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缺工作计划

2024-04-26

消缺工作计划(通用10篇)

篇1:消缺工作计划

设备设施消缺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从元月份开始,根据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设备设施消缺治理活动,一月份主要开展了胶带机桥架、管路龙门安装吊挂的消缺治理活动,共发现隐患159条;二月份主要开展了机电运输系统及设备消缺治理活动,共发现隐患89条;三月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设备设施消缺治理活动,排查机电设备、设施缺陷及辅助运输存在的隐患45项;四月、五月份设备设施消缺治理活动重点从综连采队、机电队、信息组重点开展供电系统消缺治理活动,经过重点检查,共计发现供电系统缺陷61条,上半年全矿共排查机电设备、设施缺陷及辅助运输存在的隐患429项,已整改完成335项,76项正在整改中。

篇2:消缺工作计划

1设备缺陷管理是搞好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经济、文明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发现,切实掌握,积极消除设备缺陷是各级运行、检修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值班过程中运行人员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并按如下程序处理:

1.1 凡运行人员自己能够消除的,应及时消除,并将消除缺陷经过记录运行日志。

1.2 一般设备缺陷(三类缺陷),但不直接威胁环境、人身及安全生产的,运行人员应填写设备缺陷通知,技术及检修人员安排有关人员复查、确认,检修维护部门在设备运行条件允许时组织消缺。

1.3 对环境、安全生产有较大影响的设备缺陷(二类缺陷),应立即汇报值长,并填写缺陷通知。值长应立即联系技术部专工及检修人员。技术部专工及检修应立即安排检修,在设备缺陷未消除前,运行人员应做好预防缺陷扩大的措施和事故预想。

1.4 设备发生重大缺陷,危及环境、人身及设备安全运行(一类缺陷),运行人员应按规程规定及时果断正确地进行处理,并迅速汇报运行部、技术部及检修维护部门有关领导,立即安排抢修。检修维护部门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响应,在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消除设备缺陷工作(以下简称消缺)。此类缺陷发生后,检修维护部门必须组织人员进行连续不间断处理,以缩短消缺时间。

2全公司有关人员的每日巡视按《设备巡查管理规定》有关规定执行。积极落实检修任务,按轻重缓急安排消除缺陷。

消除缺陷以不超过规定期限(自发现通知之时起24小时内)为原则,如近期无法安排消除,技术部应及时与运行部联系,安排好消除计划,在缺陷未消除前应提出防范措施。

巡视人员发现的缺陷,由当值主控确认,并填写缺陷通知,按规定进行处理。

检修人员发现的缺陷并及时消除,应由运行主控验收,并办理缺陷手续。

3设备缺陷由检修人员确认,如确实,由检修工程师或技术部专工签署处理意见;如不存在,需会同运行主控一起检查确认,并在设备缺陷通知上进行备注无效缺陷。

缺陷消除后,做好检修现场的清理工作,及时向当值运行人员详细交底和试运行(条件允许),正常后,检修与运行人员在缺陷通知上签署意见、消除。

设备缺陷因故不能及时处理,检修人员应征得技术部专工确认,并共同签署意见;值长如有异议,向生产运行部汇报,协调处理。

4除设备缺陷通知外,检修、技术及运行应建立各自的《设备缺陷统计簿》,并做好各自的月度汇总。对出现的重复设备缺陷,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向上级汇报。(运行部每日早班值长对缺陷进行统计,并记录在调度记录本上,标准按照附.三规定)

5一般设备缺陷在不影响环境、人身、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晚上和休息天不安排检修任务。严重的设备缺陷若不及时消除,将威胁环境安全、设备运行,运行应直接通知技术部专工及检修有关人员,技术部专工及检修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消除,若在工作中确有困难,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附《缺陷通知》的执行及考核办法

一、缺陷通知的执行规定:

1.运行人员填写缺陷单时,应做到名称准确,款项齐全。(签名必须签全名,每项要求都要填写)2.运行人员填写缺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属于运行正常维护工作的内容不能填为缺陷。⑵ 检修工作结束,场地有遗留物不能通过验收。(但是设备要正常验收,再验收未通过栏目中备注原因)⑶

检修人员将备件或杂物杂乱堆放在运行现场,运行人员可以作为缺陷填写。

对缺陷在规定消除时限内、虽然未处理但有处理意见的,不能重复填写。

对缺陷超过规定时限且无处理意见的要再次填写。

⑹ 对于设备异动后废止的设备不能填写缺陷。⑺ 对于有工作票正在处理的缺陷、项目不能填写缺陷。

⑻ 对单台设备上的多处相同缺陷要按照设备名称归总填写。

3.检修人员缺陷消除后,必须请运行主控验收。认可后,双方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检修人员必须报经技术部专工确认且签署处理意见。一旦处理完毕,应办理验收手续。

二、缺陷通知的考核规定:

1.运行、检修及其它人员发现的有效缺陷,每项目按照缺陷分类分别奖励发现人2、10、20元。

2.运行人员填写项目不全或达不到要求,每项考核运行人员2元。

3.运行人员不按照规定填写,出现无效、重复缺陷的,每项考核运行人员8元。4.检修人员缺陷消除后未办理验收手续,每项考核检修人员5元。

5.对发现重大设备缺陷,对消除缺陷有重大贡献的人员予以适当追加奖励。

三、缺陷消除的考核规定:

1.能立即消除的缺陷,24小时内消除且办完手续的,为“及时”。

2.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指必须停运处理的缺陷),经运行创造条件或计划停机时消除且办完手续为及时。3.运行中发生的紧急缺陷(一类、二类缺陷),由运行值长立即联系技术部专工及检修经理处理,检修人员赶到处理为及时。

4.对于已经在规定时限内消缺完毕,但由于非设备原因无法完成试运行的缺陷,在试运行合格后,不统计为消缺不及时,若试运行不合格则统计为消缺不及时。5.如因备品备件不全,或技术条件不够而暂时不能消除的缺陷(不影响环保、安全运行的)须经技术部专工同意,并有签字,可暂不作缺陷“延误”或“未消除”统计。

6.指同一设备或设施在厂家规定或规程规定的检修周期内发生两次及以上性质相同的缺陷定义为重复缺陷。7.统计时间段:前天8时至昨天8时发现的缺陷作为当日8时统计数据。

8.凡达不到以上“及时”要求的,作为“延误”处理。(造成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9.消缺率=(已消除缺陷数/按制度要求应消除的缺陷数)×100%,考核基数95%,每高、低一个百分点考核200元。

10.消缺及时率=(及时消除的缺陷/已消除缺陷数)×100%,考核基数90%,每高、低一个百分点考核200元。

篇3:如何做好设备隐患查找及消缺工作

1 电网设备产生缺陷的原因

造成设备缺陷的原因很多, 下面就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1) 设备选型。由于设备选型不符合设计要求, 或选用的设备质量低劣, 都将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

(2)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与采用的原材料、工艺程序、制造水平、个人技能等相关。例如:变压器的局部放电量就与选用的材料、制作工艺程序、使用的设备制造质量等密切相关。

(3) 施工设计。由于施工设计存在缺陷造成设备存在隐患。例如:绝缘距离不满足规程要求, 塔型选用不符合实际, 设备抗短路能力不符合安装地点要求等。

(4) 安装工艺。由于安装工艺、程序不规范而引发的设备缺陷。例如:设备传动部位间隙过大、垂直度不够、坡度不满足要求等。

(5) 运行环境。设备运行的外部环境恶劣引起的设备隐患。例如:外力破坏、环境污染等。

(6) 检修工艺水平。由于检修工艺水平低下而造成的设备缺陷。例如:设备传动部位间隙调整不当, 导电部位接触电阻过大, 螺丝紧固不合理 (过紧、过松) 等。

(7) 人员素质。由于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等原因, 造成设备、选型、安装、运行、检修等环节中偏离规程、规定要求而产生的缺陷。例如:设备的一般性发热故障, 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则不会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如果运行人员不认真对待, 任其长期过热运行则极有可能造成电网设备损坏、电网停电事故。

(8) 管理问题。由于管理、维护工作不到位而产生的设备隐患。

2 做好设备消缺管理工作

2.1 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系统地、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提高各级各类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使专业人员不但能发现问题而且能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2.2 把好运行环节关

(1) 变电站和线路运行人员直接与现场设备打交道, 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最为清楚, 有问题也是最先发现。因此设备是否存在隐患或缺陷运行人员是否能及时发现至关重要。

运行值班检查的方法有:看、听、嗅、摸和测。看就是目测检查法, 是用眼睛来检查看得见的设备部位, 通过设备外观的变化来发现异常情况;听就是耳听判断法, 指用耳朵或借助听音器械, 判断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 有无异常声音;嗅就是鼻嗅判断法, 用鼻子辨别是否有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过热产生的特殊气味;摸就是触试检查法, 用手触试设备的非带电部分 (如变压器外壳、电机的外壳) , 检查设备的温度是否异常升高;测就是用仪器检测的方法, 借助仪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是发现设备缺陷最有效的方法, 如用测温仪定期进行测温检查分析, 判断设备健康状态。

(2) 调度值班人员从系统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带病”运行。例如:通过分析计算, 判断设备的开断容量是否满足安装地点的要求;设备的载流量是否满足系统运行方式变更的需要;设备的备用容量是否足够。

2.3 把好试验环节关

设备的内部缺陷往往凭外观难以发现, 特别是一些隐性缺陷, 初期特征非常难以发现, 此时要依靠对设备开展定期性的预防性试验来进行检测和判断。通过仪器对设备的各部位进行检测, 与出厂数据、历史数据及《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开展的试验有:高压试验、化学分析、保护定检等多种方式, 分别发现一、二次设备存在的问题, 是对电网设备是否健康开展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2.4 把好检修环节关

设备是否检修往往是根据以下几方面确定的:从设备的外观直接发现设备存在问题, 需要停电进行处理的;根据检修规程的要求, 对设备进行周期性检修;对设备内部进行解体检修, 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 清除运行中产生的分解物和残渣, 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怀疑内部有问题, 需要停电做检查的;根据在线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提示有必要停电进行检修的。

在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时, 检修人员必须认真仔细检查各个部位, 核对设备内部是否存在变位、放电、积污、烧损等现象, 如发现该类问题要予以及时消除, 如发现绝缘薄弱点要予以加强, 提高其绝缘水平。

2.5 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

电网企业每年要根据季节特点和各阶段工作需要, 开展春季、秋冬季安全大检查及其它专项安全大检查工作。检查组的成员主要以各专业的技术骨干为主, 检查人员业务水平高, 现场经验丰富, 站的角度也不一样, 能比一般运行人员更能发现问题, 因此认真开展好安全大检查工作, 更有利于从检查中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开展安全大检查同时也能督促运行单位加强责任心, 认真开展好自查和设备维护工作, 有利于消除设备隐患。

2.6 积极开展输变电设备安全性评价

为了规范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 确保供电企业管辖范围的电网及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导则、规程规定、反事故技术措施等, 制定了《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

《规程》针对供电企业生产设备安全、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 以防止人身事故, 特大和重大设备事故及频发事故为重点, 采用危险评估的方法进行查评诊断。其目的是要摸清企业的安全基础情况, 掌握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 明确反事故工作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反事故措施, 实现超前控制, 减少和消灭事故。

2.7 开展好设备评级工作

设备评级是设备管理的内容之一。它是全面掌握设备状况的重要措施, 也是反映设备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 对于促进管好、用好、修好设备有很大作用。

3 设备缺陷、安全隐患的消除

笔者认为设备安全隐患的消除, 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设备厂家和监造部门要把好设备监造关, 不让带缺陷的设备出厂。

(2) 设计单位把好设计关, 做到设计布局合理, 符合有关设计规范。

(3) 施工企业把好施工质量关,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规范进行施工。

(4) 把好验收关, 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进行验收, 尽可能做到“零”缺陷移交。

(5) 做好设备运行监视和分析工作。对于在运行中发现的一些缺陷, 特别是严重缺陷, 应及时做分析, 分析它对运行有哪些危害, 有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如果继续发展会有什么危害等。

(6) 改善设备运行环境 (偷盗和爆炸、环境污染等) 。

(7) 认真落实反措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25项反事故措施和防止电网事故的十八项重点反措。

篇4:消缺工作计划

关键词:监控;资源;消缺;量价费损;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 TN9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26-2

1 管理目标描述

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理念旨在提升公司运营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对公司运营重要指标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实时监测,实现公司信息的互联互通、快速响应,推进公司管理方式的转型。

2 主要管理做法

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是按照国网提出的“在线监测、在线计算、在线分析”系统建设要求,强调对系统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运用海量数据平台技术,以大数据挖掘为手段,以数据资产管理为抓手,有效集成、整合公司多个专业系统的信息资源,开展系统标准化设计与建设。

2.1 系统建设主要流程说明

孝感公司按照“先易后难,同步跟进”的建设原则,将系统建设划分为“试点建设”、“全面推广和优化提升”和“系统实用化”三个阶段。试点建设阶段选取管理基础较好的县级供电单位开展系统建设,一是验证系统建设的思路,二是探索建立一套适合该系统建设的管控体系,为下一阶段的全面推广和深入应用提供经验参考。在全面推广和深入应用阶段,实现系统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系统覆盖范围扩展到量价费损各功能模块和各级电网管理单位,同时从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提升、开展系统精细运维,为系统正式投运做好准备。在实用化阶段通过对系统的应用,全面验证系统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总结系统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①试点建设阶段工作。项目准备工作一是要完成系统建设体系与目标宣贯;二是编制系统建设相关规范和系统建设工作方案。这项工作主要通过组织各相关业务部门专家介绍系统体系,研讨编写可行的建设实施方案。三是完成县公司系统建设基础数据调研,挑选条件相对成熟的单位试点。

②全面推广和优化提升阶段工作。项目开始之后,地市公司领导针对全面推广和优化提升工作,提出目标和思路,运营监测(控)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组织专家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并编写系统建设工作方案,方案经地市公司领导批复后,在下属各级管理单位内发布。

根据全面推广要求扩大系统覆盖区域,适应性调整TMR系统接口程序,海量平台数据传输压力测试,调整营销、用采数据同步机制,进行接口联调,实现相关系统数据的集成。针对系统体系特点,为提高系统运维水平,运营监测(控)中心充分发挥横向协同机制,同时建立运维制度,以确保系统日常运行。

③实用化阶段工作

系统监测应用工作作为各业务部门和下属县公司的一项日常工作,利用系统提供的四分线损和异动在线监测功能,各级管理单位可在台区重过载、低电压、过电压、表计失压断流、零度用户电流异常、超容用电,高损、负损等多种异常情况综合监测应用,提升专业管理水平。

系统数据完整、准确、及时是系统实用化的基础,积极提升系统数据质量是系统使用化的关键环节。影响系统数据质量受到基础台账维护质量、采集终端、阈值规则等因素的影响。

2.2 组织机构与措施

①组织形式。为了更好地开展系统深化应用工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孝感公司采用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除在省公司层面由公司分管领导任组长,运营监测(控)中心牵头组织,发策部、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信通公司配合落实外,各地市公司也相应成立了量价费损系统工作组织结构。按层级、分专业开展工作,做到了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全覆盖,并通过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工作网的建立和运转,保证了工作任务及反馈问题的顺畅传递和下达,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横向业务协同、纵向专业管理,确保目标统一、业务明确、责任到位。

②职责分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系统建设前期,负责系统建设整体目标的制定、建设思路的确立、具体建设方案的评审工作,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负责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以及建设过程遇到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系统建设的尾期,负责系统自验收的发起,包括验收的整体目标和标准的提出。

2.3 管理措施

①分工明确。省公司下发文件明确系统建设有关部门和各单位的职责分工,运监作为系统建设的牵头部门,负责系统建设的方案制定、组织协调、质量管控以及相关生产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和改造升级等工作;运检部、营销部、科信部、调控中心等部门负责所应用系统的指标研究分析与接口改造工作。

②系统运行情况周例会。在建立和完善量价费损工作组织结构的同时,孝感公司强化全过程管理和跨专业部门间工作协调。定期召开系统建设周工作例会,各专业小组每周汇总工程实施进度信息,研究解决影响节点进度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月度例会,通报进度,总结经验,解决问题,部署安排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推进系统建设。

③加强专业队伍人员培训。针对量价费损管理专业人员队伍不完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公司组织开展专项业务技能培训。针对系统建设和系统运维技能不足等问题,通过资料下发、视频讲解、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使各单位业务人员掌握了必要的业务知识,提升了系统运维水平。

2.4 技术措施

①强化系统运维。以地市公司相关专业业务骨干为核心组建系统运维团队,每天一次开展数据运维工作,确保系统各类事件及时完整地得到确认。

②提升数据资产质量。针对跨专业数据融合要求,营配调数据,营销、用采的档案都需要高度一致。新增、减电力用户以及换表业务会导致档案数据不断发生变化。为确保数据真实、分析结果有效,孝感公司建立数据周校验机制。每周运监中心通过项目组进行数据校验,发布不一致档案信息,指导各专业部室和县公司开展异常数据清理。

③加强采集终端安装覆盖与维护工作。“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来源于TMR采集和用电信息采集,为实现系统功能,首先要重点采集覆盖安装工作,通过省、地两级联动,保障两大采集系统实现全区域覆盖。

3 评估与改进

为检验公司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成果,公司组织信息化、调度自动化、营销计量、线损管理专家,编写《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验收方案》,重点从系统建设技术路线、系统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对应、系统稳定运行等五个方面工作进行评估。

3.1 评估组织

由地市公司运营监测(控)中心牵头,发策、运检、营销、调度、科信等部门分专业负责,总体分为三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并行开展评估工作。

第一组:负责评估各专业与量价费损在线监测系统集成技术路线;各专业系统接口、主站集成模块、信息一体化平台部署配置与上线情况;关口电量、台区与用户电量、台区运行数据接入不及时、不完整原因分析;系统运维机制、应急机制、备份机制建立与执行情况。

第二组:负责评估TMR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装置覆盖情况;关口采集数据接入完整性和准确性;营销、用采档案数据一致性检查。

第三组:线损计算公式及计算值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2 评估形式

分为现场评估和信息系统登录评估。

3.3 评估方法

技术路线检查。检查TMR接口、营销采用接口的实现方式、接口数据同步方式。

数据采集完整性、及时性检查。检查用户、表计档案的数据完整情况,检查关口电量、台区与用户电量数据完整及时情况。

数据对应。检查营销、配电同线路与台区对应情况。通过负损、高损台区占比分别评估台区用户对应率,以及使用随机抽查的方式检查对应准确率。

系统运行稳定性。通过检查各接口的运行日志,各数据通道的运行日志,以及随机抽取时间,根据集成数据判断接口系统及数据通道的稳定运行情况。

参 考 文 献

[1] 吴凯,倪家明.大数据时代电网结构化数据中心架构研究[J].电气应用,2015(S1).

篇5:扎兰屯供电局:农闲时节消缺忙

7月19日凌晨5点,扎兰屯供电局作业车辆的轰鸣和雄鸡的报晓声打破了村落的寂静——对10KV高台线朝阳岗村支线29号电杆的更换作业开始了。

春季安全大检查时该局团结供电营业所职工发现,该号电杆出现大面积纵向裂纹。本该立即更换,但是考虑到当时是农民春耕正忙时节,春耕生产用电一刻也耽误不得,就对该号电杆采取了有效的临时加固措施。同时提醒农民兄弟们远离这根危险电杆。

眼下已是农闲时节,正是更换这根电杆的大好时机。按照上级批准的工作计划,更换作业如期展开。班前会宣读工作票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在作业点两侧的电杆上进行接地保护;悬挂警示标志„„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上午9点,对危险电杆的更换作业进行完毕。职工们收拾好工器具和材料后,转场去另一地点处理缺陷。

据悉,该局各乡镇供电营业都在农闲这段时间对设备缺陷进行处理。用职工们的话说:“这是农民丰收和电网安全共赢!是国家电网品牌在广大农民兄弟中通过生产实践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王庆文

单位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扎兰屯供电局

篇6:消缺工作计划

12月4日6:00—16:00#1炉A侧静电除尘器单侧解列检修,需停运#1炉A风烟系统。为保证机组运行安全,特制定如下技术措施:

1、停运A侧引、送风机前,由值长通知热控人员,确认保护逻辑的正确性。

2、停风机前,保持A、B、C粉层运行,维持较高粉位。机组负荷降至160MW左右,投油助燃,稳定后停运A送、引风机。

3、风机解列和并列操作应缓慢,减少波动,稳定燃烧。

4、联系锅炉分场设法检查确认关闭空预器出口联络烟道档板,风机停运后,A空预器进、出口烟气挡板、出口热风挡板、送风机联络挡板应关闭,到就地确认实际位置。

5、检修工作期间,尽量减少操作。适当降低给煤机出力,制粉系统换风操作要缓慢,保持燃烧稳定。

6、检修开始工作前,解除B引风机自动,调出B引动调手操器,以备调节。

检修打开电除尘器人孔门前应与集控室进行联系,告戒检修人员应缓慢进行,避免对炉膛负压造成较大冲击。监盘人员要注意炉膛负压和引风机电流变化,适当降低机组负荷,使引风机有调节余地。

7、监盘人员要集中精力,做好事故预想。

8、B引风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220A)运行,氧量不低于1%,加强对B风烟系统检查和监视。

运行一分场

篇7:消缺工作计划

技术工作(方案、措施、汇报、请示、总结)报告

题目:2号锅炉炉膛脚手架搭设施工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编写:

初审:

审核:

审定:

批准:

2013年11月07日

2号锅炉炉膛脚手架搭设施工组织、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规范公司脚手架安全管理,确保炉膛脚手架搭设安全可靠,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工作票管理制度有关要求,针对#2炉停机后对燃烧器缺陷消除及检查所需搭设炉膛脚手架特制定此施工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工作内容:#2炉炉膛脚手架搭设

2、项目负责:黄勇

3、工作负责人:赵永高

4、技术负责人:邹建清 李叶飞

5、安全专责:谢频

6、施工单位:湘潭防腐保温安装公司

二、技术措施:

1、材料的选择和要求:架子管采用φ48×3.5的钢管,扣件连接、架板采用2.5和2米长,50mm厚的竹架板。所有管件扣件必须符合标准规定,钢管有弯曲、压扁等缺陷不能使用。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缺陷,扣件转动灵活,无锈蚀;架板不得有腐蚀。

2、作业场地与环境:炉内焦块无脱落砸伤人员的可能,灯光照明良好。

3、在9m层人孔门处搭设2.5m长的工作平台为基础,设单排架爬梯至16m层折角处,在校横杆上设立杆,立杆必须与炉本体贴实,使其荷载的承受力在炉本体上。

4、以架设脚手架的对应面为基础,敷设抛撑,防止工作平台因单边受力而偏移或倾斜。

5、以16m层及以上观火孔为固定点,与脚手架对应的小横梁连接牢固,且固定点与小横的夹角应为60°左右,可减轻脚手架自重荷载及工作荷载的压力。

6、单排爬梯为基础的双排架的高度不能超过12m,荷载每平方不能超过2.5KN/㎡。

7、脚手架在水冷壁各立脚应套用专用橡胶管套,防止脚手架管座损伤水冷壁。

8、必须在6.3米落渣口标高处铺设满膛平台,以保证捞渣机检修安全。

9、在炉内四角燃烧器处分别搭设一架方便检修的脚手架,搭设高度至燃烧器三次风喷口处。

10、脚手架各层上下应搭设呈“之”字形专用步道,若在工作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才能搭设上下爬梯,搭设的上下爬梯必须靠水冷壁侧,达到在做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上下过程中能背靠水冷壁侧保证人员安全的目的。

11、脚手架搭设实行验收挂牌制度,脚手架验收合格牌由检修公司架子班负责管理。

12、脚手架搭设完毕,自检合格后,脚手架搭设责任人应在“脚手架验收合格牌”上签名并标明架子载荷量,然后通知工作负责人现场进行验收,工作负责人不得无故拖延验收时间。

13、现场验收合格后,工作负责人应在项目负责人栏中签名,并注明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工作内容与工作票相符)。

14、双方签字完毕,由脚手架搭设责任人将“脚手架验收合格牌”挂在该脚手架上醒目位置。“脚手架验收合格牌”挂好后,严禁任何人挪用,否则将视情节予以考核。

15、脚手架必须由专业人员搭设;因本次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10米,需由总工程师或生产副总经理组织验收;此炉膛满膛架由总工程师、设备部、安监部、检修部、架子班共同验收。

三、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熟悉《火力发电厂安全作业规程》提高安全施工意识,并“安规”考试合格。

2、特种工种(如架子等)必须是持相关有效证件人员施工。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按安规正确着装。

4、作好防止在起吊过程中伤人和损坏设备的安全措施。

5、高空作业时须系好安全带,挂好保险钩,作好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措施,超过5米的架子必须挂好防坠器,防坠器系在炉管或看火孔外部牢固钢梁上。

6、所有参与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精神不振者禁止作业,严禁疲劳作业。

7、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并组织对三措进行学习,搭设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及安监专工进行安全监督,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把关。

8、运行值班单元长在接到检修公司签发的炉膛内燃烧器搭设脚手架工作票时,必须通知设备部点检员、安监部安监专工、检修公司分管经理到现场查看燃烧器四周及卫燃带上的焦块是否已清理干净,确认无焦块掉落伤人后才能许可搭设脚手架的工作票开工。

9、在炉膛内部搭架子、检修现场照明应充足,特别是炉内6.3米以上及以上部位装设足够照明和行灯,至少布置三盏500W的照明灯(如必须用碘钨灯时,碘钨灯应用木棒固定牢固后从看火孔塞入,与金属部件无接触,人员无碰触可能,且绝缘良好;使用行灯时,行灯电压不超过36V。),漏电开关和电源盘必须放置在炉外,灯具和电源线须绝缘良好。且电源标示明确,并提醒严禁乱动电源开关。

10、现场必须配有应急灯和手电筒,以防灯灭造成慌乱。

11、炉膛内部检修应尽量避免交叉作业,确需上下交叉作业时,下部工作面顶部必须搭设全密封式架子,避免高空落物伤人。

12、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可靠,施工负责人在施工前必须对所有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并经工作负责人签字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的脚手架必须重新搭设。

13、工作负责人每次工作前必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后方可进行工作。

篇8:消缺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次突发的停电事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会带来 很大影响, 而变电站每台设备、每个零部件都有其不同的使用 期限, 经常对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不仅需要大量资金, 还需要长时间、大范围地停电。因此, 随着设备使用期限的到来, 设备突发性故障停电不可避免。变电站缺陷按需要处理的紧急程 度一般分为紧急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规程规定紧急缺 陷需24h内处理, 由于无法提前通知用户停电, 消缺停电时间越短就越能减少因临时停电造成的社会影响, 同时也能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1影响设备消缺效率的因素

变电设备缺陷消除时间主要包括检修人员准备时间、交通时间及现场缺陷处理时间。通过查阅近年的消缺工作记录, 发现同一类型的设备 缺陷不同 人处理所 需时间相 差很大, 工龄长、经验丰富的员工比工龄短、经验少的员工所需时间要 少很多。导致这种时间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缺陷定性不准确

设备发生故障后, 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有时与故障本身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一些开关机构的故障, 它通过继电保护 故障的形式表现出来, 运行人员发现后, 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 识进行表面描述, 有些地方甚至不能说出其专业检修术语, 而且这种表述因人而异。检修人员看到缺陷表面描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这就造成缺陷初步认定的偏差。经验丰富一些的员工,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所做的准备工作就要充分一些, 所花的准备时间也就短一些。例如:缺陷内容描述为“一市变10kV !1电容器不平衡电压保护动作”, 从表象看可能是保护装置存在故障引起开关动作, 也有可能是二次回路接触不良二次电压不平衡造成保护正常动作, 还有可能是电容器压变故障造成的二次电压不平衡, 实际故障是一个高压电容器故障, 电容器高压熔丝熔断, 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 有过类似工作经 验的人会把处理电容器故障所需的工器具和材料考虑进去, 避免多次往返单位取材料和工具。

1.2消缺备品准备不充分

现场准备的备品不足, 究其原因是对缺 陷设备、缺陷 部位判断错误。检修人员在抢修或消缺前根据运行人员提供 的故障描述, 初步判断故障元件, 准备好备品。为了准确定性, 在消缺时间充裕的前提下, 检修人员往往要到现场核查确认, 但在紧急消缺或需要停电才能判断故障元件时, 一旦备品准备有误需要重新回单位去取, 而所辖变电站距离往往较远, 往返时间较长, 从而延长了设备停电时间。例如:强跤变一台10kV开关柜保护装置分、合闸指示灯同时亮起, 开关不能合闸, 检修人员判断为保护装置故障, 准备了保护装置的备品, 现场更换 了电源板、主板后, 故障依然存在, 通过故障排查发 现, 开关机构整流板故障, 重新到单位取备品, 延长了设备检 修时间。这类情况主要发生在没有处理过类似缺陷的检修人员身上。

1.3工器具准备不齐全

工器具准备不充分, 主要是对消缺的工序、步骤不清楚, 对设备的内部结构不了解造成的。检修人员缺乏类似的消 缺经验, 到现场后走一步看一步, 比如在处理一起保护装置故障时, 故障查到开关机构 发现没带 机构安装 图纸, 派人回单 位取图纸, 故障消除后发现需要对开关和保护装置进行校验, 又返回单位拿试验仪器, 从而延长了设备停电检修时 间。例如:黄墩变一台10kV间隔保护装置黑屏故障, 初步判断是装置电源板故障, 更换电源板后发现故障依然存在, 返回单位取装置面板, 更换面板后装置恢复正常, 进入装置界面后发现需要重新设置定值, 这时又要返回单位取整定单和保护校验仪, 延长了设 备检修时间。

1.4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

这类情况主要是检修人员对工作现场不熟悉, 对工作范围判断失误造成的。特别是在处理紧急缺陷需要停电的情况下, 紧急缺陷发生后, 调度值班员会电话询问检修人员故障设备需要处于什么检修状态, 一旦判断失误, 检修人员到达现场、抢修工作得到许可后, 发现安全措施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开票更改安全措施及履行工 作许可手 续, 就必然延 长设备停 电检修时间。例如:岔路变!2主变35kV母线刀闸发热故障, 调度按照检修人员的要求把35kV母线、!2主变35kV开关改为检修状态, 工作许可后, 作业人员爬上母线柜, 发现旁边一条带电进线安全距离不足, 需要改检修状态, 需重新开票履行许可手续, 延长了检修停电时间。

2提高消缺效率的措施

提高检修人员消缺效率主要在于丰富检修人 员消缺工 作经验, 提高检修技能。有些变电缺陷有一定的共 性, 掌握了一条缺陷处理方法, 就掌握了一个类型的缺陷处理方法;有些缺陷在这台设备发生, 过段时间就会在另一台设备发生;有些缺陷发生后过几年时间又重复发生。丰富检修人员的消缺经验、提升检修技能就是要真实、全面地记录每条消缺现 场的情况, 并方便检修人员查看学习。

传统的消缺分析是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根据 个人观点 记录, 记录的条数非常有限, 每年不足消除缺陷的10%, 同时消缺分析也不全面, 一般都是缺陷消除后回单位凭个人理解和记忆去分析, 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消缺现场当时的情况, 造成一些宝贵经验数据流失。即使是消缺工 作负责人, 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消缺现场的一些情况, 经过一段时日, 积累起来的一些消缺经验也会变得模糊。另外, 纸质的消缺记录平时也是束之高阁, 作业人员很少去看, 等现场处理缺陷遇 到问题需要参考时, 缺陷分析记录又不在现场。检修人员通过手持移动终端 (PDA) 在消缺现场进行拍照并附文字分析说明, 能最真实地反映消缺现场的检修情况, 同时也方便作业人员现场查看学习。

使用移动终端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手持终端必须选用合适的工业级设备, 坚固耐用, 具有高清拍照功能, 存储量大, 能够存储大量的现场照片和文字 说明, 因为随着消缺的数量不断增加, 存储的数据也会不断增加。

(2) 规定消除的每条缺陷都要拍摄、记录并经班组技术人员审核。

(3) 开发稳定、好用的手持移动终端缺陷登记和查询软件, 拍摄的照片能够自 动对应到 相应的缺 陷, 可实现多 种方式查询, 如可按缺陷级别、检修专业、变电站所、消缺日期 等进行查询, 检修人员在设备消缺前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历史数据以 及用于平时的学习。

(4) 消缺分析文字说明主要记录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现场处理的主要步骤、现场安全措施、使用的特殊工器具和备 品备件以及现场危险点和注意事项, 消缺信息包括:消缺人员、消缺班组、消缺时间、消缺对应的工作票信息、待处理原因等。

(5) 照片主要拍摄 消缺前的 故障现象、设 备故障部 位/元件、关键工序、施工的关键节点等, 并附带文字说明。

手持移动终端携带方便, 在消缺现场就可进行消缺分析记录, 又可以方便地查询以往的消缺记录, 为消缺提供有价 值的参考, 从而提高现场消缺的工作效率。

3结语

变电设备发生缺陷虽然难以避免, 但采取科 学的方法、有效的管理、得力的措施, 便可及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 保证设备健康可靠运行。手持移动终端直接由生产第一线的检修 人员使用, 携带方便, 能及时、完整、真实地保存消缺现场的情况, 方便、快捷、高效地查询设备历史消缺记录, 能够丰富检修人员的消缺经验, 提升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曾丽君.变电设备缺陷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3 (12)

篇9:临时带电消缺线夹的研制及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减少停电时的用户数, 岳阳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积极探索配网不停电检修消缺的新方法。通过不懈努力, 成功研制了新型临时带电消缺线夹, 通过带电作业使用该线夹可有效解决设备温度过高的缺陷, 减少停电范围,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城区配电线路的高温消缺检修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案。该线夹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提升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效果,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及优质服务水平。

1构造

带电临时消缺线夹的材料主要是铜, 用于解决电缆头铜铝过渡引起的发热问题。线夹主要采用上下贴合的2块矩形铜片, 在其两侧钻孔, 孔洞大小与所选用的螺栓尺寸匹配。在图1中, 展示了2种尺寸的消缺线夹, 在实际消缺工作中可根据配套工具和现场电缆头情况灵活选取合适的线夹尺寸。此处线夹长10mm, 两侧螺孔中间留有适当空间用于现场电缆头连接部位固定。上下贴合的2块铜片可以有效地紧固现场中单孔连接的电缆头, 也可紧固螺栓锈蚀的电缆头连接处, 采用的铜材料能有效增强线路通流能力, 消缺效果明显。

2实用价值

2.1临时带电消缺线夹的适用场合

带电临时消缺线夹致力于临时解决高负荷期间的设备高温缺陷, 使设备缺陷能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临时性修复, 确保该设备在迎峰度夏期间能正常运行, 避免在迎峰度夏期间由于消缺引起设备停电。

该种带电消缺方式可用于暂时没有停电检修计划而又必须立即进行消缺的设备, 采用该种临时过渡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能使得设备在迎峰度夏期间能继续正常运行。待迎峰度夏之后, 再结合其他计划性停电的机会, 对临时处理的缺陷部位进行彻底修复, 将电缆头进行单孔改双孔, 将设备线夹进行整体更换。

2.2临时带电消缺线夹的应用项目

该线夹主要应用在3个方面的项目。一是由于多数电缆头单孔连接, 连接不牢靠, 通过此线夹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缆头连接不牢靠的问题。二是由于设备铜铝过渡问题易引起设备高温, 此线夹材料为铜, 可使设备通流情况正常。三是在进行带负荷更换隔离开关等需要安装引流线的作业项目过程中, 单孔连接的电缆头在安装引流线时, 单孔连接螺栓容易松动, 且部分电缆头连接螺栓锈蚀严重, 加装带电消缺线夹可有效固定电缆头连接处以确保通流正常, 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3应用实例

3.1解决电缆头单孔连接不牢靠引起的高温缺陷

岳阳供电公司迎峰度夏期间开展设备巡视, 2015年7月13日, 环境温度为39.8℃, 通过红外测温发现北桥Ⅰ回阳山支#01杆电缆头发热严重, 温度高达159.8℃, 属于危急缺陷。此电缆头为单孔连接, 且螺栓锈蚀严重, 于是决定应用新研制的消缺线夹对电缆头连接部分进行固定, 有效提高线路通流能力。现场更换线夹10min后, 测温显示温度下降明显, 降至65.2℃;20分钟后, 温度降至40.0℃的正常范围。通过此次带电消缺解决高温缺陷, 多供电量11万余k Wh, 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3.2带负荷更换开关中的应用

2015年7月29日, 带电进行九枫Ⅰ、Ⅱ回#29杆带负荷更换开关的作业。考虑到加装引流线的过程中连接部分固定不牢, 存在电缆头跳出的隐患, 通过应用带电消缺线夹固定引线连接, 大大提高了带负荷更换柱上开关作业的安全性。

4运用成效

迎峰度夏期间, 岳阳供电公司在高温高负荷期间通过红外测温检测, 应用带电临时消缺线夹进行带电消缺, 对迎峰度夏的平稳度过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1) 有效降低高温期间的停电次数, 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迎峰度夏期间, 使用带电临时消缺线夹处理高温发热缺陷, 避免了市区内30余条线路的临时停电, 减少了用户停电次数, 避免了高温期间临时停电造成的用户投诉风险。

(2) 提高了高温期间的设备供电可靠性, 合理分配抢修资源, 有效多供电量。迎峰度夏期间是供电公司提高供电量的关键时期。使用带电临时消缺线夹方式消除高温发热缺陷, 既确保了高温期间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不停电, 增加了供电量, 也使得可以将部分缺陷延迟到秋季进行集中停电检修, 合理分配了迎峰度夏期间的抢修资源, 能将抢修力量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迎峰度夏期间, 岳阳供电公司共开展带电临时消缺线夹方式消除高温发热缺陷15次, 有效为用户多供电量140万k Wh。

(3) 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电作业日益增多, 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使用带电临时消缺线夹, 能降低作业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安全风险, 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有效地保障。

篇10:消缺工作计划

某电厂#4炉为3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2010-08-16, 锅炉给水主调门故障, 维修人员在进行消缺过程中, 由于检修工作前未认真进行危险点分析, 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从而引发锅炉MFT动作。该事件暴露了人员、设备、设计等诸多问题, 具体过程如下:

1 事件经过

2010-08-16, #4机组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锅炉给水主调门经常由“遥控”方式切为“就地”方式, 从而给该阀门的调整带来不便。根据以往经验, 消缺前热控人员认为故障点可能是执行机构的控制板或电源板, 如果更换控制板, 需要重新调整该阀门执行机构, 这在机组运行时是不允许的。为了保险起见, 热控专责姜某于16号上午电话咨询执行机构生产厂家, 对方技术人员告知:该种故障可能是因为就地操作板故障引起, 建议在操作板上将该阀门控制方式切为“遥控”, 然后带电将操作板至控制板上的连接线拔下, 就能够将阀门锁定为“遥控”控制方式;并向厂家咨询该项操作是否会引起阀门阀位的改变, 回答是不会。于是热控人员于当天16:00开票对该执行机构进行处理, 在工作票签发前重点强调在消缺过程中不能改变该阀门的实际位置。工作负责人韩某试验该执行机构开关操作正常后联系运行人员将其断电, 拆下操作面板。16:45, 更换工作完结, 运行人员将该阀门执行机构送电后, 操作板上“遥控”和“就地”指示灯均亮, 反馈为88%, 按切换键无反应。情急之下, 韩某拔下操作板至控制板的连接线后又马上插上去, 此时听到阀门转动的声音, 阀门突然往下关到0, 然后自开至100%, 该过程中韩某闻到有焦臭味, 并伴有冒火花现象, 遂立即到控制室要求运行人员断电和手摇锅炉给水主调门。

16:51, #4炉所有风机跳闸, 锅炉MFT动作, 汽机立即快速降负荷至10 MW, 并启动电泵向锅炉供水, 锅炉关闭各烟风挡板, 进行闷炉操作。值长通知检修人员到集控室准备推床上油枪。16:55, 检修结束, 故障排除。启动C流化风机, 依次启动各风机, 进行机组恢复操作。在恢复过程中床下燃油速断阀打不开, 由热工强制开启后依次投入4支床下油枪, 并试着投煤, 但因床温下降较多, 煤投进去后不着火, 故停止了投煤, 并通知检修人员将床上油枪推进去。17:48, 在开启床上油枪燃油速断阀时, OFT动作, 原因为燃油母管压力低, 随即进行复位, 重新投入床下油枪, 由于此时再热汽温低至455℃, 汽机被迫打闸停机。

2 事故原因分析

(1) 锅炉给水主调门执行机构内部短路接地, 是造成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2) 执行机构电源空气开关设计容量过大, 是造成跳锅炉电动门配电箱进线开关的主要原因。 (3) 缺陷处理工作前危险点分析和事故预想及控制措施不到位, 对设备故障未认真仔细分析原因, 在厂家答复可能是操作板故障后, 未对控制板也可能存在故障进行分析, 并采取相应处理预控措施, 只考虑到阀门在机组运行中不允许误动的问题, 而没有考虑到处理阀门误动的措施, 且处理过程中, 工作负责人发现“遥控”和“就地”指示灯同时亮, 已属异常现象, 此时应当立即停止消缺并断电, 查明原因, 制定应对方案并做好可靠措施后, 方可继续进行检修处理。因此, 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不到位, 紧急情况下处置不当是造成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4) 本厂在设计之初将高压流化风机设计为锅炉各风机跳闸条件的最高级别, 流化风机跳闸会联跳所有风机, 从而造成锅炉MFT动作。而由于高压流化风机在跳闸条件设计上存在不合理, 其采用了出口门开关模拟量阀位反馈参与流化风机跳闸保护 (风机运行时, DCS上阀门全开状态指示灯亮, 灯灭则会引起风机跳闸) , 本次事故过程中因锅炉给水主调空气开关未跳, 而是越级跳开了高压流化风机出口阀门开关所在的配电箱, 造成出口阀门全开信号检测不到, 从而引起流化风机跳闸。在机组调试过程中及DCS组态时未排除该隐患, 是本次事件的次要原因。 (5) 锅炉MFT后, 因设备问题, 人员操作不熟练等原因, 造成恢复时间较长, 致使再热汽温难以维持, 是造成汽机被迫打闸停机的主要原因。

3 检查处理情况

(1) 对给水主调门执行机构电机进行检查, 发现电机线圈两相接地, 线圈电阻无穷大, 电机已烧坏。 (2) 对给水主调门执行机构操作板、控制板进行检查, 确认操作板正常, 控制板存在故障。 (3) 将给水主调门电动头更换, 并脱开电动头与机械门杆连接, 不带门杆的情况下电动门开至100%, 并调好限位开关, 连接门杆, 恢复阀门正常。 (4) 锅炉给水主调门空气开关未跳, 越级跳开4#炉电动门配电箱电源二进线开关。给水主调门空气开关设计容量18 kW、额定电流63 A, 给水主调门执行机构电机实际功率2.2 kW。

4 暴露的问题

4.1 人员方面

(1) 安全意识不强,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制度执行不严, 检修工作未按《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实施细则》规定认真仔细地分析危险点, 并采取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 (2) 应急处理能力欠缺,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不能果断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以致造成问题扩大。 (3) 执行工作票制度不严, 检修工作结束前需要送电进行调试、试运设备时, 未按规定在送电前押回工作票, 而是凭检修人员联系就送电。 (4) 技术管理存在漏洞, 对新机组投产后设计、安装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摸清楚;对锅炉MFT动作后, 如何快速恢复机组运行未编制规范性的处理程序及要求。 (5) 检修、运行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运行人员操作水平有待提高。锅炉MFT动作恢复处理操作不熟练, 造成恢复过程延长, 以致床温持续下降, 最终导致被迫停机。

4.2 设备方面

(1) 床上、床下燃油速断阀不能及时打开, 原因是许可条件中燃油母管压力信号取自速断阀后, 致使投油许可条件不满足, 需热工强制才能打开, 从而延误了恢复时间。 (2) 床上油枪长期处于拉出状态, 在人工推进时, 由于堵渣, 造成油枪进不到位, 信号无反馈, 投入条件不满足, 需强制才能投入。 (3) 部分设备保护逻辑跳闸条件设计不合理, 采用模拟量反馈参与保护, 有引起保护误动的可能。 (4) 设计方面存在不符合现场实际的情况较多, 如设备选型不合理、电源负荷分配不合理、系统及保护设计不合理等, 给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隐患。 (5) 现锅炉电动门电源正常运行时均由保安段供电, 设置不合理, 不符合安全要求。正常工作电源应由本机提供, 保安电源应为备用电源。

5 防范措施

(1)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开工前必须进行事故预想和危险点分析, 制定防范措施;检修工作结束前需要送电进行调试、试运设备时, 应在送电前押回工作票, 方可送电, 且检修人员、运行人员必须双方到现场方可进行相关工作。 (2) 加强检修、运行人员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检修、运行人员的安全、技术技能和操作技术水平, 并教育运行人员严格执行运行规程。 (3) 高压流化风机跳闸条件设计不合理, 机组停运前在DCS逻辑中增加一定的延时;停机后改为增加行程开关来输出开关量接点, 使开关量参与高压流化风机跳闸保护。 (4) 对机组所在电动门、调节门空气开关容量逐一进行校核, 统计出小容量断路器校核清单, 不符合现场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 (5) 对DCS所有联锁保护逻辑进行排查, 整理出逻辑中使用阀门模拟量反馈参与跳闸保护的清单, 并制定改造方案报批整改。 (6) 将锅炉给水主调门改为点动操作, 便于运行中应急调整。运行部锅炉专业编写MFT动作后详细的处理操作步骤及要求, 并下发到现场, 以缩短事故处理恢复时间。 (7) 床上油枪在事故情况下不能及时投入, 延误了机组恢复时间, 应对其进行改造。 (8) 运行部对电源负荷分配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进行一次清查, 对必须进行改造的进行整改。

6 结语

电力生产安全涉及到多方面, 从设备选型到系统设计, 从设备安装到人员培训, 一环扣一环。无论哪点出了差错都有可能会造成生产的不稳定性, 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新机组设计安装时应从源头抓起, 及时与设计单位、安装单位、调试单位进行沟通, 消除可能存在的隐患。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 并及时让其参与到工程当中, 尽早融入。设备的检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应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 对可能存在的诱发事故的隐患要认真分析, 找出危险点, 以控制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冲厕所幽默警示语下一篇:系统化设计 标准化管理 常态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