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工业园区调研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到工业园区调研范文

市工业经济调研组到我县调研工业经济

4月12日,市工信委陈平副主任率市工业经济调研组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侯志怀等领导陪同下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开展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永善县汇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溪洛渡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天山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听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副县长侯志怀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调研组作了关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调研组对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和运行保障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针对市场准入、用地保障、项目审批时限、资金融入、税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我县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调研组一行在永善县汇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调研)

(调研组一行在县人民政府会议室听取汇报)

(永善县经科局

欧阳锡峰)

第二篇:相关领导到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视察调研

5月11日,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视察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市副市长王广正、市委常委陈飞、市科技局局长姜波等领导同志陪同视察。 工研院负责人智涛向刘为民厅长汇报了园区建设工作,详细介绍了项目引进情况,并陪同参观了科技展厅和公寓楼。随后刘为民厅长来到园区入驻企业青岛派科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光纤传感项目,并与企业负责人员进行了交流。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视察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

5月10日,嘉兴市考察团一行17人来到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参观考察,考察团人员听取了工研院整体情况报告,参观了园区服务大厅、科技展厅等配套设施,并就孵化器建设等领域的问题与工研院进行了交流探讨;随后考察团来到入园企业青岛诺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考察了码垛机器人项目。 嘉兴市考察团由嘉兴市委书记鲁俊带队,嘉兴市委、市府多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参加。

嘉兴市考察团参观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

5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来到青岛工研院视察指导工作,李群书记首先走访了园区内企业青岛诺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派科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情况;随后询问了工研院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并给予了肯定,鼓励为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再接再厉做好招商引进工作。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视察工研院

2013年4月2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视察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张新起市长参观了工研院的入驻企业和园区场地,市科技局局长姜波、工研院分管领导智涛陪同张新起市长参观并介绍了工研院的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情况。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视察工业技术研究院

4月9日,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边祥慧一行到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调研,市委常委,红岛经济区工委书记、管委(筹)主任,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陈飞陪同调研。

市科技局副局长宋长虹向边祥慧汇报了工研院的建设进展、项目以及人才团队的引进情况。边祥慧一行还参观了入驻园区的青岛派科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崔洪亮教授进了交流。

4月19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专题调研组视察工研院。山东省人大、青岛市人大有关人员陪同调研。

调研组听取了工研院关于园区建设、项目孵化以及人才团队引进等方面的汇报,并实地参观了工研院的入驻企业。

此次调研组成员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部级)任茂东,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部级)王志学等多名同志。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专题调研组视察我院

3月12日,市科技局局长姜波一行来到工研院视察指导工作。工研院分管领导智涛向姜波局长汇报了园区建设、企业入驻等主要工作情况,陪同姜波局长视察了综合办公楼、公寓楼、餐厅的装修进展,姜波局长还来到科技成果孵化区对青岛派科森光电、青岛精瑞微电子、青岛华航海鹰等在孵单位进行走访,与创业团队进行了交流。

姜波局长要求工研院充分利用科技局和高新区资源,为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视察工研院

第三篇: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

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

——关于铁西区十年巨变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期号:2012/12作者:中共辽宁省委、沈阳市委联合调研组

2012年是中央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10个年头,也是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10周年。10年来,铁西区紧紧围绕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全面振兴,勇于探索,奋力拼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获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重大典型地区”、“十佳国家级开发区”等荣誉,创造了老工业基地从改革突围到振兴跨越的发展奇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西区作为国有企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传统体制弊端日益突显,成为“东北现象”的典型代表:90%以上的企业停产半停产,95%以上的企业亏损;国有企业职工长期不能正常发工资,13万产业工人下岗失业,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大气污染严重,棚户区拥挤成片,人们生活环境及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干部群众人心浮动,职工上访等群体性事件不断。

10年后的今天,铁西区已成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范。一是综合实力跃升东北第一经济强区。2011年,铁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是2002年的13倍,年均增长3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居全省100个区县之首,是2002年的14倍,年均增长34.5%。铁西区成为全省乃至东北三省率先突破“千百亿”大关的县区。二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初具规模。铁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6户,其中装备制造业企业297户,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是2002年的20倍,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的近40%,有6户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一大批企业正在向世界级企业集团迈进。三是重要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技术配套能力显著增强。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装备和产品中,有44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拥有世界级产品51个,4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铁西区落户。四是生态宜居环境令人向往。过去人们常常用“重度污染、环境脏乱”来形容铁西,今天的铁西绿化覆盖率达40.32%,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31天,棚户区变成了花园小区,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全市的景观

河。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就业有岗位、失业有保障、困难有救助,普遍过上了小康生活。

回顾10年来铁西区所走过的改革突围、布局谋篇、创新跨越的振兴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铁西人对中央和地方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贯彻,得益于铁西区所实施的敢闯敢试的创新举措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

盘活老区要素资源,释放新区发展潜力,老工业基地走出困境重获新生。“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是长期困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难题。铁西区紧紧抓住两区合署办公的重大机遇和优惠政策,组织实施了“东搬西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新区与老区之间成功实现了生产资源的优势互补。“东搬西建”,就是将东部老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西部新区,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土地级差收益,推进设备更新和产品换代,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同时,利用老城区“东搬”腾出的新空间,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推动老工业区向现代都市商贸区快速转型。10年来,铁西区共搬迁企业320户,腾迁土地9平方公里,盘活闲置资产500亿元,偿还了职工内债35亿元,完成了对重点国有企业40亿元债权、股权的回购,彻底解决了阻碍国有企业发展的冗员、债务等问题,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条件。今天,铁西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全面振兴的新引擎。2011年,全区三产增加值279.6亿元,是2002年的9.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4亿元,是2002年的44.9倍。

推进企业改革重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挺起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脊梁。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动力。铁西区以企业改革为重点,在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上狠下功夫,鼓励和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国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沈鼓与沈气压、沈水泵,沈重与沈矿等61户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推动沈阳机床、东北制药等7家企业成功上市,促成沈阳机床收购德国希斯公司、北方重工集团并购法国NFM公司。今天,这些企业不仅成为国内各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在技术、品牌和市场上迅速占据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关键。铁西区先后投入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对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目前已拥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6个,企业技术中心30个,重点实验室26个,院士工作

站11个,科技研发机构116个。沈阳机床高速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等高档数控机床成为世界品牌,沈鼓集团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百万千瓦核电站主泵生产技术实现国际领先,特变电工智能变压器、百万伏高压交流输变电等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推动项目加速集聚,促进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空间是经济发展和地区竞争的关键要素。10年来,铁西区的空间面积从最初的40平方公里扩展到今天的484平方公里。面对不断拓展的地域空间,铁西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用科学规划引领空间布局、指导土地开发,编制了总体规划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建筑业、特色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个现代化工业园区。铁西区把产业和项目作为优化空间布局的核心要素,通过项目带动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在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占地70万平方米以上的核心企业已有8家,占地50万平方米的重点企业有15家以上,基础产业集群的企业达381家。这种大企业高度聚集、产业集群高度集中的区域,在国内外都属少见。10年来,全区共引进国内外企业400多户,累计利用外资62.68亿美元,吸引了宝马、米其林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厂,聚集了远大、北方交通重工等国内知名民营企业210多家,为铁西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致力于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铁西区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水系、环保等生态工程,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提升。10年累计投入210多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的吸引力、承载力和影响力。振兴大业,民生为本。铁西区始终坚持在改革中维护、在发展中回报、在振兴中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作为头等大事,将每年75%至80%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民生事业,10年累计投入达千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相衔接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完成了160多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旧城区拆迁改造,6万多户城乡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70%的老旧小区面貌、设施焕然一新,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铁西区振兴发展的热情。

10年来,铁西区以改天换地的气魄、飞必冲天的勇气,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实践进程中,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成功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推动东北乃至全国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是老工业基地10年巨变的关键。没有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引导,没有市场基础作用的发挥,就没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10年来,铁西区通过组织实施合署办公、东搬西建、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逐步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破解了长期困扰老工业基地的钱从哪里来、企业怎么活、包袱怎么卸、结构怎么调、人往哪里去、环境怎么改等诸多难题,在把舵经济转型、加快调整改造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铁西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能够由市场决定的都放给市场,比如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等方面,都通过市场手段来决定和实施,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根本途径。在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初,铁西人就清楚地意识到:调整改造不是就企业抓企业、就改造抓改造、就工业抓工业,而是资源的整合、产品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再造。基于此,铁西区从一开始就把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扩张向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的转变作为调整改造的任务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铁西振兴的根本途径,经过10年拼搏铸就了装备制造业今天的辉煌。随着“十二五”国家振兴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长期积蓄的政策效应和发展能量将进一步释放,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种发展要素资源将加速集聚,这就需要铁西区更加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内涵。铁西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绝不仅仅是推动工业振兴,更是要做到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并举,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壮大产业与保护环境双赢,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惟有此,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振兴的各项事业,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振兴。10年来,铁西区综合运用规划先行、投入支撑、项目带动和政策支持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形成了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的和谐发展局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不可撼动的中坚力量。10年来,铁西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回报人民群众的宗旨,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生产生活中难题,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振兴发展的成果,用真心、真情回答了为谁振兴、依靠谁振兴的问题。这不仅凝聚了民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工人参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热情。实践再一次证明,广大人民群众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不可撼动的中坚力量。只有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投身到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实践,才能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发展过程中凝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第四篇:描绘到2020年园区发展蓝图

描绘到2020年园区发展蓝图 到2020年,高教园区按照规划全部建成。园区管委会对建成后的大学城管理服务井然有序,高教园区将成为:高校云集、优秀人才、高端产业、前沿思想文化的聚集高地。房山区的100万常住人口将以能在大学工作或生活而引以为自豪。

智慧城发展模式已经形成,目前智慧城是一个模糊概念,我认为智慧城建设将以5所高校为依托,聚集北京100所高校的人才资源、科研成果,产生人才、经济、文化聚集效应,形成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群,智慧城将具体建成“三个基地一个中心”: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明星企业孵化基地、会议、会展、校企合作、企业与地方合作贸易交流中心。形成一个优质高端企业源源不断的落户到园区周边乡镇的集散中心。智慧城将逐步引领房山区人文思想发展方向,成为左右房山区领导决策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当然要实现这些远景,清晰的目标是动力,超前发散的思想是基础,切实可行的政策规章制度是保障,上下协调、左右逢源的统筹协调是润滑剂。

第五篇:从“夕阳产业”到生态工业园

在我国渤海湾的一片盐碱滩上,有这样一家神奇的高科技绿色化工企业:它的周围没有异常气味,也没有废渣排出。它的主要产品是高效复合肥磷铵,化工制品硫酸、溴素以及水泥等,但使用的原料却是一般化肥厂排出的废料和普通的海水。这就是山东鲁北企业集团,一家拥有50亿元固定资产、年创利税3.5亿元的特大型绿色化工企业集团,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磷复肥生产基地、石膏制酸基地。该集团通过实施绿色文明战略,创建、发展了生态工业,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工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为一些“夕阳产业”的优化升级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依靠高新技术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鲁北企业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小硫酸厂,1977年8月创建。当时,鲁北的创业者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扎根盐碱荒滩,以创建之时的40万元试验经费,承担了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并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家空白。他们又依托此项技术成果,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装置,这套装置对我国化学工业是一个重大贡献。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又返回用于生产磷铵,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这既破解了磷复肥工业排放的废渣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难题,又开辟了硫酸和水泥生产的新的原料路线,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一线性模式,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1997年5月,在第72次国家香山科学会议上,鲁北的绿色产业链被科学家确认为我国独有的零排放技术、绿色环境技术。

鲁北企业集团生产的主要产品,无论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溴素、磷铵,还是一般的硫酸、水泥,都是用途广泛的成熟产品,其创新之处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鲁北集团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发展是相统一的,制定了“开发环保科技产业,综合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称之为绿色文明战略),把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战略决策的首要因素,并使之成为企业乃至职工的自觉行为。在创建石膏制酸技术生态产业链之后,以发展海洋化工为目标,该集团又完成了海水“一水多用”生态产业链的创建,使海水在蒸发、净化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分布调节,实现了“海水取宝,滴水不漏”。

鲁北企业集团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和海水“一水多用”这两大生态产业技术的成功实施,也昭示了一种新的资源观念和环保观念,即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进行重复多次的利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构成一个多次生成过程。这种既能多次重复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的高科技绿色产业,将使我国传统化工产业完成由“夕阳工业”到“生态工业”的革命性转变。对于生态工业园,中国工程院陆钟武、金涌院士在2000年11月“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中是这样评述的:工业生产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达标排放;第二个层次是零排放或微排放,在正常运行中企业所有废物都能循环利用,对外没有污染,假如出现事故,还是有污染;第三个层次是源头治理,开发新的清洁工艺,把污染消灭在源头;第四个层次是生态化工,不仅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也没有污染,要求产品本身生命周期是安全的;第五个层次是生态工业园,对地区所有企业统一规划,使一个厂的废物成为另一个厂的原料,整个地区的物流、能流甚至知识流全部闭合运行。生态工业园是一个或多个绿色产业链构成的理想工业系统,是未来的工业经济发展方向。鲁北化工走的正是绿色生态之路,符合生态工业概念,因而被誉为生态工业园。

二、加强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鲁北企业集团起步于科研,腾飞于科技产业化,对于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不仅仅存在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同样能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为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鲁北集团先后创建了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化工建材设计院、绿色化学研究院和高新技术攻关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6个中试基地。集团以自己的科研机构和实力为依托,注重技术创新和经济实效,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产业化体系,使自主开发的5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全部实现了产业化。鲁北企业集团还对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把单纯的科技开发转化为全方位的科技经营管理,把市场风险机制引入技术开发中,把技术开发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

在企业技术创新进程中,鲁北企业集团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作为主攻方向,从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层面,实行全过程创新,并在创新中突出了七个结合:一是技术创新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走势,着眼企业实际,自主确定选题,研究一代、试制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二是技术创新与环保紧密结合,凡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害技术,一律不列入研发课题。三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紧密结合,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工艺、设备、产品的创新。四是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紧密结合,立足社会需要,使成果在市场中更新发展、升级换代。五是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紧密结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同中国工程院等30多家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科技联盟,提高了自身技术开发和管理水平。六是科技投入与优化管理紧密结合,确定技术创新目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1988年至今,共投入科技开发经费8.74亿元。七是技术创新与人才队伍培养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培养形成了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评价推广、工程设计开发、工程承包施工等5支技术人才队伍。

鲁北企业集团边科研边形成产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使技术创新成

上一篇:等待优秀作文题范文下一篇:读东施效颦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