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毕业论文

2022-05-11

小编精心整理了《建筑工程毕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建筑工程专业以前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提出了新的毕业设计思路及具体做法,并对其各个方面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

第一篇:建筑工程毕业论文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初探

摘要:通过对现行高职毕业设计模式的总结和分析,提出毕业设计改革的初步方案——从内容、形式、组织方式等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改进,旨在使高职毕业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开拓渠道,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建筑生产第一线需要大量既受过高等教育,又能从事技术和管理,“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合格+特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毕业后即能顶岗工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为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工作的桥梁,是教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各门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工程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如何使学生培养方案与实际需求接轨,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这些问题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挑战和考验,鉴于此,需要对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

现行毕业设计的弊端与原因

现行的毕业设计模式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其内容一般为某一多层建筑的整体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培养方案、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现行的毕业设计模式具有以下问题:

简单化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基本上就是传统的“本科压缩型”毕业设计教学方式,也就是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压缩和简化,如将六层办公楼改为四层、将框架结构改为砖混结构或者仅做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等等,没有考虑到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综合需求。

理论化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预算、测量、质量检验、资料整理等工作,真正从事建筑工程设计的毕业生仅占10%。然而毕业设计环节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去向,在设计过程中对于理论计算强调较多,而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涉及较少,对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非常不利。由于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还没有落实工作,为了能在毕业前找到好的工作, 自然而然地将毕业设计摆在从属地位,而部分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有些单位要求提前上岗,从而导致毕业实践环节时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从而造成毕业设计目标与实际情况的严重脱节。

表面化现行的毕业设计往往流于表面和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深度。例如,建筑部分仅是《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方案的简单扩充;结构部分仅仅是手算一些简单构件的内力计算,最终只能完成某一局部楼层的梁板配筋计算或某一榀框架的配筋计算;最后施工图比较粗糙,表达不完整。这样的教学成果与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只能初步了解整个建筑物设计过程的皮毛,对施工图特别是结构图的识读能力很差。另外,由于结构构件内力计算比较复杂,部分学生力学知识掌握不牢固,毕业设计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在毕业设计中抄袭现象比较严重。

上述现象说明,现有的毕业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1)毕业设计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相吻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毕业设计往往过于强调理论计算的重要性,对于实际工程没有太大的作用,从而造成培养与就业的脱节。(2)毕业设计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相符合。高职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薄弱,自学能力也不强,因而对理论研究和计算缺乏兴趣,导致其难以完成理论性较强的毕业设计。(3)毕业设计与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相冲突。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几乎同时进行,部分学生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因此将大部分精力用到择业上,设计时间、设计指导等都无法保证,因此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毕业设计的改革措施

为了使毕业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毕业设计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综合检验和提高的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

改变毕业设计的指导方式现在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集中在学校进行,教师进行定期指导,从而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与其即将从事的岗位工作没有直接联系;另一方面,学生亟须掌握的施工组织、工程造价的内容在整个毕业设计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毕业设计应当与学生就业相结合、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允许学生在校外进行,当然,要经过必需的审核手续,以确保校外单位具备所需的资质并能指定指导教师。在最后的毕业答辩中,答辩委员会可由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

改变毕业设计的内容在毕业设计内容方面,应当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应用型。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施工组织设计,即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学生根据给定的某建筑物描绘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然后计算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量,画出施工总平面图、网络图、横道图等,并提交一份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要达到可以实际应用的程度。如果条件受限不能提供给学生所有图纸时,也可以在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即淡化结构设计,由教师提供给学生设计条件,由学生完成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结构设计不在进行复杂的内力组合计算,可以采用概念设计,学生可根据建筑规范的构造要求设计构件截面尺寸、配筋,从而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降低结构计算的难度,使学生重点完成施工组织计划方案的设计。(2)理论型。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结构施工图设计,这种形式比较适用于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或专升本的学生;二是毕业论文,学生根据自己对建筑工程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写一篇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施工现场管理的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譬如,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论文,包括在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的整个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有哪些注意事项,并详细说明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的内容以及如何验收等。(3)综合型。即学生可以结合本专业与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相关内容做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譬如,学生可以做招投标文件,此项内容需要学生熟悉招投标的流程,需要联系建筑工程投标文件的编制,学生可以复习《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同时还可以扩充一些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改变毕业设计的组织方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将兴趣类型相近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进行设计,每人负责其中一项工作,同时对整体设计方案也要有通盘了解。在答辩的时候,按照其对各自负责的工作的精通程度和对项目整体的了解程度进行成绩评定,以确保达到设计大纲的要求。

协调好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就业的关系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及学生就业之间应该是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三者之间应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一方面,毕业实习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参考题目和实践支持;另一方面,毕业设计可为毕业实习提供一个检验实践经验的良好平台,两者的结合可以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毕业设计进行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可以使毕业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成长、成才及顺利就业搭建平台,提供机遇,从而能更好地体现毕业设计的综合检验和总结的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腾.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及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04-105.

[2]崔秀琴,吴书雷,代学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7,(10):88-89.

[3]刘勇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新西部,2007,(20):161.

作者简介:

王文娟(1979—),女,山东成武人,硕士,山东英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的抗震减灾。

作者:王文娟

第二篇: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

[摘 要]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建筑工程专业以前的毕业设计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提出了新的毕业设计思路及具体做法,并对其各个方面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 毕业设计 探索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和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大学专业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初步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即走出校门,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毕业设计。

过去毕业设计的弊端

1.传统的毕业设计是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有的在选题上采用模拟的课题,假题假做的设计方法,有的虽然是毕业实习中遇到的或者真实存在的工程题目,但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真题假作的方法。虽然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但实践证明其效果不理想。

2.校内闭门设计,辅导力量不足。特别是教学教师的设计水平相对不高,有些教师严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指导比较空洞,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其次参考资料缺乏,学生在学校查询、借阅资料主要是图书馆,而图书馆藏书有限,资料及相关规范有些借不到,借到的资料及相关规范有些已经陈旧,甚至有些规范还是旧规范,没有及时更新,这样必将影响设计效果。

3.毕业设计由于假题假做、真题假作,故学生对设计题目不感兴趣,缺乏设计热情,为了完成作业,出现了部分学生“打先锋”,部分学生“吃现成饭”的现象,不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败坏了学习风气。

4.不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形势的要求。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进入了施工、监理、等基层单位,这些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是偏重于工程图阅读能力、施工放样能力等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按照传统毕业设计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目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5.传统毕业设计模式过于单一。以前毕业设计都是不分兴趣、特长,多人一个题目,不易发挥学生特长;所以最好应结合学生本人的情况,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毕业设计课题,以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毕业设计的新思路及具体做法

在分析校内闭门设计弊端的前提下,通过强化教研、教改活动,改革传统办法,让学生到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毕业设计,结合设计生产的任务实际,选择难度适宜的项目,真刀真枪地设计。具体做法:

1.结合实习单位设计生产的任务选题,改原来的假题假作或者真题假作为真题真做。选题原则力求紧密结合设计生产单位的设计任务,并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实用的毕业设计,能系统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2.根据学生差异,即爱好、特长、实际实习中遇到的课题以及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意愿不同,独自有针对性地培养。例如有的同学毕业后愿从事工程施工工作,就将其分到工程施工管理现场、提前熟悉施工管理的过程;有些计算机基础好的同学,喜欢设计工作可以安排到设计部门,熟悉计算机的工程绘图。

3.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实际工作。可安排学生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承担或者配合一些项目的技术服务工作。学生经常深入现场,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工程实际,与他们探讨设计中的不足与改进方法,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自己,也为毕业设计准备了所需的原始资料。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解决“要我学”与“我要学”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其好胜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毕业设计水平。

5.实行开放综合考核办法。实行新的毕业设计方案,学校聘请设计院或者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同辅导老师一同主持答辩、考核。在答辩中,帮助学生修改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趋于完善。工程技术人员和辅导教师从学生的设计质量、设计工作量、出勤情况、与设计院工程技术人员的协调关系等方面综合给出设计成绩,比以往的成绩更真实,更全面。

毕业设计新思路的实践收获和体会

毕业设计改革的实践,得到同学们和设计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支持,效果令人鼓舞,成绩十分喜人,其社会效益非常好。

1.教书育人寓于全过程。新的毕业设计方案使学生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同学习、同工作,谈思想、谈业务,在感情交流的前提下,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诱导,使学生在即将跨出校门的时候,了解和感受到工作环境的气氛,以便毕业后很快地适应社会。

2学生提前实现了自身对社会的价值,毕业设计获得一举多得的效益。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招聘单位越来越注重实践经验。毕业设计要处理好教育、实习、设计之间的结合,应加大实践、实习等教学环节。

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毕业设计方案一改往年教师扶着走的局面,切实加强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生产实践活动,将学生提前推向社会锻炼,为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投入各自的角色,胜任分配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锻炼了教师队伍,增强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不断更新知识,吸取实践营养,同时广泛地听取了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学校培养学生的意见,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技术资料。

5.这一新的改革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深入生产第一线完成毕业设计,是我们对毕业设计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结合生产任务搞设计时,大部分同学的方案是由工程技术人员定的,同学们只是完成施工图或者一些局部组织设计,其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沈蒲生.建筑工程课程设计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作者:刘芳平

第三篇: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模式探析

摘要:针对现阶段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分析形成学校严格管理、政府严密监督、企业积极配合、毕业实习同毕业设计紧密联系的毕业实习模式,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增加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安全工程;毕业实习;实习模式

作者简介:李祥春(1979-),男,内蒙古阿荣旗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学院,讲师;毛燕军(1987-),男,河南焦作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毕业实习作为理工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继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然而,由于受到学科自身的专业设定、教学方法、学生个人观念、学校管理、企业参与程度以及政府监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暴露出来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实习的质量和效果也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改善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实习现状,提高实习质量,完善毕业实习模式,对促进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毕业实习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1.学生消极对待、敷衍了事、准备不足

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实习意识淡薄,思想上忽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将毕业实习当做负担而应付教师、学校,甚至通过弄虚作假等蒙蔽教师、学校。[2]另外,当学生从校园进入实习单位后,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该单位的企业文化以及生产、组织概况等,而学生又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这将造成其在实习初期的盲从,不能系统地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践中迅速得到运用和升华。

2.学校管理流于形式、资金短缺、亟待规范

(1)随着安全工程专业就业面日趋广泛,学校很难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就业去向安排实习单位。部分高校索性就不考虑有特殊工作去向的学生的实习情况,让学生自行解决;加之实习带队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导致学生慢慢淡化了实习意识。

(2)毕业实习往往临近毕业,正值毕业生面临考研、考公务员、求职等多种抉择之际,[3]对未来道路的不同选择也增加了统一安排毕业实习时间的难度;甚至部分学生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干脆放弃参加毕业实习的机会。

(3)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向企业所缴纳的实习费用也无疑加重了学校的财政负担。[4]为了平衡上述矛盾,学校在选择实习单位时会有所偏向,并非将实习质量放在第一位,最终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另外,目前高校对毕业实习的管理规范还没有很好地落实,实习中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够灵活有效,不能有效地约束学生完成毕业实习,不利于形成长效的实习考评机制。

3.实习单位推三阻四、顾虑重重

以矿类安全工程专业为例,煤矿上的很多地质资料和生产、开拓布局设计都被视作内部机密资料保管,不愿向学生公开,使学生很难真正了解一个完整的矿井的生产布局和运行概况。再加上实习生纪律涣散,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增加了难度,顾虑到实习生的安全问题,大多数企业往往会拒绝安排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

4.实习的广度狭小、深度不足

目前高校的实习方式大多为集中实习模式,这就使得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或者面临就业时可供选择的空间狭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多层次、差异化的就业需求。尤其对于高危行业而言,实习生的中途介入,迫使企事业高层对企业的生产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却又不能长时间承受这种非常态的生产状况,企业就会提出相应措施,比如压缩学生的实习时间、限制活动范围等,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实习的自由度和主观能动性,削弱了毕业实习的效果。

二、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改革毕业实习的教学方案

(1)积极动员,树立正确的实习观。目前高校通常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来组织毕业实习,而这种传统的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警惕性,而且安排过于笼统,不能满足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需要。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可以将实习的详细流程和注意事项,根据不同的实习单位、实习目的、实习任务等,合理打印成册,分发到学生手中,便于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实习时间,以免盲目跟从。与此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讨论实习的方式、方法,实习的管理过程,并可建立反馈机制等。这样既可以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激发学生对毕业实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以积极主动、高度重视的心态认真来对待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

(2)由集中安排的方式转变为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5]传统的集中统一方式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等,但其弊端也不容小觑: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实习效果差。现阶段集中、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日益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根据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实习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小企业的管理难度,又便于学生深入了解部门内的工作流程,进而对整个企业的生产概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3)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由于实习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往往会打乱学生的学习计划,例如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的复习准备,导致学生在实习期间三心二意、不能高质、高效的完成实习。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安排实习进程,在暑假和寒假期间提前有序地安排学生的实习时间。[6]在时间上保证实习的长效性,在过程上保证实习的分步性和合理性。

2.规范和完善毕业实习管理制度

(1)建立校、院、系、带队教师四级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应重视大学生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健全相关的实习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实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学院相关领导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明确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安排有责任心、理论知识扎实且富有现场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实习,譬如可以是中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带队,这样既有利于为学生解答各种现场疑问,又有利于锻炼学校的青年教师,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此外,青年教师更容易融入到学生中,能及时获取实习中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保障实习的进度和高效性。

(2)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管理模式。[7]工作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意外状况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比如采煤工作中所遇的各类突发状况,往往需要矿上的技术人员来解答,针对这种现象,校方可以事先与企业沟通好,或者制定相关协议,请求给予帮助。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向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相关领导请教。通过这种有效的引导,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地理解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尽早地融入相应的社会工作环境之中。

(3)健全实习反馈机制、量化实习考核制度。基于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轻视以及毕业实习在本科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对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过程实行量化式管理。量化式考核制度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由学校制定实习过程中的“量化考核表”;二是合理分配实习成绩在毕业设计中的权重。[8]“量化考核表”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品德态度、遵纪情况、团队合作、勤学好问、安全意识、合理化意见、实习记录等多方面,相关专业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添加具体的指标作为补充。认真做好实习生实习成绩的反馈,建立企业、带队教师双向反馈机制。[9]带队教师应该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实习情况,在实习结束后结合学生所做的实习报告和企业相关领导、负责人对学生所做出的详细评价,给学生一个相对客观的成绩,来反映个人毕业实习的完成情况。

在实习结束后,实习报告成绩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反映到实习生的毕业设计成绩中。可以根据学校或者专业的情况适当加大其在毕业设计成绩中的权重,这样不仅可以变相的督促学生认真的完成毕业实习,保证了实习的质量,也可以在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之间得到一个很好的权重比例,以达到双赢模式。另外,带队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出总结,并且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学校和学院,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

3.扩大毕业实习的广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安全学科是一个涉及科学技术范畴、工程应用领域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涵盖了社会文化、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土木、矿业、交通、机电、食品、医药、航空等各个学科领域。但是,最初的安全工程却是以矿业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毕业生实习大多以煤矿为基地,少数人选择其他行业作为实习单位,大部分学生被统一安排到煤矿进行毕业实习,这样就遏制了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安全学科的综合性发展。因此,高校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拓展实习生的实习选择渠道,同多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实习面的广度,以满足不同学生对毕业实习的自主选择,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拓宽毕业实习的广度和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安全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使学生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必须合理规划和建设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基地。[10]

首先,必须建立满足多方位需求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涵盖安全工程的不同领域,如安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建筑安全、机械制造以及钢铁冶金等。其次,建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长效机制。目前大多数实习基地都是靠个人的关系建立起来的,无法保证其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必须通过学校和政府的相关辅助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且签订相关的协议来保障学校与基地的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在为学生提供实习保障的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为企业培训骨干领导和精英人才,力争达到双赢的互利模式。最后,要保障实习基地充足的经费来源,学校在自己提供部分经费的基础上,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这样既可以减少学校的财政压力,又保障了毕业实习的高质高效进行。

三、结语

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具有独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实习在此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科阶段安全工程教育的培养计划,高校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力争形成学校严格管理、政府严密监督、企业积极配合、实习与毕业紧密联系的最佳毕业实习模式,保证毕业实习的质量和效率,为毕业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或者再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克权,陈英俊,钱灿荣.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19-122.

[2]邓崎凡.大学生毕业实习造假的背后[N].工人日报,2011-12-04.

[3]徐德明.大学生毕业实习缘何成“鸡肋”[N].天津教育报,2010-03-02.

[4]龚建龙.结合专业进行毕业实习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11):104-105.

[5]李国峰,李云龙,张志刚.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3(21):91-92.

[6]付建民,陈国明.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探讨与实践[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7(6):38.

[7]袁玲,邓晓燕.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实践与探讨实室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8):375-376.

[8]戴广龙,张国玖,王伯顺.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改革探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12(4):110.

[9]赵晓姣,张乃禄.西安石油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学术论坛,2009,8(20):211.

[10]徐晓虎,许开立,郑欣.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实践探讨[A].第24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236-238.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李祥春?毛燕军?陈金伟?赵鹏飞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论文下一篇:国际贸易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