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创新实践

2022-08-19

第一篇:楼宇自动化创新实践

楼宇自动化创新实践 宿舍楼层综合布线设计

楼宇自动化创新实践

---北二宿舍楼层综合布线设计

学 院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2013 年 12 月 13日

目录

一.实践要求 ·······································

二.综合布线系统······································

2.1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2.2综合布线系统原则 2.3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三.宿舍楼层平面图分析································

四.综合布线各系统的设计 ····························

4.1工作区子系统 4.2水平子系统 4.3管理间子系统 4.4垂直子系统 4.5设备间子系统 4.6建筑群子系统

五.设备清单·········································

六.心得体会·········································

一、实践任务要求

以自己所在宿舍为设计对象(用AutoCAD画出平面示意图),按照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的需求,设计弱电间位置,估算所需线缆和管槽,并给出系统原理图和设备清单。 完成时间:第11-14周。

二、综合布线系统

2.1、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综合性(语音、数据、视频信号,布线一次完工)

 先进性(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

 开放性(开放式体系结构,开放标准,支持所有著名厂商产品,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

 灵活性(双绞线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 2.2、综合布线系统原则:

1)全部采用符合综合布线标准的产品项目中采用的所有产品均符合国际EIA/TIA 568 及国内布线相关标准。

2) 水平和骨干电缆系统采用星形拓扑水平电缆长度最大不能超过90米(295尺),如果考虑跳线、接插线和设备电缆,可再增加10米,超过10米的长度,应从水平配线系统的90米限额中减去。

3) 对于每个建筑物,所选择的骨干电缆媒介(铜缆/光纤)应满足业务和距离的要求。如使用光缆,每个配线间至少有6芯多模62.5/125μm GI光纤(推荐使用12芯光纤),在距离超过2,000米(6,560尺)时,推荐使用单模光纤,各配线间的话音和数据骨干电缆分开。

4) 符合布线标准的结构化设计,便于信息点的增加、扩展、变更、移动,易于系统维护管理。

5) 在每个主配线终端和通信配线间的话音和数据终端应分开。

6) 每个工作站或工作区域应有两条四对专用水平电缆,分别用于话音、数据。 7) 电信配线间的位置设置应满足90米(295尺)的最长水平配线要求。超出90米时,采用多个配线间。

2.3、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我国新标准是在参考EIA/TIA-568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和ISO/IEC 11801用户楼群通用布线标准的基础上,将综合布线系统分成6个子系统,它们分别是:

(1) 工作区子系统; (2)配线(水平)子系统; (3)干线(垂直)子系统; (4)设备间子系统;

(5)管理子系统; (6) 建筑群子系统。

三、宿舍楼层平面图分析

从平面图可知,一楼层和二到九楼层的差别是:一楼层中间位置是设备间,二到九楼层中间位置是配线间(管理间)。

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北二宿舍楼层平面图可知,每层楼有32间宿舍,按照一个语音点,五个数据点计算,每楼层有语音点32个,数据点160个。整栋宿舍楼有九层,所以共有288个语音点,1440个数据点。

弱电竖井的位置在平面图中,配线间隔壁。

(弱电竖井)

四.综合布线各系统的设计

4.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间即办公区域,由终端设备(计算机、电话机)及其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部件组成;

每个信息插座旁边配备一个1~2个单相电源插座; 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间距不小于10cm,不大于30cm。

工作区示意图

(注明:正方形为数据点(4个网线插口一个电话插口和一个语音点),圆形为插座,正五边形为电箱。)

每间宿舍为一个工作区,每间宿舍住4位学生,每间宿舍在写字桌侧墙面离地高1m处已安装四个电源插座,因此信息插座安装与电源插座等高处。

4.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注:宿舍四个人,每个人的书桌位置处各有一个网线插口和电源插座,途中前后中央位置可以看出。图中每个宿舍分为三部分左边为放杂物区间,中间为生活区间,右边为阳台。)

(水平子系统布线设计图)

从水平子系统示意图可以看出:所有信息点连在靠近门口处,然后通往宿舍外的线槽。所有电源插座连接电箱,然后通完宿舍外。每间宿舍共有6个电源插座和一个语音点五个数据点。

数据及语音信息点的水平数据线缆采用室内6类非屏蔽双绞线系列。水平线缆从楼层设备间引出后,通过线槽或线管连接到接线盒处并做好预留。水平走廊的线槽及室内的线管均在土建时架设完整。

4.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位于每层的楼层配线间,包括电缆配线架,光缆配线架设备及电缆跳线和光缆跳线;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的桥梁,同时为同层组网提供条件:当终端设备位置或局域网 结构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变跳线方式即可解决。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架、跳线等组成。通过星型拓扑结构,在各个管理层次上完成各种连接和组网,为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通用和特殊的网络(环型、星型、总线型、树型等等)。用户方便的管理自己的系统,只要在管理子系统内部稍做调整即可实现功能的调整及I/O位置的调整。通过对各层配线间的合理布局,可预留空间支持用户由于业务发展对系统扩容的需求。

水平图如下:

配线间的设计:

1、楼层配线架安装在楼层垂直弱电井内的19in机柜中,并靠近接线口。根据楼层信息点的多少,确定配线间的个数,及配线架的个数。

2、GCS色标。为了管理的简易,在布线系统大量的线缆中。遵循蓝场连接水平子系统,白场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紫场连接应用设备,灰场连接机房等。

3、 配线间的环境。配线间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通风良好,室内照度不低于150lx,并符合相关消防规定。

4、 所有设备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4.4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即建筑物内垂直方向上的主馈线缆,它将各楼层配线间的接线端连接到主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再与设备间系统连接。

(垂直子系统布线图)

4.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选定规则:

•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通常情况下,设备间管理子系统建议选择在水平中心位置,可以保证水平布线的距离最短,不会超过双绞线所允许的100m最大传输距离。 设备间既要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根据选用设备及安装要求进行设计和规划,又要满足采光、防尘、隔音等工作环境的要求。 设备间装修时,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按照标准的设计要求,设备间(尤其是要集中放置设备的设备间)应尽量满足下面的要求:

•设备间应当选择设置在电梯附近,以便装运笨重的设备。 •设备间的最小安全尺寸是28OcmX2OO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Ocm,门的大小至少为2.1mx1m,向外开。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

•房顶吊顶一般要取齐过梁下部,并留足灯具和消防设备暗埋高度。建议吊顶采用铝合金龙骨和防火石棉板。

•设备间地板优先使用耐磨防静电贴面的防静电地板,抗静电性能较好,长期使用无变形、褪色等现象。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5OOkg/mz。

•由于设备间多采用下进线方式,地板下要敷设走线槽和通风,因此,地板净空高度应当为10-5Ocm。

•设备间设备一般按机柜间与操作间相隔离的原则进行安装,特别是对于交换机、光传输设备、集群设备等自动化程度高,网管系统可完成设备大部分调测监控及系统操作的设备,这样可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为隔音、防尘需装设双层合金玻璃窗,配遮光窗帘,配置专用通风、滤尘设备,保持设备间通风良好。 •室内照明不低于1501x。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25C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80%。

•设备间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千扰源。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

•l5MHz@l0OOMHz时不大于120佃。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川m。 •平行线缆相互隔离的距离不小于50一6Ocm。

•竖井通过楼层时要尤其注意,尽量保持间距,避免电力线千扰通信传输。在设备间、站区通信、电力线密集人井、电缆房中,更要注意各自的盘绕、路径的最优布设。

设备间示意图:

注:仅图像可做参考,图中文字,设备数量与北二宿舍设计不符。

4.6建筑群子系统

五、设备清单

序号 1 2 3 4 5

平用)

安装100对110型配线架(主6

干用)

7 8 安装24口光缆配线架 安装24口 模块式配线架

个 个

9 9

30

名称

安装8芯室内多模光缆 安装6类室内大对数电缆 安装室内6类UTP双绞线电缆

光纤熔接

安装100对110型配线架(水

45

单位 米 米 米 点

数量 150 1152 5760 72

备注

计算依据:

宿舍楼长约60米宽约30米

安装6类室内大对数电缆(每室4M计算)4*32*9=1152M 安装室内6类UTP双绞线电缆(每室4M*5计算)4*5*32*9=5760M

六、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的《楼宇自动化课程》学习,我受益良多。学习完楼宇自动化这门课程,我对自动化这一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四以前,我对自动化的认识是:对某些机械设备或者某一生产过程的控制。因为我们学过的课程里面,例如《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等都离不开设备与过程。但是,学习完本课程以后,我才知道,控制原理还能应用于楼宇的建设,而且还应用得那么淋漓尽致。楼宇的通信需要自动化,楼宇的办公需要自动化,楼宇的安防、排水、供配电、防盗、供暖、停车场管理等等,都需要自动化,甚至可以由智能建筑为起点,建立智慧型城市,智慧地球。这一门课,使我对自动化有了重新的认识,让我再次体会到科学是无止境的。

而这次的创新实践,是楼宇自动化知识里面的一部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大学几年,做过很多不用的课设,而这次的设计相对于之前的设计有很大的不同点,这次的设计涉及到建筑、布线等问题,对于我们自动化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挑战。

通过这个创新实践,我对楼宇的布线系统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也对自己宿舍楼层的布线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综合布线里面原来大有学问。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是很有逻辑顺序性的,必须先确定每一楼层信息点的个数,然后选取设备间,确定弱电竖井,确定每一楼层配线间位置,计算配线架数量,然后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最后综合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哪些配线架,哪些类型的传输介质,怎样才能节省资源,也是综合布线设计里面需要谨慎考虑的方面。

大学四年最后一门课程,或许是人生中的最后一门课程----《楼宇自动化》,不仅仅让我对这个建筑学科,对自动化这个专业有了新的认识,曾明老师的授课方式同样让我受用终生。还记得第一节课,曾明老师的一句话:“楼宇自动化的知识你可以不记得,但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吃亏!”作为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的大学生,这一句话注定成为我坚定不移的座右铭,《楼宇自动化》这们课程,作为大学与社会的一门过渡课程,对我来说,也注定意义深远。

第二篇:楼宇自动化学习心得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建筑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建筑的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并通过优化设备运行与管理,降低运营费用。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建筑的电力、照明、空调、通风、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量最大的子系统,它的设计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

通过本学期对楼宇自动化的学习使我对智能建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自动化技术在楼宇方面的应用也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楼宇自动化将有着非常广泛的前景。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复杂,我觉得应该将专业知识也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列如将太阳能技术与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但是他需要的是更高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而我们还欠缺很多,但日后若能将二者较好的结合也能开辟一种全新的智能家居建筑,既环保节能又能满足我们队智能建筑的需求。楼宇自动化技术是一门全新的技术,它的发展才刚刚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生活在应用了楼宇自动化技术的建筑中。

通过和夏老师一个学期的接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老师教学的魄力,在上课的同时希望老师能和学生有些互动,课外生活也可以和同学们接触,形成亦师亦友的局面,专业上课的时候能够下来多多走动,上课的时候可以和不认真听讲的同学开开玩笑,积极鼓励大家课堂互动,尽量让每个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第三篇:楼宇自动化实习报告

建筑电气及智能化认知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

2、学习楼宇自动化及其相关知识。

3、了解楼宇科技及其相关。

4、提高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的兴趣,增强感性认识,稳定专业思想。

二、实习内容

<一> 视频观看实习阶段

实习的前四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楼宇自动化相关的视频资料,让我们对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和楼宇科技等概念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们对各种线缆制作,摄像头安装,安防系统施工,消防系统等有了初步的认识。除此之外,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我还学到了以下知识。

1、智能建筑

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和机房工程。原来的安防、消防、楼宇自控、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统统收入囊中,包括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建筑电气等技术领域,涵盖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办公、商业、文化、媒体、体育、医院、学校、交通和住宅等民用工业建筑等智能化系统的工程设计。

2、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楼宇自动化系统也叫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的能源使用、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等,以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楼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子系统。根据我国行业标准,BAS又可分为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子系统宜一同纳入BAS考虑,如将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独立设置,也应与BAS监控中心建立通信联系以便灾情发生时,能够按照约定实现操作权转移,进行一体化的协调控制。

3、消防报警系统

消防报警系统就是一种及时发现和通报火情并采用措施控制扑灭火灾的自动消防设施。要保证大楼内人员、设备的安全,随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环境,系统的没置即使投资大一些也应选用较先进、高可靠性、误报率低的产品。

火灾报警系统属于智能大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但其又在完全脱离其他系统或网络的情况下独立地正常运行和操作,完成自身所具有的防灾和灭火的功能,具有绝对的优先权。火灾报警系统的结构、组成、功能都应符合我国现行的规范。

综合性智能化大厦作为一座现代化建筑,应具备一套满足其功能要求的智能化建筑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正是为了保证大楼的安全运行,发挥大楼的智能化作用而启用的。火灾报警系统的专业设备系统应设置先进、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行可靠。

4、监控安防系统

监控安防系统是应用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在其闭合的环路内传输视频信号,并从摄像到图像显示和记录构成独立完整的系统。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控对象,不但极大地延长了人眼的观察距离,而且扩大了人眼的机能,它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长时间监视,让人能够看到被监视现场的实际发生的一切情况,并通过录像机记录下来。同时报警系统设备对非法入侵进行报警,产生的报警型号输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触发监控系统录像并记录。典型的监控安防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前端部分;传输部分;控制部分;电视墙显示部分;防盗报警部分;系统供电。

以上是在视频实习阶段和课后,我学习到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仍然缺乏对各个概念和系统的直观认识和实践知识。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们去酒店实习参观,弥补了这一空缺。

<二>酒店参观实习阶段

在酒店的参观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参观了该酒店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是该酒店的监控系统和消防安防系统的中心。在此,我们学习到了各种不同的摄像头以及它们的特性。包括普通的黑白摄像头,夜间能正常摄像的红外摄像头,在捕捉到动作时才工作的特殊的摄像头等。该酒店监控中心内还设有火灾报警显示系统和各种控制系统。如酒店各楼层平面图,各楼层的防火卷帘门,风机等的控制装置。随后,我们参观了该酒店的各种火灾报警装置,如温感报警器,烟感报警器,紧急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应急电话,防火卷帘门等。最后,我们参观了该酒店的空调室。空调室设在地下室,里面有很多大型设备,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我们才了解到,原来空调室内的装置,就是一个中央空调的组成部分。工作人员详细的介绍

了中央空调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让我们对中央空调系统有了直观的认识。该酒店采用的是溴化锂中央空调。通过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我还学习到以下知识。

1、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是指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示设备称为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火灾报警控制器担负着为火灾探测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监视探测器及系统自身的工作状态;接受、转换、处理火灾探测器输出的报警信号;进行声光报警;指示报警的具体部位及时间;同时执行相应辅助控制等任务。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有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光感报警器等。

2、中央空调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是使室内空气温度、湿、清洁度和气流速度(简称四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一项环境工程技术,它满足生活舒适和生产工艺两大类的要求。

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 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采用风管送风方式,用一台主机即可控制多个不同房间并且可引入新风,有效改善室内 空气的质量,预防空调病的发生。

溴化锂制冷机,简称溴冷机,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吸收式制冷机种。真空状态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中央空调系统。 溴化锂制冷机需要的热源来驱动,主要在天然气,柴油,煤油,水蒸汽,热水等,因此在电力供应不足的地区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三、感悟及体会

通过五天有组织,有目的的实习,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方面的知识。在视频学习阶段,我学习到了楼宇自动化,智能建筑,消防安防系统等的理论知识,增加了自己的事业,提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在之后的参观实习中,我对各种系统有了直观的认识,结合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使我更系统地掌握了所学专业知识,加强了对楼宇自动化的认知和认同;培养了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了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是个好的开始,为我走向社会奠定初步基础。我相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第四篇: 楼宇自动化系统 结课论文

题目: 浅析消防自动化系统(FAS)

学院:

信 息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班级: 11级通信工程二班

姓名:

邱静

指导教师: 李 广 强

完成日期: 二零一三 年 十月 月 二十 日

浅析消防自动化系统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我国的智能化建筑也应势而发展起来。 我国2000年10月正式实施的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明确了智能建筑的概念: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 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 集结构、 系统、 服务、 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 舒适、 便利、 安全的建筑环境。消防安全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自动消防系统发展趋势分析,讲述了自动化消防系统的内容,并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和具体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化;自动消防;自动报警装置

一. 背景 1. 在国外

日本自 1984年以来,在许多大城市建设了“智能化街区”、“智能化楼”,新建的建筑中有80%以上为智能化建筑。新加坡政府为推广智能建筑,拨巨资进行专项研究,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印度也于1995年起在加尔各答的盐湖开始建设“智能城”。其他国家如法国、瑞典、英国、泰国等国家也不断兴建智能建筑。 2. 在中国

中国香港智能建筑发展也较早,相继出现了汇丰银行大厦、立法会大厦、中银大厦等一批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建筑。中国大陆第一幢智能大厦是1989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986年智能建筑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项目1991年通过鉴定。1992年中国进入了智能大厦的高速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幢智能大厦。 智能建筑在中国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大趋势,也是建筑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粗略估计,目前全国从事智能建筑的企业超过3000家,产品供应商近3000家。中国有152家设计院和127家系统集成商具有智能建筑专项设计资质。智能建筑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其数量和水平正逐年提高,深圳居民对智能建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深圳的安防覆盖率居全国之首。深圳还是国家发改委选定的全国社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深圳信息化社区的技术装备程度走在全国前列。深圳智能建筑及相关行业的企业有数千家,一些国际上最新的技术、产品都能在深圳同步上市。比如,深圳地区是全国安防产业的重要发源地和产品集散地,吸引许多

I 国外知名品牌中国总代理都在此落户,并集中了全国70%左右的安防一级代理商,各类安防企业的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 3. 智能建筑火灾危险性

智能建筑多以高层或者超高层为主,并且多为高级宾馆、高级办公楼,对消防系统要求极高。由于建筑面积大、人员密集、设备材料多,建筑上竖向孔洞多(电梯井、电缆井、空调通风管等),使得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增大,起火因素复杂,火势蔓延途径多,消防人员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化建筑比传统建筑投资了较多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的设备和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外,多种设备及建筑物遭受损害造成的损失也比一般建筑严重得多,所以在智能建筑中,对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统应立足于防范于未燃,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且对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及网络结构、系统联网方面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 目的

楼宇自动化系统采用网络标准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三. 楼宇自动消防系统及发展趋势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信息化(IT)的时代的到来,人们 对建筑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智能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 统,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或消防自动化系统(FAS)的研究与工

II 程设计也愈来愈显得重要。

就我国的发展趋势而言,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总的特点是起步 晚但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随着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无 论是在系统产品的研究与生产,还是在工程设计、安装、调试方面、标准 化、实用化尤其是法规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数字化、自动化的 含量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已初步实现了消防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与管 理的网络化和自动化。

面对高新技术的发展机遇和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挑战,消防产品 向高可靠、自动化、网络化的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发展。传统火灾自动报警 与现代自动报警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探测器本身的性能,其中现代自动 报警系统使系统确定火灾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自动化程度大为增加,减少 了误报警的概率,增加了系统可靠性,这是现代火灾探测报警技术的发 展方向。

四.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1. 报警模式和分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为了早期发现并及时通报火灾,以便采取有效 措施使火灾得以控制和扑灭而设置在建筑内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也是 与火灾作斗争的有力工具。 1.1-----报警模式

(1)自动确认模式:在任何一个报警区域,如果有一个火灾探测器报

警,同时有一个手动报警按钮报警,或者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火灾探测 器同时报警,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确认报警。

(2)人工确认模式:当报警区域为闭路电视的区域,火灾探测器报警

时,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员将闭路电视的显示切换到报警的防火分区进行 报警确认;报警区域不在闭路电视的区域,则由控制室的值班员用对讲 机通知现场值班人员到报警现场进行报警确认。 1.2-----分类

根据建筑物防火等级的不同,其自动报警系统采用不同的结构形 式,一般来说报警系统有如下3种类型。 (1)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设在消防控制室内,其

III 他消防设备及联动控制设备,可采用分散长久地控制和集中遥控两种方 式,各消防设备工作状态的反馈信号,必须集中显示在消防控制室的监 视或总控制台上,以便对建筑物内的防火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控制与管 理。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探测区域可多达数百甚至上千个。 (2) 集中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由专人值班的房间或

消防值班室内,若集中报警不设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则应将它的输出信 号引至消防控制室,这有助于建筑物内整体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监 控和统一管理。 (3) 区域报警系统。

采用区域报警系统时,其区域报警控制器不应超

过3台,因为未设集中报警控制器,当火灾报警区域过多而又分散时就 不便于集中监控与管理。 五.火灾探测的方法

火灾的探测,是以探测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为机理,从而实现早期发现火灾这一目的。因为火灾的早期发现,是充分利用灭火措施、减少火灾损失、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保证。世界各国对于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研究,都致力于火灾探测手段的研究和实验,试图发现新的早期探测方法,开拓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新领域。

从物质燃烧的基本规律出发,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来探测火情是一个首要问题。因为任何一个探测器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有效地发挥各种探测器的作用,就要掌握各种火灾探测器的探测原理及其适用场合,扬长避短。

IV

结束语

自动消防系统能及时发现建筑的火灾隐患,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扑 救,将可能酿成大祸的火灾消灭在阻燃期或初期,防止灾害扩大。总之, 自动消防系统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智能化大楼中,消防报警系统级别越 高,对大楼可否安全使用起决定作用。因此,在楼宇自动化过程中对减灾 灭火系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参考文献:

(1) 陈虹. 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 秦兆海. 智能楼宇技术设计与施工现场总线技术.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 殷际英. 楼宇设备自动化技术.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 陈龙. 智能建筑楼宇控制与系统集成技术.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V 致 谢: 本论文从立题到论文撰写整个过程都是在指导教师李广强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特别是指导教师在学习上,思想上都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传授我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能力,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开阔了我的视野。指导教师敏捷的思维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我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凝聚着指导教师李广强的心血,我将最诚挚的谢意奉献给我的指导教师李广强。

VI 1

第五篇:科技创新实践报告---广工自动化

科技实践报告

学生学院 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物联网工程 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曾启杰

2015 年

12 月

31日

目录

一、参加科信思科网络工程培训讲座 ............................... 1

二、参与学术科技周晚会 ................................................... 2

三、参与学术科技节闭幕式 ............................................... 3

四、参加大学生IT职业规划讲座 ..................................... 4

五、参加学院挑战杯获奖队伍经验分享会 ....................... 5

一、参加科信思科网络工程培训讲座

(一)基本情况 主题:网络工程 参与者:在校学生 时间:2012 年11月02日 地点:大学城校区一号大课室 主办单位:自动化学院委员会 方式:讲座

(二)正文(主要过程、体会及思考)

主持人讲师为我们解答一些关于网络工程的疑问,以及向我们介绍一些网络工程相关的技术和学习方法。

1、主要过程 ①网络工程的含义;

②网络数据是怎么在互联网进行传递、如何组网、组网案例; ③网络工程师的前景; ④如何学好相关专业知识; ⑤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实践体会和思考 此次获得5点体会:

①大体上知道我们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概况;

②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需要学习很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 ③我们专业跟那些单纯的培养程序员的专业有比较大的差别;

④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网络工程师,应该尽早规划自己的大学并持之以恒; ⑤网络工程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需要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才能更好的发展。

1

二、参与学术科技周晚会

(一)基本情况 主题:学术科技 参与者:在校学生 时间:2012年10月29日 地点:大学城校区四号大教室 主办单位:自动化学院委员会 方式:座谈

(二)正文(主要过程、体会及思考)

1、主要过程

①播放往届科技节介绍视频并进行作品展示; ②座谈会:往届参赛选手传授参赛经验,分享心得; ③自由交流;

④组队参加下一届学术科技节相关比赛。

2、实践体会和思考 此次获得3点体会:

①学院每届科技创新活动为广大学子搭建了一个展示与提高他们科技创新能力的舞台,激发了同学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热情,强化了同学们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

②此次学术科技周交流晚会加深了我们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认识和理解,为大家今后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培养自己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要打破思想的枷锁,勇于创新。

2

三、参与学术科技节闭幕式

(一)基本情况

主题:颁奖以及讲授物联网知识 参与者:在校学生 时间:2013年5月30日 地点:工学二号馆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自动化学院委员会 方式:讲座

(二)正文(主要过程、体会及思考)

1、主要过程

①主持人介绍嘉宾,评委,说明学术科技节的意义和目的; ②学术科技节大赛回顾; ③颁奖典礼;

④物联网专题知识讲座;

2、实践体会和思考 此次获得4点体会:

①我们需要激发自身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凡事多动脑筋,万事多问个为什么;

②时刻具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热情,以及时刻具备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

③在大会上了解到了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但其用户端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④当今时代物联网潜力无限,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3

四、参加大学生IT职业规划讲座

(一)基本情况

主题:IT发展趋势与职业规划 参与者:在校学生 时间:2014年11月28日 地点:工学一号馆学术报告厅 主办单位:计算机学院学生会 方式:座谈会

(二)正文(主要过程、体会及思考)

1、主要过程 ①指导老师致辞;

②初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演讲; ③介绍IT发展趋势、编程职业规划; ④现场提问,答疑

2、实践体会和思考 此次获得4点体会:

①首先要了解团队成员,才能根据他的个人性格、兴趣、能力设计适合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②其次要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大到社会环境、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环境,小到学校资源情况、个人机遇等都可能对一个人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③还要明确个人目标,自身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各是什么?目前处于目标路线的什么位置?自身的个人特性和当前环境对自身实现目标有什么影响?是否有一种途径可以让他现有的职业与其人生基本目标相一致。

④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更新快,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不断努力。

4

五、参加学院挑战杯获奖队伍经验分享会

(一)基本情况 主题:创新创业 参与者:学生

时间:2015年12月08日 地点:工学二号馆

主办单位:自动化学院委员会 方式:讲座

(二)正文(主要过程、体会及思考)

在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从全国参加决赛的318所高校783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项特等奖,以团体总分420捧得 “优胜杯”,团体总分排全国高校第

二、广东高校第一,不论获奖层次和获奖数都再次刷新了参加历届“挑战杯”竞赛的获奖记录。

作为首次由粤港两校联办的全国性竞赛,本次参赛作品有许多技术上创新,更注重实用性,不少作品适于市场推广,部分已经应用于商业生产中。

近几年来,学校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建成广东高校规模最大的创新创业学院和创客空间。以承办“挑战杯”竞赛契机,建立了两岸四地大学生联合创客空间,为两岸四地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交流搭建崭新平台。

1、主要过程

①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回顾及新阶段工作介绍; ②第十四届“挑战杯”国赛队伍介绍视频; ③第十四届“挑战杯”国赛特等奖队伍经验分享。

5

2、实践体会和思考 此次获得3点体会:

①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们应珍惜这样的资源与环境,努力学好自身知识;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高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长久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即科技创新一般都需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素质,需要多领域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对知识的需要可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6

上一篇:廉政警示教育月总结下一篇:六一国际儿童节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