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国家文物局范文

国家文物局2013年工作要点

一、抓实抓好重大项目,提升文物保护能力

1.报请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督促完善“四有”工作,及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落实保护维修经费和相关保障措施,适时开展检查;完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办法,继续督促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核定公布相应级别文物保护单位。

2.实施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山西彩塑壁画、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嘉峪关、涉台文物、重要石窟寺、重要革命旧址等文物保护工程和西藏、新疆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启动应县木塔加固维修、平安故宫工程,做好文物保护项目储备工作。

3.指导做好西气东输三线、中南成品油管道一期等大型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田野工作。

4.引导和规范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评定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5.推进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完善工作,加快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及西沙考古工作站建设、水下考古工作船建造;组织开展重点海域调查、巡查和重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做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遗工作;开展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项目的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推进2015年申遗项目申报准备工作。

7.印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开展1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试点;指导各地做好长城保护维修和“四有”基础工作。

8.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9.做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察,督促制定文物旅游景区游客承载标准,加强对文物旅游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10.召开全国文物安全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展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联合执法检查。

11.推进文物博物馆风险单位安防设施达标建设,开展文物安全防护典范工程试点,建成一批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防盗报警设施和古建筑防火、防雷设施。

12.实施一批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与控制等预防性保护项目,完成一批濒危文物修复,支持示范性文物修复报告的编撰出版。

二、提高文物利用水平,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13.启动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综合试点,推进官式建筑等样板工程,拓宽文物保护单位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途径。

14.开展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试点,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公布第二批国家

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开展国家

二、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试点。

15.加强分类指导,发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示范引领作用;印发《国有博物馆对口支援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

16.开展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建设评估和经验推广,推动博物馆与遗产及其环境整体保护有机结合;开展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推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拓展博物馆教育传播职能。

17.加强文物市场监管制度建设,推进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开展文物拍卖市场治理,健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机制,试点运行文物进出境审核信息系统。

18.构建全面多元的对外文物交流合作机制,做好柬埔寨、肯尼亚、摩洛哥、缅甸等文物援助项目;争取与欧盟有关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双边协定;推出一批具有中国内涵、国际表达的对外文物展览。

19.深化与台港澳地区的文物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商签文物交流协议,举办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实施中小型文物展览入岛项目,举办台湾青少年和中学教师中华历史文化研习营活动。

三、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廓清文物家底和保存状况

20.落实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

21.联系教育、财政、国土、国资委、宗教、档案等有关部门,建立普查协调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普查信息登录平台,健全普查标准规范,组建普查机构和普查队伍,出版普查工作手册,开展普查人员培训,启动普查宣传。

22.指导督察全国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完成收藏保管有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调查。

四、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筑牢文物事业发展根基

23.制定《文博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纲要》,搭建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与相关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科研基地联合,举办规划编制、工程方案编制、壁画彩绘、考古技工等急需人才专业培训;委托开展文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研究。

24.配合有关部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文物职业篇,推动建立文物修复师职业资格制度;继续做好全国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培训工作。

25.根据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完成援藏、扶贫干部选派工作。

26.深化文物保护科技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继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指南针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文物保护关键技术提升计划、基础研究推进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争取国家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促进区域创新联盟、技术创新联盟和科研基地建设,组织第五批行业重点科研基地的遴选。

27.深化文博单位与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组织开展微生物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及博物馆陈列展示适宜技术的需求调研与种子项目凝练。

28.推进遗产地、大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管理项目。

五、推进改革创新,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29.开展《文物保护法》修订前期调研,完成修订草案大纲;推动出台《博物馆条例》;启动欧美国家有关文物法律制度研究;完成《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

30.完成文博行业标准体系框架课题研究,制定文物保护标准制修订中长期工作计划;启动《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编写规范》、《博物馆陈列工程施工规范》、《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等13个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工程北方定额标准试点工作。

31.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审批机制改革,印发《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范本)、《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编制深度要求》、《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申报审批管理暂行办法》、《文物保护工程咨询评估机构管理办法》、《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文物建筑消防工程技术要求》,探索建立文物保护工程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核相分离、分层次的审核制度,初步形成第三方机构独立承担技术审核工作机制。开展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审批办法改革。

32.执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细化项目结构,制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文物保护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规范与预算控制数审核要求》,做好专项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和绩效考评,确保预算执行进度;完善文物工作统计指标体系设计并组织实施。

33.与媒体合作,策划推出文物宣传和知识普及精品栏目;办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

馆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等活动。

34.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部署,适时组织开展直属单位分类工作。

六、加强调查研究,推进科学决策

35.开展文物管理体制、促进文物利用的政策措施调研,确立到2020年文物事业发展总体目标,争取出台关于加强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政策性文件。

36.开展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专题调研;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调研。

七、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37.出台《国家文物局机关督促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建成运行视频会议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工作。

38.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落实《中共国家文物局党组关于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倡导厉行节约,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第二篇: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文物局

【发布文号】文物保发〔2009〕44号 【发布日期】2009-12-17 【生效日期】2009-12-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物保发〔2009〕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文管会):

为促进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有效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文物局制订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执行。

国家文物局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促进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规范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有效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第三条第三条 国家文物局负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定管理工作,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遗址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运营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第四条 国家文物局鼓励、支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对于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予以表彰、奖励。

第五条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遗址,可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请:

(一)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保护规划已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三)考古工作计划已获批准并启动实施;

(四)具备符合保护规划的遗址公园规划;

(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专门管理机构。

第六条第六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申请由遗址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

第七条第七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请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符合第五条所列条件的相关材料;

(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

(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物影响评估报告。

第八条第八条 经审查符合条件者,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第九条第九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涉及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须按相关程序报批。

第十条第十条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符合以下条件,且已初具规模的考古遗址公园,可由遗址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评定申请,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

(一)所有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对遗址的破坏行为已得到控制或纠正;

(二)各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齐全;

(三)所有建设项目均符合遗址公园规划;

(四)已向公众开放,或已具备开放条件;

(五)无重大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国家文物局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开展评定工作。

评定合格者,由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申请评定的单位经核实有弄虚作假、行贿舞弊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国家文物局撤销其所得称号。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被评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如需修编规划、变更或扩展建设项目,须按原程序上报。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及运营。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机构须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

(二)实施遗址公园规划;

(三)建立健全相关管理规章制度;

(四)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消防、救护等公共设施,并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五)在规定时限内向国家文物局提交运营报告。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遗址保护和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与运营除遵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外,还应当执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接受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国家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行巡视制度。由国家文物局指定巡视专家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视,检查其遗址保护和公园管理、运营状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用途和功能,不得侵占其合法用地,不得擅自改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用地性质,不得开展任何不利于遗址保护的活动。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对管理和运营不当,发生责任事故或造成文物损毁,已不具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条件的,国家文物局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撤销称号处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被撤销称号者,三年之内不得再次申报。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遗址、环境、生态、景观等资源损毁和破坏的机构与个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家文物局关于郑氏宗祠保护规划的意见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国家文物局关于郑氏宗祠保护规划的意见

安徽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请求审批<郑氏宗祠保护规划>的请示》(皖文物保[2013]6号)收悉。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

一、关于评估部分

(一)进一步完善价值评估,加强艺术价值评估部分。

(二)进一步细化管理评估部分。

二、关于保护区划

(一)进一步调整保护区划,建议调整保护范围东、西侧至围墙周边消防道路外侧,南侧至祠堂前道路。

(二)适当缩小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部范围,提高区划的可操作性。

三、进一步加强保护措施与现状病害的对应性,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四、关于专项规划

(一)慎重对待复建项目,复原设计应有充分依据。建议取消照壁的建设项目。

(二)建议展示利用方式定位为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兼顾文物展陈。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规划。

(四)注意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关系。

五、应进一步规范文本、图纸。调整、完善规划文本的体例和表述。

请你局组织有关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对所报保护规划进行认真修改、完善,按相关程序另行报批。 专此函。

国家文物局

2014年09月11日

来源: http:///fg/detail530654.html

第四篇: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2008年11月1日上海博物馆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科学和技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加强对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科研基地)开放研究课题的管理,根据《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科研基地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科研基地实行国家文物局(宏观管理部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文物局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组织单位)、上海博物馆(依托单位)三级管理制度。主要任务是依照我国文物工作和科技工作方针,围绕我国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针对该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科研基地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

第三条 科研基地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施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联合攻关的创新机制,发挥科技资源和共享平台优势,资助开展开放研究课题。

第四条 开放课题以科研基地资助为主,面向全国文物、博物馆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鼓励申报单位配套。

第五条 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负责确定、设置开放课题的具体方向、内容和计划,由科研基地发布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并组织对申请课题进行评审,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资助项目。国内外从事与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中确定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同行均可根据课题指南提出申请。对已获各级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86

3、973及其它基金支持的项目将优先予以考虑。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申请

第四条开放课题每年评审一次,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研究周期一般为一至二年。

第五条获资助课题的经费原则上在本科研基地使用,科研基地应向获得开放课题基金资助的研究人员和自带课题及经费的研究人员提供课题研究条件及相应生活条件。

第二章 资助范围

第六条开放课题基金主要资助以下研究项目:

围绕我国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针对该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而提出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课题。

第七条开放课题应与科研基地目前从事的研究项目紧密结合。

第八条开放课题基金优先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理论根据充分、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并且紧密围绕科研基地的研究方向,1-2年内可取得预定成果的研究项目。

第三章申请条件

第九条科研基地设立开放课题旨在鼓励并资助科研基地内外的科技人员开展与本科研基地学术方向相关的科学研究或科学实验活动,由申请人单独或与本科研基地科技人员合作完成。凡国内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文物保护部门以及相关产业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均可申请资助。

第十条申请课题的研究内容必须符合开放课题基金的资助范围。第十一条开放课题的申请人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

1.申请人已经在所申请课题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或具有前期研究基础。

2.中级技术职称(含)以上以及获得硕士学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可直接提出申请,其他人员和在校学生需要两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本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根据申请择优资助。

3.必须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主持人,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开放课题立项向中青年倾斜,申请人的年龄在申报当年一般不超过50周岁。

4.能保证开放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时间投入,并有一定的时间到科研基地开展研究工作。

5.须承诺在开放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成果(专著、论文或其它科技学术作品)标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放课题资助”,同时履行与科研基地或相关单位共同达成的有关知识产权关系协议。

第四章申请、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科研基地负责开放课题的申请受理、研究过程管理以及成果档案管理,并为开放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科研基地主任是开放课题管理的具体责任人。

第十三条开放课题实行自由申请、科研基地办公室受理、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评定、科研基地批准、科研基地依托单位上海博物馆和组织单位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备案的基本立项程序。

第十四条申请者向科研基地提交课题申请书一式3份,同时发送电子文档。

第十五条课题申请书将分送三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

第十六条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根据运行费用的总额及评议情况择优批准,由科研基地办公室将结果通知申请人。

第十七条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放课题申请指南、评审的主要程序及其结果应以适当的方式及时对外公布。

第十八条课题申请获准后,由课题承担者填写课题计划任务书,确定研究方案、工作进度、安排来科研基地工作时间及所需的仪器设备条件等。

第十九条非科研基地的研究人员由其申请的开放课题在被批准立项后即成为科研基地的客座人员。客座人员在课题执行期间必须在科研基地工作至少2个月;进入科研基地时,应先在科研基地报到,办理相关手续;应严格遵守科研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设备;应参加科研基地的学术活动,也可以召开专题讨论会,研讨有关的学术问题。

第五章经费的使用及管理

第二十条经批准的课题按研究计划及进度提出经费使用计划,由科研基地按计划和课题进展情况划拨经费,专款专用。

第二十一条科研基地资助的基金及其它途径获得的经费并入同一课题账号,用于支付研究工作所需的材料费、资料费、试验费、印刷费、国内差旅费、参加学术会议费用、研究人员的劳务、津贴酬金等。一般不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确需购置的,必须纳入科研基地固定资产管理。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和审批手续要符合国家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及科研基地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在科研基地开展研究工作的实验用房占用费,实验水电气费,公用仪器的运行费等由科研基地统一支付,不列入课题经费支出。

第二十三条末各课题负责人提交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经费使用结算报告,分送科研基地进行审核。结余经费转入下继续使用,在下一拨款中予以相应的增减。对于进展不良或不按科研基地有关规定执行的开放课题,经科研基地主任批准,可中断或取消其经费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科研基地应积极筹措资金,用于与开放课题实施相关的以下费用支出:

1.开放课题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项活动费。

2.开放课题的成果评审和论文集出版。

3.燃料动力费和公共设施费用。

4.行政管理费。

第六章课题管理

第二十五条对每项开放课题,科研基地可在科研基地内指定一位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作为该开放课题的共同研究者。

第二十六条科研基地主任或分管副主任负责开放课题资助经费的实施管理。管理内容包括:

1.责成课题合作者与课题申请人签订合同。

2.核定课题资助经费。

3.检查课题的进度与质量。

4.课题验收。

5.向有关部门上报科研成果。

第二十七条开放课题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课题负责人领导课题组成员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接受科研基地的监督和检查,处理与课题相关的事务。课题承担者每年年底填写《开放课题进展报告》,介绍课题进展情况,列出当年发表的技术报告、论文、鉴定或获奖的成果,并提供论文原件(或复印件)、成果简介、鉴定或获奖证书的复印件,由科研基地汇总、评审,必要时可送学术委员会进行书面评审,视评审结果给予表彰或批评。若申请的课题跨,凭报告参加下一开放课题的评审,决定是否继续资助。

第二十八条课题结束2个月内须填写结题报告,提交研究报告并附有关数据、资料、实物交科研基地存档,学术委员会对课题完成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写出鉴定意见,由科研基地组织对成果进行成果鉴定、验收并通报研究人员原所在单位。科研基地对完成课题优秀的申请者按有关规定实行奖励,特别优秀的可以连续申请并给予资助。逾期不按要求提交总结报告者,取消其今后申请科研基地开放课题基金的资格,并通报其工作单位。

第二十九条计划变更。课题如无法按期完成或要求变更计划,须提前一个月向科研基地提出书面报告。

第七章成果管理

第三十条由本科研基地所属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为本科研基地所有,论文第一作者可为申请人。论文或其技术文件署本科研基地名称,研究者原单位副署或加附注说明,论文或其技术文件一律由本科研基地签发。科研基地署名格式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上海200050 (Key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of the museum Environment,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Cultural Heritage,shanghai museum ,Shanghai 200050,China)”

第三十一条主要由本科研基地资助的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由本科研基地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成果署名时以本科研基地为第一完成单位。

第三十二条自带课题及经费在本科研基地做了部分工作,研究成果以其所在单位为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本科研基地负责解释。

第五篇:国家文物局关于对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进行整改的通知(文物博%E5%87

【发布单位】国家文物局

【发布文号】文物博函〔2008〕1006号 【发布日期】2008-10-06 【生效日期】2008-10-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关于对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进行整改的通知

(文物博函〔2008〕1006号)

四川省文物局:

为进一步加强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建设,我局于近期开展了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核查工作。经核查发现,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存在着专职鉴定人员和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对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规定条件。

为此,请你局采取有力措施,抓紧做好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整改工作。加快选拔具有一定文物鉴定基础的中青年专业人员到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工作,确保该站按现有编制足额配置专职文物鉴定人员。积极参加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使该站专业人员的数量和综合素质均能充分满足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的要求。

如该站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到《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我局将积极考虑授予其文物进出境审核资质,并从工作经费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切实加大对该站的支持力度。

专此。

国家文物局

二○○八年十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家文物局范文】相关文章:

国家反腐范文05-16

国家审计论文范文05-10

国家科技论文范文05-11

国家新农合范文05-19

国家审计局范文05-19

国家信访局范文05-19

国家经贸委范文05-19

国家能源局范文05-19

国家直销法范文05-19

国家的诗歌范文05-19

上一篇:广场舞入门范文下一篇:鼓励的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