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众路线教育的思考

2022-09-11

党的群众路线,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群众一词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众人、民众;二是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三是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当今社会利益分化、社会多元, 群众的情况与过去已经大不相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群众的生存状况和利益格局比较趋同而简单——“工农商学兵”基本能概括群众的一般范畴。而今天的群众生态则是越来越差异化、复杂化, 并且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

当前我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 就要弄清“群众”的现状, 对群众路线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 否则就难以实现有效的密切联系, 就会使群众路线教育流于形式。

一、群众路线教育的本质

群众路线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设法增进党与民众的血肉联系, 就是要进一步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对中共执政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种说法可以说是切中要害。简单说, 群众路线教育的本质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合法性。作为执政党, 其执政的基础是执政合法性, 而合法性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否则就丧失了执政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政权、长期执政, 就是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承平日久,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越来越多的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 已经成为危及执政、影响发展重要因素, 已经到了“视其后者而鞭之”的时候了。《庄子·外篇·达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田开之拜见周威公, 威公曰:“吾闻祝肾学生, 吾子与祝肾游, 亦何闻焉?”……开之曰:“闻之夫子曰:‘善养生者, 若牧羊然, 视其后者而鞭之。’”在这里, 田开之从养生的角度, 认为养生犹如牧羊, 看到落后的, 就要往前赶一赶。而治国亦如养生, 要想长期执政, 要想长治久安, 就要时时关注自身, 看到不足之处, 就要马上改正。在当前, 党与群众的关系适当的各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需要后者鞭之。

当前, 国家环境相对和平, 没有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 一些党员干部对扎根群众的重要性和脱离群众的危害性缺乏切身感受, 在思想上容易懈怠和麻痹, 往往轻视群众的力量。我党是执政党, 各级党员干部行使着公共权力, 由于体制原因, 公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 如果权力行使者不能自警、自省、自律, 就会在脱离群众、腐败变质的路上愈走愈远。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与之相适应的, 是人们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普遍增强, 对党员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思想固化和利益藩篱日益加重, 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凸显, 这些都给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来负面影响。凡此种种, 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危及党执政的合法性。群众路线教育的本质, 就是要弥合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及执政合法性。

二、从历史经验看,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群众的力量, 知道唯有依靠人民, 才能稳定统治。《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孟子·尽心下》中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 殃必及身。”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述这样一个典故:邹国与鲁国打仗, 结果邹国战败, 邹穆公向孟子抱怨说:“我的官吏在战斗中死了三十三人, 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保护上司而死的。杀了他们吧, 人太多, 杀不完;不杀吧, 又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长官被杀而不救, 这该怎么办呢?”孟子说:“年景不好的时候, 您的老百姓老弱死于沟壑、壮者流亡四方的有几千人, 但您粮仓里有粮食、国库里有钱财, 而主管的官员却没有向您禀报, 这是对上怠慢、对下残暴。曾子说过:‘要小心啊!你怎么对待别人, 别人就怎么对待你’。这是百姓对他们长官的回报。您不用担忧了, 只要行仁政, 百姓就会亲近上司、甘愿为上司抛头颅、洒热血。”在这里, 孟子告诉邹穆公, 百姓是国之根本, 如果不重视百姓, 视百姓如土芥, 则百姓必视当政者如寇仇。相反, 如果执政者视百姓如手足, 则百姓必会视执政者如腹心。

民为邦本, 要想国家长治久安, 就一定要固其根本。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虽在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作为君主如果不体恤百姓, 纵情傲物, 虽然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百姓终究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载舟覆舟的道理, 是必须要认真对待的。

获得人民的拥护, 实质是得民心, 得民心者的天下。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 有一个叫徐乐的人, 他给汉武帝上书说:天下之患在“土崩”。所谓“土崩”, 按照徐乐的解释, 就是“由民困而主不恤, 下怨而上不知, 俗已乱而政不修”。“土崩”的实质就是丧失了人民的拥护。在当前, 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味养尊处优、高高在上、脱离群众, 真的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护, “土崩”之势也绝非危言耸听。

三、从政治理念看, 群众路线不是慈悲路线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这样的阐述: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非常深刻的总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群众也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有了这样的认识, 广大党员干部就会正确看待群众, 就会正确认识群众路线, 解决群众问题不是施舍, 而群众路线亦绝非慈悲路线。

所谓慈悲, 即给人快乐, 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 指的是慈爱与怜悯。慈悲路线就是因怜悯百姓而施利与百姓, 是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给予, 没有将群众诉求作为政治要求来对待。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对慈悲如此描述:“慈悲不是出于勉强, 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他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 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 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屈原在《离骚》中说:“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这都是忧民之情、慈悲之心, 而不是把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

因此, 要让群众路线回归政治, 正如李瑞环所说:“群众最可敬, 群众最可爱, 群众最可怜, 群众最可畏。”一定要达成这样的共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只不过是应乎天顺乎人。对我党而言, 没有人民的选择, 也不能成为执政党。有了这样的认识, 党员干部不就不会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就不会将惠及百姓的措施看作是施舍的行为;就不会将自己视为国家之主而是人民之仆;就能够做到食禄者不去与民争利。

摘要:当前我党进行群众路线教育, 就要弄清“群众”的现状, 对群众路线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 否则就难以实现有效的密切联系, 就会使群众路线教育流于形式。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认识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老子·庄子精译[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1.

[2] 赵颖杰, 杨嘉军.白话四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03.

[3] 司马迁.史记[M].岳麓书社, 1986.8.

上一篇: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及护理下一篇:基于素质教育的中学化学教育的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