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危险源管理办法

2022-09-18

第一篇:重要危险源管理办法

浅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该文章的主要思路是通过笔者近年来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评价的具体工作体会来叙谈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文中不仅从理论上阐述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而且运用具体工作中所接触、处理、了解的典型案例旁证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从而告诫人们安全生产管理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安全的警钟要永远长鸣!关键词: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 安全评价 危险化学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但是我们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发现,部分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对管理制度重视不够,表现为不结合本单位特点与实际情况去编制各项管理制度,而是参照其它企业的管理制度,不经认真讨论分析就照搬。形成管理制度与实际操作两层皮,特别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通过了安全评价,就不思继续加强管理、持续改进和对安全条件不断完善。因而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督和安全评价,只能促进其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要在实际当中真正地落实,笔者认为,除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法中的每一条规定都是用血的经验和教训写成的,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完全必要。本文力图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说明作好安全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事故致因理论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代较有影响的事故因果关系理论――管理失误论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造成“人的失误”和“物的故障”这一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的缺陷。管理缺陷虽然是间接原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人们常说的“隐患”来自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而且是和管理的缺陷或管理人员失误共同偶合才能够形成;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变不安全状态为安全状态,则不会

形成隐患。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主观上人又有不安全行为就会立即显现为伤亡事故。根据这一理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如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定期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厂内要进行内部定期培训教育;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要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价等。所有的培训教育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目的就是要促使企业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而进行安全评价,一方面帮助企业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岗位责任及应急救援预案,使之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找出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即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危险源,以达到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条件。

但并不是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进行了安全评价,企业就存在绝对的安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所谓安全就是事故风险达到了合理可行,并尽可能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减少风险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无论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还是采取防范措施使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都要投入资金、技术和劳务。因此,通过了安全评价或发放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是指在我国该行业的经济、技术现有情况和对危险危害因素后果、危险危害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安全投资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和优化的前提下,提出一个比较合理和可接受的安全生产条件,不是指危险性、危害为零。合理和可接受的安全生产条件是指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的最佳的可接受风险程度。因此可接受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人们对危险根源的深入了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变化。同时风险可接受并非说放弃对这类风险的管理,因为风险随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可能升级为高风险。所以应不断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始终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综上所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可或通过了安全评价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停滞不前,维持现状,其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真正将企业的各项管理落实到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尽量减少管理人员的失误,使危险源不能成为隐患,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应对安全评价报告中指出的可接受项目中重点防范的危险危害因素,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设备或配套冗余的安全措施,以保持现有的安全水平或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否则,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发生伤亡事故

的可能性会增加。

二、从安全生产实践看安全管理的意义

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操作规程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工厂称其为“三大规程”,是指导生产,保障安全的必不可少的作业法则,具有科学性、严肃性、技术性、普遍性。这一项是我们衡量一个生产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就认为有没有一个样,只要能生产就行,这是一个典型的化工生产“法盲”,他们孰不知这“三大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是前人从生产实验、实践中得来,以致用生命和血的代价编写出来的,具有其特殊性、真实性。在化工生产中人人不能违背,否则将受到惩罚。有的企业领导曾说:“我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违章的),没出过什么事,不要紧”。这种麻痹思想绝对要不得,尤其是作为企业的负责人。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但是相反,出现事故的必然是违章而造成的,这就验证了海因里希“1:29:300”的著名法则。通俗地讲,多次违章必然会发生事故,多次小的事故发生,必然酝酿着重大事故的萌芽,这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超前管理,超前控制的基本法则。

在一有机化工厂,一女工用C5溶液刷洗衣服的油污垢,只轻轻一抖,便引起衣服的燃烧,虽然未造成大的后果,但也给我们敲起了警钟:对于易燃易爆场所的静电防护严加注意,并规定不得在工作场所用汽油(或有机剂溶洗衣服)。关于禁烟条例的惨痛教训。例1:一青年工人在班吸烟将烟头扔进地板缝内(仪表间),引燃电缆引起火灾。例2:一经警在位于汽油罐下风向处的厕所方便,并乘机吸烟,恰在此时油罐阀门泄漏,而引起爆燃,将其烧成重伤不治身亡。

我们再另举一例,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有关规定,这存在重大隐患的检修作业,已作为我们安全评价检修作业的重要内容。一化工厂水汽车间两工人下阴井清污,因未戴防毒面具,而引起H2S中毒,抢救无效而死亡。另外类似的情况,因采取急救措施而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一化工车间停车后,派人下压缩空气稳压罐(10000L)内清理杂物,而未做

任何防护,下罐作业人员,倾刻便倒在罐底,监护人员(特别重要)马上呼救,在附近进行气焊作业的焊工立刻赶来用气焊把上的氧气管放至罐中昏倒者的鼻口附近,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而避免一起死亡事故的发生。从以上这些实例中我们得知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用生命和血的代价换来的,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地遵守,决不能越过雷池半步,有侥幸心理。

三、对危险源进行安全管理的几点参考意见

化工过程或工艺的危险性,主要来自参与该过程的物质危险性,而过程中的物质处于动态,这往往比处于静态时的危险性要大。此外,化工过程的危险性还有过程本身的危险性,条件的危险性、设备的危险性等。物质危险性属第一类危险源,决定着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化工工艺过程及环境、设备、操作者的不安全因素属第二类危险源,决定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类危险源:危险物质的管理-让每个职工了解物料的相关知识

任何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特性。如酸类、碱类,有腐蚀性,除能给装置的设备造成腐蚀外,还能给接触的人员造成化学灼伤。有的酸还有氧化的特性,如硫酸、硝酸。又如易燃液体,它们的通性是易燃易爆,它们的另一个通性是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毒性较大。另外,处于化工过程中的物质会不断受到热的、机械的(如搅拌)、化学的(参与化学反应)多种作用,而且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而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耐受(外界给予的能量,超过其参与化学反应的最低能量,也导致激活)能力是有限的,超过某极限值就会发生事故。因此了解参与化工生产过程的原料的物化性质是极其必要,只有掌握它们的通性及特性才能在实际生产中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否则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在具体的安全评价工作中,有不少厂家,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其使用的化工原料的物化性质、危险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方法、基本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储存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了解甚少,或干脆不清楚。我们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对企业所使用的化工原料,确定是危险化学品会给予详细的阐述与说明,并将具体的措施写入安全评价报告中。如一

硫酸生产厂家,对使用的催化剂五氧化二钒(V2O5),了解甚少,以致不知道该物质为剧毒品,当然在实际实用过程中,更谈不上对其的管理(按使用剧毒品的管理规定)和防护,由于我们的及时纠正,给企业解除一重大隐患。

一化工厂在检修浓硫酸计量槽的作业中,由于不懂浓硫酸的特性,对该计量槽进行水洗后,动焊,结果造成爆炸事故,后果是一死群伤,厂房部分受损。其原因是浓硫酸对钢材不腐蚀,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膜,起到保护作用,而用水稀释后,浓硫酸转化稀硫酸与计量槽的钢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而引发事故的发生。其预防措施:应彻底清洗,动火前进行气体取样分析。

第二篇: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

XXXX化工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试行)

一、 制定目的: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切实加强生产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程总2014年3月22日公司例会的指示精神,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 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生产区嘧菌酯车间、嘧啶氧磷车间、3#危险化学品仓库、草甘膦车间南储罐区

三、 职责分工:安全科:督促各使用单位和储存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分区的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结果汇报公司生产部

仓库:具体负责3#危险化学品仓库和草甘膦车间南储罐区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工作。

嘧菌酯车间:具体负责嘧菌酯车间和嘧啶氧磷车间内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草甘膦车间:协助仓库重点加强对草甘膦车间南储罐区的安全管理。

设备科: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监督管理。 生产部: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生产运行进行监督管理。 技术部:负责对重大危险源运行过程中工艺的安全管理。 保卫科:负责对进重大危险源区域内车辆防火的安全管理。 电仪班:负责对重大危险源区域内用电安全的安全管理。

四、 1#目标嘧菌酯车间的安全管理

1、 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烟火或携带非防爆工器具进入本车间进行生产作业。

2、 严禁任何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本车间进行作业。

3、 严禁任何机动车辆(本公司叉车(戴防火帽)除外)进入本车间。

4、 本车间外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强氧化剂、大量可燃物品或自燃物品(包括受潮易燃物品)。

5、 车间内涉及易燃易爆的重点部位,确定责任人进行专门管理,每班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情况纳入交接班管理体系。

6、 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要严格保管好,存放位置要明显,容易提取,前面不可堆放任何东西。不得将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用于与消防无关方面,同时要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7、 车间内使用的涉及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由专人进行管理。存放区域周围杜绝一切烟火及强氧化剂、自燃物品等

8、 车间内通风设施要保持完好,夏季防暑降温设备必须选用防爆型。

9、 易燃、易爆物品泄露或其它原因洒到地上时,应用及时处理。

10、 车间内的特种设备、安全设施、防雷防静设施电根据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五、 嘧啶氧磷车间危险化学品存放的安全管理

1、 本存放库管理归口单位为嘧菌酯车间,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烟火或携带非防爆工器具进入本车间进行作业,本存放库周围30米范围内严禁动火作业

2、 严禁任何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本车间进行作业。

3、 严禁任何机动车辆(本公司叉车(戴防火帽)除外)进入本车间。

4、 本车间外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强氧化剂、大量可燃物品或自燃物品(包括受潮易燃物品)。

5、 本存放库要确定责任人进行专门管理,管理人员必须熟知本库内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处理方法,每班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情况纳入交接班管理体系。

6、 本存放库的通风设施要保持完好

7、 易燃、易爆物品泄露或其它原因洒到地上时,应用及时处理。

8、 本储存库内的储存设备、容器、防雷防静电设施根据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六、3#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管理

1、

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安全管理归口单位为仓库,保管员应熟悉仓库内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办法和措施,熟悉仓库各项管理制度,经考核后合格后方能上岗。

2、 根据物料的危险特性分类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并在物料牌标明物料名称、性质,做好进出库台帐并掌握库存情况;堆放物品高度和间距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仓库保管员及装卸物料人员装卸作业时先检查,做好个人防护后,再进行装卸。

3、 危险化学品仓库周围严禁堆放易燃易爆或大量可燃性物品

4、 危险化学品仓库安装、维修作业需要动火作业,通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现场分析论证后,方可动火作业,危险化学品仓库保管员负责动火监护,可申请增添人员,确保安全。

5、 危险化学品仓库涉易燃易爆区域,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器具。

6、 危险化学品仓库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清扫、清理,保持整洁卫生,危险性垃圾必须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7、 危险品库房的消防、防雷、保卫等设施应经常检查,确保设施完好有效。

七、储罐区的安全管理

1、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的安全管理归口单位为仓库,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烟火进入本场所进行作业。

2、 严禁任何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本车间进行作业。

3、严禁任何机动车辆未戴防火帽进入本场做装卸或其他作业活动。

4、本区域外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强氧化剂、大量可燃物品或自燃物品(包括受潮易燃物品)。

5、本存放库要确定责任人进行专门管理,管理人员必须熟知本库内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处理方法,每班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情况纳入交接班管理体系。

6、储罐区的罐体及附属设施应保持完好,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7、危险化学品装卸过程中不慎泄露地面,应及时处理。

8、本储罐区内的储存设备、容器、防雷防静电设施根据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第三篇: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

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基本信息

编辑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交水发〔2013〕2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

为帮助各地贯彻落实《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2年第9号部令),做好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我部研究制定了《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请各地在执行中认真做好总结,并将相关情况及问题及时反馈我部。[1]

交通运输部

2013年4月23日

管理办法

编辑

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港口危险货物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港口安全生产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及其监督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港口重大危险源),是指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确定,港口区域内储存危险货物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三条 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人(以下简称港口经营人)是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 辨识评估

第四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港口危险货物储存设施或场所进行港口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

第五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等

1 级。港口重大危险源按照其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港口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见附件1。

第六条 港口经营人可以组织本单位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或者聘请有关专家对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也可以委托具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件的安全评价机构对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港口经营人应当进行安全评价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可以与本单位的安全评价一起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第七条 构成一级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或场所,港口经营人应当委托具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件的安全评价机构,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确定的个人和社会风险值,不得超过本规定附件2列示的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值标准。超过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值标准的,港口经营人应当采取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

第八条 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港口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三)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五)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时);

(六)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单位、人员状况;

(七)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和监控措施;

(八)事故应急措施;

(九)评估结论与建议。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港口经营人应当对港口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分级,开展安全评估和完善档案:

(一)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满三年的;

(二)构成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的;

(三)港口危险货物种类、数量或者储存方式及其相关设备、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可能影响港口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四)发生危险货物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五)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港口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第三章 登记备案

第十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辨识确认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及时进行登记建档。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辨识、分级记录;

(二)港口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三)危险货物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五)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

(七)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八)安全评估报告;

(九)港口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十)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一条 港口经营人在对港口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级,并完成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后,应将港口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和第十条规定的档案材料(其中第五项规定的文件资料只需提供清单),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对涉及船舶航行、作业安全的港口重大危险源信息,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海事管理机构。

港口重大危险源出现第九条所述情形的,港口经营人应当修改档案,并及时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重新备案。

第十二条 对不再构成港口重大危险源的,港口经营人应及时向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核销的书面申请报告。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港口经营人的书面申请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组织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核销。

第十三条 各级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将本辖区的港口重大危险源汇总信息逐级上报。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四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技术措施;应当明确港口重大危险源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并对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对于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第十五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根据危险货物种类、数量、储存工艺或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完善控制措施。

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十六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检测、检验结果。

第十七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第十八 港口经营人应对港口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第十九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将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可能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告知从业人员和其他相关单位、人员。

第二十条 港口经营人应制定完善有关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体系,配备必要的防护、救援物资和装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障其完好。

港口经营人应当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港口重大危险源,配备便携式浓度监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施;涉及剧毒气体的港口重大危险源,应配备两套以上(含两套)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第二十一条 港口经营人应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规模应与其危

第二十二条 港口经营人应当制定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一)对于一级、二级港口重大危险源,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于三级港口重大危险源,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港口经营人应当记录和评估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演练情况,并根据记录和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十三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本辖区港口重大危险源档案,建立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掌握辖区内港口重大危险源和应急队伍、应急资源等基本信息。

第二十四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港口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辖区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并在征求海事等部门意见后,统筹规划、组织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建立完善应急储备管理制度,加强应急准备。

第二十五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港口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港口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督促港口经营人做好本单位港口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和安全管理、应急准备等工作。

第二十七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制度,根据辖区内港口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等级和危险程度等,定期对存在港口重大危险源的港口经营人进行监督检查。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港口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条以及《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第四十八条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二十八条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港口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台帐,内容包括港口重大危险源监督检查记录表、现场检查记录、整改意见、整改情况等资料。

第二十九条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港口重大危险源集中区域的监督检查,确保港口重大危险源与周边单位、居民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之间距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附件:1.港口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略)

2.可容许风险值(略)

第四篇: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

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对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工程 (以下简称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较 大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 例》、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和深圳 市建设局有关规定,结合地铁建设工程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地铁建设工程施工现 场可能导致较大事故发生的设备、设施、场所或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作业,主要包括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 大型起重吊装工程等。

第三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在工程 开工前,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辩识、评估,确定重大 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应依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

辨识》(GB18218-2000)、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 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 号)和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 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 号),并结合地铁建设工 程实际。可参照《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目录》 (附件 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宜由注册安全评价人员或注 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 机构进行。

第四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规章 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建立重大危险 源安全管理档案。

施工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

一、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

二、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领导和岗位安全生产的责任 制;

三、 重大危险源的检测检验制度;

四、 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五、 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工作制度;

六、 登记建档工作制度;

七、 隐患整改工作制度;

八、 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和保养制度;

九、 信息管理制度等。

第五条 施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填写《深 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登记表》(见附件 2),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和地铁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全质量部 备案。

第六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制度。公示施 工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段的重大危险源,在施工工地设置危 险源的警戒线和警示标志。重大危险源公示内容包括:重大 危险源名称、出现的时段、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公示牌悬挂于施工现场入口处显著位置 和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点附近。重大危险源公示牌范本 见附件 3。

第七条 具有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或设备、设施 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由施工单位相应专业的 技术人员编制,经单位施工安全管理部门与工程技术管理部 门(或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审核,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加 盖单位印章;再报工程项目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审查同意, 加盖项目总监执业资格专用章后,方可实施。 对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 家论证审查办法》中规定必须经专家论证审查的安全专项施 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依据专 家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专家组的论证审查意见书应作为 方案的附件。专家的选取应符合深圳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 有关规定,专家对其出具的审查意见负责。

经批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确需修改时,修改后应按原 审批程序重新审批。 第八条 施工单位应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的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所有作业人员掌握施工 方案的技术要领。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涉及 验收的项目,方案编制人员应参加验收,并及时形成验收记 录台帐。

第九条 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应编制重大危 险源的应急预案,按规定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器材与 装备,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情况作为安全教育内容告知工 人,并组织演练。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审查、批准程序参 照第六条执行。

第十条 施工单位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防护、检测和 监控所必要的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做好检测、监控和安全 设备、设施维护工作。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建立和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 检查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措施的 检查,施工单位每月不少于一次,施工项目部每周不少于一 次;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进行现场监督。

施工单位每个月底应将重大危险源的检查结果汇总后 报监理单位。

第十二条 监理单位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 控工作的组织和监督检查。检查施工单位重大危险源管理规 章制度建设和落实的情况,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专项施工方 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作业实施旁站监理。施工作业前,要现场检查、督促施工单 位落实安全措施。对于没有落实安全措施的,不得下达开工 令。

对监理过程中发现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责令 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对整改不力的,或在整改前或者整改中 无法保证安全的,应责令施工单位从危险源区域内撤出作业 人员,暂时停止施工作业,并以《监理快报》的形式及时将 有关情况报告地铁公司总工程师室/安全质量部。 监理单位应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情况作为《监理月报》 的必报内容上报。

第十三条 各建设分公司应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加 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和监控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的 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公司总工程师室/安全质量部应建立地铁建 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台帐,将重大危险源为监督检查的主 要内容之一,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的隐患排查与专项整治。 检查结果作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季度安全生产评价的一 项重要指标,列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考核 内容,予以公布或通报。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室/ 安全质量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 大危险源目录

2.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 源登记表

3.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 源公示牌

附件 1: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目录

附件 1: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地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 目录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七、轨行区施工作业和运输

八、高架车站钢结构建筑工程

九、隧道工程施工;

十、人工挖孔桩(井)工程; 十

一、桩基托换工程;

十二、地下输电、供水和供气等管线及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施工作业; 十

三、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一) 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 (二) 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 (三) 桥梁工程施工(含架桥); (四) 特种设备施工; (五) 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 (六) 6m 以上的边坡施工; (七) 截流施工;

(八)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第五篇: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指导手册(第三版)》(MD-TM-2011-001)、《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办法》(AP-83-TM-2011-01)和《安全管理手册(SMM)第三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9859号文件)等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材料制订。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以及各直属运行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范围: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监视、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服务运行活动中,可能导致空管责任原因的航空器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航空器事故征候或其它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危险源。

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其中对空管安全运行保障影响较为严重,经风险控制后风险等级仍为可容忍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称为重大危险源。

第五条 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实施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 对危险源的管理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风险持续监控、危险源的记录与报告等四个阶段。空管系统应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对危险源进行统一管理。

第七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员工了解运行中已识别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鼓励员工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报告,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 空管系统各级安委会负责协调解决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对重大问题的责任分工和资源配臵。

第九条 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危险源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制度,指导和监督本单位危险源的管理。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负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和参与相关运行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运行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 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运行单位在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风险管理小组人员需具备以下要求:

(一)从事空管相关专业工作,具有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技能,熟知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二)定期接受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三)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和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章 工作程序

第一节 危险源识别

第十一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应从人为因素、软件、硬件、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主要方法如下:

(一) 工作体系分析。定期对影响安全运行的程序、环境等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分析的内容包括:人为因素、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工作程序、空中交通流量等;

(二) 员工安全信息报告。分析内部员工的安全信息报告,发现危险源;

(三) 在日常运行中发现危险源。通过日常的监察、检查等方式,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四) 问卷调查、访谈、会议讨论。定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员工访谈、专家讨论等形式查找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五) 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定期实施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系统查找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六) 内外部不安全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对本单位以及单位外部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和分析,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

(七) 安全信息综合分析中发现的危险源。

第十二条 地区空管局安全管理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识别活动;空管分局(站)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识别活动;运行部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危险源识别活动。

第十三条 当遇到下列重大变更情况时,相关单位应在变更前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一) 降低最低飞行间隔标准;

(二) 变更管制方式;

(三) 新技术首次应用;

(四) 实施新的飞行程序或管制程序,重要管理规定、程序的制定和更改;

(五) 调整空域范围或空域结构;

(六) 新建、改建、扩建空管运行设施设备等建设项目;

(七) 其他必要情况。

第十四条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相关单位应及时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一) 本单位(或业内)发生空管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时;

(二) 本单位安全形势呈现下滑趋势时;

(三) 在安全管理活动中发现本单位存在安全隐患时;

(四) 类似上述条款的其他情况。

第二节 风险评价和控制

第十五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应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应立即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计划,明确责任以及所需资源。必要时,对风险重新评估,修改风险控制计划。

第十六条 风险控制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步骤;

(二) 责任部门及人员;

(三) 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资源需求;

(四) 实施时限;

(五) 阶段性评估及最终评估的标准;

(六) 过程监管及最终验收的责任人;

(七) 相关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第十七条 对于运行部门无法缓解的风险,应上报主管的业务管理部门或协调其他部门进行解决;对于本单位无法缓解的风险,应上报至上一级单位协调解决。

第三节 持续监控

第十八条 持续监控应包含在各单位制定的风险控制计划中,持续监控主要包括:监控的频次或时间、负责人、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第十九条 运行部门应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持续监控;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对运行部门的持续监控情况进行检查,并重点跟踪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第四节 危险源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条 空管系统从业人员发现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行安全的危险源信息时,应填写《危险源信息报告单》(见附件1),并及时向危险源所在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运行部门应将《危险源控制清单》(附件2)上报至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对本地区(单位)《危险源控制清单》内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并确定本地区(单位)的重大危险源。

第二十二条 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本地区(单位)的《危险源控制清单》,并向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危险源控制清单包括危险源记录号、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持续监控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危险源记录编号统一格式:WXY-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代码-运行部门代码-年月-编号。

(一) 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代码/空管分局(站)、运行部门代码见附件3;

(二) 年月:六位数字,为该危险源初次建立的日期,例:201311;

(三) 编号:三位数字+一位字母,其中数字表示危险源序号,从001到999,每年1月1日起对新识别危险源的数字编号从001开始计数;字母表示修订序列,从A到Z。

例:

华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AA-QY-201401-001 天津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TJ-GZ-201401-001 更新后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TJ-GZ-201401-001A 第二十五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业务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应以纸质或电子方式保存危险源管理过程的所有记录。纸质材料保存期为6年,电子材料保存期为长期。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空管系统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将危险源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工作中,监督考核所属单位和部门危险源管理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对于违反危险源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民航局空管局或所在地区空管局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责令限期整改。对于主动发现并及时报告危险源信息,避免发生空管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或较大经济损失的,民航局空管局或所在地区空管局应对相关人员予以奖励。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民航局空管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注:2014 年 4 月 28 日下发

上一篇:作业展评周活动方案下一篇:怎样写长征写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