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07-14

第一篇: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测算指标解释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

测算指标解释

一、收入参数表指标说明

1、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社保经办机构已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职工人数,包括中断缴费但未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职工人数,不包括只登记未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人数。

2、平均缴费人数:指报告期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人员的平均人数,包括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并未缴部分已计入欠费的人员。历史数据按照年初数和年末数的平均值计算填列,预算数按综合增长率测算。

3、城镇企业(企业):指以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国统字[1998]200号,以下简称《规定》)中确定的企业类型。包含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事业单位。

4、以个人身份参保:指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自由职业者、失业后未终止社会保险关系等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

5、其他人员:其他地方政策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人员,如农垦等。

6、月社会平均工资: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在岗职工

月平均工资。

7、月人均缴费工资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及个人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实行单位部分按工资总额缴纳的地区,可以综合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计算综合缴费基数填写。

8、费率:指报告期内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及个人费率之和。

9、收缴率:当期实收基金占应收基金的比例。

10、征缴收入

(1)当期征缴收入:指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的缴费单位和个人按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实际收缴到位的当年的社会保险费收入。含本年发生但已在本年收回的欠费。

(2)清欠收入:指本年缴回历年欠费的金额(本金)。 (3)预缴收入:指参保单位(个人)跨一次性预缴或一次性趸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包括改制、破产企业按规定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预留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4)补缴收入:指参保单位(个人)实际补缴的上末之前的社会保险费(未统计在上年末累计欠费项目中)。

(5)其他征缴收入:指不包含在上述项目内的其他征缴收入。

11、利息收入:反映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存入银行、财政专户和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购买国家债券、协议存款等取得的利息收入。

12、财政补助收入:反映收到的各级财政部门给予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补贴。

13、其他收入:反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滞纳金以及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收入。

14、转移收入:反映基本养老保险对象跨统筹范围转移时划入的基金。

15、上级补助收入:由上级经办机构拨入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16、下级上解收入:反映由下级经办机构上解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二、支出参数表指标说明

1、城镇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其他政策参保人员解释同收入参数表。

(1)上年末已退休人员:指上年末退休人数。

(2)当年新增退休人员:指当年新增的退休人员总数。 (3)当年死亡人员:指上年末前已退休并在报告期死亡的人员总数。

2、离休人员

(1)上年末已离休人员:指上年末的离休人数(含建

国前老工人)。

(2)死亡人员:指当年死亡离休人员总数。

3、月人均养老金:指基本养老金月平均数。

4、基本养老金支出: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开支的各项支出,包括: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及按规定支付的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和补贴。

5、医疗补助金支出: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给未实行医疗保险地区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医疗费用。

6、丧葬抚恤补助支出:反映按规定由统筹基金支付给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支范围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死亡丧葬补助费用及其供养直系亲属的抚恤和生活补助费用。

7、其他支出:经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统筹基金支付的其他非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性质的支出。

8、转移支出:反映基本养老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转出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9、补助下级支出:反映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补助支出。

10、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上解给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支出。

三、预算平衡表

1、本年收支缺口:即基金当期支出减去基金当期收入。其中当期收入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转移收入;当期支出包括基本养老金支出、医疗补助金支出、丧葬抚恤补助支出、其他支出、转移支出。

2、个帐做实退出当期支付,由个人账户做实省份按照预算预计做实金额填列。

3、财政补贴收入,按预算数填列。

4、调剂金收入和支出,按预算数填列。

5、使用历年结余=本年收支缺口+个帐做实退出当期支付-财政补助-调剂金收入+调剂金支出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

测算指标解释

一、收入参数表指标说明

1、平均参保人数(区分在职和退休)

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实施统帐结合办法的职工平均人数,计算方法:平均参保人数=(上年末数+预算计划数)/2

2、平均缴费人数

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平均人数,计算方法:平均缴费人数=(上年末缴费人数+预算计划缴费人数)/2

3、缴费基数总额

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及个人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4、缴费比例

指报告期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及个人费率填列。

5、征缴率

指内实际保险费收入与应征收保险费收入之比。

6、征缴收入

(1)当期征缴收入:指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纳入社会保险范围的缴费单位和个人按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实际收缴到位的当年的社会保险费收入。含本年发生但已在本年收回的欠费。

(2)清欠收入:指本年缴回历年欠费的金额(本金)。 (3)预缴收入:指参保单位(个人)跨一次性预缴或一次性趸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4)补缴收入:指参保单位(个人)实际补缴的上末之前的社会保险费(未统计在上年末累计欠费项目中)。

(5)其他征缴收入:指不包含在上述项目内的其他征缴收入。

7、利息收入:反映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家债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包括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等银行账户的利息收入。

8、财政补助收入:反映收到的各级财政部门给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贴。

13、其他收入:反映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滞纳金以及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收入。

14、转移收入:反映基本医疗保险对象跨统筹范围转移时划入的基金。

15、上级补助收入:由上级经办机构拨入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16、下级上解收入:反映由下级经办机构上解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二、支出参数表指标说明

1、住院情况

(1)住(出)院人次(数):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数);

(2)住院率: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人次(数)与平均参保人数的比值;

(3)住院总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的合计。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社会统筹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资金、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资金支付和个人支付(个人自费)的医疗费用;

(4)次(人)均费用:指报告期内住院总费用除以住(出)院人次(数)的平均值;

(5)次(人)均统筹基金支付:指报告期内统筹基金支付额除以住(出)院人次(数)的平均值;

(6)个人自付:指在实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中,按照政策规定或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7)个人自付比例:指报告期内个人自付部分所占住院总费用的比值。

2、门诊情况

(1)门诊人次(数):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人次(数);

(2)门诊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所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的合计。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社会统筹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资金、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资金支付和个人支付(个人自费)的医疗费用;

(3)次(人)均费用:指报告期内门诊总费用除以门诊人次(数)的平均值;

(4)次(人)均统筹基金支付:指报告期内统筹基金支付额除以门诊人次(数)的平均值。

3、其他支出:反映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其他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性质的支出。

4、转移支出:反映基本医疗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转出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5、补助下级支出:反映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补助支出。

6、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上解给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支出。

三、预算平衡表

1、本年收支缺口:等于基金当期支出-基金当期收入。

其中当期收入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转移收入(不包括财政补贴收入和调剂金收入);当期支出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其他支出、转移支出(不包括调剂金支出)。

2、财政补贴收入,按预算数填列。

3、调剂金收入和支出,按预算数填列。

4、使用历年结余=本年收支缺口-财政补助-调剂金收入+调剂金支出

工伤保险基金预算测算指标解释

一、收入参数表指标说明

1、基金收入:指报告期内筹集的工伤保险基金的总额。

2、征缴收入:指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单位在本年内实际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包括单位当期征缴、清欠、预缴、补缴收入及其他征缴收入等。

3、当期征缴收入:指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单位在本年内实际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含本年发生但已在本年补缴的欠费;

4、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数。

5、缴费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中按规定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人员。

6、平均缴费人数:指报告期内缴纳工伤保险费人员的平均人数。年平均缴费人数=(报告年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报告年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7、缴费费率:指按行业风险类别确定的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比例。

8、平均缴费费率: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平均比例

9、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0、月人均缴费工资: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平均工资总额

11、月社平工资:指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12、清欠收入:指本年欠缴单位补缴历史欠费的金额。

13、预缴收入:指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本年预先缴纳或一次性缴纳以后的工伤保险费,包括改制、破产企业按规定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一次性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14、补缴收入: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实际补缴的上末之前的历年欠费(本金)。

15、其他征缴收入:按当地政策规定的除正常征缴、清欠、补缴、预缴收入以外的其他征缴收入

16、财政补贴收入:指财政给予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

17、上级补助收入:指本期下级接收上级下拨的工伤保险基金收入。

18、下级上解收入:指本期上级接收下级上解的工伤保险基金收入。

19、利息收入:即基金存入银行、购买国债获得的收益。 20、其他收入:包括滞纳金收入等,不包括转移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下级上解收入。

二、支出参数表指标说明

1、 基金支出:指报告期内按规定支付的工伤保险基金总额。

2、 工伤医疗待遇支出: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人员发生的符合规定,并由工伤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工伤康复费、伤残器具费的合计。

3、 工伤医疗费支出: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人员治疗期间所发生的符合规定,并由工伤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

4、 工伤医疗待遇享受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的人数。

5、 工伤医疗费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人员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医疗救治费用的金额。

6、 工伤康复费支出: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人员治疗康复期间所发生的符合规定,并由工伤基金支付的康复费用的合计。

7、 工伤康复待遇享受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人员进行职业康复的人数。

8、 工伤康复费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人员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职业康复费用的金额。

9、 辅助器具费支出:指报告期内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安装辅助器具费用。

10、辅助器具装配人数:指报告期内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安装辅助器具的工伤人数。

11、辅助器具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安装辅助器具费用的金额。

12、伤残待遇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的费用金额。

1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费用金额。

1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领取人数: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领取的人数。

1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金额

16、生活护理费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生活护理费金额。

17、生活护理费领取人数:指年初至报告期末内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不同护理等级标准支付给伤残职工生活护理费的人数。

18、生活护理费月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按照《工

伤保险条例》月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不同护理等级标准支付给伤残职工的生活护理费金额。

19、伤残津贴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伤残津贴金额。

20、伤残津贴领取人数:指年初至报告期末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按国家规定标准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待遇的人数。

21、伤残津贴月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月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伤残津贴金额。

22、工亡待遇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人数及费用金额。

23、供养亲属抚恤金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给供养亲属的抚恤金的金额。

24、供养亲属抚恤金领取人数:指年初至报告期末按规定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数。

25、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月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供养亲属抚恤金金额。

26、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金额。

2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领取人数:指年初至报告期末因

工伤事故、职业病死亡和因工致残人员、患职业病人员按因工死亡处理的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人数。

28、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金额。

29、丧葬补助金支出: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丧葬补助金的金额。

30、丧葬补助金领取人数:指年初至报告期末因工伤事故、职业病死亡和因工致残人员、患职业病人员按因工死亡处理的领取丧葬补助金的人数。

31、丧葬补助金人均支出金额:指报告期内符合国家规定人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丧葬补助金的金额。

32、劳动能力鉴定费:指报告期内由工伤基金支付的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总额。

33、劳动能力鉴定人数:指报告期内按规定由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人数。

34、鉴定费支付标准:指规定的劳动能力鉴定费支付标准。

35、其他支出:指报告期内由工伤基金支付的未列入上述费用项目的其他费用总额。

36、补助下级支出:指本期上级拨付下级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

37、上解上级支出:指本期下级向上级上解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

三、预算平衡表

1、本年收支缺口:即基金当期支出-基金当期收入。其中当期收入包括工伤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转移收入(不包括财政补贴收入和调剂金收入);当期支出包括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劳动能力鉴定支出、其他支出、转移支出(不包括调剂金支出)。

2、财政补贴收入,按预算数填列。

3、调剂金收入和支出,按预算数填列。

4、使用历年结余=本年收支缺口-财政补助-调剂金收入+调剂金支出

生育保险基金预算测算指标解释

一、收入参数表指标说明

1、生育保险费收入

(1)平均缴费人数:指报告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平均缴费人数计算方法是:以上年末缴费人数与预算缴费任务数之和除以2求得。

(2)人均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3)社会平均工资:指报告期内当地统计局公布的当地城镇就业人员的社会平均工资。

(4)平均费率: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实际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与缴费工资总额之商。

(5)征缴率: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实际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与应缴数之商。

2、利息收入:根据预算生育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和购买买国债等取得的利息收入分析、计算填列。

3、财政补贴收入:反映财政给予生育保险基金的补贴。

4、其他收入:包括滞纳金收入等。

5、上级补助收入和下级上解收入:指本期下级接收上

级下拨和上级接收下级上解的生育保险基金收入。

二、支出参数表指标说明

1、生育医疗费支出 (1)门诊费用

①门诊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因生育在门诊产前检查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②门诊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因生育在门诊产前检查就诊的人数。

③人均门诊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因生育在门诊产前检查所发生的人均医疗费用。

(2)住院费用

①住院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因生育住院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②住院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因生育住院的人数。

③人均住院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因生育住院所发生的人均医疗费用。

(3)男职工配偶医疗补助

①男职工配偶医疗补助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因配偶没有参保而对其配偶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住院医疗费用给予的补助。

②补助人数: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因配偶

没有参保而对其配偶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住院医疗费用给予补助的人数。

③人均补助费用: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因配偶没有参保而对其配偶在定点医疗机构生育住院医疗费用给予补助的人均费用。

2、生育津贴支出 (1)男性生育津贴支出

①男性生育津贴支出:指报告期内男职工因其配偶生育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②享受津贴人次:指报告期内男职工因其配偶生育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待遇的人次数。说明:生育一次记享受生育津贴一次。

③人均津贴支出:指报告期内男职工因其配偶生育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的人均待遇。

(2)女性生育津贴支出

①女性生育津贴支出:指报告期内女职工因生育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②享受津贴人次:指报告期内女职工因生育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待遇的人次数。说明:生育一次记享受生育津贴一次。

③人均津贴支出:指报告期内女职工因生育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的人均待遇。

3、计划生育支出

(1)计划生育支出: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因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2)计划生育人次: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享受计划生育的人次数。

(3)人均计划生育支出:指报告期内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享受计划生育的人均医疗费用。

4、转移支出:根据预算生育保险对象跨统筹地区流动而产生的医疗保险基金分析填列。

5、其他支出:根据预算实际需要,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开支的其他非生育保险待遇性的支出数填列。

6、补助下级支出:反映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拨付给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补助支出。

7、上解上级支出:反映下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上解给上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支出。

第二篇:省基金项目资金预算申报书编制说明

2015年第二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资金预算申报表编制说明

参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项目资金预算的管理规章,编制如下说明

一、编制总体要求

本表用于项目申请时由项目负责人(或申请人)根据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编制。依托单位应当组织其科研和财务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进行审核。

二、编制内容

本表所指项目资金支出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相关的、申请基金资助的各项费用支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项目资金预算按照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项目资金来源编列,应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及合作研究外拨资金等内容在预算说明书中进行详细说明。具体规定如下:

(1)设备费

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请说明购置或试制单台价值2万元以上设备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现有同样设备的利用情况、新设备用途、新设备与现有设备的配套情况、设备使用率、设备拟安置单位、购置设备的开放共享方案、试制设备的方案和成本构成等。

(2)材料费

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请说明购置的各种材料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所需数量的测算依据,并详细列示各种材料的名称、购买单价、购买数量以及总金额。

(3)测试化验加工费

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依托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请说明预算的各种测试化验与加工项目与研究任务的相关性和必要性、测试化验加工次数的测算依据以及委托该单位的理由等。

(4)燃料动力费

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请说明预算的各种燃料与研究任务的相关性和必要性、所需数量、单价的测算依据等。

(5)差旅费

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执行。

请说明预算的各项出差任务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以及出差次数、出差标准的预算依据。

(6)会议费

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研究工作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会议费支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和会期。

请说明预算的各种会议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以及预算的会议次数、会议标准的预算依据。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赴港澳台、外国专家来华及港澳台专家来内地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外事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请说明预算的各项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并详细列示出访或邀请来华专家的国家或地区名称、机构名称、人数、天数、标准的预算依据。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请说明各项预算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以及数量、单价的预算依据。

(9)劳务费

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在校研究生、博士后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用,以及临时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费用。劳务费应结合当地实际以及相关人员参与项目的全时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

请说明各种聘用人员在研究中承担的任务,以及聘用人数、支付标准的预算依据。

(10)专家咨询费

专家咨询费包括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以及项目结题评审专家咨询费用。专家咨询费标准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请说明预算的咨询专家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以及咨询专家人次数、支付标准的预算依据。

(11)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直接费用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请说明预算的其他支出的各项支出与研究任务的关系和必要性,并详细列示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及预算依据。 (12)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依托单位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依托单位为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

间接费用为项目总经费的20%。 (13)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资金按来源渠道的不同分为:从省自然科学基金获得的资助和自筹资金来源,自筹资金来源是指除基金资助资金以外的各种资金来源,包括:其它财政拨款、单位自有货币资金和其他资金等。

(14)合作研究资金

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依托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或申请人)和合作研究单位参与者应当根据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分别编报资金预算,经所在单位科研、财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由项目负责人(或申请人)汇总编制。其中,间接费用按项目统一测算,并明确各承担单位的金额。

请说明合作研究单位的名称、单位类型、任务分工、研究任务负责人,承担资金额、占总资助金额的比例以及是否已签订合作协议。

三、编制的规范性要求

编制预算必须以确定的研究任务为依据,预算期间应当与项目执行周期一致,预算需求测算的周期不得超过项目执行周期。项目资金支出预算不得编报不可预见费,也不得列入项目实施前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

预算说明书是课题经费预算的一部分,必须按照规定内容详细编写。

预算数据以“万元”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各类标准或单价以“元”为单位,精确到个位。外币需按人民银行公布的即期汇率折合成人民币。

项目立项之后,填写任务书时财务预算表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财务部门签字(盖章),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

第三篇:社会保险基金

关于印发《湖南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知

湘劳社工字[2008]91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监察局、纠风办、审计局、卫生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市(州)中心支行:

为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全国纠风工作会议精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等10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的统一部署,为认真做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我们制定了《湖南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各市州制定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请于2008年10月15日之前报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湖南省地方税务局 湖南省监察厅 湖南省纠风办 湖南省审计厅 湖南省卫生厅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二OO八年八月二十六日

湖南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维护广大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全国纠风工作会议要求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0个部门制定并下发了《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十部方案”)。根据“十部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纠正和查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领域违规违纪问题,完善基金管理监督政策,健全监督机制为重点,更好地维护基金安全,确保社会保障功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二、工作目标

结合国家“十部方案”提出的目标和我省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一)提高社保基金征缴率。以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严格执行征缴标准,切实加大征缴力度,努力推动社保扩面,提高社会保险征缴率。

(二)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环节管理。要加强对基金运行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杜绝社保基金财务管理不规范、随意拆借挪用等突出问题。

(三)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要针对此次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各级经办机构的经办行为。建立群众方便的缴费和待遇支付方式,防止欺诈骗保。强化基金存储管理,切实兑现优惠利率政策。

(四)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要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发现和处理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过程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率和整改率达到95%以上。

三、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

全省各级养老保险基金(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

(二)专项治理的内容

在此次专项治理中,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基金收支、管理、运营的各个环节,深入查找问题,检查社保基金监管政策法规是否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甚至侵蚀基金等情况。专项治理重点内容如下:

1、基金收缴方面。具体包括不依法核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及时征缴社会保险费;收入不按规定入账,隐瞒、转移社会保险费收入;自行制定征缴优惠政策;财政应拨未拨、欠拨及拨付不及时、不到位;财政应纳入预算而未按规定纳入预算,造成社会保险费应收未收的问题。要认真理顺税务代征社会保险基金的工作关系,努力做到征收及时、解缴及时、个人账户记录及时。要总结推广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征缴方式的先进经验。

2、待遇支付方面。具体包括未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擅自扩大使用范围;不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或管理失职,致使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不按规定及时结算医疗费用,影响基金的使用效益;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采取欺诈手法套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

3、账户管理方面。具体包括不按规定开设银行帐户、传递票据、划转资金和进行会计核算,个人账户不按规定记录,基金不按规定归集的问题。

4、基金存储方面。具体包括不按规定存储结余基金,不执行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基金利率政策,或违规投资造成基金损失;历史遗留的挤占挪用基金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基金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

5、基金运营方面。具体包括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和受托管理资金执行投资政策,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基金安全,提高运营收益的情况。

6、基金审计整改方面。主要是对基金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特别是历次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历史遗留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和纠正,被挤占挪用的基金是否按规定清理收回。

7、内控制度方面。主要检查各项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建立健全并执行内控制度,能否保证基金合法、合规使用;是否按规定建立个人账户等。

四、步骤和方法

我省的专项治理工作从2008年8月开始,2009年底结束,分四个阶段:

(一)部署启动阶段(2008年8月—10月)

成立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地方税务局、省监察厅、省纠风办、省审计厅、省卫生厅、湖南证监局等9部门参加的省社保基金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启动专项治理工作。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各市州应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分工和措施,精心部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安排,组织实施,使专项治理真正取得实效。并于2008年10月15日之前向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上报专项治理实施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自查自纠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4月)

各级涉及社会保险基金经办和管理的部门的自查自纠内容包括:

1、开展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自查(2008年10月—2008年12月)。要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机构对以前检查、审计发现的问题:一是基金收入方面的问题,包括地方财政欠拨社保基金、少征和欠征社保基金、基金抵偿资产未及时变现等问题。二是基金支出、使用方面的问题:包括挤占挪用社保基金,未按规定支出或超范围支出等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根据发生时间、性质和责任提出处理意见,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坚决予以纠正。对于历史遗留已经造成损失确实无法回收的资金,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挤占挪用的,由同级政府偿还;同级政府偿还确有困难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作核销处理,同时应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个别特殊问题,可上报部际领导小组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各地自查完成后,及时上报开展自查自纠情况,确保情况真实。

2、开展对新出现问题的排查(2009年1月—2009年3月)。在开展自查的同时,各地还要认真开展对新出现问题的排查。发现的问题,能纠正的要尽快纠正;立即纠正确有困难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对贪污、截留、挤占、挪用、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要坚决依法查处,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市州组织复查(2009年4月)。各地要在经办机构自查的基础上,由市州组织复查,

复查面达到100%。认真查找基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查自查自纠成果,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制度,健全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使社保经办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经办管理流程合理、规范、科学、高效。

(三)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5月—7月)

针对各地开展的自查自纠工作,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将组织各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省各市州进行重点抽查,抽查面不低于50%。重点是抽查各地自查自纠工作是否认真,存在的问题是否纠正,对基金风险隐患是否进行了排查和防范,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是否得到完善,对维护基金安全、建立保障基金安全长效机制是否提出意见。通过抽查,总结经验,指出问题,督促整改。

各地在迎接省级检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工作,迎接部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织的抽查。

(四)总结报告阶段(2009年8月—12月)

2009年8月底前,各市州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和省级有关部门应完成本地区、本系统专项治理总结工作。要客观评价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现状,总结专项治理的做法和成效,提出加强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深化源头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于9月15日前向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报送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自查自纠阶段和总结阶段需填报的自查表和汇总表,将通过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另行下发到各市州和省级有关部门。

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在汇总全省专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于2009年10月前向省政府和专项治理部际领导小组提交全省专项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重要性和开展专项治理的必要性,把这项工作纳入当地议事日程和督办事项,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各市州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要随时掌握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为专项治理提供必要条件,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按照分工,组织协调、督促本系统抓好部署、自查和整改工作。要切实承担起相关责任,相互支持配合,按照职责和分工,落实好本部门承担的各项任务。要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现状,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听取各地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还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到各地开展调查研究、专项检查,加强对各市州开展此项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组织开展全省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全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负责研究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部署启动专项治理工作;对各市州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对省级有关部门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指导;交流和

通报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专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向省政府、部际领导小组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省劳动保障厅:综合协调专项治理工作,负责督促、指导本系统和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省财政厅:对各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的开设及管理、基金的收支两条线等情况进行自查,指导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并督促、指导本系统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督促银行按规定开设社会保障基金账户,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严格遵守支付清算纪律,确保资金及时归集、发放;执行国家规定的利率政策。

省地税局: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进行自查,并督促指导本系统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省监察厅、省纠风办:配合省劳动保障厅做好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对开展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以及查处社会保险基金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省审计厅:负责对社保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现行社保政策的运行;督促社保基金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等。

省卫生厅:负责对相关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等。

(三)统一部署,加强调度。在推动此次社保基金专项治理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严格按照省里提出的时限要求,开展工作,确保工作要求一致,工作步调一致。为全面掌握各市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自2008年9月起至2009年8月底止,市州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每月底向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上报当月的工作情况,重要情况及时上报。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将通过编发简报的形式交流信息,推广经验,通报问题。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此次专项治理,重在发现和查处问题,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基金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积极自查自纠、彻底进行整改、不断强化监管。特别是要严肃纠正和查处在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中玩忽职守、违规操作,造成基金重大损失的行为;严肃纠正和查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套取基金的行为,对于基金监管背后存在的腐败问题,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要针对基金违纪违规的高发部位和环节查找原因,研究对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探索防范基金风险的长效机制,争取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维护广大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全国纠风工作会议要求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和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纠正和查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领域违规违纪问题,完善基金管理监督政策,健全监督机制为重点,更好地维护基金安全,确保社会保障功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二、工作目标 结合国家“十部方案”

提出的目标和我省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一)提高社保基金征缴率。以此次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严格执行征缴标准,切实加大征缴力度,努力推动社保扩面,提高社会保险征缴率。

(二)加强社保基金运行环节管理。要加强对基金运行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杜绝社保基金财务管理不规范、随意拆借挪用等突出问题。

(三)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要针对此次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各级经办机构的经办行为。建立群众方便的缴费和待遇支付方式,防止欺诈骗保。强化基金存储管理,切实兑现优惠利率政策。

(四)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要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发现和处理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过程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率和整改率达到

三、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 全省各级养老保险基金(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

(二)专项治理的内容 在此次专项治理中,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基金收支、管理、运营的各个环节,深入查找问题,检查社保基金监管政策法规是否严格执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甚至侵蚀基金等情况。专项治理重点内容如下:

1、基金收缴方面。具体包括不依法核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及时征缴社会保险费;收入不按规定入账,隐瞒、转移社会保险费收入;自行制定征缴优惠政策;财政应拨未拨、欠拨及拨付不及时、不到位;财政应纳入预算而未按规定纳入预算,造成社会保险费应收未收的问题。要认真理顺税务代征社会保险基金的工作关系,努力做到征收及时、解缴及时、个人账户记录及时。要总结推广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征缴方式的先进经验。

2、待遇支付方面。具体包括未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政策,擅自扩大使用范围;不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或管理失职,致使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不按规定及时结算医疗费用,影响基金的使用效益;贪污、截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采取欺诈手法套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

3、账户管理方面。具体包括不按规定开设银行帐户、传递票据、划转资金和进行会计核算,个人账户不按规定记录,基金不按规定归集的问题。

4、基金存储方面。具体包括不按规定存储结余基金,不执行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基金利率政策,或违规投资造成基金损失;历史遗留的挤占挪用基金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基金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

5、基金运营方面。具体包括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和受托管理资金执行投资政策,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基金安全,提高运营收益的情况。

6、基金审计整改方面。主要是对基金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特别是历次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历史遗留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和纠正,被挤占挪用的基金是否按规定清理收回。

7、内控制度方面。主要检查各项社保基金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建立健全并执行内控制度,能否保证基金合法、合规使用;是否按规定建立个人账户等。

四、步骤和方法 我省的专项治理工作从

(一)部署启动阶段( 成立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地方税务局、省监察厅、省纠风办、

省审计厅、省卫生厅、湖南证监局等 各市州应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按照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分工和措施,精心部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安排,组织实施,使专项治理真正取得实效。并于

(二)自查自纠阶段( 各级涉及社会保险基金经办和管理的部门的自查自纠内容包括:

1、开展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自查(

2、开展对新出现问题的排查(

3、市州组织复查(

(三)检查验收阶段( 针对各地开展的自查自纠工作,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将组织各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省各市州进行重点抽查,抽查面不低于 各地在迎接省级检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工作,迎接部际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组织的抽查。

(四)总结报告阶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重要性和开展专项治理的必要性,把这项工作纳入当地议事日程和督办事项,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各市州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要随时掌握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加强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并为专项治理提供必要条件,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组织开展全省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全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负责研究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部署启动专项治理工作;对各市州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对省级有关部门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指导;交流和通报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专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向省政府、部际领导小组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省劳动保障厅:综合协调专项治理工作,负责督促、指导本系统和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督促银行按规定开设社会保障基金账户,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管理;严格遵守支付清算纪律,确保资金及时归集、发放;执行国家规定的利率政策。 省地税局: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情况进行自查,并督促指导本系统做好专项治理工作。 省监察厅、省纠风办:配合省劳动保障厅做好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对开展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以及查处社会保险基金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省审计厅:负责对社保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现行社保政策的运行;督促社保基金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等。 省卫生厅:负责对相关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等。

(三)统一部署,加强调度。在推动此次社保基金专项治理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严格按照省里提出的时限要求,开展工作,确保工作要求一致,工作步调一致。为全面掌握各市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情况,自

(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此次专项治理,重在发现和查处问题,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基金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把握工作重点,积极自查自纠、彻底进行整改、不断强化监管。特别是要严肃纠正和查处在基金征缴、支付、管理和运营中玩忽职守、违规操作,造成基金重大损失的行为;严肃纠正和查处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套取基金的行为,对于基金监管背后存在的腐败问题,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要针对基金违纪违

规的高发部位和环节查找原因,研究对策,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探索防范基金风险的长效机制,争取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附件:湖南省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赵湘平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副组长:李 勇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纪检组长 成 员:李政科 湖南省监察厅副厅长、湖南省纠风办 副主任

李良田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童志强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 张云英 湖南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胡吉祥 湖南省审计厅副厅长 陈小春 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

江新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 副局长

省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省级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勇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省纪委纠风室副主任路卫华、省审计厅金融和社会保障处处长李作尧和省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副处长黄智担任。

第四篇: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机制(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制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资金筹集方式。

含义:指根据当期的基金支出需要进行基金募集,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以支定收,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在内大体保持平衡的一种财务机制。 运行的基本原理: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条件下,加入到体系中的现役劳动者负担由于年老、伤残、疾病、失业等原因退出生产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费用,而现役劳动者发生上述风险损失后的收入保障,则由未来加入体系中的劳动者提供。

现收现付制体现的个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同代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指同期加入体系的社会成员,由于其各自的体质、寿命、收入以及家庭赡养人口不同等,使得他们在体系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体现的贡献并非完全对等,有一部分集中起来的收入,在他们之间发生了转移,实现了收入再分配给;二是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是指不同期加入体系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

优点:制度易建,给付及时;无通货膨胀之忧;再分配功能较强。 局限性:现收现付制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其收入替代具有刚性;可能诱发代际矛盾。

2.完全积累制

完全积累制或基金制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为原则的筹资模式。

含义:只在对有关的人群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退休率、死亡率、工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息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之后,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并进行先期积累的一种筹资方式。 优点:运行机制简便,易被理解、被接受;能够预防人口老龄化支付危机;缴费与待遇关联,形成激励机制;增加社会储蓄,促进经济发展。

缺点:作为长期性货币收支计划,积累保险基金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贬值风险较大;存在基金运营风险;互济性较弱。

3.部分积累制

部分积累制也称混合制,是部分基金积累与部分现收现付的结合,是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 含义:是一种介于现收现付与完全积累只之间的一种筹资机制。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社会保险费率。即在一定时期(通常是10-20年)内保险费率不变,期末进入新的阶段是才做调整。在一定阶段里,期初时留有一定储备基金,以弥补本期内收支差额。 特点:费率有弹性,收费率分期调整,初期低,以后逐步提高,保持相对稳定性。 优点:

吸收了现收现付与完全积累制的部分优点,保险费率只是在一定阶段里保持不变,由于时间不长,容易预测;可避现收现付制下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所面临的提取比例的不断上升,纳税者负担日重的问题;积累基金不会太多,能为资本市场吸收、保值增值工作量不大,易于克服通胀的影响,可减轻基金制带来的投资风险和计算困难的问题; 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兼容度较高;部分积累制下可以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制度”的方式,解决新老制度转轨时期间的历史遗留的问题。

第五篇: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报告

践行科学发展观 强化市区社保基金监管—关于市区社保基金统筹审计调查报告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国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向社会成员及所在单位征收社会保险费或通过财政拨款所集中起来,用于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医疗所需的资金。它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个人缴费、企业收费和财政拨款。社保基金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作为社会成员的“保命钱”

和“救命钱”,是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生存底线与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市区社保基金统筹和监管,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内容,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工作,确保社保基金和资产上划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我与学习联系点的同志,共同对新浦区、海州区和连云区(以下简称三区)劳动人事局,截止2008年12月31日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此次调查为社保基金市区统筹上划提供了依据。现将审计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8年三区社保基金情况

2008年度三区的劳动人事局负责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根据市区统筹方案,社保基金上划后,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管。截止去年12月末,三区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为31957人、38799人、33015人、20324人、17940人;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8%、9%、3%、0.5%—2%、0.8%;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的人数分别为8738人、1493人、34人和292人;五项基金社会发放率均为100%。

三区上年社保基金结余22694.48万元,当年收入27224.01万元,当年支出16771.87万元,基金滚存结余33146.62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结余18295.58万元、失业保险结余1636.6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结余10638.08万元、工伤保险结余257.35万元、生育保险结余325.40万元、其他社会保险结余1993.54万元。

审计及调查结果表明:三区政府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监管,劳动人事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能够做到专款专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金管理安全,基本上实现了“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的目标,也符合市区统筹的要求。

二、2008年三区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x区自收自支事业养老保险基金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分账核算。该区自1993年以来自收自支养老保险的收支便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放在一起核算,征缴与发放分别按有关规定执行。截止2008年末参保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99人,退休153人,每月征收养老保险费约17万元、支付约22万元,每月赤字5万元,不符合社保基金会计制度有关规定。

(二) 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三区社保处及医保处截止2008年12月末经费账面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计137.57万元,通过实地盘点,实际在用资产47.36万元、已报废待核销资产价值90.21万元。不符合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

(三) 往来款清理不及时

某区医保处2004年垫付应由市医保处报销的费用,至2008年底仍挂账未清理,不符合相关规定。

(四) 基金收入入账不及时

某区医保处2008年预收一次性缴纳医疗保险基金469.86万元挂暂收款未及时记入收入,直至2009年2月才将此款转记收入,不符合社保基金管理相关规定。

三、强化市区社保基金监管的建议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施市区统筹,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社会保险抵御风险能力、扩大筹资渠道、保障和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一)扩大基金筹措渠道,努力增加收入。社保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大基金征缴力度。要加强与财政、税务部门联系,及时勾通信息,做到应收尽收,收缴及时,不断扩大资金征缴来源。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渠道,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二)加强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要定期监盘,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三)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各相关部门对基金中发生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基金损失,切实保护参保人员的利益。

(四)

上一篇:手工制作小组计划下一篇:上海房产限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