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质量管理

2022-07-15

第一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公司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其他食品安全相关规定,我公司就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 企业组织机构、部门和岗位职责

1、

与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有关的岗位人员: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人、仓库管理员、进口食品购销员。

2、 各岗位人员职责:

1) 总经理:监督各岗位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职责的履行,保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行;任免调配人员,提出、审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安排;带头学习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知识和相关规定,带领全体员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意识。

2) 办公室负责人:对进口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负全面责任;负责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保证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进口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整体情况。

3) 仓库管理员:对食品存放仓库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负责监督仓库的卫生环境,确保存放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办公室负责人报告。

4) 进口食品购销员: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认真查验出口商的商业登记证书、食品生产许可证、或其他出口国相关证书,以及出口国的检验检疫证明文件等。确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销售,同时向办公室负责人报告。

二、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原则

1、 以客户为中心,与所确定的客户要求保持一致。

2、 管理层应明确公司安全质量管理的目标,提供资源,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环境,设定目标并加以实现。对员工进行训练、提供帮助并给予授权。

3、 全员参与,对员工进行培训。明确权限和职责。利用员工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参与决策和对过程的改进,让员工以实现公司的目标为己任。

4、 建立、控制和保持安全质量管理的过程。

5、 建立并保持实用有效的文件、信息化的安全质量体系。

6、 持续地改进安全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7、 以报告、纠正措施、不合格品、客户投诉以及其他来源的实际数据和信息作为安全质量管理决策和行动的依据。

8、 适当地确定供方应满足的要求。对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价。与供方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承诺让客户满意并持续改进。

二、 境外出口商备案管理制度

1、为掌握境外食品出口商信息及进口食品来源,保障进口食品可追溯性,有效处理进口食品安全事件,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向中国大陆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的备案管理。

3、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境外食品出口商备案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境外食品出口商备案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备案管理系统),负责公布和调整境外食品出口商备案名单,相关人员每年定期上网查询相关名单,未在我国备案的出口商将不作为供应商。

4、向中国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备案,并对所提供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5、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通过备案管理系统填写并提交备案申请表,提供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名称、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地址、联系人姓名、电话、经营食品种类、填表人姓名、电话等信息,并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有效。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保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备案信息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 出口商或者代理商提交备案信息后,获得备案管理系统生成的备案编号和查询编号,凭备案编号和查询编号查询备案进程或者修改备案信息。

6、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地址、电话等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通过备案管理系统进行修改。备案管理系统保存出口商或者代理商的所提交的信息以及信息修改情况。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申请备案。

7、国家质检总局对完整提供备案信息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予以备案。备案管理系统生成备案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名单,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公布名单的信息包括:备案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名称及所在国家或者地区。

三、 进口商(收货人)备案管理制度

1、为掌握境外食品进口商信息及进口食品流向,保障进口食品可追溯性,有效处理进口食品安全事件,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我司应当于食品进口前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备案在提供上述纸质文件材料的同时,应当通过备案管理系统填写并提交备案申请表,提供收货人名称、地址、联系人姓名、电话、经营食品种类、填表人姓名、电话以及承诺书等信息。备案并将相关信息后由办公室人员存档备查。

四、 进口食品检验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本公司相关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一条 食品进口记录

(一)本公司相关人员对各批次的进口商品需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进口食品的名称、品牌、规格、数量、货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原产地、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生产企业名称及在华注册号、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备案编号、名称及联系方式、贸易合同号、进口口岸、目的地、根据需要出具的国(境)外官方或者授官方授权机构出具的相关证书编号、报检单号、入境时间、存放地点、联系人及电话等内容。

(二)本公司相关人员应保存如下进口记录档案材料:贸易合同、境外付汇凭证、提单、根据需要出具的国(境)外官方相关证书、报检单的复印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卫生证书》等文件副本。

(三)记录的收集与保存

1、本公司相关人员应收集进口记录及单据,按进口合同编号顺序逐一归档,保证进口报检清关整套单证完整性。

2、各项记录材料由销管部管理保存,如需查阅,查阅人须在查阅前办理登记,查阅后要及时送还,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进口记录的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 第二条 进口食品销售记录

(一)销售记录的内容包括下列信息:销售日期、食品名称、规格、数量、重量、生产日期及批号、购货人/单位、购货人/使用人地址及电话、出库单号、食品召回后处理方式。

(二)销售单据的填写要求如下:

1、 字迹清楚,内容真实,完整,详尽,不得用铅笔填写;

2、 填写及时,准确,不得提前或错后填写;

3、 不得随意撕毁或任意涂改,确实需要修改时,需在错处划一横线后,在其旁边重写,签上姓名,日期并盖章;

4、 签名(盖章)须填全名,不得只写姓氏,印章须清晰可辨。

1、 本公司相关人员需负责收集销售记录集单据,每月收集一次,并与收发货台账进行核对,不得有误。销售记录需保存购销合同、销售发票留底联、出库单等文件原件或复印件;

2、 收集后的记录及单据要逐页核对,特别是关于产品去向及产品特征的项目。如有疑问须及时与有关文件核实,并将具体情况备注于备注项下,核对人签字后归档;

3、 记录的保存实行专人专柜报关,如需查阅,查阅人须在查阅前办理登记,查阅后要及时送还,并在有关记录上签字。进口销售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2年。

五、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

第一章 目录

1、为加强进口食品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2、 向我司输出食品的境外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以下统称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的注册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3、《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制定、调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目录》内不同产品类别的注册评审程序和技术要求,由国家认监委另行制定、发布。 《目录》内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应当获得注册后,其产品我司方可进口。

第二章 注册条件与程序

4、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条件:

(一)企业所在国家(地区)的与注册相关的兽医服务体系、植物保护体系、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等经评估合格;

(二)向我国出口的食品所用动植物原料应当来自非疫区;向我国出口的食品可能存在动植物疫病传播风险的,企业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应当提供风险消除或者可控的证明文件和相关科学材料。

(三)企业应当经所在国家(地区)相关主管当局批准并在其有效监管下,其卫生条件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5、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申请注册,应通过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或其他规定的方式向国家认监委推荐,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性文件以及下列材料,提交的有关材料应当为中文或者英文文本:

(一)所在国(地区)相关的动植物疫情、兽医卫生、公共卫生、植物保护、农药兽药残留、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和卫生要求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所在国(地区)主管当局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及法律法规执行等方面的书面资料;

(二)申请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

(三)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对其推荐企业的检疫、卫生控制实际情况的评估答卷;

(四)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对其推荐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的声明;

(五)企业注册申请书,必要时提供厂区、车间、冷库的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等。

6、国家认监委定期统一公布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名单,并报国家质检总局。注册有效期为4年。

7、境外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延续注册的,应当在注册有效期届满前一年,通过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或其他规定的方式向国家认监委提出延续注册申请。逾期未提出延续注册申请的,国家认监委注销对其注册,并予以公告。

8、 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的注册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通过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或其他规定的方式及时通报国家认监委,国家认监委根据具体变更情况做出相应处理,并报国家质检总局。

9、 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其向我国境内出口的食品外包装上如实标注注册编号。禁止冒用或者转让注册编号。

第三章 注册管理

第十三条 国家认监委依法对《目录》内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或指定机构进行复查。

第十四条 经复查发现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不能持续符合注册要求的,国家认监委应当暂停其注册资格并报国家质检总局暂停进口相关产品,同时向其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通报,并予以公告。

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应当监督需要整改的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向国家认监委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和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声明。经国家认监委审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向我司出口食品。

六、 食品标签管理制度

为加强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保证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1、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应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积极配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四川省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本公司承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符合国家规定,诚实守信,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本公司首次进口预包装食品时,按照报检规定提供正确完善的材料,如下:

(一)原标签样张和翻译件

(二)预包装食品中文标签样张;

(三)标签中所列进口商、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当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强调某一内容,如获奖、获证、法定产区、地理标识及其他内容的,或者强调含有特殊成分的,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标注营养成分含量的,应提供符合性证明材料;

(五) 应当随附的其他证书或者证明文件。

4、 若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涉及安全、健康、环境保护项目不合格的,本公司将配合检验检疫机构销毁或者退货,由本公司相关负责人办理退运手续,其他项目不合格的,本公司承诺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技术处理,不能进行技术处理或者技术处理后重新检验仍不合格的,本公司将销毁或退货。

七、 食品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1、 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质量相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按实际情况要求,由办公室负责人做出培训需求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安排,需要时可随时追加培训计划。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3、 办公室负责人应就每次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八、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健康档案制度

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6、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7、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九、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一、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索证索要制度是指为保证食品安全,在购进食品时,本单位员工必须向供货方索取有关票证,以确保食品来源渠道合法、质量安全。

三、与初次交易的供货单位交易时,应索取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 :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证明文件,每年核对一次。

四、在购进食品时,应当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索取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

1、食品质量合格证明;

2、检验(检疫)证明;

3、销售票据;

4、有关质量认证标志、商标和专利等证明;

5、强制性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

6、进口食品代理商的营业执照、代理资料、进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报关单、注册证。

五、下列食品进货时必须按批次索取证明票证:

1、活禽类:检疫合格证明、合法来源证明;

2、牲畜肉类: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或畜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3、粮食及其制品、奶制品、豆制品、饮料、酒类:检验合格证明、进货票据;

六、对购进的食品按照工商部门的要求作号食品进货台帐。

七、对索取的票证要建立档案,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十、 食品仓储管理制度

1、 仓储场地选址应远离饲养场、兽医站、屠宰厂和水源等,并有围墙与其它建筑物分开。以厂区或库区为中心半径1公里范围内没有饲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或其他工业污染源。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应设专人负责管理。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和防潮,保持库房温湿度环境,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保持适当的温度,定期除霜,并保持完整的温度检查记录。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2、 食品入库时,应对其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感官检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库。仓储区布局合理,按进口食品的待检、整改、合格、不合格等不同状态设置专门区域,实现不同状态进口食品之间的物理隔离,进口食品仓区由专人负责管理。对检验检疫发现不合格食品的,应隔离存放,腐败变质等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应当及时清除,有效防止交叉污染。

3、 建立进口食品出入库的详细记录,进口食品出库应该验看口岸检验检疫机关开具的有关单证,包括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或检验检疫处理通知单;禁止未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口食品被擅自提离和使用。

4、 如使用租赁仓库,应签定并妥善保管有效的租赁合同。

十一、 进口和销售记录管理制度(具体要求见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55号公告)

1、 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按批次如实记录入境食品的进口和销售情况,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通过纸质、电子文档或数据库方式,登记和保存食品进口、销售记录。

2、 由专人负责建立并执行。

3、 食品进口、销售记录中必须包括产品的名称、原产地、制造商、品牌、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入库日期、入库数/重量、出库日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货物流向地区、出库数/重量等内容;入境食品的相关检验检疫信息,包括报检单编号、境外出口商/代理商及备案号、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证书》签发日期等信息。

4、 食品进口、销售记录中应该同时记录相同原产地、制造商、品牌、规格产品的入库登记和出货登记等两部分内容,以便进行库存核销检查;进口食品在每次入库、出货后必须进行及时登记,库存情况应该与记录相符。

十三、档案管理制度

1、 建立完善的进口食品信息数据库,内容包括中外文对应的品牌、品名、生产企业,及来源地、规格、预包装食品标签等。

2、 应以纸质及电子存档方式保存进口食品的相关档案,包括出口方的检疫证书复本,食品标签样本,进口检验检疫局的卫生证书或检验检疫证明等的复本。

3、 进口检验检疫不合格的食品,其检验检疫证明以及处置记录应专门保留。

4、 由专人负责建立并执行 十

四、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1、 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接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后,及时按上述规定立即处理,并协助食品生产者执行食品召回制度。

2、 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3、 销售对象投诉及召回记录应当包括涉及的进口食品名称、规格、数重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召回或者销售对象投诉原因,自查分析、应急处理方式,后续改进措施等信息。 十

五、本制度从2014年07月01日起执行。

************公司

2014年06月31日

第二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考核办法(最终版)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1目的

使质量管理考核有据可依,通过考核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

2适用范围

本考核办法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的考核。

3职责

3.1质量管理考核要严格依照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由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

3.2各部门主管负责各自机构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督打分。

3.3各部门主管于每月底将各自机构的监督打分记录报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3.4对于出现违反质量管理制度重大情况的,要立即报告总经理。 3.5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的考核由总经理负责。

3.6对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方面,要积极履行各部门职责。

4考核标准

考核采用百分制,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具体分数规定为:

优秀:90分以上(含90分)

良好:80~89分

及格:70~79分

不及格:70分以下(不含70分)

5考核内容

5.1总经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树立“质量第一”思想,抓好全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对企业产品质量负全责。(20分)

2)组织研究和制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发展规划,制定方针与目标规划,定期检查各部门方针执行情况,正确处理产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努力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5分)

3)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例会,掌握质量信息,及时处理重大质量

- 1 2)负责全公司采购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对供方进行调查与评价,负责采购物资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及质量要求加以识别与管理。(60分)

3)协助生产做好采购不合格品的处置。(20分)

5.5营销副总

1)负责识别顾客的要求与期望,对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顾客的沟通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要求与期望,做好本公司产品销售工作及售后服务管理工作。(20分)

2)定期开展顾客满意程度调查工作,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协助分析、研究和解决顾客的投诉。(20分)

3)负责了解市场上产品的相关信息,为改进产品提供依据。(20分)

5.6生产部经理

1)在车间贯彻质量方针,实现车间的质量目标。(20分)

2)熟练掌握工艺要求,精心组织生产,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20分)

3)负责车间环境管理,对原料、半成品、成品、不合格品,要标识清楚,分类存放。(15分)

4)负责车间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中的管理。(15分)

5)负责车间设施和监视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使其处于完好状态。(15分)

6)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汇报,按规定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负责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不合格产品 不得转入下道工序。(15)

5.7品控部经理

1)行使检验职权,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25分)

2)负责对进货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及时组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25分)

3)及时反馈产品的质量问题,督促职工提高产品质量。(20分) 4)坚守岗位,做好检验记录。(15分) 5)努力学习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15分)

5.8员工

1)生产前必须提前到现场,对设备、工艺、安全等情况进行了解。

- 34 -

第三篇: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一、名词解释

1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和期望

2产品标识:指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的标志或标记,可分为产品标识、监测和测量状态标识和唯一性标识

3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环境的和其他因素(噪音、温度、湿度等) 4食品链:从初级生产直至消费的各环节和操作的顺序,涉及食品及其辅料的生产、加工、分销、贮存和处理

5食品安全危害:食品中所含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6食品安全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在发布的该组织总的食品安全宗旨和方向 7流程图:以图解的方式系统地表达各环节之间的顺序及相互作用

8前提方案: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食品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

9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10记录控制:应编制形成的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1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2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13污染预防:为了降低有害环境影响而采用过程、惯例、技术、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

二·其他

1.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

2.质量管理体系6个需要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3.应确保质量方针: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4.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3)资源需求。 5.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 (1)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2)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3)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和信息系统) 6.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应确定:(1)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2)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3)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 (4)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的条件。 7.设计和开发输出应:

(1)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2)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的信息。 (3)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4)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8.对供方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评价供方的相关经验。

(2)评审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 (3)调查供方的顾客满意度情况。 (4)调查供方的财务状况,服务能力。

9.采购产品的验证活动包括:检验,测量,观察,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10收集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的渠道: (1)顾客投诉。

(2)与顾客的直接接触。 (3)问卷调查。

(4)来自消费者组织的报告。 (5)各种媒体的报告。 (6)行业研究活动等。

13.数据分析应提供有关以下方面的信息: (1)顾客满意。

(2)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3)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4)供方

14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表:

文件类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类文件,质量记录

项目六:学习乳酸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1.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内容: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无表面的水(冰)的安全。

(2)与视频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4)手的清洁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2.食品企业的水源一般有城市公共用水(自来水),地下水,海水。 3.空气消毒:

(1)紫外线消毒法。 (2)臭氧消毒法。 (3)药物熏蒸法。

4.有毒化学物质的贮存和使用:对化学物品的保管,配制和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化学物质采用单独的区域分类贮存,配备有标记带锁的柜子,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该区。存放错误的化学物品要及时回位,对标签,标识不全者,拒不购入,重新标记那些内容物模糊不清的工作容器,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强化责任意;及时销毁不能使用的盛装化学物品的工作容器。

5.制定HACCP计划的12个步骤: (1)组建HACCP小组。 (2)产品表述。

(3)确定预期用途及消费对象:。

五种敏感或易受伤害的人群:老人,婴儿,孕妇,病人及免疫缺陷者。 (4)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 (5)现场验证工艺流程图。

(6)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评估(原理一) (7)运用HACCP判断树确定CCP(原理二) (8)建立关键限值(原理三) (9)建立监控程序(原理四) (10)建立纠偏措施(原理五) (11)建立验证程序(原理六)

(12)建立记录保持文件程序(原理七) 6.危害的分类与控制:

危害:与原料自身有关的,与加工过程有关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

生物危害:致病菌,病毒,寄生虫。

控制:细菌:时间/温度控;冷却和冷冻;发酵/pH值控制;干燥等。

病毒:蒸煮

寄生虫:失活/去除;饮食控制。

化学危害:天然毒素,化学制品,农药残留,有关安全的腐败。

控制:来源控制:区域,供方;

生产控制:用量,设备清洗,使用选择;

标识控制:消费群体,敏感人群。

物理危害:金属,玻璃,石头,辐射等。

控制:来源控制:供方证明,原料检测;

生产控制:金属探测,过筛等。 项目七:学习烘焙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员:食品安全小组的成员,食品安全过程的监视人员,食品检测人员,食品安全信息的外部沟通人员等。 2.终产品的特性描述内容: (1)产品名称或类似标识。 (2)成分。

(3)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4)预期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5)包装。

(6)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识,和处理,制备及使用的说明书。 (7)分销方式。 3.流程图包括:

(1)操作中所有步骤的顺序和相互关系; (2)源于外部的过程和分包工作; (3)原料,辅料和中间产品的投入点; (4)返工点和循环点; (5)终产品,中间产品和副产品放行点及废弃物的排放点。

4.基于主观信息(如对产品,过程,处置等的视觉检验)的关键限值,应有指导书,规范和教育及培训的支持。

5.监视系统应由相关程序,指导书和表格构成,包括以下内容: (1)在适当的时间内提供结果的测量或观察; (2)所用的监视装置; (3)适用的校准方法; (4)监视频次;

(5)与监视和评价监视结果有关的职责和权限; (6)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7)监视的方法和频率应能够及时确定关键限值何时超出,以便在产品使用或消费前对产品进行隔离。

6.(1)所选择的控制措施能使其针对的食品安全危害实现预期控制;

(2)控制措施及其组合有效,能确保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并获得满足规定可接受水平的终产品。

当确认结果表明不能满足一个或两个上述要素是,应对控制措施和其组合进行修改和重新评估。

修改可能包括控制措施(即过程参数,严格度和其组合)的变更,和原料,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7.持续改进: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通过以下活动,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沟通,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纠正措施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新。 8.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用(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9.理解要点:污染预防是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的主导思想。它着眼于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标准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融入了这一先进理念,要求组织在环境方针和目标中做出污染预防的承诺。

10.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

三种状态:正常状态

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

现在

将来

六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废弃物和副产品管理

土地污染

原材料和自然的使用

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11.内审 (第一方审核):组织的自我审核,由组织自己或已组织名义进行,可做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 基础

外审

第二方审核:组织相关方对组织的审核(顾客)

第三方审核:审核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对组织进行的审核 12.审核方式的内容:

(1)审核准则 (2)审核范围 (3)审核频次 (4)审核方法 (5)审核时间 (6)资源需求

内部审核的流程:

(1)制定审核计划(2)审核准备(3)首次会议(4)现场审核(5)末次会议(6)提交审核报告(7)纠正措施(8)跟踪活 13.审核证据的获得:

(1)审核范围内所在的面谈 (2)查阅文件和记录 (3)对现场的观察 (4)对实际活动和结果的验证 (5)测量与试验结果 (6)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 (7)职能部门之间的接口信息等渠道获得。

第四篇: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论文

食品质量安全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企业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

1、负责人岗位职责 :对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负责监督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经营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3、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严禁从证照不全的企业采购食品;进货时认真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确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二)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三)销售管理制度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陈列设施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4、散装食品销售必须按“生熟分离”原则,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按销售品种配备足量的容器,并符合卫生条件。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有防尘材料遮盖。应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设置“散装食品标识牌”,标识出食品的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做到“一货一牌、货牌对应”。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和包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5、生鲜食品销售应配备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陈列设施,配备符合要求的检测设备。

6、熟食制品销售间入口处应设预进间,设更衣及洗手、消毒设施,采用非手动式的水龙头。配备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食品冷藏设施和专用工具,食品要有防尘材料遮盖。

(四)仓库管理制度

1、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出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库管员应对其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并详细记录入库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等,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感官检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库。设有不安全食品暂存专柜,并有记录本。

2、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3、食品存放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30厘米以上,最底层隔离地面40厘米以上。食品按照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分类贮存,并有明显标识。

(五)除虫灭害制度

1、食品销售场所内不得使用鼠药,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灯,并保证能正常工作。熟食制品销售间要配有充足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定期消毒。

2、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营业时间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

(六)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

卫生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和专人管理,制定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和有关法规,并组织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每天在营业前后有检查,检查记录完备。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检查中发现问题仍未改进的,按有关奖惩制度严格处理。

二、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我单位食品经营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进货查验制度

1、对采购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食品感官质量和标签标示的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志等内容,查验是否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销售进口食品的,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对进入商场、超市、食杂店悬挂“总经销”、“总代理”字样牌匾的必须查验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权文书,并将文书复印件留存归档备查。

3、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企业总部向所属经营者提供进货查验的证明。统一配送之外自行采购的食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二)索证索票制度

1、索证:进货时按规定向生产厂家或上级供货商索取“一照二证一报告”。即索取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或等证件和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对生产厂家或上级批发企业的上述证照及时更新,以保有限期内。经营进口食品的,索取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

2、索票:进货时索取载有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的进货票据。即经营预包装食品的应索取按照省工商局统一样式,运用电子台账软件开具的供货凭证;经营生鲜食品的应索取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开具的上市凭证。

(三)进销货台账制度

1、食品批发商建立食品进销货台账制度,食品零售商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2、建立食品进销货台账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商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票据。

3、批发商销货时按照福建省工商局统一的供货凭证样式,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运用电子台账软件开具供货凭证,凭证三联,第一联存根(批发商销货台账),第二联购货单位(零售商记账凭证),第三联随货同行(零售商进货台账)。

4、设立一个存放上一级商或厂家相关资质和台账的资料柜,按照供货商、进货时间、商品类别等不同,将供货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定期装订成册,落实台账管理。批发商应将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及时扫描到电子台账软件中并上传许昌工商商品信息备案查询数据库。

5、进货查检记录、记录或者票据应当真实,不得伪造,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四)质量自检制度

1、经营生鲜食品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建立食品质量检测室(台),为主开展水产、蔬菜等食品的检测工作。

2、设置食品质量检测岗位,配备两人以上专(兼)职食品质量检测人员,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自行开展质量检测。

3、通过检测,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经检测不合格的食品进行退市处理,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流通环节,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录入到厦门生鲜食品安全信息系统。

4、在市场、超市内设立公示牌,对食品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1、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接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后,及时按上述规定立即处理,并协助食品生产者执行食品召回制度。

2、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消费投诉处理制度

1、在经营场所设立相应机构和人员,处理本经营场所发生的消费者食品投诉。提供食品时向消费者提供有关销售凭证(发票、信誉卡),作出特殊承诺的提供书面凭证。

2、受理投诉时对消费者的具体投诉内容和要求进行登记、做好投诉人姓名、住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购买食品的日期、品名、牌号、规格、数量、计量、价格、受损害情况、消费者的要求等相关内容的登记记录,并由投诉人签字盖章,将投诉人提供的凭证和有关材料复印存档。

3、受理消费者食品投诉后,指定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处理,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负责调查人员首先将企业自身情况调查清楚,结合投诉人意见,分清责任。属经营者责任的,按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应当给消费者退货、换货、赔偿的,及时给消费者解决;经营者没有责任,认真向消费者解释清楚。

申请人签字:二0年月日

第五篇: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生产原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因此,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仍然对我国食品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威胁。为了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质量管理起了重要作用。

Abstract Our food supply system was set up by the problem which is mainly around how to solve the provisions. For the QS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materiel, production environment,machining,packing,storage,transportation,marketing,etc. There still exits serious inadequacies. So, food poisoning which caused by disease-causing microorganisms and any other poisonous and harmful factors still pose clear threat on china’s safe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Key words: Food security,food quality control,food hygiene,food Safety System

一、前言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的产业,同时食品也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的特殊有形产品。其具有独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国有13亿人口,应当成为食品工业的大国与强国,发展食品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策略。温家宝同志曾在中国国际食品农产品加工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指出,目前中国食品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加工率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水平有待继续提高,我国还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工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二、认识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指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那么,引发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食品自身因素(如毒蕈),一个是人为因素。后者为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质量管理就是为保证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查,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总称,它是食品工业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加强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生产及产品质量的前提,要保证高质量的生产和产品,食品质量管理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三、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但我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不够。我国食品行业在原料供给、生产环境、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都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目前,由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是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构成的最明显威助。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惟利是图,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不按标准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滥用添加剂,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如山西溯洲毒酒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禽流感事件等等,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严重打击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人们对食品谈之色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构成了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因此,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没有保证,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危害分析关键点(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都是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与质量控制的保证制度和保证体系。食品良好操作规范(GMP)是食品企业自主性质量保证制度,是构筑HACCP系统和ISO9000标准系列的基础,HACCP系统是再严格执行GMP的基础上通过危害风险分析,在关键点实行严格控制,从而避免生物的化学和物理的危害因素对食品的污染。ISO9000标准系列是更高一级的管理阶段,包含了GMP和HACCP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系统性和法规性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这些保证制度和体系已被时间证明对确保食品卫生与安全是行之有效的。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注意往往是一些普通原则,必然缺乏针对性,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GMP,HACCP,ISO9000标准三者在内容上重复之处颇多,因此学术界认为应推行一种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规范制度。

五、食品质量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1、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比较多,如不注意加强质量管理,保证食品卫生的要求,很容易造成食品污染,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搞好食品质量管理,可以预防、减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2、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是提高食品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食品工业产品能否占有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基本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状况。

3、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搞好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和浪费,减少原材料,动力和工时的消耗,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比较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食品尽快占有市场,易于销售,从而缩短库存时间,加速资金周转,同时,不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4、食品质量管理与国际贸易的相关性

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按国际通用标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海关等部门依照我国的法规对进出口食品质量和安全进行严格管理,对保护我国人民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在进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经常面对如何对待进口对象国的贸易技术堡垒。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品质质量管理,提高出口食品质量,促进食品出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高检测检验水平,提供有利的质量保证,推动食品的出口。

六、食品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措施

我国现在还存在将食品卫生管理代替食品质量管理的趋势,食品质量管理工作至今没有得到重视。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加快食品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完善管理机构设置,是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尽快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安全食品”、“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和“绿色生产线”的认证工作。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第二,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第三,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宽、时效性强的食品供求、交易、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制度和监测抽检预警网络系统,搞好食品供求、卫生质量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第四,加强食品安全设施体系建设。第五,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企业、公民都认识到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共同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食品质量管理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食品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应懂得食品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应从整体上把握质量管理的共性,以指导更好的学习和应用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利器,也是对广大消费者认真负责的重要表现,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

参考文献

[1] 王可山,郭英立.食品质量安全政府管制缺陷及其完善[J].改革与战略,2007,(4) [2] 张鑫,杨颖.论食品安全性问题[J].品牌与标准化,2010,(8) [3] 孟菲.食品安全的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及其规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9 [4] 周洁红,钱峰燕,马成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与进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4,(4) [5] 霍丽玥.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6] 何德华,周德翼,周向阳,等.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 [7] 吴秀敏.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 [8] 玉环.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9] 王可山,李秉龙.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J].调研世界,2005,(7) [10]陈宗道.食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5,6 [11]李平兰,王成涛.发酵食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 [12]罗纳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调研报告,2006 [13]何德华,周德翼,周向阳,等.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3)

上一篇:水泥稳定碎石合同下一篇:商品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