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员述职报告

2022-08-09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发酵工艺员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发酵工艺员述职报告

玉米发酵生产酒精工艺

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汽油,具有安全、清洁、可再生等优点。传统的酒精生产主要以糖蜜、薯类、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可利用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酒精生产成本日趋增高,利用丰富、廉价的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酒精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种纤维素原料资源非常丰富,仅玉米秸秆年产量大约2亿吨。目前,玉米秸秆除了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部分以堆积、焚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极大地污染了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将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后水解,其所含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分解成糖,经发酵可转化为酒精,转热效率可达30%以上。这样不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食物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近年来玉米秸秆成为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玉米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如图。

1玉米秸秆简介

玉米秸秆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基本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木质素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层层包围。纤维素是一种直链多糖,多个分子平行排列成丝状不溶性微小纤维,半纤维素主要由木糖、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组成,木质素是以苯丙烷及衍生物为基本单位组成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其中,木质素是一种燃料,半纤维素可水解为五碳糖,而纤维素水解为六碳糖比较困难。 2玉米秸秆预处理

由于玉米秸秆结构复杂,不仅纤维素、半纤维素被木质素包裹,而且半纤维素部分共价和木质素结合,同时纤维素具有高度有序晶体结构。因此必须经过预处理,使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开,切断它们的氢键,破坏晶体结构,降低聚合度。常见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 2.1挤压膨化法

该方法属于物理处理法,是将原料粉碎后调节至一定水分,加入挤压机内,物料在螺杆的旋转推动下向前运动,同时被剪切、挤压。并且在摩擦热的作用下温度可接近140℃;然后从挤压机中喷出,物料的压力突然降低、体积迅速膨胀,纤维素晶体结构被破坏,从而为纤维素的酶解处理创造条件。这种预处理方法生产过程连续,不需要消耗蒸汽,而且具有灭菌效果。 2.2湿氧化法

湿氧化法属于化学处理法,是指在加温加压条件下,水和氧气共同参加的反应。湿氧化法对玉米秸秆处理效果很好,纤维素遇碱,只引起纤维素膨胀,形成了碱化纤维素,但能保持原来骨架,加入Na2CO3后起缓和作用,能防止纤维素被破坏,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溶解于碱液中而与纤维素分离。这样得到的纤维素纯度较高,且副产物很少。匈牙利Eniko等人采用湿氧化法在195℃,15min,1200千帕O2,Na2CO32g/L条件下,对60g/L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其中60%半纤维素、30%木质素被溶解,90%纤维素呈固态分离出来,纤维素酶解转化率(ECC)达85%左右。

2.3酸处理法

酸处理法也是一种化学处理法,这种方法可追溯到1980年,而在德国可能更早。该法是采用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等对纤维素原料进行预处理,其中以硫酸研究和应用的最多。处理后,半纤维素首先水解得到无碳糖,纤维素的结晶结构被破坏,原料疏松,可发酵性强。但水解前必须将pH值调整到中性,还应该注意反应器的耐酸性。 2.4蒸汽爆破法

蒸汽爆破法属于物理处理化学法,是用蒸汽将原料加热至180~200℃,维持5~30min,也可加热到245℃,维持0.5~2.0min。高温高压造成木质素的软化,然后迅速使原料减压,造成纤维素晶体和纤维束的爆裂,使木质素和纤维素分离。该法成本较高,在我国可采用北京林业大学赖文衡教授研究的间歇蒸汽汽爆器对玉米秸秆进行爆破处理,经这种爆破器爆破的玉米秸秆,纤维素水解转化率(ECC)可达70%以上。 2.5生物方法

生物处理方法具有节约化工原料、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优点。有许多微生物能产生木质素分解酶,如白腐菌,其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但活性较低,而且微生物处理周期长、菌体会破坏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低纤维素的水解率,因此难以得到利用。瑞典等北欧国家则利用无纤维素酶的担子菌突变株对纤维素材料进行脱木质素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水解工艺

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后,纤维素水解只有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显著进行。常用催化剂是无机酸和酶,由此分别形成了酸水解工艺和酶水解工艺,酸水解工艺又分为稀酸水解和浓酸水解。水解主要是破坏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氢键,使之转化为发酵的单糖。 3.1浓酸水解

用70%的硫酸50℃下在反应器中反应2~6h,半纤维素首先被降解,溶解在水里的物质经过几次浓缩沥干后得到糖,半纤维素水解后的固体残渣经过脱水后,在30%~40%的硫酸中浸泡1~4h。溶液再经脱水和干燥后,在70%的硫酸下反应1~4h,回收的糖和酸溶液经过离子交换,分离出的酸在高效蒸发器中重新浓缩,剩余的固体残渣则再循环利用到下一次的水解中。浓酸水解过程的主要优点是糖的回收率高,大约有90%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转化的糖被回收。但浓硫酸腐蚀性强,而且从经济方面考虑必须回收浓硫酸,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 3.2稀酸水解

为了解决浓酸水解法存在的问题,一般采用稀硫酸(0.2%~0.5%),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此时水解一般分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温操作,从半纤维素获得最大糖产量;第2阶段采用高温操作使纤维素水解为六碳糖,糖的转化率一般为50%左右。但稀酸水解容易产生大量副产物。

3.3酶水解

酶水解是利用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或者纤维素酶制品,直接将半纤维素、纤维素水解成可发酵糖。与酸水解相比,它可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能耗低、选择性强、环保效果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水解后可形成单一产物,产率较高(>95%)。匈牙利Eniko等人采用NovoYm188等水解经湿氧化处理的玉米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ECC)高达85%。该法的关键在于纤维素酶的获得和利用,同时要考虑纤维素酶的成本。丹麦诺维信公司曾经宣布其纤维素酶生产成本已比当初降低了12倍,现在该公司又取得了重大进展,纤维素酶生产成本已比最初降低了20倍,生产lL燃料级乙醇所需纤维素酶的成本已低于6.6美分。这极大地推进了燃料乙醇的商业化进程。 4发酵工艺

由于农作物秸秆的相当部分由半纤维素构成,其水解产物为以木糖为主的五碳糖,还有相当量的阿拉伯糖生成(可占五碳糖的10%~20%),故五碳糖的发酵效率是决定过程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木糖的存在对纤维素酶水解起抑制作用,将木糖及时转化为酒精对玉米秸秆的高效率酒精发酵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人们研究最多且最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木糖发酵产乙醇的微生物有3种酵母菌种,即管囊酵母、树干毕赤酵母和体哈塔假丝酵母,主要的发酵方法有以下几种。

4.1直接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是基于纤维分解细菌直接发酵纤维素生产乙醇,不需要经过酸水解或酶水解前处理过程。一般利用混合菌直接发酵,例如热纤梭菌(ClostridiumthermoceUum)能分解纤维素,但乙醇产率较低(50%),热硫化氢梭菌(Col-stridiumthermohydz)不能利用纤维素,但乙醇产率相当高,如果进行混合发酵,产率可达70%。吕福英介绍了热纤梭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并对热纤梭菌发酵生产乙醇的因素以及乙醇等发酵产物对热纤梭菌的抑制作用作了概述。但热纤梭菌产生乙醇也存在以下问题:发酵不完全、发酵速度慢、终产物乙醇和有机酸对细胞有相当大的毒性,需要进一步改进。 4.2间接发酵法

间接发酵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方法。使用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收集酶解后的糖液作为酵母发酵的碳源,先用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酶解后的糖液作为发酵碳源。但是受末端产物抑制,低细胞浓度以及底物基质抑制作用影响乙醇产量。因此可采取的方法有:减压发酵法和阿尔法-拉伐公司的Bi-otile法,还可以通过筛选在高糖浓度下存活并能利用高糖的微生物突变菌株来克服基质抑制。 4.3同步糖化发酵法(SSF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和间接发酵法相同,是为了克服反馈抑制作用,由Gauss等提出的在同一反应器中糖化和发酵同步进行。这样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酶水解和发酵糖化过程在同一装置内连续进行。水解产物葡萄糖由于菌体的不断发酵而被利用,消除了葡萄糖因基质浓度对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作用。在工艺上采用一步发酵法,简化了设备,节约了总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也存在一些抑制因素,如木糖的抑制作用,糖化和发酵温度不协调。张继泉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4固定化细胞发酵

固定化细胞发酵能使发酵罐内细胞浓度提高,细胞可连续使用,使最终发酵液酒精浓度得以提高。常用的固定化载体有海藻酸钠、卡拉胶、多孔玻璃等。固定化细胞的新动向是混合固定细胞发酵,如酵母与纤维二糖酶一起固定化。将纤维二糖基质转化成乙醇,被看作是玉米秸秆生产乙醇的重要方法。 5结论与展望

今后,玉米秸秆生产酒精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5.1预处理方法

单纯的物理法和化学法不足以破坏纤维素晶体结构以及去除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应综合运用物理法与化学法,一步完成预处理和水解2个阶段,有效提高纤维素的水解率。 5.2糖化工艺

发酵过程的酒精产率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水解效率和单糖产量。比较而言,酶水解较酸水解有较大的优越性,将成为今后糖化工艺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二篇:对发酵设备与工艺课程的感想

发酵是什么?发酵的原理是什么?发酵与我们生活有何关系和意义?我们身边又伴随着哪些发酵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开始了解、认识发酵,从基本概念开始。

从了解发酵理论和明晰基础概念,一步一步的学习认识,再到走进实际操作基地,循序渐进,把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把整个过程透彻分析,从而与生活相联系。我觉得,课程的好坏就是要看它融入生活的多少,所学习的知识对人类、对社会有多么大的贡献。显而易见,发酵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小到家里面蒸馒头,大到啤酒厂、制醋厂、酿酒厂的发酵。在饮食与医药等方面影响着我们。

从农产手工加工,以家庭或作坊式的发酵制。后来借鉴于化学工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形成近代发酵工程。再到对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定,使发酵工程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发酵工程进入了生物工程的范畴。也因此更为我们所用,联系生产生活。

总而言之,他就是十分的贴近生活。生产的产品更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学好发酵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学习生物的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发酵工程与酿造工艺学课程实习王朝御马酒庄

今天在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位于青铜峡市的王朝御马酒庄,此次去酒庄实习使得我们对葡萄酒的成产工艺流程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学习了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对于葡萄酒的工业成产有了初步了解。

到达御马酒庄白工接待了我们,虽没有对我们细致的讲解葡萄酒的流程以及酒庄的历史,但规模庞大的酿造车间已吸引了我,使我对王朝御马酒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6年,御马国际酒业携手拥有中国葡萄酒驰名商标“王朝”的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王朝御马酒庄(宁夏)有限公司,出品国际标准的“王朝御马酒庄”系列酒庄级葡萄酒干红。王朝与御马酒庄的携手将为中国葡萄酒跨入世界著名葡萄酒行列而努力,为中国葡萄酿酒史谱写新的篇章。

我们首先去看了葡萄的处理设备。葡萄采购到工厂之后,首先要对葡萄进行预处理,以除去葡萄蒂以及对葡萄进行分类筛选,筛选出大小均匀,质量优等的葡萄。设备安装在低凹处,以方便从上面加料。当然也有检测设备的一套工具核设施,譬如在我们面前就有上下扶梯。白工主要给我们讲了下这些自动化的设备的工作流程,听白工讲解一会之后,白工带我们去了发酵车间。

由旁边的小门进入发酵车间,我们立即被诱人的酒香吸引,一个个差不多三层楼高的巨大的发酵罐树立眼前。车间内每个发酵罐都有一个通往顶部的梯子,而且罐的顶部也有纵横交错的铁梯相连,每个发酵罐连接着一些阀门和一些仪表,白工讲起了发酵的过程。:一个透明的管道里充满白或红的液体,来判断发酵是白葡萄酒或是红葡萄酒以及罐内的液位高度,葡萄酒的发酵一般都是带皮发酵,白葡萄发酵的温度一般在18℃,而红葡萄酒的发酵温度一般在26到28℃。在发酵过程中,同一个发酵罐里的上面和下面的发酵液的温度有一定的差异,上面的一般比下面的高些 。在发酵的过程中,发酵液会出现三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皮、汁、籽。白工提到,御马酒庄的这些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基本上达到了先进水平,不足之处就是

除去籽的过程要人工进行操作,而国际上一些更先进的设备都是自动清理的。

白工说发酵时间一般在72个小时左右,所以要进行终点检测,包括酸和糖的检测。当达到终点后,一般是通过温度和加二氧化硫来终止反应以达到目的。在工业生产中,不可以存在任何冒险的行为,如果发生倒灌,造成的损失将会是几十万到上百万,如果在市面上出现问题,还会给公司的品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往往会加入足量的二氧化硫来终止反应。

接着我们参观了包装车间,包装车间内有每小时能包装4500瓶大型包装机器,还有每小时能包装2500瓶小型包装机器。灌装过程中要保证无菌操作,每个管道经过4个无菌过

滤膜,酒瓶会用臭氧进行杀菌,以保证酒瓶中的酒无菌,其标准为1/100个/ml菌落。

随后我们到达餐厅,在那里白工将给我们详细讲了有关公司和酿酒的情况,同时我们也向白工提出我们不懂、不清楚的地方。经过总结,主要在在下面几个方面:菌的控制,品酒,执行的标准

关于菌的控制,总结白工讲的,总共有这些:二氧化硫,臭氧,膜过滤,蒸汽灭菌。酵母菌耐二氧化硫,而其他的菌对二氧化硫的耐受力较弱,这样发酵过程中加入二 氧化硫就会使酵母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以抑制其他菌落的产生;

同时白工给我讲了新旧世界的葡萄酒标准(1000年为界)

旧时期,代表国家有葡萄牙、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新时期,代表国家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旧时期葡萄酒生产的国家将葡萄酒定位为农业产品,葡萄酒的储藏很有讲究,一般采用橡木桶储藏,因为橡木桶可以很好的将葡萄酒中的香味展开,并且给储藏的酒提供了一个微氧的环境,使得酒香更醇厚。新时期国家将葡萄酒定位为工业产品,产品为统一标准。

在这次参观实习过程中,对葡萄酒和白酒的整个生产过程有了一个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素质。实践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个专业动手实践起着非常的重要,参观毕竟是参观,离真正的动手还是有距离的,所以建议学校为我们争取多点动手实践的机会。

第四篇:发酵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12年11月22日—24日

二、实习单位:河南金利尔奶业有限公司

三、实习目的:

这次实习是在完成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所进行的实践环节。通过到工厂生产环节的实习和观摩,我们进一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加强我们对专业的认识,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用途,使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学业,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培养我们的兴趣。从而将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使我们对发酵企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实习内容

公司简介:

河南金利尔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交通、通讯等条件十分便利。企业坚持“健康饮品,造福社会”的宗旨,树立了“消费者满意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年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下,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了运营规范、管理科学、开拓创新、科技强企、质量求精的管理体制,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金利尔系列产品得到了广大城乡居民的认可与喜爱,金利尔品牌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公司已成为豫北地区享有盛誉的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品生产、产品研发、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乳制品精加工企业。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有力带动了周边地区畜牧产业发展,建立了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盟机制。从奶牛特种养殖到饲料加工,从收购农作物秸

秆加工青贮饲料到沼气站的筹建,已形成了适度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生态与环境保护的产业链条。不仅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帮助周边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实现了将企业建设成为“龙头企业”的发展目标。

什么是酸奶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酸奶根据组织状态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酸奶。凝固型酸奶适于纯牛奶的生产,搅拌型酸奶可用于果味、果料等花色酸奶的生产。一般凝固型酸奶要有比较好的组织状态,要避免裂纹的出现,因此要先搅拌,分装再发酵。带有果味的酸奶影响乳酸菌的发酵,所以要先发酵后搅拌加果料的方式。

酸奶的好处:

1. 酸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 。

2. 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肠道里的弱酸性物质转变成弱碱性,而且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

3. 酸奶可以防止癌症和贫血,并可改善牛皮癣和缓解儿童营养不良 。

4. 制作酸奶时,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维生素C,使维生素C含量增加 。

5. 在妇女怀孕期间,酸奶除提供必要的能量外,还提供维生素、叶

酸和磷酸;在妇女更年期时,还可以抑制由于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老年时期,每天吃酸奶可矫正由于偏食引起的营养缺乏 。

6. 酸牛奶能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还含有可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还原酶的活性物质,又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抗御癌症,所以酸牛奶,可以增加营养,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降低胆固醇。

酸奶发酵原理

原理:将乳酸菌接入牛奶,采用恒温发酵法,通过乳酸菌发酵牛奶中的乳糖产生乳酸,乳酸使牛奶中酪蛋白(约占全乳的2.9%,占乳蛋白的85%)变性凝固而使整个奶液呈凝乳状态。

机制:乳酸菌发酵可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乳糖只产生乳酸,异型乳酸发酵乳糖除产生乳酸外,还生成乙醇、一氧化碳等物质。在酸奶制作中常用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pn热链球菌)均为同型乳酸发酵[4]。第1机制:从大肠杆菌开始,许多细菌都是用此系统,在酸奶制作中常用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也是用此系统。乳糖通过透膜酶的作用进入细胞内,经尽半乳糖有酶的作用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优先代谢葡萄糖成乳酸,而对游离型的半乳糖不能利用,其被排除细胞外或转化成高分了物质一胶糖而蓄积起来。 第2机制:分布在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十酪乳杆菌十酪亚种(十酪乳杆菌)等菌属中。乳糖通过细胞膜上磷酸转移酶作用,经磷酸化后进入细胞内。磷酸乳糖经磷酸半乳糖酶的作用,分解成葡萄糖和6-磷酸半乳糖。

酸奶生产流程

凝固型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乳→标准化→过滤→预热→均质→消毒→降温接种→装瓶封口→保温发酵→入冷库后熟→抽样检验→

入库销售

搅拌型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乳→标准化→过滤→预热→均质→消毒→降温

接种→保温发酵→搅拌添加香料等→封瓶装口→入

冷库后熟→抽样检验→入库销售。

生产工艺简介

原料乳的处理

乳的净化:

利用的别设计的离心机出去牛乳中的白细胞和其他肉眼可见的异物。

脂肪含量标准化:用分离机对牛乳进行脱脂,影响口感。

在加入少量稀奶油,是调制如脂肪含量标准化。

配料:

奶粉的添加:加入1%~3%的奶粉调节非脂干物质。蔗糖的添加:加入4%~8%的蔗糖调节酸奶的口感。 均质:

将调制奶加热到60 °,与均质机中,8~10Mpa压力下均质。 灭菌:

采用高温巴氏杀菌法,90~95℃保持5min杀菌。

接种:

向43~45℃的灭菌原料奶中加入工作发酵剂,一般量为2%~

3%,工作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比例为1:1或2:1。

分装:

酸奶发酵后不能受到机械振动,因此,必须先分装再发酵。 发酵:

将分装好的牛乳至于发酵架中发酵,温度保持在40~43℃。一般发酵3~6小时。

冷却:

发酵完成后,用冷风迅速冷却到10℃左右,防止发酵过度使酸度过高料鲜奶的质量要求

固形物含量:鲜奶总干物质含量不得低于11.5%,其中非脂干物质不得少于8.5%,否则会影响蛋白质的凝乳作用。

鲜奶中残留抗生素的检测:抗生素污染会使乳酸菌生长受到限制,因此决不能使用抗生素污染的鲜奶为原料。

白细胞检测:白细胞含量常常会影响鲜奶的质量。

菌检测:霉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等杂菌会影响鲜奶原料的质量。

冷藏和后熟:

经冷却的酸奶放在-1~0℃冷藏室中保存。

五、实习感悟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学会很多,不仅巩固了我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增加了我的人生阅历,让我提前认识到工作的辛苦,也能更

加努力地去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奠定基础,也为以后积累经验。

第五篇:发酵工程实习报告

生物技术092 冯新为

2011年10月11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位于焦作市的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现将此次实习总结如下:

1. 实习目的

这次实习是在完成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后所进行的实践环节。通过到工厂生产环节的实习和观摩,我们进一步巩固加深课堂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将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使我们对发酵企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实习内容

2.1实习单位简介

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由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天诚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注册资本金5亿元。公司占地面积565.74亩,于2005年11月份开始动工兴建。作为“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

6.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医药抗生素——头孢类药品的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简称7-ACA),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

2.2认识实习内容

在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厂区,我们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参观了产品制作的发酵环节、过滤提取环节、精炼环节。

在参观发酵环节中,我们参观了摆满大大小小发酵罐的生产区和大型电脑控制室。生产区的发酵罐十分高大,动辄就是几十升的容积。在控制室中,除了控制台上的电脑外,还立着一块两米多高,十几米长的大型电子显示板,显示板上各个发酵罐的状态看得一清二楚,加料、排气、消毒等步骤全部有电脑控制,很是先进。

发酵液的过滤是依靠各种膜系统,通过层层膜过滤,将其逐层净化。 发酵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依靠一种树脂,这种树脂只能特异性吸附其中的那种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同过范德华力与树脂紧密结合,经过树脂吸附后,再经过洗脱环节,有效成分就被提取出来了。提取出的有效成分中还含有色素,需要在经过脱色素环节进一步精炼。

经历了这几个环节后,我们就基本上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3. 实习体会

作为一名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我对发酵、药品相关领域怀有好奇,而这次认识实习让我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这些生物制品行业的发展情况,熟悉了相关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销售网络、工艺设备等专业知识,这为以后的专业学习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实习,我也感受到了当今生物产业的广阔前景,坚定了专业信心,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将更好地把实习所学的知识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争取早日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上一篇:房管局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法官公信力调研报告