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换层大休积混凝土浇筑施工

2022-09-10

1 关于转换层施工的难点及对策

转换层中转换梁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为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对施工过程实行专人全程监控。由于转换层的转换梁的截面尺寸(高度为2.85m)较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因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安排分两次浇筑转换梁的混凝土,第一次浇筑1.85m,第二次和梁板结构一次浇筑,高度为1m,在第一次混凝土面层预留Φ12@500×500插筋,露出砼面200mm,用于加强两次砼面的结合。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数据表明,混凝土浇注后48小时内外温度差最大,所以本工程第一次与第二次混凝土浇注时间间隔差2天,充分控制内外温度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25℃)。

大体积混凝土的地下室承台平均厚度超过2.2m,承台最厚处达到6.1m,结构转换层梁高达2.85m,其混凝土的施工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如何处理好混凝土的水化热问题,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之一。

转换层结构施工楼板面标高为25.20m,5L5、5L7、5L8、5L10梁截面为:2735*2850;5L6、5L9梁截面为:1985*2850;5L12梁截面为:3100*2850;5L34梁截面为:2825*2850;5L22、5L28梁截面为2800*2850等。板厚500mm,梁和楼板均采用C60混凝土浇筑。超高梁、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是转换层结构施工的难点。

(1)编制详细的“转换层施工方案”重点考虑模板支撑和大体积砼施工两个环节。大体积砼施工重点是温度监控,目的是防止产生裂缝。认真试配,选用合适的砼配比,尽量使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的浇灌要一次性和连续性,为此必须申请夜间施工。认真做好砼的养护工作,视具体情况,可采用淋水、覆盖麻包或覆盖薄膜的办法(并提供配合,视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 转换层模板支撑要求及对策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保证结构构件尺寸和相对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便于模板的安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刷脱模剂;浇筑砼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不得积水;模板接缝严密,对局部缝隙圈较大的采用胶带纸封贴;模板安装允许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转换层模板系统材料采用18厚胶合板,100×100木枋,Φ48×3.5钢管及配套扣件。转换层梁板底模支撑布置由于转换梁在钢筋绑扎和砼浇筑时的荷载很大,为满足模板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转换梁底模木枋及钢管间距高2200~2850;木枋间距200,钢管立杆间距400×500,水平杆间距1200;梁高1800~2000;木枋间距300,钢管立杆间距400×600,水平杆间距1200;板、木枋间距400,钢管立杆间距600×600,水平杆间距1200。

转换层梁侧模板支撑布置由于在砼浇筑时对侧模产生的压力很大,为满足模板强度和刚度的要求,转换梁侧模支撑除木枋、钢管外,另设一次性Φ14对拉螺栓加固,以便有效保证梁截面的几何尺寸,防止爆模及中部臌胀。

顶面下1800~3000范围:木枋间距250,钢管横楞间距450,一次性Φ14对拉螺杆间距450×450,钢管斜撑间距450×450;梁顶面下300~1800范围:木枋间距400,钢管横楞间距600,一次性Φ14对拉螺杆间距600×600,钢管斜撑间距600×600。

转换层板模板分两次安装,先安装四层柱、墙模板至梁底,待柱墙砼浇筑完毕后,再支梁板模板。梁模采取先安装底模,待梁筋完成后在安装梁侧模板。

转换层钢筋采用二级钢和三级钢,钢筋最大直径为40,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25的接头采用直螺纹机械接头连接,钢筋直径小于25的接头采用冷驳或焊接。

3 转换层混凝土的大体积浇筑施工措施

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程塔楼的承台尺寸和厚度均较大,平均达到2.8m厚,局部最大厚度达到6.1m,转换层梁的截面高度达到2.85m,其混凝土的施工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不超过25℃,避免产生温度裂缝。而混凝土浇筑的塔楼承台最厚处达到6.1m,拟分两次进行浇筑,钢筋一次绑扎成型,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厚度为3.3m,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厚度为2.8m;转换层梁第一次浇筑厚度为1.85m,第二次浇筑厚度为1.0 m;在第一次混凝土面层预留Φ12@500×500插筋,露出砼面200mm,用于加强两次砼面的结合。

因塔楼承台和转换层梁的钢筋均比较密集,故在砼浇筑时要严格注意,浇筑时采用斜向分层法一次推进,推进宽度为1.5m,分层厚度控制在300mm以内,连续建筑均匀下料。上层砼浇筑必须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以保证砼上下层在初凝前结合,防止其它以外因素的影响。在砼的振捣进程中,要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振捣上层砼时,振动棒入下层砼5cm,使上下层砼结合成一个整体。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4 0 0 m m,振动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150mm,并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且注意“快插慢拔,不漏点”。平板振动器移动间距必须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对钢筋较密的部位,采用Φ35的小振动棒进行振捣。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3小时,按照标高初步用长刮尺挂平,然后用木槎反复搓压多遍,使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在混凝土初凝钱再用铁槎板压光,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失,促进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为有效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砼初凝后立即采用麻袋覆盖和蓄水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混凝土养护。

4 必须采取有效的混凝土测温度降低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测温时间不少于14天,前7天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后7天每隔8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度小于25℃时,可停止测温。

塔楼承台最大厚度为6100mm厚,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受水化热的影响易产生温度裂缝。本工程的测温是对浇筑过程砼的入模温度,养护过程中砼的中心温度,上、下表温度升温值,内外温差,降温速度,环境温度进行监测。

与混凝土生产单位充分协商,做好降低水泥水化热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采取长时间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浇水养护或在承台面铺草编织袋湿水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和物堆积过大高差。在不造成认为施工缝的前提下,尽量扩大浇筑面积,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保证在浇筑过程中有一定的散热机会。

摘要:本工程包括塔楼1~塔楼8,两层地下室结构,在四层设置转换层,超高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转换层结构工程的重点,本节着重介绍模板支撑体系,模板、钢筋、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转换层浇筑,施工技术

上一篇:探讨企业劳务派遣的风险及应对策略下一篇:大型合成氨装置危险因素识别及安全运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