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以人为本

2022-07-12

第一篇:企业经营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研究论文

摘要: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使企业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本文首先详细的阐述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质,然后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实施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具体措施。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经营理念;实施

随着管理学科体系的不断延伸,尤其是知识型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和人才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因素,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每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虽然物业管理是对物业及其附属设施等物资进行的管理,但是其服务的最终对象仍是“人”这个主体,所以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客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而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经常会提到人本管理,但是该思想的提出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以人为本经营理念只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反映该思想的实质。要想真正发挥“以人为本”经营理念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弄清它的基本内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理解:第一,弄清“人”的本质。目前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性假设,即“目标人”,它是指人具有一种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内在动力,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并为之不懈奋斗是一个人生存的最根本的意义,所以“目标人”的假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本质的学说;第二,要理解“人本”的思想,“本”是指根本、本源,即将人的意愿作为最主要的参考因素,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的思想;第三,要增强对人的重视度。人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资源,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以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作为激励机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努力激发人的潜能,为每个人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实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将个人与集体、理性与价值进行完美融合,从而更好的体现“人性”的魅力。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构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通常以利润作为管理的唯一标准,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往往伴随着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长此以往必然会带来发展失衡等诸多不利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主张将人的发展作为重点,努力创建和谐社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在企业内践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物业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部门,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物质”为介质,打造为“客户”服务的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2.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客观要求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各种私有企业层出不穷,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逐渐加大,对国有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只有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国有企业应努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物业管理虽然是对设施等物质进行管理,但是实施管理措施的主体仍然是人,任何管理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人来完成,离开了人,管理也就失去了根本的动力;其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科技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创新的根本是优秀的人才,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动力;最后,物业管理最终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只有让客户满意,才能真正的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应全面促进人的发展,使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得到全面的发挥,给予他们人文关怀,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能,从而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组织,物业部门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人成为最基本的资源,相较于自然资源,知识资源具有积累性、共享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能够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服务,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动而使服务质量下降,这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另外,知识的共享性能够使物业人员有效的接触和使用社会和企业内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素养,扩充知识量,为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知识作为一种财富,只有在人的帮助下才能发挥作用,而且通过人的创新能实现财富的增值,实现知识体系的扩增,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活力。

三、打造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对策

1.将老干部政策落到实处,在企业发展中最大限度的借力

与私有企业不同,国有企业的干部任职会受到干部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是相对动态的过程,所以企业领导的变动较快,但是很多企业的老员工,他们长期坚守在工作一线,在对外业务客户的建立以及社会职能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领导干部应学会借用他人的优势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首先,从政治上给予老员工绝对的尊重,离退休老职工经过长年的努力,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中很多人在退休后仍想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所以企业应努力为这些人创造工作的条件,给予他们施展余热的机会,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其次,在生活中给老员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员工的生存状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社会的风气,加强对老同志的关怀是企业人文风貌的具体表现,企业应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福利待遇,不仅从思想政治上加强关怀力度,还要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老有所依;最后,在工作中应诚心诚意的沟通,老同志通过多年的工作经历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后人的工作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对于物业工作来说,老员工的建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企业应采取诚心诚意的态度与老职员进行工作交流,学习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教训应用到工作实处。

2.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对于任何集体来说,领导班子都是企业的主要力量,领导层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整体发展,所以企业应努力构建团结向上的领导团体,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首先,领导层之间应精诚团结,相互信任,领导者之间只有相互信任,团结一致,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临危不乱,降低事故的影响。而要加强领导层之间的信任,就要求领导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树立高尚的作风,保持公正的工作态度;其次,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实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配合的经营制度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要求从全局出发,充分考虑每位成员的特点,科学分配工作,从而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应坚持民主集中的思想。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该制度同样适用于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给予员工发言的权利,鼓励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避免决策失误的出现。

3.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

基层员工是组成企业最根本的力量,也是企业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努力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应根据员工个人的能力特点做好职业规划,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特点,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等的不同,所形成的专长也有所区别,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及任务分配时应结合每位员工的长处合理分配,保证员工在工作岗位中能够发挥特长;第二,坚持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激励制度的建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企业应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法,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动力;第三,应努力创建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四、结论

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创建和实施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进步的根本力量,所以企业应加大对离退休员工的关怀力度,创建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同时要努力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能,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海.“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与企业和谐发展导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5-47.

[2]褚小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浅谈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J].管理,2010(5):208-209.

[3]贾昂杨.试论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与企业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6):16-23.

[4]沈应仙.试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8):54-57.

第二篇: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评估

一、企业文化是主观实践的精神成果,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笔者不认同所有的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一些企业仍处于“没文化”的混沌状态。比如,凡是国人都蒙受汉语教育,其中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或多或少懂得一些汉语知识,也能够进行最基本的语言沟通,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人有文化”,也不会去谈论“这个人的文化怎么样”。同样,认为“只要是企业就有其企业文化”的观点,也实在过于勉强。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多样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性来看,创业阶段是企业文化的构建时期,发展阶段是企业文化的完善和健全时期,事业(产业)阶段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时期。因为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学术界、企业界研究企业文化,学派林立,众说纷纭,诸如“企业文化的成形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其文化,这种文化主要是创办者、主要经营者的个人文化在企业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理念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等。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成功改造企业活动中的精神成果,但不是必然产物。拿母鸡孵小鸡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从鸡蛋到小鸡的过程,任何一个鸡蛋都具有鸡的基因,都有衍变成小鸡的可能性,但在小鸡出壳之前,鸡蛋就是蛋,鸡就是鸡,鸡非蛋,蛋亦非鸡。但是,在蛋破生鸡的过程中,会发生由于温度欠佳导致臭蛋或者外部因素导致蛋破等等,各种负面的因素都会使得小鸡出壳的失败。同理,一个官本位、一味攫取巨额利润、丧失对员工人性关怀、企业相关人和人民群众不能在企业发展成果中受益的企业是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即使这些企业也会形式主义地创建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黑板报、企业内刊,举办文艺联欢,粉刷企业口号等等,却是背离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之本,粉饰枝叶之末,口头上大谈建设企业文化,自诩“很有文化”了,压根儿还是一个要跟吴妈睡觉,想摸小尼姑脸,要白衣白盔去抢去劫去偷去盗,最后还是头颅落地、云里雾里的阿Q。国内曾有一家在全国红透了半边天的大商场,信息来源湖州人才网,更多资讯请上湖州人才网。

员工统一着装,每天早晨搞升旗仪式,集体背诵企业精神,引得许多地方的大中型商场竞相效仿,但这个“标兵”最终竟然倒闭了。

二、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是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相关人在改造企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企业员工,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有机体,那么员工就是构成这个有机体的活细胞,企业就是由一个个的活细胞组织而成。IBM的一位总裁曾说:你可以拿走我的机器,摧毁我的工厂,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东山再起!宝洁公司的前董事长Mr.Dupree曾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可见,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效益的创造者,员工本身也就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的创业、发展在于人,企业的做大、做强的根本也在于人,企业做出价值、传播价值的关键在于人,企业的发展成果最终受益者是人。无论是建设企业文化,还是要使企业文化发挥作用,首要前提是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权益,企业内部要保持相对畅通的信息度,尊重并发挥外部社会监督、内部企业工会等组织的职能,企业重大决策、利润分配方案必须设法让员工共同参与,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无限忠诚。

由于企业文化本身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有人把企业文化的特征笼统地归为一种个性环境;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理念、目标等;也有人说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行为,比如:用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奖惩制度等等。笔者认为,上面提到的观点都是企业文化的有形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归根结底都是企业凝聚力的外在体现。如何审视、评估一家企业的文化,其核心体现就是这家企业的凝聚力,具体地说,是这家企业所有相关人的凝聚力。松下幸之助曾说:“我只要走进一家公司七秒种,就能感受到这个公司的业绩如何。”同样,笔者认为“只要圈定一家企业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准确评估相关人对这家企业的凝聚力,就能感受到这家企业的文化如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主观实践的精神成果,反过来,它对企业相关人的主观实践活动具有相应的引导作用,突出表现为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也就是企业相关人在企业文化创建过程中的主动自觉程度。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人文氛围,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相关人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相关人,特别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员工只有把为企业效力看成是一种幸福和自愿的行动,并上升到对企业感恩的精神层面,企业文化才有活水源泉不断提升,企业整体风貌才会气宇轩昂、生机勃勃;企业效益才能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做大、做强、做久、做得有价值。世界知名企业麦当劳通过„尊重人权‟,对员工进行激励,使员工个体的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协调一致。在麦当劳,职工不论职位高低一律以大哥、大姐相称,不准加任何头衔,甚至可直呼职员的名字,使员工感到公司有人情味,有种归属感。

三、不同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应是一种基于员工自身需要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意味着平等、尊重、付出、福利、回馈等各种关系的和谐。员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前面提到,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坚持以人为本,以尊重人的生存权利和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通过有形化渠道或策略,构建“为了人、关心人、培育人、重视人、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凝聚人”的人文氛围,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践活动。所有的文化都是以人为载体,企业文化建设要“入乎其内”,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必然内化到每一个企业相关人的内心深处,又必然“出乎其外”,通过他们的言语、动作、精神等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的个人素质和价值观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所谓“小型企业看老板,中型企业看管理,大型企业看文化”。松下幸之助在论述企业管理时说:“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请求他们鼎力相助;当员工10000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后面,运筹帷幄即可;如果员工几万人时,我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家在企业不同阶段应扮演不同的角色:企业创业时期,企业家要事必躬亲;企业发展时期,要善于用人;企业壮大时期,要通过构建卓越的企业文化,衍生员工精神上的工作自觉和主动性、创造性。下面,笔者从企业的创业时期、发展时期和事业(产业)时期三个阶段简述企业文化建设。

1、创业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这个时期也是俗称的“老板文化”时期,主要是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逐步建立和形成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企业精神、员工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其责任感、荣誉感等,在企业相关人的意识形态里牢固确立企业的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发展规划、事业领域等等。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和基础,是企业相关人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它规定着全体员工的共同一致的方向和行为准则,它指导着公司整体的活动和形象,而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则是企业基本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在企业的基本价值上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企业相关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和谐共同体,这时,“与企业共兴荣”成为企业相关人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企业是我家”也会变成大家的实际行动。例如“零售之王”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崇尚“尊重个人”;沃尔玛不只强调尊重顾客,为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而且还强调尊重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沃尔玛,不把员工当作“雇员”来看待,而是视为“合伙人”和“同事”,公司规定对下属一律称“同事”而不称“雇员”。沃尔玛的管理者必须以真诚的尊敬和亲切对待下属,了解员工的为人及其家庭,还有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尊重和赞赏下属,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包括沃尔玛的创始人沃尔顿在内,沃尔玛的领导和员工及顾客之间呈倒金字塔的关系,顾客放在首位,员工居中,领导则置于底层,员工为顾客服务,领导则为员工服务。领导的工作就是给予员工足够的指导、关心和支援,以让员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下属对上司也直呼其名,营造了一种上下平等、随意亲切的气氛。这让员工意识到,自己和上司都是公司内平等而且重要的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从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为公司也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还有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世界知名企业壳牌的《壳牌商业原则》,明确规定可持续发展是壳牌核心理念等等,这些理念都成为了全体企业相关人共同一致的愿景和行为准则。

2、发展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的支撑,完整的制度体系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和保障。这个时期,企业从企业活动的实际出发,完善各种机制,通过制定和落实

各项制度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和规范运作,保障企业相关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它对企业相关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或约束力,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在广义的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既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在规范员工行为、树立和传播企业形象、协调企业相关人之间的关系、保障各方面的利益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不能完全依靠人的主观意识,而是相对公正公平的客观制度。

营销学上有则七人分粥的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的重要性。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制定制度的关键是简单明了、容易操作,体现效率与公平。所以,企业营造感恩文化氛围,首先面对应该是机制和制度,企业的机制和制度是否完全公平公正公开,员工的“责、权、利”是否有机统一和完美结合。

3、事业(产业)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

这个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表现是该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成功创造巨额利润后反哺社会,比如有财务预算的捐赠、捐助,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持续性地资助希望工程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等等。这也是笔者在《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感恩文化建设》一文中提到的感恩文化建设时期,也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时期。企业发展到事业(产业)阶段,企业应通过构建感恩文化,以感恩反哺的形式处理好企业、社会、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的关系的文化,这里包括最基本的五种感恩互动关系:一是企业和员工对社会的感恩意识;二是企业和员工对客户的感

恩意识;三是企业和员工对合作伙伴的感恩意识;四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向感恩意识;五是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感恩意识。这五种关系围绕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互为补充、有机统一。笔者认为,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更应该是为在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利润回报的社会组织。企业有追逐利润的自身属性,但利润不应该是一个企业的终极价值形式,在利润之上还有社会责任。而企业的感恩文化,则应该是企业以保障企业共同利益和践行社会责任为根本,通过有效机制构建企业与企业相关人(老板、员工、顾客等)、社会之间的回赠、反哺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精神价值观。企业营造感恩文化的前提是企业本身要有凝聚力,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层首先应该忠诚,然后就是教会职员热爱本企业和事业。企业员工只有把为企业效力看成是一种幸福和自愿的行动,并上升到对企业感恩的精神层面,企业文化才有活水源泉不断提升,企业整体风貌才会气宇轩昂、生机勃勃;企业效益才能与时俱进、与日俱增;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做大、做强、做久、做得有价值。

四、企业文化评估。

现当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国力竞争逐步演变为经济实力的竞争,企业则是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柱和细胞。近几十年来,企业文化的作用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致认同,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内企业文化的诊断、评估的工具和机构也随之产生,比如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推出的CMAS系统,该系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组织制度、管理方式、内部沟通、员工激励、领导和决策、培训与员工发展、员工工作动机、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文化建设以及理念与价值观等12个维度进行测定。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国内企业文化的诊断、评估工作应该摆上企业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朝着“简洁、效率、准确、科学、权威”的方向与时俱进,围绕企业文化核心体现“企业凝聚力”,笔者从社会(公众)及企业相关人企业家(决策层、管理层、合伙人)、员工(家属等)、客户、消费者等5个维度

对企业文化进行认证和评估,每个维度中包含“物质成果、组织管理、绩效奖惩、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等20个左右的评估指数,根据企业文化的层次性设定每个维护对各项指标的认可系数。假定每个维护的分值在-1分到1分之间,总分为-5分到5分。如果是0分或者负分(0分以下),那么该企业尚未建成企业文化。笔者认为,围绕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相关人进行测定,突破了在企业内部评定企业文化的局限性,而是突出了人(特别是公众)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将企业文化评定工作推向社会化和大众化,该评估结果将比较全面和具有人情味,更可以促进企业提升社会责任和建设企业感恩文化。

第三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党务思想政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引导和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在企业发展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意识,团结一致,增强信心,为实现党的目标和企业的任务而努力工作。

人是社会一切目标的根本,也是达到目标的动力资源,同样,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作为党务政工干部,在企业工作中如何使党务政工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与企业壮大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就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党务政工工作的方式方法,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去践行党务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思路

1、党务政工工作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党在

各个时期的新任务,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新其内容,工作方式方法也需要不断调整,党务政工工作要做到党性和政治思想性的统一;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服务性和渗透性的统一;民主性和群众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探讨、总结,及时发现新情况,积极应对新问题,适应新形势。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精神鼓舞人,用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培育人。

2、单纯的行政命令或纯粹的思想工作都不是企业员工管理的最佳模式,思想工作、思想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成,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员工综合素质的反映,党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政治保障,要积极实现行政制度与党务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的最佳融合,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党建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的发展思路。

二、坚持以人为本,用群众第一的观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1、党务政工干部要积极学会掌握和运用赢得职工的领导艺术、管理艺术,才能把党的决定、企业的目标要求贯穿于所属工作范围之中,落实到职工群众之中,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样,企业管理之道是职工,安职工则安企业,所以我们企业的各项实践工作中必须要有群众第一的观点,国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不论国家还是企业,其最终目的都是以人为本,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为了企业职工,企业要多为职工想,多办些使职工受益的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则要求我们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的组织和群团组织认真负责的检查、督促这个路线和观点的执行情况,切实起到保障作用。

2、党务政工工作不应只是浮在会上的内容,而要深入到职工中去,把握住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萌生的问题和矛盾,积极做事前和事中的思想工作,尽力减少形成矛盾后的思想工作,同时还要讲求思想工作的方法、质量和最终效果。党务政工工作要坚持面向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服务于职工群众,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向广大职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带动职工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积极反映职工群众的正确意愿,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多做统一思想、鼓舞人心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把职工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衡量我们各项工作的好坏。3、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矛盾较为突出,机制变化大,利益矛盾多,需要党务思想政治工作去,疏通引导,解惑释疑,加油鼓劲,在企业以生产经营工作为中心的同时,职工群众问题易于忽略,企业党务政治思想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要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肩负起这应有的责任,坚持为生产经营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不处理好广大职工的利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着企业的凝聚力,不利于和谐企业的建立,不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的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政工干部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1、党务政工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质,是我们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打铁首先要自身过硬,党务政工干部应做到清正廉洁,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对党和人民忠诚,对工作勤奋踏实,对同志胸襟开阔,作风正派,爱岗敬业,不断加强学习和身我修养,增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党性观念,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企业改革发展中,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位子问题,面子问题和票子问题,遵纪守法,积极培养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对党、对企业、对广大职工的责任意识。

2、作为党务政工干部,还应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拓展知识面,企业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生产经营开展,一是保证和维护企业经济工作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二是保证和维护企业职工的利益和队伍的稳定,所以,我们党务政工干部要多了解企业的历史,生产经营,组织运作等情况,遵循经济规律,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3、作为党务政工干部,要坚定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信心,不要受到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次要论,不要论,让步论”等言论的影响,要在职工中起好带头和带动“双带”作用,要保证、维护企业经济工作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就要管好干部,管住干部,干部是什么?干部是带头人,是引路人,党务政工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所起的带头作用和带动作用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在工人群众中去起好“双带”作用,同时也要在广大干部中起好“双带”作用,只有干部队伍健康和谐,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4、政治思想工作者是党联系群众的结点,要充分发挥每一个结点的作用,一个结点联系一片职工群众,结点的言行感染影响着周围的职工群众,一个思想作风过硬的结点会带动一片职工群众积极向上,党的方针政策能够顺利的贯彻实施,党的凝聚力更强。

5、党务政工干部应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揭露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是基本的技能,揭露问题是应有的觉悟,解决问题是基本的职责。作为党务政工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两个务必”,把党和国家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把集体和广大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第四篇:文章标题:感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

在今年的“两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关注民生等重大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如今,在“十一五”开篇之际,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加快发展,促进和谐,走科学发展之路!那么,如何加快发展.促进和谐.走科学发展之路

?只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实质,都可以在《纲要》中找到答案,正确处理两个三者关系: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认真实践四条指导原则:聚精会神练内功,全力以赴谋发展,尽职尽责办实事,着力根本保稳定”就是立足企业实际,构建和谐的根本指针;

真正把《纲要》中所明确的战略方针.指导思想.战略任务和一系列发展观念持续深入地贯彻落实好,围绕“推进发展,构建和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经过“十五”时期的总结.实践.积累,人们发现,只有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企业与企业的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成构建和谐企业的最终目标。

“认真践行《二次创业指导纲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方,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最终实现企业与职工群众的共同发展。我们车间工人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喝的是纯净水,每顿饭吃的是四菜两汤,还有餐后水果,单位还专门为员工购买蛋糕,做生日饭,使我们在奉献企业的同时感受到家园的温馨,工作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今年,单位还专门下发文件,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考虑到一线职工生产忙,公司就把我们的休假时间整体移到春节前,和春节长假连在一起,使我们辛苦忙碌一年后,能有个充足的假期养精蓄锐,备战来年。这些以人为本的举措,使大家觉得工作特别舒心.开心,对公司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对干好本职工作也更有决心。

构建和谐,更要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车间工人说:“没有厂区环境综合治理,我们就只能“蹲墙根,找树荫”。现在有了图书阅览室,有了乒乓球活动室,我们每天都会在闲暇时去阅览室坐会儿,在活动室打会儿乒乓球,再也不用在露天的水泥台上打乒乓球,或是围着楼头散步了。希望公司能把民心工程越建越好,带领我们快步奔小康!”

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职工群众的积极拥护.热情支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直以来,公司在搞好发展的同时,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而这些举措,又凝聚和激励了全体员工在《二次创业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在“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道路上,同舟共济,书写辉煌。

《感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来源于,欢迎阅读感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

第五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一个人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同样,成功企业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并用人性化的经营,调动企业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活力。如同做人要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办事风格、行为准则那样,企业文化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本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与行事方法,它是企业员工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态度 ,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空间带来的巨大压力与挑战,赋予企业文化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也孕育富含人情味和人性魅力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经营中能否认识到“员工第一”,这不但是一个“位置”的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员工”究竟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般说来,人的追求并不仅仅以薪金报酬为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而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提高薪酬在员工看来只是应得的回报,如果能在心灵上给员工以关怀和慰籍,则更能产生感召力。在加强企业管理、发展企业文化的同时,不把企业文化停留在口号上和文娱活动中,而是真正发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核心思想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上。就是要做到“员工第一”,真正实现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只有把企业的发展真正融入到员工的人生目标和个人发展中去,把企业的发展观念与员工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和统一,充分反映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这才是“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上的真正意义所在。

“人”是企业中核心的要素,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无论是对企业发展还是员工个人,企业文化都是一个涉及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做企业文化工作,就是要真正地做到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动:既要让员工熟悉企业的发展现状、理解企业的困难、熟知领导安排自己的良苦用心;又应使领导熟悉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内心需求,理解员工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价值。而企业的领导者真正能做到从内心去理解员工,做到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真诚、合作、发展,将是企业文化成熟发展的生动体现,更是一个企业保持良性发展,持续进步的源泉和灵魂。

上一篇:企业法制培训计划下一篇:企业管理系统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