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2022-07-26

第一篇: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原子的构成》。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学生心里还存在很大的好奇心,本课题的学习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单元基本概念很多,且这些概念又是学生往后学习的化学基础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题的内容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解决的是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同时介绍原子的大小,原子中各构成成分的大小和电子的运动情况等。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着重向学生介绍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等。最后教材还资料的形式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图表等资料,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望和形象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地位作用,内容及学生的情况,我们确立了教学重点为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教学难点为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及各粒子间的关系。

二、教法分析

由于本课题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内容很抽象,为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下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了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与形象,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研究原子的构成上,借助多媒体技术,演示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过程,把原子的内部的结构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迅速地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重、难点能够得到很好地突破,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的容量也得到相应地提高。 图表分析法,在进行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关系的及利用质子数和中子数来求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时,采用了图表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找出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及归纳出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求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观察归纳、概括等信息进行加工能力。

类比归纳分析法,在进行原子的体积、原子的质量及等方面的教学时。主要采用了类比归纳分析法,通过对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多感官协同学习法,我们初中的学生是一个个活跃的思维个体。他们的注意力怎么才能关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从而使我们的课堂产生最高的效率呢?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想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睁大双眼去看,竖起耳朵去听、去交流去用心感受。最终获取对他们有用的科学知识。

三、学法指导

为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学习活动,

四、教学过程

根据微观知识的抽象性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我们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阅读化学史实资料、观看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和激动人心的爱国纪录片、形象的对比、活泼的交流与讨论形和丰富的图片等设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强化记忆。具体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提出猜想,明确任务;

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4、总结归纳,增强记忆;

5、交流与反馈、分享收获。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为了能够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题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以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核爆炸的影音资料,激发学生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学期学生的兴趣。并引入课题。

(二)提出猜想,明确任务

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提出猜想,让学生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猜想。他们的猜想可能会很多,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思维并明确接下来的任务为研究“原子的结构”。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有关原子的构成方面的设计

1、学生猜想并讨论:学生的猜想很多,教师根据学生猜想的情况灵活的做出解释,并转入到下一步骤教学。

2、用课件播放原子构成的动画第一部分,并提出问题:“大家通过观看‘原子的动画模型’,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原子的构成。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子的结构。继续用课件播放用“α粒子轰击金箔”动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原子核。

3、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和交流讨论,与老师一起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原子一般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没有中子,即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由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方面的教学

1、 先用课件课件展示:原子、乒乓球、地球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由此想象原子的大小。通过观察和想象,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原子的体积非常的小,那么,原子的质量又该怎么衡量呢?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方面的教学。

2、用课件展示:一个氢原子的质量和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并提问“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表达出原子的质量呢?”然后组织学生看课本71页的内容, 找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用数学表达式将其表示出来。

3、以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为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动画,并注意介绍其单位的关系,帮助进一步理解。 然后要求学生自己计算碳、氧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课件展示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让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课件展示氢、碳、氧、钠、铁等出示部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中子数,让学生找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能力。

6、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69张青莲教授的资料,交流读后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总结归纳,增强记忆: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五)交流与反馈、分享收获。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些习题,检阅学生学习的效果并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板书设计如下,板书力求层次清楚,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质子 ( + ) 原子核

原 子 ( + ) 中子 不带电 不带电 核外电子 (—)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第二篇: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说课稿 开阳县第五中学:沈仁义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课程标准》中处在一级主题中的《物质构成的奥秘》,二级主题中的《微粒构成物质》。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要求是: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材在序言中讲到:“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了很深刻的理解,但对于“在分子和原子层次上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这一课题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对这句话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体现了教材的前后衔接。

本单元共有三个课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认识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把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带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以及定量分析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课题在整个初中化学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在物理上已经了解到“所有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和“物质有三态变化”等知识,并对一些涉及微观粒子的生活场景有所接触。但学生学很难将生活中熟悉的现象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同时,作为刚刚接触到微观概念的初中生,其思维方式还处在形象向抽象的过渡期,用微观概念解释宏观现象往往会感到过于抽象,难于理解。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特点,并能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识图、模型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科学假设、想象类比、实验验证、模型等学习方法。

2、知道宏观与微观的必然联系,建立“见微知著”的化学方法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并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彰显化学的学科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分子性质,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象,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突出重点。 穿插启发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形象的体验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学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和讨论法,体现学生主体。

五、教学过程

问题是灵感产生的源泉,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简单实验入手,通过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了解分子性质,解释生活中与之有关的化学现象,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下面重点汇报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分子特性的基础,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区别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品红在静置的冷、热水中扩散的现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再现生活场景,即简单体效果又明显现,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得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2、探究新知

通过上述实验及分析,学生已经开始有了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物质的概念,认识到分子、原子的存在,但对于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子?还缺乏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他们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再给出苯分子和“移走硅原子留下的空缺构成的‘中国’文字图”, 增强了直观感受,让学生亲眼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为了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分子的小,我选取了教材中的数据说明,设计了一个猜数水分子的时间,意外的答案必然必然给学生留学深刻的记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努力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分组进行氨分子运动的改进实验,猜想变红原因,再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最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以上层层质疑,步步探究,得到结论,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一组精彩的科学探究实验过后,我将一个兵乓球作为奖励送给表现最好的一组同学,但在交手的瞬间,我把它捏扁了,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让它重新鼓起来吗?为什么能鼓起了?同学们都说道“放热水中”。通过兵乓球这一瘪一鼓的趣味实验,不但延续着课堂的兴奋度,还使学生对分子间有间隔有了初步的认识。我顺势抛出:数学上1+1=2,那化学上1+1是否也等于2呢?通过前面探究实验的引导,我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分子间隔实验器、酒精、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分子的特性(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凸显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节课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表现了,这也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后,我给出物质三态变化的三维模拟动画,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演示,将微观的,瞬间的过程变为可见的,再现了分子间有间隔的事实,突破难点。

3、巩固新知

通过上述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分子的特性,为加深学生的认识,我选取了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解释实际问题,启迪学生的思考,真正的体现 “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促使学生自觉地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萌发应用意识,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

4、交流总结

通过你能将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同学们共同分享吗?的提问,再次引导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使教学目标得以充分落实。

5、布置作业

个性化的作业,让每位同学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幸福感。

六、板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了。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趣味活动为切入点,通过探究实验应用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设计梯度问题,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渗透化学与生活结合的思想,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与主动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源动力。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的聆听!

第三篇:2011年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分子和原子说课教案

全国化学优质课说课稿、讲课教案

分子和原子

河南开封第十七中学 孙保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重、难点突破

1、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大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高科技图片,展示微观世界;

3、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机会。

4、从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5、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策略

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首先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水蒸发、品红在水中扩散等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接着通过学生思考、分析以及活动与探究,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等结论。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分子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药品:浓氨水、酒精、蒸馏水、酚酞、冰糖等。

其他教学用具:沾有棉花团的“小树”、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动画:

1、放学回家,刚走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2、敞口容器中的水逐渐减少; 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二)趣味实验、激发兴趣

[投影]盛开的桃花图片及古诗

设问: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天,我们能否在课堂上让“桃花”盛开呢?

演示实验:沾有棉花团的“桃树”,棉花团上滴有酚酞,在“树”下放半小烧杯浓氨水,观察现象。

播放动画:氨分子从氨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示意过程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 课本第48页活动与探究内容。 学生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现象。 播放实验的演示过程。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六)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投影]:议一议: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flash动画] 微观展示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七)继续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八)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一、课本52页:3(2)(3)(4)(6)

二、联想与体验:假如你是水中的一个小分子,你的生活会怎样? 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水分子的“生活”。 试一试:家庭小实验

将50mL黄豆和50mL小米混合,体积等于100mL吗?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

一、分子的存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第四篇:《苯的结构与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苏教版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中《苯的结构与性质》。本次说课包括四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继烷烃、烯烃、炔烃这些链状烃学习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类重要的环状烃,它的学习使烃的知识更加全面和系统。另外芳香族化合物是高考的重点,苯是芳香烃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结构中的独特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兼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性质,学好苯的知识对学习苯的同系物具有指导作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

(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是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的能力,另外由于高一必修中苯的一些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与掌握,比如物理性质,结构特点,基本化学性质等,所以今天再学习起来带有复习性,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接受性较强,这样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更近一步的挖深知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本节课涉及到、三个内容:苯的物理性质、苯的结构,苯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放在了苯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上,尤其是苯的取代反应所涉及到的溴代和硝化两个实验。由于知识具有复习性,所以在前两个知识点上采用分组讨论,回忆总结,然后以组为代表发言。在性质上则由教师设疑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讨论给出解决方案。

1 首先以苯的发现史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主题。然后复习物理性质,在这里强调一下苯的毒性,并简单介绍苯中毒的一些症状和后果,再例举几例近年来社会上一些苯中毒的重大事件,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意识到苯的毒性以及一些不法行为的后果,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继而进入第二个环节,苯的结构。学生已经掌握了苯的分子式、凯库勒式键角以及空间构型,需要详细介绍苯的氢核磁共振谱图,从而去验证苯的结构中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进一步强调苯分子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特殊的化学键后,解释苯分子中大π键的形成。

当学生掌握了苯的特殊结构后,再一次强调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原则,让学生根据苯的特殊结构猜想推测苯的化学性质,既有饱和烃又有不饱和烃的性质,既取代和加成的反应,而后进行试验验证。

第一个实验是苯和液溴的反应。

在研究苯和液溴的反应时,由于条件所限,我提前在实验室录制好演示实验,课堂上先展示实验装置图以及药品,然后将实验录像播放给学生看,看完录像后让学生回忆实验,并口述出实验步骤。之后提出第一个问题——发生的反应是取代还是加成,如何验证?并给出信息——取代和加成的反应方程式,学生根据两种假设的方程式很快讨论出验证试验。验证实验录像观看完毕后,得出结论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继续设疑让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按装置从左向右以及实验先后顺序——如何检验装置气密性、铁屑作用、直形冷凝管的作用、导管末端为何不插入液面以下、实验过程中导管口产生的白雾是什么、锥形瓶以及干燥管的作用。最后向学生介绍一下产物溴苯的一些性质,到此实验结束。

为了让学生对整套装置有更深的了解,继续向学生展示新旧教材两套装置,设疑新版本装置相对于旧版本有何优点?经此过程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装置的印象,更加了解装置各部分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再一次抛出问题:进行实验装置的改进。

虽然学生并没有进行实验操作,但经过观看录像并及时描述实验过程,层层提问后,对本实验得到很好的掌握。

2 苯的硝化反应的学习基本延续了溴代反应的学习方法,先给出装置图,然后看实验视频,视频后让学生描述实验步骤,并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实验注意事项,最后为了更好的理解,向同学们展示了苯的硝化反应历程动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就是【苯的加成】了,由教师给出反应条件,让学生根据分子式以及不饱和度,尝试自己写出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根据反应条件得出比烯烃加成困难的结论。

最后一个性质,在【苯的燃烧】性质中要求学生观察实验,写出燃烧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并介绍几起苯燃烧造成的事故。还给出在实验室里扑灭苯着火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至此,苯的化学性质学习完毕,让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各个反应条件,总结出苯的化学性质小结。

性质小结总的来说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最后结合本节课内容,给出相应的习题,起到当堂反馈、及时巩固的作用。

四、说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的有关知识在必修2中有所学习,学生对苯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掌握,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在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挖深以及求细,所以教师应该抓住教学重点,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新知识得到掌握。

在化学性质上,我认为突出取代反应的两个的实验教学。因为基本性质学生在必修中已掌握,但是这两个实验没有涉及,而且在考题中又是经常遇到。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视频教学,对于教学的有效组织,学生对知识点的逐步掌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不是现场操作,学生的一些基本实验技能不能得以训练。

本节课在内容上比较全面,教学设计也多样化,让学生对知识的摄取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课容量较大,所以整堂课下来,学生还是有疲惫的感觉,师生互动的时间也有所限制。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一)引入 新课 复习提问:

1.卢瑟福通过什么实验产生了质子?试写出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式.

质子的发现引导人们更进一步去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10多年后,科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了原子核中另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中子.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中子的发现. (1)卢瑟福的假说. 质子发现后,有人提出原子核可能是由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但这设想在解释除氢原子核外的其他原子核时遇到了困难,大多数原子核的电荷数与质量数不相等,如铀238的电荷数为92,若都由质子组成,其质量数也应是92,而除质子外剩下146的质量数是什么呢? 1920年,根据以上分析,卢瑟福曾预言:可能有一种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存在,他把它叫做中子. (2)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实验. 1930年发现,用钋(Po)放出的α粒子轰击铍(Be)时产生一种射线,这种射线贯穿能力极强,能穿透十几厘米厚的铅板,当时人们已知的射线中只有γ射线能穿透铅板,所以认为这种射线为γ射线. 1932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这种射线去轰击石蜡(含有大量氢原子),竟从石蜡中打出质子,如图1(用投影幻灯片打出),由于被打出质子能量很大,与γ射线的能量不符合,但这射线究竟是什么?约里奥·居里夫妇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

(3)查德威克实验.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仔细研究了这种射线,发现它是中性粒子流,在磁场中不偏转,它的速度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因此排除了它是γ射线的可能. 后查德威克用这种射线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打击了一些氢核(质子)和氮核,并测量出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由此推算出这种射线的质量. 测量结果表明,被打出的原子核的速度是不同的,如被打出的氢核的速度有大有小,查德威克认为其中速度最大的氢核是由于未知射线中的粒子与它正碰的结果,其他速度较小的是由于斜碰的结果. (4)中子的发现. 分析:查德威克认为它们之间的碰撞是弹性正碰;设未知粒子质量为m,速度为v,氢核的质量为mH,最大速度为v′H,并认为氢核在打出前为静止的,那么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知:

mv=mv′+mH·v′H, (1)

其中v′是碰撞后未知粒子的速度,由此可得:

同样可求出未知射线与氮原子碰撞后,打出的氮核的速度

查德威克在实验中测得氢核的最大速度为v′H=3.3×109cm/s,氮核的最大速度为 v′N=4.7×108cm/s

(5)

(6) 将速度的最大值代入方程(6),可得:

(7) 可得:m=1.15mH. 查德威克还用别的物质代替氢和氮重做这个实验,可得到同样的结果. 后来更精确实验测出,此粒子质量非常接近于质子质量,只比后者大千分之一多(此粒子质量是1.674920×10-27kg,质子质量是1.672614×10-27kg). 查德威克发现的这种与质子质量差不多的粒子,由于不带电,所以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证实,从许多原子核里都能打出中子,可见中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中子的发现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中子不带电,所以更容易接近或打进原子核.不少科学家用中子轰击原子核,进一步揭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由此也可看出科学的预言和假说的重要作用,它可引导人们发现新的事实和规律.中子的发现的历史事实也使我们明确,在科学研究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否则会像约里奥.居里夫妇一样与中子这样重要的发现失之交臂.由于发现了中子,查德威克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是科学假设和理论推证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查德威克与许多物理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查德威克事后说:“先进的科学知识通常是很多人劳动的成果.” 2.原子核的组成. 中子发现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看法很快得到了公认.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数为1;中子不带电,质量数也是1. 在核中: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个质子,质量数为14,所以中子数为14—7=7,则氮核是由7个质子和7个中子组成的.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如氘

在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射出的三种射线:α粒子是氦核,它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在一起从核中发射出来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β粒子是电子,这是由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γ射线是由光子组成,后面会讲到. (三)课堂小结

1.在原子核由质子组成的说法遇到困难时,卢瑟福预言: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着与质子质量差不多的不带电粒子,称为中子. 2.查德威克通过对许多实验的分析,并运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规律,测量并计算出被一些人误认为γ射线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从而发现了质量与质子差不多,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中子. 3.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它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它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4.了解同位素的意义.知道天然放射现象中α粒子和β粒子的形成及核反应方程式. (四)复习提问

2.一个中子以速度V0与一静止的原子核作正面弹性碰撞,原子核的质量为A,则该原子核得到的能量E2与中子的起始能量E0之比为

(1)证明上述关系式.

根据弹性碰撞的规律可列出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的方程:若中子质量为m0.原子核质量为mA=Am0. (1)m0v0=m0v′+mAv, (1)

(2)

(2)因为A=12,则可求

(五)作业

练习二:(2)、

、(4)、(5)、(6).

(3)

上一篇:英语中考常用句型下一篇:运营总监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