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应急处理办法

2022-08-19

第一篇:旅游中应急处理办法

农药中毒的应急处理办法

农村施用农药人员。在田间喷洒农药或配药及检修施药工具时,皮肤易被农药污染,均容易经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发生急性中毒。 在接触农药过程中,如果农药进入人体的量超过了正常人的最大耐受量,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出现生理失调、病理改变等一系列中毒临床表现,就是农药中毒现象。

农药中毒,是指农药进入人体后超过最大忍受量,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使生理失调,病理改变等。

常见的农药中毒急救常识 常见的农药中毒急救方法

主要症状:呼吸障碍、心博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

农药类型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敌杀死、功夫、灭扫利等)

中毒症状:此类农药是一种神经毒剂,因中毒途径不同,首发症状也不相同。 常规处理:皮肤污染时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口服者以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亦可用清水洗胃,眼睛被污染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无特效解毒剂。

农药类型二:有机氯农药(如硫丹等)

中毒症状:表现为神经兴奋性症状。

治疗处理:尽快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包括催吐、洗胃、导泻等,注意特别禁止使用油类导泻剂,使用活性炭能促使此类农药的排出。

农药类型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呋喃丹、灭多威、叶蝉散等)

中毒症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重度中毒时可出现肺水肿、昏迷、脑水肿及呼吸衰竭,死因多为肺水肿及呼吸衰竭。

急救方法:彻底清除毒物,防止毒物继续吸收,促进毒物排泄等,重症患者急送医院处置。解毒可用阿托品皮下2毫升注射,不能用解磷毒。

农药类型四: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如敌百虫、敌敌畏、三唑磷、乐斯本等) 中毒症状:轻度中毒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汗、瞳孔缩小、视力模糊等,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尚有肌束震颤、轻度呼吸困难、共济失调、腹痛、腹泻等,重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表现外,还出现大小便失禁、肺水肿、呼吸麻痹、昏迷、脑水肿等。 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现象,脱掉污染衣服,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粘膜、头发等,并急送医院进行抢救。解毒药物为阿托品、解磷定、氯磷定等 农药中毒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从左至右依次为经皮肤、口、呼吸和眼睛进入人体):

1.吸入农药,身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服、帽、袜等,解开上衣钮扣和松开腰带,使呼吸畅通。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清洗沾有农药的皮肤、头面、头发及手指甲缝等处。用干净水漱口和肥皂水洗手、洗脸,注意身体保暖。

2.农药沾染皮肤的,应脱去被农药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及肥皂(不要用热水)充分洗涤被污染的部位。洗涤后用洁净的布或毛巾擦干,穿上干净衣服并注意保暖。

3.眼睛被溅入药液或撒进药粉的,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冲洗时把眼睑撑开,一般要冲洗15分钟以上。清洗后,用干净的布或毛巾遮住眼睛休息。 4.敌百虫中毒时,切记不能用肥皂水洗。因为敌百虫遇碱后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敌敌畏,而肥皂水是碱性的。

5.对误服农药中毒者,吞服量较大时,一般应立即催吐或洗胃,而不要先用药物治疗。如吞服农药量度少或难于催吐,一般采用无机盐类泻药,让中毒者快速饮清水或稀肥皂水300~500毫升或2%苏打水(200毫升水加4克小苏打,敌百虫中毒不能用肥皂水和苏打水)。然后,用手指或筷子刺激中毒者的咽喉、舌根催吐。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吐出液澄清、无农药气味为止。

6.如果中毒者呼吸停止,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直到中毒者能自主呼吸为止。对农药熏蒸剂中毒者只能给氧,禁止人工呼吸。

7.农药中毒时不可用热水洗澡。因为热水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毒物的吸收,使中毒更加严重。

8.对昏迷不醒、病情危急者,中毒严重者采取急救措施后带上农药包装物或标签,应立即就近送医院抢救。在护送路上应注意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及紧身衣服,以免妨碍呼吸,并将病人头部倾向一侧,防止口腔、鼻子内分泌物堵塞气管。同时,要注意给病人保暖,观察其呼吸、脉搏、瞳孔的变化。

工作人员使用农药喷洒机时,发生呕吐、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时,看护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看护中毒人员,等待医护人员救助,向医生讲清楚农药的名称和作业时间。

第二篇:煤矿安全生产应急处理办法

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特要求制定鹤济王屋山煤业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处理办法:

(一)调度室接到报告,要问清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和趋势。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采取应急措施,通知临近灾区人员由班组长带领撤出。

(二)、立即通知值班矿领导→救护队→相关医院派人赶赴现场实施抢救。

(三)、立即通知矿长→总工程师→指挥部成员。指挥部成员接到调度室报告后要立即赶到调度室指挥抢救工作。

(四)、按领导指示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观察灾情,研究抢救措施,并通知有关部门维持好矿区秩序,做好保卫工作。

(五)、迅速在距离事故地点较近的地方安装电话,并设专人看守,以便于调度室随时与现场联系。

(六)、通知受灾区队查清当班出勤人员,现场遇灾人员和估计所在地点,调度室立即调出遇灾人员定位信息。

(七)、按矿长、总工程师指示,调动人力、物力抢救,掌握抢救进展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八)、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现场救援情况和进展工作。

鹤济王屋山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

应急处理办法

鹤济公司王屋山煤业有限公司

调度室

2013年8月

第三篇:银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附件1

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保护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预防或最大程度减轻营业网点服务突发事件(以下简称服务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指服务突发事件是营业网点无法准确预测发生,与客户服务密切相关,影响营业网点正常营业秩序,需立即处置的事件。

第三条 本指引是指导解决影响营业网点持续提供正常金融服务突发事件的基本工作规范。各会员单位根据实际应做好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与公共安全、案件事故、舆论引导、信息系统保障等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

第四条 服务突发事件种类

(一)营业网点挤兑;

(二)营业网点业务系统故障;

(三)抢劫客户财产;

(四)自然灾害;

(五)客户突发疾病;

(六)客户人身伤害;

(七)寻衅滋事;

(八)营业网点客流激增;

(九)不合理占用银行服务资源;

(十)重大失实信息传播;

(十一)其他影响营业网点正常服务的事件。

银行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客户不满、投诉以及业务纠纷不在本指引服务突发事件范畴之列。

第五条 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一)处理服务突发事件,应坚持快速有效的原则;

(二)处理服务突发事件,应坚持及时报告的原则;

(三)处理服务突发事件,应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四)处理服务突发事件,应坚持保护客户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

(五)处理服务突发事件,应坚持系统内上下联动、系统外横向联动的原则;

(六)处理服务突发事件,应坚持保守银行和客户秘密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六条 组织体系

各会员单位及辖属具有网点管辖权的分支机构,分层次设立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并按照内设机构职能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各会员单位及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办事机构为常设机构(形式不限),并建立与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中国银行业协会和地方银行业协会的联动机制。

各会员单位营业网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团队,网点负责人为本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第一责任人。

中国银行业协会和各地方银行协会应对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置进行引导、协调、督促,并做好行业内应急处理信息交流等服务工作。

第七条 工作职责

(一)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的职责:

1、制定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成员部门工作职责;

2、审定符合本行实际的应急处理预案;

3、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处理预案;

4、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5、调配各类应急处理资源;

6、决定向系统内上级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情况;

7、审定应急处理信息披露事项;

8、总结应急处理工作经验教训;

9、决定向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协会等系统外职能部门报告应急处理相关事项;

10、决策应急处理工作的其他重要事项。

(二)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的职责

1、参照《中国银行业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示范文本》,制订符合本行实际的应急处理预案;

2、有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等预警工作;

3、接收辖属机构上报有关服务突发事件信息,提出服务突发事件级别判定意见;

4、组织实施应急处理预案;

5、指导督促营业网点应急处理预案的执行;

6、联系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协会等系统外职能部门协调处理服务突发事件,及时报送有关应急处理情况;

7、按权限对外披露相关信息;

8、收集、整理、保管应急处理档案资料;

9、完成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的职责

1、制订并组织实施本单位应急处理预案;

2、及时向系统内上级机构上报有关应急处理信息;

3、根据实际情况,联系相关系统外职能部门协助处理服务突发事件;

4、落实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工作;

5、完成系统内上级机构交办的应急处理工作其他事项。

第三章 服务突发事件级别界定

第八条 级别划分

按事件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涉及人数、可控性及影响程度、范围等,服务突发事件可划分为三个级别:

(一)特大服务突发事件(Ⅰ级)

指致使多个营业网点不能正常营业,影响银行正常服务的群体性服务突发事件。包括营业网点挤兑、多个营业网点受自然灾害破坏、多个营业网点业务系统故障等服务突发事件。

(二)重大服务突发事件(Ⅱ级)

指致使单个营业网点不能正常营业,影响银行正常服务,妨碍客户利益的群体性或个体性服务突发事件。包括单个营业网点受自然灾害破坏、单个营业网点业务系统故障、抢劫客户财产等服务突发事件。

(三)较大服务突发事件(Ⅲ级)

指扰乱单个营业网点正常经营秩序,影响银行正常服务的个体性服务突发事件。包括客户在营业网点突发疾病、遭受人身伤害、寻衅滋事、客流激增、不合理占用银行服务资源、重大失实信息传播及其他服务突发事件。

第九条 各会员单位及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应密切监控服务突发事件处理过程和形势发展,当服务突发事件事态激化或缓解时,可相应按升级或降级后的级别处理。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十条 服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营业网点主要负责人需及时到达现场,启动本单位应急处理预案,同时按程序报告系统内上级机构。

系统内上级机构接到事发营业网点上报情况,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机构应迅速分析判断服务突发事件有关情况,视情况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处理预案。

第十一条 发生Ⅰ级、Ⅱ级服务突发事件,系统内上级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向当地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协会报告有关情况,请求支持配合;必要时,请求监管机构或政府职能部门统一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营业网点发生挤兑,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启动联动机制,迅速联络公安部门协助维持秩序,控制局面,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多个营业网点受自然灾害破坏,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启动联动机制,迅速联络地方政府协助救灾,同时做好人员财产的转移和安置。

多个营业网点发生业务系统故障,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迅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排除故障,恢复运行,同时做好客户安抚和信息披露工作。

第十二条 发生单个营业网点业务系统故障、寻衅滋事、客流激增、不合理占用银行服务资源、重大失实信息传播等服务突发事件,必要时,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向当地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协会报告有关情况,请求支持配合,同时做好客户安抚和信息披露工作。

第十三条 服务突发事件报告

(一)发生服务突发事件,营业网点第一时间电话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必要时通过传真或电子传输系统等方式报告。

(二)报告服务突发事件,内容应客观、真实、完整,程序规范。

(三)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服务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包括营业网点名称、地点、时间、原因、性质、涉及金额和人数;

2、服务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主要危害、客户反应、应对措施、事态发展趋势等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 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视情况、按程序对外披露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消除不良影响,维护社会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或结束后,对引起媒体关注的,应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进行正面舆论引导,降低不良影响。同时稳妥细致做好善后工作,恢复营业网点正常营业秩序。

第五章 预防机制

第十五条 服务监测

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应定期进行服务状况调查,监测营业网点业务量、客户等候时间、客户意见焦点、投诉情况等相关指标,对比历史数据,调研业务发展趋势,对所辖营业网点的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系统支持、安全保障、资源配置等情况进行评价和判断,分析、查找营业网点运营状况和服务隐患。

第十六条 预防预警

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针对服务隐患,提出风险警示,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辖属机构制订实施预防预警措施,防范服务风险,预防服务突发事件发生,提升服务水平。

第十七条 应急演练

各会员单位及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定期组织辖属营业网点进行应急处理预案演练;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应做好辖属营业网点应急处理预案演练的组织、指导工作,提高服务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水平。

第六章 总结评价

第十八条 原因调查

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组织调查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查找工作不足。

第十九条 评估总结

发生服务突发事件的营业网点应对事件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处理经过、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服务风险防范能力,并上报总结报告。

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对服务突发事件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以及与系统外职能部门联动协调等情况进行评估与总结,完善相关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并按规定向当地银行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协会报送总结报告。

第二十条 奖励与问责 各会员单位或辖属分支机构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根据服务突发事件原因和处理全过程的调查结果,对在应急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贡献较大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与表彰。对服务突发事件的发生负有责任的以及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工作不力的有关部门或人员,应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指引附《中国银行业营业网点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示范文本》,以指导各会员单位或分支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第二十二条 各会员单位应在本指引的指导下,制定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应报备系统内上级机构以及当地监管机构、银行业协会。

第二十三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四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第四篇:外加剂泄漏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为了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在生产混凝土时,需掺入部份外加剂以改变混凝土性能,我搅拌站目前使用的外加剂是由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和萘系减水剂以及水按一定比例复合配制而成,复配过程无化学反应,只是物理混合过程。为了避免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意外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特制定此应急管理办法:

1、外加剂化学性质

氨基磺酸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为芳香族磺酸甲醛缩合物,一般是由含有磺酸基和氨基的单体,如三聚氰胺、尿素、苯酚、水杨酸、苯磺酸、苯甲酸等一类的单体,通过滴加甲醛,在含水的条件下与甲醛加热缩合而成,我公司所用氨基是以对氨基苯磺酸钠及苯酚为主要原料,在含水的条件下与甲醛加热缩合而成的高效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是由工业萘或煤焦油中的萘、蒽、甲基萘等馏分,经磺化、水解、缩合、中和、过滤、干燥而制成。萘系减水剂一般为棕色粉末。由于外加剂中含有氨和萘有毒成份,但经过缩合后只有很少量处于游离状态存在,无明显刺激味道,对皮肤无烧伤作用,食用后会对人体有害。

1、泄漏应急处理

如在生产现场发现外加剂泄漏,应立即向值班调度汇报,调度首先安排机修人员进行堵漏处理,减少泄漏量。同时注意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清水进行稀释,并立即送医院就医。

4、预防措施

当班机修人员要坚持每班不定时的巡查外加剂管道及储存容器,检查是否有泄漏情况发生,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第五篇: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 2003年376号令),预防和控制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广大旅客、铁路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结合铁路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国内突然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并有可能借铁路传播的事件;铁路车站、列车发生 3人以上集体性或有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铁路单位内部发生的3人以上集体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

第三条 铁道部统一领导、指挥铁路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消除等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疫情借铁路传播或事态扩大。

2、做好旅客、铁路职工家属的健康保护。

3、保证突发事件急需物资运输。

4、做好病人的医疗救治。

第四条 铁路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应坚持以下原则,最大程度地减低突发事件产生的可能和危害。

1、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反映及时、措施果断。

2、领导负责、分级负责、系统负责、岗位负责。

3、防治结合、专群结合、路地联控

4、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第五条 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人员,应给予适当补助;对做出贡献的,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而致病、致残、死亡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或抚恤。

第二章 组织保障体系

第六条 铁道部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织保障体系,实行领导负责、逐级落实、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网络指挥系统和疫情报告制度。

第七条 发生突发事件事,铁道部成立“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卫生工作的部领导担任,部内卫生、外事、运输、安全、公安、宣传等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协调开展工作。

第八条 部属各单位相应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和指挥机构,积极开展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工作。

第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服从国家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发生在铁路范围内、需要两

个及两个以上铁路局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时,由铁道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并协调处理。突发事件仅限于铁路局、分局管辖范围内时,原则上由铁路局、分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具体处理工作;必要时,由铁道部统一指挥。

第三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条 部属各单位要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预防工作检查监督和效果评价制度,确保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工作落实。

第十一条 铁路站车应加强对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防病信息和技术措施的广播宣传,提高广大旅客的防范意识。加强对站车工作人员识别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使其掌握铁路常见应急处理事件的报告、防范、处理方法。

第十二条 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有关公共卫生工作,提高站车和铁路生产、生活环境卫生水平。

第十三条 加强对铁路职工、特别是站车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保证清洁和饮食卫生,提高防御疾病能力。

第十四条 铁路站车按照规定配备医疗救护药箱、应急设备以及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第十五条 铁路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事件的预防、治疗、检测、控制相关工作的监督检查,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第十六条 加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信息网络、配备食品、有毒化学物、微生物等突发事件检测设备,提高铁路系统疫情检测、卫生检疫、医疗救治、追踪调查和疫情处理等方面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水平。

第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卫生、科研机构开展预防控制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研工作。

第四章 信息报告制度

第十八条 铁道部在全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铁路局应当在接到报告后 2小时内报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1、旅客列车上发生三十人以上旅客食物中毒或有人员死亡。

2、铁路沿线城市人民政府宣布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流行。

3、铁路单位职工发生三人以上职业中毒事故或发生死亡事故。

4、 铁路运输过程中有毒化学品泄露引起公共人群急性中毒。

5 、 铁路运输放射性物质包装失去屏蔽效能,放射性物质撒漏或丢失。

第十九条 发生本办法十八条

一、

三、

四、五款情形时,各铁路局卫生主管部门应在 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条 铁路站车发生 30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重大食物中毒需要立即组织抢救病人时,执行公务的卫生、客运人员科直接向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得隐、缓、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

第五章 应急处理

第二十二条 国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铁路采取措施时,由铁道部决定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各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铁路局、分局决定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并向铁道部报告。铁路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铁路局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向铁道部报告,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初步处理建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时决策,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 铁路各级卫生部门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对铁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相关单位预防和控制疫情在铁路职工和家属中传播;及时组织和协调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组织控制和消除疫情。

第二十四条 铁路各级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突发事件现场的治安秩序,为抢救、隔离、运送病人提供安全保障,协助卫生部门对拒绝安规定隔离处理的传染病患者和接触者依法强制执行,打击利用突发事件扰乱秩序的违法行为,维护稳定,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第二十五条 铁路各级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客货运输部门防止和控制疫情借铁路交通工具传播,保证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过程中的人员、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的运输。

第二十六条 铁路各级外事部门负责掌握进出境旅客的情况和信息,组织协调处理涉外有关工作;指导铁路有关部门配合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做好铁路口岸入出境人员、交通工具、各类货物需要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药械等物资优先经铁路口岸及时运送。

第二十七条 铁路各级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组织职业危害事件的现场勘察、事故原因及定性分析

第二十八条 宣传部门负责组织铁路各单位做好职工、家属和旅客的宣传教育工作。第二十九条 计划、财务部门负责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设备经费。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条 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分别给予领导者、直接责任者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留用查看、开除等相应处分。

1、对突发事件隐、缓、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缓、谎报,对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不力、工作失职,造成一定影响和损失的;

2、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3、未按照优先安排的原则,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运输的;

4、突发事件发生后,对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

第三十一条 铁路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铁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

1未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瞒报的;

2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

3未按规定履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

4拒绝接诊病人的。

第三十二条 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部核备。

第三十四条 除铁路站车外,铁路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爆发流行事件依照国家和当地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由所在地铁路主管部门组织处理,并报部卫生主管部门备案。

上一篇:林业局工作实习报告下一篇:林业局如何考核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