问题件等,这些标的物具有价值高、易货损、纳期紧、高风险等特点。同时航空制造类企业一般具有严密及高度专业化的分工,整体的ERP供应链管理(销售分配8D、生产管理PP、资材管理MM)效率极高,这就对采购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提出了同等的要求,按照纳期保证质量交付物流标的物成为最基本的目标。

七大特质背后的挑战

航空物流项目具有合同金额高、周期长、运输环节多、技术难度大、运输标的物敏感等不同于一般物流项目的特点,整个项目周期都充满了各种风险,如果没有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稍有不慎即会造成货损,产生不一致性成本(往往数倍于一致性成本),影响项目收益和公司信誉,甚至造成重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因此,对航空物流项目特点的了解必不可少。

物流标的物价值高

物流标的物具有高技术含量、加工难度大、价值高等特点。如上海飞机制造厂为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波音737系列飞机水平安定面,单片水平安定面离岸价已近百万人民币。

物流标的物性质敏感

物流标的物将被用来组装到飞机等各种航空器上,其中相当部分的部件具有高度的技术或军事敏感性,如涉及飞机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的整机控制系统、ILS进近仪表着陆系统等,涉及军事机密级的雷达整流罩、陀螺仪、空速仪、传感器等,客户对此类部件均给予不同于一般部件的特别关注,如在物流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货物包装破损或内物损坏,甚至被偷盗造成货物灭失,其所造成的损失将极有可能不仅仅限于客户投诉和保险赔偿,甚至会产生政治及军事层面的严重后果,进而影响项目运作和国际合作的正常进行。

物流技术难度高

物流标的物如飞机部件,其蒙皮抗压性低,同时运输中不能触碰,对全程运输的加速度、安全间隙、防护措施等操作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运输操作很多是在户外进行,受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很多,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具有完善的应急措施,有效的沟通协调、专业的抗风险能力。

物流标的物超限

物流标的物尺寸巨大,如波音737系列飞机,机身段长度自28.6米~42.1米不等,当采用两段式分段运输机身时,其车货总长度超过18米,已然达到国内超限货物的标准。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这类货物在上路运输前即需要在途经的各地交通局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并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这就对物流服务商的运营资质、特种车辆设备、道路护送申请、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流方式多样及运距长

物流方式涵盖了内河及大洋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运输距离长。如美国波音公司在其位于堪萨斯州威奇塔市的工厂制造其737系列飞机的机身段,后其物流服务商通过铁路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将机身段运至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总装厂。仅铁路段运距即已超过2200公里。

物流纳期精度要求高

现代供应链管理(SCM)有一整套完整的市场预测、计划、采购、生产、运输、交付等体系周期,特别的航空类生产企业,供应链整体的纳期计算已精确到自然天的级别甚至小时级别,如因为物流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货物晚交付,反应到最终客户上就是航空器不能如期交付,或将面临高额的赔偿。

物流项目期长

航空类合作项目合同期较长,如美国麦道公司与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于1985年签订许可协议,在上海组装MD-80系列飞机,合同期一期即达到7年。随后双方于1992年签订了后续合同(“干线机”项目),合作生产40架MD-8O/MD-90飞机,直到2000年交付完毕合作停止,合同期二期达到8年。

三阶段把控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实际上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与项目的运作过程紧密相连。虽然项目风险是不确定的,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且对项目质量目标的达成存在不利影响。通过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过程对其进行准备和应对,即可在项目作业前将风险减轻、预防、回避、转移,从源头上避免了一致性成本的发生,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事前控制

根据项目要达成的质量目标,建立完整的质量体系,编制确定物流方案、质量大纲计划、质量管理程序(主要包括人员控制、文件控制、采购控制、物项控制、过程控制、不符合项控制、预防措施、质量监查共八大项)、分包商管理程序、岗位职责和作业指导书:明确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人员资质审核,上岗前培训,熟知并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定期健康检查,各种资质文件必须在有效期前完成审验和延期申请:审核项目使用的设备和工属具合格证、说明书、维修保养记录,安排人员在现场进行先决条件检查:制定备用操作方案,准备备用的设备和工属具,验证其资质文件,确保随时投入项目使用:模拟运输操作(通过软件模拟或实地运输物流标的物模型进行),验证方案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点:制定工作程序和应急预案,应对恶劣天气等各种不可抗力、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

事中控制

通过事前已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案和质量计划对物流全程和分包商的操作进行检查、见证和监督,确定各操作节点的质量检查要求:Hold点为停工待检,必须经过验收和签字确认;Witness为见证点,需业主参加现场检验和见证;Report点为报告点,分包商只需提供检查或确认的记录文件,即文件见证。

事后控制

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数据反馈和事中控制记录对物流方案进行再设计和优化,对风险因子进行再识别和分析,修改和完善已有的控制措施:对分包商进行审查和评价,提出整改项或不符合项,监控分包商整改合格并验收关闭。

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风险管理将对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能保证以最经济的资源消耗将项目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可靠并高效地达成项目目标,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为公司带来良好的声誉及源源不断的业务和收益。

作者:于涛

第二篇:公司运营法律风险防控

摘 要: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日益重要,本文从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和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及其防控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般企业现有法律风险及其对应防控措施。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风险防控措施

一、法律风险理论研究

从本质上来说,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所直接引发的的后果并非一味是有危害性的。然而,从本文所探讨的方面来说,风险所引发的后果均为有危害性的,表现为法律风险的价值性或者说损害性。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经济市场化要求法治的进一步发展与变化,这也导致当前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具有不同以往的复杂、严重。而在企业中,国有企业属于一类特殊的主体。

对于法律风险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对于法律风险的定义亦是多种多样,本文对于法律风险的定义如下: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规范运行的过程中,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法律行为所导致的与主体预期目的不符的法律后果的可能性。本文定义将法律风险与企业法律风险进行概念上的划分,企业法律风险应属法律风险之范畴,与法律风险相比,企业法律风险之主体被限定为企业,其概念范畴小于法律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企业法律风险,即在法律规范运行的过程中,企业的具体法律行为所导致的与企业预期目的不符的法律后果的可能性。从理论高度检视,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特点与法律风险的基本特点显然是统一的。

法律风险兼具法律性与风险性,其特征主要在于:第一,法律风险的损失性与不确定性。第二,法律风险的社会建构性与规范性。第三,法律风险的可控性。法律人可以通过自身对于法律规范的研习来规避法律风险以及其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企业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管理环节,法律风险发生导致的后果是企业承担法律责任,法律风险主要是以法律因素为产生的原因。导致企业产业法律风险的法律因素主要包括某一种法律状态、法律事件或法律主体的行为,主要包括法律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的原因[1]。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关系急剧变动,新型法律规范层出不穷。综而观之,我国社会转型期企业法律风险频发的主要原因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企业缺乏对于法律风险的准确认识,法制观念淡泊,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特殊时期国家法律法规出台、修订频率增高,行政、司法体制尚待健全,阻碍企业风险应对措施建立。

企业法律风险应对机制的建立,要求企业法律风险识别、分析及评估工作的全面完成。《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提出了一套以明晰法律风险环境为前提,以包含法律风险识别、法律风险分析、法律风险评价“三步走”流程为法律評估,在明晰法律风险环境和进行法律评估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法律风险应对方案,辅以运作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沟通记录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流程方案[2]。这套方案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首先,要依靠严谨、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必须做好重大项目法律风险预防机制,明确项目法律风险,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并建立一套法律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强化企业法律风险规避能力。其次,要增强企业法律风险事后补救机制。一旦法律风险所引发的不利后果发生,补救机制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止不利后果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企业运营主要法律风险辨析

(一)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现行法律对企业投资行为形成外生性影响力,因而产生了企业的投资法律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企业在法律关系中处于法律适用(或执行)的地位,因而法律风险不可避免。

企业融资行为是企业关注较多的实质性问题,其贯穿于企业成长、发展的各个过程之中。从本质上说,企业融资过程是一个企业资金链流转问题,具体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策略与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渠道,采取一定的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企业融资的最终目标在于保证企业运行以及盈利活动。

企在融资过程中,一般企业常见的风险有:第一,融资活动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合法风险。第二,融资活动的合法授权及批准风险。第三,融资方案合法性风险。常见的非法融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其一,非法集资;其二,企业间的资金拆借行为;其三,以融资为幌子来逃避债务、寻求脱身的假融资行为。第四,融资协议中的“陈述与保证”条款的真实有效风险。第五,融资缔约不能风险。若最终双方融资协议缔约不成,为融资活动而支出的各种费用(包括考察费、评估费及其他为准备缔约而产生的费用)按照公平原则应由双方分担。至于分担的比例,双方可事先做出约定。第六,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措施具体有:第一,研究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防范系统性风险;第二,拓宽筹资渠道,拓展公司融资来源;第三,优化资本结构,防范财务风险;第四,建立财务风险与分析机制;第五,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就企业的投资行为而言,由于没有投资,企业就无法成立,因此,企业的投资行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逻辑前提,其包括企业开办起始时的投资,也包括企业发展中的投资。具体而言,可将企业投资法律风险分为三类:第一,违反法律、法规风险。此类风险分为违法风险以及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以及变动带来的风险。第二,因交易缺陷带来的风险(法律行为的不确定性)。第三,因疏于保护自身的法定权利造成的风险。投资法律风险防控具体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以法律为标准,确定投资的方向与行为;第二,以法律确定的选择路径,慎重选择投资权利的行使;第三,高度关注经济法律与政策的变易性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合同的身影随处可见,其重要性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经济合同同时也是经济纠纷的根源。签订履行经济合同的过程中,法律风险也伴随其中。

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是指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由于外部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在内的合同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的合同纠纷和经济损失以及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从合同法律风险存在的阶段來看,合同法律风险可以定义为企业在合同准备、订立、签署生效、履行、变更和非正常终止及救济过程中权益受损的可能性。

该类法律风险的成因主要在于:第一,法律意识淡薄,风险防范观念较差。第二,看重合同的静态管理,忽视合同的动态管理。第三,合同管理模式落后,合同管理不到位。企业经济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所包含的法律风险层出不穷,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经济合同签订履行过程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具体表现为:

第一,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第二,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第三,进一步加强合同信息化建设。

(三)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及其防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的社会背景下,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若在知识产权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其自身发展速度相比其他企业无疑慢了一拍。知识产权作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国际性知名企业能够发展壮大并获得稳固的竞争优势,是因为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将知识产权战略全面贯彻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但是,知识产权的法律防范意识并没有引起我国企业生产者的足够重视。重生产、轻市场、轻商标权、重经营权。在应对企业的专利权和商标的知识产权的处理上,应对纠纷的能力较弱,部分企业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或市场行为主体做出的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相关的具体法律行为不合法律、法规,而导致的与企业原本期望达到的,与该知识产权相关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方面的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

支撑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制度基础基本包括:第一,以避免、有效追究侵犯自身知识产权行为核心的保护制度;第二,以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第三,其他综合管理。其他综合管理如信息管理、合同管理、寻求法律援助、危机管理等,主要涉及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应变制度。

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并非要在各个方面均做到完美无缺,而是要针对不同法律风险进行处理,将漏洞控制到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法律风险防控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法律风险防控与企业盈利的平衡,一旦顾此失彼,企业发展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仍然十分落后,企业知识产权法律纠纷此起彼伏。究其原因,其一,企业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其二,企业体制落后。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强化企业负责人及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意识。第二,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三、结语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是一个发展的、长期的过程,是在当前大形势下企业发展所必须注重的重要工作。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法律法规层出不穷,“朝令夕改”,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企业所面对的法律风险问题必将愈多,愈复杂。企业若想保持自身盈利,必要加大企业自身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投入力度,尽量杜绝法律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陈戈垠,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

[2] 王少哲,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与健全[J],中国市场,2014年第17期

作者:管华 程彦培 贺去非 闫玉洁 余若凡

第三篇:防控外部欺诈风险

【编前语】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规模、业务品种和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外部欺诈案件时有发生。与此同时,虽然国内部分银行已意识到欺诈风险的危害并采取了管控措施,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银行业欺诈风险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此,本期的风控论说栏目特别聚焦“防范外部欺诈风险”这一主题,从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以及本刊记者等不同角度,全景分析当前银行业反欺诈工作的现状、防范举措及先进经验,以期切实提升全行业外部欺诈风险的防控能力。

加强银行业欺诈风险管控,应坚持“风险导向、集中管理、流程控制、全员参与”的理念,以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管理架构为保障,以统一的反欺诈管理平台为依托,以纵横联动的信息共享机制为支撑,以嵌入业务流程的欺诈风险防控为落脚点,实现对欺诈风险的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

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和深化改革,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国内银行纷纷推出新的产品和业务种类的同时,与业务经营相伴而生的欺诈风险也在频繁发生。当前,银行业欺诈风险已由传统的信贷、柜面、外部盗抢,向贸易融资、理财产品、银行卡以及电子银行等业务领域延伸,跨业务、跨条线的欺诈风险不断发生,对银行资金安全、社会声誉乃至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威胁。

为更好应对欺诈风险,国内银行开始研究风控手段,加强不同产品条线、业务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防范欺诈风险。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国内银行的欺诈风险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欺诈风险管理的定位不够清晰,尚未形成成熟的欺诈风险管理理念和完善的管理架构,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还不适应当前严峻的欺诈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需要,亟需系统研究银行业欺诈风险,积极探寻应对之策。

银行业欺诈风险多维度理论探析

银行业欺诈的定义及内涵。银行业欺诈是发生在银行领域内的欺诈行为,具体指银行内部人员、客户或第三方,单独或伙同他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从银行或客户骗取不正当好处或利益,造成银行资金、声誉或其他损失的行为。《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附录7:损失事件分类详表”中将银行欺诈风险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项下分为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并分别加以定义。内部欺诈是指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或公司政策导致的损失,此类事件至少涉及内部一方;外部欺诈是指第三方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逃避法律导致的损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也援引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欺诈风险的定义和分类方法。

从欺诈实施主体看,银行业欺诈是在欺诈行为人在主观意识支配下,利用欺诈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并造成银行损失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构成犯罪;从欺诈实施对象看,针对银行自身和银行客户的欺诈行为都构成银行业欺诈,银行客户遭受的欺诈风险有可能向银行转移,最终演变成为银行自身的资金、声誉等损失;从欺诈发生领域看,欺诈风险涉及银行各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是银行正常运营面对的重要风险;从欺诈产生原因看,欺诈的发生往往与银行业务流程和内控制度不完善有关,银行内部管理缺陷是引发欺诈风险、尤其是内部欺诈的重要诱因。

银行业欺诈行为的六大特点。欺诈一般由四个要件构成,即欺诈故意、欺诈行为、受欺诈方错误意思表示、欺诈行为与受欺诈方错误意思表示存在因果关系。银行业欺诈除具有欺诈行为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特点:一是行为易发性。相比于其他行业,银行业因客户群体复杂、产品类型多、业务渠道广、管理层级多而更容易受到欺诈行为的威胁。二是领域广泛性。欺诈风险产生于银行各个产品条线、业务流程,覆盖银行日常经营的所有环节。三是风险内生性。欺诈风险尤其是内部欺诈风险的发生与银行内控管理失效具有一定关联性,往往由银行内部风险衍生而成。四是手段多样性。欺诈案件手段多样且不断翻新,呈现专业化、智能化、虚拟化趋势,部分案件作案过程复杂、隐蔽,难以及时识别和防控。五是管理复杂性。银行欺诈风险没有相对充足的历史数据和完善的度量模型,且引发风险的因素较为复杂,带有鲜明的个案特征,风险度量和管理较为困难。六是风险传染性。商业银行具有负债经营特点和金融中介作用,欺诈风险会在银行体系聚集、传导,进而影响整个银行业稳健发展。

欺诈风险与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银行其他风险的关系。一般而言,银行在经营中主要面临的风险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本质上是客户或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重点在于观察违约概率。市场风险本质上是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需要抓住价格波动这个基础驱动因素。操作风险本质上是由于流程缺陷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应更多观察流程方面的缺陷,通常办法是流程自评估,通过持续高频的自评估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中包括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风险。因此,欺诈风险属于操作风险范畴,是操作风险的重要门类。同时,根据欺诈三角理论,欺诈的构成包括压力、机会与借口三个要素,其中机会代表着实施欺诈的客观条件,除欺诈风险以外的其他类型操作风险有可能会成为欺诈风险产生的客观条件,为欺诈行为的实施制造机会。

欺诈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一种,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有着本质的不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构成交易的基础,交易收益和承担风险是对价关系,银行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是主动承担的,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承担风险。但是,欺诈风险并不构成交易基础,银行不会从承担欺诈风险中获得交易收益,欺诈风险由银行被动承担,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绝对减少和控制风险。但是,欺诈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又密不可分。欺诈风险是触发或放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原因之一,当欺诈发生在信贷、资金交易等业务领域时,可能会引发新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或增大原有的风险程度。与此同时,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业务流程、岗位设置等环节又为欺诈风险埋下隐患,导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经过衍化而最终表现为欺诈风险。

银行业积极采取反欺诈管控措施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所面临的欺诈风险呈加剧态势,且造成的损失巨大。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2012年在《职务欺诈与滥用职权的全国性报告》中指出,在过去几年里,银行业及金融服务业仍是欺诈案件发生最频繁的领域。英国国家防诈局(NFA)发布的2013年度欺诈情况报告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英国金融业因欺诈造成的损失达54亿英镑。从全球来看,欺诈多发的问题已引起银行监管机构、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欧美各国普遍建立了反欺诈监管工作体系,通过发布政策指引、监测预警等方式,从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两个维度引导银行业提高欺诈风险防范能力。多数国外大银行将欺诈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把反欺诈工作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了以相对独立的欺诈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各个业务、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架构。

国内部分银行已意识到欺诈风险的危害并采取了以下管控措施,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银行业欺诈风险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明确欺诈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如交通银行将欺诈风险管理作为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于2007年明确提出建立完整的欺诈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构建统一的欺诈风险综合管理平台的目标。工商银行注重加强对国际银行业反欺诈理论和监管规则的研究,先后引进并翻译出版了国际安全管理权威著作《安全导论》和《风险分析与安全调查(第四版)》,填补了国内银行业外部欺诈风险管理的理论空白。

建立并逐步完善管理架构,形成分散和集中两种欺诈风险管理模式。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建立了“三道防线”的操作风险防控体系,业务、内控、合规、安保、审计、监察等部门按照管理职能分别承担相应职责,共同防范包括欺诈风险在内的操作风险。渣打(中国)银行在“三道防线”基础上,在个人银行条线设置专业的欺诈风险管理团队,负责个人银行欺诈风险管理。交通银行在监察室增设反欺诈二级部,内部欺诈防范由监察室集中管理,外部欺诈防范则按业务类型由各业务条线分别承担相应职责。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高欺诈风险管理水平。如工商银行相继出台了《操作风险管理规定》、《内部欺诈风险管理办法》、《外部欺诈风险管理办法》等规定,基本形成了覆盖全面、层级清晰的反欺诈制度体系。交通银行已制定完成《反欺诈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反欺诈预警核查调查指引》、《反欺诈工作星级评定标准》等规定,作为反欺诈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建设信息科技系统,实现对欺诈风险信息化管理。如农业银行基于业务部门工作特点开发了包括电子银行反欺诈系统、信用卡反欺诈系统、操作风险信息系统等七大系统在内的颇具特色的反欺诈信息系统,基本涵盖欺诈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工商银行研发了“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利用自身高效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形成外部欺诈风险信息库并与业务系统对接,实现对业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交通银行于2010年开始运行“反欺诈管理系统”,通过分析以往风险案例形成规则和模型,对员工和部分客户的可疑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并对核查处理过程进行流程化管理。

运用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开展欺诈风险管理。如工商银行通过实施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关键风险指标监测、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管理等工具,建立了涵盖欺诈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的管理工具。中国银行引入对操作风险进行持续识别、评估、监控、缓释、报告的“闭环理论”,应用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关键风险指标和损失数据收集流程等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开展欺诈风险管理工作。

探索建立反欺诈联合防范机制,加快欺诈风险管理与国际接轨。如针对日益猖獗的网上银行犯罪,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相关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联合多家商业银行建立了“网上银行反欺诈联动机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十余家银行为成员单位。工商银行于2013年加入了国际银行安全协会(IBSA),目前已与该协会40余家会员单位建立互信互利的沟通机制,掌握大量第一手国际欺诈风险数据和金融安全信息,与国际同业在金融反欺诈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国内银行业反欺诈面临诸多难题

没有形成明确的欺诈风险管理策略,管理架构不健全。大部分银行对欺诈风险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策略,缺乏对欺诈风险的针对性研究和制度性安排。欺诈风险管理分散于各部门,不同部门间工作边界模糊且相互割裂,信息共享程度低,协调联动不足,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管理层难以清楚掌握全行欺诈风险管理工作整体情况。总行对基层营业机构欺诈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欺诈风险管理战略意图传导效应逐级递减。

欺诈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缺乏有效整合,欺诈风险度量缺少数据支撑。大部分银行反欺诈信息系统都是由不同部门在不同时期根据各自业务需要建立的,不同系统间信息相对隔离,不能做到及时传递、整合和共享,风险信息条线化、碎片化问题严重。此外,已经建立的系统主要是客户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检测业务动态、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对损失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严重不足,在缺乏损失事件基础数据库支撑的情况下,难以对欺诈风险进行定量识别和评估。

欺诈风险管理手段相对滞后,管理集约化科学化程度低。在管理机制上,欺诈风险管理与业务运营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将欺诈风险流程控制要求嵌入业务生产系统,尚未实现对业务运营的全流程欺诈风险管理。在管理手段上,欺诈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存在偏差,手段单一,普遍存在以检查代替管理的问题。在管理方式上,侧重欺诈事件的事后调查、处置,对欺诈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措施关注较少。在管理工具上,对行为特征分析、智能模型识别、关联分析等先进检测工具的研究和应用不够。

人才配备不能满足需要,影响欺诈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欺诈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而言是一项较新的工作,专业人才的积累和培养还需要一定时间,接受过系统培训的人才一旦跳槽,很难从市场上找到合适人选。此外,银行人才资源主要向前台倾斜,中后台配置高素质人才在薪酬激励、职业发展等方面也都存在诸多制约。反欺诈工作缺乏高素质、复合性人才资源支撑,直接影响了反欺诈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反欺诈面临的外部形势严峻,外部环境制约银行业开展反欺诈工作。一是当前银行业欺诈犯罪普遍呈现手段隐蔽、组织分工严密、跨地区甚至跨国、远程操纵、销赃迅速等特点,且在票据、信贷、网络金融、银行卡等领域不断出现新的欺诈风险点,防范难度大,打击成本高。二是社会信用环境基础建设比较薄弱,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记录不完整,银行难以获得反欺诈工作所需要的基本信用信息和违法、犯罪、失信等不良信息。三是法制环境与反欺诈需求不相适应,表现在:没有专门的反欺诈法律制度,工作开展依据不足;对银行欺诈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过低;欺诈犯罪涉案资金查询冻结法规滞后,无法实现对赃款的快速有效控制;司法执行周期长、费用高,银行损失挽回难度大等。四是银行业与相关行业以及银行间的欺诈风险联动防范机制尚未建立,不同行业、不同银行间的欺诈风险管理工作缺乏统一协调。五是银行业之间的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未建立起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

上述问题之所以产生,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宏观环境的原因,也有银行自身经营理念、体制、机制等层面的原因。

从文化传统看,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程,时至今日,人治大于法治、等级观念、权力本位等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守法、合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交易行为的判断和选择,也制约了法律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执行。

从宏观环境看,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和社会调整变革期,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文化环境中机会主义盛行,社会诚信文化和诚信监督体系缺失,部分人法制观念淡漠,这些因素助长了欺诈行为的滋生,给银行业反欺诈工作增加了难度。

从银行自身看,我国银行对于风险本质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偏差,长期以来偏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近几年才接触到操作风险的概念,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对于欺诈风险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欺诈风险管理理念、架构、机制、手段等存在诸多不足,制约了欺诈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多措并举加强银行业反欺诈工作

加强银行业欺诈风险管控,应坚持“风险导向、集中管理、流程控制、全员参与”的理念,以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管理架构为保障,以统一的反欺诈管理平台为依托,以纵横联动的信息共享机制为支撑,以嵌入业务流程的欺诈风险防控为落脚点,实现对欺诈风险的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

确立明确的银行业反欺诈管理理念和策略。欺诈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重要门类之一,已成为银行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相伴而生的重要风险,银行应当对欺诈风险管理有清醒的认识,确立明确的反欺诈管理理念和策略。一是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防控欺诈风险。明确反欺诈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中的目标定位,形成清晰的欺诈风险管理理念,建立欺诈风险管理的中长期规划。二是在公司治理层面防控欺诈风险。董事会层面要在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下增加反欺诈偏好、策略和指导原则,确定全行统一的欺诈风险应对策略并分业务、分部门组织落实。三是加强银行全员职业操守建设,培育以诚实、正直、守规为特点的欺诈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银行业反欺诈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集中管理、横向协调、纵向畅通”的管理体制是银行业开展反欺诈工作的基础。一是建立统一的反欺诈风险管理架构。在操作风险管理架构下建立相对集中的反欺诈管理组织架构;明确欺诈风险管理牵头部门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边界,形成牵头部门与参与部门协调配合、联动处置、信息共享等多方协作机制;强化分支机构反欺诈管理职责,增强总行对分支机构反欺诈工作的管控能力。二是形成相对独立的反欺诈制度体系。制定专门的银行内部制度,对欺诈风险管理理念、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机制、管理手段等做出规范;同时,制定反欺诈工作操作手册,对欺诈风险管理工作事项、实施方案、操作规程等进行细化,确保相关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三是充实现有的欺诈风险管理手段。一方面,提高欺诈风险管理与业务运营的融合度,践行“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理念,将欺诈风险管控要求嵌入各个业务环节的运转流程;另一方面,对欺诈风险进行全周期管理,建立“监测-触发-识别-评估-报告-处置-反馈-改进”闭环管理流程,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日常报告的欺诈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银行业反欺诈信息管理系统。在银行层面,要整合现有不同业务条线的欺诈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全行统一的反欺诈监测和管理平台,解决不同业务部门各自设置欺诈风险管理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重复建设、互相隔离、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同时,设置欺诈风险监测、预警、控制、分析、管理等功能模块,并将欺诈风险监测、预警、控制模块嵌入银行业务生产系统,及时识别和预警相关业务领域欺诈风险,实现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的契合,同时将欺诈风险分析、管理等模块融入后台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在监管机构层面,由银监会牵头建设“全国银行业反欺诈信息管理系统”,广泛收集、整合银行业涉嫌欺诈信息,实现涉嫌欺诈信息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间共享,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涉嫌欺诈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设定相应风险控制规则并逐步与业务生产系统对接,实现对欺诈风险的自动筛查和预警。

加强银行业反欺诈工作交流合作。欺诈的本质是行为人对信息不对称的利用,且欺诈行为尤其是外部欺诈行为具有攻击对象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交流和合作对银行业反欺诈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在银行内部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建立欺诈风险信息动态报送制度,形成银行内部自下而上统一的信息收集、报送流程,实现对内、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的系统整合与应用;在反欺诈牵头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间形成畅通的信息共享、交换路径,通过纵向报送与横向传递相结合的方式减少信息传导过程中的衰减。二是建立反欺诈跨机构、跨行业协作机制,构建银行业之间、银行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监管部门与社会公共管理部门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反欺诈联合协作机制,具体可研究由公安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单位主导,联合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银联等机构,建立银行业反欺诈联防机制,合作开展联防协查可疑账户资金信息、跨行紧急止付涉案账户等工作,共同防范和打击金融欺诈犯罪。三是加强反欺诈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反欺诈工作理念和做法,深入开展与国外先进银行、国际银行业安全组织、反欺诈机构、专业安保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银行业反欺诈工作的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水平。

改善银行业反欺诈的政策法律环境。银行业反欺诈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性工程,客观上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作为支撑和保障。一是加强反欺诈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专门的反欺诈法律规范,形成银行业欺诈行为预防、认定、查处、追责的法律体系,为银行业反欺诈工作提供法律规范。二是构建成熟的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加快综合征信体系建设,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统一的综合征信平台,集合、共享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和各领域风险信息,规范企业、个人信用记录查询和运用,此外,还应建立欺诈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提高欺诈行为的违法成本。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5年第8期。

作者:银监会银行业安全保卫局课题组

上一篇:规制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保险费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